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论文(推荐8篇)
中职创业教育的目标:
我们对创业教育的界定是:创业是指人们根据社会需要,运用自己的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立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或者在原职业岗位上有所创造与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为促进创业而进行的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是职业指导的继续、延伸和发展。本文仅就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加以探讨。
创业教育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尝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引导受教育者释放个人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中做出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贡献。我国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 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国外创业教育可以为构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提供参考。
1 国外的创业教育
1.1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成熟, 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即培养具备企业家素养的创业型人才, 使大学生具备开办小企业所需的一系列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者的精神品质, 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或创业, 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资源。澳大利亚创业教育要求师资能力全面, 注重创业教育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三类, 即普通大学创业学专业课程体系、普通大学普及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各体系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分别遵从以普通大学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以提升普通大学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以拓展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就业面为中心的发展路径, 共有专业、普及和培训三种模式, 为其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1.2 德国的创业教育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创业教育进行激烈的讨论, 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猛发展。德国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具备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培养目标, 在德国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 主要有创业生涯成功、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主, 或是经济学的老师担任。德国的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全体大学生, 而是以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在教学过程中, 以经典教学模式为主, 以创业学习模式为辅, 前者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路径, 其内容主要涉及:教师传授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知识, 让大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自主创业, 大学生所学内容都是预先设定的, 不允许犯错误和模仿;后者以对策为驱动的研究路径, 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不再作为被动学习者, 而成为参与者, 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学习内容不是预先设定的, 没有指定创业教育教科书, 而是根据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的环境也比较宽松, 没有授予评价等级的压力, 并且允许模仿和犯错误。
1.3 加拿大的创业教育
加拿大的创业教育发展自20世纪80~90年代, 其教育目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才理念, 以培养创业者为指向, 培养能够制造出更多能创造工作岗位的人, 使受教育者成为自食其力、自谋职业的社会成员;另一类是素质理念, 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和社会的变革。德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的创业教育学术水平, 同时还要求具有实际创业经验, 鼓励创业教育的教师兼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者自行创业, 随时了解市场动态。加拿大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商学院模式、综合性大学模式及社区学院模式三种。
1.4 美国的创业教育
美国的创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逐步发展完善, 美国创业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的价值取向, 分别是以培养企业主为目标的低层次功利性创业教育和以提升创业者意识和素质的高层次非功利性创业教育。基于这样的创业目标, 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发展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美国政府对创业教育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具体表现在美国政府对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主要包括在特定行业创建基于技术的公司, 和为所有公司提供所需要的资金、组织和技术资源。
1.5 日本的创业教育
日本教育界和产业界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 其吸收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精华, 并融合了欧洲的创业教育模式。日本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社会挑战能力和冒险精神的资质能力教育, 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 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 使其掌握创业的技能。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分为四类:以掌握实际的管理经验为主的创业家专门教育型;以掌握系统的经营知识、技能为主的经营技能综合演习型;创业技能副专业型;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为主的企业家精神涵养型。
2 对构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2.1 重视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视为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之一,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使学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 积极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和市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2.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可有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 教师成分应多样化, 可以是理论基础深厚的学者型教师, 也可以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型教师, 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多方的交流与合作, 将其打造成能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教育团队, 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2.3 慎重选择创业教育对象
不是所有学生都想创业,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创业的潜质, 应通过科学的筛选, 把既有梦想又有潜质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 有针对性地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以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开展。否则容易使部分学生陷入迷茫, 不知道该不该去创业, 或是在创业和就业之间徘徊不定, 同时也造成部分创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2.4 创业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中国领土辽阔、高校众多, 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 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形成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一刀切、僵化单一的模式本身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背离的, 只有多样化的模式才能培养出独特的、多样的有创造性的人才, 才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3 结语
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在吸收其精华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本土化的工作。创业教育是为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而提出的, 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的教育环境与国外的教育环境也不尽相同, 只有立足于本土才能构建适合中国经济形势和教育环境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景坤.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2]杨茂庆, 袁琳.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0 (32) :84-88.
