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2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哲论文2(精选4篇)

马哲论文2 篇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梦想,而我也拥有一个对自己未来的梦想。现在的我,是通过我十几年来不懈的努力,才成就而成——如今的大学生,但这是经过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质变,未来的我会在新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我无限地发展下去。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公务员,这就需要当下的我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积累知识,以促成我未来的梦想。同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我所存在的不足,而进行分析并改善。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我还可以联系过往。现在的我还是一个本科在校的大三学生,靠着父母的资助而生活。他们是我的联系,除此之外,我与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存在着联系,我与周边的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我可以与他们相互协助。这种联系还包括我与过往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可以说,“昨日的我”和“现在的我”包括“未来的我”是不可分离的,我常常会想起我以前的同学、朋友、老师等,并和他们保持联系。他们陪伴我走过我的青葱岁月,或是物,亦或是人,他们充实了我的过往。虽然现在的我们都分割各地,但在我通往梦想的舞台路途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帮助我,与我分享或者传达经验。而我现在所学的知识,也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关联,他们融会贯通。这种种联系的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但我们彼此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

马哲读书报告) 篇2

马哲读书报告——知行的辨证统一

知行的辩证统一

——读《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部分论述》 摘要:人为万物之灵,其特点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想、会思维、行动受思维的支配。先思而后行,以知导行是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但由此也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是认识决定实践。的确,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认识与实践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二者往往表现为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实践才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与判断,文字简短精练,却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对读者感触很深。

关键字:实践 认识 关系 统一

正文: 为了提高我们实践活动的准确性,我们必须弄清楚实践与认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而要把握、探究“知与行”也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首先得明确什么是实践,什么是认识。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最基本、最早的、起决定作用的形式是生产实践,也即生产劳动。而认识则是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定义上看,我们就已了解到一点,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认识架构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决定认识,实践高于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论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有自觉能动性的,有目的性的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就要求它必须形成关于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实践改造自己是活动的发起者。这一点动物做不到,人是在以工具为中介对象的相互作用中,才逐渐形成了客体的概念,并意识到自己是主体,由此开拓了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强调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列宁在“笔记”中也论述了“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①,虽然在认识论中,认识,尤其是高级形态的理论认识即科学理论对事件的指导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但就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来说,时间毕竟是第一位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是因为正如列宁所说的:“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②。这就是说,实践之所以高于理论的认识首先是因为实践具有普遍性的优点,所谓实践的普遍性,就是指实践的共性,实践的规律性。毛主席曾说过,任何工作都必须首先突破一点,然后总结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这就是普遍性的优点。这种优点的发挥到现在也仍坚持着,无论在生产劳动,还是社会生活的变革,还是科学实验,我们都常常能听到什么东西先在哪里试点,然后决定推广与否等等。诚然,理论的认识也具有普遍性的优点,但我们也应看到,她之所以用有这种优点,也是由于它正确反应和概括了时间的普遍性而得来的。另外,实践之所以高于(理论的)认识,还在于实践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哪怕再正确的理论,它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只有实践,才是变革现实的直接力量,而且理论正确与否,是真理还是谬论,靠理论本身是分不清是非的。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见分晓,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一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理论的认识所不具有的。列宁在“笔记”中还写到:“为了要理解,必须从经验开始理解、研究,从经验上升到一般。为了学会游泳,必须下水。” ③这句话更加明确通俗地指出了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重要性,着 重地指出了脱离实践,是无所谓认识的。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要获得经验,必须从事实践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也只有在实践中去检验,并且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另外,为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认识,我们必须先从感觉、经验开始,先从感性认识入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直接反映,一切真知都从这里开始,理性的认识也是来源于感性认识的。它是由感性认识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④的加工后形成的。但即使是最表面、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总是认识的来源、基础,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总是认识的来源、基础。

总之,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与发展,是认识的源泉。

然而,认识对实践也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强调实践决定认识,但并不否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认识的因素,反映着客观世界,但也需要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

虽然认识在根本上依赖于实践,但在认识活动的发展进程方面又有着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规律。认识是主体观念的形成把握客体的活动,它可以与实践完全同步,但它也可以展望或回眸。例如,它可以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它也可以制定未来的方针、规划。也正因为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要想获得新知识,推进和发展原有认识,光靠实践已远远不行了。我们还必须学习,从书本上、从其他人身上等等,以间接的方式获取认知。否则,事事都要亲历亲为的话,只能重复别人已有的认识,而无法有所突破与创新了,而且又浪费太多的精力。

认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中国古代有许多哲学家都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如王夫子在当时就已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认为知行“并进而有功”,十分有见地。人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如果认识不能指导实践,认识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质”上,正确的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影响。如文革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口号的指引下,我国各方面都受到极大冲击,经济至少倒退十年,文化断层,民主法制受到践踏!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果断地作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前进;二是在“量”上,正确的理论指导的越多,就越会促进实践的发展。而如果错误的理论干涉地太多就会彻底破坏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也造成危害。还是十年“文革”这一例子,十年的阶级斗争,对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其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⑤这是从相对意义上来说,因为人的意识本身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客观世界来,但如果我们从唯物辨证法的转化观点来看,这是不难理解的,正如“精神可以创造物质”一样,我们的雷锋精神、长征精神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支撑、信仰,使我们坚持、再坚持,从而为社会创造出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爱国主义感情,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精神促使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它告诉人们客观世界“是什么”,而作为创造客观世界的意识,它则告诉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是一种对象性的精神产品。而创造客观世界的意识是一种意向性的,使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事先制定目标和相应的计划,从而更好的实现预定的目标。当代人类所处的客观世界除一部分是原始自然之外,无不打上人类实践活动的印迹,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正是观念的东西转化成了实在的东西,意识创造了客观世界。

“认识......认为在自己面前真实存在着的东西就是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现存的现实。(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人的意志、人的实践,本身之所以会妨碍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由于把自己和认识分隔开来,由于不承认外部现实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是客观真理)。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⑥这是列宁摘录《逻辑学》中谈到要把理论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这一认识必须是正确的、符合真实存在着的实践的。正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地位、作用的不同,我们才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照相式的,简单的、直接的、一次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列宁在“笔记”中也写到:“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 ⑦认识是无限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另一方面,进行实践活动时,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例如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将上级的指示与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慎重对待。

