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经验体会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椎间孔镜经验体会(精选6篇)

椎间孔镜经验体会 篇1

椎间孔镜手术的并发症一:写在前面1:大环境:所有的外科医生都希望能对患者产生症状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来解除患者的病痛。但外科医生不是神仙,有时手术效果达不到他们或患者的期望。在目前国内医疗环境下,如果手术达不到预期效果,就会被称作“并发症”,甚至被称作“误诊误治”,很可能会变成一起医疗纠纷,造成赔付和名誉损失。在这样环境下,外科医生被迫成为“必须保证每个手术效果的神医”。这种尴尬的处境是国内每一个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虽然“一个非预期的手术效果是否是并发症?副作用?医源性或不明原因损害?”并不是我下面要讨论的内容,但鉴于目前国内医疗环境,还是要给那些即将开展脊柱微创手术,或者正在开展手术的医生一些建议,:术前沟通,取得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充分认可和理解非常重要;给出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补救措施并取得认同;同时对慢性痛患者的精神社会因素要有充分了解。这就要求作椎间孔镜手术的医生自己要对该手术“完全的理解”,首先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理解微创手术的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的局限性和缺点,要接受并理解微创手术的局限性。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优秀的脊柱外科医生和软组织外科医生对微创脊柱手术,甚至对椎间盘疾病进行手术干预持反对意见,有的批评很激烈。我们接受这种批评,但只要我们熟悉解剖,充分理解椎间孔镜技术,并接受它的“局限性”,了解它的缺点,椎间孔镜手术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值得每一位脊柱外科,疼痛科,神经外科医生去努力做的。2:三宗罪(1)诊断错误,或漏诊,选择患者错误;(2)盲目扩大适应症,选择错误手术方式。(3)手术部位错误。以上三条是椎间孔镜医生必须避免的,在早期的包括显微通道和显微内镜手术中,节段错误时有发生,虽然椎间孔镜手术是在X光机监控下完成,但节段错误或部位错误依然存在,这种错误完全由“粗心大意”导致,是不能原谅的。3:原则上所有脊柱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在椎间孔镜手术中都有可能发生,都应一并作为该手术的并发症来加以关注,本论述参阅以往椎间孔镜专家有关论著结合自身手术经验仅提供“椎间孔镜手术”最常见,和特有的并发症加以描述,希望给临床手术医生开拓视野,增长对椎间孔镜手术的深入理解。4:详细讨论并发症并不是吓唬缺少经验的椎间孔镜医生。相反,了解这些并发症会缩短他们成熟的历程,使他们更精准的掌握和理解椎间孔镜技术。

