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通用9篇)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1

本课题经过第二阶段的深入实践研究,实验目的更加明确了,实验过程更加有序了,实验方法更加科学了,实验效果也更明显了。现将课题第二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阶段实验目的

1、进行习作评价策略的研究,提出适于小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2、让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形成自主鉴评习作和自能修改习作的能力。

二、实验对象 本班的所有学生。

三、实验过程

1、确定习作评价的重点:(1)充分准备习作评价方案

要提高习作评价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习作讲评方案。在每次习作讲评前,先重温习作的要求,然后细细审阅每一名学生的习作,紧紧围绕习作要求及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对每一名学生的习作细致分析并作简单的记录。接着,整体分析学生此次习作的优缺点,总结习作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个性问题单独交流。而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就是习作讲评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围绕讲评重点精心选取典型的习作个例,为讲评提供实例。最后,将依据习作的特点精心设计评价的流程,将学生在习作实践中的优缺点,提到习作规律的高度,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掌握和运用。在这一阶段,教师只有对全班学生的习作了如指掌,才能准确把握讲评的重点,才能为提高习作讲评实效提供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在讲评过程中,应该把“是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评价学生习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既要关注学生作品中字词句的精彩之处,也要关注学生习作中流露出的情感的脉络,思想的火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看待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合理安排习作评价时机

合理安排习作评价时机,能为提高习作评价的实效提供有力保障。有些教师把习作讲评放在习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样不妥,因为学生的习作已经尘埃落定,讲评的意义不大。习作评价应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始终。具体来说,在习作前,让学生先写好习作提纲,针对习作提纲进行初次讲评,这样能够把好选材关,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部分学生少走弯路、错路。在学生依据提纲进行初次创作后,我进行细致审阅,针对共性问题设计讲评方案进行二次讲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领悟自己习作的优缺点,进一步完善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又为教师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率,减轻了教师后期的批阅负担;在二次讲评学生自改之后进行三次讲评,重点评价改进的程度,这是一次欣赏性讲评,它有利于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和乐趣,也有助于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2、习作评价形式:

本阶段的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五种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写作文,更要教学生改作文,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那么学生怎样评价自己写的作文呢?我给学生准备了《习作评价表》。在这张表上,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几个(4).有几处病句(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7).看文章的选材(8)、看内容是否具体(9).看表达方式(10).看语言是否通顺、准确。每一条要求下面按不同档标明分值。学生对照着这张表可以很方便的给自己打分。

2、学生互评 让学生互相修改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改方法。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多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①通过朗读,发现句子不通、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含糊、错别字等毛病;②反复阅读,找到文章结构、材料组织、内容中心、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问题;③写好评语,注意眉批与总评的结合,先写眉批再写总评。

3、小组批改

四个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轮流执笔,共同讨论,逐一批改四人作文。先疏通文句,然后按老师要求评论优劣,写出评语。评语内容分为“常规内容”和“特定内容”。“常规内容”是每次作文都应有的共同性内容,如主题正确、语言通顺、层次清楚、书写整洁等。“特定内容”指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不同特点所提的不同要求。如写说明文时,就要求写上:①内容、语言是否符合说明文特点;②说明是否清楚、具体;③说明顺序是否合理。批改后,要签上批改者姓名,以示负责,也便于教师检查。有时,还要填写“作文批改报告单”,报告单内容有下列几项:①作文题目;②批改小组人员;③共同的优缺点;④值得老师表扬的地方;⑤值得大家引以为戒的问题;⑥典型的错字、病句。教师可以根据报告单内容检查自改情况并讲评。

这样通过不同层次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习作的正确认识,督促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监控,逐步养成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成长。

四、实验的阶段成果

1、老师集体讲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这四种评价策略的研究。

2、在这一系列的评价策略的研究中,不断地完善《习作评价表》。

3、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初步形成了自主鉴评习作和自能修改习作的能力。

五、努力方向

虽然第二阶段的课题实验已见成效,但仍有不足之处。我还将不断地完善《习作评价表》,形成一套易操作、较科学的小学习作评价标准。让学生依据《习作评价表》,形成自主鉴评习作和自能修改习作的能力。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给了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教室就能看到更多的立体的影音资料。使得我们每周越来越少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越来越珍贵。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利用我们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愈发重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评价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与评价,2012年八月,外研社在内蒙古党校举办了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为主题的研修班。研修班采取主题综述,案例与教学评价,教学观摩,同行评价,小组汇报专家总结等方式对网络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共同分析。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像: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样?有了进一步的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思考。

1 立足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就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多元互动,启迪,激发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发展能力,让学生的生命之花绽放。

陶知行先生说过:“好的教师不是教学,而是教学生学”。我们要教会他们什么?他们在课堂上会学到什么?这就涉及到教师课堂目标的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要恰当,清晰,可量。那么如何做到教学目标恰当,清晰可量?专家的回答解除了我们心中的疑惑。那就是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学习规律,符合时间限度的要求。(文秋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目标之前一定要充分,详细地了解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也要做充分的准备和研究。对教材进行二次重组,取舍。要做到突出重点,适当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

