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越来越高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秋天,越来越高(共5篇)

秋天,越来越高 篇1

而秋天,仿佛一只幸福的猫。她悄然地靠近你,伸着懒腰,无声无息,美得让你窒息。

从来只以为,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而收获不收获,则另当别论了。这样一个丰美之秋,花朵早已艳过了,果实也红透了,有的人丰衣足食;有的人,却一无所获;有的人,半收半失。不是因为没有成熟,而是因为,那枝头上最后的一枚红柿子,你未必就能如愿以偿地全部得到。

是秋天,越来越高了。

就好比你的爱情,先是春发,夏开,秋收,冬藏。现在正是爱情的秋天,反而,你感觉爱情也高了,远了,像那秋天天上的云,一下就变得飘渺起来。或者说,风日洒然,美得近乎寂寞了。

或许,爱情早在多少年前就早已收获过了,而现在,需要收获的是不再浪漫的生活。这种沉甸甸的感觉,来自你历练的人生,秋天,也恰恰适合了人到中年这样丰盈的岁月,不再年轻,不在娇娆,不再青春年少。以往的失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在几度的错误中成熟,学会不再错过那最美的风景。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生活,其实真的就是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停停走走,才会风光无限。

就仿佛走在秋天的田埂,远远望过去,那一丛丛芦花开了,白花花的一片,清风拂过,阵阵秋香迎来,田野上的爱情正浓,彼此地醇过,让甜度深入,和秋色深深的相融,让一次次浓浓的爱意来临,那种幸福,那种愉悦,那种爱的甘美和快感,欲罢不能,情不自禁。爱情,也就成为了秋天最美的一部分了。

“蒹葭秋水,伊人何在?”,爱情,一如这芦花,洁白,美丽,丰硕,灿烂。因此,每至秋天,这芦花里,都会有我对你倾诉不尽的眷恋之情

也许有一天,芦花还会再开了,萧瑟的秋风里,再也寻不到你的踪迹,也许是我们都想默许彼此一个平静吧,但谁又能说,这份平静的后面没有里边的忧伤呢?就象这芦花一样,年年都要开的,思念总是会如期而至的。苦涩的岁月里里,那芦花承载了多少浓情和爱恋?

而在这个秋天,最大的收获,竟然是遇到了栀子。

不知何时起,它竟俏萧然地开在了我的窗前,尽管,那是晚来的芬芳,尽管,已错过了最美的花期,也许是今年的季节晚些,它却依然为我而放……而似乎,我和它也有了一份深深的默契,彼此珍惜着晚来的秋缘,于是,在你的世界里有我的芳香,在我的芳香里有你的呼吸。

风动栀子香,情比桂花浓。每日每日,以往并不经意的栀子香气越发袭人、越发诱人了。仿佛听到它的喃喃细语:闻到我的花香,我就听到你来过的脚步。只稍稍一会为我停留,我绽放自己的美丽你就看的见,我的香气只为你。

在这样一个越来越高的秋天里,我最低的幸福就来自这样一盆以往视而不见的栀子,它突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给我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那是怎样一个沁人肺腑的香呢!就好比一种爱情,深入你的内心,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以至于,你的整个身体里都会散发着它甜美的味道。这也许就是爱情的味道。

秋天,越来越高,爱情,越来越远。很多珍贵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低下头来寻找,抬起头来仰视。而这个秋天,让一切,重又美了起来。生活归于安详,爱情归于平静,痛苦归于寂寞,烦嚣归于平淡。

“越活越低,低到尘埃中去,去寻自己,算是,我为了我。”

秋天,越来越高 篇2

然而,随着婚庆公司越开越多,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却在不断缩减。目前无论是花店还是广告、设计公司都在跟婚庆公司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竞争激烈市场,婚庆公司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从提供婚礼一条龙服务开始走向主题婚品的定制和销售。

“市场确实很大,生意却不好做,从零开始更是困难重重。”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共同的看法,一年下来新开张的很多,但在第二年淘汰的也很多。

模式之变——从人脉到晚会

2000年以前,婚庆公司采用的是人脉模式,简单说就是做朋友的生意,接到单子后临时找司仪、婚车等,自己抽点佣金。

2002年后,国外的婚庆道具开始流入国内市场,婚庆公司开始买各种道具来布置婚礼现场,这种模式也出现了弊端。公司仓库越来越大,道具越买越多,道具更新非常快,只办了几场婚礼就会淘汰,最后挣的钱全花在了买道具以及租仓库上了。

2005年左右,婚庆公司开始采取花艺模式,同样的道具配上不同的鲜花,就能营造出不同的效果。这种模式虽然解决了道具更新快的问题,但也存在弊端,很多花店看到利润后,也杀入婚庆市场。

