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精选8篇)
季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现对我司一季度经济活动的主要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年初,货运总公司对我司下达经济责任制指标计划,具体指标计划为:
1、责任成本万元[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找范文请到那一世范文网.]
2、船舶交通事故损失金额 库区、中游:元/ktkm 下游:元/ktkm 上海港作:元/艘 其它港作:元/艘
3、船舶效率
拖轮船产量吨千米/千瓦 驳船船产量吨千米/吨
4、燃油消耗
企业单耗千克/千吨千米 非生产用油吨
燃料油与总耗量比例%
5、驳船营运率% 我司根据货司下达的经济指标计划,对各项经济指标进一步细化,层层分解落实,为确保目标的完成,船务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面对指标的压力,经过近几个月来的努力,公司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计划进度要求。
一、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分析 责任成本指标
1-3月份累计责任成本1510万元,为计划进度1550万元的%,实绩比计划节约万元。
安全、货运质量指标
1-3月份累计交通事故损失金额3万元,为计划进度万元的%;与去年同期比减少1万元。1-3月份无货运质量事故,无货主投诉,货差损赔偿金额为零。船舶效率指标
1-3月份累计完成拖轮船产量64185吨千米/千瓦,为计划计度的%,超进度3705吨千米/千瓦;与去年同期比,增加740吨千米/千瓦,增幅%。
1-3月份累计完成驳船船产量3986吨千米/吨,为计划进度的%,超进度36吨千米/吨。与去年同期比,增加35吨千米/千瓦,增幅%。
1-3月份累计完成驳船营运率%,为计划进度的%,超进度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燃油消耗指标
1-3月份燃油企业单耗实绩千克/千吨千米,与计划进度比,降低了千克/千吨千米;与去年同期比下降了%,降幅%。1-3月份累计非生产量用油345吨,为计划进度的%;与去年同期比少耗73吨,降幅%。
1-3月份累计燃料油占总耗量的比例%,为计划进度的%,超进度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指标运行情况看,可慨括为
“三增、三降、一稳定”即:拖轮船产量、燃料油占总耗量的比例、驳船营运率增长,责任成本、非生产用油、企业单耗降低,安全稳定。二、一季度经济指标监控的主要做法
1、全面贯彻落实货司“两会”精神,积极筹备我司“两会”,并在我司“两会”上分解下达了各单位、船舶经济指标,配套制定了武汉长航船务公司经济责任制方案,提交“两会‘讨论通过,为全年的经济指标运行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紧密结合企业经济形势,针对今年油价高企,货源不足,运价下滑的严峻形势,公司将责任成本控制放在突出地位,在各项成本指标分解过程中,所有箭头向下,并低于去年同口径水平的10%。
3、狠抓主题不松劲。在安全质量连续一年来稳定的情况下,公司把安全工作始终作为工作的主题,常抓不懈,一季度重点抓了”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的巩
固提高,以及冬季防滑、防搁浅,防碰撞等,确保了一季度安全局面的稳定,促进了其他指标的平稳运行。
4、结合管船公司安全工作实际,创新制定了《武汉长航船务公司领导安全责任制实施方案》,将安全管理责任、单船建设、推进sms工作分片包干到公司各位领导,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
5、加强各项指标运行的动态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控制压力没有缓解,主要体现在:
随着二季度生产投入的增加,各项安全生产费用和人工成本也将随之上升,加上燃油成本居高不下,运价上涨困难,企业效益压力更大,控本增效将是企业的重要举措,因此,各项成本的控制压力将更加突出。
为了进一步向内挖潜,半年工作会后上
级调整指标的趋势仍然存在。
海损杂支,船舶修理费都有上年下转,并在今年成本中消化,控制压力比较突出。
2、燃油指标压力将会显现
劣质油一季度掺燃比完成较好,因为6000匹拖轮未上线所致,随着生产投入增加,该项指标的控制压力就会显现。非生产用油指标控制较好,是因为一季度港作船的减少所致。
单耗水平取决于货源的组织水平,如果货源不对流,附拖和空队现象以及小运转增加,对单耗产生直接影响,控制难度相当大。
3、安全隐患犹存。我司船舶均为老旧船,设备隐患较多,加上航道秩序混乱,不安全、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很重的压力。
4、部分船船舶水电费出现异常
三月份有四艘船舶水电费出现异常,严重超进度,为了查清水电费超进度的原因,责成经监处、计财处认真调查,并
作出处理,今后财务对船舶的水电费进帐,要登记明细,方便考核、查询和对帐。
四、下步工作
参加经济活动分析会的李总经理,对公司一季度经济活动进行了总体归纳,同时布置了下步工作。一季度指标运行正常
1、成本管理得到了科学预控。
2、生产指标超进度。
3、安全保持了稳定。
4、服务船舶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下步工作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保持清醒头脑。目前,我们面临三大压力:一是货司效益指标欠进度;二是成本压力日益突出;三是修费不足,对船舶设备养护造成空前压力。我司要加强科学管理,作好半年工作会指标调整的思想准备。
2、成本控制要注意四个指标的监控 物料费指标 海损指标
修费指标
对船舶水电费指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调研。
3、强化责任意识。各指标处室负责人是本部门指标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部门紧盯目标,加强责任,严密监控,实施目标管理。
4、经监处要加大运行质量监控
加强指标动态监控,月度严格考核。对指标出现异常情况的部门、单位,要督办分析,并要求指标管理部门写出书面分析材料报分管领导和公司领导,及时处理解决。
各指标处室要加强指标协调、沟通。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加大重点指标的监控力度 工资成本指标 修费指标 单耗指标
营运间接费指标
6、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改善指导船长
办公条件和环境。
关心船员生活和身心健康,特别是“五一”期间,做好对船舶的慰问。适度解决基层单位的困难,涉及安全生产急需的,可适当解决。
做好个税、船舶备用金的解释工作。继续为船舶,为生产一线服务。
2011年4月15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 201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 而首次亮相的GDP环比增速上升2.1个百分点;3月CPI同比上涨5.4%, 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
相对同比数据, 环比数据能更灵敏地反映出经济的最新变化。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主要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 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2.1%, 3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1.19%, 3月份投资环比增长1.73%,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1.34%。
GDP增速9.7%:经济增长较稳健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了全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 201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 而首次亮相的GDP环比增长2.1%。从之前公布的数据看, 近期制造业PMI、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仍增长较快。
有经济学家认为, 从接连几个月的贸易逆差, 以及近期制造业及服务业PMI指数整体趋弱的态势来看,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已经较为明显。令人担忧的是, 当前贸易逆差的出现并非是国内消费旺盛所致, 而是由于政府主导的进口增加以及进口价格上涨所致。这反映出中国的产业经济正在脱离旧的生产结构, 但新的增长点出现尚需时日。
下半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这也引来了不少分析人士的担心:在通胀高企且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 相反的意见是, 中国的固定投资仍在继续, 只要政府不放松积极的财政政策, 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则不成问题。只是流动性泛滥的后遗症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CPI涨幅5%:物价压力不减
全国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显示, 2011年3月CPI同比上涨5.4%, 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1.34%。分析人士普遍认为, 3月CPI同比增幅达到5.4%, 短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明显。
中金公司认为, 3月下旬食品价格上涨较明显, 创出本轮物价上涨以来新高, 未来几个月央行再度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同时加快汇率升值以应对输入型通胀。有经济分析师表示, 中国CPI或将在六七月份见顶, 而下半年的通胀压力将有所减弱。
有经济学家表示, CPI在下半年可能出现下滑, 一方面, 日本地震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 而生产链断掉之后对生产资源的需要自然减少;另一方面, 欧洲央行迈出了加息的第一步,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国际资本利用低利率贷款投资大宗商品的热情。因此, 这两大因素有可能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
三调准备金率:央行继续收紧银根
继2011年1月20日和2月24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后,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 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 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的历史高位。按2月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72.59万亿元测算, 此次上调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约3 500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指出, 央行此时动作说明国内的紧缩步伐未因日本地震及核危机事件受太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对此表示, 上调准备金率凸显了央行抑制通胀的决心, 也是市场已预期到的对冲流动性的操作。在当前外部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日本地震冲击有待观察, 大宗商品回落减低输入型通胀压力, 进一步紧缩政策应会持审慎态度。
山西省保持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下一阶段, 山西省要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确保实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表示, 山西将加强对市场和重点商品的监测, 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调运, 加强“农超对接”, 降低流通成本, 确保正常供应。
2011年4月20日,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联合召开全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发布了2011年一季度山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全年经济:高开后稳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复苏都面临多重挑战, 国际局势动荡, 国内通货膨胀、货币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对宏观调控政策也提出诸多考验。
GDP增长12.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CPI涨幅5%:逼通胀警戒线
一季度, 山西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 与全国涨幅持平。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看, 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快。从涨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来看, 鲜瓜果、食糖、猪肉等涨幅均超过20%, 涨幅超过10%的还有大米、羊肉和鸡肉。
