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作文变废为宝(精选7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明看见妈妈手里拿着一袋饮料瓶,准备出去扔掉,心里立即有了主意。聪明的他还在为劳动课上的小制作发愁呢,现在,终于可以一显身手了。于是,他对妈妈说:“妈妈,这些瓶
子能送给我吗?”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呀!妈妈等着你的好消息!”小明准备了一瓶胶水、一把剪刀,当然水彩笔也是不可少的。材料准备就绪,小明想,这么有意义的事,何不请好朋友一起来。他正要去打电话,门铃响了,原来是好朋友们来了。小明高兴地说:“你们来得正好,我们一起来做手工吧!”说完,他就带头干了起来。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招,不一会,一个漂亮的花篮,一个实用的烛台,就做好了。
看图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我们所说的看图作文, 顾名思义, 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文章。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 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但画面只是“瞬间”情景, 静止的东西, 我们要写好看图作文还要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也就是说要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要仔细观察图画, 把握图画的内容。看图作文关键是要观察画面。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 才能准确地理解画面的意思。每一幅画都融入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图与作文一样, 必须有主次之分。因此, 在观察画面时首先应分清哪是主体, 哪是背景, 并且要弄清画面上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心。
二是要立足图画, 展开想象。我们知道, 画面上展示的往往是“瞬间”的情景, 因此看图作文时如果仅限于画面, 思路就会受到束缚, 应该将“瞬间”的情景拓展开去, 想前因, 看后果, 将画面外必要的内容补充进来, 这样才能使画面的意思更完整, 才能让静止的人与物活起来, 使其富有生气。我们在具体想象时, 可以采用“瞻前顾后”的办法:想想这幅画所构成的情景之前是怎样的, 之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 以后又会做什么。如果丢开画面内容胡想一番, 那是不合理的。合理想象, 要大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把自己摆进去。假设自己是画中人, 此时此刻会怎样做, 会怎样想。这样做就能使画面的内容丰富起来了。
三是要抓住画面的重点, 进行合理的构思。看图作文, 在观察图进行合理想象之后, 主体画面及由主体画面产生的联想要详写, 对画面中的背景、陪衬要抓住其与主体画面的内在联系予以描写, 突出主体。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另外在构思时, 要注意在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的同时, 按一定顺序组织材料, 如画面没有配文字介绍, 那么可根据画面内容确定时间、地点, 对于画面中的人物可自己起名。做到意思联贯, 语言流畅。
我们写看图作文时只要注意刚才说的几个方面, 写好看图作文是不难的。
【佳作示例】
神牛背上的牵手
◆董可轩
有一个小男孩儿, 名叫孤。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他的性格十分孤僻。他没有朋友, 即使是对他的父母, 他也很少说话。 (开头写“孤”的性格特点, 为下文的写作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孤一个人走在郁郁葱葱的林子里, 一声不语, 仿佛没有什么能比他更安静的了。远处, 一头神牛正在啃食着青草, 从它那眼神里, 读出的是温柔与和蔼。孤不知不觉地走到神牛身旁。他注视着神牛。他总认为这头牛很特别, 眼神中夹杂着人类的感情。神牛抬起头, 正对上孤的眼神。它从孤那幽深的眸子中, 看到了孤的一切。 (这一句简要的交代, 为下文写神牛带孤跑入沙漠埋下了伏笔。) 神牛认为孤这孩子太可怜了, 所以打算帮他找回属于他的快乐与友情的真谛。
孤渐渐地睡着了, 神牛轻轻一笑, 一股神秘的力量将孤托举了起来, 又轻柔地将他放到了神牛背上。一阵微风吹过, 漫天桃花, 载着孤的神牛忽然间消失了。 (这里的想象很丰富, 充分表现了小作者天真的个性。)
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 漫天黄沙, 荒无人烟, 没有什么环境能比这更恶劣了。 (言语虽不多, 但却把另一番景象描画出来了。)
在沙漠之中, 一个名叫泽的小男孩儿艰难地迈着步伐, 他的嘴唇干裂, 面色苍白。“水……水……”他一遍又一遍痛苦地呻吟着。砰——他重重地跌在了地上, 昏了过去。
一阵微风吹过, 黄沙荡漾, 神牛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分钟过去了, 孤睁开了双眼, 当他发现自己已在茫茫沙漠之中简直吓坏了, 此时神牛开口说话了:“孤, 请不要惊慌, 我会送你回家的, 但你还是看看你眼前的这个可怜人吧。”孤更惊了, 这头牛真的是神牛吗?既然是神牛说的, 就听从吧!孤暗自想着。孤的视线慢慢地转移到泽身上来。显然, 孤有些不知所措了。泽渐渐地清醒过来, 看到眼前这个人, 像是看到了希望, 他抓住孤的手臂, 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好心人, 我在这死亡之旅的大沙漠里找不到水源, 我无法生存, 你能载我离开这里吗?”泽艰难地说出这句话。“好, 我接你上来。”天哪, 孤竟然对一个陌生人开口说话了, 此时,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里是文章的重点, 因此作者写得很详细, 交代得也很清楚。)
