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规划解决就业难题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职业规划解决就业难题(精选4篇)

让职业规划解决就业难题 篇1

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困扰政府和高校的`难题之一,大学生就业直接关系着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本文中作者结合就业工作实际和大学生就业现状对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 者:左红梅 李民生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473.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难题   关键  

让职业规划解决就业难题 篇2

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总体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 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 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1]

(二) 大学生存在自愿失业现象

自愿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自愿失业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 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 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 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 保留工资理论认为, 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的人, 从搜寻职业开始就对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 即保留工资。按照保留工资理论,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其预期的保留工资高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但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提高幅度递减, 职业搜寻成本增加, 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成本递增。对于到底“先就业, 再择业”合理还是搜寻到理想工作才就业合理, 在根本上取决于在职搜寻和失业搜寻的利弊。两种搜寻方式各有优劣, 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有效率, 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对大学生来说, 也是一个两难选择。

(三)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原因是:第一, 中国人办事以关系为取向, 已经形成了对关系网络根深蒂固的依赖和信任。关系运用与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社会资本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谋取职业的一大重要因素。第二,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造成计划分配淡出和市场机制作用增大, 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成为填补制度真空的一种替代物。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 社会资本对于求职过程和结果的作用亦相当明显, 有时甚至超过了人力资本的作用。第三, 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大学毕业生如果借助于人际关系网络来找工作, 有时会更有效率。总体比较, 从我国目前数据来看, 在决定一个人收入高低的问题上, 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非个人努力的因素, 诸如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工作, 还是在小的城镇里工作等。

(四)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一是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 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 大都要求去大城市、去好单位,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二是社会缺乏创业氛围, 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 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三是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 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 不愿作长期投资;四是毕业生缺乏创业观, 如果换个思维, 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五) 社会人格缺陷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 还有大学生自身人格缺陷因素。就业者应具有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 (大五人格) ,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不仅要关注职业人格, 还要注重建立健全个体的社会人格, 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境。[2]

从大五人格的角度看, 目前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中主要存在的是人格问题:一是外倾性不够, 缺乏人际沟通和社会信息的收集能力;二是责任感严重缺乏, 想的只是待遇和条件;三是宜人性不够, 与新的组织内的人员几乎没有联系;四是情绪控制不良, 爱发低级牢骚;五是开放性不够, 不愿意也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六) 职业社会化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问题, 除了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角度加以探讨以外, 还要从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方面找原因。首先, 缺乏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目标, 长期以来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措施及力度不够。其次,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执行者方面存在着偏差, 亟待做出相应调整, 包括父母的偏差、学校的偏差和大众媒体的偏差。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辩

面对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应准确定位, 把握机遇,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 供求失衡下的职业选择

对大学毕业生调查发现, 两类学生初次就业情况较好:一类是社会资本殷实、社会关系广泛的大学生, 他们借助于人际关系网络来找工作, 不仅能够较快的找到工作, 而且能够找到令大多数学生羡慕的工作;另一类是社会资本匮乏、思维意识朴实的学生, 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草根”身份, 客观的面对现实, 这些学生也能够较快的找到工作。而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学生,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 出现问题概率最大。这些学生中, 不乏头脑活络、公众舆论和自我感觉都不错的学生, 他们沉浸在已有的公众舆论和自我感觉中, 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和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情有独钟, 个人预期的保留工资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落差偏大。结果, 这些人不是在择业中苦苦寻觅, 就是在工作中频繁调换岗位, 浅尝辄止, 不仅导致择业失败, 而且造成了非常大的机会成本。

(二)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从毕业生反馈信息分析可知, 在大学生毕业后的头几年中, 个人收入和个人职位与在单位的供职时间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他的心态、适应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相辅相成, 频繁调换工作, 并不意味着必然择业成功。大量实例说明:择业成功、就业成功进而事业成功, 决胜因素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能力, 更多的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爱岗、敬业、执着、守信等非智力因素。可以说,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成功, 既具有典型性, 又具有普遍代表性, 反映了广泛的社会问题, 值得每个大学生反思。

竞争源于资源的稀缺, 竞争优势的核心是比较优势, 谁占有稀缺资源, 谁就拥有比较优势。我们应该意识到,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 爱岗、敬业、执着、守信等人本特性, 可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这些人本特性必将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三) 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首先, 不提倡、不鼓励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想法不成熟, 激情可能导致赔钱。

无论何时创业, 必须先要做好必要的精神、知识技能和物质准备。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理想”生活, 大学生的创业生活是“现实”生活, 理想与现实对接, 需要磨合。这种磨合可能会很剧烈、很残酷。如果确定要创业, 必须要考虑好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3]