统计显示, 2011年一季度, 山西省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了2010年的良好势头, 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 一季度, 山西省生产总值2 200.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2.8%, 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 但比全国 (9.7%) 仍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84.3亿元, 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 277.3亿元, 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839.3亿元, 增长8.5%。此外, 一季度, 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完成475.6亿元, 同比增长29.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3亿元, 同比增长17%。
对于山西省2011年的经济走势, 侯正平表示, 就山西省来看,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消费、出口、财政收支、用电量等宏观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主要指标增长均快于全国, 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 为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起到了较好的支撑。另外, 当前能源市场需求持续看好, 为山西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 释放产能, 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带来机遇;特别是综改区方案的出炉和实施, 也为山西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通胀无疑已经成为公众和决策者关注的第一经济指标, 到2011年第一季度, 5%的通胀率引发了人们的忧虑。山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侯正平指出, 山西省今年一季度CPI上涨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即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其中翘尾因素影响3.53个百分点, 影响程度为71%;新涨价因素影响1.5个百分点, 对CPI的影响程度为29%。
综合上述因素, 从一季度山西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10年经济走势来看, 2011年山西省经济将呈现高开后稳的运行态势。
尽管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但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一)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提高
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我国经济的最快增长。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过热,这是因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供给条件发生变化,资本要素和科技进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明显提高。
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也曾出现过几次较快增长,但是由于运输、能源、原材料的瓶颈制约,经济增长无法延续,导致经济大起大落。1998年以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特别是经过四年多的投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明显加强,经济自身的供给条件比80—90年代明显改善,支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同时,随着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发展,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能力大大提高,我国相当部分短缺资源可以通过进口得到补充。从资金供应面看,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快速积累,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外汇储备急速膨胀,资金供应由匮乏转为充盈,投融资能力增强保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同时,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明显提高。据专家测算,我国潜在增长率由过去的9—10%提高至目前的11—12%,经济增长空间扩大,这是目前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必然反映。
(二)物价上涨明显具有结构性特征,核心通货膨胀率较低
今年以来,CPI涨幅较大,主要是由于粮食、肉禽及其制品等与食品有关的价格涨幅较大所带动。如果扣掉食品的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仅上涨0.7%。与食品价格相比,其他消费品价格涨幅不高,有的还有所下降。
随着夏粮增产以及秋粮获得较好收成,粮食涨价、猪肉短缺等引发的农副产品涨价将有所缓解,食品类物价将趋于平稳,进入四季度居民消费物价涨幅将逐步回落,今年物价涨幅有可能超过3%的调控目标,但涨幅不会高于2004年的水平。在居民消费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生产性物价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
(三)经济增长驱动力发生变化,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贡献率提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实现了11.5%的高增长,但是,分析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可以发现,投资需求对经济的作用有所减弱,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在多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经济增长的结构、方式以及质量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从投资和消费关系看,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大。按照现价计算,今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5%,比去年上半年大幅提高8.1个百分点。
从出口需求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上半年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增长83.1%。随着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和顺差急剧扩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1.7%,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3.9%,大大高于2006年上半年6.8%的贡献率,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2.8 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9个点,这样的拉动力是从未有过的。
总的看,当前经济增长偏快,但没有过热,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仍是贸易顺差。我国外贸顺差扩大,主要原因是我国新一轮投资周期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形成的生产能力无论在替代进口还是扩大出口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利率、汇率、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资源价格等要素价格偏低,价格优势明显。此外,今年国家几次调低出口退税率,1、2月份和6月份抢单出口的现象比较明显,也加大了出口的增长速度和贸易顺差。
二、三季度经济增长预测
(一)三季度GDP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随着经济增长物资和资金制约环境的改善,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推动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日趋均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较强,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有望继续延长。但与上半年相比,由于受多种政策的滞后影响,三季度经济增长将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初步预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4%左右,增速和上半年基本持平,但是,低于二季度11.9%的增速。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主要由于:
一是在经济高增长背后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产比重偏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快速增长等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落后工艺设备继续服役等问题较为严重,各地方政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控制部分高耗能、高速度的行业快速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速将有所影响。
二是目前国家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连续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加大了社会保障支出、压缩经济建设支出等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力度,这些政策有利于减少货币流动性、控制信贷增长、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达到对经济适度降温的目的。
三是下半年正式实施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调控政策,将会对出口高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预计三季度出口增长将低于上半年,三季度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有所降低。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将保持高位
今年上半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高位出现反弹原因:
一是由于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升。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4%,新开工项目增多、计划总投资增加是上半年投资高位反弹的重要原因。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高开高走,二季度继续加速。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87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约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对总投资反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6%和30.2%,分别快于东部增速13.3和7.9个百分点。上半年中西部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0.5%和18.6%,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2和0.3个百分点,中西部投资增长对总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看,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反弹的势头不会明显改善,初步预计,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8%,增速均略高于上半年。主要原因:
第一,企业家看好经济前景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9500家各种类型企业的调查,二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处于景气高位,为143.1,高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有49.8%的企业家对所在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的态度,表明多数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发展仍保持良好的信心与预期,扩大投资将是必然选择。
第二,企业效益提升、资金充裕是投资较快增长的支持因素。从上半年资金到位看,上半年自筹资金增长30.2%,大大高于国内贷款和外资增幅,说明高速增长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内企业、来源于民间积累。上半年企业效益大幅改善、盈利增加,将支持投资的继续高增长。
第三,与国际市场产品相比,我国部分行业利润前景比较好也是吸引投资增加的原因。目前,国内钢材的价格比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要低1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利润空间还比较大。上半年国有企业中钢铁、石化、机械三大行业实现的利润增幅均超过50%,其中钢铁行业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16%,高回报率将极大地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
