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环境问题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温州环境问题(精选8篇)

温州环境问题 篇1

温州是沿海城市,是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但轻工业在对温州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会上升,呼吸系统的疾病逐渐进入社会侵蚀着人类的健康;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不少小孩、大人因吃下了含有害物质的水源,各类皮肤病、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症状也渐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与冲突逐年增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薄弱,在这里我们着重讲空气污染给温州带来的危害。

空气污染相对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更为严重,但随着城市发展南方地区的空气污染逐渐加重,譬如,化工业,印刷业.当然包括重工业,像大量的钢铁企业电镀企业陶瓷企业的气体直接向温州的空中排放,企业焚烧废品垃圾,有些还排放有毒气体,刺鼻难闻。

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简而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空气污染物到2009年2月为止,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产生的原因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排入到空气,严重影响到了空气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然而工业就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以化工厂为例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有机废物与无机废物的污染,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风向四周传播,通过设备泄漏污染大气,还可以通过污水排放污染河流和地下水,长时间不能得到净化,被动植物吸收利用或者直接被人引用,直接毒害人体,危及健康,还可以通过渗透作用长期浸润土壤,造成土壤吸附有毒物质,在降水及植物生长作用下,扩散传播。化工厂的毒物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化工厂特征污染物不同,有的排放含氨含硫的废物,也有含有苯、醛、醚类物质的,化学特性不同,危害程度也就不同。

再一个就是尾气排放,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醛,含铅化合物等。氧化碳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氮氧化合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等因素。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原因主要是高温富氧环境,比如燃烧室积碳等因素。汽车尾气排放的含铅颗粒大部分来自内燃机的废气排放,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等器官。铅能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代谢过程,还能直接作用于成熟的红细胞。

对人的影响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对植物的影响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对全球气候影响

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以增高1.5~6℃。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现在的速度增加下去,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防护措施

对于空气污染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还可以加强监管机制。新车严格实行环保车型目录管理,强化在用车辆监管。深化环保分类标志制度,在全市加油站强制添加车用燃油清净剂,加强、全面深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排放控制体系和长大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公交营运司机的培训。开展烟尘控制区工作,每年对各区使用的锅炉、窑炉、大灶等排烟设施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温州环境问题 篇2

一、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落后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

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企业环保意识差距明显。部分大企业视生态环保和社会责任为己任, 能够根据环境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而许多小作坊式制革企业不具备基本的污染治理条件和必要的治理设施, 依然重复着低水平加工, 偷排污水现象不断。二是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理念还存在误区。多数企业都是在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后进行简单的治理“三废”工作, 简单的通过增加污染物处理设备来管制污染物排放, 而且并不是自愿承担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 仅是为达到政府规定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三是温州皮革企业发展良莠不齐, 环境保护投入能力有限。像康奈、奥康、红蜻蜓、泰庆皮革等大型企业有能力进行环保投入, 推进清洁生产, 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力有限, 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环保投入, 更无法实现先进的环保设备的引进, 他们不愿进行环保治理, 即使政府强制, 也只能局限于末端。

(二)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缺乏动力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温州皮革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最大的动因就是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 这与国家近些年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企业从事环境成本控制是依靠外部动因的驱动, 是具有被动性与强制性的, 企业自身缺乏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动力。另外, 通过与皮革企业管理者的沟通发现, 多数皮革企业对于企业开展环境成本控制活动的内在激励机制认识不足, 其核心原因是无法清楚地认识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的相关关系。例如企业虽然引进了清洁生产技术, 但却没有对清洁生产引入后的成本进行细致核算, 导致对清洁生产引入的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对制约皮革企业生存的高污染企业环境治理成本的引入更是缺乏认同感。

(三)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缺少科学方法

一方面, 企业关于环境成本的认识及划分缺乏科学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温州皮革企业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认识仅局限于企业排污费和污染治理费用, 而对于政府的环保罚单、环保设备的投入、环保材料的替换成本、水、煤、电等资源的消耗并没有纳入到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当中。同时, 在环境成本的测量与核算过程中, 企业财务仅将各种费用计入支出项目, 并没有单独的会计核算对环境成本进行明确的分类管理, 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 污染物排放标准不统一, 无法进行准确衡量。虽然我国有废水综合排放标准, 但与许多工业一样, 多数地方环保部门在评价皮革工业排放的废水是否达标时, 只采用了部分污染物指标, 如CO D、BO 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指标, 因而被认为达标的废水可能并未完全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指标。同时, 由于温州皮革企业数量众多, 政府对不同的企业关于各项排放指标无法进行准确分配。

二、清洁生产下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内部控制对策

(一) 正确转变环境成本控制观念

首先, 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要体现全局性。即要求企业将环境成本控制活动提高到战略的角度, 结合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经营活动, 将涉及企业环境成本的各个要素纳入环境成本管理框架中。在全局性观念的指导下, 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应重视显性环境成本控制和隐性环境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显性环境成本控制是指对污染治理费用支出、生产工艺改进、环保设备投资等环境成本构成要素的控制;隐性环境成本控制是指对树立环保形象宣传支出、员工环保培训支出等环境成本构成要素的控制。其次, 温州皮革企业开展环境成本控制必须树立科学成本核算观念。企业在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 形成规范的成本确认与计量方法, 使各项环境成本的支出能够明确的反映在会计核算表中, 以便于企业开展成本控制。

(二) 深入理解环境成本控制动因

短期来看,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会导致企业成本支出增加、利润削减, 因而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开展环境成本控制活动。但从长远角度分析, 皮革企业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即环境成本控制的投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效益。因此, 只有温州皮革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行为短视化的现状, 而且在企业环保实践中应着重找寻本企业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正相关的关键点, 从企业利益驱动根源上推进环境成本控制。

(三) 改进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首先, 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一方面, 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系统要以产品为基础, 通过不同产品当期和未来的环境成本支出来衡量产品环境成本状况, 然后将这些成本支出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到产品成本和部门管理成本中。从产品角度讲, 主要包含了预防费用和污染治理费用, 这中间还涉及到当期费用和未来费用的归属问题。运用产品结合部门这种主线交叉的方式建立环境成本控制系统便于进行成本预测和核算, 而且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从生产部门扩大到各个部门, 激励各部门共同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另一方面, 温州皮革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建立针对清洁生产不同环节下环境成本因素的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特色控制系统, 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成本控制行为。即建立针对原辅材料、工艺和设备、生产管理及控制、废弃物处理四个方面的成本控制系统。具体规划包括:一是原辅材料环节要选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的皮革化学品;二是工艺及设备环节要选择科学工艺以减少皮革化学品的使用量;三是生产及控制环节要实现生产技术最优化;四是废弃物环节要实现产品生命末端系统的优化。

其次, 结合清洁生产, 实现产品全过程绿色控制。皮革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应全面引入“绿色管理”理念, 采用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实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前瞻性的超前控制和实时控制。具体可包括:产品遵循“绿色设计”原则;产品的“清洁生产”;产品的“绿色售后及循环使用”;员工的“绿色教育”等。

三、清洁生产下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外部控制对策

(一) 以国家环保政策为导向, 促进皮革行业节能减排

为了促进我国环境保护, 对于制革、毛皮加工等“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 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温州市政府在促进皮革企业污染减排方面应以此项政策为向导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完善我国皮革企业污染排放标准;二是加快皮革企业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三是推进清洁生产在皮革行业污染治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四是政府对皮革行业环境污染治理要严抓狠打;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皮革企业环境准入制度的建设。

(二) 完善皮革产业区域规划

一方面, 通过环境区域治理规划, 采用集中排污处理的方式降低温州市各个皮革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将温州市皮革企业 (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企业) 集中在某些区域, 或将制革企业建立在有废水集中处理条件的区域, 由专业废水处理公司完成废水治理。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治理成本, 也有利于监管, 同时便于企业专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 相关的经济政策需要完整配套。不论是皮革工业的新建项目审批, 资源能源的配置和利用, 还是经济领域内的产值统计、利税计算、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等重要的经济活动, 都应该将企业环境成本的因素考虑在内。此外, 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机制, 推进企业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激励政策也是行之有效的政府宏观引导手段。

(三) 全面推进皮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是温州皮革企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健康发展思路,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温州市政府在全面推进皮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建立服务于全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平台。二是鼓励建设皮革企业清洁化生产示范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的管理和环保要求, 借由这些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四是政府牵头, 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企业共同参与, 完善皮革行业的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温州环境问题 篇3

