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诗歌全集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安诗歌全集(共6篇)

建安诗歌全集 篇1

1、《咏怀诗之十九》

阮籍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盼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2、《杂诗》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3、《吁嗟篇》

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4、《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5、《美人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6、《杂诗·其一》

孔融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7、《杂诗》

孔融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8、《七哀诗》

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9、《赠从弟》

刘祯

亭亭山中松,琴琴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0、《饮马长城窟》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章,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11、《驾出北郭门行》

阮瑀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12、《室思》

徐干

(一)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二)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三)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

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四)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五)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六)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13、《咏怀诗之三》

阮籍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14、《咏怀诗之—》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5、《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建安诗歌全集 篇2

作为这波澜壮阔景象的第一峰, 曹操无疑是这个诗歌时代的开启者。作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曹操对当时文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其文学活动、文学创作对于建安风骨的形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鉴于曹操在当时作家群中地位的代表性和特殊性, 本文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浅谈曹操诗歌与建安风骨的形成。

一、曹操与建安文坛

唐初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 然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间观齐梁间诗, 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 每以咏叹。思古人, 常恐逶迤颓靡, 风雅不作, 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 见明公《咏孤桐篇》……遂用洗心饰视, 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 复睹于兹, 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中国文学批评史》) 这里所说的风骨, 即所谓“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 有金石声”的建安风骨。

谈起建安文学, 尤其是建安诗歌的艺术特色, 人们往往以“风骨”来概括。可以说, “风骨”是建安文学最具时代特色和概括力的词汇。然而, 人们对于“风骨”一语的理解却见仁见智。“风骨”一词, 既反映文学的内容, 与情、气相联系, 又代表着言辞的外在形式风格。

建安风骨作为一种时代性的文学气象, 形成于汉末乱世。当时政治上的主宰曹操对于建安风骨的形成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自献帝播迁, 文学蓬转, 建安之末, 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 雅爱诗章……” (《文心雕龙·时序篇》) 。因为曹氏父子对于文学的爱好, 在其周围迅速集结了一大批著名文人, “一时彬彬之盛”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成为建安诗人的主体, 构成了汉末动荡的社会中非常奇特的壮阔文学景象。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他们形成了相对一致的文学风格, “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

曹操是这个时期文坛上的领军人物。建安文学, 可视为两汉文学的结束, 魏晋文学之发轫。它是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流派, 而无疑的, 此期是以曹魏为中心。多数作家都归附了曹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 没有曹操就没有邺下文人集团, 就没有建安文学的全面繁荣。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曹操及邺下集团文人活动, 建安文学很可能是几个各不相干的个别作家的存在。

除组织文学活动外, 曹操对建安文风更直接的影响来自于他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

二、曹操诗歌的内容与思想

曹操 (155—220) , 字孟德, 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 人。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一生投身于政治军事斗争中。这种现实的经历使他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乱世的痛苦, 并将此在其作品中明确地表露出来。

深刻的社会现实给曹操诗歌深刻的影响是忧郁低沉, 悲凉哀伤的气氛。观建安文人诗歌尤其是曹诗, “悲”字出现的格外频繁。如“悲从中来, 不可断绝”“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悲彼东山诗, 念之断人肠”等文中都有出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曹操诗歌的特点, “曹公古直, 甚有悲凉之句” (锺嵘《诗品下》, 《魏晋六朝文学参考资料》) 悲凉、激忧的情绪是大部分曹诗气氛的基点。

时光流逝, 世事艰辛, 社会现实中各种灾难使诗人悲痛不已;生命短促, 盛年不再使诗人忧郁哀思, 但是, 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而颓废, 相反的, 在其悲歌中常常融合着积极向上的壮怀激情, 从而使诗歌在悲凉的氛围中得以继续发展, 在内涵上上升到另一种更高的层次。正如《短歌行》中最后一节“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曹操暗用“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 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 故能成其众” (《管子·形势解》) 之意, 自喻心胸广阔如高山大海, 能如周公“一饭三吐哺”般礼贤下士, 并期待着人才的投奔。诗的末尾, 笔意一转从矛盾, 悲苦中解脱出来, 在困难挫折前用顽强的意志来追求建功立业的盛名。他超越了根植于现实的内心苦闷之情, 转而代之以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从悲凉中升腾出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 使整首诗更具浪漫主义的气质。因此, 在曹操诗歌中, 对乱世的不满, 对生命苦短的感怀, 往往转化为“不戚年往, 忧世不治” (《秋湖行》) 进而成为对其所憧憬的“太平时, 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 宰相股肱皆忠良”的太平治世的政治理想的追求。

