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印度(精选10篇)
李玲 学习目标:
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图片,分析解释印度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4、知道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原因。
学习重点:
(1)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学习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内容及要求 :
一、填空(小组自主学习完成。)
1、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海。
2、主要的陆上邻国有()。3隔海相望的国家:()
4、印度是南亚面积最()的国家。
5、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6、印度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增长()。
7、人口对()()()发展造成压力。
8、印度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古建筑()。
9、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10、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
11、印度以()气候为主,全年(),分()。
1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解决的措施是修()工程。
二、简答
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综合题
1、读课本35页印度地形图7.34,完成下列要求: 山脉:()
河流:()()高原:()
海域 :()()()岛屿:()
山峰:()
纵观印度地理事物分布,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地形区。
2、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见课本37图7.39图7.40)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由海洋吹向陆地
D 形成东北季风
E 为雨季
F 10月至次年5月
G 西南风
H 由陆地吹向海洋
I 形成西南季风
1 原方案泄洪建筑物设计
根据印度提供的原详细设计报告,洪水标准采用PMF洪水,入库洪峰流量8 002 m3/s,经水库调蓄后最大下泄流量为7 200 m3/s。泄洪建筑物包括左岸溢洪道和右岸泄洪排沙洞,左岸溢洪道为岸边式开敞溢洪道,最大泄流能力按不低于2 000 m3/s设计,右岸泄洪排沙洞泄洪能力按不低于5 200 m3/s设计。
溢洪道采用WES堰型,堰顶高程264.0 m,共4孔,每孔尺寸10 m (宽)×14 m (高),总宽度52 m。泄槽收缩段长60 m,宽度由52 m渐变到40 m,纵坡为1:7.8;泄槽长度为664 m,纵坡为1:7.8;消力池长度为105 m,消力池边墙高度为4.0 m。
右岸泄洪洞开挖断面为马蹄形,衬砌后断面为内径11.5 m的圆形,衬砌厚度为600 mm。施工导流洞进口高程172.00 m。改建为泄洪排沙洞后采用“龙抬头”形式将进口高程抬高至215.00 m,隧洞出口高程为168.00 m。
2 泄洪建筑物优化调整原则及方案
本工程地质条件较差,而泄洪排沙洞洞径较大,考虑到本工程左岸虽然缺少天然垭口,但地势相对低缓,较适宜修建开敞式溢洪道。综合分析左、右岸地形,地质条件和泄洪建筑物规模要求,并对原报告中的溢洪道及泄洪洞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的分析,初步考虑通过优化导截流建筑物的形式,减小右岸导流洞规模,相应减小泄洪排沙洞工程规模,增加左岸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根据上述思路初步拟定两种泄洪建筑物比选方案。
比选方案1:导流洞兼作泄洪洞。导流洞衬砌后内径由11.5 m缩减为10 m。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排沙洞后,PMF洪水时单洞过流能力由3 272 m3/s减少到2 385 m3/s,考虑到15%的富裕度后按2 000 m3/s计,右岸泄洪排沙洞总过流能力减少为4 000 m3/s。为满足泄洪总量达到7 200 m3/s,左岸溢洪道在PMF洪水时的泄流能力需满足3 200 m3s,计入15%的富裕度后应满足3 680 m3/s。
比选方案2:鉴于泄洪洞直径11.5 m相对较大,考虑到本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洞围岩类别中Ⅳ~Ⅴ类围岩比例较大,导流洞不再兼作泄洪洞,则运行期洪水全部由溢洪道下泄。PMF洪水时溢洪道泄流能力按不少于7 200 m3/s设计,考虑10%的富裕度取整后按8 000 m3/s确定左岸溢洪道的规模。
本工程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为7.57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455.2万m3,库沙比为166<100,按中国规范不属于泥沙严重型水库,电站进水口底板高程233.0 m远高于214.0 m的70年淤沙高程,因此,可不设专门的排沙设施。本工程泥沙沉积率91.24%,排沙比约为8.76%,水库多年平均含沙量1.7 kg/m3,过机多年平均含沙量0.17 kg/m3<0.27 kg/m3,可不设沉沙池;因此,从排沙运用方面看,本工程不设泄洪排沙洞是可行的。
3 方案比选
3.1 方案1泄洪建筑物设计
右岸泄洪洞洞径由11.50 m减小为10.00 m,工程量及工程投资将大大减少。
3.1.1 溢洪道控制段体型比选
左岸溢洪道控制段可通过降低堰顶高程或增加溢洪道过流宽度的办法,使其泄洪能力由2 000 m3/s增大到3 680 m3/s,为此拟定了4种溢洪道控制段体型的方案,各方案及泄洪能力详见表1所示。
分别计算上述4种方案的工程量,结果表明方案4的工程投资最经济,故方案1控制段体型采用方案4。
3.1.2 泄槽宽度及消能方式比选
左岸溢洪道泄槽段考虑两种方案,分别是保持原宽度40 m,以及将宽度增加到50 m。泄槽末端消能工分别对底流消能工和挑流消能工进行比较。
注:根据印度的要求,溢洪道需留1孔作为备用。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通过泄槽水面线计算以及底流消能计算,控制段采用方案4时两种泄槽宽度情况下,泄槽深及消力池计算成果详见表2所示。
采用挑流消能方式时,泄槽段长480 m,纵坡为1:8。挑流控制段长20 m,挑坎顶高程185.07 m,反弧段半径20 m,挑角20°。根据挑流消能计算公式,挑流消能计算成果详见表3所示。
注:4孔,B=10m,堰顶高程261.60m。
通过底流消能及挑流消能方案的工程量对比,结果表明挑流方案工程量较小,投资较少,故此阶段选定挑流消能方案。
泄槽宽度40 m和50 m的单宽流量分别为92 m3/s和74 m3/s,根据表3可知,两个方案的冲坑深度与挑距比分别为0.25和0.22。由于本阶段地质资料较少,且下游冲坑位于河滩地,泄槽宽度50 m方案单宽流量较小,冲坑较浅偏于安全。
3.1.3 左岸泄洪方案的选择