一、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企业环保意识差距明显。部分大企业视生态环保和社会责任为己任,能够根据环境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而许多小作坊式制革企业不具备基本的污染治理条件和必要的治理设施,依然重复着低水平加工,偷排污水现象不断。二是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理念还存在误区。多数企业都是在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后进行简单的治理“三废”工作,简单的通过增加污染物处理设备来管制污染物排放,而且并不是自愿承担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仅是为达到政府规定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三是温州皮革企业发展良莠不齐,环境保护投入能力有限。像康奈、奥康、红蜻蜓、泰庆皮革等大型企业有能力进行环保投入,推进清洁生产,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力有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环保投入,更无法实现先进的环保设备的引进,他们不愿进行环保治理,即使政府强制,也只能局限于末端。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缺乏动力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温州皮革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最大的动因就是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这与国家近些年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企业从事环境成本控制是依靠外部动因的驱动,是具有被动性与强制性的,企业自身缺乏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动力。另外,通过与皮革企业管理者的沟通发现,多数皮革企业对于企业开展环境成本控制活动的内在激励机制认识不足,其核心原因是无法清楚地认识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的相关关系。例如企业虽然引进了清洁生产技术,但却没有对清洁生产引入后的成本进行细致核算,导致对清洁生产引入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制约皮革企业生存的高污染企业环境治理成本的引入更是缺乏认同感。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缺少科学方法 一方面,企业关于环境成本的认识及划分缺乏科学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温州皮革企业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认识仅局限于企业排污费和污染治理费用,而对于政府的环保罚单、环保设备的投入、环保材料的替换成本、水、煤、电等资源的消耗并没有纳入到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当中。同时,在环境成本的测量与核算过程中,企业财务仅将各种费用计入支出项目,并没有单独的会计核算对环境成本进行明确的分类管理,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污染物排放标准不统一,无法进行准确衡量。虽然我国有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但与许多工业一样,多数地方环保部门在评价皮革工业排放的废水是否达标时,只采用了部分污染物指标,如COD、B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因而被认为达标的废水可能并未完全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指标。同时,由于温州皮革企业数量众多,政府对不同的企业关于各项排放指标无法进行准确分配。

二、清洁生产下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内部控制对策

(一)正确转变环境成本控制观念 首先,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要体现全局性。即要求企业将环境成本控制活动提高到战略的角度,结合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经营活动,将涉及企业环境成本的各个要素纳入环境成本管理框架中。在全局性观念的指导下,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应重视显性环境成本控制和隐性环境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显性环境成本控制是指对污染治理费用支出、生产工艺改进、环保设备投资等环境成本构成要素的控制;隐性环境成本控制是指对树立环保形象宣传支出、员工环保培训支出等环境成本构成要素的控制。其次,温州皮革企业开展环境成本控制必须树立科学成本核算观念。企业在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的成本确认与计量方法,使各项环境成本的支出能够明确的反映在会计核算表中,以便于企业开展成本控制。

(二)深入理解环境成本控制动因 短期来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会导致企业成本支出增加、利润削减,因而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开展环境成本控制活动。但从长远角度分析,皮革企业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环境成本控制的投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效益。因此,只有温州皮革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行为短视化的现状,而且在企业环保实践中应着重找寻本企业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正相关的关键点,从企业利益驱动根源上推进环境成本控制。

(三)改进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首先,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一方面,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系统要以产品为基础,通过不同產品当期和未来的环境成本支出来衡量产品环境成本状况,然后将这些成本支出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到产品成本和部门管理成本中。从产品角度讲,主要包含了预防费用和污染治理费用,这中间还涉及到当期费用和未来费用的归属问题。运用产品结合部门这种主线交叉的方式建立环境成本控制系统便于进行成本预测和核算,而且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从生产部门扩大到各个部门,激励各部门共同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另一方面,温州皮革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建立针对清洁生产不同环节下环境成本因素的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特色控制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成本控制行为。即建立针对原辅材料、工艺和设备、生产管理及控制、废弃物处理四个方面的成本控制系统。具体规划包括:一是原辅材料环节要选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的皮革化学品;二是工艺及设备环节要选择科学工艺以减少皮革化学品的使用量;三是生产及控制环节要实现生产技术最优化;四是废弃物环节要实现产品生命末端系统的优化。

其次,结合清洁生产,实现产品全过程绿色控制。皮革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全面引入“绿色管理”理念,采用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实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前瞻性的超前控制和实时控制。具体可包括:产品遵循“绿色设计”原则;产品的“清洁生产”;产品的“绿色售后及循环使用”;员工的“绿色教育”等。

三、清洁生产下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外部控制对策

(一)以国家环保政策为导向,促进皮革行业节能减排 为了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对于制革、毛皮加工等“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温州市政府在促进皮革企业污染减排方面应以此项政策为向导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完善我国皮革企业污染排放标准;二是加快皮革企业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三是推进清洁生产在皮革行业污染治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四是政府对皮革行业环境污染治理要严抓狠打;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皮革企业环境准入制度的建设。

(二)完善皮革产业区域规划 一方面,通过环境区域治理规划,采用集中排污处理的方式降低温州市各个皮革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将温州市皮革企业(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企业)集中在某些区域,或将制革企业建立在有废水集中处理条件的区域,由专业废水处理公司完成废水治理。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治理成本,也有利于监管,同时便于企业专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相关的经济政策需要完整配套。不论是皮革工业的新建项目审批,资源能源的配置和利用,还是经济领域内的产值统计、利税计算、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等重要的经济活动,都应该将企业环境成本的因素考虑在内。此外,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机制,推进企业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激励政策也是行之有效的政府宏观引导手段。

(三)全面推进皮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是温州皮革企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健康发展思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温州市政府在全面推进皮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建立服务于全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平台。二是鼓励建设皮革企业清洁化生产示范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的管理和环保要求,借由这些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四是政府牵头,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企业共同参与,完善皮革行业的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石碧、路忠兵:《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本文系温州市科技局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温州皮革企业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关系研究”(R20090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向玉章)

温州环境问题 篇4

以温州模式为媒介,探讨多中心环境行政范式建立及环保与经济一体化构建问题,并从环境立法及环境管理视角研究温州经济与环保双赢范式,以求打破以往温州模式研究视角与领域的桎梏,也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视角.

作 者:钭晓东 Tou Xiaodong  作者单位:温州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刊 名:环境污染与防治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年,卷(期):2005 27(2)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境行政机制   温州模式   和谐社会  

★ 广东省行政许可法实施细则

★ 行政许可法实施的调研报告

★ 合同法基本原则

★ 浅谈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的联系

★ 信用承诺书模板

★ 信用报告

★ 信用承诺书

★ 信用担保书范本

★ 信用担保书

温州医科大学新生常见问题集锦 篇5

鉴于群里管理员不是时时在线,学姐学长有时也不能及时回答新生问题,特此做个新生常见问题集锦,全部为本人纯手工整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毫无逻辑顺序。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关于校区问题

所有的大一新生全部在茶山校区(包括仁济学院),临床、影像、麻醉、眼视光、护理等医学专业大四的时候搬往学院路(康复专业大三搬走),非医专业都留在茶山直到毕业。另:关于仁济新校区大致是在2015年搬往洞头,在此之前都跟本部一样。

1.关于住宿问题

寝室是6人寝,上下铺,6个柜子,1张公用的书桌,有独立卫生间、带热水器(不用的时候记得关,不然耗电量很大),有饮水机(水票去1号楼1楼买,然后电话叫水),无空调(电扇需要自备),晚上不断电,水电费由寝室人员分摊,每人每月有3吨免费用水,所以一般付的是电费。寝室情况具体的可以去看群相册上传的图片。每幢寝室楼的二楼及四楼有公用洗衣机,投币式1次4块,可以到楼管那里办洗衣卡,办完后会有优惠。寝室的门禁时间为10点半,晚归需要登记,并且在电子屏公示三天。另:关于外住的问题,原则上学校是不允许私自在校外租房子,特殊情况可向辅导员申请(成功几率一般不高)。如果是自己直接搬到校外,不被发现的话一般就没有问题,如果被发现是有处分的。

2.关于上网问题

大一上是不允许带电脑的,并且带了也不能办上网套餐(当然你可以问学姐学长借一个账号用)。在宿舍上网需要办理闪讯业务,也就是电信宽带的校园专属形式。晚上11点半会断网,早上7点半开始有网。1M包学期的价格为150,4M包学期的价格为300。(最好不要办理那种送手机的套餐)大一下开始就可以办理闪讯了,办理时需携带身份证及学生证去生活区内的电信营业厅办理(也会有学姐学长上门推销办理)。

