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细节(精选8篇)
从小时常陪在我们身边的就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有时溺爱我们,有时和蔼的教导我们,有时严肃的批评我们。
小时候我们出门,爸爸妈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比如路上要注意安全,和同学友好相处,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当时我们认为爸爸妈妈好唠叨。妈妈根据四季变化给我们增减衣服,还时常给我们买好吃的,买好看的衣服,爸爸常送我们去学校,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们问爸爸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还想让爸爸抱着我们。冬天,坐在自行车后爸爸或妈妈让我们把手放在他们的口袋了,很温暖!
可岁月像流水,我们慢慢长大,开始叛逆,妈妈为了暖和想给我们添衣服,可我们为了美不听话,冬天,爸爸妈妈让我们把手塞进口袋,我们认为那样的行为很幼稚,所以抢下父母的棉手套,到了学校父母的手通红,却笑着对我们说没事,我们也没太在意。我们吃饭时,爸爸妈妈往碗里夹菜时,我们生气的又夹回去。我们没考好时,爸爸妈妈的`眼神让我们惭愧,有时父母的责怪会是我们忍不住的发火,顶嘴便随之跟来。
当了中学生,作业的繁多,老师的严厉,科目的增加。使我们开始回忆童年,童年的无忧无虑和自由是我们向往。父母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幕一幕在我们脑海里回放,现在我们终于知道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后悔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想起我们那时的顶嘴,我们自责。看着父母头上一根根的白发,我们的鼻子酸了,眼泪流下来。上了中学,一切都在新起点上我们一定会加油!努力学习,用成绩来报答父母!
关键词:细节,真实,锤炼,形象
在布置一篇题目为《美丽, 在细节中绽放》, 出题意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重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让细节描写成为作文的亮点。
我先总结了一下学生写作的现状。绝大部分人有“四不”细节:不典型、不突出、内容不够充实、不够具体。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一、感受细节中的魅力;二、展示片段;三、总结方法;四、集体修改;五、学生自改这样五个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感悟和提升。
这里我展示三个片段升格:
原文一:
这就是我的奶奶, 和我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她的个子中等, 脸上有几块老年妇女都有的雀斑, 额头上还有斜刘海, 显得稳重、端庄。奶奶的头发上爬上了些许银丝, 那些银丝都是她为我日夜操劳的见证。
升格指导:
1.肖像描写不符合人物的真实情况。真实的描写才能打动人, 不要刻意粉饰。奶奶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 应该用朴素的文字去刻画更能打动人。
2.形象不突出, 没有刻画出奶奶的典型形象。
3.词语锤炼, 像稳重、端庄这样的词语用在奶奶身上不合适。
升格段落:
这就是我的奶奶, 和我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奶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棉衣, 丝丝银发乱蓬蓬的耷拉在头上, 许是被风吹的。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道道岁月的皱纹, 一双苍老的手总是在做着做不完的活。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细看过奶奶。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 奶奶成了我生活上的“爹娘”情感上唯一的慰藉, 奶奶为我实在操劳了太多, 我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原文二:
第一天, 妈妈挑选了一首只有四句的古诗, 采用领读的方式, 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带着我读。她用她那略显得不熟练的普通话轻重缓急地读着, 并且要求我跟着她一句一句有感情地念:“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起初, 我只是依依呀呀地跟着她哼, 但是过了两天, 我开始沉醉于她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中, 渐渐地, 我喜欢跟着她一起念, 尤其是到了高潮部分, 我们便会相视而望。也许在别人眼里我们俩的这个动作看上去只是母女间一次偶然的对视, 对但对我而言她是我学好古诗的基础, 对妈妈而言或许只有这样才说明她的努力起了作用。