二:并发症及应对1:“灾难性”并发症。该节讲述的并发症是指一旦发生就会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以及手术无法完成,补救措施繁杂难行。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终身残疾的一类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大多是因手术医生操作不当,粗心大意引发,应严格杜绝其发生。共包括血管损伤事件、内脏损伤性事件、神经损坏事件三种。1.(1):血管损伤严重的血管损伤来源于椎间孔附近的腰动脉及其分支、椎体前缘的大血管损伤。在椎间孔入路时腰动脉及分支损伤常常在椎间孔成型过程中,环锯和魔钻位置靠近椎间孔上部椎体后缘,有报道此处出血可达到6000毫升以上。一旦出血不止,手术将无法进行,镜下止血困难,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需要输血抢救治疗。笔者术中遇到此类情况(后有图片说明),即刻终止手术,改平卧位,局部打腹带强力加压包扎,输液观察,病人无异常,两天后改椎板间入路手术。有报道病人出血量超过6000毫升,进行输血治疗并请血管外科行腰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才得以脱险。无论是经椎间孔入路还是椎板间孔入路穿刺过程中,或者试图取出更多椎间盘组织时器械穿破椎间盘前缘,都会造成腹腔大血管损伤。如果影像发现器械已突破前缘,病人又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即表示大血管损伤。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手术,改平卧位,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请普外科,血管外科会诊行剖腹探查血管修复手术。1:(2):脏器损伤器械一旦突破椎间盘前缘进入腹腔,就会损伤腹腔脏器,在既往的病历报道中有结肠损伤,并引发椎间盘感染,椎旁脓肿;有等离子激光电极穿破腹腔,引起肠穿孔坏死,不得不行肠切除的病历;有损伤对侧输尿管的病历报告。损伤腹腔脏器一般不会造成手术中即时症状,严重病情出现在术后几天或者几十年内。之所以把它也列为“灾难性”并发症,主要是这种损害对病人来说太过严重,容易造成终生残疾。器械之所以会突破椎间盘前缘,大都是操作不熟练,粗心大意,透视少;在两级穿刺针或套管出现“卡顿”时,不能及时发现,使前级针或者套管跟随后级前行;侧路穿刺背倾角太大甚至超过60度;抓钳用力过猛突然深入。脏器损伤一旦发现就要多学科会诊及时处理。1:(3):神经损伤:列入“灾难性”神经损伤的主要时神经根断裂和马尾神经损害。神经根断裂来自抓钳、篮钳,环锯;马尾神经严重损伤来源于通道和其它器械的反复长久挤压。有报道显示神经根断裂发生率居高不下,马尾神经损害导致会阴麻痹,大小便功能、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时有发生。1:(4):灾难性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操作谨慎;多透视;椎间孔入路时不要在椎间孔上三分之一并靠近椎体位置操作;器械卡顿时,退出重新进入;保持对前一级针或套管深度的高度敏感;任何对硬膜囊的挤压都是不明智的,症状往往是术后的麻木和瘫痪。以上几点是笔者对初学者的建议。“灾难性并发症”不能发生,也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每一位见识过它狰狞面孔的医生都会终生难忘。让我们时刻记住美国脊柱微创大师,显微通道手术先驱约翰.马库奇在他的论述中这样的描述“颈椎间盘手术时,没有比撕裂椎动脉时引起手术室内的紧张慌乱更可怕的了。”

2:意外并发症。本节讨论的并发症之所以被叫做“意外”,是因为他们的发生总是“在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出现”,处理不当会造成更加严重伤害。截止目前,笔者了解和亲身经历的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手术器械断裂、椎管内高压综合症。〔2〕:(1):手术器械断裂有文献可查的椎间孔镜手术中发生在病人身体内的器械断裂有导丝断裂、等离子电极断裂、咬钳断裂。(发生在病人体外造成重大损失的有内镜断裂,光导纤维断裂。不作为并发症论,)导丝断裂皆因导管、魔钻、环锯与导丝形成夹角,挟持导丝前行,要么导丝危险的进入更远处组织内,要么导丝发生弯曲断裂;反复使用受损过的导丝也是发生断裂的原因。咬钳断裂往往发生在试图利用扭转力取出较大组织块,或者用咬钳咬除增生骨块时。导丝和咬钳断裂常能及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利用椎间孔镜取出。如果断针游走较远,无法用椎间孔镜取出,则考虑多学科会诊,开放手术取出。等离子电极在反复应用或者深入较硬组织内旋转时其头端会发生断裂。有趣的是大部分电极断裂都不能被及时发现,往往是术后因为断裂在体内的电极产生了症状时才被发现。所以在决定结束手术前检查电极是否完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细节。因为电极断裂只要及时发现,都能在镜下取出,而一旦在“成为产生症状的异物”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一件“医疗纠纷”了。(镜体和光导断裂发生在病人体外,造成医院自身重大经济损失。椎间孔镜器械时是精密贵重医疗器械,使用者一定要好好爱护。不作为并发症论。)〔2〕:(2):椎管内高压综合症椎间孔镜手术是用生理盐水作为媒介的全内镜手术,大量有压力的生理盐水灌洗手术视野,可以止血并冲出碎裂组织,保证镜下手术野的清晰。当冲入盐水压力过高、手术时间拉得过长、硬膜外腔显露多、特别是硬膜囊不完整时,盐水会顺椎管向头端渗入,引起颈髓受压,从而产生椎管内高压综合症。笔者遇到过两例,参考其它文献,该并发症的表现是病人突然诉说颈部不适,不能耐受,头颈部疼痛,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烦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冲水,观察病人情况,对症处理,如果病情改善可以考虑继续完成手术。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就要果断终止手术,改变体位,对症处理。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到,都能化险为夷。孔镜手术中出现椎管内高压到情况多发生在俯卧位、椎板间入路、术中硬膜有破裂、反复利用水压止血这几种情况下。关于冲水的压力,参考既往文献,尚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专家主张水袋放置在距离椎管水平1.5米高处。有部分专家在研究电子控水装置,尚无结果,不实用,不再论述。