看着孤把泽拉上了自己的背, 成为了好朋友, 神牛会心的笑了。
在神牛背上, 孤这孩子, 第一次与别人牵手了。
教师简评:
一、仔细观察,看清画面的主要内容。
看图必须仔细,至少要达到下面两个要求:(1)分清是景物画、人物画还是动物画,是单幅、双幅还是多幅。如《八角楼上》是人物画;《桂林山水》是景物画;《放风筝》是单幅画;《长城》是双幅画;《龟兔赛跑》是多幅动物画。(2)要了解画面的全貌和主要内容,看清画面的每个部分,包括每个细节。如《八角楼上》画的主要内容是毛主席在油灯下写文章,但光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必须看清毛主席的眼神、面部表情、衣着、动作以及桌上的清油灯?!笔、墨、纸、砚,以及桌椅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图画的中心并确定文章的重点及详略关系。
观察画面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1)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地看;(2)从主体事物到陪衬事物,即由主到次地看;(3)按方位,从中央到四周,从左到右,从内到外地看,或是按相反顺序来看。
二、分析判断,确定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根据观察所得进行分析,确定主要事物和中心事件。如根据画面上人物的衣着和周围的草木鸟兽及自然景色,确定季节和天气情况;根据太阳、月亮、风向的位置,推测方向;根据画面上人的风俗习惯及建筑物特点,推知画面反映的地理位置;根据人物的表情神态。确定画面反映的事物。总之,通过分析,要确定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中心是什么,重点内容又该写哪些。
三、开展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电影镜头。
因为画面本身是静止、无声、片断的,就像一张幻灯片,而文章要求是具体的、生动的、有声有色的。因此,我们必须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画面上看到的内容加以合理的想象,如人物的对话、人物的心理活动、画面的前因后果,都要通过想象使其活动起来,使其像电影镜头中的人物和事物那般连贯自然。如看过《放风筝》这幅画后,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一会儿,飞来了几只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奇怪地说: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一除了“大蜻蜓”飞上蓝天是画面的内容,其他的话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由于紧扣画面,想象合理,画面上的内容就显得生动具体了。
四、精心构思,具体细致地描写。
小军和华华从厨房里拿出盘子,正准备盛饭菜时,忽然手一滑,“砰”一声,盘子掉在了地上,瓷片碎了一地。小军把地上的碎瓷片打扫干净后,去找华华。
华华正准备把盘子扔进垃圾箱。小军赶紧喊道:“华华,别把盘子扔了。”华华问:“不扔留着做什么?”小军告诉华华:“我们可以在上面画上图案做成艺术品。”华华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把盘子放在桌上,等小军把画笔和颜料拿了出来。
他俩各画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小鱼,然后,把两条小鱼挂在了客厅的墙上。
今日我们应学校要求,去体验生活——卖废品。我们一大组有八个人,分成两小组。
我们四人组里仅有一名男生——毛飞扬。所以,蹬三轮车的重任就交给他来做了,果然,毛飞扬一上车就扯开嗓子喊——收废品咯——我们第一次战绩还不错,不一会就有好几家让我们上去收废品。也有爷爷奶奶明白我们是在体验生活便直接让我们把报纸,纸箱拿走了。
我们一共收了两车,赚了36.8。我们本来准备午时之后收,可是我们一个个都累了,也没继续收。可是,就这一上午的社会体验,也让我认识到了赚钱的辛苦。
一、认真读题, 明确要求
一般的图都有题目, 我们可以借助题目帮助对图画的理解。如果题目是点明中心的, 还可以直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中心。但是, 在看图的时候, 有些同学不留心题目要求, 只盯在图画上,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文不对题。因此, 看图作文的第一步, 应是认真读题, 明确要求。
二、细心观察, 了解图意
看图作文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正确表达出图所反映的意思, 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看图作文, 关键在看图。对图要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 达到对画面所描绘的内容有准确、全面的了解, 看全面了, 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 了解图的基本内容。
