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共9篇)
第一节 总体设计的要求和作用
会计制度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
一、要求:
1、设计类型: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来确定。
2、设计方式: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单独设计(小型)、共同设计(稍具规模)、集体设计(大中型)、会议设计()。
3、设计方案: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补充性设计、修订性设计)
4、设计手段政府各部门:人工、电脑、软件、自行、外聘
5、设计思路:
6、设计验收标准
二、作用
1、总体设计是进行具体设计的基础;
2、保证会计制度具体设计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保证会计制度的具体设计有序进行。
第二节 总体设计的内容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的设计
2、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设计
3、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
1)会计科目的设计
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设计
3)会计报表的设计
4)财务处理程序的设计
4、财产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
1)企业财产核算管理制度的设计:货币资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
2)各种财产物资的清查和清理报批制度
5、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核算
1)成本费用核算方法的选用
2)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的确定
①明确费用支出的分类和划分标准
②明确成本费用的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③确定应提供给各职能管理部门所需的各项资料。
6、其他会计管理制度的设计
7、完成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时应提交的资料
1)企业管理部门所需的会计资料
2)材料供应等部门所需的会计资料
3)其他各部门所需的会计资料
第三节 总体设计的程序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一)调查研究内容
1、取决于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案
2、必须和设计的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
(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具体内容
1、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情况
1)企业经济性质
2)企业规模
3)企业组织机构
4)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经济联系与合作的方式
5)企业管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2、企业制度的管理和执行情况
1)现有会计制度是否符合实际需要
2)现有会计制度与企业其他管理制度是否能够很好的衔接
3)是否有重新进行会计制度设计的必要
4)如果是委托设计,需要对受托人提出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价
3、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4、企业财会工作的现状及其问题
1)附属单位的设置及财务管理情况
2)会计工作情况
3)财务管理情况
4)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各个单位都需要哪些会计资料
5、资产管理情况
1)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情况
2)企业的材料供应和保管情况
3)企业产品或商品销售情况
6、计划、预算、统计和人事劳资的管理情况
7、其他需要调查研究的情况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1、现场观察、询问、个别访谈、组织座谈会
2、广泛收集和查阅企业已有的制度、文件、图表等资料
3、整理分析调查资料,边设计边调整
二、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案
三、选择会计政策和设计手段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
1、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路
2、选择会计政策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稳定性与调整性
2)成本与效益
(二)设计手段的选择
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管理硬件和管理人员水平,也取决于会计制度设计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
四、制定设计策略和设计验收标准
五、编写会计制度总体设计和具体的设计安排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制度,社会环境
一、会计环境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组织对象,会计主体划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的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实际上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复杂的,各项具体经济业务之间相互关联。所以,确定核算的范围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前提。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在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还可以是多个公司组成的集团。广义上的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是对一个整体企业的设计,也可以是专门对企业内部一个部门的设计,还可以是对整个集团的设计。当然,企业内部部门设计的会计制度不能偏离企业的会计制度,而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也应该以集团总体会计制度要求为纲领。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经营不会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而终止,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以此假设为前提。
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使用的很多方法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例如,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价、企业对固定资产按使用年限计提折旧、企业对资产计提相关的减值准备、企业赊销赊购商品的账款处理等。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会计信息才能更具可比性及真实性。
二、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
1.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通常来说,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业务量不大,日常的经济业务基本在所有者可监控的范围之内。对于这种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可采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大,生产经营活动复杂,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所以公司制的企业应该分别建立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系统。首先,公司制的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向股东、债权人、管理者、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的提供会计信息。其次,公司制的企业也要建立起管理会计系统,以便及时地向企业的管理层提供经营决策、预测分析、责任控制、内部风险控制、预算管理、业绩考评等财务数据信息。
