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秋水课堂教学实录(通用8篇)

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篇1

师:昨天我在《智者的叮咛》这本书上读到这样一句话:“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也有人评价说,庄子是先秦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吗?

生1:(看书)庄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庄子》一书是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师:你说得很准确。

生2:(不屑地)他是照书念的,课下注释有。

师:学会利用注解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当然,要了解庄子还是要多读些相关的书。哪位同学谈谈“课本外”的庄子。

生3:我听说过“庄周化蝶”的故事,好像说的是„„想不起来了。

生4:(急切地)庄子这个人很有些傲骨。楚王派人去请他当宰相,他却宁肯作泥鳅在污水中戏游,他认为做官不自由。

师:看起来你的课外阅读面还是很广的。

生4:我喜欢庄子。

生5:庄子这个人挺豁达的,他的妻子死了,他却拍着瓦盆唱歌,他好像认为死就是生,生死好像没有什么界限了。

师:我很吃惊,我原先有些低估了同学们,大家对庄子有一定的了解嘛„„

生2:(举手)我想起来了,庄子很消极,天天想着得道成仙。

(学生笑)

师: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玄妙,比如他追求绝对的自由,他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他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他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对庄子及其思想的评价,两千多年来始终存有分歧。我们在高中阶段对庄子的了解也只能透过有限的几篇文章管中窥豹,今天我们就通过《秋水》篇的开头一段文字先对庄子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吧。

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声读课文,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

(生读)

师:好,大家齐读课文。

师:“泾流”的“泾”刚才有不少同学的读音不准,应该读

生6:jìng

师:说说理由。

生6:书上说这是通假字,通“直径”的“径”。

师:是“shǎo仲尼之闻”还是“shào仲尼之闻”?

(生有说shǎo,有说shào)

师:你(指生7)说。

生7:应该是shǎo,这用在动词,小看的意思。

师: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应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生7:可是书上写的就是“小看”的意思。

师:书上这样解不能算错,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当然就是小看了。好,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遍,声音要大些。

师:这次读得很好。请大家拿起笔,给大家5分种时间,自读课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在书上做个标记。

(生读)

师:哪个同学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8:秋天河水涨满,站在河边都看不到对面,所以河伯很有些得意,然后他就认为天下的美景都让自己看到了。然后河伯到了海边,看到北海比自己原先见到的不知要宽阔多少倍,然后就对着海神若慨叹,反省自己妄自尊大。

师:你为什么要说那么的“然后”呢?(学生笑)当然,你的概括还有很准确的,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有一点要注意,不是“看不到”对面,而是“看不清”,“不辨牛马嘛。

生9:我觉得„„(又止)

师:大胆地说。

生9:好像河伯、还有海神(看书)那个“若”不是真人吧。

(生笑)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2:这是个故事,虚构的,跟《西游记》差不多。这都不懂?

师:不懂就问是很好的学习品质,人没有全知全能的,不要自大,更不要嘲笑别人,否则就犯了与河伯一样的错误。

生9: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个虚构的故事,庄子是想通过讲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也可以把它叫做“寓言”。庄子散文中有很多的寓言,像大家熟悉的“涸辙之鲋”的故事就是庄子借粮的时候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对这篇课文的寓意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有所补充吗?

生10:我觉得河伯挺可爱的,他知错就改。

生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骄傲自大,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生4:河伯开始的时候洋洋自得,主要是由于封闭造成的,他有些像那个夜郎国的国君,一辈子都没走出过那个小地方,给他100个胆子他也想象不出天下有多大。如果河伯不是到了北海边,他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渺小。所以只有开阔眼界,才能避免成为夜郎。

(生鼓掌)

师:还有哪个同学?

生2: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越谦虚。我想起我们做过的一个作文的材料,好像是说人的知识是个圆,半径越大,与未知的世界接触的区域就越大,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师:你的这个认识是在他(生4)的认识基础上的延伸。《秋水》是我们这一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所以当然应该由你们自己读。下面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对课文做深入的探究。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读:

一、选准你理解最深最有感触的一点进行赏析或评价,可以是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

二、这三个方面你是否还有经过思考也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和你共同攻克难关。

(生读)

生4: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比手法用得好。河伯开始是“欣然自喜”,然后(有生笑)见到北海则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很短的篇幅,河伯的形象却是立体化的。

生12:细节描写好。

生13:我觉得河伯的那段话说得太好了。我们要向他学习,严于解剖自己,拓宽自己的胸怀,不断提高自己。可是有的地方我不太明白。

师:说说,看我能不能帮助你。

(生笑)

生13:我总觉得这段文字不太通顺。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这种人到底是什么态度?他说“始吾弗信”到底“弗信”的是什么?见到海若后,河伯应该“信”了,他信的又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很有些水平。鼓励一下!(生鼓掌)哪个同学能谈谈看法?

