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中学生谈如何学好物理范文(共13篇)
不少高中学生学物理感到困惑:“上课听得懂,课后做题时就不会”。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后不会解题呢?大家不妨回顾学语文的感受: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写得令人叫绝,你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你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吧。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吧。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做,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多多回顾总结,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我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2.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物理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3.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4.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物理学好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5.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实在不行就贴上你的偶像的照片。
6.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7.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
8.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合作学习。
一提高物理的“悟性”
物理学是一门“悟性”要求较高的学科。所谓“悟”就是要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要透彻, 尤其是要对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有透彻的理解, 对物理概念、规律内容中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要有确切的解析, 最好能将每一个概念、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例如,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转化, 但机械能总是保持不变。这句话很抽象, 不易理解, 我们要学会质疑:除重力外其他力所做的功等于什么能的增量——机械能;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什么能的变化——重力势能的减少;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什么能的增量——动能。这样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完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今后只要涉及功能问题, 把这张网展开, 一切尽在其中。
为什么有些同学悟性高, 学物理不吃力呢?因为他们勤于思考, 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总要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处理?他们联想能力较强, 总能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和联系, 这样新旧知识的异同就一目了然, 自然对规律的内涵和外延都理解得较透彻, 实质上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法, 即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伸出新枝, 长出新叶。我们都十分佩服欧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实际上是人的核心能力,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呢?就是源于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他们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思考得很深、很透彻, 甚至立志终身研究它, 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就高二物理学习而言, 我们要弄清楚每一条规律:如何得来的?运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与相邻规律的联系?……只要学生能改变“上课记笔记, 复习背笔记, 考试全忘记”的机械的学习方法, 摆脱“为交作业而作业”的被动状态, 克服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从每一道题中悟得学法, 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 从而学好物理。
二改进学习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成效, 甚至决定着今后的工作效率。物理学习中有些学生解题时从容不迫、灵活自如、简洁明了;有些学生则浑浑噩噩、步履维艰,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仍达不到效果。这究竟是为什么?主要原因在“思”与“不思”“勤思”与“惰思”的原因, 俗话说:“刀子越磨越锋利, 脑子越用越灵活。”教师要在物理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 学会听课
物理课堂上听什么?这是很多学生至今不明白的问题, 物理课堂上最核心的是逻辑关系, 是对物理现象的剖析, 是物理规律的选用和运用。因此物理课堂决不能只求结果, 而应注重过程、现象的分析, 尤其要养成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 (像) 信息的习惯, 这是学习物理的关键——物理图景的描述。
2. 要正确对待作业
解题是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运用, 解题的数量不在多, 而在于每道题都应有所收获, 因此作业宜精不宜滥, 要在解题中提高分析题目的能力, 在解题中“思”“悟”, 学会回头看, 提高自己的悟性。同时要在做题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运用情景做细致的梳理, 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理解能力。
3. 要勤于总结
物理学习最忌“张冠李戴”, 乱套公式肯定学不好物理, 如电场强度的公式就有三个, 他们适用于不同的电场, 学习时要理解清楚;“功”的计算也有很多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殊之处, 学习中要注意归纳。总结的另一个作用是把书读“薄”, 物理现象千变万化, 但规律就那么几条, 能够以规律为主线将各种现象串起来, 则任何变化尽在掌握中, 这是提高物理成绩的秘籍。
4. 要学会联系实际
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认识、改造自然,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蕴含着很多物理原理, 例如, 我们学过多的普勒效应, 就有同学联想到“宇宙中的红移现象”, 应引导他去阅读“大爆炸理论”, 让他喜欢上天体物理, 考入天体物理专业, 让物理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摘要:高二年级在高中学段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对高二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本文从提高物理的“悟性”和改进学习的习惯两个方面来论述高二学生如何应对物理学习中的挑战。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心;基础;质量;复习;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99-02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是一个陈旧而又新鲜的话题,以往的老师或学者曾经讨论或著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在新课改前的高一物理教材的《绪言》中从重视观察和实验,重在理解物理知识;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做好课后练习等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学习高中物理。但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仍存在困惑,甚至感到特别难学。通过对学生调查了解和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坚定能够学好物理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许多同学上高中之前可能听曾经读过高中学生、朋友,特别是文科学生讲过高中物理是最难学习的学科。从而在心理上造成对该学科的畏惧心理,而有的学生可能对其说法抱有怀疑心理,但上了几节课之后,发现高中物理不但课堂内容多,知识难度大,而且节奏明显比初中快,教师的要求也高,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对物理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在心理上、行为上丧失了信心,看到物理书就烦,上物理课就难受,甚至对物理老师也没有好感。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老师应该主动疏导学生情绪,讲清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教会学习高中物理方法与初中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及教法。并用曾经取得成功的学生实例鼓励他们。另一方面让学生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战胜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同时相信自己有其他人不具备的学好物理优点和长处,消除心理上的障碍,调整学习心态,同时要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信念。
