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党校工作要点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年党校工作要点

2018年党校工作要点 篇1

水利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要点

一、2018年全市水利工作情况

2018年,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水利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治水管水兴水的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防台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重点项目为基础,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预计到年底,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将达到90亿元以上,超额完成计划80亿元目标。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推进总体顺利。一是**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十二五”规划内的130公里堤防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00公里已基本建成,30公里在建。二是**流域治理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流域防洪排涝专题会议后,**市政府成立了**、**江流域防洪排涝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三个项目建设推进组,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城区堤防工程进展顺利。**江二期等北排项目正在攻克政策处理难关。**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初设的招投标工作,年底有望开工。**水库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年内将完成项目建议书。“西排”、“西分”工程方案及引曹南线的工程布置与规模已确定。**二通道(**)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即将于近期启动实施。三是骨干排涝河道加快建成并发挥效益。**南沿山干河主河道已全线贯通;**东排除铁路桥等局部节点,河道主体工程已全线完成。这些新建成的跨区域性排涝河道在防御台风暴雨中发挥了重要的效益。**东排南线、**食禄桥江等项目积极推进,均完成投资任务。四是沿江重要闸泵完成节点目标。五大应急泵站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在汛期发挥了重大排涝效益,中心城区的甬新、保丰等泵站经过提升已经成为沿江的风景线。**矸泵站、**矸泵站、**闸站全部开工;**闸泵、**闸泵、**泵工程正在抓紧前期工作;****闸扩建工程、****大闸外移工程建设推进顺利。五是水库山塘小流域治理工程成果显著。列入市治水强基和民生实事工程的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整治和小流域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水资源调蓄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县**河干流调蓄池工程主体完成。钦寸水库大坝坝体已填筑至目标高程102米,与**水库相连的输水隧洞已全线贯通,库区移民绝大部分已完成搬迁。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全面开工。**西林水库扩容工程导流洞和上坝道路施工基本完成。慈西水库工程与建塘江水闸外移工程正同步抓紧实施。辽车(清溪)水库工程、**至****区引水工程已完成项建书编制。

(二)以“不死人、少伤人”和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为目标,取得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全面胜利。今年我市汛情旱情复杂多变,上半年发生冬春连旱,汛期相继受到4个台风影响。面对旱情和台风影响频繁、超警戒江河湖库数量多等重大汛情,全市共转移、解救危险区域人员超过30万人次,实现人员“零死亡”;水利工程发挥防洪骨干作用,全市水库、河网预泄预排5.3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拦洪6.39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下游防洪排涝压力,实现无水库垮坝失事、无标准海塘和重要堤防决口,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一是有效控制了流域性洪水风险。超强台风“灿鸿”为建国以来7月份登陆我省最强台风,且在我市梅雨洪涝期间袭击,台风过程面雨量达213毫米,导致**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梅雨洪涝与台风暴雨的叠加,引发较大流域性洪水。期间,**干流出现历史第二高水位,超20年一遇。在防御“灿鸿”过程中,**、**、**、**、**湖等大中型水库提前预泄腾出库容2亿立方米,**流域河网预排1.9亿立方米,32座大中型水库共拦洪3.6亿立方米。在台风灾害过程中,**、**水库做到了入库洪水全部拦蓄,**湖、**、**水库均创拦洪历史最高蓄水位。特别是在**水位持续上涨,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力以赴确保**城区防洪安全”的关健时刻,市防指果断采取**流域洪水统一调度应急措施,全程开启**东排排水通道,适时停止和有序调度“两江”流域水库泄洪和沿江泵站排水,最大程度为缓解**干流特别是**水位上涨让出泄洪通道,市防指还紧急请求省防指协调上虞减少其境内通明闸下泄流量,缓解了**城区防洪压力,有效控制了**流域性洪水风险,这是继“菲特”抗灾之后,我市上下众志成诚、合力抗灾取得重大胜利的又一次彰显。

二是“三预”能力取得新突破。研究并完成了**流域动态洪水风险分析系统,突破了我市江河洪水预报这一“瓶颈”。在抗御“灿鸿”、“杜鹃”台风过程中通过开展测报,其洪水、退水预报成果较为准确,得到了国家防办、省防指及专家的充分好评。同时,加强对雨情、水情的信息发布和重大汛情的预警服务,建立和完善汛情预警相关制度、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提升预报预警精度,通过公共媒体、防汛网络平台及pda客户端、手机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三是防汛抗旱基础不断夯实。开展了雨水情测报超短波二套遥测备份系统、山洪灾害防治提升工程等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今年防汛防台中,全市753个遥测站点运行完好率达95%以上。市水文站在汛期共发布**口潮位预报355次,许可误差以内的预报合格率达到92.5%,属甲等水准。全市各地防汛防台基层体系规范化建设和列入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6个试点县(市、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流域洪水调度方案”专题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将在2018年汛前完成方案编制。

