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读后感作文

2025-0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朱子家训读后感作文(共10篇)

朱子家训读后感作文 篇1

自小便生活在武汉,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是在武汉,印象中家里没有什么家书来往。要说到印象深刻,值得学习借鉴的家书,倒还真有。学生时期大都是围绕学习来进行阅读学习的,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朋友相赠的一本《朱子家训》,便抱着无聊时看看的想法翻开了。当时心想这只不过是一家之法,但在细细品读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家训下百我们现代社会每个家庭都应该学习的。

在整篇家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便是“易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在我想来,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三件事。第一,有足够的实力。机会随时可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有十足的底气去面对,我们可以努力地做到在任何情况面前说:“我可以!”第二,做事有准备。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做什么事情必须有充足的准备,考虑应该全面,对可能的后果有一定的预测。第三,要勇于承担。一件事情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做,但是在我们预见中却需要付出许多,这就需要我们敢于承担这样的损失。获得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失去,世间没有十全十美。

“重貲财,薄父母,不成人子”这句话不能不让人叫好,“重貲才,薄父母”现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身为人子,父母永远是第一位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供养我们几十年,父母教会我们做人,当我们开始独挡一面时,我们怎可忘却我们的父母,我们怎可让钱蒙蔽我们的双眼,我们怎可让父母孤单寂寞?在学习工作闲暇之余给父母打个电话,假期时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父母所期待的并不是你带多少钱回去,父母真正在意的是你,只有你!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生活压力很大,成为钱的奴隶并不稀奇,我们在忙于自身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常常理解我们,因为他们想让我们过得更好。但是,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再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也必须保持内心的清明,把父母放在心上。

朱子家训读后感 篇2

班级:11级卫法

学号:11260118

姓名:王帅

犹记得初次接触《朱子家训》是在大学报到第一天,在当天领取的文件夹中包含了一份《朱子家训》,由于只是粗略地扫视了一遍,因此印象并不深刻,但心中对此却充满了疑惑。再次听到是在当天晚上召开的全员大会上,辅导员介绍说,背诵《朱子家训》是我们学院历年来的传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我不情愿地翻出《朱子家训》,开始浏览并准备背诵。

但在仔细阅读后,我发现我错了,彻彻底底地错了,也终于明白了辅导员的良苦用心。不知不觉中,心中对此事的抱怨已在阅读《朱子家训》的字里行间慢慢消散,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对创作出《朱子家训》一书作者的尊敬。敬佩他对世事看得如此透彻,敬佩他的处世态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切忌铺张浪费,因为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是历代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换来的,是无数人奋斗出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教导我们凡事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不要到最后后悔莫及。还记得报考医学院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医学院比一般的大学要辛苦,你确定你要报吗?你能坚持下去吗?”当初的我只以为妈妈有点危言耸听,并未对妈妈的话上心,只是无所谓的耸耸肩,说:“没关系,我不怕。”真正接触大学生活后才了解到妈妈的担忧,当时的我确实把大学生活想的太简单了。但我并不后悔,毕竟这是我的选择,我现在所能做的只有向前走。这一学期的生活里,我渐渐适应了离开父母的生活,虽然有些辛苦,但也充满了欢乐,与此同时,我也成长了许多。因为当初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而忽略了对大学学习进行深入了解,因此最后的成绩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我不怕,这才开始,我还有机会。机遇总是会降临给有准备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做好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各种挑战。

《朱子家训》中主张人要温和理智正直,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对贫困的人不得落井下石,而要雪中送炭。这种脉脉温情在古代和现代都是难能可贵的。对人刻薄,自己也总究会受到别人的反击;不守伦理乖僻古怪,很容易为人所弃;在对贫富上,讲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对争诉,讲究温和甚至有点息事宁人的味道,但讲究的也不无道理;与人争诉,难免要结怨,结怨又易招祸灾即“讼则终凶”。/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譖诉,当忍耐三思”这是教人不要轻信流言,要想到着也许是别人的陷害呢,要懂得三思而行,正所谓“兼听则明”!“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这句就是要人学会反省自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

