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职能计划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部职能计划(通用8篇)

市场部职能计划 篇1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的市场规划、市场策略,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2、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市场研究、规划、品牌推广系统,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及流程,经总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并不断分析、检讨和完善;

3、建立有效的市场体系,并负责体系的维护、评价、改进和提高,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

4、负责建立、实施和完善公司市场管理制度,经总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

5、研究市场环境、行业动态、竞争对手和公司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6、制定和实施市场发展和销售计划,指导销售部完成公司确定的销售额和销售毛利目标;

7、协助和解决相关部门在实施营销计划中出现的问题;

8、负责市场管理相关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存档;

9、规划、培训和发展公司的市场组织;

10、制定和执行本部门行政费用预算计划;

11、完成总经理安排的其他相关任务。

一、市场部的职责

市场部的主要职责有十五大方面 01、制定营销目标计划。

02、建立和完善营销信息收集、处理、交流及保密系统。03、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的调查。

04、对竞争品牌产品的性能、价格、促销手段等小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05、对竞争品牌广告策略、竞争手段的分析。

06、做出销售预测,提出未来市场的分析、发展方向和规划。07、制定产品企划策略。08、制定产品价格。09、新产品上市规划。

10、制定通路计划及个阶段实施目标。

11、促销活动的策划及组织。

12、合理进行广告媒体和代理上的挑选及管理。

13、制定及实施市场广告推广活动和公关活动。

14、实施品牌规划和品牌的形象建设。

15、负责产销的协调工作。

市场部在产品不同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

1.在产品导入期,市场部的职责重点有:对消费者购买心理行为的调查;制定产品上市规划;制定通路计划及个阶段实施目标;制定产品价格;制定产品企划策略。

2.在产品成长期,市场部的职责重点有:建立和完善营销信息收集、处理、交流及保密系统;制定营销目标计划;负责产销的协调工作。

3.在产品成熟期,市场部的职责重点有:对竞争品牌广告策略、竞争手段的分析。对销售预测,提出未来市场的分析、发展方向和规划。制定产品企划策略。制定广告策略。实施品牌规划。

二、市场部经理的职责

市场部经理全面负责市场部门的业务及人员管理,其具体职责是: 01、全面计划、安排、管理市场部工作。02、制定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

03、协调部门内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04、制定市场部的工作规范、行为准则及奖励制度。05、指导、检查、控制本部门各项工作的实施。06、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市场人员的培训、考核、调配。07、拟订并监督执行市场规划与预算。

08、拟订并监督执行公关及促销活动计划,计划安排年、季、月及专项市场推广策划。

09、制定广告策略,包括年、季、月及特定活动的广告计划。

10、对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并为产品的开发、生产及投放市场做出准备。

11、拟订并监督执行市场调研计划。

12、拟订并监督执行新产品上市计划和预算。

13、制定各项费用的申报及审核程序。

三、市场调研主管的职责

01、负责市场调研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02、建立健全营销信息系统,制定内部信息、市场情报收集、整理、分析、交流及保密制度。

03、为本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信息决策支持。04、协助市场部经理制定各项市场营销计划。05、组织进行宏观环境及行业状况调研。06、组织对企业内部营销环境调研。07、组织对消费者及用户调研。08、对配销渠道的调研。

09、收集竞争厂家的市场情报和各级政府、业界团体、学会发布的行业政策和信息。

10、提出新产品开发提案。

四、市场部营业企划主管的职责

01、制定各种不同的通路配置计划。02、负责竞争产品信息的整理与分类。03、制定产品的分销计划。

04、制定通路现在与培训、激励和控制政策。05、定期分析、评估通路。

06、与销售部及时沟通每月销量计划并适量安排生产。07、控制产成品、包装式样和库存数量。08、控制物流并适时同胞促销计划。

五、市场部产品企划主管的职责

01、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判定产品、阅读性规划。

02、负责产品开发,并与研发、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共同进行产品商业化运作企划。