(三)以水清流畅为目标,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一年来,坚持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长效管理为目标,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建设美丽**夯实基础。

积极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十大试点示范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南沿山干河东钱湖段一期景观提升工程、**古林西洋港河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等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区芦江原生态保护等试点示范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基本完成《**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0)》编制。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水环境建设。今年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顺利。第三批7个镇乡水环境项目三年建设规划已批复,6个乡镇已开工建设,1个乡镇进入招标阶段;前两批12个试点乡镇已基本完成规划三年建设任务,部分乡镇已具备整体验收条件;今年安排的41个市级村庄水环境项目,35个已建成。

建立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以物业化保洁、专业队伍保洁、镇村联动保洁等为主体的河道保洁模式,初步实现平原河道保洁全覆盖。起草完成《**市河道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市河道维修养护技术标准(试行)》、《**市河道维修养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为下阶段全面开展河道长效管理奠定基础。

引曹北线实现常态化引水。全年入境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水体自净能力与水生态修复能力逐步提高,水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常态清淤工程扎实推进。于4月21日正式开工,共出船670余艘次,已按计划完成清淤量40万方和第三方验收测量、质量评定及2018年主汛期前阶段验收工作,完成投资3000万元。下半年清淤于11月份启动,12月份完成。

(四)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稳步提升农田水利效益。坚持把民生水利建设放到水利发展的优先领域,努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探索智能化规模化喷微灌技术。并积极推进**市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和**第六批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增量资金项目建设。全年节水灌溉面积完成目标。

农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按照市政府提出的2年内解决农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编制完成了《**市2018-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将全市农民饮用水工程安全覆盖率由94%提高到99%以上,已完成计划目标。

(五)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水利管理发展步伐。一年来,以改革为动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水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水利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的“1+x”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构建。其中的“1”是市政府今年印发的《**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全国首创的针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同时,“x”是已起草细化配套的**市《标准海塘及大中型水闸维修养护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准入条件认定办法(试行)》、《大中型水闸考核和标准化创建验收办法(试行)》等维修养护规定。今年,**水库和**水库成功通过国家级水利管理单位创建考核验收,标志着我市六座大型水库(**、**、**湖、**、**、**)已全部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管理单位,占全省国家级水利管理单位总数10个的60%。

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制定印发了《**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动态的评价管理办法》、《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水利施工企业信用动态评价标准》、《不良行为等级认定标准》等信用评价制度文件。完成了**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了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二期评价系统并投入运行,启动了在建项目市场主体动态信用评价工作。创新建管模式,积极探索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印发《**市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指导意见》。

水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顺利通过省政府2018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编制完成《**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建成12个地下水监测站,基本形成全市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市和象山县已经具备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验收条件。会同市环保部门完成了全市水功能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修编工作。贯彻落实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省水土保持条例》,重点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监督管理,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水政执法和河道管理力度继续加大。扎实推进各类水事违法案件查处,积极开展三改一拆、涉水拆违等专项行动,全市河道已基本实现河砂禁采。**河道管理成效显著,出台了《**河道堤防管理和河道保洁考核办法》;编制完善了《**河道水域保洁方案》,有序推进**水域全线保洁工作。“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市本级确定了“1+7”的水利发展规划体系,即一个总体规划和生态小流域治理、山塘、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水文事业发展及监测、预报和预警体系建设、水资源供需和保护、河道水环境整治、农村水利建设、智慧水利建设等7个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一批“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新一轮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全面排查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资金安排、工程招投标、设计变更、质量监督,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岗位(环节)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组织开展了**堤防、沿山干河等9个有中央资金的重大水利项目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加强对重大财务支出事项的事前审批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审计监督工作。

二、2018年全市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8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两江同治、上下游齐治”的思路,创新破难,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确定2018年全市水利计划投资目标为:“确保完成90亿元,力争完成100亿元”,其中水利重点工程完成75亿元。“治水强基”项目争取完成投资55亿元。2018年重点抓好以下五大方面:

(一)围绕“治水强基”目标,全力确保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完成。1.要保目标明任务。2018年主要任务是把握好“**”干流堤防全线封闭、流域和主要平原的主干排涝体系初步形成两大工作目标。2.要抓重点攻难点。在**防洪工程的建设方面,**江北慈城段、**江**新城区段、东江剡江**西坞段等项目的几个重要节点突破存在困难;江北的洪塘段、**的**高桥段、剡江段、**江农村段以及**的城区堤防等进度已有所滞后,可能影响明年主汛期前防洪封闭。在平原排涝河道建设方面,**东排江北段铁路桥、小浃江四期油管等工程节点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突破;****江二期、**新城河一期、建塘江闸外移等进度滞后。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的,如**北排河道、****江治理、**的**河、**的**矸河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全市上下要坚持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不动摇,确保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确有个别节点困难的也要采取临时封闭措施确保整体效益发挥。3.要抓考核明责任。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逐一针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和节点综合施策,通过责任落实到人、创新政策处理办法、立功竞赛、奖励问责结合、强化资金土地要素保障等方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突出**流域治理,全面提升防洪排涝减灾能力。1.高度重视**流域治理“6+1”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方案研究和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启动。**城区包围方案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2018年汛前完成。西分工程、北排三通道明年要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力争2018年开工建设。**江二期工程2018年必须全线实现开工,到年底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完成河道80%以上的工程量;**江三期2018年主汛前开工建设,到年底水下部分基本完成。西排工程2018年年内完成项建书和可研的报批工作,确保2018年开工。**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要力争2018年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主汛期主体基本完成。**二通道(**)工程要加快可研报告编制的招标工作,确保2018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启动建设。加快**水库工程前期工作,2018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批和临建工程启动建设。加快既有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节点目标。**城区堤防一期工程到2018年主汛前要达到防洪要求,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二期工程2018年3月开工,主汛前达到堤防封闭要求,年底加固加高部分主体基本完工;三期工程2018年5月开工建设;**城北圩区排涝工程,2018年1月开工建设候青江闸泵工程,主汛前闸泵水下部分完成,具备挡水条件,年底泵站可以投入使用。

2.切实加强小流域治理、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成110公里的小流域治理任务。象山县溪口水库(中型水库)维修加固工程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胡陈港等中型水闸维修加固工程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完成1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08座山塘分类治理工程建设任务。象山县下沈标准海塘等维修加固工程力争2018年年底开工建设。

3.扎实做好防汛防台基础性工作。启动《**流域防洪排涝规划》修编基础工作,开展**中心城区内涝防治、**流域超标准洪水应对等专题研究。完成**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和**防御洪水方案专题研究,确保2018年汛期投入应用。全面完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市级管理系统建设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任务。编制完成《**市防汛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修订《**市防台风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在主汛期前完成水毁工程修复。

(三)坚持绿色、协调、共享发展,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和农田水利建设。

1.加强水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工作。继续推进钦寸水库工程建设,2018年具备蓄水条件;推进**市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横溪水库联通工程和**湾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并同钦寸水库同步建成、运行。续建慈西水库和西林水库扩容工程;推进清溪水库前期工作。做好各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监督管理和验收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减少水土流失。

2.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水管理、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五大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高效节水灌溉、原生态河道生态保护、平原河道生态提升等十大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试点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3.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做好省对**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开展**市对9个县(市、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工作。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开展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公共机构等建设。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实施集中和重点区域治理,推进示范型项目建设。

4.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保障工作。做好蓄水保水和水源调度工作,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等“三生”用水,对各类水源实行动态调度和均衡供水,挖掘个别水资源富余水库向平原河网提供环境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5.开展“水美亲民”的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推进第三批镇乡水环境整治项目。开工建设村庄水环境整治项目40个,实施完成生态河道综合整治100公里,实施河道清淤300公里。6.推进农业“两区”水利设施配套。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7万亩;继续推进**、**两个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积极争取2018中央财政补助小农水项目。

7.全面解决剩余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市计划解决剩余近10万人饮水不完全问题。同时,积极研究并落实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为农民饮用水全面转入管理阶段奠定基础。

(四)坚持创新、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能力建设。1.全面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1+x”制度体系为蓝本,逐步形成规划管理、工程管理、调度管理、技术管理、行政执法等水利管理制度体系。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项目代建制、总承包等建管模式。2018年三个试点县(市、区)抓紧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余县(市、区)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推进小型水库、小型水闸、海塘、山塘等工程管养分离,实现维修养护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管理考核等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专业机构购买水利管理服务。

2.全面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继续完善水雨情监测预警设施,加强水库(重要山塘)、重要闸门(泵站)、重要堤防(海塘)等水利工程的工情监控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新建、改建、扩建水利工程信息化设施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强化信息安全和数据共享,对水利数据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智慧防汛等重要业务系统逐步实现“云化”服务,加强资金保障,研究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配套资金保障管理办法。重点完善防汛信息系统,加强动态洪水风险图、公众预警平台的开发运用,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用,主要水利业务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在线管理。

3.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与水政执法。以在建水利工程为重点,进一步落实质量与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努力构建质量全过程管控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和海塘闸泵工程管理,探索山塘治理后的管护机制试点。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以我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为契机,努力实现全市水政监察工作职能调整和工作重心转移。进一步加强水政监察中队、水政协管员(巡查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推进涉水拆违、河道清障和山区河溪道清障拆违三个专项行动,加大典型案件、重要案件的查处力度。着力加强水行政审批许可后的监督检查,确保涉河建设、水土保持以及取水等开发建设活动满足水利规范要求和审批规定。

(五)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1.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把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期中央治水方针作为水利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把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2.坚持领导带头做好基层服务。围绕“千人万项”行动,组织动员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深入工地、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充分展示和提升水利干部在一线干事创业本领。

