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教会总结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全教会总结

学习全教会总结 篇1

育新小学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我们语文阅读课堂更多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关注的是对学生认知完成的认识,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学斯开始,我校开展了新一轮的“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专题研究,教师首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专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演练,并结合情知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十月份,学校进行了“单元首课研磨”活动、数学学科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语文教师也都参与其中。通过学习,语文团队老师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更深了,教研活动中更注重强调情知教学这一主题。为了推进研究,做实课题,使“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的研究成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九、十月间,语文团队在教师个人学习、演练、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使每位教师都学会运用“育新小学情知教学课堂标准”实施教学,整改课堂。

语文团队先后于开学第一周、十月最后一周在教研组内进行了“语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理论研讨。教师占有了更多的理论资料,为团队11月6日专题研讨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推进专题研究的深入。

2013年11月6日,在前期学习演练的基础上,语文团队进行了有关——“语文情知课堂教会学习方法”的研究。李琛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语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语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诊评活动。在诊评活动中,李琛老师首先对个人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及教学反思,然后语文团队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诊评。

看课的领导教师一致认为,李琛老师的课堂教学既对学生进行了学法训练,又重视了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本学期我校“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操作点。

特点一:教师教学有法。体现在:识字方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为了用。在浏览课文之后,让学生用上前面学到的生词概括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造句之类的训练。阅读中:重视情意目标的推进。能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李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反复诵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点,相机引导,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进一步感受地震中“父亲”的了不起;培养语感。

特点二:学生学习用法。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饱满,通过“想”,“问”,“说”,积极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激情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学生始终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的诵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特点三: 学习目标明确。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李琛老师的课堂体现明显。一是开课阅读单元导读,理清单元学习要求;二是细读评析过程中,通过品析“挖、满脸、双眼、衣服等动作、神态的描写,揣摩体会感情,境中悟情;三是运用写人的方法进行情景描写,抓住任务的动作、神情、内心、语言进行描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也在识字教学、阅读理解、拓展写作的时机与方法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是识字教学的组词环节,可直接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而不是单一地进行组词。二是细读课文重点段时,应指导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学生学习有疑难时,再引发学生抓住前文各种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谈自己的感受,应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的方法进行学习。三是对文章人的补白写作,可设计几种类似的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评价写话时更要抓住对人物几方面的描写进行。

研究中,大家各抒己见。特别是主管教学的朱立辉校长,根据情知教学的策略原则及多年的高年级教学经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团队教师深感受益匪浅。安主任对语文课堂须教会学生的五种学习方法进行了强调,语文团队达成共识。最后,吕校长对本次研究活动给予了肯定,对骨干教师李琛的工作状态提出了表扬,并针对下一步“情知课堂教会学习方法” 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全教会总结 篇2

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充分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深刻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 号召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阐述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对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部署, 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重要任务和明确要求, 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 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2010年至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新世纪我国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 是对我国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优化结构, 办出特色。这是今后10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略。

9月16日至17日, 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召开的首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分析研究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 认真讨论了《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征求意见稿) , 为我省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勾画出了美好的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 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抢抓机遇, 改革创新, 加大投入, 推进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从2000年到2009年年底, 全省普通高校由52所增加到99所, 普通高校在校生由26万人增加到137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7%提高到22%, 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然而, 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全省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此, 我们必须借助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即将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 努力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积极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全省高校广大师生要通过深入学习,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更新观念, 形成合力。结合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 当前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学习好、宣传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全省高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认真安排、周密部署。要把学习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方向。要加强宏观调控, 科学规划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分层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三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改革推动发展, 以改革提高质量, 以改革增强活力, 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当前, 我省正处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 处在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 为中原经济区的构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教会学生学习 篇3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为了能引导学生学会一些语文学习方法,我们几个语文老师进行讨论研究总结出语文学习的一般通用方法(即:学习文章之前,先学习与作者及本文相关的辅助资料,为学习文章打好基础。然后通读全文解决字词问题并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然后再选取重点段落精读、细读,深入理解、领悟,分析总结,最后进行迁移、再现。)后对各种课型认真设计,研究探讨总结出要素切入法、研究性学习法、阅读学习法、对比学习法、诵读赏析法、评注式学习法、统揽式学习法等几种学习方法,并对哪种方法适用于哪类文章做了初步界定,以便选准学习方法,正确引导。

