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精选8篇)

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篇1

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爆炸是最快最猛烈的化学反应,并生成大量的(热)和产生大量的(气体)。2.炸药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形式是(热分解)(燃烧)(爆炸)和(爆轰)。

3.爆破安全技术包括(爆破施工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和(爆破对周围建筑设施与环境安全影响)两大部分。

4.炸药爆炸的三要素是(化学反应过程大量放热)(化学反应过程高速进行)和(化学反应过程生成大量气体)。

5.影响炸药殉爆距离的因素有装药密度(药量)、药径、(药包外壳)和(连接方式)。6.雷管和小直径药包底部有一凹穴,其作用是为了提高雷管和药包的(聚能效应)。7.导爆索的外观颜色一般为(红)色,药芯为(白)。

8.导爆索是传递(爆轰)的起爆器材,其药芯是(太安)或(黑索金)。

二、选择题

1.炸药的感度是指炸药在外能的作用下发生(C)的难易程度。A 燃烧

B 热分解

C 爆炸

2.主爆药卷爆炸时,引起被爆药卷完全爆炸的最大距离叫(B)。

A 传爆距离

B 殉爆距离

C 拒爆距离

3.最大安全电流是指通过恒定直流电流(B)内电雷管不爆炸的电流值。

A 3min

B 5min

C 10min 4.从爆破效果来看(B)

A 正向装药,爆破效果好

B 反向装药爆破效果好

C 正向、反向装药效果相同 5.以下炸药可直接用于有水的深孔爆破和浅孔爆破作业(A)

A 乳化炸药

B 铵梯炸药

C 铵油炸药

6.铵油炸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铵、柴油和(B)构成。

A 黑索金

B 木粉

C硫磺

7.爆破员爆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A)。

A 上报和处理

B 自己处理

C 继续作业

8.工程爆破产单位耗药是一个临空面情况下采用的,随着临空面增多,单位耗药量(C)

A 随之增加

B 不变

C 随之减少 9.岩石乳化炸药的有效贮存期一般为(B)。

A 4个月

B 6个月

C 2年

10.普通雷管自生产之日起,其有效期一般为(C)。

A 6个月

B 12个月

C 2年

11.炸药的(A)是指炸药爆轰时爆破对象产生的压缩粉碎和击穿能力。

A 猛度

B 爆压

C 做功能力

三、判断是非题

1.8号工业雷管可直接引爆岩石乳化炸药。(∨)

2.常见工业雷管号数愈大,其管内起爆药量愈多,雷管的起爆能力愈强。(∨)3.用力敲击或挤压雷管是时,可能造成雷管爆炸。(∨)4.炮孔深度和炮孔长度是一个概念。(×)

5.装药时炸药的压装密度越大,装药量就越多,爆炸威力就越大。(×)6.炸药爆炸属于化学爆炸,在瞬时内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7.药卷直径过小(小于它的临界直径)时,将影响炸药稳定传爆。(∨)8.制作起爆药包通常是用雷管在药卷上用手压出小洞,将雷管插进去。(×)9.导爆管和导爆索均可直接引爆铵油炸药或岩石乳化炸药。(×)10.进入爆破器材库的人员不应穿带铁钉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

四、问答题

1.炸药着火是时,宜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答:采取洒水降温,尽快疏散炸药等措施,切不可采用沙土覆盖法或用灭火器去灭火。2.炸药起爆能有几种形式

答:炸药起爆能有三种形式:即热能、机械能和爆炸能。3.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和押运员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爆破作业的生理缺陷和疾病;(2)工作认真负责,无不良嗜好和劣迹;(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持有相应的安全作业证。4.炸药的热分解性能对炸药贮存过程中的影响

答:炸药在常温尤其是受热作用时,发生缓慢的分解并放出热量,热分解不会形成爆炸,但是温度升高,分解速度会加快;当温度持续升高时,热分解可能转化为爆炸。所以,库房在贮存炸药时,不宜堆得过密、过高和过多,要留有通道,保证通风良好,保持常温。5.什么是爆炸

答:爆炸是指某一物质系统在有限空间和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迅速释放和急骤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在这种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等效应。6.非电毫秒雷管和毫秒延期电雷管的主要区别

答:非电毫秒雷管是用塑料导爆管引爆而延期时间以毫秒数量级计量的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通电后爆炸的延期时间也是以毫秒数量级来计量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非电毫秒雷管不用毫秒电雷管中的电点火装置,而通过一个与塑料导爆管相连接的塑料连接套,由塑料导爆管的爆轰波来点燃延期药。7.爆破员职责

答:(1)保管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准擅自销毁和挪作它用;

(2)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

(3)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

(4)爆破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或处理;

(5)爆破结束后,将剩余的爆破器材如数及时交回爆破器材库。

新取证人员(新爆破员)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实习三个月,方准独立进行爆破工作。

复习题二

一、填空题

1.井巷掘进工作面上的炮孔,按作用不同分为(掏槽孔)(辅助孔)和(周边孔)。2.电力起爆网路要求流经每个雷管的电流应满足: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硐室爆破,交流电小少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3.塑料导爆管的引爆方法有:(击发枪引爆)(雷管引爆)(导爆索引爆)。

4.最小抵抗线是指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岩土爆破时,大量飞石主要是顺着(最小抵抗线)方向向外抛散的。

5.导爆管网路通常由以下四种元件组成:(击发元件)(传爆元件)(起爆元件)和(连接元件)。

二、选择题

1.(B)不能采用导爆管起爆法。

A 硐室爆破

B 有瓦斯或矿尘爆炸危险的矿山

C 水下爆破 2.电雷管的电阻应用(A)检测,电阻值应符合产品的说明书规定值。

A 爆破专用电桥

B 万用表

C 惠登期电桥 3.导爆索网路可用于(A)爆破。

A 深预裂和光面

B 拆除

C 复杂环境深孔

4.在仓库内码放爆破器材时爆破器材包装箱与墙的距离宜大于(B)。

A 0.6 m

B 0.4m

C 1.6m 5.用爆炸法销毁爆破器材的单响药量不应超过(B)。

A 10kg

B 20kg

C 24kg

6.敷设起爆网路应由有经验的爆破员或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实施,并实行(B)作业制。

A 单人

B 双人

C 多人

7.用汽车运输爆破器材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前后两部汽车距离不应小于(A),上山或下山不小于30m。

A 50m

B 100m

C 200m

8.浅孔二次爆破时单孔多药包或同一岩块有多个钻孔时,一般要求(B)起爆。

A 单个药包

B 所有药包同时

C 逐孔 9.待运雷管箱未装满雷管时,其空隙部分应用(A)。

A 不产生静电的柔软材料塞满

B 可以空着

C 用其它材料塞满 10.过期失效的粉状硝铵炸药适合用(B)销毁。

A 爆炸法

B 焚烧法

C 化学分解法 11.爆破前可以用爆破专用仪表检测的爆破网路是(C)。

A 导爆索起爆网路

B 非电导爆管起爆网路

B 电爆网路 12.装配起爆药包时,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A)装入。

A 顶部

B 聚能穴一端

C 任意位置

三、判断是非题

1.爆破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炸药量称之为单位炸药消耗量。(∨)2.装药发生卡塞时,若已装入起爆药包,也可用工具冲击、挤压。(×)3.爆破器材仓库的电源开关和熔断器应设在库房内,并装在铁制配电箱中。(×)4.任何炸药和雷管都可用于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井下爆破作业。(×)5.装药时用力捣压增加装药密度,可增加爆破威力。(×)

6.自由面或临空面越多,爆破破岩越容易,效果越好,炸药消耗量越少。(∨)7.炮眼深度为0.6-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3。(×)

8.采用电起爆系统,当雷雨来临时,应立即停止爆破作业,迅速撤离危险区。(∨)9.浅孔爆破的炮孔孔径大于75mm,孔深大于5m。(×)10.切割导爆索应使用锋利刀具,但也可用剪刀剪断导爆索。(×)11.导爆管网路不够长时,可以在炮孔内有接头。(×)12.平巷掘进爆破掏槽孔的形式可分为倾斜孔掏槽、平行孔直线掏槽、混合式掏槽。(∨)13.雷雨天也可以采用电爆网路。(×)

四、问答题

1.什么叫自由面 它与爆破效果有什么关系

答:自由面又叫临空面,通常是指岩土介质与空气接触的交界面,自由面的存在就能使炸药爆破破碎岩石容易,既节省炸药,效果又好,所以自由面是爆破破碎岩石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讲,随着临空面面积的增大及数量的增多,岩石爆破夹制作用将变小,也有利于岩石的爆破。

2.为什么要进行炮孔填塞 炮孔填塞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炮孔填塞是爆破作业重要工序之一,填塞的目的在于使炸药的能量得到很好的利用,改善岩石爆破破碎效果。

炮孔填塞注意事项有:(1)填塞材料中不得含有碎石块和易燃材料;(2)炮孔填塞段有水时,应用粗沙或岩屑填塞,防止在填塞过程中形成泥浆或悬空无法填塞密实;(3)填塞过程要防止导线、导爆管被砸破。

3.露天台阶爆破深孔的布置方式有哪三种 请画图描述

答:露天台阶爆破深孔的布置方式有正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三种。

。。。。。a。。b。。。

正方形 矩形 三角形 注:a 孔距 b 排距

4.岩土爆破中出现爆破个别飞散物过远的原因有哪些

答:(1)爆破参数不当,炸药单耗与单孔装药量过大,药包最小抵抗线过小;

(2)堵塞质量差,长度不够;

(3)药包位于不均匀爆破介质的软、硬界面或混凝土浇筑接合面处;

(4)内部药包邻近有薄弱结构面,死穴(溶洞)等,改变了设计抵抗线方向及量值;

(5)先爆药包的爆坑改变了后爆药包抵抗线及掀翻后爆部位覆盖物。5.在每次爆破中警戒信号有几次,各代表什么意义

答:有三次:(1)预警信号 该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2)起爆信号 起爆信号应在确认人员设备等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3)解除信号 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解除爆破警戒信号,在此之间,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

复习题三

一、填空题

1.在露天深孔爆破中,装药结构分为(连续装药结构)(分段装药结构)和(混合装药结构)。2.深孔爆破中炮孔深度超出台阶高度以下的超钻深度,其作用是降低(装药中心位置)以便有效地克服(台阶底部阻力),避免或减少(根底的产生)。3.。在阶梯爆破中,为充分利用临空面,无论是基坑还是渠道开挖,总是先开出(沟槽),形成阶梯,这样,不仅增加了临空面,同时,便于组织(钻孔)(装药)(爆破)和(出渣)各道工序的平行流水作业。

4.炮孔及药壶爆破装药时,应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

5.根据起爆药包在炮孔中安置的位置不同,有三种不同的起爆方式:分别是(反向起爆)(正向起爆)(多点起爆)。

6.押运员负责核对所押运的爆破器材的(品种)和(数量)。7.押运员负责看管爆破器材,防止爆破器材途中(丢失)(被盗)或发生其他事故。

8.购买民用爆炸物品应当通过(银行帐户)进行交易,不得使用(现金)或(实物)进行交易。

二、选择题

1.掘进工作面钻孔前应将掌子面清理干净,禁止(A)继续钻孔。A 沿残孔 B 在裂隙处 C 在凸起处 2.目前常用的斜眼掏槽方式中,(C)方式使用范围最广,并适用于各类岩石及中等以上断面。

A 单斜掏槽 B 扇形掏槽 C 楔形掏槽

3.在竖井爆破作业中,使用电力起爆网路时,为避免(C)对爆破的影响,在电雷管进入井底爆破场地前,应切断井下电源,严禁电雷管进场后再排水。A 静电 B 水中杂物 C 杂散电流

4.未形成台阶的浅孔爆破,爆破飞石对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B)A 200m B 300m C 100m 5.在露天爆破中通常以(C)对人员安全距离来划定爆破安全警戒范围。A 空气冲击波 B 爆破毒气 C 爆破飞石

三、判断是非题

1.当起爆炸药的能量不足时,炸药可能出现不稳定爆炸现象,造成半爆或熄爆。(∨)2.掘进工作面一个炮孔内不得装两个起爆药卷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3.填塞材料中可以含少许石块和易燃材料。(×)

4.起爆网路敷设时,网路连接的方向是由起爆站向工作面逐段进行。(×)5.填塞前需利用炮棍校核填塞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掘进工作面钻孔前应将掌子面清理干净,发现残孔要标注出来,凿岩时至少要在距残孔10cm以外钻凿平行新孔,禁止在残孔中继续钻孔。(∨)

7.遇雷雨时,爆区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撤离前应将电爆网路导线与大地绝缘,并禁止将其构成闭合回路。(∨)

8.井巷掘进爆破的特点是只有一个自由面,同时炮孔深度受到新断面大小的限制,一般孔深只有1.5—3.0m。(∨)9.毫秒爆破(微差爆破)既可降低爆破震动,又可改善岩石爆破破碎效果。(∨)

10.在装药过程中,要以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火索、导爆管、导爆索和电雷管脚线。

(×)

四、问答题

1.一般土岩爆破爆后检查有哪些内容

答:(1)有无盲炮,通过堆积情况初步判定是否有盲炮;

(2)堆积状况,岩土爆破的岩石堆积状况是否稳定,拆除爆破中建(构)筑物是否

完全塌落,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

(3)边坡或围岩危石情况,露天爆破中爆后的边坡是否稳定,边坡上是否存在危石,地直爆破 中有无冒顶,顶板是否有危石悬吊,支撑是否破坏等;

(4)地下爆破炮烟是否排除;

(5)附近建筑物及不能撤离的设备有无损坏;

(6)现场是否有残存的爆破器材。2.公路运输爆破器材途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公路运输爆破器材途中应避免停留住宿,禁止在居民点、行人稠密的闹市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重要建筑设施等附近停留,确需停留住宿必须报告投宿地公安机关。

3.露天深孔装药过程中出现堵孔时,为何不能用金属长杆捣捅

答:露天深孔装药过程中,特别是在雷管和起爆药包已放入炮孔后,再用金属长杆捣捅堵孔,有可能与岩石(矿石)撞击产生火花,万一引爆雷管和起爆药包,其后果不堪设想,故深孔装药出现堵孔时,禁止用金属杆捣捅。

4.电力起爆法施工工序有哪些环节

答:除在起爆药包加工、装药、堵塞时要保护好电爆网路外,电力起爆法的主要工序为:电爆网路的连接、导通、网路检查、电阻平衡、合闸起爆。

5.什么是早爆 引起早爆的原因是什么

答:炸药在预定的起爆时间之前起爆称之为早爆。

引起早爆的原因有:(1)爆破器材不合格;(2)炸药自燃导致的自爆;

(3)由感度高的炸药或起爆器材的机械能作用(冲击、磨擦等)引起的早爆;(4)外来电流 如雷电、静电、杂散电流、射频电和感应电流引起的早爆。6.在爆破施工中,如何预防爆破飞石事故

答:(1)按设计要求钻孔、装药、起爆,确保装药施工质量;

(2)按设计要求进行填塞,确保填塞长度和质量;

(3)在城镇土石方和拆除爆破中,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4)爆前认真清场,搞好安全警戒工作。7.预防炮烟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零氧平衡的炸药,使爆后不产生有毒气体,加强炸药的保管和检验工作,禁用过期变质的炸药;

(2)保证填塞质量和填塞长度,避免炸药发生半爆或爆燃;

(3)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应采取措施向死角盲区引入风流,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爆破需等15min以上,炮烟浓度符合安全要求时,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4)露天爆破的起爆站及观测站不许设在下风方向,在爆区附近有井巷、涵洞和采空区时,爆破后炮烟有可能窜入其中,积聚不散,故未经检查,不准入内;

(5)井下装药工作面附近,不准使用电石灯,明火照明,井下炸药库内不准用电灯泡烘烤炸药;

(6)设有完备的急救措施,如井下设有反风,迅速撤到安全地点。8.试述盲炮、残炮的预防措施

答:(1)寻爆破器材,要妥善保管,严格检验,防止使用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的爆破器材,在同一串联支路上使用的电雷管,其电阻差不应大于0.2欧姆,对不同燃速的导火索应分批使用;

(2)提高爆破设计质量,设计内容应包括炮孔布置、起爆方式,延期时间、网路敷设、起爆电流、网路检测等,对于重要的爆破,必要时进行网路模拟试验;

(3)改善爆破操作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火雷管起爆要保证导火索与雷管紧密联接,雷管与药包不能脱离,电力起爆要防止漏接、接错和折断脚线,网路接地电阻不得小于1*10~5欧姆,并经常检查检查开关、插销和线路接头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4)在有水的工作面或水下爆破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避免爆破器材受潮,或采取防水炸药,对起爆器材应进行深水防水试验,并在联接部位采取绝缘措施。

9.试述处理盲炮、残药的常用方法及适用条件

答:处理盲炮和残药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重新起爆法 经检查,属于线路完好,雷管未爆的瞩目炮,可以重新联线起爆,也可以用竹制、木制或有色金属制的工具将堵塞物轻轻掏出,另装起爆药重新起爆,重新起爆时,应检查药包最小抵抗线是否改变,若有改变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2)聚能药包诱爆法 聚能药包可提高炸药的诱爆距离;

(3)风、水管吹洗法 如炮孔中装的是粉状硝铵类炸药,可用风水管吹洗法处理盲炮,如果盲炮为硝化甘油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浆状炸药等防水炸药时,吹洗出炮泥后,应重新起爆;

