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阅读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师阅读(通用8篇)

数学教师阅读 篇1

一、数学教育理论

做为数学教师,其眼光不能仅仅限于小学或者是在师范所学的教育理论,当然要多看一些数学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下面开列的书分为几套丛书系列:[1]——[8]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论著译丛,建议必读;[9]——[13]是波利亚数学教育理论,建议必读;[19]——[27]是21世纪数学教育探索丛书,建议[19]——[21]必读,其余可选读部分;[28]——[37]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建议[28]——[29]必读,其余可选读部分;[38]——[42]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数学专业教材,建议[38]——[39]必读,其余可选读部分;[43]——[53]是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建议[43]——[45]必读,其余可选读部分,这套丛书重点注意学习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54]——[59]是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建议必读,这套丛书比较系统,可以系统了解数学教育相关理论;[60]建议必读。

[1]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专著] /(荷)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著;陈昌平等编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424页

[2] 数学教育再探 [专著] : 在中国的讲学 /(荷)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著;刘意竹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261页 [3] 数学课程发展 [专著] /(英)豪森等著;周克希,赵斌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8.--332页

[4]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 [专著] /(苏)克鲁切茨基著;赵裕春等译.--.--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416页

[5] 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 [专著] /(美)D.A.格劳斯(Douglas A.Grouws)主编;陈昌平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732页

[6] 数学教育哲学 [专著] /(英)Paul Ernest著;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383页

[7] 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科学 [专著] /(德)Rolf Biehler等主编;唐瑞芬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529页

[8]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专著] : 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 /(美)科普兰(Copeland,R.W.)著;李其维, 康清镳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386页

[9] 怎样解题 [专著] : 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 / [美]G.波利亚(G.Polya)著;涂泓,冯承天译.--.--上海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21,257页

[10] 数学与猜想.第一卷, 数学中的归纳和类比 [专著] /(美)G.波利亚著;李心灿等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1.--17,311页 [11] 数学与猜想.第二卷, 合情推理模式 [专著] /(美)G.波利亚(G.Polya)著;李志尧等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1.--211页 [12] 数学的发现 : 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第一卷 [专著] /(美)G.波利亚著;欧阳绛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82.--314页

[13] 数学的发现 : 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第二卷 [专著] /(美)G.波利亚著;欧阳绛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82.--321页

[14] 中学数学的教与学 [专著] /(美)贝尔(F.H.Bell)著;许振声等译.--.--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651页

[15] 学习数学的心理学 [专著] /(英)理查德•斯根普(Skemp Richard)著.----西宁 : 青海省心理学会, 1979.--192页

[16] 国际展望 [专著] : 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 唐瑞芬等编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284页

[17] 国际展望 [专著] : 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 /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编;张奠宙编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2.--188页 [18] 华人如何学习数学 [专著] : 中文版 = How Chinese learn mathematics / 范良火[等]编.--.--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42页

[19] 教学的窗口 [专著] : 中学数学教学案例集 /(美)Katherine K.Merseth[著];鲍建生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004重印).--19,367页

[20] 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案例 [专著] /(美)Mary Kay Stein等著;李忠如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6,142页 [21] 寻找中间地带 [专著] : 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 顾泠沅,易凌峰,聂必凯编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004重印).--420页

[22] 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 [专著] : 数学学习心理学的现代研究 / 郑毓信,梁贯成著.--.--2版.--.--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289页

[23] 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专著] : 热点透视与个案点评 / 郑毓信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320页

[24] 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 [专著] : 国际视角下的数学教育 / 郑毓信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83页

[25] 聚焦课堂 [专著] :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 / 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96页 [26] 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专著] / 戴再平等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300页

[27] 追求卓越 [专著] : 从TIMSS看影响学生数学成就的因素 / 鲍建生编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97页

[28] 数学教育学导论 [专著] / 张奠宙等编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44页

[29] 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 [专著] / 马复编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23页

[3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 [专著] / 马复,綦春霞主编.--.--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92页 [31] 数学教育的价值 [专著] / 黄翔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30页

[32] 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 [专著] / 孙晓天主编.--.--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84页

[33] 数学课程设计 [专著] / 刘兼等编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75页

[34] 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专著] / 孔企平等编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96页

[35] 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 [专著] / 孙晓天主编.--.--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84页

[36] 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专著] / 张思明,白永潇编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82页

[37] 数学教育评价 [专著] / 马云鹏,张春莉等编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46页

[38] PME:数学教育心理 [专著] / 李士锜编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68页

[39] 数学教学理论选讲 [专著] / 唐瑞芬主编.--.--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46页

[40] 数学教学设计 [专著] / 奚定华主编.--.--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07页

[41] 数学教育个案学习[专著] / 李士锜,李俊主编.--.--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52页 [42] 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 [专著] / 陈昌平主编.--.--修订本.--.--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442页

[43] 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 [专著] / 范良火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6,267页

[44] 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 [专著] / 张国杰,王光明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7页

[45]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探索 [专著] / 田中等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59页

[46] 学生算法概念建构中的认知结构研究 [专著] / 徐斌艳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56页

[47]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专著] / 孔企平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50页

[48] 孺慕乐仪:多元智能开发与评价的实验研究 [专著] / 张国祥,卢兰馨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2页 [49] 数学中的问题探究 [专著] / 张广祥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2页