2008年,设计师开始进入婚庆行业,婚庆公司开始打造各种主题婚礼。主题模式一出来,也就是一个多月,其他婚庆公司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来,跟风复制非常迅速,而且同一主题的婚庆价格差距非常大。

到了2011年,婚庆公司开始走向了创意模式。创意模式在综合以往婚庆模式的元素外,会根据新人不同的情感经历做个性化设计,让每一场婚礼成为新人的专属婚礼,但费用相对较高。

2012年新出现的晚会模式的婚礼,对声、光、电效果都非常注重,而且对现场布置也要求更加立体化。

竞争加剧——美发、广告等企业争相进入

婚庆行业从2006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当时的一些花店、广告公司都开始转型,进入到了婚庆行业。

最近,剪影美发造型机构创始人沈慧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成立以“婚庆造型”为核心的技术力量团队,积极布局“婚庆造型”这一细分市场。“如今结婚的年轻人对婚庆有着全新的理解,他们开始追求婚礼造型上的个性化和特色化,这让我们看到了这块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沈慧表示,虽然婚庆公司已经很多,竞争也很激烈,但专注于美发造型的却是凤毛麟角。沈慧认为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拥有“婚庆造型”专业团队,可以根据新人的服饰装扮、婚礼现场等设计各种潮流发型和造型,这方面的专业性是婚庆公司和影楼美发师无法比拟的。

造型团队将以“婚庆美发造型”为核心,整合化妆、摄影等方面的资源渠道,逐步实现一站式婚庆造型服务。沈慧计划拓展细分市场,并不会把婚庆的所有业务揽上身。“专注于美发造型,术业有专攻,婚礼策划、现场布置、摄影摄像等都可以寻求与专业公司的合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每家公司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家会得到共赢。”

“我们原先是一家广告公司。”LILI婚礼策划总监黄晓敏表示,“只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婚庆行业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很大的。”“广告需要创意,婚礼策划同样需要,正是这个共同点让我们成功实现了嫁接,把经营广告公司的模式成功复制到了婚礼策划行业。”

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有不少婚庆公司选择了转型,开始经营婚礼用品。新人对婚庆用品,如喜糖、请柬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追求个性化婚礼,延伸到了追求个性化主题婚品,而专门经营定制婚品的商家还很少。

趋势展望——个性定制

从婚礼现场的布置到司仪、摄影摄像、化妆师等人员的安排,再到婚车的租赁,所有和婚礼相关的环节,都可以通过婚庆公司完成。婚礼已经从一个简单的仪式,上升为一台综艺晚会,需要各种专业人士来配合。

为了给四处打听,货比三家的新人制造独一无二的记忆,个性化婚礼方案正不可阻挡地袭来,成为婚庆公司发展的潮流。个性定制婚礼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现在新人不仅追求吃好、布置好,更加追求独一无二的婚礼文化。80后非常注重婚礼的个性化,未来90后对这方面的要求将更高。

个性定制婚礼的费用要比传统婚礼高出许多,主要是针对经济实力较强的客户群,这容易导致客户群狭窄,应该根据客户的预算来做,如果把无法承受个性定制费用的新人拒之门外,对企业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利润解析——净利润20%左右

一场婚礼净利润有15%-20%。目前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以往请一位主持人只需要800元左右,但现在大多要两三千。相比之下,做展会、晚会、庆典类单位活动的利润远比婚庆要高。

婚庆市场的利润比较稳定,10%-15%左右。很多人都认为婚庆暴利,只要创意好挣钱就很容易,其实不然。主题类婚礼一般要忙上3-4个月,个性定制婚礼起码要筹备5个月左右,从前期的沟通到方案的初步确定以及到后期的修改、效果图的制作、道具的准备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战线拉得很长,这样一来婚庆公司真正拿到手的利润就薄了。

个性定制类婚礼需要用到的元素比较多,有时候为了保证效果,提高满意度,会选择比较贵的道具,成本控制不好,利润就只有10%左右了。许多主题性婚礼的道具都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成本更低。

婚庆“围城”——行业或迎洗牌潮

每年都会有很多新手涌入这个市场,第二年就被淘汰的也很多,行业换血率非常高。这个行业看似起点低,但运作起来不易,创业者不要轻易尝试。如果有创业者感兴趣,不妨寻找细分市场,做好自身的定位,如专门做主题婚礼来跑量或专门面向高端客户做婚礼个性定制,或者就是延伸出与婚庆相关的产业链。

目前,行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不光是资金,还有行业专业化程度。婚庆行业已经相对成熟,创业者要进入不仅要细分市场,更要学会资源整合,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善于借助其他专业公司的优势。

回归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篇3

我是一个民族感情相对强烈的人,对部分港人的这种取态,初时亦无法理解。香港人可以积极参与保护钓鱼台运动,但对香港受殖民统治却可以甘之如饴。钓鱼台只有鸟和鱼,但香港却居住着几百万中国人。

我相信,内地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某些港人的取态。他们觉得中央对香港已十分优待,既不用香港负担军费,又有CEPA方面的政策倾斜,为何有的港人仍诸多猜疑?

