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技巧常用知识(共10篇)
求职面试,是我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对于一无所知的大学生来说,求职也是考验,更需要掌握一些面试技巧。下面,小编总结一些求职面试的常用技巧,供职场菜鸟来参考一下。
求职,简单来说,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是一个应聘的过程。“求”是申请,而非“哀求”“请求”。求职者要做好自我定位,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才华打动面试官,赢得岗位。
求职前作好充分准备
一、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解就业信息,以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接着准备材料、求职信及个人简历,求职信要求简洁明了,以5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要超过一页纸;面试前,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紧张、心浮气躁,努力展现自信的微笑。
二、注重仪表形象,可以穿常青树式的服装,不要过于时尚。要给人端庄,大方的印象;饰品力求自然,戴手表就可以了;发型不可留披肩发或染发,可以扎起马尾或盘起。男士不要留长发、胡须。碎发要固定住,如果时常用手拨弄头发易给人不稳重的印象。面试过程讲求技巧在求职过程中要诚恳、谦恭,不卑不亢,具体如下:
一、应聘时,要先敲门,关门后鞠躬、问好,然后走到位置前,待主考官讲“请坐”后道谢坐下。环视主考官,微笑。
二、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特长、工作经历等,切忌博取同情心、谈论个人感受等。
三、回答问题时勿以“我”为中心,过于“自我”表现;观点不同时,语气要平和,可发表不同观点,但切忌争论;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避免重复、唠叨、游离主题。
四、最好不要单刀直入地询问关于薪资的问题。可委婉地说,如:“请问,贵公司的薪金制度与其他公司有何不同呢?”当主考官询问你的薪金要求时,可模糊回答。
五、面试结束,要首先感谢主考官及公司给自己机会,把椅子放回原处,关门前鞠躬,再次表示感谢。随手关门。
六、应聘后可写信致谢(有提醒对方的作用),一般在应聘后2—3天发出。内容包括:致谢、应聘的时间和经过、对工作的信心、期待机会等。简短地表明自己的兴趣及对工作的信心。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等多个专业开设的重要技术基础课[1], 同时在大学生求职应聘过程中, 《模电》知识点也成为面试人员较为偏爱的提问内容, 因为该课程有很强实践性和综合性, 学生的回答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面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1. 二极管与、或门, 三极管非门电路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称为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在逻辑功能上有与门、或门、非门等几种[2]。在面试时, 面试官通常会让面试者阐述上述门电路功能以及如何用二极管或三极管构成以上门电路, 下面就构成方法做一定的阐述。
如图1为二极管构成的与门电路, 若高电平为3V以上, 低电平为0.7v以下。当U1=U2=0v时, 二极管D1、D2均导通, 此时U0为0.7v;当U1=3v, U2=0v, 假设D2先导通, 导通后D2将其右侧的电位钳位在0.7v, 此时D1正极0.7v, 负极3v, 所以截止, 最终U0输出0.7v;当U1=U2=3v时, D1, D2都会正偏, U0被钳位在3.7V, 通过以上分析, 此电路实现的与操作。
如图2为二极管构成的或门电路, 当U1=U2=0v时, 二极管D1、D2都截止, U0为0v;当U1=3v, U2=0v时, 此时D1正偏导通, U0=2.3v, D2截止;当U1=0v, U2=3v时, D2导通, D1截止, U0=2.3v;当U1=U2=3v时, 此时D1, D2均导通, U0=2.3v, 通过以上分析, 此电路实现的或操作。
如图3为三极管构成的非门电路。当U1=0v时, 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此时U0=5v;当U1=5v时, 三极管导通, U0输出为低电平。
2. 三极管放大原理
三极管从出现以来, 以构造简单, 开关速度高而广泛应用,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往往处于电路的核心地位。三极管是在本征半导体硅片上制作两个背靠背的PN结, 要使晶体管具备放大能力, 必须满足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内部结构特点:发射区重掺杂、基区低掺杂且必须薄、集电区面积大。外部条件需满足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2]。三极管通过控制电流的方法将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 这一点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 理解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放大作用中能量不会自己产生而是能量的转换, 其中的控制作用是利用输入小的交流电, 控制大的静态直流。举个例子, 假设三极管有个储水罐, 该储水罐有一大一小两个闸门, 小闸门可以轻易打开, 大闸门很重, 凭人力无法打开, 但可以借助小闸门的水的冲击力打开。所以, 若想使用大量水就需要从储水罐里放水, 就需要打开小闸门, 此时细流的水冲击大闸门使之打开, 大量的水滔滔而下。这里便是控制作用, 若改变小闸门的开合度, 那么大闸门的开合度也做相应地改变, 若能做到两者变化严格按比例执行, 即完美的实现了电流的控制。三极管自身并不能把小电流变为大电流, 它仅起着一种控制作用, 控制着电路里的电源。
3. 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三极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设置不正确, 会引起失真。失真导致原始信号和放大后信号相比发生偏差。在波形上失真分为饱和失真以及截止失真, 引起饱和失真的原因为静态工作点一部分进入饱和区所导致的失真, 截止失真是工作点一部分进入截止区而引起的失真[2]。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首先需要明确晶体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极性是相反的。例如假设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放大区, 输入波形为正弦波, 那么此时输出波形也为正弦波, 但与输入波形相反。一般饱和失真是因为Q点设置过高, 若此时输入波形的正峰值大于VQ, 当在输入波形的正半周期, 接近峰值处, 晶体三极管会处于饱和状态, 此时输出波形不再随输入发生变化, 出即现了饱和失真, 在波形上表现为底部限幅;反之, 截止失真是因为Q点设置过低所引起的, 当输入波形是负半周时, 接近谷值时, 三极管处于截止区, 此时输出就不再随输入波形而发生变化, 出现了截止失真, 在波形上表现为顶部限幅。