椎间孔镜经验体会 篇2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及减压术,VAS评分,疗效

目前,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多,运用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者还比较少。本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36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现患者椎管内无出血与粘连,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2~74岁,平均45.23±2.18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0.69~2.72个月;单节段椎间盘突出29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因术中采用局部麻醉,可能有部分患者在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手术前医者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术前应准备可透视X线手术床、手术架及C型臂X线机,一瓶50mL碘海醇椎间盘造影剂,一支2mL无菌亚甲蓝染料,以及生理盐水30000mL,用于术中的持续灌洗。

1.2.2 手术方法

①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腰部稍向后突,使椎间空隙能够充分张开,从而扩大Kambin穿刺三角区的面积。②定位:用克氏针在前后位X线机透视下,沿腰椎棘突中点标一条纵线,同时沿椎间隙中央标一条横线,两线交点即为正位像椎间盘的中心[1];同时,在上下椎弓根之间标上纤维环,作为安全穿刺三角区。在侧位X线透视下,依据椎间盘的倾斜方向,标定椎间盘的侧位线,其与经椎间横线的交点即为穿刺点。穿刺点位于棘突中线外侧9~13cm,但应根据患者的椎间孔大小与体型进行确定,椎间孔小、身体发胖者其穿刺点应偏向内侧。③穿刺与造影:取18号穿刺针,根据已有的标点方向,在被压迫椎体的上关节突前外侧下缘进行穿刺,并通过穿刺通道,注射0.5%利多卡因2~3mL于关节突周围;通过18号穿刺针经椎间孔插入椎间隙或脱出的椎间盘内,注射碘海醇、美蓝混合液2~5mL进行椎间盘造影。④安放工作套管:插入导丝并以穿刺针为中心行1cm切口,然后拔出穿刺针,扩张导棒由小到大沿导丝逐渐插入,导棒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紧贴在上关节突前下缘;同时,扩张导管沿导棒逐级插入,扩大手术通道,通过椎间孔注入椎管内。标准TESSYS手术穿刺点为正位X线透视图像下导棒头端位于棘突中线上,侧位X线透视图像下导棒头端位于下位椎体后上缘。清除上关节突外侧缘部分骨质,然后放置扩张器扩大神经孔,同时放入直径7.5mm的工作套管。⑤椎间盘减压:通过套管置入椎间孔镜,运用正确型号及角度的髓核钳和髓核剪切钳,通过3.7mm的中央工作通道,在椎间孔镜监视下取出突出、脱出或游离的椎间盘组织;探查与松解神经根,通过双极射频对椎间盘进行消融减压及纤维环撕裂口的皱缩与成型手术[2]。椎间孔镜髓核摘除与减压时间通常为20~30min。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3]评定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3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有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而未完成手术[4],其余35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对其中3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时间为10.89±2.37个月;患者术前VAS评分为5.69±0.45分,术后1周降至1.10±0.65分,术后6个月降至0.58±0.35分,各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患者术后恢复优22例,良7例,一般4例,差3例,优良率为80.56%。

3 讨论

腰椎间盘切除术中,运用椎间孔镜技术(PT-ED)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局部麻醉后进行腰椎侧后路经皮穿刺,在内镜直视下取出突出或脱出的椎间盘致压物,患者在局麻状态下,能够感觉手术过程。患者腰椎后方肌肉与骨关节韧带结构均无损伤,也无显著腰骶部疼痛,对椎体无损伤、对腰椎稳定性也无显著影响,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小。该术式无需对神经根与硬脊膜囊进行分离与牵拉,也不用切开手术点周围的神经组织,椎管内的神经不会受到影响,椎管内无明显出血与粘连,因此患者恢复较快,本研究结果亦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世伟.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2]康成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李士春,郭昭庆.评分系统在腰椎疾患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758-761.

