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精选8篇)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篇1

逗号的用法

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

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

如 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

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

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认为、觉得、相信、发现、看到、听说、知道、建议),宾语往往较长,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时加逗号表示。

如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

四、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

五、用于句首状语之后

常见的句首状语有时间地点状语(当……时、在……前、在……上),评论性状语(当然、果然、真的、可见、据说、严格地说、一般说来),关联性状语(其次、那么、相反、此外、总之)等后面加逗号有助于分出主语。

如果然,雨过天又青。

六、用于后置的状语之前

状语通常置于中心语之前,置于中心语之后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有强调的意思,其前面加逗号。

如……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七、用于后置定语之前

如海面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 八用于补充解释性的后置同位语之前 如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分隔重复的词语或说法

九、某个词语或说法为了表示强调而接着加以重复,用逗号分隔,有时为了解释说明,对重复词语的内容略加扩展

如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

十、用于后置的外国人名之前

许多外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在辞书条目或人名索引中把外国人的姓作为中心词置于名字之前,后置的名字前加逗号

十一、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第一、第二”和“其

一、其二”等序次语后面有停顿时用逗号表示

十二、用于说话时有停顿的关联词语之后

“但是、可是、然而、不过、结果、因此、后来、否则、不然、那么”之类关联词语如果在结构上有独立性,说时有停顿,其后可以加逗号。

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1)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十三、在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中,遇到公式时,如果这个公式可以用语言读出来,我们就可以按照《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不同的是常常选用小圆点的句号。例如:如果A>B,B>C,那么A>C.

在表格中,如果只有数字、单词,末尾不用标点;如果有句子,就应该和一般文句一样使用标点。

顿号的用法

特别提示:以下八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9多个并列词语之间,习惯前面几处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若【和】后需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

10并列成分之间已有问号和感叹号,不用任何标点

11并列成分较少时,不用标点也没有歧义且连贯通畅,不用顿号 12合成词(成语、熟语)之间不能顿号

1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面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标点。

14并列的书名之间也以不用顿号为佳 并列的括号之间也最好不用顿号

分号的用法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2、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3、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4、并列关系的复句,分句较短(只有2个)用逗号,不用分号。

5、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情况

下,应该先用停顿时间短的逗号,再用停顿时间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6、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

7、总结语前面不能用分号。

例: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括号的用法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放在句子标点之前。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9)表示沉默的省略;(10)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11)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等等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问号的用法

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时间……那里……(需要特定回答的问题)。如: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3、用在设问句后。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 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这时这几个选择项构成一个句群。例如:

(1)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鲁迅《狂人日记》)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6、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7、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 曹邺(816--?),桂林人。

8、问号和叹号是两种不同的标点,问号表示疑问,叹号表示感叹,各有各的作用,从原则上说不宜并用。但语言中的疑问和感叹有时有交叉,于是就产生了问号和叹号的并用。疑问和感叹两种语气的交叉主要出现在两种情况中:

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1)“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南方周末》2000年3月17日18版)

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1)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 超出这两种情况,就不宜并用问号和叹号。

问号和叹号的并用式有人写做“?!”,也有人写做“!?”。从规范化的角度说,最好能统一起来。因为这种并用出现在反问句和疑问句的末尾,问多于叹,所以专家们建议采用“?!”式。这种由两个符号组成的并用式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书面上只能占一个字的位置,而不能占两个字的位置。

● 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书名号的用法

1、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5、草案不用书名号

6、原则名称,活动名称,主题词,电视节目都用引号 7……撰写的(…)---加书名号

8、书报的版本、版别,如书的“英文版”“修订版”“重排本”,报纸的“海外版”等,一般不是书报名称本身而只是一个注释说明,因此应该把它们放在书名号之外。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在书名之前事先说明。例如: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

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的草案、试用稿等,因与书名结合紧密,往往用括号括起来放在书名号里面。例如: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 破折号的用法

1、表示注释。

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如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6、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7、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8、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9、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的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

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用冒号表示总结上文,总结的内容必须是单纯的,简单总结,无其他东西。破折号无限制

冒号的用法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 【特别提醒】

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B、下文内容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如: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去。(应该去冒号)C、一个句子中不能有2个冒号

D、【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的话中间时,用逗号。放在所说的后面,用句号。

引号的用法、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表明是简称。如: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6、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纪念日 如: “五四”运动

7、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如: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适用引号

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的话,也就是把别人的话或现成的语句照原样录下来。为了跟作者本人的话区别开来,直接引语要加引号。间接引语是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仍是作者本人的话语,所以不必用引号。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一半是直接引用,一半是间接引用的时候,仍是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例如:

(1)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我联想到了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C、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

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D不是照样引述,不用引号 对于历史事件

应该在数词外加引号,数词间加间隔号。例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加引号是因为这些数词具有特殊含义,它们是某月某日的省略写法,指的是特定的日子。使用间隔号是为了避免误解,如“一二九”,如果不用间隔号,也可以理解为1月29日。如果事件比较有名,不加引号或省略号也不会妨碍理解,也可以不用引号或省略号,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五四运动。

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一般要在数字外用引号,以旧历年号和地名命名的历史事件的名称,使用时一般无须加引号,因为它们是历史事件命名的通例,人们并不把它们视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但是,如果前面有“叫作”“称为”“发动了”“制造了”等词语,该事件成为“着重论述的对象”,就要在它们外面加上引号

序次语使用标点符号

“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的后面,用逗号。

“一”“二”“三”等的后面,用顿号。

“1”“2”“3”等的后面用小圆点。

数字外面如果有括号或圆圈,后面就不再加标点。

拉丁字母的后面用小圆点或空一格。

表示结构层次的序数,可以只用阿拉伯数字,在不同的层次间用小圆点隔开。例如:

1.1 l.1.l.2

1.2 1.2.1 1.2.2 1.2.3

在只有两层时,中间也可以是短横。例如: l-1 1-2 1-32-1 用①②③……或

(一)(二)……或(1)(2)……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用ABC或abc作序次,其后只能用小圆点,也可空一字。用罗马数码“Ⅰ”“Ⅱ”“Ⅲ”……作序次,用底线圆点。用第×章、第×节时一律空字,如:第一节 根据地建设。重点句型

1、他眼睛并不看我,只用一种疲乏的调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话,我觉得您简直——天真!”

2、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有之,还是其他?

