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篇1

--环南社区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环南社区2011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社管办的具体指导,各共建单位的全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区”为宗旨,以党建共建为基础,以民主自治为目标,以强化服务为重点,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维护治安为根本,以美化环境为职责,社区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年来,社区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无烟单位”、“**市五好团支部”、“**市健康社区”、“**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工作先进单位”、“**市新居民管理示范点”、“**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此外我们已经完成“浙江省示范档案室”、“浙江省充分就业先进集体”、“**市爱心社区”、“**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点”等的创建工作,等待上级部门的考评。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依托党建共建优势 发挥基石作用

1、开展党员活动,发挥党员作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社区党总支围绕这个主题主要开展了“七个一”的活动。举办一场广场文艺。联合凤鸣社区举办了“党旗飘飘永不落 缤纷纳凉颂红歌”--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文艺晚会,歌颂党的光辉历程,向广大居民宣扬党的精神。开办一期党史教育。邀请了**市委党校的老师,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党史教育课。温故了党的历史,让大家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进行一次爱心募捐。共募集爱心捐款3500余元。举行一次统计表彰。结合《建功簿》统计情况,表彰了仰爱华等几名优秀共产党员。开展一次慰问走访。对社区内的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进行了走访送温暖活动,表达了组织对他们的关怀。组织一次红色参观。组织党员游览了**湾跨海大桥和**南**,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让大家既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经济的腾飞,又重温了党的历史。开展一次卫生整治。组织党员义工开展义务劳动,为**市国卫复检迎检工作奉献一份力量。此外,社区党总支部还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每月25日召开党员会议,开展党员活动,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收看重要会议决策报告、时事新闻、知识讲座等内容,提高了党员的觉悟,丰富了党员的知识。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社区便民服务、义务劳动、夜巡防、小区管理、楼道管理、社区活动室管理等工作。今年社区对特色工作《建功簿》做了改进,要求大家年初在簿上写下自己的承诺,年中对承诺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抽查,年末根据大家的记录情况进行了考评,评选出了十名“优秀文明和谐传播员”。今年《共建簿》共登记好人好事500多件,此项工作还收到了**市委组织部长汤云良的批示,要求进行推广。

2、依托共建机制,开展社区建设。在各共建单位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下,社区联系筹措共建经费共计14.51万元,有了资金的基础,社区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顺利。各共建单位还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和各类活动,其中慰问贫困家庭16户;开展上街便民服务、夜巡防、义务劳动等志愿者活动53次;参加广场文艺、扑克比赛、体能测试等活动12次。充分体现了“五有五联”、“共驻共建”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共建氛围。

二、健全自治组织体制 实现居民自治

继续发挥居民代表大会和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于一些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定期举行居民代表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和单位代表现场听取居民的意见,答疑解惑,强化了居民与社区的沟通,协调了各方利益关系,把为民办事真正落到了实处。按照政务、事务、财务制度要求,按月、按季和随时在“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栏”内张榜公开,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管理。今年我们社区在原有8个自主物业的基础上,又组织成立了振西名苑、国税宿舍等3个自助物业,并选举产生了业主委员会,实现了居民自治管理。社区新居民工会工作开展顺利。工会成员和新居民组长更好得实行了“以外管外”的管理模式,也为社区开展工作铺平了道路。

三、全面开展各项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

1、便民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社管办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社区实际,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开展双休日和错时制值班,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服务居民,记录好民情日志,今年在值班时间共办理各项事务186件,方便了居民。开展“走千家,访千人”和“拉家常”活动,做到平均每周一次下巡,访问人数378人,使社区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民情民意,便于开展服务工作。此外社区还通过走访、居民反馈、电话咨询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74件,居民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2、志愿服务。社区治安巡逻、咨询援助、环境整治等6支义工服务队,今年共开展各类义工服务400余次。包括上街便民服务6次,参与人数175人,被服务对象830余人;义务劳动15次,参与人数693人。每周一至周五开展治安巡逻,每月1日、15日开展文明督查工作,组织夜巡防6次,参与人数85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健身苑点等活动场所都由志愿者义务管理,分担了社区的工作。

3、民政服务。社区现有低保家庭1户,低收入家庭1户、残疾人家庭34户、优抚对象6名,都进行登记备案,由工作人员分别联系,实行动态管理。今年共办理贫困家庭临时补助21户,大病救助1户,慈善救助1户,金秋助学补助1人,低保户家庭学生慈善救助1人,共计发放补助金44414元。为6户家庭申请办理经济适用房手续。建军节慰问优抚对象1人,发放慰问款600元;代为办理优抚对象临时补助2人。今年社区残疾人联合会进行了换届,成立了8人组成的扶残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将协助社区共同开展残疾人服务工作。社区为每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档案,进行实时跟踪;母亲节邀请残疾人的母亲举行感恩活动;申请残疾人救助3户;办理白内障复明手术补助6人;发放残疾辅助器材3件;申请残疾学生救助2人;发放残疾人养老保险补助金1人,共计发放助残补助5000元;年底为没有医保的残疾人免费办理了城乡合作医疗。社区老年协会工作开展正常,定期召开会议探讨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开展服务的方式,并与4名老人结对,每周进行探望和服务;发放老年大学用书150套;办理老年优待证83张。一年中开展了春节送春联、元宵节送汤圆、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重阳节送慰问品等活动,慰问贫困、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200余户。今年在慈善一日捐中国共产党募集捐款550元,汇入**慈善总会账户。

