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终端需求调查分析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终端需求调查分析(共8篇)

市场终端需求调查分析 篇1

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7595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1000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而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1/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200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4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700万标准箱,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

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成正比。2001年,中国的GDP为9.59亿人民币,商品零售总额为3.76万亿人民币,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5.5万亿人民币,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这必然形成庞大的物流需求量。以我国物流成本占GDP20%计算,国内物流市场规模即有近2亿元人民币。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

中国仓储协会于2001年2~4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一、我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一)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调查表明: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期平均为20天、生产企业成品平均库存期为5l天,商业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34天。基本说明了我国商品在库时间长、周转慢的现状。

(二)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非常成本有所上升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货损率都高于2%,不良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商企业要注意“冰山下的成本”。配送的及时性和一致性是客户创造服务价值中的主要因素,目前工商企业的配送及时率低于90%,有待提高。横向来比商业企业的作业过程要略微优于工业企业,与协会第二次调查结果相似。

二、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业物流量和物流费用的差异较大。根据此次调研中的行业性质分布的调查结果,企业物流量及物流费用情况如下:

2001年,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企业物流进行统计表明,生产企业的原料物流量和成品物流量约增长14%,商业企业物流量增长约为15%。

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平均物流量相近,但物流费用支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供应物流一般都由生产企业来承担,物流从业者要把握这一特征。

总体来看,物流量的增长率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说明物流业的成长性较好。

三、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总体构成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71%;第三方占21%。2.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21%是第三方,36%是采用两种形式。与协会第二次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方全部代理的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的企业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二)目前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集中于传统项目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高增值、综合性服务未出水面。

四、企业对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3PL物流和自理物流的满意度,已形成明显差距。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生产企业对自理物流的满意度要比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更高。而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

意度比自理物流的满意度更高。

综合来看,物流运作质量和物流信息成为企业对现行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调查表明: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67%的生产企业和54%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在企业不满意的原因中,首先是因为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首先关心的是运作质量和包含物流信息在内的运作能力问题,其次才是成本。同时,运作质量低也成为企业自理物流的最大障碍。

不同运作主体作业表现行业差别明显。

通过行业与企业对现行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的相关分析可知:家电和日化等行业对自理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是专业物流公司未来目标市场。

日化、食品和家电等行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专业物流公司在进入该行业的难度较大,但其物流量大、代理比例低,也说明其潜力很大。

五、需求市场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内容

从企业对物流需求的服务内容来看,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在物流服务内容上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别。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主要集中在物流总代理、市内配送、干线运输和仓储保管等方面。

工业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以物流总代理、干线运输、仓储保管、市内配送为主,商业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为物流系统设计、条码采集服务和仓储保管。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受地域跨距和管理幅度的影响,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集成化的物流服务,与协会第一次、第二次调研结果相比,市内配送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除了前三项为传统的物流服务外,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以系统设计、信息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物流咨询管理公司,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企业选择新型物流代理商的标准来看,物流能力是企业选择物流代理商最主要的标准。

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作业质量,其次是综合物流满足能力,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商业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也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说明企业已经在意识上开始重视物流的能力问题,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影响物流需求的六个主要因素

(一)GDP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本身直接产生物流需求

一般来说,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先决条件的地位,落后的物流系统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物流的发展速度,与GDP的发展速度成正比,尤其是与GDP中第二、第三产业创造的GDP成正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升级,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还要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会快速上升。因此,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会增加对物流的需求。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极大地带动了各类交通运输的发展。1978年~1998年客运交通年均增长9.4%,货运交通年均增长7%。1978年~1998年间交通运输与GDP增长的统计表明,在80年代,交通运输的增长速度较快,客运交通相对GDP增长的弹性在1.1~1.8之间,货运交通的增长弹性则为1。而进入90年代之后,客运交通的平均增长弹性约在0.7~1之间,货运交通的增长弹性则降至0.3~0.6之间。

(二)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很明显。

以铁路为例,目前我国铁路由国家经营和投资,国家的投资规模直接影响铁路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三)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变化将影响物流需求,包括国际、国内贸易方式的改变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变化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等。

物流服务于生产和市场销售,物流的具体对象更离不开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因而市场环境的改变将影响物流的物质流向、服务方式、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等。

(四)消费———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也将影响物流需求

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生产、销售行为。进而影响物流的规模、流动方向和作用对象。

当一种新的需求产生,就会有企业为满足这种需求,调动必要的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我国解放后,各种高档消费品如电脑、家用轿车、冰箱、彩电、手提电话等等纷纷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为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293.3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3239.3亿美元,年均增幅不仅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3~4个百分点,而且大大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年均6%~7%的增幅。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另外,对外开放政策还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外资对公

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大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五)技术进步

通信和网络技术首先服务于物流的技术升级,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范围。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使经济中物质流动的方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首先媒介和信息产品的流动,由物质流动变为信号传输,减少了物流的部分需求;网络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一个更为广泛和巨大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国际分工合作的发展,使物流的物质流向和流动方式发生变化。正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才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世界加工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从而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规模急剧扩大。物流需求也自然水涨船高。

(六)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制作用。

物流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等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节约成本就是创造利润。