2.企业的规模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经营业务量、内部组织架构、管理层次的多少等都受限于企业规模的大小,而企业财务部门架构、内控流程制定、会计核算组织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的小型工厂,可以采取分工厂及车间两级核算、两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对于大中型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总厂、车间、班组三级管理及核算的组织形式。
3.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所处行业
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行业特征,企业处在不同的行业,其经济活动形式、管理方式、管理要求及重点也就大不相同。企业经营特点及行业特征的不同,使得企业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必然有差异。例如,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就是购进商品,然后在商品上加价出售,这就决定了商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关键点在商品流转的核算方法上。在设计核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其能否与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商品的性能、货款的管理要求等相适应,核算方法是否能够与企业管理制度密切结合,在不影响管理及核算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简化相关流程手续等。
三、社会大环境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表现出来。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在会计环境上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相似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国家主要采取的是间接调控的方式,其基础是微观经济主体的会计信息收集与分析,国家必然是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的使用者。由于我国采用的是证券与银行分开经营的方式,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是不被允许的,在国有经济成分里间接融资产生的企业对银行的负债是国对国的行式,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在会计信息及会计目标方面均以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及社会公众利益为主要方向,特别重视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
德国社会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而且发展较为成熟。这种社会经济极为注重限制垄断,且特别鼓励市场竞争。与我国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同的是,德国私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德国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使银行贷款,德国企业在实务中对历史成本严格遵守,解释也更为保守。另外,德国会计制度也特别强调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私人投资是德国经济的主要投资体,在德国企业的负债也主要是私人对私人的形式。这样的社会经济特别强调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也特别注重对私人权益的保护,这也就决定了其会计目标不能定位于一种模式。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所有制的不同对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财产的所有者是会计信息的最大使用者,如果是多种所有制并存,那么会计信息也将呈现多样性的状态,会计目标也必须要满足多方面的信息要求。
2.法制环境的差异
我国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及法律法规执行方面与发达国家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用法律规范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在我国的法律条款中通常都是原则性的规定,会计法应该可以看成是我国会计行业的基本法,其他的准则、制度、规范是相关部门对基本法的补充及细化,但也是会计实务操作中必须遵守的。
德国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其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严谨的司法制度,更有严格的执法规范,法律条款的设立更多的是针对事件,而对人的规定相对较少。在会计记账基本原则、会计报表编制、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方面,德国均有较为详细的法律明规定,同时法律强调契约自由,突出维护社会公众经济权益、维护公众的财产所有权,所以德国很多的企业以总收益观念为基础,使用总费用法编制收益表。另外,在德国会计是用最严厉的法律来进行规范的,这也说明了德国法律对会计制度是极为重视的。
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法律应该更注重对事件的规范。创造一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环境,才能使会计制度更切实、有效的执行,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才能够更加规范。
3.社会文化的差异
我国的社会文化相对于法律更注重人情,社会上的权利意识较强,人与人之间存在身份等级,同时也认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这样的社会环境使我国会计信息、会计目标对国家完全公开,会计制度更强调规避风险。
德国的社会文化中民族意识强烈,自信、固执是其主要的民族性格特征。这样的社会文化使得德国的会计制度对其他国家经验借鉴较少,更多的是坚持自己的制度,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制约德国会计发展与改革的主要原因。另外,德国的民族性格中也有严谨和谨慎的特征,这样的民族特征使得其会计实务操作偏向保守,更关注会计的规范性与法律性。
【关键词】会计;实践;课程;教学
《会计制度设计》是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学时72课时。《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和开放教育会计专业之前课程而言具有综合运用性,这是因为之前的相关课程总体上是在对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使用进行讲解,而该课程融入了特定企业的具体经营情景,体现了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可设计性。因此,会计制度设计是会计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化和延伸的课程,此前,所学的《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进一步学好本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笔者对本课程经过几轮讲解,在几轮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考核方式变化,试题的难度增加。从2005年9月开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由闭卷改为开卷,对该课程进行考试改革,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期评估的要求,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准确地检验平时的教学能力,有效地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从而,顺利地设计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会计制度。改革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的题型有案例分析题40%,综合设计题60%。这两种类型的试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在刚开始的教学中,发现有有些学生无法通过该课程的考试。
