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共11篇)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1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是我国各艺术类院系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原因,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试从渗透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情感沟通,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待失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和毅力,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施教,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学习态度三个方面来开发和利用艺术生的非智力因素,解决英语学习难题。关键字:艺术生、英语学习、非智力因素

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是我国各艺术类院系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这既对日益增长的国际间文化交流造成了困难,也对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的获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是指基本属于先天形成的,与认识直接相关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兴趣、动机、信念、意志、性格、世界观等方面,完全依赖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开发。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艺术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英语成为他们熟练掌握的交流工具,是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关键。

一、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原因

英语学习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大学生智力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导致艺术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成败。具体来说,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1、英语学习缺乏内在的兴趣和动力。高校艺术生因其特殊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录取标准(主要以专业课为录取标准,文化课录 取分数相对其他专业偏低),大多从小就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音乐、美术、舞蹈、绘画、表扬等专业课的学习上,而对文化课的学习却是少之又少,甚至不够系统,这直接导致他们英语基础弱,底子薄。艺术生虽然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听不懂,看不懂, 对英语学习就产生了抵触心理, 自然就毫无学习兴趣和动力可言。

2、意志薄弱,轻

易放弃。艺术生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大多个性张扬,情感丰富,但性格中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他们一旦感觉英语学习目标过高,一时难以实现,就会因为得不到成就感而产生畏难情绪。他们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和信心,甚至会因为贪玩厌学而轻易放弃英语学习。

3、自我评价过低,自卑心理过重。艺术生由于英语成绩长期落后遭受打击,在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英语失败感,加之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健全的心理调整能力,还会把这种失败错误地归因于智力方面的先天落后,造成做人自卑,做事消极,完全丧失乐观和自信。

4、良好的学习习惯未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很多艺术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既指学生的学习随意性强,学习心理状态不稳定,英语学习受到太多的情绪影响,不能按时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也指英语学习方式和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已成为阻碍艺术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亟待解决。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动力协调作用,英语教学和学习则会事半功倍。

二、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心理活动的产物,具有影响学生思想发展方向和思维发展深度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目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巨大推动力,特别是当这种学习动力与社会责任融合一体时,就会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持久推动力。(2)强化作用: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活动有强化功能,特别是其中的兴趣、情感和意志能强化学生的进取心,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持久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是学习活动的鼓舞性力量,能帮助学生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3)补偿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先天不足有明显的补偿作用,尤其是意志和性格的弥补功能更大。一个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如乐观自信、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沉着稳定等,可以坚持学习动机,稳定学习情绪,保持学习热情,调节心理活动,进行自我监督和反馈,克服先天的智力因素障碍,改进学习质量。(4)制约作用:非智力因素中各项内容对智力发展的制约都非常大,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智力活动的制约最明显,有什么样的态度和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智力

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作用、强化作用、补偿作用和制约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始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有明确而持久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强化学生自己能够坚持计划和实现目标的自信心,敢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各种智力因素品质,协调其他非智力因素,共同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1、渗透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驱力。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外在动机与短期成功有关系,而内在动机则根源于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与长远的成功有关系。任何人的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现阶段艺术院校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因为英语是一门必修课,英语成绩直接与奖学金、综合测评挂钩,或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种学习动力是一种外在动机,无法让艺术生长久地保持英语学习兴趣。

因此,要使学生产生真正地学好英语的内在动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和洞察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情况,规划和展望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涯,一方面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他们肩负着社会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英语是一种必备的国际化交流工具,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英语也是他们在人才市场谋求理想职位以及开创理想职业人生的必需技能。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以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2、注重情感沟通,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们内心感情和态度的表露。良好的情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理解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还能产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和热情。当学生不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信任,对教师的热爱和依赖感就会不断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得到加强。

教师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应是正面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使学生多获得一些满足、快乐和自豪的情绪体验,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强化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利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长处来带动其薄弱环节的进步。同时教师要看到“由学生个体差异所带来的需要、动机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并由此对不同层次、秉性各异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激励。” 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可以适时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以期更大的进步;而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则要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非言语交流是教师开拓师生问情感沟通的另一种有效渠道。非言语交流贯穿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师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胜利的手势或一个满意的眼神都会向学生传递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一种精神的鼓舞。社会心理学家把用于教学领域的非言语交流概括为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非言语交流有体态语、人际距离以及言语中的语气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非语言形式与学生沟通情感,利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境、饱满热情的情绪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唤起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激励学生行动上的协同。