一、要素切入法

所谓要素切入法,就是以文章的要素为切入口,从而突破全文的语文学习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学习那些文体类型要素明显的文章。记叙文可从记叙的六要素入手来学习,譬如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写人的记叙文,就可以从写的什么人(母亲)的什么事(关心爱护思念自己的孩子,勤劳、热心、乐于助人、最能吃亏、深明大义),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从母亲出嫁一直到母亲去世),这些事发生的过程结果如何等入手,进而到母亲的品格,“我”对母亲的歌颂赞美及未能尽孝的愧疚之情,然后这些事是如何叙述出来的等等,一篇文章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议论文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切入,从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方面入手来学习全文;说明文可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来学习;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入手来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法

所谓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文学作品时常常会用到这种学习方法,譬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好范例。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就选择了这种学习方法,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中发现了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并发表了他们独到的见解,令人欣喜不已。

三、对比学习法

对比学习法适用于那些有可比性、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课文,通过比较来学习不同风格的作品,领悟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譬如学习《唐诗二首》或《宋词两首》,就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在对比之中学习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阅读法

广一点讲,它适用于各类作品的学习,窄一点讲,它主要适用于学习那些信息量比较大的文章,譬如《海洋与生命》这篇文章信息量比较大,就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快速阅读获取其中传递的信息,精读一些段落,突破课文的关键点。

五、诵读赏析法

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那些经典而篇幅又不太长的文言文和古诗文的学习。学习时通过反复诵读领悟作品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然后鉴赏分析,体会其妙处。如《琵琶行》、《劝学》、《师说》等均可采用此法,非常有效。

六、评注式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一些经典的佳作的学习,边读边点评、标注,点出作品的精妙之处或不足之处,评出自己的感受,如学习《明湖居听书》、《林黛玉进贾府》时,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七、统揽式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那些抓住一点就能够统揽全篇的文章。譬如《荷塘月色》、《项链》、《守财奴》等,就可选用这种学习方法。

原来我们不少语文老师总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语文教学无非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记,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一些知识即可,因此,只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掌握住了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被动的容器。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的演员,而变成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研究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习全教会总结 篇4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我很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四川平台的远程学习,在认真学习了陈希、潘懋元、袁贵仁等领导和专家主讲的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之后,通过学习和培训,对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它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通过头脑风暴法,借助远程教育,收获颇丰,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贯彻工作方针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指导思想,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建立完善的体制和健康的机制促进学院的科学发展。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发展高职教育,突出人才培养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再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定位与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等理念,都是字字在理句句在行,给广大的高职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学习会议精神,体现教育需求

学习全教会总结 篇5

近一个月以来,我在网络上参加了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通过收看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讲话和专家讲座,参与学习研讨,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学习和贯彻全教会精神和《纲要》重要意义的认识。领导和专家的讲话高屋建瓴,方向明确,思想新颖,启发思考,令我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主抓的教学研究工作,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二十字工作方针,才能把握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方向

《纲要》提出了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在这次学习中,袁贵仁部长深入阐释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他指出,这“五个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这“五个必须”贯穿于《纲要》的全文之中,体现为《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我感到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这二十字工作方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

二、只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把提高教育质量落到实处

纲要指出“只有好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实践表明,“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切实为师生减负增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真正找到出路,把提高教育质量落到实处。我们在所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行动研究中,在全国首先提出并形成了“学案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课题研究中,我们形成了“五策四字四度”教学改革新经验,“五策”是: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策略;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策略;三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四是教学管理的创新策略;五是学校、班组文化个性化建设策略。“四字”是指课堂教学要追求“趣、实、活、新”四个字;“四度”是指课堂教学要力争达到四个满意度:一是学生喜欢;二是同行佩服;三是领导认可;四是自感成功。引导教师实现由“主讲人”向“主持人”转变,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要让学生学得高兴、主动和深刻,教师要认真研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点。由于我们坚持自己好的东西往实处、深处去做,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浚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稳步提升。