2.开放教育会计学的学生构成复杂。通过对学生的构成情况分析,参加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习的学生,在开放教育开始招生的几年里大部分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这些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会计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我校招生中,部分学生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普通专科生,有的还没有找到工作,也不知道将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迷茫的选择会计学来学习,对他们来说实际经验少,讲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3.辅导课少,学生出勤情况不理想。有些学生在选择上课时,觉得该课程不是专业课,有没有什么计算题,都是文字内容,学生认为通过自主学习、观看录像、IP课件和上网浏览相关知识就能掌握,没必要参加面授辅导,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提供媒体支持服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教材是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王仲兵教授独立编写的,该教材通俗易懂,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同时教材中每个章节配有案例分析,对理解教材非常有好处。
2.教学内容案例化。根据《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把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入教学案例之中。通过案例剖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践的氛围中,在了解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基本理论与方法,增加对实践的感性认识。在选择案例时,案例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有内在联系,就会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3.精讲面授辅导内容。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面授辅导是基层电大的主要任务之一。面授辅导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要提高面授教学效率,就必须精讲面授辅导内容,加大导学的力度。首先,根据课程要求,在上课前完成《会计制度设计》教学一体化设计,其内容有该课程的重难点、案例分析、考核方式、面授时间。授课过程中,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进入中央电大在线观看IP课件及网络课程。
4.加强学习评价过程监控。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平时作业、自检自测、课程实践等对学生在学生过程的测评。课程平时作业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训练,强调教学过程的监控,既为了使学生巩固知识,也是作为教学反馈的手段。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平时作业的完成,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熟悉会计制度各环节的应用设计。自检自测是学生通过模拟试题对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程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服务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通过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信息反馈,学生反映,第一可以非常便捷的学到知识,第二可以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第三学生掌握情况良好,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王仲兵.会计制度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12).
[2]陈宏,马蓉.《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导学教学模式初探.成都电子机械高等專科学校学报,2005(2).
[3]刘高常,唐立新.会计制度设计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剖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0).
2、试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具体对象及其内容。(P10-12)
3、试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内容。(P170)
4、试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P17)
5、试述记账凭证设计的内容。(P125)
6、试述记账凭证传递的原则内涵及其程序。(P128)
7、试述会计凭证保管制度的意义及其原始凭证保管制度设计的内容。(P129)
8、试述生产费用分配内容及其分配标准设计的原则。(P296)
9、试述标准成本概念及其制度设计的内容。(P324)
10、试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设计。(P297)
1、论述会计制度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P5-6)
2、论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P239)
3、论述成本项目的内容及设计成本项目时应考虑的因素?(P294)
4、论述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与分配标准?(P298)
5、试述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的设计。(P249-251)
6、试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与分配标准的设计。(P297)
7、论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P239)
8、银行存款的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要求?(P161-162)
9、企业会计制度总体设计的内容?(P39-47 一~七)
论述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243-244)
论述会计核算形式设计应考虑的外界因素?
论述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P10~12)
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设计的内容(P45-46)
论述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P5-6)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P9-10)
论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与分配标准的设计内容?(P297)
论述企业固定资产基础工作设计的内容?
一、单选:
1、根据规定,我国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部门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财政部D、中国会计学会
2、不属于会计制度设计内容的是(C)
A、会计组织系统设计B、会计信息系统设计C、会计档案管理设计D、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3、按照《会计法》和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这是对(D)
A、会计记录工作的要求B、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C、会计记录质量的要求D、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多选:
