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推荐8篇)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1

1.只有应用意识是不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这两个为什么放在一起?不是我手懒,是应用意识必须跟着创新意识,只有应用意识是不够的。

《标准2012年版》专门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核心概念专门表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l

应用意识

那么,什么是应用意识呢?

《标准2012年版》是怎么说的?“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说学了数学后知道用。这就好象是一个好逞能的小伙子,学得了一些拳脚,总想找个活儿亮亮自己的能耐,头脑中想的是“我能干点啥”。第二条,是说你遇上事了,要想着数学,想着数学能帮你。就象郭冬临演的小品《有事你说话》。

这两条先把“我能干点啥”放在“有事你说话”前面了。我感到顺序倒了。交换一下可能可好。从数学的产生来说,我们是先遇上问题,遇上事,“有事”了,才想寻找解决的法子,才有了数学。而“我能干点啥”是先有了数学,是你掌握了数学以后的事。从创新意识看,前者的创新因素更多些。无论是从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顺序,还是从数学发生发展的重要性,都应当交换一下次序。——当然,《标准》这样说,不会引发“两桃杀三士”,不会引发“两雄”争霸的残酷战争,但我还是感到交换一下次序更有利于理解创新意识的地位。

创新意识是新增的关键词。我认为加的很好,很有必要。

虽然在应用意识的注解中,《课标》有“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样的说明,其中也蕴含有“创新意识”的意思。但是,应用意识(http://)主要还是指用现有的工具做同样的或类似的事情,是现有工具的重复使用,是一种“啃老族”的文化体现。正如彭加勒(又译作庞加莱)所言:“仅仅着眼于直接应用的那些人,他们不会给后世留下任何东西,当面临新的需要时,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法】昂利﹒彭加勒著,李醒民译,《科学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北京)。一旦换一个新的情境,现有的工具就会象一位尊贵的骑士躲到一边,摊摊双手表示他的遗憾,此时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我们谋求的勇士,特别希望他能冲到问题的最前面。庞老先生的话短,却说的很全面,既说了观点,又说了为什么。

l

创新意识

那么,什么是创新意识呢?《课标(2012年版)》没说,我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值得摆上桌案。我们还是先换一个问法:怎样理解创新意识?

我们先看《课标(2012年版)》,第7页,是这样说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说了地位,要求,基础,核心,方法,„„。把创新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不仅是现代数学教育的 “基本任务”,而且要求体现在全过程中,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其实,创新又何尝不是科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基本任务”呢?只是我们数学标准不能干涉其他学科的内政罢了。这是说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创新一阵子,想不起来就搁置在了一边。不能象学习雷峰,只在3月一阵风。中间几句主要是说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验证。特别指出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一点特别重要,思考是自己的事情,思考不能替代,我们却常常忽视这样的常识。

独立思考,这是学会思考的条件,思考只能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去学会。什么是“会”呢?可以把下面的方法“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作为答案来理解。

当然,你仍然会感到“不治饿”。依然会象进了冬天的公园,看到的是冷冰冰的枝桠。理念树条不能少了案例的绿叶,一片绿叶就是大树生命的体征。还是让我讲一个例子。

2.例谈一节课中的创造

这是一节数学游戏课。20点游戏。每人轮流摸牌,各张牌点数之和不能超过20,点多为胜。

上课老师用了近20分钟讲游戏规则,然后学生进行 游戏,汇报经验。

——前面我把教育分为三类或说三个阶段:知识传承、技能训练、思维启迪。这节课你可以看出很典型突出了前面两个功能:知识传承、技能训练,而思维的开启却没有在这样的课中充分体现。最后的汇报经验只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效果检验”。

评课时,我说:“如果我是家长,我会质疑,我在家几分钟就能教会孩子玩这种游戏,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你手上?也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孩子受到的教育与他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中有什么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应当是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不能仅仅重复于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中的会用之目的。这样说并不是说生活教育中没有创造。而是说,一般的家庭中的游戏多在“应用”上下功夫,而学校的游戏应当多在“创造”上下功夫。”

那么,这节课在什么地方学生可以创造呢?

单说规则吧。

游戏是讲究规则的,一个游戏规则往往由基本规则、补充规则、拓展规则组成。我认为规则有下面的特点:

(1)规则是讲究公平的;

(2)规则是由社会共同体制订的;

(3)规则是可创造的,可变换的。——这就有了可创造的空间。

第一、基本规则的教学

游戏本身是不是新?游戏的新旧,当然不是由纸牌的物理属性决定,不是指是不是新买的“处女牌”。新旧是由游戏的基本规则决定的。

如果游戏规则是新的。这种规则学生自己能不能看懂?如果能看懂,你不要讲了,把游戏规则说明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学习。

——慢,有人插话了:低年级学生识字没有几个,你不讲,他们看不懂的。

对不起,这次我要做一个双手下按的姿势,请你先不要激动。我知道你说的是事实,并且这样做也是为孩子着想。我一点也不否认你的责任感。在我没看这节课前,我是和你一样存在这种担心:学生会不会看识得这些字,通过听课我没有这种担心了。

你看到了,当你出示这个游戏规则之后,前面有个小姑娘不等你说话,就用手指着念出这句话了。可是你没有理会她的多嘴。心里可能还会感到她扰乱了你的教学秩序。我不知道她能认多少字,就是有不会的字,也不要紧,小组内是不是可以帮助一下?小组内不行,组际之间行不行?最后有几个字不会,还不一定需要你来讲,缺一个两个字可能也不影响学生理解这个规则说明。

会用多少时间吗?你在用讲的方法时,用了17分钟(而学生玩一次只用5分钟)。你让他们自学7分钟能不能学会、能不能看懂这个游戏说明?——可能比你单一地讲“高效”多了。

把问题情境设计好,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着阅读、学着合作,学着求助于他人,学着指导他人,在互相帮助中了解新的游戏规则。这样,学生是不是已是在创造了。他们通过阅读,孩子们知道了一个新的规则,知道扑克还有新的玩法。而这些经验的获得,源自孩子们自己的发现。

有的老师可能会问,你前面的意思是只让孩子们学习说明书吗?不让学生接触纸牌吗?

不是的,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结合手中的牌,对比说明书来理解规则。并且这样做使文字说明、实物操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则,也符合学习的规律,符合创造的规律。因为创造体现在过程中,而理想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创造。

如,规则说明中有“摸到纸牌上的数字的和最大的人获胜。”学生要理解这个句子。他们的思维要经过下面的几个过程:

(1)认识里面的字词,并知道各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这一步是词的意义的理解。

如“数字”、“和”这两个词,学生需要知道“数字”是指纸牌上的数字,“和”的意思是说“几个数字做加法运算的结果”。

(2)将字词放在句子中去理解。这一步是从结构上去理解。

把“数字”“和”放在“摸到纸牌上的数字的和最大的人获胜。”句子中,知道是把手中各牌上的数字都加起来,然后比数字大小。这里有一个前提,要摸牌,要比较,不是你一个人比。蕴含着你手中要有牌的意思,要有同伴和你一起做,才能比,通过和同伴的比较来知道结果谁“最大”等等。

(3)将上面的短句,作为行动的指令来进行实际的操作。这一步是从情境中去理解。

将这个句子结合具体的情境,或说放在具体的“真实世界”中去操作。在讨论中、同伴共同阅读说明书中,有的孩子可能并不需要“真做”,可能通过想象,头脑中已建立了按这个指令操作的情境。有的孩子们的思维可能还是处于懵懂状态,对词的意义可能并不清楚,这时就需要一边阅读对照、一边进行具体的操作帮助理解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习并不是象容器注水一样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一个不断尝试、反复、修正、澄清,从而达到更透彻、更深刻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可以体现学生的创造。

第二、补充规则的教学

除了怎么定胜负这样的基本规则外,还有针对特殊情况处理的一些补充说明,我称为补充规则。诸如:出现一样的点数了怎么办?大于10的牌,如J、Q、K„„如何处理?