二、重视教材阅读、夯实知识基础
阅读物理教材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调查了解几乎没有学生能与上语文、外语学科一样认真阅读过教材内容。即使有也可能粗略的勾通一下概念、公式、规律等重要的部份,并对其死记硬背,对其中的精髓把握不住。对于某一规律阅读要理解其内容,表达式,物理内涵,成立条件,与别的规律的区别与联系,还应理解规律建立的过程,理论依据和推理过程,以及适用范围。物理图象的阅读,阅读时注意纵横坐标的含义,交点的物理意义,斜率代表物理量等,还应善于对照学习,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一样,但含义却不同,通过对照学习记忆深刻,事半功倍。其次重视课后阅读材料和旁注课后,小实验,小资料,发展空间的阅读。这些内容是教材的补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其中不缺有趣的实验和物理学家的传奇经过,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很有好处。总之教材包含这的这门学课最基本的、最重要知识,技能。体现了物理学的最基本研究方法,传递了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学生必须重视对教材内容钻研,细心研读,勤于思考。
三、提高听课质量和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听课之前最好能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对其中疑惑之处作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听课过程中,看书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经过精心准备讲解的知识包含学生应该掌握的全部内容。主要内容应记录在案,如:知识网络、重要结论、表达式、注意事项、好的例题、好的解法、特殊的物理模型。对一个现象,一个规律,哪些是正确理解结果,哪些是错误的理解结果,哪些是不懂的地方,都应一一记录下来,及时与学生、教师寻求帮助,不遗留后患。课后整理听课记录,并及时总结,对今后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教师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与课堂学习的内容密切关系,做作业之前不应盲目行动,想多快好省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应当将所学的内容或教材浏览一遍,或看笔记、看例题,看教师讲解的特别说明,头脑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才开始书写,解题过程应规范,方程式或表达式运用规定物理量不能随意编造公式,符号。而且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做完练习尽可能思考能否一题多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哪种解法快捷。另外最后将课后练习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提前复习相关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辅助工具,有些数学知识在物理运用时,而数学还没有讲解,如:三角函数及变换,正、余弦定理,函数图象,立体几何,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球的体积,表面积公式,根的判别式,极值,数列等知识,老师应当心中有数,让学生早知道、早准备,使学生用于解决物理问题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五、要具有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面对老师,还要与周围的其他学生发生联系,学生是否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对于学好物理提高学习成绩具有独特的意义。如果一个学生处于封闭的、自我专注的狭小人际空间,其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不开放的,学生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积极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将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团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如:共同探讨一个难题,共同做一个实验,共同做一个学习用具,共同出谋划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帮助同学改正不良习惯等,变自我封闭为合作开放学习,形成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良好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应积极主动地参课堂活动中的讨论,小组实验,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用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树立信心、勤奋踏实、方法得当、注意细节、善于归纳,总结。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学好物理就不是一件难事。
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
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原”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
一旦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物理这么有魅力,这么有趣。
2、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
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
“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最聪明的学生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一个错题能复习一大片知识——这是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
3、把“陌生”变成“透彻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
要有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4、把“错题”变成“熟题”
建立错题本。在建立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尤其注意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创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结在里面,力求做到赏心悦目,让人看了赞不绝口,自己看了会赞美自己的杰作。
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缩小一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至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5、抓住重点,抓住主干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于抓住了命脉。
而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每个练习都有关键考察点和关键的解决方法。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脉”所在。
1、要理解物理的概念和规律
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学生就是对某些知识点的概念理解不清楚,所以导致考试频频出错,而这些概念、公式和规律对于物理这栋大楼来时就是地基,所以你这些知识牢不牢固关乎到你这栋大楼高不高。
2、对于物理大题难题
很多学生对于最后的物理大题难题总是没辙,但是我们可以对于这种题,我们可以靠公式来得分的,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就列方程式和公式,只要列对了就有分数,即使列多了也不会扣分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拉分方式。
3、画图
对于物理,不管是力学还是电学,我们可以通过画结构图或受力图来帮助我们答题,这样能将一些明里的条件和潜在的条件都直接明了的显示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题目。
4、错题本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交流英语学习经验。
有许多同学经常问我:如何能快速提高英语成绩?在此,我总结出以下窍门,希望能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平时我们要重点记忆常用动词及短语动词和已经背过一遍但仍然感觉十分陌生的单词,将这些单词标上记号,以方便背记并且定期突击记忆,如有时间还应通过阅读适当扩大词汇量。同时要注意单词的词性和一词多义,要回想一下它出现的语境,英汉语义的微妙差异,还要注意联想与辨析。
英语听力往往是英语测试的第一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听力考试是最受心理素质影响的一道题,所以除每天坚持泛听外,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听力训练,模拟做题时一定要进入状态,不能过于放松。
一英语听力应试的技巧:
1.争分夺秒;2.保持心态平和,沉着应考;3.纵看选项;4.听前预测;5.听时速记;6.听后检查;7.捕捉弦外之音;8.瞻前更要顾后,认真检查!
