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精选9篇)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1

11月13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赵天云伙同董成要、董永征(二人均已判刑)窜至漯上公路华陂镇华陂村南一公路上,将禹州市的一辆货车拦住,并对司乘人员石××、王××进行殴打,当场抢走现金70元及一盒许昌牌香烟。

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告人赵天云的供述,同案犯董成要、董永征的供述,被害人王××、石××的陈述,证人许××、许××、侯××的证言等证据予以证实。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赵天云伙同他人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人民币70元,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构成了抢劫罪,请求依法判处。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2

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当今,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日益多样化, 使我们难以掌握。我们有必要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主体进行区分, 进而根据他们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而对其分别适用不同的责任归责原则, 追究侵权行为人应有的法律责任。如果不作区分的对所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都以相同的归责原则确定它们应承担的责任, 那么不是不能很好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就是对侵权行为人要求过于苛刻, 这不利于我们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为了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我们有必要区分侵权人的种类, 而如果区分不同种类的侵权人序正义在法律体系中, 便是诉讼正义或者程序正义。这种划分依据的标准是立法和执法。实体正义即实体权利义务在立法上进行分配的正义, 相当于立法正义。与实体正义相对应的便是法律程序正义, 即诉讼正义、程序正义, 是指执法阶段或者法律适用的正义。比如说关于平等的问题, 法律程序正义是所谓“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而实质正义就是所谓的“法律上一律平等”。而后再对他们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分别适用不同的责任归责原则, 那么不但能够更好地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 而且不同的侵权人也会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

二、如何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主体进行划分

(一) 直接侵权人和间接侵权人

只有《著作权法》在第46、47条中根据是否承担公法责任对侵权行为作了分类, 而《专利法》和《商标法》都没有对侵权行为进行分类。学者们借鉴国外理论和立法例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这即为传统的划分方法, 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划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相应的侵权人也就被划分为直接侵权人与间接侵权人。但也有的观点认为, 凡侵权均为直接侵权, 无间接侵权之理, 我国侵权行为法理论界一般也不承认“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分类法。笔者认为, 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分类有其合理性, 而且较充分地反映了侵权人的行为如何作用于指向的对象。一般情况下, 间接侵权以直接侵权的发生为前提条件, 没有直接侵权行为发生, 就不存在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指无违法阻却事由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授权行使法律明文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专有权的行为, 该行为直接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此侵权人即为直接侵权人。那么, 所谓间接侵权, 指的是侵权行为并未直接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而是为该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或者造成了直接侵权行为的扩大, 行为人自觉或不直接地参与了侵权行为从而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此侵权人也就为间接侵权人。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 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二) 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

我们知道知识产权本身的范围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知识产权的侵权形态也是处于动态之中的, 因此笔者认为, 如果以侵权发生的时间先后作为划分知识产权行为的标准, 将更容易明确和把握知识产权侵权人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即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分为一次侵权与二次侵权, 进而侵权人也就被划分为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所谓第一侵权人指的是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先的行为人, 其行为直接导致了侵犯知识产权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具体表现为制造商等, 具体到法条当中如《专利法实施细则》中第85条规定的“制造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中的制造者、《著作权法》中第47条规定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制作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中的出版商和制作者皆为第一侵权人, 他们发生的侵权行为在先, 没有他们的侵权行为就不存在第二侵权人的侵权。而第二侵权人是指以第一侵权人的行为为依托, 在其行为的基础上实施了辅助或导致侵权行为发生的行为人, 主要表现为销售商和善意使用人等, 具体到法条当中如《商标法》第52条所规定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85条中所规定的“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中的销售者皆为第二侵权人。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的划分方法是以侵权发生的时间前后作为标准的, 这明显不同于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划分方法。

三、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的意义

我们提出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的划分方法是对侵犯知识产权主体的另外一种以时间为标准的划分方式, 但这并不否定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划分方法, 而旨在提出一种新的观点, 以使其更为完善。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相比较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划分方法, 不仅沿袭了传统分类方法的优点, 如侵权人作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客体还是表现为直接与间接的不同, 同时更为注重突出了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发生的先后次序, 明确了是两个侵权人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而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却容易造成是同一侵权人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因此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的划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更为深入直观的了解侵权行为发生的先后以及侵权主体的特点。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的意义。

(一)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

立法决定着司法和执法, 因此完善立法是达到司法与执法的最佳的前提, 而对于知识产权法来说, 知识产权属于一人对万人的权利, 因此必须考虑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 如果试图以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来确定各个知识产权的各项权能是否构成侵权, 对所有侵权人适用同一种责任归责原则, 这无法起到保护知识产权的效果, 不能有力的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因此我们应首先完善立法中的侵权人分类, 然后对他们分别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在此基础上以确保司法和执法的有序进行。