经比较后,方案1采用的控制段体型为:堰顶高程261.6 m,闸孔宽度10.0 m,闸孔数4孔,总宽度52.0 m;泄槽段宽度为50.0 m,泄槽末端消能方式采用挑流消能的消能方式。
3.2 方案2泄洪建筑物设计
右岸导流洞内径为10 m,进口高程172.0 m,出口高程168.0 m,施工结束时对导流洞进行封堵,不再改建为泄洪洞。
根据左岸溢洪道泄流规模要求,溢洪道位置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在原溢洪道下游40 m处。根据方案1的比选成果,溢洪道末端采用挑流消能方式,不再进行挑流及底流消能的比选。参考国内设计规范,溢洪道末端挑流鼻坎设计洪水标准取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泄量为4 260 m3/s,PMF洪水时最大泄流能力满足8 000 m3/s。
方案2溢洪道采用控制段总宽度104.5 m,共6孔,每孔14.5 m (宽)×15 m (高)。溢流堰采用WES堰型,堰顶高程262.95 m,每孔设一道弧形工作闸门,工作闸门前设一道平板检修闸门槽。泄槽段长480 m,泄槽宽度90.0 m,纵坡为1:10。泄槽段后布置挑流鼻坎,挑流控制段长20.0 m,反弧半径20.0 m,挑角20°,鼻坎顶高程200.00 m。挑流鼻坎后接15.0 m长钢筋混凝土护底,护底末端设齿槽。
经计算,在下泄50年一遇洪水(Q=4 260 m3/s)时,单宽流量53.25 m2/s,鼻坎断面平均流速29.93m/s,挑距127 m,冲坑深29 m,冲坑与挑距比为0.23。在下泄PMF洪水时,单宽流量100 m2/s,挑距148 m,冲坑深40 m,冲坑与挑距比为0.27。
4 方案比选结果
经工程量计算,印度某水电站优化比选各方案投资对比见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方案2工程投资最省。在满足最大泄流量的前提下,方案1比原方案的导流洞洞径减小,故工程投资减少;方案1中的溢洪道泄流量相较于原方案增加了,但由于降低了溢洪道堰顶高程并减小开孔宽度,故工程投资依旧减少了。方案2比方案1增加了导流洞封堵投资,并且加大了溢洪道规模,导致投资增加,但由于没有了泄洪洞改建投资,故总投资依旧低于方案1。另外,方案2运行期全部洪水从表孔下泄,导流洞封堵后没有高速水流问题,导流洞设计施工简单,降低了施工期地质风险,运行管理期问题较少。
根据本阶段基本资料,经综合比较后本阶段推荐采用方案2。
5 结语
溢洪道和泄洪洞是水利工程常用的泄洪方式,导流洞后期改建为泄洪洞也是工程常见工程措施,这样可以减少部分工程投资,但并不适用所有工程,有时导流洞封堵对工程投资反而更多。故不同工程,应综合研究对比,选择技术可行、施工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安全性好、工程投资少的最优方案。
摘要:水库泄洪问题关系到水库的安全、工程施工进度以及工程投资,介绍了承担国外工程项目需复核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依据相关规范,通过设计方案优化对比,选择施工简单、安全性好、工程投资小、后期运行管理方便的泄洪方案,为今后类似国外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对应本节内容要求:能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能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学生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印度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
教学重点: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工业中心及分布。
教学难点: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工业中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图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及恒河、印度河,说出印度地形、河流分布特点;从衣、食、住、行、艺术、宗教习俗等方面了解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读印度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图,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读印度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理解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原则;以“班加罗尔”为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分析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印度工业中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三、课堂设计
根据初一学生喜欢开拓、探索的特点,“印度”一课教学设计可采取“游览”方式,直接利用“西游记”设计问题导入新课,直奔主题。全课以文明、自然、经济、人口四大要素为重点,加以知识回顾,设计五大环环相扣环节。
1.感受印度——文明古国
此环节针对教材中文明古国一节设计。教材从印度的宗教、建筑、艺术、风俗等各方面介绍其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上述知识,学生过去已有一定接触,因此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产生“排斥性”。如何迅速调动学习兴趣,使之进入学习状态十分关键。这部分设计主要利用情景教学直观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衣、食、(建)筑、行(为)、(风)俗”,设计成图片、音乐、文字等,通过课件交替展示,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和文字三方面来欣赏了解印度,调动学习情绪,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2.走进印度——了解自然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充分自主学习,才能突出地理学科“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的特点,使学生短时间内“强化记忆、长久记忆”。为达到教学目的,有针对性设计三个教学步骤:首先,利用课件展示印度地形图,直接给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①找出北回归线,说出印度纬度位置;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说出印度海陆位置;③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邻国有哪些;④找出印度河、恒河,看看它们流经哪些国家;⑤说出印度三大地形区。其次,给出充足时间自学,让学生自学后找到答案,通过展示增强记忆;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二次记忆强化效果。让学生明确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学习印度的地理位置,然后通过图示作业的办法,归纳出邻国、主要的河流、地形。这样处理可使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认识,进而由纬度位置、地形、河流的学习,得出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这个结论,很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印度农业的学习。