对于这样的补充规则,我仍然不建议在学生玩之前作为基本规则介绍给孩子们,而是希望让孩子先玩,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让自己做出处理,自己制定规则。——在玩之前介绍这些规则,他们没有体验,对这一条规则可能感受并不那么深,你的规则并不能马上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最为关键的,我的建议是能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需要。哪怕是你告诉孩子们“我们是不是可能再加上这样一个规则,„„”也比事前告知孩子要好,因为这会让他们知道,创造并不是人们的随意捏造,规则的产生也是来自于实际的需要。

那么,一旦他们发现了需要,也就培育了“提出问题”的秧苗。由需要,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选择一个方案,这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中的一个要素是选择。

在上面的游戏中,如果你的点数是10,我的点数也是10.我们俩人是同样的点数,怎么算胜负?这里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1)

并列第一。这是一种规则,两个人都乐意。

(2)

谁手中的牌少,谁为胜。这样的规定当然也可以。

(3)

两人都放弃手中的牌,重新再摸一次,以新摸的一张点大为胜者。可能这样的规定要触动孩子的心灵了,因为这样做需要孩子放弃手中既得的利益,两人间重新再开始一次游戏。

(4)

„„

关于牌面数字多于10的牌的处理:

(1)把大于10的,包括大王、小王统一定为1.这是一种规定;

(2)把大于10的分别按个位数计数又是一种;

(3)这些牌和大王、小王分别按0算也是一种规定。

(4)„„

第三、拓展规则的教学

基本的规则和补充规则教学完之后,基本上可以宣告一节课的结束了。但我认为,理想的教学不要在此画上句号,把规则拓展一下、做一下变通,会给孩子们打开一个新的窗口,让他们自己看到更广阔的天空,还他们一个天地,让他们嬉戏,品尝到创造的快乐。拓展规则的制定也许会让学生进一步或者更多地尝到创造和发明的喜悦。

就这个游戏的拓展规则,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几点改动,看一看是不是可创造的空间更大?

(1)关于胜负的规则:可以不可以规定五局三胜制?可以不可以改为最后的胜负以各局的点数之和大者为胜?可以不可以胜一局就记一个分数,最后看分多者为胜?

(2)关于游戏人数的确定:两人可以吗?三人可以吗?„„人数多与人数少,又可以做哪些规则上的调整?

(3)关于奖励。能不能制定一些奖励的规定?胜一局加1分,连胜两局加2分,连胜三局加3分,等等。

(4)„„

制度都是滞后的。规则需要在游戏中完善、在活动中制定。制定规则的过程,需要经过社会共同体的约定和确认,规则确立的过程充满选择,充满创造。当然,规则一经确定,谁都不能再私自更改,除非再次出现规则中没有包含的情境——这是创造的一个条件,创造必须在一个社会共同遵守的大规则内的进行创造。让小学生凭空创造规则,并理解这些规定可能很难,但他们在游戏中却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体验到创造的过程。

创造,不是你定规则我遵守,创造,是大家一起根据需要选择、建立规则。选择、建立一个普适性的规则,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也是对自己既得利益的放弃,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默守”规则的人,相反,创造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对已有规则的破坏和新的规则的重新建立。

我这儿说的游戏规则,也许不仅仅是指玩这个纸牌游戏本身。也包括我们与人相处,在社会中立身。当然,更包括我前面说的“家长为什么把孩子送到你的手上”这一款社会游戏。公维华老师有一天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学校在招生,来了好几千家长,特兴奋。为什么会来这么多家长?这里不会有强迫,不会有行政命令的一呼百应,不会有利诱(当然这里指的“利“,相信你不会误解为单纯的物质利益),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家长们都很清楚,他们看到的是学校办得水平。他们把孩子送到这儿是因为这儿“利好”。这个利是学校能给孩子们的,如果你的工作和努力不能给孩子这方面的“利”,你就需要付出其他方面的“利”为这种失衡来配平,社会游戏需要的是公平,虽然在追求公平、配平失衡中会有许多的不公不平存在。

上面的战线拉得是不是又长了。来,我们浓缩一下:

学习不是简单的累加,需要自己不断去修正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创造。创新不是告知,需要自己去发现创新并不随意,创造有创造的需要;创造并不神秘,孩子们也可以创造。

3.独立学习与创造

我曾想就“低学生段数学教学可创造内容举例”为题写篇文章,列举一下小学低学段可创造的内容,后来放弃了。因为每一节课中都有创造,每一个过程都有创造,不是吗?每一节课中,数学概念的得出、公式、公理、法则的总结,模型、思想方法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哪一环节没有创造?现在需要的不是指出哪节课中有创造,而是需要我们老师们树立一个让学生“创造”的意识、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我们老师们往往也知道要让学生学会创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总是扶的多、给的多。

我为什么如此强调要让学生独立学习,希望老师们少指导,少讲解,尽量做一做“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呢?

当然是为了不熄灭孩子创造的火苗,培养孩子创新的意识。这样的回答可能太过平常,不会给我们留下有什么印象。我们还是再做一次溯源。看看“创造”的定义怎么说。

什么是创造?

百度上给出的定义和例子很好,转述如下:

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

创造的本质在于甄选!甄选出真正有建设性的联系(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你想拿到桌子上的一个花瓶而又因为自己太矮而够不着时,你挠挠头往周围看了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凳子!你突然想到也许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称为灵感(这个现象类似于生物中的突变,这里发生的变化是改变了凳子只是用来坐的这样的观念),做到这一步时你已经将“凳子”和“自己的身体”这两个概念在头脑里联系起来了,并且进行了一个思想试验过程:首先看了看凳子的高度,大概判断了下自己如果站在上头很可能就可以够着花瓶了,并且觉得自己肯定可以爬到凳子上去。于是你头脑中迅速闪过了你爬到凳子上然后顺利够着花瓶的图景。这个思维过程完成后,你就完成了一个“手续概念”的创造。为了方便陈述,你还可以把刚才这个手续概念命名为:“通过站在凳子上拿到桌子上的花瓶的方法”。

为了验证刚才创造的这一手续的可行性,你将你的想法付诸实现,结果也许真的可行,也许不可行,或者造成了你没有想到的结果。比如凳子翻了你摔倒了,还把花瓶打碎了。这都是因为你在头脑中模拟的过程忽略了某些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凳子的稳定性,地面的摩擦系数,或者对凳子和自己的高度判断不准确等等)造成的。如果可行,并且拿到了花瓶,那么你就进行了一个“概念的物理实现”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说你将你创造的概念的“物理实际”也创造出来了。它本质上就像你完成了一个建筑的设计,并且亲自把它建造出来一样。经历了这件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马上想起已经建设完成的这个概念,这就是你增长的知识。可见创造可以分为概念的创造和概念的物理实现创造两种。

这一段说的很是详细,由于上面的文中用了一些概念,我们可能读起来吃力,我想结合上面的话,再强调一下几点:

1.创造的实质是联结,联结可以是抽象概念之间的,可以是具体事物之间的,体现在思考问题与具体的做事方法、过程中。

2.创造是个体的创造,创造会带来个体的内心的愉悦而一定会成为自己的经验。别人的告知不是创造。虽然都起到了使主体由“未知”到“已知”的结果,但告知不是创造。

注意:告知不是创造的敌人,更不是课程改革要“革命的对象”,它也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后文会详细谈及。

3.创造不仅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选择。它是从诸多现象和联系中洞察到什么最有价值,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创造是选择,不是给予。

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有人告诉你把“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你照着做了。这里面已没有了创造,这只是按指令去做,是按程序去做。如果有你的选择和反思在里面,你获得的“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可能是一个经验,再遇上时你也会这样做。如果没有选择和反思在里面,别人的告知或说给予也许只成为你完成这件事的一个指令,它会随着任务的完成而遭到遗弃。——当然,我们有时会把遗弃的东西再次捡回,但那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了。

我在做业务校长时,有一次陪我们县教研员赵克平老师听课,他听到老师讲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有些愤愤的说:“这一节课最甜的地方又让老师自己吃了。”他把课比做吃甘蔗,要让学生自己吃,你老师不能嚼了喂孩子。最有营养的都进了你的肚子,孩子再吃你嚼过的,能愿意吃吗?

我在我们的文字里没有去区分创造和创新。无论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我想有一点是共同的,拿来的,别人给的,都不在创造和创新之列。

那么,独立学习是不是不要老师们指导呢?不是的,我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教与学的关系,我想在后文“重新认识学与教的过程中”详细去谈。

4.孩子能否创造?

孩子们能创造吗?