(沉默)

师:你(生4),庄子的追星族?

生4:我也说不太好。好像是庄子对孔子好像不怎么感冒?(生笑)

师:“感冒”,好!

生4:我听我爸爸说,庄子中有好多故事都是编排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像盗跖怒斥孔子的事就是庄子虚构出来的。所以,我推测,这里的“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应该还是否定孔子的吧。

生14:不对,河伯对孔子还是很崇拜的,他不相信有人竟敢小看孔子的学问。

师:你的意思是“始吾弗信”应该这样理解?

生14:对。

师:也就是何伯不相信竟然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这种人太那个,那个(有生小声说:妄自尊大)对,妄自尊大。河伯见到北海后,他应该是相信有这种人了吧?

生:这?我还没想好。

生15:老师,“我之谓也”是什么意思?

师:是„„

生2:说的就是我。初中就学过了。

师:你明白了吗?

生15:yes!(生笑)河伯认为自己和“少仲尼仲闻”的人是一种人,是妄自尊大。

师:具体解释一下好吗?

生15:河伯与海若比起来,简直太小了,但他还曾经(看书)“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谈谈我的看法,当然,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不是标准答案。课文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秋水》篇集中表现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简单一点说,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而“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就像蚁穴大泽之中。庄子认为“知量无穷”,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人在天地间很渺小,所以人要顺应自然。《秋水》的主体是河伯与海若的七次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河伯与海若在后面的对话中也曾提到孔子与伯夷,原文是“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与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板书)意思是伯夷辞让君位以成就好名声,孔子大谈天下事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他们的自满,不就好像你刚才在秋水面前洋洋自得样子吗?

生4:能不能这样理解,海若就是庄子的化身,而河伯是孔子的化身。

师:你很聪明,很快就抓准了问题的关键。河伯可以看作是儒家门徒的化身,庄子借海若给儒家门徒上课。儒家子弟都认为孔子是天下第一博学之人,伯夷是天下第一大义之士,但在庄子看来,这两个“最”是不存在的,是站不住脚的。在《秋水》中的孔子是被奚落的形象。但是,在其他篇目中,庄子也常常借孔子之口宣传道家的思想,这时孔子的形象就是光彩照人的。

生16:课文里有两个“于是焉”,一个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一个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这两个“于是焉”应该怎么理解?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6:我觉得跟今天的“于是”意思差不多,有点因果又有点承接的意思。可是那个“焉”没法处理了。

师:谁可以帮他“解惑”?

生17:这里的“于是”应该是“在这个时候”的意思,“焉”么?我也说不好。

师:“于是”在古汉语中一般是两个词的组合,介词“于”加上代词“是”。“焉”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于是焉”也就相当于“于是乎”。大家发现他(生16)找出的这两个句子其实有一种巧合在里面„„

生18:对比。

师:说下去。

生18:第一句是写出了河伯自得的神态,第二句是河伯发现自己的错误后的悔恨的神态。

师:所以刚才有同学说,河伯也挺可爱。

生19:老师,“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句话我不太理解?

师:会翻译吗?

生19:不会。

师:哪个同学来?

生20:我如果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师:这是一个假设性的否定句。记住这种句式(板书:非„„则„„)

生19:怎么就危险了呢?

生20:不到这来就不会明白这么多的道理,还在河边夜郎自大呢?

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篇2

《秋水》一文非常短小, 看着也似乎浅显易懂, 教师一般都采取“一笔带过”的方式来处理, 学生也往往把它当做一则“知错就改”的寓言来读, 一笑了之。本人在之前的教学中也曾这样马虎过的, 甚至怀疑教材编者何以要把这样的一则寓言放到高中课本中来。经过一番研读之后发现, 这则寓言值得引导学生去深究, 更值得教师一教。我采取了阅读中让学生跨越障碍的方法,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碰撞, 触发共生, 思考生活, 体验生命的成长。

跨跃活动之一:质疑。在文本中寻找一个权威的或者看似定论的问题进行质疑, 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让他们在质疑中反思, 在反思中内化。