3.认识印度——发展中大国
抓住教材“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这一关键。印度工业和印度农业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这部分内容主要抓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两个节点,既使学生学会、也促成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首先,引导学习印度如何发展农业。主要从农业概况、农业分布、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三方面来设计,方式是通过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分析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第一,直接导入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以及主要农作物两个主要问题: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哪些?印度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让学生自学,然后以此为基础突出展示、互动。尤其在互动环节中,为了加强直观教学,可采取贴图方式来了解农作物的分布,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贴图,不仅强化了对农作物分布的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动手能力;第二,设置问题: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有何关系?该问题有难度,因此在课件设计上,先给出印度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通过对比印度小麦和棉花、茶叶、黄麻的分布图与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小麦、棉花、茶叶、黄麻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特别组织学生讨论水稻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的关系,强化重点记忆;第三,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结果,增强重叠记忆。
其次,自然过渡到工业学习。由“农业的发展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为切入点,设计相同的三点教学要素:工业概况、工业分布、工业分布与自然条件。同样先设置问题:①找一找印度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②说说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展示,得出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结论,并落实到课件上。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对我国及他国的借鉴作用。这种教学形式,主要考虑到此时课堂上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主动学习,思维比较疲劳,希望以相类似的教学形式,提高机械记忆水平,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再将工业、农业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引入工农业的腾飞:“彩色革命”带动农业的腾飞,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印度工业的腾飞。课件展示:彩色革命、世界办公室。学生观看“金砖国家”视频,了解印度高新技术对世界各国的巨大影响,再次将课堂教学引入高潮。
4.回眸印度——畅谈收获
游玩的时候不要忘记休息,所以“休息区”设计成“回眸印度——畅谈收获”,以知识提纲的形式来回顾前面内容,让学生得以放松。很多教师对此环节可能都有疑问,怎么还没学人口就归纳总结?在学生得到休息、储备了再次学习的基础后,在此处做一个尖锐的问题转折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困扰着印度的发展,那就是——人口”。课件展示“骇人的印度春运”和“如此坐火车”两幅极具冲击力的图片,在很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这说明印度什么问题?”——人口众多,自然而然将课堂过渡到人口的学习。进而,“这也是走进印度后产生的最大忧患”,下一环节呼之欲出。
5.忧患印度——人口大国
本课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建立英语语言环境,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内容,进行沉浸型双语教学。
本课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运用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让学生沉浸英语环境中,达到自然而然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积极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创设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2.认识印度的位置,明确地理方位,培养学生地图分析能力;
3.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并通过分析人口数据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印度的地理位置 2 . 印度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英语语言环境与地理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自制地理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英语沉浸法 2.探究式 3.谈话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西游记》剪辑片放映, 引出主题“印度”
[教师提问] have you ever seen this tv plays? what is it about? can you tell me the story of “trip to the west”?