3、引导学生善待失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和毅力

英语学习是一个目标语输入——目标语输出——错误修正——内化巩固的复杂过程。学习者会因为母语的负迁移、过度概括、学习方式不科学、本民族文化因素影响等原因遭受各种错误和失败。失败在所难免,可一旦出现,学生便很容易变得颓废、消沉而从此形成情绪上的恶性循环如畏难、不愿参与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在情感上主动理解、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失败,及时帮助他们转化“失败者”的心态,还要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克服挫折,坚持目标,追求成功的勇气和力量。

为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或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困难,有目的地磨练学生的意志,或设计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的提问或练习,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或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录音、记单词、写日记、限时限速阅读,以培

养学生的坚持性和自觉性。同时,让学生学会凭借意志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强迫自己用平静的心态面因失败造成的恐慌、受挫和悲观失望等情绪,发展健康的个性,提高自控力。

4、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施教,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学习态度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大方,并且有个性,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学生展现自我的最佳场所,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交际法,小组竞赛法,头脑风暴法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不论组织何种教学活动,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让学生在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的同时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以及在各自专业中的交际用途,培养他们热爱英语学习的积极学习态度。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大致的性格分类,利用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总之,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个性品质等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开发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有利用艺术院校大学生学习英语困难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1]胡永晖.英语口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48-149.[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2

一、师生关系决定教学质量

师生关系融洽,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 始终对学生充满信任。教师对学生平等、民主, 能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感, 更能无形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要用放大镜不断寻找、放大学生们身上的可爱之处, 使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得到认可, 在教师的认可中培养自信心。

初中英语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教学情境, 教师可充分加以利用。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怎样做香蕉奶昔”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自备果汁机、杯子, 还有一些所需的食材, 演示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 并能用英语叙述整个步骤, 然后让他们自己边操作边用英语描述, 并把制作的香蕉奶昔分给同学们品尝。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英语口语能力, 也培养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氛围,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努力克服他们的畏难心理, 不断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师可利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选择与本课有关的歌曲、幻灯片、电影、录像等多媒体材料来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时, 教师可设计找东西的情境, 说自己的英语书找不到了, 让学生帮助寻找, 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很容易深入其境, 从而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有了这样的亲身参与、体验,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善于组织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与兴趣有很大关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兴趣因素, 会给英语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学习成功者不仅要有天赋, 而且要有极大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来讲, 他感兴趣的东西, 就能够促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学生学习的质量与课堂上的输入是密切相关的,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前思考如何把这堂课上得生动有趣, 如何让学生理解得更快一些。教师如果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使学生要学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学生易于接受, 他们会不知不觉产生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喜欢你这个老师, 也就喜欢上了这门学科。教学的艺术在于通过激励、唤醒、鼓舞、提问, 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学生的优点, 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若希望孩子自尊, 就应该让孩子生活在认同和赞美之中;若希望孩子诚实, 就应该让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公平之中;若希望孩子善良, 就应该让孩子生活在友爱和包容之中。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后进生之所以“后进”, 不是因为智商不高, 原因很多, 有家庭原因, 有学校原因, 有学生本人原因。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不好, 意志不坚强, 容易受外界影响, 作为教师, 要用包容心看待他们的缺点, 时刻关注他们的优点, 不冷落、歧视他们。要经常找他们谈心, 学生思想转变了, 行动上就会改变。要采取赞扬、鼓励的方式, 不断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只有当他们有强烈的上进愿望时, 他们的进步才会出现。成长需要时间, 进步需要等待。

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接受学生的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优秀的学生感到英语知识大有学头, 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信心把英语学好。批改作业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里写上一些鼓励赞扬的话, 如“书写美观”, “学习态度认真”;也可以写一些他这一段时间的表现, 你认可的地方;还可以写一些建议, 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对他的希望。一旦他的内在价值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 自信心就会增强。

非智力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55-02

目前,各地高校不断扩大生源,致使生源质量相对下降,教学难度相对加大。对学生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信心和勇气,影响了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学习者方面,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英语知识能力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诸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发动、调节、维持智力活动过程,还能弥补学习者智力上的某些不足。