[50] 中小学概率的教与学 [专著] / 李俊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48页

[51] 数学差生问题研究 [专著] / 杜玉祥等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46页

[52] 数学新题型研究 [专著] / 沈翔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45页 [53] 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 [专著] / 章建跃著.--.--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8页

[54] 数学思维论 [专著] / 任樟辉著.–.--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282页

[55] 数学课程论 [专著] / 张永春编著.--.--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376页

[56] 数学教学论 [专著] / 胡炯涛著.--.--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356页

[57] 数学学习论 [专著] / 郑君文,张恩华著.--.--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229页

[58] 数学方法论 [专著] / 郑毓信著.--.--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229页

[59] 数学教育评价 [专著] / 魏超群著.--.--南宁 :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410页

[60] 数学教育研究导引 [专著] / 张奠宙主编.--.--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569页

[61]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专著] = The “two basics”: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mainland China / 张奠宙编.--.--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497页

二、数学素养

这部分书籍包括数学史,数学新进展,数学特点、数学方法介绍,数学学习方法等,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从高的观点在教学中把握数学的特点。[1]——[4]建议必读;[5]——[11]可选读一套,如果时间允许,两套读更好,也可只读其中涉及到中小学数学内容的部分;[13]建议必读;[16]——[43]是通俗数学名著译丛,建议选读一部分。

[1]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一卷, 算术.代数.分析 [专著] /(德)F•克莱因著;舒湘芹等译.--.--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9.--302页

[2]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二卷, 几何 [专著] /(德)克莱因著;舒湘芹等译.--.--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9.11.--266页 [3]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三卷, 精确数学与近似数学 [专著] /(德)克莱因著;吴大任,陈〓译.--.--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10.--282页

[4] 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专著] /(日)米山国蔵著;毛正中,吴素华译.--.--成都 :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6.--379页

[5] 数学 : 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一卷 [专著] /(俄)A.D.亚历山大洛夫(A.D.Aleksandrov)等著;孙小礼等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1.--320页

[6] 数学 : 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二卷 [专著] /(俄)A.D.亚历山大洛夫(A.D.Aleksandrov)等著;秦元勋,王光寅等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1.--405页

[7] 数学 : 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三卷 [专著] /(俄)A.D.亚历山大洛夫(A.D.Aleksandrov)等著;王元,万哲先等译.–.--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1.--336页

[8] 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 [专著] /(美)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著;张理京等译.--.--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52页

[9] 古今数学思想.第二册 [专著] /(美)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著;朱学贤等译.--.--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87页

[10] 古今数学思想.第三册 [专著] /(美)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著;万伟勋等译.--.--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75页

[11] 古今数学思想.第四册 [专著] /(美)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著;邓东皋等译.--.--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72页

[12]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专著] / 张奠宙,邹一心编著.----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524页

[13] 数学方法论选讲 [专著] / 徐利治著.--.--武汉 :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3.--182页

[14] 数学及其认识 [专著] / 高隆昌著.--.--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海德堡] : 施普林格出版社, 2001.--10,355页

[15] 生活中的数学 [专著] / 谈祥柏,唐世兴编著.--.--上海 : 文汇出版社, 1993.1.--209页

[16] 数学娱乐问题 [专著] / [英]J.A.H.亨特(J.A.H.Hunter),[英]J.S.玛达其(Joseph S.Madachy)著;张远南,张昶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193页

[17] 数学趣闻集锦 : 数学就在你周围.下 [专著] /(美)T.帕帕斯(Theoni Pappas)著;张远南,张昶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366页

[18] 数学趣闻集锦 : 数学就在你周围.上 [专著] /(美)T.帕帕斯(Theoni Pappas)著;张远南,张昶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57页

[19] 数学游戏与欣赏 [专著] /(英)劳斯•鲍尔(W.W.Rouse Ball),(加)考克斯特(H.S.M.Coxeter)著;杨应辰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439页

[20] 意料之外的绞刑和其他数学娱乐 [专著] /(美)马丁.加德纳(Gardner, Martin)著;胡乐士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86 页

[21] 奇妙而有趣的几何 [专著] /(英)戴维•韦尔斯(David Wells)著;余应龙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93页

[22] 近代欧氏几何学 [专著] /(美)R.A.约翰逊(Roger A.Johnson)著;单墫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293页

[23]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专著] /(英)A.科克肖特(A.Cockshott),(英)F.B.沃尔特斯(F.B.Walters)著;蒋声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235页

[24]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著] /(德)亚瑟•恩格尔(Arthur Engel)著;舒五昌,冯志刚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544页

[25] 数:科学的语言 [专著] : 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 /(美)T.丹齐克(Tobias Dantzig)著;苏仲湘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59页

[26] 数学旅行家 [专著] :漫游数王国/(英)卡尔文.c.克劳森)(Calvin.C.Clawson)著;袁向东,袁均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308页

[27]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专著] /(美)林恩•阿瑟•斯蒂恩(Lynn Arthur Steen)编;胡作玄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0.--278页

[28] 无穷之旅 [专著] : 关于无穷大的文化史 /(以)伊莱•马奥尔(Eli Maor)著;王前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0.--388页