[3]张彦波.加拿大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创业精神缺失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和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本人实际,制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创业教育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创业教育有助于广大毕业生更好地施展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或从容就业,或自主择业,或成功创业,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过度呵护子女,家长尽其所能,无所不包,无意中处处制约着子女生存能力的养成;此外,由于中职毕业生年龄均未满20岁,心理断奶期所造成的茫然与不适使他们对刚刚踏入的社会心存畏惧,视野局限,对创业了解不多,不敢有创业之想,更无创业之举,缺乏创业动力。在家庭、学校以及中职生自身等因素的综合制约下,众多潜在的创造性人才难逃窒息与埋没的命运。目前,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已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科学的课程规划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职生创业精神的缺失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中职教育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当今社会职业活动的竞争异常剧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且立于不败之地,中职生必须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是从业者在市场就业体制下生存、发展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的养成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恢复自信、树立目标、形成动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预示一个毕业生未来走向的风向标。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现状显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根据年初我校一份问卷调查,只有51%的学生由自己决定选择专业,32%的学生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91%的学生没有测验过自己的职业兴趣,只有53%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示满意。从以上分析数据不难看出,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基本是空白,带着这样的状态很难在社会上有大的发展、大的贡献,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一纸空谈。因此,中职学校应将职业生涯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中职课程的必修课,并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方法改革。
首先,要加强职业生涯师资队伍的建设,选派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修养高尚、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设计教学任务。
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大量的国内外案例,身边人身边事,现场参观采访,现身说法等方式,阐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开阔视野,身临其境,从思想上提高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再次,新生入学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和职业兴趣,引导学生做好专业选择,避免盲目和从众心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特长等因素中的积极元素,促成自我发展的最大化。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的改革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中职生分析职业需求、自我创业和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与客观的职场分析,挖掘自身长处,认清自身局限,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毕业时从容走向社会。
三、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要侧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
“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末所做的预见,并进一步指出,要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国际竞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中职学校应以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为载体开展创业教育,要让创业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把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列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一,要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大部分中职毕业生仍保持陈旧的就业观念,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缺乏足够的洞察力,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志趣、能力与市场需要的关系。不少中职毕业生理想的职业生涯起点仍然定位在“大城市、大企业”、“关键性或技术性的岗位”。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多元选择的就业观念。
第二,要教给学生创业的基本技能。创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创业者除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即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夯实学生的职业知识基础,强化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创业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新业绩、新方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家、中小型企业主等成功人士。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回校为学生现身说法不失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材。他们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从社会最前沿带来了学弟学妹们所学专业的发展动向和社会需求行情。因为是校友,可比性更强、可信度更高、可复制性更大,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
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一个策略和手段。美国《时代周刊》在一则评论中说:“在21世纪,上帝已不存在,改变你命运的只有你自己,别企盼有人会帮你,从现在开始,谨记‘学习、改变、创业,是通往新世纪的唯一道路。”目前在中职毕业生中,勇于创业的人凤毛麟角,有的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诸如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支持等,但多数是因为面对创业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心。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利用自己工作中积累的资金、人脉关系和客户资源,找准机会投入到创业大潮中。
总之,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和目标。在中职学校中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并把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是势在必行,而不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水平也必将是中职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温总理指出,我国要把创新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要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仅是科技的比拼,更是创新的PK,所以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生财之道都是来自一个创新的想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想别人之所未想,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这个课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课是关于大学生养猪的问题。当时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对我的思维有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其实我们不一定要拘泥于自己眼前的唯一道路,我们可以开拓思维,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其中的那段视频我看过2遍,给我触动的不仅是他们的大胆想法,更是他们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教会我的不仅是思维的开阔,更是意志品质上的开导,我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给我们留下了和蔼可亲的美好印象。
