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的英文是什么

2025-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终结的英文是什么(推荐5篇)

终结的英文是什么 篇1

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国开终结考试版]

(专为国开中央电大网上终结考试定制答案)

参考答案一:

一、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人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是义务的客体。所以,全体人民通过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幸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虽然目前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但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主流和本质,同时也代表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每个劳动者都是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为自己而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平等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分配方式上,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制形式相联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同时,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难看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客观上要求集体主义,要求在道德建设上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第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一般地说,市场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同比较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相联系,向社会提供有一定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服务并为社会所接受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是很成熟和完备,但它完全可能而且也更应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制约下,更好地运用其经济运行机制,使每个市场经营主体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并在这种服务中不断实现自己的利益。显而易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倡导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要求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

核心。

第三,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目的与手段、权利与义务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在私有制条件下,目的与手段是分离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分离的。为少数剥削阶级成员谋利益是目的,而广大被剥削阶级成员为其效命是手段;权利表现为剥削阶级的特权,义务表现为被剥削阶级受奴役。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目的与手段、权利与义务获得了新的统一形式,它们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人既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是义务的客体。没有谁只是权利者,也没有谁只是义务者。这种状况反映到道德上,必然要求倡导为人民服务,要求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也可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道德,就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

第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的凝聚力。在我国古代,很多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有“爱民”思想,一些进步著作也有“人民性”。这些与劳动人民相联系的内容,正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民主性精华和优秀传统,但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对上述思想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明确“人民”的范围之后,提出

“为人民服务”的命题。为人民服务,从语言上看,通俗明白,适于在人民的最大范围中普及;从内容上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从实践上看,简便易行,形式多样。

为人民服务既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市场经济等所要求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的凝聚力,那就应当给其注人新的时代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的自觉性,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二、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参考答案二:

一、答: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长期提倡的一种高尚道德。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为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要求革命队伍中的每个人和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相互关系的新型道德准则。在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带动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风尚。全国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又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带到了城市,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我国具有充分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为国家的富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这就从经济和政治上为在全体人民中更加普遍地提倡和推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规范和调节市场活动的同时,也要用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和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健康发展,约束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扶贫帮困、扶弱助残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也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在我们社会里,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务高低,人人都能够而且应当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二、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参考答案三:

一、答:第一,由于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的核心是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的,因而它是与道德基础的本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历史性篇章,用简明而深刻的语言,科学揭示了革命队伍内部同志之间、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实质,凝炼概括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忘我奋斗的崇高思想道德。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以贯之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在1956年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过我们党的长期实践和有力倡导,它已拥有深厚的道德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了。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之所以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方面的反映。由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技术、文化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公有制占主导地位,还允许其他所有制存在,还要发展市场经济,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多重性的复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讲为人民服务,实质就是讲还利于民”,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的生产、分配最终都要符合人民利益的实现。这正是道德基础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在。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之所以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因为它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市场经济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协作,需要“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导向原则.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要变成商品,一定要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即,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必须有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得到正当合法利益的过程中,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必须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这有助于引导人们处理好竞争和协作、自立和监督、效益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克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不道德行为;有助于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功利原则.可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导向原则,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客观规律.它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基本道义之所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因而也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基础本质的要求。

二、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参考答案四:

一、答:为人民服务之所以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因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道德力量是巨大的,它是社会诸道德之总括,它能够统摄社会诸道德的全部内容反映当今社会道德生活的现实。

首先,从“为人民服务”道德基础中,可以引申出真正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们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即通常所说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统筹兼顾。人们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但二者又不是平列的,集体的共同利益是人们的根本利益。人们通过增进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来实现和扩展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构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现实基础,与社会主义道德基础的本质相吻合.而“为人民服务”这一道德基础.恰恰反映了它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它还反映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利益的一致性。