正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人们的理解却不一致。有些人从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非智力因素,认为非智力因素就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有些人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非智力因素。在此,我们把非智力因素看作是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起着影响作用的个性特征、动机和态度的统称,这是符合英语教学目的的。

1 非智力因素的特性与作用

理论与实践都一再证明,对于智力的开发,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始动和激活功能使它能够对各种原始的诱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并将这种需求与一定的目标结合,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

1.1 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驱动器”

学生的学习动机即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求知欲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好英语这门语言的力量源泉。动机水平高,自信心强,学习效果就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投入的多少,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高,投入时间多,成绩提高快,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进一步提高,从而使英语学习步入良性循环。所以教学中英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转化为精神的需要和学习的动力。

1.2 性格和情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语言的交际性特征要求语言学习者必须敢说、敢练、勇于实践,学生的个体性格特征决定了其参与的勇气与状态,影响到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的个性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的学生,表现比较谨慎,他们不事先想好一句完整而准确的话是不会贸然说出来的,表现在写作上,则笔墨流畅、语法准确。外向型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发言积极,从反应能力到思维的活跃都相对较强,一般口语较好。因此性格特征决定英语学习的成效,对提高英语成绩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同样,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也起着催化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重视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对所获取和使用的语言有快乐感,对所学材料中包含的思想道德意义、美学意义产生共鸣并形成理性的渴求等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意志和毅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保鲜剂”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通过对智力超常儿童为期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小和最大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锲而不舍的意志,是否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影响将伴随入学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学生入学初在大体相同的英语基础上,显示基本相似的英语素质,但随着大学生活的延续和学业的深入,其优劣态势与入学状况不尽一致。这说明要想学好英语,学习者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品质,英语成绩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上述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说明人的记忆、思维、想象能力是在一定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调整的好,智力因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2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优化大学英语教学

2.1 指导学生运用目标设计与规划策略

目标设计与规划策略(Goal-setting and Scheduling)是丹斯伦(D.F.Dansreau)等人在美国心理学家逻宾逊(F.P. Robinson)1946提出SQ3R(Survey, Question, Read, Recall, Review)学习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的MURDER(Mood-setting and Maintenance, Understand, Recall, Digest and Detail, Expand, Review)策略中的一项。它是旨在通过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热情的支持性学习策略。该策略对英语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实践证明,一个明确而富有操作性的学习目标系统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显得有计划性和条理性,而且还可以减少学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做出规划,并以此为动力和评估标准。不过设计的目标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让他们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这样,完成一项计划就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2 培养积极情感,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感,减少学生的焦虑感

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特有的一种复杂心理,是因为学习者逾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无法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受挫败,失败感上升从而形成紧张、恐懼的情绪状态。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情感焦虑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情感过滤器的作用,抑制了学习过程中目标语的输入、输出以及内化三个环节,从而导致学习失败。因此,外语教学必须能够成功地调整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尽量减少焦虑感。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情感因素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挥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消极情感因素,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利用“皮格马利翁”或“罗森塔尔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体验成功的乐趣。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感染、吸引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减弱焦虑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

2.3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分层次教学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分层次教学法。这样可以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对学生增强学好英语语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有益的。如果教师不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因素,又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才能水准,硬是一味强求基础差的同学努力学习,赶上全班,必然是拔苗助长,其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2.4 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勤勉的品质

学好英语决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单词的记忆、语法的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获得,绝不会一蹴而就。要想学好英语学习者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品质。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从严要求,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课外阅读,善于主动思考,乐于动笔,敢于开口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3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法,从心理学角度看,都必须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深入调查和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4]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5]陈放.非智力因素提高与大学英语教学优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戚洪波.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2(5).

[7]常蕾.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06(3).

[8]王晓成.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4

“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和事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基础学科和技能学科都无法相比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前所未有的被加以重视,并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那么,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呢?