在《秋水》的教学中, 为了避免学生对于“浅文”的思维惰性, 我在导入时就设置了一个障碍———向名言质疑, 即对庄子的“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这一众所周知的名言的理解进行质疑,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再展示下半句“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参照庄子的有关常识, 让学生进行反思。学生查资料、互相讨论, 显然饶有兴趣。当他们发现千百年来的“误解”, 以为终于真相大白时, 我却反问:为什么得以广泛流传的是前半句而不加后半句?这是一个值得学生去思考的问题, 也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一障碍的设计, 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碰撞与共生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下面引导学生探究《秋水》的主旨, 正确理解庄子思想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这一障碍又触发了学生的连锁反思, 即《秋水》中的成语“望洋兴叹”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反思很快让学生深入文本, 探究河伯由“欣喜”到“兴叹”转变的心路历程, 教学很快就走向了自主探究之路。兴趣和好奇心是自主探究最好的引导老师, 在质疑中反思, 在反思中内化, 这样的拥有生活与体验的阅读是由“障碍”生发的共生之花。

跨跃活动之二:突围。教学中教师故意设置一道坎, 让学生感到无助, 继而设法自助, 寻找学伴互助, 在协作共生中获得突围的快乐。

在教学中, 我故意抽去了原文的标点, 让学生在无标点状态下阅读。显然, 没有了标点的文章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们在自己的杂乱无序中感到了困惑, 在反复的比较朗读中辨析, 在摇摆不定中寻求伙伴的支持。尤其是对“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的单引号、句号以及“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中的分号进行了争论, 他们在协作中争论, 在争论中达成共识, 在认同中共同提高认识。这个由障碍引起的争论不仅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和断句标点能力,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标点断句的过程中明确句子的内涵及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 而这些则为下面的主旨探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跨跃活动之三: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大多数是横向的, 教师有意抬高阶梯, 让他们的思维进行跳跃, 在跳跃中提高思维层次;在挖掘中对文本、对生活乃至对生命进行思考。

在这个层面上, 我设置了两个障碍式跃进活动。第一个障碍是让学生探究一下河伯感到“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的“殆”即“危险”在哪里?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危险?这个活动不仅撬开了文本的核心问题, 也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尤其是“如何避免”的问题让他们跳出自己的视野, 站到了河伯的立场上来, 站到了海神的立场上来, 达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与文本的共生。“跳出局限, 拓宽视野, 才能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世界”, 这不仅是河伯的认知, 更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收获的对于生活和生命的认识。第二个障碍是抛给学生一个“留白”。文中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 那么河伯最终信了吗?他究竟信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少有学生去想, 即便是教师, 也很少有触及的, 也是我以往的教学中缺失的、缺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探究的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虚词“且夫”和“始吾弗信”后的一个分号去思考。在跨越这个障碍的过程中, 学生所表现的合作与共生是令人欣喜的, 经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式的讨论, 最终他们甚至否定了自己原有的结论, 即河伯认为自己太狂妄了;继而他们有了一个崭新的想法, 即何伯认为“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是存在的, 而且根本不算狂妄。“这个惊天动地”的结论不仅让他们获得了对于文本理解的跃进, 更主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思维品质上的跃进, 获得了在否定自我中前进的快乐。

跨跃活动之四:求证。在“留白”处的生发, 虽然有文本作为依据, 但有时这样的生发也许还不够严密。要让学生学会在辨析中求证, 在求证中拓展, 在拓展中深化。这不仅是思维的严谨问题, 也是为学的严谨, 更是为人的严谨。

当学生探求出河伯的“今吾信之”, 相信世上“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也算不得狂妄的时候, 当他们自喜难抑的时候, 我故意“刁难”他们:这样的推论正确吗?符合庄子的意思吗?有没有旁证呢?学生顿时哑然, 急于寻找答案。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我顺势提供了课文节选后面的部分内容, 让他们自己从中寻找答案。同学们当然兴致盎然, 拓展阅读也从课外变成课内, 由为难变得顺理成章。在求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证实了河伯的“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的想法, 而且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庄子的“世界很大, 大不可知;人生很小, 小不可执;名利甚微, 微不可索”的返璞归真的无为思想, 甚至还了解了庄子对于孔子、伯夷依然“自多”、依然追名逐利的不屑态度:可谓眼界大开。

然而学生的自我探究往往是散发的、感性的、无序的、甚至是肤浅的, 此时更需要教师的引领, 引导他们如何辩证地看待庄子的观点, 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理解庄子的哲学, 引导他们怎样积极地面对生活, 激发生命应有的活力。

《秋水》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理念和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特级教师韩军说过:“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总是以教师串讲和学生死记硬背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枯燥。

有鉴于此,笔者精心设计了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且注意相时点拨。“假如你是海神若,你会怎样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刺激学生参与的意识,力图使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语文教学应该落实词语教学,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新课标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能流利、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把握文意、理解主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本课采用诵读法,通过四次诵读,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点,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其中的分角色朗读,读出课文中人物的语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