3、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篇2

1 连字号和单词行末分行[1]

连字号行末的书写看似简单, 其实问题还很多, 尤其是在手写稿件中出现行末任意拆分单词结构, 连字号书写错误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 现就谈谈连字号行末正确书写格式。

1) 连字号仅占一个英文字母的位置, 连字号用于行末分行时是写在行末而不是写在行首;

2) 当写到行尾的英文单词是一个复合词时, 往往要在复合处分行, 但是, 符号标记有变。例如, 当手工书写到最后的一个英文单词是up-and-down时, 那么, 已有连字号的词只能在连字号处移行, 并使用双连字号, 以此区分非复合词的行末分行情况。例如up-and-down移行时应移作up=and-down或up-and=down (毛荣贵, 2001:158) 。

3) 连字号如何使用?行末的非复合词究竟如何分行?简单地说, 根据音节划分来给单词分行。但是, 这里有几条必须明白:

(1) 两个音节间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

如果该辅音字母前的元音字母是按重读开音节的规则读音, 该辅音字母要后移, 以保持其重读开音节的读音条件。如stu-dent;pu-pil;pa-per;stu-pid;pro-noun;fi-nal;no-tic;music;si-lence。

如果该元音字母是按重读音节的规则读音, 那么该辅音字母要前移, 使其保持重读闭音节的读音条件。如com-edy;man-age;pres-ent (n./adj.) ;min-ute;rap-id;prov-ince;pun-ish;prob-lem。

重读音节在后面时, 辅音字母通常后移。如re-port;present (v.) ;po-lite;de-feat;De-cember;re-pair;pro-gressive;pro-ductive。

(2) 两个不同的辅音字母在一起时通常都可分开, 前后各一个辅音字母。如doc-tor;num-ber;prac-tical;bos-pital。

(3) 字母组合辅音连缀不可分行。如dr;th;ch;ph;ance;tr;ck等, 但是ing除外。如will-ing-ful。

(4) 分行时, 前缀、后缀要保持完整。如inter-view;discovery;im-port-ance。

2 连字号和单词间的复合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单词不能当成一个修饰词用, 但用连字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就可以当修饰词用。前面谈到连字号在词的连接上无章可循, 但连字号的使用还是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的。现具体说明如下。

1) 由数字21到99构成的复合数字要使用连字号。

例如:We had fifty-four boxes in the attic.

2) 表示分数的词, 用连字号分开分数的分子、分母。

例如:We had two-thirds of a cake.

3) 用连字号连接前缀, 连字号一般与“post-”, “self-”, “ex-”, “all-”, “anti-”等前缀连用。

He conducted a searching self-analysis. (他进行了一次严格的自我分析。)

4) 用连字号连接某些字母, 在用前缀时, 使用连字号可以不致使人迷惑不解。

We Plan to re-evaluate the situation. (我们打算重新估计形势。)

5) 想把两个单词当成一个修饰词, 可用连字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构成复合修饰词。例如:It was a Smith-Jones deal from start to finish[2]. (这就是史密斯-琼斯的一项自始至终的协议。)

另, 文献[3]指出, 当有两个以上的词构成复合词作为形容词, 存在下列组合情况时要加连字号:

1) 形容词+名词, 如long-syllable types, high-frequency occurrences;

2) 名词/形容词+现在/过去分词, 如a disease-ridden ani-mal, long-lasting effect;

3) 短语及词组, 如a never-to-be-forgotten experience, country-and-western, a world-for-world account。这样就能防止写出egg laying hens, a shoulder high catch等错误词组。

采用连字号连接的两个词作为合成词, 和没有采用连字号连接的合成词词义可能差别很大。例如:没有连字号的合成词light year, 字面意思是一年比一年不重要;加上连字号, “light-year”是“光年”的意思。所以, 当我们需要构造一个新词作为符合修饰词时, 当我们书写单词到行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连字号的正确使用。

摘要:该文分别从连字号与单词行末分行的书写格式, 和从连字号与普通单词连接构成符合修饰词的构词这两方面, 结合具体例句谈连字号的使用。

关键词:标点符号,连字号,用法

参考文献

[1]任荣.小标点里大有学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 28 (2) :13-14.

[2]路庆云, 董锐.英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分析[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2, 4 (4) :58-59.

[3]Jarvie G.Chambers punctuation guide[M].New York:Chambers, 1992:156-158.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篇3

一、句号的用法

1.图片或表格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末尾不用句号。如:精彩的课间活动

2.如果文字较长,前面已出现句号,末尾不宜加句号。如:精彩的课间活动。校园里,洋溢着欢笑

二、问号的用法

1.选择问句的三种情况

(1)选项较短而在语气上没有停顿,只在句末用问号。如: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呢?

(2)选项较多(如三项),可以在每个选项后用问号。如:这一自然段,描写了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选项为两项时,前一项通常用逗号,为了表示选项的独立性,也可都用问号。如:①这是学生的错,还是教师的错?②这是学生的错?还是教师的错?

2.问号可以叠用,但最多只能用三个。如:怎么可以打孩子?你有没有尊重孩子??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

3.问号有标号的作用,可以表示存疑或者不详。

(1)马致远(1250?—1321),元戏曲作家。

(2)下一节目是什么课(数学?英语?)

三、逗号的用法

句内并列成分,如带有语气词,应由顿号改为逗号。如: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春天,小草啊,柳叶啊,山峦啊,都带着春天的颜色。

四、顿号的用法

1.相邻数字连用要分清是概数还是缩略形式,前者不加顿号,后者宜加顿号。

(1)小明大概八九岁的样子。

(2)一、二楼分别是一年级和二级的教室。

2.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入,宜用顿号。

(1)教师要经常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加油”等激励性的话语。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矛盾)、《骆驼祥子》(老舍)、《倪焕之》(叶圣陶),都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

五、冒号的用法

1.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

在举例式或条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号,宜另起段落来分清层次。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

市委领导:李维、张广

市教育局领导:李想、胡楠

2.冒号不能用于非提示性话语。

(1)吕氏春秋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ye)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2)據《吕氏春秋》记载,先民们“举重”谓“劝力之歌”,原始歌谣便由此产生。

3.冒号的提示范围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

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性传播、母婴传播。(这里不用逗号,用句号,表示冒号的提示到此)日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4.冒号不能用在无停顿处。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盗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发出后不能加冒号)

5.冒号不能和提示语并用。

章鱼有一个最大的本领:就是被敌人咬住不放时,……(句中冒号和就是不能同时用,可把“就是”去掉)

六、引号的用法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不止一段,每段开头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的末尾加上反引号。

七、括号的用法

1.括号有四种形式:圆括号()、 方括号[]、六角括号〔〕、方头括号【】。

2.括号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时,采用不同形式的括号。

一般用()

国籍或朝代用[]〔〕

公文发文年份用〔〕

电讯稿消息来源用【】

词条用〔〕【】

八、连接号的用法

有一字线,半字线,浪纹线三种,新规去掉了两字线,因其易与破折号混淆。三种连接号分工明确:

