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村工作计划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帮扶村工作计划(精选10篇)

帮扶村工作计划 篇1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有关通知和扶贫开发有关精神,XXX作为捆绑挂钩单位协同挂钩帮扶,我们将做到:

一、资金上扶持

根据XXX村2014-2016年工作计划,重点在乡村道路、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以及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应大力给予支持。XXXXX计划安排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再帮助协调争取一些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用以支持XXX村各项事业的开展。

二、项目上带动

结合XXX工作实际,重点在宣传营销上捆绑XXX进行推广,依托XXXX旅游品牌,带动XXXX的知名度,挖掘旅游餐饮住宿、土特产经营等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XXX村经济发展。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1、品牌上打包宣传:把XXXXX的土楼旅游作为XXX旅游的重要内容,将XXXXX纳入XXXXX对外宣传推广体系,整体宣传,提高XXXXX的知名度。目前正在实施的是与XXXXX磋商合作,制作相应的宣传材料,向社会和广大游客免费发放,推广XXXXXX。

2、培养常规旅游线路:一是在旅行社的踩线引导上,1

把XXX与XXXX捆绑在一起,推荐成为团队旅游的常规线路;二是安排讲解员对团队游客进行XXX免费讲解,提高XXX旅游的人气。

3、培育旅游特色经营:挖掘并扶持有经商意愿、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村民,从事旅游相关服务,如经营民宿、客家小吃店、土特产零售等,培育特色旅游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4、对困难户有针对性地扶持:配合村委会开展调查研究,对经济比较困难但又勤劳肯干,积极求发展的困难户进行重点扶持,从资金帮扶、项目选择、技术指导等方面为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帮助其发展经济,早日脱贫致富。

XXXXXXXXXX

帮扶村工作计划 篇2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

青科村位于洮河北岸,距县城45km,距双岔乡政府12km。境内海拔在2980m以上,年降水量634mm,平均气温2.3℃,属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类型,自然灾害主要是霜冻,此外还有冰雹、干旱等,但不太频繁。

1.2社会经济

人口。青科村委会下辖亚藏、加热布、更地、更古、青科5个村民小组,共183户985人,其中低保户69户331人、五保户11户13人、扶贫户93户591人,非扶贫户仅10户50人。全村居民均为藏族,文盲率高达84.3%,90%以上人员不会讲汉语,劳动力仅占37%。

土地。青科村土地总面积6302hm2,其中:耕地98.2hm2,人均0.1hm2;草场4013hm2,人均4hm2,草场尚未承包到户;林地32860亩,全部由碌曲县双岔林场经营。

经济。受高寒干旱等自然条件的制约,除种植青稞、油菜籽、豌豆、洋芋等适合高寒气候的农作物外,主要是养殖业,但规模较小,牲畜存栏仅3600头(只)。受传统习惯影响和语言交流的障碍,全村很少有人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该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800元,是碌曲县双岔乡贫困面最大的半农半牧区,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乡,群众生活拮据,生活来源除种植、养殖外,主要是政府的种粮直补、危房补贴、草原生态补偿、贴息贷款等。

基础设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青科村的教育、饮水、道路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青科小学在校学生25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安全饮用水实现100%,广播、电视覆盖达到97%,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使用率73%,各村之间通了道路,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拥有率92.9%,近三年房屋维修率达到32%,移民搬迁率占总户数和总人数的26%。

2致贫原因分析

2.1自然条件差

由于海拔在2980m以上,自然条件严酷,加上耕地和草场面积少,农业收入很低。

2.2受教育程度低

全村文盲率高达84.3%,90%以上的人员不会讲汉语,与外界沟通、交流少,基本没有人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信息闭塞,思想观念陈旧滞后。

2.3劳力严重不足

全村劳动力仅占总人口的37%,且以外出游牧为主,老弱病残和未成年人留守家中,劳动力严重匮乏。

2.4疾病

据调查,在帮扶的52户贫困家庭中因病致贫、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就有6户,占11%。

3贫困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暖棚养畜

绝大多数贫困户希望在暖棚养殖上给予扶持。

3.2住房改造

大多数贫困户希望在住房改造上给予扶持。

3.3林业育苗

一些贫困户希望发挥我们林业行业优势,帮助他们发展育苗产业,增加收入。

3.4就医、就学和务工

有些贫困户提出在就医、就学和就近务工等方面给予帮助。

4进一步搞好帮扶工作的建议

在尽力解决村上提出的美化、绿化村委会和小学,扶持建设青科村村办示范苗圃,森林、草原防火道路建设,通过实施林业建设项目增加农牧民收入,协调解决青科村暖棚养畜、藏药材种植、村委会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亚藏村通村桥梁建设及青科小学电教设备等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4.1调整种植业结构