物流作为成本中心,成为第三个利润源泉是企业毋庸置疑的选择。因而更多的企业,现在趋向于寻求专业物流供应商,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美国甚至大量进出口企业也把报关和清关等诸项内容委托专业物流供应,以避免由于价值申报等方面的错误而导致海关罚款。

市场终端需求调查分析 篇2

关键词:沈阳口译市场,口译需求,口译人才培养,调查分析

1 调研背景

2004年, 国际口译大会暨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以“口译专业化: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发展”为主题, 讨论了中国口译职业化及其发展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口译的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口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休戚相关, 其中涉及到市场供求对口译人才培养的影响、市场环境对口译人才成长的影响、口译业务的范围、口译与当地经济模式的关系、口译人才培养战略模式探索及职业口译培训机制和资格认证模式的完善等问题。在查阅汇总相关期刊文献后, 我们发现口译研究大多集中在口译教学、口译理论、高校口译课程设置、口译测试、口译教学评估等研究方面, 而针对以市场为导向和与口译职业化需求相关联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目前, 国内口译市场整体呈现出译员培训不规范, 缺乏专业化老师, 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 行业标准不规范等现状。但是具体表现如何, 仍然缺乏整体或区域性的调研和分析, 对此项目组成员针对沈阳口译市场展开调查。

2 调研目的

在高校云集的沈阳市, 口译市场的发展也日显蓬勃, 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 大家对沈阳市口译市场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等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 相关的资料信息也不够全面和完善, 也没有个人和机构对此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基于此种现状, 我们成立了沈阳市口译市场需求调研团队, 对口译需求最集中的翻译公司、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三个部位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希望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进而对口译市场人才培养提出参考建议。

3 分类描述

3.1 翻译公司数据分析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共走访了33家翻译公司, 针对“口译者基本素质”、“口译证书”、“口译类别”等相关问题展开调查, 所获数据统计见表1:

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翻译公司口译工作人员的构成以兼职为主。规模较大的翻译公司会有较多长期任职的口译人员。

2) 在招聘口译工作人员时,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口译应聘者的双语基本功和翻译经验。当前社会崇尚综合型人才, 因此知识面也成为了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外在形象也是用人单位着重考虑的因素, 这种外在形象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颜值, 而是作为口译者应有的温文尔雅、不急不躁的内在气质和大方得体的行为举止。

3) 在是否要求译员具有口译资格证书上, 其中55%的翻译公司看重口译者是否具有资格证书, 规模大的翻译公司尤为看重这一点, 把其做为衡量应聘者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众多的翻译资格证书中, 认同“人事部口译资格证书 (CATTI) ”的占到了82%。

4) 从口译形式来看, 沈阳翻译公司口译工作的类型以交替传译为主, 占到91%。口译工作任务以商务接待为主。典礼仪式、政治会晤、发布会、工作现场会、企业性会议、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也分别占有相应比例。口译内容涉及最多的是商业英语, 其次是科技和金融英语, 旅游, 政治, 文化等相对较少。

5) 关于口译工作量,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沈阳市翻译公司的口译工作量并不大, 并呈现两极分化现象。规模较大的翻译公司平均每月工作次数能够超过10次, 其中少数口碑好的公司能够达到每月30次以上。但是规模较小的翻译公司平均下来每月不超过5次, 有些甚至一次没有。

6) 口译设备问题方面同样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一些大型翻译公司设在沈阳的分部拥有专业的口译设备, 既能提供设备租用也能提供高质量的口译人员。而沈阳本土翻译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对费用高昂的口译设备只能望而却步。

7) 小型翻译公司口译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是口译工作量少, 口译人员欠缺翻译经验, 需要较长的上岗适应期。而大型翻译公司则面临缺乏高端翻译人才的问题。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沈阳口译市场需求较为单一, 主要以商业领域和科技领域为主, 而其他领域的需求相对较少。沈阳市本地高校口译专业发展滞后, 在培养高水平口译人才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沈阳口译市场不够规范, 工作量较小, 难以留住人才。沈阳高端口译人才严重缺乏, 急需高端口译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3.2 高等院校数据分析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共走访了20所高等院校, 针对“口译者基本素质”、“口译证书”、“口译类别”等相关问题展开调查, 所获数据统计见表2。

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沈阳市高校对口译人员需求量不是很大, 基本上人数在10人以内, 口译人员的类型也以兼职为主, 且兼职口译员为本校内优秀教师, 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员具有口译相关专业背景。

2) 在招聘口译人员过程中, 高校着重考应聘者的中外双语基本功, 并看重口译员是否具有翻译经验 (75%) 。其次, 口译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外在形象也占到了很高的比例 (67%) , 同时口译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知识面也占到了将近50%的比例。另外, 各高校对口译专业十分看重口译资格证书, 认可度最高的也是人事部口译资格证。

3) 在调研中我们所走访的高校显示他们所使用的口译形式均为交替传译。任务内容最主要的是商务, 所占比例高达83%。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以及工作现场会也各占到50%的比例。其他场合则基本平均占到20%左右。高等院校的口译工作内容主要为外事接待、教育研讨以及教育交流。