[29] 计算出人意料 [专著] : 从开普勒到托姆的时间图景 /(法)伊法尔•埃克朗(Lvar Ekeland)著;史树中,白继祖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26页

[30] 数学与联想 [专著] /(英)戴维•韦尔斯(David Wells)著;李志尧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222页 [31] 游戏 [专著] : 自然规律支配偶然性 /(德)曼•艾根(Manfred Eigen),(德)乌•文克勒(Ruthild Winkler)著;惠昌常,董书萍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351页 [32] 稳操胜券.上 [专著] /(美)埃尔温•伯莱坎普(Elwyn R.Berlekamp)等著;谈祥柏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4,474页

[33] 稳操胜券.下 [专著] /(美)埃尔温•伯莱坎普(Elwyn R.Berlekamp)等著;谈祥柏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3,515页

[34] 蚁迹寻踪及其他数学探索 [专著] /(美)戴维•盖尔(David Gale)编著;朱惠霖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332页

[35] 数学无国界 [专著] : 国际数学联盟的历史 /(美)奥利•莱赫托(Olli Lehto)著;王善平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2,449页

[36] 东西数学物语.专著 /(日)平山谛著;代钦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478页

[37] 数论妙趣 [专著] : 数学女王的盛情款待 /(美)阿尔伯特.H.贝勒(Albert H.Beiler)著;谈祥柏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425页

[38] 数学:新的黄金时代 [专著] / [英]基斯•德夫林(Keith Devlin)著;李文林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274页

[39] 当代数学 [专著] : 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 /(法)让•迪厄多内(Jean Dieudonne)著;沈永欢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341页

[40] 拓扑实验 [专著] /(美)斯蒂芬•巴尔(Stephen Barr)著;许明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51页

[41] 20世纪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 [专著] : 以及它们为什么至关重要 /(美)约翰•L.卡斯蒂(John L.Casti)著;叶其孝,刘宝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46页

[42] 现代世界中的数学 [专著] /()Morris Kline主编;齐民友等译.--.--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675页

数学教师阅读 篇2

一、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文”能力的认识

1. 抓住数学“课文”的特点来阅读

对于刚走出小学校门而步入中学大门的初中学生,首先应抓住数学课本中各自的特点去阅读相关的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例如,代数区别于算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引入了字母来进行运算。掌握好“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规律,就能使思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发展辩证思维,使认识不断深化。例如,到了中学高年级,三角是几何与代数派生出来的一门学科,其中很多问题要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学好几何与代数是学好三角的基础;而“几何问题代数化,图形性质坐标化”,其实就是整个解析几何思想方法的通络概括;有了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能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问题,读懂“立体几何”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2. 抓住数学课文的规律性来阅读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理论知识时,不难发现,数学它其实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同类型的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列的,整体的出现,必须都是经过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最终也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转化过程、进化过程,将知识统一的系统化。所以,我们在“阅读数学课文”的同时,必须掌握一个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慢慢地体会每一个小步骤所提示的内容。有的学生甚至是在没有学好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内容的时候,去盲目的选择一些课外的阅读物,这种做法是完全没有效果的,不但基础知识学不扎实,而且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不是很恰当,最后导致了概念不清晰、混乱。他们就是忘了数学这门学科是要循序渐进的,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能从基础直接过渡到最高级,那样最终导致自己学无所得。

二、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文”能力的方法与步骤

1. 阅读数学“课文”的方法

阅读数学“课文”的基本方法,我们认为,可以抓住这四个字来阅读,即“读、想、练、结”。“读”就是阅读,“想”是思考,“练”是解答习题,“结”是小结,其中“想”贯穿整个读书过程的始末。下面就从这四个字展开论述。

首先是“读”。数学“课文”一般不是一读就懂,可以采取先“初读”再“精读”。初读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了解该章节讲的是什么问题,标题能揭示该节所讲的内容;明确“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与哪些旧知识相关;初步熟悉新的数学语言。像阅读平面几何(一册)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初读就要明白:①本节内容是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要弄清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涉及早先在垂线一节中所下的定义,以及基本作图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等旧有知识;③本节虽然也是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但所研究的内容不同于以前的内容,而是对它的特征进行研究的,即学习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然后在对其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给它下一定义。

精读是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阶段,精读数学课本,必须重视掌握基本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基础知识牢固、解题方法合理、公式运用灵活,如对算术概念理解透露,就能很快看出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会灵活运用乘法公式(a+b)2=a2+2ab+b2,就能很迅速地口算出的结果是16。

2. 阅读数学“课文”的关键步骤

概念的阅读,则应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推敲关键性的字眼。例如,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其中的“任何”二字是关键性的词。它突出了异面两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无公共点)的特性。阅读、概念,特别要注意它的联系和区别,弄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学习对数定义时,应清楚指数式ab=w和对数式b=logaw(a>0,a≠1)中的a、b,w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时可以采用列表法或图示法。