椎间孔镜经验体会 篇3

【关键词】护理体会; 椎间孔镜; 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49-02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疼痛科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4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 2012年 1月 -2012年 12月来笔者所在科室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48例患者,男 28例,女 20例,年龄 19~66岁,平均 (47.6±5.5)岁,病程 6个月~7年,平均 (2.9±1.2)年,患者均有较为严重的腰痛症状,失眠症状,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2 护理方法与体会

2.1 心理护理 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多交谈手术的必要性。[1]术前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尤其在局麻清醒状态下对术中出血及疼痛恐惧。

2.2 术前护理

2.2.1 疼痛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有腰部疼痛症状,在手术开始前与患者进行交谈、聊天,降低其心理负担,转移其注意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患者的行为表情变化加以观察,将患者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表对其打分,让患者对照疼痛程度按十分制进行自评,重度疼痛程度 10~7级,中度疼痛程度6~4级,轻度疼痛程度 3~1级,没有疼痛 0级[3]。患者术前进行疼痛评分分,在术后进行一次疼痛评分,若仍然是中重度疼痛,可通过按摩、热敷法降低其疼痛感,并辅以药物镇痛 [2-3]。

2.2.2 术前准备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锻炼,使患者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如双手举高动作,俯卧动作,少次长时锻炼,有利于术后腰背肌锻炼的顺利开展和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继续。向患者讲解这些训练的必要性,使患者能主动按要求进行练习。在手术前几小时内禁止饮食、饮水,并准备消炎药及止痛药,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准备[4-5]。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向病房护士交接班时应告知后者注意观察尿色。因术中使用亚甲蓝作为显像剂,虽然部分亚甲蓝在手术过程中被冲洗液冲洗出来,但仍有可能部分亚甲蓝经肾脏代谢排除,因此尿液颜色有可能呈蓝绿色,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尿液颜色多于术后6 ~ 12h 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6]。交接班时还应告知病房护士注意观察腰部及患肢疼痛变化情况,患肢肌力、感觉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头痛等。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其具有微创、疗效好、出血少、可视清晰、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效果仍无法有效降低疼痛时,可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椎间盘手术進行治疗。经过手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改善,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术前。该术士与其他相比,并发症相对较少,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因手术造成的心理负担和手术身体创伤,结合规范的护理手法和康复指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疼痛感。因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梅香,王传升,马振武 .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3(3):194-196.

[2]叶秀琳,邱岸花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 [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71-72

[3]王志华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 [J].职业与健康,2003,19(7):159-160.

[4]郑治海,于常娟 .热补针灸并牵引、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09,6(5):48-49.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记录 篇4

2015-12-05

8:00 操作记录 操作记录名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操作起止时间:09:40-12:30 操作过程:患者右侧卧位于手术床上,右下腹垫枕8CM,沿脊突标记正中线为A线,标记髂嵴最高点为A点,然后左旁开11CM画一条与脊柱平行的水平线B线,当DSA侧位时。用一个导针帮助确定进针路线,从髂嵴最高点A点到突出的髓核画一条进针路线C线,B线与C线交叉点即为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贴无菌贴膜,局麻穿刺点,插入一个18G的穿刺针经L4/5安全三角,到达突出髓核后外侧,在18G穿刺针中放入一22G空心针,到达突出髓核。推出22G针,插入导丝,沿导丝推出18G穿刺针,保留导丝,用手术刀在进针点切开一8mm小切口,沿导丝向小关节方向插入导杆,沿导杆逐级放置外套管扩张软组织,在红绿套管间插入22G穿刺针给予0.5%局麻药。沿套管逐级放入环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环锯,通过环锯切掉部分上关节突,扩大L4/5椎间孔远端,侧位影像显示环锯的前端正好处于终板的后角,正位显示前端正好在棘突的中线,不超过中线,取出环锯,沿着红色导杆放置工作套管,然后取出导丝和红色导杆,DSA下确定工作套管放置在神经根下方,椎间盘水平,顶端正好在中线,开口朝向突出的髓核。接椎间孔镜,在屏幕上清楚显示纤维环及突出的髓核,用髓核钳反复夹取出退变突出髓核,探查,松解左L5神经根松弛,颜色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搏动良好。接双极射频消融止血,封闭纤维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出血约20ml,术中所取髓核标本请病人家属过目后送病检,术后安全返回病房,予消炎,营养神经药物静滴。