2018年党校工作要点 篇2

1. 精心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兽医工作, 努力提高兽医服务水平

(1) 调整思路, 明确目标任务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 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养殖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国际组织将兽医服务定位为全球性公共产品。兽医工作在保障动物产品生产供应、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兽医工作的两大任务是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目标是逐步消灭重点动物疫病。要不断提高兽医行政执法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完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适应人们对动物产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需求。

(2) 理清兽医工作职责, 提高兽医服务水平要构建兽医工作责任体系, 着力提高兽医工作组织管理水平。在继续坚持动物防疫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框架下, 强化管理相对人的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 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兽医工作责任体系。要履行好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要把兽医公共服务的统一性与市场服务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 处理好政府兽医工作机构与社会化兽医服务组织的关系, 发挥好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同时, 加强政策引导, 构建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兽医行业自主服务水平。鼓励大型企业中的执业兽医参与社会化服务。

(3) 强化政策研究, 增强兽医工作的针对性围绕兽医工作中心任务, 组织开展兽医事业发展重大政策调研。结合实际, 提出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的政策建议。重点组织开展兽医法律法规、基层兽医服务体系、重点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兽药质量监管及兽医工作基础建设等的调研。积极为推动兽医事业科学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 做出贡献。

(4) 结合实际, 建立健全兽医工作长效机制要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要求, 制定禽流感、口蹄疫防治计划, 猪瘟、蓝耳病、常见猪病及常见牛羊病防治指导意见。启动实施畜禽健康促进计划, 加快推动种畜禽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净化工作, 严格种畜禽养殖的市场准入标准。各地要以实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为契机, 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 大力开展宣贯工作。

2. 强化措施, 毫不松懈地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 着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监测等基础工作

按照2012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 加强日常补免, 尽力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按照2012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做好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严格疫情报告和核查制度, 要充分发挥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 保证疫情信息及时、报告准确。重点组织开展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疫病病原学专项监测, 做好疫情形势研判, 为制定完善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继续开展种畜禽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监测工作。完善应急防控机制,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等相关业务培训, 及时果断处置突发动物疫情。统筹做好常规病防治工作, 加强对生猪、牛羊疫病防治的指导。

(2) 着力强化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的防范坚持内防与外堵相结合, 加大边境地区防控力度。加强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外疫防控技术储备。做好非洲猪瘟风险分析评估。加强边境地区监测、疫情排查、边境督查等防控措施。做好边境地区联防联控,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 果断处置突发疫情。继续推进马鼻疽消灭工作。

(3) 着力强化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继续加大对布病的防控力度, 有效遏制人畜共患病的上升态势。积极争取政策, 做好实施“布病防控三年攻坚计划”的准备工作。按照《全国布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 分区防治, 分类指导;实施好14个部委联合下发的《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 (2010-2015年) 》, 对包虫病重点省份, 要开展疫情调查, 加强免疫、检疫、驱虫等各项防控措施, 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做好综合防控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血吸虫病家畜查治、家畜圈养、封洲禁牧、安全牧场建设等综合防治措施力度, 巩固防治成果, 严防疫情反弹;做好狂犬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3. 切实做好兽药监管工作, 提高兽药质量

(1) 强化兽药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实施兽药良好经营规范 (GSP) , 规范兽药经营活动。继续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工作, 强化抽检结果利用, 实施检打联动, 进一步提高兽药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范本。加强兽药监管信息建设和运用工作, 提升兽药监管信息化水平。紧紧围绕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继续做好疫苗生产、供应以及质量监管工作, 满足防控工作需要。继续健全完善驻厂监督、飞行检查、批签发等监管措施, 深化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抽检模式, 确保兽用生物制品安全有效。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 严格查处违规生产企业, 确保疫苗质量安全。

(2) 健全完善兽药政策法规和标准开展《兽药管理条例》执法情况调研, 加快推动《兽医器械管理条例》立法进程, 抓紧推进出台《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完成《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兽药注册评审程序》和《飞行检查工作程序》制修订工作;启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兽药注册办法》、《兽药GMP培训指南》、《兽药GMP检查员管理办法》和兽药注册及分类资料要求调研修订工作;开展2010版《兽药典》未收载品种兽药标准的清理和发布工作;推进2015版《兽药典》编纂工作, 开展兽药标准修订工作。

4. 加大执法力度, 努力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1)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 扎实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整顿。开展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能力考核, 重点解决差额补贴、自收自支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及不具备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和独立账号等突出问题。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法规标准体系。强化养殖环节动物卫生监管。贯彻落实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加强屠宰环节动物卫生监管。健全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制度和措施, 推进产销联动、检打联动, 落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行政行为。开展年度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行政许可档案抽查, 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行为, 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依法行政水平。严格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强化使用监管, 严查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推行动物检疫证明出证电子化。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模式创新试点。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的培训。