升格指导:
1.起笔呆板, 所叙事件缺乏质感, 出彩段落的选择应该放在开头、高潮和结尾。本段叙事开头平淡, 应淡化时间点。
2.抓住细节, 表现妈妈教“我”读诗时的声音、神情、动作等, 还可以适当加入“我”的表情和心理, 具体展现读诗画面, 这样人物形象会更加立体和丰满。
3.生动抒情, 段落的最后部分不能仓促收束, 要用凝练的文字, 通过深情的文字引发读者的共鸣。
升格段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宛转悠扬的读书声勾起了童年妈妈教我读诗的回忆。那时的我并不能领悟诗中的内容, 只是跟着妈妈哼哼呀呀。我只记得她满脸陶醉, 一字一顿的朗读声里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和煦的阳光下, 不标准的普通话和童稚的声音在回荡着。或许是她见我摇头晃脑的读诗的可爱模样, 脸上荡漾着温暖的笑意。渐渐地, 我被她带入了诗的世界, 迷恋上读诗的感觉。我喜欢跟着妈妈一起念。每每读到高潮, 妈妈就会用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 像是在触摸一个未来。每次回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 温暖幸福感溢于心田。
原文三:
“快上床, 你看你的手, 都被冻红了!”父亲用略带愤怒的声音, 抓起我的手说到。我如同兔子见了老虎, 急忙钻进了被窝中。父亲也来到了床头, “把手给我, 我来给你取暖。”说着, 不等我同意, 伸手探进了被窝中。
升格指导:
1.突出形象, 把父亲从表面的令人害怕的、暴怒的形象上升到一个外表刚硬, 内心柔软的父亲形象, 这个形象的刻画是该段落的关键所在, 人物形象的饱满凸显是细节描写的关键所在。
2.巧用修辞, “兔子见了老虎”这样的比喻出自初三学生之手显得比较幼稚, 需要修改。
3.锤炼词语, 抓住“父亲帮我捂手”这一情节可以展开一系列动作, 他又是怎样的眼神?你的内心情感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展示自己的内心的波澜。
升格段落:
父亲也许是不经意的, 留意到我冻得红紫得的手, “快上床, 你看你的手, 都被冻红了。”父亲的言语中带着丝愠怒, 用力握住我的手说道。我如同得到了一道赦令, 迅速地钻进了被窝, 寻求些许温暖。这时, 父亲来到床边, 不由分说的, 用他那双大手再一次握住我的手, 紧紧地攥在手里, 似乎想要把所有的温度都传递给我。刹那间, 我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 情感变得如羽毛一般丰盈。瞬间, 父子之间的温情弥漫了整个房间。
一、巧设情境,丰富细节体验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打开学生想象的路子不难,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思路也比较活跃,但写的时候,却还是概括、笼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想象没有具体的细节,或者说缺乏对细节的深刻体验。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直观和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获得对细节的深刻体验,动笔时就会相应地具有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描写。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歇后语编故事》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演的是什么?
生:我们演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各自进行剧中角色介绍:黄鼠狼、鸡大婶、旁白)
旁白:大年初一,黄鼠狼饿得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黄鼠狼(弯着腰出场):哎哟,哎哟,饿死我了。
(生笑)
旁白:黄鼠狼手里提着礼品来给鸡大婶拜年。
黄鼠狼(用力敲门):咚咚、咚咚……
鸡大婶(吓了一大跳):谁呀?
黄鼠狼(皮笑肉不笑):别怕!我是黄鼠狼,给你拜年来啦。你瞧,我还给你带了礼品呢。
旁白:鸡大婶一看黄鼠狼手里拎着礼物,便放松了警惕。
鸡大婶:请进!
(师插话:引狼入室!众大笑)
鸡大婶:我们一起来吃饭吧!
旁白:黄鼠狼也不客气,坐下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他一眼看到了酒瓶,便心生一计,说道:“无酒不成席,咱们喝点酒好吗?”
旁白:鸡大婶同意了。可是黄鼠狼没安好心,要设法把鸡大婶灌醉。
黄鼠狼(不停地说):干杯!干杯!
旁白:黄鼠狼趁鸡大婶不注意“掉了包”——自己喝的是白开水,鸡大婶喝的是酒。
黄鼠狼(凶相毕露,掐着鸡的脖子):我要把你吃了。
旁白:鸡大婶吓坏了,连忙报警。黄鼠狼被抓走了。这就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师:大家看,他们演得多好呀!多么会想象,多么有创造力!