4) 在口译员深造机会方面, 更多的高校选择聘请专业人才对内部员工进行统一培训或与其他单位人才进行交流。

5) 各高校需要口译人员参与活动的频率整体以一个月3-5次为主。但不同学校在此项上也有很多差距, 层次较高的学校外事活动比较频繁, 平均每月能够达到10次以上。

6) 调研中我们没能获得具体的口译设备投入的相关数据, 但只要有口译专业的高校都拥有口译设备。当然, 这些口译设备主要供教学使用。

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沈阳市高校口译需求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学校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口译工作量的多少。大多数沈阳高校并没有专职口译人员, 基本由其外语专业教师来充当口译员角色。沈阳高校内拥有的口译设备多用于教学, 并不适用于会议等场合。

3.3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分析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共走访了43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针对“口译者基本素质”、“口译证书”、“口译类别”等相关问题展开调查, 所获数据统计见表3:

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沈阳市各政府企业招聘口译人才要求较高, 口译人员需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广泛的知识面, 同时要有一定的翻译经验, 此外对于专业背景和应变能力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

2) 85%的政府和企业比较注重口译人才的相关资格证书的证明, 并将其作为筛选应聘者的条件之一, 但对于证书的种类没有严格要求, 只需是权威专业的单位授予的证书即可。

3) 大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内部都有可进行口译工作的人才, 均为正式员工, 因此政府和企事业部门较少聘用外部的兼职人员。

4) 口译形式以交替传译为主, 一些特殊场合需要同声传译。口译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大部分是商务接待 (80%) , 此外还有一些发布会和研讨会等专业性较强的场合。口译人员的工作内容涉及许多方面, 其中以商务和金融为主, 还包括文化、科技和政治等。

5) 75%的政府单位和外贸企业会对内部员工进行统一培训。其中大多数是进行专业培训和出国深造。一些单位也选择了让内部人员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6) 沈阳各政府和企事业部门口译工作量不大, 平均每月3到5次或3次以下居多。在口译设备方面, 半数的单位有配备专业的口译设备, 也有几个单位没有配备的意愿。相比之下, 企业的口译工作量较多。

7) 90%的企业未配备专业口译设备, 只有10%的口译工作量大的大企业有专业的口译设备。政府在外事活动中更倾向于租用专业的口译设备。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政府部门聘用的口译人员相对固定。沈阳市各政府部门在需要临时外聘专业的口译人员的时, 基本使用固定渠道雇用口译员, 也就是业界知名度较高的业务熟练者, 甚至还有一些单位雇用工作在北京等其他城市的高端口译人才。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口译工作的稳定进行, 但是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续使用, 限制了更多有潜质的人才的发展和使用。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与高校之间联系甚少, 无论是从内部员工培训方面, 还是在招聘方面来看, 两者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和合作。

4 沈阳口译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 用人单位希望聘用具有高强的口译能力和丰富口译经验的口译人才, 主要体现在商务和科技类口译任务需求。

2) 大多数的用人单位会看重口译应聘者是否具有相关资格证书, 人事部口译资格证书最受青睐。

3) 口译形式以交替传译为主, 也有少量的同声传译需求。

4) 口译工作量因所需用人单位的规模而呈现出数量的差异。

5) 由于专业的口译设备价格昂贵, 只有少数经济实力雄厚的部门及高校拥有专业的口译设备。

5 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1) 与学历或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相比, 各部门在招聘口译员时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口译实力。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口译实战能力的培养, 跟多地进行实践教学, 避免纸上谈兵。高校应尽量多的为语言专业的学生举办口译竞赛或者提供给学生参加口译竞赛的机会, 以提高学生的口译实战能力。

2) 口译者培养宜少宜精。调查中显示沈阳口译工作者数目可观, 但是水平卓越的高端口译人才却少之又少。所以在口译教学中要避免大规模的粗制滥造。应进行小班教学, 让每位同学充分学习和掌握口译的各项技能。另外, 在口译老师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有口译专业背景且有多年口译实战经验的老师, 最好老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亦进行口译工作, 这样学生既可以接收到最新鲜的口译方面的信息, 又可以习得最实用的口译技巧, 将来成为更加出色的口译工作者。

3) 在培养口译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调查中我们获知翻译公司、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并不注重口译者的口译长项是商务英语还是科技英语, 而是注重口译员的知识面, 所以口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

4) 提供培训的高校要加强与调查中所涉及的部门多沟通联系, 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具体地时时了解各部门对口译工作的需求及要求,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口译市场所需的人才。

6 结语

本项目采取分组调研的方式, 针对翻译公司、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和单位对口译人才需求较集中的机构分别制作了调查问卷。调查过程中以问卷式为主, 访谈式为辅, 得到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 为沈阳口译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次调查分析结果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以改善沈阳市口译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本项目的调查分析结果有待在教学中进一步实践, 指导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守满, 雷雪莲.以市场为导向, 侧重翻译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2) .

[2]潘珺.中国地区口译职业化调查回顾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3) .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宫珂, 王婷玉.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对策的思考[J].语文学刊, 2009 (2) .