三、只有让校长有思想,把学校办出特色,才能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路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要想办出特色,关健在于要有一个有思想的校长。”“校长没有思想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校长如果没有思想,学校的发展状态就非常“疲软”,学校工作“盲目”且“忙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满意度的提升。这是我县近年来立足“一手抓安全稳定,一手抓教育质量”,引导农村学校实现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新认识。在这次学习中,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的《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全面分析了基础教育“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指出了“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然而,学校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课题引发思考,思考引起探索,探索就会形成经验,本土化的经验就是特色。课题犹如一面学校发展的旗帜,让学校的发展有了方向感。从我县几年来对实施课题引领过程来看,经历了先动员少数学校承担课题,到部分学校同意承担课题,再到目前“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主动承担课题三个阶段。学校从不理解到认同,再到主动立项论证、开题实施、主题深层推进,彰显出了校长思想的成长性变化。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校校有课题,一校一特色”,是我们在引领学校创新发展中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学校可能没有什么特色,但是有了课题研究,就会引发校长拓宽思路,在联系和整合中产生创新思维。以我县成名的申店学校“星级管理模式”和淇门学校的“腰鼓艺术文化”形成的特色过程为例来看,两所学校特色的形成都来源于市级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引导校长进行有益的联系与整合。前者受农村“十星级文明户”牌子和执法人员佩戴胸牌卡的启示,将素质教育的内含以六颗星的形式巧妙建构起来定格在小学养成教育之中。在实验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农村特色,操作方便,规范有序的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模式”。每周五的评星课和晋升星级给小学生带来的成长性体验成为最大的亮点,这一模式经验已在全县所有小学推广。后者则是顺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将学校所在的淇门村濒临消失的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腰鼓艺术文化重拾起来,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并逐步形成学校的校本课程。这一联系和整合性做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和群众的支持,成为我县通过特色办学吸引学生,提高教育质量的成功范例,同时也成为我们思考如何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生动启发。

学习全教会总结 篇6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3月30日—4月30日,我通过近一个月的远程培训学习,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聆听了教育部长及有关专家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多方面,多角度的解读,从中受益匪浅,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教育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这二十个字的工作方针,核心是育人为本,重点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保证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我们的教育进入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也要转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

《纲要》里面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改革的战略主题。要实施这一战略主题关键是两个培养、两个全面、两个着力。即《纲要》里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两个全面,《纲要》里面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两个着力,《纲要》里面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祖国、社会的责任感,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把服务于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把民主、自由、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关爱等人文因素注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活动”的不良倾向,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坚持优先发展

《纲要》里指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要实现这三句话是战略目标,就要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就是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就要坚持优先发展。

1、坚持德育为先,着重加强对学生以下四个方面教育: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二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理想的教育;三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四是公民道德意识的教育。坚持德育优先,把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能力为重,《纲要》里面着重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实践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3、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强调了体育、美育的问题。要求对学生还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纲要》里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纲要》里面提出关爱学生、淡薄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领路人。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要建立培训制度,培训要强调师德和教学能力的训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四、减负势在必行

《纲要》在发展部分明确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的未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这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减负我们抓了几十年,不但没有解决,相反愈演愈烈。为此,要终身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首先从小学抓起。要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减少作业、减少考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还要规范社会机构举办的培训班,规范教辅市场。通过减负,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篇7

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趋势是由知识型向发展型转化, 发展型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又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 并强调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从这一意义出发, 对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而言, 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学会学习则是重要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学生学会学习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始终存在不同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上有着显著差异, 有的学生并不是智力差, 甚至很聪明, 可是对学科没兴趣, 学的就不好,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会学能力, 发展学生的品质和个性, 我们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位置:对待语文学习, 大多数从兴趣出发, 我们首先就应该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愉快、良好的情绪体验, 也是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成绩, 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必要条件之一。

2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 科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来源与好奇心、求知欲, 它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动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阶梯。兴趣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并在学习实际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学起来才会精神愉快, 不知疲倦, 越学越爱学, 并且能学到终身难忘, 富有实际的应用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上对于一个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来说, 教师如果了解到他的心理活动, 根据他的个人性格、兴趣和爱好的特点, 用几句宽厚、实在、鼓励、激发兴趣的语言, 可使这个学生在这节课上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或者超过我们的教学目的。通过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在乐中学形成会学的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告诉我们教师的工作不只把知识交给学生, 而更重要的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怎样让学生从苦学变成乐学, 怎样去学会自己去掌握新知识的科学方法。

会学是人们充分调动自己内部动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主动的、独立的探索新知识, 主观的去获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著名的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才是最好的。”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 大力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含义更是多发面的, 它包括语文知识素质 (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 , 能力素质 (以思维和与语言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能力) , 心理素质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心理品格等) , 道德素质 (道德观、价值观、责任感) , 学习素质和审美素质。其中, 学习素质, 即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利用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能力, 也就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学会学习”的问题。