三、结论
本文对公司面试常用题库以及研究生面试中常会提问的问题做了统计, 挑选出面试频率较高的问题做出分析, 三极管放大原理是模电基础, 在面试中也是提问频率极高的一个问题, 而对于由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的门电路体现了学生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综合理解, 失真是工作当中常常要诊断的故障之一, 所以要学会分析失真的原因。
摘要:面试是学生进入企业的必经之路, 是大学生能否顺利签约的重要环节, 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 《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到的知识在面试中提问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若要顺利的通过面试, 就要求对面试所涉及的知识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文对公司面试常用题库以及研究生面试中常会提问的问题做了统计, 挑选出面试频率较高的问题做出分析。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面试,门电路,失真
参考文献
[1]王春.《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05.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题完全一样。
例1 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 mL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27℃)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 mL,求此烃的分子式。
解析 原混合气体总体积为90 mL,反应后为70 mL,体积减少了20 mL。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下面可以利用烃的燃烧通式进行有关计算。
CxHy+(x+[y4])O2→xCO2+[y2]H2O 体积减少
1 1+[y4]
10 20
计算可得y=4 ,烃的分子式为C3H4或C2H4或CH4。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如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主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物、溶液、胶体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电解池均如此。
例2 将8 g Fe2O3投入15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 g铁粉收集到1.68 L H2(标准状况),同时,Fe和Fe2O3均无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铁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 mol·L-1的NaOH溶液150 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5 mol·L-1 B. 0.5 mol·L-1
C. 2 mol·L-1 D. 1.2 mol·L-1
解析 粗看题目,这是一利用关系式进行多步计算的题目,操作起来相当繁琐。如能仔细阅读题目,不难发现,反应后只有Na2SO4存在于溶液中,且反应过程中SO42-并无损耗,根据电中性原则:n(SO42-)=[12]n(Na+),则原硫酸的浓度为:2 mol·L-1。
答案 C
实际化工生产中以及化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涉及到多步反应:从原料到产品可能要经过若干步反应;测定某一物质的含量可能要经过若干步中间过程。对于多步反应体系,依据若干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质与最终物质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关系式”法。利用关系式法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中间运算步骤,避免计算错误,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结果。用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其方法主要有:(1)利用微粒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2)利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合建立关系式。
例3 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如下:4FeS2+11O2[高温 ]2Fe2O3+8SO2 ,2SO2+O2[催化剂△]2SO3,SO3+H2O=H2SO4。煅烧2.5 t含85%FeS2的黄铁矿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时,FeS2中的S有5.0%损失而混入炉渣,计算可制得98%硫酸的质量?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找出下列关系:FeS2~2SO2~2SO3~2H2SO4, 本题从FeS2制H2SO4,是同种元素转化的多步反应,即理论上FeS2中的S全部转变成H2SO4中的S。得关系式FeS2~2H2SO4。过程中的损耗认作第一步反应中的损耗,故可制得98%硫酸的质量是[98×2×2.5×85%×(1-5.0%)120×98%=3.36 t]。
在混合物中有一类计算:最后所得固体或溶液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没有数据,解题中我们要用“此物”的质量替换“彼物”的质量,通过化学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求出结果。