1、会计信息的载体通常有(ABCD)
A、原始凭证B、记帐凭证C、会计帐簿D、会计报表
2、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A、合法性B、科学性C、针对性原则D、适应性原则
3、会计档案管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ABCD)
A、会计档案整理的设计B、会计档案的分类和编号设计C、会计档案保管的设计D、会计档案利用和销毁的设计
三、判断题:
1、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2、我国的会计法规规定,只能选择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四、简答:
1、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系统的设计:
(一)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工作是由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来完成的,它们构成一个会计组织系统。
(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会计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
(三)会计控制系统设计。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2、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一、合规性原则:设计会计制度时,必须以国家颁布的各项财经法规为依据。
二、真实性原则:由于一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以及通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单位内部事务,它还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
三、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性,二是合理性。
四、针对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程进行会计管理的章程,这就决定了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单位的具体实际来进行设计。
五、内部控制原则: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加强岗位责任,保护资本安全,确保会计记录正确可靠,在企业内部组织分工、业务处理、凭证手续和程序等方面所规定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六、效益性原则:对任何一个方案或项目均应比较其成本和收益,从中选择效益最好的方案。
七、适应性原则: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一经建立,就应保持相对稳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合规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总会计师职责(1)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的使用资金(2)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4)负责本单位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5)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6)协助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决策,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等方案的制订和重大经济合同的研究、审查等。
(7)监督本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和制度。(8)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目设计的意义(1)便于为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2)为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1.会计科目的设计,保证了复式记账法的广泛应用2.会计科目的设计,为顺利编制记账凭证提供了依据3.会计科目的设计,为开设账户、建立账簿提供了依据4.会计科目的设计,有利于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财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5.会计科目的设计,为编制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3)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合理分工和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目设计的步骤(1)明确会计科目设计直接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2)全面了解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内容
(3)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分类,确定会计科目名称
(4)为会计科目编号,建立会计科目体系(5)编写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6)列示主要会计事项是财务处理方法
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1)保证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2)为登记账簿提供依据(3)加强岗位责任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4)便于开展会计检查和审计工作
会计凭证设计的步骤
原始凭证的设计步骤(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原始凭证种类(2)按照原始凭证用途,设计原始凭证的格式和联次(3)制定原始凭证的传递程序(4)建立原始凭证的使用、保管制度
记账凭证的设计步骤(1)设计记账凭证的种类(2)设计记账凭证的格式(3)规定记账凭证的用途和管理制度。
账簿设计的原则(1)账簿组织与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相适应(2)满足会计报表的资料需要(3)账簿设计要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相适应(4)设计的账簿要便于登记、审核与保管
会计报表设计的意义(1)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2)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3)为债权人进行信贷和信用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4)为财政、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企业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各种信息资料(5)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部门检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即会计报表及其指标体系应当严密完整(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即会计报表的设计既要满足国家统一规定,又要满足企业具体需要(3)稳定性原则,即报表指标内容、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4)简易性原则,即报表内容及指标要求力求简明易懂,便于编制
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1)编制单位名称,即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及主管部门的名称,表明会计报表所反映经济内容的空间范围。(2)会计报表的名称及编号,表明各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在报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程度(3)编制报表的日期,即编制会计报表的日期或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期间,表明会计报表所反映经济内容的时间范围(4)计量单位,即会计报表中所使用的货币量度(元、百元等)、劳动量度(工时、工日等)和实物量度(吨、件、个等)的单位。(5)经济指标,即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除必须具备本期数外,还可包括本年累计数、本期计划数、上年数和历史先进水平数等。(6)补充资料(或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报表使用者阅读和使用报表指标而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