“施恩莫念,受恩莫忘”教导人们对人好不要想得到回报,施恩不求报才是真善。但受到别人恩惠切不可忘记,要懂得感恩。无论是我国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是国外的感恩节,所表达的意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感恩。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感恩,并将感恩的心意付诸行动,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人智慧的双眼,使其永远也看不清真谛所在。依稀还记得《爱的教育》中,有一篇中是这样叙述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终也没能超过他所嫉妒的人。由此可见,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永远生活在妒忌的箭熬里,这不仅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俗语云“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一个拥有广阔的心胸的人,不仅可以容纳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提醒我们读书是为了追寻真理,追逐梦想,而不是为了名望和财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要坚守这个信念。我相信,只要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就能坚持到最后。

朱子家训读后感 篇3

记得有一次,妈妈的好朋友要来我家做客,阿姨的女儿也一起来了。小女孩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她,亲切地称呼她“阿然”。从她进门后就一直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甚至还抱起她亲了两口。我十分嫉妒,好像爸妈平时都没对我这么好过,我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就在这时,妈妈朝我大喊一声:“阿磊,赶快把好吃的零食拿出来招待妹妹。”我心里很不痛快,不情不愿地哦了一声。我打开零食盒,翻翻这个是我喜欢吃的,翻翻那个还是我喜欢吃的,拿起这个不舍,拿起那个依然舍不得,最后我忍痛割爱挑了两样摔到了桌子上,看到那妈妈口中的阿然妹妹愉快的分享着我的美食,我恨得牙痒痒。

大人们在客厅谈他们的事,妈妈怕妹妹无聊,就对我说:“去,带妹妹去你房间一起玩。”我十分无奈,只好带她到房间,一来到房间我就恶狠狠地对她说:“你来是可以的,但我告诉你,我房间的任何东西你都不可以碰,只许睡觉或者看你自己带来的书。”说完我立刻转身。她听了我的话楞了一会儿,随后就坐在地板上看书了。可能她觉得看书太无聊了,也可能我书桌上五颜六色的磁力贴吸引了她,在我推开房门的时候,正看见她聚精会神地拼着我的磁力贴。那可是我最心爱的玩具,还是我过十岁生日时舅舅送的,我恼羞成怒跑过去夺下她手里的磁力贴,把她重重的往后面一推,她跌坐在地上“哇”地哭了起来。妈妈听见哭声来到我的房间,见妹妹这样,生气地批评起我来:“妹妹今天是我们家的客人,你是小主人,你就是这样招待客人的吗?”我也觉得很委屈,眼泪唰唰唰地落了下来。

《朱子家训》读后感 篇4

这一本《朱子家训》告诉了我们:家里有许多的规定到遵守。对待自己的兄弟和姐妹还有对待自己的亲人要劝他们要做友善的事情,不要做坏的事情。

这一本《朱子家训》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的书。其中有一句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并亲自检点。告诉了我们:黎明的时候就要起来,去打扫庭院。里屋和外屋要整齐干净;到了黄昏便要休息,休息时要关锁门户,而且要再检查一遍。

生活中我没有做到《朱子家训》的那个样子,所以我以后要做到《朱子家训》中的那样。

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朱子家训》的那样。《朱子家训》中的人能做到,我也可以做到。我们要向《朱子家训》中的`那些人好好学习。

朱子家训读后感700字 篇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尽管我只是涉略了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却让我收益匪浅。利用寒假的时间,我重新精读了一下《朱子治家格言》,就让我懂得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仔细细数了一下其中的文字,发现古文极为精炼,仅仅五百二十二个汉字,却极为精辟的概述了人生之中修身养性,治家的合理理念,盖称为家教的不治之作。里面的的描写也极为细腻,小到打扫门户,户外洒水,内外整洁,整齐划一的外在行为活动。还有“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的内心检点。而这,正好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要知道,现在的社会生活好了,铺张浪费的事情就多了。小的仅仅是浪费一点点粮食,但是如果浪费的人多了,就比如中国十三亿人口,每人浪费一粒米,加起来就是十三亿粒米,如果每一千粒米为一碗饭,那就是十三百万碗饭,够解决多少贫困人口的粮食问题了啊!而更大的是,有些人浪费的并不是自己的,有些人甚至挪用公款来维持自己萎靡的生活。这就是一种更加不正确的生活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我们要时刻谨记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还有就是“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坚实洁净,泥土烧制的器具也可以比金玉材料更加好;只要饮食适度,家常便饭也可以比美味佳肴更加好。其实就是叫我们要学会约束自我,控制自己,保持廉洁自律,勿要因为一些金钱物质等财物而丢掉了属于自己而真正宝贵的东西。在朱子看来,还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显得更加高贵。就比如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崇高精神,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在物质和精神之间他毅然选择了精神。这让我深受震撼。而这一片篇《朱子治家格言》让我更深层次的明白了这一点。