在学生完全明白你的教学目标之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实现目标。当然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像启发教学,情景教学,因材施教等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切记教学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2 采取合作式学习,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研讨的总趋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也由注重知识的讲解向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发展转变,由教学的主体性向教的主体性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学生各项技能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所谓的合作,就是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

3 开展教学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所谓教学评价,应为评教、评学两个方面,其目的在于以教促学。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对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的好方法,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教学评价也成为教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早期的教学评价多偏重于教学成果的检测。只起到各种意义的教学成绩的分类作用。其形式大多以考试,测验为主。通常导致教与学的对立,教学效果欠佳。现代教学评价更趋向于发展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双向互动。教师在评价中寻找自己的优缺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以此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我发展。多元性评价强调评价活动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学信息,教学方向的发展。使评价双方有对立走向合作。

那么如何开展教学评价?文教授做了详细的描述,强调评价标准要具体,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可以是口头报告,也可以是书面评价。标准具体到内容是否丰富(信息点,论点,例子及阐述的层次性)语言是否正确(新词汇,短语,拼写及发音),仪表,仪态是否端庄(身体,眼神),表达是否清楚(读背讲义,文字的应用及颜色的对比)等等。要尽量去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

4 开展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今天我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还想学到什么?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可以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进行,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课堂设计,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反应,教学效果等等。通过思考,教师会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和素材,发现新问题,得到新启示,尽快调整下一个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不断地发展创新。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就显得更加珍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吴一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外语研究, 2008.

[2]李旸.践行行动研究理念, 推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国外语教育, 2012.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3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健美操 模块化

一、前言

模块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西方心理学界认为它是人类对心理的本质,特别是对“认知加工是怎样被組织起来的”认识的一场革命,被发展成为与“模拟论”“理论论”并列的“模块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理论之一[1]。模块理论认为,如果一个问题由多个问题组合而成,那么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将大于分别考虑每个问题的复杂程度之和。依据模块理论,笔者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将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划分为专项基础内容和专项能力拓展能容两个模块,专业能力拓展模块又按其功能划分成学校教学与训练、社会健身指导、体育表演设计编排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教学与课程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论著,查阅近10年来我国有关模块教学、健美操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

(二)问卷调查法:对从事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的相关专家对健美操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相关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5份,有效回收问卷14份,有效回收率93.3%。

(三)数理统计法:通过EXCEL200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统计。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健美操专项课程模块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明确模块化学习的目标,督促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转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是模块化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模块之间不同的授课顺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模块的教学顺序。根据问卷调查,100%的专家认为专项基础模块应在课程的最开始完成,78.6%的专家认为完成专项基础模块之后,专项能力拓展模块应按照社会健身指导模块、学校教学与训练模块、体育表演、编排与指导模块的顺序进行。首先完成社会健身指导模块的学习,能让学生尽早参与到健身指导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学校的教学实践是必修内容,把学校教学与训练模块安排在教学实践前最为合适;体育表演、编排与指导模块的学习对学生专项技术、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排在最后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模块式教学每个模块的教学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能力训练都得到了相应整合,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也能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目的与意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根据每个模块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是实现模块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健美操专项课程模块学习的评价方法

1.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是评价课程效果的具体手段和方式,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是健美操专项课程评价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多维度、全面的评价方式,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2.评价指标及标准的设计

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对各专业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学习与评价一一对应,才能使评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这里统称为专项知识指标;再者,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即学习的过程也应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情感,即情感态度指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专项知识的各项指标评价的标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专项知识指标评价标准

五、结论

(一)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专项基础模块应在课程的最开始完成,专项能力拓展模块应按照社会健身指导模块、学校教学与训练模块、体育表演、编排与指导模块的教学顺序进行;

(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模块化教学可选择专项知识指标和情感指标对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小学生作文评价策略研究 篇4

唐河小学 方爱军

(注:发表于《科学导报·现代教育》2011年11月第144期)小学生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然而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批阅方式传统。对于习作批改 教师往往放在指点学生遣词造句,借助学生的习作讲述写作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的技能而已,教师是学生习作批改唯一的责任人和实施者。习作批改总是放在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作文批改评价了,习作教学的横向流程就意味着终结。

其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的习作批改已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的习作批改的教学性质看作为教师、学生和习作之间涉及到三个维度的对话性实践活动: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建构自我修养的伦理学、存在性实践。

作文批改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作文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效果最清晰的反馈,既便于我们发现教学的成功,学生情感、思维和语言的亮点,加以强化;也易于捕捉教学的病点和盲点,及时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还有利于我们发现并确定下次作文教学学生成长的新起点。正如课程标准所说,批改评价“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以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习作批改常常并不表示一次习作的结束,往往它会自然开启下 次习作并成为事实上的一次指导,是学生作文提升的又一个起点。它 会启动学生习作的新的修改和模拟的习作实际运用。把习作批改评价放置在三个纬度的对话实践的框架中去认识,我们会明白:教师是小学生习作批改的第一责任人,而不再是唯一实施者。批改再也不是一个单向思维只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文字批改,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组织和依靠学生、家长、社会各个方面,多渠道三维立体的批改评价体系。如果我们取得共识,在习作批改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同时要十分重视同伴之间带来的交互影响,还要尽可能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教育环境的教育影响。