面对这样的困惑,我想只说一句“能”或“不能”是解决不了老师们的困惑的。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的理解是造成我们教学法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困惑应当是来自于对孩子能力的理解,而有些观点是来自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自己在传统教学行为影响下的学生给你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名家的观点。

“他们是尚未成年的新生一代人,身体弱小,没有经验,甚至连一般活动的能力和认识能力都还不具备,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生产和生活、进行科学认识或艺术认识,以谋自身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王策三

“学生是带着认识世界的前概念到课堂里学习的。他们带着丰富的先前知识、技能、信仰和概念进入正规教育,而这些已有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环境内容以及环境组织和解释方式的理解。反过来,这也影响着他们记忆、推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带到课堂上的经验可以两种方式呈现:作为他们日常的、非正式的、经验性的、学校以外的知识,或者作为他们基于学校的和“教学的”知识。”

——徐斌艳:《面向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项目设计》,新世纪小学会议资料,2010年12月3日广东茂名。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第2页。

“儿童有一种进行推论的天生素质,并且有实验和检验的内在的愿因。”(约翰﹒杜威)

上面的对儿童的论述都是名家之高见。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得出如此不一致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听谁的?谁的话更接近真理?

当理论的双方或多方对峙不决时,我们不妨做一次战争年代逃亡的难民,“远离”这纷争的是是非非——去安静的课堂和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观察一下他们的生活,用我们自己的观察决定理论战争的胜负。

下面,我们一起看几个事例,看你能不能吹响绿茵场上裁判的金哨。

(1)曾见到一本《甘蔗有多高》的书。它的奇异处在于作者是一群幼儿园的孩子。这可不是一本你印象中的日记集,也不是你印象中的学生作文选。它是一本有关幼儿测量概念学习的书,是从头到尾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中围绕测量这一主题的学习进程记录,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小朋友写的“专著”。

那天,我和位惠女老师同去书店,店员推荐我们这本书。听说是幼儿的书,我有些不屑一顾,碍于店员的面子,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看,我们俩人都迷上了,都想买。可是,书只有一本。不好与位老师相争,便提一个条件,请位老师就这本书写一篇文章让我和更多的老师分享。我则和店员约定,再进来书给我通知,我再来买。几天后,店员电话告知我书到了,我则买了三本,不断给好友推荐,到最终,我手中留存的却是一本复印本了。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起因很象是我们的春游。老师本意是要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稻米的收割过程的,但学生却对路旁的甘蔗产生了兴趣,趴在地上,翘着屁股,观察开了甘蔗。敏锐的老师“嗅”到孩子的兴趣点,于是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一段长达五个月的以测量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种下甘蔗后,孩子们特别关心甘蔗有没有长大。老师抓住这次课程的契机,引导孩子思考甘蔗该用什么量,孩子用食指、拇指比划,但是每次比的都不一样。“那么,用什么方式,才不会变来变去。”孩子们想到了吸管和树枝。细致的老师,将孩子们测量甘蔗的“工具”贴在白纸上,并在旁边写下测量的日期、测量人,随着甘蔗的长高,成长图越来越长,甘蔗成长的情况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随着甘蔗的成长,孩子们也在寻找着不同的测量材料以便测量甘蔗有多高,他们想到了回形针,孩子们用一长串的回形针结成长长的连环扣,不仅量甘蔗,也量教室里的其他物品、甚至于爬上楼顶去量高楼。在孩子们测量的过程中,老师用一个小本子,鼓励孩子将他们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测量的结果。

在孩子们的眼中,教学楼很高很高,于是,他们把一箱子连环扣全部串在一起,几个孩子到楼顶放连环扣,楼下的人接应,还特别关照二楼也要有人,防止连环扣卡住。量好后,大家开始数连环扣的数目:353个连环扣。“353个连环扣是多高呢?怎么告诉别人呢?”老师此时介入,使学生不再沉醉于成功之中,引出了尺子的学习。„„五个月后,孩子毕业了,一本由他们自己动手编辑,插图的图书也成册了。

——这是我看到的最小的孩子们写成的书。我感叹孩子们的创造!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呢?我们的孩子同样不缺乏创造的能力。

(2)下面的教学片断选自《新世纪小学数学》杂志,2012年第二期,张学明、项竹贤《课堂追问的时机》,26页)

【例】教学《万以内退位减法》的片段。

在“质疑问难环节”,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可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全班学生也齐刷刷地向这位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

师:谁能说一说,你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从高位减起,后面遇到需要退位时不好办。

师:你是怎样改的?

生:差比原来少写1。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在经过退位以后,使差不做改动呢?

生:老师,可以这样做,在从高位算起时,可以一次同时看两位,如果下一位需要退位,在写差时就先留下一个1。

这位学生边说边以黑板上的题目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学生点头表示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

师:你真了不起!还别说,这个方法真能行得通。

生:老师,既然这种方法可以,那为什么书上说‘从个位减起’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老师,我认为按照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算起来简便。

生:我也认为从个位减起要比从高位减起简便。

师: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计算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不过,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x x同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他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对多位数的减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提议,让我们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话和老师的话分开来看。你会看到,所有的结论和发现都是来自于学生,没有一处是老师的告知和讲授,处处都是我们学生的创造。显然,这里孩子们的创造,源于老师不是把“从高位减起”作为一种知识来教,而是用追问,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

当然,这里有两点说明:

(1)竖式计算的问题从哪位算起,似乎已成既定的规则,如果再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追问“竖式计算只能从低(高)位算起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并探索发现一个法则是如何形成的,你会给孩子打开了一扇创新的大门,他们又会看到另一片天空。

(2)这里只是展示了“质疑问难环节”中的学生创造,在其他环节,老师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不得而知。这里的学生创造中,老师引导的痕迹稍显过重。我希望能看到一节课的所有流程都是全部的、真正放给学生的,看到学生精彩观念绽放的课堂。(这种课堂将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两处)。

相反,下面的例子就不是在让学生创造了。

【例】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出示1/2+1/4,让学生自己动笔算一算,当学生出现1/2+1/4=2/6或1/2+1/4=2/4等多种不同答案时,可以适时一问:两个加数的和应该比加数大,那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算的和是否正确?

这里,老师虽然也是想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发现错误。——这里虽然用了“适时”二字,但这两个字最难把握。作者没有说什么是适时: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的反思时间?给没有给学生操作的机会?给没有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是学生经过再三的思考后最终认定自己做的就是最后的结果了、还是发现学生算完,未等学生给验算就进行了下面的启发?文中没有说明,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注明到,在“如何做”这个问题上,老师却是采取了“告知规则、让学生按规则行事”的方式。这样的教不是在让孩子创造而是让学生在“服从”中“确认”别人的发现,如此长期的影响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两个加数的和应该比加数大”也不是数学中普适的结论,它只在算术中成立,当两个加数学中出现0或负数时,就不适合了。不适合在小学加以强化并当成一个普适的规则来使用。如果我们放弃“适时”的过程,一定要告知时,建议改为:“这两个加数的和会比最大的加数小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算的和是否正确?”这样是引发学生观察、思考,把发现和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

我这几年负责的杂志,其中有一个栏目,是专门发表孩子们是怎样学习数学的,发表了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也时也到各地培训、回访、讲学,见到过很多孩子们的作品,如、广东植秀盛老师、公维华老师以及大庆袁明老师学生日记,河南金水连续几届的《学数学、用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用报告的形式汇报他们用数学的成果,有的学生涉及到商场的选址调研,研究的思路和严谨堪比大学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我常常为他们出色的创造兴奋不已。

我在教学初中时,我教的学生中就有多人发表过文章。其中,崔艳梅一次得了200元的稿费,令全校为之惊呼——那时我的工资还不到800多元钱,在农村无论孩子、还是大人的眼中200元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分别用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例子想说明,我们的孩子可能天生就有创造的才华,只是因为我们的“教”不得法,而使他们的这种才华和天性得到了扼杀。我的这样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后面,我会有更多的例子说明我们的教是如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很感谢网友“离线”,看到我的日记后给我发来了她在教学中积累的“教阻碍学生发展”的大量案例。

当然,社会中阻碍创新的因素就更多了,如山寨文化、盗版行为等等。而在我们的意识中,有些“盗”了却不知是盗,最可怕。我说这叫“误盗”,是为了给我们大家保留一下脸面。不是吗?我们常见有人引了大段别人的文字,但却不加注明。我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现盗用“我看课标系列”的现象,但我敢说你会在某个角落或某篇文章中看到我的这些文字或观点被“误盗”的情况。