二、教材分析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性和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自《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学生在课堂上自读、研讨,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疑难处,教师适当讲解、点拨。课文语脉清晰,层次清楚,对比鲜明,利于背诵。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课文的这一特点,当堂熟读成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准确把握文章体现的“宇宙无限论”的哲学思想。

[能力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时、东、少、轻”等词类活用现象;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4.积累“望洋兴叹、大方之家”等成语。

五、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朗读时,以语气语调的变化,体现河伯的认识变化过程。

六、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可通过齐读、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以读带讲;

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拓展法。课余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的有关篇目,开拓视野。

七、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语,切入文本

同学们,有人说: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哲学家。也有人说,庄子是先秦时期,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领略一下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的高妙之处。

(二)反复诵读,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学生自由朗读)

A.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则殆矣;

B.根据课文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①找出通假字及其本字。

②找出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理解。

③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答案略。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学生听范读,同时出示多媒体画面:“秋水归海图”)

课堂讨论:

①课文涉及哪些写作对象?谁是主要描写对象?

明确:河伯、海神若。

②河伯开始看到了什么景色?表情和感受怎样?

明确:不辩牛马;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追加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③河伯后来看到了什么景象?对此,他表情和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不见水端;望洋向若而叹。

追加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3.三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受。(指导学生,分角色读)

教师指导:

黄河的壮阔描写,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欣然”“尽”字,将河伯的飘飘然的态度,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稍慢。

河伯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的慨叹,也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

A.课堂讨论:两次对河伯的描写,有不同吗?第二次描写,多了什么类型的描写?

明确: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两次都有的表情描写外,第二次,多了“语言描写”。

追加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明确:

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最后,发出慨叹。

B.课堂讨论:语言描写体现了河伯的哪些优点?

明确:谦虚,有自知之明,善于比较……

C.合作探究:河伯明白自己的缺点之后,对海神若充满了钦佩之情。假如你是海神若,你会怎样回答河伯?

明确:答案可以有很多,最切合文意的可能有以下这些。

①有比较,才有鉴别。

②谦受益,满招损。

③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⑤大、小是相对的。

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⑦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⑧世界无限,而认知能力有限;

……

以上这些都可以概括为: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看待他人(世界)。

教师再用原文中海神若的回答,来证明这个观点:(出示多媒体投影)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教师进行点拨,适时用多媒体投影出示关于庄子的简介:略。

D.课堂小结:

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我们还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煌。

4.借助板书,熟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文言知识点归纳:略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八、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推动情节,推进认识。

将这篇借事说理的寓言选入新教材,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审视自我,放眼世界。可喜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突破了认识的瓶颈,对庄子寄予在寓言中的“宇宙无限论”的思想,初步有了感悟,并能从中得到教益。

《秋水》教学设计 篇4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这篇文章本是作为重点篇目入选高中教材,语文版初次把它编入初中教材里面,且编排在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可见其在课本中的重要位子。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即是:能流利、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把握文意、理解主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因此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制知识卡片积累文言字词。

2、背诵全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学生在课上自读、研讨,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疑难处,教师适当讲解、点拨。课文语脉清晰,层次清楚,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利于背诵。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并制作知识卡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绍庄子.(师生共同完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三次诵读

第一遍齐读(要求正音、疏通句意)。

学生简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将暴露出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理解疑难词句,学生质疑,课堂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制作卡片。

1.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2.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转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用为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为动词,小看;轻视。)

4.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望球兴叹”“望水兴叹”属生造。)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

(三)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一)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以下开始板书)

层意连接语

第一层: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于是焉

第二层: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于是焉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四)、理解思想内容

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

A、人贵自知之明; B、谦受益,满招损;

C、自大由于无知; D、知耻近乎勇;

E、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F、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五)、第三遍诵读、指导背诵

这篇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焉”。

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河与海的比较,河伯认识的变化。

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

个人默记一两遍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六)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总结、扩展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

另外,庄子作为我国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独行的,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他的故事,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他的哲学思想.

