先进人物
踏实是他的工作风,谦虚是他的生活风,低调是他的为人风……他就是**。2012年7月加入**这个大家庭,之后便一直在**这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坚守着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岗位职责。**出生于1989年,然而他的为人处世、工作作风确是年轻人性格中少有的沉着、稳重。
出差,是司机这一职业中接触最多的工作形式之一,出差的时限及地点也要根据工作性质而异,**也不例外。在一次配合财务部的出差工作中,**将他临危不乱的处事态度发挥的淋漓尽致。
2013年3月7日,星期四,大雾。凌晨4:00整,**从家里出发,开车载着财务部同事前往沈阳,进行相关财务业务的办理。出发时间原定于早6:00钟,然而**担心大雾对行程有影响,自发提前出发,并在上高速公路之前打电话询问大雾是否造成各路段封路。果不其然,由于大雾影响,高速公路封路了,他们只能走国道。当抵达辽阳时,大雾能见度甚至不足半米,然而一路上**都提高警惕,最后安全抵达沈阳办事处。由于种种原因,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财务部同事需及时到营口办理相关业务,时限是在晚7:00前到达营口,否则对企业相关工作的开展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那时已经是下午4:30分了。5点钟左右,**驾车驶上高速公路。从沈阳到营口大约有230公里的路程,**以娴熟的驾车技术、冷静果断的思维方式,于6点38分安全到达营口办事处,为财务部同事准时、顺利办理业务提供了保障。而当晚9点30分返回盘锦时,**根本顾不上休息,在次日凌晨两点钟再次赶往沈阳送资料。当同事在送资料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还能够及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一、充分彰显先进人物的时代风采
报道先进人物, 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义务。近年来, 《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做了许多先进人物报道, 孔繁森、张鸣岐、李国安、徐虎、李素丽、王廷江、李向群、郑培民、许振超、任长霞、王瑛等等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 在社会广泛传播, 同时也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先进人物的报道有一个鲜明的特征, 就是着力绘写他们闪耀着时代精神的新亮点。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无一不留下时代痕迹、彰显时代价值、焕发时代光辉, 而这些先进人物报道既秉承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经典之作的风骨, 又凸显了自己鲜明的新质与个性, 反映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先进人物报道的写作动态和审美趋向。
时代精神是人物报道成败的关键, 许多人物报道之所以反响平平、波澜不兴, 就在于没有贴紧时代脉搏。著名记者穆青说, “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 并且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 就成为决定人物通讯成败、伏劣的关键。” (1) 我国名记者郭梅尼说:“我采写新闻人物, 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 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 就有了可读性。” (2) 今天,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和建设事业中, 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和方向、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需要的先进人物层出不穷, 很多鲜活生动的新事物、新情感和新精神呼唤着我们新闻工作者去记录、去表现、去讴歌,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和语言, 讴歌和传播各条战线出现的先进人物和他们的崇高精神, 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光辉榜样, 并使其感染、影响、带动周围的群众,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二、充分再现先进人物的个性特征
翻开改革开放以前的报纸, 人物通讯的内容和写作格式大同小异, 观念趋同、手法老套、千人一面, 似曾相识, 看了开头, 就知道结尾。人物报道要吸引人, 必须彰显其个性特征。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包括先进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品格、作为、气质、行为方式和成长历程等, 他们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就先进人物而言, 虽然他们的业绩都彰显时代风采, 但是不同的先进人物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创造的业绩千姿百态, 各具特点, 大不相同, 写好写活先进人物就是要抓住先进人物的个性特征, 凸显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样的先进人物才入情入理、有血有肉、形神兼备。
再现先进人物的个性特征, 必须客观真实, 切忌随意拔高。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主张“不虚美, 不隐恶”。然而,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典型人物报道几乎都被人为地“神化”了, 他们脱离了正常人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 失去了作为“个人”的光彩, 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 表现为十全十美、“高大全”。过犹不及、誉人过度, 反倒使人觉得虚假, 对所报道的人物产生怀疑或排斥心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应该是恒定的, 不会因为被拔高或被贬低而改变, 因此对先进人物的报道要坚持真实、客观、独立的立场, 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任何英模人物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 在报道英模人物的业绩时, 真实地写出他们如何走出困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感人过程, 不但不会贬低英模人物的形象, 反而使他们变得更可亲, 可信。
要立体化, 多层次、多层面地展示先进人物的个性特征。一朵鲜花它不光有多姿的形状、艳丽的色彩, 还有扑鼻的香味、独特的气质, 一个新闻人物往往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多姿多才的生活、复杂的心境和情态, 多侧面地表现新闻人物, 将其先进性融入个性之中、融入人物寻常的生命轨迹之中, 更能感染受众。长篇通讯《核火》, 报道了导弹之父邓稼先的英雄事迹, 令全国人民肃然起敬。这位饮誉中外的著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才思敏捷、思想活跃、纵横驰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大智若愚, 遇到问题显得很紧张、手足无措。有一次, 他向周总理汇报导弹试验情况时, 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周总理开玩笑地说:“稼先同志, 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听你这样汇报, 要得心脏病的。”邓稼先害怕主持会议, 因为他不擅言辞, 不知道怎样去“开头结尾”。人物有个性才能有波澜, 才能碰撞出思想火花, 使新闻报道妙趣横生、真实感人。