市场终端需求调查分析 篇3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针对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的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且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健身消费项目的定价和服务质量仍然不够满意。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应针对上述问题从项目的多元化设置、合理定价以及加强体育健身产业人才管理等方面入手,针对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进行进一步的调节与完善。

关键词 运动休闲健身市场 市场需求状况 中小城市 四川省

近些年,四川省中小城市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经济发展的提速,同样也带动了四川省中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使得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了运动休闲健身活动之中。然而,由于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的发展起步的时间比较晚,缺乏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的需求状况,具体涉及了四川省德阳市、自贡市、内江市、广安市、宜宾市、广元市、乐山市、泸州市等8个地级市的运动休闲建设市场的需求状况。另外,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的需求状况,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上述8个地级市选取了500名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其中,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四川省德阳市、自贡市、内江市、广安市、宜宾市、广元市、乐山市、泸州市等8个地级市选取了500名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6份,95.2%,其中有效问卷412份82.4%,符合本研究的开展需求。

三、结果与分析

(一)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需求情况

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需求状况,针对你最喜欢的运动休闲健身项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芭蕾形体和有氧健身操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两项运动休闲健身项目,选择这两项的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消费者分别占到了接受调查的消费者总数的54.85%和51.46%,多以中青年,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居多。另外,选择游泳、跑步、器械健身、爵士舞、瑜伽以及普拉提和动感单车、肚皮舞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选择以上这几项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消费者也均占到了接受调查的消费者总数的30%以上;而除了以上两类项目之外,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还有一部分表示对太极拳和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这部分消费者多以老年人居多。由此可见,现阶段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的发展态势。

但是,综观现阶段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现有的项目却可以发现,目前,运动休闲健身市场中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种类比较集中,主要以芭蕾形体、有氧健身操、器械健身、跑步以及动感单车等为主,还无法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例如:目前在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市场中开设了太极拳和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场馆非常少,以至于影响了老年人的消费积极性,不利于运动休闲健身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健身项目价格定位的评价

价格定位是影响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还针对四川省中小城市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对目前运动休闲健身项目价格的定位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4.71%的人认为定价合理;有58.98%的人认为定价偏高;有6.3%的人认为定价偏低。由此可见,目前四川省中小城市的多数运动休闲健身消费者认为运动休闲健身项目的定价是偏高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与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都是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存在的,所以,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没有真正接受“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所以就会在潜意识里出现“定价偏高”的印象。要改变这种问题,一是要注意通过合理的宣传来增加居民对运动休闲健身的认识,让居民真正了解健身的价值;二是要注意根据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等对运动休闲健身场馆的项目进行合理的定价。

(三)消费者对运动休闲健身服务质量的评价

运动休闲健身服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调查的消费者中,有19.42%的人对目前的服务质量非常满意;有39.32%的人对目前的服务质量比较满意;有33.74%的人对目前的服务质量不满意;有7.5%的人对目前的服务质量非常不满意。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与运动休闲健身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运动休闲健身场馆的教练员主要是由体育院校的毕业生、退役的运动员以及健身爱好者构成的,虽然具有一定的运动健身经验但是却很少有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认证,而且学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以至于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

四、结论

终端市场调查工作说明 篇4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阶段的销售任务,真实了解市场终端情况,为下一步的营销策略提供准确的方案,特安排市场部,计划考核部和销售部共同对主要市场的终端点进行一次调研.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12月21日---12月30日,三.调查要求

1.调查区域选择:

外县区20家终端。市内20家终端

2.终端点选择:

按照走访路线沿街道进行地毯式调查。所有走访点都要如实填写信息,没有本公司产品的终端在表中备注栏内填写无本公司产品。

四.填写说明:

文秘专业市场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篇5

1、文秘的学历要求是什么()

A、中专或高中以上B、大专以上

C、本科以上

2、文秘的大概月薪是()

A、1000--1500B、1500—2000

D、2500以上

3、文秘的性别是否有要求()

A、女B、男C、男女不限

4、公司的文秘招聘,是否要求专业对口(A、要求B、不要求

C、2000—2500)

5、文秘人员的年龄是否有限制

A、没有B、45岁以内C、30岁以内

6、企业有一对一的专门的文秘人员吗(A、有B、没有C、兼任

7、文秘人员对办公自动化的要求(A、高B、较高、C、很高

8、对文秘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是(A、三级B、四级C、六级

9、公司的文秘人员流动性()A、非常稳定B、基本稳定 C、经常流动))

D、六级以上)

10、公司通过什么方式选择文秘人员()A、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B、公司内部公开招聘

C、在公司内部一定范围内进行竞聘 D、由领导指定合适的人员

11、文秘人员在公司中主要起的作用是()A、门面、招牌B、桥梁、辅助C、综合作用

12、哪种文秘人员最有可能得到提升()A、忠于职守B、思维敏捷,执行力强 C、人际关系很好D、专业过硬

13、文秘人员对公司的生产情况了解要求是()

A、不需要了解B、基本了解C、了解比较清楚

14、择文秘人员依次看重什么?(请排序)A、学历B、外貌

C、外语水平D、计算机应用能力E、组织协调能力F、写作能力G、调研和分析能力H、良好的道德品质(排序:)

15、当前的文秘人员最应加强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A、管理能力 B、办事能力

农村婚庆市场需求现状调查表 篇6

尊敬的先生/女生:

您好!我是杭州瑞雅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的成员,目前正在开展农村婚庆市场的调研实践工作,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帮我填写以下问卷,我将不胜感激!问卷调查结果对我们公司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婚庆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继续进行研究的资料基础,衷心感谢你的支持。调查表不会要求填写您的个人信息,不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任何不便,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请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用红色标记,谢谢!