实话实说,这篇《朱子治家格言》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家庭方面。就比如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在这篇文章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我也确实开始慢慢地践行在生活之中,首先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这些东西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做起,从现在做起,首先提倡的就是光盘行动。我也学会了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

朱子家训,读书笔记 篇6

今对于古有太多、太大的不同,这不是一两句所能概括的。人的思想因为社会的发展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进步。而有时也因为这暂不成熟的较古人有某方面进步的思想会让我们在面对古人的言论与思想时会有些莫名的自负,不屑去理解其中的内涵。

正如我初次读《朱子家训》时,不知是不是因为要背这些文言文而对其很反感,对其中所提到的对人言行举止的要求,为人处事的态度很是不屑。认为文章所透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太迂腐,不知变通。而且,有的是严重错误应该被遗弃的。这其中所反应出来的轻视妇女的行为让我很是气愤,大概因为我也是女的,所以当我的同胞们在那时受到不公待遇时就会莫名的有点义愤填膺。还有那“黎明即起”“既昏便息”也让我受不了。“童仆勿用俊美”那人家天生长得美貌英俊的起不是很冤,长相不是人能选择,心灵才是最重要的,又何必在乎那一副展现给世人的面容呢。可是越往深处细读,越是让我忽略我当初对它的不满,对它的嗤之以鼻。越是深究它,我越是能体会其中的深意。若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我不应以一个现这代人的眼光去看《朱子家训》,当然对于其他古文经典也是一样。

身临其境地以古人的眼光看《朱子家训》,我明白这其中所要强调的做人要勤俭质朴,戒奢侈浪费,淡泊名利,戒追求物质享受,正直清廉,忌损人利,莫见利忘义,勿嫌贫爱富,莫仗势欺人,重视知识育人。而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文章所体现的“克己”。

在现今物质横流的社会里,“克己”显得那样重要,又显得如此不可一击。物质与金钱,名与利蒙蔽了人们的眼睛,让人们甘愿成为物质的奴隶而忘记“克己”。《朱子家训》详细到生活琐碎的自我节制提醒我们生活需要我们学会自我控制,不要被生活中的各种利益诱惑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朱子家训翻译欣赏 篇7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The growing of rice and of grain

Think on whenever you dine;

Remember how silk is obtained

Which keeps you warm and looks fine.

(2)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In periods of drought

Wise birds mend their nest

So when the clouds burst

They snugly may rest;

Never be the fool

Who starts to dig a well in the ground

When he wants a drink of water

And water can’t be found.

(3)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与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Bargain you not with the traveler who vends;

Share of your wealth with your neighbors and friends.

(4)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Don’t take into court your family disputes,

Unpleasant endings emerge from lawsuits;

To comport yourself well in society,

Restrain loose tongue’s impropriety.

(5)勿恃权势而凌孤寡;

勿贪口腹而恣杀性。

Use not your bow and arrow

To bully orphan and widow.

Do not dumb animals slaughter at will

Your appetite greedy to over fulfill.

(6)乖僻自是,悔悟必多;

颓惰自甘,家园终替。

Egocentric people grow

Much regret and sorrow;

Lazy, slothful people sow

Poverty tomorrow.

(7)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In proclaiming your virtues go slow;

And be mindful of mercy you own.

(8)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

Leave room for retreat

When trying new feat.

You will try, try in vain

To repeat windfall gain.

(9)人有喜庆,不可生忌妒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Don’t envy other’s success;

Don’t gloat o’er other’s distress.

