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公路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8篇)
(二○○六年一月九日)
同志们:
为进一步加强2008年安全、环境与健康工作,事业部今天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刚才,安全环保部总结了去年HSE工作,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安排,**厂长部署了事业部今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作了具体要求,对他们的意见,我都完全同意,并对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安全环保工作再强调五点看法:
一、高度重视HSE工作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是企业的大事。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这个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和安全事故多发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所以,我们搞生产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要看到,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看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统一协调的和谐关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在预防为主上下功夫,避免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和职工人身伤害事故。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环保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不是真正落到实处,落在谁的头上,是检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不扎实的重要标志。去年11月以来,一些地方发生安全事故,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我们必须认真吸取这些教训,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职责明确、措施具体、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我们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肩负多重责任。就安全来讲,有四重责任:一是社会责任。我们是大型企业,地处首都北京,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社会影响极大。所以,我们的职工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社会负责。这就要求我们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一级抓一级。目前,个别干部还存在对安全工作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以对国家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把安全工作真正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二是企业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事业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都要继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把安全措施落实到经营决策中,落实到生产计划中,落实到生产组织中,落实到每个职工的作业过程中。三是家庭责任。在生产活动中,职工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同事,更好地承担起家庭责任。通过职工安全承诺以及职工间的互保、联保等一系列手段,促使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操作标准;自觉进行危害辨识和事故隐患查找等,确保“三不伤害”。四是当前责任。也就是我们当前所处位置上的责任,也可以理解为岗位责任,就是要明确自己在不同岗位时的当前责任。
三、突出安全环保工作重点
安全生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突出工作重点。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要用制度管安全,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应急处理和责任查处。要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条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是继续抓好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已开展半年,要认真总结经验。切实达到国家标准和要求。
三是精心组织好专项整治。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是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一种有效形式。刚才,“一号文”中提到的几项隐患和直接作业环节、动火层面都是需要重点专项整治的项目。
四、抓住基层、强化“三基”工作
今年是公司确立的“精心工作、严细管理年”,这也是事业部2008年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各单位要按照“精心工作、严细管理年”的要求,针对各自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强化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中心在基层、焦点在现场。要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落实地抓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管理等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和工作实际,组织生产时先安排好安全工作,像冬季保温、防冻、防凝,夏季防暑、降温都要提前安排好。通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层队伍建设,整治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通过“重视基层、打牢基础、强化监管”,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争取事业部的HSE工作再上新台阶。
按照工作惯例,我们在每年7月-8月都要召开一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研讨会。根据当前工作需要,按照教育部领导的指示,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各地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成效、经验和做法,为近期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今年的就业工作做准备:分析当前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明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研究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和主要特点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严峻,压力较大。各省和高校的同志们承担了最直接的工作压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回顾2008年度的工作,在全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加大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维护就业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方面通力合作,特别是工作在一线同志们的艰辛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平稳有序,各地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重视,政策更加完善,推动更加有力,一些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各地派遣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毕业生平稳离校。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同志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了努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借这个机会,代表学生司对我们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我们初步总结,认为2008年各地的就业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部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再次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新一届政府履新之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今年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强调,今年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委员刘延东3个月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累计批示1 6次,对做好就业指导,基层就业,教育教学改革,自主创业、贫困生帮扶、实习实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地党委、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工作。辽宁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发九个配套文件,就做好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创业引导计划、加强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等进行全面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批示,还亲自推动出台了九大“新政”,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山西省政府召开就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要求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江苏省启动实施“特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为家庭困难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培训和重点帮扶,通过系列课程重点培养他们的核心就业力,目前已有98%的受助学生落实就业;黑龙江省制订并出台了《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试行)》,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福建、新疆等省积极协调各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为毕业6个月以上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见习服务,使其逐步实现就业:安徽、山东、云南等省出台政策,破除落户政策限制,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积极接收外省优秀毕业生。湖北武汉市出台有力举措鼓励自主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创办企业可享受最高100万元贴息贷款。
2、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一是,在前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就业网络联盟的基础上,开发并启动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毕业生就业网上信息服务全面升级,成为集网络招聘、远程见面、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九大功能为一体,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发挥教育及有关部门行业资源优势,努力为相关组织和个人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个性化的深度就业服务平台。周济部长讲今年就业工作有两大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以4月25日开通并启动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为标志,信息化建设为促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重大作用。各地和高校进一步完善了本地区、本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功能。河南省除了整合各种资源,为毕业生举办就业双选会外,还扩大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联盟,加盟高校将由目前的40所增至60所。二是,教育部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各地、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各地和高校已经普遍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课;吉林、河北、河南、广西等地还加大了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各地和高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切实落实有关部门举办招聘会对高校毕业生免收费用的政策。今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为08届毕业生举办了22场网络招聘活动,共提供岗位近60万个。
3. 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8年,教育部配合中组部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连续5年,每年选聘2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继续组织开展“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与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继续推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各地和学校的就业部门为组织实施好这些计划,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组织招募、政策制定、待遇落实等工作。周部长讲的今年就业工作有两大突破的另一突破,就是到基层就业的突破。以中组部启动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标志,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取得较大进展,各地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势头明显增强。山西省今年招聘村官1万名,规模比去年增加1500人。四川省今年招聘村官1.2万人,是去年的一倍。重庆今年招聘村官4700多名,并规定对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到乡镇机关和行政村的,正式录用为公务员,到乡镇事业单位的正式聘用为事业单位人员,从根本上解决了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期满后的发展问题,解除了后顾之忧。江苏省今年继续选派3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面向全国招聘了1600名应届毕业生到村任职,全部列入乡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广东、辽宁等省从今年开始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由省财政厅拨款,对到本省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毕业生退还大学学费。
4、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地震灾区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汶川地震后,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地震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一部署,全国20个省市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上岗”的原则,在做好本地高校未就业灾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抓紧开展对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未就业毕业生的对口支援工作。据了解,有的地区如重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已经为地震灾区毕业生及时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新疆虽然没有列入对口帮扶灾区的计划,但主动拿出100个就业岗位,帮助灾区毕业生实现就业;北京、山东、山西、广东、辽宁、河南等地还组织开展了发放专项补助、提供实习岗位、组织专场双选等一系列注重实效、富有特色的就业援助活动。有灾区生源的高校对灾区毕业生采取了发放补助金、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和重点推荐等帮扶措施,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但也有一些地区在此方面行动还不明显,希望有关省份积极行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帮扶工作。
5、加强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确保就业安全与稳定
各地和高校针对大型招聘活动安全薄弱环节,以及离校前后敏感时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和稳定放在第一位,全力确保安全稳定。比如,安徽省教育厅成立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指导组,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任组长,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督查、指导。各地确实把“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摆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保证了连续多年毕业生离校的稳定局面。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形势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政府更加重视就业。今年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制度和政策框架体系,建立了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初步疏通了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
三是,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在逐步显现。自2002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累计发出40多个文件,明确了100多项具体政策,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政策措施,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待就业服务、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富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框架体系。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如2006年通过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超过6万人,2007年这一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四是,《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积极促进就业、保护就业的政策更加长效化、法制化。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和诸多困难:
1、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压力进一步加大。
今年以来,我国连续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地震灾害、严重洪涝灾害影响,造成大批企业停产,出现大批失业人员,对全国就业局势带来影响: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完成今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职工安置挤占就业岗位,加剧了对有限“蛋糕”的切分。据原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每年在城镇要求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大约在2400万人。但是,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大约有800万人。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劳动保障部提出的工作目标是“105145”:城镇新增岗位1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就业困难人员确保就业100万,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预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600万,年增幅虽然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降至10%以内,但总量却是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规模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2、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周部长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结构性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即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和增量有限的就业岗位。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状况十分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急需一个突破口,打开新的就业空间。在这种形势下,中央18号文件把下基层的问题提到一个新阶段。但是在下基层问题上,我们面临社会分配制度、社保制度、户籍制度、人才发展环境等很多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的障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初步实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踊跃到基层去服务和就业,但存在的问题是下去后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如何发展,有服务期限的期满后如何安置等等。当前,亟需对如何解决好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问题进行研究,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落实待遇、疏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就业问题,从而实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从高等教育内部看,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不适应社会需要、不同学历层次就业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就业需求冷热不均、有些地区和高校仍然对扩招有较大冲动等问题。
3、就业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一些地方和高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办法不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特别是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在实施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方面,北京、上海,辽宁、江苏、河南等地针对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有些地方对毕业生就业还不够重视,措施还不够有力,政策落实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是,供需信息不对称,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通过网络提供需求信息和就业服务,非常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求职特点,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求职成本,而且能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体系不断升级换代,取得重大突破,但是距离高标准的就业信息服务还有相当距离:一是用人信息不充足,很多信息网拿到的用人信息不仅数量少,且时效性差,二是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现在多数省市和学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是仍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和家长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差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到基层服务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