(二) 从司法的角度来看

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 这有助于法院在有立法依据的基础上对他们分别适用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 恰当的追究他们各自的责任。如果不作区分的对所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都以相同的归责原则确定它们应承担的责任, 那么不是不能很好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就是对侵权行为人要求过于严谨, 这不利于我们恰当的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更不利于完善我们的法律体制。而如果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 而后对他们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分别适用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归责原则, 不但能更好地维护权利人应有的合法权益, 而且不同的侵权人也会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在司法上, 区分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 能够从理论上给法官一个清楚的自由裁量的标准, 这样更便于法官作出合理的判决。

(三) 从法律责任角度来看

我国新刑法在“侵犯知识产权罪”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章节中, 规定了侵犯商标权、侵犯专利权、侵犯商业秘密权、侵犯商誉权等各项犯罪行为, 其罪名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领域。作为侵犯知识产权的制造商等第一侵权人, 由于他们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主体的利益, 且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影响了社会公众创造的积极性, 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后果, 应承担刑事责任, 如《专利法》第58条所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 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 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第二侵权人包含了销售商与善意使用人, 他们的侵权行为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一般没有第一侵权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度大, 因此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而只承担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结语

综上, 将侵犯知识产权的主体按照侵权行为发生时间的先后划分为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 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划分方法, 而并非是替代直接侵权人与间接侵权人的划分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第一侵权人与第二侵权人的划分, 更加明确侵权行为发生的先后, 从而对不同的侵权主体适用不同的责任归责原则, 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摘要:由于知识产权具有不同于物权的无形性、地域性等特征, 因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相比较物权被他人侵犯的可能性就更大, 侵权行为人也就更为广泛, 不容易确定。本文试图从另外一个视角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主体重新进行划分, 这不仅使我们更容易对知识产权的侵权主体进行界定, 从而更好的明确对不同的侵权人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同时在立法、司法、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3

今年3月和6月,我妻子高芬的父母相继去世,二老有一套价值90余万元的住房,应当由她与她弟弟二人共同继承。这期间,我们俩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在办理离婚手续时,我要求对她应当继承的遗产部分作为夫妻共有财产予以分割,可她却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分割。请问,妻子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应得财产的权利?

黑龙江刘国明

刘国明先生:

我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尽管你妻子高芬接受与放弃继承权会影响到你作为配偶所取得的夫妻共同财产的份额,但是,因为继承权是继承人依特定的人身关系所具有的一项独立权利,该继承权应由你妻子高芬自己独立行使、处分,无须征得他人的同意或许可。继承人无论处于何种想法放弃继承权,都是她个人独有的一项权利,不受他人的干涉。又因为作为高芬配偶的你,没有继承对方父母遗产的权利,也就不享有对此财产的请求权。既然你没有请求权,那么,对方放弃继承权就不能构成对另一方权益的侵害。所以,你妻子高芬放弃继承其父母的房产,并没有侵犯你的财产权利,对此,你无权干涉。

当然,如果你们离婚后,你发现高芬继承了她应得的继承份额,你可以随时要求分割她所继承的财产。因为《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只要高芬的父母去世时你们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其婚姻依然处于存续期间,至于何时她与其弟弟分割、继承遗产,都不影响你要求分割她所继承的份额。

离婚后发现前夫有私生子可否要求损害赔偿

5年前,我与丈夫陈先生离婚。我怀疑他有外遇,但因没有充分证据而未向他主张过错赔偿。最近,经朋友帮助,我获知陈先生与她人有情人关系并生有一子,小孩现在已经7岁。请问,像我遇到的这种情况,可否要求陈先生给予我过错损害赔偿?

浙江沈亚莉

沈亚莉女士:

如果你确有证据证明在你们婚姻存续期间,你前夫有婚外情并生有子女,你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尽管你当初与陈先生离婚,与他的不忠行为有关,但这种不忠行为并非是《婚姻法》中所规定的(法律上)的“过错赔偿情形”。你若提出过错损害赔偿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依据,但你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因为我国《婚姻法》对婚姻过错做出极为严格的条件限制,其具体条件见《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其中,“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陈先生不忠行为是导致你们双方离婚的直接原因,你完全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因为陈先生的不道德行为侵犯了你人身权中的人格权、身份权,进而,也使你的人格尊严、名誉权、配偶权以及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对此你可与陈先生协商,若不成,可依法起诉。

虽然此事已过5年,但并来过诉讼时效。因为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之日算起”。

解除“入赘”婚姻后能否改变子女姓氏

我和前妻玉珏经人介绍认识。恋爱期间,玉珏的父亲跟我说,因为家中没有男丁,希望我入赘到他家,婚生子女也随他家姓。当时,我觉得只要两人感情好,入不入赘都无所谓,所以便同意了他的要求。交往半年后,我便入赘到玉珏家,做了上门女婿。婚后,玉珏生下一个男孩,按照当时的约定,随玉珏姓陈。孩子出生后,家里开销明显加大,之前对我百依百顺的玉珏开始埋怨我不会赚钱,她的父母也对我冷嘲热讽,我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去年5月,我和玉珏通过诉讼离婚,法院判决儿子由我抚养。现在我想改变儿子的姓氏,让他随我姓,不知道有什么法律依据没有?