据调查,青科村青稞产量为175kg/hm2,按2元/kg计算,产值为350元/hm2;豌豆产量为125kg/hm2,按3.6元/kg计算,产值为450元/hm2;油籽产量为100kg/hm2,按5.0元/kg计算,产值为500元/hm2;洋芋产量为1000kg/hm2,按0.8元/kg计算,产值为800元/hm2。洋芋是农牧民的基本蔬菜,又可供应碌曲县城,销售成本不高,应克服鼠害和猪害,尽力增加播种面积,同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地膜覆盖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油籽产值较高但病虫害较多,应在搞好病虫害防治的前提下引进良种并适当增加播种面积;豌豆虽然产值不太高,但其枝叶是上好的饲料。

在搞好农作物栽培的同时,应试验种植中药材、藏药材和大棚蔬菜,待试验成功后进行示范推广,使种植户的种植业收益有个较大的提高。

4.2调整养殖业结构

发展蕨麻猪。蕨麻猪也叫合作猪,是甘南州的特产,其肉质鲜嫩、无腥不腻、汁多味美,蕨麻猪肉售价高达200元/kg左右。应适当增加蕨麻猪饲养规模,同时改变放养陋习,实行圈养舍饲。

扩羊减牛。由于牧场山高坡陡,试验扩羊减牛,以适应草场,减少对草场的无效利用和冬季掉膘。

驯化养殖。试验驯化养殖野鸡、马鸡和马鹿等野生动物。

4.3调整产业结构

在发展农业、牧业生产的同时,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收:

务工。由于该村人均牧地仅4.07hm2,理论年收入1500元,人均耕地仅0.1hm2,理论年收入仅400元,农牧业理论收入仅1900多元,而农牧业商品收入仅1000元左右,只有通过务工才能有效增加纯收入、实现脱贫。以平均每10人中1人去打工,年打工6个月、月纯收入2500元计、年总收入可达15000元,人均纯收入就能增加1500元左右。

务林。主要是通过参加双岔林场和尕海则岔保护区管理局的人工造林、中幼林抚育、封山育林、防火道路建设等林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充分利用本地海拔高,苗木萌动晚、造林成活率高的优势开展云杉苗木培育,通过培育上山造林苗和城镇绿化大苗增加经济收入。

旅游。随着碌(曲)—麻(路)公路的建设,洮河沿线将成为重要的旅游线路,可在交通便利的青科村试办牧家乐。

4.4适当开发林下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在坡度较缓的阴坡、半阴坡疏林下试验种植黄芪、红芪、独一味、桃儿七(鬼臼)、党参、独活、羌活、秦艽等中药材和藏药材,增加经济收入。

4.5搞好培训工作

务工培训。包括语言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及生活、工作、观念等方面的培训,使劳动者适应输入地的生活和工作。

农业技术培训。包括作物良种、地膜、测土试肥、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和蔬菜保鲜贮藏技术,动物良种、疫病防治和养殖技术,通过科技进步来增加农业产量和产值。

农业技术经济。包括投入产出、利润等经济帐的计算方法,让农牧民通过算经济账来发展经济。

4.6搞好服务

政府主管部门应广泛搜集用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同时组织和兴办农林牧业技术等各类劳动技能的培训;搞好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在每个村民小组兴办规模不等的养老院和幼儿园,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组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领导、青年骨干去外地考察,通过参观学习他们发展农牧经济、旅游经济和村办企业的先进经验,搞好青科村的脱贫致富。

应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和驻村干部的作用,引进农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及先进种(植)、养(殖)、加(工)技术,鼓励通过承包、入股等形式将耕地和草场集中到种田能手和养殖能手,以便将更多的劳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对青壮年进行登记,按照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经历及意愿介绍相应的工作。

4.7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以电代薪。青科村地处林缘区,群众拾烧柴的量很大,建议给帮扶户每户解决1台电磁炉,同时建议政府利用水电资源开发的收入在电价上给予优惠,体现开发资源致富地方群众的理念。

太阳能利用。青科村地处高原,寒冷期长,应帮助群众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减少由于取暖等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如每户解决一套电阳能热水器或太阳灶等。

沼气。在每个村民小组试验推广沼气。

参考文献

[1]中共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农惠农富民政策选编[Z].2012:190-192.

[2]中共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手册[Z].2012:1-7.