03、负责产品全方位企划,包括价格企划、包装企划、通路企划、延伸企划。

04、协助广告及促销企划部门进行产品广告及促销企划。

六、市场部广告企划主管的职责

01、制定年、季、月度广告费用计划。

02、负责企业各项产品、公关活动的策划与执行。

03、正确地选择广告公司。

04、督导广告及制作代理公司的工作。

05、制定产品不同时期的广告策略。

06、进行广告检测与统计,并保持与生产调研主管的业务沟通。

07、及时进行广告、公关活动的效果评估。

七、市场部促销企划主管的职责

01、根据公司的整体规划,进行、季度、月度及节假日的各种促销活动。

02、负责拟订各种促销方案,并监督各种促销方案的实施与效果的评估。

03、指导、监督个区域市场促销活动计划的拟订和实施,制定市场促销活动经费的申报以及审批程序,并对该项程序予以监督。04、促销品的设计、制作及发放管理。

05、区域销量的分析统计及提出推进计划。

06、制定不同时期、不同促销活动的各项预算,并依据预算控制促销经费的使用。

八、市场部推广制作主管的职责

01、制定推广计划。

02、负责个商场专柜、专卖店的美术设计与制作以及POP的设计与制作。

03、负责各种推广方案的制定。

04、推广制作费用预算与控制。

05、负责各种推广方案的实施,并对方案的实施予以监督,并进行销售的评估。

九、市场部理货员职责

01、安排固定的走街拜访线路。02、直接拜访零售店客户。

03、完成商品化陈列工作,有效进行陈列位置、空间位置、地面陈列的管理。

04、进行有效第购买点援助器材的张贴、悬挂及陈列。

05、培育零售商店对于商品化陈列工作的积极态度和对深度分销的较多认识。

06、积极了解并获得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积极利用有效渠道对相关信息进行反馈并提出建议。07、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保持亲善的态度,树立公司的专业形象。

08、积极有效利用促销资金,以最经济的方式运作并保持高效率。

09、完整、准确、及时地制作、呈报各类报表。

市场部职能计划 篇2

一、强化信息管理

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指出:“一个成功的决策, 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依赖于有价值的信息。古人云,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一个称职的市场总监要在本职业务上大显身手, 应注重强化信息管理, 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应密切关注行业变化, 顾客需求变化, 竞争对手的变化。

1、关注行业新趋势。

行业的变化蕴藏着无限商机, 把握住行业信息就可以抓住“牛鼻子”, 因为行业发展趋势具有相对比较大的稳定性, 如果掌握及时, 并及时跟进, 就会赢得先机, 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美国“假日旅店大王”科尔斯·威尔逊原从事过好几种职业。1952年的一天, 他到一家旅馆投宿, 看到旅馆环境很脏, 服务很差, 使他十分不悦。失望之际, 他忽然兴起一个念头:我何不也开设一家旅馆, 好好经营, 将这些旅馆的生意抢过来?当时, 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很快, 他预测到:“汽车化社会”即将来临, 可以创办一种新型旅馆———“汽车旅馆”专门为汽车司机服务。这年冬天, 威尔斯便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开办了第一家“汽车旅馆”。这家旅馆房租低廉、特别注意整洁、卫生, 有良好的服务。它提供廉价、味美、量多的食品, 使顾客能以普通的价钱吃到一般美国人所吃的三餐。旅馆专门建有停车场。司机感到非常方便, 因此, 生意十分兴隆, 不几年功夫, 就陆续在美国各地开设了数百家这样的汽车旅馆, 形成了庞大的连锁组织。

2、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就是发现你的市场, 然后设法满足它。”发现消费者的需求, 始终跟踪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市场总监的基本职责。日本人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年轻时就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有一次他在市场闲逛, 听到几个购买东西的家庭主妇议论现在的家用电器插头是单用的, 很不方便, 如果一件是多用, 能够同时插上几个电器就好了。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松下听后灵机一动, 产生了新的想法, 回去后马上组织力量研究, 不久便生产了“三通”电源插头, 结果大受欢迎, 一下子赚了大钱。就是这些小小的心机, 不大的改变, 分寸的产品, 很少的追加投资, 却为松下王国的万丈高楼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3、关注竞争对手的信息。

营销就是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那么, 竞争对手是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呢?显然, 市场总监要密切监控客户需求的变化, 并为营销战略决策提供决策的基础。日本精工表名噪天下, 而当时为了打进美国市场, 日本人却是费了很多心机的。为了打开美国市场, 日本人对美国手表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并认真进行分析。调查分析的结果是:需要走时准确、式样时髦、装潢考究、价格昂贵的高级手表的顾客约占25%;需要式样美观、走时较准、价格适中的中档手表约占44%;需要价格便宜、走时基本上准确的低档手表的顾客约占31%。而当时美国手表市场的情况是:美国国内生产的手表趋于向高级表发展, 进口的也大都是瑞士的高级表, 中、低档手表加起来约75%的市场面实际没有得到满足。根据这一情况, 日本人迅速做出决策, 大量生产中、低档手表, 之后立即向美国市场投放2000多例这一档次手表, 通过这一策略, 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 日本的精工表占领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市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市场总监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成果, 创新收集信息的手段, 获得有价值的资料。福特汽车公司定期邀请一些顾客与产品设计人员和汽车推销员讨论产品及销售服务等问题, 并专门设计一种软件数据系统, 供各部门经理和雇员详细了解掌握顾客的意见。市场总监除了收集这些信息之外, 还要加工处理, 去伪存真, 预测出有价值的东西, 才是真正的务本。

二、做好沟通管理

戴尔·卡耐基曾经指出,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它发挥的作用在70%以上。”管理的目的就是沟通与协调。科学管理的元老泰罗管理的沟通协调问题十分注重, 他对劳资之间的和谐问题多次予以强调。