总之,就认识的来源、基础而言,马列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列主义哲学强调,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理论来对实践尤其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知与行,实践与认识,是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我们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好知与行这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而有效地从事现代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注释:① 《哲学笔记》 列宁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230页

② 同上

③ 《哲学笔记》 列宁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221页

④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62页

⑤ 《哲学笔记》 列宁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228页

⑥ 《哲学笔记》 列宁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232—233页

⑦ 《哲学笔记》 列宁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278页

参考书目:《马列著作选读》疑难问题解答 沈冲 高光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问题 苏沃洛夫著 章云译 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

《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初探 谷迎春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篇二:《马哲》读书报告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实践教学·马列经典原著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题目:矛盾之简述

—— 读《矛盾论》 有感

小组 代 表人: 张 文

院系专业班级: 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2010级1班

联 系 电 话:*** 填 表 日 期: 2011年10月5日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矛盾之简述

——读《矛盾论》有感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早源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工业无产阶级推动历史发展,最终确立了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辩证主义。两种世界观的对立进而引发矛盾论的产生,于是世界的核心本质随之确立——世界的发展存在于普遍的矛盾之中,矛盾间的彼此联系构成世界发展的网络。没有矛盾世界等同于虚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物质的运动以形式的存在而为人所研究,矛盾的普遍性以认清事物为骨架来支撑以辨别事物为核心价值的矛盾特殊性的灵魂发展,于是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质间的相互联系中建立起事物的运动和世界的发展,即一切存在的事物其核心寓于矛盾的发展更替过程中。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联系;发展;两种世界观

正文: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始终渗透于中国共产党的党史。长期的实践证明,中国能在解放之初至今短短60余年间实现划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思想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其意义很明确,即物质第一性,世界是以物质为基础,不以意识为转移,意识是对物质的特定反应。马克思在唯物辩证主义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关键的哲学理论,其中,就整个世界的发展而言,矛盾论最为典型。

事物的矛盾法则,既对立统一的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矛盾运动的过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其根本法则。在矛盾论之上的唯物辩证法是在见证人类一段时期的发展史后由马克思最早提出逐步完善至今的人类自然法则。其最早萌动于人类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即早期商品交换时期。当时的人们在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程度相对较低。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每一度跳跃,工业无产阶级不断推动历史发展,自然、社会和人类相互间既彼此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日显突兀,但很多问题人们拘于对表面现象的观察,对唯物辩证法尚未解决的问题急于寻求答案,同时发现对表面现象的理解易于解决人类生活中所遇到 的种种矛盾,这就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唯心主义,即形而上学(亦称玄学)。处在当时的马克思自然易于接受这种维心思想,然而在接受中不免产生疑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产生抵触,于是在长期的思考、实践过程中,两种宇宙观的建立颠覆了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矛盾论是马克思哲学的典型代表,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在积极学习马克思哲学理论后于1937年8月写下《矛盾论》,对日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至今意义深远。对此,矛盾论的价值可见一斑。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本质不同在于看待世界的不同眼光,唯物主义内在的看待事物发展的原因。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则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世界。认为事物除了表象(如数量、大小等)是一尘不变的,外部决定实质,属于机械的唯物论。矛盾论在宏观和个体两方面研究事物本身的同时结合了内部与外部对事物发展的联系。指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影响外因的变化发展。就像通过矛盾理论来研究宏观与个体的发展关系时,个体的变化决定宏观的发展方向,而宏观的发展有引导个体的变化。两种宇宙观的矛盾在世界一切事物之间存在,这就导致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而矛盾的起因又是其特点的先导者。在实际的事物发展过程当中,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彻底否定了一道的说教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判断一个时代甚至是一个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能以该时代意识为依据,相反,矛盾往往是解释这种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上,也表现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上。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形态更替也是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到一切生产力的高度,从而选择了一种必须遵循的社会矛盾变化发展规律。而矛盾的运动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民的意志表现出来的。

结合历史的发展,由于唯物辩证法中有这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两种宇宙观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普遍性的存在。于是人们通过不断观察,在不断的分析思考从而逐渐解决了找到矛盾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矛盾存在着特殊性,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就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而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回归到矛盾的普遍性上,所以矛盾就具有了一定的绝对性。这种绝对性、普遍性、特殊性将矛盾的存在意义

归结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这种矛盾的意义,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比如,矛盾可以运用到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微分和积分等问题。也就是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舍去其一,另一个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矛盾就是推动世界发展的特殊行动力,矛盾在不断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新的事物自然的代替旧事物的发展,所以新旧事物之间也就会产生具有代表性新矛盾的出现。

事物的运动以形式的存在而为人所研究,所以矛盾就以其特殊性来区别物之间的本质,以其普遍性和共同点来加强事物间的各种联系。由于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所以矛盾的特殊形式辨别事物的灵魂,而普遍形式认识事物的骨架。所以这种矛盾运动他的法则,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又不能脱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矛盾没有有无之别,只有大小之差,主次之分。矛盾又往往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不断发展,所以我们看待矛盾不能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意志,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选择更适合于眼前事物发展的矛盾来解决和处理问题。

矛盾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和事物发展的推进器。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和演变只要处理好和顺应其矛盾的变化规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科学体系,认知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实事求是的行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将矛盾的运动规律运用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过程中,终将实现物质和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参考文献: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毛泽东选集》1995年版

课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年修订版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1995年版

篇三:马哲读书报告 风雨飘摇中的民族资产阶级

——读《子夜》有感

摘要:茅盾先生所著《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主线,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国民党反动派和工农民主革命力量矛盾缠绕在一起,具两重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最终只能破产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革命文学、写实主义

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丙申年).7.4-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二、创作背景

三、内容概要

主角吴荪甫被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拉拢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碍了工业的发展,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实力的人,办一个银行,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他喜欢和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他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平息了罢工。最终卷入到了买空卖空的投机市场来,彻底破产。

四、读后心得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虽然吴是“工业时代的王子和骑士”,他的眼界也还是狭隘的,他所谓的“高大的烟囱如林,轮船在乘风破浪抱负”也只是中国“大棋盘”里的某一处的“小大小闹”,终究像他那样的民族资本家是难以负担得起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历史重任的。