“帮扶互助基金”助新平村焕新颜 篇3

“这些都是近两年取得的可喜变化。在省、市、县和肇庆市城建投资集团的帮扶下,新平村集体收入增长10倍多,全部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新平村支部书记林志良开心地向记者介绍。

新平村位于肇庆怀集县桥头镇,属于省扶贫开发贫困村,全村有36户贫困户,村集体年收入只有6000多元。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挂点帮扶单位肇庆市城建投资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创新模式,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集团派出4名干部驻村,突出抓班子建设、抓项目落实、抓典型带动、抓长期机制、抓教育发展等五个方面工作。”肇庆市城建投资集团的驻村干部张佳斌说。

新平村地质地貌属石灰岩地区,山多地少。通过深入调研,肇庆市城建投资集团重点提升新平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共投入90万元扶持村集体创办一个种植剑花、养猪、养鱼及其他禽类饲养于一体的立体种养基地。

“基地建成20亩鱼塘,以‘村集体+贫困户’形式养鱼、养鸭;鱼塘边建设猪舍10卡,以‘公司+基地+能人’形式饲养肉猪,周围种植剑花90亩,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据新平村支书林志良介绍,为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新平村把种植剑花作为村的一项产业经营,将剑花种植与贫困户帮扶捆绑。肇庆市城建投资集团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让贫困户自主参与基地剑花的种植和管理,并由公司联系客户统一收购剑花,形成分包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的“一条龙”服务。

“市城投公司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新平村初步设立起了‘贫困村帮扶互助基金’,首期资金由公司投入30万元,后续资金将在村集体项目收益中提取30%滚动注入。基金将长期用于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扶贫济困项目,为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搭起了保护伞。”张佳斌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帮扶互助基金的设立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借支15万元投入乐园酒家的扩大经营,村集体年分红2.5万元;借支3万元帮扶贫困户陈向友创办五金厂经营,五金厂年盈利约5万元,帮扶4户贫困户年增收1.8万元;借支4万元承包经营养猪场,村集体年收益0.9万元。

帮扶互助基金的成立,解决了贫困户生产经营中资金问题,鼓励更多的贫困户敢想、敢做,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新平综合种养基地通过发展养猪、养鱼、养鸭和种剑花,入股办酒店、开砖厂,今年帮扶全村30户贫困户192人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脱贫率100%;村集体收入预计超8万元。”谈起新平村的变化,林志良欣喜不已,“随着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收入的增加,村‘两委’班子心更齐力更足了。”

“扶贫先扶智,下一步城投集团计划大力扶持发展教育,在新平村建设好一所希望小学。”据张佳斌介绍,2010年10月,该公司成立了“城投集团新平村助学基金”,专款用于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今年筹资70万元帮助新平村兴建“城投希望小学”,今年秋可竣工交付使用。同时,将在学校成立“希望家园”,为众多的“留守儿童”提供读书刊物、网络信息及心理咨询,组织开展大学生下乡支教等助学活动,帮助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大元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篇4

作者:平文华 日期:2015-08-15 02:17:05 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村支“两委”的工作部署、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以及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使大元村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南西方,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亚热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大元村是鳌溪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大元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2014年,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大元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大元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大元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每年实行轮作,需要烤房修建、供电等费用问题;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桑叶种植100亩;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二是技能培训。针对种植大户、村民技术缺乏,计划举办烤烟、蚕桑等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难题,计划在大元组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需投入资金82万元,同时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芦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资金75万元,可解决涉及8个组465户1378人的出行问题,同时可解决涉及四个组258户682人的安全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责任编辑:平文华

信息来源:大元村

XX村2020帮扶计划 篇5

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正科乡西北方向,海拔XXXX余米,属于河谷地带,全村共有X,全村共有耕地面积XXX亩,主要种植青稞、冬麦,经济收入大多以种植业为主,部分收入为到县城或周边打零工和挖虫草。XX村有村级活动室1个,党员5人,预备党员0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

帮扶计划

本着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则,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多方筹集资金,调动全体村民积极性,全面推动XX村经济、精神文明双发展。根据XX村的发展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一)村民致富工程

充分发挥XX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帮扶XX村的优势,利用村电商中心,培训村民微机知识,开设网店。

(二)村容村居美化工程

修建680米健康路一条,铺设花砖人行道760米,粉刷路两侧村居墙面3600平米,悬挂线杆宣传牌36个,张贴墙面宣传栏39面,提高广大村民的健康和科技文化素质。

1、加强村居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村内原有6900米柏油路及77个路灯,搞好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建设生态家园。做好卫生宣传工作,争创卫生村。

2、大力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河道、坑塘、沟渠综合整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有关政策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净化农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