一、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形成学习的良好情感基础

学习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好恶心理倾向,它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具有直接感受事物、认知事物的作用,而且还以一种心境的形式启迪、协调、加强或抑制着认知的强度和效率,是实现知行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介。同时,它还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即如果是学生愿意接受的信息,那么他就会义无反顾地以积极的情感去认可和接受;相反,他就会用消极的态度和否定的情感予以否认和排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一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在学习中如何发现,如何探究,如何创新,并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交流等活动,尝试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教师作为教学的导演,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认知和情感有机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动机的性质影响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效能,它能够发动有目的的某些行为,又能遏制目的的另一些行为。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中最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不到15%,而数学、英语则高达90%以上,究其原因,许多学生的回答十分干脆:语文没有数理化和英语那样用途大。这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不可否认,任何人的学习都是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无用而不学”,这当然无可厚非,同时,我们也不难找出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越俎代庖,忽视主体。语文课探究性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景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否乐于去认知事物的意识倾向。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情感、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就会和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一样自发地活跃起来,并始终如一地保持高昂的情感状态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毅力,同时,也对所感兴趣的事物能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一往情深地去探求,去领会。否则,他们就会对学习表现出厌倦、排斥等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要旨就在于此。

首先,要将探究性课题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使学生既有明确的探究科学知识的目的,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习的材料具有趣味性。”趣味性并非外加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就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研究中去挖掘,去体味,去感受,并进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内存。探究性学习对客体的确立和材料的选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角度宜小不宜大。角度小了,涉及面就小,容易取材和研究。(2)角度宜新不宜俗。角度新了,能够产生兴趣,激发欲望。(3)角度要扬己之 1

长避己之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认识深刻的,并能展示学生才华的角度。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篇5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1.该节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上课过程中,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设计的问题,力求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

2.教师在明确课标要求基础上,做到精讲多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提出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效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4.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得当,充分体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5.时间安排略有瑕疵,反馈部分完成不彻底。

反思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是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也是本章重点内容,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教学过程反映出学生对于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类型了解不多,所以在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过程中出现些困难,通过适当引导能很快理解这部分内容。例如我国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新疆绿洲农业等,通过提示当地的降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学生很快说出影响因素是水源。而对于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实例学生能很快举出,而且气氛很活跃。第二课时进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6中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照片特别感兴趣,我正好由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比较这6幅景观图的差别从而看出农业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再分析每一种农业阶段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对于原始迁移农业的内容学生基本自主可以完成,对于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学生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就属于这种,即使学生没有太多种地的常识,但提起相关内容他并不陌生。而对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学生则不能很清楚的理解,因此在这里补充了澳大利亚的气候和地形知识以及东水西调工程,同时对于现代混合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做了简单补充,这样学生顺利的理解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

反思三: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本节课重点了解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类型。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一个勤看、多想、多联系的习惯,充分利用实例来说明问题,并能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当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做到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反思四: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6

2、在探究过程中,把课本上用电阻丝加热煤油的探究实验变成观察灯泡的亮度或铅笔芯熔化蜡的探究实验,改变教材已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针对教师给出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能有目的的去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对探究实验中要观察的物理量能做到心中有数,观察的目的性更强,把教师要我观察变为我要观察,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和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得到调动与发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还学习了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同时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作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增强了物理的亲和力。增加播放“一度电的作用”的录像,渗透节能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3、实验中要注意电源电压的选择与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及读数。

浅谈非智力因素与数学教学 篇7

一、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目的是动机所指向的对象, 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应考虑:

1. 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中学生学好数学, 同时也为学好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及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向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功能教育,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使其学习有积极性, 努力有方向性.

2. 学习动机的激发还必须唤醒、强化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主要表现为:一是尊重的需要.学生希望成绩优秀是为了得到同学们的尊重、老师的表扬、父母的赞赏、亲朋好友的肯定.二是知识的需要.当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时, 就会产生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因此, 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并通过经常举办知识讲座、数学应用知识竞赛、实际测量等活动, 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 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新的认识和评价, 产生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自己下定义, 发现公式、定理, 课后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 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能对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心理准备作用, 对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1. 课内课外相结合, 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立足上好每一节数学课, 使每节课都有吸引人的开头、坚实的中部、留有余味的结尾.课堂上, 教师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以引发好奇心、或利用模型、电教设备等教具, 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同时, 教师还必须树立课内课外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课内打基础、课外练能力的教学观点, 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导延伸至课外,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泼多样的课外活动, 如推荐阅读高水平的数学文章、书籍、开辟数学墙报、举办专题讲座、小型研讨会、智力竞赛, 参观工厂、企业等,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深化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发展.