三、注重展示先进人物的人性美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先进人物同样是有情有义之人。以往的先进人物报道很少涉笔于情, 或只是写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对家庭对亲人往往显得很冷酷, 往往给人英雄“六亲不认”、“铁石心肠”的印象和误解, 产生先进人物可敬而不可亲的错觉。近年来, 先进人物的报道将笔触延伸到人物的情感世界, 写出了他们的“人之常情”, 尤其是对亲人对家庭的那种浓郁亲情, 升华出崇高的人性美, 也使他们的人生显得多姿多彩。在《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长篇通讯中, 真实地再现了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前的复杂心态:一方面, 为了党的事业他必须远赴高原, 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祖国和人民;另一方面, 面对年迈多病的母亲和家里的诸多困难, 他的内心又很矛盾, 对家人深感歉疚。当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北京游玩, 看到妻子流泪时, 心里一阵阵发酸, 临别前跪在老母亲面前磕头, 声泪俱下, 对亲人的惜别和眷恋之情奔涌而出, 令人为之动容。抛开英模头上的光环, 用平民视角报道英模, 把英模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写, 还原生活, 展现英模“真我”本色, 就会使英模人物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四、客观描述, 写出特色
先进人物报道要写出特色, 就必须力避陈章旧式, 力求杨柳新翻, 追求创意和个性, 最好的办法是平民视觉、客观描述, 不为报道对象“化妆”、不人为拔高, 追求真实与平实。
(上接第11页)
向性的要求。要求报纸要“宣传生态林业, 传播绿色文明”。几年来, 《黑龙江林业报》为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森工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21世纪的黑龙江森工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 林区经济要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必须改变“独木支撑”的局面, 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建设“四大体系”, 发展“五大产业”, 黑龙江森工向着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迈进着。
《黑龙江林业报》紧紧围绕着总局党委、总局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道。我们宣传报道了森工长期以来在生态建设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加大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管护经营责任制的报道力度, 并对天保工程实施的7年、12年进行了总结性报道和专家访谈。在对资源培育保护的报道时, 对兴隆、绥棱等林业局的绿化成果、棚户区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等典型进行了着重宣传, 同时对营林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相关宣传和集中报道;及时对森工产业发展进行报道, 总结出各林业局在发展替代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 采取针对性的报道了木材生产和管理工作, 并定期在二版通报销售情况;四版发挥文学副刊的作用, 培养了自己的“生态文学”创作队伍;在《星期五周刊》开辟“走出山门的森工人”“林海深处异乡人”专栏, 讴歌为林区建设呕心沥血的老一辈林业建设者;积极关注各林业局在开展创建和谐林区中的典型, 加大对和谐林区的宣传力度。
为贯彻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 特别是省委书记吉炳轩提出的发挥黑龙江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们在一版开辟“森工十大资源”专栏, 以综述性文章作统领, 分析了黑龙江森工资源优势,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林区职工百姓增添信心, 树立精气神, 为黑龙江森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同时, 开展了《年终岁首走林区, 好中求快看发展》、《解放思想看行动, 加快发展重实效》、《贯彻工作会议精神, 解放思想快发展》、《20年治危兴林特别报道》、《天保工程访谈》等专题报道, 为森工读穆青同志的人物报道, 没有华丽的辞藻、绚丽的语言, 却能从平淡无奇中体现出典型人物的丰满、细腻和生动。“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人物报道的语言要鲜活生动, 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融人物形象、情愫、哲理于一炉, 会真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 从而达到教育群众、感染群众的预期效果。通过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 使先进人物报道常写常新, 使新闻媒体总有一片动人的绿洲。■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先进人物报道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编采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拓宽视野, 寻找新的定位, 选择最佳报道路径, 充分彰显先进人物的时代风采, 充分再现先进人物的个性特征, 注重展示先进人物的人性美, 客观描述、写出特色, 使人物报道常写常新。
关键词:先进人物,报道,新视野
参考文献
①《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P627P627,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新闻院系大学生是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受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先进典型人物的认知、共鸣与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宣传的效果。不断扩大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在新闻院系学生中的作用与影响,关系到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和巩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
为了了解首都新闻院系大学生对网络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接触程度和认知态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课题组选取了任长霞、牛玉儒、洪战辉、丛飞、孟二冬、宋鱼水、杨业功、王顺友、许振超和郭秀明等十位先进典型人物,采用了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深入教室和宿舍,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所高校的新闻院系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我们对数据作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改进典型宣传、不断提高宣传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1、五所高校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建设,效果显著,宿舍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上网地点
调查显示,新闻院系学生在宿舍上网的比重为91.39%;其次是校内公共网络设施(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其比重为5.04%;校外网吧的比重为1.19%;家里上网的比重为1.78%。