四、布置作业

1.制作词语、句式卡片。

2.笔译全文。

3.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秋水

《庄子》

黄河宽阔不辨牛马北海壮阅不见水端

↓于是焉↓于是焉

河伯自大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九年级必修《秋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3、掌握对比的写法,并使学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对比的写法,并使学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方法:

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殆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

二、了解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宋国蒙(河南商丘县附近)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他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服,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天、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能将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为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

三、朗读课文

1、单个学生读,纠正字音及停顿

问:该生的朗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1)纠正字音

泾(jìng)流两(sì)渚(zhǔ)崖之间少(shǎo)仲尼之闻殆(dài)

(2)纠正断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过渡:其实,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是否准确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听课文录音,然后全班同学尝试齐读课文一遍。

教师:同学们把这篇文言文读的很有气韵,可同学们能否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积累本课的文言字词以及句式呢?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大家的文言功底。)

3、自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分组进行)

(1)通假字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②于是焉和波欣然自喜(于:介词,在;是:代词,这)

③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今: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④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⑤大方之家(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即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今:今义常用于“大方向”、或者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3)词类活用

①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③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④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⑤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4)文言句式

A、判断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表示判断)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如果不是……那么就……”)

B、宾语前置句①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状语后置句,即“吾长于大方之家见笑”: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C、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见……于……”表示被动,“见”表被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他被骗”,我们文言文可以说“彼见欺”,而“他被人骗”,我们就不能说成“彼见人欺”,而要说成“彼见欺于人”。)

D、固定句式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古汉语常见,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5)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2、以为莫若己者动词,比得上

闻:1、闻道百动词,听到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学识

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

3、仲尼之闻助词,的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副词,才

2、始吾弗信名词,开始

5、质疑

(在这则寓言中,有两个成语沿用至今,同学们须注意它们的用法)

6、成语积累: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须注意用法)

①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前面往往加“只能”,“只好”之类的词;“望洋”是“仰望的样子”,它和“徘徊”、“荒唐”、“葫芦”一样都是连绵词。我们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分析,如“望‘书’兴叹”、“望‘文’兴叹”、“望‘球’兴叹”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②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行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其中已经包含了被动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必再画蛇添足地说“被谁谁贻笑大方”。该词常用作谦词。

7、翻译全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水流注入黄河。水面宽阔,两岸、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当时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北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自此河伯才掉转脸来,抬头看着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是说我呀。而况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有机会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真的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在次齐读全文

2、解题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题目,这篇文言文题目是----秋水,说到秋水我们自然想到一个成语。就是(望穿秋水。)成语中的秋水指人的眼睛,一般指美人的眼睛,那么题目中的秋水是―――秋天的洪水。

教师: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洪水,这究竟是一则怎样的寓言故事,根据预习谁来说说?

学生:是说黄河中的河伯在秋水涨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天下的老大,最壮阔,哪知到了大海边,才知道大海比他壮阔的多,有点羞愧,不自在。山外有山。

教师: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对,很明显河伯是课文的主人公,那么课文还提到一个神仙是,――若,(若:是传说中的海神名)

3、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文章主人公是河神,河伯在自己的河中及后来到了海中,这前后河伯在感情上有没有发生了变化呢?(有)那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开始河伯的感情是―――欣然自喜,后来―――望洋兴叹)对,河伯由沾沾自喜到自醒羞愧的过程,这一喜一叹分别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据此把课文分为两个层次。

教师:明确:全文分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五、文本研习

1、分析第一层

(朗读第一层)

教师:请问: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自喜”?(用原文回答)

学生: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教师:这里的河就是――黄河,现在的河泛指一切河流。比古代的意义有明显扩大,有的词的意义在缩小,比如(在桃花源记中有这么一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个妻子意思是妻子儿女,而现在就是男方的配偶,就是同学们家中的财务总管。

教师:而灌字很有霸气,我们篮球上有大力灌蓝,灌是从上到下的,那种气势力度是令人震撼的,所以河伯就有骄傲的资本了。别的河流是流出来得,我的河流是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教师:那么,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说明黄河非常的雄伟开阔,就连牛马这么大型的动物都分不清了,)

教师:秋水泛滥,“百川灌河”是何等的雄壮;“两邃狙轮间,不辩牛马”,是何等的开阔。

提问:河伯在认识上看到“不辩牛马”如此开阔的景象,于是焉,自然流露出欣然自喜的神态了,在这样形势下,河伯的骄傲自满,沾沾自喜心态就显现出来了,于是河伯认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感到心满意足,从容得意了。踌躇满志

板书:河伯

喜―――――――――――――――――――叹

(黄河)(对比)(北海)

认识:不辩牛马黄河开阔“不见水端”北海辽阔

神情:欣然自喜骄傲自满“望洋兴汉”自叹不如

结果:美尽在己踌躇满志“贻笑大方”狂妄盲目

(个人见识有限,大小相对,不要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

2、分析第二层

同学们:河伯之前的认识、神情、结果后来有没有改变呢?(有)我们接着来第二层。

教师:我们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当河伯怀着洋洋得意的心情“顺流而东,至于北海”。“面朝东边一望,看到北海是怎么样的?(不见水端),不见水端意思是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不见水端”与之前“不辩牛马”形成对比,两相对比,河伯此时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看来河伯还有自知之明,“不见水端”写出北海的辽阔。

教师:于是焉,河伯此时的心情又如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面叹”

(河伯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感惭愧,故而望洋兴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理。)(在这个时候,河伯才掉转脸来,抬头看着海神若叹息道:河神说了什么?