例4 有一块Al-Fe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后,经称量,红色粉末的质量恰好与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 70% B. 30%
C. 47.6% D. 52.4%
解析 变化主要过程为:
[AlFe→HClAlCl3FeCl2过量NaOHNaAlO2Fe(OH)2→灼烧Fe2O3]
由题意得:Fe2O3与合金的质量相等,而铁全部转化为Fe2O3,故合金中Al的质量即为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则可得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即为Fe2O3中氧的质量分数,Al%=O%=[3×162×56+3×16]×100%=30%。
答案 B
nlc202309020853 混合物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比较复杂的题型。有些混合物的计算若用平均值法,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解这类题的能力。应用平均值去判断两个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称为平均值法。可利用分子量或原子量的平均值、体积平均值、组成平均值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例5 4.6 g铜和镁的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 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 解析 根据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可得,被还原的硝酸共有0.23 mol,则4.6 g铜和镁的合金的物质的量为0.115 mol,故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 g·mol-1,氢氧化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17×2=74。故形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为:(4.6 g÷40 g·mol-1)×74 g·mol-1=8.51 g或0.115 mol×74 g·mol-1=8.51 g。 本题也可以用整体思维方法,采用守恒法来解。沉淀的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与其沉淀的OH-的质量之和,而Cu、Mg沉淀的OH-的物质的量等于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Cu、Mg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则沉淀的质量=4.6 g+0.23 mol×17 g·mol-1=8.51g。 答案 B “极值法”即 “极端假设法”,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关混合物计算时采用。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进行计算,确定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例6 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2.8 L H2(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 2 g B. 4 g C. 8 g D. 10 g 解析 本题给出的数据不足,故不能求出每一种金属的质量,只能确定取值范围。三种金属中产生等量的氢气质量最大的为锌,质量最小的为铝。故假设金属全部为锌可求的金属质量为8.125 g,假设金属全部为铝可求的金属质量为2.25 g,金属实际质量应在2.25 g~8.125 g之间。 答案 BC 面试官聊与招聘职位相关的内容,聊三分钟。 为什么面试官要采用聊的形式呢?应聘者没有正式录用之前,和面试官没有隶属关系,是相互选择的对等关系,不是谁求谁的关系。聊,不同于讲,聊是两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聊是在小范围内轻松气氛中进行的,聊显得非常自然,让应聘者放松后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如果不采用聊的方式,一本正经地,让应聘者感觉特别别扭,不易发挥正常水平。 二、讲 给应聘者讲的时间,也是三分钟。 如果没有前期的面试官放松地聊,应聘者不知道该讲什么,只有通过开始时的聊天,才能让应聘者围绕所要应聘岗位的内容积极地展开思维,去掉戒备心理,打破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智慧和才能。应聘者的这段演讲是应聘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作为面试官据此可以看出应聘者的基本内涵,不仅看出应聘者从业经验和相关行业经历以及资源背景,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应聘者的知识总量和思维的宽度、速度、深度、精度,语言的组织能力、逻辑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化繁为简的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而这些是在应聘者简历中很难体现出来的,甚至在笔试和测试中都很难试出来。即使经验、资历和背景在前期翻阅简历时面试官都知道了,但看他写和听他说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测试角度。有经验的面试官根据应聘者上述三分钟的陈述演讲,基本上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应聘者与应聘岗位的关联程度和对应聘职位的能力胜任程度做出八九不离十的判断。 当应聘者作三分钟的陈述演讲时,面试官应认真听讲,并不时给予微笑式的鼓励和肯定,切记不要轻易地打断应聘者的陈述。如果面试官考虑到通过打断应聘者的陈述来考察应 聘者受挫后的应变能力,也不是不可,但此时的打断效果不好,一是应聘者陈述的主题思路会丢失;二是延长面试时间,进而影响到后面其他面试的人,造成整体面试时间迟延和浪费。 三、问 面试官发问,要问关键内容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刚柔并济。 主要问三方面内容:问面试官应该了解但在简历和笔试以及在三分钟陈述中一直没有叙述出来的问题;问应聘者在陈述中自相矛盾的地方或陈述中和简历矛盾的地方;问应聘者陈述的事实以及简历中反映出来的内容与应聘职位不相宜的地方。 