在数学学习中,由数学两字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学习与数字有关。对于数字的概念、定义、定理以及公式、规律、法则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可以放到具体的图像、图形中理解,效果往往是很明显的。例如,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学习中,关于这两个的性质有很多条,单纯的死记硬背,靠学生自己的抽象思维来理解,这样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不清楚的,但是如果有了函数图像的帮助理解和记忆,我相信大多数的同学都可以很快地掌握,并且将其记牢。这种方式的学习容易多了,数学其本身就是对于“数”和“形”的学习,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分析的。“数”是对“形”的一个概括和总结,而“形”是对“数”的一个分析和量化,两者的共同结合才可以使数学这门学科变得容易理解。我们在遇到定理、公式、法则时绝对不能死记硬背,而要学会尝试分析它的具体应用范围和结论,主要是要从中明白它的一个推导过程、证明过程,找出其中关键的步骤和推导思路,这样就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久而久之,数学这门学科才会变得简单易学。

数学教师阅读 篇3

【关键词】数学阅读 阅读能力 能力培养

根据《教育大辞典》中的相关规定,阅读是一种对书面的文字、符号、公式以及图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也是进行学习的前提。数学阅读过程的过程不仅包括对书面信息进行获取,还包括理解、记忆、思考等一系列的过程,在进行数学阅读的时候,还需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其中,这样才能实现对阅读信息的有效整合。在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注重对学生阅读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缺乏某种知识或者某种能力而在内心中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动力,对学生学习心理调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在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留出新的课程思考的题目,这样学生为了对这些题目进行解答,学生就会主动来进行新课程的阅读学习。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有的数学阅读资料枯燥无味,知识点也不强,教师就需要将这些阅读资料去除掉。选取一些知识性强、趣味性强、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的资料让学生来进行阅读,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有关二次函数的阅读资料,这些阅读资料并不是对二次函数的方程、曲线、性质等进行具体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对一些二次函数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的案例来进行阅读学习,例如下面这个案例:一个抛物线形状的拱形桥,其水面的宽度是15米,水面到警戒线的高度是4米,此时水面的宽度是8米,那么这个拱形桥的二次函数表达式为?学生在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就需要对其中的数学语言进行处理,在处理的时候就需要建立坐标,找到抛物线上的各个已知点,然后再通过设方程,解系数的方式来进行题目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数学语言的转化过程。

二、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知道

阅读技巧对学生的数学阅读作用也很大,学生通过一些数学技巧,就能够了解数学阅读材料中各个句子支架的逻辑关系,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才能够有理有据。数学技巧主要是指对一些关键的词语进行了解,比如“根据……”,“结果是……”,“引起了……”,“一般的……”这些字眼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抓住重点内容,避免在一些不必要的语言上花费较多的时间。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做标记的习惯,比如对不懂的地方打上“?”,对于重点的地方就标注上“※”,对于难点的地方就标注上“#”,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也能够根据这些标记来进行复习。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这部分知识点学习的时候,学生在对教材阅读中,需要对许多判定定理进行记忆,例如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图形相似的判定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区分,为了方便学习过程,学生就可以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进行总结,在总结的时候,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也进行一起总结,对于语言上的不同来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进行总结,同时还需要对图形相似的语言进行对比,学生将一些重点的语言区别标注出来,在进行判定的时候才能够特别注意。

三、注重对学生阅读组织的教学

一些学生的自习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对数学语言进行阅读的时候,学生静不下心来进行阅读,此时就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来进行数学阅读,学生在有压力的时候,就能强化自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数学内容来进行不同组织引导。

比如在进行概念引导的时候,教师就让学生从概念的起源、概念的条件、概念理解的混淆事项以及概念的等价形式等方面来进行概念阅读。学习“幂”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幂”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幂的起源是什么?幂的实际应用是什么?幂有怎样的等价形式?通过这些问题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再比如进行“勾股定理”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勾股定理的提出是谁?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哪些方式?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哪些方面?勾股定理的应用有哪些条件?这些问题都能帮助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的时候有条不紊地进行。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的效率,让学生能够抓住阅读材料的重点内容,在读图的时候也能够发现主要的信息,在进行表格分析的时候也能够有理有据。学生对数学语言进行掌握以后,自己在进行数学表达的时候,才能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参考文献】

[1] 弓爱芳.《数学阅读及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 张霞.《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3] 王燕.《关于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调查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以江苏省的一所高中为例》,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数学教师阅读 篇4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关于阅读评价的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对阅读教学的评价。

一是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一般要求是: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语调和速度。这又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正确朗读,读得流利,有感情朗读。虽然这三方面是由低到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它分割开来,应该从学生开始学习朗读的时候就较为全面的要求。

二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这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

1、是否拥有丰富、广泛的词汇量。

2、是否领会逐步扩大的意义单位。

3、能否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

4、能否筛选关键词句和理解主要意思。

5、能否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

6、能否回忆重要细节。

7、能否把握文章结构。

8、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读物进行准确、完整的概括。

9、能否对阅读内容进行评价。

10、能否记住已读的主要文字材料。

三是对阅读欣赏能力的评价,这是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不象评价阅读理解能力那样,有正确、量化的依据。欣赏是对作品的整体说的,包括内容和形式,它是读者的一种艺术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和联想,所以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重在评价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即评价他们通过想象是否正确把握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丰富地再现了作者创造的形象。

正如《解读》中所提到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建议实际是为改善课堂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落实朗读训练,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提高朗读效率,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为阅读欣赏作好铺垫。有感情的朗读是理解阅读材料和阅读欣赏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在课堂上,要从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包括重音处理,语调、语速的变化等。