四川杨国军

杨国军先生:

你可以和前妻协商解决,但不能擅自更改儿子的姓氏。

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由此可见,在孩子姓氏问题上,父和母享有平等的权利。子女到底跟谁姓,法律没有做出硬性规定,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子随父姓只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习俗,而并非来自法律的规定。子女的姓氏一经登记确定,就表明是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约定的结果,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均不得随意改变,日后若要变更子女的姓氏,则必须双方再次协商一致。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分别指出:对单方面决定改变子女姓名的当事人,应当说服其恢复子女原来姓名;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抚养费;对拒不给付子女抚育费的,人民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从上述司法解释可以看出,父或母单方擅自变更子女姓氏的做法是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的。

当然,孩子成年后,可以自行决定跟谁姓。法律依据在于:《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因为目前你的孩子尚小,所以只能由父母决定姓氏,如果他长大后愿意跟你姓,则可自行按规定进行变更。

租期届满我能要求出租人补偿装修费吗

2006年我租赁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临街住房开办美容院,签订租赁合同后我投入了10万多元进行装修。今年9月,租赁期满,出租人要我腾房,而我要求他适当补偿装修费用未被同意。现在我已腾出该房,还想将出租人起诉到法院。请问:在租赁合同未作约定的情况下,租期届满,我能要求出租人补偿装修费吗?

成都蒋美蓉

蒋美蓉读者:

你的想法可以理解,现实中不少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届满时都希望出租人能弥补自己的部分装修损失。因此,为了减少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对这类问题专门作出了司法解释。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租赁期间届满时,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补偿附合裝饰装修费用的,不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该《解释》在依照租赁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行业惯例、交易习惯的基础上,认为承租人的附合装饰装修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摊销完毕,为此规定在双方当事人无约定情形下,出租人无需补偿。按照这一规定,合同履行期间已经摊销的装饰装修费用,不应列入合同解除的损失范围。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4

据“中国宁波网”报道宁波海关昨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来,宁波海关共查获输往美国、欧盟的侵权案件107批次,同比增长174%,查扣各类侵权货物约513万件,同比增长5%,案值达1600余万元,同比增长211%,涉及LV、GUCCI、ADIDAS、三环、蝴蝶等国内外知名品牌159个。

昨天,宁波海关还特别发布了年度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十大典型案件。这些案件具体如下:

1.福州烨熠贸易有限公司出口假冒“COGLATE”等商标化妆品案:2010年11月3日,福州烨熠贸易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女式针织起绒毛衫,目的国为伊朗。然而经查验,却发现货物实际为面霜、牙膏、丰乳霜、睫毛膏等产品,而且全部假冒“CHANEL”、Colgate”、“DOVE”等国际品牌,涉案货值约20万元。

2.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出口假冒“UNIWAX”商标权全棉印花布案:2010年10月26日,该印染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全棉印花布,目的国为贝宁。经查验,发现该批货物中有假冒“UNIWAX”商标的全棉印花布,数量为230箱126187米,价值约97万人民币。宁波海关当场予以查处。

3.深圳市广峰茂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假冒“CLINIQUE及C图形”等商标化妆品案:2010年10月23日,深圳市广峰茂进出口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防盗链。经查验,发现该批货物中其实有大量的假冒“CLINIQUE”、“BVLGARI宝格丽”、“CHANEL香奈儿(图形)”、“LV”等多个国际知名商标的化妆品、手表、包等商品,货物共案值约62万人民币。

4.浙江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假冒“Camry”商标电子秤案:去年12月15日,浙江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电子秤。经查验,发现该批货物中有“CAMRY”商标的电子秤2097箱7686台,价值56.5万元。经商标权利人确认,以上货物侵犯了其商标权。

5.昆山婉娟宏达贸易有限公司出口假冒“COACH”等商标皮包、运动鞋案:去年10月19日,昆山婉娟宏达贸易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溜冰鞋。经查验却发现该批货物中有假冒的“COACH”“GUCCI”、“LV”等箱包,总案值约49.65万人民币。6.诸暨市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假冒“TH带菱形框”商标权柴油机配件案:去年12月25日,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柴油机配件,而查验发现,该批货物中的“TH带菱形框”商标完全是假冒的。海关人员当场将这批共938箱86666套的柴油机配件查扣,并依法处理。