5.结语

创新有两大表现:发明与发现、联结与转换。有时是发明,有时是发现。但从思维上看,实质是经验的再抽象和经验的再提炼、是经验和知识的相互联结和转换。具体说来创新有下面的表现:

l

发现了新的现象,新的联系。

l

在有人质疑某一观点时,提供了新的辩护性案例。

l

发现了现有经验、传统观点、方法中的谬误或不足;

l

将现有的经验、观点、方法进行了抽象、归纳、推广、提升,使之更简捷、方便、更具有一般性。

l

转换或发现新的方法、观点,将人们的思维转换到一个新的视角或话题,表现为结束一场争论、或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打住。我知道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老专家们有意见了。为什么没有介绍大家公认的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特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兰斯等人的研究成果,典型的创造性思维一般具备以下六方面的基本特征,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和变通性是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你为什么避而不谈?也许我理解上的原因,我感到这只是把一个美女拉到我们了面前,告诉我们这位美女有几大特征,让我们欣赏欣赏一下而已。而我们所做的不是只做欣赏美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创造美,塑造美,要知道这个美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才能创造出这样的美来。因此,我想从教育者职业需要的角度,多从可操作的层面,谈创造、看创新,以便大家看得懂、想得清、用得上。因此,不惜用了这么长的篇幅谈创造,说创新。

现在可以做一个小结了。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我们看一个问题,要看流变,就象我们选择股票,不仅仅看它当前的市值,还要看它是不是潜力股,要看他的发展。在这一小节里,我是借助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谈流变的,只有应用是不够的,还要有创新。无论创新的形式,还是创新的内容,都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相连。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关注创新意识,必然会关注经验的积累。因为,经验是创新的起点。希望在教学中不要把处处存在的创造之花而扼杀。方法呢?放手,多给学生思考、创造和分享的时间和空间。——注意,我没有用多引导这样的字样!原因将在后文谈及。

教育改革是一场创新,前面说了教育的三个阶段。我们身处新的时代,需要有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由此,特别需要有人用行动为过时的教育教学方式画上句号。不这样,何谈这是一场教育改革!

每天来我空间交流的朋友,你能承担起这份重任吗?你这样如饥似渴,关注我们的改革,舍你其谁?

最后,留几个思考题:

1.前面转引的名家对学生的论述,你赞同哪一个?注意,不要被我的例子和观点所误导。要用你的例子来分析,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你的观点。谨记:“莫将经验做本真,你我都是摸象人”。

2.新课程那么重视应用,为什么不提倡应用题分题型教学?试谈谈你的观点。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2

1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创新工作中的问题

1.1时效性较差,观念需求难以满足

电视新闻工作是联系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纽带、桥梁,可以让人们随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现状。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采稿手段等方面的限制,致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时效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是在事情发生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播出的。这种过时的新闻对于观众而言,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失去了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就会导致电视节目收视率下降。随着社会信息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网络平台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新技术、新媒体对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观众获取新闻资讯大都集中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在新技术、新媒体中获取的信息是非常少的。随着我国电视新闻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观众从新技术、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都在增加,传统电视新闻独揽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这就使得电视新闻的地位大大下降,社会大众对于传统电视新闻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降低。

1.2编排方式过于简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在不断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每个事物都要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电视新闻节目在创新和改革方面同其他事物相比,还存在着严重落后的情况,新闻编辑发展的脚步还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新闻编辑依旧沿用传统的编辑方式,编排方式过于简单,没有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新闻的写作和播放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形式,电视观众因此对其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些都不利于电视新闻工作和社会效能的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形式的简单化,大大阻碍了新闻发展多元化的趋势,限定了电视新闻的选择和传播。这种不固定性不利于实现社会多角度的报道,也就难以促进社会新闻多维度的发展。

1.3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杂乱无章

一个有序健康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提高其在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要有效遵循其发展的原则和规律,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展现目的性,使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意义。从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上来看,还存在许多杂乱无章的情况。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安排上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电视新闻节目被随意安排,观众在收看新闻节目时不能够理解新闻采编者的主体意图和目的,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理解不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闻稿件在编排设置上还不够严谨,不能够对新闻稿件做到严格的编排把关,使其在总体上缺乏一定的指导思想,难以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长远发展。

2创新意识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问题体现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创新意识的应用与发展还不够,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强化创新意识:①要不断强化新闻编辑者的主体参与意识。要让新闻编辑者准确把握当前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性和时代背景,要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参与到电视新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中来,使其从整体上对电视新闻进行把握,提升其对电视新闻工作的理解和分析,这对于以后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而言,要能够注意到其参与过程的深度,仅仅局限于主动参与还是不够的,要进行充分的挖掘,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工作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意义。②要破除依附效应。由于电视新闻工作量不断加大,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着跟风和依附的现象,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在人云亦云的社会环境中失去主动权和创造性,这不利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因此,在现代新闻编辑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创新,必须不走前人的老路,要提高新闻工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发展。

摘要: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强化创新意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意识,电视新闻,新闻编辑,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龙浩.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斯闻窗,2012(01).

[2]祖朝志.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意识[J].新闻采编,2007(05).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3

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其实就是一堂课的导演,学生就是这堂课的演员,如何让学生将这堂课演得精彩是关键。教师可根据本堂课内容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列,把抽象的概念,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或适当合理的应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才能达到“兴奋点”,才能执着的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这无疑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进一步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內驱力。

二、通过“数学建模”,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问题,这是教学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划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三、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形式设计教学过程。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独立探究,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探索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理性归纳”阶段,学生要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指导,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结构体系。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4

1当前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学习过程缺乏质疑精神。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论语·为政》);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学规类篇》)。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可见,质疑是学习与思考的起始,是创新思维的现实起点和开端,一个问题突破之后往往能带来一项甚至一系列发明创造。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家们的重大发明无一不是从敢于质疑开始。如:敢于质疑,使阿基米德从司空见惯的洗澡中悟出了浮力定律,使谢皮罗教授从常见的洗澡排水中发明了水流漩涡的方向性规律。“全国博士生论坛”8月份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指出:科学研究要具有创新思维,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则是创新的前提。

认知过程缺乏批判精神。批判性地吸收知识是科学、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说怀疑是发现的动力,批判则是创新的前提,批判思维在创新能力的形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纵向上看,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先导,没有批判思维难以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从横向上看,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运用批判思维的过程需要创新思维的作用,创新思维的深化需要批判思维的不断发现,二者互动互补,不可或缺。

思考过程缺乏开拓精神。创新贵在“闯”,贵在“创”,贵在“敢为天下先”。独立性、新颖性、多维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思维收敛与思维定势对学员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别人不敢做,我也不敢做。或一遇到问题,就去翻书本,书本上没有、前人没讲的,就不去想,也不敢做。二是过分依赖和崇拜经验。遇事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考虑问题不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较弱。三是思维方式陈旧,思考问题的角度偏窄,面对新事物往往有畏缩心理,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2军校教学应注重学员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培养

注重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首先,应大力提倡和推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方法。

其次,应积极营造有利学员提问、质疑的教学氛围和管理环境。第三,要提高教员运用“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艺术。注重培养学员的“批判意识”。首先,要帮助学员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其次,注重培养学员的批判性人格和批判精神。注重培养学员的“求异思维”。首先,要培养学员多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三,注重培养学员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典型思路,即将问题反过来进行思考,是一种超常规创新思维方法。它充满了辩证思想和哲学智慧。注重培养学员的“立体思维”。立体思维泛指多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是较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思考问题的更高层次飞跃。加强学员“立体思维”培养,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意义重大。因为现代军事活动不是平面性的,特别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是典型的立体结构,它是由许多环节和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指挥打仗要考虑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因此,军事决策者的思维切忌“直线运动”,必须凭借立体思维对所决策的问题作整体性的思考,从合成作战的整体结构考虑各具体环节,从而使决策更加全面和缜密。

参考文献:

[1]戴清民主编.《信息作战概论》.解放军出版社,.11

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开发(上) 篇5

汤文颖 河北行政学院教授

学员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河北行政学院教授汤文颖。下面我们讲第六讲“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开发(上)”。在这部分里面,我们主要讲三个大问题。第一,认识创新与创造力;第二,创作的过程;第三,发现创新特质。