其实,带着这样的情绪,并不利于两地的融合。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这个矛盾,从而恰当地调整自己的取态。这样才更有利于香港的真正回归。

首先应该承认矛盾,才可以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邓小平先生是清楚知道矛盾所在的,否则他也不用提出“一国两制,50年不变”了。

我倾向于把香港的回归,理解为养子回归生母的过程。如果生母同时又是养母,那母子之间的感情当然不成问题;但现实却是: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超过100年,香港是在英国统治期间,逐步发展成一个大都会的。新一代的香港人,大部分在殖民地社会长大,受殖民地教育影响,接受了一套英国人的价值观,要他们回归祖国,一开始当然会感到格格不入。

中国虽是香港的生母,但母子被强行分开了这么久,儿子亦长大成人,所以理性上虽知道这个才是生母,但感情上不可能一下子就转移过来。

再者,两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如要一个长期生活在大富人家的养子,回到平凡人家的生母处生活,一时难免会不习惯,甚至产生抗拒情绪。

此外,两地的政治制度亦存在实质上的差异。建国以来,无论是“大跃进”还是“文化大革命”,其间出现的很多情况,都曾在港人心中留下阴影。

邓小平先生理解香港人有什么担忧,所以容许香港可以独自实行资本主义,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港人治港,而且把过渡时期订得十分长,可以50年不变。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的回归不能说不顺利,即使英国政府亦得承认,一国两制已在基本法的框架下,得到基本的落实。这10年里,虽然出现过一些风波,但全部都被特区政府所克服。香港人亦在此过程中逐步认清了自己的处境,摸索到将来可以走的门路,逐渐建立起信心。

另一方面,这10年里,内地发展神速,经济上达到小康水平,政治上越来越开明。不少香港人喜欢上内地消费、做生意,以至找工作。他们对内地的猜疑与抗拒正在日渐减少。

从历史的角度看,10年并不算一段太长的时间,香港回归所取得的进度已经不错,越来越多的港人对祖国有了认同感。因此我们不用操之过急,只要中国继续改革开放,两地的差距会日益减少,回归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

秋天,越来越高 篇4

周六和周日,都是周末。而我现在的周末却是和几年前很不一样了。

过去的周末,下午和晚上我都是在牌桌上的,还有句经典的自我广告词:我不在麻将桌上,就在去打麻将的路上。如今的周末,麻将桌上已经不见我的踪影了,这一改变已经整整2年,而改变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却是我们人生价值观的转变,只有当我们去认识生命原来可以更精彩时,你就会有愿力去把当下设计成新的起点!现在的周末,我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去和各地企业交流学习的路上。闲暇的时间,喝茶,看书,聊天交流更多代替了以往娱乐或美容的时间,而且身心轻松愉悦,那种内在的喜乐让我对生命充满感恩。以往虽然每一次麻将之后都会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但又每一次被“麻瘾”唆使到牌桌上,很难改变那种状态。而今,我会觉得生命如此珍贵,我,不能浪费!改变的方法就是:创造新的生命圈子,改变思维,让思维觉知在高意识层次上!

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能量不断消耗和获取的过程。很多人会在“认命”的意识形态下安逸于现状,即使生活很苦很累,很痛苦或者很无聊也不愿意或没有勇气去改变当下的状态,让生命的能量不断处于消耗下降的过程,而不愿意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自己的生命能量不断的补充和提升。