财务处理程序意义(1)体现会计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机运行
(3)提高会计核算质量(4)节约会计耗费,降低会计成本
新建单位账务处理程序设计的步骤为新成立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设计账务处理程序,其步骤与第一种情况一般相反,即先分别设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具体内容,然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所需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由于新建单位一切从零开始,既无成形的凭证、账簿、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又不了解财务人员的习惯,因此,可以不受原有模式的束缚,在一张“白纸”上自由“作画”。
1《会计制度设计》的学科框架及重点难点分析
《会计制度设计》是会计法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本教材涉及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广泛,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从总体框架上看,本教材可分四大方面内容:
1.1 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材的第一章论述了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阐述了会计制度设计的任务、设计要求、设计依据和设计程序等内容。该部分应重点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该部分的难点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
1.2 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方法
教材的第二、四章及十二章系统论述了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制度总则设计、会计科目设计、会计核算形式设计、会计凭证设计、会计账簿设计和会计报表设计。该部分的重点是掌握各种设计的原则、内容、作用、步骤及方法。难点是:总则的主要内容;会计科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的设计方法;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流程、比较与选择;会计报表设计原理和结构要求,会计报表的指标分类及排列顺序。
1.3 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设计
教材的第三章详细论述了不同类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原则、要点及其岗位职责的设计。要求区分不同类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特点。
1.4 会计事项的监控与核算办法
教材的第五至十一章重点阐述了货币资金、存货、投资业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筹资、成本核算、销售和收款等会计业务事项设计的意义和目的、设计的特点、监控与核算方法的设计。该部分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考试考核的重点内容,该部分的每一项内容均可以用简答题或综合设计题的形式考核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该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具体有:
2 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巧妙记忆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中基本理论知识较多,各种制度的设计方法复杂,意思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多,考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记忆方法。
2.1 比较记忆法
《会计制度设计》中相关联且易混淆的知识特别多,考试中又常常考核这些知识点,考生要想区分记忆这些相似知识点,必须下一翻工夫,我建议考生在系统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关联且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对比记忆。
2.1.1 各类“设计目的或设计目标”的记忆
教材中涉及并需掌握的“设计的目的或设计目标”的有十处:货币资金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存货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进货业务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标;销货业务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标;储存业务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标;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投资业务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固定资产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无形资产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责任会计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仔细研究上述知识点,你会发现这些“目的”中都有“落实责任”、“保证财产安全”、“提供信息”等相类似的内容,这些内容要单独记忆公共使用,不同的“目的”要结合相应业务的特点特殊记忆,如,存货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只需特殊记忆“控制存货的流动性”和“加强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即可。再如,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与核算办法设计目的只需特殊记忆“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即可。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各类“设计原则”的记忆
教材中涉及并需要掌握的“设计原则”也有十处:会计机构设计原则;会计制度设计原则;会计科目设计原则;会计核算形式设计原则;会计凭证设计原则;会计账簿设计原则;会计报表设计原则;内部报表设计原则;责任会计设计原则;责任中心设置原则。要想记忆这些设计原则的详细要点,必须先了解它们在会计核算中各自的现实作用,联系现实作用记忆这些原则,会更容易区分这些设计原则的不同。如会计机构设计是保证会计制度在组织上的落实,各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情况不同,会计机构设计要有不同的模式。因此,会计机构的设计原则是:要与企业业务类型和规模相适应;内部分工要明确具体;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1.3 各类“意义”的记忆
教材中涉及“意义”的有二十多处,如此之多的内容,不需要考生全部掌握,考生应根据大纲的具体要求,有重点有选择地加以记忆。考生应重点记忆如下几个意义:会计制度的意义;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会计核算形式设计的意义;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会计账簿设计的意义。
2.1.4 各类“作用”的记忆
教材中涉及并需要掌握的“作用”有七处,考生必须认真领会教材内容后识记这些作用:会计制度的作用;会计制度设计程序的作用;总则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会计科目设计的作用;会计科目编号的作用;会计报表设计的作用等。
2.1.5 各类“特点、特征”的记忆