2. 加强学法指导, 强化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得当, 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并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产生愉快的情感,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反之则产生生厌厌学学、、内内疚疚、、痛痛苦苦等等消消极极的的情情感感, , 随随即即降降低低甚甚至至失失去去学学习习兴兴趣, 因此, 敦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预习, 如何参与课堂活动, 如何记笔记, 如何复习, 如何做作业以及如何学会“举一反三”等等.教师的备课, 不但应以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为背景, 还应当以如何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为依据.数学教师不应该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应该科学地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数学知识的殿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尤其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发挥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 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使数学充满了美.数学学科有数与形结合的表象美;有知识体系的和谐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美妙范例的讲解, 启发学生感受、理解、追求数学的美,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学习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内部的障碍 (如学习基础差, 自信心不足) 和外部的困难 (如学习条件差, 知识难度大) .因此, 教师要挖掘一切能锻炼学生学习意志的因素,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恒心, 提高学生学习管理的自制性.

1. 通过渗透数学史的教育, 介绍数学的发展现状、前景, 注重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2. 通过介绍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等古今中外科学工作者以顽强的毅力战胜艰难困苦, 攻克科学难关, 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曲折经历, 鼓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培养学生要有坚强的学习意志.

3. 要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感”, 对学生进行经受挫折, 不怕困难, 积极进取地锻炼.

总之,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能力系统的话.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系统, 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相补偿.智力因素虽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但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师生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也可促使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通讯 (教师阅读) .2006 (9-11) .

[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 (10-11) .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8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培养其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忍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想去学,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去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入手,从情人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们,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们。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鉴赏;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非常重要。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很有意义。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却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培养,绝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教育。“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9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知情分离现象,片面强调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作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强建议. 作者: 项茂英 Author: 作者单位: 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35 期 刊: 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CSSCI Journal: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 ,(3) 分类号: H319 关键词: 情感 认知 焦虑 自尊心 移情 课堂氛围 机标分类号: G42 R68 机标关键词: 情感因素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语言教学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外语教学分离现象基础 基金项目: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3)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知情分离现象,片面强调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作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10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由于独立学院出现的历史不长,许多独立学院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本文对影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的对策.

作 者:王小顺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因素分析   提高对策   高级应用型人才  

★ 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

★ 影响学生提高成绩的几个因素分析

★ 怎么才能快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 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论影响创新的因素及对策

★ 高校体育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育论文

★ 影响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因素分析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对策的论文

★ 小学生估算能力发展影响因素探析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篇11

【关键词】物理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发展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智力其实并不差,但学习成绩却不够理想,而有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成绩却能很出色,分析其中的原因多数是学习上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那么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

1

激发好奇心,满足求知欲好奇心是学生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初中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首先开始于好奇怀疑,然后通过他们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确认。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而这一特点对于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确实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一些大自然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并有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之后,给学生最终的解释,把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变为学生渴望求知的过程。例如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这个实验中某同学不慎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一旦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时对学生有极大的启发和刺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会支持和引导他们去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2真诚对待每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感知现象、形成概念、揭示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催化、制约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老师应时刻扮演师长、父母、朋友的角色,只有教师赋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建立真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动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主动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情感交流,克服不公平评价和偏爱成绩好的学生的倾向,对不同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爱,特别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的那些消极的不良心理因素,教师应对症下药,绝不能采取讽刺打击的方法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当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绩观,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制订合理的短期学习目标。

3全心投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与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密切相关。怀着愉快情绪,充满希望和信心去学习,其学习效果才会好。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成功的回馈。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教师应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尝试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喜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初中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自学意识不强。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的肢体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比喻来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还要注意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技能的娴熟等也都能紧扣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促使学习目标顺利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表现出对物理学的热爱、对传授物理知识的乐趣和对学生真诚的关心。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与学和谐的情感就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能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物理知识。

4善于借助物理事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新教材在内容选材上,深度浅且涉及范围广,可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如:日食、月食的形成;人工降雨;海市蜃楼奇观的形成;船闸原理等。在内容的,编排上不但注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现象、实验等设疑引题或说明概念,如《串、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这堂实验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还找到了“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和“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这样的规律,它能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兴趣。还要重视物理小实验和小制作,这些小实验和小制作具有器材简单,容易操作等特点。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设计等综合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若教师充分利用和善于挖掘日常生活、生产中一些实例服务于教学,则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生动有趣的、所学的物理知识是有用的,这样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一千零一夜优秀读书心得下一篇: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