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有很多,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划分为三类:其一, 知识项目。以知识为赢利核心的项目, 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其二, 服务项目。以劳动服务为赢利核心的项目, 如:图文设计、信息服务、培训学校等;其三, 商业项目。以销售产品为赢利核心的项目, 如:个性精品屋、品牌代理店等。

职位可有高低, 工作没有贵贱。我们可以朴素的认为, 擦皮鞋的工作不高级,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能够使擦皮鞋的工作登堂入室, 办成全国连锁店, 有自己的品牌, 有延伸服务, 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是源于基层中的历练, 是在在历练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的结果, 是职业智慧的诠释, 是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宋平、柴清华:《大学生就业指导》,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姚裕群:《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论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篇3

关键词:分析缓解女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在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转变的情况下,挖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究其背后存在的体制、制度、观念上的原因,使大学生这特殊的人力资源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去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一下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形。

2010年,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发展部部长崔郁表示,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有5个方面:

一是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这是大背景。

二是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欠发达的第三产业不能给新生劳动力包括女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三是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着女性的就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

四是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

五是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比如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二、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面对女大学生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缓解一些矛盾:

1、从社会角度思考。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这个问题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上升到是全社会都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树立起男女平等选择的观念,力争创造男女平等竞争的集体。

首先,要树立男女平等观念。全社会应树立男女平等观念,用人单位应纠正性别岐视的观念,在就业和发展方面尽最大的限度给予她们平等的权利。

其次,要确立生育的社会价值。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建议政府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岗位。

再者,高校应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传统观念和软弱心理进行教育,帮助她们克服“娇”、“骄”二气,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观念。

2、从政府的角度思考

女性在家庭、生育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但事实上却成为就业的不利因素,实在是难以让人接受。

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女性员工比例大的企业少收税,以此来弥补企业的“性别亏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女性劳动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其次,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政府应当鼓励督促企业录用女性员工,除明文明确规定不宜由妇女承担的工作岗位外,应给予平等的竞争机会。

最后,政策要积极消除性别歧视。建立没有性别歧视的用人政策。除特殊行业外,对低于50%女性录用比例的用人单位,增加生育基金、养老保险及相关项目的额度,以鼓励用人单位录用女性。

三、加强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1、发掘女生优势,完善和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是就业市场中竞争成败的关键。例如:开设性别选修课程;帮助女生发掘女性在职业中的优势;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培养素质全面的女大学生,增强其择业、就业能力。

2、考虑性别差异,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一:适应大学,自我分析。指导学生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觉性,初步讲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大二:分析职业,初步确立目标。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大三:制定规划,充分准备。指导学生在这一阶段应加强专业学习,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上,培养独立创业能力。

大四:调整和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女大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然后,开设就业指导课,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最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

3、高度重视对女大学生的进行就业心理教育

教育当代女大学生要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当前的就业现状,以健康的心态和优化的实力去规划自己的就业前途。引导女大学生认真思考,加强交流,携手攻克就业难关;及时主动与女大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4、培育创业意识,倡导创业精神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创业教育概论”、“女性创业成败事例剖析”等讲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举办创业系列活动。

3、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校外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内外兼修”,引导女生进行创业实践操作,提升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利用学校内部资源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或“创业中心女生部”,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科技服务公司、学生书亭等,让学生体验创业实践的全过程,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呼吁整个社会要多管齐下共同创造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的搭建有利于女大学生提高能力、完善素质的舞台,不断提高女生自身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文秀.浅议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引进与咨询,2006,(6)

[2] 关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6,(9)

[3] 李海燕,张学雷.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商场现代化,2006,(477)

[4] 刘卫星.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2)

[5] 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3)

[6] 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1)

让职业规划解决就业难题 篇4

关键词:档案凭证,学生就业,社会和谐

一、签订协议, 定向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 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河池地区, 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220千米, 南北长240千米。总面积30223平方千米。人口400多万人, 辖16个县 (市) , 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75.67%,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上世纪九十年代, 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分不进, 留不住, 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少数民族村寨缺医少药的问题非常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州、省上级有关单位给黔东南州卫校下达招生任务, 为州内各乡镇卫生院定向单独招生计划, 实行定向培养, 定向分配, 通过全州统招统考, 择优录取, 连续四届招定向培养生到原黔东南州卫生学校乡村医士专业学习, 学制3年, 并与学员签订协议, 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当地乡镇卫生院工作, 以解决偏远乡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二、受政策调整影响, 定向培养生就业受阻, 毕业生多次上访