(注:o’er即over,为了译文的音律而采用缩略的形式)

(10)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To brag of the good you have done

Will never impress anyone.

Personal scandals you try hard to hide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简短 篇8

其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言辞,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让我特别有感触。

钱财名利毕竟是身外之物,我们应该需求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活品质,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物质极尽奢华但精神空虚。兄弟之间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是家庭团结友爱的保障。如果还能够做到长幼有序,不包庇,不徇私,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就能够长久。由这样的小家组成的社会,就能够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除了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获得愉悦。但帮助他人并不是为了出名或者希望得到报答,而是通过这样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曾经听一个同学这样说他决心读医的理由,当我看到一个个身体欠佳的人通过我的治疗慢慢好起来,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变得很有意义;我努力学习的动力并不是毕业后能拿多少薪水,不是功成名就后能有多荣耀,而是不想看到病人承受着病痛坐在我面前,我却束手无策。

可能当时会觉得这些像大道理,但是现在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向社会索取,更多的是为了向他人、向社会付出。在付出爱、不求回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满足和快乐。这些是名利无法带给我们的。

在热心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它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这种宽容的智慧,就犹如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的一切映在湖面上,天方云色,落花流水,都蔚为文章。

朱子家训的心得体会 篇9

现在重读这篇文章,感到文字里充满了为人处世的哲理,和修身养性的内容,也可以说这500多个字十分具体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器具质而洁,瓦罐胜金玉”都告诉我们生活要简朴,不求奢华,“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凡事留有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乖舛自是,悔误必多”“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这些都是告诫我们处事之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良方”“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则告诉我们要孝敬祖先,教育子女,亲睦兄弟营造温馨家庭,“勿贪意外之财,勿喝过量之酒”“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斗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这是表达身心健康的道理,“见穷苦亲邻,需加温恤”“与肩挑贸易,毋沾便宜”“毋持势力而凌逼孤寡”“施惠毋念,受摁莫忘”这都是讲与人为善的。

这些道理虽然已经不太符合现今的潮流,但是基本的精神应该可以永远延续的,最近据报载各地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把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国学作品,不仅在央视中传播,而且走进了学校,企业,昨天电视还报道了某地举办了成人礼,及竿礼,让孩子们穿上古代服饰,叩首致礼,当然用这种形式来弘扬传统文化,挽救道德缺失的精神,也无可非议,但是我总认为仅仅用背诵几篇经文,搞几次形式,是万万不够的,朱子家训虽然只是一篇家训,但是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只有把每个家庭的道德规范了,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身传言教是孩子成长的标杆,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和祖先,他们给我们的家风是生活简朴,积极奋进,不图名利,以和为贵,所以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有事业的成就,平和的心态,善良的习性。

有的家长在子女面前显富贵摆权势所以才会出现“我爸是李钢”这样的骄横青年,有的过度溺爱酿成了孩子小小年纪就触犯了法律,有的父母争吵不休,赌博成性,嗜酒如命,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损,甚至堕落到犯罪行为,我真希望每个做父母的要学学我们传统的道德规范,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

朱子家训读后感作文 篇10

作 者:李里

出版社:齐鲁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6月出版 开 本:0 册 数:0 光盘数:7盘DVD 定价:580元

优惠价:350元

详细介绍:

中国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开始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子女的传统文化教育。《朱子家训》是清代以来三百年间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普通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部治家格言。内容涉及到生活规律、勤俭节约、饮食房田、婚姻美色、读书做官、祭祀教育、自省交友、待人处事、集学储德、感恩助人等方方面面,是启蒙教育和修身齐家的经典著作。本节目从《朱子家训》出发,讲解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和修身齐家的方法。节目亮点

媒体对经典的重读,大部分选择历史故事的重新讲述或对经典文化的现代解读,其中不泛追求噱头的娱乐化炒作,而严谨的梳理少之又少。《朱子家训》是清代以来三百年间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普通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部治家格言。仅仅用五百余字,就将中华民族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集中概括出来。本节目邀请年青一代国学研究代表人物李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怎样成为正大光明、知书名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如何构建美满家庭,最终真正感受和谐有序的幸福人生。主讲人简介 李里,1976年生于重庆,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幼从文游艺,热爱中华民族及五千年灿烂文化,研习国学数载,自有心得。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向民众宣讲多年,深受喜爱。在生活中特立独行,有“长衫先生”之美誉。国内外诸多媒体相继报道,影响广泛。课程目录