这些特征使曹诗无论在外在表现形式上, 还是在意象, 氛围上, 都极大地有别于前代诗歌, 曹操以其独有的风格成为建安文学的旗帜, 并对此后建安诗歌风格——“建安风骨”的形成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李景华.建安文学评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2]林庚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1962.

[3]张可礼.建安文学史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

[4]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9.

试论世风与建安诗歌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世风;建安诗歌;慷慨悲凉

一、世风对建安诗歌的影响

建安时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战争和动乱使人们思考得更多,儒家思想体系逐渐瓦解,传统的道德价值受到质疑。

战乱摧毁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敏感的诗人不得不关注这一现实,直面荒芜和死亡。如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就在《七哀诗》中思考战争,描写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普通百姓。陈琳感于战争的残酷创作了《饮马长城窟行》。

战争揭露了生命中最残酷和脆弱的一面,死亡横亘在幸福面前,突兀而乖戾。聪慧的诗人们不仅透过战争看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且深感自己的生命也是极其坎坷的,这种情况对文人刺激很大。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他们不得不动笔兴叹,创作出慷慨悲凉的传世之作。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慨叹;刘桢《诗》:“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阮瑀《七哀诗》:“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建安时期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时代,无论是下层百姓还是上层统治者都处在世事变动摇晃之中。但是,建安时期不是一个悲观的时代,或者说悲观是个别现象。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慷慨悲凉而不消极,他们在苦难中保持了生命的操守和骨气,力撑起时代的精神脊梁。

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并没有因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悲剧而退缩。看到人生的短暂,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政治抱负,这在他的《龟虽寿》中有所反映。诗人曹操具有军事家的激情和政治家的野心,多重身份使得他的诗歌慷慨激昂,超越人生的苦难,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曹操诗‘悲凉’,曹植诗‘颇有忧生之嗟’,王粲诗‘发愀怆之词’,刘桢诗‘感慨深至’。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1],赢得不朽的名声。

由于建安时期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儒家传统的伦理观念松懈,思想更加开放和多元化,政治理想高扬,个性解放,这样的世风利于诗歌的创作。当然,宽松而张扬的世风和曹氏父子的掌权有密切联系。曹操掌权后就身体力行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成为世风的改造者和弘扬者,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曹操对世风的改造不得不从他的出身谈起,曹操出身显赫却不高贵,祖父曹腾曾是宦官的总头领,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因此被斥为“赘阉遗丑”,名士们始终瞧不起他。

曹操这样的出身是得不到上流社会士大夫尊重的,以传统的伦理观念来看,他不算出身名门,而魏晋时期是很讲究出身和血统的。成为当权者的曹操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为了赢得尊重巩固政权,他就必须试图改变人们遵循的传统儒家道德规范,建立一套宽松的价值体系,来容纳自己的污点和卑微。

曹操立卞夫人为正妻,卞夫人是妓女出身,竟成为国中地位最显赫的女人。这固然有曹操对她的偏爱,大概也有曹操的政治考虑。这样出身低微的女人也可变得尊贵,那么曹操自己的当权也是合情合理的了。曹操不仅自己喜欢已婚女子,而且也纵容儿子。曹操攻破邺城,年仅18岁的曹丕见到袁绍的儿媳妇、袁熙之妻甄氏“颜色非凡”,有意娶之为妻,曹操就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对寡妇再嫁,建安时期是十分宽容的。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初嫁河东卫仲道,后来夫死,汉末大乱中被胡人掳走,在南匈奴生活十多年,与胡人生了两个孩子。曹操知道她失陷匈奴,派人用重金把她赎回,再嫁董汜。十分有意思的是,蔡文姬虽然三嫁,不仅当时的人对她并无轻视之意,而且范晔在《后汉书》中还把她归入《烈女传》。看来,当时人的贞洁观念已十分淡漠,寡妇再嫁不仅已经为社会所接受,而且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再嫁是理所当然的事。

