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通用9篇)
所谓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合同关系客观上不复存在。根据定义来看,二者极为相似,即都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效力。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必须在:
(1)二者的效力不同。
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2)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
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
劳动合同的解除, 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时,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等, 下同) 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布了三部文件进行规范。一是国家税务总局于1999年9月5日发布的《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规定将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除以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 (超过12年的, 以12年计) 后,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5月8日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予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内, 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三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1年9月1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将国税发《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的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个人”。综合该三个文件,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步骤可概括为“三次计算、两次确认”。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 假设“一次性补偿收入-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3=A”, 计算并确认A是否大于0;
如果A≤0, 则该一次性补偿收入不用缴税;如A>0, 则进行第二步的计算和确认;
第二步, 假设“A÷工龄-费用扣除额=B”, 计算并确认B是否大于0 (“工龄”是指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 超过12年的, 统一按12年计;“费用扣除额”为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3 500元) ;
如果B≤0, 则该一次性补偿收入不用缴税;如B>0, 则继续下述步骤;
第三步, 以B作为月工资、薪金所得, 查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确定B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第四步,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B×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龄
案例1:20X4年5月30日, 某甲公司经济效益不景气, 与员工李先生达成协议, 向其支付一次性补偿金200 000元后,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李先生在该公司的工龄为8年, 该地上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48 000元。则李先生5月份应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为:
1、计算A值, 确认是否大于0
A=200 000-48 000×3=56 000, 所以A>0
2、计算B值, 确认是否大于0
B=56 000÷8-3 500=3 500, 所以B>0
3、确定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经查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应税所得3 500元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4、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 (3 500×10%-105) ×8=1 960 (元)
因此, 李先生5月份应就该项经济补偿金缴纳个人所得税1 960元。
在本案例中,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但甲公司向李先生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为140 000元。此时因其低于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48 000的3倍, 即144 000元, 因此李先生不用就该一次性补偿金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但甲公司向李先生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为160 000元。此时, 虽然其超过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48 000的3倍, 但其差额除以8年工龄后, 商数2 000小于费用扣除额3 500元, 因此李先生也不用就该一次性补偿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 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这样规定, 是为了避免对已经征收了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再次征税而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
必须强调的是, 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不包括其取得的正常工作期间未结算的工资、薪金, 以及因企业依法宣告破产而按国家统一规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前者应按“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后者则应按规定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终止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劳动合同的终止, 是指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 双方不再履行其权利义务。《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劳动合同终止。
区别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提前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更强调“自然失效”。但就是这个区别, 导致了个人因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也大相径庭。
现行税法未对个人因终止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是否以及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进行明确。但在2012年4月11日,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回答是: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其收入在当地 (设区的市) 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 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 由此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由于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终结, 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不符合上述文件精神, 为此, 实际上不应界定为补偿金, 对这部分收入应按照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工资、薪金所得”的范围解释, 结合税务总局咨询答疑, 据此, 个人因终止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应与当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后, 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案例2:20X4年6月, 王先生的劳动合同到期, 其所在的公司根据经营情况, 决定不再与王先生续签劳动合同。根据王先生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其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 公司向王先生支付一次性补偿金160 000元, 另结算当月工资20 000元, 并代扣王先生个人应负担的三险一金1 800元。则王先生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将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与当月取得的工资薪金进行合并, 减去费用扣除额后, 以其结果为当月应税所得, 查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即:
(160 000+20 000) - (3 500+1 800) =174 700 (元) , 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分别为45%、13 505;
2、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额。
应交税额=174 700×45%-13 505=65 110 (元)
即王先生在劳动合同终止当月, 因取得一次性补偿金及工资薪金, 共需缴纳个人所得税65 110元。
鉴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以及企业破产而中断就业的, 其均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性收入;同时, 国家对于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及因企业破产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均给予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 本着公平、合理及以人为本的原则, 笔者认为, 现行税法应明确个人因劳动合同终止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也应适用财税[2001]157号文规定的的税收优惠政策及计算方法, 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3.