2、网络是新闻院系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体,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调查显示,约有90.83%的新闻院系学生认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比例分别为61.83%、37.28%、30.18% 和15.38%。这表明网络是新闻院系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体,而广播的比重较低,位居第四,这一点与其他社会群体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宽带网络进宿舍,而电视在学生宿舍不够普及和收看时间受到限制等原因造成的(本项数据为多选题,各项合计超过100%)。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在半小时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0.06%;其中“半小时—1小时”的占39.35%,“1小时—2小时”的占13.31%,“2小时以上”的占7.40%。数据显示,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在一小时以内的学生比例近80%,这就要求在网络上进行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时要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使新闻报道做到“短平快”,以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
3、图片报道是新闻院系大学生印象最深的网络报道形式,专题报道是最易于接受的网络报道手段
在网络报道形式中,新闻院系大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图片报道,约占47.04%。其次是文字报道,约占39.35%。之后依次是网络视频占9.17%,电子动画占3.55%,网络音频占0.89%。
图片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图片报道深受欢迎在情理之中,提高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图片报道和网络视频的比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既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又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网络报道手段中, 49.40%的学生认为最易于接受的是专题报道,其次是网络论坛,占20.24%。对青年学生而言,专题报道因其综合性取胜,网络论坛以其贴近性见长。先进典型人物宣传要充分发挥专题报道全面性、整体性和网络论坛互动性、人性化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把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形象呈现在大学生面前。
4、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尤其是影视文艺作品进行宣传的先进典型人物,被了解的程度较高,如任长霞、牛玉儒等,与青年学生具有贴近性的先进典型人物,被了解的程度也较高,如洪战辉、丛飞等
通过分析数据,并进行加权处理,我们以“了解程度指数”来衡量学生对十位先进典型人物的了解程度。其中,任长霞以251.64的指数成为新闻院系学生最了解的典型人物;洪战辉次之,其了解程度指数是202.11;排第三位的是丛飞,其了解程度指数为193.99。
最不被了解的依次是郭秀明、王顺友和许振超,其了解指数分别是52.60、70.61和 77.44。
5、电视和网络媒体是新闻院系大学生了解先进典型人物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方面,商业门户网站影响最大。在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影响超过了广播媒体
新闻院系大学生对典型人物的了解,约有67.41%来自电视,67.40%来自网络,59.09% 来自报纸 ,28.72% 来自杂志 ,18.66%来自其他(如组织传播、人际传播途径等),9.45%来自广播(本项数据为多选题,各项合计超过100%)。
他们获知先进典型人物的信息,从网络媒体来看,主要来源于四种类型的网站。这些信息,66.17%来自于商业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等),20.17%来自于传统主流媒体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7.12%来自于其他网站(如都市类媒体网站),5.93%来自于校园网,0.59%来自于党和政府机关网站。
先进典型人物是各条战线学习的榜样,学习宣传先进典型,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一件严肃而重大的事情。传统主流媒体网站因其权威性、公信力,理应在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缩短与商业门户网站之间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影响超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因此,在针对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要注意党团组织活动和辅导员的作用。
6、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在内容方面主要是“刻意拔高,缺乏可学习性”,在形式方面主要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手段综合运用程度不够”
内容方面,62.13%的学生认为媒体对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刻意拔高,缺乏可学习性”;50.59%的学生认为存在“脸谱化,千人一面,缺乏亲近感”的问题;30.47%的学生认为先进人物刻画“不够全面,导致人物形象不可信”;26.04%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事实报道有余,相关评论不足”。(本项数据为多选题,各项合计超过100%)。
形式方面,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手段综合运用程度不够”,二是“后续跟踪报道较少”(本项数据为多选题,各项合计超过100%)。
7、五所高校对在校园网上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学生乐意接受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宣传手段和方式
调查显示,五所高校在校园网上对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不是特别重视。学生认为校园网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频率“非常多”仅占1.78%,“比较多”占19.82%,二者相加约占1/5;对校园网上的典型人物报道“非常满意”仅占0.30%,“比较满意”占19.29%,二者不足1/5。
调查显示,45.99%的学生乐意“学校邀请典型人物与学生进行网络在线互动”,40.06%的学生乐意“开辟BBS设立专门讨论区”,39.17%的学生乐意“通过网络收看先进典型人物的影视作品”。(本项数据为多选题,各项合计超过100%)。
对新闻院系大学生进行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建议
1、加强对商业门户网站的引导和管理,借助其传播力量壮大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
调查显示,新闻院系大学生对先进典型人物的了解,从网络媒体角度来看,有66.17%来自于商业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雅虎等),而商业门户网站属于体制外媒体,政府对其管理相对松散。为了扩大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其渗透力,有必要加强对商业门户网站的引导和监管,抓好这块阵地。
相比而言,主流媒体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等)及党和政府机关网站在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效果方面似有不足。可以考虑在今后的典型人物宣传中,主流媒体网站以及党和政府机关网站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整合自身的政治优势和商业门户网站的品牌优势,集结宣传力量,扩大宣传攻势,以达到最佳效果。
2、重视改进新闻宣传方法,使先进典型人物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调查显示,62.13%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人物的刻画具有“刻意拔高,缺乏可学习性”的缺陷,50.59%的学生认为存在“脸谱化,千人一面,缺乏亲近感”的不足。