学生:齐读

教师:河伯感叹的这番话,是做自我批评。先引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就永远也得不到改正;最后,何伯认为自己的浅薄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3、小结

同学们:河伯和海神若是神的化身,其实他们身上也暗含着人的品质,我们还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想想这两个人身上,特别是河伯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大的,浅薄的,请同学们记住:任何时候,“自大”的同义语都是“浅薄”。(自大由于无知)。

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之大弱点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些成语。但是河伯这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台上,终于看到了天地之大。我们讲解铃仍需系铃人。人的错误的解决,也是得靠自己。特别是心灵上的错误。假如河伯不但夜郎自大,而且固步自封,那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永远不可能改变。那就真的“殆”矣。而此处,河伯已然不殆了。他善于反躬自省,富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河伯是明智的,堪称智者。(错而能改,善莫大焉)

河伯已经无憾,并值得我们学习。看来,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清了河伯的双眼,荡涤了他心中的尘埃。

这是不是又可以让我们想到一点: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果要发现自己,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六、总结全文

教师:解决思考练习一

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的批评了自己,最后还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教师:那么河神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你想过吗?可以提示大家,这个原因不能单纯地只从客观去分析。

明确:客观――在于看到了北海的辽阔。

主观――(1)善于将黄河和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2)难能可贵的是他所具有的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知道自己的见识鄙陋。骄傲自大的不妥,他立刻就自我批评,严格剖析自己,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有修养的人耻笑,这就是他自我批评的精神。

1、讨论明确寓意

同学们,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如果说:儒家像粮食店,道家是药店。那么,寓言《秋水》是针对人们的什么弊病开出的良方?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教师:这是一则两千多年前的寓言,但时至今日,仍然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面对河伯,面对河伯这一类人,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是河伯,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主旨)(思考练习二)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人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积累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都不应骄傲自满,而应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情景之中来认识自己,正确批评自己。

七、结束语

游秋水广场作文 篇6

文/湖南长沙市湘郡未来实验学校 文宣淇

南昌的夏天真热啊!我们每天都呆在空调房间里不敢出去,真是郁闷。有天傍晚,舅舅突然对我说,如果我能在7点钟前完成地理作业,他就带我去秋水广场看音乐喷泉。我一听高兴极了,赶在7点前做完了作业。

秋水广场离舅舅家有点远,我们打了个的士过去。

今晚喷泉的第一曲音乐是《走向新时代》。泉水像一群刚刚出浴的仙女,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那可真是壮观啊!到了歌声的最高潮,只见一个高高的水柱直扑云霄,就像孙悟空变长的金箍棒一样。水柱保持了数十秒才猛地跌下,溅起的水花竞有数米高。我们朝喷泉拍了很多照片,然后骑一辆可以坐4个人的单车在附近溜达。后来,我们发现一个可以看喷泉的好位置,只是会打湿衣服——泉水像淘气的小孩,时不时地跳到我们身上来。很多游客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可是没有一个人退却,似乎都在享受泉水带来的清凉。在《青藏高原》那一曲时,泉水随着激昂的音乐蹦到了最高点,大概有三十层楼那么高。水柱上投映着彩色的灯光,仿佛一排排巨大的荧光棒,非常壮观。

看完音乐喷泉,我们骑车去了秋水广场南边。那里有一个“赣文化长廊”。舅舅问我: “赣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我立即回答: “赣是江西的意思,前几天在地理书上学过。”这条沿江长廊长3000米,以雕塑、浮雕、石刻、壁画、小巧园林与建筑为主,将数千年丰富多彩的赣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长廊上有许多历代江西名人的塑像与文字介绍,最著名的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黄庭坚,儒家理学先贤朱熹、陆九渊。舅舅告诉我这些人都是古代的文化名人,朱熹、陆九渊还到我们湖南讲过学。在赣文化长廊里,还可看到有关江西古代诗书文化、学院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的故事和传说,如“鉴真东渡”、“滕阁妙文”等。此外,一组组真人大小、惟妙惟肖的铜雕,再现了那过去岁月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手艺人和生活场景:挑担剃头师傅正在给理完发的人掏耳屎;打箍匠正在为木盆紧铁箍;一群孩子围着一个老人用鸡毛、牙膏皮等换糖吃;在井边提水的老伯和用搓衣板洗衣服的少妇;一群正在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的孩子„„