此外,我们在读《子夜》时,还不能不注意到它的结构:宏伟严密且脉络清晰。它没有传统小说那种庞杂冗沓的诟病,它是集中一处或两处,一点或两点来铺盖、折射全局的。我们还注意到作家在首尾呼应上的匠心独运——开头吴府不可一世的气派,结尾“我们破产了!”的深沉的悲哀;开头吴老太爷提心吊担地来避祸,结尾吴家老小静悄悄、灰溜溜地去避暑。

《子夜》揭示出了作为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吴荪甫的两面的性质:他和帝国主义及其卵翼下的买办金融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华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的法则,谁也不能够改变或者动摇它。

当时在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托派分子曾竭力散播帝国主义的入侵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中国社会性质已是资本主义的反动论调。他们抹煞华洋资本之间的差别,掩盖帝国主义扼杀中华民族工业这样一个铁的事实,企图用“左”的词句来反对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达到他们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关于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刻划,给了托派这种谬论以有力的回答。

五、评语

《子夜》是“五四”以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站在时代铁高度,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历史地、具体地、深刻地反应了20世纪到30年代初期旧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子夜》的问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长篇创作方面的发展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创作已进入了成熟时期。

六、附注

子夜,即夜半子时,这书名正暗示着小说所写的故事是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当时的形势复杂严峻。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市场,帝国主义者,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嫁自身的危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与侵略,危及中华民族工业的生存。

同时,1930年爆发的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军阀混战,使百姓遭殃,农村经济破产,工商业发展也受到障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自己,加紧了对工人的剥削,这就激起了工人的猛烈反抗,罢工浪潮高涨。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势已燎原。这正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

篇四:马哲读书报告 论超脱的人生境界

——《庄子》读书报告

摘要:人要活得自在,就必须要突破时间,空间,生死的限制使生命从困境中超脱出来,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获得一种逍遥的人生。其实就个体的存在而言就是一个生命从开始到终结的过程,这就使得生与死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话题,有人说向古人学习就是学习死,向庄子学习就是学习超脱

关键词:突破,时间,空间,生死

谈庄子就不得不谈《庄子》,它属于道家的重要典籍。我认为庄子与儒家的经典有本质是上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庄子就是一本反儒家的著作。庄子生活在战国的中期,这个时候儒家和法家都已经成立,且在朝廷中发挥着作用.有人说一个人的思想必定会受他所生活的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但就庄子而言,他的个人思潮和生活背景依然是一个谜。即便司马迁说他于当时的学术无所不窥,但也有可能其他的学术在庄子的眼中如王阳明说的山中之花,自开自落。庄子根本就没有关注。《庄子》这本著作,其实更像是一本小说或者是神话故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整部书大多都是以寓言的形式在讲述,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或者是形象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用一个小事物来表明一个大道理。我觉得庄子的思想之所以表现超脱主要是因为他强调了人要活得自在,就必须要突破时间,空间,生死的限制。使生命从困境中超脱出来,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获得一种逍遥的人生。其实就个体的存在而言就是一个生命从开始到终结的过程,这就使得生与死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话题,有人说向古人学习就是

学习死,向庄子学习就是学习超脱【1】。

一 突破生死概念

(一)生死必然

生死是人生活早世上最在乎在世界,但是在庄子看来认得生死就是两股阴阳之气,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当两股气结合的时候,人就出生了,当气散开的时候人就死了。所以生与死完全没有关系只是气的两种不同的形式而已,也就是说人生活在世上也就没有了善恶之分。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说法在庄子中也是一点都站不住脚的。

庄子一他自己的经历为例,当他的妻子去世的时候,他的朋友去吊念,发现他居然一点都不伤心,居然在击鼓而歌,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就解释说,当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像其他的人一样大声的哭,可是后来我就觉得不对了,我的妻子根本就不存在,她只是草堆中的一股气而已,他现在只是回家了,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是 嘛,我为什么要哭呢?他说明生死只是宇宙中的必然事件,当你把生死的对立面抛开之后,也就能够释怀了,生即使死,死也就是生。

(二)生死自然

道家哲学就是自然哲学,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自然的天地,都应以自然为其基本原则,同样生与死的变化也是自然之道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非人为所能改变。生死就像一顿饭,该放下碗时就拍

【1】拍肚皮走了。

老子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何夫故,以其生生之厚”违背自然之命过分养生,反而害生,损生。因此老子又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在“通天下一气耳”的自然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极富超越精神的思想观。在他看来,个体生命的一切都来自于天地自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二 突破空间概念 【1】

【1】 刁生虎:庄子的生存哲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第32页 王少农.:读庄子有心得,群言出版社 2007.第30页

(一)空间的无限性

(二)空间的统一性

宇宙是个永恒的存在,在时空上都体现着无限性,宇宙又是一个真实儿具体的存在,他表现为天地万物的存在方式,是天地万物的总体,由此庄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统一于气的说法“通天下一气耳”,气反应了庄子对宇宙统一性的理解

【1】。在庄子看来其是弥漫宇宙的普遍存在,又是够成宇宙万物的基始元素。大自然的更替就是气三次质变的结果:“一变而为形体,二变而又生命的产生,三变而使生命死亡。如此周而复始,就像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自自然然而又无穷无尽”【2】。

三 突破时间概念

庄子首先就问,宇宙有尽头吗?如果有,那么过去的过去在哪儿,未来的未【2】

【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2页 刁生虎:庄子的生存哲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第172页

【2】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4 第106页 来又在哪,如果没有那时间就是永恒的了,那为什么人们还会担心时间会用完呢,人会死掉呢?庄子用这么一个小小的反问就打消了人们对时间束缚。

相比于人来说有的东西比如神龟一活就是几千年,一五百年为春,一五百年为秋这在常人看来是很长的时间了,但他接着又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等等,但又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那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认识自己的生死的吗?相比较而言人斤斤计较与自己这短暂的几十年得生命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时间只是相对的了,如果我们只是计较与时间的长毫无意义。

庄子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因而也演化出了两派人士,即拥护派和反对派。支持者说:“我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伟大的,庄子主张人与自然与周围的环境是一种和谐发展的形式,主张追求一种精神自由,主张摆脱物质或精神带来的束缚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喧嚣世界里的一缕阳光。”反对者则说:“庄子的思想固然有其值得称颂的地方,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积极进取的当代社会,他的思想也存在着极大的消极性,他追求的自由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之为逃避。”