二做完形填空题和语法填空,要先快后慢,先易后难,通读全篇。
三阅读理解小窍门:
1.灵活调整阅读速度;2.积极预测阅读内容;3.加强限时阅读训练;4.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如:有声阅读、逐词阅读、重复阅读、用笔或手一行行指着读等。
四如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我们要重视写作的积累和模拟。对于重要考试,虽然高分英语写作的秘诀首先来自于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是考试作文还是有合适的.流程和规律可循,是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分类背诵并研读有关范文是快速提升作文的有效途径。建议同学们每个题型写一篇文章,对照范文找差距,这样不仅会帮助大家强化固定的结构模式,还可以使大家在语言方面做好准备。
在重大的考试前几天可以浏览一下重点语言知识,温习一下词汇表,做套模拟试卷找找感觉。在此介绍一下正确的英语应试心理:
1.认识考试的意义,“期待”而不是“畏惧”考试。
2.明确英语学科特点,熟悉考试题型特点,了解自己的现有水平。
3.积极应考,做好物质、精神和知识上的准备。
4.确定合理的考试目标。
5.整体策划,统筹安排,科学分配时间。
6.相信自己,放松心态,适度紧张,提高做题效率。
7.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希望以上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各位同学的英语成绩。谢谢大家!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内在规律, 按照其规律及特点去学习去探讨这就是基本的思想方法。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我想就下列几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可以帮助学习者加深对物理过程的认识和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是学好物理课的重要手段之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实验过程隐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既包括了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 又包括思辩性的猜想和假设, 逻辑的思考和论证, 准确的测量和数据分析, 严密的推理和清晰的表述。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 用科学方法学习物理自然会有较高的收益。例如伽利略理想实验, 经过抽象思维科学地推理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向延续了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代表的错误观点提出挑战, 并最终被人们所接受。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老师用牛顿管 (抽成真空约1米长的玻璃管) 演示, 金属片、羽毛和软木塞三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 同学们看到这种现象后, 根据受力情况 (它们分别只受重力) 和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得出a=g 即三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这样就不难明白它们为什么在牛顿管中同时落下, 而空气中由于阻力影响不能同时下落的原因。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并积极动脑分析发生现象的物理道理, 这样就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
另外要自己动手做实验, 要做参于者而不当旁观者, 做实验所用到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与物理知识有关, 而实验原理往往就是所学的规律。还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观察各种物理现象, 如:天空为什么出现彩虹, 它属于什么光学现象, 怎样用物理知识解释,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距要求在200米, 这是根据在刹车后制动力相同的情况下加速度相同, 但初速度大的汽车滑行距离大。由公式Vt2-V02=-2as可得, 因而车距要较大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在实验中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习物理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 进行数字推导;物理知识重要的是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清楚弄清本质, 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 明白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而不能简单地以做习题, 题海战术来代替,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 如果概念不清做题不仅费时间费精力, 而且遇到的矛盾或困惑就越多, 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情绪, 做习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 从而达到灵活运用。不少同学总是觉得自己对概念已懂了, 就是不会用, 一遇到物理题就不知从何下手。这是不少同学常有的困惑。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对概念反复比较, 找出与相近的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例如速度的概念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因为日常生活中有接触有体会, 而加速度这个概念较抽象, 在现实中如果不加分析只从表面上看无法接受它。因此除了通过比较搞清速度与加速度的不同点外, 还要从运动物体速度变化中体会, 加速度的存在及实际意义。另外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 搞清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然后找出每个物理过程遵守什么样的规律, 各物理过程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列出相应方程。做物理题的过程重要的是分析思考, 分析思考的辅导手段是画图。图就是一种很好的物理模型, 这样变抽象为具体, 变虚幻为真实, 解起题来就容易多了。
三、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开发思维, 培养各种能力的过程, 因而不能封闭式学习
【关键词】物理;惯性;情感
在高中学习理科的同学中,往往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物理难,化学烦,数学题目做不完”。这一句话反映出了学生们对物理的认识,感觉物理这一学科太难学。面对物理题,总是模糊的状态,找不到答题思路。我认为在学习中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该学科的学习技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希望和大家分享。
一、帮助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找到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物理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物理打交道,例如,为什么我们在道理上容易向前走,而在光滑的冰面上却容易摔倒;为什么用高压锅能快速的把坚硬的骨头炖的更软;为什么静止的汽车发动时我们的身子会不自主的向后倾等等。这些看是很平常的事物都和我们的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在我的物理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们想一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在学习导体和非导体这一章的知识时,我先问同学们谁小时候有因为调皮不小心被电到过的经历,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选了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会被电到,如果是摸到别的材质的东西还会不会被电到等相关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关于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通过引入实例的讲解,把空洞的理论变成了鲜活的现实,即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让学生们明白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很有用的一门学科。
二、对物理现象要反复的分析,明白其发生的成因。对物理概念要理解透彻
物理虽然是与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学科,但是它的某些理论概念是很抽象的,例如“吸引力”、“能量”、“摩擦”、“惯性”等等。这种很空洞的概念单单靠教师讲解很难理解到它的精髓。例如在课本中惯性是这样定义的:“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个概念说明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但惯性的产生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于惯性不同的物体惯性大小是不一样的,由物理的质量决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人坐在静止的公共汽车上时,汽车忽然起步,乘客们都有一种向后倾的状态,这就是因为惯性。通过概念对惯性进行分析,再加上现实实例的讲解,能更好的了解惯性这个概念。