我们先讲第六讲内容的三个问题。

一、认识创新与创造力

(一)创新的本质

现在一说,都在提创新,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原来绝对没有东西,产生了之后叫创新?模仿是不是创新?一部分有所调整、进步是不是创新?所以对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对于创新本质的认识,这是一个前提。

1.创新是发展之本

我们说一个案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事情,在欧美市场非常受欢迎的芭比娃娃,在中国的制造成本是1美元,而芭比娃娃在美国的沃尔沃零售的价值是10美元。这个10美元商品,中国制造的价值只占10%,其余的90%,包括产品设计材料、原料采购、物流、营销、零售等等高附加值环节产生的利润,都掌握在欧美的企业手里面。在整个的产业链里面,中国制造处于价值的最底的位置。

今天这个过程是否还在继续?是的。只不过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比那时候来说,有点这样的特点。换句话说,从芭比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手机。由中国的富士康组装生产的苹果手机。每部的最终的销售价格是六七百美元。苹果公司从中可以赚到三四百美元的利润,这个利润是很惊人。而富士康每生产一部苹果手机,获得利润约四美元左右,与苹果公司利润率差距这么大,相近于一百倍。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答案很简单,就在每部苹果手机后面的盖上,上面写着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设计,中国组装。

学员同志们,我们看到组装和制造的产值差距是很大的。中国制造,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不仅包括了物质成分,也包括了文化和人文内涵。我们在今年2015年的5月8号,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就是说中国制作业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不利地位,引起了我们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们引以为傲的外汇储备,那是用汗水赚的,而不是用智慧换来得。所以由中国装置、组装,变为实质性的中国制造这就需要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在创新方面,如何来打造这个新的平台。所以创新是未来发展之本。

美国被称为是新一代的创新性国家,实际上它的发展过程里面,也不是仅如此,它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时候,二战以后,它也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后来到了1957年的时候,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了以后,给它震动很多。他们国家逐渐就是创立一种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今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2015年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里面明确指出来,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力量。所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话,要把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提升到国家的层面上来。

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的达沃斯论坛上,就认为“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创新已经不是一句口号了,而是与我们每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件重要事情。

2.创新的概念与特征

创新一词来自英文Innovation这个翻译。在它拉丁语里边的含义是三个,更新、创造新东西,以及改变。

这三层意思里面可以看出创新有两个形式,一,推陈出新;二,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所以这两种形式蕴含了改变和求变之意。因而创新是指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之中,不断创造新事物,以及对事物进行变革、更新发展的行为过程以及结果。

判断这个事物是否是创新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识别。这两个特征就是第一,创新必须具有新颖性。第二,创新必须具备适用价值,什么叫适用价值?一,要有社会价值;二,要有个体价值。个体也就是为个体解决问题,有利于个体活动。在现实的过程里面,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常常是相伴随而生的。比方说袁隆平,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既给社会、国家、民族解决吃饭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个人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创新可以说是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2015年的两会期间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了创新的理念。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等等,它反映在方方面面。这是认识创新和创造力第一个大问题里的第一部分,创新的本质。

(二)人的创造力是创新的力量之源

一个国家创新、民族创新、地区创新首先是人的创造力的拥有和体现。所以人创造力是创新的力量之源。

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也讲到“试想13亿人口中,多达八、九亿的劳动者都动起来的话,投入创业、创新和创造,那是多么大的力量?”。

显而易见,创新它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这里面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来介绍创新、创造力。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造力是产生有适用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的能力和品质。在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创造力的具体内涵有所差异。

科学创造力一般指在科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知识方法来产生相应的能力。艺术创造力就在艺术领域里面。所以这就说明创造力具有领域性。心理学研究发现,创造力具有六个不同的领域特殊性。一,艺术的、视觉的;二,企业家的;三,人际关系的;四,数学的、科学的;五,表演的;六,问题解决的。所以在衡量不同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力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的特殊因素,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

对创造力的研究是这样的,心理学对创造力研究形成气侯的过程,可以说最早是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叫捷尔福特(音)博士。捷尔福特(音)他大力倡导,当时他在演说的时候选择什么题作为演讲题目?创造力。不要说其他人,就连心理学界都不很关心。但是从那以后,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而且成了气侯,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

这个研究成果可以从三个维度、三个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创新和创造力。

第一,通过描述人的创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规律本质,帮助我们更多的有效的开展创造性活动。

第二,通过探究创造性人才具备哪些个人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发掘自己的创新特质。并且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第三,通过对创新创造内外因素的系统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自身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的氛围。推动团队创新、推动组织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专业技术人员是我们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产业的转移升级都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成绩所取得的效果和对我们专业技术创造力的提高,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理解什么是创新、创造力?如何开发提升创造力?不仅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能,突出、突破创新的瓶颈,促进职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大家实现自我,追求卓越、提升幸福感,这是第一个。认识创新和创造力的本质和作用。

二、创造的过程

(一)创造过程的本质

在这个里面,我们主要说两点。第一,创造过程的本质;第二,创造过程的八阶段理论。

首先创造过程本质是什么?一句话,或者叫一个词,创造过程的本质就是执行。有些人认为创造是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当想法出炉了,创造的过程就完成了,实际上不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也远远不是瞬间的顿悟,而需要的是你有创意了没有实施,归于数字楼阁。所以创造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是执行。

据文献记载,最早对创造体验做出自我反思分析的著名科学家是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兹。他在力学、光学、电子学、数学、生理学、心理学等领域做了很多的突出贡献,而且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所以很多的研究都把他作为创造学引证的对象。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阿瑞提提出来,他说赫尔姆霍兹从他自己的创造活动中,提炼了一个三个阶段过程:第一个,对一个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直至无法再进行下去。第二个,一段时间内休息之后,再恢复研究。第三个,突然获得启迪,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后来彭加勒,法国的数学家彭加勒又对赫尔姆霍兹的三阶段理论又提了一个第四点。启迪之后,再次有意识的努力,来验证获得答案。所以后来沃勒斯,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就提出创造过程四个阶段理论,内容是这样的四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构思;第二,酝酿和潜伏期,这就需要有一个充分的思考,多角度去探索,方向性研究思维,进行一个问题方案的设计等等;第三阶段是明朗期,这个阶段可能有顿悟;第四阶段是验证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思维成果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这是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

创造过程四阶段的模式作为一种可以借鉴的经验方式,但是并非某种必须严格遵循的刻板的方式。这个观点后来得到广泛的认同。经过心理研究不断发展,现在心理学在累计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更具有统计力量八阶段模型。这个八阶段是这样的,这就设计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

(二)创造过程的八阶段说

创造过程八阶段说,就是说创新、创造过程那八个阶段是什么? 第一,发现问题;第二,领域探索;第三,留意有关的信息;第四,酝酿;第五,产生想法和顿悟;第六,组合想法联想;第七,选择最优的想法;第八,外化想法落实。

1.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非常的有指导作用。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者实验上的技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创新也好、创造也好,首先是从发现问题开始。

举小例子,英国的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叫波普。波普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跟学生们说,说请大家进行观察,然后他就看着学生。过了一会以后学生就愣了,愣了以后,有人就问了,说老师你叫我们观察什么?这恰是波普研究,或者是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造的前提的一个教学方法。没有观察对象,不知道为什么观察,那观察什么?所以科学研究不是从观察开始,而是从什么?问题开始。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自我训练,练习提问。比如说这样的一个情况,现在都流行健康,都喜欢健身,比方说降低体重,可以有这么一些问题。哪些运动方式适合我?我应该如何避免晚上出去吃宵夜?我每天坚持多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是否要去健身房?如何避免经常和那些肥胖的朋友一块吃饭?哪些减肥药比较安全有效?谁的成功经验能够值得我借鉴?是否有不用节食,不用运动的减肥方法?我是否应该改为骑自行车上下班,或者不开车?我到底怎么胖起来的?