3.关于通讯问题

有些人在录取通知书后会收到一张寄送的移动卡,当然没有的人也不用急,可以到学校再买卡。新生到校后,移动会有充200得400的业务,这个超划算的,可以去营业厅办理,也可以接受学姐学长的上门办理。办理业务需要录取通知书及身份证的复印件,当然这不需要你自己去复印。办理时需要同时入校园网,成功后你的手机号码会有1个6位短号。6元套餐是每月500分钟免费通话,10元套餐是1000分钟。可以拨打本校的短号及省内所有高校卡的号码(前面需加600)。

4.关于收费问题

在通知书之后还会收到一张工行的银行卡,这张卡是用做以后所有校内费用的扣除卡(包括学费、书费、考级报名费等),当然你也可以用来做平时存钱取钱用。第一学年的学费在通知书上已写明,开学前存入足够的钱在卡里即可,也可以开学后到学校收费处刷卡缴费。另:生活区内只有工商银行及中国银行的取款机,临近的温大D区有建行的取款机,校内4号教学楼有温州银行的取款机。镇上有建行跟农行的业务网点。

5.关于校园一卡通

到校报道时会发放一卡通,里面已经预存50元。一卡通可以用来在食堂消费,图书馆借书以及机房上网。4号楼、2号及3号食堂有充值点。

6.关于报道问题

新生报道时间为9.12,可提早一天报道。提前报道时原则上只安排外省学生住宿,本省学生需自行安排,商务中心有酒店、小吃街及镇上有旅馆。报道的时候需要持录取通知书及

身份证去打印报道单,去年是在三食堂进行的。报道后去领取寝室钥匙及一卡通。通知书上提到的8张单寸照片是要交给班长或者团支书的。关于被子一类的东西,外省学生麻烦的话可以到学校来买,但是学校卖的被子质量不是很好,有很多学姐学长也会推销被子,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自己把关。生活必需品比如水桶、脸盆、衣架什么的,到时候十足会在新生寝室楼下摆摊,可以在摊上买也可以去商务的百信超市买。

7.关于转团问题

一般在8月中旬的时候(不同高中可能时间不一样)都需要带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去自己的高中办理转团手续,团员证会发到你手上需要自己带到大学,团员档案里面包括入团申请书什么的东西,还有转团关系介绍信,有些高中是统一由学校寄去大学,有些高中是跟团员证一起发到你手上,由你自己带去。另:如果高中已经是预党,温医是要求以挂号信形式寄送档案的。如果不是预党或者积极分子,温医是不承认高中业余党校结业证书的。

8.关于军训问题

军训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是由温州海防营的官兵负责,不会很严。报道后一般休息一天才开始军训,军训完也会有2天休息时间。军训服40一套,去领的时候最好现场试一下,不合适的马上换,可以买2套换洗,也可以洗完第二天再穿。军训时做好防晒工作,最好带上1瓶水,鞋子里可以垫卫生巾╮(╯▽╰)╭日用干爽型的就行、夜用会太长。另:如果有什么不适宜运动的疾病或者受伤之类,请带好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证明,可以申请观训或者免训(据说站军姿晕倒的也会被教官送去观训)。

9.关于分班问题

学校在8月份的时候会开放新生网上迎新系统,到时候登陆就可查询自己的班级、寝室信息。具体详见通知书。临一临二基本无区别,属于随机分配。寝室是按照班级学号分的,偶尔会有混班级混专业的混寝。

10.关于男女比例

学校大致的男女比例是男3女7。临床基本持平。其他专业都是女生占优势,护理大概每年都有30来个男生分散在各个班里。

11.关于学校面积问题

温医不大,步行绕校园一周半小时足够。从寝室楼到最远的求是楼、体育馆那边大概15分钟左右,当然这是正常速度,--走得慢的忽略不计。自行车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备一辆,但是千万不要买好的,这里偷车贼很多。

12.关于转专业问题

大一结束后可申请转专业。成绩需达到本年级专业前10%方可有资格,还需通过面试,综合素质分占20%。最后结果要根据你所申请转入的专业可接受人数及申请人数综合决定,通常是择优录取。转专业的成功率大致在5%左右。

13.关于奖学金问题

奖学金评定是70%成绩,20%思想道德分,10%科研创新分。评定奖学金要求体育76分以上,未达到的奖学金要降级,一等降为二等,二等降为三等,三等就降为没有了。一等奖学金为2000,要求前5%;二等1000,前10%;三等500前20%。

14.关于自习问题

温医学风很好,教室是常年有人自习的,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图书馆7楼的位置很少有空的,平时其他楼层还好,期末的时候都是爆满的,基本都是要早上6点多出门抢位置。Pass:温医的考试月大多数是持续一个月的。

15.关于上课问题

温医没有硬性规定的早晚自修,各个学院或者班级可能会有自行组织。早课时间为8点,没有早课的话是9:40上课。4节下课是11点05,5节下课是11:50(上午有时候会出

现6节课12点多下课)。下午上课时间1:30,3节下课是3:40,4节下课是4:25。晚上上课时间6:20,下课时间8:30。温医没有夏令时和冬令时之分,一年到头的作息都是这样。一天满课最多可有13节。另:上实验课的时候需要穿白大褂,开学时由生活委员收钱统一到学校买,我那时候是55块2件,1件长袖1件短袖。

16.关于英语四六级

大一上是不允许考四级的,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英语期末考成绩会有一个分数线,A班过线的人在下学期可以参加四级,B班的人都能参加。(英语AB班是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分的,好一点的在B班)英语四级是一定要通过的,不然就得考学位英语考试,都通不过的话就拿不到毕业证。如果要考研的话最好通过六级。

17.关于选课问题

温医的选修课及体育课都是网上选课形式,登陆正方系统即可进行选课。选修课第一轮是随机筛选,如果被刷、之后的第二轮是先选先得。体育课直接是先选先得。另:体育课只上2年,大三就结束了,上课的时候需要穿运动裤,牛仔裤会扣分。5年制专业需上3年选修课,4年制专业2年半,3年制专业1年半。

18.关于学生会及社团

开学后基本会有招新活动,到时候会有各种传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加社团。想要锻炼能力的话可以加入学生会、社团联什么的。关于学生会的具体问题可以开学后咨询自己班级的班导(每个班都有2个大三的学姐学长做班导,帮助新生熟悉学校各项事宜)。

19.关于交通问题

新生报到时,动车到站是温州南,可坐83路公交到终点站下车;火车站和新南站可坐53路在校门口下车,或者52路到终点站下车;双屿客运中心可坐59路到高教园区下车再坐三轮到学校;新城站可坐54路到终点站下车;牛山客运中心可坐53路在校门口下车;永强机场可坐机场大巴到汤家桥下车再转52路或54路到终点站。报道当天学校会在各个车站、火车站、机场安排志愿者接新生,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碰得到志愿者,学校这边的公交终点站以及校门口都有大量志愿者留守。另:以上地点坐出租到学校一人都不会超过50。

20.关于饮食问题

学校有三个食堂,一食堂最贵、味道不错,早餐是最丰盛的;二食堂一楼不好吃,三食堂二楼有小吃类。学校附近有个小吃街,几家快餐店据新闻曝光都是用地沟油的,去不去吃自己选择了,最里面那家最贵。竖排的鱼头砂锅很受欢迎,它隔壁的面疙瘩也不错。第三条街的小英饭摊很实惠、味道不错。苍南小吃的鸡壳面很有名。面面俱到的饺子(尤其是三鲜的)很好吃。三毛煲的各种煲都相当美味,小煲够2个人吃。便当店的东西也不错。还有家零食店叫二十四小食,可以去逛逛,有很多童年回忆,比如星球杯。第二条街的平阳炒粉干经常爆满,糯米饭跟汤粉干都很好吃。真生活面馆也不错,它隔壁的那家宜宾有点小坑爹。

第一条街基本是早餐跟夜宵的去处,鸭脖店跟烧烤店是夜宵的热门场所。瘦肉丸是老小吃街的那家比较好吃。聚餐请客好去处可选乐口福、东北饭庄、食汇阁。老小吃街的东北烤肉很实惠,38块钱有一大盆肉了够4个人吃。商务中心有牛排馆,一楼是豪客来、四楼是牛排先生。鸡公煲适合几个人一起去。开饭餐厅的烤鸡套餐最好吃。闲客环境不错,适合情侣。鸡排有巴弟跟豪大大。沙县跟兰州拉面都很实惠,味道也不错。(小吃街的沙县有点坑爹)君上便当的鸡腿饭不错。喝的东西推荐地下铁的茶饮,小兔子的双皮奶,奶茶工坊的奶茶,还有一品豆花的各种豆花,酸奶跟冰淇淋的话可以去么么牛,那里还有桌游可以玩。温大D区有一鸣奶吧,╮(╯▽╰)╭温州的孩纸你们懂得。面包的话小吃街的麦兜挺实惠,它隔壁的桂新园也不错,在三食堂卖的酸奶很受欢迎,别去那家地下铁对面的店,不好吃还经常有过期的东西。商务中心一楼甜丫丫的泡芙超好吃,就是有点小贵。还有家普利欧,有面包有奶茶有空调,夏天没事可以去那里蹭空调看书什么的。商务的门口就是KFC,无麦当劳。