1、定期为村民健康查体,送医送药送健康,提高村民健康水平。每年协调医疗机构为全村村民义务体检一次,建立健全村民健康档案。

2、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每年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对相应人群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3、在社区服务中心修建健康广场,添置健身器材,建设电子书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

4、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敬老育幼”明星;好媳妇、好公公、好婆婆、好家庭“四好”评选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帮扶工作的领导,切实抓好帮扶项目的落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立XX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帮扶领导小组,负责帮扶资金的筹集,组织帮扶项目的实施,定期召开帮扶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帮扶项目的监督实施和推进工作,负责单位与帮扶村的联系以及日常工作等。

(二)加大帮扶力度。

XX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要主动参加帮扶工作,从资金、物质、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积极完成帮扶任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三)组织好XX村党组织,理清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竭力解决好农民遇到的问题,利用一切信息渠道,广泛发动一切力量,想方设法,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得实惠。

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依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配合村支部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的产业调整规划。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先进理念,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用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排除封建迷信等活动。引导农民特别是组织农民学习科普文化知识,关心国家大事。

帮扶村工作计划 篇6

联村单位:卓尼县残疾人联合会联 系 村:阿子滩乡座车首村

(2012-2020)

2014年3月修订 卓尼县残联帮扶座车首村规划

(2012-2020)

一、基本情况

阿子滩乡座车首村位于乡政府南部,相距乡政府约8公里。东与临潭术布乡接壤,南与本乡的盘元村相连,西与本乡的那子卡村相接,北至临潭县古战村,全村辖座车首、普藏山、菜子三个自然村165户,740人。全村耕地面积 2591亩,人均占地面积3.5亩,草场面积40000亩。耕地面积已种植小麦、大豆、马铃薯、油菜籽作物为主,养畜以犏雌牛为主,属农牧业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左右。

二、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13年开始,每户至少发展一项支柱产业,每户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人均纯收入达到3120元。农村新农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

2、中期目标:到2016年底,畜牧养殖业发展初具规模,管理规范,初见效益,该村种植业和其它非农产业经济比例协调,转移劳动力600人以上,劳务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0元,居住条件显著改善,无危旧房。农村户户通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拥有率均达到100%。

3、远期目标:到2020年底,农牧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着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三、发展潜力和优势

目前本村尚未种植中药材,但经过实地勘察,本村具有种植中药材的一系列条件。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加快西部地区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无疑给我县又一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产生了不断变化,追求无公害、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牧民养殖业,对增强全社会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座车首村是卓尼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之一,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通过认真研究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座车首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条件差。座车首村土质较差,山高坡陡,土地面积小。

二是生存条件差。全村地处荒坡山区,土地瘠薄,产出极少,饮水困难,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极差。

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座车首村是自然灾害高发区,每年遭受干旱、冰雹、霜冻、洪涝等灾害的侵袭,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灾害损失严重,是造成我县农村贫困或返贫的主要原因。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文化、体育方面的活动场所。五是产业结构单一。该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多。

六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第一,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有差距,等靠要思想仍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待形成;第三,技术型农民少在发展种植、养殖业中,大多数农民仍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模式,发展经济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第四,技能型劳务输出少。外出务工群体中由于受教育和培训有限,技术型,技能型少,大多数从事劳力型工种,劳务收入较低

五、需要做的工作

1、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力争到2020年,贫困村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具体要在五个方面有大的突破。一是生产条件有大改变;二是生活条件有大改善;三是社会事业有大发展;四是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五是生态环境有大改观。

2、阶段目标:

“十二五”时期,以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扶贫对象实现稳定解决温饱为目标,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到2015年,全村贫困人口下降到410人,年均减贫110人,贫困面下降到17%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8%。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问题。

“十三五”时期,以贫困村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彻底消除返贫现象。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年均增长32%以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小康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工作重点及建设项目

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地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取方争取投资,为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村贫困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2013年实施计划:联合州残联、县法院解决普藏山农牧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在普藏山引入自来水。

2014年实施计划:在普藏山修建涵洞。

2015年实施计划:与县扶贫办协调在座车首村修建彩钢房。

2016年实施计划:与县电信局协调确保菜子组宽带入户,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017年至2018年实施计划:与座车首村联村单位甘南州残联、县法院共同完成菜子至座车首道路硬化。

2019年实施计划:与州残联、县法院一起在座车首修建幼儿园,确保座车首及普藏山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2020年实施计划:与州残联、县法院一起在座车首修建养羊场,提高村民收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座车首村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县残联“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帮扶计划,三名科级干部魏志宏、杨国平、苏南草做好联系贫困村户的工作。