其次,从“为人民服务”道德基础中,可以引申出契约道德原则。契约道德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道德。在现代西方社会里,契约关系已成为支配各种领域人与人关系的主要原则,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契约道德的思想,可概括为“诚实守信、和合协同和责任感”。从诚实守信看,诚实守信、实践成约是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是各个领域中人们实现平等、公正、自由交往的现实基础。这是社会道德基础本质之要求。从“和合协同”思想看,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再从责任感看,责任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责的道德感。责任感无疑是市场经济的重要道德基础。可见,契约道德所讲的“诚实守信、和合协同、责任感”,它意味着要求别人为我服务是诚实的、和合协同的、认真负责的,而我为别人服务,也必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诚实、和合、负责的态度对待之。这恰恰是“为人民服务”的深刻意蕴所在。

最后,从“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基础中,还可以引申出权利与义务平等相互性的道德原则。道德的本质特征首先应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平等相互性关系的,而任何鼓吹人与人关系单项性的观点是非道德的。我们发现在西方的一些理论家那里,就权利与义务平等相互性的思想却是深刻的。如康德提出的道德原则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则可以说是对于平等的相互性的经典表述。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关于建立一套以权利平等、机会公正和照顾最少受惠者为主要公正原则的思想也是很深刻的。因为这一思想所确立的前提,是在既确证个人自由权利的优先性、又突出对个人自由进行恰当的社会限制的必要性的同时,来强调个人平等互惠、社会的统筹兼顾.其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秩序和稳定。所以,如果我们落实到体制安排上,形成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作为道德发挥作用的基础的思想,则很有借鉴意义。而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来看,它恰恰意味着人我权利、义务平等和互利,即社会成员间的关系是相互服务,这从根本上消灭了权利与义务分离的状况;它同时意味着人的价值是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统一,或说人的价值互为目的和手段,这也是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说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为他人服务”。

二、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参考答案五:

一、答: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第一,它体现了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道德”就是使人们能够时时处处想到别人、国家和社会,服务他人,使他人能够因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这样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精神,就是能够为他人奉献,所以它是符合道德的根本要求的。

第二,为人民服务,其含义还不只是一般地为他人服务,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三,为人民服务还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它既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也与向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有必然联系。

重视人民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人民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原则。尤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而且能够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二、为人民服务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现实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充分尊重价值法则,尊重主体独立性的基础上,更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建立在为人民服务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关心、谅解、友爱、信任。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尊重劳动者利益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商品经济,竞争经济,更是服务经济。商品交换是一种劳动的交换,也是一种服务的交换。因此,为人民服务,就能为广大群众接受。为人民服务不是不讲个人利益。搞合法经营,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第三,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指导着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实践集中体现为职业道德的水平。为人民服务贯穿于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因此,它有力地促进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参考答案六:

一、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

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够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会贯通在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形成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和一切先进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应当大力提倡的高尚道德。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新时期的一个新发展。

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斗,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一个根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强调人民的利益,是同强调社会主义的利益相一致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再一次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把“我是人民的儿子”作为他对人民的信仰和尊重。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其深刻含义和丰富内容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相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一、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因此,在贯彻和实践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时,应当特别考虑为全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依照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参考答案七:

一、答:所谓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道德建设的灵魂,他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统率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

道德领域中所有的道德现象都要受道德核心的制约和规定,并以这一核心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我们的道德建设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具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曾深刻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同时也是对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初步概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和他的战友们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同时,继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

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重申“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党员的最高准绳”,直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体上反映了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核心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正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作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

二、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所产生,又为巩固和发展这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虽然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等,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关系的主流和本质,它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也是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发展相一致。

三、为人民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

市场经济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经济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国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就应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并且应以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平等友爱、竞争激励、共同前进的关系为基础,这决定了它所需要的必然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为依托,这便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之核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人民服务理所当然成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为人民服务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

四、为人民服务是实现道德价值的动因和精神支柱,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从众多的先进楷模的行为中可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核心,就是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只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千百年来被反复提倡,并为社会各阶层所认同和笃行,成为贯穿始终的道德价值动因。

五、为人民服务实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人们沿着社会主义道德的阶梯,不断向上攀登

