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厘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体会联想与想象在扩展思路,勾连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想象开阔思路,活跃思维。

情感目标:学习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为征服“新三峡”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厘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文中的联想和想象;本文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艺术化地涉及“音、画”,强化朗读、情境模拟表演、即兴演说、系列组图欣赏等综合实践方法。

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去了解“三峡文化”的有关信息,在墙报上开辟《三峡园地》栏目,或作手抄报,介绍三峡风光、三峡工程以及有关三峡的诗文。

教学过程

一、美文诗话导入

开讲引入相关美文、诗话,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敲响学生向“新思维”进军的第一个情感音符。

(一)先用多媒体跳出一段字幕背景: 三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三峡,华夏文明的一处摇篮!一幕幕精彩历史在这里驻足!一个个盖世英雄于此地流芳!

(二)再引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三)快速展示《长江三峡》风景导游图,随图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配乐《长江之歌》,师生共同朗诵,由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课题《过万重山漫想》,简要释题。

二、专题情境实践

(一)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

提示:提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一组三峡沿途风光图,使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感应下,对雄伟、神秘、惊险的三峡特色有所领悟,自然引入对“漫想”的理解。

(二)“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提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夸张句、设问句及动作描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品味。

(三)“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课文是怎样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

提示:这些句子既点明游踪的线索,又交待漫想的思路,使全文融为一体,起到了过渡衔接的作用,使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既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

提示:涉及“物质条件、个人素质、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五)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战者,请同学们作个情境模拟,想象一下你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言语举止呢?

提示:教师尽力做好交谈环境的创设者,文本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

(六)挑战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地形条件呢?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很精彩?

提示:指名两个学生用改写人称的方法轮换朗读第9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提朗读,然后让学生交流品味语言。

(七)文中一再强调同一句话:“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认为第一个挑战者到底有没有想过这些困难呢?请大家发表看法。

(八)为了更好地体会挑战者当时的心情,谁愿意扮演挑战者作一番《登独木船宣言》?

(九)“只是想走出去,扩大生活的世界。”这是支撑挑战者的理想。于是“他用竹篙一点,船开动了”。这里用了“一点”,而不用“一撑”、“一拨”、“一划”等词语,对刻画人物的精神有什么帮助呢?

(十)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让我们齐读11自然段、男女生轮读12自然段并思考他又想到了什么?

提示:学生明确作者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联想到了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人。文中的“三峡”不单单实指长江三峡,还象征人类行程中难以数计的困难。

三、扩展阅读

来自改革第一村的一份生死契约

凤阳花鼓中有句唱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而当时的这个“好地方”却有一半多的人在外地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各家的户主在村西的严立华家召开秘密会议。20户人家除了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有18户到场。会上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改革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遇到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干部们承担。干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最后28岁的刚刚当上小岗生产队队长的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几天后土地便在悄无声息中分了下去。虽然还是冬季,但各家的老老少少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忙碌着,这是小岗村20年从未有过的。大地脱胎换骨。小岗村缘于求生的本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以原始连保契约的方式实行的“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的20倍。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农村政策的重要讲话,肯定了安徽凤阳的大胆试验。1982年1月1日,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1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2个“双包到户”飞向神州四方,农村改革大潮势不可当,农村中出现了生机盎然的局面。

提示:教师让学生联系所学课文,思考扩展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并阐明:20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20多年后三峡工程的无数建设者们,他们不都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的后裔吗?他们不都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民族魂吗?今天中国神州大地上到处不都有“三个代表”的忠实探索者和实践者吗?

四、板书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五、课堂小结,深化主旨

(一)课堂小结:学生欣赏图片“历史上的第一”,教师适当小结。“第一个”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做“第一个”,敢为“天下先”的民族创新精神。“当年惊心今见惯,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中华民族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热情,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如星星点灯,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也喜悦着我们。

(二)师生合唱《真心英雄》

让我们拿出英雄气概,一起高唱《真心英雄》,为了美好的未来,扬帆起航吧!