4、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际石油,粮食等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人民币持续升值,人力资本不断上升,直接影响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减少,拉动就业增长、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面临更大困难。特别是一些新的情况值得关注,如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研究生总体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把握好节奏、调整好结构已是当务之急。当前,绝大多数省区市毕业生已经派遣结束,未落实就业岗位的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存在焦虑、急躁、悲观情绪,安全与稳定需要高度重视。
三、采取切实措施,扎实做好下一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们分析了有利的就业条件,也看到影响就业的诸多不利因素,在全社会就业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就业难将始终是矛盾的主体。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面临新的转型期,从注重外部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转变为注重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服务是我们下一个阶段工作的中心任务。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要发扬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正视困难,发挥有利条件,扎扎实实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去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确定,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广开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力争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工作质量。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细致的就业服务,为今年的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同时,我们考虑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切实把就业安全和稳定摆在第一位,及时排查和处理不稳定因素
今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中央对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稳定问题,各地、各高校务必要把做好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借鉴安徽、河南等省的经验,针对招聘活动安全薄弱环节,以及离校前后敏感时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和稳定放在第一位,确保安全稳定。
2、继续做好灾区毕业生和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整体部署,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上岗”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灾区毕业生顺利就业。特别是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的20个省市,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做好本地高校未就业灾区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本地用人单位提供岗位需求信息,继续开展对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未就业灾区毕业生的对口帮扶工作。力争在9月之前让地震灾区毕业生基本顺利实现就业。
同时,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双困”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各地要强化政府在帮扶“双困”毕业生的责任和工作力度,把“双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的政策体系,力争出台政策实现“保底”就业。高校要落实帮扶具体措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双困”毕业生进行重点指导服务和重点培训推荐,并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
3、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抓紧完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各地和高校要精心实施好积极配合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组织等部门,组织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国家项目,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类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为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落实好涉及教育系统的每一项优惠政策,形成积极的政策导向。要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针对这部分毕业生的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好考研加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出台更为优惠的奖励措施和政策,特别是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持续发展的政策。高校要广泛开展动员、宣传和组织工作,把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信息及时传递给毕业生,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要持续地关心、支持这些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同时认真总结基层项目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4、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丰富网络招聘活动,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努力使网络招聘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开发启动了“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立体化平台”,集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网络招聘等九大功能为一体,整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资源的优势,采用网上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毕业生开展丰富、快捷的就业服务。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按照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的要求,积极参与平台举行的各类网络招聘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丰富和完善就业网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招聘活动,努力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信息网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加大对网络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充分挖掘和开发就业网的丰富功能,积极开展资源共享,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多种服务。
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强化校园市场的主体地位,鼓励建立常设市场,支持区域性、行业性、高校间各类协作市场,鼓励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资源共享,推进建设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各高校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举全校之力,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市场。
5、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国家大力提倡并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今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将促进创业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各地要切实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借鉴辽宁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本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高等学校要始终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加强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训和实习实践活动,通过讲座、演讲、树立创业典型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6、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全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与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有工作职能的明确定位和分工合作,政府部门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谋划,推动促进毕业生就业,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突出指导的职能、服务的职能,在政府部门总体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地毕业生就业需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就业指导培训等工作。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毕业生一定都能创业、都能创业成功,而是在于创业意识的培养。周济部长强调要在创业教育方面争取有重大突破。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进一步落实和巩固就业指导人员、机构、经费“三到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尤其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将于今年启动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各地也要定期组织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就业薄弱学校的人员培训。各地和高校要切实落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强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增强对就业工作的理性思考。要通过各种形式对毕业生开展贯穿全程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当前要着重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着力增强就业指导针对性,对未就业毕业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和“一对一”的重点推荐和重点服务,把对毕业生的政策指导和就业服务做实做细。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之年,是“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开就业渠道,创新机制手段,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努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对于桂林市的旅游工作,不仅仅旅游从业人员高度关注,全国全区也给予高度关注。今天的旅游工作会议,也是桂林市最大的专项工作会议之一。我们经常说,桂林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一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这点看,桂林市的旅游业要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人数上讲,已经看到端倪了。从过去的一年,桂林市在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也实现了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桂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取得新成绩
新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的一年实现了新跨越。无论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收入占GDP比例上,都实现了新跨越。去年自治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我们是218亿元,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入境旅游人数约占二分之一。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桂林旅游无疑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从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角度,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突破。无论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还是观光度假休闲以及农家乐的发展方面;无论是县域旅游,无论是人数、人次,还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阳朔、兴安获得一等奖,龙胜、资源、恭城应该是第二梯队,其他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新成绩。去年,阳朔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业休闲会议也在阳朔召开),兴安乐满地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两个试点,在过去的一年,为全国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在旅游市场、旅游秩序和旅游队伍建设方面,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成绩,为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五是在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最值得肯定的。作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也是重大基地,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去年7月正式动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去年桂林市几大重要的、事关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大活动,自治区都专门派出领导参加。世界旅游城奠基仪式,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参加奠基和揭幕。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高雄等领导亲自参加开幕式。过去的一年,桂林旅游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推进,都因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博览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直接参与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线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导游等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对于过去一年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和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区及旅游先进集体,通过表彰和奖励对旅游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桂林旅游发展,我们尽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突出的问题,大家讲得比较多。在这里,我再简要讲一下。
1、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无论有没有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由此带来资源配置和游客分流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多方竞争的环境下,怎样争取更多客源来桂林旅游,是我们在旅游人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去年实现旅游人数2700多万人次,对于全市总人口只有5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容量已经很大了。今年还提出了旅游人数按照10%的比例增长,实际上,从城市游客容量来看,已经有一定的局限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这么大的游客量的基础上提升旅游的效益和质量,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问题。
2、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在旅游产品结构上还不尽合理。不少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景区,有些老化了,有些设备比较陈旧,服务标准跟不上,这也是我们在旅游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3、我们面临着旅游市场竞争、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开发和老的景点景区老化等问题,创新手段的方式方法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改善和加强。
4、桂林作为最早开放的一批旅游城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旅游市场管理上还需要完善理顺。这也是全国老的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和突破的瓶颈问题。所以,满意度调查都会集中在这些旅游对外开放比较早的、旅游名气很大的城市上,而不是新兴的开发一两年的城市。正是由于我市旅游开放早、旅游发展比较长,我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会更容易发现。事实也证明,我们确实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5、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在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等方面,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旅游产业需求,还是有欠缺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对桂林旅游有新的认识,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深入研究,抢抓旅游发展机遇,更好地发挥优势。只有这样,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桂林旅游业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抢占旅游发展高地在广西率先建成旅游强市。
二、抓住重点,实现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刚才讲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扎实工作,使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既要认真总结,更要坚定信心,抓住重点,使桂林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在新的一年有新突破。关于这一点,我重点讲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别是推动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实现旅游市场管理新突破。
第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此基础上专门下发了通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要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大融合,形成相互繁荣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旅游局的通知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市2008年提出“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把文化工作和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几年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旅游局的通知要求,全国旅游业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项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激发功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外交流的优势。今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通过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旅游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推进,对桂林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的大融合。
在最近召开的文化与旅游结合工作座谈会上,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有些是我们正在做的,有些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大家提出,一是要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打造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引导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二是要加快推进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提升文化旅游企业档次和文化品位;三要深度开发旅游工艺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推广;四要积极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人才。这几个方面是今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这也是桂林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桂林旅游资源有文化、历史、山水、民俗等等,要很好地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升华细化4条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等。旅游发展要评说论道,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旅游产业发展更需要我们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第二,要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工作,去年做了很多努力。关于《总体方案》,国家方面正在论证。从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来看:第一个方面要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出台,第二个方面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不等不靠,按照现在已经制定的政策内容,先行先试。去年,市国土局在积极争取旅游产业用地试点城市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今年我们拿到了试点城市。这个试点城市,对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旅游用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就是不等不靠的一个例子。如果要等到政策都批下来再去做,那就晚了。我们必须借鉴兄弟省、市在旅游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积极争取上级给我市正式批复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今年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快试验区各项工作先行先试上来,不等不靠,加快我们自己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世界旅游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按照“一点三星三区”规划及27个功能区,按照这样一个集旅游发展之大成的规划加快建设。我们相信,在全市共同努力下,世界旅游城的建设将会为桂林市今后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第四个方面,要按照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这一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要切实破解漓江保护与发展难题,保护好桂林旅游这张中国名片。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切实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景区。去年国家旅游局检查了一些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大家看到了,有一些城市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已经摘牌,一些5A级景区已经明令限期整改,包括炒的最厉害的嵩山少林寺景区。去年内部通报的,就是漓江5A级旅游景区。内部通报内容针对几个方面:漓江游览秩序,主要表现在游船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没有达到要求;漓江水域管理,主要是竹筏、河道挖沙及沿岸景观破坏的问题,还存在飞钩挂船的现象;漓江游览码头建设管理标准化方面,还没有达到要求,老化、陈旧,不符合5A景区要求。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对漓江5A景区进行了专项整改。尽管取得一定成效,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去国家旅游局汇报工作,得到国家旅游局认可,但是按照5A景区标准,有些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今年要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要求,按照桂林市打造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下大力气提升旅游市场的秩序和质量。