要有顺序地看, 观察时要按照先人物后环境、先整体后部分、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观察的方法也要因图而异。看人物时, 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 要看人物的外貌、神态, 想一想人物的年龄、职业等, 他们在干什么, 是怎样干的。从人物的神态中, 想一想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思想感情。看多幅图时, 要先统观几幅图, 看几幅图合起来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然后按观察单幅图的方法, 从第一幅开始, 逐图仔细观察, 看懂每幅图的内容, 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 将几幅图联系起来, 进行观察思考。
看环境时, 仔细看画面上的景物, 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弄清事情发生的环境, 这样才能进一步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
观察图画时, 观察的顺序不同, 对图意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对不同的图画要按不同的顺序去观察, 例如观察风景画, 就要按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 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的顺序, 观察人物事件画, 可以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等等,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三、紧扣图意, 确定中心
经过细心观察, 弄清人物和景物, 懂得单幅图或多幅图的意思后, 就要确定中心思想, 如果是多幅图, 还要注意搞清楚各幅图之间的联系。假如画面本身已有题目同画面的关系, 确定的中心思想就必须紧扣题目, 因此题目就是画面。如果没有描写题目, 就要根据画面的内容, 确定中心思想, 自定题目。
第一, 抓住题目进行分析。如《尊师爱生》这幅图, 要突出表现图意, 就必须要求学生写清老师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小同学的身上, 以及后边一个男同学看到这种情景连忙把自己的雨伞举在老师的头上这两个过程。同时还要学生必须把她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尽可能地写得详细些, 这样才能较好的表现图意。
第二, 抓住人物活动的环境。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篇看图作文, 从图中桌子上放着的地球仪、书本、墨水瓶、老花镜等, 可以看出这是教师的办公室, 从桌上的日历、窗外盛开的喇叭花以及画面红色的光晕等, 可以看出事件发生时间是“九月十日早晨”。这样可以想象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样, 这幅图画的重点也就更加清楚了。
四、展开想象, 心理描述
人物的神态动作变化、内心活动和说话的内容, 在画面上是表现不出来的,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图意, 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 把以上几方面补充得具体、生动, 既要在画面之间展开, 也要在画面之外展开想象。根据图意, 把事情的起因、结果弄明白, 看图作文的重点是在画面本身, 想象的翅膀要在画中展开。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姿态、表情去想象他们是怎样做、怎样想的, 把“静”的变为“动”的, 把“无声”的变为“有声”的。这样, 根据画面的意思, 通过合理的想象, 把图的内容说出来。如果是独立看图作文, 可以自己描述, 讲述时要注意有头有尾, 顺序清楚, 意思明确, 抓住基本内容, 不要丢掉重点。
如果是多幅图, 一般可以按图分段, 我们既要把多幅图的意思联起来, 还要抓住重点的场面进行详细叙述, 写的时候, 还要注意分段, 多幅图可以一幅图为一个自然段, 重点画面也可以用几个自然段来写。要把图上有关细节写得详细一些。
五、正确表达, 紧扣要点
正确表达就是在前面仔细观察、深刻理解、合理想象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 从而布局谋篇。只有把图画的要点写得具体、写得形象, 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现得更突出, 才能生动感人。怎样表达呢?
首先要紧扣图的要点, 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 这一要点, 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其次, 对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略写, 这样也可以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指导看图作文, 要因图而异, 要因学生程度而异, 只要每个环节严格训练, 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摘要:指导看图作文, 要因图而异, 要因学生程度而异, 只要每个环节严格训练, 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看图作文的教学, 一定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这一关键问题上下足功夫。通过看图作文的教学, 进一步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之所在。
关键词:看图作文,读题,观察,想象,图意
参考文献
[1]高巍.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周树华.浅谈看图作文及其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 (15) .