为人民服务内涵广泛,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用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我们的社会,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都应当并且能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综上所述,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我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地位,着力发挥其对一切道德现象的统帅作用,并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积极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终结的英文是什么 篇2

自上世纪教学大纲提出“淡化知识”、“淡化训练”以来, 诸如“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的说法也就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规训力量的真理式陈述, 似乎技能训练的真相业已在这一命题中得以了呈现。然而, 随着语境的变换和知识类型的更替, 这一命题原来所具有的实践效应, 如警醒人们规避题海战术式的机械操练, 消减语文教育过度的形式训练以及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任务似已完成, 而其所蕴涵的“机械操练”这一关于“技能训练”的表征, 却使得技能训练呈现出了简单化、机械化、减弱化的趋势, 同时也在“技能训练”与“人文”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必要的二元对立, 甚至于从根本上否定了技能训练的合法性, 并阻滞了人们进一步探索技能训练本体的有益尝试。为此之故, 这一看似真理式的陈述, 正在遭遇合法性危机,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界学人对其进行了质疑和反思[1]。

然而, 由于大多数的质疑和反思还停留于常识和经验水平, 鲜有系统的关于技能及技能训练的学理阐释, 这就使得人们依然在“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这一思想的束缚下不得解放, 对“语文教育要不要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应不应该淡化”、“技能训练与人文滋养对立吗”等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上也仍是心存疑虑, 裹足不前, 更不用说在教学中科学践行技能训练了。

破除关于技能训练的魅惑认识, 从学理上审辨“技能训练”和“机械操练”之异同, 是科学践行技能训练、解禁人们思想的关键。本文以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技能”及“技能训练”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先从学理上廓清语文“技能”及“技能训练”应有的内涵, 然后再着手辨析“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这一命题, 最终为语文教学中科学践行语文技能训练提供学理依据。

技能有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这在心理学界已是共识。在对动作技能的认识上, 心理学家分歧不大。但就心智技能而言, 不同心理学家使用相同术语, 但所指却并不相同。在我国,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心智技能观有以下三种: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把“心智技能”看做是“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2]的能力,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作用于外部环境的一种实践能力, 按心智技能复杂程度的不同, 加涅将心智技能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区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J.R.安德森在区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 将难以言传的程序性知识称之为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的存在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测出来, 由“如果/那么”形式表述。由于产生式表征的条件项和动作项既可来自外部, 也可来自心智内部, 因此安德森所指心智技能既包括加涅所指的对外实践的心智技能, 也包括用以支配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策略。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根据前苏联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和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中的相关认识, 指出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3]。这就意味着心智技能是指向于个体内部心智的、调控个体思维的大脑运作方式, 此一说法与加涅的认知策略有相通之处。

尽管三家学说对心智技能本体的认识不同, 但显然, 安德森的理论是目前心智技能学说中的集大成者, 它既囊括了加涅心智技能中的“概念和规则的运用”这一部分, 也容纳了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所指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综合三家学说,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 笔者认为, 心智技能范式至少有三种:第一, 基于刺激物外部特征的知觉水平的模式识别, 此即为加涅所说的“辨别”;第二, 基于概念、规则的理性水平的模式识别, 此为加涅所指的“概念和规则的运用”, 也涉及安德森学说中产生式表征的条件项的运用;第三, 动作步骤的执行, 此为安德森学说中产生式表征结果项的执行, 既包括指向于外的动作步骤的执行, 也包括指向于内的大脑活动方式, 而后者与冯忠良教授所指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相通。这几种心智技能按其内在关系, 构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前后相继的层级关系:基于刺激物外部特征的模式识别—基于概念的模式识别—基于规则的模式识别—基于模式识别的动作步骤的执行, 后一层级均以前一层级的掌握为前提, 是在前一层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 S-R联结的建立, 虽与心智过程无关, 但由于它是所有心智技能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知觉水平的模式识别即辨别是以联结为前提的) , 因此, 作为非心智技能的技能学习, 它在教学中应有一席之地。综上, 笔者认为, 教学中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三种类型:一是建立联结的技能;二是模式识别技能, 包括知觉水平和理性水平两个层次, 理性水平又包括概念和规则的运用两种类型;三是动作步骤技能, 包括外部动作步骤和心智动作步骤。