4、计生服务。社区现有育龄妇女1608人,其中已婚1269人,社区为这些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生殖健康服务。发放“优生两免政策”告知书27份,对30名新婚、9名二胎审批的育龄妇女发放优生检测免费券和进行随访,随访产妇40人,四项手术育龄妇女39人,孕期妇女34人,随访率均为100%。组织412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体检。发放独生子女费466人,14160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宣传新型的婚育文化。社区充分利用“5.29”、“7.11”等计划生育的重大纪念日开展宣传系列活动。创建了环南姐妹坊QQ群,在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开设育儿期、青春期、新婚期培训班2期,参加人数418人,组织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12次,参加人数1400余人。出刊计生黑板报12期,橱窗宣传2期,发放“计生三卡”183张,发放育龄知识宣传资料2500余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5、社保服务。完善对退休工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社区现有退休工人360人,今年退休职工体检,在社区的组织下,除10人主动放弃体检外,其余350人均参加了体检;今年有14名退休工人因病住院,社区都进行了看望慰问;年终为1户贫困退休工人家庭申请发放补助400元;接受退休工人咨询52人次;发放退休工人慰问金1900元。作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社区着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结合社区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平台,社区不断加强政策、理论、业务学习,把就业服务进社区做得扎实有效,多次组织开展就业上岗培训,今年共有400多名社区新居民和社区失业人员进行了服装技能培训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社区对失业人员开展了各项工作,为25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援助证》,22人享受到了**市从事个体或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对1名困难失业人员进行了慰问,共接待了70多人次的下岗失业咨询,社区现已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养老保险方面,申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次性丧葬费补贴1人,申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领取8人,新办理城乡民居社会养老保险人员23人,接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咨询人员80多人,一次性丧葬费补贴发放共计1260。

6、公共服务。在承担政府及各部门工作方面,开展了个私三产调查、全国水利普查、地名普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理、合作医疗保险办理、抗台防台、建党9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街道党代表换届选举、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国卫复查迎检等,都顺利完成了既定任务,得到了肯定。

四、确保社区综合治理 维护治安环境

社区全力配合“平安梧桐”的建设,确保社区综治工作开展,维护社区治安。今年我们继续充实健全了老年巡逻队伍,调整并增补了老年巡逻队员,调整后的老年巡逻队员平均年龄更低,工作能力更强。巡逻队全年开展巡逻,本20名老年巡逻队员巡逻达480余次,为维护社区治安环境做出了贡献。社区联合保安共检查各类场所94处,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消防安全协议、整改通知书各27份。继续关心“两劳”释放、归正及矫正人员,做好帮教谈心工作。社区共有10名帮教人员,全年共谈话了解情况40次。建党90周年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协助、配合了维稳工作。社区调委会处理调解事务6起,调处成功率100%。此外,在禁毒日,普法宣传周等日子里开展了各类活动,向广大居民宣传各种知识,力争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五、丰富文化体育活动 开展宣传教育

社区现有老年健身队、太极拳队、排舞队等11支文体队伍,今年新增队伍1支,这些队伍经常参加市、街道和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例如在**市健康形象大使评选、梧桐街道科学文明健康科普作品演示等比赛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老年文体队还参与了**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等相关演出。今年社区组织开展了“和谐乐·新老居民携手迎新春”联欢会、“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党旗飘飘永不落 缤纷纳凉颂红歌”、重阳节敬老爱老系列活动等大型活动20场。以社区学校为载体,加强居民文化素质教育,利用网站、《新家园》、黑板报、橱窗、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对居民进行政策、法律、科普等文明意识的宣传。本社区学校开展法律、科普、健康等知识讲座共25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出刊《新家园》4期,共发放9000余份。出刊黑板报12期,更新宣传橱窗18期,放映露天电影12场。今年有253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社区暑期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8场,使学生度过了一个“安全、健康、有益、充实、快乐”的暑假。今年社区农普馆接待各类参观37批次,1300余人,我们还围绕农普馆开展了各类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六、推进卫生健康工作 优化生活环境

今年是**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复检的关键之年,因此社区十分重视卫生健康工作的开展,配合市、街道完成好复检迎检任务。

1、抓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各类平台开展创卫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知晓率,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召开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动员大会,要求党员、居民组长将迎检工作的精神传达给每个居民,并配合社区工作。组织开展创卫上街宣传活动,向过往居民和沿街商铺发放宣传资料。

2、抓分工,层层负责

创卫片长单位水利局多次召开路长会议,明确各路长单位包干的主干道路、任务分工,汇报工作进度。社区也将辖区分区块,由6名工作人员分别包干,联系区块内的居民组长、党员共同负责管理。路长和共建单位共同参与。明确社区志愿者、文明督查员、垃圾清运人员等的分工。