1、做好上行沟通管理。

所谓上行管理沟通就是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市场总监工在其中可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过汇总信息, 集聚信息, 一方面将其中重要的信息向下倾注。在沟通中, 市场总监要精心准备汇报的材料, 选择适当的时机, 有效沟通;要有胆, 有识, 有勇, 有谋。

2、做好平行沟通。

要与平行部门加强沟通, 有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的销售部满足不了企业营销工作的需要时, 就增设市场部, 由于这两个部门有许多工作存在交叉, 同时需要不分彼此, 相互“给力”, 所以, 沟通与协调相当重要, 否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销售经理与市场总监这两个职能部门会出现不和谐。如果沟通协调工作做得不好, 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内耗。

3、做好下行沟通。

在现代信息社会, 市场总监同样需要关注与下属的沟通。对于下属可以采取表扬的方式, 一个肯定的表扬, 可以使下属产生新的工作情绪, 带来物质刺激所不能产生的效果。通过这种沟通与下下发建立下行的密切关系。著名的管理学大师, 彼得?德鲁克说:“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 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三、品牌管理

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 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 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营销和创新产生出经济成果, 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 不过, 营销不等于销售, 不能把销售业绩作为“唯一权威的成就”, 所以, 市场总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如何完成当年的业绩上而是指导产品市场部完成新产品创新, 负责参加规划企业新产品发展战略, 如果在未来市场上企业没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没有竞争力的品牌, 那么, 市场总监要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 市场总监的重要职能是品牌的维护, 品牌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生命之源, 要精心呵护。为此, 市场总监要树立经营“品牌资产”的理念。

品牌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等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消费者愿意为这种无形价值买单, 即使产品提供基本效用的满足是一样的, 但却为了心理的那份满足而心甘情愿地付出, 不过品牌价值是需要长期潜心地经营, 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销售促进具有短期见效快的特点, 可以出现立竿见影地效果, 提高当前产品销售量, 增加利润额;但开发新产品, 塑造产品形象, 培育品牌, 则可能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逐步显示其效果。企业一般受到追逐最大短期利益的诱惑, 在营销投资决策过程中容易做出最大限度地获取当前利益的决策。可是, 这是短期行为, 也是不明智的行为, 如果不扭转这种局面, 将会导致急功近利, 行而不远。所以, 市场总监要重视对品牌资产的积累与经营, 维护品牌经营, 努力进行品牌资产运作。同时, 市场总监进行品牌维护要管的有理。市场总监要有效地开展品牌维护活动, 不是只负责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的经理人, 应注重探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信任度, 不断从消费者对品牌的知、情、意、行的逻辑顺序与情感顺序开展工作, 不断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 凯文.莱恩.凯勒著, 吕一林, 王俊杰译.营销管理 (亚洲版第5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论市场缺陷与财政职能 篇3

关键词:财政职能;市场缺陷;公共物品

毋庸置疑,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市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形式,如垄断竞争等;市场在某些领域也发挥不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经济学将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缺陷称为市场失灵。

1.相关理论

政府财政同样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也是财政的一项职能。所谓财政职能。我国经济学界将其定义为,是一种分配活动,或体现一种分配关系。这种定义符合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财政职能的本质。西方经济学界将财政职能定义为关于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也可以称之为公共经济部门具有的一种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资源配置,不仅发生于分配环节,也同样发生于生产环节、交换环节和消费环节。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的职能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财政部门同企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在创造价值方面具有共性,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包括了公共产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环节。但这只是财政具有的理论意义上的资源配置的功能,在政府财政行使具体职责时,将受到社会环境与经济体制的制约。不同国家的财政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政面临的社会环境也不相同,因此,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功能与职责。尽管如此,各国的财政总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对财政职能做出一般性定义,财政职能就是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市场经济虽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公共产品领域,却存在在市场失灵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又可定义为,通过财政支出来生产公共产品,以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功能。

2.消除或者减少市场缺陷,须对市场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1由于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产生的市场缺陷

(1)竞争失灵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中存在足够数量的买方与卖方,无论买方还是卖方,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无法对市场价格及供求数量施加控制力。通常而言,随着市场的买方和卖双方数量的增多,买卖双方的任何一方主体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力都会下降,反之,影响力就会增大,当买卖双方的任何一方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市场的竞争性产生影响。在现实中,不完全竞争并不鲜见,主要体现为垄断竞争、寡头竞争与完全垄断。三种形式的的资源配置效率依次降低。完全垄断形式最无效率。

(2)外部效应

市场经济还有一个假定条件,就是作为个体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其经济行为其他经济个体福利不产生任何影响,经济学称之为不存在外部性。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假设条件并不成立,在某些情况下,生产者或者消费者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可能给社会其他个体带来益处,而生产者或消费者却得不到任何补偿,当其个体经济利益就小于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时,称为外部不经济。