先进典型人物的形成与其所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去考量,人物刻画才显得客观和真实。当前的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对人物所处环境的挖掘大多不足,将先进典型人物刻画成“高大全”式的“完人”,对他们生活或工作中普通人的一面甚少报道,因而导致人物形象在整体上不够丰满,不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增强典型宣传的实效,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在报道中努力做到让客观事实说话,让身边群众说话,使典型宣传生动、平实、感人。
3、加强对先进典型人物的后续追踪报道,使受众在潜移默化的宣传中领会精神、学习榜样、取得实效
调查显示,50.30%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人物的“后续跟踪报道较少”,典型人物报道显得突兀,经过一段时间不同媒体的“狂轰滥炸”之后,典型人物的报道量又急剧减少。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报道方式,有违人们的认知习惯,不符合宣传教育的规律,难以达到持久的声势和预期效果。先进典型人物的产生、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追踪报道对他们的产生、成长过程进行客观反映,不仅能深化典型报道,强化人物的典型性,而且能增强报道的总体感和立体感,使时代精神与时代特征更加突出,更富于感染力。
4、利用整合传播的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和舆论强势
近年来,先进典型报道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选择多元化,一篇报道、一家媒体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不再出现。以往,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主要是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事情,现在的典型宣传还应该包括新闻网站、都市类报纸、手机等新兴媒体。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和特长,使不同媒体各展所长、各显其能,综合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是信息社会有效传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先进典型报道也是如此。
调查中,52.38%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人物宣传还存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手段综合运用不够”的问题。任长霞和牛玉儒的较高知名度与电影、电视剧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给人印象最深的网络报道形式”中,网络视频仅占9.17%的比例,如果进一步挖掘网络多媒体的特点,网络视频在宣传典型人物方面应该还有更大的作为(如把影视文艺作品移植到网络视频,以增强注意力,扩大影响力)。
任长霞先进事迹报道中,中宣部在组织中央新闻采访团时首次吸纳了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等六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网民对此反响热烈,形成了新的舆论热点。
一些影响较大的都市类媒体,也被组织参加了先进典型报道,在不改变媒体特色、不改变受众定位、不改变叙事风格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了先进典型的影响。
网络和手机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现在,网上访谈、手机短信已经引入先进典型报道,吸引了大量受众参与。先进典型报道不仅在网络上与网民形成互动,而且通过报网互动,将网民对先进典型的热爱崇敬之情刊登出来,形成了更深刻的影响。在许振超先进事迹的报道中,读者反应、网民评论还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新闻院系大学生对先进典型人物的了解,绝大部分来自大众传播媒介,但是也不能忽视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例如他们对先进典型人物的了解就有18.66%来自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超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9.45%)。这就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学校应注意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辅导员的宣讲作用之外,相关部门也可以利用网络论坛明星版主、名人博客等形式,培养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舆论领袖,通过他们对网络讨论内容进行议程设置,以加强引导,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5、加大校园网对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着力培养新闻院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调查数据来看,典型人物宣传进校园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具体措施可分为:
(1)由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建立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数据库(类似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永远的丰碑”系列专题报道),并在校园网及相关网站上开辟专栏,定期推出一位先进典型人物,持久宣传,形成品牌。
(2)创新宣传的形式和手段,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式多样,讲求实效。比如学校邀请典型人物与学生进行网络在线互动、开辟BBS设立专门讨论区、通过网络收看典型人物的影视作品等。 今后的典型人物宣传可以考虑选择以上方式。
(3)将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经典案例引入课堂。调查显示,新闻院系学生对典型报道的反应是:51.93%的学生看完就算了,只有6.53%的学生愿意学习榜样。数据反映了当前新闻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考虑将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经典案例引进课堂,开设案例赏析课程,寓思想教育于专业学习中,在此过程中帮助新闻专业学生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课题组指导老师:张文祥雷跃捷沈浩辛欣刘朝霞;
成员:尹伟欣王晓群甘丽娅司丽李永强李斌宋玉玲 吴昊张殷红赵玉亮徐柯葛晶晶雷柯;
检察机关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树立典型,弘扬先进
作为一名检察机关,必须要做到公正无私、廉洁,这样才能更好为人民服务,你知道哪些典型事迹?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检察机关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树立典型,弘扬先进。
**,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13年到汽车区检察院担任副检察长,先后分管批捕、控申、民行、职检、刑执工作。**同志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工作中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检察事业,甘于无私奉献,真心实意为汽车区检察院各项检察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勇于担当,积极化解信访积案
**同志在全省检察机关 上访老户案件化解疏导专项活动 中,省检察院将上访老户王某案作为 省院主要领导包案 交由汽开区院具体办理,**同志作为分管控申工作院领导,主动承担对信访人王某的化解疏导工。为保证完成任务,**同志多次参与研究案情、制定工作计划,并和办案人反复到信访人王某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王某最终被**同志坦诚务实的工作态度所感动,承诺息诉罢访,一起持续十八年的涉检信访积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该案取得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省市院领导的高度认可。
精品学习文档