3、抓落实,当好参谋

(1)、领导重视:此次迎接国卫暗访复查工作,领导上非常重视。**市委副书记沈海明多次来到社区督察环南片区迎检工作,还亲自参与卫生整治和劝导工作。梧桐街道书记周荣奎、主任陈东带班暗访社区并指导迎检工作。街道党委副书记高建学作为环南社区的联系领导更是深入社区,指导工作。街道卫生分管领导郑锦坤十分重视环南片区创卫工作的开展,经常在辖区内进行督导。此外,街道办事处、创建办、爱卫办等各级领导也经常来到社区指导工作。社区当好领导的参谋,汇报迎检工作进度,反映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2)、路长单位扎实工作:在片长单位水利局的带领下,各路长单位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路面清洁、破损道路和围墙整修、下水管道疏通、绿化补种、路边乱停车整治、沿街商铺乱堆放劝导等等。在水利局的组织下多次召开路长会议,各路长单位汇报迎检工作进度,提出工作中的难题,通过大家协商解决。路长单位还联合城管、工商、土管等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重点路段进行了整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社区当好参谋落实工作:社区配合好整个片区和梧桐街道的迎检工作。一是当好联络员:经常与路片长单位和街道领导做好沟通,使整个片区工作得到统筹安排;与执法部门和垃圾清运人员紧密联系,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及时解决。二是当好记录员: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日常排查,将卫生问题严重的路段上报给各路长单位。三是当好通讯员:将环南片区开展的各项迎检工作和取得的良好效果通报给相关部门和媒体,让领导和群众都了解到片区的工作动态。整个迎检工作社区共清理建筑垃圾电瓶车1000多车,拖拉机70多车;道路硬化及修补路面1700多平方米,补种绿化2000多平方米;修补粉刷围墙900多平方米,疏通下水管道161只,400多米,更换、新设窨井38只;城中村农用地围网380多米;改造城中村露天厕所23只;打扫楼道50多只。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50多人实行包干联组全天候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找专人及时处理。投资近50万元对**路太平街进行全面整治,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铺设下水管道、路面硬化,全面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联合路长单位开展上街文明劝导工作。在社区开展的这三个阶段工作中国共产党动用人工500多工,开展大型志愿者活动10多次,日常巡逻300多次,参与人员3000多人次。此外社区出刊健康知识黑板报、张贴健康墙报、更新宣传长廊各12期。同时还举办了健康讲座12次,受益人数1850余人。每二个月组织一次志愿者为民医疗服务,受益居民830人。

2011年我们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管办的指导下,在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社区党员骨干和广大居民的密切配合和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很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把社区营造成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组织和谐、人际和谐的新型现代化和谐社区。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篇2

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时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之一。党、团支部作为高校党团建设的最基层组织和基本工作单元, 其建设和发展状况与高校学生党、团员群体的素质息息相关。实施党建带团建, 以团建促党建, 不仅是保证共青团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1]。为保持学生党、团员的先进性, 在高校的基层党、团支部过程中, 应注意党建与团建并重, 并使其相互带动和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

2. 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学生党员中绝大多数入党前为共青团员。因此, 高校团组织、特别是团支部的建设状况, 对党建工作和党员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团组织承担着为党组织培养、选拔和推荐优秀共青团员的任务, 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决定了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初始水平。除此之外, 党团建设的相关性在学生工作的诸多方面均有体现。

2.1 思想建设。

传播党、团组织先进思想和政治主张是党团支部的重要任务。要搞好共青团工作, 思想引领和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高校团支部的思想建设工作, 主要是通过党课团课、主题教育、组织生活、团日活动、理论学习、交流座谈等相关活动, 引领团员青年思想和价值观, 坚定其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 使其不断向党组织靠拢。总体来说, 团支部与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具有继承性, 团支部主要负责在以共青团员为绝大多数的全体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最基本的党、团常识普及, 具有基础性、普遍性, 而党支部则重点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开展进一步的教育培养, 不断提升其思想素质。

2.2 人才培养。

党团支部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分为干部队伍和成员队伍。干部队伍主要包括党团支部的支委和其他学生干部, 这是党团支部良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其自身素质和能力必须符合工作要求, 如思想的先进性、工作的有效性等;同时, 党团支部的日常工作对学生干部有锻炼和培养的作用。对于支部成员, 则要关注其成长成才的需求,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其完善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而增强成员对支部的信任感和向心力, 进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这对于党团支部而言是基本一致的。

2.3 管理方式。

不同组织的管理方式往往根据组织定位、功能和规模等有所不同。高校学生党团支部大多依托行政组织 (年级、班级) 设置, 支部内部以支委会为核心开展日常工作。近年来, 随着高校党团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在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上也有新的探索, 如梁胜敏[2]将目标管理的理念引入党支部管理, 通过设置目标层次体系, 形成管理网络而实现人员的有序管理;司振兵[3]等则通过建立以学习为主导的研究生党组织。团建方面, 出现楼宇建团、社团建团、教研室建团等新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建设和管理方式, 党团支部基本都能实现同步建设, 即“青年学生在哪里, 党团支部就覆盖到哪里”。

2.4 活动开展。

党团支部的活动开展, 要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 还要对支部成员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服务性, 否则不仅无法体现组织的先进性, 而且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党团支部的活动一般包括宣传教育活动、文体娱乐活动、交流讨论活动、特色活动等, 在活动开展方面, 党团支部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可以相互借鉴。

3.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团支部在思想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方式、活动开展等方面均具有相关性和相似性, 具备共同开展工作的可能。近年来, 部分高校在落实党建带团建、开展党团支部共建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但效果不甚理想,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可归纳为“沟通交流不畅、干部能力制约、工作方式滞后、对外合作欠缺”四个方面。

3.1 沟通交流不畅。

沟通交流是多方面的, 如果缺乏主动性, 不能主动与对方沟通, 自然会导致交流不畅的问题[4]。实际工作中, 党团支部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导致工作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党支部等待团支部汇报, 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团组织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而团组织中则认为自己有能力独立开展工作, 并不需要党组织“干预”。因此, 党与团的工作往往是“各干各的”, 难以形成合力。

3.2 干部能力制约[5]。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和党团支部数量的不断扩大, 难免出现部分学生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支部书记或者其他支委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能力经验方面的欠缺, 都有可能导致党团支部之间产生矛盾或冲突, 从而影响支部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工作方式滞后。