您的性别

您的年龄

1.您结婚了吗:

□已婚□未婚

2.您觉得您婚礼办的好坏对您影响大吗:

□大□还好□无所谓

3.您愿意在婚礼现场布置及形式上花钱吗:

□愿意□视情况而定□不愿意

4.您觉得办一场好的婚礼麻烦吗:

□ 麻烦□不麻烦

5.在您结婚时是否愿意请婚庆公司帮忙:

□愿意□看情况而定□不愿意

6在您了解范围内,您觉得目前婚庆公司的收费你们能否接受 :

□偏高□一般□可以接受□不能接受

7.您愿意尝试与传统不一样的婚礼吗:

□愿意 □ 不愿意

8.您想拥有与众不同的婚礼吗:(可多选)

□想□不想

9.您愿意在婚礼当天现场布置,舞台搭建,婚礼演出花钱吗:(可多选)□愿意□不愿意

10.:根据第9题,你愿意花费多少提高你的婚礼档次

□1000到5000□5000到10000□10000到20000□20000以上

11.现在有一个专门做农村婚庆的婚庆公司,愿意给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且收费比目前婚庆公司的一半,你愿意尝试吗:

□愿意□不愿意□可以尝试

12.为了更好的为农村婚庆服务,您认为该我们婚庆公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终端需求调查分析 篇7

关键词:海南疍家文化旅游,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1 研究设计

1.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共有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的人口统计因素调查, 第二部分是游客的旅游行为调查, 第三部分是游客的疍家文化旅游需求情况调查, 该部分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 让游客就相关可能开发的疍家文化旅游项目打分, 最高5分, 最低1分, 分值越高, 说明越喜欢, 分值越低, 说明越不喜欢。

1.2 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到访三亚的游客, 在三亚及周边的游客集中带进行随机拦截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349份,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2 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的349名游客中 (表1) , 女性162人, 占总体比例的46.4%;男性187人, 占总体比例的53.6%, 男女比例较为合理。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 18周岁以下有19人, 占5.4%, 18-30周岁193人, 占55.3%;31-50周岁89人, 占25.5%;51-65周岁37人, 占10.6%;65周岁以上有11人, 占3.2%。从年龄分布层次看, 旅游者年富力强者居多。学历层次中, 初中及以下20人, 占5.7%, 高中/大专113人, 占32.4%, 本科117人, 占50.7%, 研究生及以上38人, 占10.9%。受访者的学历水平较高,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0%以上。家庭年收入情况中, 8万以下106人, 占30.4%, 8—15万126人, 占36.1%, 15—30万83人, 占23.8%, 30—100万25人, 占7.2%, 100万以上8人, 占2.3%。从收入情况看, 主要是中高收入家庭。职业构成中, 政府公务员有17人, 占4.9%, 企事业职员67人, 占19.2%;企业经营者有60人, 占17.2%, 专业技术人员34人, 占9.7%;自由职业者有56人, 占16.0%, 学生48人, 占13.8%;个体有34人, 占9.7%, 离退休人员16人, 占4.6%。

3 被调查者的旅游行为分析

3.1 游客到访海南的次数

调查发现 (图1) , 多数游客都不是第一次来海南。第一次来海南的游客只有191人, 占26.8%, 第二次来海南的游客有162人, 占22.8%, 第三次来海南的游客100人, 占14.0%, 来海南3次以上的游客有259人, 占36.4%。

3.2 游客本次在海南的停留时间

调查发现 (图2) , 本次在海南停留4-7天的游客有165人, 占47.3%, 本次在海南停留少于3天的游客只有57人, 占16.3%, 停留8-14天的游客27人, 占7.7%, 停留大于15天的游客100人, 占28.7%。

3.3 游客对疍家人及其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 (图3) , 对海南疍家人及其文化的了解情况, 选从来没听说, 完全不了解的游客有179人, 占总体比例的51.30%。选择只是听说, 不了解的游客有113人, 占32.40%。选择有一点了解的游客有49人, 占14%。选择很了解的游客有9人, 只占0.3%。

4 游客的海南疍家文化旅游需求情况分析

从游客对可能开发的疍家文化旅游产品或项目的需求评价情况看 (表2) , 排在前3位的产品或项目分别是滨海风光, 海洋水族馆和现代海上餐厅, 其次才是带有疍家文化元素的疍家鱼排海鲜自助火锅, 疍家传统体育类娱乐项目。游客对海产品干货, 疍家酒, 珍珠海贝等饰品这些疍家文化特色购物的需求评分最低。