几位学生的表演提供了生动直观、细节丰满的情节,于老师稍加指导,学生当堂便呈现了一篇篇细节描写突出、妙趣横生的故事。创设情境的方式、手段很多,图画和音乐都是创设情境的手段,尤其是音乐。音乐是有形象的,可以使听者产生不同感觉。在音乐情感的熏陶下,学生头脑中的想象会变得丰富、具体。以下是张祖庆老师执教《亚马孙河探险记》的片段。
师(继续富有启发性地叙述):哦,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亚马孙河(音乐舒缓,伴随鸟叫);让我们进入这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吧,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师:也许,更多的秘密在森林深处吧,让我们继续往里走……(音乐节奏明显加快)更危险的,也许是在森林的深处……(音乐明显带有恐怖感)
师:哦,这一切终于过去了……(音乐优美宁静)让我们踏上回大本营的路。
(“……”均表示恰当的停顿)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来到刚才说不敢去的学生身边)这位同学,我刚才看见你脸色铁青了。(众笑)在刚才的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请大家先在探险小队内交流一下。
音乐开始“舒缓,伴随鸟叫”,接着“节奏明显加快”,然后“明显带有恐怖感”,最后“优美宁静”,把学生带入到亚马孙河探险跌宕起伏的情境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探险的热情和兴趣,催生出无数可资玩索的细节,并加深学生对这些细节的丰富体验。这样,学生“有所感”则“动其情”,“动其情”则“辞必发”,细节描写水到渠成。
二、步步追问,推动细节展开
追问,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处,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提问,穷追不舍,使关键处趋于细化。学生的想象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是粗线条的、大致性的“蜻蜓点水”,缺少深度和细腻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学生想象的薄弱处,或作提醒,或作点拨,从而拓宽学生想象的广度,增进想象的深度,让细节丰满起来。追问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追问,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相互追问。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我想变成……》的片段。
师:刚才想变成神医的李晓同学,请你再来说说,变成神医,难道只是为了给奶奶看病?你还想做什么?
生:还想为其他病人看病。
师:那就说说你怎么为其他病人看病的事吧。一天,你来到医院——
生:一天,我来到医院,看见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小孩匆匆忙忙地赶进来,一问,原来是孩子的手臂骨折了。他痛得一直嗷嗷叫。
师:“匆匆忙忙”“嗷嗷叫”这两个词用得好。那么这位神医是怎样给孩子治病的?
生:我说,不要紧,我来给你治。说着,就嘴里念念有词,念着口诀,用手在孩子的手臂上轻轻一摸,骨头就接上了。
师:“念念有词”这个词你都会用了,很好。治病时只是“轻轻一摸”,看来你真是神医。骨头接上以后,孩子的手臂怎么样了?
生:什么伤疤也没有,跟好的手臂一个样,还能使劲地挥舞。
师:治好孩子的手臂,孩子和他的家长有什么表示吗?
生:他们一个劲向我表示感谢,还夸我是神医呢!