(4)打平行孔装药爆破法 在距浅孔盲炮0.3m以上的距离再打一平行炮孔装药爆破。对于浅孔药壶爆破法,平行孔距盲炮药壶边缘不得小于0.5m,露天深孔盲炮,平等孔距盲炮孔口距离不少于十倍炮孔直径;

(5)残药的处理 因没有雷管而比较方便,处理盲炮的上述方法都可尖用于残药的处理,但应仔细检查,严禁打残孔。

复习题四

一、填空题

1.往爆破点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不应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炸药和雷管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2.实施电起爆出现拒爆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将网路主线短接。

3.爆破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其(资质等级)承接爆破作业项目,爆破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其(资格等级)从事爆破作业。

4.转让、出借、转借、抵押、赠送民用爆炸物品的,由公安机关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5.运输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等感度高的爆破器材时,车厢或船舱底部应铺(软垫)。6.押运员要监督运输工具按规定的(时间)(线路)(速度)行驶。

二、选择题

1.处理结块的铵油炸药时必须(C)后放入孔内。

A 用石块砸一砸 B 倒在孔口用炮棍捅落 C 用木棍破碎

2.在斜坡道上用汽车运输爆破器材时,行驶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A)公里。A 10 B 20 C 30 3.库区内安装灯具时灯具距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B)。A 1米 B 3米 C 5米

4.在仓库内码放爆破器材时应留有(A)以上宽度的安全通道。A 0.6m B 0.8m C 1.2m 5.仓库内货架上雷管箱码放应(A)。

A 单层平放 B 叠放2层 C 叠放3层 6.雷管只能用(A)销毁。

A 爆炸法 B 焚烧法

C 溶解法

7.库房设置防护土堤时,允许用块石或混凝土砌筑不高于(B)的堤基。

A 50cm B 1.0m C 1.5m 8.露天深孔及药壶蛇穴爆破,爆后应超过(B)分钟,方准许检查检查人员进入爆区。A 5 B 15 C 20 9.露天浅孔爆破,爆后应超过(A)分钟,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A 5 B 15 C 20 10.下列爆炸物品中,允许在同库中存放的是(A)。

A 硝铵类炸药与导爆索 B 电雷管与导爆索 C 硝铵类炸药与电雷管

三、判断题

1.爆破器材可以用自行车或摩托车运输。(×)

2.可以直接将不防水的硝铵类炸药丢入河塘江湖及下水道中溶解销毁。(×)3.爆破器材仓库应具有防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的设施。(∨)

4.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须进行登记,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5.在爆破作业点临时存放爆破器材时只要有人看管就可以了。(×)6.黑火药适合用溶解法销毁。(∨)

7.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将领取、发放民用爆炸物品的原始记录保存一年备查。(×)

四、问答题

1.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答:(1)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和爆破作业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销售、购买、运输民用爆炸物品,不得从事爆破作业。严禁转让、出借、转借、抵押、赠送、私藏或者非法持有民用爆破物品;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接到举报的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查处,并为举报人员保密,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励。2.爆破器材丢失、被盗该如何处理

答: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报告。3.在地面作业地点存放爆破器材时,应遵守的规定

答:(1)运至作业地点的爆破器材,应有专人看管;

(2)作业地点只应放当班作业需的爆破器材,大型爆破,可存放本次工程所需的爆破器材,雷管或起爆体不应和炸药存放在一起;

(3)拆除爆破和地震勘探及油气井爆破时,不应将爆破器材散堆在地上,雷管应放在外包铁皮的木箱里,箱应加锁。

4.用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应遵守的规定

答:(1)在夜间或井下,应随身携带完好的矿用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

(2)不应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 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

(3)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应乱丢乱放;

(4)不应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应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

(5)一人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数量不超过:雷管1000发,拆箱(袋)运搬炸药20kg,背运原包装炸药一箱(袋),挑运原包装炸药二箱(袋);

(6)用手推车运输爆破器材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磨擦和防止产生火花等安全措施。

5.装卸爆破器材,应遵守规定

答:(1)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清除运输工具内一切杂物;

(2)有专人在场监督;

(3)设置警卫,无关人员不允许在场;

(4)爆破器材和其他货物不应混装;

(5)雷管等起爆器材,不应与炸药在同时同地进行装卸;

(6)遇暴风雨或雷雨时,不应装卸爆破器材;

(7)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并设明显的标志,白天应悬挂红旗和警标,夜晚应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

(8)装卸搬运应轻拿轻放,装好、码平、卡牢、捆紧,不得磨擦、撞击、抛掷、翻滚、侧置及倒置爆破器材;

(9)装载爆破器材应做到不超高、不超宽、不超载;

(10)用起重机装卸爆破器材时,一次起吊质量不应超过设备能力的50% ;

(11)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应站在下层箱(袋)上装另一层,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分层装载时不应超过二层。

6.爆破器材外观检查项目

答:(1)雷管管体不应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冒不应歪斜;

(2)导火索和导爆索表面要均匀无折伤、压痕、变形、霉斑、油污;(3)导爆管管内无断药,无异物或堵塞,无折伤、油污、穿孔、端头封口;

(4)粉状硝铵类炸药不应吸湿结块,乳化和水胶炸药不应稀化或变硬。7.爆破作业场所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不应进行爆破作业

答:(1)岩体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的;

(2)地下爆破服务业区的炮烟浓度超过6.8.1.3规定时的;

(3)爆破会造成巷道涌水、堤坝漏水、河床严重阻塞、泉水变迁的;

(4)爆破可能危及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或人员的安全而无有效防护措施的;

(5)硐室、炮孔温度异常的;

(6)作业通道不安全或堵塞的;

(7)支护规格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不符或工作面支护损坏的;

(8)距工作面20m以内的风流中瓦斯含量达到或超过10%或有瓦斯突出征兆;

(9)危险区边界未设警戒的;

(10)光线不足、无照明或照明不符合规定的;

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篇2

小湾水电站水垫塘、二道坝工程主要包括:水垫塘水0+175.0m桩号以后EL.964.500m以下保护层开挖与支护工程;水垫塘水0+088.6m桩号以后EL.1021m以下混凝土、二道坝及护坦混凝土的浇筑;二道坝下游两岸的防冲护岸工程 (左岸至导流洞出口, 右岸至尾水出口) ;二道坝帷幕灌浆、坝基固结灌浆;水垫塘、二道坝排水系统、排水孔等。本工程开挖施工区与相邻标段施工区衔接紧密, 且开挖工程与其它工程施工 (如水垫塘底板及排水廊道混凝土浇筑, 喷锚、锚筋桩、灌浆等) 交错进行, 开挖爆破产生的诸如飞石、空气冲击波、地震波、噪声、有害气体等, 会对建筑物, 特别是对人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爆破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与设计中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在技术上与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与防护措施。

2 爆破安全防护技术

2.1 爆破飞石的安全防护

由于爆破过程中使用了过大炸药单耗值, 抵抗线和堵塞长度等有错误或施工未按要求实施, 使得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大于开挖要求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能量, 结果多余的能量作用在碎石上, 使其获得较大的动能和初速度向远处飞射。个别飞石是危机人身与建 (构) 构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需要对其进行防止与防护。

在爆破设计与施工中应按如下措施防止飞石产生:

(1) 控制飞石方向, 避免对人身的安全危害当爆区有几个自由面时, 可设计合适的自由面作起爆前沿。利用爆破岩石一般倾向于前沿自由面飞射的规律, 让人员与建 (构) 筑物或机械设备处于侧向与后向部位。

如果没有合适的自由面, 则应先行开挖形成要求的爆破前沿, 达到控制飞石方向取得人员与目标物安全的目的。

(2) 改变局部装药结构, 增强孔口堵塞对于因地形地貌或钻孔误差造成的局部抵抗线过小, 或遇有断层、节理、夹层等弱面时, 炮孔装药应适当减少。

炮孔顶部应有足够的堵塞长度, 并用砂、岩粉组成的炮泥填满, 必要时改用粘土堵塞。此外炮区表面的浮石或松散岩块, 尤其是炮孔孔口附近的浮石与松散岩块必须事前清除, 以免爆破时被抛射远方, 导致人身伤亡或破坏目标物。

(3) 合理设计起爆次序与时间爆破时要确保岩石向前沿临空面方向抛郑, 必须设计炮孔自前排开始向后排依次起爆;经验表明, 减小各段起爆间隔时间可减少爆破飞石, 相邻两排炮孔之间延时应不大于110ms。

(4) 减少装药集中量控制爆破飞石实践证明, 单位尺寸装药量过大, 同样会产生爆破飞石, 即大孔径爆破比小孔径爆破更容易产生飞石。

一般情况下, 单位尺寸装药药量与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在岩体内遇到有断层、节理或夹层等薄弱面结构, 以及炮孔孔位出现较大误差时, 改用多钻小炮孔并分散装药或不耦合装药以减少装药集中量, 就可避免爆破飞石的产生。

(5) 进行覆盖处理以减少爆破飞石采用弹性 (柔性) 较好的橡胶防护垫、铁丝网等进行被爆区覆盖;采用工业毡垫、爆破防护网、旧布垫、草垫之类进行覆盖;对易出飞石的工点进行控制爆破, 采取重型翻盖材料以确保无飞石。

(6) 加强人员及车辆、建筑物等安全管理及防护爆破时, 人员一定在爆前撤离飞石危险区, 并加强警戒;因施工等需要, 人员不能撤离或无法撤离时, 应修建坚固可靠能抵御飞石冲射的“避炮棚”, 以便及时躲避;基坑开挖爆破中, 应在上、下游最小安全距离以外设立封锁线并明示其警戒信号, 以防止飞石的危害;对飞石可能抛及的地区的建 (构) 筑物, 应采用竹夹板、砂袋等覆盖, 以减缓飞石对其的危害;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设置安全警示牌。

2.2 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防护

开挖爆破时, 因裸露在地面上的炸药、导爆索的爆炸, 炮孔堵塞长度不够或堵塞质量不好, 局部抵抗线太小, 大爆破时起爆顺序无法控制以及断层、夹层、破碎带等弱面部位高压气体冲出等诸多原因引起的爆炸气体冲出可形成空气冲击波。空气冲击波的形成不仅消耗炸药爆炸大量的有用能量, 而且还对建 (构) 筑物、人员造成诸多危害。因此, 为安全计, 必须将空气冲击波的危害降低到最大限度范围, 并采用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防止产生强烈空气冲击波的主要措施有: (1) 采用先进的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技术来消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实践证明, 采用排间微差间隔时间为10~100ms的深孔微差爆破技术效果最佳。 (2) 严格按设计抵抗线施工可防止强烈冲击波的产生。实践证明, 准确开凿爆破钻孔可以保持设计抵抗线, 防止因钻孔位偏斜使爆炸物从钻孔薄弱部位过早泄露而产生较强冲击波。 (3) 对裸露地面的导爆索用砂、土掩盖。对炮孔孔口段采用 (0.7~1.0) W的堵塞长度及保证堵塞质量, 能降低冲击波的强度影响。实践证明, 掩盖物或堵塞物用砂 (沙) 比用致密的岩土好, 堵塞物中又以粗粒料比细粒料为好, 也可用钻屑堵塞。 (4) 对岩体的地质弱面给以补强来扼制冲击波的产生渠道。炸药装置在岩体钻孔内, 因地质构造原因难免遇上岩体弱面, 诸如节理、裂隙和夹层等, 爆炸时有可能沿其弱面产生漏气而滋生空气冲击波, 为此, 应当给上述弱面作补强处理, 或者减少这些部位的装药量来控制冲击波产生的渠道。 (5) 用控制爆破方向及合理调节爆破时间来避免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高处放炮, 当其前沿自由面有建筑群时, 应设计背离建筑群方向的爆破朝向, 或者降低自由面高度, 使冲击波尽量少影响建筑群。爆破时间的选择, 通常应避开人流大、活动频繁的时段, 而且爆破次数也不要太频繁。 (6) 注意爆破作业时的气候、天气情况。当大风直吹建筑群情况下, 爆破会增大空气冲击波的影响, 也应予以注意。

2.3 爆破噪音的安全防护爆破噪音的产生, 主要源于炸药。

炸药在土岩中爆破, 高温高压爆炸物向空气中扩散, 除产生空气冲击波外, 还会发生声响形成噪音。爆破噪音对人体及建 (构) 筑物存在危害问题。爆破噪音安全防护主要采用被动防护措施, 爆破施工现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现场施工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等防护用品。

2.4 爆破粉尘、有害气体的安全防护爆破粉尘、有害气体的产生, 主要源于炸药在土岩中爆破或燃烧等情况产生。

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工业炸药的配方都不是零氧平衡的理想炸药, 且具有一定的杂质, 加之在储存过程中的变质, 所以在炸药爆炸时总会产生有害气体。

预护爆破粉尘及有害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1) 采用零氧平衡的炸药, 使爆后不产生有毒气体, 加强炸药的保管和检验工作, 禁用过期变质的炸药。 (2) 保证填塞质量和填塞长度, 避免炸药发生半爆或爆燃。 (3) 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 应采取措施向死角盲区引入风流, 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露天爆破需要等5min以上, 炮烟浓度符合安全要求时, 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4) 露天爆破的起爆点及观测站不许设在下风方向, 爆破后炮烟有可能积聚不散, 故未经检查, 不准入内。 (5) 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面, 场内施工人员配备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

3 总结

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篇3

关键词:爆破工程;安全控制;应对措施

随着爆破工程的技术措施不断改进,爆破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大量具有安全隐患的爆破工程作业。究其根本,仍然是对爆破工程的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在制定安全监管制度和优化施工措施的过程中疏忽大意。为了改进爆破工程中爆破安全控制与应对措施,首先要加强对于爆破工程安全控制的认识。

1.爆破工程的安全控制

1.1建立健全爆破施工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爆破工程的安全控制中,建立健全爆破工程的安全监管体系是安全工作的核心。通常情况下,由于爆破工程的施工极其复杂,为确保其安全,从事爆破工程的施工单位首先要具有符合要求的资质条件,要求从事的爆破作业具有合法性,必须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的责任制度,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有相应的合法资质,即在爆破物资仓库、注册资金、设备、人员安排上必须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爆破工程施工单位要求具备由相应公安机关审批发放的《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在审批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的安全评估报告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证明;为了保障爆破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对于发生较大爆破工程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三年之内不得晋升资质等级,并进行严格复查,对于资质条件不符和相关规定要求的,一律撤销单位的爆破作业许可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爆破项目都需要由公安机关审批,但对于城镇、风景区和有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工程设施的爆破项目,必须经过公安机关进行事先评估、事中监理和事后备案等相关审批手续。

1.2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爆破工程的安全控制中,对于作业人员的职责和作业行为也有相关的要求。爆破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必须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担任或兼任,而对于爆破员、保管员和安全员等岗位人员则不得为兼任,并且不得同时供职于多个爆破工程施工单位。除了以上硬性规定以外,还要切实落实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保证工程作业人员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观念;严格执行爆破安全控制规程,按照设计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工程作业行为进行严格惩罚;从基本的操作人员技术要求出发,根据爆破作业现场的施工设计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规范,从技术安全性与合理性出发,保障对相关风险行为的控制;爆破工程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爆破作业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能力,培训直接涉及爆破工作的作业人员,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应作业范围的安全资格证书,以确保各自持证工作,各行其职。

1.3进行科学合理的爆破设计和施工

为了确保制定的爆破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在进行爆破工作前,要充分了解作业地点当地的有关情况,对存在地下管线和空中线缆的,要明确其高度位置和埋设深度,对于周边的建筑物,要调查其位置距离、结构类型,并根据相关资料制定爆破工程方案;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施工设计,具体明确爆破顺序与点火量,在爆破工程地点的周边设立警戒线,爆破之前发出声音和视觉警戒信号,用遮罩物覆盖爆破孔桩口,防止爆破飞石溅出;在设计点火和起爆阶段,要确保两人以上进行点火操作,用安全导火索和点火器点火,而非明火点火,在点火的过程中,一个人连续点火不超过五次,点火成功后,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撤离至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2米。

2.爆破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

2.1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方案

爆破工程的风险应对方案主要针对爆破作业的盲炮处理、坍塌事故处理以及人员伤亡事故处理等。对于爆破作业中产生的盲炮,一旦发现,应立即向上报告,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安全处理,应该在盲炮周边采取安全措施。盲炮处理工作必须由总工程师批准,经验丰富的爆破员执行,其他人员禁止在场作业;严禁拉出起爆炸药包,对于电力起爆的,要切断起爆电源;对于裸露的盲炮,应该先去掉部分封泥,重新安置起爆药包,再加封泥起爆;盲炮处理以后,应确保周边不存在残余爆破物,将爆破器材收集整理,进行良好的收尾工作,对于浅眼盲炮,应当预先检查起爆线路,确保线路完好后,可再次起爆;对于非抗水性炸药,可取出填充物后进行灌水操作,对炸药进行失效处理后进行进一步操作。

2.2降低爆破工程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为了降低爆破工程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除了合理进行爆破设计,精确计算爆破工程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和孔网参数,正确确定抵抗线方向和药量以外,还需要切实调查爆破施工地点周边的地岩性质与周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安全参数;在实际爆破作业过程中,还应当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同步的安全监测,依据实时的监测数据进行爆破工作作业规范,以保障对周边建筑的安全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爆破作业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还应当在作业区和周边的重点保护建筑之间进行减震沟和减震控等设计,减少爆破所产生的破环效果;对于实在难以保证安全的周边建筑,应对其中人员及时疏散,对建筑予以拆除。

2.3降低爆破工程对露天采场边帮的影响

露天采场的爆破一般分为4种,对于深孔爆破,其装药量较大,产生振动较大,飞石较多,但易于控制,伤害性气体形成的冲击波范围较小,因此,在深孔爆破中,应着重减小爆破飞石和振动产生的影响;对于覆土爆破,其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较大,而相应的地震波却较小,飞石细小而数量众多,因此应当重点减少对空气冲击波和飞石危害的控制;对于拉底爆破,由于对岩石的破碎程度难以掌握,但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和地震波都相对较小,因此应重点控制飞石危害;而对于边坡处理爆破,由于爆破地点地形复杂,飞石分布没有特别规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风险控制。

2.4明确爆破工程安全问题相关责任

对于爆破工程的安全问题,应当明确相关的安全责任。爆破技术人员应当负责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参与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爆破工程的负责人,应当主持制定安全操作细则及管理规章制度,并同时参加爆破安全事故的调查工作;安全员应及时纠正违规操作,全面掌握爆破作业的实施情况;爆破员应当严格执行爆破安全作业流程,确保安全操作无事故。

3.结语

综上所述,爆破工程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作业工程,其安全控制和安全应对措施涉及到各个方面,任何疏忽大意都会对整个工程施工带来损失,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进行。在实际爆破施工作业中,要合理设计、明确制度、规范行为,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范章程,对爆破工程所存在的各个安全隐患进行严格而充分的分析排查,只有彻底落实爆破工程的安全控制与应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爆破工程行为规范,才能切实保障爆破工程的质量、效率與安全性,使爆破工程施工企业提高爆破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爆破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广亮. 爆破工程安全监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风,2014,01:133.