7.安徽某有限公司出口假冒“HENGST”等商标车用滤清器案:2011年3月4日,安徽某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车用滤清器。经查验,发现该批货物中有“FLEETGUARD”商标的车用滤清器1221箱12634个、“HENGST”商标的车用滤清器503箱4019个,价值47万人民币。经商标权利人确认,以上货物侵犯了其商标权。目前,该案由宁波海关法规处调查处理中。

8.宁波玛珂威尔服饰有限公司出口假冒“BALMAIN”商标西服案:今年2月26日,该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100%羊毛制男式西服套装、84%羊毛16%马海毛制男式西服套装。经查验,发现货物中有假冒侵权的“BALMAIN”商标的西服上衣和西服套装,案值达54万元。案件当即被查处。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5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0〕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

商品专项行动方案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侵犯知识产 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和领域还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妨害企业竞争力和创新积极性,也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 象。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经国务院同意,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全国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 商品专项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重点

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国内外重点关注的侵犯知识产权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 行为的高压态势;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加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全面提高各地区、各部门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开展专项行动要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以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以及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为重点内容,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 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整治地区,以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整治领域,以图书、音像、软 件、大宗出口商品、汽车配件、手机、药品、种子等为重点查处产品,遏制规模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大力净化市场环境。

二、工作任务和分工

(一)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

新闻出版(版权)、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企业的监管,严厉查 处非法印刷复制和非法加印、出售标识标签等印刷品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印刷经营许可证。取缔无证照经营地下印刷复制窝点。工业和信息化、新闻出版(版 权)、商务部门要加大对新出厂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监督力度。质检、工业和信

息化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生 产,依法查处以假充真、冒用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的行为,依法查处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行为。农业部门要强化从种子生产源头治理侵 权假冒行为,在粮食主产区,针对玉米、水稻等重点品种,加强品种真实性鉴定,重点打击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行为。依法查处滥用、冒用、伪造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产品名称、专用标志的行为。

(二)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工商部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严厉查处侵犯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制止恶意商标抢 注行为;加强市场监管,明确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及经营管理者责任,加强监督和检查。新闻出版(版权)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 图书、软件、音像制品的市场巡查,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知识产权部门要加大对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商务部门要加强商 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规范,要求企业加强配送商品管理,防止侵权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 等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扰乱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为专项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积极配 合有关执法部门开展市场检查工作。

(三)强化进出口环节和互联网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海关要根据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构成和区域分布,在重点口岸依法加大对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的查处力度。质检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进出口商品的 查处力度。商务、知识产权部门要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查实的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做好重要展会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工商、新闻出版(版权)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加强网络购 物、电话购物和电视购物活动监管,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欺诈行为。广电部门要加强对视听节目服务网站 播放正版节目的监督工作。

(四)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公安机关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及相关商业贿赂犯罪活动要及时立案侦查,重点查办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要加强行政执 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防止有案不送、以罚代刑,坚决追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知识产权、工商、新闻出版(版权)、商务、税务、质检、农林 等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符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对现场查获、行为人可能逃匿或销毁证据的,要立即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 入调查。公安机关要对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线索及时审查,对涉嫌犯罪的抓紧依法立案侦查。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 督。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律师依法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辩护代理工作。有关部门要主动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 讼监督和立案监督职责;支持配合法院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审理工作。

(五)在政府机关全面使用正版软件。

各级政府机关要对使用计算机软件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新闻出版(版权)、机关

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检查,进一步加大软件正版化工作力度。对需要采购的正版软件,财政部门给予必要资金保障。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

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和成效,及时报道专项行动的进展和成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侵权问题,曝光典 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全面宣传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显著成 绩,报道尊重知识产权、重视创新、自觉守法的典型,营造保护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 动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针对社会关注的知识产权热点问题,主动组织新闻发布、访谈报道,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全国专项行动领导 小组),负责统一领导专项行动,督促检查工作进展,督办重大案件。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务部,承担日常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成立打 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抓好组织实施,并建立健全知 识产权工作的监督考核体系。要增强大局意识,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各级商务部门、知识产权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完善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二)加强工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本次专项行动与各部门日常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相衔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执法协作特别是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三)加强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有关部门要组织联合检查组,适时对各地专项行动进行督导检 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效果以及案件查处情况及时上报。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各部门做好专项行动信息统计和进展情 况通报,抓好信息交流,指导各地开展工作。

(四)畅通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现有举报投诉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要积极参与专项行动,通过“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 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和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有关部门要认真接收、快速处理。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电话、“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 话、“12390”侵权盗版举报电话和“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电话等其他相关举报电话作用,提供快速、便捷的举报、投诉、申诉和咨询渠道,及时发 现违法犯罪行为线索。

四、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0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制订具

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专项行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实施方案在11月10日前报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2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各省(区、市)对本地区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侵犯人格尊严权案例 篇6