党团支部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然而, 当前党团支部的活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生硬、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 无法吸引成员主动参与。仅仅是党团支部工作的单纯叠加, 而不改变传统的开会学习、文件传达、考勤点名等组织方式, 仍然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无法有效吸引和凝聚青年大学生。

3.4 对外合作欠缺。

高校的学生组织有多种类型, 除党团支部外, 还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是校园活动的主体, 占有大量的活动资源和人力资源, 在学生中有比较广泛的号召力。然而, 部分干部把党团支部与学生会、学生社团定义为简单的竞争关系, 缺乏主动与学生会、学生社团交流合作的意识, 是造成党团支部工作成效不佳、参与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4. 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对策

高校党组织在思想教育、干部素质、组织响应、建设规范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团组织则在组织规模、工作覆盖、人员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 而党、团组织在支部层面的工作又具有紧密的结合度和相似性。中央民族大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重庆大学则结合自身情况, 借党建带团建工作考核干部;广东工业大学建立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实现了党团共建[4]。因此, 通过实施党团支部共建落实党建带团建要求, 提升工作有效性实现党团支部互利共赢是完全可行的。在具体工作中, 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进一步提升对党建带团建重要性的认识。

党建带团建既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分, 也是团组织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带团建工作认识不清晰、执行不到位、措施不得力, 使得党建带团建的要求长期得不到落实, 阻碍了工作进展。在这个问题上, 党组织要负主要责任, 从党团组织的关系上形成统一认识, 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 解决好“主动带”的问题;团组织也要积极配合, 形成联动, 杜绝“带而不动”的情况。还要重视建章立制, 通过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党团支部共同推动工作。

4.2 完善干部选拔考核和教育培训。

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是否顺利, 效果是否理想, 与相关干部的能力素质息息相关。部分党团支部干部对党团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岗位缺乏自豪感和荣誉感, 满足于消极应付工作, 严重影响了党团支部作用的发挥;还有的干部尽管主观上愿意干好工作, 但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 使其在工作中难有作为。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党建带团建工作、有效促进党团支部作用发挥的干部选拔考核和教育培训机制, 坚持使用和培养并重, 培养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基层党团干部队伍, 还可尝试党支部支委兼任团支部书记等方式, 为党团支部共建工作提供队伍保障。

4.3 主动寻求机会, 扩大交流合作。

在新形势下, 党团支部必须坚决摒弃因循守旧、闭门造车的工作方式, 加强各类交流合作, 主动整合各种资源, 服务支部建设发展。一方面, 党团支部之间要加强沟通联系, 通过共同举办活动、干部交叉任职、工作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合作。另一方面, 党团支部要主动加强与学生会、学生社团及校外组织等的合作, 寻求更多的工作载体, 搭建更多的工作平台, 服务支部成员成长成才的需求。

4.4 充分借助网络媒体, 实现线上线下工作一体化。

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新的技术和传播方式, 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广发应用为高校党团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党团支部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工作, 合力开发网络媒体工具服务支部共建工作, 如开发支部共建网站, 建设网上学习园地, 共享学习资料, 变传统的集中学习方式为自助式分散学习;依托党团支部博客建立在线交流和讨论平台, 解决支部成员在不同时空状况下参与学习讨论的问题;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即时推送工作动态和服务信息、发起热点话题、收集成员意见建议等, 可以提升支部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从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5. 结语

实施党团支部共建, 是高校落实党建带团建要求、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干部队伍、扩大交流合作、建设网络阵地等举措, 可有效解决当前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问题, 从而实现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的相互促进、协同进步, 最终开创支部工作的双赢局面。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党、团支部在思想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方式、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党团支部共建中存在的“沟通交流不畅、干部能力制约、工作方式滞后、对外合作欠缺”等问题, 并结合“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团支部建设、实现共建共赢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党建带团建,支部共建

参考文献

[1]谢宁.高校共青团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若干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4) .

[2]梁胜敏, 张小英.高校学生党支部目标管理探索[J].传承, 2010, 10.

[3]司振兵, 高敏.一学习为主导, 探索研究生党支部管理新模式[J].理论观察, 2014, 95 (5) .

[4]王白丽.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长效机制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睦邻党建:区域化党建共建新模式 篇3

[摘 要]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积极应对执政新挑战的需要。近年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探索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成立全市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即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以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睦邻党建;社会管理;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1-0045-02

近年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探索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以“睦邻党建”为切入点,成立上海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动员辖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以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的重要作用。

一、背景与起因

嘉定镇街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处嘉定中心,在“立足文化名城,联动嘉定新城,共建魅力古城”的转型发展、爬坡过坎过程中突出面临着几个困局:

一是历史欠账多、民生压力大。老城区历史欠债过多,老旧小区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基础建设滞后,资源瓶颈愈益尖锐,难以满足民生增长的刚性需求。

二是辖区单位多、社会治理难。街道辖区内3000多家单位,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金融行业、社会组织集中,城市管理难度大,老城区内乱设摊、乱搭建、停车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党建开展难,有效载体少。多元利益格局下,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基层党建必须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凝聚社会,但是传统的区域化党建面临体制瓶颈,街道各级党组织所掌握的资源有限、分布不均,党建工作有效服务群众的载体不多,与满足党员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要破解这些问题,仅靠街道党工委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辖区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共同破解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难点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精细、高效的服务。基于此,在街道社区睦邻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放大品牌效应,明确提出了“睦邻党建”概念,这是一种以“睦邻和谐、幸福练祁”(嘉定古镇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为辖区共同价值理念,以区域化党建各个主体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为基础,通过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法,来实现“组织共建、服务共助、党员共管、发展共促”的党建共建新模式。