爆破安全工程 篇4

单元标题:第五章

煤矿爆破事故防治 教学时数:(10)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煤矿爆破事故防治、爆破材料安全管理、井下爆破的安全要求、井下爆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础理论概述(2学时)第二节

爆破材料安全管理(2学时)第三节

井下爆破的安全要求(3学时)井下爆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炸药、起爆器材等基本理论、爆破材料的贮存、爆破材料的发放与领取、爆破材料的运输、爆破材料的销毁等爆破材料安全管理;严格使用煤矿许用爆破器材、完善爆破设计、严格执行井下爆破作业的有关制度和要求等井下爆破的安全要求;炮烟熏人事故的预防、正确排除爆破网络的电阻故障、拒爆的预防与处理、早爆的防治、不同作业地点爆破事故的预防等井下爆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难点是井下爆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课后作业:

复习题

课后体会:

-***4

2于 25 m,回风必须引入回风道。⑥每个爆破材料库必须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作为发放爆破材料及行人,出口的另一端必须有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另一出口布置在爆破材料库回风侧,可铺设轨道运输爆破材料;⑦库房地面必须高于外部巷道的地面,库房和通道应设置水沟,以便排水防潮。

(2)井下火药库的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别贮存。每个硐室的容量、贮存炸药量不得超过 2t或相应的电雷管(13000 发),但相邻硐室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2 m,每个壁槽的容量、贮存炸药量不得超过400 kg或相应的电雷管,但相邻壁槽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6 m。

(3)井下爆破材料库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的照明设备,电压不得超过127V。严禁在贮存爆破材料的硐室或壁槽内装灯,可使用带绝缘套的矿灯,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矿灯进入井下火药库。

(4)井下火药库必须使用砌碹或用非金属不可燃性材料支护,库内不得有漏水现象,以防爆破材料受潮。

二、爆破材料的发放与领取 1.爆破材料的发放

每个矿井都必须建立爆破材料领退制度。爆破材料管理员要掌握爆破材料的贮存数量、规格、质量和使用日期,严格按爆破材料领退制度进行发放,手续健全,账目清楚。爆破材料必须定期实验,禁止发放质量不合格的爆破材料。雷管必须编号,并按编号规定发放。在发放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导电性能,并按电阻大小分组,严禁发放不通电或导电电阻不合格的电雷管。

2.爆破材料的领取

爆破材料要由专职放炮员或专人领取。雷管和炸药要分别装入专用木箱内,不许混装。木箱由放炮员随身携带。放炮员领出炸药后,要迅速背往工作地点,不得在不安全地点和人员集中处逗留,更不得背着炸药进入机电硐室(如变电所、绞车房、水泵房等处),以免发生事故。

三、爆破材料的运输

(1)同时运输2种以上爆破器材时,应当遵守表5-2-1的规定,但雷管应当装在专用箱(盒、袋)内。

(2)从地面炸药库向井下炸药库运送炸药时,应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和井口上、下的把钩工做好运输准备。运输不得在交接班时间进行。

(3)护送人员一定要乘罐笼护运炸药下井,每层罐笼只准搭乘两人。运输炸药的罐笼或吊桶里,除放炮员或护送员外,不准无关人员搭乘。同时,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别运送。炸药不准在井口房内存放。

(4)炸药下放到井底车场后,应立即运往炸药库。不准在井底车场或其它巷道里存放。(5)用电机车运输炸药,必须由井下炸药库负责人护送。列车行驶速度不许超过2m/s。列车中不许同时运送其它物品或工具。除护送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准乘坐。

(6)炸药和雷管不应在同一列车里运输。如果必须同一列车运输,装炸药的车辆和装雷管的车辆之间及与电机车之间,要用3个空车隔开。

(7)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里有可靠的信号装置时,可以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输炸药,但运输速度不得超过l m/s。炸药和雷管要分开运输,车辆要有盖子、加垫。严禁用电溜子、皮带运输机运输炸药。

(8)为了防止雷管意外爆炸时引爆炸药,应分别把雷管和炸药放在专用袋或专用箱内。不得将雷管装在衣袋内,防止意外爆炸。

(9)为了防止散落、丢失、被盗,因此,爆破作业人员领到爆破材料后,应直接送到爆破作业地点,不得转给他人,禁止乱丢、乱放。

四、爆破材料的销毁 1.销毁场地与安全设施

炸毁或烧毁爆破材料,必须在专用空场内进行。销毁场地应尽量选择在有天然屏障的隐蔽地方。场地周围 50m 内,要清除树木杂草与可燃物。在不具备天然屏障的隐蔽地方,要考虑销毁时爆炸冲击波对周围企业、单位、民用建筑、铁路、高压线等设施的最小安全距离。.销毁方法(1)炸毁法

如果被销毁的炸药能完全爆炸,同时不宜采用其它方法销毁时,则应采用炸毁法。一般一次销毁量为 10~15 kg。如果一次销毁量大于 20 kg,则应考虑和计算空气冲击波对人和建筑物的危害。销毁时,一般采用电力起爆法,如使用雷管起爆。

(2)烧毁法

对没有爆炸性或已失去爆炸性,烧毁时不能转为爆炸的爆破材料和导火索等宜采用烧毁法,但不能烧毁雷管和导爆索等起爆材料。

烧毁炸药时,应将废炸药铺成长条,厚 2cm,宽15~20cm,每米可铺 1~1.5 kg,药条长 25m。可并列进行,分别点火,两条相距不小于5 m。

导火索烧毁时,要放在高1m、壁厚 5mm的铁筒内均匀烧毁,每次投入数量不超过200 kg。(3)溶解法

对失去爆炸性能的硝铵类炸药和黑火药,可在桶或其它容器中用水溶解,不得丢在江河、湖泊中,污染水质。每次销毁15 kg,所需水量不少于 400~500 kg。

第三节

井下爆破的安全要求

一、严格使用煤矿许用爆破器材

(1)煤矿井下爆破作业使用的爆破器材,必须经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取得煤矿安全标志证书。

(2)爆炸材料新产品,经设计定型鉴定合格,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批准,并取得入井试用证书,方可在井下试用。

(3)不得使用过期或有严重变质现象的爆炸材料。不能使用的爆炸材料必须交回爆炸材料库统一进行销毁。

(4)在煤矿井下的所有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不得使用导爆管和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同时,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5)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

(6)在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可采用反向起爆;在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7)在高瓦斯矿井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的煤体中,为增加煤体裂隙、松动煤体而进行的10m 以上的深孔预裂控制爆破,可使用二级煤矿许用炸药,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8)在煤矿井下的所有爆破作业工作面,都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所使用的煤矿许用炸药应由矿总工程师按矿井和爆破工作面所处区域的瓦斯等级合理选用,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二、完善爆破设计

当爆破参数、炮眼布置不合理时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冒顶、崩倒棚子,因间隙效应发生不稳定传爆、爆燃等。

爆破作业图表设计中选用参数不当或炮眼布置不合理也是引发爆破事故的重要原因。在爆破设计时,要反复推敲,在编制爆破作业图表等设计过程中,应全面掌握、分析围岩条件,充分了解爆破器材的性能,明确不同炮眼布置方式产生的爆破效果,最后选定最优化的爆破参数和炮眼布置方式、装药结构、起爆顺序及延期时间,在满足高效、经济的同时,首先满足安全要求。

三、严格执行井下爆破作业的有关制度和要求(一)井下爆破人员的基本要求

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在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的工作必须固定在1个工作面

瓦斯矿井中爆破作业,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爆破工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有 2 年以上采掘工龄的人员担任,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依照爆破作业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

(1)炮眼布置图必须标明采煤工作面的高度和打眼范围或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并用正面图、平面图和剖面图表示。

(2)炮眼说明表必须说明炮眼的名称、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封泥长度、联线方法和起爆顺序。

(3)爆破作业说明书必须编入采掘作业规程,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及时修改补充。

(三)正确进行爆破各工序的操作 1.装配起爆药卷

电力起爆是目前井下使用最普遍的起爆方法,起爆药包需装配引药。所谓引药,就是装有电雷管的药卷。装配引药就是把雷管装入药卷,使之成为起爆药。

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的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脚线的前端将电雷管抽出。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末端扭结成短路。

装配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放炮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以免爆破材料受到意外的冲击及导通杂散电流,使之早爆或发生意外事故。工作人员严禁坐在药箱上装配引药。引药的数量以一次放炮的炮眼数确定,不准多做。

加工好的起爆药包应按不同段数分别放在专用分格箱中,并做好标记。不得靠近干电池、带电工具或起爆器和检测仪表。

2.装药

打眼、装配引药等工作完成之后,即可进行装药工作。装药之前,必须首先检查工作面附近的瓦斯浓度。如果放炮地点附近20 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变达到 1 %,不得装药放炮,应该稀释瓦斯,降低粉尘含量;炮眼内发现异状,如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必须报告班组长,查找、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在未妥善处理之前,放炮员有权拒绝装药放炮。

3.炮眼深度和炮眼封泥长度 对炮眼封填炮泥的技术要求是:

(l)炮眼深度小于0.6m 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2)炮眼深度为0.6~1 m 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3)炮眼深度超过1 m 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4)炮眼深度超过2.5m 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 m。

(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6)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4.联线

必须按设计的爆破网路接线,接线前要切断工作面电源,改用探照灯或其它经严格绝缘的光源照明。除指定的装药人员外,一律撤离工作面。

整个爆破网路必须从工作面向爆破站方向敷设。即先接好雷管网,再把完整的雷管网接到连接线上,把连接线接到母线上,最后再接母线的短路接头。切不可反向敷设,以免造成事故。

图5-3-2 装配引药的错误方法 1-药卷;2-雷管;3-脚线

图5-3-1 扎引药孔装配 1-药卷;2-炮锥;3-雷管;4-脚线

联线应该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不能从中间向两端联接,以免出现错接。如果电雷管的脚线不够长,可以利用旧脚线延长,但两根脚线的接头要错开一定距离并用绝缘布包好防止短路。

放炮母线(联接放炮电源与电雷管脚线的导线),要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要大于放炮的安全距离,防止线短放炮伤人。放炮母线的接头不宜过多,发现外皮破损必须及时包扎。多头掘进时,随用随挂,以免发生误接,严禁使用固定放炮母线。

5.起爆

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开凿或延深通达地面的井筒且井底工作面无瓦斯时,可使用其它电源起爆,但电压不得超过380V,并必须有电力起爆接线盒。电力起爆接线盒所用的电源、线路联接的方法、开关的构造、安设的地点等都应编写设计说明书,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发爆器或电力起爆接线盒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各矿对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发放,必须定期对发爆器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校验,并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每次爆破作业前,爆破工必须做电爆网路全电阻检查。严禁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检测电爆网路是否导通。

起爆前必须再次对工作面附近进行全面检查,其要求与装药前的规定相同。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后,附近20 m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放炮前,机器、设备和电缆等,都必须加以可靠的掩护或移出工作面。

6.爆破后的安全检查

放炮时,发现炮不响,放炮员也要先取下把手或钥匙,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瞬发电雷管至少等 5 min ;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等 15 min)以后,带上放炮器的把手或钥匙,才可进入装炮地点并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处理完损坏的地方后可以再行起爆。

使用瞬发电雷管放炮时,炮响后待把母线由电源上卸下,然后方可走出掩护地点;用延期性雷管放炮时,炮响后摘下连接在电源上的母线后,经过5 min 方可走出掩蔽地点。

第四节

井下爆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炮烟熏人事故的预防

主要有害气体有CO、氮氧化物(NO2、N2O4和N2O3)、SO2等,对人体十分有害。当炮烟浓度大,或呼吸时间长,就会发生熏人事故。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NO2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0025%,SO2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005%,与此同时,放炮时爆生气体和冲击波又将采掘工作面尘土卷起,形成岩尘和矿尘,也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减轻和消除炮烟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选择煤矿许用炸药

(1)要求所选炸药组分设计合理,产生有害气体的量较少;(2)爆炸反应为零氧平衡或接近零氧平衡;

(3)要注意对炸药妥善保管和性能检验,受潮变质和严重硬化的炸药,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2.加强矿井通风和洒水

(1)良好的通风,不仅给工作人员提供新鲜空气,也是清洗和冲淡爆破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

(2)洒水一方面可把溶解度高的NO2、N2O4与N2O3 转变为亚硝酸与硝酸,另一方面亦有助于把难溶的氧化氮从碎石堆或岩石缝里驱逐出来,以便随风流出工作面。

(3)放炮员联炮和其它人员进入炮烟区时,最好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

(4)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应超过通风机的能力,因为风量不足时,炮烟不易冲淡。

二、正确排除爆破网路的电阻故障

爆破母线与起爆电源或起爆器联接之前,必须测量全线路的总电阻值。总电阻值应与实际计算值相符合(允许误差5%)。如不相符合,禁止联线。导致爆破网路电阻值不准确的原因有:接头联接质量不好;网路线路接错或漏接雷管;裸露接头相互距离过近,搭线或接头与岩石和水接触造成短路等原因。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仍未找出故障点时,可采用1/2 淘汰法寻找。就是把整个爆破网路分为两部分,分别测出这两部分电阻,并与计算值比较,正常的网路部分甩开,不正常的网路部分,再分为两部分。按此法进行检测,不断缩小故障区范围,直到找出故障并加以排除为止。

三、拒爆的预防与处理 1.拒爆的原因

(1)雷管。雷管是起爆药卷的爆炸能源。一般是以串联和串并联形式连接在网路中,一发不爆,就会导致一部分拒爆。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雷管受潮或雷管密封防水失效;雷管电阻值之差大于 0.3Ω,或采用了非同厂同批生产的雷管;雷管质量不合格,又未经质量性能检测。

(2)起爆电源。通过拒爆雷管的起爆电流太小,或通电时间过短,雷管得不到所必需的点燃冲能;发爆器内电池电压不足;发爆器充电时间过短,未达到规定的电压值;交流电压低,输出功率不够。

(3)爆破网路。爆破网路电阻太大,未经改正,即强行起爆;爆破网路错接或漏接,导致发爆电流小于雷管的最小发火电流;爆破网路有短路现象;爆破网路漏电、导线破损并与积水或泥浆接触,此时实测网路电阻远小于计算电阻值。

(4)炸药。炸药保管不善受潮或超过有效期,发生硬化和变质现象;粉状混合炸药装药时药卷被捣实,密度过大。

(5)其它。如药卷与炮孔壁之间存在间隙效应;药卷之间有岩粉阻隔等。2.拒爆的预防和处理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爆破器材;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批的雷管不得混用;联线后检查整个线路,查看有无联错或漏联;进行爆破网路准爆电流的计算,起爆前用专用爆破电桥测量爆破网路的电阻,实测的总电阻与计算值之差应小于10 %;检查爆破电源并对电源的起爆能力进行计算;对硝铵类炸药在装药时要避免压的过紧,密度过大;对硝铵类炸药要注意间隙效应的发生,装药前可在药卷上涂一层黄油或黄泥;装药前要认真清除炮孔内岩粉。

四、早爆的防治 1.杂散电流的防治

杂散电流是指来自电爆网路之外的电流。它有可能使电爆网路发生早爆事故。因此在井巷掘进中,要经常监测杂散电流,超过30 mA 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杂散电流的措施。

(1)杂散电流的来源。架线电机车的电气牵引网路电流经金属物或大地返回直流变电所的电流; 动力或照明交流电路漏电;化学作用漏电; 因电磁辐射和高压线路电感应产生杂散电流; 大地自然电流。

(2)杂散电流的防治。2.静电的防治

为了预防静电引起的早爆事故,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装药工艺系统采用很好的接地装置。(2)采用抗静电雷管。(3)预防机械产生的静电影响。