我是学机械的,当然是从我的自身出发去思考我的未来,关注我本行业的东西。前不久我们本打算参加机械创新大赛,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加上。其实我们这个团队一起构想了十几个创新的想法,都是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来想象的。
我想现在人们的生活繁杂而喧嚣,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心情也容易在外界嘈杂的噪音干扰下爆发,所以非常有必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安静工作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真空。因此我想到了要制造一个消音的耳机。它既不是那种塞在耳朵里让人有种胀痛感觉的耳机,又不是套在耳朵外面框在脑袋上的耳机,这种耳机可以直接挂在耳朵戴在眼镜的那个地方,轻盈,又可以隔音。其隔音原理不是简单的阻断传播介质,而是在耳朵处形成一种场,可以把声音抵消掉。这种场制造出来以后还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希望这个耳机在未来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大学里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对于大多数而言应该是一种首创精神的培养。从狭义上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通过企业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直接实现创业行动,利用自已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经济实体,大学生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新的岗位,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还必须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既可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而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真正成为服务于提高综合国力的充满活力和主动精神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大学生依附性就业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三、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理念不明确。很多教师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自己学校就业形势好,就不需要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大多数高校目前仍将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热衷于组织学生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等。实践证明这种轰轰烈烈但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的创业“实务”教育,致使创业学生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这种教育模式是难易深入持久的,也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创业教育与育人工作相互脱离,仅当作就业工作部门职责来对待。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由就业中心、团委负责,因为这几个部门主要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中不难看出,国内的创业教育仅仅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这种缺乏系统性的创业教育是较难获得理想效果的。
3、课程开设不合理。开展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加几门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其实,创业教育不是开设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切实得到落实,关键是要将其纳入教学环节。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牵涉到学校的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到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
4、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问题也是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创业课程的开设要靠教师,而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承担创业教育任务存在着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创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规范统一的现成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任务,而大多数教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也缺乏创业教育的训练,离成为真正的创业导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
1、转变理念,正确认识创业。要尽快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树立起既要注重就业更要注重创业,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要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非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创业或毕业后马上去自主创业,而是对所有学生都应该进行一种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对所有创业意向和准备创业的学生创业技能的训练。大学生无论毕业后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具备创业创新素质。
2、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需要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各种创业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计划体系的完善。应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学课程的一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能单纯作为就业指导进行开展活动。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尤其是应该将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创业基础知识的普及作为大学生基础课的重要内容。
3、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对现有创业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就越来越困难。虽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阶段,但人口众多,大学毕业生还是面临着就业困难这一个难题。在面对这么困难的一个就业阶段,创业,也是一个好选择。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情况、问题、矛盾等,为了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有决策能力,创业者在调研和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很重要的。
创业者需要有管理能力,创业者是企业的高层,是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获得员工的支持还要不断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创业者还需要有沟通的能力,要有表达能力,从沟通中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应变能力也是创业者必须具有的,创业者的灵活应变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命力。所以创业者必须要有对产品、市场营销和管理的应变能力才能使企业源源不断地发展。
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环境对个人创业来说是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说没有一流的创业条件和环境,那么开动脑筋从身边的小事上创新同样可以创业成功,所以创新能力也是创业者的重要素质。