(2) 深入开展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加强兽药使用监管, 实施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强化畜禽等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测。继续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整治行动, 强化抗菌药监管和科学用药宣传,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兽药重点品种安全再评价工作。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保障用药安全。

(3) 加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积极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加快推进生物安全区建设与评估。研究制定生物安全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完善无疫区管理技术规范, 制定生物安全区标准。在6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省份开展跨省调运动物卫生风险评估试点。强化已建成无疫区的监测、督查。开展省级动物卫生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各省份要组建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构, 建立专家队伍, 开展技术培训。

(4) 积极推进动物标志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完善畜禽标志和养殖档案管理等办法, 制定数据库建设等规范标准, 制定追溯体系建设规划。完善中央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制定发布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指标, 加大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力度。

(5) 加强兽医实验室和动物诊疗机构的管理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 就是要健全完善兽医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严格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管理。深入推进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 组织开展实验室能力比对工作, 提高实验室检测诊断能力。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 就是要重点规范城市动物诊疗市场, 着力培育动物诊疗机构发展, 推进动物诊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5. 不断创新兽医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机构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

(1) 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按照“完善机制、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要求, 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全面总结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特别是要处理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与乡镇综合改革和地方机构改革的关系, 避免各级兽医工作体系产生新的波动;要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规范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标准化运行。

(2) 加快新型兽医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创新兽医队伍管理手段;深入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 继续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 研究完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长效机制;加大执业兽医制度宣传力度, 加强从业资格准入管理和从业行为监管。继续强化官方兽医队伍建设, 做好官方兽医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官方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强化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落实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 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加快建立地方兽医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行业协会各自的资源优势, 形成推动兽医事业发展的合力。

6. 加强兽医科技工作, 为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 加快兽医科技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成熟技术产业化。加强兽用生物制品应用技术研究, 完善产业化品种结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配套技术。加强中兽医和中兽药研究, 发挥中兽医和中兽药在动物疫病防治中的作用。有效利用各级兽医机构和人才队伍, 抓好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 积极探索针对各类养殖场所的疫病综合控制措施, 促进风险关键点控制技术在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中的应用。

7.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兽医事务的能力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篇3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2018年组织工作要点 篇4

2018年全市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点,统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科学有效聚才兴才,稳中求进、守正出新,全面提高新时代组织工作质量,全面建成小康新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

1.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维护核心。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始终,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四个服从”,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维护党章。把学习贯彻维护党章作为党员干部日常学习的基本内容、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日常管理监督的根本标尺、民主(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政治能力训练。在干部任职谈话时,安排发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提出学习贯彻党章的明确要求。

3.推动形成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质量,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完善议事决策等各项制度,推动民主集中制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发挥“XX群星”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觉悟。

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4.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办好办实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发挥党校主阵地和在线学习的平台作用,把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培训主课,突出抓好科级干部集中研学,分类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集中轮训,指导各单位分级分类抓好专题培训。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把学习贯彻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

5.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省委、两级市委安排部署,围绕解决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初心缺失、使命感不强、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做好专题调研、方案谋划、载体设计、组织实施等工作,实现与“两学一做”学习2 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机衔接。以学思践悟新思想为主要任务,指导各级各部门结合岗位职责,对初心、使命进行具体细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初心、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

三、统筹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6.突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抓好省市相关配套制度落实。围绕市委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是精准脱贫等重大决策部署,做好班子调配和干部选任工作。坚持事业为上,组织开展履职尽责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突出地方事业发展需要、部门核心职能发挥,充分运用履职尽责考核结果,调优配强乡科级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注重培养选拔具有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干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专业素养,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

7.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已在领导岗位的坚决调整。改进推荐考察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突出考准考实,提升考察质量。持续推进“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通过多岗位锻炼、中心工作锤炼、必要台阶历练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相结合,大力发现、储备、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公务员、选调生招录力度,适时开展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不断扩充党政后备人才队伍。注重使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 3 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落实各项方针政策,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

8.提高干部专业化能力。研究制定2018-2022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两资一促”、“四个城市”建设布局等主题,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和实践锻炼,推动干部全面增强“八种本领”,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

四、认真落实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要求 9.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干部选任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全程纪实节点把关、“一报告两评议”、“三责联审联交”等制度。落实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定,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建好用好领导干部特别档案。加强拟任人选任前监督,落实“凡提五必”、“双签字”制度,前移审核关口,动议即审、该核早核。扎实开展“带病提拔”倒查,建立干部“带病提拔”自启动机制,坚持“一案双查”,强化追责问责。规范市直部门中层干部管理,推动中层干部职务任免制度化、规范化。

10.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探索加强政治管理、政治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突出抓好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贯彻执行 4 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突出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加大提醒函询诫勉力度,探索建立干部日常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抽查核实制度,从严规范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