建安时期不仅在婚俗上渐渐开放,而且曹操本人在人才选拔上的政策也是十分独到的。曹操任用人才不看家世地位,只看才能,甚至为人品德也被放在一边。在用人方面曹操是颇为实际的。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经起草《为袁绍檄豫州》,咒骂曹操祖宗三代,最后曹操还是将其收为己用。曹操的这种用人政策在客观上吸引了一批人才,有利于建安诗歌的发展。

顾炎武论两汉风俗,将汉末风俗之变的原因归咎于曹操。其实,将世风的变化全归咎于曹操未免失之偏颇,但是曹操作为实质上的掌权者确实是扭转世风的关键人物。在曹操的身体力行和默许下,世风变得宽松而多元,很多过去不被认可的乖张之事渐渐被人们接受甚至赞许。

建安时期的世风在曹操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儒家思想渐渐瓦解,从而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儒家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防全线失守,君臣相凌、父子交恶、夫妇反目、兄弟成仇,已是司空见惯之事。

建安时期世风的变化也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活力,以曹操为代表的统治者既是世风的感召者,也是改造者。并且这种慷慨、多元、松散的世风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诗人群体在世风的熏陶下,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推动了诗坛的繁荣。时代的不幸成为文学的幸事,这大概就是文学发展的悖论吧。

二、建安诗歌——世风变化的风向标

建安时期,诗歌繁荣,形成了以“三曹”为首,以“建安七子”为主体的诗人群体。曹操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世风的变化,也成为推动世风变化的工具。曹操占据建安诗人群体的中心地位,因为他拥有特殊的政治权力。建安时期虽然战乱不断,时代悲剧色彩浓厚,但诗歌的思想内涵并没有走向悲观。这和曹操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曹操的诗歌慷慨悲凉,气力十足,如《观沧海》《龟虽寿》,再如《短歌行》,固然有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但更多的是政治理想的高扬,显示了开阔的气象。因此,以曹操为首的诗人们在时代的感召下,在曹操本人潜在的倡导下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诗风,进一步影响和加速了时代风气的转变,使整个时代笼罩在一片慷慨而激昂、任性而解放的气息之下。

他们的诗歌创作既受时代世风的影响,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言:“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同时建安诗歌也成为世风变化的风向标,反映了世风的发展,承载了新的历史气象和文化内涵,适时记录了时代风云和民生疾苦。不仅成为诗人们抒发政治抱负和身世之感的载体,更是社会风俗变化、价值体系变更的活化石。

文学创作记载了历史的细节,表现出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时代风气的变迁,而这些内容在历史中多被忽略了,因为历史总是由优胜者书写的,大部分都是记录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和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普通百姓的生活很少被提及。而在文学创作中,时代世风的变化却可以从细微处得到关照。同样,建安诗歌也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世风变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建安诗歌有很多写到了战争的细节处,普通百姓的凄惨可见一斑。如王粲在《七哀诗》中写了“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的惨状;陈琳在《饮马长城窟行》中记述了丈夫劝妻子改嫁的悖谬之事,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战争使人们的生活动荡不安,普通百姓常常在战争中死去。上层社会的人在政治斗争中相互倾轧,心力耗尽,多早夭。建安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嗟叹。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慨叹;刘桢《诗》:“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

在《悲愤诗》中,蔡文姬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苦,被掳到边地后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将要返回故乡时和自己亲生骨肉诀别的一幕令人同情,“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用诗歌叙述了回到家园后发现家人都已亡故的惨痛事实。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建安时期妇女生活的凄惨,没有自由,听凭命运的摆布。也可以看出建安的世风相对宽松,允许妇女再婚,贞洁观念较为淡薄。