一个企业就像人一样,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创业者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了。对于创业者来说技术专长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因此开发和经营人脉资源更能为企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当然,大学生创业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优,也有劣。
一、大学生创业中的优势
第一,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他们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具有专科、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对事物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第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在这些的锻炼中不断的学习社会中的知识,吸收社会精髓,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实现更高的价值。
第三,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且怀着一种“艺高人胆大”的胆识,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第四,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经过了多年的学习,不仅学到了我们国家五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精髓,也接受了西方的新鲜事物的冲击,而且现在网络如此的发达,大学生每天都在网上或者身边接受着不同新鲜事物的冲击,锻造出大学生无限的想象,因此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大学生创业有优势当然也有劣势,凡事都具有双面性。
二、大学生创业中的劣势
第一,由于大学生毕业生刚涉足社会不久,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常常会对事物持有过于乐观的态度,并没有做好面对失败的充足的心理准备。大学毕业生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会感到十分痛苦茫然,心理不够强大的人甚至沮丧消沉,觉得失败了这一次以后都是失败,有的甚至会自我否定。而且,在大学学习的时候,课上,大家看到的都是以前创业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认为自己的创业也一定会成功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正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在看这些成功的例子的时候,应该深一步的思考,我们既看到他的成功,也应该看到他背后的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创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不会盲目的向前冲。居安思危,正是大学生创业一个必须的品质。
第二,由于大学生对市场并不是很了解,很多都是通过老师或者网上书上的了解,并没有涉足在其中,所以很多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并不明白市场的重要性,不少大学生在创业的计划中都喜欢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会知道这些技术或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是否能被大众所接受。就算谈到如何把他们的产品或者公司打入市场的时候,他们的计划上表明的也多半是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市场的定位,顾客的消费心理,营销手段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是市场十分渴求,有广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渠道的产品,往往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因为,商家最重视的就是利益,有多大的回报收益,他们就会给你多大的投资。
大学生创业总体来说,优势大于劣势,自主创业能够缓解社会就业难的压力,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为自己也为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开创了新的市场。
创业也可以是一种模式,有很多部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创业并不只是靠一股冲劲和不怕死的闯劲,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同时,我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便是寻找到好的创业机会。一旦你发现了市场上发展潜力大、利润回报可观的好项目,你就成功了一半了。在寻找机会方面,我们应好好下一番功夫。
一、出乎意料的情况。当外部环境中的情形未预期到时就会发现机会无论事情是成功或失败时我们都可以从中追寻机会。
二、当创业者用超越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方法进行思维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潜在的创业机会。
三、在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一系列的创业机会,虽然不是大的跃进但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会有机会发生。
四、技术的变化和顾客的偏好的变化都会改变产业和市场的结构结构的变化,要有创业精神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寻找到创业机会。
五、人口统计的变化。通过改变客户偏好以及购买力来影响行业和市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预期和满足人们需求方面都有创业机会。
六、认知的变化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这些也潜在着创业机会。
七、新知识是创业机会的一个重要来源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是创业的好机会。
学习完创业教育这门课程,我得到很多启发,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有长期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最好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擅长,整合自身资源,找准项目,大胆尝试,刚开始时要有生活质量和水准暂时下降的心理承受能力。
2、不要被别人意见所左右,切忌人云亦云,左右摇摆,认认真真走自己的路,对外界的风言风语不去理会,别人说三道四自然不用认真,尤其是那些只说不做的人更加不要当回事。商场如战场,经营中战略战术要保密,不否认有些人会通过故意刺激你的方式“逼”你说出相关秘密,这点要十分谨慎。
3、刚开始时,不要四处张望指望合作,一切等站稳脚跟后再说。
4、要有激情和想象力,前者能鼓励自己时刻保持一种干劲和活力,后者能帮助自己克服在资金、管理、营销等方面遭遇不足和困难时的无奈并保持希望和梦想。
5、创业者一定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准备,并要有失败后决不退缩东山再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志;类似于清朝曾国藩与太平军交战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想当年,史玉柱和巨人集团轰然倒塌,不得不隐姓埋名,何等落魄和凄凉,可是几年之后,“脑白金”风靡大江南北,让隐藏在背后的史玉柱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时,人们不得不惊叹创业者的坚韧与执着。
6、哟学会看待你的同伴的优点与不足;面对团队成员的彷徨和犹豫,除了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外,还要积极储备人才,这在创业阶段尤为重要。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创业如同冲锋陷阵的打战,有人临阵逃脱,有人一去不返,此时此刻不要叹气,更不要泄气,应着手立即招兵买马,不到最后关头不轻言退却和放弃,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炼,经风雨见世面,自己才能洗去幼稚和单纯,不断走向成熟和老练,处理起问题来会越发得心应手,应付自如,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7、要不断的学习;这个社会发展变化太快,新东西、新名词不断出现,财经资讯、国家政策、互联网络,创业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东西,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8、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是开拓事业的前提和有力保证,即使工作再忙,再没规律,也不能忽视这一点。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历史梳理