[学生活动] 学生用英语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教师承转] in the story, where does ‘west’ really mean?
(西游记的放映,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西游”的目的地是印度,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主题;另一方面,由于西游记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教师用英语与学生交谈西游记的故事,学生容易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应用英语的动机,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积极性,并在心理上消除学生语言障碍,克服学生不敢用英语表达,怕说错的心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再次,学生讲西游记的故事的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英文水平的平台。)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 we have heard of india, and we know it’s one of four ancient nations of civilization,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ndia ?
[图片展示] pictures of indian girls and women (including the charming pictures of the miss world title-holders from india in 1966, 1994, , and __.)
[教师介绍] indian girls are very beautiful. they are so beautiful that they have won the miss world titles more than once. not only are indian girls beautiful but also they are good at singing and dancing. let’s enjoy an indian song and dancing.
[影片放映] 印度歌舞欣赏 (在优美欢快的印度音乐观看印度舞蹈,让学生感受印度风情文化,接受美的熏陶)
[图片展示] a few more pictures of indian little boys.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首都、位置、主要地形区和河流。2.学会利用图表,说出印度的气候特点,分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学会运用资料,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获取图示信息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概括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灾害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印度人口问题及水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感知印度人口众多。(展示漫画“中国春运”、图片“拥挤的印度火车”“印度码头拥挤的人群”,提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2.畅所欲言——关于印度,你还知道„„? 3.齐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件显示)【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填图、填空:要求自主阅读教材P32—34,参考《地理图册》P16,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
(一)学会用图
请在“南亚地图”相应的地方标注:
1.标注北回归线、濒临的海洋、陆上邻国、隔海相望国家 2.标注首都、乞拉朋齐、恒河、德干高原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位置和范围:印度位于亚洲的地区
我国的_______面;西临_______海,南临_______洋,东临_______湾。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2.地形和河流:印度的地形以
为主,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_____ __高原。
河是印度最大的河流(圣河、母亲河),最终经孟加拉国,注入
湾。
3.气候:印度被
(特殊纬线)穿过,以
气候为主,一年分为明显的两季,是一个
灾害频繁的国家。4.人口:2011年,印度人口已达到_______亿,目前,印度的人口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总人口居世界第_______位,仅次于
。教师板书,板图(“南亚空白地图”),巡堂答疑。
1.展示:自学完成【自主学习】以后,小组互相核对答案,并按照上表所示的任务安排,派代表上讲台以板图、板书的形式展示。
2.讲评:按照分工,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对展示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3.教师点拨:总体评价展示与讲评,播放视频“印度的雨季和旱季”。【合作探究】
(一)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巡堂答疑。
1.印度的雨季、旱季盛行的季风有什么不同?印度的水旱灾害十分频繁,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教材P33—34图文资料来分析)
2.探讨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说说印度政府推行的控制生育计划与中国的计划生育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教材P32—33图文资料来分析)
(二)学生代表发言,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夯实积累】
(一)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如图):
二)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1.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B.印度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人口已超越中国,居世界第一
D.印度是世界
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
2.印度经常出现水旱灾害,主要受下列哪种季风的影响?()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读“南亚1月和7月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亚1月主要吹_______风,风从_______吹向_______,降水较_______。(2)南亚7月主要吹_______风,风从_______吹向_______,降水较_______。(3)每年6~9月为_____ _季,此时所吹的 季风与农业生产关系特别密切,当这种季风风力太强或太弱,停留时间太长或太短时,往往就会造成___ _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3、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体会皮埃尔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课前交流:观看有关海啸的视频和图片。
(1)看到这悲惨的一幕,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2)师: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悲伤。我们多么希望这场海啸没有发生过,我们多么希望即使发生了这场海啸,人们也能够幸免遇难……
2、上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引读课题:印度洋上生死夜)。
二、交流感悟,体验情感。
(一)方法引路,走近皮埃尔。
1、师:当皮埃尔携着妻子在印度洋上遇到死亡威胁的时候,皮埃尔选择了离开还是留下报信?(出示第4自然段有关内容。)
(1)皮埃尔为什么选择留下报信?(用“因为……所以”回答。)
(2)他的内心有过矛盾吗?
指名发言:如果皮埃尔选择离开,你能理解吗?如果他选择留下,你能理解吗?