我们在习作批改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习作实践基础上对初步运用写作规律性知识的记忆,在和同伴对话交互的实践中,习作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与促进。我们也要十分重视习作批改评价的对话实践过程中,师生各方在与他人的思维和智慧的碰撞后,捕捉到的多元见解、新生成的对于习作和生活等等的感受,新学习到的沟通方式和社会交际的社会活动。我们还要十分重视学生在习作批改评价的实践活动中,在环境、在教师、在同伴激发下获得的自我启发、自我发展的内心活动。

在我校《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对作文教学评价做了一些尝试与改革。我们将习作批改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变成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由单纯的书面评价变为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现表述如下:

一、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是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评价只注重于书面评价,往往教师精批细改,却收效甚微。为此,我们课题组在评价方法上做了一些研究,总结出了以下评价方法。

1、书面评价法

书面评价应以教师的激励为主,因为教师的激励、欣赏似沁人心脾的春风,似润物无声的春雨,更似催人上进的号角,会唤醒学生作文的自信,会点燃学生热爱写作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评价作文时不仅要在总体上对文章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而且要对文章一些小的优点,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秀学生的作文必须“求精”,而对于学困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对那些作文较好的、写作兴趣较浓的学生,尽量以商量的语气对文章中不尽完美的地方提出建议或要指导学生以更高的标准、从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去修改。而对学困生,就要用放大镜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作文能力差的、特别是那些平时作文无话可说的学生,学生文章有不足之处或缺点错误,教师一定要提出来。但我们更要挖掘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在班上大肆褒扬与肯定。这样才能激起他们习作的自信和兴趣。

2、圈点标注、符号评价法

书面评价固然是教师对学生习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就会造成学生忽视老师对其的评价,从而失去评价的意义。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苦恼经历:每次学生写好作文,老师就埋头批改,认真批注。而学生呢?他们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认真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老师们的付出也就成了无效劳动。

那么是什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经过调查,得出共同的心声:作文太难写了,再使劲也得不了高分,更别说满分了。有时自己觉得 3 挺得意的作文,可老师总会挑出不少不足之处。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作文评价过于简单和严厉,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磨蚀了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闻文丧胆”,更谈不上什么积极性了。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对作文评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每次作文我们都不再打分数,而是采用符号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以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活跃习作的气氛。如,习作批改中,遇到写得漂亮的句子,我们就会用波浪线标注出来并在句末画上一个五角星,以示奖励,句子越美星的颗数就越多;对于内容丰富且写得有特色的作文,就在文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写的较好,就会用星号表示,更好的习作,就采用星号加太阳的方法,对于特别好的文章,则采用星号、太阳加笑脸的方法。研究证明,评价方式改变以后,每次发下作文本,学生不再是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地翻开作文本,看看自己得了多少颗星,有没有太阳,是否有笑脸,还会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一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成为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和鼓励。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新鲜感、快乐感,更有一种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并把这种成就感转化为乐于写作的内动力。

3、口头评价法

口头评价也是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书面评价还是圈点标注、符号评价,都会花去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如果每一篇习作,老师们都这样去做,无疑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评价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我们不妨采用口头评价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大致浏览每一个同学的习作,用专门的记录本记下习作中的优缺点,课堂上统一口头评讲,对于特别优秀的习作或进步很大的文章单独提出,在评讲时作为范文朗读,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又同时获得写作的成就感。特别是后进生的习作,一次不经意的褒扬,就会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扬起 4 他们自信的风帆。

二、学生评价

1、自我评价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作,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和改都是作文训练的重要阶段,都是应该掌握的语文能力。学生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才能克服心理上的依赖,产生自评自改的动机。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改,让他们在评改的具体实践中体会到修改作文并非神秘之事,只要自己认真细致,照样能改出好文章。其次,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改好改美,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从而树立起自己评改作文的信心。

学生初学评改作文,要有个模仿、借鉴的过程。在进行作文自评自改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目标,然后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通过多媒体屏幕演示,使学生学到规范的修改符号,如增、删、调、换、改,让学生看到整个修改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使他们在今后的修改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在每次评改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作文全貌,结合习作要求提出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的评改要领,同时要深入学生评改过程,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指导。

学生自改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各年级按照各自要求和各项作文训练要领分步进行。低年级侧重于句子的完整性,连贯性等方面的训练;中年级侧重于句子的具体性和片段的条理性等方面的训练;高年级侧重于篇章中的选材、结构、及词汇的活用、句式的运用、情感的表达诸方面综合训练。整个修改过程应分步落实,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既符合儿童心理认识发展规律,又体 5 现出知识、能力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总之,习作自评是一种廉价高效而又十分重要教学手段。通过研究证明这种评改方式既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又调动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作文评改课已成为他们最爱上的课程之一。