庄子认为生死有如春夏秋冬的转换,纯属自然。不掬功,不谋利,更反对因追功逐利而祸及他人,“至人胜物而不伤,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他想劝育世人,摆脱掉物质以及精神的束缚。一个人如果眼界大,他的理想才会大,人生境界才会大。无所谓得也就无所谓失,就像是人生,每个人期许的归宿都是安稳。时至暮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说:“我别无他求,只希望可以有一个惬意安稳的晚年。”为了这样一个最简单的要求,我们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交换。一辈子的辛劳,一辈子的奔波,到最后的要求只是两个字,休息。我只想说人生是自己的,一辈子的时间投入浩瀚的历史长河,就像夜幕苍穹下的一颗星星,渺小微茫。我们有责任将它过得充实,而这种充实不是用欲望来堆砌。

参考文献:

[1]王少农.读庄子有心得[m] .北京 群言出版社2007.1 [2]刁生虎.庄子的生存哲学[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 .中华书局2001 [5]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04 篇五:马哲读书报告(mode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题目:《乌托邦》的分析与思考

——读《乌托邦》一书有感

任课老师:符丕大 邹瑾 戴升 上课教室:致高楼b101 学生姓名:解勇飞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0905020317 联系电话:*** 《乌托邦》的分析与思考

——读《乌托邦》一书有感

摘要: 托马斯·莫尔写的《乌托邦》一书是一部关于美好的理想社会主义的书籍,作者通过对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的描述,真切地表露了人们对私有制及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公有制及美好社会主义生活的无限向往,本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及其深刻的见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它的启发下,马克思等一批先进的社会主义者积极进取,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理论,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地朝着书中的美好社会接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个平等、自由的社会就会实现?? 关键词: 私有制;乌托邦;发展;利益;

最近读了《乌托邦》,颇有感触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 乌托邦与理想

(一)“乌托邦”的内涵

(二)乌托邦与当时的社会

莫尔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罪恶与黑暗,从而产生了对自由美好平等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书用了三分之一多的篇幅,描述了他所

唾弃的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国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莫尔认为应该从贫所产生的根源去反对,而不应从品所引起的后果去反对。因此,他得到的结论(也是全书中通篇强调的)是“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而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则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途径。在书中,作者对于这种社会状况的描述是以力求真实为标准的,同时他的一些观点也是真知灼见的。比如,他提出“国王们所关心的,是想方设法夺取新的王国,而不是治理好已获得的王国”。这样的说法,完全是站在一个超越一般高度的对于一个国家发达标准的重新考察,实在耐人寻味。但是作者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妄图“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具有普遍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方式是不足效仿的,这是由于他对于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答方式仅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面貌。每个民族的幸福就在于发展它自己的民族需要,它独一无二的个性。每个时代,每个社会在目标、习惯和价值上都彼此不同,文化是不可通约的。人们的确有许多东西是共同的,但个性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可能完全以一种方式去解决所有的同类问题。

(三)理想与理想的异同

理想和乌托邦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之所以能随着人类文明一起发展,不仅仅由于它们的普遍主义哲学预设。它们有一根本不同点,就是理想未必是无法实现的,而乌托邦则肯定无法实现。乌托邦永远只能存在于人类的意识和文字之中。乌托邦必然要有完美的性质,理想却不一定。现代化是许多不发达国家和民族的理想,但它并不等于人间天堂。追求这一理想的人也不一定将它视为问题的最终解决。理想不一定是现实的批判与否定,乌托邦却总是作为现实的对立面出现。由此可见,理想与乌托邦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有一共同的本源,那就是人类的希望与梦想的本能。理想是它的一般表现,而乌托邦则是它的最高形式。夸父追日,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则是它永恒的象征:追求完美,而不是达到完美。其实,正如鲍曼所说的:“① 社会主义和一切其他乌托邦都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性质,只有当它存在于可能的领域中,它才保有其丰富的生命力。当它宣布它作为经验实在已经完成时,它就失去了其创造力,而不是激发人的想像力。①[英]鲍曼.社会主义--积极的乌托邦[m].世纪出版集团,2007(8),316 乌托邦积极的功能是探索可能的东西,批判现存的东西,促进人类自我更新和改善。

二 乌托邦与中国

(一)乌托邦与近代中国 1.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自从西方资本主义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传统社会出现危机以后,如何评判资本主义的问题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郑观应认为:“②治乱之源,富强为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精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发现中国的不足,学习西方,引进现代性成果,改变中国的传统社会,使之逐步走向富强,表现了先进中国人现代化意识的觉醒。康有为根据进化论提出中国立宪法,设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嘉惠商民”,发展交通、邮电和近代工业,同时译商书、定商规,走向工业化;废八股、兴学校,传授科学文化,培养现代人才,以通过小康建设使中国走出“据乱”进入“升平”,表达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要求。为此,孙中山提出了民族主义和民主共和的主张。孙中山说:“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需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 国家权力为少数人所得,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致使社会处于严重的分裂与对立之中。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讲,不论是康有为的世界大同还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乌托邦色彩,并在追求社会平等中认同了社会主义。乌托邦体现着对超越现实的美好未来的追求,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在尝试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以后,陈独秀、毛泽东等先进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新的道路,他们找到了社会主义,并通过了数十年的艰苦斗争,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彻底地拯救了出来,从此,中国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诚然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与乌托邦中所描绘的社会还有很大差距,乌托邦或许对中国没有指导意义,但如果从理想性上讲,乌托邦在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着重②

要的意义。正是在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影响下,中国人对资本主义进行着判断,对超越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进行着追求,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传统大同、小康思想等新的时代含义,推动着社会主义观念的更新,进而实现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二)乌托邦与现当代中国