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涉及漓江景区的市、县(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能及行政资源,明确管理主体,推进漓江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经营等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景区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利不清的问题;二是要全力推动漓江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漓江流域旅游的经营管理力度,调整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理顺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做到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管理规范、奖惩并举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要在确保旅游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漓江沿岸农民走发展旅游致富的问题;三是要健全漓江景区行政执法体制。要按照刘君书记的指示,“码头和游船整改由交通局负责,杜绝河道挖沙由阳朔、雁山两县区政府负责,竹筏问题的解决由阳朔、雁山两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对漓江整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一项一项抓落实,涉及到的各部门和阳朔、雁山两县区必须无条件执行,谁影响5A景区谁负责”。今年,要在继续深入实施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漓江景区旅游秩序管理的力度,力争今年在漓江景区管理秩序和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解放思想,强力推动旅游业取得新发展
1、要以抓项目促进旅游业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做了专门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规划,推动发展,把项目作为载体,抓紧抓好落实。特别是对旅游试验区、世界旅游城、各县区在旅游项目建设上,要加快推进。在投资导向、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源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的推动作用。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品位,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具有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把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成自然景观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专用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对外集散辐射能力。要坚决杜绝资源浪费,今后凡涉及旅游的建设项目,在发改部门立项前应先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自治区旅游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审批属于旅游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使之符合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避免非标准化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确保资源合理利用,规范行业发展。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宁可不开发。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目光高远,绝不能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要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广开项目源,建好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旅游项目。对旅游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选择那些增值性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开发。
2、要以转变方式推动旅游业新发展。全面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首先就要转变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式,老城区以创新为主,新城区以项目建设为主,各县区以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一是要做大做强产业主体。旅游市场主体是旅游业的根本。引导扶持旅游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旅游、餐饮、酒店实行产业集群式、品牌化发展。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旅游业,引导社会资金向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水平、能力、素质,大力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要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温泉康体、文化创意、养生疗养等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智能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开展旅游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把一些景点景区、街区串联打包,在桂林城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使之成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做好旅游活动策划;四是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针对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特性,创新营销手段,全面提升桂林旅游推广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整合全市旅游行业资源、文化资源、外宣资源和新闻资源,全市联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提升桂林旅游的知名度。继续加强“联盟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手段,加强与航空公司、境内外旅游机构的营销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境外桂林旅游大联盟的作用,联手做好桂林旅游营销推广。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提升桂林国际影响力,借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3、要以增强合力推动旅游业新发展。旅游业关联性强、牵涉面广,发展旅游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和特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发改部门要重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拟定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时,优先将旅游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行列,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旅游资金;建规部门在城镇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结合旅游发展,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在环境营造、建筑立面控制等方面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城乡风貌改造要融入旅游元素;国土部门要支持旅游建设用地的使用,重点支持世界旅游城建设用地,同时加大景区土地收储力度,筹措发展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公路建设优先列入规划,抓紧做好重点景区道路立项,加快在建旅游公路建设;金融部门要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信贷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旅游宣传和新闻报道,对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和指导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农业部门要加强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人事、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劳动部门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市、县两级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沟通,与同级部门搞好协调,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全力支持和配合旅游工作。全市上下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扶持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北京
(2008年1月18日)
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全国旅游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的主要任务。
今天,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亲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吴仪副总理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旅游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高度评价了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新阶段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并寄予殷切期望。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吴仪副总理对旅游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全国旅游行业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吴仪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贯彻党的十七
大和即将召开的 结合,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共同召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与国务院东北振兴办共同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旅游业发展,与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工作小组各部门共同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假日旅游持续增长,完成了黄金周旅游组织工作,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推动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举办了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全年安排旅游发展基金项目264项。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2007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
(三)旅游业科学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行业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先后颁布了《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制定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开展了青藏铁路沿线高原特色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峡西岸等区域旅游规划或专项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了长江三峡、丝绸之路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深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开展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试点、中国旅游强县创建试点、白金五星级饭店评定试点、5A级旅游景区创建试点和创建绿色饭店等工作。积极促进旅游就业,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召开了“全国发展旅游促进就业工作会议”。旅游公
共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旅游安全、保险、紧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了旅游安全提示制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加快了“12301”全国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继续开展旅游文明素质提升行动。
(四)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和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全行业开展了以打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通过集中整治,使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些“顽症”得到初步治理。/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开展了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了旅游诚信信息库建设,推动了旅行社责任体系建设。/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进一步推进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推动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务院纠风办联合部署“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活动,并取得扎实成效。/加强了与港澳旅游业界诚信建设的合作,推动内地与港澳旅游市场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加强了与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国际区域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五)旅游交流合作与宣传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国家总体外交部署,进一步开放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目的地,已开放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34个,其中
实施91个。/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便利中国公民旅游团队赴美旅游谅解备忘录,美国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加强了中日、中俄、中美、中韩、中印、中欧、中澳、中非、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举办了 抓住俄罗斯“中国年”、中韩交流年、中印旅游友好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契机,开展了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加大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旅游形象。配合北京奥运,继续实施“奥运-旅游”计划,举办了奥运旅游论坛;配合上海世博会,启动了“世博-旅游”计划,成立了上海世博会旅游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旅游推广工作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
(六)旅游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提前取消了对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全面履行了我国加入WTO有关旅游领域的全部承诺。在CEPA框架下,将在内地设立的港澳资旅行社经营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的范围扩大到泛珠三角9省区。
旅游法制等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法规的修订步伐,并取得明显进展。省级地方旅游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快。旅游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法制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级旅游卫星帐户编制取得重要成果。旅游标准化建设有效开展。中国旅游研究院筹建工作顺利推进。
旅游人才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继续推进导游队伍建设,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完成了 路,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五年来,我们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旅游产业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五年来,我们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开展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旅游业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发展手段,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推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增强公共服务,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机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级旅游部门和全体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服务大局意识、廉政勤政意识明显增强,全国旅游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旅游局,向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旅游行业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是: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旅游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市场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不高;旅游市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出境旅游安全等不可控因素增多;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妥善处置。
二、2008年的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 人数17.7亿人次,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1.2万亿元,增长10%;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0万人。此外,预计出境旅游人数增长10%,将达到4500万人次。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全国旅游战线首要的政治任务。
国家旅游局党组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在“好”字上下功夫,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国旅游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局性任务。各级旅游部门和全国旅游行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加以全面推进。
我们在这里讲的转型升级,就是要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就是要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要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核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以推进集约型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旅游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要在完善和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要通过加大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全行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更多地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要通过提高旅游供给水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个性化旅游服务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旅游消费空间,挖掘旅游消费潜力,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促进旅游产业效益的提升。要推进旅游管理和服务创新,引进和推广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促进旅游业向现代经营管
理模式转变。要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要看到海外客源市场的重要性,也要看到海外旅游投资市场的广阔空间,要在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引导和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之路。要切实抓好旅游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要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加强节能环保监督。
(二)认真总结我国旅游业30年的发展经验,不断推动改革创新。
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过去30年,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30年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旅游业进一步更好更快地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旅游业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增添发展动力;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开拓发展局面。新时期、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是旅游业发展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结合旅