问话的语气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性格直爽开朗的应聘者可以问得节奏快一些、直接一些,对内向的人可以适当委婉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要伤害应聘者,或者以教训的口吻对待应聘者,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以讨论的形式交流些观点和看法。但不论怎么问,都要问到点子上,柔中带刚,曲中显直。只有问到矛盾处,才能真正发挥问的效果,通过面试官发问,一是补充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二是就矛盾问题看应聘者的应变能力、诚信问题等。 四、答 在招聘过程中,应聘者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后也会主动反问面试官,而应聘者问的一般都是关系到所应聘职位的薪水、待遇、休假方式、作息时间、业务程序,岗位之间的关系、公司背景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关系等问题。面对应聘者的反问,作为面试官应该实事求是地回答,但回答要有艺术性。 综上,面试一位应聘者的总计时间是10分钟。时间太少,面试出不来效果,时间太长,不仅加大了面试成本,而且面试效果也会降低。当然,对明显不相宜的应聘者,可以在短短五分钟之内结束面试,但要客气礼貌地结束。 1.资深HR人才保留的经验和方法 2.HR谈薪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HR留住人才的经验和方法 4.HR调薪方法 5.HR常用的招聘术 6.HR管理常用的100条公式 7.2016年HR常用公式汇总 8.HR常用的计算公式 9.HR常用的面试方法和面试问题 A:你现在的工资是多少? B: My present pay is RMB 3, 000 yuan each month. B:我现在的工资是每个月3000元人民币。 A: What’s your expected salary? A:你的理想薪水是多少? B: What is important to me is the job and the people who I will be working with, so regarding salary, I leave it to you and I am sure that you will make me a fair offer. B:对我来说,工作及同事较为重要,至于薪 水,留给您来决定,我相信您会给我一份 合理的薪水。 A: I can offer you 5,000 yuan per month. Raises are given after three months’ probation period according to your performance. Is this satisfactory? A:我们一个月给你5000元的工资。三个 月试用期后,如果你表现好,还会加薪。 你满意这一安排吗? B: Yes, it is quite satisfactory. I accept it. 相当合理,我接受。 A: Any question about the work? 对这份工作还有什么问题吗? B: To whom should I report? 莪应该向谁汇报工作? A: The general manager of your section. 你的部门经理。 B: What are the benefits? 有什么津贴? A: We’ll offer that on holidays. 我们在节假日会提供的。 B: I would like to know If there would be any opportunity to work abroad in the future? 我想知道将来是否有出国工作的机会? A: Yes, we have inspection abroad. 有的,我们有出国考察项目。 B: Thank you. Then I think it*s time for us to sign a letter of intent. B:谢谢你。我想,我们该签订一个意向书 了。 A: Okay. A:好的。 Q: Can you sell yourself in two minutes? Go for it. (你能在两分钟茸晕彝萍雎穑看蟮ㄊ允园桑。 A: With my qualifications and experience, I feel I am hardworking, responsible and diligent in any project I undertake. Your organization could benefit from my analytical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依我的资格和经验,我觉得我对所从事的每一个项目都很努力、负责、勤勉,我的分析能力和与人相处的技巧,对贵单位必有价值。) Q:Give me a summary of your current job description. (对你目前的工作,能否做个概括的说明。) A:I have been working as a computer programmer for five years. To be specific, I do system analysis, trouble shooting and provide software support. (我干了五年的电脑程序员。具体地说,我做系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软件供应方面的支持。) Q:Why did you leave your last job?(你为什么离职呢?) A: Well, I am hoping to get an offer of a better position. If opportunity knocks, I will take it.(我希望能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如果机会来临,我会抓住。) Or: A:I feel I have reached the “glass ceiling” in my current job. / I feel there is no opportunity for advancement. (我觉得目前的工作,已经达到顶峰,即]有升迁机会。) Q:How do you rate yourself as a professional?(你如何评估自己是位专业人员呢?) A: With my strong academic background, I am capable and competent. (凭借我良好的学术背景,我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而且我认为自己很有竞争力。) Or: A:With my teaching experience, I am confident that I can go along with students very well. (依我的教学经验,我相信能与学生相处的很好, ) Q: What contribution did you make to your current (previous) organization? (你对目前/从前的工作单位有何贡献?) A: I have finished three new projects, and I am sure I can apply my experience to this position. (我已经完成三个新项目,我相信我能将我的经验用在 这份工作上。) Q:What do you think you are valuable to us?