(三)三季度消费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呈现快速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扩大,预计三季度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城乡居民消费品零售额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一是由于扩大消费的政策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与投资需求受到局部行业过热、粗放型增长的限制,出口需求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不同,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始终是宏观政策鼓励和引导其扩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二是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热点消费不会降温。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高档化、多层次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继续加快,这些商品价值量高、产业关联性大,将带动相关商品消费的快速增长。
三是肉蛋油类农副食品涨价对于农民增收促进较大,而城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上调陆续实施,目前证券资本市场稳中有升的上涨行情,均将促进城市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快速增长。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快速增长将直接带动城乡居民消费的扩大。
四是餐饮、旅游等各种服务消费需求旺盛且向更广泛的区域和群体延伸,服务消费的贡献不断加大。
但是,由于受到三季度物价水平继续处于高位和去年三季度基数较大的影响,今年三季度消费增速超过二季度的可能性不大。
(四)三季度出口增速有望减缓,顺差增速减慢
今年上半年外贸顺差大幅增加,与今年国家几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有关,1、2月份和6月份出现突击出口的现象比较明显,进入三季度这一因素将不复存在,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顺差增长减慢。
一是受到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力度和范围减小,企业不存在抢单出口的问题,出口增长将趋于平稳。7月1日出台的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加征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对出口高速将产生一定抑制的影响。
二是国家对加工贸易出台限制和控制措施,并于7月23日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降低出口增速,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有积极作用。
三是随着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贷款利率上调以及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减弱,出口难度加大,也将抑制出口的快速增长。
四是在政策引导下,国外先进和节能技术设备进口增多,会抵消一部分顺差的产生。
(五)三季度居民消费物价涨幅预计将达5.3%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3.2%,其中8月份涨幅达到6.5%的年内最高水平。考虑食品价格从上涨到回落有一个周期,我们判断,三季度居民消费物价仍将在处于高位。预计三季度居民消费物价上涨5.3%,涨幅比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物价走势的判断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肉禽蛋类农副食品涨价幅度较大,将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惯性上涨,例如猪肉生产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而且玉米的短缺要到秋粮丰收后才能明显缓解,因而在秋粮收获之前此类产品涨价的势头难以扭转,它将带动三季度居民消费物价的上涨。
二是目前服务价格涨幅不算高,但是各地政府水、电、油、气等服务价格调整措施将在3季度陆续出台,对服务价格有上推的作用。而且虽然住房价格不计入居民消费价格,但是最近几个月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跃居今年峰值,将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中租赁等居住类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整个CPI的上涨水平。
三是为了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继续低成本快速增长,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加快资源价格的改革,煤、电等资源价格都面临调整的可能,资源价格上调将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
四是目前与食品相关的商品涨价幅度较大,例如快餐、牛奶、方便面等多项商品陆续出台涨价措施,对居民消费物价上行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五是今年物价的翘尾因素大于去年,特别是前三季度翘尾因素对物价水平的推动作用较大,四季度作用将减小。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一季度收入万元,与去年同比增收万元,增幅为%;利润万元,同比去年增加万元,增幅为%,与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进度相比超万,超指标进度%。
二、经济运行状况及分析
(一)经济运行特点
201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是: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持续盈利能力增强,效益超过公司进度指标。
(二)收支分析1、2013年一季度酒店累计收入万元,同比去年增加万元,增幅为%。
(1)客房收入万元,同比去年增加万元,增涨幅度为%;客房出租率%,与去年同期增加%。客房收入增加的原因在于长租房出租比率下降所致
(2)餐饮收入万元,同比去年下降万元,下降幅度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十八大后党的八项规定影响,年前团年饭收入减少所致。
(3)会议场租收入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万元,下降幅度幅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样在于受十八大后党的八项规定影响,部分会议的会期和规模下降所致。
1(4)商务楼及门面收入万元,同比去年增加万元,增幅为%;棋牌室收入万元,同比下降万元,下降幅度为%。
2、经营成本分析
2013年一季度酒店成本支出万元,增幅为%,成本增涨幅度低于收入增涨幅度%
三、2013年一季度主要工作
1、充实了营销力量,对市场业务进行了合理划分,根据2、3月份市场情况,提前对会议客源市场进行主动的走访,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各种会议信息,保证了淡季期间酒店客源的稳定;同时开发了×××集团、×××报社等二十多个新业务。
2、十八大后,在“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大背景下,今年酒店团年饭收入有所下降,平常的会议餐也相应“瘦身”,酒店积极应对,加强了菜品创新速度、提升服务质量,制定了每日特价菜等优惠措施,并加大了餐厅宣传力度,从而吸引了更多顾客,将所受影响降至最低。
3、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年初酒店向市旅游局申报“绿色饭店”,凭借申报工作的开展,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开辟四楼28间房为绿色客房,安臵补充型洗浴液等绿色节能设施,并对员工进行“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的教育,使员工在自觉发扬节约精神的前提下,宣传成本节约。
4、加强员工队伍管理。一是加强劳动纪律、服务规范等检
查力度,酒店人事部及时将员工违纪事实、处罚依据和处罚结果通过公示栏公布,在教育了其他员工的同时,对遏制部门和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和学习,使员工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增强了酒店整体意识,从而保持了良好的服务状态和服务质量,成功地接待了××集团四会、××机关培训会等重大会议。
5、修改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根据酒店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全体员工、中管、高管和营销等4种不同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力度,使得酒店的绩效考核真正做到客观、公平和公正。
6、抓安全保稳定,一季度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确保了酒店正常经营有序进行。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八项规定出台,使酒店会议市场受到一定冲击,收入有所影响。
五、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其中的精简会议活动、改进会风等规定对我们以会议接待为主的酒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政府部门的会议资源势必将减少,使得酒店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竟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努力克服外部压力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力
争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调整思路,认真应对
在新形势下,酒店将紧紧围绕经营指标中心,以人本化管理、特色化经营、人情化服务为目标,不断营造经营亮点,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强化酒店的服务品牌,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会议市场的营销力度,加强会议信息捕捉能力,做好老客户市场的维护和跟进力度,在稳定老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各层面新客户群的开发力度,力争把客源市场做大做强。
3、强化管理,练好内功
一是加强员工管理,严格考勤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推行宾客意见反馈制度,从客人层面检验我们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是加强成本管理,继续深化酒店节能降耗工作,更好地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将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到酒店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流程中。
三是加强餐饮管理,餐饮也是酒店很大的盈利点之一,在管理上我们要做到坚持优质稳定的菜肴出品、坚持热情友善的餐厅服务、坚持清洁卫生的就餐环境和坚持物超所值的菜品价位,从而扩大客源,留住客源。
四是加强商务楼门面的管理。合理调整各楼层商住楼散户租户,将三楼、四楼商务楼空出,以便作整体出租。
4、重视安全经营,保障经营环境
关于召开201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的通知
司属各分公司:
为强化司属各单位经营管理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公司拟定于4月上旬召开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议(会议时间另行通知),望各单位认真做好会议资料准备工作。对第一季度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拟定下一季度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总结分析第一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编制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2、总结分析第一季度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并与往年同期相比,找出差距及解决办法。以文字和报表形式编制。
3、编制财务及费用情况报告,分析财务费用开支情况,并制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费用的措施。
4、在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厂实际情况,拟定第二季度工作计划和生产经营指标。