(二)积极开展争取协调。我会积极主动开展好争取、协调工作,努力从项目、资金、技术指导多方面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

(三)树立典型带动。联系群众的干部要深入村户,及时发现各类致富能人,通过挖掘典型事迹,创新方式方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大力开展对工作经验、典型事迹、致富能手的宣传报道,努力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帮扶村工作计划 篇7

因为地处大山深处,多年来交通不便,导致信息闭塞、资源流通不畅,村民致富路子不宽,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是“十二五”省定贫困村。至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一千余元,其中,贫困人口18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4.6%,农村低保户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2.4%。

贫困写在白石村每一寸土地,焦急刻在县乡领导和白石村全体村民的心里。翠翠青山的呼唤、老区的盼望,迎来了“挖井人”——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

2012年,江西省新一轮定点包扶工作单位出炉,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定点包扶白石村。消息刚传到封闭的小山村,公司副总童毅涛先生和政工部经理周海平先生等一行人就风尘仆仆,驱车4个多小时赶到白石村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制定初步的帮扶计划,立足铜鼓县情,确定了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落环境、健全社区服务等工作重点。特别提出扶贫更须扶智、治穷更须治愚、输血更须造血“三个更”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倾情帮扶、扎实工作。仅一年半时间,白石村的组织建设、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风民风等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滚滚春潮温暖定江两岸,铜鼓全县莫不口耳相传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的帮扶佳话。

一、促抓思想建设,众志成城聚党心

治贫的关键在于转变思想观念。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贪功冒进的短视思想、忽视合作埋头单干的落后思想等都是很多贫困山村思想上的通病。对症下药,该公司的第一剂药就是狠抓思想建设,凝聚党心、民心,形成众志成城致富奔小康的思潮。

一是强化支部核心,抓好组织建设。加强“两委”班子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村组干部的综合素养,完善“两委”工作制度,力求做到岗岗有人、人人有责,把群众与干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共同体,公开化透明化村组管理,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同时,以模范党员为参照,确立党员中心户,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使党员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深入开展十七大历届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充分利用中国华能集团“红色公司”的特点,结合白石村村情,针对性地大力弘扬相信政府、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贫困山村崛起致富的生动事例,激起、强化村民的自我奋斗意识。

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通过楹联比赛、书法比赛、读书笔记比赛、兵乓球赛、拔河比赛、家庭卫生赛、农业科技比赛、农民舞蹈赛等赛事,切实转变村风、民风。一年多的时间,麻将扑克少了,无所事事侃大山的少了,蹲坐家里看长篇连续剧的少了……一股清新、务实、进取、文明的村风逐渐形成。

二、夯实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换新颜

欲致富,先修路。原来的白石村村组公路,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该公司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2年上半年投资40万元修建了梓亢公路,成功解决了近300村民的出行问题。今年又将投资50万元修建剩余的村组公路。同时,配合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在“三清六改”上做足功夫,全力推进“亮化、美化、硬化”工程。宽敞路、干净水、卫生厕、安全居等多年来村民的梦想正逐步得以实现。

白石村地处山区,全年降雨充沛,雨季多有山洪暴发,平日里山泉叮当,水资源极其丰富。政工部周海平先生带着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调研、勘察,准备投资建设白石水电站,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实现变废为宝,为民造福。

现在的白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流通快捷化,极大地便利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提升造血功能,立足村情促发展

白石村山多地少,林木资源丰富。根据村情特征,特色养殖、竹木加工成为村民致富支柱产业。有鉴于此,该公司会同乡村干部认真分析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五年发展规划,引进技术和精良品种,优化产业结构,帮助村民做大做精蜜蜂、山羊、土鸡、水鸭、鱼等养殖业和木竹加工业。

为了让村民尽可能多接触到最新的农业科技,公司购买了大量农村科普书籍充实村图书馆。周海平经理更是多次专门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到田头地脚现场指导村民,为村民解疑释惑。

目前,全村蜜蜂养殖增至近600箱,鸡鸭、山羊等养殖业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竹木加工逐渐朝精品化方向发展。据统计,2013年1—6月,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去年增长213.7元。

2013年6月,公司组织白石村全体干部和村民模范代表以及高桥乡政府部分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在井冈山电厂等企业, 白石村干部一行感触很深。村支书涂安桂感慨地说:“我们这次走出来,深切感受到了观念的更新、科技的推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这些都是我们所获得的弥足珍贵的珍宝啊!”