(你怎么认为你对我们有价值呢?) A:I feel I can make som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your company in the future. (我觉得我对贵公司能做些积极性的贡献。) Q:What make you think you would be a success in this position? (你如何知道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A:My graduate schoo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y internship should qualify me for this particular job. I am sure I will be successful. (我在研究所的`训练,加上实习工作,使我适合这份工作。我相信我能成功。) Q:Are you a multi-tasked individual?(你是一位可以同时承担数项工作的人吗?) or Do you work well under stress or pressure?(你能承受工作上的压力吗?) A:Yes, I think so. A:The trait is needed in my current (or previous) position and I know I can handle it well. (这种特点就是我目前(先前)工作所需要的,我知道我能应付自 如。) 1. 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而言, 其教学内容的变化较大, 除了一般的四则运算之外, 还融入了几何、方程、函数等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因此, 在解题方法上也更加丰富.初中数学解题技巧主要有: (1) 换元法, 即在解答复杂的数学式时, 通过带入变元更换原有的部分, 从而使原有数学式简化的一种方法. (2) 因式分解法, 即将一个多项式转换成为几个整式的乘积, 是以恒等变形为基础的一种题型简化运算方法. (3) 配方法, 即将一个分解式进行恒等变形, 并将其中的部分项配成其他项式正整数幂的形式. (4) 待定系数法如果在解题时能够判定结果具有某种特定的形式, 其中又含有一些特定的系数, 则可以根据题意列出相关的待定系数等式, 继而解答问题. (5) 反证法, 即先行提出一个与原题结论相反的假设, 进而通过正确推理, 否定假设肯定原结论的一种方法. (6) 构造法, 即通过辅助元素的设定, 构建新的解题路线, 从而简化题目的办法. (7) 韦达定理与判别式法.此外, 还有面积法、几何变换法, 以及验证法、特殊元素法、排除法、分析法等共同组成的客观性题的综合解题方法.可以说解题方法是初中学生最为重要的解题技巧. 2. 题意理解. 题意理解是学生接触命题, 分解题目元素并且作出后续解题的先行条件.题意理解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能否明白命题考核方向、合理选择解题办法、展开解题思路的关键.同时题意理解能力与学生的语文功底、观察能力和数学基本知识等有着莫大的关系, 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3. 解题思路. 即学生在题意理解上的公式、步骤和方法的选取等过程.数学知识是一门较为抽象且实践性特别强的知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同样需要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 这不仅包括以脑海中整合数学知识或者直接将数学信息和图像相结合展现于意识层面, 还包括学生在分析和解答数学题目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验算过程. 题目验算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题的收官工作, 是学生严谨思维和作风的直观表现.作为解题技巧而言, 验算是确保学生正确解答率的保障.可以说, 越能正确、快速的验算, 且能够活用验算办法的学生, 其解题技巧水平越高. 二、初中常用解题技巧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体系中, 解题技巧正被众多的教师和学生所重视, 但其发展现状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不断地完善.一方面, 我国现代化教育起步较晚, 基于数学科目的教学研究仍然在不断走向成熟阶段, 在解题技巧方面依旧显得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完善性.在此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其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并未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开发.诚然, 当前我国数学界于数学研究、运用等方面成绩斐然, 但是依旧不能否认数学解题技巧仍需提高的现实.另一方面, 在长期的社会教育观念, 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当前我国在数学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偏离, 数学解题技巧呈畸形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 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 忽略了长久以来数学本身的任务, 不能对数学实践技能采取良好的培训办法.导致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 往往能够读懂题意或能够罗列出一系列相关的公式, 但是却难以正确地进行解题.第二, 逻辑思维程式较为单一, 学生解题过程创新性不足由于我国的教育特点, 学校教育内容安排比较紧凑, 对教学过程中的纪律要求较为严苛.虽然这些要求能够促进教学效果, 有助于公平教育的实现, 但是如果运用不当, 则会使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受到抑制, 长期处于一种定式逻辑当中, 造成学生创造能力的不足. 三、初中常用解题技巧的培养 1. 