11.注重干部关怀激励。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重视受处理处分干部的后续教育,抓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贯彻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1+5”制度体系。进一步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工作,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12.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对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抓好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细化落实,探索针对不同类别干部群体,制定差异化履职尽责考核管理办法,统筹抓好平时考核、定期考核、专项考核等,提高考核质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五、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13.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督查考评等制度,完善“大党建”工作格局。坚持书记抓基层党建公开承诺制,推行任前党 5 建责任谈话制度。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分层分领域制定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清单,坚持月初提示、月底调阅、季度通报制度,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加大对督办考评发现的基层党建方面问题整改落实力度,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方法,坚持“平行考核、差额否决”,建立基层党建常态化督查、评估、问责机制。稳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投入,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议事办事管事。

14.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折不扣落实精准扶贫责任,完善市直机关服务基层制度,落实市级领导干部、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联系贫困村制度和乡镇干部“岗位在村、阵地在村、责任在村”工作机制。抓好驻村工作队管理,选优配强训好队长和队员。稳妥推进行政村优化设置,健全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建设。结合实施“三乡工程”,积极宣传推介精准扶贫一线先进典型,注重发挥离任村干部和老党员等群体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15.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围绕“五个要素”“五个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五星联创”活动,全面实施基层党建“整市推进”计划。开展“支部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进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深化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6 探索社区主职干部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建好管好用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突出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完善“大党委”“大居委”运行机制,推进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坚持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制度,建立街道干部驻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党小组长负责楼栋的工作机制。加强“两新”工委的功能建设,突出抓好园区企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和行业事务所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强化党组(党委)抓机关党建职能职责,深化“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抓实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着力解决“灯下黑”问题。加强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党建,确保党委(党组)决定或参与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

16.持续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强化党委(党组)的领导把关作用,严格落实政治审查制度,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建好用好党员履职管理信息平台,开展星级党员创评活动,探索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坚持党组织和党员履职清单制度,推行党员领衔项目制等做法,实行项目建设党员带队、环境整治党员带领、产业发展党员带动、服务群众党员带头。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推行“党的关怀月月送”制度,坚持定期慰问因公殉职党员家属。健全落实党费规范缴、精准用、严格管的工作机制。

17.着力开展基层党建重点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开展村(社区)减负增效、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消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7 “空白点”、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党组设置规范清理、超大支部设置理顺、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村霸”问题等专项治理,采取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限的“三定”举措,加强经常性指导督促,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专项治理任务。

六、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18.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突出政治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形成协调有力、整体联动、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意见,增强人才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健全人才荣誉制度,通报表扬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推出一批优秀人才典型。

19.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对接省市重大人才政策改革,推进人才重点项目落实。积极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人才服务超市建设,探索建设“一区五园”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小镇”试点工作。立足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全面落实“人才二十条”,深化“我选湖北”计划,做好大学生实习实训指导和服务工作。

20.统筹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为重点,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新型职业化农民队伍。深化基层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 8 一线流动。

七、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2018年保卫处工作要点 篇5

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基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思想,围绕“平安校园”建设目标,以“抓重点、查隐患、明职责、保安全”为抓手,加强宣传教育,突出重点环节,不断落实责任,整治安全隐患,夯实安全基础,进一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保卫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化建设,巩固已取得的成果,锻造高素质保卫干部队伍,促进学校安全建设水平,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主要工作围绕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具体汇报如下。

一、维稳政保工作

1.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选好配齐信息员,充分发挥信息员队伍隐蔽战线的作用,严密防控非法传教、敌对反动势力在校园内的渗透颠覆活动,打造及时可靠的信息沟通渠道,切实履行好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二是协助做好安保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训练有素,责任心强,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稳得住,愿为学校师生安全甘于奉献的一致安保队伍。

2.有针对性的进行国家安全、反暴恐、民族宗教、法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夯实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有效抵御邪教和各种有害信息的渗透,确保学校政治稳定。

3.在校园安全防控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组建一支维稳安保应急处置队伍,配备必要通讯、防暴装备,强化防恐防暴第一线力量,提高应急处置实效性。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继续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管理责任制的层层落实。通过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倡导压力传导,做到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增强职责意识,强化责任追究。

2.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制度规范。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完整的管理规范,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3.深入开展各级各类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督查与复查回头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清零销账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4.坚持落实“12983”安全稳定防控体系,针对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控工作,以宣传教育、检查督查、隐患整改等措施为抓手,不断扩大宣传教育普及面,严格落实敏感时间节点校园安全防控,切实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三、校园治安秩序工作

1.加强校园110建设。与辖区派出所密切合作发挥校园110突发情况处置和警务室作用,建立警民联动机制;积极协同地方职能部门加大校园周边巡逻和治安环境治理工作。

2.坚持与各二级学院的互动联系机制。推行保卫干部到学院宣传安全知识,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与保卫人员相互交流沟通,与学生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实际诉求。实行保卫干部进公寓,制作治安联系卡,主动向学生送服务、送安全防范知识,解答学生要咨询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公寓楼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3.继续做好保卫工作相关数据库建设。建立学生安全信息数据库(含户籍档案)、教职工安全信息数据库、校园内临时用工人员数据库、校园住房数据库等。