建安时期儒家伦理规范不被人们重视,曹操就是一个冲破传统道德规范的人。建安时期,人们虽然个性高扬,思想解放,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道德混乱、正义模糊、人情淡薄。王粲的《登楼赋》有“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可见世情的冷暖。建安时期的政治斗争十分残酷,尤其表现在曹丕和曹植兄弟的关系上。

曹操死后,曹丕登基。其后曹植的命运就变得很凄惨。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阴险毒辣,对自己的兄弟也毫不手软,若没有卞太后的保护,曹植早已丧命。不仅曹植遭到迫害,曾经追随曹植的人也受到迫害。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是为丁氏兄弟被杀事件而作的。其中有“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失去了政治权力的曹植无法保护自己,更无法保护自己的朋友,不禁在诗歌中悲叹。原本声名显赫的人物瞬间成为阶下囚,世风的变化如此之快,怎不叫人伤怀?

曹植曾作《七步诗》。据《世说新语》,曹丕曾下令曹植七步内作诗,如写不成便要杀头,还好曹植才思敏捷,才免于一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曹植对兄弟关系的失望,在政治斗争中至亲骨肉尚如此,何况陌路?在那个权力大于一切的时代,人情已淡漠到了极点。曹植后期的诗歌大多悲凉,不仅是个人悲剧的写照,也是时代悲剧的缩影。

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在建安诗歌中窥探出一些当时世风的变化,了解到从普通百姓到上层统治者的精神价值取向。建安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诗歌在政治的倾轧和战争中发展,因此必然承载了一些时代真实的风气。在某种意义上讲,建安诗歌可以作为世风的风向标看待,具有社会学意义。

三、建安诗歌和世风的双向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归结出建安诗歌和世风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世风影响了诗歌创作,形成了建安诗风的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特点。同时,世风的形成是时代使然,也是上层统治者的推动,尤以曹操的诗作为为主。建安诗歌有相对的独立性,以曹操为首的诗人群体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世风,其中曹操的作用要大一些,他们的诗歌创作强化了时代的悲凉感和沧桑感。建安诗歌也成为世风的风向标,真实地反映了世风的变化。仅凭历史记载,我们可能无法近距离地感知建安世风的变化。但是通过诗歌阅读,我们可以还原出建安时期相对真实的社会氛围和人情冷暖,诗歌成为建安时期世风最真实、最忠实的保护者。因此,建安诗歌和世风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积极的互动之中,相互作用并强化,在研究的过程中有相互参照的价值。

注释:

[1] 浩然:《浅谈建安诗歌的美学特征》,《高要》2009年6月26日,第四版。

建安诗歌代表作 篇4

正始为三国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年号,自公元240年至249年。不过习惯上所说的“正始体”,是指包括正始在内的整个曹魏后期(240~265)的文学风貌。

从文学史阶段来说,正始上承建安,下接太康,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转折时期。然而正始文学,并非浑然一体,大略又可析为两个流派。一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史称“王何”。这派作者都宗尚老庄,校练名理,喜好玄谈。他们大多出身贵族,身居高位。他们的诗歌,大多以抒发道家志趣为主旨,娱心老庄、游志玄虚,所以刘勰说:“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文心雕龙·明诗》)另一派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包括“竹林七贤”中的一些人。他们也都宗尚老庄,喜好清言,但对现实矛盾也比较关心。他们的诗歌以抒发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为主,有比较深厚的内容,加上艺术技巧比较圆熟,成就大大超过前一派,阮籍的《咏怀诗》是最优秀的代表。刘勰说:“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同前)正是指出了他们创作的基本特色。不过,由于这一派作家大多处在执掌大权的司马氏集团的政治高压之下,处境微妙而危殆,所以他们作品的锋芒和现实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受着限制。总的来说,嵇、阮一派继承着建安文学的遗风,表现了时代现实的特色,而王、何一派则与建安文学传统已经脱节,开了两晋玄虚之风的先河。这两派的综合,就构成“正始体”的基本面貌。