二、做法与成效

睦邻党建是街道区域化党建的创新探索,在运作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是先行先试,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街道党工委边学习边摸索,将睦邻党建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形成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价值引领,让“睦邻和谐,幸福练祁”的主题理念更深入人心。我们明确提出了以“睦邻和谐,幸福练祁”为共同价值追求,精心设计睦邻党建徽标,开办《睦邻党建》专刊,提升在主流媒体和重要版面上的见报率,这使得辖区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睦邻党建”的旗帜下有了更加清晰的互动目标,使共谋科学发展、共办为民实事、共建魅力古城成为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是科学设计,让“弹性灵活、去体制化”的组织体系更具生命力。睦邻党建突破了以往党工委“单线联系”各辖区单位的局限性,成立全市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下设“一站七部”,17个社区统一设立社区睦邻党建服务站,80家有基层党组织的单位被划分为机关团体国企、联勤单位、金融行业、非公企业、驻地学校、民生服务、社会组织等七个服务部。“一站七部”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和特点,开展了联谊互动和项目合作,如,校地板块悉尼工商学院、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大学生暑期挂职社会实践,7家中小学校、高校将田径场地向社区开放,每月持健身卡进入学校拉卡锻炼平均达到3000余人次;金融板块成立了街道商会金融服务业分会;民生板块各物业公司在街道迎接市、区文明指数测评中建立起快速处置的联动体系,这些具体的合作、互相的融合、快速的对接都体现出睦邻党建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整合资源,让“问需于民、量身打造”的项目运作更为接地气。睦邻党建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自主承接项目、成员单位合作项目、社区公益招投标项目等多途径、多渠道联动发展,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零距离服务工程”、“组团式服务”等工作,整合政府、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和力量,设计推出了一系列惠民实事项目。中心为成员单位绿洲控股集团党委设计了资助生活困难老党员家庭的“红色关爱”项目,还有嘉定百联东方商厦党支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寒暑假回家路费的“爱牵远乡情”、区财政局机关党支部与汇龙潭社区空巢老人签订帮困协议书、中国银行嘉定支行党支部捐助帮扶社区癌症患者、嘉宝公益基金三年行动等40个项目,努力做到党建工作务实惠民。

四是专业提升,让“实体运转、科学发展”的自身建设更加过得硬。作为上海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的社会组织,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设置了秘书处,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并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顾问或顾问,先后对接市委研究室、市委党校教授来街道现场指导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中心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工作启示

睦邻党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既是区域化党建的深化发展,也是街道党工委不断追求“居民自治、辖区共治、社会协治”的生动实践。

一是社会化运作,这是破解区域化党建“资源整合壁垒、沟通协调障碍、动力不足瓶颈”的一次大胆尝试。区域化党建工作,从推进动力上看,长期依赖于党组织自上而下的推动。社会化运作正是街道睦邻党建的创新突破之举,一方面大力吸引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党建共建;另一方面通过把睦邻党建服务中心注册登记为社会组织,把一部分党建项目的具体服务操作部分,打包给由政府出资、街道具体管理的社会组织来运作,实现党的服务工作更加日常化、专业化,更加贴近实际,这既是社会发展“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方向,也解决了以往区域化党建持久动力不足、临时活动多、体系建构少的困扰。

二是项目化推动,这是推动区域化党建更加聚焦“社会建设、城市管理、民生问题”的一次深化发展。项目化运作是睦邻党建的立身之本,这些项目既不是传统的党建活动项目,也区别于政府的救济帮扶项目,而更为强调辖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的社会参与,在社会资源、社会诉求和社会效应上体现出了更为强大的整合力。围绕居民社区服务、创业就业、城市管理、联勤联动等内容设立由社会组织来运作的公益性党建项目,提供给辖区单位公益认领,为体系内外、有志于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的辖区单位提供了参与舞台,促使基层党建覆盖从“体内循环”走向“开放包容”,党建资源整合从“分割占有”走向“开放共享”。

三是文化力支撑,这是促使区域化党建逐步迈向“辖区共治、睦邻合作、双向共赢”的一次有益探索。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最好的动员机制和最有效的党建方式。传统的区域化党建,强调的是地域概念、空间概念,但是“睦邻党建”则具备了邻里文化的深厚支撑,更强调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精神引领,以此来实现党建资源的整合和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动员。随着睦邻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渗透,“街道党工委统揽引领、辖区党组织积极响应、睦邻党建服务中心具体运作”的运作模式也渐入佳境,得到了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

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报告 篇4

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报告

7月我县遭受暴雨袭击,陵江乡受灾严重,我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工作组赶赴受灾一线,认真落实《县“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七联”活动,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我支部党员工作组先后3次深入村,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积极发动村干部群众协调村内挖掘机对河道进行抢修,用最短的时间疏通山洪暴发造成的河道堵塞;组织人员逐户了解农户伤亡情况、受灾情况、安抚群众情绪、排查险情给群众带去切实的关心和真诚的温暖,为维护村的稳定发挥了应有作用。入夜时分,工作组还在支部讲党课,动员广大基层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防汛抗灾作为检验“”学_成效的主战场,切实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积极配合专业部门做好地灾隐患点常态化、动态化排查、监测、预警工作,不惜一切努力确保群众安全。8月,我支部将继续做好结对共建工作,促使党建工作在脱贫攻坚、灾后恢复重建、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强劲力量。一是抓住脆红李上市的机遇,帮助村民销售水果;二是以地震一周年活动为抓手,搞好就业促进工作。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篇5