1.短横(半字线)用于连接。如:0456-8203361。

2.一字线表示起止,有的也用浪纹线,用汉字表示时,为避免与一误会,用浪纹线。如:2月10—14日 哈尔滨—大连高铁。

3.浪纹线表示数值范围。如:15~20天 30~50人。

九、书名号的用法

1.标示各种作品的名称:纸质读物、声像制品、电脑软件等。

2.标示作品的简称:如《新课标》。

3.标示栏目的名称:如《班任园地》。

十、分隔号的用法

1.分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分节:横眉/冷对/千夫指。

3.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如:接下来是歌曲/舞蹈。

4.分隔层级或类别。点号按停顿时间长短分为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分号,句号/问号/感叹。

2018最新标点符号用法 篇4

标点符号在小学生们看来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同时,标点符号也是文字书写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的要求非常严格。

很多学生分不清标点符号的用法,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重视,很多时候,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往往都体现在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上。

为了让学生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不再出现标点符号乱用、错用的现象,知牛网整理了新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大全分享给大家,建议老师、学生收藏,方便教学与记忆,今后学生考试不再出错!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要关注我们哦!

一、问号(?)

1、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像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销费者???

2、问号也有标号用法,即表示存疑或不详。例1:马致远(1250?—1321)例2:钟嵘(?—518)

二、叹号(!)

1、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2、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例1: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

例2:他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三、顿号(、)

1、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二、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1:“日”“月”构成“明”字。

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长”(《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四、引号(“ ”和„ ‟)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有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五、括号(()〔〕 【】 ﹝﹞)

1、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717人。

例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例3:信封上写着:“阿夷(姨),你好!” 例4: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标示序次语

例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例6:思想有三个条件:

(一)事理;

(二)心理;

(三)伦理。标示引语的出处

例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例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2、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可用方括号或内角括号 例1:[英]赫胥黎《进货论与理学》 例2:〔唐〕杜甫著

3、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4、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例:国发〔2011〕3号文件

5、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例1:〔奇观〕奇伟的景象。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六、连接号(短横线“-”、一字线“—”、浪纹线“~”)1、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 示例2:参见下页表2-

8、表2-9。

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示例6:吐鲁番-哈密盆地 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示例7: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示例8: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示例9:盎格鲁-撒克逊人

示例10: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示例11: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

2、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示例1:沈括(1031—1095),宋朝人。示例2:2011年2月3日—10日 示例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示例4:25~30g 示例5:第五~八课

七、书名号(《》)

1、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例1:《红楼梦》(书名)例2:《史记项羽本纪》(卷名)例3:《论雷锋塔的倒掉》(篇名)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

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表现的作品名称及简称

《渔光曲》(电影名)《追梦录》(剧名)《勿忘我》(歌曲名)《沁园春雪》(诗词名)《东方欲晓》(雕塑名)《社会广角镜》(栏目名)《光与电影》(电视节目名)《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

3、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例:科技人员研制《电脑卫视》杀毒软件。

4、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课题立项会。(×)

本市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颁发《敬老证》。(×)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六个奖杯。(×)《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文史杂志社》编辑力量比较雄厚。(×)

北京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八、分隔号(/)

1、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使用逗号和分号)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

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4、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例1:13/14次特别快车

例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5、分隔层级或类别

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

九、逗号(,)

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一般都用逗号。

2、用于较长的主语之后、句首的状语之后、较长的宾语之前,以及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另可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但公文中很少使用)。

3、用于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4、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连接,“以及(及)”之前用逗号。

例: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5、较长的并列词语之间也可用逗号

例: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6、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时,末尾的“等”类词前也用逗号 例: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7、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十、句号(。)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取决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3、图或表短语式的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文字较长也可用句号),但末尾不用句号。

十一、分号(;)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4、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例: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误)

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正)

十二、冒号(:)

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2、表示总结上文;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5、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套用冒号(须套用时宜另起段落显示层次)。

6、表面上像但实际上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7、冒号提示范围应与提示性话语一致,避免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8、无停顿处不能用冒号。

示例: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提示性话语);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非提示性话语)。

十三、破折号(——)

1、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与前后文连续;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只是注释而非正文,可不与前后文连续。

例1:在今年——农历虎年,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例2: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

2、破折号前通常不用点号,但表示对前几句话的总结或话题转折时可以使用。破折号后通常不用点号,但表示语音停顿或延长时,其后可用问号或叹号。例:我不是自然主义者,我主张……光描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必须……应该把……——这就是文学的任务。

十四、省略号(......)

1、省略号不能多于12个点,应与多点连续的连珠号相区别。

2、省略号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如果句子需要读出“等”或“等等”“什么的”等词语时,不用省略号。

例:(1)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误)

(2)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正)

3、省略号前后通常不用点号,但有时可以用。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可以用。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以及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在省略号后可用点号。

例1: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例2: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

例3:如果……,那么……

十五、间隔号(·)

1、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2、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3、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4、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5、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

6、当并列短语构成的标题中已用间隔号隔开时,不应再用“和”类连词。

例:《水星·火星和金星》(误),《水星·火星·金星》(正)。

十六、着重号(.)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1、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

2、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3、不应使用文字下加直线或波浪线等形式表示着重(文字下加直线为专名号形式;文字下加浪纹线是特殊书名号)。

十七、专名号

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用法: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现代汉语文本中的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名号。)

标点符号歌

关于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篇5

一、标点讲解,十六种常用标点。

二、趣味时刻,笑话一则

三、练习讨论。

(一)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在场的人冥思苦想,提笔作文。

不久,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

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

一个顿号“、”,一个删节号“……”和一个大问号“?”。

巴尔肯用鼓励的口吻对那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你给我不给” 把标点符号加在句子不同位置表达不同意思,最多可有7种意思

1、你给我不给?(生气地质问)

2、你给,我不给。(要求别人给,自己却坚决不给)

3、你给?我不给?(提出两个反问)

4、你给我不?给!(先威胁地反问,然后再次要求)

5、你给我!不给?(先要求,然后反问)

6、你给我?不给?(先猜疑地反问,然后反问证实别人的意思 你——给我不给?(既惊异又无奈,然后气愤地问)

(三)明明哥哥叫你去(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意思不同)明明,哥哥叫你去。(哥哥叫明明去)

你不让,我让.(正常语序,正常理解,字面意思)明明哥哥叫你,去。(明明的哥哥叫人去)

你不让?我让!(前面询问,后面表态)明明哥哥,叫你去。(有人叫明明的哥哥)

你不让我?让!(前面反问,后面命令)明明,哥哥叫你去

你,不让我让? 明明哥,哥叫你去

(前面强调,后面反问,半句意思:你不许我让啊?)明明哥哥叫你,……,去!