我觉得这次游玩很愉快,而且收获真不少。

(指导老师:杨海燕)

编辑絮语:

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篇7

感伤情调无异于悲剧色彩。唯其感伤, 才拥有那么一份迷惘意象、缺憾心扉, 一份美丽而错位的甜蜜。

感伤意味着企盼渴慕之失落与焦虑, 因而痛苦冲动, 因此黯然销魂。其本质意义在于:客观或理想美如射线般渐离本我而去, 幻化时又不觉频频回首含笑而来, 却终因无可逾越之距离所隔仅仅可望但永不可及, 所以感伤, 难免绝望。中国爱情诗最早最充分浓烈表现此种境界与神理者, 当推《诗经·蒹葭》。诗云: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水边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水中的小沙滩) 。

诗凡三章, 一唱三叹, 一咏三叠, 变化入微, 机理复出, 具有“伊人”之美丽迷茫, “道阻”之无奈缺憾, “溯回、溯游”之执著感伤。究其由,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矣。“伊人”即心中之美人, 概而广之, 就是美之化身、美之大成。“在水一方”, 隔也, 美在彼而不在此, 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即也不离。“不即”则新鲜有趣, “不离”则心存希冀。同时, 由于心愿与美好的错觉所致, 美之所在又处于动态与不确定中, 似可即而终不可即:“可即”则生向往心, “不可即”则生惆怅意。虽然能够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 却到底无法沉浸客观的审美“禁果”。希望从此而生, 失望从此而起。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是心存美人隔水抛莲之企盼, 因为“欢乐常在河之彼岸”, 于是“望对岸而引领向往”, 然而终究无奈无望于“在水一方”。

凝神以盼在水一方之伊人, 竟然不觉物态已变、半日已过;然而恰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难盼难至, 故生迷蒙意象、焦虑情怀;也正是“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故执着追求不觉万苦千辛:溯洄、溯游百折不挠, 道阻且长、且跻、且右难灭苦恋之心。伊人之形象渐出水之一方、之湄、之涘, 又缓缓现于水中之央、之坻、之沚, 忽然觉得所谓伊人正姗姗楚楚、含情脉脉地渐次缓缓飘来!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当是神理之至, 又是境界所本。它不仅意味着距离同时意蕴着差别, 更潜藏着危机。距离即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相隔之距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凡人皆欲缩短它;差别即是理想与现实、表现与实质、枝节与主干、此岸与彼岸、低下与高尚、贴近与飘渺、凡与圣、形与神等等的差别, 凡人皆欲缩小它;危机即是美之欲隐欲失、审美主体无力无能把握彼此、从今后渺茫音讯沉之危机, 凡人皆欲消除它。如此三种, 可逼近而不可遇合, 可隐损而不可化一, 可追寻而不可拥有。于是酝酿出一幕幕凄然含泪而带笑的美丽。

《秋水》学案 篇8

庄子,名周,宋之蒙人,曾为蒙漆园吏。他生活极为贫困,住过陋巷,打过草鞋,曾向监河侯借粮。楚威王闻其贤,以重金聘为相,然辞谢不就,只求适己任性,以快其意。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大师,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从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观点看来,庄子无疑是一个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由于社会的根本变化,庄子的地位无法维持,这就决定了他对现实极端不满。他既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就不得不走隐居遁世的道路。不过,其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以及对统治者不合作的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他甚至认为,圣知仁义只是供统治者利用的工具,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见解。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在生活上主张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称赞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一书亦名《南华经》,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1) 一般生字两(sì)崖(zhǔ)(dài)

(2) 多音字仲尼之闻(shǎo)

(3) 通假字流(jìng)

(4) 形似字骨(jìng)痉挛(jìng)基(tīng)

色(zhě) 墨(chǔ) 衣(zhǔ)

2. 解词

(1) 实词

其面目:掉转② 莫己:比得上

③ 仲尼之:学识④ :危险

(2) 虚词

之——泾流大 代词,这样。

野语有曰 代词,指下文所引野语。

仲尼闻 助词,的。

今我睹子难穷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顺流而东行 连词,表修饰。

东面视 连词,表修饰。

望洋向若叹 连词,表顺承。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u>而轻伯夷之义者 连词,表并列。