对应于上述技能分类, 语文教学中技能训练的类型有三:一是建立联结的训练;二是模式识别的训练;三是动作步骤的训练。技能类型不同, 技能训练的目标、条件均有所不同。

建立联结的训练指的是学会对外部特定刺激作出特定的外部反应, 即在外部刺激与外部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就语文教学而言, 即是建立形音、形物、音物等联结, 如看到拼音“ɑ”发音为“啊”, 听到“dɑ”的音写出“大”字等。其实质是S-R联结的学习, 其目的在于习惯的养成, 刺激的反复呈现及外部强化 (严格的奖惩) 是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模式识别的训练指的是学会辨认和判断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4]。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一种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 模式既包括言语形式模式, 也包括言语内容模式, 前者如文体类型、文本结构、写作手法等;后者如母题、事件脚本等。通过模式识别, 我们对事物所属类别作出辨认和判断, 因此, 正、反例的提供在模式识别学习中必不可少。动作步骤的训练是指学会顺利执行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它实际是做事、运算及活动的规则和顺序的现实运用能力。就语文教学而言, 它指的是人们进行听说读写言语活动时的外部活动形式及“外化”于物质化活动中的大脑内部的心智活动, 主体是人们进行听说读写言语活动时涉及的心智技能。变换操作对象的按步骤练习在动作步骤训练中必不可少。

对上述三种技能训练内涵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之后, 可以发现, 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联结技能、模式识别技能, 还是动作步骤技能, 它们都需要借助大量的练习和反馈才能得以实现, 只不过在练习的方式上, 不同类型技能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一般而言, 技能训练中练习的设置应该数量充分, 难度多样, 安排合理。学习之初练习的速度要慢, 问题要精, 具有典型性, 关键是要让学生获得概念、规则、操作步骤陈述形态的正确心理表征;待进入程序化即产生式表征阶段之际, 则要用较大量的练习来进行加深、巩固、提高和熟练, 此时要变换多种题型或情境, 逐渐加大难度, 以增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及程序性知识的灵活性和熟练性。一旦进入到自动化阶段, 即能习惯性作出反应, 即时准确判断模式类型, 能自动启用相应条件下的操作步骤时, 说明技能已经定型、纯熟, 可以进入下一技能学习, 而不必重复再学, 不必卷入题山习海。借此可以认为, 有明确任务要求、分类型、分步骤、讲条件的科学技能训练与漫无目的、不论类型、不分阶段、不讲条件的机械操练、题海战术不可同日而语。

在有了关于“技能”和“技能训练”科学内涵的认识之后, 笔者认为, 技能训练与机械操练不能简单对应, 两者在学习心理机制、归属的学习类型及学习结果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 从学习的心理机制看, 机械操练与心智无关, 是与行为主义学习观相匹配的常用教学方法。技能训练则更多发生于心智领域, 是需要用认知科学领域理论予以解释的教学方法。

行为主义者把学习当做反应增强、获得行为经验的历程, 认为学习与学习者心智中观念的拓展无关。学习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人类如同动物一样具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就可能重复发生”这种天赋的特性。因此, 学习就可以被简单地表述成新行为的获得, 而与心灵中的事件无关。即便如斯金纳这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虽也不否认学习者的内在经验可能发生某种改变, 只是他仍然认为没有必要用这类现象来阐释学习过程。因此, 对行为主义者来说, 重点不在于如何获得新的“知识”, 而在于新的“行为”是如何获得的[5]。在教学情境中, 行为主义者感兴趣的不是学生如何理解概念和规则, 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做某些事情, 诸如正确回答问题、根据老师要求拼出或写出单词等。学习者可以在并不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意义的情况下, 仅仅靠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来进行学习。题海战术正是这种学习的典型反映, 学习者可以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 仅通过对同一题型的成百上千次的操练, 获得题型与反应的联结, 从而达到准确解题的目的。