保定市尧润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金秋十月硕果香,千里煤城好风光,“四化”建设指航向,义煤雄风威名扬,今天我们趁着集团公司产销提前实现千万吨的东风,隆重召开第三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我有幸在此发言,深感公司领导的厚爱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如果说谈经验,取得的成绩与中部大矿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说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仍相距甚远,我矿自集团公司接受生产经营权以来,目前由37个兄弟单位的两千余名干部职工组成,人员结构复杂,矿井属于三软煤层,通风断面小、气体高、水患大,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加上企地关系,企业与巩义监狱方面的关系,一度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下面我就铁生沟矿今年以来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从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建章立制谋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铁生沟煤矿自接收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各项工作开展比较滞后,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无制度可循,无规章可操作的现象,为此,今年元月份我们在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24项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管理办法,并装订成册,下发学习,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提出了“建章立制,学习先进,夯实基础,科技兴矿”的工作思路,在制度落实上我们成立了制度落实督查小组,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有力的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六月份我们在全矿各单位开展了制度评比活动,对制度完善,落实到位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力的单位给予处罚,有力的推进了建章立制工作的开展,在加强督查考核中,我们坚持做到六个加强,即加强材料、工资、设备、水电、成本和考核管理,前九个月共督查考核132项次,累计扣罚科队负责人7954元,通过考核加大了消缺管理,提高了科队负责人的执行力,今年九月份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的要求,目前全矿各单位均做到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为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夯实基础保安全
我矿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径,三软煤层在巨大的地质压力下,巷道变形严重,可以说三天不修低头走,五天不修爬行过,西四整个采区均位于顶板富水区域,可以说是头顶悬河,加上“一通三防”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对瓦斯的抽放工作进展缓慢,安检、采掘、机电、运输、通风、机修等各个工种、极度缺少专业的生产技术骨干,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不断加大对职工队伍的安全、技术培训力度,采取矿集中培训,区队业余轮训的办法,请进来、走出去,逐步提高全矿干部、职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增加了掘进队伍,成立了通风科、通风区,以开展质量标准化为切入点,以安全生,提高效率、效益为落脚点,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聘请了水文地质专家,实地勘察水文地质资料,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保障。由于铁生沟矿人员组成的特殊性,技术骨干人员难来,来了难留,留了想走,尤其是一线人员更换频繁,给安全生产带来制约,为了留住人才我们改建了职工餐厅,改善了生活条件,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稳定了职工队伍,为矿山发展增添了后进。全矿干群干劲倍增,在10411工作面两次突然涌水造成停产达三个月之久的情况下,今年元至九月全矿生产原煤63.9383万吨,超计划69383吨,完成计划112.17%,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三、狠抓煤质促销售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我矿来讲,由于煤层赋存从0.2到20米不等,非常不稳定,又远离集团公司大本营地,加上煤碳销售基本上依靠地销,销售区域以巩义矸石电场及其周边地区为主,当地主要竞争对手为大峪沟煤矿,巩义地方煤矿又组建了煤炭销售集团,竞争压力非常大,我们一直把煤质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煤质管理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三拣四不上”和“分采分运”制度,结合实际增加了选煤筛,8月份在全矿开展了提高煤质演讲赛,从宣传上营造人人关心煤质的氛围,从源头上抓好煤碳质量,同时积极开拓市场,确立了稳定老用户,开辟新市场的发展思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增效益,确保了销售工作的稳步开展,元至九月,去年同期发热量只有3500大卡/千克,今年同期上升到4500大卡,销售价格去年平均售价为151.27元/吨,今年售价上升到208.44元/吨,平均售价同比上升57.17元/吨,销售收入比去年全年增加5527.78万元,实现利润451.61万元。
四、开展“四化”重实践
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著
(一) 国民经济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 增长结构有所优化
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 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GDP增速由2006年的11.1%提高到2007年二季度的11.9%。针对这些情况, 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 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发行特别国债, 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反征出口关税、扩大加工贸易限制列产品目录等, 这些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下降到11.5%, 四季度增幅进一步回落到11.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4%, 加快0.3个百分点, 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 增长3.7%, 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 增长13.4%, 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 增长11.4%, 加快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较, 第三产业增速提升最快, 符合我国控制工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控方向,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有所提高。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 比上年增产350万吨, 增长0.7%, 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 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其中, 夏粮产量11534万吨, 比上年增长1.3%;早稻3196万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35420万吨, 比上年增长0.6%。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回落。去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二季度进一步提高到18.7%,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强, 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平稳回落态势, 10、11、12月增速均保持在1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 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9.6%, 轻工业增长16.3%。在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国家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粗钢、水泥、电石、铁合金等产品产量增幅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淘汰落后稳步推进。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55%以上。煤炭、有色、建材、汽车等行业资源整合力度加大, 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二) 消费价格、房屋价格上涨较快, 通胀压力增大
2007年, 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提高, 从3月份开始持续超过3%的年度调控目标, 7、8月份连续突破公认的可承受通货膨胀率界限值5%, 11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的6.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 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其中, 城市上涨4.5%, 农村上涨5.4%。。分类别看, 食品价格上涨12.3%, 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 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 粮食上涨6.3%, 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 蛋上涨21.8%, 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继居民消费价格自年初以来保持加速上涨态势, 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在8月进入了上行通道, 11、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高涨4.6%、5.3%。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此外,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去年1~4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5.6%、6.3%、8.2%、10.2%。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 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 当前的物价波动仍然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性质。虽然我国商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 但受生猪、油料产能恢复的周期性影响, 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拉作用, 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在消费价格加快上涨的同时,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开始提高, 房价涨幅居高不下, 上游产品向下游产品传导的涨价压力有所加大。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 对稳定价格预期、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将起到一定作用;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没有改观, 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客观存在, 居民和企业通胀预期走高, 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难确定, 对控制物价十分不利。
(三)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在宏观经济持续高涨的带动及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 2007年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 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3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3%;2007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比2006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加强工作协调, 确保完成全年就业再就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四) 国际收支失衡持续加剧