开始时,学生的想象只是笼统地说想当神医,缺少想象的细节,特别是缺少“神奇化”,这时教师就步步追问:你还想做什么?你还想给谁看病?怎么给孩子看病的?骨头接上以后,孩子的手臂怎么样了?孩子和他的家长有什么表示?一个个问号“疏江浚河”,引路导航,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想象产生质的飞跃,变得不再是云遮雾障,“神医”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资料补充,提供细节表象
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越充实,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越具体。在想象作文中,学生表象模糊不清,或根本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想象起来,或偏离轨道,或浅尝辄止。要让学生想象表达有精彩细节,有时要适当补充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具体的表象,为学生展开具有细节的想象奠定基础。
李慧霞老师执教想象作文《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出示胎儿发育的系列图片,生看图,师解说:“最初,你还是一颗小豆豆,安安静静地躺在妈妈的子宫里。第5周,你的心脏、脑部开始发育了。第8周开始,你的其他主要器官持续发育……”这些信息的补充,为学生想象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有了这些表象,学生就能从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到什么等细节处展开想象,加工创造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各种形象,也使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更加感性,更加深入。
四、巧用范文,引路细节表达
一切学习都从模仿开始,想象作文不能例外。在起步阶段时,想象作文不宜过分提倡“自由表达”。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从入格到出格,从有法到无法,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实现“自由想象”与“自由作文”。
董一红老师在《我想设立的节日》教学中,开始引导学生奇思妙想,设计“轻松节”“和平节”“许愿节”“糖果节”等等。学生思维打开了,怎样把想设立的节日写好呢?董老师先后出示了两个片段,第一个是“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学生明确怎么写好节日的由来;第二个是学生熟悉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让学生从中得到“我们要展开想象,注意想象人们的神情、动作,注意环境、气氛的描写,要有画面感”的启发。两则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习模仿,领悟表达方法,学会习作。
范文的选择要为表达想象服务,否则,僵化的、单调的范文容易成为束缚灵动想象的桎梏。范文内容可以从模仿选材、构思、语言方面考虑;范文出示要掌握时机,可以在写前、写中、评改时;同一个内容,范文可以出示多篇,让学生从中比较、鉴别,鼓励学生不拘形式,着眼创造。
想象作文,想象是基础,细节是关键,它们是不可或缺的双翼。著名作家赵树理认为:“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在想象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细节指导。
若能带着”放大镜”生活,将每个细节做得尽善尽美,则获取成功如同瓮中捉鳖一般,唾手可得;诸葛卧龙夜观星象,晓天气之变化,以风向这个曹操忽略的细节作为武器,终借东风火烧赤壁;福特因面试时捡起地上的废纸而遭录用,最终开创了自己的汽车王国;有一条商业街,瓷砖本是笔直地铺在路上,但一间商铺的老板则执意要将瓷砖倾斜着向自己的商铺方向铺,有人会因为随着瓷砖走而选择进入该商铺选购,一时之间顾客如潮;牛顿被苹果砸中后留意到其中的细节,成为了万有引力的开山鼻祖……这些例子无不生动形象地诠释着细节的重要性,所有注意细节的人心思都慎密异常,他们对于事物抽丝剥茧的认识往往能让他们赢在细节的把握上,这大概就是牛顿能发现万有引力,诸葛亮能决胜千里的原因吧!或许他们并不比常人聪颖,但对细节的把握无疑为他们开凿了一条更接近缪斯女神的捷径。
也许注意细节并非必定能大放异彩,但若忽视细节,那么成功则必定像镜花水月般,可望而不可及了。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乏这样的例子,他们本有傲视群雄的实力,却因不注重细节而跌下神坛:拿破仑率军远征俄国,却忽略了衣服上的纽扣是锡制的这一细节,在俄国寒冷的气候中锡全部变成了粉末,数十万大军如同敞胸露怀一般,最终折戟回国;一座世界级大桥,一日轰然坍塌,最后调查处的结果竟是由于螺丝钉松了,令人不禁瞠目结舌;一位国产汽车公司高管,在接待外商时一次关车门过于用力,让外商认为是对本公司生产车辆安全没有信心,合作因而告吹;马稷不注意山势的细节,只一味按兵书执意临高而驻,反被老谋深算的司马仲达断其粮草,终至”失街亭,斩马稷”的悲剧……也许这些人的失败,并不是由于自身实力上的缺陷,而是由于他们把生活中重要的细节忽略,最终他们的”千里之堤”哗然倒下也在情理之中了罢!