为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根据上级党组织和望月湖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思路,xx社区党支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xx年社区党建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和功能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社区为主题,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新型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二是健全和完善党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三是探索社区党组织的横向联建,创新社区党建的共建机制。找到党员互教互管、困难互帮互助、治安联帮联防、文明风尚共培共育的共同利益驱动点,并吸引单位党员和群众自愿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始终把发展新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发展党员两公开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

2、探索建立正常的党员退出机制,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惩处力度,疏通“出口”,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和健全流动党员联络站,使党组织关系一时不能或不便转入社区党支部的流动党员有家可归。

(三)加强支部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党建工作。

⑴、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发展党员、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目标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生活制度(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制)和工作制度(党组织工作规划、议事规则等)。

⑵、建立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制。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社区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⑶、健全社区党建联席分会制度。按照共商社区事务、共享社区资源、共建社区家园的原则,健全和完善社区党组织牵头、驻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与的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制

,及时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争取90%以上的社区单位党组织参加联席分会。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共建“文明、和谐、平安”社区。

社区党支部以党建为总揽,以社区党建联点扶建为抓手,大力创建

“文明、和谐、平安”社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好各种社会矛盾,努力实现社区的文明、和谐和平安。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区民主自治。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民主自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在社区事务中的主导作用。社区党支部对社区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议事、协调、服务和监督等主要职能。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健全和完善社区“六室”(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娱乐室)、“一站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心)、“一场”(健身场)、“一校”(市民学校)的建设,不断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七)开展党内系列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一是深入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党的xx大及胡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把新《党章》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地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二是加强党员党性实践锻炼。开展“争先创优”“党员创业富民”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增强责任感、体现先进性。

三是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大力培育和宣传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好党员、好干部的典型事迹,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

四是严格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组织监督等各项措施,保证党员干部依法用权、依职用权,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社区党建共建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双拥共建工作,密切军民关系。社区两委与结对单位制定双拥共建活动方案,围绕每月的活动主题,开展系列双拥宣传和便民服务,不断深化xx社区双拥共建工作。具体XX年xx社区党建共建活动计划如下:

一月,在元旦期间,与社区居民开展新年联谊活动;同时与结对共建单位开展节前慰问困难群体活动,确保居民过上安定祥和的节日。

二月,在春节期间,组织社区群众慰问部队官兵,开展军民联谊宣传活动,营造节日喜庆气氛。同时,组织党员群众走访困难党员群众和空巢老人。

三月,结合“3.5”学雷锋日,开展义工服务月活动。与共建单位军区政治部警卫连、南京34中等单位开展敬老助残便民服务和文明礼仪知识宣传和文明劝导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不断深化战士上门“认亲”活动,组织连队官兵与社区“空巢”老人结对,倾情敬老助残。

四月,结合“清明节”组织党员到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上特殊党课活动。在3月---8月间,社区党委结合建党90周年举办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五月,结合“五.四”青年节,组织青年党员和军队官兵联谊活动,增强青年国防意识和党性观念。

六月,在六一儿童节,组织社区老年朋友,到军区幼儿院举办老少同乐、同台演出活动。在端午节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莲山课 件 >

七月,进行七一表彰、过集体生日等活动,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先进义工典型,进行党内奖励关怀。

八月,在八一建军节,举办“军民联谊、共庆八一”文娱晚会,举办“军民影视文化节”服务月活动。在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军营一日游活动,参观连队荣誉室,观摩升旗仪式,体验 “我当一天解放军”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九月,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举办文体活动和节日宣传。积极营造中秋和国庆节喜庆气氛。

十月,在国庆期间,举办“军民同庆、共话和谐”文体活动和国庆宣传活动。

十一月,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和欢送退伍老兵军民联谊会。与部队官兵组织老年党员群众重阳节登山、慰问活动。开展组织党员群众与部队官兵一起举办欢送退伍老兵军民联谊会。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篇6

作者/方希东 刘长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非公有制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资企业,已成为白山市浑江区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面对外资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浑江区委把推动外资企业党建工作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吉林板庙子金矿积极探索“高校、村社、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的“四方共建”新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以“四方共建”党支部为依托,积极探索加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全面提高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水平。

共建――政府推动,四位一体。“四方共建”模式发端于吉林大学与板石街道的“校地共建”平台。吉林大学自 年设立吊水壶村农村实践基地,建立了与当地企业、政府和其它基层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吊水壶村是远近闻名的矛盾多发村,特别是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板庙子金矿开采作业造成河水污染、爆破震动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等问题多年难以解决,导致村企矛盾升级,甚至发生村民群体堵路维权事件。吊水壶村成了当地社会管理的难题。浑江区委、区政府从“校地共建”平台发现了契机,开始谋划借助高校这一处于中立地位而易赢得群众信赖的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管理,化解村企矛盾。 年6 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吉林大学团委、板石街道党工委、板庙子矿业公司、吊水壶村委会签订《和谐共建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四方共建”委员会正式组建,并成立党支部。由行政力量主导、科教资源参与、企业资金扶持、村民自主发展的“四位一体”新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开始运作,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多种社会管理力量得到有效整合。

共管――硕士挂职,联席解决。“四方共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吉林大学派遣一名硕士研究生常年留驻办公室任职,板石街道党工委、吊水壶村委会、板庙子金矿分别委派主要领导在办公室兼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李文祥教授对机制的运行和完善负总责,四方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四方例会,督促各方履行共建义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四方共建”委员会实行每月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根据需要举行临时紧急会议,将一段时期内各方发现和群众集中反映的社会矛盾问题和发展难题进行协商调解、分析评价,并以书面形式作出矛盾处置预案或发展规划方案,然后明确分工、协力实施。