21.关于娱乐问题

商务中心三楼有KTV、台球店、电玩城、酒吧、电影院、网吧,四楼有音乐吧、台球店。

22.关于购物问题

商务一楼有饰品店及化妆品店,二楼是百信超市,还有2家眼镜店以及各种服装店。日常购物需求完全可以满足。女生买衣服的话还可以在晚上去镇上逛逛,或者52、53路到火车站下车去那边逛。银泰、开泰跟五马街都没有直达的公交,可以坐38路到松台广场再步行过去,或者坐52路到蒲鞋市下车再步行过去,3个地方很近。

23.关于快递问题

学校这里基本所有的快递都能到,所以网购很方便。圆通是去新小吃街领,申通去老小吃街领,韵达去大榕树那边领,中通在11号地下室领,汇通在商务中心对面的温大教师公寓门口领,邮政在1号楼地下车库领,顺丰以及其他的一些快递一般是在三食堂门口的铁门那里或者校门口领。

24.关于理发问题

学校里有家理发店,但是技术一般。商务有很多家理发店,可以自己选择,但是去的时候别被忽悠,他推荐你做什么护理啊、烫染啊,只要是你不需要的,一律拒绝。如果要在店里烫染的话就办张卡会有打折。

25.关于生活费问题

温州环境问题 篇6

一、温州动车事故介绍

1.动车事故简介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左右,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导致D301次1、2、3列车厢侧翻,从高架桥上坠落,毁坏严重,4车厢悬挂桥上,D3115次15、16车厢损毁严重。截至2011年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40名遇难者身份确认,其中有3名外籍人士。D301次列车司机当场死亡,胸口被车闸刺穿,可以推论司机通过肉眼看到前面的列车时,做过刹车的处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1]

2.动车事故发生经过

2011年7月23日19时30分左右,雷击温州南站沿线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或附近大地,通过大地的阻性耦合或空间感性耦合在信号电缆上产生浪涌电压,在多次雷击浪涌电压和直流电流共同作用下,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的保险管F2(以下简称列控中心保险管F2,额定值250伏、5安培)熔断。熔断前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区间的轨道无车占用,因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的严重缺陷,导致后续时段实际有车占用时,列控中心设备仍按照熔断前无车占用状态进行控制输出,致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控制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保持绿灯状态。

雷击还造成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信号传输的CAN总线阻抗下降,使5829AG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的通信出现故障,造成5829AG轨道电路发码异常,在无码、检测码、绿黄码间无规律变化,在温州南站计算机联锁终端显示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下行线三接近(以下简称下行三接近,即5829AG区段)“红光带”。

19时39分,温州南站车站值班员臧凯看到“红光带”故障后,立即通过电话向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列车调度员张华汇报了“红光带”故障情况,并通知电务、工务人员检查维修。瓯海信号工区温州南站电务应急值守人员滕安赐接到故障通知后,于19时40分赶到行车室,确认设备故障属实后,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运统-46)上登记,并立即向杭州电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进行了汇报。

19时45分左右,滕安赐进入机械室,发现6号移频柜有数个轨道电路出现报警红灯。

19时55分左右,接到通知的温州电务车间工程师陈旭军、车间党支部书记王晓、预备工班长丁良余3人到达温州南站机械室,陈旭军问滕安赐:“登记好了没有?”滕安赐说:“好了。”陈旭军要求滕安赐担任驻站联络,随即与王晓、丁良余进入机械室检查,发现移频柜内轨道电路大面积出现报警红灯(经调查,共15个轨道电路发送器、3个接收器及1个衰耗器指示灯出现报警红灯),陈旭军即用1个备用发送器及1个无故障的主备发送器中的备用发送器替代S1LQG及5829AG两个主备发送器均亮红灯的轨道电路的备用发送器,采用单套设备先行恢复。

20时15分左右,陈旭军通过询问在行车室内的滕安赐,得知“红光带”已消除,即叫滕安赐准备销记。滕安赐正准备销记,此时5829AG“红光带”再次出现,王晓立即通知滕安赐不要销记。陈旭军将5829AG发送器取下重新安装,工作灯点绿灯。随后,杭州电务段调度沈华庚来电话让陈旭军检查一下其他设备。陈旭军来到微机房,发现列控中心轨道电路接口单元右侧最后两块通信板工作指示灯亮红灯,便取下这两块板,同时取下右侧第三块的备用板插在第二块板位置,此时其工作指示灯仍亮红灯。陈旭军立即(20时34分左右)向DMIS(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工区询问了可能的原因后,便回到机械室取下三个工作灯亮红灯的接收器。此时列控中心轨道电路接口单元右侧第二块通信板工作指示灯亮绿灯,陈旭军随即将拆下来的两块通信板恢复到两个空位置上,然后通信板工作指示灯亮绿灯。陈旭军在微机室继续观察。

至事故发生时,杭州电务段瓯海工区电务人员未对温州南站至瓯海站上行线和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下行线故障处理情况进行销记。

20时03分,温州南站线路工区工长袁建军在接到关于下行三接近“红光带”的通知后,带领6名职工打开杭深线下行584公里300米处的护网通道门并上道检查。

20时30分,经工务检查人员检查确认工务设备正常后,温州南工务工区驻站联络员孔繁荣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运统-46)上进行了销记:“温州南~瓯海间上行线,永嘉~温州南下行线经工务人员徒步检查,工务设备良好,交付使用。” 19时51分,D3115次列车进永嘉站3道停车(正点应当19时47分到,晚点4分),正常办理客运业务。

19时54分,张华发现调度所调度集中终端(CTC)显示与现场实际状态不一致(温州南站下行三接近在温州南站计算机连锁终端显示“红光带”,但调度所CTC没有显示“红光带”),即按规定布置永嘉站、温州南站、瓯海站将分散自律控制模式转为非常站控模式。

20时09分,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助理调度员杨向明通知D3115次列车司机何枥:“温州南站下行三接近有‘红光带’,通过信号没办法开放,有可能机车信号接收白灯,停车后转目视行车模式继续行车。”司机又向张华进行了确认。

20时12分,D301次列车永嘉站1道停车等信号(正点应当19时36分通过,晚点36分)。

永嘉站至温州南站共15.563公里,其中永嘉站至5829AG长11.9公里,5829AG长750米,5829AG至温州南站长2.913公里。

20时14分58秒,D3115次列车从永嘉站开车。20时17分01秒,张华通知D3115次列车司机:“在区间遇红灯即转为目视行车模式后以低于20公里/小时速度前进。”

20时21分22秒,D3115次列车运行到583公里834米处(车头所在位置,下同)。因5829AG轨道电路故障,触发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自动制动功能,列车制动滑行,于20时21分46秒停于584公里115米处。

20时21分46秒至20时28分49秒,因轨道电路发码异常,D3115次列车司机三次转目视行车模式起车没有成功。

20时22分22秒至20时27分57秒,D3115次列车司机6次呼叫列车调度员、温州南站值班员3次呼叫D3115次列车司机,均未成功(经调查,20时17分至20时24分,张华在D3115次列车发出之后至D301次列车发出之前,确认了沿线其他车站设备情况,再次确认了温州南站设备情况,了解了上行D3212次列车运行情况,接发了8趟列车)。

20时24分25秒,在永嘉站到温州南站间自动闭塞行车方式未改变、永嘉站信号正常、符合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追踪放行条件的情况下,张华按规定命令D301次列车从永嘉站出发,驶向温州南站。

20时26分12秒,张华问臧凯D3115次列车运行情况,臧凯回答说:“D3115次列车走到三接近区段了,但联系不上D3115次列车司机,再继续联系。” 0时27分57秒,臧凯呼叫D3115次列车司机并通话,司机报告:“已行至距温州南站两个闭塞分区前面的区段,因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没有信号,跟列车调度员一直联系不上,加之轨道电路信号异常跳变,转目视行车模式不成功,将再次向列车调度员联系报告。”臧凯回答:“知道了。”20时28分42秒通话结束。

20时28分43秒至28分51秒、28分54秒至29分02秒,D3115次列车司机两次呼叫列车调度员不成功。20时29分26秒,在停留7分40秒后,D3115次列车成功转为目视行车模式启动运行。