六、拓展练习

(一)句子仿写,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你曙光在前头。”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2

今天, 又是一节语文课, 仍然是学习那篇《过万重山漫想》。经历了昨日唱“独角戏”的失败以后, 我再一次修改了教学方案。痛定思痛, 我删去了不厌其烦的知识介绍, 删去了苦口强调的摘记重点, 而是布置任务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不知道今日的效果是否会别于昨日, 不知道今日的课堂是否会有新的精彩。我有些紧张, 也有些期待。

二.提出问题

很多时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起了保姆的角色, 把所有的事情都为学生全包了。课文学习从介绍作者, 到解读文本, 再到拓展训练, 都是教师一个人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这种大包大揽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和学生对学习兴趣的缺乏, 另一方面又致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对书本和权威的迷信而学习自主性丧失。因此, 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优化教学内容, 讲究教学方法, 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而任务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 设计切实可行的任务, 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并最终完成这些任务。当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时, 学生就能主动地进行学习, 进而掌握知识, 获得能力。

三.案例描述

那一天, 我们刚刚学习新课———《过万重山漫想》。这是一篇游记散文, 作者以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托, 突破时空的局限, 神思飞越, 四顾谈今, 在讴歌历史上无数“第一人”首创精神的同时, 期望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这种首创精神, 创造出新的辉煌。这篇文章曾在普高教材里出现过, 也在职校的旧教材里出现过, 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各个知识点都了如指掌。

于是, 我就像往常那样开展教学。先是对三峡进行了总体介绍, 接着又介绍了作者, 纠正了生字词语的读音, 教室里一直很安静, 也有学生认真地记着笔记。然后就很顺利地进入到文本解读阶段, 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没想到几个问题下去之后, 学生却感到无所适从了, 教室里是死水一般的沉寂。几次提问之后, 仍是应者寥寥。最后我只好自问自答, 整个教室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的声音。

一节课结束之后, 我累得精疲力竭, 学生也是如释重负, 双方都疲惫不堪。课堂, 怎么能只是我一个在唱“独角戏”呢?当我包揽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之后, 学生除了倾听和记笔记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考虑再三, 我决定重新调整教学方案。

第二天, 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 我精简了教学内容, 主要抓住“理思路———析困难———亲体验———谈意义”这样一条任务链来进行,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没想到这一次放手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发言也很激烈, 尤其是在“亲体验”这个任务环节中, 更是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才能。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情境模拟的形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文中的旁观者、嘲笑者、反对者等人。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 想象人物的表情, 让学生对穿越三峡的挑战者施加压力。学生非常富有表演天赋, 把几个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其中有一个小组模仿2010年春晚相声《大话捧逗》, 演了几幕简单的宫廷剧, 形式上非常新颖。第一幕是朝廷贴告示, 征集探险者;第二幕亲人担心, 良言相劝;第三幕是邻里嘲讽, 冷箭难防。每一幕都极为短小, 但通过学生略带夸张的表演, 大家都充分感受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所遭遇的种种压力, 更为他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一节课下来, 不但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许多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

四.反思与分析

一样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设计, 不同的教学方法, 结果就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是教师的教学惯性使然

2009年, 国家教育部重新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新大纲改变了语文教学的学科体系, 确定了中职语文新教材以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为教学内容, 并明确规定了每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但事实上, 新教材的教学篇目基本上还是以旧教材为依据, 多数文章还是保留了下来, 增减不大。即使是职业模块的教材, 仍然是分为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和工科类两大类, 各专业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因此, 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容易受教学惯性使然而掉以轻心, 走传统教学的老路。第一次教学, 我的失败在于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引起重视, 自以为教材熟悉, 就用老的一套方式来上课, 没有贴近学校实际、贴近专业、贴近学生, 结果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感兴趣。

2. 是教学设计的不当使然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当, 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第一次教学的时候,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这样一来, 便把整节课变成了知识的积累和文章结构的剖析课,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之极, 也就无法真正吸引学生。而当学生学习兴趣失缺、无人响应时, 我又急于把知识点讲清楚, 于是整节课便成了我的“一言堂”。其实, 正当我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丝不漏地教给学生时, 学生就变成了知识的收容器,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差强人意。在第二次教学的时候, 我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 使整节课围绕四个任务进行, 目标明确, 安排得宜, 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3. 是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必然结果

尽管我们职校语文教师根据新大纲精神已经在尝试教学改革, 但很多时候, 课堂教学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上, 教学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上, 学生只是被动参与, 对教师极为依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害怕学生摔倒, 始终扶着学生走路。第二次教学的时候, 我注重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 布置了明确的学习任务, 适当的时候稍作指导, 把较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学生。这样一来, 学生有了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的余地, 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特别在“亲体验”这一任务环节, 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3

1.字词:要求做到读音准确,会解释。应掌握的字词有:以敝帚画西施、毫发间、不盈不溢、摧山诉他、端脱、翎毛、隧、单路蓝缕,以启山林。

2.重点了解本文想象丰富。思路开阔的特色。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领会文章的主旨,学习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理清课文的总体思路。

2、采用朗读品味与讨论分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的景象千姿百态,面对神奇的大自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到过三峡,会有什么感受呢?(问学生,并请他说说自己的感受。)

那么在刘征同志的笔下,展现了三峡怎样的`风貌,抒发自己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本文写于1980年,选自《刘征十年集》)

二、教学新课

(一)感情朗读全文,可由教师示范读部分段落,而后请学生朗读,正音。

(二)分析课文1~久自然段,设计问题:

1.船出了驻门,作者看到了什么奇景?