椎间孔镜经验体会 篇5

(1)入院后主动热情接待患者,熟悉责任护士及病区环境,讲解消防安全等规章制度。(2)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3)嘱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4)卧床休息,避免久坐,弯腰及负重,下床时佩戴合适的腰围。(5)安全管理:卧床时加用床栏,防止坠床。2.术前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指导: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缓解情绪,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2)疼痛指导:可以采取物理疗法、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同时给予药物止痛:乐松60mg口服,一日一次。

(3)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做好术后用品的准备。(4)术前6-8h禁食水。

(5)术前用药准备:欧乃派克1瓶亚甲蓝2ml得保松2支交病人,术中备用。

(4)常规准备:嘱患者术前1日不要离开病房,需要手术和麻醉签字;术晨协助病人取下首饰,假牙等随身物品。3.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1)活动指导:A术后2h做踝泵运动,向心性按摩双下肢腓肠肌。

B术后4h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在医生指导下做直腿抬高练习。

C术后6-7h医生根据病情允许,患者佩戴腰围在家属陪同可下地大小便。

D术后第3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部肌练习。

(2)饮食指导:术后2h若患者无恶心,呕吐症状,即可进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少食多餐,少食豆类等产气食物。

(3)观察患者肢体末梢血运,活动,感觉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3)心理指导: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增强康复信心。4.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活动指导:嘱患者避免脊柱负重,剧烈活动,腰部保暖避免受凉。控制体重,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活动时佩戴腰围1个月.(2)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3)心理指导:保持身心健康,避免情绪激动。

椎间孔镜经验体会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的34例患者,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15例, 年龄为21~69岁, 平均年龄46.7岁, 术前经X线射片、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r tomography, CT) 、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检查确认病变节段为L3-4患者7例, L4-5患者16例、L5-S1患者11例, 患者均表现为局部硬膜囊明显受压, 经保守治疗6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

1.2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根据病变节段进行体表穿刺点标记, 常规消毒铺单, 给予局部麻醉, 在C臂机引导下穿刺至病变部位, 切开皮肤逐级扩张, 置入工作套管, 对突出的髓核进行显影, 连接摄像系统在内镜下摘除、消融髓核, 手术结束清点用物, 缝合皮肤。

1.3 手术护理配合

1.3.1 术前护理

(1) 术前访视: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查看患者病历, 了解病情及心理状况, 患者因长期受疾病的困扰, 影响工作和生活, 以往治疗效果不确切, 心理负担比较大, 应耐心向患者介绍该技术的优越性和成功的例子, 告知患者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减少患者恐惧心理, 增加手术信心。 (2) 器械和物品准备:骨科器械包、Joimax射频机、椎间孔镜专用器械包、内镜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多功能可透X线手术床、C臂机、C臂机保护套、11号刀片、30×40手术薄膜、袋式手术薄膜 (3 M脑外科粘贴巾) 、3 L水冲洗管、吸引器管、5 m L注射器、20 m L注射器、一次性关节镜防水敷料包、中单包、手术衣、马鞍垫、横枕各1只、软枕2只。 (3) 药品准备:围手术期抗生素, 2%利多卡因2支, 0.9%氯化钠4支, 配制成浓度为0.5%的局麻药, 3 L等渗盐水, 庆大霉素, 每袋3 L水中加庆大霉素5支, 亚甲兰1支, 碘海醇1瓶, 亚甲兰1 m L加碘海醇4 m L配制成1∶4。 (4) 手术间准备:手术前30 min打开室内层流装置, 做好湿扫工作, 限制参观人数, 减少人员流动, 调节手术间适宜的温湿度。