(3)公共物品及资源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私人物品”,而私人物品的特点是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在现实当中,一些物品并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使用者使用时无需支付任何成本,这种不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物品,被经济学家称作公共物品,而将不具备排他性但却具备竞争性的物品称作公共资源,市场对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调解有时存在失灵的现象。

2.2市场本身具有的缺陷

市场的另一个缺陷,是在运行过程当中会出现失灵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需求偏好不合理会对市场具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丧失。市场经济具有效率的结论是建立在个人需求偏好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上。若个体需求偏好不合理,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好处的商品却不被认可,将会破坏市场具有的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二是收入分配不公平为市场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市场是按贡献大小进行收益分配。但市场中的每个人存在体力、智力和资本上的差异,按市场规则分配的结果必然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将导致各类生产资源的供给市场被异化。以上存在的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不仅会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还可能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例如可能出现失业率上升,出现通货膨胀现象等,这里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

3.政府积极的财政行为分析

3.1政府财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政府调节市场就是充分利用财政职能,即通过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调节来对市场进行干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除提供公共产品,再有就是对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使其平衡发展。政府的调节主要是针对市场“失灵”的环节进行干预。因此,财政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社会提供通过市场竞争难以提供的公共产品;二是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三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3.2政府财政职能克服市场缺陷的行为表现

(1)在资源配置上的行为分析

对于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政府通过财政支进行购买,如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国防等。对于具有正面效应的外部性产品,政府可以财政补贴或财政支出的形式提供,如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对具有负面效应的外部性产品,政府可通过增加税收抑制产品产出,例如通过增税控制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关于政府对垄断的干预,通常分为二种情况,一是针对自然垄断行业,如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共交通等行业,政府以财政补贴或财政支出形式给予支持,并对价格进行控制管理,或政府直接经营这些行业;对于一般性垄断行业,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对垄断行为进行抵制,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对于因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垄断行为,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发布必要的公共信息,减产信息的不对称性。

(2)收入分配的行为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解主要体现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环节,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建立一种均衡:一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正常提高机制确保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二是通过税率与税种的设置调解收入分配差距;三是通过转移性支付进行再分配,如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等;四是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五是构建要素市场,确保要素进行充分合理流动。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表现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政府主要利用财政政策完成上述目标:理通过财政收支调解总需求与总供给;二是财政通过制度性安排来行使“自动稳定器”功能;三是利用财政支出发展瓶颈产业;四是利用财政支出建设公共性生产行业。

总之,财政职能在行使过程中可能出现冲突与重叠现象,政府在制定财政计划时,应首先明确其要实现的主要目标,然后制定次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使职能应遵循市场规则,政府利用财政职能调解经济,弥补市场失灵时,也应防止政府失灵。(作者单位:吉林省镇赉县价格认证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徐盈盈.论政府克服市场缺陷的积极行为[J].生产力研究.2008(22)

市场部的作用和职能 篇4

一、市场部的由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销售工作难度的提升,人们发现单靠销售部门努力的去推销,很难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需靠营销结合才能不断推动企业的销售工作,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人们不仅要关注销售工作,还要密切关注与销售有关的各种工作,比如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行业信息和发展趋势,了解竞品信息和竞争趋势,了解消费者信息和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开发新品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通过媒体、公关宣传企业和产品形象,树立品牌地位,使产品更好卖;通过制定产品的推广策略,使得销售部的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成效;通过规范和监管产品的市场销售行为,使得市场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类工作就需要企业成立单独的部门来执行,这时候市场部这样的部门就出现了,并在企业的营销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

二、市场部与销售部的关系

市场部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策略的部门,而销售部是落实策略并具体执行销售计划以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部门。因此,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策略和执行、协作和交流的关系。目前在多数企业里,市场部在营销系统中的地位要高于销售部的地位。但在许多中小企业或者以销售为主的企业,销售部处于主导地位,市场部仍处于从属地位,发挥不了对销售的指导作用,仅为企业或者销售部做一些服务性和事务性的工作。企业的营销工作要想做得好,就必须使市场部和销售部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就要使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顺畅、沟通流畅,避免出现相互拆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

三、市场部的职能

从本质上讲企业市场部的职能有两个基本方面:

1、定义产品:

就是市场部为贯彻企业的经营目标,站在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角度,确立企业应该开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并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把这一产品和服务清晰的表达出来;而要完成好这一基本职能,就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a、市场调研:

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开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有新发现。调查研究是企业一切决策的基础。市场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范围,来制定市场调研的信息收集范围、内容、标准、方法,信息汇总分析的内容、关键指标、格式,信息交流传递的机制和流程等项工作;在企业里市场调研收集的信息种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竞品信息、消费者信息、本品信息、客户信息等内容。

b、产品分析和定义:

企业结合收集的各类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方向、目标计划、自身资源、优势、以往的销售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确立企业产品开发计划,并对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而这部分工作就应该由市场部负责完成。由这个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进行产品定义工作的流程、内容、标准、方法、工具、标准等;市场部的每个成员等同于一位项目经理(或者称之为产品经理),其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定期市场信息分析评估、定期产品线销售跟踪分析评估、在市场总监指导下提出阶段性产品线整合意见、提出新品概念和开发计划、老品改造计划、可行性分析、在市场总监的指导下制定产品vi标准、指导协调产品开发中心和销售部进行新品的开发设计和市调、试销、演示、封样等工作。

c、产品开发:

项目经理提出新品概念,并具体化为新品开发计划,经过可行性分析,由公司批准同意后,就结合产品开发中心来负责落实新品的开发工作;市场部负责协调组织公司内部的生产、质量部门、外部的原材料供应商、包装设计等单位执行新品开发工作,并制定相关工作的业务流程、内容、标准、收集调研相关行业信息等。

2、制定产品的推广策略并跟踪指导:

新品开发出来以后,如何指导协助销售部门去销售,向什么样的消费群推广?向什么样的市场去推广?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推广?怎样推广?这就是涉及到市场部的第二项基本职能,制定产品的推广策略。这项职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品牌树立和维护推广: 企业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不仅是满足物质层面的,更应该是精神层面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企业产品的形象和地位,使企业产品和竞品形成有效区隔,树立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形象,通过品牌形象地位的不断提升来巩固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增强企业产品的销售力;要做到这一点就涉及到如何树立品牌形象,以及如何维护品牌形象的问题。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行业地位、市场环境等情况,确立和调整企业的品牌定位、传播理念、ci和vi形象、品牌管理标准,制定和执行企业品牌的媒体传播、公关活动计划,制定和执行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公关计划。

b、产品推广: 产品的推向市场后,不仅存在如何销售的问题,更存在如何规范的销售问题。这就需要市场部向销售部提供市场策略支持,并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在市场总监的指导下,由产品经理配合协助制定新品推广方案,与销售部交流沟通新品推广方案,跟踪指导销售部执行新品推广方案;并对新品推广情况进行监管评估、分析反馈。

c、市场监管: 为了维护市场销售的有序性,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同时,为了维护品牌形象、规范销售行为,保持企业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协调客户投诉,搞好企业的售后服务工作。

d、人员培训: 为了不断提升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执行力;需要定期对员工开展系统的培训工作。、市场部负责组织实施。可以是聘请外部培训机构来培训,也可以是组织市场部和销售部自己编写教材,内部开展培训。市场部要负责确定培训的内容、挑选培训人员、审核培训材料、组织培训、进行培训评估等工作。

市场推广员职能 篇5

组织制定项目的市场推广计划,同时编制市场推广预算,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严格执行。职责二.市场分析(全责)

(一)组织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活动,搜集顾客对服装的需求信息,掌握本行业的市场动

(二)对各项市场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分类和归档,为市场策划提供依据 职责三.制定市场策划方案与预算(全责)

围绕公司产品开发,组织制定市场策划方案,并编制公关活动计划、广告宣传计划 职责四.广告制作与媒体宣传(全责)

(一)根据市场策划方案,组织编制广告实施计划

(二)与媒体和广告公司进行日常联系与沟通,按计划进行广告宣传和媒体投放工作 职责五.广告设计方案审核(全责)

根据公司营销策略与业务需要,会痛公司有关人员对委托外部广告公司设计的广告方案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严格审核,以符合业务需要及维护公司形象

职责六.经费管理(部分)

按照公司领导批准的预算,严格控制公关活动和广告制作与媒体宣传费用的使用,使其在预算之内而且有较好的效果。

职责七.员工管理(全责)

组织本部门员工的培训,考核工作,通过沟通与激励,挖掘员工潜力,达到开发人才的目的。

论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 篇6

详细介绍了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的关系。因为现实市场并不是完全理想市场,它由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问题,就需要政府这样一个具有外部强制力的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调节;而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引发的类似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

首先对市场失灵做了多层次剖析,从市场失灵的含义出发、原因的分析、它的表现形式,再到政府的财政职能,引出了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对市场进行调节,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从而趋近最合理、最优化的配置,使整个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政府;市场失灵;财政职能;资源配置

1.市场失灵

经济学中把所有妨碍人类经济活动进入帕累托最佳境界的各种原因统称为市场失灵。或者说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会边际成本,而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正因为这些现状的存在,才要通过国家财政只能这一个杠杆调节这些问题,从而有助于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1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一方面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严重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最佳。另一方面又表明社会经济交易处于不均衡状态,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未达到最优状态,而需要政府的调节。