(4)在压气装药系统中要采用半导体输药管。3.雷电的预防

为了安全起见,每当爆区附近出现雷电时,地面或地下爆破作业均应停止,一切人员必须撤到安全地点。为防止雷电引起早爆事故,雷雨天和雷暴区不得采用电力起爆法,而应改为非电力起爆法。对炸药库和有爆炸危险的工房、必须安设避雷装置,防止直接雷击引爆。

五、不同作业地点爆破事故的预防(一)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

(1)爆炸生成气体的温度高,作用时间长,是引爆瓦斯最危险的因素,特别是含有游离氧、氧化氮等气体时,由于具有强氧化作用,易使瓦斯爆炸;含有游离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时,它们接触空气时可能要燃烧产生二次火焰,因此,煤矿炸药的氧平衡特别重要。变质炸药,起爆能不足的雷管都会因爆炸作用不完全而产生上述不良气体产物,所以禁止使用。

(2)炮眼必须进行良好的填塞后才准放炮;瓦斯矿井放炮必须使用防爆型放炮器,雷管联线只能用串联。

(3)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必须全断面一次起爆;在采煤工作面,可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4)在高瓦斯矿井中放炮时,都应采用正向起爆。低瓦斯矿井采用毫秒爆破时可反向起爆,但必须制订安全措施。

(二)巷道贯通

(1)贯通掘进,必须有准确的测量图,每班都要在图上填明准确的进度。对头掘进的两工作面相距 15 m时,地测部门必须下达通知书,并且只准许由一个工作面向前接通,对方工作面停止工作。此时,对方工作面必须保证正常的通风,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要经常进行测定,超限时要立即处理。

(2)巷道贯通之前,要加固支架,增设顺山棚,摘掉透位处的棚腿。以防崩倒棚子和崩坏棚腿,造成倒棚冒顶。

(3)掘进端工作面每次装药放炮前,班组长都要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员一起到对方巷道中检查瓦斯情况,不符合要求时,停止掘进工作面的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2工作面及其风流中瓦斯浓度均在1%以下时,掘进工作面才可以装药放炮。每次放炮前,两个工作面都要设置警戒。

(4)如果巷道超过贯通距离而没有贯通,要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重新采取贯通措施。

(三)穿透老空

(1)打眼放炮时,如炮眼内发现出水异常,温度骤高骤低,有大量瓦斯涌出,煤岩松散等情况,都是接近老空的预兆,要停止放炮,查明原因;

(2)距穿透老空15 m前,必须先探明老空清况,如水、火、瓦斯等,以采取相应措施。按作业规程的要求或由测量工给出穿透位置,并按穿透位置采取不同措施。避免放炮时误遇火区和水区;

(3)穿透老空时,要撤出人员,并在无危险地点爆破。爆破后,只有查明老空的水、火、瓦斯等情况确无危险后,才许恢复工作。

(四)在接近积水区进行爆破作业

(1)接近积水区时,要根据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否则禁止放炮;

(2)如发现有透水预兆,要停止放炮,及时汇报、查明原因,情况危急时,人员要立即撤出受水威胁地区;

爆破器材与爆破作业安全技术 篇5

第一章 总则

1. 本篇所指爆破器材系一般钻爆法施工所使用的各类火工材料。

2. 对爆破器材的申购、运输、贮存保管和使用,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物品管理条例》执行。

3. 采用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技术均需经上级领导批准,制定相应的安全规定,否则禁止采用。

4. 未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工人,以及不熟悉本手册的技术人员,严禁单独从事有关爆破工作。

5. 从事爆破工作的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爆破器材领发制度,清退制度、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培训制以及重要爆破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

6. 爆破器材必须储存于专用仓库内,不得任意存放。严禁将爆破器材分发给承包户或个人保存。

7. 本手册未涉及的事项,可由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重要者应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第二章 爆破器材的管理 第一节 装 卸

2-1-1.从事爆破器材的装卸运输人员,都必须经过有关爆破材料性能的基础教育和熟悉其安全技术知识。

2-1-2.搬运装卸作业宜在白天进行,炎热的季节可在清晨或傍晚,严禁夜间装卸雷管。如必须在夜间装卸爆破器材时,装卸场所应有充足的照明,允许使用的照明应是防爆电灯或防爆安全灯,禁止使用油灯、电石灯、汽灯、火把等明火照明。

2-1-3.在装卸爆破器材时,汽车、马车等运输车辆离库房的停车距离不小于10米。2-1-4搬运时应谨慎小心,轻搬轻放,禁止冲击、撞碰、拉施、翻滚和投掷。装有爆破器材的容器,堆放时不准在上面踩踏。

2-1-5.人力装卸和搬运爆破器材,每人一次以约重25~30公斤为限,搬运者相距不得少于3米。

2-1-6.运输炸药雷管时,装车高度要低于车箱10厘米,车箱底部应铺软垫,同一车上也不得装运两类不同性质的爆破器材,雷管与炸药不允许在同一车箱或同一地点装卸。2-1-7.装有爆破器材的汽车严禁在中途加油或修理。

2-1-8.装卸过程中不得离开驾驶室。在雷电时间,禁止装卸和运输。2-1-9.装车后必须在车辆上加盖帆布,并用绳子绑牢。第二节 运输

2-2-1.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吸烟和携带发火物品。

2-2-2.禁止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运输爆破器材。

2-2-3.途中遇雷雨停车时,应停在距树、住宅或建筑设施200米以外的空旷地方。2-2-4.装运爆破器材的一切运输车辆,严禁开快车或抢行。

第三节 贮存

2-3-1.为确保安全,爆破器材的堆放要平稳、牢固、整齐,堆放高度要合乎规定,留出一定的通道,以利搬运和通风检查。

2-3-2.爆破材料应按下列规定堆垛:宽度应小于5米,垛与垛之间宽度为0.7~0.8m,堆垛与墙壁应有0.2m的空隙,炸药堆机械高度为1.6m。

2-3-3.爆破材料不宜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最好垫上20cm高的方木和垫板,库房内禁止明取暖。

2-3-4.施工现场不许设库房储存爆破器材,如因施工需要,必须临时少量存放时,应会同保卫、技安部门限量贮存。

2-3-5.爆破器材仓库应派专人负责管理,并应有保卫人员守卫。

2-3-6.装爆破材料的开箱不得在库房内进行,严禁在存有爆破器材库房内进行修缮。2-3-7.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爆破材的验收、发放及统计制度。第三章 爆破器材的加工 第一节 炸药的干燥

3-1-1.用硝铵类炸药加工各种规格的药卷时,要根据炮孔的直径,按规定进行,加工要保证质量,严禁把块状的炸药装入药卷内,以免影响爆车。

3-1-2.粉碎结块的硝铵炸药,只许用术器碾压,严禁用铁器和石头砸碎。3-1-3.炸药拆箱应在库外确认安全的地方进行,开箱时严禁敲打。

3-1-4.处理防水炸药时,一定要认真细致的检查,若发现药卷上有小孔或两头封闭不好应立即处理,以达到防水。

3-1-5.散落在地面上的炸药,要及时清扫干净,并分别集中,妥善以免踩踏,撞击引起爆炸。

3-1-6.药卷挂蜡或沥青及石蜡的混合材料时,温度应控制在不超过70℃,浸泡时间应控制在4-8秒(温度高时间短,温度低时间长)。

3-1-7.水胶炸药水分离等加工之前,若发现药卷变软、淌水、药水分离等现象。应做试验,确无问题才许加工。第二节 火花起爆药包

3-2-1.加工火炮剪导火索时,应首先弄清是否同厂、同批,若非同厂同批,要先做燃速试验,根据燃速确定长度,异厂异批不准混合使用。以防燃速不同发生事故。剪割时要细心操作,不准剪成马蹄形或过分伤,以免影响燃速或不着火引瞎炮。

3-2-2.剪好的导火索每十根一把,顺方向绑好,放在干燥处,严禁放在潮湿的地面上。3-2-3.导火索与雷管联接时,必须在专用加工房内操作,房内不准有金属设备,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2-4.导火索插入火雷管之前,先将管内杂物到干净,以免杂物堵塞导火索芯造成接触不良,并严禁用嘴吹。

3-2-5.导火索插入纸壳火雷管时,须用胶布将导火索,火雷管相接处缠牢,插入金属壳管时要用紧口雷管钳子把雷管口同导火索卡紧,严禁用钳子夹雷管有蕴含部位,严禁以牙带钳。

3-2-6.插管完毕时,必须严格清查导火索与雷管使用量是否相符,以防丢管踏响伤人。3-2-7.火雷插后包缠胶布时,手指应轻微顶到管尾,以免接触不良脱节造成瞎炮。3-2-8.绑好雷管的导火索插入药卷时,要用适当的绑扎线,药卷纸上绕现不少于三圈,并要均匀以防背运时药卷脱落,绕线时不许过分转动炮脖子,以免绑扎处受伤浸蜡后不过火。

3-2-9.药卷过硬时,要用手指将药卷捻松,然后慢慢将插入,严禁硬插。第三节 电力起爆药包

3-3-1.用爆破电桥检查电雷管之前,道德检查电桥是否完好,干电池盒子是否拧紧,无异常情况方可测管。

3-3-2.选择电雷管时,其电阴误差应不大于0.25欧姆。3-3-3.检测各种电雷管时应将电雷管方入4厘米厚木箱内(一次只放10个),在无炸药、无他人的单独房间内单个检测,检测时必须有措施。

3-3-4.在插电雷管时,先在药卷一端用竹、木锥子钻开小眼后将雷管顺眼慢慢插入,严禁用力过猛,并在绑扎时注意电雷管封闭口及脚处不要受伤。3-3-5.接线时电雷管线严禁被钳子夹得太重,以免损伤脚线。第四节 导爆索

3-4-1.导爆索只准用快刀切割。

3-4-2.支线要顺主线传爆方向联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5厘米,支线与主线传爆方向的夹角应不大于90。

3-4-3.起爆导爆索时,雷管的集中穴应朝导爆索,应采取防止渗油的措施。3-4-4.洞室大瀑索破与铵油炸药接触的导瀑索,应采取防止渗油的措施。

3-4-5.使用导瀑索时,应首先检查导瀑索外观是否良好,有否断裂破皮,结死扣现象,若发现有时应割去不用。

3-4-6.严禁用导瀑索,导火索当绳子捆绑炸药。第四章 爆破作业

4-1-1.在制定爆破设计的同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否则,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必须符合本手册的规定;

2、确保人身安全;

3、保证机械设备物资器材的安全,防止中断交通,防止发生中断通讯、供风、供水、供电等事故;

4、防止由于爆破而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以及加剧不良地质地段岩体的恶化。4-1-2.在同一地点,露天浅孔爆不得与深孔.洞室大爆破同时进行。

4-1-3.爆破材料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凡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爆破材料一律禁止使用。4-1-4.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规定安全警界线,制定统一的爆破时间和信号,并在指定地点设安全哨,执勤人员应有红色袖章、红旗和口笛。

4-1-5.装药前,非爆破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均应撤离至指定安全地点或采取防护措施。撤离之前不得将爆破器材运到工作面。

4-1-6.在无照明的夜间、中大雨、浓雾天、雷电和五级以上风(含五级)等恶劣天气,均不得进行露天爆破作业。

4-1-7.当井内工作人员未撤离工作面时,严禁爆破材料下井。4-1-8.往井下吊运爆破材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检查起吊设备及容器是否安全可靠;

2、有无漏电现象,如有必须及时处理;

3、禁止雷管、炸药同时吊运;

4、吊运绳速不得大于1米/秒;

5、装雷管的箱子必须绝缘;

6、禁止将爆破器材存放在井口房,井底或其它巷道内。

4-1-9.利用电雷管起爆的作业区加工房以及接近直爆电源线路的任何人,均不准携带不绝缘的手电简,以防引起爆炸。

4-1-10.对报话机经检查无漏电、感应电时,方可在电炮区作为又通讯联系工具。4-1-11.明挖使用警报器报警,警戒音响信号统一规定如下:

1、予告信号:间断鸣放三次,如图: 30秒(停)30秒(停)30秒 ——— ——— ——— 此时现场停止作业,速进行撤出。

2、起爆信号:预备信号15分钟后发出,连续三短声,如下图: 60秒 ———

炮响后20分钟,检查人员方可进入现场检查,由爆破人员通知警报房发出解除信号。在特殊情况下,如准备工作未结束,可由爆破负责人通知警报房拖后发布起爆信号,并及时通知现场安全员。

4-1-12.装药时,严禁将爆破器材放在危险地点或机械设备和电源火源附近。4-1-13.在下列情况下,严禁装炮:

1. 炮孔位置、角度、方向、深度不符合要求者; 2. 孔内岩粉末清除; 3. 孔内温度超过35℃。

4. 炮区内的其他人员未撤离。

4-1-14.装药和堵塞应使用木、竹制做的炮棍。严禁使用金属棍棒装填。

4-1-15.当使用信号管时,其导火索长度不得超过爆破孔导火索长度的三分之一,最长不得超过0.7米。

4-1-16.爆破后炮工应检查所有装药孔是否全部起爆,如发现瞎炮,应及时按照瞎炮处理的规定妥善处理,未处理前必须在其附近设警戒人员看守,并设明显标志。

4-1-17.洞挖放炮,自爆破器材进洞开始,即通知有关单位施工人员撤离,并在安全地点设警戒员。禁止非爆破人员进入。

4-1-18.在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米以内时,放炮前必须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米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头贯通。

斜相向开挖,除遵守上述规定外,并应对距贯通尚有5米长地段自上端向下打通。4-1-19.起爆前,必须将剩余爆破器材撤出现场运回药库,不得藏放于工地。4-1-20.地下开挖爆破禁止使用黑火药。

4-1-21.起爆药包,应根据每茬炮需要量进行加工不得存放、积压加工地点,应在专用的加工房内进行。

4-1-22.制作每茬炮的起爆药包所使用的炸药、雷管、导火索、传爆线,必须是同厂家,同批号经过检查合格的产品。

4-1-23.点炮人员事先必须选安全隐蔽地点。当爆破地点没有安全可靠的撤离条件时,严禁使用火花起爆。

4-1-24.当工作面杂散电流大于30毫安和有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或感应电流时,宜采用非电起爆。

4-1-25.用于潮湿有水工作面的起爆药包,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

4-1-26.地下开挖洞内空气含沼汽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第二节 爆破安全距离 一 飞石安全距离

4-2-1爆破时,个别飞石对保护对象的安全距离,一般应按下现象 公式计算,但不得小于表4-1规定的数值。

Rf=20n.W.Kf 式中:RF——躲避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米)。n——最大一个药包爆破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线(米)。

Kf——安全系数,定向抛掷爆破正对最小抵抗线方向应采用1.5,山间或哑口地形及在大风顺风的情况下采用1.5~20。

4-2-2.在确定洞室爆破时,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除依上列公式计算外不得小于表4-2的规定数值。

4-2-3.在浅水中进行爆破,当最小抵抗线(W)大于2倍水深,对于人员的安全距离可参表4-1的规定;当(w)小于2倍水深时,安全距离可适当缩小;当水深大于6米时,可不考虑飞石安全距离。二 冲击波安全距离

4-2-4.地面爆破时,应参照下更条件确定空气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1. 对没有掩蔽的人员,其最小安全距离按下工确定: Rk=30 Q Rk——对人的最小安全距离(米)

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公斤)其n值大于或等于3。爆破飞石对人员安全距离

表 4-1 序号 爆破种类及爆破方法 危险区域的最小半径(米)Ⅰ 岩基开工程 一般钻孔法爆破 不小于 300 药壶法 扩壶爆破药壶爆破 不小于 50不小于 300 深孔药壶法 扩壶爆破抛掷爆破 不小于 100根据设计定但不小于 300 深孔法 松动爆破抛掷爆破 根据设计定但不小于 300根据设计定

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篇6

Safety code for design of engineering of civil explosives materials

GB 50089―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57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89―2007,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2、3.2.3、3.3.1、3.3.2、3.3.3,3.3.6、4.2.2、4.2.3、4.2.4、4.3.2、4.3.3、5.1.1(3)、5.2.2(1)(3)(5)(6)(7)(8)、5.2.3(1)(3)、5.2.4、5.3.2(1)(2)(3)(5)、5.3.3(1)(2)(3)(5)、5.4.2(1)、5.4.3(1)、6.O.2(2)(3)(4)(5)(9)、6.0.3(2)(4)、6.0.4、6.O.5、6.0.6(1)(3)(4)(6)(8)(9)(10)(11)(12)、6.0.7、6.0.8、6.0.9、7.1.1、7.1.2、7.1.3、7.1.4、7.1.6、7.1.7(2)、8.1.1、8.2.1、8.2.6、8.4.4、8.4.8、8.4.9、8.4.10、8.5.1、8.6.2、8.6.6、8.6.7、9.0.1、9.0.5、9.0.6,9.O.10、9.O.11、9.0.12(2)(3)、10.O.1、10.0.3、11.2.1、11.2.2(4)、11.3.3、11.3.4、11.3.6、11.3.7、12.2.1(2)(3)(5)(6)(8)、12.2.2、12.2.3(1)(2)(4)、12.2.4、12.3.3(1)(2)、12.3.4(2)、12.3.5、12.3.6、12.5.4、12.5.5(1)(3)、12.6.2、12.6.3、12.6.5、12.6.6、12.7.2、12.7.3、12.7.6、12.7.7、12.8.1、12.8.3、13.1.2、13.1.3、13.1.4、14.2.2、15.2.1、15.2.3、15.2.5、15.2.6、15.3.4、15.4.1、15.4.2、15.6.2、15.7.1、15.7.2、15.7.3、15.7.4、15.7.6、A.O.1、A.0.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9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由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科研、生产和流通单位对《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98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15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企业规划和外部距离,总平面布置和内部最小允许距离,工艺与布置,危险品贮存和运输,建筑与结构,消防给水,废水处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危险品性能试验场和销毁场,混装炸药车地面辅助设施和自动控制等。本次修订,与原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98相比,保留了90条、3个附录,修改了109条,取消了24条,增加了95条、3个附录。规范修订后为294条、6个附录。主要修订内容是:调整了建筑物的危险等级,进一步明确生产线联建的安全技术要求,补充调整了内、外部最小允许距离,修订了防护屏障的作用系数,增加了钢结构的要求,修订了电气危险场所的区域划分,通过试验增加了电磁辐射对电雷管的安全场强要求,补充了流通企业库房设计的安全技术规定等。