勇于创新,着力发展民行检察
王鹤蓉
王鹤蓉,女,美术学院绘画系壁画专业研究生,于1987年出生于吉林,她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奋、善学与独到的眼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从绘画系壁画专业本科保送到壁画专业研究生,她学习刻苦,脱颖而出,曾任绘画系班长,为同学没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作为一名国共产党员,她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为同学们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典范。
一、加强理论学习,追求思想进步
多年来,王鹤蓉积极加强政治学习,坚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党待会精神和新《党章》,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通过王鹤蓉同学额不断努力,于2009年12月30日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关怀下,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党的事业,她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断设定新的目标,在目标中一步步腾飞,在学习与工作中以身作则,在追求目标中不断前进。
二、学习成绩突出,学习态度刻苦
王鹤蓉同学深深懂得学无止境、学习是重中之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优良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为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她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为要求自己的标准,自习室、图书馆都留下了她刻苦学习的身影。多年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她形成了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品格,王鹤蓉同学曾多次获清华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和社会工作三等奖学金,通过她的不断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并取得了“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的称号。
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她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知难而进,千方百计,百折不挠,并且经常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兴趣广泛
王鹤蓉同学热情地投入到社会工作中,这不仅锻炼了她的能力,也让她深深的体会到了奉献的乐趣。社会工作并没有对他的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然而使他懂得了高效和热情使工作和学习都取得成功的关键。
除了她担任过06级绘画系班长,她还广泛地参与了其它社会实践工作。她在本科期间参加了美院及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中心的多个部门骨干成员,并策划组织素拓活动,带领校内同学参观世纪坛展览为同学做了很多的服务的工作。她在课余时间有非常丰富的爱好,参加了心理协会、手语社等多个公益社团核心骨干并且担任滑雪协会副会长和跳水协会宣传部部长。她还为国
家的奥运工作做出了贡献,在2008年7月至9月为奥运志愿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并获29届奥运会先进志愿者荣誉和国际广播中心优秀志愿者荣誉,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认证50余小时,08年为奥运会志愿者,任(IBC)国际广播中心形象景观口经理助理。由于在清华大学做志愿工作表现突出,2008年10月获清华大学优秀志愿者荣誉。
王鹤蓉的业余活动也多姿多彩,她热爱滑雪运动、乒乓球和摄影,2010年代表清华大学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高山滑雪比赛获得第三名。她在研究生期间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她还积极进入研究生志愿者服务团项目组和会务组,在首都机场做志愿项目负责人,在清华大学校庆百年期间参加了各种志愿活动。她不求名、不逐利,面对周围群众的赞誉,她依旧保持低调,默默做着种种善举。
出生在贫瘠农村的刘海东,从小看到的就是父母因劳累而苍老的面容。他知道,要想走出家门,离开这贫瘠的土地,只有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命运总是那样无情,1992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仅为3分的差距与高校无缘。升学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击成碎片……
后来,他经过再三思考,怀着出去闯一闯、试一试的想法,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不久,他被介绍到一家毛纺厂去打工。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毛纺厂也和千万家中小企业一样,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洪流中倒闭破产,刘海东的生活又一次受到冲击,精神再次遭受打击。可这时的他已不再是高中刚刚毕业时的刘海东,他已成熟了许多。他在一次和朋友的闲谈中得知餐饮行业利润高、能赚钱,他就想试一试。于是,他东凑西借到2000多元钱,开了一家面食馆,通过自己的精心经营,小饭馆一天天兴隆起来。在几年的时间里也攒了一些钱。为了能有更多的收入,他还在县城的一条街面上租了一间铺面开了面粉铺。自己忙不过来,就把弟弟从村里叫到县城来协助他经营。不但自己在县城扎根创业,而且也改变了弟弟的生活。
张北县是坝上地区是有名的旅游景区,消费高,特别是餐饮服务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刘海东凭借着厚道的办事方式,很快就在远近打出了名声,小日子红红火火。这时候的他已经结婚了,和妻子起早贪黑,日夜操劳,小饭馆的生意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2004年年底,他听说政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免费培训项目,于是他就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班,从理论上进行了一次系统学习。结业后返回县城不断拓宽经营思路,在面食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炒和羊排。到了2005年小饭馆的生意更加兴旺了,他又投资近13万元在县城修建了9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平房,每天营业额达到1200元,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父母在老家也不种地了,家里的开支每年只少需要5000元,全由刘海东支付。
2008年的春节,当时正是我县“三年大变样”建设的关键年,即便是在春节期间县城的建设也是热火朝天,刘海东惊讶地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心中既是感到自豪,又是感到有点心动。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他决定要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新家乡的建设中,大力发展养殖业。欠缺技术他便背着厚重的书籍去种畜场向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刻苦学习,每一步都走得脚踏实地。掌握了全套技术后他便筹建猪舍、购买种猪、合理配料、科学喂养,实现了由养猪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全面突破。