明明哥哥叫:你去

(一)变为短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变为词二首: 其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变为散文小品 其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变为戏曲小品: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幕启)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例如《阿Q正传》的下面一段:

“得得,……”

“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地叫。

“锵锵,”……“得,锵,锵令锵,锵 ”

“老Q。”“悔不该……”

“阿Q ”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

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 ”

“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 ”

“发财 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第一个“老Q”后面紧跟的是逗号,而第二个“老Q”后面紧跟的是句号,第三个“阿Q”后面紧跟的则是叹号,这是为什么?

第一次在“老Q”后面紧跟的逗号表示赵太爷下面有话要说,第二个“老Q”后面紧跟的句号表示这次称呼的目的就是要把对方叫住,第三次用叹号是表示万不得已,不得不厉声把对方叫醒过来,这些都表现了双方的心态。

(五)飞机迅速下降,二千,一千五,一千……五百米,巍峨的山影从机旁掠过,好危险哪!

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AB两处能否填入顿号呢?从表面上看,词语间似乎是并列关系,应使用顿号。但仔细考察语境,飞机是一边飞一边降,前后应是承接关系,所以不能使用顿号,应该使用逗号。C处只能使用逗号,不能使用省略号,否则飞机岂不撞山了?

(六)A.“谁让你去的?”“我□我自己愿意去的。”他斩钉截铁地回答。B.“谁让你去的?”“我□我自己愿意去的。”他吞吞吐吐地回答。

C.“谁让你去的?”“我□我□是我自己!”他的回答一声比一声坚定。

(七)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答曰:《几何》六角 笑话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席间,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吓得韬光养晦的刘备把筷子都掉落在地上。曹操问何以掉落筷子,刘备答曰刚才天上打了个响雷而吓了一跳。刘备说完,躬身拾筷时忽然放了个响屁,十分尴尬。

正窘迫时,只听身 後赵云坦然说道:「诸位莫要见怪,天上打雷,屁从云中来!」 赵云话音刚落,一旁的关羽跨前一步说:「诸位莫见怪,屁从羽(雨)中来!」 关羽刚刚说罢,张飞又接着朗声囔道:「方才一响屁,屁是飞来的!」 大家一阵哈哈大笑。唯独曹操没有笑,他对此事深有感触。送走刘备等人後,曹操对部下说道:「刘备的属下,一见主公有个闪失,都争先恐後地抢着承担和弥补,真可谓忠心耿耿。此事要是轮到你们,能够办到吗?」 众人都忿忿不平,深感委屈,不就是个屁事,还不是小菜一碟?

过了几天,曹操又请刘备喝酒,席间他想放个屁,看看部下反应如何。憋了半天,终于硬憋出个小屁。众人早已等候多时,听到“咕”的一声,大将许褚连忙抢先喊道:“屁是褚(猪)放的!” 侍中王朗紧跟着说道:“屁是朗(狼)放的!”

曹操一听瞪起眼来,其他人以为曹操嫌自己缓慢,都抢着往自己身上揽,夏侯敦争着道:“屁是敦(蹾)出来的!” “不对!”徐晃听了大声反驳,“屁是晃出来的!” 荀攸说道:“屁是攸(悠)来的!”满宠说道:“屁是宠(冲)来的!”蒋济说道:“屁是济(挤)来的!” 郭图说道:“屁是图(吐)来的!”钟繇说道:“屁是繇(摇)来的!” 接着....牛金:“屁是金(金)的!”曹洪:“屁是洪(红)的!”张南:“屁是南(蓝)的!”

..........曹操早已面红耳赤,正要发怒。谋士郭嘉嚷道:“都不对,都不对!大家说的不对!”.....不愧是我排名第一的军师。曹操暗暗想到。郭嘉接着摇着头说道:“屁是嘉(夹)出来的!”

刘备一等人已笑的东倒西歪........曹操气的昏过去了。

关于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一、句号

输入形式为。不正确的输入形式为 .

一般用法:

A、用于单句之后

所谓单句,就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

1、天晴了。

2、发展高新技术,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

B、用于复句之后

所谓复句,就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如: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任何童年或成年 的记忆都无法与其比拟。

C、用在省略号后面

有时在引文中只引用前面的,而取消后面的,这时省略号后面要加句号。凡是句意有尽头的省略号,后面也要用句号,因为这个句子是整句省略一部分。

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说:“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

D、疑问形式的句号

有些疑问句,如果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很弱,可用句号代之。

如:

1、人又不是石头,哪有不思想的道理。

2、他想:“我家有的是钱,想做官还不容易吗。”

该用句号而用成逗号,就会使得前后意思互相纠缠,接连不断,影响句意表达。有些写手,几百字一段话却只有一个句号,如果是演讲稿,演讲者会接不上气晕倒。

二、问号

输入形式为 ?

一般用法:

A、用于询问句末

询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让答话人回答的问句。从结构可分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三小类。

如:

1、“你叫什么名字?”(特指问句)

2、“清楚了吗?”(是非问句)

3、“你到底去不去?”(反复问句)

B、用于反问句末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它不要求回答,因为答案就在问句中。

如:

1、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2、难道这蝶雪,就永远消失了吗?

C、用于设问句末

设问句是说话人为了突出意思的中心,引起读者的注意,而有意采取的自问自答方式。

如: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D、用于选择问句末

选择问句是问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

如: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灭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E、用于表示疑问的独词或词语后

有些带疑问的字或词语后也用问号。

如:

1、“东?”他嘟囔了一句。

2、司马迁(前145—前87?)

三、叹号

输入形式为!

一般用法:

A、用于感叹句末

感叹句是使用感叹语气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句中常用“真”、“好”、“简直”等有强调意味的词,句末一般用语气词“啊”、“呀”。

如:

1、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2、雪,是冬的精灵呀!

3、“真帅啊!”

B、用于祈使句末

表示命令、决心、愿望之类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坚决、感情激奋的句末要用叹号。

如:

1、肖良大喝:“说话!快说话!”

2、让我们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C、用于感叹、应答词之后

表示感叹、应答的词,若带有强烈的感情时,后面要用叹号。

如:

1、“嗨!”彼此高兴地喊了一声。

2、何君问:“如何?”我答:“平常!”

D、用于象声词之后

以象声词构成的独词,表示声音强烈时用感叹号。

如:

1、“砰!砰!砰!”从远处响起枪声。

2、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E、感叹号的并用

特别大的声音和强烈感情的,为了引起人们注意,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后面可并用两个,甚至是三个,但这种并用形式不可滥用。

如:

1、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

2、“父亲!父亲!”