修订过程中,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政策,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民爆行业发展趋势,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总结了近五年来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建设设计方面的安全科研成果和经验教训,有选择地吸收了国外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先进安全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科研、生产、流通民爆行业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最后经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民爆器材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宣武区西便门内大街85号,邮编:100053,传真:010-83111943)。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民爆咨询中心 广东南海化工总厂有限公司福建永安化工厂 浙江利民化工有限公司新疆雪峰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湖南南岭爆破器材有限公司福建龙岩红炭山七○八有限公司 长沙矿冶研究院西安庆华民爆公司 西安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河南省前进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八四五化工公司 葛洲坝易普力化工公司甘肃和平民爆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魏新熙 杨家福 张嘉浩 王爱凤 陶少萍 郑志良 尹君平管怀安王泽溥 张幼平白春光 张国辉 粱景堂 张利洪 刘晓苗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用技术手段,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制定本规范。

1.O.2 本规范适用于民爆行业生产、流通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1.O.3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

2.0.1 民用爆破器材 civil explosives materials 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起爆药、猛炸药、火药、烟火药等)及其制品(油气井及地震勘探用或其他用途的爆破器材等)和火工品(雷管、导火索、导爆索等)的总称。

2.0.2 危险品 dangerous goods 指民爆行业研究、生产、流通与应用过程中的具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成品等。

2.0.3 在制品 work in―process 指正在各生产阶段加工中的产品。

2.0.4 半成品 semi―finished product 指在某些生产阶段上已完工,但尚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2.0.5 梯恩梯当量 TNT equivalent 在距爆源相同的径向距离上,产生相同爆炸参数时的梯恩梯装药质量与被测试装药质量之比。

2.0.6 整体爆炸 mass-detonation 整个危险品的某一部分被引爆后,导致全部危险品的瞬间爆炸。2.0.7 计算药量 explosive quantity 能同时爆炸或燃烧的危险品药量。

2.O.8 设计药量 design quantity of explosive 折合成梯恩梯当量的可能同时爆炸的危险品药量。2.0.9 危险性建筑物 dangerous goods building 生产或贮存危险品的建筑物,包括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危险品贮存库房。2.0.10 非危险性建筑物 nondangerous goods building 本规范未列入危险等级的建筑物。

2.0.11 生产线 production line 在危险品生产中,能确保完成连续性工序的一组生产系统、建筑物、构筑物或相关设施等。

2.0.12 内部最小允许距离 internal separation distance 指危险性建筑物之间,在规定的破坏标准下所需的最小距离。它是按危险性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确定的。

2.0.13 外部距离 external separation distance 指危险性建筑物与外部各类目标之间,在规定的破坏标准下所需的最小距离。它是按危险性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确定的。

2.0.14 防护屏障 protecting barrier 天然或人工的挡墙,其形式、尺寸及结构均能按规定方式限制爆炸冲击波、破片、火焰对附近建筑物及设施的影响。

2.O.15 钢刚架结构 steel―frame construction 采用刚架型式的钢结构。

2.O.16 轻钢刚架结构 light stecl―frame construction 围护结构采用轻型夹层保温板、轻钢檩条的钢刚架结构。

2.0.17 抗爆间室 blast resistant chamber 具有承受本室内因发生爆炸而产生破坏作用的间室。可根据间室内生产或贮存的危险品性质、恢复生产的要求,按能承受一次或多次爆炸荷载进行设计。2.0.18 抗爆屏院 blast resistant shield yard 当抗爆间室内发生爆炸事故时,为阻止爆炸冲击波或爆炸破片向四周扩散,而在抗爆间室外设置的屏院。

2.0.19 抑爆间室 supprcssive shield chamber 具有承受本室内发生爆炸而产生破坏作用的间室,且可通过能控制冲击波泄出强度的墙体泄出间室之外,符合环境安全要求。

2.O.20 嵌入式建筑物 built-in building 嵌人防护屏障外侧,三面墙外侧及顶盖上覆土、一面外露的建筑物。

2.0.21 轻型泄压屋盖 light relief roof 泄压部分(不包括檩条,梁、屋架)由轻质材料构成,当建筑物内部发生事故时,4 具有泄压效能,使建筑物主体结构尽可能不遭受破坏的屋盖。轻质泄压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应大于O.8kN/m2。

2.0.22 轻质易碎屋盖 light fragile roof 由轻质易碎材料构成,当建筑物内部发生事故时,不仅具有泄压效能,且破碎成小块,减轻对外部影响的屋盖。

轻质易碎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应大于1.5kN/m2。

2.0.23 安全出口 emergency exit 建筑物内的作业人员能通过它直接到达室外安全处的疏散出口。

2.0.24 辅助用室 auxiliary room 辅助用室是指更衣室、盥洗室、浴室、洗衣房,休息室、厕所等,根据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而设置。

2.O.25 卫生特征分级 industrial hygiene classification 根据生产过程接触的药物经皮肤吸收或通过呼吸系统吸人体内引起中毒的危害程度所进行的分级,分为1、2、3三个级别。

2.0.26 电气危险场所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n hazardous loca―tions 燃烧爆炸性物质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场所。

2.0.27 可燃性粉尘环境 combustible dust atmosphere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2.0.28 爆炸性气体环境 explosive gas atmosphere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

2.0.29 直接接地 direet-earthing 将金属设备或金属构件与接地系统直接用导体进行可靠连接。

2.0.30 间接接地 indirect-earthing 将人体、金属设备等通过防静电材料或防静电制品与接地系统进行可靠连接。2.0.31 防静电材料 anti―electrostatic material 通过在聚合物内添加导电性物质(炭黑、金属粉等)、抗静电剂等,以降低电阻率,增加电荷泄漏能力的材料的统称。

2.0.32 防静电制品 anti―electrostatic ware 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具有固定形状,电阻值在5 × 104~1×108Ω范围内的物品。2,0.33 独立变电所 independent electrical substation 变电所为一独立建筑物或独立的箱式变电站。2.0.34 静电泄漏电阻 electrostatically leakage resistance 物体的被测点与大地之间的总电阻。

2.0.35 防静电地面 anti-electrostatic floor 能有效地泄漏或消散静电荷,防止静电荷积累所采用的地面。

2.0.36 静电非导电材料 electrostatic non-conducting material 体电阻率值大于或等于1.0×1010Ω・m的物体或表面电阻率值大于或等于1.O×1O11Ω・m的材料。

2.0.37 无线电通信 radio communication 利用无线电波的通信。

2.0.38 移动站 mobile station 用于移动业务,是指在运动状态使用移动设备或在非明确点暂停使用的站点。2.0.39 基站 base station 用于陆地移动业务或陆地的电台。2.0.40 固定站 fixed station 使用固定设备的站点。

2.O.41 无线电定位 radio location 用于无线电定位业务,在固定点使用(不在移动时使用)的电台。

2.0.42 民用波段无线电广播 civilian use radio 用于个人或商用无线电通信,无线电信号,远程目标或设备控制的固定站、地面站、移动站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2.0.43 天线 antenna 一种将信号源射频功率发射到空间或截获空间电磁场转变为电信号的转换器。3 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 3.1 危险品的危险等级

3.1.1 危险品的危险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级:危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1.2 级:危险品具有进射破片的危险性,但无整体爆炸危险性。3 1.3 级:危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性。4 1.4 级:危险品无重大危险性,但不排除某些危险品在外界强力引燃,引爆条件下的燃烧爆炸危险作用。3.2 建筑物的危险等级 3.2.1 建筑物危险等级主要指建筑物内所含有的危险品危险等级及生产工序的危险等级,分为1.1(含1.1・)、1.2、1.4级。

注:1 民用爆破器材尚无1.3级危险品,不设对应的1.3级建筑物危险等级。2 1.1 是特指生产无雷管感度炸药、硝铵膨化工序及在抗爆间室中进行的炸药准备、药柱压制、导爆索制索等建筑物危险等级。

3.2.2 生产、加工、研制危险品的建筑物危险等级应符合表3.2.2-1的规定,贮存危险品的建筑物危险等级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

3.2.3 同一建筑物内存在不同的危险品或生产工序时,该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应按其中最高的危险等级确定。3.3 计算药量

3.3.1 建筑物内的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及生产设备、运输器具或设备里,能引起同时爆炸或燃烧的危险品最大药量为该建筑物内的计算药量。

3.3.2 包装、装车时,位子防护屏障内车辆中的药量应计入厂房的计算药量;位于防护屏障外车辆中的药量与厂房内的存药有同时爆炸可能时,其药量亦应计入厂房的计算药量。

3.3.3 当1.1级危险品与1.2级危险品同时存在时,应将1.1级危险品的计算药量与1.2级危险品中属于1.1级危险品的计算药量合并计算。

3.3.4 建筑物中抗爆间室、防爆装置内危险品的药量可不计入该建筑物的计算药量。

3.3.5 炸药生产厂房外废水沉淀池中的药量,可不计入该厂房的计算药量。3.3.6 当炸药生产厂房内的硝酸铵与炸药在同一工作间内存放时,应将硝酸铵存量的一半计入该厂房的计算药量。当硝酸铵为水溶液时,可不计入该厂房的计算药量,该工位应有实心砌体隔墙。当炸药生产厂房内的硝酸铵与炸药不在同一工作间内存放,且有符合表3.3.6间隔距离和隔墙厚度的要求时,可不将硝酸铵存量计入该厂房的计算药量。企业规划和外部距离 4.1 企业规划

4.1.1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企业厂(库)址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相应规定。

4.1.2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品种、生产特性、危险程度等因素进行分区规划。企业宜设危险品生产区(包括辅助生产部分)、危险品总仓库区、性能试验场、销毁场及生活区。

4.1.3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各区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企业生产、生活、运输和管理等因素确定各区相互位置。危险品生产区宜设置在适中位置,危险品总仓库区、性能试验场、销毁场宜设置在偏僻地带或边缘地带。企业各区不应分设在国家铁路线、一级公路的两侧,宜规划在运输线路的一侧。3 当企业位于山区时,不应将危险品生产区布置在山坡陡峻的狭窄沟谷中。4 辅助生产部分宜靠近生活区的方向布置。无关的人流和物流不应通过危险品生产区和危险品总仓库区。危险品的运输不应通过生活区。

4.1.4 民用爆破器材流通企业设置危险品仓库区时,库址应选择在远离居住区的地带,且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危险品总仓库区外部距离和第5.3节危险品总仓库区内最小允许距离的规定。4.2 危险品生产区外部距离

4.2.1 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其周围居住区、公路、铁路,城镇规划边缘等的外部距离,应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计算确定。外部距离应自危险性建筑物的外墙面算起。

4.2.2 危险品生产区内,1.1级或1.1・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4.2.3 危险品生产区内,1.2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4.2.4 危险品生产区内,1.4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50m。硝酸铵仓库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200m。4.3 危险品总仓库区外部距离

4.3.1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其周围居住区、公路、铁路、城镇规划边缘等的外部距离,应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计算确定。外部距离应自危险性建筑物的外墙面算起。

4.3.2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1.1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小手表4.3.2的规定。

17

车辆小于2000辆且大于等于200辆者。外部距离就满足表中除序号5.6外的规定。件及增减值见本规范附录A。

4.3.3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1.4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1OOm;硝酸铵仓库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200m。5 总平面布置和内部最小允许距离 5.1 总平面布置

5.1.1 危险品生产区和总仓库区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布置应将危险性建筑物与非危险性建筑物分开布置。危险品生产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避免危险品的往返或交叉运输。危险性建筑物之间、危险性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最小允许距离的要求。园地形条件对最小允许距离造成的影响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4 同一类的危险性建筑物和库房宜集中布置。危险性或计算药量较大的建筑物,宜布置在边缘地带或有利于安全的地带,不宜布置在出入口附近。两个危险性建筑物之间不宜长面相对布置。危险性生产建筑物靠山布置时,距山坡脚不宜太近。运输道路不应在其他危险性建筑物的防护屏障内穿行通过。非危险性生产部分的人流、物流不宜通过危险品生产地段。未经铺砌的场地,均宜进行绿化,并以种植阔叶树为主。

在危险性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不应种植针叶树或竹子。危险性建筑物周围8m范围内,宜设防火隔离带。危险品生产区和总仓库区应分别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m,围墙与危险性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5.1.2 危险性生产建筑物抗爆间室的轻型面,不宜面向主干道和主要厂房。5.1.3 危险品生产区内布置有不同性质产品的生产线时,生产线之间危险性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按各自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计算确定后再增加50%。雷管生产线宜独立成区布置。5.2 危险品生产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5.2.1 危险品生产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及计算药量所计算的距离和本节有关条款所规定的距离,取其最大值确定。最小允许距离应自危险性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算起。

5.2.2 危险品生产区,1.1级建筑物应设置防护屏障,1.1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级建筑物与其邻近生产性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根据设置防护屏障的情况,不小于表5.2.2的规定,且不应小于30m;当相邻生产性建筑物采用轻钢 刚架结构时,其最小允许距离应按表5.2.2的规定数值再增加50%,且不应小于30m。仅为1.1级装药包装建筑物服务的包装箱中转库与该厂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可不按本规范第5.2.2条第1款确定,但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防火间距的规定。嵌入在1.1级建筑物防护屏障外侧的非危险性建筑物,与其邻近各危险性建筑物的距离,应分别按其邻近各危险性建筑物的要求确定。1.1级建筑物采用抑爆间室等特殊结构建筑物时,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可由抗爆计算确定。无雷管感度炸药生产、硝铵膨化工序等1.1・级建筑物不设置防护屏障时,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为50m。梯恩梯药柱(压制)、继爆管、导爆索生产等1.1・级建筑物不设置防护屏障时,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为35m。1.1级建筑物与公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按表5.2.2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烟囱不产生火星的锅炉房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的计算值再增加50%,且不应小于50m;与烟囱产生火星的锅炉房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的计算值再增加50%,且不应小于100m。

2)与35kV总降压变电所、总配电所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的计算值再增加1倍,且不应小于100m。

3)与10kV及以下的总变电所、总配电所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进行计算,且不应小于50m;仅为一个1.1级建筑物服务的无固定值班人员单建的独立变电所,与该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 50016中防火间距的规定。

4)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塔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的计算值再增加50%,且不应小于100m。

5)与地下或半地下高位水池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6)与有明火或散发火星的建筑物的距离,应按表5.2.2的要求计算,且不应小于50m。

7)与车间办公室、车间食堂(无明火)、辅助生产部分建筑物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的计算值再增加50%,且不应小子50m。

8)与厂部办公室、食堂、汽车库、消防车库的距离,应按表5.2.2要求的计算值再增加50%,且不应小于150m。1.1 级建筑物与公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按第5.2.3条第3款的要求确定。

5.2.3 危险品生产区,不设置防护屏障的1.2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2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表5.2.3的规定。仅为1.2级装药包装建筑物服务的包装箱中转库与该厂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可不按第5.2.3条第1款确定,但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防火间距的规定。3 1.2级建筑物与公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按表5.2.3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锅炉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2)与35kV总降压变电所、总配电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3)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塔、地下或半地下高位水池的距离,不应小于50m。4)与厂部办公室、食堂、汽车库、消防车库、车间办公室、车间食堂、有明火或散发火星的建筑物、辅助生产部分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5.2.4 危险品生产区,不设置防护屏障的1.4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4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5m。硝酸铵仓库与任何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50m。1.4级建筑物与公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锅炉房、厂部办公室、食堂、汽车库、消防车库、有明火或散发火星的建筑物及场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2)与35kV总降压变电所、总配电所、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塔、地下或半地下高位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3)与车间办公室、车间食堂(无明火)、辅助生产部分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30m。

5.3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5.3.1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及计算药量所计算的距离和本节有关条款所规定的距离,取其最大值确定。

最小允许距离应自危险性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算起。

5.3.2 危险品总仓库区,1.1级建筑物应设置防护屏障。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有防护屏障的1.1级建筑物与其邻近有防护屏障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表5.3.2-1的规定。有防护屏障的1.1级建筑物与其邻近无防护屏障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按表5.3.2-1的规定数值增加1倍。

与1OkV及以下变电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4 与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30m。与值班室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表5.3.2-2的规定。

5.3.3 危险品总仓库区,不设置防护屏障的1.4级建筑物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0m。硝酸铵库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50m。3 与lOkV及以下变电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4 与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20m。与值班室的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50m。

5.3.4 当总仓库区设置岗哨时,岗哨距危险品仓库的距离,可不按本规范第5.3.2条和第5.3.3条的要求进行限制。5.4 防护屏障

5.4.1 防护屏障的形式,应根据总平面布置、运输方式、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防护屏障可采用防护土堤、钢筋混凝土挡墙等形式。防护屏障的设置,应能对本建筑物及周围建筑物起到防护作用。防护土堤的防护范围应按本规范附录D确定。