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无私的帮助、科学的指导和扶贫工作组人员呕心沥血的工作,白石村原本松散的个体式的劳作方式悄悄发生变化,合作和协会正成为主流,而追求科技种养、绿色环保,尊师重教的思潮蔚然成风。

四、关爱特困家庭,定江两岸传佳话

2013年春节前夕,白石村山上山下的积雪未消,平日里繁忙热闹的山道上人烟稀少,在这个过年气息愈发浓厚、千家万户回家团圆的时候,一辆小车带着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殷切问候,迎着雪花开进白石村。滚烫的慰问金、贴心的慰问信、远来的慰问品和公司工作人员那一张张温暖的笑脸都朦胧在困难群众的泪眼里。

50多岁的特困户黎细连,丈夫因病去世多年,留下一身债务,三个孩子都患有严重的神经病。平日里全靠黎细连做些农活维持生计,三个孩子一年的医药费对她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捉襟见肘,生活艰难。周经理了解情况后,多次走访黎细连家,对她全家问寒问暖,送钱送物,多方联系医院、咨询医生,落实就医事宜。并结合黎细连的具体情况,和乡村干部一起,为她实施土鸡、蜜蜂养殖创造条件,帮助她勤劳致富。

特困户周宏声,身患鼻咽癌、肾炎等多种慢性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孩子正值读书黄金季节,全家的担子全部压在他妻子瘦弱的肩膀上,她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混迹于男工之中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生活之困顿可想而知。公司副总童总、政工部周经理走访后, 多次捐钱捐物资助, 特别是全力扶持两个孩子的学习费用, 引导他们科学种养、 创业致富。同时, 勉励周宏声积极面对生活的磨难,让这个因病因贫而长期压抑的家庭重新迎来的快乐的笑声。

像这样的善举,白石村的村民可以娓娓道来,村前村后莫不颂扬公司的恩德。甚至有村民说,与其膜拜村里的小庙,不如为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立碑而永远敬仰。其实,非但白石村,整个高桥乡乃至铜鼓全县都广为传颂该公司的殷殷厚爱。

一年半的时间真的不长,但正是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全心呵护、 倾情帮扶,使白石村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巨变。

大爱无声,真情无价!

帮扶村工作计划 篇8

2014年新一轮常州市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和金坛结对帮扶工作启动后,镇党委及时对村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40岁开外的张爱华从朱林村党支部副书记调任红旗圩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两年多时间,在挂钩结对帮扶助力下,红旗圩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主动谋划,创新发展,终于把落后贫困村带入了面貌焕然一新的经济强村。

据统计,到2015年底,红旗圩村固定资产由2013年的70多万元增加到5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3年的20万元增加到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8000元,先后荣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绿化示范村、省森林示范村、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红旗圩村领导班子通过帮扶,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做好三件事:

盘活资产,让集体增强实力。通过调查摸底,结合村庄环境整治,从盘活资产入手,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红旗圩村先后把占地8亩多的废弃炼油厂和垃圾废物遍地的4亩多河塘整治一新。借助扶贫资金,村里投入280万在这方闲置地上建设2000平方米标准厂,将其作为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并以每年每平方米100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招租。接着又盘活了一个停产歇业的农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冷库和80亩水芹塘、20亩鱼塘、5亩花木基地、45亩良田。接手后,村里重新设计规划,以发展高效农业为出发点,打造集生态种养殖和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谋发展,让土地增收益。新的领导班子认识到:红旗圩村虽然是茅山老区贫困村,但不能再走“等靠要”的老路,领导班子要主动进取踏踏实实地谋求自身发展,这样穷村才有希望变富村。2015年村干部成立了泰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首批投入20多万元资金购置了农业机械。流转了260亩废弃耕地,重新由村集体负责复耕成良田,种植优质水稻,实现销售净收入近10万元,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其次,利用土地复垦政策,发挥土地不可再生的资源优势,先后复垦鱼塘30亩种水稻,复垦低洼低产田17亩种油菜,复耕工矿地27.9亩种小麦,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20万元。通过多种举措,在土地上寻求发展新途径,把实事做出实效。

办实事,让乡村更优美。两年多来红旗圩村党总支一班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从为百姓做实事开始,将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整治。为方便群众娱乐活动,新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600多平方米的小风景游园。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铺设了自然村之间的污水管道3公里,连通硬化了村户间的道路7公里。结合金坛菜篮子工程,争取上级帮扶资金484万元,按高标准粮田修建了6条道路、1座农桥、1500米暗渠。又获得水利部门的项目资金200多万元,高标准新建了金坛防洪排涝第二大坝——红旗圩排涝站2座。

