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概述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部审计概述(共7篇)

内部审计概述 篇1

一、政府部门审计机构设置

美国十分重视部门审计工作,在政府各部门和公共机构内部,都设有比较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本部门、本系统范围内的审计工作。

1.联邦政府部门审计机构

美国联邦政府各部所设的部门审计机构称监察长办公室,其负责人为监察长。美国有57位监察长。联邦政府各部的监察长由部长提名总统任命。监察长向部长、总统报告工作,每年向国会提交两次报告,对国会关心的问题证实、核实、听证和报告都是公开的。

监察长有两项工作,一是内部审计,一是调查犯罪方面的事务。监察长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法律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有权接触所有文档和记录,审计和调查任何事务。在部长领导下,独立使用资金、招聘人员,不受其他机构和人员的影响,独立客观地调查和审计,努力发现浪费、舞弊犯罪现象,对经济性、效率性地和效果性如何进行评价,对国会即将出台的法律发表言论。

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审计机构的组织规模大小不同,有的机构比较健全,人员较多,有的人员较少。如国防部既设监察长办公室,又设国防审计局和国防合同审计局。国防合同审计局于1963年成立,工作人员约有350人,主要审查购买的武器装备是否先进、价格是否合理,并协调各军兵种之间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减少重复和浪费。以保证庞大的国防经费开支的合规、合理使用。劳工部的审计机构比较小,设立的总监察长办公室有工作人员约280人。由于劳工部的预算主要用于公职人员的工伤补助、医疗费、抚恤金及病假工资等,常有贪污、舞弊情况发生,因此该部审计的重点是:各种开支的标准掌握是否严格,人员伤残程度的确定是否准确,有关款项的发放和使用的控制手续是否完备严格。有无欺骗、舞弊现象,医务人员有无作弊行为,以及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是否已经执行等。劳工部审计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对美国工会的犯罪行为进行审计。

2.地方政府部门审计机构

美国地方政府亦设有负责地方政府各部门审计工作的审计机构。例如,纽约市教育委员会设有审计室,有工作人员54人;另外,还设一个监察员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2人。审计室负责委员会内部审计工作,监察员办公室负责调查舞弊案件。两个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教育委员会的审计对象达l00O多个,由于审计人员不多,有时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审计。审计的重点是:州教育法案规定的每年都要进行的审计项目,教育行政官员提出要求实施审计的项目,需要改进控制与管理的领域及有可能减少开支的领域等。

二、国会政府责任署与政府部门审计的关系

美国国会政府责任署与政府各部的部门审计机构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并非两者就毫无联系。政府各部的部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时,必须执行审计总署制定的政府审计标准。政府责任署有权检查各部门审计机构执行审计标准的情况,检查其提出的审计报告。如发现问题有权直接处理。

美国国会政府责任署与政府各部的部门审计在工作上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政府责任署在对联邦政府某一部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向其部门审计人员了解情况,要求提供有关审计资料,部门审计人员应予以积极支持与配合。必要时,政府责任署还会请部门审计人员协助共同实施审计。

三、美国劳工部的审计工作

美国劳工部监察长是由总统任命的,总统在罢免监察长时应向国会做出说明。美国劳工部所有的审计工作都是根据政府审计标准开展的,在工作过程中要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如黄皮书、总统办公室预算管理局出台的法律、总统府发出的审计标准、财务标准、有关准则等等。监察长办公室向劳工部提供咨询、建议,并要求如何确保遵守总统办公室预算管理局发布的《管理部门内部控制的职责》(A-123公告)。

劳工部审计机构每年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开展什么工作和怎么开展。审计计划主要根据法律规定的、热线举报和自己判断三个方面制定。审计计划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改变,如2005年对季风造成经济损失进行的一次审计,就没有计划,而是临时调整的。

劳工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依据法律要求开展的审计工作;二是对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三是根据国会的要求开展审计;四是根据公众举报线索开展审计工作;五是根据自己判断的事项开展审计。

劳工部监察长办公室的审计主要有三种类型:财务报表审计、信息技术审计和绩效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是财务项目是否得到恰当的记录与报告,各项工作是否有效开展,以确保项目的责任心和缓工作的透明度。信息技术审计是每年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使系统得到恰当的保护。绩效审计主要是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即纳税人的钱有多少收益,有无损失浪费、舞弊和犯罪情况,以及对政府的正直性进行评价等。

劳工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在审计之前开展审计调查,审计现场对被审对象进行检查,审计结束后出具初步审计报告讨论稿,召开审计会议与被审单位进行会谈,再审核审计报告草稿,出具最后审计报告,被审单位以书面形式反馈意见,最终审计报告应按黄皮书(政府审计标准)的要求对审计发现的结果和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并说明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此外,还要对审计意见、审计结果执行情况进行后续审计,被审单位如不实施审计意见,应向审计部门说明不实施的原因和理由。