游业的实际,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旅游业30年的发展经验。要把总结经验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推进旅游业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与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形势,加快改革步伐。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旅游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化解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行政分割和地区壁垒。支持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市场主体平等竞争。
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关系。着力转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做好旅游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旅游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充分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加强旅游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引导和培育有实力的大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要进一步推进旅游业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旅游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市场对外开放。引进旅游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利用外资的水平。鼓励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序推进合资旅行社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
游业务。
(三)紧紧抓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机遇,促进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依靠 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左右。在这一阶段中,人们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旅游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明显增长,对相关行业的依托和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更为突出。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发展是 院[2008]1号文件精神,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政策措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促进非农就业、农民增收,使乡村旅游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努力为改善民生服务。
大力推动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推动优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动县域旅游品牌建设,推进特色旅游小城镇发展,推进5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进旅游精品品牌建设。
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发展。认真贯彻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进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环渤海地区、海峡西岸、天津滨海新区、北部湾地区等区域旅游发展。继续推进长江三峡、丝绸之路、香格里拉、青藏铁路沿线等重点旅游线路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推动城市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推进都市旅游发展,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旅游扶贫富民工程”,支持一批旅游规划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支持一批旅游人才培训项目。召开全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现场会。进一步加强区域旅游国际合作。
(五)加强宣传推广,推进旅游对外和对台港澳工作。国家旅游局将2008年确定为“中国奥运旅游年”,并提出“北京奥运、相约中国”的宣传主题。我们要牢牢把握奥运契机,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促进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市场细分化、渠道体系化和活动区域化。认真做好奥运旅游宣传推广工作,配合奥组委和北京市做好奥运期间接待服务工作。继续实施 “世博-旅游”计划,充分发挥海外旅游推广站的作用,积极开展世博旅游推广活动,举办上海世博旅游论坛。推进政府与企业联合促销,推动旅游产品推广与旅游形象宣传有机统一。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大力推进多语种中国旅游资讯网的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网络营销平台。
按照国家总体外交部署,继续加强中美、中俄、中日、中韩、中印、中欧、中澳、中非、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举办“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部长会议”,组织参加 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继续推进与台湾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务实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办好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对“零负团费”、虚假广告、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现象,坚决予以整治,决不姑息,务必取得实效,务必使旅游市场秩序不断好转。同时,要在治本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信用等级,推进旅游诚信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活动。继续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理性消费。建立健全诚信旅游合作机制,促进形成规范有序的国际区域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旅游质量管理。要认真贯彻全国质量会议精神,加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和监督,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建立旅游服务质量发布制度。进一步做好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要坚持公益性,突出服务性。要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加快“12301”全国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政务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中国旅游综合信息库建设。要积极推进旅游卫星帐户编制工作,建立完善国家和有条件的省级旅游卫星帐户体系。
建立并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推动目的地安全标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三大市场的旅游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制定《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旅游保险体系建设,完善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实施全国旅行社责任险统保,推进旅游保险险种和理赔机制不断完善。
认真做好假日旅游工作。今年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实施带薪休假的 推进旅游人才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进一步整合旅游教育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扩大旅游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入开展职业培训。加快培养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着力抓好导游队伍和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支持,实施西部人才培养助学工程,做好 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自觉地把旅游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决纠正旅游行业中存在的损害旅游者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行风建设。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制度。要进一步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切实加强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各级旅游部门建设成为清正廉洁、高效务实的行政机关。
同志们:
金牛辞岁,玉虎报春,又到一年辞旧迎新之际。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公路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交通运输、公路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和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XX成绩,部署XX年工作。动员全市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振奋精神,固本攻坚、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以迎接第三次全国公路大检查为新的发展契机,强化公路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公路交通新的超越发展。
下面,根据局党委讨论意见,由我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XX年工作回顾
XX年,对于全市公路交通发展来说,不论是在政策环境方面,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都是发生深刻变化,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政策、费税改革的正式实施以及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等,使我们在抢抓机遇与破解难题上面临双重考验。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正确领导下,我们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全面加强行业队伍建设为保障,危中寻机,克难攻坚,超常规推进各项工作,公路建养管收全面发展,行业和谐稳定,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荣 誉称号。回顾XX,全市公路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抢抓机遇,项目争取走在全省前列。
XX年,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背景下,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开展项目争取工作。先后参与了三峡库区后续发展交通专项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专项规划、长江经济带交通专项规划以及三峡物流中心交通规划等多个层面的规划编制工作,一大批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之中,为**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项目争取工作中,我们成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配合市交通局以一级公路建设为重点,拟定了XX—XX年全市8个重点规划建设项目:318国道万城桥至云池一级公路、小溪塔至鸦鹊岭一级公路、当阳至枝江一级公路、**主城区至沪蓉高速黄花互通接线一级公路、**市太平溪至XX高速公路、香溪长江大桥、汉宜路伍家岗至鸦鹊岭一级公路、318国道江南段路面改造等。围绕这8个项目,市局着力推进工可报告编制、报批及相关要件准备等前期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目前,318国道万城桥至云池一级公路、小溪塔至鸦鹊岭一级公路、**至黄花一级公路已获省发改委工可批复。香溪长江大桥列入三峡库区后续发展规划,为项目上马奠定了规划基础。项目争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负重前行,公路建设快速高效推进。
XX年,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全市普通公路建设仍完成投资19.78亿元,为目标任务的111.13%,较XX年增长35%。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和巨大的建设压力,市局三管齐下,确保了公路建设的快速、安全、有序推进。一抓工程项目管理。在工可、设计、招投标、交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程序转换,切实加强基建程序控制。二抓质量、安全监控。认真落实工程四制,完善三级质保体系,充分发挥业主在协调、设计、地勘、施工、监理等单位中的核心作用。三抓项目进度督办。8月召开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督办会,3月、6月先后在长阳、秭归两次召开农村公路推进会。同时,我们还采取现场巡检、定期通报、严格计量支付等方式,强化主体责任,加快建设进度。
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全面推进了公路网络的提等升级。年内宜华、陆渔和长阳龙舟坪接线路等三条一级路完成投资近14亿元,实现了一级公路从建设起步到快速推进的阶段转换;保兴、宜巴、沙渔三条干线路网建设完成改造里程102公里,XX年全市国省干线将基本实现二级化;农村公路建设提速发展,全年硬化里程3260公里,提前一年实现了全市村村通沥青的目标。重点工程北风垭隧道建设经过艰苦努力,实现了年内贯通的既定目标;宋左段连接线路基基本成形;枝江南河大桥竣工通车。另外,我们还完成了一大批县乡道改造和省际出口及断头路建设,对推动区域公路联网和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安全畅通,公路养护生态环保成亮点。
XX年全市公路养护工作着力构建更加畅通、环保、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成效明显。一是公路大中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年155公里的大中修里程为“十一五”前三年的总和,对改善列养道路的路容路况路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列养公路桥梁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列养公路桥梁全部建立了“一桥一卡”数据库,明确了对应养护管理责任人,进一步加大了在役桥梁安全运行的监控力度。在此基础上,以黄柏河大桥维修加固为代表的一批桥梁整治工程迅速推进,有力确保了桥梁运行安全。三是养护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增强。在黄柏河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宜巴路岩崩以及沪渝高速不畅,大量重型车辆堵塞318国道等突发情况面前,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行动快捷,措施得当,处置有力,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群众好评。四是养护机械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XX年全市公路系统共投资近5000万元购置各类养护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养护队伍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和施工能力,推动了养护质量的提升。五是养护科技创新取得新发展,当阳的“稀土改性沥青低温冷补材料研究”科研项目获省发改委“研究成果创新二等奖”和市政府“技术发明三等奖”;长阳的老路改造利用科研项目在降低建设成本、防止生态破坏、推动科学发展上作用明显。
规范执法,路政管理彰显服务品牌。
XX年全市路政管理共出动巡查人员0.93万人次,巡查车5300车次,拆除违章建筑0.4万平方米,制止新的违章建筑0.46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0.84万平方米,拆除非交通标志400余块,取缔路边非法加水洗车站点14处,依法查处路政案件1200起。检测车辆60万辆次,卸载1.1万吨。在管理、执法过程中,我们坚持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贯穿到全年工作之中,收到了管理力度强化和执法形象优化的双赢效果。一是以“严格路政程序、规范治超行为”为重点,加强“路政执法服务品牌”建设,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一条龙服务以及服务流程再造,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社会反响良好。二是以深入推进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为重点,构建立体治超体系。治超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家法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全市治理超限超载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政府的治超主体责任,对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细化,“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治超模式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市车辆严重超限超载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货车超限超载率下降到8%以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公路路产路权得到有效维护。三是以贴近群众为重点,努力扩大公路法规影响力。开展了“3.15”和“12.4”法制宣传活动,在当阳市两河镇、兴山 县高阳镇等地开展了“法律宣传进万户,文明服务创和谐”的送法下乡活动。活动采取展板宣传、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社会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深受社会群众欢迎。
以人为本,平稳和谐完成费收改革。
XX年,随着国家燃油税改革的实施,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省内二级公路收费。从5月1日起,**9个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站停止收费。撤站以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方针,将500多名原费收人员的转岗安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认真开展转岗过渡培训的同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实施,依法办事、分类安置,精心组织、平稳推进的要求,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和督察小组,精心制定转岗安置方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协助支持,深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严格公开公平公正的转岗原则,始终坚持规范操作、接受监督,经过深入细致的动员布置、考试考核、公开公示和录用分流,提前完成转岗安置工作,实现了“转岗不下岗,人人有去向,不增加社会就业压力”的预定目标。不仅在全省第一个完成费收人员的转岗安置任务,受到省局高度评价,在全省公路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同时也有力维护了行业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了全市公路系统的和谐稳定。
XX年,面临费收环境的改变,费收职工还表现出高度的大局意识,爱岗敬业,团结和谐,完成通行费征收3433万 元,完成过渡费670万元。其中保留的花林寺收费站完成费收750万元,圆满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服务发展,行业管理高效有力。
一是抓筹资、促发展,资金调度显成效。面对资金难题,我们千方百计加强资金筹措,在全面完成公路通行费和过渡费征收任务的同时,完成了6000万元到期贷款再融资;签订了18亿元贷款框架协议,甚至采取了在市直交通系统内进行拆借的超常规方式,保证了公路建养资金的基本供给。同时我们一方面落实专职人员,按季度及时申报省补资金,全年省补资金到达5.025亿元。另一方面从财务、审计、费收、工程、计划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在各县市区段配合下,历时半年之久,认真开展还贷二级公路债务和依托收费站实行统贷统还的其他公路债务的清理、归纳和锁定工作,锁定债务33亿元。积极开展内审工作,全年完成审计项目38个,审计总金额6.2亿元,查出违纪资金142.87万元,促进完善各类规章制度127条,最大限度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抓细节、保稳定,安全管理加力度。XX年全市公路系统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面加强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专项检查,强化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同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积极参加市交通局组织的 危化品运输安全演练、水上突击搜救演练,承办隧道施工关门塌方管道逃生应急救援演练,完善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了全市公路系统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是抓机关,促行业,社会形象有提升。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对市局机关各项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办事流程进行增补、修改和完善;在局机关、全系统强化“首问负责制”和“督办落实制”,全面提升行业执行力;全市公路系统牢固树立“维稳工作无小事”意识,积极化解行业矛盾纠纷,对内强管理,稳人心,对外抓宣传,创环境。XX年全年回复来信来访及网上咨询投诉171件,答复市人大政协代表建议提案14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回复,化解了矛盾,服务了社会,提升了行业形象。
拓展市场,局直企业焕发活力。
XX年,局直企业紧紧围绕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后勤服务这一广阔市场,抓生产、抓经营、抓管理、抓技术、抓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宏发路桥公司全年承接货币工程量2.42亿元,完成工程产值1.74亿元,积年欠账得到逐步化解,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通世达公司大力推行成本“十五法则”,建立完善八种现代销售模式,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公司年销售量达3万吨,实现 利润3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交通规划设计院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合作、搞好后期服务,努力提高项目设计水平、服务质量,完成产值1337.4万元,较XX年增长64%。虹源监理公司大力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探索激励管理模式,以诚信拓市场、以服务创品牌,全年监理合同金额达1883万元,在竞争激烈的监理市场站稳了脚跟,树立了形象。
求真务实,学习实践活动成发展新动力。
XX年市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公路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总体目标,紧密联系行业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工作,群众测评满意率为100%。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营造全员参与的学习实践氛围;从推动解放思想入手,破解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自我分析检查入手,明确立足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从推动整改落实入手,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先后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大调研、发展建议大征集以及划定责任大整改等活动。通过学习实践,全局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增强,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配套完善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舆论氛围得到进 一步改善。各县市区公路段、局直各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也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活动,积极谋求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堵防并举,廉政建设三大体系监管有力。