用人单位得知李某怀孕后认为,李某在入职用人单位时填写的入职情况说明中明确自己已育一子,且李某在入职前已经怀孕,李某隐瞒了自己怀孕的情况,以上行为属于欺骗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故用人单位认为李某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而且李某在试用期不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用人单位发送解除通知书给李某后,李某起诉到了劳动仲裁并经过一审二审程序,要求恢复岗位,并支付在此期间的工资及医疗、生育等赔偿。
首先,本案焦点在于用人单位作出的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否正确。
用人单位与李某作出解除合同的依据是李某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标准,但是,如果以此理由解除,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录用标准、考核标准、方式及成绩等证据,并且需要公示手续,即员工签收以上材料,才可以证明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是合法有效的,才可以作为录用标准的参考,在此案中,用人单位虽认为李某不符合录用条件,但是不能提供员工考核相关的证据,故用人单位以李某不符合录用标准解除合同是不合法的。
其次,用人单位认为李某因入职信息表填写虚假信息,且入职前已经怀孕并且没有告知用人单位,属于欺诈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故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理由是否可以得到法律认可呢?在本案中,李某不管是填写入职信息还是实际已怀孕的情况都是员工入职前发生的,也就是说,单位在员工入职前有义务核实员工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安排员工体检等手段,但是用人单位没有要求员工进行体检,属于没有尽到员工入职前的核实义务,法院认为这种情况是用人单位怠于行使自己的审查义务造成的。
综上,法院认定用人单位以此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解除,判定用人单位恢复与李某的劳动关系。在工资问题上,法院认定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造成员工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应按员工合同工资支付诉讼期间李某的劳动报酬。且因为停缴社保造成李某生育费用无法报销,所以判定用人单位报销李某的生育费用。
由此案例可以看出,仲裁及法院对处于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员工是采取保护态度的,那么如果用人单位想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合法且严谨的用人单位制度。
一、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2、《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程序
1、合同管理员应提前四十五天向用人单位了解派遣员工情况,根据公司及用人单位的意见,提出终止员工劳动合同的报告。(终止劳动合同原因、人员名单、终止时间、经济补偿金数额等)
2、报告批准后,合同管理员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被终止劳动合同员工本人并签字认可。
三、终止劳动合同
1、起草终止劳动合同的请示报告,待研究批准后下文(关于终止某某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2、办理终止劳动合同员工的手续清缴。
3、移交社保部办理停保等相关手续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公司提出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办理
程序
一、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程序
1、向用工单位了解、收集员工本人情况(因病不能从事现工作岗位的;被鉴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并不能从事现工作岗位的;被鉴定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转岗后仍不能从事现工作岗位的;其他应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医疗期、是否能继续工作等,了解并确认后再予以是否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用工单位对员工的情况及意见说明。
3、收取员工治病时的诊断证明、病例、每日清单等。
4、整理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工资发放数额,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三、解除劳动合同
1、起草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报告,待研究批准后下文(关于解除某某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2、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手续清缴。
3、移交社保部办理停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因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办理程序
一、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职工奖惩制度》第三章第十条
(一)1.3款:职工因经常迟到、早退,经批评教育、经济处罚仍无效的,累计旷工达七天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解除劳动合同。
3、《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职工奖惩制度》第三章第十条
(一)2款:职工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十五天或年内累计旷工达三十天的,解除劳动合同。
注:旷工天数计算须除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十一天及员工的正常休息日、公休日、调休日。
二、程序
1、取证
要求用工单位在员工旷工期间,向其下发《旷工通知书》并要求本人签字认可。若联系不到,即时派人到其家中家访并拍照取证及要求本人或家属签字认可。未能家访的,改为快递邮寄并要求邮局投递时由本人或直系家属(父母、妻子)签收及注明与其的关系,留取邮局签收的回执。若邮件被退回,一定要索取退回的凭证查其原因。否则,登报告示。
2、资料准备
员工考勤记录、旷工通知书送达的情况、历次旷工资料及处理结果、登报的报纸、用工单位的处理意见。
三、解除劳动合同
1、起草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报告,待研究批准后下文(关于解除某某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2、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手续清缴。
3、移交社保部办理停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及相关手续。
员工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办理
程序
一、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程序
1、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事由(以书面的形式提出)。
2、公司应告知员工本人因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不享受经济补偿金待遇及失业保险待遇。
3、若公司不同意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应在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送达并告知不予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
三、解除劳动合同
1、起草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报告,待研究批准后下文(关于解除某某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2、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手续清缴。
【关键词】养老保险;缴费;协议解除合同;养老金
1.基本情况
一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男,出生日期1951年12月29日,参加工作时间1970年12月1日,养老保险开始缴费时间1996年1月1日,退休时间2011年12月1日(满60岁),退休类别为正常退休。2001年9月与单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以后的缴费根据山东省公布的上年度的省直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基数缴费。
2.计算所需要的公式
累计缴费年限=总月数/12