审计报告是公开的,不仅向劳工部公开,还向国会报告,最后在网络上公开。但如果发现的是计算机安全方面的问题一般不公开。为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每三年与其他部的监察长办公室进行同业检查,互查一次审计质量。

审计报告不仅包含对财务事项所做的评价,还包括说明与联邦检查机构的关系,与预算管理局的协调沟通,还有与国会政府责任署的合作等等。因为有些事情不仅影响劳工部,还会影响其他部门开展协调工作。

内部审计概述 篇2

关键词:内部审计,价值增值,风险管理

近年来, 企业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市场、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出现加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带来了更剧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更多样、更复杂的风险。曾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领域出现的问题和依旧存在的挑战, 使内部审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正在寻求是否能通过对内部审计的优化整合来促进企业组织的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 不仅能够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流程的审查发挥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还可以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确认, 为组织察觉、评估、避免以及分散风险提供必要建议, 从而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

一、关于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IIA) 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指出内部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增值活动”, 其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 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提到的“增加价值”的解释为:“内部审计通过确认和咨询服务, 增加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机会, 确认运营的改进, 并降低风险暴露的程度, 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这也表明内部审计的目标由传统的查错防弊提升至企业价值增值的层次。

从内部审计价值变迁的角度出发, 内部审计的发展经历了账表导向内部审计、业务导向内部审计、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四个阶段, 期间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皆体现了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可以看出其价值增值的功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首先, 账表导向阶段, 内部审计形式比较简单且范围有限, 主要是检查企业会计凭证与账簿, 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达到查错防弊的基础目的。其次, 业务导向阶段, 内部审计活动范围逐步延伸至有关企业流程的业务活动, 诸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评价、监督和改进, 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从而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实现增值目的。再次, 管理导向阶段, 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已扩展到企业全方面的活动, 管理层开始注重企业各方面包括内部控制到全面业务活动的监控, 以达到企业全面的价值提升。最后, 风险导向阶段,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复杂的风险环境使得企业不得不重视风险管理, 以减少和降低不确定性风险的出现和危害, 因而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是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在这一阶段, 内部审计逐步参与到风险控制, 将形成以风险导向的为增加价值甚至创造价值而开展的内部治理审计活动。

二、基于受托责任的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一直以来, 会计审计学界普遍认为内部审计是由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 杨时展先生 (1997) 指出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利益不一致, 当委托人无法亲自了解关于组织内部资产和资源使用情况时, 就需要受托人向委托人解释、说明和报告其资产与资源使用过程和活动的具体情况。内部审计正是应这种需要产生的。

传统的内部审计观点认为, 企业组织总体上关注的重点是经营者的有效经营, 更多时候在于评价内部控制是否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 是否能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可靠。也就是说, 传统的内部审计大部分关注企业组织中小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对于最高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 很少涉及评价和改善最高管理层对于股东受托责任的行为。而现代内部审计涉及到当前企业组织内部复杂的层级管理下多级的委托代理关系, 将内部审计由原先的内部控制层次提升到公司治理的角度。2002年, IIA提出, 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 有效的公司治理离不开这四者的相互作用。从以往缺乏关注的经营者对所有者角度的受托责任观点来看, 当前, 战略审计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意义。由于企业战略对于企业长期性、整体性的影响, 一旦企业战略决策出现失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因而内部审计应更注重战略审计的定期实施, 重点是事前的详细评估, 而不是事后审计的概念。以分析内外部风险为起点, 从而提出可能的风险及其应对方案, 确保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三、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值活动

迈克尔·波特曾在《竞争优势》中首次阐述了价值链理念, “每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区分了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基本活动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如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和服务, 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可以吸引顾客的眼球, 为顾客创造价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增值。而辅助活动则是在基本活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起到增值效应, 如技术开发和采购, 虽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但可以合理保证直接活动的持续进行。内部审计就是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是否协调以及它们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测试, 并通过咨询、报告、建议一系列行为使联系和质量趋于优化的过程, 从而实现增值效应。

内部审计如何在价值链的支持活动中实现增值效应呢?一方面, 它将生产经营、服务等基本活动纳入自己的评价范围, 致力于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 另一方面, 它将技术开发、采购等辅助活动也纳入评价范围, 致力于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内部审计通过对各种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来优化企业活动, 例如, 加大对产品的设计投入以减少对售后服务的需求。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相互协作的前提条件是质量, 而现如今企业的质量丑闻频频暴露, 消费者的质量意识日趋增加, 质量成本已经成为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 内部审计如何在价值链的质量保证活动中实现其价值增值效应呢?首先内部审计的存在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 各个活动部门会重视其质量管理, 这是一种控制环境管理。其次内部审计采用独立客观的分析方法, 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活动进行有效和恰当的检查, 将检查的结果与标准的活动流程比对, 将最佳实务与组织最优目标比对, 找出偏差, 这是一种控制活动管理。内部审计的质量保证活动是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质量保障,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需要强调的是, 内部审计是一项持续改良活动,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问题, 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系统, 实现其持续的价值增值效应。