见——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表被动。

(3) 通假字

泾:同“径”,直流,通畅的。辩:同“辨”,分辨,辨别。

(4) 古今异义词

于是——古义:介词短语,“于”,在;“是”,这种(情况)。今义:表示后一事紧连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至于——古义:“至”,到达;“于”,介词,引出动作发生的地点。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具体指东海的北部。今义: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指东边。

大方——古义: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5) 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不能分辨是牛还是马。在这种情况下,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部汇聚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河流向东走,到了北海,脸朝东一看,不能看见海水的尽头。这时候,河伯才转过他的脸,仰视着海神若感叹说:“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很多的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过,有认为孔子的学问少,并且看轻伯夷的义行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您这(广阔无边)难以穷尽的样子,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2. 理清层次

【明确】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第一句)和河伯的骄傲(第二句)。不仅以“百川灌河”绘雄壮,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状开阔,而且以“天下”与“尽”等程度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河伯自高自大与踌躇满志的神态。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大海“不见水端”,远远比河伯“不辨牛马”广阔,因而河伯自觉渺小,向海神若发出由衷的感叹。感叹之语,是精彩的自我批评。先引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批评自己狂妄自大,再联想到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深化了主题。

3. 明确主题

【明确】 这则寓言阐述了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辩证关系,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却是有限的。其积极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那么,人们就不能囿于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该不断开阔眼界,切忌目光短浅,骄傲自满,停止学习。

(三) 重点研习

1.课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明确】 课文通过河神从自高自大到谦虚自责的变化过程,直观地表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观点。作者以诗画般的景象引出河伯情趣盎然的感慨,既生动形象,又寓有深意。

2.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优劣得以辨明,正谬得以彰显,主题得以突出。本文运用了多组对比,请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一,两次所见情形之比。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领域之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两者孰广孰窄,自不待言。第二,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跃然纸上;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为大海的广阔无垠而感慨。从骄傲自满到甘拜下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前面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后面则为“望洋向若而叹”;前面河伯的动作是“顺流而东行”,后面河伯的动作是“旋其面目”。通过不同的动作、神态表现河伯变化的心理。第四,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河伯自高自大,结果是“见笑于大方之家”;而他虚心认错与知耻自责,足以使他的认识升华,实现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

3. 哪几个句子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句式特点?

【明确】 (1)闻道百。(“百”系定语后置,翻译时最好要调到“道”的前面。)(2)以为莫己若。(“己”是宾语前置,翻译时必须调到“若”的后面。)(3)我之谓也。(“我”是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我”必须调到“谓”的后面。)(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表示被动,翻译时“见笑”必须译成“被耻笑”。)

4. 试举几个实词活用的例子进行解说。

【明确】 (1)“秋水时至”的“时”,名词作状语,译为“按时”。(2)“顺流而东行”的“东”,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东”。(3)“东面而视”的“面”,名词作动词,译为“面对”。(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的“穷”,形容词作动词,译为“穷尽”。(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少”和“轻”,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少”“以……为轻”。

【课后练习】

1. 《秋水》选自_____________,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_______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与_____________并称“老庄”。《庄子》又叫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所著,全书现存_____________篇。

2. 对句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为莫己若(比得上)B. 少仲尼之(名声)

C.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危险)D. 河伯始其面目(掉转)

3.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以天下之为己任B. 仲尼之闻

C. 而伯夷之义者D. 泾流之

4.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

A. 径流之B. 以天下美为尽在己

C. 野语有曰D. 今我睹子难穷也

E.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5. 下列各句与“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项( )

A. 秋水时至B. 何陋之有

C. 顺流而东行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 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 是社稷之臣也D. 非我也,岁也

7. 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 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原有的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 河伯一直以来都感叹,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 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后果。

10.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把下面《秋水》中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并举例分析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庄子》 道家 老子 《南华经》 庄周和他的门人 三十三

2. B(B项“少仲尼之闻”的“闻”应是“学问,学识”的意思)

3. D(A项“美”是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少”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认为……”;C项“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BE(B项和E项都是助词“的”;A项代词,“这样”;C项代词,指下文所引野语;D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 B(“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宾语前置)

6. A(A项是被动句,其余为判断句)

7. C(河伯以前不相信有人会认为孔子的学识少并且轻视伯夷的道义,见了北海后才知道自己就是这类目光短浅的人的代表)

10. (1)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不能分辨是牛还是马。

(2)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很多的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正是我啊。

(3) 而且我曾听说过有认为孔子的学问少并且看轻伯夷的义行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

(4) 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上一篇:学生会秘书处个人计划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