赞美祖国诗歌全集 篇5

赞美祖国诗歌:我爱祖国十月的花

我爱祖国十月的花,她无比灿烂辉煌,因为她在我的心中

有56中芬芳——

啊,这芬芳在我心中四季难忘,从春天北方的桃花吐艳,到严冬海南的稻花飘香,从炎夏荔枝满树的福建山村,到秋天葡萄成熟的吐鲁番果香……

天天有彩花开放,季季有丰收在望,在这些芬芳里,我看到最绚丽的景象——

还有她的雪白和碧绿,美如黎明的晴空,未来的希望……

赞美祖国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你是一幢金玉般的新房

我满怀喜悦地在你的景色里

踱步,如醉似狂

我由着自己的性情思想

希望那一刻天使般地撞上

我在内心的祖国同时刻画你的精神和肉体

我学会珍惜一段缘

珍重一份爱,并忠实于家于你

然后在空寂的诗句里

独享这份岁月抹不掉的甜蜜

你的阳光让我活力绽放

阅读你光辉的历程

我胸中激昂

吟唱你恢宏壮阔的诗篇

我充满了力量

党啊亲爱的党

我在你的故事里生

我在你的故事里长

我用生命播撒你的光芒

你的辉煌就是我的理想

赞美祖国诗歌: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奔腾的黄河、长江

以及丰盈的“北大仓”和“鱼米之乡”

哺育我们成长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峻美的山河,为我们好奇的眼球

捕捉快乐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富饶的“天府之国”

和位于东南角的“宝岛”

使这片土地更加丰沃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东方明珠的夜色

和乡村淡淡的稻香

交织着祖国多元化发展的成果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世界屋脊的轮廓

和珠穆朗玛峰的巍峨

汇聚成中华儿女的骄傲与快乐!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凝结了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万里长城

屹立在中华民族的领土上

像一个活跃的精灵

我爱我的祖国

爱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

和他们脸上深深的皱纹

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我爱我的祖国

爱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

面临灾难勇往直前

王安石诗全集诗歌鉴赏 篇6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八公山

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

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八功德水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持。

此水遥连八功德,供人真净四威仪。

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跋黄鲁直画

江南黄鹌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白沟行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使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

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

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

吾何为而喜。恶者自恶,

吾何为而怒。去自去耳,

吾何阙而追。来自来耳,

吾何妨而拒。吾岂厌喧而求静,

吾岂好丹而非素。汝谓松死吾无依邪,

吾方舍阴而坐露。

白鸥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

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

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

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

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

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白日不照物

白日不照物,浮云在寥廓。

风涛吹黄昏,屋瓦更纷泊。

行观蔡河上,负土私力弱。

隋堤散万家,乱若春蚕箔。

仍闻决数道,且用宽城郭。

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

白云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

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

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白云然师

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

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白紵山

白紵众山顶,江湖所萦带。

浮云卷晴明,可见九州外。

肩舆上寒空,置酒故人会。

峰峦张锦绣,草木吹竽籁。

登临信地险,俯仰知天大。

留欢薄日晚,起视飞鸟背。

残年苦局束,往事嗟摧坏。

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

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鲍公水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

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

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漫郎昔少年,幽居得之此。

临窥若有遇,爱叹无时已。

浮名未污染,永矢终焉尔。

奈何中弃入长安,十载风载化旧颜。

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

陂麦

陂麦连云惨淡黄,绿阴门巷不多凉。

更无一片桃花在,借问春归有底忙。

悲哉孔子没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後世人。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北窗

病与衰期每强扶,鸡壅桔梗亦时须。

空花根蒂难寻摘,梦境烟尘费扫除。

耆域药囊真妄有,轩辕经匮或元无。

北窗枕上春风暖,漫读毗耶数卷书。

北客置酒

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

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擘臑槁与鲜。

殷勤勤侑邀一饱,卷牲归馆觞更传。

山蔬野果杂饴蜜,獾脯豕腊如炰煎。

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

为胡止饮且少安,一杯相属非偶然。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渐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北山