四、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创造的突破点—企业风险管理

日趋复杂的风险环境使企业不得不重视风险管理, 才能减少风险, 抓住机遇, 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当前, 很多企业组织存在风险管理部门, 但它仅仅是一个职能部门, 是对总经理负责的执行机构, 当其建议触及到管理层利益时, 很难在管理层的压力下保持独立性, 而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优点在于双向报告形式, 一方面向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报告, 另一方面向CEO报告, 意见直接流向董事会有助于内部审计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使得风险得到及时的识别与应对。

事实上,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是监控和协调作用。首先, 内部审计对企业总体和业务流程方面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监控。详细说来, 内部审计部门分析管理层制定的战略、实施的控制措施是否合理;风险是否能降低, 是否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容忍范围之内;持续性的风险监控是否得到很好的实施。其次, 由于企业组织内各个部门都存在各自风险, 总体也存在着复杂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独立第三方, 其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 有可能更好地协调企业的风险策略和各种决策, 真正做到全面风险管理的调控和协调, 以增加企业的价值。最后, 由于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下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更好地运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规范各个层级的工作以实现目标。总体而言, 推动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增值。

五、研究结论

实务中, 管理层在制定战略决策时, 内部审计人员应进行评价, 判断决策是否与企业组织的道德、文化与风险衡量相一致。但这样又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正确评价潜在风险事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这样的问题, 作为风险管理战略的一部分, 组织应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在实践方面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适时评价企业整体战略和业务战略、评价业务流程的有效性以及分别存在的各种风险。对于企业组织来说,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如果企业高层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具有多方面专业和实务技能的内部审计人员, 企业会只将其安排在内部审计部门吗?而具备相关能力的内审人员是否又会抵制这一受内部其他部门排斥的角色呢?

因而当前, 从整体角度上看, 企业组织最重要的是加强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价值增值的意识培养, 加强对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审计。为此,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职业敏锐性和责任感, 通过对企业组织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和预防, 计划和实施风险导向型审计工作, 在改进内部控制系统的同时, 完善企业组织的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 应把握企业组织对风险管理职业的需求, 努力成为风险管理专家, 在风险中把握机遇, 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企业价值增值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卫红, 赵佳.内部审计研究述评:2003-2009[J].审计研究, 2011 (01) .

[2]沈维成.论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J].中国内部审计, 2011 (08) .

[3]殷丽丽, 李媛媛.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J].审计研究, 2010 (01) .

[4]沈静秋, 殷丽丽, 时现.基于企业目标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值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 2010 (11) .

[5]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 2007 (02) .

[6]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01) .

内部审计概述 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48-2

0 引言

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实质上是企业为更好地提升会计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保证财产的安全以及相关法规的落实等问题,建立和实行的一些控制的方式、措施以及程序。财务内部的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只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约体系,提高内控机制的规范性,才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有效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近些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一直存在较大缺陷,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

1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会计控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单位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和法规,以及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使用寿命、财务资料可靠、完整、真实,防止舞弊和腐败,提升公共服务的速度和效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

财务内部的管理是对单位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的重要依据,而可信的财务信息对单位的管理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章程等法律体系决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会计体系,履行每一项举措,让所获得的会计信息含量有着极大的可靠性,使会计信息质量取得一定的保障。

1.2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与规定不完善,有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含糊其意,给国家的资产带来损失。此外,很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上报不合事实的情况,未根据规定程序与标准执行固定资产的增减,对账务的处理不规范,缺少定期盘点清算,忽略日常监管,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1.3 预防腐败

单位的财务活动应严格根据相关法规制度,构建匹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可保证单位财务活动具有较高的合法性,还极大减少了违规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1.4 加强预算管理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更好地反映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加强资金使用的管控力度,减少预算的随意性,完善预算执行标准,使实际支出和预算可以匹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2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固的基础,有些部门没有独立制订内部的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从目前来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机构划分等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力差,也无法对单位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同时,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岗位的配置不合理、会计职员责任不清等现实情况都直接限制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

2.2 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提高

内控环境质量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点,全体内部人员的优良的内控意识将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施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领导不够重视,同时下属财务人员内控意识也不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度上缺乏对决策的缜密的制衡机制,权力分配太过集中,重要事项仍没有实行集体审批决策。

2.3 预算控制力比较薄弱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环节薄弱,缺乏责任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形式粗放,资金预算科学性及计划性不强,资金支出较为随意,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追加调整比较频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