1.2市场失灵的原因

1.2.1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促进市场的活跃性,但是竞争的局限性在于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由于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因素而产生了垄断。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而市场又存在垄断,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正因为垄断的存在,市场就不可能处于完全竞争的结构。所以市场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它就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2.2公共产品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装等需要付费的。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需付费。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带给人民安全,公民享用国家安全时一点都不会影响公民乙对国家安全的享用,并且人们也无需花钱就能享用这种安全。正因为这些公共产品的存在。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就不一样了。整个市场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市场经济。

1.2.3 外部经济效果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例如,甲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务,甲就有权向乙索取补偿。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不属于交易关系。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对他人造成损害。政府会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在税收上会调节。从而也影响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除了政府外这些企业对人直接造成的影响而对其赔偿也会影响厂商的成本。相反对人类的身心发展有益的企业或者新型企业政府会给其优惠或者补贴,从而也会影响其成本。这种影响就是工厂生产的外部影响,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它直接影响着厂商的成本,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活动。

1.2.4非对称信息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因各种因素而收集的信息是不同的,出于某些目的一些人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从而损害正当的交易。这些欺诈现象会严重影响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若政府不能及时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那么市场难以正常运转。因为存在很多的认为因素影响的市场竞争的绝对化,所以市场也不是真正的完全化的。

1.3市场失灵的表现

1.3.1.失业问题

(1).竞争的失败和市场的垄断形成,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很多的企业迫于此而破产,失业压力也增大。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条件。

(2).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宏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劳动者的失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1.3.2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从失业人口的增多,依赖社会公共资源同样也增多。例如国防、公安、社会福利.医疗等等占用的公共资源就加大。当然这不仅仅是失业引起的,可能还有很多原因。但是对于市场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就有可能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1.3.3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 自然资源包括: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等。而人类随时都依赖于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煤炭的发电、与树木有关的生活用品。以江湖河流这些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这样,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有时尽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1.3.4影响区域经济的格局

各地区的市场机制不一样,自然资源,发展程度、经济条件存在着差异。地区经济的发展越高,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各区的利用资源的程度不同,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也会出相互损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江河上游地区林木的过量开采,可能影响的是下游地区居民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各区域的经济格局。

综合上述两个原因,可知外部负面效应也很明显,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1.3.5贫富差距加大

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一方面,资本拥有越多者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消费拉动经济的这种作用会缩水,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1.财政

2.1财政的定义

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2财政与政府的关系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财政是一种政府行为,财政的主体是政府(或者说国家),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政府是财政分配的组织者和主持者。财政包括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国家财政职能是指中央政府财政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其对象是全社会。

3.财政职能

3.1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它能通过税收的杠杆,缩小贫富差距。在各种不同的财政手段中,实现再分配的最直接的手段有:

(1)、税收转移支付,即对高收入家庭课征累进所得税并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助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缩小因市场失灵造成的贫富差距。

(2)、用累进所得税的收入,为使低收入家庭获益的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为公共产品的供应提供更好的资金链,同时也是社会突发事件的有利保障。

(3)、对主要由高收入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进行课税,并同时对主要为低收入消费者使用的其他产品给予补贴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黄金首饰、化妆品高档酒水等都实行较高的消费税。

(4)、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使低收入者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同时给予低收入者福利补贴。这样既有利社会的稳定,也有利市场经济市场的发展。

(5)、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这是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劳动者的素质,既能在机械化的市场经济中占一席之地。

3.2资源配置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来实现,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政府机制发挥其作用,调整市场机制的被动性。

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因为,在经济体系中,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数量有时是过度的,有时是不足的,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表现在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进行校正,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能有效的调节各区域经济的不协调。资源配置只要表现在以下:

(1).财政可通过采取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信息服务等方法,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2)、财政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许多新型行业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它需要政府为其提供一个平台,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和集中性资金支持,防止规模不经济的产生。对于优良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相反,对于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破坏资源等行业,可以通过税收或其他方式进行调节。

(3)、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一般以税收等形式筹措资金,以不损害市场机制和秩序为原则,提供公共商品。

3.3经济稳定职能

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平衡国际收支是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的三个方面。

(1).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指的是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比如工作转换等),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没有浪费现象。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就业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收入,对人心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2).稳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

(3).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发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正因为国际收支的重大作用,平衡国际收支就显得极其重要。

综合上述三方面,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抉择政策,即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即时变动财政收入政策。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3.4经济发展职能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无法推卸的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所以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实施的各种政策都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4.结论

市场部职能计划 篇7

首先,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需要两只“手”:一是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二是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目的是协调和发展社会关系,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很多时候, 这两只手很难协调运作。195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巴托 (Bator) 首次创造并使用了“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概念, 从此对这一范畴的研究风靡至今, 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市场失灵”再一次给人类经济生活敲响了警钟。归纳起来, 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缺陷现象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以下范围:不完全竞争和垄断, 市场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 信息不完全, 收入分配不公平, 经济周期波动,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等。如今, 市场缺陷的理论已被广泛接受, 主张政府只充当“守夜人”角色的人已不多,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仅应保证市场的自由化和减少市场价格扭曲, 而且应采取积极干预的措施, 用政府职能来弥补市场缺陷, 就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也并不否认市场缺陷的存在。