红旗圩村党总支书记张爱华告诉笔者:帮扶贫困村只有通过“造血”才能走上致富路;村干部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才能让群众享受到好时光。如今走进红旗圩村,你会看到:路灯亮了,村庄绿了,道路通了,人心齐了,村民们乐了。

(责任编辑 党亚惠)

计划生育薄弱村帮扶情况汇报 篇9

计划生育薄弱村帮扶情况汇报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计划生育薄弱村帮扶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对计划生育工作薄弱村开展帮促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县里的统一部署,县

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镇后东村、中高埠村进行重点帮促,县局把开展帮促活动作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摆上重要议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帮促方案和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摸清两村的基本情况。

为确保帮促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专

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同志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两村育龄妇女管理不够规范,节育措施落实不彻底和存在出生漏报现象的现状,研究制定了具体调研题纲,多次带深入两村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两个村计生工作的基本情况。

后东村,总人口1512人,已婚育龄妇女322人,2004年,被清理出当年和往年出生漏报3人,且育龄妇女管理不够规范,被列入镇级薄弱村帮促对象。中高埠村,总人口1120人,已婚育龄妇女247人,2004年,被清理出当年和往年出生漏报3人,节育措施未落实的1例,且育龄妇女管理不够规范,被列入镇级薄弱村帮促对象。

通过深入调研,后东村和中高埠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育龄妇女管理还不很规范,存有漏管育龄妇女现象。二是手术证明不规范现象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三是计生工作人员不扎实,管理粗放,责任心不强,还需进一步改进。

二、严格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促进帮促任务切实落实到实处。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加大投入,进一步落实责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出解决的措施和时限,明确到专人,抓好落实,加强面上工作的调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整治任务的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依法规范群众的婚育行为。利用黑板报等渠道扩大宣传的范围,让群众自觉规范自己的婚育行为,从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是坚持清理清查,健全网络制度。加大节育措施落实力度,及时了解育龄妇女婚育情况,做好随访督促工作,健全规范村级档、薄、卡,杜绝育龄妇女漏管现象。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促进帮促工作深入开展。定期对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

况进行调度分析及调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各帮促人员的帮促工作进行奖惩,以促进帮促任务切实落实到实处。

通过将近一年的帮促活动,两个村的计划生育有了很大的改观,计划外生育现象基本杜绝。1-10月分共出生26人,全部为计划内出生。节育措施落实比较及时,手术证明不规范现象得到有效改进,1-10月份共落实节育措施35例。其中男扎1例,女扎16例,放环18例。村级干部素质得到提高,特别是村计生人员业务得到加强。独生子女优待费已基本落实到位,基本上能达到村民自治要求。

总之,后东村和中高埠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虽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育龄妇女管理还不很规范,存有漏管育龄妇女现象。二是手术证明不规范现象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三是计生工作人员不扎实,管理粗放,责任心不强,还需进一步改进。

联系领导帮扶某村工作总结 篇10

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市第12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关于“帮扶力量调整充实”的工作要求和《中共内江市委办公室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统筹调整部分市级领导同志及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精神,安排我从4月开始负责联系市中区永安镇梁家沟村,现将帮扶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该村基本情况

(一)全村基本情况

梁家沟村是村位于永安镇最东部,距永安镇场镇约10公里,离市区约26公里,是市中区19个省级贫困村之一,也是永安镇比较偏远的一个贫困村,预计梁家沟村今年退出贫困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03户1430人,村民中有低保户32户43人,五保户28户28人,残疾人36人,近40%的村民外出误工;全村耕地面积1312亩,人均耕地只有0.96亩,以传统的种植业主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家庭小种养殖为主。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04人,2014至2017年脱贫62户167人,2018年实现19户48人脱出贫困(含返贫的5户1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27%降至今年的3.4%。已脱贫的贫困户基本上吃穿不愁,无因贫辍学学生,基本医疗保障已经全面覆盖,有安全饮用水和照明电,广播电视户户通。

(二)全村五有情况

1、基础设施。全村公路已有硬化7.8公里。2015年脱贫攻工作以来硬化公路1.62公里,修便民路14公里,加固囤水田田埂43根,建储水池14口(2008年建3口、2009年建1口,2015年土地整改8口、2015年水利设施建设2口)。

2、办公阵地。现有村办公室80平方米,有58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无文化室和活动动广场。

3、全村都已覆盖通信网络。

4、村集体经济。目前已有3.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入账。

5、产业情况。目前村上有榨菜、柑橘、生猪养殖、稻田养鱼产业。

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按照政协工作安排,同牵头部门一起,经常深入梁家沟村协调、指导和督察相关工作。