一、解读细节、细节描写
1.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2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比较A、B、C三个文章片段,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A、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
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B、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评语: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C、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三、片断赏析
1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此段中的动作细节描写体现父亲买橘子过程的“不容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2.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巴尔扎克《守财奴》)
(这个“抓”的动作,十分传神,寓意深刻。原来他把黄灿灿的镀金,当成了“黄金”,于是不要命地“抓”了起来。见钱眼开,拼命聚敛钱财,才是他信奉的真正教义!在他的心目中,惟有金钱,基督圣像是不占地位的。这就是“抓”十字架细节的丰富而深刻的内含。这个细节,以含蓄的笔法,形象地勾勒出葛朗台贪婪、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者的典型特征。)
四、细节描写的方法
1.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
3.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总结技巧: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 注意: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
五、专题练习:
1.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分析: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他抱住娘,在娘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他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跑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4.她骂他混蛋。
①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②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参考:
添加“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场景描写”: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5.根据你平时测验时的观察(或体验),把下面一段话改成具体描写的文段,100字左右。
昨天测验英语,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参考: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6.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
参考: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7.细节描写淑女的吃相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原文
参考: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8.描写粗汉的吃相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原文)
细节决定成败-读《小故事大道理》注意细节有感作文
・・・细节决定成败
・・・・ ――读《小故事大道理》注意细节有感在读到“注意细节”这一章时,我不由得想到了赵老师说过的:“细节决定成败”。有这样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细节之误19XX年4月10日,在英国南安普顿港口,一艘豪华游轮正整装待发,这是它的处女航,港口的岸边站满了送别的人。布莱尔正在最后检查着游轮上的设备,一切完好。他想,这该是一趟愉快的旅行。但布莱尔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他的岗位将由另外一个人来替代。布莱尔十分惊讶和失望。他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告诉他,游轮进行处女航,而他的经验不够,必须要有一位经验更加丰富的人来顶替他的岗位。游轮马上就要起航了。 匆忙中,布莱尔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失望地离开了游轮。也许布莱尔不知道,他的突然离开,竟然与1000多条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游轮起航后,船员突然发现船上惟一的望远镜锁在了坚固的工具箱里,而钥匙被布莱尔带下了船。船员们心存侥幸,他们认为没有望远镜不会对航行产生影响。船员们用肉眼努力眺望着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游轮就这样搭乘了1000多人在大海中危险地航行着。 黑夜来临时,游轮前方视线极差,一个灭顶之灾正向这艘游轮袭来。当船员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时,巨大的游轮想转向已经来不及了。船员们惊呼着“冰山、冰山”,游轮一头撞向了冰山。 游轮发生倾斜,并开始进水,慢慢开始下沉。1522人丧生,这就是世人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难。 去年秋天,在英国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这把夺命钥匙成为拍卖的热点。一位代表南京珠宝商的英国人在经过20多轮角逐后,以1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了这把钥匙。不久,这把夺命钥匙将在南京展出,它告诉世人的是,如果不善待细节,等于放出了魔鬼。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形容这个故事再合适不过。像布莱尔这样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做一件事情,无论是大还是小,你都应该注意到那细微之处,哪怕是一颗螺丝,一个按键,一粒沙子,无论是多么小,多么不起眼,或许,这都将是一个致命的环节,不做好这个环节,将会使你满盘皆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我们的学习上,老师、家长还有你自己的`汗水,都筑建了这个“千里之堤”,也就是说,你的学习有了进步,你的品德有了改变,你的思想变得纯洁,那么,你就建起了这“千里之堤”,然而,你的学习突然一落千丈,大有退步,因为什么呢?那就是“蚁穴”,而这可恶的“蚂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游戏、语言、放松、哄闹......一切不文明的,放纵自己,溃散思想的行为,都是那“蚂蚁”造出的“蚁穴”!你希望因为那小小的不文明,小小的放松,而让自己走上一条向下的,坎坷而崎岖的歪路吗?还是你已经没有了想好之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依我看,你不仅走上了向下的路,没有了想好之心,你连一点点的羞愧和分辨美丑的意识都没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让你的学习退步,这就是你的意识吗?这就是你的自控力吗?注意学习上的小小细节吧,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上好作文指导课,要循循善诱、精心指导。通过扩词成句、扩句成段、扩段成篇等训练形式,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怎么写才算是具体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范文引路、学生作文引路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把细节写好。其次,在讲评时,教师要抓住典型文章,好差对比,让学生明白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具体。讲评还要和修改结合起来,通过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把较差的作文改成好作文,用现身说法的形式使学生受到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仿写