2.4 监督不到位

目前单位的内部各职能还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的监督形势,加上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体制还不完善,引导内部会计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很难发挥作用。对于相关的部门来说,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过程中,监管不严,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3 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3.1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3.1.1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依照《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规范其内部行为,全面整理原有的管理制度、办法,制定出符合各单位综合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实行的动态督促和控制,在实际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原有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3.1.2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必须要符合健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原则。在进行具体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重点检查单位内部的控制范围、控制制度以及相关措施等,高效、准确地控制其中涉及的关键控制点,可有效的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状况予以了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3.2 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管理措施

3.2.1 增强有关人员内部会计控制责任意识

进一步健全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不断有效地对内部会计控制涉及的问题进行培养和宣传,使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有助于进行本单位的较为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进而使得财务人员在内部环境中能够培养很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3.2.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单位应强化内部控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相关的机构应该配置具有较强能力和资质的会计人员,并对职业培训以及后续教育要常抓不懈。特别是针对重点岗位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和强化职业道德,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绝不能流于形式。

3.2.3 建立奖惩激励制度

激励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单位应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予以警告或处罚,努力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3.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管理

3.3.1 改革预算模式和编制方法

根据《预算法》建立一套预算管理控制体系,包括预算的编制、审定、执行、监控、分析、调整和审核等,同时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把编报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前置条件,各类收支务必要严格按照规定准则编制,根据类、款、项与目进行细化。在编制等环节执行参与式预算,各单位对该公司预算编制广泛参加,以将集体意愿贯彻到预算当中来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单位建立起透明、民主、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3.3.2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加强预算约束,将预算渗透在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使企业管理制度更趋完善。通过各种环节指标的对比,对财务运营中埋伏的风险进行预告,提出控制方法,当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进行判断,积极提出相关的有效的制约措施,使财务风险最小化。

3.3.3 财政部门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严格分级负责的管制政策,防止行政事业单位把预算外资金当作暂存款的情况,预算单位应加强管理,使其能够更有效、更严谨地使用预算外资金,也有助于预防腐败。

3.4 完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

3.4.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加快内部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内部的审计,同时完善各项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制度更加规范化。只有保持审计部门的自主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职能。

3.4.2 完善以政府监管为主和社会监管为辅的外部监管

建立政府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的外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弥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漏洞,保证内部审计能落到实处。要处理好相关监督机构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关系,充分有效地运用监管权,以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存在其对财务活动过度干预的情况,使有关部门能更有效率地进行监督。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单位内部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制订适合本单位的相关制度和预防办法,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会计工作都能规范和有效地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雍渠.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2] 许梅琴.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措施[J].经营管理,2013(10).

工程审计主管岗位的职责概述说明 篇4

职责:

1、负责对集团各中心及其各业务板块工程项目涉及的招投标、工程签证、认质认价、成本结算等进行审核;

2、负责定期对现场材料、质量、安全、进度等进行检查,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提出合理化意见;

3、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对项目工程节点、成本费用进行监控,及时提出预警;

4、负责实施工程相关专项审计,编制专项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及审计报告;

5、按公司要求,参与其他综合审计或专项审计与调查;

6、协助、配合工程审计经理处理公司工程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成本管理、内控管理工作;

7、负责对集团及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意见反馈;

8、负责编写、修订、实施工程审计工作管理制度、流程,完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9、负责本部门工程审计资料的归档;

10、完成分管领导及部门领导、工程审计经理指派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工程造价类、工程管理类、审计类或其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会开车;

2、___年及以上地产工程、成本审计工作经验,能独立开展审计项目,熟悉房地产施工管理、招投标管理、认质认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材料设备等专业技能,了解房地产开发各环节的风险点以及成本管控措施;

3、熟练使用CAD制图、工程预算等专业软件,熟悉掌握常用办公操作系统;

4、具有较强的分析、沟通、协调、组织、计划与执行能力,具有良好的报告写作能力,有良好的大局观与突出的思维能力,在开展审计工作中有敏锐的侦查能力;

5、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篇二

职责:

1、具体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安装、水电、装饰及园林景观等专业的工程审计;

2、协助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或专项审计工作;

3、协助建立健全公司工程风控体系。

任职资格:

1、年龄:40

岁以内

2、学历:本科

3、专业:

审计、造价管理相关专业

篇三

职责:主要负责公司的工程审计工作,为公司节约成本。

岗位要求:

___周岁左右;

2.大学本科学历,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毕业,可适当放宽;

3.牵头拿出项目审计方案,全过程跟踪审计,有施工类企业项目审计经验优先;

4.有优秀的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一到三年工程审计工作经验优先;

公文概述[模版] 篇5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打“√”,错误的打“×”)

1.公文虽然不是个人作品,但可以体现个人意志。

()2.单位内部使用的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

()3.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以国家法律的强制力作保障和后盾。()4.份号就是发文字号。