阅读技巧整理 教师 篇5

热身训练:

阅读理解

(一)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①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湮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

②我站在她身后看她,我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到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

③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心存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母亲只是笑笑。

④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风,是你这个小淘气。我笑了,母亲也笑了。现在,我真的想母亲这样告诉我,啊,是风吹倒的。而后我搂住她说,哪里是风,原来是妈妈这个小淘气。母亲却没有,尽管我一再安慰她没事的,母亲还是为此自责了好些天。

⑤送母亲去医院,排队等着看专家门诊。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一句,你要不要去上班?我告诉她,我请了假。母亲愈发不安了,说,你这么忙,我哪能耽搁你?我轻轻拥了母亲,我说,没关系的。母亲并不因此得到安慰,还是很不安,仿佛欠着我什么。

⑥轮到母亲看病了,母亲反复问医生的一句话是,她的手会不会废掉。医生严肃地说,说不准啊。母亲就有些凄然,她望着她的那双手,喃喃自语,怎么办呢?出了医院,母亲跟我叹着气说,梅啊,妈妈的手废了,怕是以后不能再给你种瓜吃了。我从小就喜欢吃地里种的瓜啊果的,母亲每年都会给我种许多。我无语。我真想母亲伸出手来,这样对我说,啊,妈妈病了,梅给我买好吃的。我小时病了,就是这样伸着手对着母亲的,我说,妈妈,梅病了,梅要吃好吃的。母亲就想尽办法给我做好吃的。有一次,母亲甚至卖了她珍爱的银耳环,给我买我想吃的鸭梨。带母亲上街,给母亲买这个,母亲摇摇头,说不要。给母亲买那个,母亲又摇摇头,说不要。母亲是怕我花钱。我硬是给她买一套衣服,母亲宝贝似地捧着,感激地问,要很多钱吧?我想起小时,我看中什么,总闹着母亲给我买,从不曾考虑过,母亲是否有钱,我要得那么心安理得。母亲现在,却把我的给予,当作是恩赐。

⑦街边一家商场在搞促销,搭了台子又唱又跳的,我站着看了会儿。一回头,不见了母亲。我慌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如果离开我,她将怎样的惶恐?我不住地叫着妈,却见母亲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下,正东张西望着。看见我,她一脸惭愧,说,眼神不好,怎么就找不到你了,你不会怪妈妈吧?突然有泪想落,多年前的场景,一下子晃到眼前来,那时我不过四五岁,跟母亲上街,因为贪玩,跑丢了。当母亲一头大汗找到我时,我扑到她怀里委屈得大哭。母亲搂着我,不住嘴地说,妈不好,妈不好。而现在,我的母亲,当我把她“丢”了后,她没有一丁点委屈,有的,依然是自责。

⑧我上前牵了母亲的手,像多年前,她牵着我的手一样,我不会再松开母亲的手。大街如潮的人群里,我们只是一对很寻常的母女。如果可以这样爱你,妈妈,让我做一回母亲,你做女儿,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而你,可以坦然地接受。(选自《读者》)

1、文中回忆了作者儿时的几件事情?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1、三件事情:①小时候,我打碎了家里的一只暖水瓶,母亲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安慰我。②母亲卖了她珍爱的银耳环,给我买我想吃的鸭梨。③我因贪玩跑丢了,母亲反而自责。

2、文章第①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2、带母亲去医院看病。

3、“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文中母亲为什么叹息?请发挥你的想象,推断母亲的心理。

女儿工作那么忙,还要照顾生病的我。我的到来影响到女儿的工作了吗?我该尽自己的所能帮女儿做些家务。城里生活花钱很多,女儿还要为自己看病,是不是会维修服务女儿造成拖累?

4、“如果可以这样爱你,妈妈,让我做一回母亲,你做女儿,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而你,可以坦然地接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因母亲在自己家拘谨而自责;渴望母亲理解作为子

女的一片孝心。

(二)一碗大米

戴晓军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坑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

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饼子、玉米粥和小米饭等粗粮。为了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组合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有变。早上,曾祖母没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带饮上学。那天是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了后,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山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她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5、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朴素的想法,这想法是什么?

5、那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或者答: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

6、母亲看到“一盒动都没有动的大米饭”后,为什么“突然抱紧我”,“在我肩头啜泣”?

6、母亲看到儿子挨饿,却无力改变现状,心疼、内疚、痛苦和无奈。

7、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B、文章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语言自然朴实。D、从文中的内容看,母亲非常关爱曾祖母,对我却不在乎。

(三)春天,妈妈还会发芽

她才三岁,灾难降临时,她还在熟睡。是正在刷碗的奶奶发觉了有强烈的震感,然后把她从床上抱了起来,飞奔向门外,哪知道仅仅走到楼梯拐角,强烈的摇晃就令奶奶再也动弹不得。奶奶抱紧她,蜷缩在楼梯拐角处,他们所居住的单元楼很快倾斜坍塌,正是这样一个楼梯拐角,让奶奶和她都幸存下来。

她睡得很沉,也许是奶奶的怀抱“减震”很好,强烈的地震和坍塌声竟然没有把她震醒,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大雨透过废墟中的瓦砾淋进来,她惊慌地问奶奶:“怎么了,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奶奶告诉她,为了听听雨姑娘的声音。

自从两岁开始,她就十分喜欢雨,每次下雨,她总要挣着往外跑,但是,每次都被妈妈拽住。她不明白为什么这次奶奶带她来听雨。她问奶奶:“我们为什么不到外面去听雨姑娘啊?”