【案情】

某公司虽实力雄厚,但由于经营中资金一直难于收回,渐渐举步维艰。至底,虽经多方催收,却仍有300多万元货款没有收回。无奈之中,公司突发奇想:何不向社会公示债务人名单,迫使他们基于怕名声受损或不想被人认为是“老赖”而付清欠款?于是,从2月起,当地电视台在8个电视频道中打出了该公司的游字广告,不但将这些债务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布之于众,并称如不在限期内缴清,将提起诉讼。

【分歧】

就公司的行为是否侵犯被公示债务人的名誉权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这些被公示的债务人欠款属实,且经过多次催收仍无动于衷,公示的目的仅仅是促使他们付款,那些债务人是“罪有应得”。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公司的行为违法,已经侵犯被公示债务人的名誉权。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名誉俗称名声,是社会对某个公民的品德、才干、思想、作风、信誉等的综合评价,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本案中:

1、被公示债务人的名誉必然遭受损害。损害名誉权的后果对受害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人格损害,主要指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二是精神损害,使受害人在生活中感到孤立、冷落、精神上痛苦不堪。三是附带的财产损失。主要是因为精神痛苦、精神失常等而发生的医疗、修养、疗养方面的费用。由于欠债不还并非好事,公司将这一情况向社会公开,必然引起他人对该债务人的品德、信誉产生合理怀疑,至少是不太好的看法,从而直接影响到其社会地位和尊严,只不过是各自受害的程度不同罢了。

2、公司具有损害被公示债务人名誉的主观恶意。公司通过当地电视台,在8个电视频道中打出游字广告公示债务人名单,目的是迫使他们基于怕名声受损或不想被人认为是“老赖”而付清欠款,这正好说明公司对自己行为将造成被公示债务人名誉损害的后果是明知的,虽然并不一定希望该损害后果的发生,但公司采取的是一种放任的态度,即具有间接故意。

3、公司的行为违法。一方面,公司的行为对债务人构成侮辱。《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侮辱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公然”,就是在众多人的面前,或者是可能使众多人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关键是使侮辱的内容被第三者或更多的人得知,从而让特定人的人格名誉受到损害。公司的行为虽不是暴力,但其将他人“赖债”这一事实通过电视摆在“众多人的面前”,使他人人格公然被贬低,当属“其他方法”;另一方面,公司侵犯了债务人的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包括个人住所、私生活、个人日记、照相簿、储蓄及财产状况、生活习惯及通讯秘密等。未经允许或经司法程序,无论是以口头方式或者书面方式,还是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其他足以使第三人知悉的方式向第三人披露,均构成侵犯隐私权。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尽管公司公示的内容属实,但由于没有经过债务人同意或经过司法机关,公司则没有这种权利,将债务人的住址等情况布之于众,明显侵犯隐私权。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7

APP是Application的缩写,是安装于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在现阶段,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对APP的下载:第一,通过手机自带的APP应用商店,如APP Store、Black Berry APP World等。第二,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如应用宝、豌豆荚、百度手机助手等。第三,通过软件开发商提供的下载链接或二维码直接下载。第四,通过在一个已下载的APP里嵌入另一个未下载APP,吸引用户下载,如美图秀秀中的美颜相机。除此之外,如电信手机自带的“天翼空间”等,这种由通信运营商在手机中自建的应用商店也是APP的下载渠道和来源。

因此,用户获得APP的方式极为便捷,仅一分钟左右,一款APP就轻松地装入到用户的移动设备中。但是,从APP的开发、上线、运营到推广这一些列过程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滴滴事件、易信事件等。

APP侵犯知识产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第一,APP自身侵权。具体体现在APP的外观、商标以及某些功能等方面上。第二,APP内容侵权。具体体现在APP承载的内容上有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存在,如新闻类APP的文章相互转载等。

2 APP侵权法律责任承担

APP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屡屡发生,作为一款APP的开发者以及运营者,该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认定某一行为属于APP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需要明确侵犯的是何种权利。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简称《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包括计算机软件。即APP可以被称为是《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其次,APP的名称和图标(即互联网行业所称的“logo”)具有唯一性,其一旦被他人抢注,就不能再以同种方式进入手机应用市场。APP作为网络上的商品,与其他的传统商品一样,也应有自己的商标,权利人享有商标权。例如,知乎的名称、美团的图标均属于APP的商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57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适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相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适用相同或相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就应当认定为侵犯商标权。此外,对于APP所载内容来说,如果运营者没有对APP的内容进行审核、筛选,径自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文字、图片或其他形式的内容搬到自己的APP上,也构成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简称《专利法》)第60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实施其专利,属于侵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当事人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在实践中,常出现单位员工开发APP后,与单位产生知识产权相关纠纷的情况。《专利法》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因此,员工在工作中或者是履行工作任务开发APP,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于单位。

当一款APP是由两人以上共同开发时,根据《著作权法》第13条的规定,著作权由合作者共同享有。当一款APP是一人委托另一人开发的,根据《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规定,如果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双方没有约定,则著作权归属于受托人。