为了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去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 我国出台了多项调整外贸进出口的政策, 其力度之大、频次之多可谓前所未有。即便如此, 我国外贸顺差的增速仍然达到47.7%, 是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再者, 根据目前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资本项目下仍然有大量盈余。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大规模“双顺差”使得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较为严重。2007年12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53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43.32%, 新增4619亿美元, 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大幅增加, 国家在收购外汇的同时, 央行向市场投放了相应的基础货币, 再通过货币乘数作用, 造成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 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同时, 国际收支盈余失衡加剧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加快, 全年累计升值6.59%, 12月末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
二、三大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初步估计, 在11.4%的GDP增长中, 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长期以来, 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 今年这一结构性变化, 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拐点”。
(一) 市场销售增长较快, 增速逐季走高
2007年以来,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增长、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和消费环境日趋改善等有利因素推动下,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本轮经济周期以来最强劲的增长势头, 增速逐季走高。消费品零售额4个季度分别增长14.9%、15.6%、16.8%、19.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6.8%, 提高3.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411亿元, 增长17.2%, 加快2.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99亿元, 增长15.8%, 加快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6.7%, 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 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均增长20%以上。以住和行为热点的消费结构升级, 成为带动消费品市场活跃的主要动力。
(二) 投资增幅略有回落, 存在高位反弹压力
200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 比上年增长24.8%, 加快0.9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4季度增速分别为23.7%、27%、25.4%、23%, 呈现冲高回落态势缓慢回落。其中,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 增长25.8%, 加快1.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 增长19.2%。在城镇投资中,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1466亿元, 比上年增长31.1%;第二产业51020亿元, 增长29.0%;第三产业64928亿元, 增长23.2%。分地区看, 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 分别比上年增长21.0%、34.0%、28.2%, 增幅分别上升0.4、0.9和2.3个百分点, 呈现东部发达地区低、中西部发展地区高的良好特征, 有利于下一阶段国民经济的梯度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尽管目前投资增幅呈现回落态势, 但反弹压力依然存在。
首先, 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以及地方项目投资的加快, 使得2008年投资增长仍有较强的惯性。2007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 比上年增长30.2%, 加快8.4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城镇新开工项目231894个, 同比增加27931个,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 同比增长28.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1个百分点,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33%, 比上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其次,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筹资金增速呈逐渐上升之势, 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有所下降, 将导致“紧信贷”政策效力弱化。2007年前11个月, 企业自筹资金增速为33.6%, 比1季度末、上半年末和三季度末分别增加11.8、3.4和1.4个百分点;第三, 贷款中长期化势头明显和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贷款总量增速的因素, 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投资增长;总之, 考虑到年全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剩、企业效益持续高增长、政府换届等多重因素, 未来投资反弹压力不容低估。
(三) 出口增速回落, 进口增速加快, 贸易顺差增速减缓
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173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3.5%, 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12180亿美元, 增长25.7%, 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 增长20.8%, 加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 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改善不明显。为了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去年我国出台政策力度之大、频次之多均超过前几年。在上半年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的形势下, 7月1日起我国对2831项商品 (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调低了出口退税率, 并进一步改进了加工贸易台帐保证金管理办法。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初显, 进入2007年下半年, 我国出口增速逐步放缓, 进口增速加快, 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全年1、2、3、4季度当季出口增长速度分别为27.8%、27.4%、26.3%、22.2%;进口增长速度分别为18.2%、18.2%、20.6%、25.5%, , 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增速, 导致贸易顺差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1、2、3、4季度当季增速分别99.4%、75%、50.3%、12.9%, 回落态势尤其是第4季度十分明显。
三、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的同时, 企业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 再加上物价上涨和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 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在近年高增长的基础上, 出现了进一步加快的势头。1~11月份, 全国财政收入 (不含债务收入) 48177.12亿元, 增长33.5%, 较上年同期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 完成年度预算的109.3%。全年全国税收收入 (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未扣减出口退税) 累计完成49449亿元, 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 增长31.4%, 大大超过经济增长。企业实现利润继续大幅增长。1~11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6.7%, 增幅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8.7%,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4%, 化工行业增长51.5%, 煤炭行业增长49.1%, 钢铁行业增长47.2%, 电力行业增长39.0%。由于就业状况好、新增就业人数多, 各地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效益好转使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 农产品涨价使农民普遍受益,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广大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增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 比上年增长17.2%,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2.2%, 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 比上年增长15.4%,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9.5%, 加快2.1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 比上年末增加10967亿元。
四、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 流动性过剩依然突出
去年以来, 虽然银行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多次发行央行票据, 回笼货币, 货币信贷紧缩程度已与历史最紧时期相当, 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去年12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40.34万亿元, 同比增长16.72%, 增幅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15.2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01%, 增幅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 (M0) 余额3.03万亿元, 同比增长12.0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303亿元, 同比多投放26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 比上年多增4482亿元。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3878亿元, 比上年多增4599亿元。全年投放现金3262亿元, 比上年多投放221亿元。货币政策在2007年中期以前过于倚重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手段, 利率、汇率等价格型手段力度不足。从出台时机和力度来看, 提高利率的时机有些偏晚, 并且调整力度偏小, 调整幅度跟不上价格上涨幅度的变化, 不足以及时扭转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由于实际利率严重偏低, 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相对加快, 抵消了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效果, 未能通过有效调节资金的使用成本来抑制投资过热, 客观上也助长了经济趋热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过慢, 对出口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这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从目前形势看, 单纯的货币政策难以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需要财政、外汇等其它政策的配合, 效果才能更为显著。股票指数创历史新高后在高位震荡调整, 股票市场交易量增加。2007年年初, 上证指数持续上行。在连续突破3000点、4000点两个关口后, 去年5月29日上证指数报收于4334.92点, 创历史新高。5月30日上调印花税税率至3‰, 受此影响, 沪深股市放量下跌, 上证指数当日收于4053.09点, 下跌6.50%。此后近两个月, 股票市场呈现宽幅震荡调整走势。8月初, 股票市场开始新一轮的上扬, 股指快速上行, 10月16日上证指数收于6092.06点, 为历史最高点, 此后, 上证指数冲高回落, 大幅回调至5000点附近后再次宽幅震荡调整。年末上证指数收于5261.56点, 较年初上涨2545.84点, 涨幅为93.74%。随着股票市场发展, 大盘新股如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远洋、中石油等持续发行, 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进一步提升。