1.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供理论渊源

中国现行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上的,而乌托邦所描绘的社会与马克思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的最高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极其相似。④毛泽东本人并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捡起了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抛弃的一些乌托邦主义思想。拿对待资本主义问题来说,马克思本人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及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财富的必要,故而对于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来说,在感性上并不是绝对的敌视,至少在这点上它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而毛泽东则并不承认这种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现代化是两个可以分开的过程,但马克思却不这么认为,他的理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本身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而城市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主导力量;而毛泽东在对待城市化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认为革命的主导力量在农村,故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经典理论并不赞许,他的理论是农村的现代化,然后达到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共同目标——消灭城市和农村在各个方面的矛盾。所以单在这一点上,对待资本主义以及城市化和城市无产阶级问题上,毛泽东并不是完全继承马克思主义,而是融合了乌托邦主义思想——通过农民的意识来革命和改革。2.给当代中国的发展带来启示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众所周知,乌托邦所要求的社会是实现完全公有制,人人之间是绝对平等的,不存在两极分化,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既同情本国人民,也同情地方的人民”中国现在一直朝着共产主义努力,那么中国就必须具备(或者至少这样说)实现乌托邦所要求的条件。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因为只有在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中国才有可能实现共产主义(或者说《乌托邦》④(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54页 中所描绘的那种社会),我们常说人如果成功就必须要有毅力,其实一个国家要想成功更需要有毅力,这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毅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算高,也许还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高,这对于一个一心要发展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在这点上并没有按照社会阶段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先资本主义,再社会主义)发展,所以中国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见面临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遇到过的困难,而我们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国家也很早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方案。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我们就有可能把“乌托邦”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英]鲍曼.社会主义--积极的乌托邦[m].世纪出版集团,2007(8),316 [3]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5~922 [4](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54页

篇六:马哲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起的思考

关键词:量变、质变、发展、积累、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我们常常引用。它主要是说工匠想把工作完成好,就必须吧工具准备好。而当今社会很多人却不明白先利其器道理,他们急功近利,总抱怨自己运气不佳。可当幸运的橄榄枝真的向他抛来时,他却没能力抓住,让机会从之缝间溜走。可以想见若提前做好准备,不是用手抓而是找一大块布接,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所以使其器利是很重要的。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说是“量变质变”规律的一个方法论。“质变量变”原理讲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积累,直到超过某一个度时,物质的原有属性会改变,出现质的飞跃。所以量变的积累是质变所必需的,量没有到达一定程度,质变不可能出现。“利其器”就是积累的过程,其结果“善其事”便是质变的一种体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了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才可能汇成江河。就像伊凡·谭纳系列小说中的伊凡一样,他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中阅读书籍和资料,学习不同的语言,收集世界各地的组织。这样的种种积累给他做好了寻找传说中财富的前提条件。若不是他会说那美尼亚语,又怎会从凯蒂口中得知宝藏的消息。如果他没有参加了许多组织,又怎能在国家的追捕中寻找的庇护直到得到宝藏。点滴积累是成功的前提,再伟大的目标也要一步步去实现。

但是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结果一定是好的吗?如果事情做的过了,可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量变才能使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如果量变超过了度,导致事物的质变就改变了原有的初衷,可能使事物朝坏的方向变化。所以,我们在做事时需要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情况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希望孩子能健康幸福。但是有些家长给孩子的爱太多了,由爱变成了溺爱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又如《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希斯克利夫是那样深爱着凯瑟琳,但他却又将自己对凯瑟琳的爱化为无情的报复,深深的伤害了所有人。过犹不及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证明了质变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好的,需要我们注意做事的火候,以免违背初衷,伤人伤己。

做事时注意度的问题可以帮助人使出发点与效果保持一致。但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有时候当我们无法掌控量的度时,量变就会缓慢的朝向质变走去。就像欧布里德著名的“秃头理论”,量变到质变所需要的时间有时会很长,且程度又是极微小的,突变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当你察觉时事物的性质已然改变。

成绩不是瞬间一落千丈;朋友不是瞬间离你而去;家庭不是瞬间出现危机。周围的这些变化都是在悄悄的、缓慢的进行。我们可以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匆匆一样取下挂在脖子上的鞋子迅速出发,像嗅嗅那样经常嗅奶酪是否变质,像唧唧发现自身的问题之后勇敢面对。总之量变过程再隐蔽也有可能发现,质变结果再不好也有可能弥补。质变与量变的原理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能做的 就是利用原理让人生更美好。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读本》、《睡不着的密探》、《呼啸山庄》、《谁动了我的奶酪》、《金科玉律》

篇七:读书报告马哲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题目:异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读书报告

学 院

专业年级

学 号 姓 名

课程教师

上课教室

联系方式 外国语学院 英语3班 1015010324 董云云 吴晓番 致用302 *** 二○一一年五月

中国·南京

异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读书报告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了异化概念,这是整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发展过程中的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概念之一,理解异化理论是理解《手稿》的前提。同时,他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的阐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及其本源,同时也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下的诸多异化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异化理论,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和谐社会,消费异化,住房消费异化

一 写作背景及《手稿》梗概

(一)写作背景: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异化(alienation),源自拉丁文alienatio,含有转让、边远、脱离等意思。异化被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源于德国古典哲学,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异化的概念早已存在,但是一直到费尔巴哈为止,人们对异化概念的使用都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的。马克思认为在当时的德国,对宗教的批判已由费尔巴哈完成了,进一步的批判必须从对天国的批判转向对现实的批判,即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就是在吸收了费尔巴哈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现实生活中的异化的一种批判。

(二)《手稿》梗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括一个序言和三个未完成的手稿,形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1)序言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2)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这是《手稿》的精华之处,一方面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另一方面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意义。(3)第三手稿

共分为五节: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和需要;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1] 二 理论概况:

异化劳动是《手稿》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中取得了建立异化劳动理论的哲学成果。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表述的规律不是劳动的规律,而是异化劳动的规律,他具体考察了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变成异化劳动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从生产结果方向来探讨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劳动的对象化(即工人的生产)表现为劳动的异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不仅不能占有劳动产品,反而在产品中丧失自己,即:“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是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劳动者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p5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享受相分离。也就是说,异化劳动造成了工人的劳动与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大,他们自身的价值就越小,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是同时相伴出现的。

(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这是从生产过程方向来探讨的。马克思认为,对劳动者来说,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活动,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内在本性,人本应当在劳动中肯定自我,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在劳 动中感到幸福自由和愉悦,劳动是人的自愿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使得劳动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2 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p54】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这种异化的结果,就是工人丧失了自己人性,这就是人的自我异化。

(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与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这是从人的类本质方向来探讨的。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分析指出,劳动即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得以最终表现和确认。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只是单纯谋生手段,异化劳动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p57】这样,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于是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四)人同人的关系相异化 这是从人际关系方面来探讨的。马克思认为,因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和表现,“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就同他人相对立。”【p59】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一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别人,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既是一个人同他人的异化,也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同人的本质异化。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因为它属于资本家,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痛苦,但却给资本家阶级带来了享受,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已认识到,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总的来说,马克思通过剖析异化劳动,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论证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性。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革命力量是工人阶级,而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也提出他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 当代价值