这显然与我们前述的技能训练相去甚远。技能训练的三种类型, 除建立联结的学习以外, 模式识别及动作步骤的学习均以掌握相关知识、以大脑中观念的拓展为前提。模式识别技能的形成, 其主体是以对概念和规则的把握为前提的;而动作步骤的形成, 首先要以模式识别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 还要求学习者对动作步骤的合法则性作出判断。显然, 模式识别及动作步骤学习均涉及个体心智领域及认知结构拓展的问题。就语文教学而言, 建立联结的技能仅是语文基础技能, 如拼音、识字、写字中很小的一部分, 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的是模式识别技能和动作步骤技能的学习, 是与心智有关的技能学习。学界以“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为由淡化、排斥语文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不说张冠李戴, 也至少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其二, 从学习的类型看, 机械操练是无意义学习, 技能训练则主要是以有意义学习为追求目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了要学习的新知识, 而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意义来源于有意义的符号学习, 对同样的学习材料, 有的学生可能产生机械学习, 有的可能产生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了非实质的和人为的联系。一般来说, 机械学习容易在三种情况下发生:第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无意义, 学习者只能依靠联结, 通过人为的机械联想来学习, 这种学习难免带有机械性;第二种是学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 但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应的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的知识, 没有适当的知识基础, 即使是有逻辑意义的材料, 对学习者来说也构不成潜在意义, 这样, 不能进行同化, 只能通过字面上的联系进行机械联想, 也必然导致机械学习;第三种是学习者缺乏意义学习的心向, 缺乏主动地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不肯动脑思考, 不求甚解, 旧知识得不到改造, 新知识也得不到实际意义, 那也会发生机械学习。[6]

由是观之, 三种类型的技能学习, 除建立联结的技能学习, 因其学习材料本身缺乏意义而天然具有机械训练倾向以外, 模式识别和动作步骤的技能学习均涉及有意义学习材料, 应是以有意义学习为追求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有意义学习材料并不必然导致有意义学习, 这两种类型的技能学习机械与否, 还取决于学习者是否能将当前技能学习中涉及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发生关联, 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语文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应根据我们前述科学技能训练的要求, 分类型进行, 以有意义学习为追求, 而不是以题海战术为途, 沦有意义技能训练于机械操练之境。而学界对“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之认识所以呈一边倒之势, 可能与对“技能训练”的误用有关, 误将题海战术、机械操练作为技能训练的唯一方式了, 而将其主体的有意义的模式识别和动作步骤学习置于了视野之外。

其三, 从学习的结果看, 机械操练产生的是近迁移, 技能训练产生的更多偏向于远迁移。

近迁移是在初始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高度相似、大量重叠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操练因不涉及心智, 忽略认知过程的参与, 其迁移必然依赖于情境之间的相同元素或相似的特征。当各个情境拥有相似元素, 并且也要求相似的反应, 那么迁移才可能发生[7]。因此, 近迁移必然要求初始情境与迁移情境之间存有清晰、明了的关系, 以便学习个体一眼就能认识它们, 否则, 即便有相同元素存在, 如果学生认为情境之间不存在共同性, 也不会发生任何迁移。

与之相比, 远迁移也涉及一个迁移情境, 但是这一情境与学习发生的初始情境有很大不同。远迁移是在初始情境与迁移情境不相似、几无重叠的情况下发生的。技能训练的主体, 即模式识别和动作步骤的学习均以相应概念、规则和产生式的掌握为前提, 较之具体情境, 它们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一般性, 可在更一般意义上表征不同情境, 因此, 同一概念、规则和产生式可以支配显著不同的行为, 从而为远迁移的实现创造了条件。通常情况下, 这种迁移往往是有意识发生的, 是需要付出心智努力的。简言之, 技能训练较机械操练抽象水平更高, 因而迁移的空间和灵活性也更强。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习个体有意识地对抽象物的高级技能迁移, 而不能将眼光仅囿于靠联结就能自发发生的低级技能的迁移。因此, 从实际效果来看, 技能训练与机械操练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技能训练不同于机械操练。