好,这些问题就是解决某一个事物,或者实现某一个目标的前提。第一,发现问题。

2.领域探索

大量的创新来自于对过去研究的重组和再发现。所以如果不先学习已有的事物,那就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创造。牛顿说,“如果我我看到比别人更远的地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所以研究领域的了解、领域的探索非常重要。创造性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个人首次做出重大的创造性贡献之前,大约需要在这个领域里面进行10年时间的学习,累计超过一万小时的训练。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十年定律”,或者是叫做一万小时理论。这是一个基本功,也是一个基础,如果不进行这样一个长期的、深入的对这个学科领域的了解,这些方面的了解和整理、思考的话,那创新、创造是很不容易、很浅显的,也或者是创新不了、创造不了。

音乐神童莫扎特,六岁之前,他父亲教他学训练了3500个小时。他到了21岁的时候开始写出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的时候,可想而知,他练了多少小时。一万小时理论,“十年定律”,超过了一万小时。

3.留意有关信息 第一个问题,掌握本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后,到了第三个阶段,要留意有关新的信息、新的东西。

鲁班,他在发明锯子之前,他有一次爬山的时候,一不小心一滑,差点摔下去,他顺手就一把搂住草。这一把搂着草不要紧,这茅草一下把他手划破了。他就觉得很有意思,那草就能把手划破了。他顾不上流血,就看那草是什么样一形状,一看有齿儿。他就想,如果把铁也打成这样的话,是不是力度能把硬东西能锯下来下?这样的话把木头锯开。于是鲁班就造成锯子,就是产生于他手被小草划破。

留意观察被作为一个重要一种方式。我们直觉里面只有20%是基于外界信息,剩余80%由大脑填充。所以收到的信息还是要分析整理,这也是一方面。就是你听到了,看到的信息并不等于就能够产生创新。这20%没有,那前提就没有,有了这20%信息,再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和原来学的学科知识的研究的分析,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创造。

4.酝酿

在酝酿过程里面,可以给头脑更多的时间进行加工。5.产生想法-顿悟

进行思考过程,也可能很快就出现一个研究结果,但大多有一些停滞、推不动,比如说我们做课题研究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然这样就进行不下去了,或者写了一部分研究报告的时候,到这不知道怎么下笔、怎么写。于是我们就可能放下这个事情,忽然间哪天睡着觉,忽然哪天吃着饭,一下顿开茅塞。这就是产生想法的一个重要方式。到了第五阶段顿悟。

6.组合想法-联结

。人们的这些思考、顿悟可能是没有连接的、散乱的,就需要对它进行整理。就像拿着针,穿着线,把他进行一个连引一样。比如潜水艇,潜水艇在黑暗的海洋里深处,不知道怎么样能够识别周围的情况,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科学家就想到了,同样需要在黑暗,辨别方向的蝙蝠,蝙蝠我们知道是晚上出来飞行。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这种方式,蝙蝠具有回声定位这种能力,他用这种方式来辨别方向。于是,科学家就给潜水艇装设一个有声纳技术的设施。声纳,把声音吸收过来辨别方向,使得这项技术在潜水艇的使用过程里面大放光彩。

7.选择最优想法

我们说在研究过程里面。一,发展性思维,信息很多、思路很多、方法很多,但哪个更好?就进行一个收敛思维,收缩的、发散的、放开的。发了以后再回笼,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这个道理,进行一个最优的方法的选择。

8.外化想法-落实 创新创造本质是什么?实质是什么?就是落实,如果不落实、不操作、不去做,那想法就是空的。所以第八阶段就是外化相反,落实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的结果。比方说我们知道莫奈,画家莫奈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每个节气、每个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到乡村、田野去画干草堆。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他所看到的、感悟到的理解的颜色、线条、搭配是不同的。他把这些图式能够绘画出来,他就需要调色。春天和秋天的颜色不一样,冬天和夏天的颜色不一样。他调那个颜色和现实之间如何?然后通过线条、颜色把这个现状能够绘画出来。这个草垛和那个草垛,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一个组合。所以能够画好画,就需要有调色、描绘、组合,才能画出更好的图画来。

创造过程的八阶段模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能够在发现问题,创造的过程里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八阶段模型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只有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边,有了足够的知识、足够的技能的积累,然后将某个领域的符号、规则、语言进行内化、个人消耗,成为知识的智商的一种内涵体现。他才有了创造性的前提。然后经过思考、分析、整理、顿悟和实践来实施。这就有了创造力体现的另外一方面。

所以爱迪生就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需要强调的是创造很少以线性的方式展开,它多是一种变化式的、突飞猛进式的、曲折的、重叠的,甚至于循环的方式来出现。所以创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是第二个问题。

三、发现创新特质

第一我们讲了对创新和创造力的认识;第二我们讲了创造过程八阶段理论;第三是发现创新的特质。说创造力与智商有关系没有?与什么有关系?说创造力与人格有关系没有?与特质有关系没有?创造者的心理活动是单一性的还是多方面的?是综合的还是复杂交叉的?

(一)智商与创造力

创造力与智商之间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智商越高创造力越高,不是绝对的。高智商的人经研究有这样一个结论。高智商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具有高创造力,如果进行智商测试的话,有一个这样的观点提供给大家。当智商超过120,智商与创造力的相关,正相关就不那么显著了。所以高创造力的人,他的智商一般在100到130之间。比如建筑设计师,在空间智能上一般得分比较高,作家在词汇智能上得分比较高。所以在不同领域,他的智商体现的方面有所差别性。

(二)创造力与人格类型

在这里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个大五人格理论。要理解创造力与人格类型的关系,需要对人格类型里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现在流行比较广的是大五人格理论。大五人格理论也叫做人格五因素理论,认为人格中普遍存在着五种主要的因素,每个因素都有两极,分别代表这个维度上最低和最高的特征。每个维度的名称是按照高分特征来命名的。我们可以通过衡量一个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具体位置,来比较准确的描述这个人的人格类型特点。

1.“大五”人格理论的五因素

这五个因素是什么?一,外倾性;二,随和性;三,禁止性;四,神经质;五,开放性。

外倾性是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人际刺激的需要。随和性是个体对他人所持的态度,随和与否。尽责性是指个体控制管理和条件自身冲动的方式。第四,神经质,个体情感调节过程和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开放性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对新事物的兴趣爱好的程度。这是五个因素对创造力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叫做大五人格理论。

2.经验开放性可细分为6个具体方面

特别是第五个开放性。开放性可以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想象力;二,审美;三,思辨;四,行动;五,价值观;六,感受。

这六个方面的表现,想象力分高分者的头脑中充满有趣的想象;低分就太过于现实,更过于喜欢有形的现实。第二,审美。高分者特点就是喜欢与艺术、与美有关的事物。经常为艺术所感动;低分者的特征,就是对艺术和美不敏感,见到美术品没有太多的兴趣。第三,感受。高分者的特点是能够体验到比较深层次的情感,并且能够意识到一般所不能体验出来的情感体验;低分就是对情感、感情比较钝、反应比较慢。情绪范围的波动的情况范围比较窄。第四,行动。高分者的特点就是喜欢接触新生事物。大家现在都玩微信,我也玩微信,不是新生事物对他的影响,而是他对新生事物的接纳更多一些。不喜欢千声一片;低分者的特点就是对不熟悉的环境、新生事物等等,适应情况和接纳情况比较慢。第五,思辨。高分者的特点就是思路比较开阔,容易产生爆发性思维的表现方式,善于分析、善于整理、善于辨析,甚至在口语的表现上,喜欢跟他人进行观点的讨论;低分者随同性比较强,也可能很聪明,但是一般不辨析。第六,价值观。高分者的特点就是喜欢挑战权威,低分者就是保守和顺从。比方说理论工作研究者,可能在思辨方面能够得高分。文艺创造工作者可能在审美想象力方面能得高分。社会活动家可能在价值观方面,可能更多的得高分。

这是创造力跟人格类型,一个是表现是五个方面,一个是开放性的体现在想象力、审美、感受、行动、思辨以及价值观六个方面,这是人格的类型。因而人格类型不同,他的创造力的体现会有所差别。

(三)创造力与人格特质

人格理论类型告诉我们,人格的框架是有一定的基础和一定的种类。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中意志力、风险承受力、成长愿望,对不确定的容忍度,以及创造力的自我效能感和个人得创造力都有着密切关系。

1.意志力

第一,意志力不管是好的创意,还是差的创意,都可以被挑出毛病。都被批驳和否定,如果意志力不强,那创造力可能就会终止。第二,创造性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困难重重。所以没有意志力,创造也会半途而废。创造性的工作成功之前,有时候会充满了失败。一次不成功,两次不成功也是对创造力的毅力的一个考验。十足的意志力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面前,能够重新站起来,走向创造的辉煌,这是第一个意志力、毅力。