在《手稿》中,“异化”的概念是以主客体关系为基础的,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

关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观点?根据这一理论,在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一方面,人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于自身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这一过程,人不仅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在改变自然的同时改变着自身?从这一观点来看,消费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使用和消耗过程,还是社会主体的一种再生产形式,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它创造的对象化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人创造的“自然”变得越来越丰富,人自身的主体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马克思本人并未就“消费异化”做过专门论述,在他的著作中,对消费的讨论总是和资本主义生产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哲学上的“异化劳动”的概念, ,可以为我们进行“消费异化”的研究提供某种借鉴和依据,另外他在《资本论》[3]中提出的经济学上的“商品拜物教”的概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消费”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而消费主义文化及其衍生的“消费异化”现象是一种有悖于人类传统文化的、带有负面价值的文化形态。它的存在已经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较大的消极作用。消费文化原本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在却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到憋闷并束缚着人们的发展。经过冷静的审慎和反思,我们发现,是像空气一样包围自己的文化发生了异化。所以,如何突破这异化的文化,由异化的消费模式走向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已经成为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产生原因

“消费异化”是指在消费主义思想体系下,人们以欲求而不是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作为消费的出发点,从而导致人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的丧失,导致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使人的本质异化到消费品上的人的物化状态。

(1)首先,消费异化的产生与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近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的需要不仅有了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为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第一,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把现有的消费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以便制造新的需要;第三,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就导致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加快了生产的步伐,也加快了交换、消费的步伐。

(2)其次,现代化大生产的劳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消费异化的产生,按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不仅使自然人化,也使人自然化。消费成了人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似乎人是为消费商品而存在的,而不是商品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这样,人与商品的关系完全颠倒了。

(3)第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日渐盛行对消费异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消费异化与异化的消费观念的传播与盛行有极大的关系。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同时也在向不发达国家蔓延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享乐主义伦理观将物质性或生理性的需要与欲望的满足视作是人生的幸福,因此,极端地追求物质的满足。消费主义的文化态度则把消费的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日益增长的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视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国家和经济繁荣的贡献和责任。

(二)中国现阶段存在的“消费异化”表现在:

(1)消费目的的异化

人们在消费中本应从自身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但异化的消费却表现为主体从占有的欲望、炫耀夸示出发,为了消费而消费。在消费中,人们无视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人的真正需要,只专注于去满足占有物的无限的欲望。比如,有些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而只是为了显示自身的身份地位、炫耀财富,专注于去满足无限占有。甚至认为对物的占有就等于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拥有。贪婪的欲望,随着物质产品的不断获得而愈发膨胀,异化了的消费目的永远不会被满足。

(2)消费心理的异化

消费心理的异化表现为,消费者本应进行某种消费,但因为一些原因放弃原来的消费意愿,不得不违背自身意愿进行消费。消费心理的异化,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许多无奈的消费、被迫消费等表现出来。个人的消费本应根据自身的需要、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虚荣,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有时,我们不愿去消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消费时,违背真实意愿的消费也是一种异化的消费。

(3)消费行为方面的异化

消费对象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通过消费行为来实现的,消费行为的本义也就在于实现需要,但异化了的消费行为违背了消费行为的初衷,损害了消费主体、客体及环境等。

从个体消费行为看,在“我买故我在”的影响下,异化的消费行为表现为超越自身条件和能力的消费、过度的消费、无节制的消费、恣意的消费等等,造成了财富的大量浪费、资源的大量损耗、主体健康安全的损害等等。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主体的消费行为本应是可持续的、是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但某些消费行为却异化成对自然无尽地消耗、无情地攫取、疯狂地掠夺。当前不少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就可以折射出人类消费行为异化的苦果。

(三)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消费异化”

(1)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居住条件成了城镇居民的普遍消费追求。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住房消费应立足于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目的,住房消费既要保障人民的正当的住房消费需求,又不致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分化愈来愈大,这为我国住房消费异化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难,以及新贵阶层对豪宅的狂热追求等现象,都说明我国住房消费已出现异化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反思。

(2)现象和危害

我国城镇住房消费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住房市场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市场供应的高价位的商品房比重过高,经济适用房供应严重不足。这种消费现象反映出我国住房市场已不是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而是以满足少数人的高消费心理欲求为目的的异化消费。二是房价长期虚高不下,严重背离市场的价值规律,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房价的增长,以致人们抱怨“中国是美国的房价,非洲的工资”。住房消费异化的结果必然是人的“精神家园”逐渐丧失,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异化,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住房消费异化破坏了我们的生态家园。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豪宅大宅的高消费追求,不仅不适应初级阶段的国情,而且必然会过度消 耗我们有限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加重我国的生态危机,影响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消费异化使人在对物的过分崇拜、高度依赖中丧失了自我,导致“房奴”越来越多。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本性,要求社会利用各种方式去诱发人们的物质需求,把大量虚假的物质需求强加于人。在大众媒介的诱导之下,在跟随社会的潮流中消费者完全迷失了自我。

(3)摒弃“消费异化”

面对消费异化的现实,我们既不能持消费悲观主义态度,因消费异化忽视消费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又不能持盲目乐观态度,放弃对消费异化的人文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应该是劳动者和占有者、生产者和享用者的统一。人应该既会创造,又会享受;既会生产,又会消费,即人是能自由、合理、科学地支配财富的完整的全面的人。所以,提倡合理消费,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提升,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对于住房消费,必须根据我国的人多地少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首先我国的住房消费模式应该是以满足人的基本居住需要为主的消费模式;其次我国的住房消费应该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消费模式,应当体现出市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

因此在今后住房消费结构的调整上,应该体现出尊重生态价值、积极协调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将欲望消费、奢侈消费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层面,建立起符合国情、民情的消费结构。所以,我们应当在认真研究现阶段住房消费问题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道德的手段,引导人们的合理消费观念,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使消费结构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逐渐转变,重构人的精神家园,共建和谐社会。【参考文献】:

1[]王良铭编著,《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精选导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p52,以下皆引自该书,只注明页码。