3 APP侵权的法律救济方式

既然APP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有发生,因此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及时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3.1 通过《著作权法》维权

除前文所述对APP做载内容应进行著作权上的保护之外,APP开发的代码、需求文档、功能文档、产品流程图等均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权利人均可以对以上内容登记著作权。登记之后,著作权人享有APP的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任何人在没有得到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侵犯上述权利。有人认为,程序代码等不表现在APP的外观上,其只不过是一堆英文字母以一定的形式排列而已,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运行界面、程序代码等均可成为《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作品,理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3.2 通过《商标法》维权

对APP的名称、图标以及其他内容,哪怕是其中某个细小的按钮标识(互联称作button)的设计,产品经理、运营人员、技术人员等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此,在APP开发过程中,相关权利人对APP进行商标权的申请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我国对商标权的保护,遵循的是申请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谁就享有商标权。同时,商标权的类别繁多,权利人在申请商标权时一定要加以注意和区分,以免在申请操作环节上出现漏洞,不利于对权利人的保护。

3.3 通过《专利法》维权

一款APP,其算法流程,以及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步骤均体现了设计、技术等人员的努力和智慧。相关权利人也可以APP的独特算法、交互方式等分别申请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根据《专利法》第9条的规定,当两人以上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应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因此,申请专利也宜早不宜晚。

参考文献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8

近日,美国最高法院正在举行一个关于“二手iPad在未经‘版权持有者’许可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转卖”的听证会。

如果最高法院支持下级法院的裁决,即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的二手物品不可转卖,以后这些行为就在美涉嫌侵犯版权了,比如在苹果专卖店合法购入的一代iPad,在美国版“赶集网”(Craigslist)上卖给了自愿入手的买家;为了给爸爸买一个更漂亮的(二手或全新)劳力士,在eBay上卖掉二手欧米茄;卖房子的时候,也搭配卖掉里面的中国制造的家具、泰国或巴黎制造的吊灯、带有加拿大印记的承梁、意大利制造的大理石台面等等携带有版权标志、徽章的二手物品。

“首次销售”原则

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听证涉及到美《著作权法》中的“首次销售”原则。简单地说,“首次销售”原则,保护公民对自己所持物品的自由买卖权;即使这一物品的版权归属于他人,你也不需要经过他的同意,因为著作权人只享有“首次销售”权利,即含有知识产权产品首次投入市场后,权利人对该产品的部分权利即告穷竭。

1908年以来,最高法院也一直认可这一规则。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假如你买了萨宾娜·默里的一本小说,默里拥有此书的版权,所以你不能复制此书。但你够买了这本书后,就可以将其任意出售。你可以卖给邻居或同学,也可以放在美国版“赶集网”(Craigslist)或eBay上卖。

但“首次销售”原则并不适用于出售你所拥有的书籍,及其他知识产品,比如CD、绘画、DVD等。现在,几乎每个产品都印有版权标识。单单是这个标识,就能使制造商以“非法销售”、“侵犯版权”的名义提起诉讼。

虽然根据“首次销售”原则,任何人有权出售任何物品。但还是有一些公司以“非法销售他们的版权”向法院起诉,他们的依据是《著作权法》中给予他们反对未经授权销售进口物品的权利。在该权利下,“首次销售”原则是无效的。

1998年,最高法院裁定,即使版权所有人在国外,即便产品被重新进口至美国,“首次销售”原则都适用于任何在美国生产、销售的产品。这一裁定得到了一致同意,也驳回了美国联邦检察院和最大的版权所有者们所偏好的解读。

美国法律界的困惑

现在,国外制造的产品二次销售的合法性成为美国法律界的困惑。

在审判了很多类似的案例后,美国最高法院在参考纽约联邦法院的裁决后判定:“首次销售”原则不适用任何国外制造的、有版权属性的产品。这也涉及到了教科书领域。

举例来说,教科书出版商约翰·威利父子(John Wiley & Sons)的教科书在美国售价很高,但是在国外的售价相对便宜。南加州大学的外国研究生苏帕·肯特桑(Supap Kirtsaeng),决定通过在eBay上向学生们销售外国发行的教科书来赚取学费。一方面他能赚钱,另一方面学生也省了钱,但出版商威利就要在昂贵的美国版教科书上收入受损了。这就是经典的“威利父子诉肯特桑案”。

区法院和第二巡回法庭都认定,国外生产的任何产品都不适用于“首次销售”原则。拿你要卖出去的iPad打个比方,iPad上有如下声明:“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设计,中国组装。”iPod、iPhone、MacBook也有这样的情况。巡回法院认为,由于这些产品属于国外制造,“首次销售”原则并不适用,必须经过版权持有人的许可才能出售。