1.3.2 术中护理

(1) 巡回护士配合:患者入室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类物品及器械, 摄像系统、光源系统, C臂机放于患者健侧偏头端, 射频机放于患者患侧, 连接电源, 检查仪器性能, 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病人入室后核对患者信息及用物, 无误后建立静脉通道, 依据医嘱使用围手术期抗生素, 安置病人体位取俯卧位, 弓背向上, 头偏向一侧, 头低10°~20°, 下肢低30°~40°, 两臂弯曲置于头两侧, 两腿伸直, 上身垫马鞍垫, 马鞍垫上端平肩部, 两侧使腹部腾空、腰背部平稳, 髋部垫横枕, 防止会阴部受压, 胫前垫软枕, 使脚尖自然下垂, 用约束带固定好患者肢体, 注意体位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 不发生压疮、神经损伤等体位并发症[2]。协助医生C臂机作病变节段及穿刺点体表定位标记, 套C臂机无菌保护套, 与洗手护士共同连接射像系统、光源系统连线, 冲洗管道和Joimax射频刀头、脚踏装置, 脚踏套塑料保护袋, 防止脚踏进水, 调节仪器参数,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情况、主诉及仪器的运行情况, 及时更换冲洗水, 做好术中记录工作。 (2) 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提前20 min洗手上台, 整理器械, 打开椎间孔镜器械的双层器械盒, 并列放置于无菌台面上, 检查器械性能、数量是否完好, 将扩张导管绿、黄、红由小到大逐级排放, 根据医生要求提前准备好局麻药和造影剂。协助医生消毒铺单, 手术部位贴脑外科粘贴巾, 袋尾端一侧夹一血管钳悬挂于接水桶内, 用5 m L注射器抽局麻药给予体表穿刺部位的皮下及肌肉组织, 递15 cm、18 G穿刺针进行穿刺C臂机透视确认深度到达突出椎间盘的后外侧, 询问患者是否疼痛, 必要时给予1~2 m L局麻药, 再用22 G穿刺针通过18 G穿刺针到达突出的髓核, 注入1∶4亚甲兰碘海醇混合液进行显影后退出22 G穿刺针, 再沿18 G穿刺针插入导丝, 拔出穿刺针, 递11号刀片沿导丝中心切8 mm的直切口, 递扩张管按绿、黄、红顺序逐级扩张软组织, 递环锯根据环锯大小逐渐扩大椎间孔, 沿导杆用手锤放入斜面的工作套, 拔出导丝放入椎间孔镜, 调节图像, 可以看到染色的髓核, 根据医生要求递直45°、弯髓核钳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直至行走神经根松弛, 硬膜囊搏动出现, 再递可伸缩、弯曲的射频等离子刀电凝止血, 纤维环成型, 同时做好标本的收集工作, 手术结束用三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2 结果

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为80~150 min, 手术结束原有症状立即明显改善, 术后3~5 d出院, 未发生出血、感染、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3 讨论

该手术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的, 病人意识清楚, 活动自如, 术前要向患者做好充分地解释工作, 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经过, 可能出现的症状, 以免术中疼痛, 触电麻木, 长时间的俯卧位造成病人不适, 引起身体活动产生手术并发症, 增加手术风险, 术中巡回护士要做好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宣教工作, 使之更好地配合手术。同时做好无菌工作, 严防术中污染, 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术中感染的重要环节, 提早打开层流系统, 使空气洁净度达到标准, 所用器械达到灭菌要求[3]。椎间孔镜操作的全过程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铺单时要做好防水工作, 使用防水敷料, 贴好手术薄膜, 连接好冲洗管道, 避免冲洗水浸湿敷料, 引起污染。术中频繁使用C臂机, 做好防护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以防污染术野。椎间孔镜属于精密贵重器械,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 将各部件拆至最小单位, 管腔要充分浸泡后刷洗干净, 应按照初洗、酶泡、清洗、干燥、灭菌的流程进行, 椎间孔镜镜头要单独清洗, 用专用擦镜纸擦干, 金属器械采用高温高压灭菌, 镜头、射频头等采用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 不能高温高压灭菌, 以免影响器械寿命, 光源线不打折, 专柜存放, 建立使用账册, 器械卡写明器械名称数量, 便于清点核对。

总之,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 具有镜下直视、安全性高等特点,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和流程, 熟练掌握器械仪器的使用,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密切医护配合, 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小程, 周跃, 李长青, 等.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9) :843-846.

[2]翁留宁, 高静, 陈丽芳, 等.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3) :286-288.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梦想的力量》的评课稿下一篇:网络安全防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