4.加强事故防范宣传,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根据季节特点,按照不同时段,通过各类宣传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加大防中毒、防触电、防溺亡、防伤害等各类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

5.加强对实验室等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督查力度。做好各项制度的检查落实;

6、加强对食堂、校园内各商业网点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督查各项相关安全制度的落实。

四、消防安全工作

1.继续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兰州文理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以“四个再造”回头看为契机,继续完善体制机制,理顺工作关系,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维修措施,夯实防范基础,达到防火器材标准化,检查维修制度化,宣传教育经常化,防火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形成依法防控火灾,按制度落实责任的机制。达到校园防火职责明确,师生自救、逃生方法熟悉,杜绝重大火灾责任事故,一般性隐患大幅下降。

2.加大消防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标志的设置,张贴消防安全标示,组织安排两次一定规模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暨防火减灾演练,以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知识和防火自救能力。

3.加大对实验室等重点防火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力度,依据与二级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切实推动各项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工作措施的落实。

4.落实整改火情隐患,补充完善消防器材,继续推进落实消防监控室专人值守和消防监控自动报警系统日常维护专业化管理工作,防止系统故障、管网锈蚀、老化,影响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五、交通安全工作

1.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树立学生按照指示灯过马路意识,设置消防标示防止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占用消防设施的问题。

2.加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安全防控工作,积极协调公安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天桥、地下通道上设置监控等设施,防止师生在校区间通行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六、技防工作

1.进一步协调升级完善技防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争取建立消防与安防联动指挥中心和专业的技防值班员队伍,加强对技防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实行校区消防、技防报警联动机制,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提升校园防范标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继续优化校园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优化整合预警通报、安全常识、安全检查、监控系统等平台建设,提高安全信息效率,努力实现安全档案信息化管理。

七、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

1.以班子建设为重点,抓好保卫队伍建设。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教育,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全体保卫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

2.按照法制思维建设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保卫人员政治理论学习、管理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学习。在全处开展爱岗敬业“五带头”活动(带头理论学习、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提升保卫人员依法维护校园安全的能力。3.继续抓好对安保人员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保卫人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

4、开展“以优良作风树保卫干部良好形象”活动。积极探索维护学校安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力求在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在服务质量上有所提高。

5.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把“安全、文明、和谐”校园活动与学校社会管理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达到“两促进,两提高”。

保 卫 处

工会2018年工作总结要点 篇6

2009年校工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和健全教代会、工代会制度,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组织召开了校七届一次教代会暨十五届一次工代会。本次两代会审议通过了《合肥工业大学2010-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等三个规划;审议通过了《合肥工业大学十四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选举产生了五个专门委员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本次大会首次引入了教代会执行委员会,作为教代会的常设机构。

2、健全和完善教代会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起草订立五个专门委员会工作职责;修订《合肥工业大学教代会实施细则》,起草《合肥工业大学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工作规程》,修订《合肥工业大学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

3、”两代会”共征集到提案136件,立案135件。

4、进一步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目前已有16个单位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组织评选出2008至2009学年师德先进个人9人。2、8月,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和部门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实验技能竞赛;12月,校工会与人事处、教务处共同举办了2009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3、积极发挥女工委员会作用。三月,组织了1000多名女教职工参加省总

工会的”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计划”保险;3月为庆祝”三八”节,组织女教职工进行了集体的健身跳大绳比赛;同月,召开了庆”三八”女教职工表彰大会,并在表彰会上邀请专家作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1月,举办了女教职工手工艺品展。

三、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积极为教职工多办实事

1、关心教职工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今年6月,为1800多名教工办理了省教育工会的互助互济保险;今年为200多名教工子女办理了住院及意外伤害保险;全年对病重住院的或去世教职工家属以及在职教职工直系亲属去世进行慰问242人次。2、2009年暑期,校工会组织150多名教职工进行了考察旅游活动。3、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对特别困难的劳动模范和鳏寡孤独教工遗属等近百户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慰问;年底,向我省受灾地区募集捐款111772

元。

4、根据工会财力状况,继续做好部门工会的活动经费划拨工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1、4月,校工会举办了2009年教职工趣味运动会;5月,举办了校教职工女子排球赛;6月,组队参加了安徽省教育系统教职工乒乓球比赛。2、9月,为庆祝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举办了”祖国万岁”合唱比赛;10月,举办了第二十四届师生书画作品展和第六届师生摄影作品展。3、4月,校摄影协会组织摄影创作采风活动;5月,我校教职工合唱团参加了安徽省首届合唱艺术节,并获得银奖;9月,我校教职工合唱团参加了合肥地区高校、附院教职工”歌唱祖国”大合唱比赛并获一等奖。