()5.成文时间与印发时间是同一名称,区别是所处位置不同。

()6.联合行文的公文,其必要条件是机关单位必须平级。

()7.公文主题词就是反映公文主题意图的词。

()8.印章是公文合法、有效的标志,一切公文都应当加盖公章。

()9.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都是收文机关。

()10.引用公文应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

()

二、根据下列材料拟写公文标题,要求采用完全式标题。

1.公文标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粮食财务挂帐的有关规定,现就清理粮食财务挂帐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内容略)

发文机关:财政部、审计署、商务部、国家粮食储备局

2.公文标题:

××县为加快体制改革,成立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后,启用了新的印章,需要让有关方面周知。

3.公文标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在旅游开发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我局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发文机关:国家旅游局

4.公文标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全国逐步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发文机关:国务院办公厅

三、下列各题根据材料所拟标题都存在一定的错误,请指出相应错误并拟出正确的标题。

1.合龙市人民政府向所属机关单位发文决定成立合龙市治理“三乱”工作领导小组,以进一步治理本市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简称“三乱”)现象。

所拟标题:合龙市人民政府关于合龙市治理“三乱”工作领导小组的通报

错误是: 改正: 2.恩施市人民政府就该市人事局《关于做好人才流动工作的意见》转发给所属区、县人民政府及市政府各委、办、局。

所拟标题: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流动工作的意见》的转发通知

错误是:

改正:

3.《农业部关于加强群众渔港建设的报告》已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将上文转发给有关部门。

所拟标题:国务院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强群众渔港建设的报告》的通知

错误是: 改正:

4.昆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了《昆江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发给下属单位,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所拟标题:昆江市办公厅发布昆江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错误是: 改正:

四、根据下列材料,为浙江省商业厅拟写一份公文,要求使用法定行政公文的正规格式,有眉首、主体、版记及必要的格式要素,并将分配给各地区排涝抗旱用的汽油、柴油量制成表格作为附件。(材料中×可具体化)

200×年7月份以来浙江省部分地区受到旱涝的影响,特别是内涝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威胁。

为了支援排涝抗旱斗争,浙江省商业厅积极贯彻执行省政府指示精神,并用电话向有关地区作了传达了这一精神。

浙江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受灾地区的排涝抗旱工作,指示省商业厅对受灾地区排涝抗旱用汽油、柴油,在节约的原则下要认真做好安排。

浙江省商业厅根据各个地区受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受灾地区排涝抗旱用的汽油、柴油分配方案,该方案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协商确定,并经省农委审查同意。

200×年8月10日,浙江省商业厅给各地区商业局,宁波、温州市商业局,杭州市第一商业局发文,下达以上方案,要求各地区、市赶快和有关部门一起,按灾情及实际需要,抓紧分配到县,分配到县的数量要抄省燃料公司以便及时安排。

这份文件需同时告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财办、各县商业局、各燃料二级站(地区公司)、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各市县燃料公司、省燃料公司、省农委。

排涝抗旱用的汽油、柴油分配量(以吨为单位):

汽油共300:杭州地区80,嘉兴地区120,宁波地区30,宁波市20,绍兴地区50。

柴油4000:杭州地区650,嘉兴地区1250,宁波地区250,宁波市(包括镇海县)25,绍兴地区400,温州地区450,温州市25,丽水地区300,台州地区300,金华地区350。

内部审计概述 篇6

(一) 国家审计的历史沿革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独立的国家审计机关, 其功能在于监督和评价政府与其他公共机构的财政收支和管理行为。以色列从建国之初就意识到国家审计的重要性。从1949年国家审计长法颁布起, 设立了以色列国家审计机关——以色列国家审计长公署, 其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末得以完成。1952年修订《国家审计长法》, 1958年扩充了审计监督的范围, 从此确立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作用和地位, 也划清了与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971年修订的《国家审计长法》中, 增加了“公众申诉事项”的审计监督内容, 以色列国家审计长同时承担了监察官的职责, 形成了以色列国家审计独特的风格:融经济监督与行政监督为一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家审计长公署在评估政府政策和表现的基础上, 在适当的情况下, 发布政府的业绩和政策的评估结果。1988年, 以色列以基本法的形式通过并颁布了修订后的《国家审计长法》, 形成现行的国家审计制度体系。