调整教学体制, 促进普遍提高.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 应当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数学教学, 并努力发现其中的不足, 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积极作用, 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比如, 成立专门的数学研讨小组, 使教师群体集思广益, 积极探讨便捷、高效的解题技巧及其培养方法.对于班级和教师而言, 应当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数学天赋.另外, 还可以建立长效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讨论机制, 通过相互之间的了解、请教、讨论、协商和辩论, 实现数学教学技巧的普及和创新. 2. 重视基础教育, 加强解题训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数学基础是学生解答数学题、开展深入数学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基础性教学, 譬如要求学生对公式的识记———理解———运用过程, 要求学生从诸多教材或相关教科文献例题当中寻找一般规律, 培养数学思维等, 使学生从基础做起, 渐渐走向解题技巧的“信手拈来”.而对于数学而言, 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当中, 才能够加深对数学公式的理解, 并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所谓“熟能生巧”, 便是这个道理. 总之, 数学教学活动有几方面的作用和目的:一是通过教学活动, 向学生传输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二是通过教学活动, 利用数学独一无二的抽象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三是通过数学教学活动, 使学生渐渐地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说来, 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兼具内在素质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而数学解题技巧便是衡量这一切的标准之一.所以应当对数学解题技巧予以重视, 从客观现实着手, 在尊重数学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 科学有效地实施对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经学致用”, 数学本身就源于现实生活, 因此还应当被合理运用以改造和升华现实生活, 做到物尽其用. 摘要:解题技巧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使用最多、实践性最强的元素.解题技巧与学生的思维模式、实践能力、知识活用能力等有着重大关联.对于数学科目而言, 解题技巧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效果, 还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断引导学生向知识活用方面发展.纵观当前我国初中常用解题技巧不难发现, 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尚需要广大教学参与者的不断研究和改进, 最终以实现解题技巧的系统化, 使之成为罗列于数学教学中的一门特别的知识. 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色彩空间标准中,Lab是最广的色彩模式,不过真正使用Lab调整图像色彩却寥寥无几,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RGB色彩空间。那么我们能否延续习惯,又能享用Lab的优势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项既简单又实用的色彩饱和度调整技巧。 1 这是一张RAW格式照片,经过解压转换,不嵌入任何ICC保留原始大空间的素材,照片的直方图显示,像素峰值基本达到最大,照片层次丰富,影调连续,但是色彩饱和度不够,照片显得较为平淡。 2 常规调整,无非是用“色相饱和度”加大饱和度,照片看上去改观了,色彩鲜艳了,多数人都会这样制作,可是请你注意一下直方图,如此制作后,直方图的像素峰值大幅下降,形成过渡层次的像素数量减少,阶调并级,这就是常规调整的最大问题。可能你会认为,从表面上看,色彩自然比原片鲜亮,层次与前图相比似乎并没有明显差别啊,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的显示器不能看到大于sRGB的色域,所以也就看不到损失,但是损失是客观存在的,直方图已经告诉了我们损失的信息。怎么办呢? 3 我们采用把RGB和Lab两种方式结合的办法处理此图。第一步,把原始图转为Lab模式,在明度通道提高反差少许,直方图显示,照片的主要层次居影像中间调,有峰值,经过调整,明度层次没有损失。 4 第二步,在a通道锁定中心锚点,提亮红色,红色中品红偏大,这是缺少黄色引起的,可以在下一步修正。直方图出现轻度梳齿,但层次依然保持优良。 5 第三步,在b通道提高黄色,补足了红叶缺少的黄色,使红色纯正,曲线压低的部位,实际在暗部减少了黄色,使岩石灰平衡和红叶暗部蓝色增加而加强立体感,色彩也更加真实。直方图出现轻度梳齿,但整体层次依然保持优良。至此,Lab校正色彩结束? 6 把照片转回到RGB,拼合图层。 7 经过了一圈RGB-Lab-RGB旅行,奇迹出现了,如图轻微调整,色彩漂亮纯正,原片的灰暗一扫而光,红叶鲜艳通透,此时,再看直方图,这是关键,直方图显示像素丰满,峰值依旧,色彩彻底改观,而照片阶调毫发无损。与只使用RGB修正的直方图对比一下,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似乎并不为过。这只是Lab模式初露峥嵘,让我们领教了一下它的厉害。 轻松修正紫边 很多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有紫边,这让许多用户感到苦恼,甚至抱怨相机和镜头品质拙劣。其实,紫边就是色散色差。色散色差是镜头在边缘成像时不能把白光聚焦在一个点上,形成光谱分解,在影像的边缘,右边出现红紫边线,而在左边则又出现青蓝色的边线。出现紫边的现象,不仅数码相机会有,传统胶片相机拍摄的照片也存在,而且由于CCD或CMOS的成像特点,数码的紫边情况有时会相当突出。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下面这招可以完全消除画面的紫边。 1 这是拍摄于库车大峡谷的一张高反差照片,使用17-40mm镜头,以17mm端中级光圈拍摄,画面的左端有明显的黑白交界,这样的光线最容易出现色散色差,也就最容易产生“紫边”。 