学会学习不单是学习的手段, 而且是学习的目的, 是语文素质的核心。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呢主要应教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a.学习心理的自我调整, 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b.认识语文学科特点, 掌握学习规律, 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c.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素质、基本能力的了解和掌握, 具体分析研究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状况, 从思想上、心理上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及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锻炼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 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要使学生懂得:a.语文是一门受益终生的学问, 博大精深, 它和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因此, 人人都要学好语文。b.语文知识和能力是螺旋式的结构形式, 不同于数理化的线性结构。在语文学习中, 相同知识不断重复, 反复出现, 逐步强化、深化、充实、拓展。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同时能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因而, 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都能使基础素质不同, 能力水平不一的学生找到并确定适合自身学习状况的相应的知识点, 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教师恰好藉此引导基础素质较好的学生, 积极探索, 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 积极探索, 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从头开始, 从现在做起, 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c.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劳动, 语文素质的提高是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 讲求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要了解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和成绩潜滋暗长这一特点, 虽然表面上看不见, 摸不着, 实际上内在素质的提高则时时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 最终渗透在人的思想、灵魂深处, 体现于人的修养、气质、风度之中, 形成不同人之间所独有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底蕴。并进一步明确语文学习尤其需要耐心和恒心, 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急于求成, 更不能丧失信心。

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结合具体讲授内容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 这是教会学生学习最直接的,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具体说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上好新学期的起始课, 尽量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要学的这门课的基本情况, 教材的基本情况, 教材的处理和使用, 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整体进度计划和安排以及重点、难点的把握和教师教学上的设想等等。使学生在新课伊始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从而有利于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学习, 也为今后课堂教学师生更紧密的配合打下基础。b.明确提出学习要求, 进而指导学习方法。例如讲课文中的阅读课文就必须着重突出"自学"二字。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先行自学, 内容包括扫清文字障碍, 查字典解决生词, 读懂课文, 把握整体脉络、层次大意, 初步体会文章写作特点, 语言特色, 找出疑难之处等等。课上则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记好笔记。在教师点拔、提炼、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 精心梳理知识要点, 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按大纲要求逐个加以掌握和落实。

在写作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关心时事, 提高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博览群书, 学会欣赏, 勤于表达, 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

总之, 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 在具体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则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兴趣是学习先导, 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教会方法让学生学会终生学习, 让他们自己去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在轻松和快乐中得到更多的知识。

摘要:a.学习心理的自我调整, 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b.认识语文学科特点, 掌握学习规律, 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c.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明确目标 教会学习 篇8

阅读教学是凭借课文进行的,课文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是阅读教学不能以让学生读懂课文为最终目标。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我们的教材要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而不是被教材所束缚。

“教学”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指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二是“学”,指学生以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阅读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教得得法,学生学得扎实,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教,而忽视学的不良倾向。不少教师对如何教会学生读书、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尚未引起重视。上课时,始于解题,分析;终于串讲课文,抄笔记,留作业,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脚步走,无机会展示自己,更无能力独立学习、探究。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从教师的口中获得一些现成的知识,再用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复习、巩固,以致知识越学越死,最终没有学会学习。

课文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课程资源。因此,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学”的重任,是语文这门基础工具课的基础教学。作为基础教学,不能只使学生学得一些现成知识,而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切实教会学生学习,掌握运用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教与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机结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教”的过程来说,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的过程来说,学生是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的、主动的认识活动。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学生的主动学、善于学才是内因,内因则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怎样教学生“学”呢?

一、突破旧框框,调动“学”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可见,阅读教学的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终极指向,则必须努力实现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首先要创设一种无顾虑,愿意学习,喜欢与老师、同学交流见解的学习情境,设法把学生真正引入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在知识上、感情上进行传递和交流,特别要注意形成学生自己积极参与的局面。要形成这种局面,就必须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课堂教学框框,在阅读一篇课文的开始,提倡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读、讲,把初读课文结果分两步进行发散性汇报。先逐段谈对其内容及生字词的初步理解;再根据各段内容谈全文梗概及脉络。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学”的情况,发现疑难,摸清难点,以便更好地有的放矢地教学生“学”。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提倡学生自己议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议论,当出现疑难时,可以问同学、老师、查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肯定学生自我探究的积极性,也要善于引导,提出明确要求,还要创设问题的情境,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进行点拨。在阅读课文的重点、难点时,更要提倡学生“议”,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读一篇课文时由读生思,思而想议,议而求解,才能萌发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给学法,“学”落到实处

在对旧的课堂模式有所突破,确立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应把改进教法与指导学生的学法结合起来,其“主导作用”尤其体现在教会学生“学”的过程中。

1.初读课文阶段

开始读文章时,应教学生读得慢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和读得连贯上。教学生熟练运用字(词)典,自己去学习生字词。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用分解词素、组词、换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解决。在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按自然段去理解内容梗概,教给诸如摘取重點词语,分析句子关系,层意归纳等概括方法。在读懂自然段落以后,进而学习把握全篇文章思路、脉络。此时,要教会学生认识段与段的联系,划分段落的方法。在学生初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初读能力。