F、与问号连用

在一些表示复杂语气和心态的句子末,可以采用“?”“!”连用的形式,但这种连用形式也不可滥用。如:难道你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

四、逗号

输入形式为,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逗号在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单句、复句都需要它的存在,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来说,逗号每个写手都是会用的,错误的是出现多用现象,该用其他符号时都用了逗号。所以,这里不讲一般用法,只讲错误用法。

如:……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这句段话犯了“一逗到底”的毛病。

正确应该是:

……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五、顿号

输入形式为、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 .

一般用法:

A、用于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

并列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无论它们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并列词语之间都可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

如:

1、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周恩来同志杰出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经验、精湛的外交艺术、坦诚的外交风格,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为自豪。

B、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一般用顿号

如:现实要求我们更好地、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富民思想,以解疑释惑,更加坚定前进方向。

C、用于序次语

顿号用于序次语的后面,只表示序次和停顿,并不表示列。只是为了使序次语不和正文相混,看起来文字清楚醒目。

如:

1、名著是读者最多的。

2、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

3、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

D、顿号活用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强调说话人的语气和神态,在不该用顿号的地方使用顿号,形成“一字一顿”,能够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海滨上空响起一个女孩子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我们从此——

一、刀、两、断!”

顿号和逗号都是句中点号,又都是表示句中的停顿,使用起来容易产生混淆。区别在于:顿号只能用于并列词语之间;逗号则不仅能够用于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也能用于非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表示其语气或结构上的停顿。

六、分号

输入形式为 ;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分号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清并列分句之间的层次。

一般用法:

A、用于语义上有关联的各分句之间

如:散文之形,应活泼多姿;散文之情,应活泛流转;散文之神,应活灵活现。

B、用于时间上有联系的各分句之间

如: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迁过程。这个过程从宏观来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社会改革,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起飞创造条件;第二个阶段是全面起飞阶段,通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从传统的经济“平原”向发达的经济“高原”升迁;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与持续增长阶段,主要是将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成果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

C、用于内容上有对比的各分句之间

如:干得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可多得一点报酬;干得不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要少得一点报酬。

D、用于并列关系多重复句内的两在分句之间

如:如果诗歌是窗,散文则是门;如果小说是河,散文则是塘;如果戏剧是厅,散文则是廊。

E、用于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F、用于分项说明的语句之间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七、冒号

输入形式为 :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

一般用法:

A、用于引起下文的词语后

冒号引起下文,一般是在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之前,先有一个总括语进行总括说明,在总括语之后,用冒号表示。

如:有学者将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文献考古阶段;第二阶段,是实物考古阶段;第三阶段,是对建筑之诠释阶段。

B、用于总括前文的词语前

冒号总括上文,一般是先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最后在总结说明之前,用冒号表示,起总括的作用。

如: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C、用于解释性分句前

如:第一次跨进项南家的客厅,冷不丁吃一惊,吃惊这客厅的陈设: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字一画,都好生眼熟,仿佛在哪儿见过?!

D、用于引语“某某说”之后

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E、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

冒号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是”后面的词语的注意;二是便于在“是”的后面做分条式列举。

如:我要讲的是:有些节奏和音调优美的语言,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谐,的确赛似唱歌一样,美妙动人。

F、用于“注意”、“指出”、“证明”、“例如”、“如下”后

如:

1、例如:

2、现实与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难以同时兼得。

G、用于写信、讲话稿的呼语后

如:

1、广平兄:

2、各位领导、同志们:

八、引号

输入形式为 “ ”(双引号)‘ ’(单引号)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 ” ""

一般用法:

A、用于标明文章中引用的部分

引用他人的话、书中的话、自己的话,或者是人物的对话,来说明一件事情,证明一个道理。

如:

1、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是从下面看问题。”

2、“你姓什么?”“我姓冬。”

B、用于标示文章中需要突出的、含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章中有一些词不能按字面义、常用义去理解,用引号标示,既突出作用,又引起读者注意。

如:个别干部为求功名,往往是拜不动这尊“神”,又去敬那个“菩萨”。

C、用于标示文章中的反语、讽刺语

行文中为了达到特殊性修辞效果,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时,都应用引号标示。

如: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D、用于标示文中的象声词

如:我突然听到了楼上的房门已“吱”地推开了一条缝。

E、用于标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格言等

如:

1、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

2、还是俗语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实践着古人的遗训。

F、用于标示文章中的简称词语

如: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

G、用于标示文章中出现的新名词 如:当前必须禁止设计制造“电子情人”,因为它和“克隆人”一样,对人类有负面影响。

九、括号

输入形式为()

括号的书写形式有圆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最常用的是圆括号。

一般用法:

A、用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

行文中对句中的某些词语需要加以解释说明时,要用括号标明。

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用于注释整个句子

行文中对于用来注释整个句子的语句,要用括号标明,称之为句外括号。

如:生活中不存在透视图中所表现的那种单幅静止画面。(至于人用双眼观察,而透视原理基于单眼条件下的光学原理,则有更为深层的矛盾,这里姑且不谈。)

C、用于标明插叙动作的词语或剧本中关于人物情态和环境的描写说明

在行文时为了表示描写对象的情绪和听众的反应,须用括号将其引括出来,使之文字醒目、层次清楚,并与正文相区别。

如:

1、北京某大学邀请话剧《光绪政变》中的慈禧太后扮演者作演讲,主持人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好不容易把“老佛爷”——慈禧太后——请来了!(掌声、笑声,听众情绪顿时热烈起来。)

2、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D、用于标明序次语

如:

(一)(二)

(三)(1)(2)(3)

E、用于标明事情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如:

1、汕头开埠(1860)以后,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2、资本主 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

F、用于标明引文或文章的出处

如:谢国良在《〈孙子〉思想研讨》(《军事史林》1986年1—4期)一文中指出

G、用于标明文章的转接起讫

如:

1、(下转第X页)

2、(待续)

3、(上接第XX页)

H、用于给汉字拼音

如:

1、“戌”(xū)

2、不饮千觞与百觞。(觞:shāng,盛酒器。)

I、用于字典、辞书中的词条解释

这里的括号一般用方头括号比较醒目。

如:【巧言令色】言辞说得动听,颜色装得可爱,用来取悦于人。

J、用于行文中的订正和补充性词语

在引用他人的话语时,如果有错漏的地方,可用括号进行订正或补充。

如:“绍光我感谢您忘不了我,关心照顾我,您是我一生终(中)最忘了的朋友。”

十、破折号

输入形式为 ——

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破折号主要作用是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虽然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用途广泛,用法复杂,要掌握好它,并不很容易。

一般用法:

A、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如:我要到高原的湖边去,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蓝天上的鹰们。

B、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换

在说话时,由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或在思考时,由一个问题突转到另个问题,就应该用破析号标明语意的转换。