第一讲 朱子家训

(一)什么是家训?学习《朱子家训》对现代生活有什么意义?《朱子家训》对日常生活提出哪些要求? 关键点:安家、家庭教育、蒙学、朱柏庐、作息、顺应天道、建序、洁净、修心 第二讲 朱子家训

(二)怎样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怎样克制自身的私欲? 如何处理长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关键点:珍惜物力、珍惜造化、饮食约而精、宴客有度、居安思危、积学以储宝 第三讲 朱子家训

(三)过度追求外物有哪些危害?如何面对搬弄是非的人?怎样提高个人修养? 关键点:生活的包袱人生要做减法远离是非培养内在修养祭祀感恩之心 教育子女读经书人生观世界观 第四讲 朱子家训

(四)怎样培养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子女有哪些方法?如何培养人的高尚品行? 关键点:身教胜于言传朴实真诚讲大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沟通自我空间不取不义之财 饮酒要适度恻隐心仁爱心 第五讲 朱子家训

(五)家庭中要遵守哪些规矩?怎样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

关键点:伦常关系家庭中的责任家庭规矩对人不能刻薄相互帮助尽孝心 第六讲 朱子家训

(六)选择配偶要考察哪些方面?怎样对待周围的人?为什么要戒多言? 关键点:品行孝心人人平等不骄贫不谄富不争言不达意祸从口出 第七讲 朱子家训

(七)怎样培养慈悲心、恻隐心?应该怎样选择朋友?怎样对待他人的评论? 关键点:众生平等恶少老成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着不辩自我反思 第八讲 朱子家训

(八)怎样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帮助过的人?“留余地”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怎样看待他人的悲喜?

关键点:受恩勿忘不图回报将心比己物极必反适可而止仁心去除私利超越 第九讲 朱子家训

(九)怎样为善去恶?如何看待美?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负哪些责任? 关键点:动机论效果论知错能改爱美之心欣赏纳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十讲 朱子家训

(十)读书有哪些目的?应该如何立志?怎样看待人生? 关键点:学圣人精神境界心系天下顺时尽人事本分 《名家访谈》

第一集 “长衫先生”

什么原因促使李里开始接触国学?支撑李里学习和宣传国学的原因又是什么?拜访名师过程中,先辈对李里有哪些指点?面对李里“另类”的选择,他母亲的态度是怎样的?

关键点:兴趣环境习染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学人品鼓励坚持担忧支持 自然人变为理想人 第二集 长衫与西装

李里为什么喜欢着长衫?他是如何解读陶渊明和李叔同的理想境界的?李里对城市与农村生活各有什么感触? 关键点:读书人的气质陶养勾勒理想世界寻找心灵的安宁窒息人与天地万物融合 第三集 《朱子家训》的是与非

对当今教育现状,李里作何感触?儒家思想中的“命”指什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是怎样看待的?《朱子家训》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李里给当今的国学教育和国学教师都有什么建议呢?

关键点:技能教育竞争教育功利教育天命自强不息突出自我不同的文化体系树立人格价值体系教育感染学生信仰

第四集 诗意与现实

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是什么?现代人如何修身?李里向往怎样的情感世界?向往古代生活的李里,为何情有独钟于清朝?他又怎样面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关键点:理想主义的情怀点点滴滴中修身相互关爱信任集大成者遵从从容面对固守理想 蒙书讲义之朱子家训7盘DVD名家论坛系列 蒙书讲义之朱子家训7盘DVD名家论坛系列

蒙书讲义之朱子家训7盘DVD名家论坛系列

中国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开始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子女的传统文化教育。《朱子家训》是清代以来三百年间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普通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部治家格言。内容涉及到生活规律、勤俭节约、饮食房田、婚姻美色、读书做官、祭祀教育、自省交友、待人处事、集学储德、感恩助人等方方面面,是启蒙教育和修身齐家的经典著作。本节目从《朱子家训》出发,讲解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和修身齐家的方法。节目亮点