篇八:马哲读书报告 矛盾的诸多特性

组长:常立节

组员:李----【矛盾论】读书报告 通信0901班 姓名学号 2009010374 娟 2009010379 刘 玉 2009010371 在看完《矛盾论》之后,我们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下,说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我们认为要想深刻的理解矛盾论,就要理解矛盾论的诸多特性,包括: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1、写作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矛盾论》是毛泽东1937年4月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演稿的一部分,与《实践论》一同构成毛在延安时期的两篇重要哲学论文,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刚刚结束,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之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十几年中,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到以王明为主的“左”倾冒险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在探索中历经了很多波澜与挫折,同时也亟待总结经验教训,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上统一全党的认识、指明革命形势,为抗战艰苦任务的完成和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奠定思想基础。

毛正是深刻认识到了党内昔今所存在的思想方法的错误根源是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背离客观的教条主义,或僵化理解套用马克思主义、或长期拒守自身的片断经验,使得所提路线方针政策完全脱离中国革命的实践,严重阻碍革命进程,所以在阅读大量马列哲学著作后,以《矛盾论》、《实践论》等论文为批判教条主义和反思中国革命历程做出哲学总结,为延安整风运动作理论铺垫。所以我认为毛写作《矛盾论》的革命现实需求比单纯的理论意义要显著得多,了解其写作的明确针对性与目的性对我们深入认识这篇论著将有极大帮助。

2、主要内容概述:

文章论述的核心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原则——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规律。毛以马恩列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并充分结合自身对军事、政治斗争经验和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阐述了两种宇宙发展观。指出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而且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而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并且阐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含义;重点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通过反复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论,着力批判教条主义者的错误。

明确指出矛盾的共性绝对和个性相对以及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③论证了矛盾主次关系的原理,包括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两者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两者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④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讨论过程:

1、关于“内因决定论”的困惑:

文章讲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而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其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即所谓“内因决定论”。

这一论断就使人产生了疑惑:如何来解释“矛”与“盾”这两个对立事物自身的发展?矛因盾的坚硬而变得更为锋利,盾因矛的锋利而变得更为坚硬,双方的发展进步都须依赖并且促进对方的发展,若按内因决定论,那么使得矛往锋利方向发展的内部矛盾性又是什么呢?从内部难以找到合理答案,而盾作为外部事物的存在才是矛得以发展的动因。

而系统科学论告诉我们“系统只有与外界保持连续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免于枯竭。因而外界环境对于系统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其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一个孤立、封闭系统是不可能维持其存在和发展。”所以事物运动和发展源泉和动力不单单在于其外部,也不完全取决于其内部,而是存在于该系统内外部的相互关系中。只有经过事物内、外因协同作用,事物运动和发展才有可能。并且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其内因和外因作用的相对强弱是随不同场合和时期而变化的,有时是内因在起支配作用,有时则是外因,有时又很难区分,因而应做出具体分析(这也是毛本身一再强调的),不能一概而论。

2、关于“矛盾主次之分”的再探讨:

文中所论证的由于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必然存在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多年来受到质疑与反对最为显著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在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抓对“主要矛盾”而导致了党长期工作重心的偏差和路线错误,给国家命运、人民生活造成重大灾难。

比较归纳二者的异同 :

1相同点:二者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二者在自己的矛盾体系中都居于支配地位,都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性及其发展过程;都讲的是矛盾的不平衡问题,都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特殊矛盾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和均衡论;二者都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 2不同点:①二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的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容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②二者的外延不同。主次矛盾就是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双方的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③二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二者的方法论要求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既要防止主次不分,又要防止“单打一”。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的两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分清主次,把握本质和主流,不能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更不能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并且文中所提的这种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关系也使得现实中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标准变得模糊。例如,今天这个事物是主要矛盾,但到了明天,它也许就会变成了次要矛盾。你认为你抓住了主要矛盾,也许别人认为你抓住的是次要矛盾,或它已变成了次要矛盾。中国曾经徘徊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与搞政治运动、坚持阶级斗争之间,对何者为主要矛盾有过艰难的争论与认识,与这一思想的深刻影响有密切关系。

3、关于“质变决定论”和“斗争绝对论”的反思:

文中谈到任何事物都有“相对地静止”和“显著地变动”两种运动状态,前者为量变,后者为质变,只有通过质变状态才能达到矛盾的解决,并同时强调了斗争的无条件

性和绝对性。毛这一认识的社会意义是深远且具决定性的:社会没有质的变化,没有“显著地变动”是难以真正前进的,而这一变化中始终伴随的是“斗争”,人民必须“善于斗争、敢于斗争”。

感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建设和谐社会,自然要造舆论,对和谐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但我们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仅靠和谐理论的宣传是不会有社会和谐的。社会的和谐要靠切切实实地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我们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为保持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上,我们虽也有很大的进展,但仍明显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革。现在许多社会矛盾都与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问题有关。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价值法则和利润法则支配下,必然会有企业破产,有劳动者失业,会发生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扩大,为了把差距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作用。再比如,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和腐败变质直接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紧张,甚至发生局部的对抗冲突,其原因自然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则在于政治体制、干部制度等改革严重滞后。一个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贵族阶层正在形成,这是最为全党全国人民堪忧的隐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群众)服务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马哲材料分析题 篇3

第一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这一理论(指马克思主义——引者注)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材料2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材料3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很多西方人反思美式自由市场主义的弊端,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2008年10月17日,马克思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在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 已告售罄。致力于学术著作出版的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许埃特伦普夫说,今年年初以来,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已卖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连银行家和经理们也开始读《资本论》,“马克思现在绝对火”。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尤尔根·施特隆普说:“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依据材料阐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经久不衰”。

3、马克思主义何以经久不衰?许良廷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概括地说,这是因为它是一个发展的科学真理。这种真理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是人类文明特别是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最高结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才使它真正建立在坚实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简言之,这个理论依客观事实为根据,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其基本框架是站得住的,是推不倒的。这种科学性还具体反映在马克思主义自身固有特点上。这些特点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动力、基础和条件,而且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机制。那么,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固有的本质特点呢?其一,实践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依赖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能够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因此它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僵死的教条。

第二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材料2 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材料3 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第三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胡锦涛同志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报告会上,有这样一段动情的讲话。他说:革命先驱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豪迈誓言。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烈士临刑前,挥笔写就了成为千古绝唱的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了根,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观和价值观。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中,有两位红军战士的事迹特别令人感动:一位是刘仁堪同志(1895-1929),江西莲花人,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并入中国共产党。井冈山斗争时期,任莲花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县委书记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井冈山斗争