2、小组互评

将学生按优、中、差(121)搭配编成四人小组,以优带差,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竞争伙伴,各小组在个体评改的基础上群体评改组内各个成员的习作,对评改快而好的小组及时激励,将小组的成功与组内成员参与评改的状态联系,如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兴趣带动自主评改,从而促进全体同学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评改应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花力气。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动手(批、划、点、注)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创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动口(谈评改理由,讲新想法),让学生动中求思,思中求辨,辨中求活,在实实在在的评改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当学生对评改有争议或产生“愤绯”心境时,教师应抓住时机组织讨论,启发他们从他人的意见和阅读中汲取营养,相互补充,模仿创造。当然在评改的组织管理中不可忽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合作评改,合作竞争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团体作战。

总之,作文评价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灵活而恰如其分地进行,使学生一看就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正,让学生更好的扬长避短,练有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和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小学生作文评价多元化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吴彩花

一、研究的背景

1、作文评价现状的需要

作文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的难题。教师尽职尽责,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上等级,学生或心存感动,认真拜读,或只关注成绩,之后,无论是评语、等级都抛于脑后,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学生的作文评价,只是单纯的教师行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造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厌改的局面。

其实,作文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作文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要改变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建立多元化的作文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让充满活力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来促进作文教学的实效高效,拓宽作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写作动机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及思维品质,成为一个个有个性的主 体,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想象能力、个性表达及创新精神,使作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2、《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在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以上要求应如何落实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意见: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3.重视对习作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习作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习作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对学生习作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矫正学生原有的不良行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形成学生之间能相互取长补短,激励、欣赏的习作氛围,达到以评促写,以改促文的实验目的。

在大作文教学中构建并运行“多元评价”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等的多向评价关系,甚至可以使校内与校外的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多元有效的评价体系,以达到在学生自主,自能习作评改的过程中,张扬个性,提升能力。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拓宽了作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写作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多元而有效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想象能力、个性表达及创新精神,学生的作文达到百花争艳,竞放异彩。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提出在作文教学中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元评价关系,并试图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势资源,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以达到学生自主,自能习作、评改的目的。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具有极强的导向性,是激励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手段。运用教师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用语凸显激励性:

形成性评价总体上要着眼于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对于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尤其是进步,都要给以充分的肯定。历来作文满分不多,这未必合理,因为不能只强调分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忽略了它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好和差是比较而言的。这个比较不仅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更重要的是个体自身发展中的纵向比较。“在新的教育观念的驱动下,我们的评价用语不断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①学生的习作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2)评价导向体现针对性:

以往笼统、抽象的评价学生的作文,一方面学生造成一知半解、模糊、似是而非的认识;另一方面因为评价内容含混,操作性不强,往往对学生的具体帮助不大。所以,我们提出“教师的评价必须具体和有针对性,教师评价学生要适当、合理、明确,而不要过于笼统、抽象和含混不清。”②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几种评价范例:针对作文内容的评价,针对作文习惯的评价,针对作文方法的评价,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以及针对合作评改的评价等。

(3)评价标准富有弹性:

同样完成一篇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持应付态度,另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认真努力,哪怕前者的质量高于后者,评价结果也可以后者好于前者。前者不妨有较多批评,后者不妨多一些表扬,后者的分数也可以高于前者。对习惯性失误,应及时做出否定的强化评价,评语措辞应警醒一些,评分也可以低一些,以达到引起注意、迅速纠正的目的。

2、学生评价

(1)自我评价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在文后写下“我最欣赏自己_____,改进之处_____。”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和孩子们共同修改文章。在这个共同的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习作。

(2)合作评价

学生有了自评自改的基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孩子往往对自己的小伙伴比自己的要求还严格,评改习作是非常认真的,视角也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尝试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使他们在合作的氛围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学会欣赏,学会评改。

同时,教师作为合作评价的参与者,始终贯穿于学生作文的全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评改,使学生能发现优点,学会赏识,指出不足,真正学会有针对性的、创造性的、有个性的评改,从而彰显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评自改,提倡互批互改,众人评改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大作文”环境,使全体学生在开放的作文过程中,学会关注并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文,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视野更有广度更有深度。

3、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也是我们尝试的评价方式。我们试图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家长这一宝贵的资源,调动家长评价自己孩子作文的兴趣,引导家长能够逐步地关注并开始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为我们的评改作文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试想,学生的每一篇习作上都有个人、伙伴、老师、家长等多人的评语,那将是一笔多么珍贵的精神财富呀!