XX年全市公路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手抓教育,围绕公路行业改革发展大局,深化“廉政公路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各项要求、实施政风行风整改“回头看”、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广泛开展“读书思廉”和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公务用车监管,行业反腐倡廉的氛围更加浓厚。突出抓监管,着力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特别是针对项目招投标、工程管理、设计变更、行政审批、资金拨付等腐败易发的八个重要环节,提出“八个百分之百”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对扩大廉政监管防范,加大廉政监管力度,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北风垭隧道在工程建设中,项目指挥部与五峰县纪检监察部门联手,着力构建和强化路检共建的廉政预警预防机制,对创造廉政工程、优质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被省交通厅在全省交通系统进行推广。
文化先行,文明创建丰富多彩卓有成效。
XX年,全市公路系统文明创建工作以凝聚行业发展力量、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树立行业发展 形象为抓手,有力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五型机关”、“省级文明路”、“六型窗口”、“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认真贯彻体现了科学协调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加大行业宣传力度,有效扩大了行业影响力,增强了行业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三是普遍开展“十佳标兵”、“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选树了江大权等一批先进人物,开拓了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四是全面加强公路文化建设,丰富基层文化活动载体和内容,增强了公路职工以路为业、以路为荣的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XX年,工会、共青团、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离退休干部服务等工作也积极围绕全局中心开展创建活动,为维护行业改革稳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和省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扣全年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全体公路干部职工、各项目部参建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过去的一年,虽然公路各项目标任务都得到了较为圆满的完成,但是也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行业发展 压力大。主要体现在费改税后资金压力大。二级公路收费站撤销后,国省干线交通量大幅上升,养护压力大。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依然严重,治超压力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行业应急反应体系需要完善,行业保安全保稳定压力大。二是行业作风不扎实。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领导和职工思想不解放,精神不振奋,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措施不到位,对上级要求和目标责任不能有效贯彻落实,行业执行力不够。三是行业基础管理不精细。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在工作中缺乏调研和论证,简单决策、随意决策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要求,管理浮于表面和形式化。四是行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段在“十一五”以来的建养发展中,因为各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
二、XX年工作安排
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结账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也是省交通厅确定的“固本超越年”。对于**公路交通的发展来说,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用六个“更”字来概括。一是**着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努力走在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的战略目标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二是今年将迎来第三次全国公路大检查,对**“十一五”以来的公路交通发展将进行全面检阅,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载体。三是近几年**公路建养投资持续快速增长,XX年不仅“十一五” 规划要全面完成,同时又有一批新的项目上马开工,行业建设任务更重,管理压力更大。四是费税改革以后,公路交通发展新的融资政策仍未明朗,原有债务尚未化解,行业发展隐藏着更高的风险。五是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矛盾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许许多多的利益交织面前,行业维稳工作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六是经历“提速创优年”、“质量效益年”、“服务创新年”、“改革攻坚年”后,我们的制度体系逐步健立,行业管理更加规范,队伍、设备建设不断加强,团结氛围更加浓厚,为 XX年以及“十二五”的**公路交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强劲的人才、物质储备,对于进一步加速**公路交通发展,我们有更强的信心。
指导思想:
XX年全市公路系统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交通厅“固本超越年”的要求,以迎国检为主线,固本攻坚,确保“十一五”规划结硬账;加强干线路网建设、养护和管理,筑牢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强化行业管理,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积极化解行业改革发展中沉淀的各种矛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先导作用,着力强化行业的服务保障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谐发展能力,为**公路交通 事业强基固本,推动新的超越发展。
主要目标:
——计划投资:完成公路建养投资18.5亿元,其中一、二级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1.96亿元,危桥改造完成投资0.7亿元,安保工程完成投资0.29亿元,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9亿元。
——工程建设:新建项目11个,续建项目37个。其中完成一级公路路基123公里、路面50公里,二级公路路基219公里,路面251公里,县乡道改造46.5公里,省际出口及断头路129.4公里。
——公路养护:完成公路大修190公里,中修73.2公里;完成危桥加固28座2104延米,安保工程258.8公里;完成公路绿化60公里。国检路况达标,养护管理满足规范要求。
——农村公路:建设通村沥青路1243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渡改桥任务。
——费收路政:完成公路通行费收入700万元、过渡费收入670万元。完成全市9个超限检测站建设、3个集镇过境路段整治;规范公路执法行为,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全市公路超限运输率控制在6%以内,基本实现全市境内无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杜绝公路“三乱”行为。
——质量安全: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建设质量合 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完工项目交验率100%。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党风廉政及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每一个基层单位都有党的组织;县级以上文明单位覆盖率100%,建成一批有影响的文明示范窗口、公路文化建设示范集体;市局机关创建成“五型机关”,确保市、区两级文明单位创建成功;行业无腐败案件发生。
为了确保XX年“固本超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实现“十一五”收尾结帐的硬性要求,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提升四种能力。
积极构建畅通高效的道路交通网络,着力强化公路服务保障能力。
1、全力攻坚抓建设。重点围绕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县乡公路三级网络进行布局织网,推动无缝对接、高效联网。一是全力推进一级公路建设,积极打造“快速公路主网”。对今年准备开工的三条一级路要抢时间,争主动,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318国道万城桥至云池一级公路在2月底以前开工,小鸦一级公路在6月底以前开工,宜黄一级公路在10月底以前开工。对续建的三条一级路要科学组织,精心谋划,确保宜华一级路、长阳连接线全面建成通车,陆渔一级路路基工程全部完工,进入路面施工阶段。二是要全力推进二级公路改造,积极打造“高等级干线公路网”。今年“十 一五”规划内项目必须在年底以前结硬帐。宜巴、保兴、沙渔三条干线路网建设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千方设百计,完成改造任务,实现“十一五”国省干线二级化的预定目标。三是要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网”。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发挥行业的指导、协调和督导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建养管水平,切实让农民兄弟走XX质量的沥青路或水泥路。
2、抢前争先抓养护。要把迎国检作为重中之重,以此为契机,带动养护管理水平和路容路貌路况的全面提升,争创优异成绩,展示**公路窗口形象。一是推动管理创新。今年是省局确定的“养护质量年”,省市局将围绕迎国检开展“双创双优”竞赛活动,为了争创优异成绩,市局决定对XX年省管大中修项目预留1%资金作为奖惩基金,将国检项目在各县市区公路段目标考核中的权重比例进行增加。而且各县市区迎国检的考评情况还将与下的计划安排挂钩。各县市区段要加强领导,迅速组建迎检组织机构,对照交通运输部国检评分标准,缺什么补什么,明确责任,加大落实力度,高质量做好迎检各项工作。二是推动理念创新。各县市区要切实强化公路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认真分析本辖区内公路管养的重点和难点,加大日常性预防养护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实现养护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转型和养护投入产出的比值最大化。三是 推动能力创新。围绕263.2公里公路大中修任务,切实加强养护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一线职工养护生产技能;加大养护机械设备配置力度,推动养护站场建设上规模、上水平,不断增强养护施工能力。四是推动体系创新。进一步加强养护应急体系建设,依托公路信息网络组建应急指挥中心,依托县市区段组建应急保障中心,依托养护站场组建应急救援中心,全面提高行业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学习先进市州经验,探索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32个养护站年内实现与市局联网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国省道大中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列养线路安全通行有保障。
3、重点突出抓治超。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有效遏制住超限运输对公路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破坏作用。一是要认真抓好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转岗到治超岗位的工作人员,要从业务、政治、纪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使其迅速掌握公路法律法规,熟悉治超业务知识。今年“十一”以前,组织一次全市路政治超人员大会操活动。二是要认真抓好治超网点建设。完成所有固定检测站建设和部级检测站全省联网的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使其早日投入运行。三是加大信息化治超力度和联合执法力度。将治超网络系统与全省公路治超信息网络和全市交警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联网对接,实现信息横向、纵向资源共享,推动联合执法。四是认真抓好规范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纪律,规范执法程序,严禁以罚代卸、以罚代赔和乱执法、粗暴执法等现象。五是要抓好公路法制法规宣传工作。通过强有力的舆论攻势,切实营造出爱路护路、合法营运的公路交通环境。六是要进一步抓好路政巡查、案件查处和行政审批等日常性执法工作。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切实树立起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路政品牌形象。
积极构建科学协调的配套支撑体系,着力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着眼长远重规划。公路发展,规划先行。“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公路交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路交通要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抢抓历史性机遇,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道路交通现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以打造“结构合理、通畅成网、安全环保、路况舒适、路貌美化”的现代公路交通运输网为目标,认真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谋篇布局。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实现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旅游公路整体协调发展,公路交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由初步适应向总体适应转变,把**初步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中心。
2、千方百计抓项目。公路交通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支 撑,有项目就有资金,有项目就有后劲。抓项目也就是抓发展。XX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的争取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抓好项目的储备工作。各级领导都要对本地区公路交通现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发展要通盘考虑,超前谋划,在机遇来临时不错失机遇。二是要具有良好的项目意识。要把握形势,紧盯国家、省市的政策变化,瞄准未来公路交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项目争取工作。三是要抓好项目落实工作。强调计划严肃性,严格资金跟着项目走、拨付跟着进度走,强化资金监控。加大项目检查考核力度,对项目建设重视不够、进度滞后、措施不力的单位,在评先表彰、计划安排等方面进行有效调控。
3、多措并举融资金。XX年全市公路系统的资金紧张状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一是要根据国家燃油税改革以后的实际情况,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进行汇报,一方面尽力争取省局调整养护资金,提高投资标准,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注入。二是要继续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尽力争取09年签订的贷款框架协议能够落到实处。三是要积极探索社会、企业融资的新路子,扩宽融资渠道。四是要进一步抓好通行费、过渡费征收和超限运输治理赔补偿费的收取工作,严格收支两条线。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养建资金的监管力度,在计划安排、计量支付、财务 审计等方面强化管理和调度工作,做好科学理财、制度理财。
4、不拘一格聚人才。人才始终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在行业人才聚集方面,一是要从人才的引进上着手。要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改变职工的知识、学历结构。二是要从人才的培养上着手。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更加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三是要从人才的使用上着手。适时开展岗位竞聘和人才交流活动,让有能力、有责任心的青年职工迅速走上管理岗位。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市局拟设立“杰出贡献奖”,在年底对“十一五”以来为全市公路交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重奖,通过典型带动,增强行业职工以路为业的责任心和归属感。五是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积极筹建**市公路学会,建立局管专家人才库,为开展技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积极构建改革创新的运转机制,着力提高行业科学发展能力。
1、夯实基础强管理。一是着力推动领导干部强化提高“五种能力”。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强化提高整体驾驭能力;吃透两头,集中智慧,强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明确目标,统揽全局,强化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提高素质,健全机制,强化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规范执法,高效服务,强化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积极推进高效管理“三种方式”。即加强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快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力度,加快信息的掌握、流转和利用速度。加强人性化管理,牢树“以人为本”的核心指导思想,对内充分考虑职工的求知、求美、求乐需求,对外强调服务群众的中心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规范化管理,以迎国检为契机,在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对原有制度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促进高效运转。三是突出行业管理的“三个重点”。即突出队伍管理重点,强化学风、作风建设。坚持抓机关舞龙头,抓基层谋长远,提高执行能力,营造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环境。突出项目管理重点,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载体,强化程序意识,改进施工工艺,完善质量巡查制度,规范建养市场,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突出资金管理重点,进一步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加强资金流转过程控制,提高使用效率。
2、围绕“两型”兴科技。要始终坚持“科技兴路”的指导思想,切实体现科学技术在公路交通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一是要强化创新意识。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公路的发展方向,积极关注公路科技前沿的各种动态,结合**公路交通的实际状况,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活动,发挥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服务生产的基础作用。今年市局将着手创建一个 “两型公路示范区”,各县市区要分别创建一条“两型公路示范路”,并在“十二五”期间向全市推广延伸。二是要完善创新体系。要积极运用**公路学会这一平台和载体,形成以局直单位、县市区公路段等基层单位为创新主体、以科技项目为创新载体、以学术研讨交流带动科技创新的立体化科技创新网络,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氛围的形成。
3、理顺体制促改革。始终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根据国家XX年燃油税改革以后行业管理体制、筹融资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积极思考探索应变措施。二是局直企业要进一步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树立企业市场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加快改制改革进程。
积极构建稳定团结的行业氛围,着力增强行业和谐发展能力。
1、围绕发展抓党建。XX年全市公路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在重点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一线、工区以及养护、治超、收费站场全面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要将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与行业效能和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切实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 脑,用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湖北交通“固本超越、六位一体”党建工作法,全市公路系统要创建一个基层组织建设典范,各县市区段都要分别培树一个基层站点建设样板。
2、强化监督抓廉政。纵向回顾公路系统腐败案件的发生,显现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在廉政监督方面,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高警惕,切实增强搞好自律、他律、互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要稳定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解决好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要深化纠风治乱,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廉政责任制,抓好源头防腐各项工作。二是要针对关键环节,在资金周转、项目运转和权力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并存互补作用,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通过查处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警示作用,肃清发展环境。
3、力求“三活”创文明。要立足于“和谐公路”建设这一主题,着眼于提高行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着重于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是在创建形式上求活。要积极广泛的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即年内创建一条文明路、一个文明窗口、一个五星级公路管理站、一个公路文化建设示 范单位、树立一位本系统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形成创建工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社会积极互动的创建模式和创建网络。二是在创建内容上求活。XX年我们将在全市公路系统组织开展**公路精神大讨论活动,深入挖掘行业文明创建的深刻内涵,推动行业文明理念的提升,指导创建活动的开展。三是在创建方法上求活。要将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由机关向基层延伸,向管理、服务对象延伸,由行业向社会延伸,同时要将行业文明创建与地方文明创建进行紧密结合,积极扩大行业文明创建的社会影响力。
4、突出重点抓安全。一是要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突出“安全管理,重在防控”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理预案的完善,强调细节管理,强化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二是要重点抓好工程建设安全、养护施工安全和渡口运营安全,切实落实好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工作,始终保持安全、可控的良好状态。三是要及时处理化解行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对内部矛盾加强梳理和疏导,对外部矛盾加强沟通和协调,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社会和职工的理解、支持,创造安全和谐的内外发展环境。
同志们,XX年工作思路已经明确,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落实。让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固本超越年”的目标要求,以奋发 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全市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固本攻坚迎国检,服务保障强基础,使**公路交通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超越发展!