视同缴费年限=从参加工作到1995年12月31日前的总月数/12
缴费指数=当年缴费基数/当年养老保险省直管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平均指数=历年指数之和/年数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
3.分三种情况缴费情况核算养老金
根据山东省的有关政策,不再按零指数计算。
第一种情况: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一直不缴费,个人账户总额:11299.25
缴费年限:373/12=31.08,视同缴费年限:301/12=25.08
经计算,基础养老金:987.09元,个人账户养老金:81.29元,过渡性养老金:876.92元,基本养老金(上述三者之和):1945.3元。
第二种情况: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一直以60%缴费,个人账户总额:33086.84
缴费年限:493/12=41.08,视同缴费年限:301/12=25.08
从2002年至2011年个人缴费总额:46368元
经计算,基础养老金:1366.6,个人账户养老金:238.0元,过渡性养老金:975.2元,基本养老金(上述三者之和):2579.8元。
第三种情况: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一直以100%缴费,个人账户总额:44467.03元。
缴费年限:493/12=41.08,视同缴费年限:301/12=25.08
从2002年至2011年个人缴费总额:77078.4元
经计算,基础养老金:1526.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19.9元,过渡性养老金:1229.4元,基本养老金(上述三者之和):3076.1元。
4.对养老保险缴费与核算的养老金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协解后未交费,核算养老金1945.3元
第二种情况:协解后按60%缴费,从2002年到退休个人共缴纳46368元,核算养老金2579.8元,与第一种情况月养老金多出634.5元,只需6年1个月就可将多缴纳的保险费拿回。
第三种情况:协解后按100%缴费,从2002年到退休个人共缴纳77078.4元,核算养老金3076.1元,与第一种情况月养老金多出1130.8元,只需5年8个月就可将多缴纳的保险费拿回;与第二种情况月养老金多出496.3元,只需5年2个月就可将多缴纳的保险费拿回。
兹有(乙方),性别,家住,自年月进
入本单位(甲方)最后一次劳动合同期限为: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本单位工作年限为年个月。
支付生活补助费或经济补偿金情况无
劳动手册编号
社会保险交至年月
就业登记证号码
现因:
故予以终止、解除合同,特此证明
甲方(章)
年月日
附注:
1.转移工作单位一式五份(甲、乙方及当地劳动保障局仲裁处、社会
保险管理中心、医疗保险管理局各一份)
沪人字[]第号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书
于月工作,最近一期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现因,依据《劳动法》下列条款之一:
1、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
2、第二十四条规定: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3、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6、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7、经研究,决定从年月日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名称)
__________先生/女士:
鉴于您与公司签署的劳动合同(合同鉴证号:)将于年月 日期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劳动合同之约定、及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通知您:自劳动合同届满日起(年月日),贵我双方的劳动合同因合同期满而自动终止,您自该日起无需再来公司上班。
二、请您于年月日之前来公司办理如下离职移交手续:
(1)向所属部门有关负责人移交所有的工作及有关工作资料;
(2)交还所有公司资料、文件、办公用品及其它公物;
(3)报销公司帐目,归还公司欠款;
(4)离职员工户口、人事档案、党团等人事关系在公司的,自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七日内迁出由公司负责保管的人事档案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关系、党团关系、户籍关系等;逾期责任自负;
(5)签收《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等文件;
(6)按《员工离职、调动移交单》要求办理离职手续。
特此通知!
通知人:(公司盖章)
甲
方: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乙
方: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 :_ _ ____ 年 ____ 月 _____ 日
抵押合同解除((终止))协议
The content of this contract is only a reference for both parties.You must read the listed terms carefully when using it.The content of the contract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oth parties and should not be directly applied.抵押合同解除(终止)协议
抵押合同解除/终止协议
(房屋登记专用)
抵押人:
(以下简称甲方)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地
址:
电 话:
抵押权人:
(以下简称乙方)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地
址:
电 话:
甲、乙双方为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最高额抵押权注销登记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登记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登记,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 抵押登记情况
1、所有权证书或证明情况:
房屋所有权证号:
房屋预告登记证明号(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证明):
2、他项权证书或证明情况:
说明:本合同内容仅供甲乙双方的一种参考,使用时须仔细阅读所列条款,合同内容根据双方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切勿直接套用。文件可直接下载编辑,可用于电子存档。
房屋他项权证号:
房屋预告登记证明号(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证明):
3、抵押房屋坐落:
4、抵押房屋建筑面积:
第二条 注销原因
1、担保的主债权已消灭
2、抵押权已实现
第三条 特别约定
1、甲、乙双方共同确认:本协议仅为甲、乙双方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最高额抵押权注销登记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登记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登记之用。除双方另有约定外,不作他用。
2、甲、乙双方共同承诺:本协议填写的内容真实、准确。如有虚假,双方自行解决争议并愿意承担申报不实的法律责任。
3、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约定。
第四条 其他
1、本协议与甲、乙双方及相关当事人签订的相关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其他相关协议与本协议存在冲突、矛盾的,以本协议为准。
2、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3、本协议一式份,甲方份,乙方份,房屋登记机构存档一份。
甲方(签字或公章):
XXX
乙方(签字或公章):XXX
代理人:XXX
代理人:XXX
XXXX 年 XX 月 XX 日
【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推荐阅读: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07-20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07-09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11-18
解除、终止劳务合同协议书06-14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专题09-10
终止合同协议合同12-22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09-08
劳动合同终止补偿11-11
项目合同终止协议01-01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协议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