在教学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在学电量、电子那一章的内容时我们学习到在电传导的过程中电子就像是排队的小学生不停地向前走形成电流,停电时电子就静止不动了电子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这时候有同学问,既然导电的过程中电子数量保持不变,电子不会损失,为什么我们还要交电费呢?其实这就是电量的问题了,也是就我们在电表中反映出来的数据,用了多少电,要交多少电费。同学们还是觉得很不好理解,我就给他们解释到,导电过程中电子是要不停的向前走的,为什么能向前走,就是因为能量。我们说电子像排好队的小学生向前走,如果一直走小学生也会累的没有力气,这时候就需要给他们补充能量,也就是吃饭,获的能量。走的电量,交的电费就好比我们人吃的饭,获得的能量。这样就把微观的理论直观的表达出来,学生们也就很好理解了。
三、学习物理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好有趣的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本里有许多的物理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同学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做好物理实验能帮我们更好的掌握物理这一学科的本质。关于物理实验虽然形形色色,但是其基本过程都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也就是实验目的,会产生什么现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我们要借助那些器材来完成实验?分几步来进行?每一步要怎样进行,达到什么效果?我们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需要获得那些数据?这些都是我们在实现过程中要完成的问题。在学习电路并联和串联那一节时,有的同学只会在纸上画出电路图,具体到应用就无从下手了,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动手能力,多做物理实验。要在实验中找到实物的本质,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我们电路接好后,灯泡亮后,为什么有的灯泡亮一点,为什么有的暗一点,有什么灯泡亮的时间久了会发烫。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中获得并且可以解决的问题。
四、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知识之间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物理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把零散的知识衔接起来,让其成为一个大的知识体系,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本变厚,然后在变薄的过程。变厚是因为我们根据零散的知识联系到相关的事物,又变薄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相关的知识联系成了一个大的整体,形成了一个大的框架。知识在我们的脑海中变得清晰,有条理。学习物理更是一样,把哪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大的知识体系,任何物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虽然物理是有些学科难度的,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对其投入感情,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感情的力量是很巨大的,学习虽然是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但是只要你找到其中的乐趣,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着多注入感情,对老师、对同学、学知识,学习不就是一个其乐无穷的事情了。
初中化学的特点:内容少,难度小,绝大多数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初步接触。很多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体会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多,难度小,跟文科差不多。平时不怎么学,考前突击一下,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高中化学则大大不同,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难度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要求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不象数学、物理只有少数定理公式要记),同时又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求,所以靠考前突击学习化学在高中显然是不行的。
对刚进入高中新生学好化学的建议:
一、上课认真听讲,弄懂学习内容。课后当天要抽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及时回顾当天所学内容,做到及时掌握(特别强调,懂和掌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然后再做作业,这样才能使作业的功效性做到最佳,同时在作业时又能将思维中问题暴露出来,再通过课后的答疑使能力得到提升。
二、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内容多。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理解记忆,或结合以前的所学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来辅助记忆。这样才能长期牢固地掌握。当然记忆是有遗忘的,怎么办?及时掌握(当天巩固),单元回顾(章节复习),强化巩固(期中、期末复习)。这样间断性的刺激,知识的掌握才能牢固。
三、高中化学对思维要求比较高,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学生上课都听懂了,上完课后,作业没法做。这就是高中化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我的体会是在学习中要在学习老师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记结果,只有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才会有必然的正确结果。
四、高中化学还有许多的解题技巧,在学习中大凡遇到新的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弄懂,并经常加以运用,以便熟练掌握,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针对某种解题方法设立的,很简单,要求你使用新方法去做。而许多学生觉得使用初中的方法也能做出结果,这样就失去了老师设立本题的意义了。所以学生在遇到新的解题技巧时,要知难而上,并及时巩固,这样才能使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高中化学难度较初中大很多,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不会的,要及时解决,方法是课后多往办公室跑,把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高中化学的学习就是: 及时巩固,间断回顾; 着重过程,强化思维。
遇难多问,掌握技巧; 适量练习,熟能生巧。
2 高一新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课前对所学知识要有预习,做到有备而听,以便抓住重点,解决疑难。
2.2 课堂上一定要学会记笔记,而不是随意的记在纸上或书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化学的课堂知识容量大,内容多,学生单纯靠记忆是很难记住课堂上的全部知识的。必须学会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整理归纳及习题所用。
2.3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法。
2.4 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及时反馈,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或与同学沟通解决,不留知识盲点。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易混淆的东西多,如不注意总结,在应用时提取信息的速度会受到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可以反映出他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发现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会归纳总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是学好高中化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2.5 学生必须将所学知识及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发散思维的建立与培养,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也就谈不上得高分。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在有精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补充些课外习题,通过练习体会知识及方法的应用。
2.6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分为文字表达、口头表达,无论是文字还是口头都要用标准的化学用语来表述。
3 几点建议
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容应对高中的学习,高一新生在初生高考结束后除了充分休息调整外外,还要为完成学法和知识、以及思维上的蜕变做好充分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对此,作为老师有如下几点建议:
3.1 复习巩固初中的知识,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如前20号元素符号、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氧化还原、质量守恒、尤其是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等。