现代大学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 当时由于农业社会对科学技术依赖性较低, 科学知识尚未从教育体系中单独脱离开来, 因此, 并不存在所谓的专业教育。17、18世纪在欧洲爆发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知识的日趋专精, 技术的更新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快, 从而也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2】专业教育正是基于内在的学科体系发展完备和外在的社会需求增加的综合影响下, 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尽管专业教育从出现的一开始, 就一直饱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不断批评, 但是, 时至今天, 专业教育仍然是各国高校普遍采用并延伸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起源于1919年美国开展的业余商业活动。1947年,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率先将《新创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首次引入到大学课程中。然而“在随后的1945年-1970年的20多年里, 美国处于大工业时代, 经济高速增长, 大公司繁荣发展, 而小公司不断减少, 创业教育缺乏成长的土壤”【3】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美国遭遇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通货膨胀率突出、工人大量失业、一些大的工厂和企业也纷纷倒闭, 与此相反的是, “出现了大量新成长的中小企业却创造了美国经济中81.5%的就业机会”【4】。于是, 在这场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所掀起的创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下, 以美国等为首的世界各国政府及高校开始反思传统的专业教育, 纷纷采取相应措施, 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世界范围内的创业教育迅速发展。
在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人们意识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的技能, 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确实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果将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仅仅定位于操作层面, 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缺乏对创业基础素质的培养和铺垫, 单纯的创业技能培训很难导致创业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表层的理解可能忽视高校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为崇高的时代使命”【5】。于是, 创业教育的内涵从最初的创业技能培训逐渐丰富为涵盖创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逐渐走向了系统化、理论化、普及化的成熟发展阶段。
透过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可以看出, 两者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 虽然产生前后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 但作为两种教育理念, 两者都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 也是对社会需求回应的必然”【6】。因此, 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 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 也是一种教育模式, 这是探讨两者关系的逻辑起点。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逻辑分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也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因此在分析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间的关系时, 需要明确两者的概念。所谓专业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7】。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 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 但是“创业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创业技能培训, 而是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观点, 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8】, 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一)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专业教育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 重在传授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从而培养成为该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现代大学自18世纪诞生以来, 实施专业教育就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尽管专业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 但是人们至今尚无法找出比专业教育更科学、更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主要依托和形式而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作用和地位, 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着社会的职业分工, 而且无形中引导着社会需求和高等院校内部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因此, “只有将创业教育的开展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始终, 并不断地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创业教育的开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9】另外, 创业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唤醒、激发个体内在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尽管人的创造性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可以直接教授获得, 但是“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授”【10】, 却有助于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创业教育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比尔盖茨和乔布斯, 但却可以教给他们成为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须的技巧与技能。”【11】而这种技巧与技能的提升恰恰需要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和具体开展的学科平台。
(二)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 知识的经济效应越来越突出, 社会发展极其需要基础扎实、文理兼通、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但大多数高校因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培养模式, 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联系被隔断, 知识结构与视野严重受限, 传统的专业化教育制约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过度专业化的管理体制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这种矛盾冲突导致的表现形式就是“人才结构单一, 学生思想僵化、大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较弱, 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因此, 创新是专业教育深化改革所应追求的价值之一, 而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 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恰恰可以解决上述冲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也证明, “创业教育在处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关系, 避免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和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相融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另外, 创业教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了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专业课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 也应是专业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由此可见,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紧密结合、相互融通、彼此渗透的整体, 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孤立个体。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有效补充和发展趋势。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缺少了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必将索然无味。创业教育只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 与专业教育形成有机联系, 依托专业教育为载体才能顺利开展, 才能取得实效。