第二部分
2007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从近几年宏观调控的实践看,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贸易顺差过大等已经由短期矛盾演变为中期问题, 在“三过”矛盾没有有效解决的同时, 经济运行中又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偏松, 经济长期在偏快与过热的边缘运行
财政政策在执行上过于宽松, 一是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 经济运行的自发扩张动能强劲, 从刺激经济的角度看, 目前已经不需要实行赤字财政来刺激社会总需求, 但中央财政在连续多年超收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仍然保留赤字财政安排。二是各级财政在超收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基本上都超收超支, 地方政府甚至用超收资金和土地储备资金“四两拨千斤”橇动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刺激投资, 地方财政“赤字”规模惊人。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同样存在稳健不足问题。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过慢, 对出口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这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二、资源类价格和税费改革相对滞后, 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
近年来, 尽管有关部门意识到资源类价格调整和税费改革的重要性, 也有相关的政策预案, 但必要的政策迟迟未能出台, 多次错过价格调整和税费改革的有利时机, 从而导致能耗过高、环境压力增大的局面没有改观。例如, 在国际市场油价和国内居民消费物价相对较低时错过了燃油税出台的时机, 国内成品油、电力价格调整力度不够, 对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不利;资源税税率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上调幅度有限, 导致资源开采企业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间, 出现资源开采领域过度投资, 也间接导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2007年工业生产增速比前四年的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 其中主要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偏快。高耗能行业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双双反弹, 给节能减排造成很大压力。2007年前3季度, 单位GDP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3%, 与4%的计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电力消耗增长明显快于上年同期, 以及重化工业投资仍快速增长的趋势, 显示下一阶段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但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时期, 进行大幅度价格调整的难度加大。
三、资产价格上涨呈现泡沫增大现象, 财富再分配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不可否认, 近年来股指、房价快速上行局面的出现, 有诸多因素的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多年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股权分置改革等各项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 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步伐加快, 企业和家庭资金充裕, 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这些因素为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现象。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呈现泡沫增大现象, 这种有钱人通过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使财富迅速升值的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明显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部分城市过高的房价挫伤了多数依靠劳动收入购房人的信心, 望房兴叹中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成效普遍存在意见。同时, 资产价格上涨也加大了通胀预期, 增加经济运行向过热转化的压力。虽然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 2007年年末境内资产价格涨势总体放缓, 但未来进一步快速上涨的风险仍然较大。
第三部分2008年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一、国际经济环境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首要因素是美国次债危机究竟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我们认为, 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加大, 但不会严重危及世界经济。如果全部经济损失由美国承担, 会使美国经济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如果经济损失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共同承担, 会使世界经济降低0.3个百分点左右。其次是国际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增大。石油价格过快上涨总体上是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出口的增长。此外, 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等问题也会威胁世界经济。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但总体上看有利因素仍然较多。首先, 支撑新一轮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变化。从2003年起的这一轮世界经济高速增长, 主要源于支撑增长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潜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 这是新一轮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根本因素。2008年这一基本格局不仅不会逆转, 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其次,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强劲,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火车头。2007年,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一半。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在7.2%以上, 连续4年保持在7%左右。印度经济在2006财政年度达到了过去18年来的最高增速, 增长了9.4%, 2007年增长率将在8.5%左右。不同于以往几次金融动荡, 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次级债危机中没有受到明显波及, 经济运行较为稳定。
总体来看, 虽然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但2008年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强于不利因素, 因此世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基本因素没有变。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 与2007年大体持平, 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为1.8%, 2.3%和1.8%。预计2008年印度和俄罗斯经济增速在8%和7%左右, 新兴市场国家会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07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9%下降到7%左右, 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
二、国内经济环境
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 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党的“十七大”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深化改革, 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进一步优化。
2007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更加显现积极的政策效果, 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连续几年经济和投资增长保持高位将使经济运行保持较快的增长惯性。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 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以能源为例, 2003年至2006年共新增原煤开采能力63908万吨/年, 天然原油开采8174万吨/年, 天然气开采373亿立方米/年,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5亿千瓦。2007年1~10月发电量增长16.2%, 原煤产量增长10.2%, 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0.0%, 煤电运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国内劳动力供给充分、储蓄率保持高位、科技进步加快。充裕的国家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回旋余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 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况。
当然, 2008年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一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 农产品价格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连年货币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所需的货币条件早已客观存在, 居民和企业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预期,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新涨价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超过历史高位和海外绝大多数市场, 一定程度透支业绩预期, 下一阶段可能发生较大震荡甚至持续调整, 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 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三、2008年经济走势预测
在国内外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中, 200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经济增长率高位趋稳、小幅回落, 物价总水平涨幅趋缓, 就业状况持续好转, 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一) 经济增长稳中趋缓
中央明确提出, 2008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即“双防”宏观调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同时,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石油价格过快上涨总体上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出口增长, 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等问题也会威胁世界经济。在政策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2008年, 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有所减弱, 国民经济运行将由过去五年的加速增长态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