(二) 国家审计的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国家审计长公署的地位及其独立性。以色列审计长公署属于议会领导, 国家审计长只对议会负责。审计长公署执行外部审计并就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正常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道德规范提出报告, 同时受理公众对审计长审计的国家或公共机构的申诉。国家法律规定, 政府机构应遵从审计长的监督, 并对其建议要加以很好地实施。以色列国家审计独立性比较强, 国家审计长由议会经无记名投票选出, 除议会以2/3多数票通过决议不被解除职务, 任期7年, 只对议会负责。审计长公署的工作人员, 其地位与其他国家雇员相同, 但只接受审计长命令, 只有审计长才能解除其职务。审计长公署的预算, 由议会财政委员会根据审计长建议予以确定, 并同国家预算一并发布。在其机构设置方面, 由于以色列的特殊地理环境, 地方议会不设国家审计机关, 审计长公署除本部外, 下设4个地方审计派驻机构。审计长公署本身由8个审计局和申诉局两大部分组成, 总审计局又分为地方派驻局、国防审计、电讯审计、经贸审计、社会审计、教育审计和人事培训等部门。

(2) 国家审计长公署的任务和职权。以色列审计长公署的主要任务为:检查和监督国家的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研究机构等的经济、财产、财政、职责履行和管理情况;检查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监督单位的经济和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调查公众诉讼事项、并把结果向议会报告。任何一个被审计单位都要接受审计长公署对其的监督, 根据要求及时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文件、说明、图表以及其他必需的资料。

(3) 国家审计的范围。以色列是世界上国家审计范围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包括各军种的国防建设、港口、铁路和通讯机构及其他法定机构;所有的地方当局、国有企业或政府公司都受到国家审计, 这些企业中有很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他在经济上直接或间接由国家负担的机构, 包括高等院校、医疗保险基金及公共运输合作组织等;许多规模较小的由国家资助的单位, 如体育、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类协会。此外, 国家审计长还依法有权检查在议会占有议席的政党的财务状况及其选举账户, 各政党的账目情况被视为其参选议会和地方政府的条件之一, 凡发现有不法行为者, 即可实施罚款。

(4) 审计方法与程序。首先是审计计划, 在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应当与审计长所制定的指导政策相符合;其次是审计过程, 为了确保适当的审计方向和审计质量, 审计长公署的管理层还在审计实施阶段定期举办由审计协调员和部门主管参加的内部讨论, 国家审计通常是进行事后审查;最后是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被归纳在一份书面文件发往被审计机构, 该文件要求被审单位就调查结果以解释事实的形式做出反映并得出结论, 主要目的是督促其改正或改进。参加最终审计报告起草的人员包括审计员、审计协调员、部门负责人、咨询单位和国家审计长, 最终由审计长来决定国家审计的立场和重点。该做法的目的在于用最佳的分析方法, 在保证专业性与符合事实的前提下, 最终得出准确的结论。

(5) 国家审计长报告。全部审计结束后, 审计长在财政年度结束后一个半月至十个月内, 向议会提出审计报告, 详细说明被审计单位及重点单位情况, 说明违反道德标准、法律、和经济效益原则的问题, 提出纠正和防治上述问题的建议。最终经国家审计长、经济和部门间协调委员会同意后, 公开发表。国家审计长发布不同类型的报告, 年度报告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年度报告总结关于政府各部委、国防部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审计情况, 同时有关被审单位对先前审计结果的整改措施和效果也在本报告中予以披露。国家审计长认为被列入报告中的任何违反经济性、效率和道德标准原则的行为也应该将予以披露。报告中还包括纠正和防止弊端的建议等。关于其他被审计单位的分部报告, 由国家审计长发布作为分部报告送交以色列议会委员会、政府部长以及有关被审计单位。审计结果依审计主题或主体进行分类报告并被出版或作为报告纲要予以发布。

二、独特的双重监督制度运作——国家审计长兼监察官

(一) 国家审计职能——审计、评价与报告

国家审计的重点着眼于检查行政当局行政权力的执行情况, 以及这些活动是否遵守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正性等原则。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错弊现象旨在引起被审单位的注意从而促进管理的改善。国家审计长的审计评价是相对独立和客观的, 只接受议会领导, 审计报告最终通过提交议会和向社会大众公开出版两条途径来得以公布。

(二) 监察职能——申诉、调查与监督

随着国家体制和管理职能的逐步拓展, 尤其在现代社会, 公民对于政府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 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政府管理部门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许多摩擦。这种状况迫使需要建立一个独立客观的机构, 能够帮助公民个人找到摆脱各种官僚体制并能够保护其免受政府当局侵害的申诉机构。因此, 1971年以色列议会决定设立监察官公署, 并授权国家审计长承担起监察官的职能, 接受包括犯罪在内的所有公众举报、控告。

监察官公署分为八个部门, 审查申诉的对象包括政府办公室、国家机构、地方政府和其他在国家审计范围内的各类机构。监察官在国家审计长公署特别部门的协助下履行其职责。在监察方面, 任何公民受到国家审计范围内的各种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的侵害, 都可以向监察官公署提出申诉或控告。国家审计长的职能一般集中在审计制度上;作为监察官, 主要负责调查申诉的公民个人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