4、社会评价

无可否认,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教学的现场感、真实性等;但也有其不足,如往往受到人数、时间、空间、资料等条件的限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始逐步渗透于教学之中,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特别是教学评价等的实质性转变。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因此,我们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有效资源(家长、社会人士),在有可能的条件下还可以适当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网络的作文发表及作文评改,使师生学会聆听和接纳不同的声音,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这样就会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然后形成学习、交流、争鸣的氛围。实现作文教学的多维化、多元化、立体化,在合作共享的环境中,学生开放视野,拓展思维,激发创造力。

四、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学生是评价中的主人,在评价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2、全面性原则

评价的内容是全面的、多元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下的狭隘的、唯一的。强调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学生的相对优秀的学业成绩、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创新的实践能力、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是评价的内容。

3、民主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克服传统评价把学生及其他一切有关的人都排除在外,造成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产生紧张、对立的现象,充分发挥民主,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力。

4、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把评价过程当作是为评价者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同时配合适当的、积极的评比方式和反馈方式,极力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发展。

5、个性化原则

学生评价应强调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要求“一刀切”。

现代评价观强调要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即关注和理解学 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潜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

6、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关注重点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应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逐项细读,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优缺点),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

五、研究的方法

行动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研究中寻找优化学生作文评价的途径、方法、措施,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边探索,边实践,边修正,边完善,在计划、行动、反审、调整中,不断地深化研究。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作文评价的现状和学生对作文评价策略与操作模式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了解学生通过各种评价对促进自身发展的作用等。

文献法——收集各种以“学生作文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文献资料,在进行学习、讨论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综述与述评,提升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观察法——记录学生自主评价,自我调控表现;记录具有不同学 生自主评价的情况和效果等。

个案研究法——选择不同学生,作个案跟踪研究。

六、研究成果

1、大面积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了教师愁上作文课、学生厌上作文课的现状,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

2、由于采取了作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多元化评价的反馈调节作用、激励性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学生逐渐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出潜能,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3、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并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多元化评价作文教学模式,在全镇小学加以推广。

4、收集系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论文、研究报告等汇编成册。

七、研究后的反思

回顾前期的课题实验,基本达到了课题实验目标。问题:开放式作文评价允许学生想评什么就评什么,想怎样评就怎样评,多角度去评。如何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直觉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这是我们课题实验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主要参考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开启写作的兴趣之门》张萍

小学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5

【摘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的习惯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 作文教学 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1-01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小学阶段的群文阅读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此概念来自日本佐藤学教授倡导的群书阅读,他在其《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等著作中提出“群书阅读”观念,倡导学习共同体;其后,台湾香港的教育家将此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称为多文本阅读或群文阅读。而“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从现状来看,目前国内对“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偶见一些零散的研究(更像经验的交流)和探索(课堂教学的尝试)还是比较浅显的,并没有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层面,对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建构。

2.关于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研究

几十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改革之中,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到理论研究,广大教师进行了广泛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改革与创新。其中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充分体现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但读和写毕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把读写结合理解为狭义的“一一对应”关系,或围绕抓对应训练选编阅读教材,不利于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但目前的现状是儿童阅读量少,阅读能力普遍不高,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对书面语言接触得不够多,文字表达能力差,往往作文时言不从心,词不达意,语不成句。同时,因为学生对文章的章法结构十分生疏,不懂得如何结构文章,如何选材,如何立意行文。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如挤牙膏,很少能写出好文章。因此,教学生写作文,功夫应下在课外阅读上,扩大阅读量,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把群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能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

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校的学生,也要博览群书,方能摆脱平庸,演绎精彩的人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

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40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海量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谈作文教学是空中楼阁。每周一次的作文暴露出的语言匮乏,素材缺失,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问题,让学生只能像挤牙膏一样举步维艰。有的干脆抄袭克隆,应付了事。因此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成为解决作文教学难题的不二法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把群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结合作为本次研究的主题。

1.研究的理论意义

(1)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群文阅读及作文教学策略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让学生愿意读,学会读。读而有获、读而能用。直至乐读、乐写。迅速提升小学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多读书对写作诗文的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要有成就,功夫也不应单在写作技巧写作构思、立意上下功夫。应在课外阅读上扩大阅读量,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为此,我们确立了“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探索群文阅读及作文高效模式,为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深化“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课程改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根植于生活,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研究的实践意义

(1)通过研究,构建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目标更明确,方向更精准,更好的服务于写作教学。

(2)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反复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在初始加以指导,精选读的内容,使之成为语文教学辅助材料。当兴趣被激发后,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中心,在充分阅读基础上,注意写作训练。

三、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在理解、积累、表达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会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教师层面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6

课题研究中期自评报告

报告人:潘荣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评价是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兴学科,还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地、全面的、简约地评价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国外发达国家虽然有也有许多评价的研究,但流派纷呈,而且由于教育价值观念、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制要求的不同,以及学校文化和师生关系建设上的差异,许多既有的经验或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教育实践。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在学习和介绍国外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模式,也已经产生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但多数是研究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而对于范围较少的却关系到每堂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研究甚少,而且我们这次主要研究的是综合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策略。综合学科是除了语、数、英以外的薄弱学科,在这些学科中,激励的评价机制一直被运用着,但是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如何评价、什么时候评价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教师对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局限于随时评和随心评,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薄弱学科教学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科学、信息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时机、方法、形式等等的策略研究。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做一些实践研究,以归纳出在小学薄弱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推广应用课堂评价体系和课堂评价操作实践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及预期研究成果

构建科学的、简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及寻找课堂教学活动评价的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更为合理,更为实效。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综合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指标的研究