刘
庆
强
(2008年8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座谈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我局效能建设情况,分析形势和问题,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稳步推进,我局效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年多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全局干部职工以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深化认识,加大力度,效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在2007年度省直单位效能建设考核中,我局名列第43位,比2006年前进了24位。
一是加大了组织领导力度。局党组始终把效能建设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工程,连续2年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与业务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调整充实了局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局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各处室、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把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全局形成了职责明确、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是加大了学习教育力度。始终把加强学习教育放在效能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课报告制度,举办了处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组织开展了作风教育月活动,收看了警示教育录像,参加了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知识测试,7名厅级干部和52名处级干部撰写了作风教育心得体会。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效能建设深入开展。
三是加大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开展了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进一步简化程序,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量下放。今年上半年,报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又实施了建设项目环评同级审批制度,原由省局审批的项目将有一半左右下放到市、县审批,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审批速度。此外,我们还在省直机关较早实行了12个扩权试点县享受省辖市环保管理权限的改革,今年上半年又扩大到30个县。这些做法,不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深受市县政府和企业的欢迎。与此同时,加强了政务中心环保窗口建设,调整了首席代表,完善了相关制度,窗口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有所提高。
四是加大了制度建设力度。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核心环节,一方面狠抓制度的清理与完善,对不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的制度及时废止。共废止了8项,修订了6项,正在新建22项。另一方面狠抓制度的落实,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做到令行禁止,努力使制度成为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五是加大了依法行政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全面实行了环境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按照环保部“六项禁令”、“六个不准”的要求,严格规范执法人员行政行为,坚持重证据、重事实、重程序,努力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省局共受理群众环境投诉1061件,办结率达98%,切实维护了公众的环境权益。
六是加大了反腐倡廉建设力度。结合环保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员干部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等反腐倡廉制度,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加强对行政审批、财务管理、排污收费、行政处罚、项目验收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防范权力运行中的违纪问题,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惩治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回顾过去一年以来的效能建设,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考核中的排名有较大的前移,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自满起来,松懈下来。必须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必须看到在部分干部职工身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认识上,目前还存在三种倾向:一是被动应付思想。认为效能建设是上面要我搞,不得不搞,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消极畏难思想。认为效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成因复杂,不是我们这个层面能够解决的。三是盲目乐观思想。认为效能建设抓了两年,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了。这些模糊认识是十分有害的,是制约效能建设深入推进的最大思想障碍,必须切实加以克服。在工作上,部分同志三种意识还不够强。一是对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给环保部门提出的更高要求,缺乏足够的大局意识。二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和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的期望,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三是对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三多三少”。一是被动适应、完成规定动作的多,主动创新、做好自选动作的少。二是一般性号召、部署的多,结合环保实际,突出部门特色的少。三是立足于眼前治标的多,着眼于长远治本的少。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常态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把效能建设的重点放在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放在完成我局的各项重点工作上来,放在切实解决涉及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问题上来。进一步把大家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和凝聚到推进污染减排、加强环境监管、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奋力崛起上来。
二、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我局效能建设的新局面
今年下半年,中央将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战略部署,也是深入推进效能建设的重要契机。我局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以提高干部素质为核心,以优化政务环境为重点,以制度建设和创新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污染减排、建设生态安徽、促进加快崛起提供坚强保证。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领效能建设。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重要举措,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好服务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关系,在发展的同时,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既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又要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把效能建设置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进程之中,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效能建设,以效能建设的成效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
二是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促进效能建设。制度建设是效能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效能建设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重要保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正在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这既是我们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契机,又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进一步促进机关效能的提升和作风的改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制定谁清理、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完善,该坚持的坚持,该修订的修订,该新建的新建。全面完成省局22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并汇编成册。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检查督促,把制度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三是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深化效能建设。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新的部署。明确提出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强调,要在加快转变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上动真格;要着力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深化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坚持服务至上,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层和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效能建设成果的根本标准,不断改进服务,切实做到“说话让基层和群众相信,办事让基层和群众放心,服务让基层和群众满意”。当前的重点要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上下功夫,在强化服务上做文章。按照于法有据、于民便捷、效率最高的原则,进一步简政放权,能下放的权力坚决下放到位,坚决执行环评同级审批制度,不截留、不打折。认真落实30个扩权试点县(市)环境保护管理权限的规定,加大指导与督查力度,保证“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更好地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把环保工作的重心,由行政审批,向事前指导和事后监管延伸,不断提高参与宏观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政务中心窗口建设,按照王三运省长近日在省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首席代表制,建立长期稳定的首席代表及窗口工作人员选派轮换、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窗口工作日制度,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受理、分办、送达和归档等环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要认真做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时发布环境信息,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以环保工作成效检验效能建设成果。效能建设是手段和过程,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必须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抓效能就是为了促进工作,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效能。要把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落实到环保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要以污染减排为主线,加强对减排项目的调度、督查与核查,确保实现全省主要污染物COD、SO2分别较上年减排2.5%和1%的目标;以加强淮河、巢湖流域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实施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促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以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为手段,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增量;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切实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夯实环境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五是以创新为动力提升效能建设水平。效能建设重在坚持,贵在创新。随着工作的推进,老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越是向纵深推进,直面的矛盾和问题就越深刻,需要我们不断地攻坚克难,常抓常新。下一步我们既要注重全面覆盖、整体推进,又要注重大胆探索、突出创新。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要是法律上没有禁止的,符合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的,只要能够促进环保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什么机制好就用什么,怎么合适就怎么做。其次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触动部门和个人利益,该管的事要管到底,该放的权要放到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再次要完善机制,围绕激发活力和规范行为,逐步建立起适应环保工作特点的权力运行机制、工作责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六是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夯实效能建设的基础。效能建设的核心是人,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要把队伍建设作为效能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自我加压,消除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力倡导忠于职守、科学严谨、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环保精神。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以基层和群众的利益为重,坚持公道正派,办事公开。要着力解决干部职工能力建设上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效能建设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结合起来。要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组中心组和机关日常学习制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等,举办各类培训班和讲座,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环保部、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通过开展每人每月读一本书、每个处室(单位)每年完成一篇调研报告等行之有效的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硬、效率高的环保队伍,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效能建设既要真抓实干,也要注重舆论宣传和引导,各处室、各单位要注意及时总结效能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局效能办要对好的做法和经验予以宣传和推广,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谋效能、事事比效能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效能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一、在过去的两年里采暖散热器行业又取得新的进展
行业发展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很令人鼓舞和欣慰。
一是部分企业特别是铸铁散热器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快技术创新,引进先进铸造设备与技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采用前处理设备和防污、防尘设备,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比较有效的防治了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二是按照中央关于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部署,全行业在已建立的佛罗伦萨“中国新型采暖散热器研发基地”的基础上,近一两年来宁波宁兴金海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新型散热器———压铸铝散热器研发基地”、郑州佛瑞德散热器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新型散热器———铜管对流散热器研发基地”、河北圣春散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铸铁散热器研发基地”,在推动行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三是宁波宁兴金海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开发了K001A压铸铝制柱型散热器、天津华琛散热器有限公司开发了钢制方管柱式散热器和钢制椭圆管柱型散热器、旺达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了高压柱铝散热器、北京德瑞高科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塑料柱型散热器、山东高密邦泰散热器有限公司开发了钢铝压铸复合柱翼形散热器,都作为行业的新产品通过了建设部的科技成果评估,使我们行业在新产品开发研制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四是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品牌战略中,我们的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把培育品牌、珍惜品牌、保护品牌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企业还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大力弘扬企业文化;树立科学的发展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发展的实力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在行业取得这几个方面新的发展和突破的过程中,我们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继续坚持服务企业的宗旨,做了积极的有效的工作。一是根据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及时提出了行业发展要坚持“创新、品牌、文化、和谐”的方针,强调要以“创新谋发展,品牌聚实力,文化树形象,和谐促共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业发展思路。二是召开专门会议,以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加强行业自律,加快自主创新,促进行业和谐发展的节能减排专题研讨会,推进行业节能减排。三是两次召开采暖散热器行业综合工艺技术发展论坛,对散热器的生产工艺技术、焊接、涂料工艺、产品结构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交流;为推动铜管对流散热器突破传统的外型,连续举办两届铜管对流散热器外型设计大赛。四是委员会与新浪网等网站邀请一批企业总经理、营销经理座客访谈,与网友交流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先后借助《中国建设报》、《中国工业报》、《中国质量报》等报刊、网站对行业名牌产品跟踪报导,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推广名优产品,抵制伪劣产品;组织“采暖中国走近名企”的系列宣传活动,挖掘企业文化,弘扬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的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五是积极倡导“和谐促共赢”的行业发展新理念,推动一批优秀企业相互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企业间的参观考察,打破技术封锁,传递技术,共同“把脉”、“会诊”,建立无障碍沟通,打造共赢多赢的行业发展新局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又竞争又和谐有特色的新型企业关系。六是继续举办国际采暖暨通风、空调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扩大名优产品的影响,把优质产品推荐给广大用户。七是在促进压铸铝合金散热器的发展,组织压铸铝合金散热器行业标准研讨会,并承担《压铸铝散热器》、《散热器外表面涂装》行业标准的编制。
从近两年来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看,我们行业的发展是着眼于全国经济的大局,积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以创新的思维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文化建设,展现出今后发展的良好势头。委员会的工作服务意识强,富有创意,给人以新鲜感。为此,我代表协会向全行业的同志表示祝贺!