5.4.2 防护屏障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防护屏障内为单层建筑物时,不应小子屋檐高度;防护屏障内建筑物为单坡屋面时,不应小于低屋檐高度。2 当防护屏障内建筑物较高,设置到檐口高度有困难时,防护屏障的高度可高出爆炸物顶面1m。

5.4.3 防护屏障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护土堤的顶宽,不应小于1m,底宽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高度的1.5倍。钢筋混凝土防护屏障的顶宽、底宽,应根据计算药量设计确定。

5.4.4 防护屏障的边坡应稳定,其坡度应根据不同材料确定。当利用开挖的边坡兼作防护屏障时,其表面应平整,边坡应稳定,遇有风化危岩等应采取措施。5.4.5 防护屏障的内坡脚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3m。

在有运输或特殊要求的地段,其距离应按最小使用要求确定,但不应大于15m。有条件时该段防护屏障的高度宜增高2~3m。

5.4.6 防护屏障的设置应满足生产运输及安全疏散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防护屏障采用防护土堤时,应设置运输通道或运输隧道。运输通道的端部需设挡土墙时,其结构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运输通道和运输隧道应满足运输要求,并应使其防护土堤的无作用区为最小。运输通道净宽度不宜大于5m。汽车运输隧道净宽度宜为3.5m,净高度不宜小于3m。当在危险品生产厂房的防护土堤内设置安全疏散隧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疏散隧道应设置在危险品生产厂房安全出口附近。2)安全疏散隧道不得兼作运输用。

3)安全疏散隧道的净高度不宜小于2.2m,净宽度宜为1.5m。

4)安全疏散隧道的平面形式宜将内端的一半与土堤垂直,外端的一半呈35°角,宜按本规范附录D确定。当防护屏障采用其他形式时,其生产运输和安全疏散要求,由抗爆设计确定。5.4.7 在取土困难地区,可在防护土堤内坡脚处砌筑高度不大于1m的挡土墙,外坡脚处砌筑高度不大于2m的挡土墙。防护土堤的最小底宽应符合本规范第5,4.3条的规定。在特殊困难情况下,允许在防护土堤底部1m高度以下填筑块状材料。

5.4.8 当危险品生产区两个危险品中转库的计算药量总和不超过本规范第7.1.1条的各自允许最大计算药量规定时,两个中转库可组建在防护土堤相隔的联合防护土堤内。

联合防护土堤内建筑物的外部距离和最小允许距离,应按联合防护土堤内各建筑物计算药量总和确定。

当联合防护土堤内任何建筑物中的危险品发生爆炸不会引起该联合防护土堤内另一建筑物中的危险品殉爆时,其外部距离和最小允许距离,可分别按各个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计算,按其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6 工艺与布置

6.O.1 工艺设计中,应坚持减少厂房计算药量和操作人员的原则,对有燃烧、爆炸危险的作业应采用隔离操作、自动监控等可靠的先进技术。6.0.2 危险品生产厂房和仓库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危险品生产厂房建筑平面宜为单层矩形,不宜采用封闭的口字形、门字形。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应尽可能采用钢平台。2 危险品生产厂房不应建地下室、半地下室。3 危险品仓库库房应为矩形单层建筑。4 危险品生产厂房内设备、管道、运输装置和操作岗位的布置应方便操作人员的迅速疏散。危险品生产厂房内的人员疏散路线,不应布置成需要通过其他危险操作间方能疏散的形式。当该厂房外设有防护屏障时,应在防护屏障就近处设置专用疏散隧道。起爆器材生产厂房,宜设计成单面走廊形式。当中间布置走道、两边设工作间时,危险工作间应布置有直通室外的安全疏散口或安全窗。对两边工作间通向中间走道的门或门洞不应相对布置。7 生产厂房内危险品暂存间,应采取措施使危险品存量不致危及其他房间,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端部,并不宜靠近出入口和生活间。起爆器材生产厂房中暂存的起爆药、炸药和火工品宜贮存在抗爆间室或可靠的防护装置内。当生产工艺需要时,也可贮存在沿厂房外墙布置成突出的贮存间内,该贮存间不应靠近厂房的出入口。允许设辅助用室的危险品生产厂房,辅助用室宜没在厂房的端头。9 危险性生产厂房内与生产无直接联系的辅助间应和生产工作间隔开,并应设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入口。

6.0.3 危险品运输通廊应符合下列规定: 危险品运输通廊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不宜采用封闭式通廊。工艺要求采用封闭式通廊时,应符合本规范第8.8节通廊和隧道的设计规定。在通廊内采用机械传送危险品时,应采取保障危险品之间不发生殉爆的设施。3 危险品运输通廊不宜布置成直线。危险品成品中转库与危险品生产厂房之间不应设置封闭式通廊。6.O.4 1.2级厂房中易发生事故的工序应设在抗爆间室或防护装置内。6.0.5 危险品生产厂房中,设置抗烬间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抗爆间室之间或抗爆间室与相邻工作间之间不应设地沟相通。2 输送有燃烧爆炸危险物料的管道,在未设隔火隔爆措施的条件下,不应通过或进出抗爆间室。输送没有燃烧爆炸危险物料的管道通过或进出抗爆间室时,应在穿墒处采取密封措施。抗爆间室的门、操作口、观察孔、传递窗,其结构应能满足抗焊及不传爆的要求。抗爆间室门的开启应与室内设备动力系统的启停进行联锁。6 抗爆间室(泄爆面外)应设置抗爆屏院。

6.0.6 危险品生产厂房各工序的联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固定操作人员的非危险性生产厂房不应和1.1级危险品生产厂房联建。2 工业炸药制造中的机制制管工序无固定操作人员,具有自动输送,且能与自动装药机对接的可与装药工序联建。炸药制造中的装药与包装联建,且装药与包装以手工为主时,应设有不小于250mm的隔墙;装药间至包装间的输药通道不应与包装间的人工操作位置直接相对。粉状铵梯炸药(含铵梯油炸药)生产中的梯恩梯粉碎、混药工序和铵油炸药热加工法生产中的混药工序应独立设置厂房。粉状铵梯炸药(含铵梯油炸药)生产中的装药、包装工序可与筛药、凉药工序联建。水胶炸药制造中的硝酸甲胺制造与浓缩应单独设置厂房。工业炸药能做到工艺技术与设备匹配,制药至成品包装能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且具有可靠的防止传爆和殉爆的安全防范措施时,可在一个厂房内联建。该厂房内在线生产人员不应超过15人、计算药量不应超过2.5t。制药与后工序之间、装药与后工序之间均应设置隔墙。对联建在一个生产厂房内,采取轮换生产方式的两条工业炸药同类产品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应有保障在一条生产线未停工、未清理干净时,不能启动另一条生产线的技术管理措施。对联建在一个生产厂房内,具备同时生产条件的两条工业炸药同类产品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应有防止生产线间传爆和殉蠕的安全防范措施。该生产厂房内不应有固定位置的操作人员。工业炸药制造的制药工序与装药包装工序采取分别独立设置厂房时,制药厂房在线生产人员不应超过6人、计算药量不应超过1.5t;装药包装厂房在线生产人员不应超过22人、计算药量不应超过3.5t。装药与后工序之间应设置隔墙。11 工业炸药制造采用间断生产工艺,具有雷管感度的乳胶基质、乳化炸药需保温成熟或凉药的工序应独立设置厂房。雷管等起爆器材生产线的传输设备采取可靠的防止传爆和殉爆措施后,可贯穿各抗爆间室或钢板防护装置。

6.O.7 工业炸药制造采用轮碾工艺时,混药厂房内设置的轮碾机台数不应超过2台。

6.O.8 导火索制索厂房内不应设黑火药暂存间。

6.O.9 危险品生产或输送用的设备和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制造炸药的设备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低转速、低压力、低噪音的设备。当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超标时,会引起燃烧爆炸的设备应设自动监控和报警装置。与物料接触的设备零部件应光滑,有摩擦碰撞时不应产生火花,其材质与制造危险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成品无不良反应。3 设备的结构选型,不应有积存物料的死角,应有防止润滑油进入物料和防止物料进入保温夹套、空心轴或其他转动部分的措施。有搅拌、碾压等装置的设备,当检修人员进行机内作业时,应设有能防止他人启动设备的安全保障措施。5 在采用连续或半连续工艺的生产中,对具有发生燃烧、烬炸事故可能性的设备应采取防止传爆的安全防范技术措施。输送危险品的管道不应埋地敷设。当采用架空敷设时,应便于检查。当两个厂房(工序)之间采用管道或运输装置输送危险品时,应采取防止传爆的措施。7 生产或输送危险品的设备、装置和管道应设有导出静电的措施。8 输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设备,对不引起传爆的允许药层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6.0.10 制造炸药的加热介质宜采用热水或低压蒸汽。但起爆药和黑索今、太安等较敏感的炸药干燥设备应采用热水。

6.O.11 起爆药除采用人力运输外,也可采用球形防爆车运送。

6.O.12 与防护屏障内危险品生产厂房生产联系密切的非危险性建筑物,可嵌设在防护屏障外侧,且不应以隧道形式直通防护屏障内侧的生产厂房。7 危险品贮存和运输 7.1 危险品贮存

7.1.1 危险品生产区内应减少危险品的贮存,危险品生产区内单个危险品中转库允许最大计算药量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7.1.2 危险品生产区中转库炸药的总药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梯恩梯中转库的总计算药量不应大于3d的生产需要量。炸药成品中转库的总计算药量不应大于1d的炸药生产量。当炸药日产量小于5t时,炸药成品中转库的总计算药量不应大于5t。

7.1.3 危险品总仓库区内单个危险品仓库允许最大计算药量应符合表7.1.3的规定。

7.1.4 硝酸铵仓库可设在危险品生产区内,单个硝酸铵仓库允许最大计算药量应符合本规范表7.1.3的规定。

7.1.5 危险品宜按不同品种,设专库单独存放。7.1.6 不同品种危险品同库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受条件限制时,各种包装完整无损的不同品种的危险品成品同库存放时,应符合表7.1.6的规定。

当不同的危险品同库存放时,单库允许最大计算药量仍应符合本规范表7.1.1和表7.1.3的规定。当危险级别相同的危险品同库存放时,同库存放的总药量不应超过其中一个品种的单库允许最大计算药量;当危险级别不同的危险品同库存放时,同库存放的总药量不应超过其中危险级别最高品种的单库允许最大计算药量,且库房的危险级别应以危险级别最高品种的等级确定。3 总仓库区和生产区的硝酸铵仓库不应和任何物品同库存放。4 任何废品不应和成品同库存放。当符合同库存放的不同品种的危险品同库贮存在危险品生产区的中转库内时,库房内应设隔墙分隔。

7.1.7 仓库内危险品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危险品应成垛堆放。堆垛与墙面之间、堆垛与堆垛之间应设置不宜小于O.8m宽的检查通道和不宜小于1.2m宽的装运通道。堆放炸药类、索类危险品堆垛的总高度不应大于1.8m,堆放雷管类危险品堆垛的总高度不应大于16m。7.2 危险品运输

7.2.1 危险品运输宜采用汽车运输,不应采用三轮汽车和畜力车运输。严禁采用翻斗车和各种挂车运输。

7.2.2 危险品生产区运输危险品的主干道中心线,与各类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距1.1(1.1・)级建筑物不宜小于20m。2 距1.2级、1.4级建筑物不宜小于15m。3 距有明火或散发火星地点不宜小于30m。

7.2.3 危险品总仓库区运输危险品的主干道中心线,与各类危险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7.2.4 危险品生产区及危险品总仓库区内运输危险品的主干道,纵坡不宜大于6%,以运输硝酸铵为主的道路纵坡不宜大于8%。用手推车运输危险品的道路纵坡不宜大于2%。

7.2.5 非防爆机动车辆不应直接进入危险性建筑物内,宜在其门前不小于2.5m处进行装卸作业。防爆机动车辆可进人库房内进行装卸作业。

7.2.6 人工提送起爆药时,应设专用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6%,路面不应设有台阶,不宜与机动车行驶的道路交叉。

7.2.7 危险品总仓库区采用铁路运输时,宜将铁路通到仓库旁边。当条件困难时,可在危险品总仓库区设置转运站台。站台上允许最大存药量(包括车厢内的存药量)以及站台与其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及站台的外部距离,均应按所转运产品同一危险等级酌仓库要求确定。

当在危险品总仓库区以外的地方设置危险品转运站台,站台上的危险品可在24h内全部运走时,其外部距离可按危险品总仓库区同一危险等级的仓库要求相应减少20%~30%。

当站台上的危险品可在48h内全部运走时,其外部距离可按危险品总仓库区同一危险等级的仓库要求相应减少10%~20%。8 建筑与结构 8.1 一般规定

8.1.1 危险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的二级耐火等级。

8.1.2 危险品生产工序的卫生特征分级应按本规范附录正确定,并按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设置卫生设施。8.1.3 危险品生产厂房内辅助用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级厂房内不应设置辅助用室,可设置带洗手盆的水冲厕所(黑火药和起爆药生产厂房除外)。1.1级厂房的辅助用室应集中单建或布置在非危险性建筑物内。3 1.1・级、1.2级、1.4级厂房内可设置辅助用室。辅助用室应布置在厂房较安全的一端,且应设不小于370mm厚的实心砌体与危险性工作间隔开;层数不应超过二层。

4 在危险性工作间的上面或下面,不应设置辅助用室。辅助用室的门窗,不宜直对邻近危险工作间的泄爆、泄压面。8.2 危险性建筑物的结构选型

8.2.1 危险品生产厂房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不应采用独立砖柱承重。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采用实心砌体结构承重: 单层厂房跨度不大于7.5m,长度不大于30m,室内净高不大于5m,且操作人员少的1.1(1.1・)级、1.2级厂房。单层厂房跨度不大于12m,长度不大于30m,室内净高不大于6m的1.4级厂房。危险品生产工序全部布置在抗爆间室或钢板防护装置内,且抗烬间室或钢板防护装置外不存危险品的1.1・级、1.2级厂房。粉状铵梯炸药生产线的梯恩梯球磨机粉碎厂房、轮碾机混药厂房。5 横隔墙密、存药量小又分散的理化室、1.2级试验站等。6 无人操作的厂房。

8.2.2 不具有易燃易爆粉尘的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具有防粉尘措施的危险品生产厂房,可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钢刚架结构。危险品能与钢材反应产生敏感危险物的生产厂房不应采用钢刚架结构。

8.2.3 危险品仓库,可采用实心砌体结构承重。亦可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钢刚架结构。

8.2.4 危险性建筑物实心砌体厚度不应小于240mm,且不应采用空斗砌体、毛石砌体。

8.2.5 危险性建筑物的屋盖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不宜采用架空隔热层屋面。

8.2.6 黑火药生产厂房和库房、粉状铵梯炸药生产线的梯恩梯球磨机粉碎厂房和轮碾机混药厂房应采用轻质易碎屋盖或轻型泄压屋盖。8.3 危险性建筑物的结构构造

8.3.1 具有易燃、易爆粉尘的厂房,宜采用外形平整不易集尘的结构构件和构造。8.3.2 危险性建筑物结构应加强联结,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与梁、粱与墙或柱锚固、柱与围护墙拉结以及砖墙墙体之间拉结等。

8.3.3 危险性建筑物在下列部位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闭合圈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屋盖宜在梁底或板底处,沿外墙及内纵、横墙设置圈梁,并与梁联成整体。轻质易碎屋盖或轻型泄压屋盖宜在梁底处,沿外墙及内纵、横墙设置圈梁,井

与梁联成整体。危险性建筑物,应按上密下稀的原则,沿墙高每隔4m左右,在窗洞顶增设圈梁。

8.3.4 门窗洞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过粱,过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50mm。8.3.5 当采用钢刚架结构体系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结构横向体系应采用刚架。结构和构件应保证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构件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最大应力区内,应避免焊接接头。4 节点(如柱脚、支撑节点、檩与梁连接点等)的破坏,不应先于构件全截面屈服。5 支撑杆件应用整根材料。

8.3.6 钢刚架结构体系应按上密下稀的原则沿柱高4m左右设置闭合连续钢圈梁,圈梁的接头、圈梁与柱的连接应加强。

8.3.7 当钢刚架结构体系的围护结构采用轻型夹层保温板时,保温板总厚度不应小于80mm,上、下层钢板厚度均不应小于0.6mm,檩距不应大于1.5m。8.3.8 轻钢刚架结构的屋面檩条应按简支檩设计,在支撑处两相邻檩条应加强连接,其破坏不应先于构件全截面屈服。

8.3.9 冷成型夹层保温板与支承构件的连接,应根据受力的大小,选用下列连接方法: 带有特大号垫圈的加大直径的自穿、自攻螺栓。2 熔焊或加有大号垫板的塞焊。焊于支承构件上螺栓,用衬垫、特大号垫圈和螺帽,把板紧固于支承构件上。8.4 抗爆间室和抗爆屏院

8.4.1 抗爆间室的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厚不宜小于300mm。当设计药量小于1kg时,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厚不应小于200mm,也可采用钢板结构。8.4.2 抗爆间室的屋盖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当抗爆间室发生爆炸时,屋面泄压对毗邻工作间不造成破坏时,宜采用轻质易碎屋盖,也可采用轻型泄压屋盖。