奶奶告诉她,雨姑娘怕人,我们一出去,雨姑娘就跑了。于是,她就这样依偎在奶奶的怀里,静静地听雨姑娘唱歌的声音。强烈的余震一波接一波,时不时就有瓦砾掉在她和奶奶的头上,她紧紧地蜷缩在奶奶的怀里说:“奶奶,我怕。”

奶奶抚摸着她的头告诉她,孩子别怕,这是雨姑娘在跳舞呢。奶奶拽出了身上的围裙,从缝隙里接了些雨水,告诉她,快喝点,这些都是雨姑娘送给我们的露水,喝了它,就能快快长大了。她喝了几口,尽管有些碜牙,她还是高兴地笑了。

喝过了几口雨水,听着奶奶给刀子唱的眠歌,她很快睡着了。第二天,她们被人从废墟里救了出来。她真是个嗜睡的孩子,一觉醒来,他们已经到达临时搭建的布棚里了。她说饿了,拉着奶奶的手,哭着要找妈妈。

奶奶告诉她,妈妈去送雨姑娘了,很快就会回来。她哪里知道,就在昨天的地震中,妈妈所执教的那所学校整体坍塌,为了救学生,妈妈没能幸免于难!

当天下午,有人送来了矿泉水和方便面,奶奶的焦虑总算得到了解决,万一再没有吃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向她解释。吃过饭以后,她再次嚷嚷着,要奶奶带她出去找妈妈。奶奶强忍住泪水,指着对面那片废墟对她说,妈妈被种进土里了,你要记着浇水,到了春天,妈妈还会发芽的!

她欢呼着对奶奶说:“。”奶奶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不住地点头说好。她哪里知道,此刻的奶奶早已经泪如雨下„„

8、给加点的字注音。蜷缩()废墟()嗜睡()坍塌....()

9、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结合你的理解谈一谈。

9、表现奶奶的坚强和慈爱,表现奶奶对小孙女身体和心灵的细心呵护。

10、发挥想象,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10、示例:奶奶,那你要给我买一把漂亮的水壶。

11、假如你是心理辅导师,你会为经受地震灾害的小女孩做些什么工作呢?

11、示例:告诉小女孩要坚强,告诉小女孩妈妈会回来的等。

(四)权力

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于是采取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是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

后来头羊死了。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

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做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该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了,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大家就这样倒挂起来,火气越来越大。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狼的脖子。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因为狐狸身体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

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一头栽进了陷阱里。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已对羊群构不成威胁。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12、解释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肆无忌惮: 指肆意妄为,无所顾忌。dàn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使彼此不..和。jiàn

13、在黑熊、狼、狐狸组成的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

13、黑熊:力气最大,贡献也不小。狼:最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

狐狸: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出的点子多。

14、年轻的头羊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会令大家十分吃惊,而强盗团伙十分兴奋?

14、请黑熊、灰狼、狐狸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因为这样,羊群就要遭殃了。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对强盗而言,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15、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15、强盗们贪图权力,因为得到权力就意味着占有更多的利益,所以,贪权者就会勾心斗角,相互残杀,就像掉进陷阱一样。

16、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获取了怎样的启迪?

16、示例:应该正确对待权力,决不能为一己之利而争权。(权力是众望所归,行使权力要出以公心。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1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2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3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4,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5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6。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7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8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9;颇踌躇10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11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12,深青布棉袍,蹒跚13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14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15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文章标题的作用主要有:A、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

B、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C、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D、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E、交代写作顺序;F、交代文章的主题、情感;G、设置悬念;H、激发读者阅读兴趣;I、作为行文线索。注:标题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可同时具有多种作用,在答题时不可遗漏,也不可以不加区分的就加上。

1、请分析两篇文章标题的作用

背影:交代了文章写作的内容、写作的对象以及文章的行文线索。永久的悔:确定了文章的内容、感情和线索。内容:回忆过去家庭生活,指出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和不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悔恨;亦是文章的线索,全文都是围绕永久的悔来展开的。

2、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首先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含义,明确词语的引申义或者比喻义;其次要结合作者的感情色彩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还要考虑是否有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照应的作用,一般答题模式为:词义+语境意义+表达了(表现了).....情感。如:请品析《背影》第五段中两个“聪明”的表达效果。

聪明本是褒义词,在这里是褒义词贬用,是糊涂的意思,第一个表示现在对父亲当时举动的反思,指出当时对父亲的行为不理解,未能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心;第二个表示当时觉醒过来时对自己的责备,两个词都表现出作者的愧疚心理。

3、动词表达效果的分析 在文中使用动词能够鲜明生动的展现人物的心里活动,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丰富人物的形象。答题模式:....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鲜明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样子,表现出了....(人、事物)的......精神,体现出了.....的情感。