5 对策建议

由于调查发现多数游客不是初次到访海南, 他们的海南旅游需求已经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阶段, 而是进入更注重娱乐、参与和体验的深度度假游阶段。而大部分游客对海南疍家文化一无所知, 因此, 开发海南疍家文化旅游一方面需要加大疍家文化宣传力度, 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 更应该从相关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到经营管理等所有环节都高起点规划, 注重游客的审美、娱乐、学习等多重体验, 注重互动性和深度体验式开发, 重点打造深度度假游体验项目。

5.1 疍家传统体育项目体验

疍家人在千百年来的海洋生产生活环境中锻炼出杰出的海洋生存技能, 如操舟、驾船、游泳、潜水、捕捞、养殖等, 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和挖掘, 创新的设计游客竞技、学习、娱乐、自我实现等不同目的的体验项目。如疍家海水养殖体验, 赶海体验, 近海捕捞体验, 远海捞钓体验, 潜水、游泳、划船竞技等等。

5.2 疍家民俗文化体验

疍家人以海为生, 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敬畏和崇拜文化。其中, 祭海、嫁娶等文化对陆上居民有最强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中应该深度挖掘这些文化资源, 并从游客体验视角进行旅游产品转化, 注重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设计。

5.3 疍家食宿文化体验

疍家人吃海鲜, 住海边, 饮食和居住都有完全异与陆上居民的鲜明特色。挖掘疍家食宿文化, 为一部分小众精英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个性化的疍家食宿文化体验。

5.4 疍家特色购物体验

疍家人的海洋作业技能高超, 海鲜捕捞种类丰富, 应利用体验式购物, 打造疍家人海鲜生鲜的知名供应品牌。另外, 疍家人的海鲜干货强调高端、新鲜、天然、无添加, 在疍家特色海产品购物中, 应该科学设计体验式购物环节, 让游客参观或参与到海产品干货的制作流程, 让他们看到现场制作的展演情景。让他们亲自看到疍家渔船归来, 疍家婆挑鱼分鱼的情景。设计一些珍珠海贝的养殖和采摘、制作体验等。

参考文献

[1]吴水田, 陈平平.岭南疍民饮食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初探[J].江苏商论, 2014, (12) :11-13, 17.

[2]陈惠娜, 彭业仁, 袁朝晖.“水上居民”传统民俗体育与特色滨海休闲旅游的开发—以北海疍家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 28 (1) :52-54.

[3]吴水田, 司徒尚纪.疍民研究进展及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视角[J].热带地理, 2009, 29 (6) :583-587.

[4]黄向春.从疍民研究看中国民族史与族群研究的百年探索[J].广西民族研究, 2008, 94 (4) :55-65.

[5]刘群, 孟永.1949年后淮河流域的船民生活状况调查—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 (1) :47-58.

[6]陈光良.岭南疍民的经济文化类型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 2011, 104 (2) :164-169.

[7]吴水田.话说疍民文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3.

中国培训市场需求分析 篇8

一、人才市场需求变化

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培训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培训机构及时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培训业务结构,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据各有关媒体报道,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以下人才将更为走俏:

(一)工程技术研发类的人员一直是汀行业最热门的人才。

(二)汽车行业中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竞争焦点。比如精通外语的汽车设计人才、具备汽车技术背景的营销人才、具备汽车销售背景的IT类专业人才,以及汽车信贷、保险等金融人才2005年将更加走俏。

(三)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将进一步激活。近两年,由于金融行业不断调整和不断推出增值服务,金融业以保险、基金等行业为龙头,人才需求量大增,特别是在核心业务如证券、银行、保险以外的房地产贷款、个人理财、车险等都需要专业的金融人才的加入,以及新的金融服务机构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使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2004年6月,作为科锐金融人才网的拥有者——科锐咨询的CEO高勇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到今年3月份,有19个国家和地区6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95家金融机构,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急缺八种金融人才:一是金融分析师(CFA);二是特许财富管理师;三是基金经理;四是精算师;五是证券经纪人;六是股票分析师;七是信息主管;八是投资管理人才。

(四)传媒业需要高级市场人才。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共有 5000多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达55万人。然而,中国传媒培训市场却显得风平浪静,与传媒业巨大的人才需求显得极不相称。目前,急需培养三个层面的高素质、专业化传媒人才:一是传媒企业家或职业出版人,这是传媒业发展的领军力量,决定事业的成功与否;二是专业人才团队,包括资深采编人员、发行专家、营销专家、印务专家、传媒市场研究专家、信息管理和竞争情报专家等,传媒企业必须在采编、营销、广告、发行、印务、信息情报分析等方面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化队伍,才能在传媒各个环节中确保竞争优势,三是管理及服务人才队伍,包括HR专家、财务专家、行政管理等专家队伍。

(五)物流业通揽前后端人才。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地区中心城市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全球50大零售商业跨国采购集团中,有75%已进入我国,采购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而与此不相称的是,中国物流人才缺口巨大,全国缺 60万人,其中北京缺20万,上海缺20万,深圳缺12万。物流人才已经成为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六)数字电视成为新的人才需求热点。我国计划在2005年将进行数字电视的商业播出,2008年用数字电视转播奥运会,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的播放,全面推行数字电视。而在数字电视的运营、制作、关键技术本地化应用等方面,人才缺乏。