技能训练与机械操练的殊异之处是较为明显的。然而, 多年来, 实用理性较为凸显的语文教育界出于知识实践的需要, 似乎在还没来得及作更多学理辨认的前提下, 就匆忙地认定了“技能训练就是机械操练”。这无疑让技能训练蒙受了不白之冤, 可谓有了“诬名化”技能训练的嫌疑。其造成的实际效果就是撼动了技能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中心位置, 人为地割裂了“技能训练”与“人文”的内在关联。最为糟糕的是, 在“技能训练就是机械操练”盛行的年代, 科学的技能训练无以遁形, 玄妙笼统的感悟体验充斥语文课堂。在重拾先祖“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千年古训中, 教师们幻想学生在感悟体验、涵泳沉潜中怡情自得。可是, 书读百遍难得其要的学子却也冲动着要抛弃“无所作为”的语文教师, 他们越来越以为可以疏离于“无所收获”的语文课堂, 天真无邪地视语文课程为可有可无的存在。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语文教材、语文研究等等与语文有关的一切似乎已然或正在遭遇着“去尊严”的存在。在这种境况下, 还寄希望于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文精神、性情陶冶, 岂不是缘木求鱼、强人所难?因此可以说, “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的认定及其带来的实际效应, 的确成为了近年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症候, 有必要在学理识别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 有理有据地将其予以“终结”。

实际上, 技能训练不是机械操练, 不是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 而是分类型、有阶段、有序列、有条件的有机发展。它意味着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 意味着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境界提升。它书写的是有自主、自觉意识的大写的“人”字!科学的语文技能训练不是题海战术, 不是被动反应, 不是人文的对立, 而是有着明晰的知识系统, 有着可操作化的行为步骤的认知活动。它是获取人文的基础, 是心灵升华的依托。语文教学中的技能训练不是多了, 而是名至实归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科学技能训练太少!

为此之故, 我们认为, 正确认识语文“技能”和“技能训练”的科学内涵, 抛弃关于“技能训练”的不当前见, 走出“技能训练是机械操练”的有害误识, 摆正“技能训练”与“人文”的关系, 是找回学科尊严, 摆脱学科困境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学的未来走向不是要淡化技能训练, 而是要更快更好地研究和实践科学技能训练, 切实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益, 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荣维东, 于龙.“理性反思、科学实践”:语文课改走在路上——近五年来语文课程研究热点综述与趋势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6) .

[2]R.M.加涅.学习的条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39.

[3]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87.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03-205.

[5]D.C.菲利普斯, 等.学习的视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4.

[6]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28.

双管制终结什么? 篇3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就中欧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重新达成协议,现存的十种中国输欧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将如期于20口7年底结束。与此同时,中欧双方决定将启用为期一年的“双重许可监督制度”。

历经三年波折,中欧纺织品配额制终于走到最后期限,有专业人士称此次终于让中欧纺织品贸易之间的配额管制“寿终正寝”。

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体系本该在2004年12月31日就彻底结束。作为纺织品第一大国,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随即猛增。2005年上半年,由于大量来自中国的胸衣、套头衫等产品抢关出口,导致对欧纺织品出口激增并大量积压在欧盟港口。随之而来的,是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激化。欧美相继威胁要根据中国加入wT0所承诺的特别保障条款发起调查。最终,中欧于6月10日签署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中国同意自动减少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量,对中国十种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定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这十种纺织品包括棉布、T恤衫、套头衫、男士裤子、女士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和亚麻纱。时限至2。07年底为止。

今年6月12日,中国商务部与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就恪守2D。5年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按期取消输欧纺织品配额即已成为中欧双方达成的一项共识。在7月22日欧盟经济部长会议结束之后,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的经济部长皮尼奥说,欧盟各国的部长会谈到深夜,最后的结论不是延长配额期限,而是研究一种能确保平稳过渡的机制。最终,“双重许可监督制度”作为一种过渡措施出台。

中欧“双重许可监督制度”的实行,将为中美纺织品配额取消提供范本和现成的思路。根据两国之间的纺织品协议,美国将自2009年1月取消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

放心大胆接单?