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4%回落到10.8%, 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 第一产业增长4%, 增幅与2007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 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1%, 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低于目前估计, 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不够明显, 2008年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高涨的态势, GDP增速为11.3%, 基本与2007年持平。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超出目前的估计, 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非常显著, 2008年经济增速将下降到10.3%左右。
(二) 消费品市场延续偏旺增长态势
连续多年宏观经济景气较旺, 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 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仍将保持高位。此外, 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 也将会对国内市场销售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我们开发的消费品零售额先行指数在2006~2007年持续小幅走高, 根据先行指数领先于消费品零售额一年左右的经验, 可以初步判断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可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潜在增长率研究, 与10%左右GDP增长率相匹配的消费品零售额潜在增长率大体在12%左右, 2006~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已经超过12%, 2008年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不大。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涨幅降低对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有一定影响, 名义增长率可能稍低于2007年, 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 比2007年低0.6个百分点左右, 但实际增长为12.5%左右, 基本与2007年实际增长率持平, 仍为正常偏旺。
(三)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
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20%以上运行已经6年多, 目前尚未显示出疲态迹象。2008年, 促使我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在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加快的情况下, 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高;同时, 企业自有资金增长较快, 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2007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 为2008年投资提供了增长惯性。
从国家调控政策方面来看, 为了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 需要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2007以来, 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从以需求侧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 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支持, 2008年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项目增加较多, 房地产投资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 2008年投资增长也面临一些限制因素。由于近期中央银行频频提高利率, 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起到抑制作用。由于房地产市场积累了一定风险, 加之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我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银监会等管理部门已经加大了对房地产贷款的审查力度, 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其它审慎贷款政策将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金来源产生一定限制。同时, 高耗能产品出口限制政策可能使这些行业供求和价格形势发生变化, 不少行业投资回报预期降低。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在偏快区间运行,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
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2.5%, 比2007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5%, 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实际增幅下降0.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6%, 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 实际增幅基本与上年持平。
(四) 对外贸易顺差增速明显下降
2008年我国出口将呈减速态势, 一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针对中国贸易摩擦增多, 特别是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 对2008年的出口负面影响较大。二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 次级贷款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惜贷现象可能影响到消费信贷资金, 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减弱也降低消费者信心, 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 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不利。三是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 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 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 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相反, 由于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人民币升值和进口关税逐渐下调使国内外比价关系变化的调节作用逐渐显现, 加上国家其它鼓励进口政策, 2008年进口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如果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和其它矿产资源价格上涨的态势延续到明年, 这些产品的进口额受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将呈现加快上涨的情况。初步估计, 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19%, 进口增长18%, 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284亿美元, 比2007年增加604亿美元, 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47.7%明显下降为22.5%。
(五) 物价涨幅趋稳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货币政策从紧操作将使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局面有所改观。2007年世界粮食已经获得丰收。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初步预测, 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增长4.8%, 2008年世界粮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 有可能出现高位趋稳甚至小幅回落的态势, 这将有利于我国消费价格稳定。但我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 去冬全国出现多条大江大河流域严重干旱偏枯气候条件, 可能对2008年夏粮增产构成较大不利影响, 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依然保持紧平衡状态, 农产品价格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根据近十年来的经验, 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三年左右的短周期, 国内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生产。
据此估计, 2007年三、四季度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 年底之后开始回落, 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 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但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目前处于高位, 再考虑到我国资源类价格改革的迫切性和2007年下半年严格控制出台政府调价措施的后续影响, 2008年下半年有条件和需要出台的政府调价项目较多。
综合考虑国际市场趋势、国内控制物价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影响、物价的翘尾因素、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造成的新涨价因素、政府对资源类产品调价的合理幅度等, 初步测算, 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6%左右, 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国内资源类产品价格与其它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 要求我国加快资源类产品价格调整步伐, 这将对2008年生产资料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使得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有所提高。
第四部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为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 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2008年,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的基础上, 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 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促进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力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财政政策稳健操作,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小幅回落, 企业收入增速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再加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 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也会有所回落, 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会出现回落;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考虑以上这些减收因素, 并结合数量模型测算, 初步预测, 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 比2007年增收10000亿元左右。2008年为了避免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 同时为了给将来财政政策再度扩张留下空间, 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 建议不再安排预算赤字, 实现财政收支当年平衡。根据我们初步测算, 2008年财政支出只要控制在18%之内, 就可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2008年为了避免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 同时为了给将来财政政策再度扩张留下空间, 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 建议不再安排预算赤字, 实现财政收支当年平衡。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 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应出台严厉政策控制地方财政实际上的“赤字”规模, 对政府负债经营城市建设的做法加以规范管理, 控制政府投资扩张势头。