改变其实就是念头的转变,思维一旦有效,念头就会转变。在我们起心动念间,我们的生命能量就已经开始消耗,我们虽然可以通过身体的营养来补充一些体能,但是生命的能量组成还有我们的慧能和德能,德能如树根,慧能如树干,体能如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枝叶才能繁茂。所以,修慧能和德能才是让我们天长地久、健康幸福的根本。当我们的起心动念就能开始觉知在高意识层次思维时,我们的慧能、德能就自然会加持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内心祥和、快乐幸福,生命能量的消耗也就自然减少,而且会让生命的能量得到不断的补充。学用《道德经》的路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断清理自己内心杂念,扩大心量的过程,也是修我们慧能和德能的过程。2年前,我就在一念决定戒掉麻将开始至今,我生命的圈子全然更新。在学用的路上不断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虽然,这些惊喜都是我觉察到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不是需要去修正,但是,每一次修正的过程我却是感动而满足,因为,我的心在告诉我:我并不比原来差,而且越来越好了!确实,事情的发展过程真的是越来越好,因为我发现自己能敢于去承受原先我并不愿意“低位”的领导心态,不断平衡和妹妹、同事在工作中的关系;发现自己常常能在外在环境的变化中让自己“甘于示弱,勇于示弱,善于示弱”的不争觉知中不断平衡;更发现自己在经历一段段过程之后内在的喜悦和祥和。思维一旦有效,遇到什么情景都会觉得“没有关系,会有办法的”。让自己永远成为那个问题的解决者的觉知,思维的管道全息能量越来越丰盛,“三宝之光”、“四善方法”、“是不法则”、“配天之徳”等等智慧的能量,在学用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我的生活和工作,虽然仍然有不完美,但是,却总是感觉会越来越好。家是道场,企业是道场,周围的环境是道场,只要我们能有这一份对生命能量的觉知,感受到正能量场域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生命喜悦,那么,我们就要去坚持,去守护,更要去付出,因为只有让自己成为那爱的管道,天地的慧能,德能才会流经我们的生命,滋养我们的生命。

学用的过程也是对生命了解的过程,它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到众人中去,放到社会中去,放到世界中去。当认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有如此丰富而紧密的联系时,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有了更多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提前几十年思考死亡,我们的人生将更会有意义的觉知也是我们的高意识层次思维。

高意识层次思维,会让我们的思维有效,让我们越来越好!世界越来越好!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张瑛

农村心血管死亡率为何越来越高 篇5

更值得重视的是,农村居民死于心血管病的病例逐年上升,目前农村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已经从2005年的174/10万升至2013年的294/10万,增长率接近70%。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伟伟明确指出:农村已成心脑血管病重灾区。

缺乏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与管理

《报告》将高血压列为导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事件频发的头号危险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6亿,尽管15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高达24%,但患病知晓率却不足40%,管理率更是只有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农村对高血压的知晓与管理不足问题极为突出,“虽然农村有大量的高血压患者,但由于出现症状时间相对较晚,因此很多人在没有出现症状前根本不会主动测量血压,更加谈不上诊断和干预。”

王继光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农村居民在60岁以前从没测过血压,而即使有些人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也没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农村很多人都把高血压当成与感冒类似的疾病来治疗,一旦服药几天后发现血压回到正常状态,便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也不再继续服药和治疗。实际上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现后必须通过长期服药来对血压进行持续的控制。”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王继光表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高血压患者虽然坚持服药,但却没能对血压进行正确的评估,又或者仅仅靠服用短效降压药,因此也没能实现全天24小时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高吸烟率引发心血管疾病频发

《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从2005年便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013年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更是从前一年的39.32/10万飙升至66.62/10万,增幅接近70%。

在王继光看来,除了没能做到对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之外,农村居民吸烟问题日趋严峻,也是导致农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控烟管理与教育大多集中在城市,实际上农村的吸烟问题更加突出。”王继光表示,目前城市中成年男性的吸烟比例通常在40%左右,而农村则是绝大多数男性都在吸烟。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项目报告》显示,中国15岁以上总吸烟人数为3.56亿,男性总吸烟率为62.8%,农村人群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城市人群(分别为29.8%和26.1%),有接近60%的农村成年男性都在吸烟。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首要因素。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每天吸2~4支烟会比从不吸烟者患上心肌梗死概率增高50%,如果每日吸烟20~40支则会使这一概率增加8倍。

基层医疗水平亟待提高

在2015年8月刊发的《柳叶刀》杂志上,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发布了一篇关于全球188个国家健康预期寿命的学术论文,文章指出,脑血管疾病和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导致中国人健康损失的两大最主要因素,2013年有接近5700万中国居民死于这两类疾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工作之所以形势严峻,一方面与国民的健康意识与生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行的医疗制度密切相关。

“近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之下,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院的硬件条件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十分缺乏足够数量的优质医务人员,这导致很多基层地区,特别是农村对紧急、危重疾病的处理经验明显不足。”高润霖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解释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方法是病人发病后尽快送到医院,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又称PCI),尽管PCI比溶栓治疗的效果要好,但是大部分医院不能做PCI,因此只能尽快溶栓,而全国能做溶栓治疗的县医院只有40%。

“我国省级以上医院的心肌梗死病死率为3.5%,地市级医院为6.5%,而县医院则超过10%。”高润霖表示,要想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防病和救治能力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另外还有一个亟需改变的状况是:优质的药品也必须提供到农村去。”高润霖说,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但很多大医院开出的药品,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根本拿不到,这也导致很多人选用其他药物或被迫停药。

上一篇:写出你眼中最美的陶渊明下一篇:采购管理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