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1、工会始终坚持自身队伍和工作

效能建设。四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基层工会,在省庆”五一”表彰大会上,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6月,举办了第七次工会教代会理论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两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11月,校工会针对校直机关的效能建设,制定了工会效能建设的实施方案。

2010年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篇7

一、围绕服务这个主题, 进一步使档案工作“进入主战场、服务老百姓”

对前几年坚持服务这个主题, 重点抓民生档案、农村档案、企业档案工作的成果不能估计过高, 要认真总结经验, 克服“差不多”思想, 再接再厉, 继续下功夫抓好档案服务, 尽最大努力缩小档案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1. 要继续抓好涉及民生档案工作, 为“两个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凡是涉及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教育、医疗、诚信、物权、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领域的档案都应列入我们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范围。要与相关部门配合, 尽快使这些涉及民生、利用率又较高的档案数字化。要建立具体的保管利用制度, 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对涉及民生档案可以提前接收进馆, 以整合档案资源, 方便公众查阅利用。

2. 以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档案为重点, 抓好企业档案工作。

要通过培养树立典型、上门指导服务、利用协会和协作组互相促进等方式, 使企业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引导企业档案工作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子。对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档案部门要组成服务小组, 由领导带队, 逐企业地上门服务指导。对企业档案工作做得好的典型, 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 利用媒体给以宣传。

同时, 要做好国有企业档案、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档案、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档案等经济科技领域的档案工作。

3. 采取整乡推进的办法, 抓好乡 (镇) 村两级档案建设。

农村档案既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又是涉及民生的重要档案工作, 而且还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 任务量相当大。各地要学习牡丹江、大庆等地的经验, 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 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业务指导的同志, 都要具体抓好一个乡 (镇) 的档案工作试点, 同时要统一安排好业务指导力量, 由领导带队, 深入到乡 (镇) 村, 逐乡逐村地帮助指导档案工作。要明确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具体责任人, 一般应由乡 (镇) 党委秘书和村会计具体负责。村级暂不具备条件的仍可实行村档乡管。乡 (镇) 级档案一般应统一到档案室集中保管, 以确保安全, 方便利用。

同时, 要继续抓好林权改革、社区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

4. 加强查档、查文、展览、网站和编研利用等“服务窗口”建设, 完善服务设施, 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追求服务效果最大化, 使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共档案馆。

二、围绕发展这个要务, 全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总结“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早做好“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逐年有重点地解决本地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现“以服务促发展, 抓发展保服务”。

1. 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 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通过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重新明确各单位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加强机关档案工作。这项工作要在年底前完成。通过抓民生档案工作, 特别是抓好社区档案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档案, 扩大监管范围, 扩张档案资源。通过借助地方政府发展文化建设的机会, 开展好档案征集活动。对历史档案抢救工作要进行阶段性的成果验收, 对有宣传价值的抢救成果要及时上报, 对抢救费的使用情况在上级验收前可请当地审计部门帮助审计把关。

2. 借助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县级馆建设的东风, 全力抓好馆舍建设。

同时, 要特别注意加强档案馆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堵塞漏洞, 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3.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继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 尽快完成文件级目录数字化任务。

公开现行文件和查阅量较大的党委政府档案, 应开展全文数字化加工, 以方便查阅利用。

4.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依法加强对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

要坚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与法制宣传相结合、与业务指导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行政执法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围绕创新这个动力, 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得悉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同志身患癌症仍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后, 作出重要指示, 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他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自律精神, 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真正像刘义权同志那样“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

调动档案干部工作积极性, 目的是创新档案工作思路和方法,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工作落实。各单位、各岗位应该明确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目标, 一件一件地抓推进, 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任务完成好的, 要给以表扬奖励。完成不好的, 要批评教育, 做到鼓励先进, 奖勤罚懒。对有指导意义的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要及时上报, 积极宣传, 形成一种“以创新促发展”的好氛围。

要大力提倡抓点调研、面对面地指导服务的好作风。每一项重点工作、新的工作, 都应该先行试点, 探索方法, 积累经验, 然后在面上推开。尤其是对农村档案、企业档案等工作, 仅靠开会发文等一般号召是不会有太大效果的, 只有深入实际地具体指导服务才能有成效。

2018年党校工作要点 篇8

通知指出:2008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安全生产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理论、推动工作创新,健全保障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强化两个主体、落实治理责任,突出重点行业、深化整治攻坚,加快源头治本、解决深层问题,加快科技进步、提升保障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务实监管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推动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到2010年实现明显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通知指出2008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是:

一、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健全工作保障体系,构建长效机制;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加强应急救援和事故防范工作;

四、狠抓煤矿安全这个重中之重。深化瓦斯治理攻坚。巩固整顿关闭成果;

五、加强对重点高危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指导。解决突出问题;

六、继续支持配合主管部门,抓住薄弱环节,深化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七、落实“科技兴安”,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安全生产深层问题,提升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上一篇:心酸无奈的说说下一篇:服装厂员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