开展评价指标的课堂教学研究,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2、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方法的研究

根据大班教学特点,寻找出一套适合大班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方法。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评价行为几个方面着手。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⑴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发展评价的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⑵调查问卷法:利用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性研究;对教师教学观与教学行为设计问卷调查;对课题研究中生成的评价方式的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性调查研究。

⑶案例研究法:开展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案例研究。

⑷行动研究法:邀请专家与我们一起制定方案,定期指导及时调整小学课堂教学评估行动多元评价的方案。

⑸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模式。

2、课题研究的步骤 ⑴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a、学习相关理论,收集课题相关资料,归类整理。b、阐述对“课堂评价”的理解。c、确定研究侧重点、准确定位。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a、拟定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b、以课堂为平台,收集典型案例,对照目标、内容,加以分析、讨论,反思、调整。

c、定期研讨、交流,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行阶段性小结,形成阶段性论文。

⑶课题研究形成成果阶段。

1、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各学科评价指标的制定与归类。

2、撰写能较全面反映本课题实验成果的综合性实验报告及论文。

3、提供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策略的成功案例、典型案例。

4、完成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阅览了很多教学评价方面的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新了教学评价理念。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师边学习理论,边研讨、探究,边进行课堂实践、教改,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实验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1)尝试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的动力源。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评价实践,班上学生除了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剖析自己之中完善自我,课堂纪律特别好,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2)试验“把评价带入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特色。(3)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的协作,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备课时,课题组教师都经过了激烈的讨论,课后,根据实验课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增强了教师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一年来,我们已走出了初始阶段的困惑,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已有一定的把握,相信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本课题研究开展得更好。

六、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细化课题,从小处着手,扎实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研讨,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完成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篇研究小论文。

3、每学期编写突现课题研究的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等,为日后课题的顺利结题积累了一定的资料。4、2012学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案例分析,有四篇分别获“固原市优秀教学设计”、“固原市五个百”一、二、三等奖。

七、对现有研究结果的讨论思考

1、基本形成“民主、平等、开放、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偶尔几节课的和谐,并不能代表课堂都已达到境界,有时,当学困生对学习无动于衷时,当后进生表现又不尽人意时,因为恨铁不成钢,于是,老师又有了心急,烦燥的情绪。

2、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教师善于激励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恰当采取激励的小办法,可以促进课堂的和谐。那么,如何使不同学生保持对薄弱学科学课的常有热情,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八、存在问题

1、课时紧张,部分工作缺乏时间保证,有些老师因为病假和面临退休,所以人员变动频繁。

2、由于课时紧张,许多实验无法正常展开,有的实验更是给人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只能留待课后再花时间解决。

3、教师的教学理论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支撑,我们缺乏系统的有效教学教育理论书籍。课题组成员平时接触到的有关评价的理论知识非常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很多研究蜻蜓点水。

九、后期的一些措施和工作

1、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和试验,尝试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使之更成熟高效;

3、做好研讨的过程积累与反思,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材料。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7

1 企业网络营销运作策略分析

1.1 企业与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借助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通讯和数字式媒体的力量来实践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网络营销这一事物的产生背景, 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些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价值不断的变革和商业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的结果。网络营销主要是在网页上利用企业的主页进行宣传或者把商品陈列在网页上, 这一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或者使一些顾客不去实体店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产品的浏览、订货、交易, 也可以说是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进行企业产品的营销。与传统的营销目的相同, 就是实现企业营销的目标, 使企业产品的潜在交换转化为现实中的产品交换。网络营销的特点主要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以及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 在进行企业产品营销时可以跨地域跨时空进行。网络营销是营销的观念和文化的一个变革。就营销观念来说, 是企业牢牢树立以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产品服务的中心的一个现代营销理念。网络营销主要是通过每一种营销手段来进行吸引消费者来对产品进行购买, 这就需要企业的推广人员去设立精美的企业产品网页, 来吸引用户的访问和重新访问。

1.2 网络营销运行策略分析

由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的位置不同, 在实施产品网络营销计划时, 要采取与企业相适应的网络营销的策略。首先是企业网络营销站点的建设策略。网站的结构是层次性比较分明的结构, 由企业产品首页到纤细介绍的分页, 这种嵌套式的架构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营销站点主要包括主页、新闻稿档案、产品或者服务的页面、雇员页面、客户支持页面、市场调研页面、企业信息页面、广告页面、参考页面和其他一些内容组成。主页是企业的一个形象, 是浏览网页者的第一印象, 这样一来, 页面的设计就显得很重要。网页的新闻稿可以发布一些有关新产品或者新项目的情况;网上企业可以通过雇员页面来吸引一些潜在的客户, 一些客户也可以通过雇员页面了解公司的技术实力;客户页面可以为客户提供有用的信息, 使其对于公司产品产生亲切感, 网上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工具收集一些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企业页面信息主要是让访问者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在企业站点中增加广告也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网上冲浪者去浏览;参考页面是与企业主体相关的网络论坛或者其他的一些网络资源, 通过寻找一些使客户比较感兴趣的信息点来使页面变得更加权威。另外, 不能忽视导航器和搜索引攀在网络营销中的运用。导航器可以宣传自己的联营企业和合作企业, 是客户寻找起来更加的方便, 在为客户提供一些对自己企业构不成竞争的同行业信息时, 同样为自己的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领用导航系统可以在鱼龙混杂的网上信息中, 为顾客设定有条不紊的服务。搜索引擎是企业提供一些组合信息来帮助客户最快的找到它了解的产品信息, 并且为客户提供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最后, 企业可以借助BBS和Usenet开展网络营销。BBS是一个虚拟的额开放式的交流空间, 在网络营销中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可以方便的与访问者进行沟通, 回答在线提问者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聊天室的免费讲座进行产品信息的解答, 同样也方便进行在线的调查分析。借助Usenet, 可以发布与讨论组主题相符的通知、短评、介绍性质的信息。此外, Usenet可以按照主题的不同来划分组进行广告信息的发布。这样更方便的跟踪和发布企业产品广告, 来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