2 放大局部观察,在黑色边界处,右边是红紫边,左边是青蓝边,存在明显的色散。 3 软件的发明者真是高明,在RAW转换窗口上,可修复红、青、蓝、黄、紫边,移动滑块,可以基本消除色散紫边。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修复紫边,在“滤镜/扭曲/镜头校正”,也可以打开能够消除紫边的窗口,窗口中的“色差”即是。 4 事实上从边缘开始直至画面接近中央的部位是渐进存在色差的,只是边缘更容易发现,经过校正色差的照片,色散色差的纠正可以提高清晰度,使色彩不再浑浊,显得更纯正明快。 B: I like music.A: Can you play any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B: I can play piano, but I’m not very good at it.B: How about you? A: I know nothing about any musical instrument.But I have a collection of many different CDs and records.4.体育运动 A: Mr.××,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My favorite spot is tennis.A: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China? B: ping-pong is the most popular one in China.A: In our country, we prefer soccer to ping-pong.B: If it is the convenient for you, how about we go to watch the professional ping-pong game together tomorrow? A: I would be glad to.5、讨论问题、分享意见 这类话题可以涉及的对象比较广泛,但是不论说什么,都会用到下面这六组句型。 1.Asking for opinions What’s your opinion of …? What do you think of…? How do you feel about…? I was wondering what your opinion of …was? I was wondering where you stood on the question of…? What about…? 2.giving opinions I’d like to point o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n my opinion,…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personally, I think… It would seem to me that… As far as I’m able to judge… Frankly, I think..I reckon..If you ask me… You know what I think, I think that..I’d say that… The point is … Wouldn’t you say that…? Don’t you agree that…? As I see it… I’d just like to say that I think that… 3.agreeing I agree entirely.I totally agree.I couldn’t agree more.I agree with you on that.That’s just what I was thinking.You know, that’s exactly what I think.That’s a good point.I take you point.I’m with you on that.I’d go along with you on that /there.4.disagreeing do you really think so? I wouldn’t agree.I disagree.I see what you mean, but..Yes, that’s quite true, but… I’m not really sure if I would agree with you on that.I’m not sure I quite agree.Well, you have a point there, but… perhaps, but don’t you think that… 5.asking for explanations(optional) I’m sorry,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what you man by… I didn’t quite follow what you were saying about… I’m afraid I’m not really very clear about what you mean by… I don’t quite see what you’re getting at… What do you mean by …? 6.giving explanations(optional) Well, 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that… Let me put it another way… Sorry, let me explain What I mean is that… What I’m saying is that… 6、道歉 需要道歉的场合也很多,但是总离不开以下的句型,跟上一个大类一样,大家只要按照顺序,将自己要说的具体内容套在下面的句型中就可以了: 1.apologizing-admitting mistakes I’m terribly sorry, but I seem to have … I’m very sorry for … I’m sorry that… I must apologize for… I’m not quite sure how to put this, but..I’m afraid I’ve got something to tell you… 2.making excuses I had no intention of …really.It really wasn’t my fault, you see… I didn’t mean to, really 3.forgiving-accepting apologies Oh, that’s alright.Don’t worry.Oh, never mind, it doesn’t really matter.please don’t blame yourself.That’s OK.Forget it.4.apologizing for changing future plans I’m terribly sorry about this but I don’t think I’ll be able to … I hope this doesn’t put you out too much, but I’m afraid I won’t be able to … You know I said I’d …well I’m afraid… I can’t now.7、抱怨 1.A: Hello, this is ××of the Oriental Trading Company.I’d like to speak to the office manager.B: Hold the line, please.I’ll see if Miss Green is in… Go ahead, Miss Green can take your call.A: Hello, Miss Green, this is ××of the Oriental Trading Company.I’m afraid I have to make a serious complaint.B: Hello, Mr.