如:赏析《背影》第六段中父亲买橘时几个动词的表达效果。爬和攀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和父亲攀爬时的吃力;探和缩细致的描写出了父亲攀爬的动作;倾体现出父亲攀爬时的费劲,这些动词形象的描写出了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时买橘时的艰难情景刻画了一个关心体贴、爱护儿子的父亲形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4、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常见题型:A、说说某句或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或好处 B、说说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C、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或这一句; D、某段或某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这类题在答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结构上,在句首:A、点明主旨、总领下文;B、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做铺垫;C、点题或交代起因或缘由;D、发人深思,如连续发问。

在句中:起到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在结尾: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内容上:告诉了读者哪些信息,把相关的信息进行提炼。如:说说《背影》中最后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结构上照应题目及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描写记忆中父亲的背影,而此时的背影不再是往日父亲背影的再现,还包含了老年父亲的影子,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说说《永久的悔》中第二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点明文章的中心,照应题目,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给读者制造悬念,内容上告诉读者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5、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此类题分析时由一下几个方面入手:A、6、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常见题型:A、文章是围绕什么逐步开展写作思路的 请简要分析 B、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C、作者围绕什么写哪些事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到底讲了什么

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审读,并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段意 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整理归纳。

答题模板:文章以......为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如:《背影》是围绕什么逐步开展写作思路的 请简要分析

6、鉴赏技巧

常见题型: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教师暑假阅读计划 篇6

为进一步浓化校园阅读文化,激发广大教师的阅读热情,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决定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继续开展暑假读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活动主题:开心暑假,快乐阅读

2. 活动形式:品读好书(至少精读一本书),书写感想(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

3.参加对象:全区中小学教师。

4.征文形式: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1500字左右。

5.内容要求:关于教育教学类专著的阅读体会、感想,思想健康,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独立完成,署名不得两人或两人以上。

6.文本格式要求:

⑴文档格式:采用word文档。

⑵纸型及边距:页面设置为A4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页脚居中设置页码。

⑶字体、字号:

①标题:二号黑体字。副标题小二号黑体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②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选文则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③参考文献:上下各空一行,四号黑体,内容为五号宋体。 ④字距与行距:字距为“标准字距”,行距为“1.5倍行距”。 ⑤作者姓名及单位标在封面页,正文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单位。

7.征集办法

⑴各中学、直属学校及镇(街道)组织初评,务必保证参评稿件的真实性,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评比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

⑵直属中学、完全中学每校上交征文5-8篇,初级中学每校上交征文3-5篇;小学以镇(街道)为单位,每个镇(街道)各上交5篇(凤翔、莲下各10篇;莲华3篇),汇璟小学上交3篇。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篇7

一、指导学生思路

“分析读物的内容, 弄清层次, 领会作者的思路”, 这是新大纲对阅读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 学生揣摩体会的功夫不仅要用在词句上, 更重要的还在于领会文章的结构。叶老说:“看整篇文章, 要明白作者的思路……要看它怎样开头的, 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 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44页) 如《荷塘月色》一文, 在结构上以“一路行去”的游踪为线索, 串写了月下荷塘的各种景物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及凝神遐思。学生只要抓住了这条线索, 对这篇文章就会基本了解。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 进而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构思, 对拓宽理解思路和提高读写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指导学生联系

联系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读了前面不顾后面, 读了后面又忘了前面, 孤立地阅读词句, 孤立地理解词句, 不会分析词句之间的相互联系, 不会分析文章的伏笔和照应, 更不会综合地分析文章、理解文章, 从而导致了自主阅读能力的低下。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 体会文章隐含的信息。如学习《拿来主义》的第九段, 理解这一段中的“鱼翅”“鸦片”“烟灯”“姨太太”时, 联系第一段中的“学艺上的东西”“古画新画”“象征主义”, 就可以想到第九段提的是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 再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如《故都的秋》, 学生很难理解作者郁达夫既爱秋、颂秋, 但笔下的秋却如此的凄清、悲凉, 此时只要引导学生去联系郁达夫其人及写作其时, 则难点不攻自破。

三、指导学生比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 能鲜明地提示出对象之间的异同点, 利于锻炼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一篇之中或几篇之间, 可供比较之处是很多的, 或是语言、结构上的, 或是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上的。比较的方式, 可以是异中求同, 也可以是同中求异。《鸿门宴》中刻画了主帅、谋士、勇将和奸细这样四对相应的人物, 只需略作对比分析, 学生对刘、项这两个军事集团的人物以及刘胜项败的必然性, 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荷塘月色》与《荷花淀》语言运用的比较。朱自清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 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 给人以美感;而孙犁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 把荷花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给人一种庄严感。为何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写呢?一个以美景反衬不平静的心情, 一个以庄严之景显示军民同仇敌忾的心情。有时还可以采取逆向思维方式, 从反面设比来启发学生。比如:“这个词或这种句式换成别的词或句式怎样?这一句或这一段不要行吗?”甚至可以根据文章内容, 让学生设计出完全不同的思路或写法来进行比较。

四、指导学生想象

对于我们的语文课本, 如果不展开想象,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为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 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 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 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 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 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 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 翩翩起舞, 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 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 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