(空间变小,江流变狂,充满神奇的色彩)

2.一个古怪的念头缘和跳出来?

(面对奇景,惊叹之余,引起联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三)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总体思路。

以学生自读5一18自然段为主,画出文中说明思路展开的句子,教师检查,使自读效果当堂反馈。

(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再想下去……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1.教师抓住“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这一句,举例描述作者局部的思绪。

(由“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到“那个时候,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再想到舆论的阻力,再想象“他站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篱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呢?”)

2.作者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很有据,表现在什么地方?

(以历史知识推导,考诸文献,从(禹贡)到(巴部下峡图),引科学家的考证,借(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持扶造而上者九万里”来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

3.作者想象展翅,神思飞越,如何思古论今,展望未来?

(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追溯到远古,想到许许多多“第一个”,再回归现实,由眼前的葛洲坝工地想到新长征需要无数“第一个”,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行文扣住“”,想象丰富奇幻,思路活泼开阔。

(四)分析课文第19自然段,这一段以船过三峡为思路的终点,虽然很短,但有问题思考,可反复体味。

1.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通过自身在事业上的体验,他能想象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喜悦,而今日穿过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

2.文章以“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由此,教师让学生纵观全文,找出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加以理解。

(五)领会文章主旨

(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长征中,争做无数的第一个。)

三、布置作文:写一篇读后感。

过万重山漫想 刘 征 篇4

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对三峡的景物一向是神往的。可是,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空间变得狭小了,江流变得狂暴了。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

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至于我的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以敝帚画西施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第一个,是的,总有第一个吧。没有第一个,就不会有后来的无数个,包括我在内。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既然有第一个,那么,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三峡是大禹开凿的,那是古代神话,不是事实。考诸文献,《禹贡》里已有四川某些山川的记载,这篇最早的地理志,多数学者认为成于战国时期。巴郡和蜀郡也是战国财的秦开始设置的。似乎可以说,打开四川和内地的通路(包括北边翻越秦岭的蜀道和东边的三峡),大约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人穿过三峡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工舵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夏圭画的是宋朝的船,由南宋上溯两千年左右的周秦时代,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再想下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只是或者半路折回,或者中途遇险,没有走完三峡的全程而已。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也还会有一些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嚓嚓地发议论,甚至上前拉一把。然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前面的路有多长?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有多险?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那礁石会不会狼牙一样遍布江底?那江水会不会中途变成直下千仞的飞瀑?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上会遇到些什么?会不会遇到百丈的蛟、九头的蛇?会不会遇到双睛似电、头颅如山的妖魔鬼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自己会不会中途遇险?如果遇险,他会像一个水泡那样顷刻消散,还是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记忆?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以下楷体部分在新教材中已删节)

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前面是葛洲坝工地。只见那来来往往的卡车在高高下下的新辟的道路上跑着;各式各样的挖土机、起重机,摇着雪亮的大铲,伸着长长的鹅脖子,腾跳着,吼叫着。十几里内一派热火朝天。

在新长征中,在我们的祖先荜路蓝缕、以启出林,惨淡经营了千万年的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总之在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里,此时此刻正有多少“葛洲坝”在兴建,有多少新的“三峡”待穿过啊!而且更有千万未来的“三峡”在前头,那“三峡”,也许高得顶住月亮,长得环绕地球。于是,我看见无量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挺立起来。他们抖掉昨天的恶梦,瞩望明日的晨光;她们被一个钢铁的意志——党的意志团结在一起,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量数新的“三峡”进军。

他们会胜利地穿过去,达到目的地吗?答案,我想用不着说了。

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干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

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1980年12月

附: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1处;重岩叠嶂2,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4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激其间。清荣峻茂7,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8,林寒涧肃9,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10,空谷传响,哀转11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注释]

1、[阙]同“缺”。

2、[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3、[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

4、[襄]上。

5、[虽乘弃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赶不上这样快。弃,马跑,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驶。不以,不如。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周旋着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湍,急流的水。

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8、[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有霜的早晨。