当认识到需要由政府采取行动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的时候, 人们会把政府设想成一个维持公平正义、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代表机构, 因此它掌握了充分的信息, 应当有权威和能力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然而, 正如“市场万能”同时并存着“市场失灵”一样, “政府万能”的神话又受到了“政府缺陷”的困扰。目前, 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占绝大多数, 但是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并不多。许多国家仍然在早期市场经济权力资本支配的陷阱中挣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 弄不好也会掉进这种失范、失控、失信、失衡的陷阱中去。出现这种结果概率很高的原因是:在体制和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 传统制度规范被破坏了, 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新规范或者没有及时制订出来, 或者没有形成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的主体素质与氛围, 导致市场主体和政府官员行为没有规矩或不守规矩。一旦失去制度和道德制约,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的强烈欲望, 犹如脱僵的野马, 在名利场上左冲右突, 不惜牺牲社会利益片面发展某些有利可图的行业和产品, 甚至违背市场经济基本伦理规范, 搞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目前, 各级政府仍然掌握着配置土地、资金等重要资源的权力。这就使某些拥有支配重要资源权利的官员有可能在市场上寻租, 纵容、保护能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违规行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由于权力的腐败变本加厉, 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正是由于权力的腐败, 理论上所有者并不缺位的财产, 在实践中就成了“无主财产”。形象地说, 如果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比作大热天里的一根冰棍的话, 那些权力寻租性腐败分子不仅要考虑化掉、吃掉的问题, 还要考虑如何将它放到冰箱里再去讨论是吃、是分还是保存。所以, “治民”、“治市”必须首先“治政”、“治官”,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要解决政府自身的权力寻租性腐败问题。

其次, 健全法治环境,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政府介入和市场主体自由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是始终存在的。没有市场主体的自由, 就没有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没有政府的适当干预, 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秩序, 从而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主体自由, 也无法弥补“市场缺陷”。因此,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弥补“市场失灵”,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范围很广, 包括法治环境、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等。其中提供法治环境, 是政府公共服务最主要、最基础的产品和职能。

只有规范市场秩序,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收入差距,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大有作为。市场经济是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经济。各经济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开展的竞争, 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效率提高的源泉。公平竞争能带来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带来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福利水平的提高。然而, 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 容易出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畸形竞争;如果不用法律规章加以约束, 则会使社会陷入动荡、混乱乃至对抗。因此, 能否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 保证公平竞争、有序竞争、适度竞争,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可以弥补“市场失灵”, 维持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这一公权组织树立公信力, 能够有效遏止一切不规范的市场行为, 让人们知道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自由空间和行为界限。政府要通过建立健全法治, 保障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以维系整个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发展。法治保障的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有助于消除具体的社会不公平的根源, 一点一滴地实现分配公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应当在法律的授权内活动。现代法治的基本作用之一, 就是建立一种限制政府滥用权利的机制, 防止暴政统治。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一对反复博弈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对市场经济进行强力干预, 有时又会推行自由主义, 甚至退出市场。总之, 政府应在实行法治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再次, 创造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促进社会公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现象, 也是市场经济机会不平等造成的结果不平等, 这需要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实现机会均等来解决, 但客观上也督促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社会政策, 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办法来加以缓解。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理顺分配关系,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构建就业结构的和谐。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解决好就业问题,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是保持经济高速成长推动力的重要一环, 也是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不仅是谋生的必要手段, 还是人们参与社会的主要渠道。“民生之本”不解决, 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肯定是背道而驰的。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二次分配促进公平。理顺分配关系、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 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 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二次分配措施, 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 调节过高收入。要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弱势行业、弱势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扶贫济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承担重大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既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 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消除政策性因素,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当前, 农业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难题。解决“三农”问题, 就要加快在农村建立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 让农民自主经营, 自由竞争。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靠工业化致富农民, 靠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 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使“土地制度、城市化和农民利益”三方面统筹和谐起来。为此, 应推进城市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 实行新的减贫计划, 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

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到中西部, 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 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上的倾斜, 逐步扭转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构建区域结构的和谐。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摘要: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双重目标, 即要求市场规范的同时又要求政府行为的规范。要遏制以“市场失灵”为特征的无序市场运行秩序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 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然成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最有效的途径和内在要求。

谈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 世界贸易 改革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