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能试着把皮埃尔的这种内心变化读出来吗?读出他无悔的选择!(读书、评价。)
2、师:同学们,这可不是平常的选择取舍,皮埃尔是在进行生与死的抉择,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放弃求救,其实就是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危险!(齐读“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读出他坚定的选择。)
3、过渡:在“矛盾”中,在选择中,我们读懂了皮埃尔的心!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心灵深处,去感受他崇高的精神,去触摸他伟大的灵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试着体会皮埃尔的内心情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二)读中自悟,对话皮埃尔。
1、默读课文,配乐《爱无止境》。
2、学生读书谈感受,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动。
预设1: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停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
(1)自由朗读这段话。(师:在你朗读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词在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
(2)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抽搐”原指四肢和颜面的肌肉不随意地收缩,在这里,前者指克勒松因受伤失血而出现的生理现象,也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后者指皮埃尔因为妻子被疼痛折磨,异常难受,即将离去,心里非常难受。)
(3)指导朗读:是呀,妻子是皮埃尔生命的另一半!眼看着心爱的人正忍受折磨,即将离去,而自己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这是多么痛苦啊!(指名读、评价、集体读。)
预设2:“该死的船,快停下!快停下!”他一边打灯语,一边在声嘶力竭地呼喊。轮船仍然在行驶。皮埃尔几乎急得要发疯了:天哪,难道克勒松的血白流了?难道我们俩将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
(1)为什么皮埃尔此时几乎急得发疯?(海啸即将发生,客轮再驶过来将发生船毁人亡的灾难。)
(2)想象一下当时皮埃尔急得发疯的样子,读出他内心的焦急。(指名读、评价。)
(3)师:皮埃尔一心想到的只是豪华客轮上乘客的安全,早就将自己和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令人感动!(集体朗读。)
预设3:他抱住了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话:“亲爱的,原谅我……”
(1)(学生发言后)师:这儿确实感人,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你有什么疑问吗?
质疑:皮埃尔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俯下身子抱住了妻子冰凉的躯体,他没有痛哭,反而变得分外平静,为什么?
(2)指名回答。
这“平静”,包含着看见客轮脱险后的如释重负,包含着对妻子的眷恋和愧疚,包含着面对死亡的坦然……这样的平静多么伟大!老师也也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动表达出来,愿意听吗?
(3)教师配乐朗读。
追问:“亲爱的,原谅我……”皮埃尔请求妻子原谅他什么呢?如果你是皮埃尔,你会怎么说?(学生发言)
(4)师:短短的六个字,饱含着皮埃尔内心丰富的情感,一个省略号表达出皮埃尔对妻子无尽的愧疚。(指名朗读,配乐。集体读。)
(三)改写对比,寄情皮埃尔。
1、师:不幸中的万幸,豪华客轮上有直升机,皮埃尔获救了!当他在医院醒来时,他读到了这样一条最新消息――指名读报道。
2、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皮埃尔为了自己和妻子,没有回到出事地点,他看到报上的这则最新消息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3、此时,你想对皮埃尔说些什么?
4、所以――集体读:“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师:这个消息是对克勒松在天之灵最好的安慰!)
5、小结皮埃尔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并板书。
师:在危险与灾难面前,最能看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与卑贱。皮埃尔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永远记住这个感人的故事――(读课题)!
三、探讨生命,升华情感。
1、师:在这里老师带来了两句名言,以此来缅怀那些为他人而毅然舍生取义的英雄们。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巴金
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2、完成课堂作业第二题并交流:
生命感言:
四、作业设计。
1、语文实践活动:
文章中的皮埃尔在妻子急需救护、所处的海域又即将发生海啸的情况下毅然留了下来,为的是将生的希望带给更多的人,表现出一个有责任心的船长高尚的灵魂,在你阅读过的文章里有类似的人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不妨做一个调查,将资料汇总起来,与同学合作编一本《真情的抉择》。
为了配合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印度政府、新德里政府兴建了德里地铁机场快线工程,设计时速达150 km。AMEL-C5标始于德瓦卡21区站,止于IGI国际机场站,全长约2.5 km(见图1)。盾构区间隧道长约1.6 km,根据规范[1]要求,本盾构隧道间需要设置至少4个联络通道。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因此设计工作是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是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 联络通道处特殊管片分析