8.4.3 抗爆间室的墙和屋盖(不包括轻型窗和轻质易碎屋盖或轻型泄压屋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设计药量爆炸空气冲击波和碎片的局部作用下,不应产生震塌、飞散和穿透。2 在设计药量爆炸空气冲击波的整体作用下,允许产生一定的残余变形。抗爆间室的墙和屋盖按弹性或弹塑性理论设计。

8.4.4 抗爆门、抗爆传递窗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爆炸碎片作用下,不应穿透。当抗爆间室内发出烬炸时,应能防止火焰及空气冲击波泄出。抗爆门应为单扇平开门,门的开启方向在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应能转向关闭状态。在设计药量爆炸空气冲击波的整体作用下,抗爆门的结构不应有残余变形。5 抗爆传递窗的内、外窗扇不应同时开启,并应有联锁装置。

8.4.5 抗爆间室朝向室外的一面应设轻型窗。窗台高度不应高于室内地面0.4m。8.4.6 抗爆间室与主厂房构造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抗爆间室采用轻质易碎屋盖时,与抗爆间室毗邻的主厂房屋盖不应高出抗爆间室屋盖;当高出时,抗爆间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屋盖。当抗爆间室采用轻质易碎屋盖时,应在钢筋混凝土墙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女儿墙与其相毗邻的主厂房屋盖隔开。女儿墙高度不应小于500mm,厚度可为抗爆间室墙厚的1/2,但不应小于150mm。抗爆间室与相毗邻的主厂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爆间室与主厂房间宜设置抗震缝。

2)当抗爆间室屋盖为钢筋混凝土,室内设计药量小于5kg时,或抗爆间室屋盖为轻质易碎,室内设计药量小于3kg时,可不设抗震缝,但应加强结构构件的锚固。3)当抗爆间室屋盖为钢筋混凝土,室内设计药量为5~20kg时,或抗爆间室屋盖为轻质易碎,室内设计药量为3~5kg时,可不设抗震缝,主体厂房的结构可采用可动连接的方式支承于间室的墙上。

4)当抗爆间室屋盖为钢筋混凝土,室内设计药量大于20kg时,或抗爆间室屋盖为轻质易碎,室内设计药量大于5kg时,应设抗震缝,主体厂房的结构不允许支承在间室的墙上。

8.4.7 在抗爆间室轻型窗的外面,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屏院。抗爆屏院的平面形式和进深应符合表8.4.7的规定。

当采用“┏┑”形屏院时,在轻型窗处应设置进出抗爆屏院的出入口。8.4.8 抗爆屏院的高度不应低于抗爆间室的檐口高度。当抗爆屏院的进深超过4m时,屏院中墙高度应增高,其增加高度不应小于进深超过量的1/2,屏院边墙由抗爆间室的檐口高度逐渐增加至屏院中墙高度。

8.4.9 抑爆泄压装置应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抑爆泄压装置必须与抗爆间室的墙和屋盖有可靠连接,当发生爆炸事故时,不允许有任何碎片飞出。8.4.10 抑爆泄压装置应采用合理的泄压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能够承受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整体和局部作用。2 能够迅速泄出室内的爆炸气体。泄出的冲击波压力能够满足对火焰、压力的控制。8.5 安全疏散

8.5.1 危险品生产厂房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危险品生产厂房每层或每个危险性工作间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当每层或每个危险工作间的面积不超过65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3人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布置在室外有安全通道的一侧。3 有防护屏障的危险性厂房安全出口,应布置在防护屏障的开口方向或安全疏散隧道的附近。

8.5.2 危险品生产厂房内非危险性工作间的安全出口,应根据各工作间的生产类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执行。8.5.3 1.1(1.1・)级、1.2级生产厂房底层应设置安全窗,二层及以上厂房可设置安全滑梯、滑杆。安全窗、滑梯、滑杆不应计入安全出口的数目内。8.5.4 安全滑梯、滑杆、疏散楼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全滑梯、滑杆不应直对疏散门,并应设置不小于1.5m2的装有不低于1.1m高的护栏平台。当共用一个平台时,其面积不应小于2m2。疏散楼梯、滑梯、滑杆可设在防护屏障外侧,厂房外门与疏散楼梯、滑梯、滑杆之间,应用钢筋混凝土平台相连。

8.5.5 危险性厂房由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为1.1(1.1・)级、1.2级厂房时,不应超过15m。2 当为1,4级厂房时,不应超过20m。当中间走廊两边为生产间或中间布置连续作业流水线的1.1(1.1・)级、1.2级厂房时,不应超过20m。

8.6 危险性建筑物的建筑构造

8.6.1 危险品生产厂房应采用平开门,不应设置门槛。供安全疏散用的封闭楼梯间,可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单向弹簧门。

8.6.2 危险品生产对火花或静电敏感时,其生产厂房的门窗及配件应采用不产生火花材料及防静电材料制品。黑火药生产厂房应采用木质门窗。8.6.3 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疏散用门应向外开启,危险工作间的门不应与其他房间的门直对设置。设置门斗时,应采用外门斗。门斗的内门和外门中心应在一直线上,开启方向应和疏散用门一致。当危险品生产厂房为中间走廊,两边为生产间的布置形式时,可采用内门斗。内门斗隔墙不应突出生产间内墙,且应砌到顶。3 危险品生产间的外门口应做防滑坡道,不应设置台阶。8.6.4 安全窗应符合下列规定: 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不宜设置中梃。当设有中梃时,窗扇开启宽度不应小于O.9m,不应设置固定扇。2 洞口高度不应小于1.5m。窗台距室内地面不应大于O.5m。4 窗扇应向外平开,且一推即开。保温窗宜采用单框双层玻璃或中空玻璃。当采用双层框窗扇时,应能同时向外开启。

8.6.5 危险生产区内建筑物的门窗玻璃宜采用防止碎玻璃伤人的措施。8.6.6 具有易燃易爆粉尘的危险性建筑物不应设置天窗。8.6.7 危险品生产间的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危险品生产间内的危险品遇火花能引起燃烧、爆炸时,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面层。当危险品生产间内的危险品对撞击、摩擦作用敏感时,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柔性地面面层。当危险品生产间内的危险品对静电作用敏感时,应采用防静电地面面层。8.6.8 危险品生产间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危险品生产间内墙面应抹灰。具有易燃易爆粉尘的生产间的内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光滑,所有凹角宜抹成圆弧。经常冲洗和设有雨淋装置的生产间的顶棚和内墙应全部油漆。产品要求洁净而经常清扫的工作间应做油漆墙裙,墙裙以上的墙面应采用耐擦洗涂料。油漆和涂料的颜色应与危险品颜色相区别。

8.6.9 危险品生产间不宜设置吊顶棚.当生产工艺要求设置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吊顶棚底应平整、无缝隙、不易脱落。吊顶棚不宜设置人孔、孔洞。如必须设置时,孔洞周边应有密封措施。3 吊顶棚范围内不同危险等级的生产间的隔墙应砌至屋面板梁的底部。8.6.10 危险品生产厂房内平台宜为钢或钢筋混凝土材料。梯宜为钢梯。平台和钢梯踏步的面层应与生产间地面面层相适应。8.7 嵌入式建筑物

8.7.1 嵌入式建筑物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覆土一面的墙体由抗爆没计确定。

8.7.2 嵌入式建筑物的覆土厚度,对墙顶外侧不应小于1.5m,对屋盖―亡部不应小于0.5m。

8.7.3 嵌入式建筑物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覆土部分的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厚不应小于250mm。2 屋盖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3 未覆土一面的墙应减少开窗面积。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墙厚不应小于200mm;当采用砖墙时,墙厚不应小于370mm,并应与顶盖、侧墙柱牢固连接。8.7.4 嵌入式建筑物的门窗采光部分宜采用塑性透光材料。8.8 通廊和隧道

8.8.1 危险品运输通廊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通廊的承重及围护结构宜采用非燃烧体。通廊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符合防火要求的钢柱承重。封闭式通廊,应采用轻质易碎或轻型泄压屋盖和墙体,且应设置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距不宜大于30m。通廊内不应设置台阶。封闭式通廊两端距危险性建筑物墙面前不小于3m处应设置隔爆墙。隔爆墙的宽度和高度应超出通廊横断面边缘不小于0.5m。5 运输中有可能洒落危险品的通廊,其地面面层应与连接的危险性建筑物地面面层相一致。

8.8.2 非危险品运输封闭式通廊与危险性建筑物连接时,应在连接前不小于3m处设置隔爆墙。隔爆墙与危险性建筑物之间通廊应采用轻型泄压或轻质易碎的屋盖和墙体。

8.8.3 防护屏障的隧道,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运输中有可能洒落炸药的隧道地面,应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隧道应取折向,且不应设置台阶。

8.9 危险品仓库的建筑构造

8.9.1 危险品仓库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仓库面积小于220m2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库房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30m。8.9.2 危险品仓库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危险品仓库的门应向外平开,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m,且不应设置门槛。2 当危险品仓库设置门斗时,应采用外门斗,此时的内、外两层门均应向外开启。3 危险品总仓库的门宜为双层,内层门应为通风用门,外层门应为防火门,两层门均应向外开启。

8.9.3 危险品总仓库的窗,应设置铁栅、金属网和能开启的窗扇,在勒脚处宜设置可开、关的活动百叶窗或带活动防护板的固定百叶窗,并应装设金属网。8.9.4 危险品仓库宜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当危险品以包装箱方式存放且不在仓库内开箱时,可采用一般地面。9 消防给水

9.0.1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的建设必须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9.O.2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的消防给水设计,除执行本章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等的有关规定。各级危险性建筑物的消防给水设计,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中甲类生产厂房的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中严重危险级的要求。

9.0.3 危险品生产区的消防给水管网或生产与消防联合给水管网应设计成环状管网。当受地形限制不能设置环状管网,且在生产无不间断供水要求,并设有对置高位水池等具有满足水量、水压要求的消防储备水时,可设计为枝状管网。9.0.4 危险品生产区的消防储备水量应按下列情况计算: 当危险品生产区内不设置消防雨淋系统时,消防储备水量应为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3h的用水量。当危险品生产区内设置消防雨淋系统时,消防储备水量应为最大一组雨淋系统lh用水量与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3h用水量之和。注:消防储备水量应采取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

9.O.5 危险品生产区内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当建筑物有防护屏障时,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防护屏障的防护范围内,并且不应设在防护屏障内。

9.O.6 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计算,但不应小于20L/s。消防延续时间应按3h计算。

9.O.7 设置有消防雨淋系统的生产区宜采用常高压给水系统。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置水塔或气压给水设备等。

9.0.8 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其消防水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1台主泵的工作能力。2 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30s内启动,并在火场断电时仍能正常运转。3 消防水泵应有备用动力源。

9.0.9 危险品生产厂房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室内消火栓应布置在厂房出口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2 室内消火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超过30m。当易燃烧的危险品生产厂房开间较小,水带不易展开时,室内消火栓可安装在室外墙面上,但应采取防冻措施。

9.O.10 生产过程中下列生产工序应设置消防雨淋系统: 粉状铵梯炸药、铵油炸药生产的混药、筛药、凉药、装药、包装、梯恩梯粉碎。2 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制粉出料、装药、包装。3 膨化硝铵炸药生产的混药、凉药、装药、包装。4 黑梯药柱生产的熔药、装药。导火索生产的黑火药三成分混药、干燥、凉药、筛选、准备及制索。6 导爆索生产的黑索今或太安的筛选、混合、干燥。7 震源药柱生产的炸药熔混药、装药。

9.0.11 下列设备的内部、上方或周围应设置雨淋喷头、闭式喷头或水幕管等消防设施: 粉状铵梯炸药、铵油炸药生产的轮碾机、凉药机、梯恩梯球磨机。2 膨化硝铵炸药生产的轮碾机、破碎机、混药机、凉药机。3 导火索生产的三成分球磨机。4 粉状炸药螺旋输送设备。

注:设置在抗爆间室内的设备,可不设雨淋系统。9.O.12 消防雨淋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雨淋系统应设感温或感光探测自动控制启动设施,同时还应设置手动控制启动设施。当生产工序中药量很少,且有人在现场操作时,可只设手动控制的雨淋系统。手动控制设施应设在便于操作的地点和靠近疏散出口。2 消防雨淋系统管网中最不利点的喷头出口水压不应低于0.05MPa。设有消防雨淋系统的厂房所需进口水压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O.2MPa。4 消防雨淋系统作用时间应按1h确定。5 消防雨淋系统应设置试验试水装置。

9.O.13 当火焰有可能通过工作间的门、窗和洞口蔓延至相邻工作间时,应在该工作间的门、窗和洞口设置阻火水幕,并与该工作间的雨淋系统同时动作。当相邻工作间与该工作间设置为同一淋水管网,或同时动作的雨淋系统时,中间隔墙的门、窗和洞口上可不设阻火水幕。

9.O.14 危险品生产区的中转库、硝酸铵库应设置室外消火栓。

9.O.15 危险品总仓库区应根据当地消防供水条件,设置高位水池、消防蓄水池或室外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用水量应按20L/s计算,消防延续时间按3h确定。当危险品总仓库区总库存量不超过1OOt时,消防用水量可按15L/s计算。3 高位水池或消防蓄水池中储水使用后的补水时间不应超过48h。4 供消防车使用的消防蓄水池,保护范围半径不应大于150m。

9.0.16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的有关规定配备灭火器。10 废水处理

10.O.1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的废水排放设计,应与近似清洁生产废水分流。有害废水应采取治理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GB 14470.1、《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药剂》GB 14470.2等的有关规定。

10.0.2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废水处理的设计,应符合重复或循环使用废水,达到少排和不排出废水的原则。

10.0.3 含有起爆药的废水,应采取消除其爆炸危捡性的措施。几种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易爆物的废水在进行销爆处理前,严禁排入同一管网。

10.O.4 在含有起爆药的工房中,当采用拖布拖洗地面时,其洗拖布的桶装废水,应送废水处理工房处理。

10.O.5 在有火药、炸药粉尘散落的工作间内,应使用拖布拖洗地面,并应设置洗拖布用水池。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1.1 一般规定

11.1.1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除执行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等的规定。

11.1.2 除本章规定外,危险场所的通风、空调设备的选用还应符合本规范第12.2节的有关规定。

11.1.3 危险品生产区各级危险性建筑物室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当产品技术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可按产品的技术条件确定。11.2 采 暖

11.2.1 危险性建筑物应采用热风或散热器采暖,严禁用明火采暖。当采用散热器采暖时,其热媒应采用不高于110℃的热水或压力等于或小于O.05MPa的饱和蒸汽。但对下列厂房采用散热器采暖时,其热媒应采用不高子90℃的热水: 导火索生产的黑火药三成分混药、干燥、凉药、筛选、黑火药准备、包装厂房。2 导爆索生产的黑索今或太安的筛选、混合、干燥厂房。塑料导爆管生产的奥克托金或黑索今粉碎、干燥、筛选、混合厂房。4 雷管生产的二硝基重氮酚(含作用和起爆药类似的药剂)的干燥、凉药、筛选厂房。雷管生产的黑索今或太安的造粒、干燥、筛选、包装厂房。6 雷管生产的雷管的装药、压药厂房。

11.2.2 危险性建筑物采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散热器应采用光面管或其他易于擦洗的散热器,不应采用带肋片的或柱型散热器。散热器和采暖管道的外表面应涂以易于识别爆炸危险性粉尘颜色的油漆。3 散热器的外表面与墙内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60mm,与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m。散热器不应设在壁龛内。抗爆间室的散热器,不应设在轻型面。采暖干管不应穿过抗爆间室的墙体,抗爆间室内的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应设在操作走廊内。5 采暖管道不应设在地沟内。当在过门地沟内设置采暖管道时,应对地沟采取密闭措施。蒸汽、高温水管道的人口装置和换热装置不应设在危险工作间内。

11.2.3 当采用电热锅炉作为热源,且用汽量不大于1t/h时,电热锅炉可贴邻生产工房布置,但应布置在工房较安全的一端,并用防火墙隔离。电热锅炉间应设单独的外开门、窗。11.3 通风和空气调节

11.3.1 危险性生产厂房中,散发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的设备和操作岗位应设局部排风。

11.3.2 空气中含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的厂房中,机械排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排风口位置和入口风速的确定应能有效地排除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2 含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的空气应经净化处理后再排至大气。3 散发有火药、炸药粉尘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岗位的局部排风除尘,宜采用湿法方式处理,且除尘器应置于排风系统的负压段上。水平风管内的风速应按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不在风管内沉积的原则确定,风管应设有坡度。排除含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的局部排风系统,应按每个危险品生产间分别设置。排风管道不宜穿过与本排风系统无关的房间。排尘系统不应与排气系统合为一个系统。对于危险

性大的生产设备的局部排风应按每台生产设备单独设置。排风管道不宜设在地沟或吊顶内,也不应利用建筑物的构件作为排风管道。7 排风管道或设备内有可能沉积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时,应设置清扫孔、冲洗接管等清理装置,需要冲洗的风管应设有大于1%的坡度。

11.3.3 散发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的厂房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直流式,其送风机和空气调节机的出口应装止回阀。

11.3.4 雷管、黑火药生产厂房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雷管装配、包装厂房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以回风。2 雷管装药、压药厂房的空气调节系统,当采用喷水式空气处理装置时可以回风。3 黑火药生产厂房内,不应设计机械通风。

11.3.5 散发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的厂房的通风设备及阀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风系统的风管上设置止回阀时,通风机可采用非防爆型。2 排除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的排风系统,风机及电机应采用防爆型,且电机和风机应直联。置于湿式除尘器后的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散发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的厂房,其通风、空气调节风管上的调节阀应采用防爆型。