致富后的他不忘乡亲,帮助他们解答难题、传授经验、指导技术,还为一些困难户免费供药供猪仔。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不但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更加快了致富的脚步。
从事养殖业的起步之初,他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但他不畏难,为了尽快掌握养猪技术,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购买300多元科技书籍,到市里向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跟班学习1个月,从种猪选择、饲料配方、疫病防治一点一滴地学起。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学习的劲头感动了所有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他们的耐心指导和无私传授,使他很快掌握了养猪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技术。
有了一定的养殖知识,回家后刘海东经过2个月的努力,建起了一栋400多平方米的猪舍,随后到长沙买回了20多头大约克良种种猪,到县种畜场购回50多头仔猪,运用科学的喂养新技术,第1年盈利2万多元。2008年盈利5万元左右,2009年他又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购进6头大约克良种母猪,全年向其他养殖户提供仔猪近100头,自己育肥出栏肥猪300头左右,尽管下半年受流行猪病的影响,母猪生产有些损失,但全年仍获利10万元左右。
刘海东由养猪的门外人变成了行家里手,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户,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养猪技术,他都不厌其烦地把经验告诉他们。他率先致富后,却没有忘记乡亲们,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户,只会传统养猪技术,刘海东就不辞辛劳,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查看各户所养猪的生长情况,告诉养殖户如何配制饲料,如何对猪栏消毒,如何防疫治病。他在帮助其他移民掌握技术的同时,还为一些困难的养殖户免费提供兽药,如果哪户移民家里没有钱买仔猪,他会提供仔猪供他们喂养。
在他的带动下,XXX村饲养良种母猪已超过80余头,年出栏肥猪400头,仅此一项就带来近10万元的收益,人均增收500多元。几年来,在他的影响下,XXX村民养猪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超过了当地村民的平均水平。
在创业的征途上,刘海东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然而,面对成绩,他没有沾沾自喜,面对困难和挫折他没畏惧和退让,而是向更高目标迈进。
到目前为止,刘海东已投入近50万元,并打算加大投入,建一个规范化的养猪基地,实现猪场年出栏肥猪突破1000头,收入突破20万元,并把全村居民都带动起来,实现饲料加工、规模养殖、销售和技术服务一条龙。
影片以真实题材为背景,讲述湖岭镇贾岙村原村党支部书记诸葛建武,11年来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年仅39岁因病去世的故事。中共浙江省委、瑞安市委指出“三个结合”,其中“学习诸葛建武事迹要与宣传和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工作相结合”,为《天大的官》定位指明了群众路线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微”电影是电视文艺工作者走群众路线新尝试
以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运营为起点,一个属于中国的“微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微”作品迎合了受众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受众获取新闻资讯和影视艺术作品的渠道、手段和习惯被改变。同时,互联网上“用户生产内容”模式,自下而上的大众网络文化,草根话语体系迅速形成。
2010年底,我国第一部微电影出现,此后微电影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新作品、新题材、新创意层出不穷,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微电影打破选题、拍摄、资金以及院线排期等诸多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微时代”的到来为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挑战。大众成为媒介主体,传统媒体话语权受到削弱。同时,一些掺杂搞怪、色情、暴力的低俗内容充斥,卖萌、恶搞、娱乐化的信息和语言盛行,高雅文化被边缘化。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制胜法宝,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党的新闻工作者面对新形势应当继续遵循的工作路线。
笔者敏锐地抓住瑞安市委的要求,要把学习诸葛建武先进事迹中,“群众路线”这一重点,将典型人物宣传、群众路线、微电影三者结合起来。决定尝试利用微电影形式开展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宣传,通过26分钟的影视艺术诠释最基层村干部的中国梦青春梦。
近年来,我们在典型人物宣传实践中,拍摄了电影《村支书郑九万》,受到广泛好评。制作完成《天大的官》后,我们又制作了村干部微电影《“袋子”村长》,实现了村官“三连拍”。拍摄先进典型人物微电影,不但是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风的一次重要尝试,同时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能否走好群众路线的一次检验。
二、先进典型人物刻画不可脱离群众路线
近年来,“最美”先进典型人物大量涌现,一方面不同层级的评选广泛开展;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正能量的需求。
如何讲好诸葛建武的故事曾是笔者的重要课题。微电影在商业运作中常以注入情感的故事营销微电影打动消费者的心。各级传统媒体都意识到“讲故事”的重要性。因此,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故事化传播策略。
“最美”人物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地表现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面貌。而传统媒体在先进典型人物塑造和刻画上往往存在“高大全”或“过于催泪”的误区。
先进典型人物塑造形象“高大全”指,无论是在生活、工作、道德等所有方面尽善尽美,脱离了群众,脱离了人物本身,失去了真实性从而无感染力可言,也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过于催泪”是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另一常见误区。但往往给观众以“虐心”的感受,未免有些缺乏人性,价值表达失之偏颇,容易引发观众质疑甚至抵触。
由此可见,先进典型人物塑造“高大全”和“过于催泪”,艺术创作的方法和作品都偏离了群众路线。先进典型人物故事的艺术创作,应注重从平凡人、平凡事中挖掘真实故事。
笔者在创作之初,即展开了新闻舆论工作的群众路线实践,对诸葛建武的领导、同事、村民、家人等人物展开采访。我们对如何“精雕细琢”刻画人物,建立这个勤勉的好干部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首先把共产党员这个外衣剥离开,还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立体的人,塑造他从起床开始正常的一天生活。
此后,笔者再次总结诸葛建武身上先进典型的共性:工作中,敬业奉献,一心为民;牢记党的宗旨,服务群众能力强,为民务实为官清廉。生活中,诸葛建武身患重病,隐瞒病情,一心工作;重病的妻子住院也无法悉心照料。他身上也有独特的个性,他心里想着贾岙村的发展蓝图,这是他的“中国梦”;脑子里装着每个村民家里的柴米油盐,这是他的群众路线。前期的准备工作,主创人员获取了大量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极强的素材植入微电影之中。