申诉或申告可以涵盖广泛的领域, 可提交任何违法行为、未经合法授权、不利于健全行政或涉及行政服务态度僵硬或不公正的事件。根据法律, 申诉的对象限于国家审计的范围 (〈国家审计长法〉授予审计长的权限) 之内。法律规定申诉不予受理的范围包括:对于特定机构的申诉, 如申诉国家总统、国会或政府;等待法院调查和判决的事项;已判决事项;对做出司法行为的法院或法官的申诉;涉及军事人员 (现役或预备役) 申诉有关服役安排、服役条件和军事纪律等事项;警察和监狱管理人员;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超过一年的申诉, 有特殊发现理由者除外。

将审计长与监察官二者的功能进行合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 许多申诉 (有时甚至是个案) 可以显示出一个行政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系统性缺陷甚至是整体性违法;第二, 公民个人的申诉有助于国家审计人员辨别和确定进行全面审计的领域, 而拥有丰富审计经验和知识的审计人员, 能够帮助公民个人在面对官僚侵害时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调查方法上, 监察官以其认为适当的任何方式进行调查, 而不受证据规则或程序规则制约。在司法体系的“对抗”方式审判下, 当事人提交证据并在法庭上提出其诉讼并进行辩论;与之相反, 监察官的调查的方法被称作“纠察”方式, 该方式由监察官在实践中创立, 监察官必须将原诉人的申诉信息传达给被诉方, 同时必须给予其适当的机会做出回应。为了便于调查, 监察官可能会要求任何人或机构向他提供任何有助于调查申诉的资料或文件。在完成调查后, 监察官将通知申诉人和被诉个人或团体, 向双方做出关于该申诉的裁决, 或说明停止调查的原因。通过调查, 监察官会提出发现的问题, 做出整改意见和规定时限。监察官对于任何意见所做出的裁决和建议仅针对某一特定申诉, 在司法上不能据此意见授予当事人权利或减轻原判, 同时也不妨碍当事人行使任何权利或申请轻判。

三、以色列审计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以色列经济比较发达, 农业、工业、科技及军工等技术水平较高, 政府对主要部门控制严格, 许多企业都由国家控制或监管, 在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实践中总结出较好的做法。当前我国审计事业已经进入总结经验、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以色列根据自身政治经济体制及社会文化传统, 建立了适合国情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审计法律体系和领导体制、审计和监察的独立性和职能、受理公民投诉、公布审计结果等方面, 对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 增强国家审计独立性, 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审计管理体制

由于政治体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 各国审计领导体制存在较大差异, 以色列国家审计为立法型审计体制, 直接对议会负责, 独立性很强。目前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的行政体制, 主要是源于八十年代初期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政府职能比较庞大并直接管理企业的时代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 这种行政型体制逐渐暴露出职能受限、独立性差等弊端, 越来越影响到审计资源的有效利用, 增加了审计成本。参考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演变和发展的经验, 积极探索改革现行审计管理体制, 可以探索建立一种“新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 即审计机关受同级人大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 业务上以全国人大授权国家主席垂直领导审计机关为主, 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

(二) 适度调整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的关系

针对目前经济监督中存在的审查对象基本一致、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 从制度上根本上进行调整, 突出解决审计监督范围、执法主体资格、审计手段、处罚权限等问题, 为审计监督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 探索实现我国审计监督效果的途径:一是和司法联合, 二是和行政监察联合, 三是和舆论监督配合。

(三) 改革现行审计报告制度, 加大审计结果公告的宣传力度

我国现行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 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 均不利于向社会公众公告审计结果, 既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也不利于审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应当对审计报告重新定位, 将审计报告从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 变为审计机关对外发布的审计法律文书, 作为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 向社会公众公布。对于财政收支和重大项目专项审计情况, 可以分地区、分层级予以披露, 尤其是增强与新闻宣传媒体的沟通, 扩大审计结果的公告范围,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实现审计目标。

(四) 探索群众监督机制, 强化对国家审计对象的监督

根据2006年新修订《审计法》的有关规定, 审计机关对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政府投资项目等进行审计监督。在该范围内, 实行“群策群力、共同监督”的监察机制, 鼓励公众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依靠群众提供审计线索, 从而确定审计重点, 创建全社会共同监督和保护国有资产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郑力:《世界各国政府审计》, 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年版。

[2]徐政旦等:《审计研究前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http://www.mfa.gov.il.