“在广交会上放心大胆的接单吧”,商务部一位人士在回答媒体对“输欧产品实现双管制”的疑惑时如此“大胆放言”。

就在国庆前,虽然并没有不良消息传出,业界对于输欧配额是否能真正取消产生质疑,甚至在欧盟方面比较正式的表示一定会如期取消输欧配额管制之后,关于“输欧配额管制延期”的猜测也一时间颇有市场。这种如今看来的过于谨慎和并不必要的担忧正是原于现阶段仍实行的配额制——这是在配额理应取消后又强加的延期管制,而责任全部推在中国出口的“剧增”上。

那么,双重管制是否真的能让中国出口商吃上“放量”的定心丸呢?

“我们没有这么乐观”,正在参加广交会的广东东莞日升制衣厂老板郑志才告诉记者,“我们也不期望靠量来赚钱,现有的接单量已经足够我们生产大半年的了,我们现在接单要接好单,否则没有精力生产”。他所谓的好单指“单件利润高”、“客户信誉好、事少”。据记者了解,郑志才的企业近年来效益般,主要是工人流失严重。而即便是这样的企业,在对“接单”上也表现出更多谨慎。

事实上,中国输欧纺织品配额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可以简单恢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对欧潮水般出口的盛况。“双重许可监督制度”的引入,正是为了缓释欧方的担心:在理论上,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将重回自由状态;而在实际操作中,这是一种仍在密切注视下、不得放纵的自由。

原本因“量”而延期配额制,如今又因“不限量”而进行双重管制,那么管制的是什么呢?似乎是个悖论。虽然双方政府人士都已经言之凿凿,“双重管制不管量”多少仍令人疑惑。

双管制如何管

据10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有关方面将按照新协议,在明年与中国外贸部一起实施一个共同的进口监察制度,所针对的是几种成衣制品。按照新办法,有关方面不会对来自中国的纺织产品实旋一个进口上限,但是会监察真正的贸易量。据悉,协议将在目前的配额制度2008年1月1日到期后生效,有效期年,涵盖了T恤、套衫、胸罩、上衣和男式长裤等八种产品。

就在欧盟委员会发布上述消息当天,中国商务部召集部分地方省市的外经贸系统官员、主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以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主要人员,在北京召开关于2008年对欧纺织品出口管理问题的内部会议。

10月17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纺织工业协会、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发文公布了《2008年对欧双边监控纺织品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六条资质标准包括:在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境内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从事纺织品出口贸易二年(含)以上,依法纳税的般纳税人,上年度输欧纺织品对欧盟出口1万美元(含)以上: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方面连续三年没有违规行为,符合有关商会、协会的有关行业自律要求。

可见,新制度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商务部对纺织品出口管制的完全放开,除了继续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对出口总量进行实时监控外,商务部将实行出口企业资质认定。这六种“资质”认定对许多企业来说已经形成“门槛”。

门槛还是保护

“管制”一词在中文语义中本身具有“管理、约束”之意,但是无论在双方新协议规定的内容中,还是商务部有官员多次对媒体的表示中,“不会有数额限制”是被强调的重心。那么,此次的“双重管制”到底是新设立的“门槛”还是确保“不限数量”的保护措施?

据了解,“双重许可监督制度”也曾经运用于解决美日汽车贸易争端中,其目的实际上是加强出口企业的自我控制。双重许可监督制度实际上就是从被动配额转为主动配额,要求商务部和商协会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和管理。

这种“双重许可监督制度”可能会给出口商造成额外的负担,导致手续繁琐、官僚主义盛行等。商务部曾表示对于“物种资质认定”经确认会在10月中旬公布,截至记者发稿前,仍未见发布。