9、[林寒涧肃]树木、山涧一片清凉和寂寞。肃,寂静。

10、[属(zh?)引凄异]接连不断,异常凄凉。

11、[转]同“啭”。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5

是否有那么一个地方,你不曾来过,初次邂逅却有阔别经年之感。那里的一草一木,以尘一土,都在梦里呈现,带着一种带着隔世的陌生与熟悉之感?是否有那么一个人,虽你与他缘分不深,初次邂逅,却似久别重逢的故人,有着似曾相识之感?是否有那么一个人,虽与你萍水相逢,只是匆匆过客,只与你携手走过一程山水,却令你怀念一生,让你终生难忘?是否有那么一个人,令你相思入骨,令你为之感受到这世间的最美的爱恋。是否会有你那么一个人,能使你温柔地怀念一生?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不如邂逅一个人。在那一座城里,每一道风景,目之所及,心之所愿,皆是受自己所倾慕之人的言行举止所影响,为他的乐所乐,为他的忧愁所忧,哪怕只是一次眼神的交汇,一次不经意间绽放的笑容,一句简单隽永的话语,一次转身回眸,都会让你心动,成为你铭心刻骨的记忆。爱一个人,其实从来都不需要任何理由,若真的要说理由,我想大概就是,“你无需多好,我喜欢就好。即便你一无所有,我还是会选择你。纵算失去了全世界,我也不会舍弃你。”只是,这世间的因缘际会,来时无影,去时无踪,来去来过匆匆,到头来,竟不知你是他的过客,还是,他误闯入你的生命。

叶的离去,究竟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无情。落花本有意随流水,可流水向来都不曾留恋过落花。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个人,令你相思入骨,让你饱尝相思之苦,你愿为他倾尽所有,只为换取他的`真心以待。只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一切的离合聚散,许是冥冥之中早已有所安排,就算你为了一个人,而放弃一座城,或是抛舍下一切,那个让你倾慕已久的人,也未必能够为你的付出所感动,也未必能够予以回报。你对别人付出,是因为你心甘情愿,而别人如何待你,却也是他人的自由。怨不得别人的无情,也抱怨不得周遭的人,只能怪,这世间的缘分向来都是如此短暂,如此聚散匆匆。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你在此岸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他却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你过尽千帆,跋山涉水,只为寻觅一良人,或是只为一红颜,而那个人,却与你在河的对岸遥遥相望。与你有缘之人,纵相隔万水千山,也终会相遇,也能够彼此心灵相犀。与你无缘之人,纵是近在咫尺,心灵的距离,也似相隔千里之遥。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收获,不是所有的痴情,都能得到真情的回报。更不是你所爱的人,恰巧也正爱着你。

这世间的爱,有千万种,亦有千万种结局。许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许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守;许是饱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相思之苦;亦或许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金风玉露的相逢;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无奈。爱而不得,得而又失,是一生最苦之事。人生最苦的,莫过于得到后又要失去,莫不如从未曾爱过,也不会历经其爱情的缠绵与苦痛,只是人生在世,终是难以要受其,世情百味,红尘百苦的磨练,方能够知晓一切冷暖圆缺。

漫漫长路,百转不回,说好了善待万物生灵,善待每一寸流光,善待每一桩缘分,到最后,却总是事与愿违,难遂人意。回首过往,只觉有太多的遗憾与缺憾,倘若岁月可以重来,爱过的人又是否可以假装不爱,发生过的事是否又可以随意删改?爱过、恨过、怨过,大概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唯有真正的爱过,才能真正学会放下。爱与不爱,从来都不是你我说了算,而是自己的心来决定。听从自己的心,按自己心之所愿,去行自己心之所向之事,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各自的归宿。是残缺破碎的结局,还是以圆满的结局收场,都不必太过于沉迷。念与不念,遗忘或是铭记,莫不如将一切交付给时间,让它带走该走的,留在该留下的。

我从来都不懂所谓的大家闺秀,也从未有过伟大的抱负,也没有作为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礼,温婉毓秀与端庄大方,我仅有的,不过只是一颗素朴天然的心,我不过只是个小家碧玉的女子,没有胸怀天下的大气,只有温婉细腻的情怀。所曾撰写的行文,但得有一人知,有一人懂。这世间女子万千,而我不过只是最为寻常普通的一个,只愿常以淡然自持,以清醒自居,以一颗从容淡泊的心,在这人世间修行。

你问我爱值不值得,我只想说爱只有愿不愿意。你问我相爱的结果是否重要,我只想说,爱过方知情重,既是爱了,结局如何或许并不是那么重要,只因曾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分离,就已不枉彼此相识一场。

世间一切,总会有了断,无论圆满还是缺憾,都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你是谁的沧海之水,而他又是谁的巫山之云,既然一切都无法强求,也无法苛求,那么不妨学会随缘,惜缘。缘来时惜缘,缘尽时随缘,如此,就已足够。

上一篇:【大学】个人感悟下一篇:买房收入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