××.What seems to be the trouble? A: I’ve been flying Air China for nearly six years, Miss Green, and I must say that I have always been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service, but last Saturday something happened which was inexcusable.B: Can you give me the details, Mr.×× A: yes.I was scheduled on Flight 543 from Beijing to Sidney …..B: I see.I’m very sorry to hear that, Mr.××.i can assure you that such things don’t happen very often.A: I hope not.What do you intend to do about this,Miss Green? B: I’ll look into the matter for you, and talk to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is mistake.A: All right, then.B: Thanks for calling, Mr.××.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about ××,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direct.A: I’ll do that, thank you.Good-bye.B: good-bye.2.A: Yes, sir? Can I help you? B: Well…I bought this camera a month go and 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it.A: well, sir, I’m afraid there isn’t much we can do about it actually… B: How come you say that? The guarantee covers for a year.A: Did you bring the receipt with you, sir? B: yes, here you are.A: In that case, I suggest you leave it with us and we’ll see what we can do.以下是常用的句型: 1.making a complaint I’m sorry to have to say this, but… 2.accepting a complaint Oh, I am sorry about that.I can’t tell you how sorry I am.I’m so sorry, I didn’t realize.I just don’t know what to say.3.delaying a complaint I suggest you leave it with us and we’ll see what can be done / what we can do.I’m afraid the manager isn’t in at the moment.Could you call back later? 4.rejecting a complaint part-time job: 兼职工作 full-time: 全职 position / vacancy: 职位,空缺 manager: 经理 director: 主任 president: 董事长,总经理 General Manager: 总经理 salesperson: 推销员 engineer: 工程师 accountant: 会计 degree: 学位 introduce:(动词) 介绍 introduction: (名词)介绍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 Let me do some introduction. 让我来介绍一下自己。 Which aspec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或者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yself? 您想知道我哪方面的情况? 面试英语自我介绍的常用基本的句子 1. I noticed that you advertised a job in this morning’s paper. 我看到你们在今早的报纸上刊登的招聘广告。 2. I’m coming for your advertisement for …. 我是来应聘你们广告上的……职位的。 3. I have applied for the position of …. 我申请了贵公司的……职位。 4. Do you have any job for a part-timer? 你们需要兼职吗? 5. I’d like to know if you need any full-time secretary. 我想知道你们是否需要全职秘书? 6. I’m looking for a job. Are there any vacancies? 我在找工作, 【面试技巧常用知识】推荐阅读: 社团面试常用问题及技巧10-28 常用专业销售技巧01-02 考研常用翻译技巧总结01-08 面试常用词汇英语10-12 辩论赛技巧常用句子06-02 常用的拔河比赛小技巧06-19 面试技巧与面试礼仪10-13 PPT制作课件的常用技巧07-05 wps基本操作常用技巧07-24 医院护士的面试技巧-面试05-30HR常用面试技巧和方法 篇4
面试常用英语例句 篇5
英语面试常用口语 篇6
初中数学常用解题技巧探究 篇7
Photoshop常用技巧两招 篇8
英文面试常用句式(4) 篇9
英语面试常用词汇句型 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