但是,业内人士分析,“双重许可监督制度”的真正意义不是如今大家表面所看到的“不会对数量有限制”,恰恰是通过通过双方监控,增加双方信息沟通与透明,减少中国纺织品欧洲压港象像重演的可能。从这层意义上说,正是要避免数量的放纵。而至于如何才能通过监督达到有序出口,这还要等待细则的出台以及对实际发生情况的解决。

无疑,输欧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并非一马平川,与其说依靠企业的自制力,还不如说考验政府调节引导能力。此外,“门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作用,企业不应表面看到自己是否“受益”,而是应该认识到只有提高门槛才能保护好优质出口企业,从而保证出口有序,避免悲剧重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说,对于中国纺织企业来说,新办法比配额管理更为宽松。至少出口受限的纺织品类别由10类降为8类,这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最终的目的是双方纺织品贸易的完全开放。

渴望真正自由贸易

“什么时候给我们也给我们小企业多一点机会7”,正在参观广交会的浙江嘉兴某蓝印花布生产厂家的销售经理付靖说,她在广交会上看到来自非洲一些小国家的企业也在“摆摊”,主要经营民族产品,生意很是火爆,她埋怨到“難道我们的水平连非洲也不如吗?为什么我们出口就这么难?”

她的这种想法也许正是许多游离在“国家入眼”范围之外的企业主们的想法,小企业往往被看作“廉价低质”、“恶性竞争”、“抄袭”、“跟风”等不良代表,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并非所有小企业都如此,正相反,有的小企业非常具有特色,专门开发些特色产品,但是在起步发展阶段,他们在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

中小企业对“公平”自由贸易的渴望比优势企业更加强烈,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得到国内环境的“公平”。在配额年代,他们要为购买配额付出巨额成本,如果在配额取消之后他们彻底被排斥在外,连花钱买权利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显然有失公平。

而山东某知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大企业来说,公平自由的尺度也许更小,尤其当进出口贸易要涉及政府部门的时候,“限制多,要求多,处处都要小心”,因此,“感觉压力很大”。

夫人的英文是什么 篇4

Her ladyship will not be pleased when she hears about this.

撒切尔夫人:罢工失败带来的政治后果无法估量。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failure of the strike were incalculable.

他对待我象我夫人在各个方面。

He treats me like a lady in everyway.

请你下次带你夫人一块儿来。

Please bring your wife along next time.

我想,和他一起去的那位一定是他的夫人吧。

That will be his wife with him, I suppose.

我邀请一些朋友作客,使他们感受到我夫人的热情欢迎。

I brought some of my friends home to a warm welcome from my wife.

他把椅子向我身边挪了挪,然后把约翰逊夫人的秘密告诉了我。

He hitched his chair to me and told the secrets about Mrs Johnson.

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dam?

夫人。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Madam. What can I do for you?

非常感谢您在这里接待我和我的夫人劳拉。

太阳是玛雅文化的终结者 篇5

玛雅文化是西方最发达的文化之一。玛雅人在公元2世纪就开始在中美洲修建大城市和金字塔,但到了公元9世纪,玛雅的光辉开始陨落。

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对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中北部的契恰卡那湖的沉淀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干旱时期增加的硫酸钙层在湖底以特殊的方式沉积。1995年,科学家确定干旱时期与太阳活动有某种联系,现在他们证明太阳周期与玛雅文化开始衰落的时间一致。

佛罗里达大学地理学教授戴维·霍德尔说:“看起来,太阳能量的变化对尤卡坦半岛的气候有直接的影响,造成了该地区的干旱,而大旱必将影响玛雅文化的演变。”虽然考古学家证明,玛雅人是伟大的天文学家,有能力推测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活动,但霍德尔认为,他们并不能敏感地认识长达200年的干旱与太阳的关系。

玛雅文化的衰落表现在其大城市的废弃、大型建筑物和石洞活动发展的缓慢。此外,另外一个可能影响玛雅文化在干旱时期衰落的因素是,当时附近不存在其他可以借鉴的文化,甚至阿兹特克人也没到达过现在的墨西哥中部地区。

上一篇:4s店实习报告下一篇:那年的那年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