11.3.6 危险性建筑物均应设置单独的通风机室及空气调节机室,该室的门、窗不应与危险工作间相通,且应设置单独的外门。

11.3.7 各抗爆间室之间、抗爆间室与其他工作间及操作走廊之间不应有风管、风口相连通。

11.3.8 散发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或气体的危险性建筑物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风管,井架空敷设。

风管涂漆颜色应与燃烧爆炸危险性粉尘的颜色易于分辨。

11.3.9 危险性建筑物中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并且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也应采用非燃烧材料。12 电 气

12.1 电气危险场所分类

12.1.1 电气危险场所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F0类:经常或长期存在能形成爆炸危险的火药、炸药及其粉尘的危险场所。2 F1类: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形成爆炸危险的火药、炸药及其粉尘的危险场所。3 F2类:在正常运行时能形成火灾危险,而爆炸危险性极小的火药、炸药,氧化剂及其粉尘的危险场所。各类危险场所均以工作间(或建筑物)为单位。常用的生产、加工、研制危险品的工作间(或建筑物)电气危险场所分类和防雷类别应符合表12.1.1―1的规定,贮存危险品的中转库和危险品总仓库危险场所(或建筑物)分类及防雷类别应符合表12.1.1―2的规定。

注:1 雷管制造中所用药剂(单组分或多组分药剂),其作用与起爆药相类似者,此类药剂的电气危险场所类别应按表内二硝基重氮酚确定。2 粉状、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联建,当出现电气危险场所类别不同时,以高者计。3 危险品性能试验塔(罐)工作间的危险作业场所分类应按本表确定,防雷类别宜为三类。

12.1.2 与危险场所采用非燃烧体密实墙隔开的非危险场所,当隔墙设门与危险场所相通时,如果所设门除有人出入外,其余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则该工作间的危险场所分类可按表12.1.2确定。当门经常处于敞开状态时,该工作间应与相毗邻危险场所的类别相同。

12.1.3 为各类危险场所服务的排风室应与所服务的场所危险类别相同。12.1.4 为各类危险场所服务的送风室,当通往危险场所的送风管能阻止危险物质回到送风室时,可划为非危险场所。

12.1.5 在生产过程中,工作间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火药、炸药及氧化剂等危险物质时,应按危险性较高的物质确定危险场所类别。

12.1.6 危险场所既存在火药、炸药,又存在易燃液体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

12.1.7 运输危险品的通廊采用封闭式时,危险场所应划为F1类,防雷类别应为一类。当运输危险品的通廊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时,危险场所应划为F2类,防雷类别应为二类。

12.2 电气设备

12.2.1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危险场所电气设计时,宜将正常运行时可能产生火花及高温的电气设备,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无危险的工作间。危险场所采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并由国家指定检验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危险场所不应安装、使用无线遥控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如有过负载可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的有关规定。生产时严禁工作人员入内的工作间,其用电设备的控制按钮应安装在工作间外,并应将用电设备的启动与门的关闭连锁。危险场所配线接线盒等选型,应与该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防爆等级相一致。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应符合表12.2.1―1的规定。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分组划分宜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表12.2.1―2的规定。电气设备除按危险场所选型外,尚应考虑安装场所的其他环境条件。12.2.2 FO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F0类危险场所内不应安装电气设备,当工艺确有必要安装控制按钮及检测仪表(不含黑火药危险场所)时,控制按钮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A21或DIPB21型(1P65级),检测仪表的选型应为本质安全型(1P65级)。2 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隔墙传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需要电气设备隔墙传动的工作间,应由生产工艺确定。2)安装电气设备的工作间,应采用非燃烧体密实墙与危险场所隔开,隔墙上不应设门、窗。

3)传动轴通过隔墙处应采用填料函密封或有同等效果的密封措施。4)安装电气设备工作间的门,应设在外墙上或通向非危险场所,且门应向室外或非危险场所开启。FO类危险场所电气照明应采用安装在窗外的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1P54级)灯具,安装灯具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的固定窗。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控制按钮、配电箱选型应与灯具相同。采用干法生产黑火药的F0类危险场所的电气照明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1P65级)灯具,安装在双层玻璃的固定窗外;亦可采用安装在室外的增安型投光灯。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及控制按钮应采用增安型或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1P65级)。

12.2.3 F1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F1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Ⅱ类B级隔爆型、增安型(仅限于灯具及控制按钮)、本质安全型(IP54级)。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危险场所不宜安装移动设备用的接插装置。当确需设置时,应选择插座与插销带联锁保护装置的产品,满足断电后插销才能插入或拔出的要求。4 当采用非防烬电气设备隔墙传动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2.2.2条第2款的规定。12.2.4 F2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门灯及开关的选型均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12.3 室内电气线路

爆破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篇7

1.在煤矿爆破开采中, 个别作业人员没有考虑安全隐患的问题, 安全意识淡薄。为了经济效益将安全忽视, 容易产生事故。有些人只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安全, 造成人员伤亡。安全观念淡薄、不重视安全, 只注重利益。缺乏有关爆破的知识,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时, 联勤作业、家庭或工作不顺心造成精力上的分散。煤矿生产中在保证利益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加的注重施工安全。有的作业人员对于爆破安全的知识知之甚少, 在作业时凭借感觉或日常中的经验来判断。存有一种侥幸心理, 常常冒险施工, 加大了事故的发生率。在作业爆破中不了解地质的构造, 不懂的煤矿爆破的技术都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要明白和区分安全和责任, 不能违反作业操作的规章制度。工人的工资低, 没有生产的积极性, 在作业中忽视安全问题, 这方面要改革工资的分配制度, 提高爆破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在近年来, 由于在爆破技术上没有明显进步, 在煤矿采掘中的爆破器只是使用爆破, 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导致了煤矿采掘中在工作面发生爆破事故, 危害到了人们的安全。在国家的规章制度面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原因是实施的步骤过于复杂, 很多规定不容易被人们牢记。在煤矿采掘中的管理, 没有很大的改善,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煤矿采掘时, 工人违章操作假如没有人制止。爆破中有可能引起地震等重大事故, 爆炸时地下延伸较大, 不了解地形和地貌, 没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爆破时地震效应将周围的建筑物和设备造成冲击产生危害。

3.在煤矿的爆破中水炮泥是保证安全爆破的材料, 爆破时如果不使用安全的水炮泥, 会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使用不合格的水炮泥也是引发事故的原因。在爆破中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安全, 在爆破中要有严格的管理和正规的操作。爆破人员一定要具有专业资格和持证上岗, 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事故频发。在爆破中管理工作有问题, 在作业中习惯性的违章, 只凭借经验来施工, 不按照规章办事。在施工中没有全面的掌握爆破中的有关规定, 没有很好的意识和安全技能, 这些都是诱发爆破事故的根源之一。

二在煤矿采掘中防止爆破事故的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要认真的学习《煤矿安全规程》, 安全生产。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将安全隐患消除, 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操作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往往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造成人员上的伤亡。在爆破人员中, 要加强爆破员的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的重要性。将爆破的事故惩罚与爆破员挂钩, 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确保有效安全的完成工作。加强爆破现场的安全管理, 严肃处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人员。在施工中不按规定作业的人, 要进行严重的处理。

2.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爆破中我们要把安全工作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 调动职工们的积极性, 严格落实职工考核制度。让安全成为一种制度。在爆破中要严格检查爆破的材料, 确保爆破的时候没有质量上的问题。由于煤矿中有许多的点雷管, 和一些短路的桥丝等隐患, 比较容易造成煤矿的危险发生。我们要合理的利用煤矿, 在没有伴生矿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利用。伴生矿的回收率非常低, 企业只重视矿产的回收, 忽视了共伴生矿的回收。在选冶技术不过关的话, 矿产的综合利用会很低。

3.在生产条件允许下采用压喳爆破, 这样爆破不会前伸。

压喳爆破比自由面的爆破的能利用率高, 使其均匀, 改善了爆破效果在经济和安全上都有很好优势。在爆破前要考察地形和地貌, 在合适的地点进行爆破, 尽量的避免爆破事故的发生, 还要严格的控制炸药的使用, 按照有关的规定不大于安全药量。要不断地改进爆破技术, 在技术上要不断的提高, 科学进行采掘爆破。

三爆破技术安全的探究

1.安全的爆破技术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除了地震和周围的环境, 还有人为因素等, 都是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我们要进行全面的工作, 从系统上和设备上确立出不安全不爆破的理念, 让爆破有安全的理念, 有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进程, 从根本上避免煤矿采掘工作面发生爆破事故。我们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爆破安全系统, 让它应用到实际的开采中去, 从而很好的推广这一个系统的使用。使整个煤矿采掘从人的控制转变为硬件及其控制, 这样对爆破员的操作进行了规范。

2.在爆破时, 要注意工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 在施工时要按照要求制定爆破措施, 遇到特殊的情况时不能盲目的去操作, 要及时上报。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在雷雨天气不能进行爆破, 在爆破中要接受安全人员的监督, 这是对生命的负责。要有明确的分工, 分工协作。一定要严格的对爆破材料进行管理, 不仅仅影响到爆破的效果, 还会影响到人们的安全是否存在隐患。在装填作业时要做到仔细认真, 保持谨慎小心的状态。在装填, 联线作业完成后, 要仔细的检查。在确定无误后方能准备爆破。

3.爆破前, 要主动的去发现身边及附近的作业区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共同的防护和管理。运用合理的方法, 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识别出来, 加以有效的控制和解决问题, 在源头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煤矿的采掘中每个人都是生产者和管理者, 要从每个人的身上做起, 自身有很好的素质, 影响周围的人。自身能力要不断地提高, 既要懂得事故的预防, 也要懂生产和技术。在安全爆破面前, 更要增加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每个人都要严格的执行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

四结语

煤矿采掘工作面发生爆破事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我们要明确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在煤矿生产中我们要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让他们认识到危害。在安全爆破技术方面, 应该加大培养的力度, 在生产中爆破员的整体能力较低, 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认真规范自己的能力。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教育, 提高整体的一种意识。提高煤矿生产中的基础设施, 正确的处理不利因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就能够将问题消灭, 确保煤矿的日常生产等其它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新庆, 王衍学, 陈玉留.论发生爆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2008

[2]王洪义, 李奉翠.煤矿爆破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2009 (04)

隧道爆破技术的应用和安全管理 篇8

关键词:隧道爆破;应用;安全管理;策略

前言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隧道爆破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现代隧道施工项目中,但由于施工过程中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爆破施工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水平,本文着重从某隧道工程爆破施工的过程中的要点和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其安全管理的措施和策略,下面详细分析。

一、工程概况

合福铁路线路自合肥南站引出,沿在建的南环线南侧并行,跨合宁高速公路后折向南至长岭河设站,出站后从烔炀镇、中垾镇的西侧而过,至合巢芜高速公路的西侧,跨巢湖开发区的半汤路、金湖大道后在开发区的东侧设巢湖东站,出站后经林头、在福渡镇以东设无为站,后经高沟镇石板洲跨长江,在钟鸣镇的北侧设铜陵北站,线路上跨宁安城际、从钟鸣镇西侧依次跨芜铜铁路、南沿江高速公路后直向南行,在峨岭镇附近设南陵站,穿水西森林公园后跨青弋江,在西山头设泾县站,出站后线路经榔桥以东至旌德县城西设站,再经绩溪设绩溪北站、至黄山设黄山北站后至皖赣省界(DK343+180)。安徽省境内线路长度343.093km。

本标段为 HFZQ-6标段:起止里程DK212+145~DK249+236,正线长度总长37.091km。全标段共有特大桥、大桥、中桥14075.2m/22座,占标段正线长度的37.9%;隧道16417 m/11座,占标段正线长度的43.3%;车站1处(旌德);路基长6.97km/25段,占标段正线长度的18.8%;房屋建筑面积1220㎡。施工过程中部分隧道采用爆破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分析如下。

二、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中应用爆破进行钻眼,爆破过程中应用的到毫秒雷管爆破技术和塑料爆管等,严格遵循爆破施工技术和施工原则,避免因爆破因素导致超欠挖和其他安全事故的产生。1.钻爆设计中需要重视炮眼的斜度和深度设计,保证掏槽眼眼口和眼底的间距误差小于等于5cm,且保证行距和排距的误差小于等于10cm,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眼口位置的误差影响等因素。2.为了保证眼口位置的准确性,当开挖面凹凸不平,且凹凸面相差较大时需要适当的调整炮眼的深度和斜度,让周边眼和辅助眼处于同一竖直面。3.钻眼过程中要重视外插角的大小,合理的控制外插角的范围,一般而言,3米以上外插角的斜率应保持在0.04左右,且当外插角小于3m时斜率应保持在0.05,根据尺寸适当调整,钻眼完成后需要做好炮眼数目和位置点的记录,如不符合规范规定的炮眼需要检查合格后安放炸药。爆破炸药通常应用RJ-2#岩石硝铵炸药,雷管应用3-15段非电毫秒雷管,爆破过程中如遇到水地段则应用RJ-2#岩石乳化炸药操作,通常采用直径32的药卷,炮眼直径控制在42毫米,其他炮眼都应用的是连续装药法,只有周边炮眼应用不耦合装药法。4.爆破网络应用非电塑料导爆管系统,爆破方式应用电雷管起爆。

三、施工流程

此次隧道爆破施工主要的流程如下如所示:

四、钻爆设计

1.掏槽方式选择:钻爆设计中要做好掏槽方式的选择,针对围岩性质的不同来进行决定,掏槽是为了实现合理有效的爆破,去除临空面,而该过程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爆破的效果,故需要重视掏槽深度等。掏槽过程中考虑掏槽的形式和深度,并要分析其所处的地质条件和炸药种类、数量,综合分析之下,该方法选择应用斜眼掏槽法进行操作。

2.计算爆破参数:爆破参数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分析炮眼数量、炮眼位置等数据来分析,一方面实现爆破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节约成本,提高爆破的的经济效益,爆破中主要考虑炸药的成本费用。首先要通过公式N=ksL/Lnr计算来获取所需要的炮眼数目,其中公式中用N代表炮眼数目断面面积㎡,用r表示装药密度Kg/m。并可以应用公式Q=qBLl来计算出爆破所需的药量。

3.炮眼布置主要受节理发育程度、岩体硬度、岩层厚度、岩层厚度走向和角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发挥更好的爆破效果。例如二级围岩爆破设计如下所示:

并要根据图幅设计来确定好孔眼名称、炮眼个数、孔位、孔深和单孔装药量,并计算出每个孔眼的总装量和所有孔眼的总装量。其他围岩爆破设计形式类似于二级围岩设计,只需要根据具体形状、尺寸和围岩性质来确定孔眼名称、炮眼个数、孔位、孔深和单孔装药量等数据即可。

待钻爆设计完毕后可以进行装药,装药长度要小于孔深的67%,如果岩体处于干燥状态可以选择应用木棒进行压紧,并加强炮眼装药密度,一旦起爆药包装入后需要连续将两个普通药包置入,避免早爆事故等现象的产生。

下图为连续装药结构图:

五、安全管理

1.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遵循国家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关规定;照明和电力设备应用需要遵循《电力施工技术安全准则》,定期对施工区域的电力设备和材料等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电力安全;施工区域的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在特殊区段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网和防护隔离带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制度,配备培训和管理人员,并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检,高度重视施工现场不规范使用器械和工具的现象,并检查设备的安全等级,检查是否存在漏电、存在安全隱患等现象,并勒令整改。开工前需要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技术、施工环境和作业要求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法进行实施,并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设备。

2.爆破施工安全保证

首先要检查爆破施工的用品和工具,尤其是要注意炸药的质量和引线材料的质量,确定每炮应用的引线的长度,并要根据燃料的速度来进行试验,确保雷管和引线连接完整,避免出现断接现象,且雷管跟引线连接需要用雷管钳子拧紧;普通雷管需要检查试验,试验成功后方可进行使用,如果爆破过程中应用的是电雷管还需要对雷管的电阻和材料进行检查,生锈的雷管禁止使用;装药过程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并由指定爆破员来检查整个过程,爆破区域严禁烟火,爆破开始前需要清场撤离无关人员,并记录好装炮数目和区域,并密切关注爆破情况,记录哑炮区域和数量,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哑炮事故的发生。爆破材料需要由专门人员领取安装。

3.隧道洞口安全警戒

爆破工程属于安全性交差的项目,必须要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在隧道洞口区域设置安全警戒线,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每次爆破都要检查炮眼数目、电雷管、连接线和起爆器连接等,并要严格管理使用的炸药和未使用的炸药,切勿乱放或丢失。若发现隧道内有险情需要及时上报制定处理方案,统一爆破、统一指挥。

参考文献:

[1]彭怀德.爆破施工对邻近隧道影响及安全综合防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李俊桢.隧道爆破乳化炸药泵送装药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Sifeng Jing,Xiwei Liu,Changjian Cheng,Xiu Qin Shang,Gang Xiong.Study on a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of a Chemical Accident Database[A].IEEE/ITSS.Proceedings of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and Informatics[C].IEEE/ITSS:,2014:4.

[4]袁晏仁.復杂地质条件下城市隧道建设风险管理及灾害控制技术[D].山东大学,2014.

[5]余边.十白高速公路黄龙隧道掘进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6]刘铁忠,李志祥.Simulation About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m's Safety Management Capabili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03:372-378.

[7]黄丹.浅埋、大跨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方案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上一篇:幼儿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语下一篇:初春印象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