2.风险承受力

每次创造都会有一个未知的旅程,所以承担风险、承接风险和战胜风险,有勇气战胜风险。这是创造力一个重要的特质。

3.成长远景

一个人的成长并非只在成年人之后伴随一生。实际上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人们成长的愿望都有所体现。如果仅是局限于某一个阶段,以后不再延伸,他的成长愿望就会阻碍,由于没有成长的愿望而阻碍创造力的发挥。比如说对失败很容易产生恐惧,不再进步,畏缩不前。觉得失败了,或者可能会出现失败,就会丢面子,那他会对于创造力的发挥会产生很强的束缚作用。因而,他也就不再成长,也就没有成长愿望,也就不会产生创造的动力、动机和行为。雷军,我们都知道,雷军的恐惧是有的,雷军40岁的时候兴办了小米科技。人们对40岁是什么概念?成年、中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所以能不能创办成功,这个产品能不能走向社会,能不能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就是他可能有的恐惧。战胜这个恐惧对成长有高期待、高期望,有愿望,也是成就创造的一个前提。

4.对不确定的容忍度

我们知道很多事情有很多的不确定,是彼非此,都有这种不成立的、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因而,如果对不确定能够包容、能够容忍,能够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转化,这是创造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

5.创造力的自我效能感

什么叫创造力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自己是否能够产生新想法,是否有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这种期望和自信?如果有的话,自我效能感强,如果没有,没有这种期待,没有这种想法,他的创造力就突然失去。

比如说我经常提起想法,我有很多的好想法,我有很好的想象力。这三个问题如果经常在头脑里运行,经常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就对于创造力的自我效能感就会产生很好的作用。

(四)创新者的复杂与矛盾

我们说创新者在创造的过程里面,会遇到很多的现象,比方刚才说的若干个不确定性等等,使得创造者、创新者遇到很多问题、矛盾,使得这个事情非常复杂。著名的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者米哈里,他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富有创造力的人常常是复杂的、矛盾的。在他的力作《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里面列举了十对明显对比的个性特点。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富有创造的个体通常上精力充沛的,但也常沉默不语,静止不动。

第二,富有创造力的人很聪明,但有时候也很天真。第三,玩乐与负责任的相结合。

第四,富有创造力的人可以在想象幻想与牢固的现实感之间能够转换。

第五,富有创造力的人似乎兼容了内向与外向两种相反的性格倾向。

第六,富有创造力的人非常的谦逊,同时又很骄傲。第七,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具有双重性格,阳刚与阴柔。第八,富有创造力的人常被认为既是反叛的,又是传统的。第九,大多数的富有创造力的人,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既执着又超脱。

第十,富有创造力的人坦率与敏感,使他们倍感痛苦和煎熬,但又享受着由此所引发的巨大的喜悦。

这是十个对立复杂的方面。就是说有创造力这种特质的人,他又常存在这十大段矛盾。一般的创造力强的人,既能够感受到这十大矛盾,复杂心理,又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想象,又能够用天真的事情对待现实,所以在矛盾的交合过程里面,能够适时的、有效地进行调整。但是最终还是以创新、创造为他的乐趣、愉悦之所在。所以他就能够创造、就能够创新。

16 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开发答案 篇6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创造过程的八阶段说的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

C.领域探索

D.酝酿

2.本课程提到,创新具有()个不同领域的特殊性。(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6 B.7 C.8 D.9

3.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形成气候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4.本课程认为,创新是未来发展之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5.在芭比娃娃的一系列价值链中,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最低。(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6.本课程提到,统计显示人们差不多()分钟看一次手机。(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1 B.6.5 C.40 D.55

7.本课程认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是创造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8.本课程提到的老人驱赶孩童的案例,主要是讲()思维的重要性。(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逻辑思维

B.逆向思维

C.直觉思维

D.批判性思维

二.多选题

1.本课程提到,创新具有以下()领域的特殊性。(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E 学员答案:ABCDE A.艺术的B.人际关系的C.表演的D.数学的E.问题解决的

2.本课程主要讲解了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D 学员答案:ABD A.认识创新与创造力

B.创作的过程

C.创新的作用

D.发现创新特质

E.创新的质量

一.单选题

1.本课程提到的老人驱赶孩童的案例,主要是讲()思维的重要性。(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逻辑思维

B.逆向思维

C.直觉思维

D.批判性思维

2.本课程认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是创造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3.本课程认为,创新是未来发展之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4.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形成气候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5.本课程提到,创新具有()个不同领域的特殊性。(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6 B.7 C.8 D.9

6.本课程提到,统计显示人们差不多()分钟看一次手机。(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1 B.6.5 C.40 D.55

7.下列不属于创造过程的八阶段说的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

C.领域探索

D.酝酿

8.在芭比娃娃的一系列价值链中,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最低。(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二.多选题

1.本课程提到,创新具有以下()领域的特殊性。(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E 学员答案:ABCDE A.艺术的B.人际关系的C.表演的D.数学的E.问题解决的

2.本课程主要讲解了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D 学员答案:ABD A.认识创新与创造力

B.创作的过程

C.创新的作用

D.发现创新特质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篇7

1. (2013·新课标Ⅰ卷·23) 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 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 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 他经过不断试验, 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 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 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 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1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2世界并不缺乏联系, 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3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4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13B.14

C.23D.24

解析:物理学家格拉塞因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 而引申到物理学试验中, 并由此发明了“气泡室”, 这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新联系, 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我们要具有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24正确。间接联系未必比直接联系更有利激发创新意识, 1错误;3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是错误的。

2. (2013·福建文综卷·36) 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1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3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4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A.12B.14

C.23D.34

解析:分析漫画可以看出, 其寓意在于抓住当前的时机, 因为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14都强调了关注今天的机会, 珍惜时间和机遇, 符合漫画寓意。23强调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故23与漫画主旨不符。

3. (2013·新课标Ⅰ卷·19) 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 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 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 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 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3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4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13B.14

C.23D.24

解析: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奖项、进行评价, 坚持了因材施教, 体现了具体问题分析, 13正确。科学评价是主观的, 不是学生成长的根据, 2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错误。

4. (2013·天津文综卷·14)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 但还远未成为 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 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观四个方面的知识。题干强调“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 创新是关键”, 体现了联系观中关键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和矛盾观中主要矛盾的重要性。注重创新, 从发展观角度上看, 体现了发展的实质, 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创新观角度看, 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并且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 (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2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键, 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3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 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精讲】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第一,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第二, 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4.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1) 实质: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应试策略】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 体现了宏观考查与微观考查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宏观考查”就是强调对唯物辩证法的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 一般要求考生从联系、发展、矛盾和创新四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所谓“微观考查”就是聚焦具体的哲学原理及其对应的方法论, “微观考查”的重点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方法、发展的观点、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否定和创新意识等。

复习本专题要坚持两个立足:一是要立足专题复习, 我们可以立足两个方面, 把握两种方法, 认识四个板块。两个方面是指宏观和微观, 宏观就是从整体上掌握唯物辩证法, 明确联系、发展、矛盾和创新;微观就是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里面的具体哲学原理。把握两种方法主要是指系统优化法和矛盾分析法。认识四个板块就是明确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和辩证否定观。二是要立足整个教材, 明确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各自的知识体系,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联系与规律的关系, 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演练】

1.过去, 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 于是把草拔光, 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 农药使用量加大, 形成恶性循环。现在, 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 以便益虫、小鸟栖息, 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 农药少用或不用, 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1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2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3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4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A.12B.23

C.24D.34

2.口干舌燥就舀井水淋漓畅饮, 夏日炎热便跳入山泉嬉戏玩耍。记忆中的水之清洁令人神往。而如今, 人们虽然“不惜代价”, 但仍难以放心。漫画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1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与自然和谐共处2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要在科学的指导下创造和利用规律4发挥能动性就能够建立新的联系

A.12B.23

C.14D.34

3.音叉效应是指当音叉频率同感应对象的谐振频率一致的时候, 局部微小的扰动会造成巨大影响。这一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抓住了对象的“脉搏”。这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A.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C.整体统率部分并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会大于部分的功能