20时29分32秒,D301次列车运行到582公里497米处,温州南站技教员幺晓强呼叫D301次列车司机并通话:“动车301你注意运行,区间有车啊,区间有3115啊,你现在注意运行啊,好不好啊?现在设备(通话未完即中断)。”

此时,D301次列车进入轨道电路发生故障的5829AG轨道区段(经调查确认,司机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20时30分05秒,D301次列车在583公里831米处以99公里/小时的速度与以16公里/小时速度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

事故造成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车辆脱轨,D301次列车第1至5位车辆脱轨(其中第2、3位车辆坠落瓯江特大桥下,第4位车辆悬空,第1位车辆除走行部之外车头及车体散落桥下;第1位车辆走行部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前半部,第5位车辆部分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后半部),动车组车辆报废7辆、大破2辆、中破5辆、轻微小破15辆,事故路段接触网塌网损坏、中断上下行线行车32小时35分,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2]

铁路部门内部网友提供的事发前的调度资料

二、温州动车事故基本情况

1.事故线路情况

甬温线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2.38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其设计时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50公里/小时。该条铁路于2006年2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较批准工期提前4个月。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下行线583公里831米处(瓯江特大桥上)。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地段前后的线路检查测量结果合格。

2.事故相关设备情况

1.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甬温线采用CTCS-2级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200~250公里/小时提速干线和高速铁路上。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即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设备组成。车载子系统由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设备组成。

2.甬温线轨道电路:甬温线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并连续向列车传送行车许可等信息。由于当天该区段属于雷暴天气,在多次雷击浪涌电压和直流电流共同作用下,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的保险管F2(以下简称列控中心保险管F2,额定值250伏、5安培)熔断。3.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D3115次、D301次列车均安装有ATP。ATP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信息控制列车运行。当因轨道电路故障等原因,ATP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非正常的检测信号时,ATP将采取自动制动措施控制列车停车。列车停车后如需继续前行,需要等待2分钟后将ATP从完全监控模式转为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目视行车模式期间,如接收到正常信号,ATP将自动转为完全监控模式。[2] 4.列车通信设备:列车司机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使用包括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手持终端设备,两种设备使用同一频段。由于当天雷雨天气使得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基本无法正常使用。

3.事故当天气象情况

事故发生当天甬温线温州段有大雨,并且有明显的雷暴天气。其中温州南站区间雷电活动异常强烈,雷击地闪次数超过340次,每次雷击包含多次回击过程,雷电流幅值超过100千安的雷击共出现11次。4.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情况

2006年9月,铁道部组织对合武线(合肥至武汉,含合肥站)、合宁线(合肥至南京,不含合肥站)进行四电集成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通号集团联合体中标合武线,选用通号设计院研发的K5B型列控中心设备,站间通信方式为125兆光纤;铁二院联合体中标合宁线,选用北京和利时公司研发的LKD2-H型列控中心设备,站间通信方式为100兆工业以太网。

由于合武线与合宁线通信要在两线交会的合肥站互联互通,但两线选用了不同型号的列控中心设备,无法实现相互通信。而合肥站又要与合宁线同时开通,铁道部运输局客专技术部于2007年6月2日组织召开了合宁铁路CTCS-2级列控系统集成方案研讨会,明确列控中心设备通信接口使用铁二院中标的合宁线选用的100兆工业以太网标准,要求合肥站的列控中心设备按照与合宁线同类型进行设计比选。此后,通号设计院决定开始研发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2007年10月,通号设计院将新研发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发往现场安装;2007年11月,铁道部科学技术司会同运输局客专技术部、基础部组织对北京和利时公司的LKD2-H型列控中心设备和通号设计院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进行了技术预审查;2007年12月26日下发了《客运专线列控中心(LKD2-T1、LKD2-H)技术预审查意见》(科技运〔2007〕224号),明确要求“在合宁、合武客运专线工程现场试验和上道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合武安徽公司、合肥枢纽指挥部与通号集团商定,按照铁道部科学技术司预审查意见在合肥站试验。2007年12月21日,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在合肥站上道使用;2008年4月,铁道部运输局(客专技术部、基础部等部门)对合武线改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进行了批复。2008年4月,通号集团联合体中标甬温铁路四电集成施工总承包项目,负责其中通信、信号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投标文件中甬温铁路18个站采用了仅经过铁道部科学技术司技术预审查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2]

三、温州动车事故原因

1.列车

根据铁道部的说法,每列动车上都配备有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当因轨道电路故障等原因,ATP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非正常的检测信号时,ATP将采取自动制动措施控制列车停车。列车停车后如需继续前行,需要等待2分钟后将ATP从完全监控模式转为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目视行车模式期间,如接收到正常信号,ATP将自动转为完全监控模式。而列车在相撞前,其车载的ATP系统很明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在前方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制动措施,导致D301次列车以99公里/小时的速度追尾。

同时车上配备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在恶略气象条件下并没有正常工作,导致调度人员无法与两列列车及时取得联系,并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排除故障 2.列车司机

在D3115次列车开出后,列车司机发现区间运行信号不稳定,看到了“红光带闪烁”(红光带意思是在同一信号区间内有大于一部列车在运行,即火车距离过近),转为目视行车模式,以20公里/小时的时速慢速行驶。而稍后开出的Day01次列车的列车司机并没有注意到相关设备的异常,在收到调度员的多次提醒后,并没有主动转换目视行车方式,导致列车发生追尾。

通过铁道部公布的相关信息我们了解到D301次列车当时处于晚点状态,这使我们不得不怀疑D301次列车司机有没有为了减少晚点时间,才使列车车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仍然高速行驶。3.调度站

温州南站调度及永嘉站调度在收的相关天气警告,相关路段设备异常及D3115次列车司机的异常回报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在得不到D3115次列车的信息的情况下盲目调度,令D301次列车发车并正常行驶,导致追尾事故发生。4.天气

温州车务段当天天气情况恶劣,雷暴活动异常强烈,雷电导致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的保险管F2(列控中心保险管F2,额定值250伏、5安培)熔断,导致区间信号机故障。保险管F2熔断前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区间的轨道无车占用,所以列控中心设备仍按照熔断前无车占用状态进行控制输出,致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控制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保持绿灯状态。导致D301次动车仍按照正常模式行驶,致使追尾事故发生。5.其他

通信设施:发码异常,导致其三次转目视行车模式行车受阻,7分40秒后才转为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温州南站缓慢行驶,未能及时驶出5829闭塞分区

上海铁路局: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未认真正确地履行职责,故障处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

四、温州动车事故责任方

1.铁路部门

铁路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铁路建设规定时,执行程序不规范,不认真,在铁路建设中盲目追求项目工程的建设速度,从而忽视了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导致在相关线路开通后,其运行的设备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铁路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在铁路设备发生故障后相关人员无法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正确的处理问题。

铁路部门在项目招标,审核阶段监管不利,多次违规操作,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没有经过现场测试和试用、审查资料不完善等情况下,同意没有经过现场测试,仅经过技术预审查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上道使用,导致其运行的列控中心设备存在重大缺陷,并且不能和其他有关调度站的系统统一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几通信功能,从而酿成事故。2.调度中心

在D3115次列车开出后,温州南站发现“下行四接近红光带闪烁,与瓯海区间无红光带”,于是“温州南站联系D3115次司机,司机回答区间信号不稳定”。此时表明温州南站及D3115次列车司机已经发现了问题,且调度站显示设备故障,根据铁道部对“红光带”故障处理手册中规定:“在区间内一个闭塞分区出现红光带时,需在前次列车到达邻站后或前车发出后不少于10分钟时,方可发出续行列车。”

手册中还标明,如果区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闭塞分区出现红光带时,不得发出续行列车,必须在确认前车到达邻站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发车操作。

但是在温州南站发现“红光带”故障,调度布置温州南站转为非常站控后,仍让D301次动车发车,明显是没有按照铁道部有关规定执行。

在永嘉站,调度于“20:14分布置D3115次永嘉站开车,通知司机区间遇红灯后转目视模式20km/h运行。” 说明此时调度清楚前方故障尚未排除,司机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减速慢行。于是在之后的运行期间,D3115司机遵守这一指示,在进入红灯区间后转目视模式运行。但是永嘉调度既然知道故障尚未排除,且当天为雷雨天气,为什么不能够等故障排除之后再发出站通知,而是在故障情况下让D3115,D301次列车发车,且并没有提醒D301次列车司机前方路段可能发生故障,应注意行驶违反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高速铁路调度暂行规则》的有关规定。3.维护、值班人员