品牌延伸策略概述 篇7

[关键词] 品牌 品牌延伸 策略

品牌延伸是指在已经确立的品牌地位的基础上,将原有品牌运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和广告费用的日益高涨,新产品的市场导入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大量新产品因为不被消费者所接受或过高的市场初期导入费用而失败。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品牌名称和品牌资产,通过延伸转移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大大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壁垒。尽管品牌延伸日益盛行,但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不成功的品牌延伸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主副品牌延伸策略

副品牌是指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给其所有产品冠以统一名称的同时,再根据每种产品的不同特征给其取上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主副品牌,就像写作中正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多个副品牌之间既共享一个品牌的影响,彼此又有所区别。如美的——冷静星、美的——太阳星、美的——智能星等。利用副品牌策略不仅可以降低新产品的推广成本,还可以使同一品牌各产品同中求异。此外,使用副品牌有利于避开一些法律法规的限制。企业运用此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副品牌一般都应直观、形象地表达产品的优点和个性形象;副品牌名应该采用口语化、通俗化的词汇,这样不仅能生动形象的表达产品特点,而且传播快捷广泛,易于较快的打响副品牌。

二、關联延伸策略

关联延伸策略,即企业借助成名品牌在顾客心中的老产品形象,选择那些与老产品相关联的新产品,使其包装、广告、宣传等尽可能展示出与老产品相关联的做法,让顾客从相关性中快速发现新老产品之间的共性,进而接受采用成名品牌的新产品的策略,其具体做法如下:(1)关联产品延伸。关联产品延伸就是企业要选择那些与老产品在个性、技术、用途、形象等方面具有关联的新产品作为品牌延伸的对象。(2)相似包装延伸。相似包装延伸即企业将新产品的包装设计为与老产品相似的样式,包括包装造型、图案、颜色以及品牌标签等等的相似。(3)相关广告宣传延伸。相关广告宣传延伸是指把成名品牌的新产品与老产品放在相同的或者紧密相连的广告宣传节目之中,让顾客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新老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或关联性,加快情感和喜爱向新产品上的转移。

三、品牌内涵的虚化策略

品牌内涵的虚化策略又称为品牌内涵的泛人群化策略或品牌内涵的提升策略。如果品牌等于某一类具体的产品,虽然可以为品牌带来竞争上的优势,但再想把品牌延伸到其它跨行业产品上就会非常困难。比如一提到万科,我们就把它与房地产划上等号,如果万科要做其它的产品,比如矿泉水、食品等,就会给消费者造成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先将万科品牌虚化,使万科不再等于房地产的概念,而是代表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使其从类别产品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兼容更多的产品。在这方面海尔为我们做出了典范。站在更高的利益点上进行诉求的海尔品牌的口号是“海尔,真诚到永远”,这就使海尔作为一种品牌有逐步虚化、概念化的趋势,海尔不再单纯代表冰箱或空调某一产品品名,而是由单一的产品、利益诉求,发展到更深层次地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优质真诚的服务。其内涵变得逐渐模糊,外延则出现一种扩大化趋势,从而使品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为之后品牌延伸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及广泛的应用空间。

四、适度分离策略

当企业欲将核心品牌延伸到与核心品牌主导产品不同类的产品时,有时就需要重塑品牌概念,实现品牌与产品个性的适度分离,让顾客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选择这个企业的众多产品。实现这一适度分离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供企业选择:(1)改变品牌表达形式,比如企业建立一个以该品牌名称命名的机构,或组织一个用该品牌命名的公共关系活动,加上突出品牌信誉的广告诉求,向消费者表达出品牌更为丰富的信息内涵,让顾客对品牌产生一种全新认识;(2)专门为新产品策划和组织广告宣传活动,不借助老产品的背景。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重视了新老产品之间的差异,让顾客意识到同一品牌下的产品可以不同,而且各有特点,保证了品牌延伸的成功率。

五、授权许可品牌延伸策略

授权许可品牌延伸,指的是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延伸品牌,即准许别人使用你的品牌名称和商标,通常授权对象是和原品牌产品截然不同的产品类型。消费者之所以购买授权许可的产品,关键在于品牌的良好声誉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虽然授权许可品牌延伸策略可以增加品牌的知名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但是授权许可也有坏处,例如,授权对象的产品不成功可能破坏品牌的优良形象,所以事前必须做深入调查,否则品牌未得其利,反受其害。

六、其他品牌延伸策略

1.联合品牌延伸策略

联合品牌也叫合作品牌,即在新产品上使用两个或更多的著名品牌,每个品牌使用者都希望另一个品牌名称能够加强品牌的表现或购买意图。如索尼和爱立信两大品牌合作,创立了“索爱”品牌的手机,其销量远远高于以往任一独立品牌下的手机销量,深受市场喜爱。联合品牌延伸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品牌的认知力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

2.市场延伸策略

一地一国的品牌可以扩散至另一地甚至是整个世界,成为世界名牌。许多国外知名品牌如麦当劳便是采用开拓新地域市场的方式实现品牌延伸。企业在采用这一策略来进行全球营销时,应该将全球标准化与全球本土化的优点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来增强企业的适应性。

3.担保品牌延伸策略

上一篇:高中生作文500字下一篇:国际快递运输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