创作中,笔者确立了讲述诸葛建武先进感人事迹的同时,尊重生命和个体,注重人物的亲情、爱情等基本人性方面的路线,通过人性的温暖和关怀,传递正能量。在诸葛建武这个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增加平民化视角,防止刻意拔高,通过他身上的真挚、朴素、善良,反映人和人之间的善、理解、包容的美好品质,从而获得具有更广泛和持久影响力的人物形象。
三、先进典型人物微电影也应注重制作质量
在新闻舆论工作者改文风、转作风的背景下,“长、空、假”被摒弃,“短、实、新”成为目标。但目前“主旋律”微电影故事讲述质量参差不齐,从内容层面来看,有的影片过于突出表现一心为公等价值观,有的过分地强调伦理说教,有的时空范围过于局限,有的忽略了剧情的正常发展逻辑等;在表现手法上,死板的叙事逻辑和习惯让受众感觉到乏味。
我们通过实践认为,微电影质量同样是其传播的根本和基础,打破常规的镜头语言,呈现多场景、多景别的时空交错,运用插叙、倒叙的叙事手法,将故事重新拼盘组合但又不失逻辑,才能让观众听得懂,易接受,乐于传播。故事情节铺垫快而充分,节奏稳定,不能有突兀感。在有限的时空下,对声音、画面、镜头、情节安排、悬念设置等进行有效组合。
首先,剧名“天大的官”即成为悬念,最小的官为何是“天大的”?同时,它又有“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隐喻。其次,开场戏从群众自发来到医院的镜头开始,为诸葛建武受到村民的爱戴做好铺垫,以一个电话铃将场景切换到诸葛建武的日常生活。再次,微电影中表现诸葛建武处理群众生活,设置了养猪场拆迁、关照生病的乡亲、拒绝群众的回报等场景,表现诸葛建武细致入微地为群众利益考虑。
同时,通过展现诸葛建武生前在湖岭镇贾岙村建立卧龙峡农家乐、油茶基地、农业观光园等计划,表现他对于群众生活的远虑,让贾岙村旧貌换新颜的愿景。在如何获得农业观光园项目、如何说服乡亲动迁两个场景中,摒弃简单说教的表现方法,我们从诸葛建武真实的工作中获取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智慧,真实故事展现了党的好干部心中的中国梦,增强了微电影感染力,同时又为诸葛建武的突然离世做好情节推动,一步一步将微电影的情节推向高潮。
这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除了诸葛建武和妻子母亲由专业演员出演外,村民以及乡镇干部角色均本色出演。它的拍摄过程,也是电视艺术工作者走近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
主创人员在工作中,用诸葛建武的精神作标杆,体会他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的作风。从剧组接到剧本和资料到拍摄完成,总共耗时半个月。主创人员边打磨剧本边拍摄,常常工作到凌晨,休息两个小时又投入拍摄中。
四、先进典型人物微电影需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之际等多个重要日子,微电影《天大的官》通过央视——全国电视媒体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平台向全国观众展示,同时它还登陆央视官网供观众随时点播。此后,它又入围多个展映活动,使党的好干部形象深入群众心中,将传播效果最大化。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网络群众路线”是党在倾听、把握、满足当代中国群众需求的时代最强音,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走群众路线紧扣时代发展变化的应有之义。
以往,传统媒体是受众获取新闻资讯和影视艺术作品的主要渠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新闻舆论传播渠道存在过于固定、过于狭窄、缺乏交互性、不能随时随地获取等问题。这说明传统媒体未能与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对接。
一、立足形象本身直接表现人物性格
“事实的自然呈现比华丽的辞藻重要的多。”《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衣着的刻画,失子之后不厌其烦的讲述,捐过门槛后的轻松……所有这些无不入木三分地刻画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状态的变迁;而《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刻画凤辣子,以语言和动作刻画“混世魔王”贾宝玉,而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
二、通过激烈的人物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性格
小说中的人物存在不是静态的,他们性格的展示往往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加以强化,“动态比静态有生命力的多”,也正是矛盾的设定让人物自然本真地进行个性化的展示,进而彰显自己的性格。如苏教版选修教材《阿“Q”正传》中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通过“宣传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幻想破灭”的演变过程,逼真地展示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则是以人力车夫和“我”对待撞倒老妇人的不同态度的矛盾对立为基础,叙述平常的小事,以小见大地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塑造一个善于解剖自己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
三、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于细微处见真情”,文学作品的感人,人物形象的鲜明独特往往归结于作者对典型细节的刻画。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样可以说“一千个作者就可以塑造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使用的文学手段不同,塑造的文学形象也就不同。因此其中的细节刻画显得更加重要。《荷花淀》中当水生嫂听到水生要到大部队去的消息,其手指的震动,把手放到嘴里的吮吸,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她内心的震动和复杂的心理变化;《故乡》中插着双手,叉着双腿站着的豆腐西施圆规状的姿势;《守财奴》中将死的葛朗台在看到祭器时奋力的一抓……所有这些人物能够经过长时间的淘洗仍然绽放光彩,无不归结于精雕细琢的细节刻画。
四、借助环境烘托渲染人物形象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上面提及的几个方面外,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描写营造的氛围,以及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也是我们感受和剖析人物情趣和心境的重要方面。从文本建构的层面看,故事情节的推移、人物的活动必须以具体的时空为依托,只有这样才会给人带来真实可感的艺术享受,而这些具体可感的时空存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衬托和渲染的作用。《社戏》中“月夜航船”和“月下归航”两处美丽恬静的江南水乡自然风景的描绘,在展示自然之美的同时,更衬托出此背景下活动的一群孩子快乐且无比喜悦的心情。而《边城》中对于“月夜寒江图”的描写,在展示一种美丽祥和之境的同时,更衬托出人物内心的无奈和遗憾。
你没有想过要当英雄,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你只想救出另一个更年轻的生命;你不是伟人,你只想着用不足一米六的身躯,扛起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家庭的责任;你需要的既不是光环也不是名利,而是全社会对农民工的尊重。在托起与滑落的那一刻,你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庞晓达,你的 生命,重如泰山!
———题记 “平凡的人物,不凡的人生”这几个字形容庞晓达先生短暂的一生是再合适不过了。庞晓达,一个来自草原深处的汉子,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新地村的普通农民。2008年8月19日下午,他在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北台镇打工时,为了救一名素不相识的13岁的落水少年,献出自己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留下了卧病在床的母亲、双臂残疾的父亲、身体单薄的妻子、年仅8岁的女儿和3间土房、6万元“饥荒” 自己永远留在了异乡。
在庞先生家中,我看到的是这幅景象:破旧的土房——全村唯一一家土房,小院中布满野草,幽暗的屋子里卧病的老大娘„„泪水不受控制得流下,当英雄远去,留下的又何止悲伤?