0 引言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做的方面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适应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变化。转换观念,调整角色,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最大的挑战主要不在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差距,而在于体制方面,是对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挑战。因为,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是由政府宏观调控,它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管理必须在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进行。在中国加入WTO后,还意味着中国政府承诺遵守WTO规则,表面上看,WTO是贸易规则,但是,它首先是对WTO成员做出约束,通过约束各缔约方的政府行为实现国际贸易的便利化。世界贸易的现行规则说到底就是现行的市场经济原则,加入了WTO,就得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运作。比如: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政府是不能作为配置资源的主题来存在的,政府不能干预经济活动过深,这就要求我们政府要重新调整和企业的关系,不调整就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然,我们不调整也就不能是我们的企业应对市场发展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政府和企业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为政府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我认为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应该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政府不是天然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而存在的,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生产力的最主要的组织方式,政府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要为企业服务。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府要为企业服务的观点。

2 政府不再成为配置资源的主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不能配置资源,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靠市场,企业获取资源的最主要途径是市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而非政府,所以,政府要大规模的从资源配置过程中退出来。即使有些资源需要政府配置,也必须市场化。比如:土地,不能由政府批租,而应该进行市场拍卖;政府负责的公共工程,不能政府说给谁就给谁,而是要通过招标;政府自身的消费,也不能由政府各个部门自行进行,而是应该政府采购。拍卖、招标、政府采购等方式都是市场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3 政府和企业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就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来讲,他们之间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都是依法活动的主体,即:企业依法经营,政府依法管理,在法律地位上看他们是平等的,是地位平等的两大活动主体: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企业是经营的主体,两者在法律的范围内各司其责,只要企业没有违法,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就没有必要管理企业。因此,政府和企业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各有各的事,各司其职,不能相互代替,更不能相互干预。

4 政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交易秩序

政府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政府自己并不能直接去组织和发展生产力,而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即良好的交易秩序。因为,政府并不是生产力的载体和组织者,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护企业的经营秩序,而不是具体负责生产力的发展和增长。发展经济是企业和市场的事。如果,政府自身去搞经济了,即使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社会秩序却会异常的糟糕,政府依然是失职,因为政府不是发展经济的主体,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即社会秩序的主体。

5 政府不能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

政府不能作为任何一种经济成分的产权的代表存在,因为政府是超越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之上的,是为所有经济成分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的,是超越于产权的社会管理主体。也就是说,政府是社会的公正机构,而不是代表某种产权的产权机构代表,政府是经济活动中的裁判,既然是裁判,就不能作为运动员而进入比赛。政府不能再作为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存在,未来的国有资产代表机构,应该是非政府的法定机构。

6 政府对企业利益的收取应该以其提供的服务来决定

政府自身是不直接创造财富的,但政府做为社会管理机构,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经费从哪里来,必须从企业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中,通过社会的再分配来取得,即政府要向企业收税。那么,政府向企业到底该收多少税呢?收多了好,还是收少了好,实际上,政府的收税多少,关键应该由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来决定,也就是说,政府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决定了税收的多少。如果,政府服务的范围很小,而且服务质量很差,那么就应该少收税,如果政府不减少税收,却不断的增加税收,那就是不对的。现在,人们习惯上把税收与国民收入进行比较,认为国民收入增长了,税收就应该增长,把税收看成是由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的服务状况来决定,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7 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应该是备案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政府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而是由企业在社会的法律框架内自行选择。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依据法律对于企业的某些经营方向及经营标准和技术标准有行政管理权,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并不是必须采取审批制,而主要是为企业制定准入条件,谁符合准入条件谁就可以干,备案即可。在社会法律框架内进行自我选择,是企业的最根本性的权利,自由创造繁荣,自由选择创造活力,也是市场经济为企业所应该提供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以上七点虽然不多,但我们现存的观念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目前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还需要做许多方面的改进工作。在市场经济规则下,政府的职责就在于: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也就是要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上来。要下大力气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在政府不该介入也管不好的领域,大幅度削减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彻底解决提供服务不热心、热衷于抓审批权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良好环境上,而不能忙着管企业、办企业、搞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挑战,不断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我们应该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改变以行政方法和手段管理企业的传统观念和模式,调整政企关系,政府主要通过搞好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维护游戏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提供信息咨询,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当然,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政府的宏观调控不是消弱了,而是更有艺术性了。国内外市场相互开放,贸易磨擦、贸易争端难免,一方面政府要按照WTO规则进行协调、管理,尽量减少贸易政策、法规上的冲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力和政策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国际经贸往来的种种经验表明,谁对世界贸易规则学习、运用得越充分,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就越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转变职能,肩上的担子不是变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于世界贸易的各项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它规范了每一个成员的政府对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管理,这对行政管理的观念、制度、方式、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之,就是要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用世界贸易的运行规则来调整我们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来规范我们各级政府的行为,实现各级政府机关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变,从而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以科学发展观来实践三个代表。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2]丁煌.行政学原理.第一章.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3]新疆财会.2003年3月刊.

[4]周德绪.现代行政管理学.第一章.科学普及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高段数学有效作业下一篇:教师节国旗下讲话精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