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最初阶段都是借助模仿为阶梯。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按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组成单元,每单元选入的课文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教师要用好教材,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指导学生仿写。这种方法适用于中低年级,在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搀着学生走,待学生走稳了,再松开手。引导学生由仿到创,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
三、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
“观察”与“积累”犹如作文之翼,缺一不可,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而内容材料的获得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有的学生留意观察生活,写作文时就有话可写;而有的学生不留心观察,有些很好的写作题材与之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写,更不用说写具体了。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且要仔细观察,有重点地观察,这样写作时就会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文章就会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题材,却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原因是表达能力不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摘抄、多背诵,在学生脑子里建立一个“语言仓库”,学生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调用,笔下生花了。
摘要:对重要细节进行描写,对表达中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其他手法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追加成分,扩展句子]
在阅读理解中遇到长句子时,我们要学会通过找句子主干,把长句子缩短;而在写作文时,我们则要反其道而行,针对目标句子,我们在要点基础上适当添加合乎逻辑的附加成分,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结构、独立主格等成分,使表达更清晰,主题更突出。
例1 高考临近,学习时间变紧,任务加重,很多同学内心压力大,学习效率低下。请为即将举行的班会写一篇英语演讲稿,谈谈你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高效而健康地进行复习备考的建议。要点如下:坚持锻炼;合理计划;注重饮食。
要点拓展如下:
1. 坚持锻炼
普通表达:We should keep on doing exercise.
高级表达:To keep up good spirits and prepare for the big day efficiently and healthily, we are advised to do regular workout, building up our bodies.
2. 合理计划
普通表达:We should have proper study plan.
高级表达:Never hesitate to make an organized and proper schedule, which contributes much to the accomplishment of our academic assignments.
3. 注重饮食
普通表达: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our diet as well.
高级表达:Certainly, keeping a balanced diet, we are bound to feel energetic and dynamic, which serves the most essential functions.
点评 在对所给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就应考虑使用哪些词语和句式,从而符合五档作文所要求的“有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的标准。在以上三个要点的处理上,通过添加高级词汇如efficiently and healthily, regular workout, organized and proper schedule, academic assignments, feel energetic and dynamic, essential以及分词结构、定语从句等成分,充分扩充了句子,不仅篇幅更长,亮点也更多了。
[补加语句,充实文章]
根据作文的行文走向,适当增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语句,或根据作文题目中提示的要点,恰如其分地衍生出一些句子,即能够起到“前引后联”的作用,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信息,帮助读者理解所写内容。此外,还可以起到协调句式,避免单调的作用。
例2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朋友汤姆得知中国学生数学成绩总体优于英国学生,所以他想知道中国数学教与学的情况,请你写一封邮件回复他。要点如下:课堂学习时间;作业量;课外学习等。
要点拓展如下:
1. 课堂学习时间
A special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 usually has seven math classes per week, and some schools even offer nine classes for math, in which teachers often address key points and most common problems they’ve found in students’ homework handed in recently.
2. 作业量
Due to teachers’ immediately feedback on their homework,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ir learning materials, even though the workload is quite huge.
3. 课外学习
Besides homework, some students also manage to spend extra time reviewing what they’ve learned in class and get their notes organized. The revision style varies, but there is a common belief among students that mat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a result, they devote quantities of time to it.
点评 该作文题所给提示并不多。在完成该作文前,同学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nlc202309082250
1. 课堂学习时间是多还是少?每周有多少节课?
2. 作业量是大还是小?每天有多少?
3. 课外学生都有哪些课外活动来学习数学?
通过有针对性地对目标进行分析,我们要为自己的作文找到拓展的方向。前文中画线部分均为结合文章发展走向衍生出的句子,所添加的句子在句式结构上也不尽相同。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两句名言警句来点缀文章,使评分再上一个档次。
例3 Were I three years younger than I am now, I would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I set more practical and specific goals. As an old saying goes, living without a clear and achievable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Compared with many abstract objectives, practical ones can bring us more courage and confidence whenever we make one step forward.