2008年8月19日下午,刚刚到本溪打工半个月的庞晓达和连襟姜国军来到细河榆树林大桥下,准备到下游30多
米远的工地搬模板。这时,河边浅水区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拦住他俩怯怯地说:“叔叔,救救他吧„„”顺着小男孩手指的方向,河中心深水处漩涡里一名男孩正在挣扎,而在周围岸边有许多人围观却没人下水救人。水已经没脖了,只露出一个小脑瓜和两只小手在水面上乱扑腾„„走在前面的庞晓达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姜国军喊着“救人”也跟了下去。
不会水的庞晓达“游”到小男孩身边,几次伸手拼命去抓,小男孩儿都从手边滑走。这时小男孩儿就剩两只小手还在水面挣扎了,庞晓达抓住小男孩儿用力往前一推,把小男孩顺着水流方向推出了深水区,自己却滑落到深水沟中再也没上来。直到20日早晨7时40分,在距离救人地点下游约20米远的地方,庞晓达被万和义手中的绳钩拉出了水面。此时,庞晓达早已经停止了呼吸,让所有人瞠目的是,被抬上岸来的庞晓达双腿微屈,双手举在胸前,依然保持着向外推送的姿势。此情此景,让被救男孩儿的父亲刘忠财和母亲李桂珍泪流满面,怀着无尽的感激和愧疚当场跪在了地上„„
这是何等的英姿,这又是何等的精神!当村民说到这里,我不禁自问:如果是我见到了溺水儿童,我能做到这般吗? 答案竟久久不能得出。同时,我的脑海之中映出了那幅动人的“水中救人图”,我仿佛看到小男孩在水中苦苦挣扎,小河边聚了满满的人,他们神情冷漠,只做看戏的姿态,这时穿着工装的庞先生出现了,他一头扎进水中将孩子举出水面,自己却沉了下去„„周围的人仍然神情淡漠,没有人下水救我们的英雄„„及时赶到的工友把孩子救上来,又把姜国军救上来,如果不是工友们及时赶来,姜国军和小孩儿也同样活不了。如果姜国军和小孩儿都死了,这件事还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吗?谁也很难说。出事时,当时在岸边有许多人驻足围观,可他们都扮演了鲁迅笔下“看客”的角色,没有人下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与这些“看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群可爱的、可歌可泣的外地民工,这些“农民工”可以说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没有地位,平时可能不被人注意甚至被一些市民瞧不起。可他们的心灵是纯朴善良的,是最干净的。他们当时跳入河中是在最危急时刻做出的最本能的反应,没有一点犹豫,当时的想法就是救人。但如果换了其他人,最本能的反应恐怕是观望或者退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是差别。通过这件事,让许多人改变了对“农民工”认识上的偏见。农民工们大都与庞先生一样,背井离乡,他们的身上却有着许多人没有的真与纯。庞先生虽身矮,脊梁却挺得高,足以支撑天地;他读书虽不多,精神却崇高,足以为人师;他负债累累,但却又极其富有;他,有资格睥睨于天地间。同样的,所有的农民工也有资格睥睨于天地间,他们并不低人一等!
这时村民又接着说道:“小庞就是这样的人,懂事。他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都特别好。可惜家里没钱,父母又长期有病,他不得不辍学,回家种田。尤其近年来,他母亲已经卧床不起,家里还欠了许多债。小庞虽不大爱说话,却生来一副热心肠,这邻居间谁家有点什么活,只要他看到了准上前帮一把。有一年夏天,我身子不大利落,地里满是杂草,家里有没有能帮得上手的,还是小庞帮我拔的草,浇的水;他家西院盖新房时,多亏了小庞挑水和泥,这新房才盖起来;他家东院„„可惜了这么好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唉!他家里困难,还有个那么小的孩子,父母身体不好,媳妇也干不了重活,唉,这可咋办呦!”说完村民眼中竟闪着泪花,满脸的怀念。
原来,对庞先生来说助人已经是一种本能;原来,他在家中就是一副热心肠;原来,他还曾经学业优异;原来„„英雄远去,留下的不只是不朽的精神,还有那化不开的忧伤,解不开的心结,说不尽的苦楚,道不明的怀恋„„
庞先生的老父在刚刚知晓儿子救人身亡时,只说了一句:“我一听(救人的事),就和我想的一样,这就对了,就是我儿子的性格,他,就是这样的人。”
庞先生的老父边抽着旱烟边告诉我说:“晓达也喜欢抽旱烟,但最主要的还是比买烟卷省钱。晓达这孩子为了这个家天天是拼死拼活地干,在外打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你看这个账本。”说着递给我一个皱皱巴巴的小本子,上面记载了庞先生外出打工时的收支情况,支出中“洗澡1.5元、冰棍1元”等等都记得清清楚楚。庞家老父早已泪水满眶,一旁的小孙女也放声大哭,直喊着要爸爸。她说爸爸答应赚钱供她读书,给她买课外书,还要给她买好多好多玩具,她说爸爸教她做人要诚实还要助人为乐,她说爸爸是天下最好的人,她说她想爸爸了„„庞家老父擦了擦脸上的泪,又接着说:“晓达他是老大,是顶孝顺的,也是最让人放心的一个。他打工的钱大都给我和他妈买了药,自己也是紧衣缩食的,舍不得花钱。两个小儿子身体也不大好,这么多年了,都是他养着我和他妈呀!唉,这么好的儿子,家里的顶梁柱,就这么„„”话还没说完,老人的泪就再次落下,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满布皱纹的脸,我心酸不已。
【先进人物】推荐阅读:
身边先进人物事迹06-22
先进人物诚信事迹06-27
先进人物事迹素材09-11
先进实验室材料先进人物材料 先进单位01-01
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11-25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12-26
帮扶人物先进事迹12-28
民警大走访先进人物总结07-18
先进事迹人物通讯稿11-03
疫情期间先进人物事迹感悟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