五、指导学生质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常常能显示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转变程式化的内容, 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着重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分析《祝福》里的人物祥林嫂时, 可提出问题:“对小说里的人物祥林嫂, 一般我们会关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讨论, 就可以概括出关注两大方面:一是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有哪些性格特点?二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然后组织学生去探究, 去讨论, 去解决。这样, 就使学生加深了对这篇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理解。

数学教师阅读 篇8

一、牵住规律牛鼻子

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总会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所以,什么样的年龄阶段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活动,总有一定的特定性。整体上,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优于抽象思维的能力,学生阅读浅显的叙述性作品会比较轻松,而那些辩证思维较强的作品则常常使他们力不从心。

例如,学习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一文,学生能够借助资源,大体读懂文本的基本意义,能够感知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感,能够通过反复诵读再造“环滁皆山也”的幽美意境。倘若让他们深层次辨析欧阳修之“乐”的内涵,他们至多了解乐禽鸟之乐、山水之乐、与民同乐,却无法理解“乐”中藏“悲”的意蕴。因为要理解这一层,必须进一步探察欧阳修的心灵世界,审视其生平,触摸其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甚至要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的研究性学习需要一系列抽象的思维活动,很显然不是初中学生所能胜任的。对此,老师就不必强求他们一定能够宛如专家式的解读,这就是遵循认知规律。

另外,语文自身的规律也在约束着教学的规律。语文的规律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按照本学科的特点来实施教学,从传统讲授到教和学的互动,再到对话,就是语文教学不断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生动体现。

如今,寻找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已成为语文人的共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和基础学科,呈现出极强的人文性,时时刻刻存在于学生人生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手握规律,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阅读规律,只有遵循规律的语文教育才是人道的、有效的。值得补充的是,尊重既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平等态度和成长规律的认同,更是最大程度的教育担当。

二、满足需求金袋子

笔者曾对学生的阅读需求做过一次调查,不少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更偏爱那些动漫、电视剧、故事类纸质读物,八、九年级的相当数量的学生喜爱言情小说。市场上那些品位并不高的武侠、言情类小说似乎大受欢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偏爱文学类书籍。这说明现行教材的编者意图并不能完全吻合和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但是,作为语文老师也不能纵容学生去读浅显平俗之作,还必须运用经典文化濡染学生。

为此,语文老师要树立尊重意识,投其所好,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动漫作品、电视剧以及娱乐性作品,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当今媒体技术日益发达,读图时代已经来临。不过,读图终究不能代替纸质阅读,因为它无法拓展想象的空间,无法引发更深远的思考,也不利于做读书笔记,更不能有效地形成持久的影响力。语文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入这些作品,用以调剂阅读口味,培养阅读兴趣,但是最终一定要切实引导到经典阅读上来。

怎样引导学生去真正的阅读呢?比较策略值得一试。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曾利用《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片段,成功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首先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然后再独立阅读纸质文字,交流感受。如鲁智深出场后,按下播放键,让学生描述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形成文字。师插问:施耐庵是怎样描述的?你的描述与之有什么不同?杨志会像鲁智深一样倒拔垂杨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比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会到了小说形神兼备的描绘艺术,体会到了鲁智深的侠义性格。自然,对纸质阅读的需求就会强烈起来。

除比较策略者外,还可运用个性化策略。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个性会产生不同的阅读需求。语文老师不妨因势利导,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持续的需求,进而做到学有专攻。

例如,一位学生因为家中收藏玉镯,所以对玉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笔者就有意识地提醒她阅读有关书籍,提高赏玉、悟玉的品位。后来,她在一次考试中,恰好选中了这个素材,自然就点燃了她写作的激情,从说玉到说人生,从叙述鲜有少闻的玉镯故事到描绘每一类玉镯的美妙绝伦,再到书写人性优劣、人生的恩宠荣辱之感,从容不迫。作品读起来使人不仅倍感典雅洗练、清丽空灵,又真挚自然、亲切随和,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可见,教师可因材施教,有意识地量身打造,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三、开拓体验情意场

阅读不是冰冷的文字摄入,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毫无疑问,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关注点来安排阅读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课堂对话的流程是从学生到学生,从学生到老师,而不是从老师到学生的单线运动。它是一个反馈式的活动,它应当借助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与寻求解决为基本的途径,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共鸣。否则,一切阅读形式都必将打上灌输思想的标签,进而抑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致使阅读教学低效。

所以,正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在学习九年级教材中《孔乙己》一文时,笔者完全放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寻求解决,满足阅读需求。从回馈看,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3~6个问题,而且从对比看,这些问题均不是来自相关的资料。从这些问题可以窥见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阅读状态,发现共同的问题,找到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的契合点。更令人欣慰的是,由于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需求,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就被空前地激发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畅所欲言,课堂就不会只是少数学生的舞台。学习这一课虽然用了四个课时,但却帮助他们找到了阅读主人翁的地位,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交融,情感得到释放。由于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的激情和感悟同步展开,教师在这次阅读活动中就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尊重的情意场。

尊重是语文教师必须坚守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只有尊重才能真正成为给予学生的最为人性化的正能量,才能为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提供种种可能。如果不能尊重学生,就意味着扼杀学生的个性,压制学生的心理,戕害学生的生命,自然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

上一篇:方案完善工作计划下一篇:路是月的痕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