4.中国知青, 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社会群体, 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 以及许多的社会精英, 他们都曾是知青。年少时远离父母和亲人的知青生活, 让他们学会了吃苦耐劳, 懂得了直面 磨难, 摸索着怎 样成人…… 由此可见

1任何事物的前途都是光明的2经历的挫折越多越有利于个人成才3事物发展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4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又要勇于克服困难

A.14B.13

C.23D.34

5.习近平主席在对 俄罗斯进 行国事访 问时, 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与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寄语中俄关系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下列与此哲理相近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B.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C.千里不辞行路远, 时光早晚到天涯

D.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6.著名钢琴家郎朗说:“教育等于种树, 需要时间, 不能急, 要一步一个脚印, 这就是我怎么成长为今天的我。”下列与之所蕴含的方法论要求相一致的是

1一失足成千古恨———明·杨仪《明良记》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悲伤。———《乐府诗集·长歌行》3日日行, 不怕千万里;常常做, 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4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乐不可极, 志不可满———《礼记·曲礼上》

A.12B.14

C.23D.34

7.目前, 我国通信 市场多网 并存, 有2G、3G、TD-LTE, 4G也渐行渐近, 这给了运营商和移动电话用户更多的选择。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选择性

B.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优越性

D.联系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8.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被拍成微电影, 用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 体现了

1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2辩证否定的思想3全面继承传统思想文化4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A.14B.13

C.23D.24

9.材料一作为 古徽州文 化的主要 承载地, 黄山拥有丰富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 粉墙、黛瓦和高耸的马头墙, 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被誉为徽州文化“活化石”。随着时代发展, 这些“老房子”逐渐没有了实用价值, 未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大批古建开始以每年5%的速度消失, 很多闲置的古民居陷入了“拿钱维修———关门保护———再来维修”的怪圈。

材料二黄山市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该市按照“一村一品, 一幢一策”规划出文化体验、乡村体验、休闲度假等18种业态类型, 力求对每个古村落、每幢古民居实现最佳形式的保护和最高效益的利用。“百村千幢”工程吸引社会投资24亿多元, 目前已有957处“老房子”被赋予了业态创新的内涵:猪栏酒吧、五福会所、德懋堂……实现了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特色的有机融合, 不仅让“老房子”成为传承文脉的直接载体, 还为提升黄山市乡村文明、建设美好乡村注入文化活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分析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获得成功的原因。

(2)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 分析黄山市利用古民居所体现的方法论。

参考答案:

1.C题干中的做法体现了尊重客观联系和客观规律, 24符合题意。13观点错误。

2.A水的变化, 启示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虽然“不惜代价”, 但仍难以放心, 体现了当前严重的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2正确;这是人类不注重保护自然, 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结果, 1正确。规律和联系具有客观性, 34观点错误。

3.B“抓住了对象的‘脉搏’”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部分, B项符合题意。

4.D许多知青经历了磨难, 成为社会的精英, 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要看到光明, 又要克服困难, 34正确。

5.C“大船必能远航”“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C项与此一致。

6.C朗朗的观点表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的变化, 要注重量的积累, 23符合题意。14是在强调要把握好度, 不符合题意。

7.B多网并存体现了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B正确。A与题意无关;C、D错误。

8.D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 体现了创新思维, 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 推动文化 发展, 24正确。

9. (1) 1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逐渐失去实用价值的“老房子”在“百村千幢”工程中成为传承文化传统的载体, 为提升黄山市乡村文明、建设美好乡村注入文化活力。2矛盾具有特殊性, 黄山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民居、村落的具体特点进行规划, 对每个古村落、每幢古民居实现最佳形式的保护和最高效益的利用。

(2) 1黄山市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程中, 实现了历史、文化、生态和特色的有机融合, 体现了坚持联系的观点,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 联系。2黄山市根据古民居的特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发利用古民居, 体现了坚持发展的观点。3黄山市的古民居从负担变成财富, 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 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4黄山市转变传统思路, 赋予“逐渐没有实用价值”的古民居以新的生命力, 体现了坚持辩证否定观, 树立创新意识。

重视应用能力,开拓创新意识 篇8

关键词: 知识形成 巧用教材 探究性学习 自编检测 实践动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我国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教材里增加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正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列为重要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思考,就如何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初中数学华师大版教材的应用过程中谈谈自己的认识。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都有一个被提出、积累、提炼、概括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要从初中学生特定的心理世界出发,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来源。

案例1:在教授在七年级下册第9章《多边形》9.1.3中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什么,而是把结论的思维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为此,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分别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问题2:所作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问题3:如果从n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把n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

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问题4:如何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

通过上面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学生能很容易得到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下面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问题5:你能否将“某一个顶点”改成“多边形内部一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的方法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问题6:将“多边形内部一点”改成“多边形的一边上任意一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的方法,你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观察、思考、积极思维,主动獲取了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探索能力。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和概念等都有一个“成形”的历史,我们要呈现那些被浓缩的数学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过程的磨砺,吸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做好必要准备。

2.巧用“残缺题”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翻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材七年级,你可以感受到,无论是简单概念的引入,还是问题的提出,规律的得出,提供的背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事情。

案例2:教材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两章的“实践与探索”部分,选用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代气息的例题、习题,而教材中的“残缺题”的出现更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残缺题”:课外活动时李老师到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要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要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

留下的“残缺题”你能帮李老师补齐吗?要求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补的问题更好?哪一组补的问题更多?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要可以归纳以下类型:

类型1: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类型2:一人先做几天,再与另一人合作,再需几天完成?

类型3:两人先合作几天,然后一人有事离开。还需几天完成?

类型4:一人先做一天,然后两人合作一天,再一人离开,由另一人接着完成,还需几天完成?

类型5:在前面的类型中,添加按劳取酬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而通过“残缺题”的添补与解答,使学生这种想获得成功的欲望得以实现,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通过“残缺题”的教学,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不同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加强探究性学习

3.1数学定理、公式的探究性学习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公式都是古今中外的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定理、公式的教学是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好范例。

如对定理的发现可采用“实验—归纳—猜想—证明”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案例3: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的长度分别为2cm,3cm,5cm,6cm,10cm五根小木棒,拿出来动手操作。要求任取三根小木棒将它们首尾顺次相接,接着设计出以下问题:

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都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吗?

问题2:有几组可以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不能拼成三角形?

问题3:请你猜想,在什么情况下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4:你能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的猜想吗?

问题5:你能否利用学过的线段的基本性质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吗?

3.2充分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由于对数学的内在规律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一道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的多解与多变,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4:§6.3实践与探索中的问题3: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一半路程时,小张向司机询问到达火车站的时间。司机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到达火车站时火车正好开出。根据司机的建议,小张和父亲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方法1: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x千米,由于实际乘车时间比原计划乘公共汽车提前15分钟,可列方程为:

■-(■+■)=■

方法2:设实际上乘公共汽车行驶了x千米,则乘出租车行驶了x千米,从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2x千米,可列方程为:

■-■=■

方法3:设乘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30=60(■-■)

方法4:设小张家到火车站是x千米,乘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用y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x=30y■+■=y-■

方法5:设小张从家到火车站先乘公共汽车x小时,再乘出租车y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30x=60y30x+60y=30(x+y+■)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感受,并以此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适时安排学生自编检测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靠单纯地模仿与记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案例5:第六章“§6.2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例6是这样的:如图,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g、45g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盘B内,才能使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假设应从盘A拿出盐xg放到盘B内,则根据题意学生能很容易得到方程为51-x=45+x。在学生完全理解此题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要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编制一道实际问题,使所得的方程是51-x=45+x。从来都是老师给定题目让学生解答,现在反过来让学生自己编题,不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引发学生的好胜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因此他们思想高度集中,稍做思考就能以学习用品、压岁钱、劳力调配等编制出实际问题。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开拓了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观察、操作、想象等探索过程。教材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与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甚至将所要求掌握的结论在教材中留下空白,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来说,光凭想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案例6: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要学生通过想象判断平面展开图形是哪种几何体的展开图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有的同学无法凭空想象,只有通過动手实验才能弥补不足。

案例7:§13.3“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有较多的推理和认证,现在新教材改变了这一传统内容的处理方式,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折纸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克服思维定势,激励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不仅轻轻松松地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磐主编.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普车顶岗实习总结下一篇:来访客户接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