共赢――矛盾破解,合作发展。一是村企矛盾化解。“四方共建”委员会经各方协商决定,由板庙子金矿分期出资62 万元,用于该村污水治理和补偿300 多户村民损失,困扰多年的村企矛盾终于得到彻底化解。二是社会管理有序。目前,四方办公室共接待上访群众200 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20 余项,吊水壶村由矛盾多发村转化为和谐模范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平安创建先进村”。三是共享经济发展。“四方共建”委员会不仅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同时还是创业带富的“推进器”。四方发挥各自优势,逐步构建了吊水壶村提供资源、吉林大学提供技术、板石街道提供项目、板庙子金矿提供资金的经济合作发展模式。成立吊水壶村农牧合作社,由板庙子金矿投资80 万元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推进了该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珍珠劳动”服务处,以企业让利模式由村里承包金矿小型工程或者向企业派劳务,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解决了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四是民生显著改善。“四方共建”委员会先后协调资金130 多万元,改造自来水管网3000延长米,修建河堤400 米,维修村路6.5 公里,该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极大改善。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篇7

统一思想认识列入“一把手”工程

近几年来, 工信部和江苏省通管局十分重视共建共享, 并下发指导性文件, 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来自各自企业内部的阻力比较大。为扎实推进共建共享工作, 南京电信、南京移动、南京联通三家运营商首先在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公司层面上取得高度统一的认知。以公司老总级别季度例会, 公司部门负责人月例会, 三方联系人周例会等形式加强公司间沟通, 协调落实签订共建共享框架协议和执行协议。均将此项工作列入公司“一把手”工程, 是南京共建共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

以大项目为切入点

打开工作局面

在南京三家运营商公司层达成共同认知签订共建共享框架协议和执行协议共建共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南京三家运营商提出以大型项目为为切入点, 迅速打开共建共享工作局面的新思路。在长江隧道、地铁、中山陵、火车南站等特大型项目共建工作上实施突破, 摸着石头过河, 完善南京共建共享操作流程, 建立南京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常规运作规范。

南京长江隧道全程6100米, 是目前国内贯穿长江直径最大, 设计行车速度最快的江底隧道, 施工难度大, 设计标准高, 三家运营商抱着开诚布公、求同存异的发展理念, 圆满共同完成整体工程室内分布工程招标, 并以此形成三家运营商共同招标流程。南京地铁二号线及一号线南延线为南京市重点工程, 为给乘客提供良好的移动通信服务, 在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的协调下, 三家运营商本着“共建共享、共进共退”的原则, 经过多轮技术和商务谈判, 最终达成回购+租用的合作模式, 共同分摊共同空间租用费用, 此次合作有效节省国家资源, 维护了行业共同利益。也通过此次地铁施工, 完善了三家运营商工程协作流程和操作经验。可以说通过大型项目的磨合, 三家运营商已经建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团队, 打开了南京共建共享工作的新局面。

“舍得”理念创造共赢环境

党建共建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双主体”育人 工作坊 课程地图 实践教学

2010年以来,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迈入后示范时期,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了更加深入研究与实践。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工作室制,宁职院的工作坊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作室制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学中人才培养重要模式,是以一个或几个专业相同的教师为核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本专业杰出人才。这些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甚至一辈子都会从事这个专业。

与工作室制相比,工作坊强调的是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对某一个话题进行短暂的探讨,然后用几天的时间去动手解决问题,并在几天的时间内拿出可展示的成果,它是“做中学,学中做”和“项目制教学”的成果。工作坊制教学特点是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市场,是“产学研”结合最为紧密的体现。

宁职院艺术设计专业2010年开始,以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区为基础,以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为桥梁,从师生教学主体环境到“双主体”育人环境的构建,校企共建工作坊平台,到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地图构建,逐步探索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内容,以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负责的工作坊导师制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通过工作坊平台,引入企业项目,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跟着工作坊导师做项目、走进企业,在具体的实践中收获知识,运用知识。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使同学主动去熟悉相应的工艺和材料,熟悉生产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并且符合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要求。与此同时,工作坊为同学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同学们的做事态度、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需求真正“零距离”,真正成为企业首选。

一、校企共建工作坊

宁职院艺术设计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在工作室基础上,通过“双主体”育人环境构建,开展校企工作坊建设。

1.构建“双主体”育人环境

传统“双主体”育人模式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做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紧密合作、协调互动,就能起到良好育人的效果。伴随着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仅教师与学生良好互动的教学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教学主体具有更深远发展的眼光,育人环境更符合产业模式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宁职院艺术设计专业经过不断探索,突破传统“双主体”的范围,将地区政府与科技园、学院与专业分别作为主体,构建出更广泛和更具发展动力的“双主体”育人环境。

(1)构建政府主体与学院主体共同育人的环境

在市政府推动下,2008年6月,宁波北仑区政府与学院共同成立“开发区数字科技园”,位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主要入驻的有IT、人力资源、设计等企业。2011年前已入驻企业达到150余家和10余所大学生自主创业公司。

以数字科技园为基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仑区政府各部门共同合作相继成立了“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北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

(2)构建数字科技园主体与专业主体共同育人的环境

2010年10月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授牌仪式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促进中心以工业设计专业为基础,以数字科技园为依托,在成立前期就已完成引进知名高校教授工作室和工业设计行业公司入驻数字科技园的工作目标,引进了2个教授工作室,8家公司,为专业发展,校企共建工作室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校企工作坊建设的实施