2 企业网络营销效益评价研究

2.1 企业网路营销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网络营销在开始实施的时候, 需要建立一个综效益综合评价的体系。但是因为网络上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不是很多, 一些指标和网络营销之间的必要联系不是那么明显, 但是还是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营销的效益评价指标。在选择建立网络营销效益评价指标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旦选择的指标不可靠或者范围制定的过大, 都会给评价工作带来麻烦。首先是目的性原则, 反应网络营销效益指标应该不是太多但是必须精确, 选择一些代表性很强的指标来反应网络营销过程。其次是系统性原则, 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反应对象真实的整体水平。再次是综合效益体系还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尽可能的利用一些开发企业统计部门的资料, 之后在此基础上增加必要的指标。此外, 还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独立性原则, 让各个指标都能独立反应一个方面的水平;最后是结构层次性原则, 这是依据指标间的一个隶属的关系进行划分层次。在企业网络营销效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 首先是竞争效率的评价指标, 而在网络营销中, 反应企业网络营销竞争效率的指标有顾客的渗透率和顾客的忠诚度一级顾客的选择性和价格的选择性。营销效率的评价体系是网络中广告费的边际效率和信息的利用效率, 网页的访问者中是否具有消费的倾向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以及开拓一个新的市场的单位费用和单位市场份额的费用。对于财务效果的评价指标来说,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资产的负债率和流动自查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和存货的周转率。网络营销综合效益评价的第四个指标是网络广告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关指标包括顾客对已企业发布的信息的满意程度以及网上的广告刺激使顾客进行产品购买的比例, 还有每次信息咨询的成本以及网上投入的广告成本。第五个评价指标是销售促进效果评价指标, 主要有顾客增加的比率和访问者进行购买企业产品或者享受企业服务的比率以及企业销售额度的增长比率加上市场的扩大的速度。

2.2 企业网络营销效益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要建立一个企业的网络营销评价体系, 要分步骤有秩序的进行。首先是要建立一个企业的总体目标, 这个目标的确定让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确立;之后建立一个组织评价小组, 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临时性的组建, 包括业内一些知名的专家和学者, 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找出一些制约性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次进行与指标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 企业要按照评价的指标项目进行指标的上报, 依据上报的资料进行信息的核定;之后再对指标值进行核实认定, 这项工作要号召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最后对营销效益与目标进行比较, 查看评价的一个结果, 在评价企业网络效益的家畜商进行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进行评价指标的选择时, 根据营销目标的不同, 选择评估的指标也不相同。营销目标可以分为是否是要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或者是巩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种选择是是否为了增进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网络的营销的效益评价要对网络营销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查, 一旦市场占有率发生变化, 就要对网络营销的方式进行调整。网络营销目标的分析方法首先应考虑的是层次分析法, 在建立层次结构图的基础上进行指标的规范化;其次, 也可以考虑盈利能力分析法, 这个分析方法是在岑溪了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实体盈利水平的基础水平之上进行的。

综上所述, 企业网络营销是一个新兴的营销方式, 通过对企业网络营销运作策略与研究分析, 可以看出, 网络营销可以在节省了实体店的成本的基础上树立企业产品的品牌, 从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的同时, 也增加了企业的销售额度, 使企业的经济利润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效白帆, 黄逸嚣.网格化营销促进电信企业精细运营[J].通信世界, 2009.

[2]彭峻.电信企业网格化营销组织模式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 2007 (12) .

[3]周镭.论制造网格技术背景下的虚拟经营模式[J].商场现代化, 2006 (11) .