教材中需识记:会计制度的特点;会计制度总则的特点;内部报表的特点;货币资金的特点;货币资金监控与核算方法设计的特点;存货的特点;存货监控与核算方法设计的特点;进货业务的特点;销货业务的特点;储存业务的特点;投资业务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特征;固定资产投资的特征;无形资产的特征。考生应结合《基础会计学》的相关知识记忆这些特点、特征。如无形资产的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能够在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能够提供的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与财务会计中无形资产的特征完全一致,考生应联系财务会计知识进行记忆。
2.2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将知识点提炼出关键字或词,再根据谐音编成容易记忆的词、句或小故事来记忆知识。如会计制度的特点是“目的性、合理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强制性”,我们可以概括为“木盒系在石墙上”即“目、合、系、实、强”的谐音。可以用此法记忆的知识有:会计制度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合协稳统,实效制简”(即合法性、协调性、统一性、实用性、效益性、制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会计总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适灵针统”(即适应性、灵活性、针对性和统一性);责任会计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一主可激反重”(即目标一致原则、责任主体原则、可控性原则、激励原则、反馈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
2.3 简化记忆法
简化记忆法在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简化成数字和词记忆知识点。如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有四条内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适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适应建设会计制度、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我们可以记忆为“适应四方面需要”。采用这种记忆方式的还有:会计制度的作用是“五个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是“三个保证,一个保护”;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五个相适应”;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原则是“三个相结合”等。
2.4 图表记忆法
图表记忆法是将知识点复杂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大括号、流程图、表格等方式列示出来,全面反映知识的全貌,既形象直观,又便于记忆。如原始凭证的种类、记账凭证的种类、账簿的种类、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日记账设计的种类、会计报表的种类可用大括号的形式列示详细的分类项目;提货制、送货制的采购业务流程、销售业务流程,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的控制程序,会计核算形式的程序等可用流程图的形式显示;会计核算形式、商品的核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可用表格的形式比较记忆。
3 了解试题类型,自如应对考试
《会计制度设计》的考核内容紧扣考试大纲,知识面广,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设计题分值较大,下面就考试题型分别说明如下: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该题型考核内容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教材所有的章节,多为较细致的知识点。近几年此题型考核的内容越来越注重财经法规及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主要考核考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辨析能力。例如: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的行为准则,它的内容属于()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规章制度D、会计职业道德(答案为C,2014年10月考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构成情况的掌握。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此题考核内容为知识要点较多的内容。要求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综合性、贯穿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的识记和领会能力,同时也考查其知识的应用能力。虽然多项选择题的答案均来自课本,但由于答案往往是多项并列内容,很容易漏选或错选,所以考生在这一大题中失分较多。这要求考生要深入细致全面地掌握教材内容,答题时要注意知识融会贯通与理解。
(3)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此题主要考核考生对《会计制度设计》中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要求概念表述清晰、准确、完整。本题对考生技能要求较低,只要平时复习认真,考试时应尽量少失分。
(4)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考核内容为教材中大的知识点,可为一段或几段内容。考查的内容全部出自教材,每章都可以出题,问题可大可小,涉及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考生在回答简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答案有多个要点时,必须按教材中原文的要点答题,不用长篇论述;二是答案要点只有二至三个,则答题是必须将各个要点展开,尽可能按教材原文回答全面。例如:简述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2014年4月考题)。此题答案只需按教材答要点即可,而不需解释。再如:简述无形资产购入业务流程及其控制要点。(2014年4月考题)。此题没有明确的要点,需要自己根据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答案。
【关键词】电力企业;监管会计;制度
一、电力企业监管会计的内涵
电力行业在我国属于一个垄断行业,因为这类行业可以通过垄断进行自己定价来取得更好的利润,所以这类企业是没有市场竞争性的。为了阻止电力行业因其垄断的性质取得更高的垄断利润,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电力企业进行了电力的监管。有效的监管是建立在能获得全面并且真实的成本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而执行的。成本信息和相关信息的全面和真实是通过会计数据显示出来的,但我国的电力企业一般都采用企业的会计制度,这样的会计制度满足不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需求,要想法理好电力企业虚假的会计行为和失真的会计信息就要建立一套与电力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监管会计制度。
二、电力企力监管会计的内容
电力企业监管会计的内容主要从两方面着于,一方面是电力行业和信息披露的关系;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的关系。
电力企业中信息主要有发电的成本、输配电成本、购电价格和电量、供求关系和一些网络的日常维修等信息。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市场效率及公平性的正是上述的信息和披露这些信息的制度。但如果这些信息披露的不全面或者是有误,就会造成因主体间信息不对称而使电力市场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信息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作中起到中枢的地位,这也就是电力企业和信息披露的关系。