在政府与学校的支持下,艺术设计专业以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区为平台,以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为桥梁,在探索构建一个园区有专业、专业有企业、企业有师生的“大教学、双主体”育人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校企实训教学工作坊的建设。

校企共建工作坊的做法如相互聘请,人才共享。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向企业教师颁发工作室专家聘书,企业向专业工作室教师颁发聘书,做到相互聘请,人才共享;导入企业项目,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园企业集聚优势,引入企业教师,导入企业项目,不断推行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整合资源,以赛促教。艺术设计系与园区企业整合资源,共同主办承办各类竞赛项目,有利地促进了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10年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十余个实训教学工作坊,主要有艺灵工作坊、颖佳影视工作坊、道和工业设计工作坊(园区企业)和宝笛玩具设计工作坊等。工作坊不仅成为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技能实训场所,成为各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完成项目的理想自主学习平台,工作坊的建设也为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坊课程开发

工作坊课程是实行项目化教学的载体。如何将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化,企业项目课程化,是课程内容开发的方向,也是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目前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事实也证明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决定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技术路线

课程开发的前提是要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技术路线。首先从市场需求开始,我们要从国际、国内及省市等区域行业企业需求调研分析,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二是根据岗位任务及工作过程,开展职业能力分析;三是校企专家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确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开展课程地图建设;四是共同讨论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考试大纲等;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开展工作坊等实践实训软硬条件建设。

nlc202309030516

2.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设置调研分析

课程内容的有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突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课程开发法经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开创和不断改进,发展成为欧盟第一个统一课程标准的基础,已能适用不同职业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需要 。

为全面更准确分析设计行业公司岗位工作任务,专业教师要多次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通过“采访”行业企业专家、院校专家、公司设计总监、一线设计师、毕业的学生等等,获取专业课程设置最有参考价值资料。

3.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应该是由职业教育的课程专家领衔的,职业院校的教学专家、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的一个团队。这样的团队是进行课程建设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在当前相当部分专业课程存在不同程度脱离实际的情况下更为如此,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

校企共建是宁职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专业教师在深入企业调研及前期资料的基础上,要多次组织召开专业课程开发研讨会,再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公司设计总监、一线设计师和毕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特别是要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参加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多方式研讨与交流,基本明确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继而制定出课程教学活动方案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材料。

4.开展课程地图构建

课程地图(Curriculom map)的概念1974年首先由 Hausman提出,并由 Eisenberg(1984)率先引进到课程的计划过程。2010年中国台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各级学校广泛推行和应用课程地图,特别是高等技职院校在引入课程地图的理念后,结合技职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和运用,更加符合企业行业和学生的需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课程地图,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工作要求选修所学课程,调整学习方案。

满足业界需要是技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课程地图体现的基本理念 。近两年随着海峡两岸高校不断的互访交流,课程地图构建方法和理念逐渐引入大陆高职院校,2012年,宁职院机电、艺术等相关专业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地图构建同步开展进行。从课程地图开发构建过程中,明确了出发点不是排出一套完美的课程清单,更不是为了因人设课,而是体现个性化、多元化课程,让学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主选择所学课程。通过学习,参与开发的校企教师完全理解并具有“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努力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课程地图运行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共同分析学业中的问题,完成课程方案的调整。因此,课程地图中的“课程”基本特征是学生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教师本位,课程与学习已经融为一体,学习者的多样化导致课程的多样化 。

三、校企共建工作坊平台的导师制实践教学

校企共建工作坊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以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负责的工作坊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是保证“双主体”育人模式成功的关键,也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向。

1.项目化多样化教学,营造公司工作环境的校企共建工作坊

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教室、工作室、办公室三室合一搭建工作坊平台,每个工作坊聘请专职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导师引入的实训任务是企业实际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公司”环境中实训学习。通过分组完成、组长评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小组学习研讨、教师辅导、市场调研、企业参观、方案讲演、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始终贯穿其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使学生真正成为公司环境下的“项目管理者”。

2.教学组织和空间——校企结合,形式多样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主讲教师专兼职结合,教学空间校企结合使教学活动多种多样。现在我们艺术设计系各专业部分课程主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同时由专任教师辅助教学管理;在校企教师安排组织下学生小组讨论,课内实践、企业现场学习、调研收集课程项目资料,自我评价、项目成果展示等,使我们的课程教学项目更具实战性。

3.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重能力、过程的校企教师共同评价,培养优秀校企专兼职师资队伍

通过工作坊教学,加强对校内专任教师的再培训。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参与项目实施,提升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同时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作为职称评定必要条件;安排教师到重点高校和境外高校进修,提升教师产学研能力。通过聘请企业教师,引入企业人才,导入企业项目,使校企专兼职教师真正达到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相互学习。

校企共建工作坊项目化教学不仅在专业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社会上也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以及兄弟院校好评,还获得了行业认可。近两年工作坊学生就业签约率、专业对口率达到100%,学生毕业后不仅成为企业岗位骨干,多名学生自主创业得到社会认可,取得良好业绩。

综上所述,虽然校企共建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之中,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反复修改、论证。但校企共建工作坊平台的实践教学是宁职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过程的探索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教师对高职课程开发和建设认识程度不同的问题,专业基础课内容和专业核心课内容衔接和整合教学改革的问题,构建课程地图现代信息化技术条件应用不够成熟,缺少课程开发与建设先进理论和专家指导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我们更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坊导师制人才培养改革研究指明了新方向。

胡成明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高文婧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上一篇:【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下一篇:新年临近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