2.精读课文阶段

在学生掌握了初读课文方法以后,还要教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学会精读文章的方法。

(1)要教会学生如何了解各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学习读书要领会其中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2)教会学生精读重点段落。在精读重点段落时,教师指导下的读书、思考、交流、练习应当成为教学的基本环节。如《紫藤萝瀑布》一课,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句表述的意思。其中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更应指导学生理解。如:让学生从内容上体会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3.总结课文阶段

在学生掌握了精读文章方法之后,还要教会学生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如《紫藤萝瀑布》这课,可先让学生通读的基础上,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用小标题或短语概括出来。在其他课文教学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特点教诸如文题启示,抓重点句,理解重点段,理解全篇中心的归纳方法,还可以把课文中的重点或精彩词句、段落摘抄于笔记中。当然,教师应教学生怎样归纳、总结,怎样摘录,提示项目,指点疑难,培养记笔记的习惯和能力。

暑教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9

2012年8月26日—30日,我校组织了教师暑期学习。组织下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商洛市教师“十不准”》、《山阳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资料。通过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加深了对教师师德的感悟与理解。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自古以来就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有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需要我们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切实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谨记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①:依法执教——方向正确;②:爱岗敬业——尽心竭力;③:热爱学生——关心学生;④:严谨治学——刻苦钻研;⑤:团结协作——携手共进;⑥:尊重家长——共同育人;⑦:廉洁从教——以身作则;⑧:为人师表——明德惟馨。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我们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

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要想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和谐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的新形势。

基督教会工作总结 篇10

暨2012年工作计划

司徒镇基督堂口现有信徒140余人。2011年,在市基督教“两会”和政府民宗领导关心指导下,在众弟兄姊妹的大力支持帮扶下,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相关宗教政策法规,积极推动我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鼓励信徒热心爱主、敬岗爱业,把爱国与爱教相统一,把弘扬博爱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统一。过去一年,回顾起来是感恩的一年,收获的一年,蒙福的一年,现就神的引导数算主恩,并展望未来。

一、彼此扶持,做好牧养工作。

本堂口在牧养方面,积极引导信徒按时聚会、唱诗、读经,并带领信徒正确分解经文,引导他们存爱心、走正路、做好人,杜绝歪理邪说,摒弃封建迷信。一年来众弟兄姊妹同心合意做好慕道班工作,经过学习、考核有十余人受洗加入教会,荣归主名!在敬老扶住方面,我们积极弘扬博爱精神,教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引导信徒尊上主的训言,爱人如己,恪尽本分,做和谐社会、文明家庭的光荣典范。本堂口全年组织数次敬老礼拜,为老年信徒捐献爱心食物,奉献助医资金,有些信徒更是身体力行,到老年信徒家中为他们浆洗衣物、照顾起居。圣诞节期间,各位信徒相互尊重,以不同方式向主感恩,并抓住机会广传福音。

二、加强建设,做好常规工作。

本堂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个小组如诗班赞美组、交流互助组、安全组、值班组等,各小组分工明确,专司其职,全力抓好防火、防盗、防疫等安全防卫工作,使聚会井然,忙而不乱。在队伍建设方面,堂口坚持民主办教,推荐在教内外表现积极,声名较好的优秀信徒进入同工班子,管理教务。在财务制度上,堂口实行“三把锁、开票、保管”三公开,做到用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钱账分管,所有收支单据执行“三支笔”制度,杜绝空条、白条,做到钱账相符,并且月清季结,年中公布逐项上墙,固定资产逐一登册。教

内信徒经常探访,主动帮补困难信徒与家庭,确保能过冬过节。

三、团结和睦,打造和谐堂口。

本堂口一直重视团结稳定和睦工作,无论是信徒之间还是邻舍之间,还是各种关系,团结爱心稳定是大局,荣神益人是见证。坚决抵制异端邪教的渗透,来路不明人员的讲道人我们坚决不允许上台讲道。注重加强教会硬件建设,教区环境优雅,各项设施完善,基本可以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过去一年,我们继续完善各堂口探访工作,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病重患者等弱势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服侍工作。

四、2012年堂口工作计划。

在堂口建设上,准备扩大堂口规模,教堂主体今年准备吊顶加固。以更好的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要求。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信徒素质,一如既往地推进我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极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引导信徒爱神爱国,爱教爱家,爱己爱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以圣经共勉:“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7-58

求神祝福父老弟兄姊妹,求神祝福每一位爱主者,请继续代祷!荣耀归神。

上一篇:我不是灰姑娘初二作文下一篇:开心一刻作文1000字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