关键词:看图作文;类型;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01-02
看图作文是小学写作教学常用的训练方式,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想象能力,也可以通过看图展开各种形式的练习,包括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及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还可以将看图与叙事、描写、说明等基本的表达方式结合加以练习。此外,图画作为直观形象的材料,给学生的写作提供特定的话题、内容,既减轻了学生选题或选材的困难,又不失灵活与弹性。丰富多彩、形式不拘的图片,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看图作文的类型划分
从写作教学的角度对图片进行分类,并根据特定的类型,匹配相应的教学目标,开发具体的写作策略,是看图作文走向科学规范的必经之路。
根据图文转换的自由度,看图作文大致分为三类:“结构式看图作文”“半结构式看图作文”和“开放式看图作文”。
1、结构式看图作文
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较为忠实地进行从图像到文字的转换。结构式的看图作文以图片说明、描述类为主。如果是看图写故事,基本上要求学生在图片预设的结构内,对故事的细节作一些添枝加叶的补充性想象,目的是把图像符号转变成表意更丰富的文字符号。图片已经明确提供了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和主题,这些因素犹如框架结构建筑的梁、柱、墙一样,写作就是无伤结构的“添砖加瓦”。从图片数量上说,给学生提供的图越多,有时候想象的自由度就越低,所以,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常以组图居多。
对于组图描写,适用的写作策略应该是:
(1)识别组图之间的关系。
(2)找一个词,能概括组图的内容特点,然后以这个词为中心词,组织画面进行描写。
(3)根据特定的目的对每幅图展开描写。
(4)根据图片特点确定描写的技巧。有的图片构图复杂,教师需要教学生在描写时注意空间顺序的安排,描写的技巧在于“看”到画面表层信息之外的深层信息。
2、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
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是指图片基本明确了叙事的主题、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学生在这些条件限制下,对故事内容展开扩展性想象。相比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半结构式看图作文的虚构成分与自由度加大,但是,虚构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它始终是合目的性的虚构,即写作要合乎图片所呈现的主题。
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教学的关键首先在于图的选择。一个引人入胜、构图丰富、有叙事空间、能激发儿童创作欲的图片是必需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七,提供的新闻图片“鸭妈妈带领小鸭子过马路”(以下简称“过马路图”),契合儿童的创作心理,能激发儿童想象与创作的欲望。其次,要教给学生故事叙述的策略。以“过马路图”为例,适用的写作策略应该是:
(1)识别故事编写的方向——主题。如果主题辨识有误,故事的编写就有可能超出了基本框架,导致偏题。以“过马路图”为例,“人与动物的和谐”是这则新闻图片所传达的主题,故事的想象应在该主题的引领下展开。
(2)把图片看做连环画中的一帧,去想象前后图片的内容。摄影所记录的是一个瞬间,而故事中的时间则像一条由无数点连成的线,叙述时可以围绕图片所提供的“点”,补充前前后后多个“点”,再把“点”连缀成流畅的“线”。
(3)要注意“一致性”:故事与主题的一致性,看见的图与想象的图之间的一致性,提示内容与扩写内容的一致性等。
(4)了解“叙事”这一表达方式的关键技巧。
3、开放式的看图作文
开放式的看图作文,其图片充当了虚构想象的一个触发点,图片呈现的内容,可以成为虚构故事中的一个道具、一幕场景、一个人物、一场冲突等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作文,适合写成开放式虚构故事的图片只有两幅,一幅是“战争废墟中的孤儿”,另一幅是“小足球赛”。
開放式的看图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故事虚构的技巧。故事虚构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要素,包括人物、情节、主题、场景、视角、结构、情感以及细节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按“冲突+行动+结局=故事”这相模式进行训练,即一个虚构故事最基本的形式要素是冲突、行动和结局。其中,冲突是最核心的要素,它是故事发展的内驱力,没有冲突就没有情节。然后在虚构的基础上,再考虑故事的主题以及叙述的窍门等等。
二、看图作文教学建议
1、定类:依类定教
教师在设计看图作文练习时,要有自觉的图片定类意识,结合图片内容、结构、风格等要素,确定其究竟是结构式、半结构式还是开放式的看图作文。在确定基本类型后,应该围绕每一类型的关键知识来组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2、定体:明确写作样式
看图可以同任何一种写作样式结合。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来说,看图可以写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看图可以写记叙类、说明类、描写类、议论类的文章;从日常应用类的角度来说,看图作文也可以跟报告、评论、说明书、PPT演示文档、展览、产品包装、封面、海报等各种形式的实用文写作结合。
所以,在看图作文命题中,应该强化“定体”意识,规定写作的具体文体与表达方式。这样做,会促使教师去思考每一次写作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写后评价和修改的不断优化。
3、入时:顺应图文结合的读写趋势
在图像信息充斥媒体的读图时代,阅读与写作的内容及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视觉图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图文结合的写作,已成为应用写作和日常交际类写作的潮流。语文课程应该正视读图时代对阅读和写作教学带来的挑战,着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视觉写作能力。
4、提示:让教材成为真正的学材
【看图作文变废为宝】推荐阅读:
变废为宝的作文07-11
变废为宝优秀作文01-19
看图作文图画09-11
看图作文范文11-27
吹泡泡 看图作文09-17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小足球赛06-13
新年看图说话作文05-29
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案07-14
看图作文加教师评语11-19
五年级看图作文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