国内外联络通道处特殊管片一般采用钢管片或切割混凝土管片,施工方法一般常用冻结法和注浆加固条件下的矿山法[2,3,4,5]。在富含地下水且地层软弱地区,联络通道处管片常采用钢管片配合冻结法施工,该管片加工复杂、造价高、耐久性差。而在地层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可采用切割混凝土管片施作联络通道。在国内的深圳、北京,国外新德里等地的设计中都在积极探索切割混凝土管片。
鉴于印度新德里地铁AMEL-C5标切割混凝土管片作联络通道其交叉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对联络通道的安全性进行计算分析,重点研究在联络通道施工后引起的特殊管片处结构内力变化。图2为三维有限元建模情况示意图。图3为采用切割混凝土管片施作联络通道工法时联络通道结构及其附近管片的受力情况。
根据计算得出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完成施工后,左右隧道管片受力最不利的位置为联络通道相接的管片水平位置一侧、管片周边,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最大弯矩为与联络通道相连管片水平位置的横向弯矩,但弯矩及轴力值可通过加大配筋来满足结构的安全性。
3 联络通道处特殊管片设计难点
地处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钢管片,即便有防水涂层,仍难免受到地下水的腐蚀及电离作用,使得钢管片的耐久性大打折扣。投入运营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整修、补强,不仅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大大增加了工程费用,且不能满足印度方要求的120 a使用寿命。
切割混凝土管片施作联络通道存在的问题见表1。对于混凝土管片,采用注浆加固条件下的矿山法施工联络通道,存在对管片衬砌有破坏、震捣困难、构件应力集中、用于抵抗隧道与联络通道的剪力大及保持整体性难等问题。为了保证混凝土管片的承载力,保证联络通道结构主筋和隧道结构的完整性,在满足各种条件下使工程风险和造价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是设计的难点。
4 联络通道结构设计
印度地铁AMEL-C5标按照合同规定联络通道使用寿命为120 a,钢管片很难满足要求,因此拟采用混凝土管片。
据初步预测,切割混凝土管片施工的联络通道使用寿命均在80 a左右,且管片与联络通道接头处植筋部位受植筋材料的影响,寿命更短。一般30 a左右需进行局部加强和维修。因此,结构耐久性和方便快速施工是切割混凝土管片施作联络通道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设计通过管片外预埋钢板、对钢板进行防腐处理、开洞处架设钢框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大幅度提供了结构的使用年期,满足了使用寿命120 a的要求。
4.1 管片外预埋钢板
切割混凝土管片结构与联络通道结构之间的主筋连接预置1块12 mm厚的钢板,把联络通道结构的主筋焊接到浇注于混凝土管片内的钢板上,减少了对管片的再次损坏,避免了植筋带来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同时还提高了被切割混凝土管片结构的强度和抗弯性能。通过采取选用优质钢材料、涂防腐漆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外贴钢板的防腐问题。经过技术论证,其使用寿命≥120 a,可以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外贴钢板实景图如图4所示。
4.2 开洞处架设钢框架
切割混凝土管片后,为了保持管片结构的受力稳定性,需要在开口周围设立框架,在预埋12 mm厚钢板的基础上,在开口处设立工字钢梁(见图5)。施工时,先切割一侧管片,同时架立一侧工字钢,然后切割另一侧,架立另外一侧工字钢,接着架立上部和底部工字钢,各工字钢采用焊接连接成框架,并与管片充分接触。该框架的设置有效地传递了切割混凝土后上部管片的轴力,解决管片不能成环受力的难题。同时为进一步保证切割部位管片的安全,在该管片内加大主配,将原来的φ16 mm加大到φ20 mm,提高了未切割部分管片的抗弯能力,以足够的安全保障来抵抗切割后应力的变化。
5 结语
印度新德里地铁机场快线工程AMEL-C5项目的成功实施,配合了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的顺利召开。该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由上海城建集团负责实施。为了满足耐久性和方便施工等要求,从总体上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开发了切割混凝土管片施作联络通道新技术,取得了如下效益。
1)技术效益。通过总结切割管片施作联络通道的经验,在今后遇到类似的工程问题时,可以直接按照本次研究成果进行设置和结构配筋,避免了繁琐、冗长的过程,平均可以缩短工作时间约30%。
2)经济效益。经过本次技术开发及应用,单位工程造价较投标时采用钢管片方案下降了约62.5%,工程规模越大,其经济效益就越明显,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NFPA 130:Standard for fixed guide-way transit and passenger railsystems[S].Quincy:NFPA,2003.
[2]任志坚,佘才高.南京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设计与施工[J].都市快轨交通,2005,18(5):50-53.
[3]乔宗昭,申伟强,曹文宏.地铁隧道联络通道、泵站设计[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7(2):8-15.
[4]王小宝.沈阳地铁2号线区间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12(1):44-46.
死不悔改的强奸犯
2015年3月3日晚,印度新德里一家法院下令:禁止媒体播放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这部由英国和印度的影视公司联合制作的影片为何会在播出前不到一周的时间遭到禁播?