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为我们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始终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有些领域、有些环节问题更加突出。一是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不高,我国一些重要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却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高,污染严重。我国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废水排放量和单位工业产值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要高出多倍;三是经济管理不善,生产规模小,设备和工艺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四是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和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必然导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度不断增加,经济运行绷得过紧,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约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不认真加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就难以保持,可持续发展就难以推进。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经彻底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早在制订“九五”计划时,中央就提出了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会,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针。必须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扎扎实实地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温家宝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中央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重大战略”、“根本途径”、“关键”的高度,说明这个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按照中央的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实施“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如解决“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品等等,有的力度很大,已经见到了明显的成效。如科技创新,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在过去的基础以及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大,国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2007年完成的《中国科技实力研究报告》,对我国五年来的科技发展状况作出结论是:“确实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认为我国科技发展能力在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近两年,除航天科技外,在计算机、数控机床、电力设备、民用飞机、特种钢材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再如国家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已经下达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关停小火电1300万千瓦,分别淘汰水泥、钢、铁、电解铝、铁合金、小机焦、电石、平板玻璃、造纸等落后产能5000万吨、600万吨、1400万吨、15万吨、80万吨、1500万吨、50万吨、600万箱、106万吨,继续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同时,还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修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将焦炭、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项目由备案改为核准。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取消和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退税,并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国家还将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列为一个地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目标,还对省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
前面,我们讲这么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迫切性、重大战略任务,其目的是要请大家对国家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任务引起高度的重视,以此来检查、认识我们的行业,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问题突不突出,如果有如何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大事来对待。按照粗放型经济的一些特点,如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增长代价过高、生产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等来衡量我们的行业,应该说有问题,而且还很突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铸铁散热器在市场上占有率前几年在48%左右,份额不小,但目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生产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粗放型的,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工人工作条件太差,如果到这些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看一看,感受就会更深。其二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轻型散热器,优势很强,但由于水质问题寿命过短,长此下去,势必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当前,我们行业如同其它行业一样都面临不少的问题,如市场问题、品牌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等等,但这两个问题更为突出,更带有关健性、全局性,在国家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战略的形势下,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已经不能继续下去了。
三、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必须抓住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
轻型散热器防腐、铸铁散热器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这是制约、影响我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是行业全体同仁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下决心加以解决,把行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于轻型散热器防腐问题。轻型散热器是个好东西,材质、功能、体重、外观都独具优势,在国外大量使用,在国内用户视为新产品倍受欢迎。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管网水质不达标,腐蚀问题严重,直接导致寿命期太短。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的轻型散热器使用了30-40年还没问题,而我国有的厂家把产品销售到一些重要公共建筑设施,安装七、八年就担心漏水的问题。我们协会散热器委员会制订“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设订使用寿命目标为15年。就是达到了15年,与国外比,在30-40年内我们消耗的散热器是人家的一至两倍,也就是说生产散热器的能源资源消耗是人家的一至两倍。产品的寿命期短是巨大的浪费。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同志今年3月12日在《中国建设报》上发表《对基本建设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与思考》一文中讲:由于规划等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大拆大建之风有越刮越烈之势,建筑平均寿命只有27-29年,有些仅仅使用几年或十几年的建筑就被拆掉了”。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讲:“中国建国以来建造的许多住宅远远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拆除,平均寿命不足30年”,“中国可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费国”。我们应该看到轻型散热器的寿命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我们不能再争创一个全球最大的浪费国。解决轻型散热器防腐关键在解决水质,这是毋庸质疑的。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动作,有的实施力度还不小,但客观上解决水质的问题难度也很大。从全国看,生活用水的供需矛盾还很突出,有的居民饮用水的水质还没完全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彻底解决锅炉水质达标难度不小。现在大力推进采暖分户计量,这是采暖节能的一个重要抓手,安装的热能计量表要求水质也必须达标,这样可以促进供热水质达标。但从近两年的情况看,都感到动作缓慢,成果不明显,其原因是情况太复杂。近10年新建的房屋比较好解决,90年代及90年代以前建的房屋有些供热管道不是每户进一个管道,然后通到各个房间,而是从上至下穿管,一家有多少房间就有多少根管子,如要分户计量,不可能在进户门处装一个计量表,而是有多少个房间要装多少个计量表。在这种老式户内管道的状况下,一家要装这么多分户计量表成本效益如何?如果改造管道,工程之大,能不能办得到?而这类房屋占房屋总量的比例很大,因此,目前分户计量进展缓慢,这是必然的。解决防腐的问题根本出路在解决水质,但解决水质是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我们经过努力,能突破部分散热器自身的防腐,就可能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应该在材质上、工艺上、加工质量上和防腐材料上下功夫,进行攻关、加以突破,现在看我们已经有了苗头,有了希望。如我们有的企业已研制推出利用不锈钢管、铜管等材料做内衬的钢制、铝制轻型散热器,比较好的起到了防腐的作用,既不影响散热功能,成本又没太大提升,这可能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和突破。应该承认攻克防腐技术是个很大的难题,但如果我们哪个企业下决心攻一攻,集中精兵强将,一年二年或三年五年,也不一定就攻不下来,若一但攻下来,对全行业发展就是一大贡献,对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将是十分丰厚的。十几年前,我国建筑幕墙用的结构胶基本都是进口的,美国道康宁等国外产品一统天下,价格很高,我们国内的广州白云、杭州之江、郑州中原、成都硅宝四大胶厂敢于拼搏,加大科研力度,经过十年左右的较量,现在国产结构胶已占领国内市场的70%以上。今年5月1日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被誉为“世界第一桥”,一是它在海上长达36公里,在世界上是最长的,二是它的设计寿命在海上100年也是最长的。让这座钢铁大桥能横卧大海百年,关键之一是大桥的防腐所用的高性能防腐材料。最终,夺标的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起家的民营企业山东德瑞防腐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过十几年潜心钻研配方,反复试验上万次,终于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最佳配方比和制作技术,关键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性能和寿命大大优于普通产品。他们在杭州湾大桥招投标中击败了所有对手,并先后独立中标春晓油田、青岛东海大桥、西气东输等工程,目前五成产品出口美国、日本(今年4月24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他们的这一消息)。从以上两个例子看,铸铁散热器防腐技术问题不是不可攻克,关键在于我们有实力的企业想不想碰一碰这个难题,敢不敢攻坚啃硬,是否把立足点放在科技创新上。
关于铸铁散热器问题。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建了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现在都面临着改造提升的问题,国家已经对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作出了部署。目前,铸铁散热器的生产从总体上还属于传统的落后的制造业,个别的企业装备技术还是几十年前的水平,产品仍很落后。现在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很大,但目前把目标集中在小火电、水泥、钢、铁、电解铝、铁合金、小机焦等行业“两资一高”严重的部分产品的生产上。铸铁散热器生产规模小,在“两资一高”方面在外界影响还不大,现在还没被列入,但事实上它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范围,听说有的地方有些铸铁散热器厂已经关闭不少了。但尽管问题如此突出,我们不是没有出路,也不是没有希望,出路、希望不是关闭,而是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对它进行改造提升,向精品化、轻型化方向发展。河北圣春散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就为我们行业破解这一难题做了带路人、排头兵、开创了改造提升铸铁散热器传统工艺的先河,很令人鼓舞,也很令人欣慰。他们几年前的生产状况就是典型的落后的传统制造加工企业,与我们行业的一些企业的生产状况相差无几。但他们对问题认识得早,危机意识强,破解难题的魄力大,下决心改造落后,转变发展方式。投入了1300万资金,自行研制成功了自动化铸造流水线,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对铸造过程的混砂、型砂传输、气压造型、轨道传输、液压推动、清砂等各个工艺进行了全面的自动化改造,首创了一箱九模造型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产品性能大大提高,清除了散热器片表面粘砂现象,内腔粘砂全部清理,提高了外表光滑度和内腔清洁度,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提高;浇铸烟气回收率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了砂尘、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大大改善了工人工作条件;单片节约焦炭0.24公斤,比改造前节约了20%,减少了焦炭消耗;日产量达到1万片,比改造前提高4倍以上,用工人数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河北圣春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造传统的落后生产工艺,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不仅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完全可以办到;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而且非常有利于企业自身利益。河北圣春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对于传统的铸铁散热器生产,用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在我们行业就是抓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的关键,就是转入科学发展的轨迹,就是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圣春的实践,还给我们铸铁散热器生产企业展示了出路,展示了希望,只要抓住转变发展方式,下决心作改造提升的大文章,传统的铸铁散热器就可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就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就会健康持续发展。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推进河北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完成艰巨繁重的任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近几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一问题更是反复强调、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河北改革发展的实际,联系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这是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技术水平低、效益差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突出面临既要保增长、渡难关,又要调结构、上水平、提效益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尤其需要我们以高效能的服务和良好的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抓好工作部署的落实。一段时间以来,有些问题,开发商、企业和基层群众反映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烈,例如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效能低、服务差,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河北要发展、要抓机遇、要振兴,必须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提高服务水平,下大决心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办理一个房地产项目手续,在有的省只需要不超过10天时间,而在河北则要用一年多甚至三年时间,盖166枚公章,涉及94项收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地方巧立名目、滥设收费项目,甚至在公共场所节日摆花、树木打药、垃圾站建设等,都让企业硬性交费,连办结婚登记不送礼就拖延;尤其是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少数公务员,依仗职权吃拿卡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更多的投资者落户河北呢?怎么能让现有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呢?怎么能让直接创造财富的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呢?前些年,我省先后有妙士、雪驰等一些知名企业迁往他省,这中间虽然有企业发展战略上的考虑,但投资环境欠佳也是一条重要原因。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青山绿水的硬环境、风清气正的软环境,为实现河北八面来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第二,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越是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的时候,越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越要深入扎实地做好惠民生、谋民利、聚民心、促民和的工作。现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主要的是少数干部作风不好造成的。一些地方的民风和社会风气,也与当地机关和干部的作风有着直接关系。据省信访局分析,在去年500多批次赴省集体上访中,因干部作风问题引发的近200批,占到了总量的近40%。集中表现为:制定政策没有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漠视群众利益;办事不公开、处事不公正,甚至以权谋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心。由于部分干部作风不好,许多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少小问题拖来拖去成了“老大难”,有些一般性的矛盾被人为地激化。近年来,国内有的地方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一些无直接利益诉求的人参与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人民群众对当地有的干部有意见。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河北又处于一个特殊区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第三,这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河北干部队伍主体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是有大情大义、能打硬仗的。我省有大批的优秀干部,他们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尤其是在县、乡和困难地区工作的领导干部。去年,我们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和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在少数干部中,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甚至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有的缺乏宗旨意识且权欲重,以官为本、官僚主义,缺失民本思想和责任,出了问题捂着、盖着、瞒着,以致酿成重大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给河北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去年发生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李家洼煤矿特大矿难瞒报事件,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有的不讲标准效率低下,惰性十足、得过且过,上级反复强调、多次部署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见不到明显成效。比如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农村新民居建设等,为什么基础条件相当的地方,工作进展却差距很大,说到底是决心大小、要求高低的问题。有的不守规矩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尤其是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任务十分紧迫的情况下,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仍然夜郎自大、工作消极,把投资者拒之门外。有的光有“唱功”没有“做功”,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没有真招,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甚至搞假大空、玩数字游戏。一些地方公布的GDP总量不小、上报的招商引资数额很大,但却看不到实际工作中的亮点,群众生活和城乡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就很值得我们深思。影响更为恶劣的是,少数机关干部无视工作纪律,竟然在上班时间擅离职守、打牌赌博、上网打游戏、炒股等,这样的干部怎么能让群众满意和信服。我们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要切实纠正这些不正之风,使全省广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新的更大转变。