二、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 更加灵活运用价格型政策工具
从防止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和防范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等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 要采取多种手段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 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同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加大对“三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消费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要合理运用利率杠杆, 注重引导公众预期。要继续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 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在利率调控上, 将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 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 必要时选择自主加息来消除负利率, 使利率水平不断趋近均衡利率。为防止贷款利率过高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冲击, 可选择不对称加息, 即暂时维持贷款利率不动, 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 实现存款实际基准利率由“负”转“正”。
三、引导人民币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升值, 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在当前形势下,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利大于弊, 对外可以降低进口成本, 促进国内企业更多利用国外技术设备、资源和加快“走出去”步伐, 对内可以提高出口门槛, 压缩国内落后产能通过出口继续生存的空间, 加大推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2008年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适度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 不仅要实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更要引导人民币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实现小幅升值。为了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要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 尝试人民币境外融资。扩大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机构范围, 允许人民币出境使用, 必要时, 可允许发行人民币商业票据。尝试允许境外企业在境内直接上市, 使人民币融资逐步国际化。
坚持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 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的监控。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检查, 加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管理, 严格控制短期外债规模, 控制短期外债的结汇。建立健全对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房市的监测监控体系。
人民银行、外管局、证监会、建设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 摸清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房市的渠道、方式和规模, 及时制定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防范投机资本的冲击。
四、多管齐下抑制物价上涨, 防止通货膨胀的长期化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一要加大对农业、畜牧业生产政策支持力度, 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力争粮食稳产增产。
二要充分利用国家储备吞吐量调控农产品市场, 积极增加货源, 保证市场供应, 维护食品价格稳定。
三要全面研究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 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多个环节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反馈共享机制、应急反应处置机制, 增加财政对农产品价格稳定基金投入。
四要大力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价格监测, 加强市场监管, 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
五要打破垄断, 在一些垄断性行业, 积极引入竞争因素, 迫使垄断价格下降。
五、综合运用税收和价格等经济手段, 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采取更有力措施, 抓出更大成效。
一是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个体系, 加快制定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配套政策。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督促检查, 加大环保监控和执法力度;
二是综合运用税收和价格等经济手段, 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应加快资源税改革的实施步伐, 不应因担心资源税改革措施的推出会推动价格的上涨而推迟, 应该认识到资源税改革的主要作用是调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状况, 尽管此举会对部分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压力, 但这是资源税改革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应交给财政和货币等总量政策去调节。
三是加快资源价格改革和调整的力度, 在调整成品油价格的同时, 应该综合考虑成品油与电、汽、天然气等价格的比例关系, 避免因成品油单方面调价造成其它产品供应紧张。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提供)
印机行业运营情况分析
1.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全面下降
见表1。
①市场需求不旺,产品销售波动下滑
2013年各项指标起起伏伏,主要产销指标2季度在全年里是高峰,随之2013年3季度末和4季度下滑波动,以至进入2014年1季度达到低峰,甚至于连2013年季度的平均值均未达到。据统计:工业总产值2014年1季度较2013年季度平均值下降19.28%;工业增加值下降4.16%;销售收入下降22.83%。
列举产品销售收入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市场仍处在不稳定的下行趋势,见表2、表3。
②企业经营运行质量不佳
62家企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的26家占41.93%,下降的36家占58.07%。利润增长的28家占45.16%,下降的34家占54.83%,其中亏损企业15家占24.19%。
在29家产品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里,2014年1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有:
■ 陕西北人销售收入增长61.78%,利润由亏转盈;
■ 温州正博销售收入增长17.00%,利润增长12.34%;
■ 好利旺销售收入增长12.46%,利润增长83.64%;
■ 汕樟轻工销售收入增长6.15%,利润高速增长;
■ 海贺胜利销售收入增长1.00%,利润增长1.00%;
■ 德阳利通销售收入增长0.06%,利润持平;
■ 另外,上海德拉根、上海新星、浙江蓝宝、潍坊东航4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同时又有盈利。
③新产品研发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始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转型升级包括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产品的更新换代是首位任务,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紧跟市场需求,抓住产品生命线,企业就会兴旺;反之则会衰退。从1季度的统计数据看,14家大型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亿元以上)新产品的产值均达千万以上,可谓投入力度大,效果佳。
5000万~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的企业里,有15家企业的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也是可观的,分别是:潍坊东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瑞普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浙江通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温州正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拉根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方邦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华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华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爱凯思机械刀片有限公司、长沙奥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
④发挥自我优势,开拓新途径
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其最主要的是利用我们多年积累的资源与新技术融合,产生效益,促进企业再创新业。
青岛瑞普、安徽华印早与军工合作,形成军民工业相辅相成,相促相长。
北人集团公司利用印刷机制造的强大实力,承接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贝特里戴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钢轮胎两鼓成型机的生产项目。以此揭开“北人”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序幕,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研究所的一个高端机械制造的配套基地。
据了解,目前尚有一些企业与新兴产业合作,与新兴技术合作,与新科技企业合作,与高等院校合作,与研究所合作,走上一条发挥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希望借助改革转型之机遇,抱着“不求所有,只求所得”的信念,“不求龙头,甘当凤尾”的求实精神,机会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高、更远、更实惠的收获。
⑤需要关注的问题
国际经济虽然复苏,但出口增长困难很大。资金压力增大,货款回收不畅。人力和环境资源成本快速攀升,挤压利润空间。需求不旺,产品价格依然低迷。
2.2014年1季度企业运行质量大幅下滑
【季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2024年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09-07
热电厂第一季度经济分析10-14
全县2021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10-01
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一06-17
2024年三季度xx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06-24
惠东县2013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07-12
阜南县2011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10-23
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统计会议领导讲话稿11-10
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