如: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

2、我乘夜行的火车穿过湟水谷地走向草原,谷地里那忽近忽远的灯火把一个个村庄移到了身后——母亲肯定在一盏油灯下念及我。

C、用于标明语意的递进

如: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

D、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折

这与语意的转换是有区别的,语意的转换是转到另一个不同的意思,而语意的转折,是转换到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去。

如:到河滩挖“浪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E、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表示结果,破折号后面的表示原因。

如:神州万里幅员,我最钟情于大西北。并非故乡,远胜故乡——故乡之谓仍是一个狭小的概念。

F、用于标明行文中的插说

行文中的插说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语词。为了区别于正文,插说之前可用破折号标明。

如: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

G、用于总说与分说之间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的句子是总说的形式,破折号后面是分说的部分。

如:这个农民问过几家旅馆,住宿都要几十元钱——有的要五十元,有的要三十元,最便宜也要二十元。

H、用于引下文

为了表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紧密关系,特意将破折号置于语句或段落的末尾,起到导引下文的作用。

如:飞机场的贵宾室里,张学良夫妇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团团围住——

记者:您是在何时和李登辉总统谈到希望出国的?

I、用于总结上文

其特点是破折号后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如:“……反过来,孤单一个人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J、用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原因是我的儿子要结婚,罗锅子上树——前(钱)紧。

K、用于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如:

1、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2、方达生:你——

L、用于表示语句或文章的出处、作者

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唐·刘禹锡《堤上行》

M、用于标明人物的对话或列举的事项

用破折号标明人物的对话,可不再用冒号和引号,有醒目的作用。

如:——你们斑斓的人生激起我创作的冲动,我真想写你们的爱情。——哎哟,人老的老了,死的死了,还弹什么浪漫曲!

十一、省略号

输入形式为 ……

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

......

省略号不仅可以表示文字的省略,也可表示人物说话时的某种情态或心理。因此,正确使用省略号,能使语句简明经济,含蓄深刻;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双份省略号,也就是十二个圆点…………)

一般用法:

A、用于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引用他人的话时,为了突出重点,对不必引用的部分就可用省略号代替。

如:《通志略》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B、用于标明列举时的省略

行文时,要列举许多类似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当列举到一定的数量,其余就可以省略。

如:有最大的湖泊、连绵的雪山、坦荡的草原、茫茫戈壁……

C、用于标明重复语句的省略

在行文时,遇到一些需要重复的语句,如实写下去,文章就会显得赘冗,可用省略号。

如:球场上响亮地传来:“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的喊声。

D、用于标明数目递增的省略

行文中要列举数目递增时,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如:裁判嘴中的哨声响了,女孩迅疾冲上跑道。100米、200米、400米……女孩看到终点。

E、用于标明语意未尽、意在言外的省略

引文时,有些话虽说完,然情丝不断,语意难尽,故用省略号,以引起读者思考和回味。

如:

1、当黑夜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我将用生命点燃微笑,为我远行的孤寂灵魂唱起最后的歌……

2、林伟颤抖着声音说:“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没想到你也这样势力、市俗。”

F、用于标明沉默或虚缺

在人物对话中,有时会碰到难以启齿、无话可答,或故意不说话的场面,可用省略号。

如:“你还没有娶媳妇吧?”“……”他绯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G、用于标明语意中断的省略

在对话中,往往会迫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将话说完,造成中断可用省略号。(注意省略号与破折号在表示话语中断时的区别,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

如:母亲插进来说:“这是我家的东西,你们最好自己到外面买,乱用别人的东西……”“妈!”宋慧叫道。

H、用于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

如:“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I、用于表示声音的延长

如:“我……不……认……命……!”

十二、着重号

输入形式为 .

作者在著书写文时,自认为特别重要的部分或需要强调的字、词、句,可用着重号。

使用着重号应注意:

1、如原文中没有着重号,作者引用时自己加上的,须在后面注明着重号为笔者加;

2、如原文中有着重号,作者引用时,也要注明着重号是原作者加的。

十三、连接号

输入形式有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集体。连接号有四种形式,各有不同的用法。

一般用法:

A、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的一个意义单位

如:秦岭—淮河

心理—物理实验

原子—分子论

B、用于相关时间、地点的连接,表示时间、地点的起止

如:一三七——一四三三

1977年—2001年

917~992

北京——广州

C、用于连接相关数目字,表示数目起止

如:4—6级偏北风

1000千克—1500千克

0.1~0.4米为小浪

D、用于相关字母、阿拉伯数字之间

如:HAW—4海底光缆

东方红—75拖拉机

DNV—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E、用于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

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十四、间隔号

输入形式为 ·

间隔号主要作用是用以表示某些少数民族人名或某些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之间的分界,月份和日期间的分界,书名和篇目之间的分界,诗体、词牌与题目的分界,朝代和人名间的分界等。如: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诗经·大雅·板》

3、《水调歌头·游泳》

4、唐·李白

十五、书名号

输入形式为 《 》­­

书名号没什么太多的复杂用法,一般就是用于书籍、文章、报刊、杂志、影视、戏剧、歌曲以及法规、条例等名称。由于标示的需要,还有一种单书名号〈 〉,用于在书名号里面。

如:刘心武《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十六、专名号

输入形式为 _____

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一般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如: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十七、几种其他标点符号

1、注释号(* ⑴ ①[1])

注释号是用来标明题目或语句注释的符号。

如: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隐讳号(×)

隐讳号主要是用来表示作者不必或不便直接写明的字词句。

如:还会有××事迹报告会。

3、虚缺号(□)

用来标明文章中所缺少的部分,原文中缺多少字,就用多少个虚缺号补在文中。

如:古碑上有一行字:串钱□□□□取其多刻剥民□□□□重敛而有□□。

4、斜线号(/)

用于字与字、词与词、句子与句子的中间,标明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如:

1、2750元/吨

2、李菊/王楠的双打组合也日渐成熟起来。

5、三角号(▲△)

用来表示需要突出的字词或者对某些话语和条例的分列。

如:▲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公布了一项职业声望调查,科学家高居榜首。

6、代替号(~)

用来表示代替重复字和词的一种符号,一般出现在字典里。

如:【求实】讲求实际:必须把革命干劲和~精神结合起来。

7、连珠号(…………)

用在目录中的标题和页码之间。

如:语言的交际功能…………………………………………(27)

文章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篇6

1.若标题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现象,且之间表示承接、层进和并列关系时,中间可用间隔号(?)如:

《画蛋?练功》 《树木?森林?气候》 《篱笆?女人?狗 》 《合力?动力?凝聚力》 《 崇高?质朴?创造》——长影的艺术追求

标点符号表解释说明对象的用法

在文艺评论、文学鉴赏或读后感式的文章标题中,可在副标题中用标点来解释说明对象。如:

一篇八十八字的名作——《读孟尝君传》赏析

名文未必无讹——也谈《读孟尝君传》

由疑问句构成的标题或小标题后面可用问号

如: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觅渡,觅渡,渡何处?》 《“友谊”,还是侵略?》《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岂能以好恶辨亲疏?》

在报刊杂志上,新闻标题中标点符号运用比较复杂

①、需要强调的专名、简称一般要加引号。如:“非典”、“一国两制”、“”、“禽流感”、“三个代表”、“三观教育”“SARS病毒”等等。

②在表示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及突发事件时,若标题用数字表示,则要求用引号。如:“11?9”事件、“11?21”空难、“七七事变”、“一二?九”诗歌朗诵会等。

③若采用正副大小标题,正标题并列词语或短语间一般不用标点,用空格表示,副标题前可用破折号。如:

生生不息 其命维新——访学者任继愈

小政府 大市场——海南省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

团结向前 繁荣文艺——祝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标题中引用成语、术语、歇后语、诗句及名人名言时要用引号强调突出

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浅谈大语文观教学的前景

“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垮”——读《老人与海》有感

标题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要用引号表明

如:《论“费而泼赖”应该缓行》《“拿来”主义》。

《今日“包身工”大揭秘》 《说“后生可畏”》《“回声”的启示》

标题中可用逗号或破折号来表明层次或关系

如:

《走好,21世纪 》 《别了,司徒雷登》(倒装强调) 《山歌,大山的灵魂 》 《大堰河,我的保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主谓停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数学——撬起来的杠杆 》 《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 《写作“三部曲”——多读、多积、多写》

.标题中有书名或篇名时,需用标点

如:《宽容》序言 《呐喊》自序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曹雪芹与《红楼梦》等。

标点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时,可以用标点作题目或辅以标点符号达到简洁、醒目、新颖的艺术效果。但在文章中要把标点符号的内涵阐释清楚,不能让人产生歧义和误解。如:

《!?…》——车祸发生之后 题目中的三种标点与文章的三组镜头:“车祸发生刹那场景触目惊心”“人们袖手旁观发人深省”“呼唤公德意识任重道远”相呼应。题目可谓简洁、醒目,又能引发人们无限联想和沉思。

《沙尘暴……》这个题目中的省略号既代表沙尘暴的形状 ,又深刻地提示了治沙的艰巨与任重道远。

总之,标点符号种类多,用法灵活。在文章标题中,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来准确运用这种无声的语言,不要为出奇而画蛇添足,从而使题目产生歧义。

出版排版规范中,标题序号等级为:

第一级,一、二、三、(用顿号);

第二级,(一)(二)(三)(不用任何标点);

第三级,1. 2. 3. (用圆点,不用顿号);

第四级,(1)(2)(3)(不用任何标点);

第五级,用英文字母。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篇7

虽有学者已提出留学生使用“个”时的泛化现象, 但在分析原因时忽略教学过程, 讲解没条理, 及对“个”的组合功能没有分类归纳, “个”的教学方法没有提起重视。

一.量词“个”的组合特征

对500条现代汉语语料的分析, 选取有效语料, 以“数词+‘个’+名词”为基本结构, 对该结构中名词的分析来对“个”的组合特征进行归类。需提出的是, “个”后面除了可加名词, 还有偏正结构 (一个特殊阶层) 、联合结构 (八九个男人女人) 、数量短语 (一个九寸, “一个”就充当了主语) 等, 但本文主要讨论名词。

学者提出的, 量词“个化”现象使一些表达失去感情意义以及评价意义, 比如“一个老师、一个母亲”失去了由“位”表达的“尊重、敬爱”的感情色彩。但这些表达已被人接受, 所以此文亦如此。

(一) 数词+个+亲属称谓

a.两个姐姐b.一个妹妹c.一个舅舅

由此类推, “一个叔叔/姑姑/哥哥/儿子/女儿”等也可成立。

(二) 数词+个+身份名词

1. 数词+个+职业名词

a.一个老师b.五个歌手c.一个艺术家d.一个画家e.一个星探f.三个演员g.一个模特h.两个导演i.一个文人

“老师、歌手、艺术家”等都是表示职业的名词。

2. 数词+个+关系名词

a.一个同学b.一个妻子c.三个同事d.两个哥们儿

“同学、妻子、同事、哥们儿”都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名词。

3. 数词+个+阶段名词

a.一个姑娘b.一个大人c.一个小孩d.一个青年

“姑娘、大人、小孩、青年”是揭示一个人的不同成长阶段的名词, 所以把它们归纳为阶段名词。

(三) 数词+个+抽象名词

a.一个意思b.一个特点c.两个心愿d.一个梦境e.一个答复f.一个念头h.三个故事i.五个阶段j.八个动作k.两个目的l.一个霹雳

此类组合中, “意思、心愿、梦境”等等都是表示抽象的名词, 用“个”来修饰是强调该抽象名词的从头到尾的整体性或者是从始至终的连贯性。

(四) 数词+个+具体名词

a.一个包儿b.三个架子c五个钢镚d.十个座位e.一个土坎

“包儿、架子、钢镚”等都属于具体名词, 此外, 我们还可以想到“一个苹果/西瓜/橙子”等表达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五) 数词+个+语言单位

a.一个字儿b.一个字母c一个句子d.一个词语

被有关学者单独列出来, 归为语言单位的表达。

(六) 数词+个+时间名词

1. 数词+个+时间

a.五个钟头b.一个通宵c.三个礼拜e.两个月f.一个清晨g.一个下午

这类时间词, 都表示成段的时间, 而非时间点的名词。

2. 数词+个+节日

a.一个开斋节b.一个春节c.一个月饼节d.一个杂技节

“个”后是节日的词, 我们还可延伸出“一个情人节/中秋节/泼水节”等表达方式。

(七) 数词+个+处所名词

a.一个院子b.一个包间c.一个报摊d.一个小巷e.两个 (间) 屋儿f一个 (家) 饭馆儿g.一个 (所) 学校h.一个 (家) 商店i.一个 (间) 地下室j.一个 (条) 小道

这类组合方式, 除前四个, 后面的像“饭馆儿、学校、商店、地下室”等都有专用量词, 但也可用“个”修饰, 这是根据学者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提到的“‘个’也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例如:‘一个 (家) 工厂’、‘一个 (所) 学校’”等1。

(八) 数词+个+集体名词

a.五十六个民族b.两个部落c.一个家庭d.三个师e.两个团f.一个连g.一个军h.一个剧组i.十个班

“民族、部落、家庭、团”等等都是集体名词, 那么被数量结构修饰的时候也是强调了其整体性。

二.量词“个”的偏误

对留学生的量词使用过程中的偏误语料分析, 抽取留学生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量词“个”的泛化的例子来讨论量词“个”在语义上的区别性特征。