设备维护人员在得知出现轨道电路故障后未遵守有关规定,擅自对轨道电路设备进行拔插更换,导致电路异常。

温州南站值班员在发现D3212发车时上行出站信号机故障关闭、发现CTC终端显示与现场轨道电路占用状态不符等设备故障情况后,虽然不知道信号升级的情况,但未严格执行《上海铁路局行车簿填记标准》和《车机联控作业》的有关规定,没有及时与D301次列车执行车机联控。[2] 4.通信设备公司

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研发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设备故障后未导向安全措施。从软件及系统设计看,温州南站使用的LKD2-T1型列控中心保险管F2熔断后,采集驱动单元检测到采集电路出现故障,向列控中心主机发送故障信息,但未按“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处理采集到的信息,导致传送给主机的状态信息一直保持为故障前采集到的信息;列控中心主机收到故障信息后,仅把故障信息转发至监测维护终端,也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继续接收采集驱动单元送来的故障前轨道占用信息,并依据故障前最后时刻的采集状态信息控制信号显示及轨道电路。从硬件设计看,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PIO采集电源仅有一路独立电源,没有设备冗余,未按规定采用两路独立电源设计,一旦电源失效,PIO机柜中全部PIO板将失去采集电源,当列控中心保险管F2熔断后,造成采集驱动单元采集回路失去供电;两路输入采集来自一个源点,无法构成输入信息的安全比较。这两处硬件设计缺陷导致设备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

五、温州动车事故暴露出我国高速铁路存在的问题

世界高速铁路虽然已有近50年的应用发展历程,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逐渐提升的速度控制技术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掌控。一方面,运营经验的积累为高铁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高铁技术在不同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又使其运营安全具有自身的特点。不断提高的高速铁路速度很难通过有限的试验而保证其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可靠安全运营。[3]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作为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工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几乎囊括了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动力控制技术等尖端高新技术领域,并有数万名工程技术、运营管理、信号系统、自动控制等方面,温州动车事故表明我国在相关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有关方面的实验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自极端恶劣条件下我们的设备质量还不过关,导致在经历100多次雷击后设备就出现异常,并且不能做到故障导向安全。这说明我国在技术引进与内化的过程中与国外还与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众所周知在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主要部件是要有足够的设备冗余的,而在温州动车事故中我们发现PIO采集电源仅有一路独立电源,没有设备冗余,这说明在设计时我们的设计理念出现偏差,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观念,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求工程进度,急功近利,这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是不正确的。

从温州动车事故我们还可以看出铁道部有关部门在有关规定,预案制定方面存在缺陷。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疏忽,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相关单位安全管理不利,对职工履行职责监督不到位;相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成绩巨大,但是在追求高速的同时却忽略了安全问题的考量,犯了“大跃进”的错误,在高速铁路招标,建设,审核期间,铁道部及其相关部门多次违规操作,至乘客的生命安全与不顾,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相关规定如一纸空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关监察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监管不利,体现我国政府管理体系存在漏洞,政府部门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也暴露出我国高速铁路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较为混乱,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责任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六、温州动车事故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影响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使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高速铁路瞬间陷入低谷。在国内人们普遍开始怀疑乘坐高铁的安全性,动车事故打破了不少人之前对动车的狂热,很多动车都出现大量空座的现象。国务院下令对全国正在建设的高铁全面检查,确保其安全性。铁道部下令全国高速进行减速: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在国外,国外高速铁路订单也开始由明朗陷入混沌状态,国外有关专家对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性的态度急转直下。

但是温州动车事故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也有好的方面。事故是我国整高铁行业陷入整改与反思中,铁路部门加紧制定相关故障的应急预案,是相关人员在发现故障时能做到有据可依;相关科技部门加紧技术研究,争取尽早解决问题,为铁路部门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系统;相关高铁区务段积极开展自检工作,及时查出并解决了一批安全隐患,为我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七、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高铁的发展,我们既不可像以往一样只一味地追求“高速度”,亦不可因废食,止步不前。正确的态度是,客观总结经验与教训,对比自身历史和高铁发展史,不断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一种谦虚、谨慎、人性化的态度发展高铁。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应有以下几个趋势:

1.质量与安全是高铁技术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追求高速度的同时,不能忽略安全方面的考量,不能以人的生命作为儿戏。速度的提升必须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才是可取的。因此,中国高铁未来发展首先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都要严格把关,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前期科研攻关中加强安全方面的投入,加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对设备的实验,确保技术及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关于“温州动车事故”的各种讨论中,责任意识匮乏被认定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铁路部门应增强高速铁路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是人们始终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始终绷紧安全的神经,切忌麻痹大意。

3.我国高速铁路有关部门应充分借鉴世界各国有关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经验,在凡是涉及到安全运行的关键地方尽量排除人为干扰,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给予电子系统足够的权限,避免人为失误造成事故;在铁路沿线安装配套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止脱轨装置”、在靠近车站处安装安全栅栏,防止人们穿行;制定统一的标准,对我国的高速铁路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增强铁路运营系统的兼容性,做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运行。

4.在高速铁路建设,运营中树立“可持续化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铁路建设是对铁路周边环境的保护,关注乘客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且做好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乘客在发生危险时能够保障自身生命安全,正确的进行自救互救。

八、总结

平安能否不用鲜血来换?不少乘客还反映,这起事故也暴露了其他的一些安全隐患,如目前动车没有安全带;事故发生后安全锤砸不开玻璃;高架桥轨道两侧的逃生通路也未起到逃离作用;上车之后乘客没有接受最基本的安全培训,如遇险时如何逃生;医护人员表示,如果有安全带,伤亡可减半,很多受害者就是被甩离座位后被硬物撞击受伤„„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惨剧,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不要一味埋怨管理混乱,要求政府迅速问责。责任是肯定要追究的,我们更要吸取教训,不能让遇难乘客的血白流,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多讲解安全知识,遇到突发状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只有每个人都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除,才能避免更多的灾难。

高铁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也确实为社会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与好处,曾深得国人的赞美和外国政要的推崇,从某种意义上,一度提升了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而,高铁事故所引发的人们的深层次思考,为高铁未来发展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防范于未然,始终应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和追求进步并为之不懈努力、自主创新的结果,但却并不是可以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而无限向着美好的一面发展下去的。在伦理原则的指引下理性发展高铁技术,关注民众安全和环境、文化生态,注重高铁技术对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合理调适政治、经济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更好的伦理发展空间,既不一味推崇,也不全盘否定,恰如其分地审度问题,找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安全、可控,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期待未来的中国高铁,不仅仅是一条飞翔之路,更是一条安全之路、人文之路、幸福之路,不仅为国民出行提供方便,更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温州动车事故国务院报告

[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伦理审视——“7·23”中国高铁事故的反思及日、法、德高铁发展的启示 [4] 温州动车事故

温州环境问题 篇7

关键词:涉海工程,海洋环境,跟踪监视监测

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入快速发展期,大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陆续上马,海洋开发热潮方兴未艾。为了评估涉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环评制度被引入涉海工程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须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海洋环境评价工作步入正轨,但在后续跟踪监视监测方面却进展缓慢,从全国范围看,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视监测工作尚在起步摸索阶段, 沿海各地区因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洋保护与利用管理的需求不同,所开展的跟踪监视监测工作内容和深度又有所差异。本研究在温州市近几年所开展的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该项工作现状,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开展工作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促进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基本现状

1.1温州市开展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依据

2006年出台的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75号)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对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进行监督检查; 2009年3月国家海洋局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意见》(国海环字 〔2009〕163号)提出建立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分级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海洋工程和海洋倾废项目的全程监测监管工作;2009年5月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下发 《关于加强东海区海洋(涉海) 工程和海洋倾倒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海东环 〔2009〕185号),委派所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海洋工程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工程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等进行监视监测;2010年6月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下发 《关于加强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温海渔 〔2010〕38号),提出落实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制度,以及做好环评报告核准后的现场监管和环保竣工验收工作。上述法规规章结合环评报告书中的环境监测计划以及环评批复文件中有关环保措施的要求共同构成温州市跟踪监视监测工作开展的依据。

1.2温州市跟踪监视监测基本情况

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温州市主要的监视监测业务化单位,自2010年开展跟踪监视监测工作以来,共承担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项目任务53个,项目来源于温州沿海6个县(市、区),涉及用海类型包括渔业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和造地工程用海共四类。

工作流程为: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涉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稿)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勘查情况,编制跟踪监视监测方案,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开展监视监测及评价工作。