3.2 预习高中化学必修1前两章的内容,重点要预习第一章《物质的量》相关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且有大量计算,而这些恰恰是初中学生的软肋和致命的弱点。因此,要充分做好预习。
3.3 学生最好选择一本好的教辅材料,并进行同步强化练习。
3.4 不妨与一些成功高中学长做一下交流沟通,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都会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你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3、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 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五.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1.上好每节课,作好每次作业
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记下疑难,培养自学能力。
上课专心,积极主动,认真思考,适当笔记,培养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解题能力。
2.注意观察,做好实验
学生实验:
实验前,认真预习,弄清原理,明确步骤;
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后,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小实验:课外尽自己的力量实际动手做一做。
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物理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各种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3.重视理解,掌握方法
要重在理解,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里只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要重在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量)的定义、意义、决定因素等。如密度、压强等。
理解物理规律的意义、条件。如欧姆定律等。
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
4.加强小结,全面巩固
学习物理时,要加强自我小结,可以写“单元小结”或“章节小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表述、方框图、表格等,特别是在复习时,更要加强小结,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当然,解题后,也要注意小结,体会解题的方法、思路,并力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等。
要学会运用知识,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不丰满的,而且不能在运用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做好练习,做练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环节,是运用知识的一个方面。每做一题,务求真正弄懂,务求有所收获。下面是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的一段话,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他的教诲。
“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
编辑本段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一、观察的几种方法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二、过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过程层次:一般说来,复杂的物理过程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构成的。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它化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来研究。
2.探明中间状态:有时阶段的划分并非易事,还必需探明决定物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状态(或过程)正确分析物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3.理顺制约关系:有些综合题所述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要正确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内在联系上把握规律、理顺关系,寻求解决方法。
4.区分变化条件: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条件变化了,物理过程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在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理过程的变化,避免把形同质异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R=U/R、E=F/q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2.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
3.循因导果,执果索因:在物理习题的训练中,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有利于发展多向性思维。
四、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来源于生活、生产和实验。如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原型启发能否实现取决于头脑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与头脑中的表象储备有关,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
2、通过课外书、电视、科教电影的观看来得到;
3、要重视实验。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同类的个别对象中发现它们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较小范围的认识扩展到更普遍性的,较大范围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概括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高级形式的、科学的概括,这种概括的结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这种概括称为概念概括;另一种是初级形式的、经验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征的概括。
相似特征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舍弃它们不相同的特征,而对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概括,这是知觉表象阶段的概括,结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级的。要转化为高级形式的概括,必须要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对各种事物和现象作深入的分析、综合,从中抽象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的属性。
六、归纳法
归纳方法是经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论建构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为认识物理规律作辅垫。第二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物理学的普遍性结论。比较法返回
新东方优能中学物理教师讲到: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辩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
七、类比法
类比是由一种物理现象,想象到另一种物理现象,并对两种物理现象进行比较,由已知物理现象的规律去推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规律,或解决另一种物理现象中的问题的思维方法,类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识系统内部进行,还可以将许多物理知识与其他知识如数学知识、化学知识、哲学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类比,常能起到点化疑难、开拓思路的作用。
八、假设推理法
假设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研究对象,根据物理过程,灵活运用规律,大胆假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内容:
1.物理过程假设
2.物理线路假设
3.推理过程假设
4.临界状态假设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和课本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如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图片、实验及教师的演示实验等。观察的主要方面有:物理现象或事实,产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如运动、变形、温度变化、结果等。
对学生观察素质的培养
1)要使学生能根据物理教学要求自行设计实验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掌握必备知识。例如在做平抛仪实验时,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设想,有学生提出用摄像机先拍下两小球的录像,然后再放慢动作片,这样观察得更清楚。事实证明按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小球平抛运动过程,总结平抛运动规律。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物理实验观察素质。