这意味着,为了卖出手上的iPad,你需要向苹果公司提出申请,并且很有可能由于iPad上内置的谷歌地图软件包含谷歌的版权,你还得向谷歌提出申请。在此规定下,如果你在美国,想在eBay或美国版“赶集网”上转手一些物品,无论它是沙发、书籍、电子产品、海报、旧电视还是微波炉,你都得去翻看它有没有版权标识,产自美国还是国外。

下级法院的裁决确实考虑到了会导致更多公司把生产基地搬到国外的“舆论压力”,并且注明相关法律尚不明晰。但它还是踢皮球一样把法律解释的义务踢给了国会。且不说国会自身就忙得团团转,法院不去解释法律条款的行为也会导致荒谬的结果。

灰色市场引发的纠纷

欧米茄的案子就是个例子。瑞士高端手表制造商欧米茄因为零售商好市多(Costco)出售带有Omega标志的手表而起诉好市多。缘由则是好市多从经销商处买进经国外购买的欧米茄手表后,以低于欧米茄美国专卖店的价格销售。

为了让美国人为欧米茄手表支付比世界其他地方更贵的价格,欧米茄就起诉了好市多。下级法院裁定,任何在国外制作和授权,而且只在海外销售的产品,都不适用“首次销售”原则。美国最高法院在2010年重审“欧米茄诉好市多案”,但在投票裁决时形成僵局:4票反对,4票赞成,而此前介入此案的法官埃琳娜·卡根(Elena Kagan)不得不在裁决时回避。

除了“威利父子诉肯特桑案”和“欧米茄诉好市多案”外,在另一起案件中又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塞巴斯蒂安国际(Sebastian Int''l)诉消费者接触(澳大利亚)有限公司(Consumer Contacts (PTY) Ltd)”一案中,法院很不情愿地接受了“首次销售”原则在美国制造中的限制条件。法院同时也担心过分强调了“灰色市场”引发的著作权保护。类似案件在三家法院判决中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是因为法律语言很混乱,而且容易导致“荒谬”的结果。

那么类似于“买卖二手iPad侵犯版权”这样荒谬的案件应该怎么处理?首先要肯定的是,“首次销售”原则反映的是基本常识,并且遵循处理不具有普通产权保护的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问题时的合理逻辑。而作为法院,公平、公正、合理地审判是第一要务。

在国外制造产品的版权纠纷上,已经出现了荒诞的结果。比如侵犯言论自由权、剥夺买卖国外发表的书和原创性作品的权利、无偿剥夺财产权、侵犯以任何方式买卖二手物品的权利等等违反美国宪法的行为也因此出现。相信美国最高法院会最终作出一个明智的决断。

好市多公司诉欧米茄公司案

瑞士著名的手表制造商欧米茄,其手表在欧洲的出售价格远低于其在美国的价格。厂商经常在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价格是正常的。但是这些价格上的差别经常引发进口“灰色市场”――以超低价格购进合法商品,又以拥有丰厚利润的高价格再次出售的市场。制造商显然不喜欢灰色市场中的商品,因为这削减了他们高价销售的市场。

在此案中,欧米茄试图利用美国版权法以阻止灰色市场中的手表流入美国。欧米茄在手表下面标记一个已在美国登记的小设计图案。欧米茄宣称,大型折扣商品零售商好市多因在美国进口和销售这些未经授权的手表,涉嫌版权侵权。通常,根据美国法律,一旦存在授权销售复制品的情况,版权所有人有权控制任何特定的最终复制品的销售。根据首次销售原理,购买该复制品的人可以将商品转售给任何他愿意销售的人。

如果首次销售原理运用在此案中,好市多的行为则不是侵权行为。因为欧米茄在欧洲首次销售其手表决定了其控制手表销售的权利已终止,所以好市多可以自由地在美国再次销售其手表。

侵犯财产权的案例 篇9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各镇、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依据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安排,为有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现对《红旗区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补充完善,望有关单位在下阶段工作中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在我区影响较大的、重点关注的侵犯知识产权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高压态势;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掌握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技巧,自觉抵制和举报假冒伪劣商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行政与司法之间的执法协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全面提高我区的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水

平。

二、工作重点

以国务院提出的“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的要求开展此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以及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把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流通市场、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等作为重点区域进行打击与整治,把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整治,把图书、音像、软件、大宗出口商品、手机、药品、种子等产品作为重点查处,遏制规模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大力净化市场环境。

三、工作任务与分工

(一)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

1.加强对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企业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和非法加印、出售标识标签等印刷品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印刷经营许可证,取缔无证照经营地下印刷复制窝点。(教文体局、红旗公安分局、红旗工商分局负责)

2.加大对新出厂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监督力度。(工业和信息化局、教文体局、商务局负责)