截至2012年12月底监视结果表明:未开工项目28个,已开工项目25个,其中完工项目4个、正常施工项目15个、停工项目6个;施工工艺不符的项目共10个、占开工项目的40%, 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项目共11个、占开工项目的44%;编制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报告4份;编制跟踪监视监测简报8期,分别报送至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温州市沿海各县(市、区) 海洋与渔业局、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

2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跟踪监视监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相较于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视监测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如一些填海项目的海域使用已通过验收却未要求提交相应的跟踪监测报告,或者提交了跟踪监测报告却未作为验收依据,这是由跟踪监视监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造成的。

(1)法律地位模糊。尽管开展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依据较充分,但明确提出实行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制度的是地方性规定,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条款中没有涉及;浙江省在环评审批或核准前虽有要求建设单位提供跟踪监视监测合同和方案,但却没有形成全省性的规章制度。

(2)缺少后续的管理要求。由于对成果报告没有明确要求,备案制度不完善,没有将其作为环保竣工验收的必要材料,导致成果报告流于形式;又由于环保 “三同时” 验收针对的是环境保护设施,而非对施工全过程的环境监管,因此部分业主对监视监测工作不予足够重视,在工作中不积极配合,导致监视监测工作成效不显著。

2.2监视监测与执法脱节,监管不到位

监测部门在实施涉海工程跟踪监视监测过程中受执法权限所致,对发现的环保问题无法进行执法监督;而执法部门目前对海域使用进行执法检查较多,开展涉海工程环保执法检查较少,由于没有监测部门的技术支持,仅靠执法人员现场巡视有时很难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此外,由于简报的时效性不强、违法信息反馈滞后,也会影响执法部门的执行效果, 造成部分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造成这种境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沟通协调机制,监测部门和执法部门各管一摊,监视监测与执法脱节,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

2.3监视监测评价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缺失

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的科学跟踪监视监测离不开涉海工程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近年来, 我国已陆续发布实施了 《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废水排放海域水质影响评价方法》 等方法和标准,为涉海工程监管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依据和指导原则,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涉海工程跟踪监视监测的需要。如, 《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是2002年发布的,作为跟踪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跟踪监测工作的深入, 《规程》也显示出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工作的一面,在监测范围、站位布设、项目设置等方面存在过于原则化、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关于涉海工程生态损害评估方面的相关标准并不完善, 导致部分法律法规无法执行到位;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归于法律层面不具可操作性,而是应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增强法律的执行力。

2.4环评报告的不足之处

环评报告是编制跟踪监测方案的重要依据,而跟踪监测的结果可以用来验证环评预测的结论,同时也可以反映环评报告的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环评的预测与跟踪监测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如乐清湾北港区堤坝工程,环评预测工程实施一年后堤坝北侧海域淤积厚度约为1.05m、堤坝南侧海域淤积厚度约为1.2 m[1],而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实施一年后堤坝北侧和南侧淤积程度分别达2.5m和2 m,对附近码头造成的影响比环评预测的要大[2]。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可能和环评预测时对源强、 水动力条件等估算不足有关,导致建模时偏离实际。

由于缺乏深入调研,环评编制单位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建议,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千篇一律,甚至存在相互抄袭的情况,导致报告中的很多环保措施不具可操作性。如,一些报告中要求码头、桥梁建设避开鱼类等高生物量期和产卵期(5—8月),但未考虑到码头、桥梁大多为高桩梁板式结构,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特别是对鱼类等游泳生物影响更小,如此长时间的环保措施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很值得商榷。

另外,环评报告的监测计划针对性也有欠缺,在实际工作中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一般只给出简要的海洋环境监测要求,并未严格按要求制定跟踪监测计划,监测项目设置也没有根据建设项目的主要特征污染因子进行。如,台州第二发电厂 “上大压小”新建项目环评报告书中监测计划章节 “水质监测” 中没有余氯指标[3],而对于火电厂项目来说影响工程邻近海域最主要的因素是温排水的温升和余氯,缺测余氯指标说明跟踪监测的针对性不强。

3对策与建议

3.1完善跟踪监视监测相关制度

3.1.1跟踪监视监测制度化

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地方性规定不具有普遍性、不利于统一实施,而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如果以法规或国家海洋局文件的形式颁布,开展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依据就更加充分。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执行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有政策支持,已作为一项制度实施,如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竣工验收必须提交施工过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报告。可以试点开展环保竣工验收,不只对环保设施实行 “三同时” 验收,而且将涉海工程全过程环境监管纳入到环保竣工验收中来,跟踪监测报告要作为验收材料提交,使跟踪监视监测制度落到实处,待机制运转良好后再全面铺开。同时可尝试将现有的由业主委托监测机构进行跟踪监测的做法改为由政府主导的模式来进行,业主缴纳必要的环保费至海洋主管部门统一账户,由海洋主管部门指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跟踪监视监测并拨付监测费用,由市场化行为转变为政府管理行为,从而体现出监管的职能。

3.1.2建立三方沟通协商机制

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专人联系、定期沟通和联合工作的机制。管理部门应主动牵头其他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分工及各自职责,形成监管合力;执法部门应及时将现场执法所收集和反馈的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和监测部门,以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监视监测方案;监测部门要主动承担起技术支撑的职责,及时将监视监测结果反馈到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为管理和执法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执法、监测部门要定期汇总和公布相关信息,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形成三方联动,从而提高涉海工程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3建立基础资料备案制度

工程项目在海洋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的只是环评报告书(表),未包括检测报告,导致在后续的监管工作中无法查阅检测报告,对环评报告结论的真实合理性无从溯源,也给前后数据资料的对比带来困惑。建议将工程前的环评调查资料、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跟踪监测资料以CMA或CNAS检测报告形式在海洋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有利于管理部门的监管,同时也是对环评单位和环境监测单位的监督,即不仅要对报告结论负责,也要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3.2提升监视监测技术水平,发挥成果作用

3.2.1完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

为满足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统筹兼顾各类涉海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考虑涉海工程项目监视监测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分批分步骤制定所需的方法和标准, 如针对围填海工程、 疏浚工程、吹填工程等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标准。对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现有方法和标准要进行修改完善,吸收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使之更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优先制定涉海工程监视监测急需的技术规范和国家行业标准,如涉海工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标准等; 对目前需要但又有一定制定难度的标准和规范, 可以通过收集国内外资料和广泛调研的方式, 作为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同时可以通过预研的形式先期开展课题研究,待技术方法成熟后再适时制定出台。

3.2.2加快监视监测成果转化

提升现有跟踪监视监测成果的作用,加快成果的转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将简报的形式转化为通报的形式,这不仅体现在受众面的扩大,也更能体现出监管职能;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通报比简报影响力更大,监督也更有效果。 其次对跟踪监测报告合理利用, 跟踪监测报告目前的作用还不明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下一步工作中,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在环评批复文件中可要求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完工后提交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报告, 并将报告留档备案。两方面举措可以促进工程建设单位更加注重环保措施, 减少违规行为, 使成果报告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3.3加强对海洋环评的审核和管理

温州环境问题 篇8

[关键词] 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而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绝对主力,更是发挥着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来,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关资料表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温州民营企业的前身大多为家庭作坊,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发展,除如正泰、奥康等少数企业转型成功,成为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外,大部分仍然实行的是家族制管理。

虽然温州家族制经营在企业创业初期能够发挥其巨大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的的发展,家族制企业的某些“先天”性缺陷已逐渐显露出来,并严重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绊脚石。本文主要就温州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策,以促进温州家族制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温州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会人员素质低下

相当一部分温州家族制企业的老板凭借一身的胆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但面对需要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面对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绝大部分的温州家族制企业主只注重生产和销售管理,以获利为最大目的,而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硬件投入少之又少,甚至认为财务无非就是现金有多少流入和流出企业,剩下的就是自己所赚的利润这样一个初级的概念上。他们不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不懂更不愿意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仍然实行家族制管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这一层面上,而对如何运用财务信息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则不加考虑,老板往往对企业的现金支出一锤定音,大有“我是老板,我说了算”的架势。

温州家族制企业的财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制观念淡薄。大多数财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会计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规定了解甚少,财经纪律自律性很差,无视法律后果,任意变造伪造会计凭证和账簿,编制虚假会计报表。二是专业技术水平低。除一些比较成熟的大型集团公司的财会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外,有不少的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上岗依靠的是关系而非专业知识和水平,甚至有些人员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非法上岗。这些人员对会计法规和知识了解的少之又少,操作水平更是落后且无更新而言,这样的现状造成先进的管理方法得不到应用,财务管理的只能发挥不出来,既导致企业会计行为随意化,财务工作极不规范,也使企业无法运用会计信息用以指导和发展生产。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行为严重不规范