从1995年起, 全国中等教育规模缩小, 中专每年招生呈现大滑坡。1997年,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下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后, 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 大多数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1999年4月29日以黔府办下发【1999】47号文件, 规定从1999年起, 贵州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全部执行招生并轨, 实行招生并轨后, 可安排一定比例的定向招生计划。这意味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招统分已不复存在, 毕业生不再由政府包分配。受国家招生并轨政策的影响, 原黔东南州卫校定向培养合同协议难以履行, 导致原黔东南州卫生学校1998、1999、2000、2001届总共四届的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毕业生, 不能按合同协议定向分配到原乡镇卫生院工作。这几届毕业生多次到县、州、省上访、反映, 要求政府履行合同。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教育结构相应地进行调整, 原黔东南州卫生学校、黔东南州民族林业学校、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州财贸学校等四校, 于2001年8月合并升格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原黔东南州卫生学校不复存在。加之, 时隔10多年, 人事变动、人员调整, 州、县两级政府现任的卫生部门和人事部门领导对当时的具体情况不了解, 另外在黔东南州卫生局、黔东南州教育局和各县卫生局都查不到这四届毕业生当年的录取新生花名册、招生计划、合同协议等, 导致学生就业诉求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三、“以生为本”, 以档为凭, 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以人为本, 做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 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学生毕业后就业无望, 工作无着落, 心里积蓄很多不满, 感觉到不公平, 多次上访。如不能很好地解决, 势必引起社会矛盾, 造成社会不稳定。为此,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从2009年开始, 各县卫生局、人事局的领导陆续来学校了解情况, 学生也纷纷到学校查阅档案, 寻找凭证。

我作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档案室的负责人, 也是原黔东南州卫生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 在学校, 我始终以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是学生, 学生的就业问题, 就是我们最大的民生问题, 力求用学生的民生档案, 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得知学生的现状后, 本着“以生为本”化解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态度, 配合政府, 认真查阅这四届定向单独招生学生的档案, 在接待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生来校查阅相关档案时, 充分运用自己从事基层档案工作20余年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 全面系统地反复核查、核对、核实, 准确无误查出每一个学生的相关信息, 给政府和学生呈现客观真实的档案材料, 化解矛盾,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经仔细查阅档案, 当年卫校招生具体情况如下:

1995年黔东南州卫生学校招生计划:总学生人数480人。其中普通招生计划学生305人, 有护理专业学生112人、社区医学专业学生88人,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60人, 社区乡医专业学生45人;单独招生计划学生175人, 包括民族医士专业学生62人、妇幼医士专业学生57人、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学生56人。从这些招生计划和结合录取新生花名册上的相关信息来进行分析、核查、核对, 针对定向单独招生、定向分配到乡镇医院的只有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学生56人。要鉴别这56人是属于定向单独招生性质, 要有综合知识、要了解情况, 熟悉政策和档案材料, 才能把握好, 即当时政府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 分有普通招生计划和单独招生计划, 还要结合录取新生花名册的年龄 (定向单独招生的学生年龄偏大) 、毕业学校或工作单位 (乡镇卫生院) 等栏目项, 还要盖有黔东南州卫生局的公章和局长的印鉴等。当然还有特殊情况的, 如补录的、后来转专业的、留级的、休学的, 还有的录取新生花名册上没盖有黔东南州卫生局公章和局长印鉴的等, 特殊情况又要具体分析等等。用同样的方法查1996年招生进来的学生, 即1999年毕业的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学生80人, 1997年招生进来的学生, 即2000年毕业的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学生56人, 1998年招生进来的学生, 即2001年毕业的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学生56人, 以上四届共248人。这四届定向单独招生、定向分配的学生中除有的已从事其它行业的工作、有的已自主就业、有的已考取相关的医疗单位工作外, 还有100多名学生还未正式就业。经查档案核实, 这100多名的学生确实属于定向单独招生, 为诉求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为政府化解了矛盾,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在为上访学生提供真实档案材料, 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后, 又有几个学生要求政府解决他们的工作。经查阅档案, 这几个学生的档案信息材料不符合定向单独招生和定向分配的对象, 其原因是, 虽然他们读的专业也是乡村医士 (社区医学) 专业, 但是属于普通招生性质。可这几个学生非要说自己是属于定向单独招生, 还拿来了当时的入学登记表, 填报的志愿等盖有黔东南州卫生局公章等材料, 但经查阅档案和系统分析、核查、核对来看, 不属于定向单独招生性质。为了准确无误的核实此事, 镇远、天柱、雷山等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领导多次来我院档案室查阅档案, 经过核查、核对、核实, 结果证实这几个学生确实属于普通招生性质, 不属定向单独招生性质, 不能解决就业。以档为凭, 这几个学生也心服口服, 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关单位的赞扬。

上一篇:红水河工程建设2011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