3.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资质,坚决取

缔无证生产,依法查处以假充真、冒用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的行为,依法查处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行为。(质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4.强化从种子生产源头治理侵权假冒行为,在粮食主产区,针对玉米、水稻等重点品种,加强品种真实性鉴定,重点打击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行为。依法查处滥用、冒用、伪造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产品名称、专用标志的行为。坚决取缔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和侵权、假冒植物新品种的单位(个人)和窝点,打击无证、无标签生产、经营林木种苗行为。(农委负责)

(二)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5.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严厉查处侵犯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制止恶意商标抢注行为;加强市场监管,明确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及经营管理者责任,加强监督和检查。(红旗工商分局负责)

6.加强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及动漫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私自架设服务器、提供外挂程序,擅自从事网络游戏经营等侵权盗版行为,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文化产品;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图书、软件、音像制品的市场巡查,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教文体局牵头)

7.加大对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科技局负责)

8.加强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规范,要求企业加强配送商品管理,防止侵权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商务局负责)

9.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发改委负责)10.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扰乱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质监局牵头)1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对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肉类、蔬菜、酒品饮料、食用油、面粉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卫生局、质监局牵头)

12.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把好生猪进场检验关,严格禁止问题猪进入定点生猪屠宰企业。(商务局、农委、质监局牵头)

11.为专项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配合开展互联网版权保护工作,协助对侵权盗版网站进行处理,停止境内违法违规的接入服务或域名解释服务,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开展市场检查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三)强化进出口环节和互联网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12.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查实的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对外贸易投资中知识产权保护预警应急、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严格执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做好重要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商务局、科技局牵头)

13.加大对假冒伪劣进出口商品的查处力度。(质监局负责)

14.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加强对视听节目服务网站播放正版节目的监督工作。(教文体局负责)

15.加强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和电视购物活动监管,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欺诈行为。(商务局、红旗工商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教文体局、红旗公安分局、科技局负责)

(四)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16.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及相关商业贿赂犯罪活动及时立案侦查,重点查办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对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线索及时审查,对涉嫌犯罪的抓紧依法立案侦查。(红旗公安分局负责)

17.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符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对现场查获、行为人可能逃匿或销毁证据的,要立即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调查。(农委、商务局、教文体局、红旗工商分局、质监局、科技局、红旗公安分局负责)

18.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防止有案不移、以罚代刑。(检察院负责)

19.指导律师依法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辩护代理工作。(司法局负责)

20.主动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立案监督职责;支持配合法院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审理工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

(五)在政府机关全面使用正版软件

21.对政府机关使用计算机软件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督促各级政府机关对使用计算机软件情况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加大软件正版化工作力度。购买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符合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要求,更新计算机软件必须使用正版产品。(教文体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

22.对政府机关需要采购的正版软件给予必要资金保障,将正版软件购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软件作为资产纳入部门资产管理体系。(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

23.大力宣传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和成效,及时报道专项行动进展和成果;曝光一批违规违法企业和个人,树立一批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性教育,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部牵头)

(七)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24.加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建设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提供快速、便捷的举报、投诉、申诉和咨询渠道,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农委、商务局、教文体局、红旗工商分局、质监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

(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政策和体制,形成长效机制

25.加强政府采购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审核管理,坚决防止侵权假冒商品进入政府采购渠道。(财政局牵头)

26.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

27.探索建立更有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模式。(区编办负责)

28.研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打击力度等问题。(科技局、商务局牵头)

(九)加强督导检查,完善工作机制

29.建立执法协作和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督办重大案件,统计专项行动信息,通报进展情况,抓好信息交流。加强督促指导,组织联合检查组适时对各相关部门专项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对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和适当奖励,并将有关情况汇总上报区政府。(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30.督促各相关部门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和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的监督考核体系,及时报送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阶段性效果以及案件查处情况;对本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区政府成立红旗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全区的专项行动,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督办重大案件。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红旗区科技局,承担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根据本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抓好组织实施,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的监督考核体系。增强大局意识,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二)抓好配合,合力打击

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本次专项行动与各单位日常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相衔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执法协作特别是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三)抓好督导,狠抓落实

各有关单位要切实落实好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抓好检查、督导的同时,有关单位也要抓好本系统的检查、督导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效果以及案件查处情况及时上报。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各单位做好专项行动信息统计和进展情况通报,抓好信息交流,指导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

(四)畅通举报,强化监督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发挥现有举报投诉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充分发挥“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电话作用,接受社会公众和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举

报投诉,及时向相关行政执法单位转交案件线索,注意追踪案件办理情况,及时向举报投诉人反馈信息,充分发挥方便快捷、业务宽泛的优势,为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做好各项支撑服务工作,努力打造专项行动中接受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社会监督的主要平台。

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电话、“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12390”侵权盗版举报电话和“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电话等其他相关举报电话作用,提供快速、便捷的举报、投诉、申诉和咨询渠道,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线索。

上一篇:保密协议专利下一篇: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