[4]朝明, 刘晖铭.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7.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94-01

一、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

(一)激励——激发求知兴趣。激励性言语评价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学生的力量和勇气,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因而课堂评价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及时、具体,而且要具有激励性。 课堂上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但回答问题的学生直接得到鼓励,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状况,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也感受到了老师关怀后的温暖。

(二)幽默:调节课堂气氛。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指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例如一位特级教师再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响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会心地耷拉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

这样的幽默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

(三)引导:增强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因其丰富的人文性、综合性,而显得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尝试使用引导性的评价,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之中,使它们浑然一体,使至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一些程序,多了一些情趣。

学生读完一段话后,如果我们只是例行公事的评价:读得很好;读得不错;读得很有感情等等,无所谓好坏,就欠缺一种情趣和活动,一种灵动和情感,一种想象和意境。教师在处理这句话的朗读评价时,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富有情趣的评价语中,欢声笑语,思维得到了锻炼,语感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了熏陶。

(四)明理:提高认识水平。明理式的教学评价,指的是对学生讲明道理的一种语言评价。这样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很强的效应。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九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当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句话时,教师有意识地请了一位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读了这句话。一开始,他读得结结巴巴的,教师及时指导了他,这样连续读了好几次,直到读得较好时,教师又给予了评价:“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懂了吗?”这位学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这样的评价,亲切、自然,再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又讲明了道理,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需要。

二、活用评价方式,注重价值体现

(一)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调动兴趣,增强效果。师生互动性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二)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突出主体,领悟情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改变以往只有教师评价的倾向也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本的把握。” 学生与学生通过相互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及表达方法的真谛,最后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保持热情,明确方向。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能促进其自我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热情的保持,这样能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学生会从优点和不足两面进行评析,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激励使其树立了自信,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师从语文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教师要恰当的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分析心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智能,压力越大认知效能越差。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这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知觉和解释以及处理压力的能力。再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恰当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适应课堂环境,提高学习能力,不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

五、抓住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应抓住这些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语言作出恰当的评价,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奋进。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老师巡视后评价说:“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可会读书啦,边读还边飞了起来。”这句话使其他学生纷纷仿效边读边做飞翔的动作,有声有色,学生十分投入,效果很出色。从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体验是富有个性化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幼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性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篇9

课题实验报告

获嘉县位庄中心校 杨高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西方国家最初对课堂教学评价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发,对教学进行有效地研究,即通过研究有效教学或“好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特征,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课堂教学的低效状况,而对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的研究,构成了这一类型的课堂评价标准的重要基础。

随着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目标更加追求创造一种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在课程功能、理念还是课程内容、实施等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其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给新课程的教育评价指明了方向。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过分强调甄别于选拔,过多地关注对书本知识的评价,过于注重纸笔测验与自上而下的评价,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和师生的发展。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办法,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评价办法,引导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重视学习的过程,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评价理念,这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多元智力理论:

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三、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教师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研究审查评价工具质量标准,制订促进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规。

3、学科开发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办法,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行动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2、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3、探索并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通过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行动策略的研究,促使我校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既关注师生自身的评价,也关注其他相关人员的评价,从而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研究的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指导思想,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价值标准。评价课堂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整体素质是否得到发展,看学生的学科智力、能力、创造力是否得到发展,是否培养了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

2、尊重性原则

它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评价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一定要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正确对待教师、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评价中经常出现的“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双方要始终处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气氛中。

3、全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不能把掌握多少知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

4、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能用封闭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具有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一方面运用国内外有关课程评价的专著类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将听课、评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过程性评价中的叙事性记录作为重要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2、观察法:在听课、评课、访谈、研究性学习、档案袋评价、素质检测等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显行为和内敛特征(如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等)进行观察,并作好相应记录。

3、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性研究;对教师教学观与教学行为设计问卷调查;对课题研究中生成的评价方式的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性调查研究;指导学生在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在课程改革的操作实践中进行研究。一方面设计详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通过开设实验课,组织教学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验证和完善教学评价方案;另一方面设计系列的多元的学业成绩评价方案,通过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验,验证和完善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5、案例分析法:利用大量的课堂教学评价实验的实例和学生学业评价实验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取、总结有效的评价方式。

6、统计法:对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分析和推断;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过程中对各种参数值进行数理分析、概括和整理。

七、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认识和科学素养 组织参研人员学习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创新”的讲话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课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工作目标,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教改科研理论,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意识,掌握教改科研的方法,增强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坚持研究主体的多元性,促进共同发展

(1)发挥教研人员、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学生之间大力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与教育界同仁们开展交流与合作,认真学习同行们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内化为本课题的经验。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12年4月— 2012年5月

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献资料,选题并讨论课题的设计、规划与分工,制定《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行动策略的研究》的方案。、实施阶段: 2012年 6 月— 2013年3月。(1)探索符合初中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2)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反复探索、研讨和总结方法,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3)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对本校 20节课进行后测分析,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

(4)定期举行课堂研讨、探究和观摩教学活动,举行教学评价“沙龙”,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对各类课进行形成性、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描述。

(5)完善适合现代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3、总结阶段: 2013年 3 月— 2013年 4月。(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2)展示研究成果。

九、研究的基础条件

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课题研究小组。

2、制度保证:学校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定期进行课题研究,制订了课题研究的各项制度和奖惩制度。

3、人员保证:本课题组成员是多次获得研究成果的教师,是多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师,是长期从事现代教育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教师。

上一篇:教给检验方法 培养检验习惯下一篇:大学生党员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