2)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验观察时往往不是一下就能获得观察结果的,总会遇到一些偶然事故。例如,学生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等电学实验时,常常会碰到电键合上后,电表的指针不动,电灯不亮等故障。这时指导教师不要马上去帮助检查线路,排除故障,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检查原因,解决问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毫不气馁,直到圆满完成观察任务为止。
3)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严谨的作风。在实验观察时要尊重事实,正确反映事实,严格按客观性原则,得出观察结论。一旦发现与事实不符的地方,应毫不犹豫地抛弃错误观点。绝不允许假造观察材料和实验数据。
4)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维的习惯。观察时尽量摆脱已有观念的束缚,使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勤于思索,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观察实践中探索,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对学生进行观察技巧的训练
1)按照实验观察的目的性原则,首先应做好实验观察设计,明确观察对象,观察步骤和方法。例如在测金属电阻率实验中,应先知道需要观察测量的有金属丝的电阻阻值,金属丝的长度、直径。观察步骤也可按以上顺序。这样可以使学生事先心中有数。
2)应要求学生熟悉观察仪器的性能、工作条件、准确性和精密度等。例如,要求学生知道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电流,伏特表、安培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天平的称量和感量等等。要求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自由地、较大限度地使用这些观察仪器。对一些不易直接观察的实验信息可借助摄像机、计算机等新教学媒体把实验信息进行放大或减慢等技术处理,便于更清楚地进行观察。老师还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观察仪器如用罐头盒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用小镜子和硬纸制作潜望镜等,这样既能使学生通过自制仪器进行实验观察,又能培养学生自制观察仪器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3)应要求做好观察记录及对记录进行认真的处理、分析。除了对观察结果应准确、客观地记录外,对观察日期、地点、仪器性能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对观察记录应进行认真的数据计算或图像处理;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对本次实验观察给予较完整、确当的评价。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遵照实验观察原则,提高观察能力和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教育和进行其他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意志品德,得到进一步发展,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研究教材,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承上启下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物理知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怎样,本班学生的学习层次如何。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物理,已经形成了许多关于物理的学前概念和定势思维。学生已有的知识,恰恰是各相应章节的衔接点。将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新内容成为学生已有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拓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
另外,弥补数学知识方面的缺漏也是很重要的。大部分高一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知识、斜率、二次函数、极限数学知识非常陌生,这对物理教学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而且还对数
学知识的应用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和板书,逐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渡过学习难关
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学生来说,宜于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的方法,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在教学中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思想。
加强直观教学,重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高中物理概念、模型很抽象,初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加强基础训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习惯于初中的算术法解题,而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去上当,由此训练学生多因素、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扭转他们的定向思维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在学习概念和规律时的方法意识
注重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表达形式、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能鉴别有关说法的正误。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作图分析的习惯。在初中,许多学生把物理题当成算术题完成,解题过程极其简单化。但是到了高中后,因为解题过程的复杂化,这些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越学越糊涂。教师一定严格要求,在批改作业、试卷时要严格要求,因为解题过程规范化将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
重视学法指导,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和过渡
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顺利衔接和过渡。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可以采取强化课前预习和课堂指导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自学,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预习中的疑点提出问题,接着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然后教师再根据两次提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已基本掌握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存在问题较多的内容,教师就详细讲解。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只有重视实验, 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 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 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 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 放入一条小金鱼, 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 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 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 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 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 使学生产生悬念, 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 学生情绪高昂, 注意力集中, 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根据欲讲内容, 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 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 按照常规认识, 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 水必往下洒, 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 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 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 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 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 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 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 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 人站着不动, 然后放手, 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 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 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 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 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 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 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 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 才能够接到“绣球”, 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