二、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必须动真格,努力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加强作风建设,主要任务是打造一支“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改革创新,就是要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始终做到锐意进取,勇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的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能碌碌无为地守摊子、保位子,几年下来面貌未改、江山依旧。真才实学,就是要有真本领干事业、凭能力和实绩求进步,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加快学习掌握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本领,尤其是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决不能占着稀缺的岗位资源干不成事、办不好事。求真务实,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政绩观,重实际、重实效、重结果,一门心思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不要过多地讲这样那样的战略构想,而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每年集中精力办成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公正廉洁,就是要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品行端正、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操守,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十六个字,应当成为新时期河北干部队伍素质和形象的集中体现。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富民强省。活动中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切实把握好“五个新”的目标,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有新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有新提高,服务创新创业、促进科学发展的环境有新优化,拒绝理由、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有新改进,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富民强省的实践有新业绩。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努力在“两转变、一完善”上真正见到实效,即:促进机关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一些干部的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完善干部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实际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部思想教育。一些干部作风不好,从根子上讲是思想出了问题。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抓好党的宗旨观念、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今年上半年,要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李家洼特大矿难瞒报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各机关单位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深刻教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真正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前一阶段,石家庄市开展了“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举一反三思考,使干部思想受到很大触动,收到了初步的效果。要继续从多方面深入做好工作,在实践中检验教育成果,尽快消除三鹿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官为本还是以民为本,是衡量一个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标尺。以官为本,是帝王制封建意识的糟粕,表现为把当官作为最高追求,眼睛只盯着职务的升迁,心中总想着个人的利益,对群众的疾苦漠然视之,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人民利益。以民为本,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组织上给你一个领导位子,就应拼命的工作。我们必须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教育引导干部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民本位思想,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问题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人民群众和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他们搞好服务是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天职。但现在一些机关单位风气不正,别说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了,就是办正常的业务事项,经常遇到的也是冷面孔、冷板凳,需要走后门、托关系、凭面子来疏通。以这样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对待群众和企业,不仅说明作风上有问题,而且说明品行上也有问题。狠刹这种不正之风,关键是建章立制、加强约束,有效规范施政行为。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省委提出要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即: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具体规定,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操作流程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奖惩措施明确,切实把公务人员的履职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过去有些制度制订得很好,但为什么没有见到成效,核心问题就是落实不到位,甚至有的为了应付,搞形式、糊弄人。比如,一些地方为简化办事程序,建起了政务服务大厅,但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实际上是“前店后厂”,具体办事还得三番五次地跑单位,凭空又增加了一道手续。这样华而不实的做法,怎么能提高效率、方便基层、方便群众!各地各单位在建立和完善制度的同时,要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有章不循、有据不依的要严肃查处,决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机关和干部作风转变的根本性举措。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远没有到位,一些单位仍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牢牢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放,没有真正实现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有的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该管的也管、不该批的也批、不该收的费也收,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障碍。今年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用硬措施,以项目审批为突破口,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体操作中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必须动大手术、做大整顿,组织专门力量逐项进行复查复审,确保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效果,使经营者、投资者切身感到今非昔比的显著变化。各部门尤其是审批事项比较集中的单位,要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折不扣地贯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清理和削减工作,对那些以各种理由,迟迟拖着不办、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坚持从顶层设计抓起,对现有的文件规定进行认真梳理,确需保留的要调整和合并,其余的一律取消,从根本上解决审批环节过多、收费名目过滥、行政效能低下的问题。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一些直属机关开展干部竞争上岗试点,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德才兼备、作风好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彻底改变论资排辈、混资历、拉关系升迁的现象。要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避免在一个职位上任职过长,可能滋生惰性和腐败行为。
(四)注重在实际工作中锤炼良好作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践。由于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我们在推动发展、富民强省的实践中,全省上下的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一致。可以说,目前河北正处在最能干事、最能干成事的大好时期。我们要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激励人、锻炼人,引导各级干部把思想集中到贯彻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上来。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多交任务、多压担子,锤炼作风、经受考验。唐山市选派后备干部,负责重点项目代办和跑办工作,邯郸市选派后备干部,到信访和重点项目办等部门挂职锻炼,并对他们进行跟踪考核,不仅有利于促进工作落实,而且有利于干部成长进步,这种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对确定的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程项目,要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完成好的表彰奖励,干不成的及时换人。我们就是要在解决复杂矛盾、完成具体任务中锻炼干部、检验干部、选用干部,用句通俗话说,要么压成才,要么压下台。各地各单位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作为在实践中培育良好作风的载体。一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解决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二要为“三农”服务,组织专门力量、调配各种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为民生服务,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四要为项目服务,在审批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优质高效的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五)加大对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践表明,只有把干部的施政行为置于监督之下,才能有效防止各种不正之风。要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主要标准,检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评判干部作风好坏。今年下半年,要采取上下左右评议、定量打分评议的方式,精心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评议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活动。近年来,其他省份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比如江苏省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组织各界群众代表,对省直机关履职情况、干部作风状况进行打分评议,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成效。我们要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干部机制,并将评议结果运用到任用和奖惩工作中。对评议和考核处在末位的,一年给予警示,两年待岗培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干部作风情况的检查,把问责重点放在不作为、乱作为上,对存在问题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经教育不改的要作出严肃处理,典型事例要公开曝光。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各地要抓重点、抓典型,动真的、来实的。谁阻挡了河北事业发展,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过不去,我们就让他过不去,调整他的位置、摘去他的“帽子”。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亲自抓、作表率,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是省委着眼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务求有震动、有突破、见实效。
要周密安排部署。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整改提高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保持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第二、第三批单位,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之一,全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有些环节和步骤可以结合起来、一并进行。要紧紧围绕当前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经济发展困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目标。
要坚持领导带头。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要求广大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基层做到的,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这里我代表省四大班子表个态,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每个班子成员都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切实抓好本地、本单位的作风建设,尤其是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更要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对干部屡出问题、歪风邪气盛行、群众意见很大的地方和单位,既要严肃查处违纪干部,又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要加强组织推动。为开展好这次活动,省委决定抽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督导组,深入各市和省直部门进行督导。各督导组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座谈汇报和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进展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总结好的经验,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好活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搞好综合协调,加强工作调度和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等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从多方面深入做好工作,形成推进作风建设的合力。要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曝光反面典型、抨击歪风,为开展好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营造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要实施分类指导。坚持重在教育提高干部、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重在推动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的总体要求与部署,在严格标准的同时,根据干部岗位职责不同、工作任务不同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方案,确定相应的内容和形式,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使活动更加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干部实际。要引导各单位立足于推动工作,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注意防止走过场,杜绝形式主义。
【在2008年公路工作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5-24
2021年X局长在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07
在2011年四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1
在2014年全县教育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07-23
2024年公路收费站工作总结11-08
2024年交通局公路养护科工作总结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