点评 Living without a clear and achievable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这个句子尽管结构并不复杂,属于“主—系—表”结构,但该句采用了类比这一修辞手法,将无目标的生活比作无指南针的航海,顿时使人生目标形象起来。
[添加过渡,条理清晰]
在写作当中,恰当使用一些衔接手段,包括使用过渡词和过渡句,可以使文章严谨、流畅、富有节奏。
例4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摄影俱乐部(photography club)将举办国际中学摄影展。请给你的英国朋友Peter写封信,请他提供作品。信的内容包括:
1.主题:环境保护;
2.展览时间;
3.投稿邮箱:intlphotoshow@gmschool.com。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Peter,
Our school photography club is going to hold an Intern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 Photography Show. As far as I know, the theme of the show 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ually, I know you are gifted in taking good pictures and have always wanted to do someth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clearly remember you showed me some photos on that theme the last time you visited our school. In addition, it will start from June 15th and last three weeks and what makes us excited is that any student who is interested can participate in it. In a word, I firmly believe that this is surely a good chance for more people to see them. If you want to join, please send your photos to intlphotoshow@gm.school.com.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
Yours,
Li Hua
点评 本篇范文很好地完成了要求,要点扩充合情合理。全文句式多样化,并没有一直使用陈述句,而是穿插使用祈使句等多种句式,符合邀请函的特点。文章中使用了较多的复合句,如定语从句any student who is interested can participate in it,时间状语从句... the last time you visited our school,条件状语从句If you want to join ...等,体现出不错的驾驭英语的能力。
此外, 本文使用了as far as I know,in addition,in a word,等过渡短语,巧妙地将三个要点“主题、展览时间、投稿邮箱”串联起来,使阅卷老师对作者表述的意思一目了然,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条理。
我们写作当中经常会用到的过渡语有:first of all, to begin/start with, in the first place, first and foremost, second(ly),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s more, in addition, besides, 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nonetheless, in contrast/comparison, nevertheless, hence, therefore, in conclusion, to conclude, in a word, last but not least等。
nlc202309082250
[重点突出,详加描述]
在对文章进行展开时,除了可以采用前文提到的添加追加成分、过渡成分来拓展句子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题目提示,确定整篇文章的主要点和次要点,在主要点上着力发挥,次要点表述清楚即可,不用过多渲染。
例4 读下面图画,按要求用英语写一篇词数为120左右的短文。
内容包括:
描述画面;
概述其含义;
谈谈个人感想。
凿壁偷光
注意:
1. 短文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短文中不能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信息。
In the picture, we can see a boy in worn clothes,who was reading a book with full attention. He was sitting at a shabby wooden table with a pile of books on it and a weak ray of light came in through a small hole in the wall.
This is a well-known story from an ancient Chinese idiom. The boy, being poor, couldn’t afford even a candle, so he bored a hole in the wall to “steal” light from his neighbor’s house to read at night. The moral of the story is that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never get discouraged easily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situation may be.
Of course, things are totally different today. It is not the story itself but what is reflected in the story that counts. Hard work pays off. We should take pains to improve ourselves through learning and get prepared for the future.
点评 该篇习作语言丰富,表达准确,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尤其在内容的安排和取舍上,处理得十分恰当。本题的三个要点中,要点3是本文的重头戏,体现了高考作文题的“思想性”,本文对此着重“泼墨”,所占篇幅几乎为全文篇幅一半,要点2次之;针对要点1,本文对图片仅需作简要描述,一句话即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就需要“适当添加细节”。而细节的增加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作文的题材、体裁以及题中给出的要点,“画龙点睛”式地添加,不要信口开河,更不能够信马由缰、乱加一气,最终偏离主题,给阅卷老师留下“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写得过多”的不良印象。
【作文指导细节】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指导细节描写03-19
面试指导:细节决定成败06-03
如何指导学生细节描写03-14
人物细节作文09-26
细节语文作文高二06-22
作文细节描写训练09-23
细节描写作文讲评11-18
作文教学之细节描写06-07
小细节,大母爱作文07-13
嗑瓜子作文细节描写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