(七)咨询业人才需求呈新的热点。现在咨询业在中国绝对是个新兴行业,前后不到20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据北京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地区注册登记的咨询机构已超过7000家,从业人员约为 30万人,其中规模较大、声誉较高的咨询公司服务范围几乎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政策咨询、科技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法律咨询、财务咨询、综合咨询及专业认证等诸多领域。2004年6月11日,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凯捷与中国第三大咨询公司远卓组成战略同盟,而国际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安达信、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更是早巳入主中国。近两年,各大国际咨询公司云集北京,国内咨询公司异军突起,使咨询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八)游戏人才链上需求多。调查显示,国内游戏产业真正起步始于本世纪初,2001年,全国游戏企业仅79家,游戏从业人员只有2969人,其中大部分是游戏销售人员,游戏技术开发人员(含美工)仅有1169人。但随着国内网络游戏用户的急剧增加,人才资源匮乏的矛盾很快突出出来。目前国内的游戏专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人,游戏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游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据分析,目前,市场上主要需要以下5类紧缺游戏人才:一是游戏策划人才;二是游戏程序员;三是游戏美术工程师;四是游戏市场拓展员;五是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

(九)市场总监缺口较大。据2004年7月18日的《北京考试报》报道,市场总监已屡次被列入人才紧缺榜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至少紧缺30万名市场总监。全国现有6000万名营销人员,80%以上未被培训认证,其中60万名高级营销管理人才基本都未被培训认证。针对市场的需求,部分机构及教育单位已经推出市场总监的培训考试。其中,以中国市场学会主持的“中国市场总监资格认证”体系最为引人注目。由于该认证按照国际惯例引入了第三方考试方案,有美国ATA考试平台进行规范老师,突显出其公正性及严肃性,因此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同。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上海市目前已有大约200多位市场总监通过了这个考试,并获得了珍贵的中国市场总监资格证书。

(十)医药业人才需求呈多样性趋势。北京人才市场经理郭卫东告诉记者,医药人才特别是医药销售人才一直是今年人才市场的招聘大户。而在网上人才市场,进入8月医药人才也表现不俗。中华英才网数据显示,与7月份相比,医药人才职位一直在稳步增长,8月共提供职位10551个,比7月增长 1612个,在热门行业的排行榜上也跃居第七位。其人才需求特点是:一是职位需求多样化,不再死守销售;二是高薪优势引才,海归竞争力凸显;三是外资医药企业销售代表首选毕业生:四是医药物流人才成为新热点;五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才需求增大。

(十一)海归人员急需培训。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 2003年底,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58万人,留学归国人员达1了万人。北京市有了万余人,成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最多的城市和地区。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信息,北京市目前有2万名留学者回国创业,已经成为“海归” 人员最多的地方。但海归人员不等于就是人才,而是潜在人才,是准人才。2003年,出现了一个现象,不少“海归”成了“海待”,回国等待工作机会。海归是越来越不值钱,这个现象在2004年继续上演。“海归”成“海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一是良莠不齐,个别人系出“克莱登”大学。德勤人力资源咨询专家黎化民表示,海归也分三六九等,美国的海归相对好一些。 90年代中期以后,很多人到外面速成一个学位甚至是博士,他们往往选择去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这些国家门槛低,周期短,这些人回来后,受到认可的程度自然就低。二是专业单一,不能胜任复杂工作。三是追求高薪,却不愿付出。四是单打独斗,不讲团队精神。五是文化差异,导致沟通不畅。六是定位局限,一窝蜂挤向沿海企业。随着留学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海归人士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供过于求导致海归身价大幅下降。可海归们仍将就业目光盯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鲜有海归问津。如何使各类海归人员尽快了解中国国情,掌握有关就业劳动政策和创业技能技巧,由潜在人才转化为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叮的显性人才,成为培训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影响培训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化和全球化

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奥运会、世界博览会等国际性会议、活动大量增加,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人才的培养,不可能都通过正规的学历学位教育来完成,大量的还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升能力,以获得大批大批人才。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教育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大量的国外、境外培训机构和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进入中国,既带来了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壮大了培训市场规模,同时,也加剧了培训市场的竞争,影响了培训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变化及改革方案出台

十六大后,我国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期,一系列政策将作调整,一系列改革举措将出台,市场经济程度进一步加深。在这改革创新、社会变革的时代,将出现许多新事物、新方式。为适应这个社会大变动的趋势,社会成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这就给以新颖、快速为特征的继续教育培训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增加了许多培训需求。

(三)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国家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同时,珠三角、长三角进入了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时期,对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近期,在珠三角出现的“民工荒”说明了这一点。继续教育培训如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节奏产生互动,及时分析发展带来的人才培训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四)新职业、新职位催生新的培训需求

据上海《人才市场报》报道,2004年将诞生65个新职业。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管理类职业,如商务谈判师、客户服务管理师等;二是高科技产业中的技术类职业,如IT行业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软件项目经理、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师等,IC集成电路行业的集成电路测试人员、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工艺员等;三是在城市重点发展领域中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如汽车产业中,有二手车交易员、汽车综合经验与诊断技术、汽车营销员等新职业等。新职业的产生将催生新的培训需求。促使一些行业培训及其机构从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