刳木为舟数丈余,卧看风月映芙蕖。

清香一阵浑无暑,时有惊榔跃出鱼。

北山道人栽松

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

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北山洊亭

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洊亭。

自从春草长,遥见只青青。

北山暮归示道人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北山三咏其三——道光泉

箨龙将雨绕山行,注远投深静有声。

云涌浴槽朝自暖,虹垂斋镬午还晴。

铜瓶各满幽人意,玉甃因高正士名。

神力可嗟妨智巧,桔槔零落便苔生。

北望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洲。

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被召作

荣禄嗟何及,明恩愧未酬。

欲寻西掖路,更上北山头。

迸月

迸月川鱼跃,开云岭鸟翻。

径斜荒草恶,台废治花繁。

碧芜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村深。

客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汴水

汴水无情日夜流,不肯为我少淹留。

相逢故人昨夜去,不知今日到何州。

州州人物不相似,处处蝉鸣令客愁。

可怜南北意不就,二十起家今白头。

别方劭秘校

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

别後应相忆,能忘数寄书。

别葛使君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别和甫赴南除

都城落日马萧萧,雨压春风暗柳条。

天际归艎那可望,只将心寄海门潮。

别雷国辅之皖山

侍郎忧国最贤劳,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庙比来闻泽厚,公孙今果见才高。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莫厌皖山穷绝处,不妨云水助风骚。

别马秘丞

伯夷恶一世,季也皆乡人。

吾尝论夫子,有似季之伦。

人情路万殊,近世颇荆榛。

唯君游其间,坦坦得所循。

意君诚恺悌,慕向从宿昔。

奈何初相欢,鷁首已云北。

莓莓郊原青,漠漠风雨黑。

冠盖满津亭,君今去何适。

别灊阁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後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别灊皖二山

乡垒新恩借旧朱,欲辞灊皖更踌蹰。

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礼虚。

别孙莘老

逢原未熟我,已与子相知。

自吾得逢原,知子更不疑。

把手湖上舟,望子欲归时,

茫然乃分散,独背东南驰。

寥寥西城居,邂逅与子期。

鸡鸣入省门,朱墨来纷披。

含意不自得,强颜聊尔为。

会合常在夜,青灯照书诗。

往往并衾语,至明不言疲。

匆匆舍我去,使我当从谁。

送子不出门,我身方羁縻。

我心得自如,今与子相随。

随子至湖上,逢原所尝嬉。

想见荷叶尽,北风卷寒漪。

已怀今日愁,更念昔日悲。

相逢亦何有,但有镜中丝。

别皖口

浮烟漠漠细沙平,飞雨溅溅嫩水生。

异日不知来照影,更添华发几千茎。

别谢师宰

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

穷年一马望扶桑,东得省门身辄止。

簿书期会老纷纷,邂逅论心喜有君。

数日未多还舍我,相看愁思乱於云。

别鄞女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丙申八月作

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

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随东水转波涛。

归期正自凭蓍蔡,生理应须问酒醪。

还有诗书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颠毛。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

北风阁雨去不下,惊沙苍茫乱昏晓。

传闻城外八九里,雹大如拳死飞鸟。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

浮云离披久不合,太阳独行乾万物。

谁令昨夜雨霶沱,北风萧萧寒到骨。

病起

稚金敷新凉,老火灺残浊。

桃枝暖淟涊,散发曦晓捉。

烦痾脱然愈,静若遗身觉。

移榻欹独眠,欣佳恐难数。

病起过宝觉

执手乍欣怅,霜毛应更新。

依然旧童子,却想梦前身。

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

独卧南窗榻,翛然五六旬。

已闻邻杏好,故挽一枝春。

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

独卧无心起,春风闭寂寥。

鸟声谁唤汝,屋角故相撩。

伯牙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雁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泊姚江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

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泊姚江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