(一) 概念意义

a.一个 (条) 鱼b.一个 (张) 桌子

上面的例子, 我们可看出很多名词是有其专用量词, 而且其专用量词都有一定的语义内涵。

“条”2

a)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一条鱼)

引申用于人体。 (一条人命)

b)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一条意见)

“张”3

c) 用于可张开、可闭笼或者卷起的东西。 (一张嘴)

d) 用于平面或者有平面的物体。 (一张桌子)

e) 用于某些农具、乐器。 (一张古琴)

通过对量词“条、张”的语义内涵的分析, 可以看出量词“个”的代用没有体现出后面量词的语义内涵。

(二) 附加意义

a.一个 (位) 父亲b.一个 (种) 方式

显而易见, “位”包含一种尊敬、礼貌的感情色彩;“种”除了强调与同类事物有所区别, 还有正式的书面语的色彩。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我们在讲解这些名词的专用量词时候一定要强调其差异性, 不能笼统地用“个”来代用。否则, 影响交际的效果。

三.以“个”为代表的量词教学

通过前面对“个”的组合特点以及语义特点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个”为代表的量词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 突出特征法

通过分析我们可发现“个”缺乏其他量词所有的明显的区别性特征, 可以采取突出特征法, 强调名词与其专用量词之间的语义内涵的统一性。例如在教“鱼、桌子”这些名词的时候, 采用图片、实物展示的方法, 让学生形象地掌握所对应的量词区别性特征。

讲解量词时, 可以举出所对应搭配的名词, 并指出其显著特征, 可以提高量词的复现率。比如“张”, 可让学生了解用于平面或者有平面的物体的特点, 从而记住“一张桌子、一张纸”。

(二) 系统分类法

本文对“个”的组合特点进行分类整理, 在教学中, 对“个”的讲解就可以有条理、有规律地进行。如“春节、中秋节、情人节”等表示节日的名词就可以告诉学生用“个”来表达;当然, 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 要结合其语义内涵。

系统分类法, 让学生掌握了单个词的特点以及用法, 如果该量词还有其他可以搭配的名词, 也可列举, 让学生注意到名词之间的相似点。比如说“条”, 可以让学生注意鱼的条形身体, 然后可以列举“蛇、绳子”等, 让学生注意到“鱼、蛇、绳子”的条形状的特点, 成为一个系统。但注意一次不要列举太多, 要循序渐进。

(三) 排除干扰法

有学者对“个”的虚化成助词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个”除了作为量词使用的情况, 还有其作为助词使用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对留学生掌握“个”有干扰作用。比如说作为助词使用的“个”例子:

a.“哭个没完”b.“吵个不停”c.“打个半死”

这类结构在中高级留学生教材中出现的频率会很高, 留学生容易认为“个”的用法很广泛, 可以随意代用。这也成为了留学生“个”的泛化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选择留学生的阅读材料时要有科学性, 减少干扰项。

本文针对量词“个”的泛化现象进行分析, 这只是基于此现象的典型性的原因。通过对量词“个”的组合特点的分类以及“个”在语义层面不同于其他量词的特点的分析, 力图加强文化意义在量词教学中的重视, 并试图对对外汉语以“个”为代表的量词的教学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对于切实效果还需要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第52页,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施艳婷:《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 《语言教学研究》2010年10月。

[3]薛健:《个1、个2、个3———“个”的语法功能及语法意义研究》,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李元芝:《体量词“个”“位”“名”“员”的语义特征比较》, 《语言文字修辞》2007年8月。

[5]薛健:《量词“个化”问题管见》, 《汉语学习》2006年10月。

[6]伏学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5月第2期。

浅析不定式符号to省略的用法 篇8

1. 感官动词和使役动词后接不定式作宾补时,必须省略不定式符号to;巧记这些词:一感(feel)、二听(hear, listen to)、三让(have, make, let)、四看(watch, notice, see, look at);但这些动词在被动语态中则必须加上to(let除外)。

(1)She tried to make her son quit smoking, but she failed. 她尽力让儿子戒烟,但他不听。

(2)He is heard to sing next to the room every morning. 每天早上听到他在隔壁唱歌。

2.在介词but,except等表示“除了……”之意的词前,若有实义动词do,介词后作宾语的不定式常省略to;若无do,则to不能省略。巧记:有do去to,无do加to(do为实义动词)。

(1)The little girl had no choice but to cry.

除了哭,小女孩别无选择。

(2)My father can do everything except cook. 除了做饭,父亲什么活都会干。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定式由连词and,or或but连接时,从第二个不定式开始往往省略to;但如果表示强调对比之意,则不省略。

(1)The teacher asked us to read the article and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老师要求我们读这篇文章,并且要翻译成汉语。

(2)Wouldn’t it be better for her to continue to do this work than to take up something new?

让她继续做这工作,而不另外做新的工作是不是更好一些?

4.含有do的名词性从句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是“all+定语从句”时,其后作表语的不定式可以带to,也可以不带to;充当其他成分时,不定式要带to。

(1)What I want to do first is(to) congratulate my son on his success. 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祝贺我儿子的成功。

(2)All I could do was (to) help them.

所有我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

5.在why引起的下面的问句中,省略to直接加动词原形:Why do…?或Why not do…?

(1)Why spend so much money?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2)Why not let her have a try?

何不让她试试?

6.在一些固定结构后面省略to: had better, had best, would rather, would rather…than, would sooner, would sooner…than, could/can not but(不得不), can/could not choose/help but, might (just) as well, (do) nothing but。

(1)They would rather try and fail than give up the plan. 他们宁愿尝试不成功也不愿放弃这个计划。

(2)I cannot but agree to his terms.

我只好同意他的条件。

7.在情态动词和一些助动词后面,必须省略to。

(1)If you work hard, you may succeed in time. 努力学习,你迟早会成功。

(2)Time permitting, she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week. 若时间允许,下周她将去北京。

但ought to/used to/have to除外。

(1)We ought to respect our parents.

我们应当尊重父母。

(2)He used to watch TV every night.

他过去每晚看电视。

8. 在help, bid等动词后面,to可以保留,也可以省略。

(1)I often help my mother (to) do housework on Sunday. 星期天我经常帮妈妈做家务。

(2)He bade me (to) take courage.

他叫我拿出勇气来。

9.用在比较连词than后面的不定式中的to可以保留,也可以省略。如果than前后的语法功能一致,则to保留与否也需一致。

(1)It is easier to say than to do.

说着容易做着难。

(2)He would die rather/sooner than yield.

上一篇:节日祝福语简短中秋下一篇:大学生当村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