媒体对经典的重读,大部分选择历史故事的重新讲述或对经典文化的现代解读,其中不泛追求噱头的娱乐化炒作,而严谨的梳理少之又少。《朱子家训》是清代以来三百年间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普通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部治家格言。仅仅用五百余字,就将中华民族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集中概括出来。本节目邀请年青一代国学研究代表人物李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怎样成为正大光明、知书名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如何构建美满家庭,最终真正感受和谐有序的幸福人生。主讲人简介

李里,1976年生于重庆,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幼从文游艺,热爱中华民族及五千年灿烂文化,研习国学数载,自有心得。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向民众宣讲多年,深受喜爱。在生活中特立独行,有“长衫先生”之美誉。国内外诸多媒体相继报道,影响广泛。课程目录

第一讲 朱子家训

(一)什么是家训?学习《朱子家训》对现代生活有什么意义?《朱子家训》对日常生活提出哪些要求? 关键点:安家、家庭教育、蒙学、朱柏庐、作息、顺应天道、建序、洁净、修心 第二讲 朱子家训

(二)怎样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怎样克制自身的私欲? 如何处理长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关键点:珍惜物力、珍惜造化、饮食约而精、宴客有度、居安思危、积学以储宝 第三讲 朱子家训

(三)过度追求外物有哪些危害?如何面对搬弄是非的人?怎样提高个人修养? 关键点:生活的包袱人生要做减法远离是非培养内在修养祭祀感恩之心 教育子女读经书人生观世界观 第四讲 朱子家训

(四)怎样培养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子女有哪些方法?如何培养人的高尚品行? 关键点:身教胜于言传朴实真诚讲大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沟通自我空间不取不义之财 饮酒要适度恻隐心仁爱心 第五讲 朱子家训

(五)家庭中要遵守哪些规矩?怎样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

关键点:伦常关系家庭中的责任家庭规矩对人不能刻薄相互帮助尽孝心 第六讲 朱子家训

(六)选择配偶要考察哪些方面?怎样对待周围的人?为什么要戒多言? 关键点:品行孝心人人平等不骄贫不谄富不争言不达意祸从口出 第七讲 朱子家训

(七)怎样培养慈悲心、恻隐心?应该怎样选择朋友?怎样对待他人的评论? 关键点:众生平等恶少老成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着不辩自我反思 第八讲 朱子家训

(八)怎样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帮助过的人?“留余地”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怎样看待他人的悲喜?

关键点:受恩勿忘不图回报将心比己物极必反适可而止仁心去除私利超越 第九讲 朱子家训

(九)怎样为善去恶?如何看待美?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负哪些责任? 关键点:动机论效果论知错能改爱美之心欣赏纳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十讲 朱子家训

(十)读书有哪些目的?应该如何立志?怎样看待人生? 关键点:学圣人精神境界心系天下顺时尽人事本分 《名家访谈》

第一集 “长衫先生”

什么原因促使李里开始接触国学?支撑李里学习和宣传国学的原因又是什么?拜访名师过程中,先辈对李里有哪些指点?面对李里“另类”的选择,他母亲的态度是怎样的?

关键点:兴趣环境习染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学人品鼓励坚持担忧支持 自然人变为理想人 第二集 长衫与西装

李里为什么喜欢着长衫?他是如何解读陶渊明和李叔同的理想境界的?李里对城市与农村生活各有什么感触? 关键点:读书人的气质陶养勾勒理想世界寻找心灵的安宁窒息人与天地万物融合 第三集 《朱子家训》的是与非

对当今教育现状,李里作何感触?儒家思想中的“命”指什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是怎样看待的?《朱子家训》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李里给当今的国学教育和国学教师都有什么建议呢?

关键点:技能教育竞争教育功利教育天命自强不息突出自我不同的文化体系树立人格价值体系教育感染学生信仰

第四集 诗意与现实

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是什么?现代人如何修身?李里向往怎样的情感世界?向往古代生活的李里,为何情有独钟于清朝?他又怎样面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关键点:理想主义的情怀点点滴滴中修身相互关爱信任集大成者遵从从容面对固守理想

上一篇:农副业承包合同最新下一篇:室内装饰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