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

泊舟姑苏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诗攀寄

一水衣巾翦翠绡,九峰环佩刻青瑶。

生才故有山川气,卜筑兼无市井嚣。

三叶素风门阀在,十年陈迹履綦销。

归荣早晚重携手,莫负幽人久见招。

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仓颉

仓颉造书,不诘自明。

於乎多言,只误後生。

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

欲营垣屋随穿斸,尚叹尘沙隔献酬。

遥约勾吴亭下路,春风深驻五湖舟。

曹参

束发河山百战功,白头富贵亦成空。

华堂不著新歌舞,却要区区一老翁。

草端无华滋

草端无华滋,阴气已盘固。

暄妍却如春,岁晚曾不寤。

一裘可以暖,贫士终难豫。

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坏户。

草堂

草堂今寂寞,往事翳山椒。

蕙帐空留鹤,萝衣终换貂。

生皆堕天秩,隐或寄公朝。

叠颖何劳怒,东风汝自摇。

草堂一上人

一公持一钵,想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

长干释普济坐化

投老唯公最故人,相寻长恨隔城闉。

百年俯依随薪尽,画手空传净戒身。

长干寺

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羇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

长垣北

揽辔长垣北,貂寒不自持。

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

骑火流星点,墙桑亚戟枝。

柴荆掩春梦,谁见我行时。

偿薛肇明秀才桤木

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

地偏或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

朝日一曝背

朝日一曝背,欣然忘夜寒。

樵松煮涧水,既食取琴弹。

弹作南风歌,歌罢坐长叹。

寤彼栖栖者,遗世良独难。

嘲白发

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

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嘲叔孙通

马上功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论。

诸君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

车螯

海於天地间,万物无不容。

车螯亦其一,埋没沙水中。

独取常苦易,卫生乏明聪。

机缄谁使然,含蓄略相同。

坐欲肠胃得,要令汤火攻。

置之先生盘,噉客为一空。

蛮夏怪四坐,不论壳之功。

狼籍堆左右,弃置任儿童。

何当强收拾,持问大医工。

车螯二首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

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尝怪其壳,有功不见论。

醉客快一噉,散投墙壁根。

宁能为收拾,持用讯医门。

车螯二首

车螯肉之羽,恃壳保厥身。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启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墂。

往往汤火间,身尽壳空存。

维海错万物,口牙且咀吞。

尔无如彼何,可畏宁独人。

无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

豁然从所如,游荡四海滣。

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死生或有在,岂遽得烹燔。

车载板二首

荒哉我中园,珍果所不产。

朝暮惟有鸟,自呼车载板。

楚人闻此声,莫有笑而莞。

而我更歌呼,与之相往返。

视遇若抟黍,好音而睍睆。

壤壤生死梦,久知无可拣。

物弊则归土,吾归其不晚。

归欤汝随我,可相蒿里挽。

车载板二首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

年高汉贾谊,官过楚荀卿。

望古君无憾,论今我未平。

有风吹画翣,无日照佳城。

空复文章在,流传世上名。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

人间三十六,追逐孔鸾飞。

似欲来为瑞,如何去不归。

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空复平生友,西华岂易依。

陈君式大夫恭轩

恭轩静对北堂深,新斸檀栾一亩阴。

膝下往来前日事,眼中封植去年心。

每怀樽斝沾余沥,独喜弦歌有嗣音。

肯构会须门阀大,世资何用满籯金。

陈桥

走马黄昏渡河水,夜争归路春风里。

指点韦城太白高,投鞭日午陈桥市。

杨柳初回陌上尘,烟脂洗出杏花匀。

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陈师道宰乌程县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

墟暮今千载,昆云亦一城。

本怀深闭蓄,余论略施行。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晨兴望南山

晨兴望南山,不见南山根。

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复繁。

铜瓶取井水,已至尚余温。

天风一吹拂,的皪成璵璠。

成字说後与曲江谭君丹阳蔡君同游齐安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呈陈和叔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後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呈陈和叔二首

数椽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从此为君来。

呈陈和叔二首

数椽庳屋茨生草,三亩荒园种晚蔬。

永日终无一杯酒,可能留得故人车。

呈柳子玉同年

三年不上邺王台,鸿雁归时又北来。

水底旧波吹岁换,柳梢新叶卷春回。

上一篇:广东茂名森林公园下一篇:服装设计助理专业电子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