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2025-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1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

八年级1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篇1

许迎新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了解简单的自救方法。

二、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三、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频频发生在学校的踩踏事故——

2013年2月27日 湖北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因值班老师没按时打开一楼铁门,学生汇集寝室大门处,相互踩踏,4死7伤。

2012年11月28日 湖南长沙芙蓉区育英二小发生学生意外踩踏事故,30余名学生受伤。

2010年11月29日 新疆阿克苏市五校发生踩踏事故,41名学生受伤。

2009年12月7日 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2009年11月25日 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下午放学时,学生在一楼、二楼楼梯口发生拥堵、踩踏,造成5名学生严重受伤,数十人轻伤。

2007年8月28日 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2006年11月20日 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学生系鞋带,造成拥挤踩踏,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修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讨论:

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怎样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三)、学生发言,同学指正补充。

(四)、最后教师明确如下内容:

1、平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1)、上下楼梯时,不按顺序行走。

(2)、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3)、玩上下楼梯游戏。

(4)、许多同学挤成一团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5)、在校园攀爬树木比谁爬的高。

(6)、打扫教室卫生时,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

2、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安全脱险

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遇到伤者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5、学生朗读安全教育歌谣:

来校时,请注意,别带火种和利器。

在外校,守纪律,安全第一记心里。

道路上,行人多,追逐打闹是大忌。

上下楼梯靠右行,推推攮攮害自己。

(五)小结:

最后,希望同学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珍视生命,远离危险,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第一!反思:

高一八班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文明从我开始

高一八班

安连新

【班会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明古国”,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愈演愈烈,不知不觉中文明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为了重新唤起人们的文明之心,营造社会的文明风气,我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儿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文明传递方式,让文明大行动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掀起共同培育文明风尚,争做文明海南人的热潮。【班会目的】

1、通过各种材料和反省自身,认清当前的文明现状;

2、深入发掘自身在文明方面不足的原因,并制定改正计划,真正成为文明的实践者;

3、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影响带动其他人,成为文明的传播者;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敢于劝阻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的捍卫者。

【班会准备】

1、教师准备

查找视频资料,编写活动方案,安排学生任务。

2、学生准备

同学们进行班级不文明现象调查,统计不文明现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思考治理的举措。

【班会时间】2012年10月20日 【班会形式】师生合作探究、讨论 【班会过程】

一位中国游客在在欧洲各国旅游时,在这些国家的很多公共场所(公园、商场、展览馆、地铁站等等),竟然看到了用中文写的告示牌。在异国他乡看到祖国的文字,他会有什么感觉?

(亲切,无法言语的亲切;自豪,为自己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无比自豪。)

这些中文提示牌背后还有别的意思吗?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设问1: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分析„„

设问2:这些劝告中国人要文明,要知礼的告示牌,和我们有关系吗?

„„学生分析„„

说的很好。国家形象的好坏取决于国民的文明素质。不管在哪里,也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每一个都是形象大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素质,更应该体现着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精神风貌。如果现在的我们不文明,将来劝告我们要文明的告示牌会树遍地球,走向宇宙?所以,我们必须要文明从我开始,文明从现在开始。

大家已经不小了,在已经过去的那些年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养成了些不文明习惯。要文明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有勇气反省自己,正视自己不文明的习惯。所以,下面我们就来曝曝光。

活动1——曝光台

真正地勇士敢于直面不文明的自己,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在就请大家勇敢的站起来,给自己、给咱们班,当然也包括我,来曝曝光。

„„学生发言„„

刚刚站起来的同学很有勇气,没有机会站起来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们一样有勇气,敢于反省,敢于正视自身不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大家都很棒!

大家或许会认为,一点点小小的不文明,谈不上危害社会,抹黑国家形象吧。

设问3:不文明行为、不文明习惯有大小的区别吗?