在电力行业中,信息披露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的交易这三个部分的信息披露所组成的。而信息披露又包括两大类,它们是技术信息和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包括核算、成本控制、分析财务情况和盈利的能力。所以在整个信息的披露中会计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会计信息是对电力企业成本和项目以至于科日设置和报表进行了规定,也涵盖了资产和资本性支出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了电力的价格。这就是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的关系。
针对上述对电力企业监管会计内容的了解,我们要对电力企业构建一个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
三、电力企业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
1.监管会计制度的目标
监管会计制度的目标应该是服务电力监管的总目标,监管会计制度也应根据总目标来制定使其最终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说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只有提供有质量的会计信息,监管部门才能根据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来进行制定合理的购电价格。才不至于产牛垄断的高利润价格,同时也提高了监管的透明性。这和会计的工作特点相适应,也符合《电力法》对信息披露要求的相关规定。真实的反映电力企业的财力状况、盈利能力等信息就要求会计信息核算应当及时。如遇到特殊情况发牛可能对电价产牛影响的,应该有时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并同时公布于众。
2.监管会计制度的主体
电监会、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是我国电力行业监管会计制度的主体。其中电监会是电力行业的直接管理者。针对这三个部门,我们可以根据本国的特点“量身定做”一套利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监管会计制度。笔者认为可以让电力监管委员会即电监会牵头组成一个专业的电力行业监管会计制度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可以让电监会、电力方面的企业、和其它的利益集团,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学习下,制定出一套专门针对我国电力行业的监管会计制度。然后南电力监管委员会对所有电企业进行监管,而且要求进行的监管是动态的。
3.监管会计制度的对象和内容
电力行业监管会计的对象是指电力市场中的参与者和他们在电力市场上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参与者主要指的是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监管会计的内容则是参与者在电力市场中所有的会计活动以及行为,以及他们产牛的后果等。由于购电价格是最终日的,所以对于监管对象中的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就成为电务行业监管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也就成了监管会计制度对象中的主要对象。输配电企业属于网络的产业,从更一角度来说属于垄断行业,为了产牛垄断的高利润价格,就必须对其产品进行监管。我国电力行业存在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会损害別人的利益,也会让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加强发电企业和输配电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是监管会计制度的重点。
监管会计的内容构建应该由监管会计准则、以定价为主要的报告内容、成本支出、利润、财务情况、现金流量、监管资产的回报率等几方面来制定信息披露制度。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监管会计是会计理论自我完善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电价监管的客观需要。但目前我国的电力监管会计还处在起步阶段,电力行业的监管会计还在使用一般企业的监管会计制度,为了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使我国电力行业不受垄断行业的影响,必须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制定一套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监管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孙珂,夏清.信息披露有效性对电力市场交易模型的选择[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
[2]刘刚.论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J].百家论坛,2012
一.实物资产的控制要点:
A固定资产的控制要点:
1、把住固定资产的购置和验收关.2、把好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关。
3、把住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对外租赁、报废处理关。
4、把好固定资产修理修缮关。(1)、任何修理必须经过检验、确认、审批手续(2)修理单位与实施修理的单位必须分离(3)修理完工后,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由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修理部门签字后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4)修理费应该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明显超出预算的,要由审计部门进行审查。
5、把固定资产清查关。
B、存货的控制要点:
1、要抓牢存货的收、发、存环节的单证的控制;
2、要落实存货的收、发、存环节的单证的稽查;
3、要加强存货的仓储、运输等环节人员素质的控制。
二、工程项目的控制要点:
1、项目决策(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决策,会计人员在这三个阶段要参与)
2、勘察设计;3预算控制;
4、招投标;
5、合同控制;
6、施工过程控制(单位要设置一名工地负责人、财务机关要单独设一名会计,对该项目进行管理);
7、竣工验收,对各项资料进行清理(各种会计资料的归集整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债权债务的清查);8决算控制;
9、监督检查(相关岗位及有关人员的设置情况、授权批准制度的实行情况、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各种款项的支付情况)
三、筹资的控制要点:
1、要编制筹资预算;
2、要综合考虑筹资的总收益和总成本;
3、合理确定筹资规模;
4、选择最佳的筹资机会;
5、有效降低筹资成本;
6、科学制定最佳筹资期限;
7、尽可能保持企业的控制劝;
8、选择最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筹资方式;
9、寻求最佳筹资结构,密切关注筹资的实际投向。
四、成本费用的控制要点:
1、明确成本费用的构成内容和开支范围;
2、正确的核算成本费用;
3、要注意与成本费用有关的会计政策的变更;
4、要定期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为管理决策进行支持。
五、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
1、把好货币资金的支出关(审查支付申请、审查支付审批、审查支付复核、审查支付办理);
2、管好货币资金的流入点;
3、管住银行开户点;4管好现金盘存点;5管住银行客户对账点;6管住票据和印章的保管点;7管住督促检查点;8管住财会人员任用点
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1不相容职务要相互分离;2授权批准;3会计系统控制;4内部报告控制;
【《会计制度设计》】推荐阅读: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习题06-25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重点07-27
会计制度设计调查报告10-02
会计制度设计-万福生科11-18
162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06-20
2024电大会计制度设计考试总结06-26
会计制度问题06-14
税收会计制度11-01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06-01
工会财务会计制度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