三、创业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
“如果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在学科教育中明确定位, 而且能反过来塑造专业教学, 那么创业教育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13】而有效开展创业教育, 需要在课程渗透、教师影响、机构协调、政企体系支撑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 课程渗透
课程体系的改革, 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因此, 以专业教育为依托, 构建跨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是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 课程渗透应至少包括课程设置原则和课程类型两个方面。
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注重创新性, 应从社会需求出发, 将创业教育所应包含的关于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等要素融入到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外实践、课程评价等每一个环节中。二是注重渗透性, 应从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构成出发, 淡化现有的学科界限, 整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并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各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 从而为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注重本土性,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实际出发, 因校制宜, 逐步建立学科门类丰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创业教育的功能、特点, 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应主要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类。必修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 培养的是学生从事创新和创造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应包括培养创业教育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和意识的知识, 涉及经济、管理、心理、投资分析、创业构思、融资、法律、创业实训等方面, 其所包含的知识应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应为学生提供创业所必须的理论基础;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选择地学习, 其所包含的知识应具有广泛性和通识性, 其目的是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 有助于学生形成平稳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学科课程, 要结合各个专业的特殊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将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旨在为大学生基于个人的知识背景探索适合自身的创业之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偏向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结合, 课程内容应包括投资策略、营销手段、创新技巧、创业管理、案例实训等方面, 课程形式可通过参加论坛讲座、参与社团协会、参观企业、聆听企业家报告、参与市场调查、撰写创业方案、投身创业计划大赛和模拟经营等综合实践活动来开展。
(二) 教师影响
教师是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活”的教育要素, 也是创业教育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类型单一, 绝大多数教师都属于学历型、科研型, 创新创业素质较为缺乏, 这给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带来很大局限。”【14】因此, 培养和开发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成了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在校内选拔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整合学校各类优质资源, 集体协作地对大学创业教育进行研究, 脚踏实地, 而不是作秀应付式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开门办学, 遴选或聘请校外的企业家、具有创业经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精英担任活动实践导师, 指导创业教育的开展。具体而言, 教师的影响可以通过编制课程教材、直接讲课、指导产学研一体化、创设情境体验等方式来实现。
在编制课程教材时, 要针对创业教育的不同阶段和学生不同需求的特殊性, 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 既要注重内容的通识性、基础性, 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还要注重内容和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以及与实践应用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教师分班、分小组教学, 针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采取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和虚拟体验式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应用、创业高峰体验、模拟企业管理等形式, 将创业教育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索带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做好准备;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 每一小组的同学均应配备由学科专家、创业家和社会精英三方组成的指导小组, 贯穿指导学生从创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创业研究、知识应用、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在情境体验中, 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可以将亲身经历或身边的实例, 甚至当前遇到的困惑, 通过现身说教和创设情境的方式, “亲述其成败得失, 让学生分享其成功的喜悦与挫折的悲伤, 思考其跌宕起伏的缘由”【15】, 让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过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在课堂中的示范作用, 使学生在犹如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感受“融合”的魅力。
(三) 机构协调