由于缺乏有限的外部监督和管理机制,一些温州家族制企业目前尚未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职责不明,经常是听命于经理老板的个人意志做账,账薄设置、记账、核算、调账、销账等会计行为随意性较大,虚假成本、虚假收入、虚假利润已不是个别现象,成为绝大部分温州家族制企业主创办企业的必修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税收的严重流失,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的统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失真。据笔者的了解,这样的现象在商业企业尤为突出,由于大多商业企业处于商品流入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大部分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只取得商场开出的销售小票或电脑小票,并不主动索取零售发票,再加上付款方式多以现金为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商家的漏税提供了便利,在销售处理上少记收入,以此来达到减少缴纳增值税的目的。这样,在实际的操作上部分企业就不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核算,不计、少计收入,或是将收入长期挂在“应收账款”上,甚至将收入不入账,全部的销售成本入账,编制虚假的报表,以达到偷逃国家税款的目的。

3.血缘关系严重,造成人才引进困难

曾有一份对150家温州家族制企业作的调查问卷,结果由董事长夫人担任财务主管的有86户,占57%;由亲属担任财务主管的有45户,占30%;外聘的财务主管19户,仅占13%。笔者所了解的某一企业,父亲是董事长,儿子是总经理,儿媳妇是办公室主任,在总共15人的财务部里有近10人是妻嫂、外甥、侄女等近亲。由此可见,企业财务内部的血缘关系的严重程度。在家族制企业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主要是建立在血新关系上,特别是钱财大权掌握更是“任人唯亲”。家族制企业往往有一种想要全面彻底控制的所有权利的欲望。他们认为,企业姓“私”,财钱理所当然就应交给“内人”掌管,却不论“内人”是否具备管理素质、有无管理的能力和相应的专业的知识。其结果往往是“老婆算”“板油账”,公私不分,账目不明,成本控制落空,利润核算泡汤。还有一些温州家族制企业老板干脆生产、营销、财务一身兼。且不论他们的管理水平如何,单从精力投入分析,财务管理也只能是一个形式。为了省事,怕麻烦,他们不愿建账;怕按章纳税,他们不敢建账;缺乏专业知识,他们不能建账。于是老是出现银行、税务部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补账现象。多提费用、乱调成本、瞎报收入,人为制造“厂长成本”“經理利润”的现象,屡见不鲜。

4.金融环境差,筹资活动难以开展

温州家族制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尽管积累了一定的自有资金,但其自有资金供给能力和生产流通规模相比较,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而现有的金融机构贷款仍远远不能满足家族制企业旺盛的资金需要,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家族制企业自身来讲,由于他们一般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使其难以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另一方面,从金融机构看,除了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外,有些银行本身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家族制企业贷款既不热心也不放心,致使?温州家族制企业的筹资活动难以开展,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银行贷款,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5.过多采用现金支付,造成转账结算利用率低

财务管理中的现金一般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而我们这里讨论的现金范围则小一点,特指库存现金,以个人名义开户的银行储蓄存款和现金本票等。温州家族制企业偏好现金交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A、避税逃税;B、防止转账结算过程中的欺诈行为;C、现金坐支,贪图方便;D、银行对现金支取的限制。现金属于非盈利性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强,盈利能力最差的资产。如果企业过量持有现金资产,则会减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现金坐支是现金管理所不允许的,它不仅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同时也使企业财务管理职责不清,收支成本混乱,甚至是助长财务人员的犯罪意识的温床。

6.重视短期效益,长期投资意识淡薄

温州家族制企业家具有开拓精神,他们敢于尝试别人未曾尝试的事情,包天、包地、包海,无所不包。但最早富的那批家族制企业发展的速度却让人不敢恭维,温州真正的大老板的年龄没有超过50岁的。究其原因,家族制企业所有者们注重追求短期利益,目光短浅,不重视与不敢进行长期投资,是一个重要原因。某温州鞋业公司,是拥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达5000万元。就是这样一个生产经营规模不算小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却购入没有发票的旧机器。从表面看旧机器因被使用过和没有发票的原因节省了投资,但在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余额一项却为零,从而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也为零,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本可抵扣的折旧就不能抵扣了,因此而多交的税款,不知道要比购置设备时索要发票而多付的金额要多出多少倍!这还意味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真实反映,在今后的信用等级评估、资金借贷及贸易洽谈等方面均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额大,回收时间长。因此,很多温州家族制企业的老板更喜欢租用厂房进行生产,或干脆委托外加工。这样做,可以一次性将租金和加工费计入成本,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品成本的真实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设备、核心技术,从而丧失核心竞争力,必将束缚企业长远的发展,甚至导致“产业空心化”,使产业外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温州的灯具业,当初东方集团也曾凭着东方灯具大市场的繁荣一举上市成功,而如今市场不得不被电器和小商品蚕食,温州灯具也被广东灯具所代替。这样的状况体现在财务决策和日常财务运用中,就是重经验决策经验管理,轻现代财务决策和财务运用方法的使用。

二、解决温州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温州家族制企业是“温州模式”的特色之一。从根本上说,温州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是家族制企业的模式问题。随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放弃家族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温州家族制企业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变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的根本出路,象正泰、德力西、奥康等一批温州著名企业都已取得成功。但这是一条漫长之路,必须循序渐进。

1.提高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

(1)要大力宣传引导家族制企业经营者转变理财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观念意识决定着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财务观念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打破企业经营活动等于家族事务、企业财务属于家族机密的观念,更要打破财务会计是雇工、认为财务人员的投入无产出的观念。企业要认清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内容广泛的经济管理工作,重视财务人员在税收、金融、成本管理等方面间接带给企业的利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辅导和法律知识教育,特别是企业法、合同法、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守法经营,重点使经营者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去审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使其增强规范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办好企业,办大企业。

(2)经常开展财会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财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营造学习氛围。在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查找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也可组织企业会计互审、互查,使他们在检查中发现问题,逐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2.强化内外部监督作用

(1)财政部门是会计监督的最高层次,居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决定了财会部门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是其重要职责范围,进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温州地区的财政部门应该加强对温州家族制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

(2)会计监督的基础在于企业内部。由于会计行为是由企业会计人员在本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具体操作的,企业应该承担起会计监督的基础责任。对于家族制企业而言,企业主是会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应该建立起内部会计监督制约机制,对重大会计事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互制约的监督制度,并明确有关经办人。

(3)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对会计监督的作用。现在的家族制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全盘实行会计代理制,笔者认为这是改变目前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好方法。企业从财务主管到会计、出纳都由会计师事务所派出,企业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方式均由事务所根据有关国家法规和会计守则制定和执行。采用会计代理制有几点好处。首先,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由它代为理财,能充分体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其次是其规范、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中介立场,真实维護国家、企业双方的利益;再次是会计代理机制排斥了企业内部监督不力的弊端,实行有效的监督,减少开支,减低成本。

3.实行以人为本

人力资本、财务营运、技术进步是当代企业的三大中心,而且他们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温州家族制企业的管理以血缘关系代替经济关系,以亲属关系代替正常的业务关系,必然排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因此,家族制企业主应当实行以人为本,以激励机制激活资源的方针,切实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吸引有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并给予信任,支持他们加强会计核算,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财务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等,使企业财务信息完整准确,为企业家族决策提供科学议决,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加科学。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后形成用经济效益吸引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客观公正的考核人才,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尽量做到不以血缘关系来决定职务,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4.完善金融支持系统,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平台

一方面要积极呼吁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就全国来讲,应该在宏观上尽快制定《民营企业法》和《民营企业银行法》,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证,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的特殊优惠政策,如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份额的政策,建立规范的民营企业抵押贷款制度的政策,对民营企业的特定事项实施资金扶持的政策,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宽松环境。只有在国家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条件下,温州的企业才能得益。金融机构不仅要时刻遵循国家建立起来的一些政策、法规,更要创造出有温州特色的融资环境,为温州家族制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5.加强财务控制,减少现金交易

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实行重要岗位分离制度,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机制,不仅做到事前审查,更要做好事后监督的工作,如出纳不得兼任档案保管,收入、费用账的登记,会计审核等等此类工作,彻底根除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三合一”(会计、出纳、稽核)安全隐患。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除规定可以使用现金进行结算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使用转账或电汇等方式进行结算,避免账外设账,从而达到减少资金占用成本的目的。

6.进行相应的长期投资决策

温州家族制企业要摒弃所谓的“小富则安”的观念,在注重短期效益的同时,更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资金进行适宜的长期投资,促使企业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于资本性支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对经济环境与社会主义市场有关的一切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各项投资现金的流量和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现金成本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近期和长期的财务预算的正确战略决策,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刍议论文下一篇:2024年春季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