穆凯什,这个在3年前参与制造了那个暗夜悲剧的男子或许是这场风暴的风眼。据纪录片导演莱斯利·尤德文表示,在长达16小时的采访中,穆凯什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悔意。相反,穆凯什认为人们对他们的行为太大惊小怪了。莱斯利在过去两年里一直都致力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为了探明罪犯心理,莱斯利选择了穆凯什作为采访对象。在获得印度内政部的许可之后,她一连三天对穆凯什进行专访。
在纪录片中,穆凯什公然宣称“一个巴掌拍不响”,质疑一个女孩子为何要在晚上九点还在外面晃荡,女孩比男孩更应该为强奸负责。正是穆凯什这些毫无悔过之意的言论,在印度国内掀起了舆论风暴。印度内政部部长拉结纳特抨击穆凯什的嚣张言论“是对女性的侮辱”。这些片段的公开,也使得该片在印度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据《新印度快报》报道,正是穆凯什的反女性言论引发民众强烈抗议之后,印度政府做出了禁播纪录片的决定。但并非所有印度人都主张禁播。印度议会上院就有议员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因为在印度有很多男人有着与罪犯一样的想法。3月2日,《印度斯坦时报》在网站上发起投票,结果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印度政府应该播出这部纪录片。
而对于纪录片在印度遭禁播,导演莱斯利·尤德文多少有些意外。这位57岁的英国导演本人就是强奸犯罪的受害者。尤德文认为,应该感到耻辱的不该是受害者,而应该是强奸犯。在她看来,如果拍摄过程中没有采访到强奸犯,就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她找到的问题根源就是,问题不出在强奸犯身上,问题是印度社会男女严重不平等的深层次隐疾。
深层次的社会隐疾
纪录片中有一个受害者叫乔伊蒂,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但是并不富裕的家庭拿不出钱来供她读书。为了供乔伊蒂读书,父母把祖传的土地卖掉,然而这却招致叔叔们的非议,因为在他们看来,为了一个女孩卖掉土地,这实在不可理喻。
虽然印度宪法第14条明确提出男女平等,但是现实中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远低于男性。在纪录片中,穆凯什就公然宣称男女地位本来就不该平等,女人就应该在家做家务。很多印度男性更是认为,女性在外抛头露面不成体统。印度警方通常对强奸犯罪低调处理,往往以免于起诉不了了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男人就开始伺机寻找机会,设下圈套,引诱女性上钩。
穆凯什承认,自己并没有接受过教育,习惯了游手好闲。而印度几乎所有的犯人都缺乏足够的教育,生活环境十分之恶劣、拥挤。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男女关系严重不对等,女性被侵犯、折磨的情况经常发生,而妓院的存在也加剧了这种情况。因此,一些男性被抓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惊讶:为什么要抓我们?而另一方面,女性一旦受到侵犯,往往成为不被理解的一方,舆论通常会质疑女性为何要外出。
印度禁播消息传出之后,BBC决定提前播出这一纪录片,将播出日期从3月8日提前至4日。3月4日当晚,约30万人收看了在第四频道播放的纪录片,节目播出后,BBC收到约30封投诉信。而据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导演莱斯利因担心被捕,现已离开印度。尽管莱斯利强调,此片拍摄不仅得到受害者家庭的支持,也获得了印度内政部和监狱方面的采访许可,但印度内政部依然认为莱斯利在该片的制作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完成之后并未向监狱方面展示完整版的采访素材。
在印度,强奸案多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男女不平等、经济发展悬殊过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民主制度在面对传统习惯时有心无力。多种因素的叠加,不断摧残着印度妇女的身心。可以说《印度的女儿》再度揭开了印度社会的伤疤,而这种揭示的方式本身所引发的争议,也成为了印度新的伤痛。对于力图变成现代化强国的印度来说,硬实力的增长也不能掩盖社会软效应的威力。对于印度政府来说,这一条现代化社会成长之路还漫漫无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3、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世界地图。
a、世界上有哪四大洋?
b、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说说它的周围是哪几个洲?
2、板书课题。
a、看到这个题目,可以知道些什么?
b、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各自默读课文,划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讨论下列词语的意思:
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尽、须臾。
a、猝不及防:猝,忽然。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预防。
b、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脸面。
c、泡沫: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结合生活实际讲解。
d、耗尽:消耗光了。
e、须臾:极短的时间。
(相机指导字型及难写部分。)
3、齐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5、读后讨论小结:
时间:1998年6月21日夜里;
地点:印度洋上马斯科林群岛的海洋中;
人物:法国船长皮埃尔和他的妻子克勒松;
事情:船长皮埃尔携妻子克勒松夜游印度洋,克勒松不幸落水,为章鱼缠住,被夺回后仍生命垂危。与此同时,皮埃尔得知附近即将发生海啸,顾不得抢救妻子克勒松,冒着生命危险向客轮报信,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6、理清课文脉络: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皮埃尔夫妇驾驶快艇在印度洋上游玩。
第二部分(2-6))皮埃尔夫妇海上遇险,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第三部分(7)皮埃尔获知地震、海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后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用钢笔描红、临写。再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交流)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感人的文章。
二、自读自悟:
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会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今天老师要提什么问题呢?暂时保密。请大家先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猜一猜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该怎样回答?可以在书上做做记号。
三、交流质疑:
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许多地方都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好了。谁先说说?(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即时解决;对一些较麻烦又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建议在课后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最值得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1、皮埃尔遇到了哪些危险
**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来,请你写到黑板上来。(板书:遇到危险)
2、面对生死考验皮埃尔的表现如何
问得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也请你上来写一下。(板书:表现)
3、皮埃尔为什么这么做?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板书:?)