通过演示实验, 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 可以使学生感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 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 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 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
例如, 在讲楞次定律时, 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 当人踩上去时, 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 你想拔出腿来, 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
教学生动风趣, 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 在讲势能时, 可向学生说, 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 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 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 “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2.教师授课时, 要有丰富的情感, 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 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 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 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 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 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 要做到抑扬顿挫, 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 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 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 “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 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通过举例,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 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 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 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 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 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 当通电抽水的瞬间, 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 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引导他思索, 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 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影响积极性。
在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 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 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 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 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1.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单纯地去背诵。面对一个新的物理量,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实际解题中作用。
2.概念的应用:理解概念之后,对它的应用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解题是,要抓住,每道题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给你条件,只要将条件与物理量相对应,然后代到相应的公式中,就可以解出答案了。
3.衍生
4.综合:物理的各个章节中,除了光学相对独立之外,其它都是联系很紧密的,必须注意将他们之间前呼后应起来。
二、如何做习题:
做习题特别是理科习题时,必须把握量与质的关系。主要抓做题的质量。“我”在高中期间从未买过习题,主要是做完书上以及老师给出的题后,总结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的过程分为:
1. 分析物理进程:把过程抽象为物理量
2. 利用数学将题解出来
三、学习习惯:
1)上课应该认真听讲,至于学习方法,应该是让学习方法适应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去适应别人用起来好的方法。
2)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提问题。“我”做题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题后,都看看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后就置之脑后。这样,“我”考试的时候就快了,不象别人,到了考试的时候又去忙着推导。
3)要即错即问,多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不要害羞。
4)复习要一遍一遍地反复复习。
5)对于参考书,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买的时候要找那些有解析、总结归纳比较好的书,而非是那种单纯给出答案的书。
尹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学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走过一年高三,对物理的学习和复习有不少体会,在这里想谈两点:一是如何读书,一是如何做题,希望能对高三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在高三复习中,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读书,一定要读透,不要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翻一遍;也不要对知识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注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会:明确各个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内涵及外延;对一组相互关连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一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联系和前因后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个知识点、知识块;同时还应站在高处;把握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从整体上和相互联系上来掌握知识。整个物理体系,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内部有和谐、完美的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高三的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相信这对大家的学习不无裨益。
【与高中学生谈如何学好物理范文】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写作水平07-02
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1-20
中学生如何学好科技范文07-19
学好高中物理需要注意什么06-08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10-18
如何教好学好高中数学07-04
浅谈农村高中物理有效课堂10-24
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李爱红06-17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论文10-27
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