不文明就是不文明。大声喧闹,是很大的不文明吗?不大,很小;便后不冲水,是很大的不文明吗?不大,很小。可就是这些所谓的小小的不文明毁掉了我们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大形象。

所以要文明不能只在大事上文明,小事更要文明。

设问4:知道了自己不文明在哪里了,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学生发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文明的信徒,我们的都应该体现出文明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文明应该是我们的信念,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学生讨论

(活动2——文明从我开始)

不曝不知道,一曝吓一跳,原来在我们自己身上有那么多的不文明,怎么办?无动于衷吗?不,我们要勇于改变,学生讨论

(活动3——手牵手

向着文明一起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但要文明自己,还要文明大家。用自己的文明心灵和文明行为来影响带动自己周围的人,让他们也能跟上我们文明的步伐。谈谈你在这方面的设想?说说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文明从我做起,签名活动

(活动4——宣告誓言)

我们是一个集体,身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严于律己,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贪睡,不滥用手机,不夜不归宿,不在学习时间喧嚣吵闹;我们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成为一家人;我们要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努力培养自己的文明素质和高尚品格;我们要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教师小结:

我们这次班会课,就是要敲响大家心中的“文明钟”,提醒大家在生活、学习中不仅要学好习,更要用自己的毅力、恒心养成自己的文明素质,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净化不文明的风气,用自己的勇气劝阻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真正成为一个文明的实践者、文明的传播者、文明的捍卫者。老师相信自己行,更相信大家行,大家到底行不行?

八年级1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篇3

主题班会活动 主持人:王玉麟老师

一、活动对象:八(10)年级全体学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看录像、听录音、阅读材料、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 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3、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

1、开班会前,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作为班会的前期铺垫: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2、关于中学生礼仪的音像、文字材料。

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4、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主持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1)、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放完录像)主持人: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学生自由发言。伙伴们呢?看了下面的表演的小品,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请欣赏由高亭等表演的小品:《快乐的伙伴》(表演结束)主持人:通过这个小品,大家认为该如何与伙伴相处?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家里来客了》

(2)、校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下面我们来看古人们在待人接物等方面有什么要求?(观看录像资料)

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中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礼仪举止包含了许多内容,你知道那些校园礼仪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规范的校园礼仪是怎样的呢?下面请欣赏同学们表演的几种最基本的礼仪形式。

表演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交往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递物与接物。

主持人:这是我们常用的校园礼仪,对于我们中学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朗诵《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应该和谐相处。在前段日子里,我们班里出现了几幕这样的情景,请看小品《课间活动》 表演结束:主持人:同学们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3)、社会文明礼仪

主持人:在学校要讲文明,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听歌谣《让座》

(表演结束)主持人: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那么在公共场合我们该怎样做呢?请听小快板《如果》(表演结束)主持人:根据我们的资料和调查,总结了简单易记的《文明礼貌三字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4)、文明用语不离口

主持人:我们知道了礼仪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很重要,大家来看这位同学错在哪里了?(学生表演小品:我错在哪里了?)

(表演结束)主持人:这个小男孩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会尊重他人,最重要的是不会说文明用语。咱们看看古代是怎样讲究文明用语的?请听中国文明礼仪常识《常用的客套话》(放录音)

(放完录音)主持人:谈吐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教养。作为文化人、文明人,谈吐时除了要内容高雅,有文化内涵,还要区分场合、注意分寸、言辞得体。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树立一个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说话文明,那么,现代文明礼貌用语又有什么讲究呢?下面请听:《日常文明用语介绍》

(介绍完)主持人:人与人之间相处时难免有磕磕碰碰,犯错之后的一声“对不起”就能使对方的怒气烟消云散,不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请看小品《一件小事》

主持人:同样的一件小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就是“对不起”在起作用。生活中,人际交往时学会文明用语,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

2017年11月8日 王玉麟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述《小手牵大手》的主题班会现场

王老师在《小手牵大手》课堂

五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五年级(2)班主题班会

主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4年9月22日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2、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2、心理健康咨询台

3、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介绍班会内容。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班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3、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4、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5、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四、教师总结。

反思:通过此次班队会,学生认识到了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并决心学习相关知识,保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以下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图片:

图为五年级(2)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上一篇:连锁超市商业计划书下一篇:麻醉分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