四、小组讨论:
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不错,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还要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讨论讨论。开始吧!
五、交流体会:
交流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的内容,也可以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哪个小组选择了第一个问题?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不能正确回答则请其他同学帮助、补充)(遇到的危险有:第2节:妻子受伤。第三节:发生海难;第五节、第六节)(相机板书:妻子受伤发生海难)
你能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抓住“咚”、“猝不及防”、“死死缠住”等)
2、第二个问题: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相机板书:艰难抉择、坚持报信)
在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危险面前,皮埃尔的心理活动有哪些变化?(相机出示课件中的文字内容。第四、五六、七节中片段)(解决课后问题4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在生死考验面前,皮埃尔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也顾不上生命垂危的的妻子,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作出了另人敬佩的抉择:必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让我们再来充满敬意地读读这些句子。(练习朗读)
3、第三个问题: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指导读好两句话:
a、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
b、“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
为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补充省略号中蕴涵的话。读好这两句话。(相机板书:舍己为人)
六、总结延伸: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像皮埃尔这样的英雄还有许许多多,你们还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船长》、《悲壮的一幕》、《大江保卫战》------)
今天,在我们国家面临非典病魔侵害的严峻考验面前,同样涌现了无数先人后己、救死扶伤、临危不惧、尽职尽责的人民英雄。(出示一些照片资料)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研究学习。
第三课时
一、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梗概。
(克勒松不幸落水,被大章鱼缠住,皮埃尔将其夺回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急需返回港口抢救。但就在这时,皮埃尔发现海底将会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顾不得抢救妻子,而是向渐渐驶近危险海域的豪华客轮打灯语和呼喊,要求他们掉转航向。结果豪华客轮脱离了险境,未发生任何事故。克勒松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皮埃尔感到欣慰。)
2、要复述好,就要抓条理,抓重点,抓详略。
a、抓条理。(按照板书理解全文层次)
b、抓重点。(妻子克勒松的危急情况、海啸的迹象、皮埃尔的表现、豪华客轮的情况)
c、抓详略。(第一和第三部分略,皮埃尔的表现详)
3、练习简要复述。复述后评议。
4、也可进行“创造性复述”指导:今天我们要进行创造性复述,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文章中的有关内容。
a、出示:“正在这时,他突然发现灯光移近的速度明显减慢了,他知道轮船已经收到信号。”
讨论:豪华客轮上的船长看到灯语之后会怎么样?(船长立即作出决定:减慢航行速度,掉转航向;派出船上的直升机,赶快去救出打灯语的救命恩人。)
b、出示:“突然,他看到一些彩色的光点从游船上升起,迅速向他飞来。”
“第二天上午,皮埃尔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讨论:当人们把皮埃尔送往医院时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人们会议论些什么?怎么行动?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会说些什么?怎样抢救?)
5、同座练习复述,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6、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二、布置作业:
1、回答课后问题。
2、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迹象克勒松皮埃尔豪华客轮蓝光
橙光摔入水中 昏迷 渐渐苏醒 伤口流血 夺回克勒松
意识到:海底将发生地震
应该立即离开 我有责任通报信息
手脚不住地抽搐
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白色泡沫打灯语 声嘶力竭呼喊来了 仍在行驶;
观看了影片《印度合伙人》后很有感触,也在观影过程中不断的找到与销售工作的共鸣:
1、因爱而生——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对妻子的爱,对家人的爱,进而升华到对国家落后地区女性的爱,只有大爱才能无惧风雨见到彩虹;
2、用户出发——“顾客才是老板”、“让顾客接受前,自己要先试用”等金句不但点亮了主人公,更是用户思维的最好体现,也是屡试不爽的成功逻辑;
3、用我一体——用户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及命运成为合伙人、共同体,激发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一起点燃、赋能更多的人,成就事业平台,人生舞台;
【教学设计印度】推荐阅读:
传统教学设计和逆向教学设计07-2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08
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1-02
招贴设计教学设计07-24
识字二《菜园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17
《系统与设计》教学设计09-13
欢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10-02
界面交互设计教学设计10-08
字母教学教学设计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