纵观创业教育开展较为成熟的美英等国的高校, 均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研究中心或者委员会来具体协调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4月成立了全国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标志着我国已将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这无疑给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对接教育部的相应工作和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各高校理应成立创业教育的机构或委员会, 来全面协调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各院校的创新教育机构或委员会, 应旨在对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研究、论证、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机构的组成部门由学校自行组建, 应包括商科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和科研处等部门, 下设实体的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应事宜;委员会需要由校领导、学科专家、资深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企业家、创业家和社会精英等共同组成, 下设秘书处具体负责相应事宜。创业教育机构和委员会的具体职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重点搭建开展创业教育的交流平台, 具体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二是要做好将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三是要做好对学生的组织选拔、遴选培养和具体评价工作;四是要做好开展创业教育所需资金的募集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五是要做好师资选聘和考核工作;六是要做好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工作;七是做好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八是要做好师资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宣传推广工作。
(四) 政企体系支撑
在美国, 创业教育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 与完善的社会化支持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全力支持, 需要财政、税收、制度甚至人事的统筹安排。因此, 应当构建一个系统的政企支撑体系, 并明确体系内相应组成要素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创业教育实施的实效。因此, 当务之急, 国家层面除了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文件之外, 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和政策倾斜制度, 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关注;鼓励高等院校和地区以及当地商业支持伙伴之间的密切联系;对部分创业教育开展成效显著的高等院校给予一定的办学自主权, 鼓励高等院校探索尝试创业教育专业学位和选辅修第二学位, 鼓励大学在学科课程中加强创业技能的合作培养, 积极引导高等院校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措施, 如鼓励学生创业、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等。同时, 要通过各类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宣传报道创业成功学生的先进事迹, 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
企业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也是创业教育实施的最终受益者。因此, 企业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企业应提高认识、转变思路、主动出击, 充分发挥在资金、实践性师资、实践性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自觉将员工选拔和培养的端口前移至学校;与高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开展创业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主动开放生产车间和实验基地, 为学生提供全真环境环境的实践平台和实战场地;强化校企合作模式, 建设好大学生创业园和企业乳化基地, 促使创业教育的科技成果和商业方案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产生经济效益;积极为学生提供从事创业教育的经费支持, 主动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创业风险的指导工作。
创业教育“十年磨一剑”
石磊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04年的毕业生,直到今天,他对该校王建平老师创业教育课程依然记忆犹新,正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他才选择了他喜爱的跆拳道创业之路。据了解,目前该校已有2200多名学生选修过创业课程。从2005年开始,还在北京市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创业起步校际选修课,为近8000多学生普及了创业教育,实现了优秀创业教学资源的共享。
通过创业教育,许多像石磊这样的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并小有成就。跟踪调查发现,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能够早一点找到工作,就业率和就业起薪点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创业教育提升了就业能力。
1999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当时北京市的高职院校里率先开始了创业教育。不同于一些高校把创业教育以几场培训会、就业辅导等形式相代替,该校将创业教育开发成为课程,并在2009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全国拥有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高校只有4所,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名校。一所高职院校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作为课程负责人,王建平老师深有感触,从1999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自编讲义,开始探索创业教育到底怎么搞,到最终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其间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挫折。她说,在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过程中,创业教育团队老师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即便如此,也几次以失败而告终。
王建平认为,创业教育的初步成果,离不开该校领导的支持,以及教育团队所具有的两种精神:一是傻子精神,她说,实际上搞创业教育挺艰难的,面对创业教育相对艰难的局面,傻子精神就是不要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二是创新精神,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创新性的思考与实践,创业教育课程也做不成国家级精品课。
对于学校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王建平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说目前处于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就像课程叫“创业起步”一样。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怎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还有学生的创业实践到底怎么搞,以及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例应该占多少,怎么样借助企业家的力量搞好我们的创业实践,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有时候也很令人困惑。现在有一个阶段性的建设成果,接下来就要继续推广,然后完善、发展。
对此,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田宏忠表示,要在目前创业教育的基础上,使学校能够在职业教育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创业教育:一是要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二是要使创业技能训练实战化,从虚拟创业走向真实的创业过程;三是进行创业扶持的制度建设,打造学院创业孵化的基地或者中心。
创业教育“大家”说
3月17日,为了学院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创业教育团队教师高岩、张晖共同策划了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研讨会。对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实践,与会创业教育研究者,以及业内人士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为高校如何搞好创业教育出谋划策。
创业教育研究专家
曹胜利: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助理、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会长