(一)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引导村上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开展了党员教育培训及学习习总书记到川考察讲话精神。提升党员思想素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增加了党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二是党员“双向培养”。选出了3名党员作为能人培养,选出1名能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三是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全村的党员们结对贫困户,让贫困户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发展生产,力争脱贫。三是召开梁家沟全体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了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利用党员大会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村上的大事都在党员大会上讨论。

(二)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一是指导村上按照对标补差的工作思路,认真梳理出今年梁家沟村退出贫困需要完成的几项硬性指标。制定了年初工作计划,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组织认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作好贫困户精准识别清理工作,对相关单位结对帮扶人员有变动的请帮扶单位及时调整。组织村干核对全村76户贫困户的明白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改正。三是全力锁定脱贫目标,围绕“一超过六有”任务,按照梁家沟村今年全面脱贫的目标,查漏补缺、开展工作,实施项目,努力使梁家沟村的各项指标都达到退出贫困村标准。四是认真梳理未脱贫的19户贫困户,一户一策资料逐户研判贫困户,作好脱贫难度标记,分类帮扶,因户施策确保19户贫困户脱贫。五是帮助梁家沟发展产业,主要还是以种植业为主,今年2月梁家沟村组织党员群众帮助村民收购村里的榨菜,帮村民销售榨菜180多吨,实现村民增收12余万元。今年还引进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是内江市丹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梁家沟村4社、5社流转400亩土地发展柑橘产业(用2018年财政创新性投资收益专项资金110.7万元在5社发展150亩柑橘,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的发展,永安镇贫困人口527人受益,梁家沟村受益贫困人口48人)。现已完成360亩柑橘苗的种植包括春见200亩,爱媛38号94亩,无核沃柑67亩。另一个是内江市市中区斓润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8户贫困户在1、7社流转土地120亩,发展柑橘种植产业,目前已完成柑橘种植。

(三)大力扶持集体经济。一是引导发展集体经济。利用产业扶持基金40万按投资收益模式入股到世美家禽专业合作社和互耀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按每年6%收益于村集体经济组织,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4万元。二是帮助找市场。2018年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帮村民销售榨菜,厂家补助给村集体经济3分的差价,增加了村集体经济1万元。三是协助引进项目。正在引进白乌鱼协会合作养殖白乌鱼,由白乌鱼协会提供鱼苗,村集体经济组织出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按销售总额的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合力实施扶贫项目。一是指导异地搬迁。全村易地搬迁共19户。2016年实施2户4人(面积100平方米,拨付资金9.2万元,自筹资金8000元),2017年实施7户16人(面积400平方米,拨付资金44.8万元,包括提前实施2018年的2户,自筹资金32000元),2017年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3户。2018年还需完成10户(面积400平方米)贫困户易地搬迁工作(截至目前主体全部完工的有9户,另外1户正在建设中)。二是土地整改项目。6月下旬已完成5社、2社的水泥铺设。三是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37万元,已完成2社排洪渠建设。4社的两个蓄水池的土方挖掘。四是创新性投资收益扶贫资金项目,已完成柑橘产业的种植,基础设施部分正在建设中。五是整合市中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新建村文化室。现已完成前期选址、设计、预算评审工作,正准备送区农工委挂网招投标。

(五)扎实开展基础治理。一是支持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村上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建立台账,进行整改。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做到村级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二是加强村干部服务办事能力的引导,主要座谈的方式查找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引导他们对村民要有“三心”,即“热心、耐心、细心”,并公道正派地为群众办事。三是进一步增强村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感增强,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村两委一班人马迎难而上,按质按量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四是引导抓好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该村利用广播,宣传栏、农民夜校、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正面宣传。五是完善机制激发贫困户对脱贫的积极性,让大部分贫困户的家庭环境卫生更好,对脱贫有了主观愿望。

三、存在的问题

1、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虽然经过一番努力,梁家沟村的贫困户已脱贫一大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还未根除,对他们的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

2、项目推进缓慢。村级项目建设进度偏慢,还需要加快步伐。

四、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教育工作。不管是区上,还是乡镇、村社干部要多与贫困户交流,让他们知晓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激励他们的内生动力,在政策的帮扶下让他们积极主动想脱贫,才能真脱贫。

2、进一步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办事能力建设。要增强村两委的工作责任,强化学习,增强实干能力,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各司其职更好的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3、进一步强化帮扶力度。继续对标补差,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得到更多的帮助,力争村办公室、文化室建设早日建成。

上一篇:形象设计教学大纲下一篇: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