(五)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对培训需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对于大多数职业人来说,入职、升职晋级、岗位转换、再就业等成为职业生涯中经常遇到的人生经历。在这些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必须及时地更新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这就不断产生新的培训需求。

三、培训市场热点分析

(一)根据零点集团的调查, IT培训、金融培训和法律培训是目前培训市场的中流砥柱。在未来几年,IT、金融和法律培训仍会继续走高,并且培训课程将与WTO知识密切相关,例如 WTO与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WTO与企业商务运作等等。而物流培训、会展培训极有可能“火”起来,国家对会展人才、物流人才的需求呈飙升趋势。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的统计,2003年上海国际性会展达300多个,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使会展经济达到顶峰,会展运营、会展服务、公共关系、客户服务等等的市场需求使与此相配套的培训呼之欲出。同时,作为我国新兴的物流专业,正以每年30%~ 40%的速度递增。能够系统掌握物资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人才,除现有的大中专学生外比例很小,物流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落后于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此外,企业高层管理者对项目管理、公共关系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以及风险投资等等也呈现出强势需求。

(二)来自民营企业的订单越来越多,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企业培训的主要需求者。据上海一家培训公司介绍,早两年,来自外资企业的业务份额占其业务总量的70%,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到20%和 10%。相比较而言,民营企业对于培训的需求非常急切。据专家分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很多民营企业走到了从小中型企业向大中型企业或是集团化转型的拐点,规模不断扩大,从雇员数额来说,现在外资企业的比例已经下降到50%,民营企业却上升到了40%。数量在迅速增加,管理水平也亟待提升,这些都构成了他们快速膨胀的培训需求。但相比而言,民企挑选培训产品仍不及外企理性,急于求成、图快图省事的思想非常普遍,培训需求分析往往不够深入,间接导致了培训的草草了事。

(三)高端培训转身咨询角色。一些高端培训公司开始在前期导入和后期跟踪上提供更多的服务,扮演起咨询顾问的角色。好的培训和劣质的培训的差别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课堂以外的工作。有关人土由此推断:未来,真正适合企业培训需求的还是企业内训师,他们更了解企业,能够为企业度身定制课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管理培训热点

根据中国管理资讯网撰写的《2003中国管理培训市场年度分析报告》,2003年中国管理培训市场有六大热点;一是认证课程;二是总裁研修班;三是项目管理培训;四是MBA课程;五是拓展训练;六是人力资源培训。

(五)IT培训热点

1、IT营销人才培训

IT行业呼唤经过系统训练的高素质营销人才,但目前市场上几乎找不到专门针对IT行业的营销人员的培训,这种现状的最终形成,主要缘于以下营销人才培训的四大阻碍: 一是开设新课有风险。培训机构倾力开发一门新的课程,前期的开发成本暂且不说,学员能否接受一个新鲜的课程也有着太多的疑问,因此不少培训机构干脆选择那些经过市场检验的课程。二是与企业信息沟通不畅。虽然每家培训机构都不断从企业那凰获得一些有用的人才需求信息,但其传统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技术相关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对于IT营销相关人才的需求情况很难把握准确。三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往往因循着学什么干什么的惯性,殊不知学中文或英语的从事IT公关或者营销工作,往往有着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所不具备的优势。四是社会对于营销职业的误解。从事技术工作固然是令人向往的、稳定的、高薪的职业,但从长远看,汀技术人员始终无法回避年龄的尴尬,而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对IT营销人员来说则是一种难以替代的优势。

2、IT管理咨询人才培训

国资委信息中心2003年对全国3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型企业信息化累计投入平均为6782.63万元/户,但与企业动辄上千万元的投入不成正比的是,只有 3.7%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成熟阶段。对此,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周明认为,企业内部汀管理咨询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业内人土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IT管理咨询顾问作为企业信息化人才金字塔的中坚力量和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神经中枢,其工作的复杂性较高,对其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6月,由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推出的汀管理咨询系列技术资格培训与考核项目(1TMC)全面展开。该项目共分5个专业方向: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 (CRM)、供应链管理 (SCM)、产品数据管理 (PDM)、IT服务管理(ITSM)。

3、IT设计培训

IT培训市场一直是微软、思科等国际证书培训项目的“天下”,但2004年以来,设计类IT培训却异军突起:网页设汁培训、三维动画设计培训、广告设计培训等与设计有关的培训项目多达几十种,且招生情况异常火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IT设计人才需求看涨。随着广告、房地产、家居装潢以及动漫业的发展,市场上对平面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IT设计人才的需求激增。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动画设计人才的需求为15万人,而目前专业专业人才的“库存量”仅为1万名。一方面,人才需求旺盛带动IT设计培训热升温;另一方面,市场饱和导致微软等IT认证培训逐渐降温。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机构纷纷调头,将目光瞄向更具市场空间的IT设计培训。但IT设计培训虽是一匹“黑马”,从发展趋势来看,注重实际技能将成为汀培训业的主流方向。

(六)企业内训热点

上一篇:试论美学的学科本性下一篇:兰州大学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