创业教育的理念,我们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个人认为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差距。九十年代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的问题,为什么今天才感觉到?学位等于工作的公式不再适用的时候,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求职者,而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成功创业能否学习、复制?尽管中外都存在很多的案例,但是否可以形成理论,建立一个新的学科,这是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创业教育不等于创业培训,创业培训也不等于成功创业,三者是有紧密联系的,同时又有本质区别。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做上下工夫,所以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有学习的经历,还要使他们获得学习的能力,由学会到会学是根本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课程教材改革上提出来的改革模式很有价值,“创业起步”,从名称上就非常的科学,符合学生的实际,但我们只能解决创业起步和相关素质培养的问题,真正学会创业还是要到实战中去。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确确实实的帮助。
余祖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关于创业教育,这里有一个道的问题,这个“道”叫创业文化。中国缺乏创业文化,温州就很有这样的文化。我现在研究工业文化进校园,这个面也很宽。此外,必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我们现在只知道生活性服务业,不知道生产性服务业,知道生产性服务业不知道工业性服务业,安装、修理电梯叫工业性服务业,生产电梯是叫二产,这种服务业会越来越多,我们职业教育要研究职业分类对创业的影响。
于萍: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北京办公室主任
我现在觉得大学生挺了不起的,他们敢想敢干,这是他们非常优秀的一面,但是他们非常缺乏实践,其实他们有很多才华只能在干中体现,但是他们没有把这个机会把握好。我想说的是实践是第一步,是更重要的一步;在实践这个问题上,学校是一个弱项,因为学校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
所以,我讲到企业家,企业家是真正的实践者,他们身上有一股韧劲,有一种创业的精神,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实战经验,这些企业家对这些青年和大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跟市场结合,要把这些企业家的资源用上。
创业教育实践者
路军:北京林业大学创业教研室主任
我们学校的创业协会是我发起的,它的名字比较特别,别人一般直接叫创业协会,我给它起的名字叫做“成功创业者协会”,大家从这个名字上能听到什么样的倾向?我这里有个数据,70%的大学生不知道他学的课程有什么用,后面又询问了一些教师,居然有30%多的教师不知道他教的课有什么用,那么创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补充和清醒剂。
大学培养的是全方位人才,真正创业的比例,专门有个统计,是1.94%,非常少。那么如果仅仅为了这1.94%,我们如此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开展创业教育就有点头重脚轻了。所以我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个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所以,我发起我们学校的创业协会,就是着眼于培养人,培养一个有成功创业素质的人,而不是马上去真刀真枪地开公司、做买卖。
郑利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书记
我觉得应该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创业,而不是鼓励学生在大学里就开始创业。现在,大
学生创业最大的挑战不是说没有创业机会,而是他们不具备创业的才能,缺乏真正的创业人才。有才能的人就不愁就业问题。此外,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搭建舞台。如果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话,可能会对学生有所帮助。现在教育部提出来把学校社会化,其实这可以和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是很好的基地。比如,学生食堂、商店、机房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管理。
张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中心主任
我们北航由高教司委托从2003年开始开展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做得比较早。我感觉,我们提倡开展创业教育视野不能够过窄,应该更宽泛一点,通过创业教育,我们学生将来的事业能够发展的更好一点,不单单是创办一个企业。现在一提创业教育,说的是很宽泛的创业教育,但讲着讲着就变成创办企业了。创业教育跟创办企业可以说是不一样的,但是创办企业的教育应该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
创业者说
郭召良:北京昭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创业首先也是一种就业,创业的要求远比一般的就业要高,所以它应该属于一个提高的层面。比如说你要去当老板,首先你得学会管别人,学会管别人之前首先要管好自己,管好自己才能去管别人,这是一个更高的素质的要求。我觉得应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用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职业指导,增加创业教育的比重。
王晓庆,北京视得清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在有人说刚刚毕业就直接当老板,我认为基本行不通,但是我们可以把创业另外一个话题引出来,就是创业教育可以打造更好的打工者。另外,现在大学里喜欢提创新教育,其实,创新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少数人走的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校里面都在讲0ffice,如果学生聪明的话,就可以学wpS,因为国家必然要支持民族的软件,这就是我们学校要考虑的问题。
鲁争征:中国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提高学习能力课题负责人
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参与创业实践?我认为从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就应该有创业和就业的教育实践,这样的话就使专业课和实践课结合得比较紧密,那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他能很快地受到社会的欢迎。创业教育问题,不仅是对我们教育体制的挑战,对学生今天就业问题的挑战,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挑战。
[链接]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创业学已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可以说,创业教育已在美国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社会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或培训重点科目。
美国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思想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美国许多高校都要求所有教学科目都应体现创业教育思想,所有的教师要求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至于商贸、财税、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更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每门课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培育出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素质。
在美国的创业教育中,还重视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内容的体验,同时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美国教师的这种体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创业活动进行的。在创业教育国际协会指导下,职业技术教师用一周的时间体验创业活动,如教师组成小组,以经营商店为例,从寻找店铺地点、取名、店面设计、销售目标定位、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环节,通过有序的体验,使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创业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创新创业教育汇报10-04
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建设06-27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总结07-16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09-13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汇报09-2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0-0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11-12
创新创业教育主题班会心得12-19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12-20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