时期,任莲花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县委书记等。929年5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就义时痛斥敌人,被敌人割去舌头,他就用脚1929年5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就义时痛斥敌人,被敌人割去舌头,他就用脚趾蘸着自己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后牺牲。

另一位是伍若兰同志(1903-1929),湖南来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未阳县妇联主席。1928年春参加湘南暴动。1928年1 1月任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妇运科科长。1929年2月在圳下战斗中被捕,在赣州英勇就义时,敌人割下她的头颅挂在城门上,剖腹挖出腹中的婴儿。她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痛斥敌人。她说: “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赣江水倒流。” 材料2 邓小平:“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材料2 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厂,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材料3 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

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fi1版社1956年版,第642页)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对待马克思主应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应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在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第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人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一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能说是科学的理论。材料2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且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列宁:《什么是“人民只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请先对材料1中的观点作出评价结,并对材料2中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进行解释。

3、结论。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理解。

第二专题: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古希腊哲学家把物质理解为水、火、土、气等东西。材料2 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材料3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结合上述材料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哲学意义。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物质”的理解。

1.材料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物质具体形态比作世界本源,缺乏科学依据,具有盲目性.材料二:机械唯物主义--具有形而上学性,虽本质上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是以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缺乏科学性.材料三: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全面、运动及联系的眼光看待物质世界,融合辩证法的思想,是目前较为科学的世界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指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此物质是抽象的,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并非马哲中的“物质”,而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第二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波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最终构成要素”。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乏“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2 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材料3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指出材料2和材料1的区别,说明材料3的观点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物质和精神”的理解。第三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巴门尼德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则进一步提出: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为了论证他的观点,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然而芝诺却断言: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芝诺说: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如此类推下去,以至无穷。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材料2 芝诺还提出了“飞矢不动”的论断。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这样,飞矢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把无数静止的点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所以,飞矢实际上是不动的。根据上述两个命题,芝诺得出结论说: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甚至连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运用书中原理分析“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的错误所在。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认识。第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猪孩”王显凤当妈妈了!1974年1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父亲是聋哑人。父母忙于每天的生活,无法照顾她。一天她从床上摔下来,不知不觉爬到了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一起拱在母猪肚皮底下吃起奶来。这样,王显凤开始了与猪为伴的生活。模仿猪的行为。她的事情被报道以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专家对她进行教育和治疗。专家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发现这个11岁的孩子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智商仅39。

工作人员把她带到美丽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喧闹的街道开眼界、长见识,让她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她衣食住行生活能力。后来全国优秀教师姜云香把她领回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教育她。7年后,经全面科学测定:王显凤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智商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70正常人的最低水准。1995年5月,她结婚了。2002年5月2日,她还有了自己的小宝宝。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王显凤在从“猪孩”变成一个正常人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解。第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

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

2、分析过程。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考研马哲必背 篇4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划分辩证法、形而上学

1.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关键点:从“八个统筹”切入谈树立整体性和开放性观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原理:

(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2)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万能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一国两制;文化多样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原理:(1)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斗争性是相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不间断的 联系: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3)方法论意义: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区别、有针对地处理问题 原理:(1)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矛盾性质特殊

矛盾地位与作用特殊

矛盾解决形式特殊

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

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3)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普遍性:即共性,无条件的,绝对的 特殊性:即个性,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相互联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正视矛盾,不回避,分析,解决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的解决矛盾的关键

坚持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秩序,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

关键点:统筹兼顾,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手抓”;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

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和辩证关系:

含义:主要矛盾:处于领导和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领导、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辩证关系:两者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善于抓关键看主流

5.原因和结果

关键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羊吃草”和“割羊草”;摩擦生热;同样的结果但原因不同

原理:(1)含义:原因: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事物和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特点:前因后果性

因果制约性。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方法论意义:因果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多因多果,符合因果

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增强实际工作中的自觉性、预测性、调控性

6.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点: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视机遇的重要作用

原理:(1)含义:必然性: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含义不同,地位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次要、外部的原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

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统一: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支配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现象和本质

关键点:九方皋相马“在其内而忘其外”

华佗治病透过病症表象直达病因本质

原理:(1)含义:现象: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外在表现

本质: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内部联系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现象:表面的,个别的,可感知的 本质:内在的,共性的,要靠抽象思维把握

统一:本质决定显现

现象表现本质

(3)意义: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

8.万能原理:实践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科学依据

建设学习型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选择的过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原理: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9.真理的具体性原理:真理和谬误、成功和失败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点:要具体对待真理,不能抽象对待真理 原理: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条件,真理变成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使得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真理:全面的,历史的,一元的,是一个过程

10.真理与价值

关键点: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原理:(1)含义: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

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辩证关系:区别:真理:主观合于客观

价值:客观合于主观

统一: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两者相互引导,相互结合

(3)方法论意义: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实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关键点: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决定了认识和实践必须相结合。

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基础

关键点:自然界和人的关系

人改造自然地物质活动

不当的实践活动会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原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人的不正当实践方式引起的,应当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坚持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关键点:“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历史的客观必然和人民的主体选择 原理:人的实践活动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事物的发展规律同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3.辩证否定观原理

关键点:正确对待当前文化建设的态度

对待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态度

原理:辩证的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否定之否定原理)

关键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

人生发展和成功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的辉煌历程

原理:(1)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

内容上: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形式上:事物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方法论意义: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实现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关键点: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掌握全面、丰富的感性材料

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立统一

(1)对立:含义不同、地位不同: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

作用不同:感性认识:认识事物现象

理性认识:认识事物本质

(2)统一: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依赖于感性,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感性有待于发展到理性,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两者相互渗透:感性包含理性

理性含有感性

两者统一的基础:社会实践

6.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关键点: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不断调查研究

原理:认识和实践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的过程。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算完成。所以,人们在形成正确认识,即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7.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点:艺术创作中、个人成功道路上情感、意志、幻想、灵感作用

名人立志故事

原理:(1)含义:理性因素:包括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感性因素:指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2)作用: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作用

表现: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现:动力,诱导,激发

(3)相互补充,共同促成认识的发展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原理: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量变质变规律

上一篇:乡村少年宫辅导员考核下一篇:经济学案例分析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