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物理小实验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物理小实验(精选10篇)

家庭物理小实验 篇1

摘要:家庭小实验是物理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没有被人们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没有可行的做法。本文就“如何指导和开展家庭小实验”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家庭小实验的开展和指导”模式,对物理家庭小实验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 开展 指导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化学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家庭小实验,是指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易做的实验。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如果学生能按质按量完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巩固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从而还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因此,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实验的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

一、拟好计划

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实验课的内容之一,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实施,教师在开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对涉及的内容非常熟悉,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拟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结合教材内容及当地情况对家庭小实验进行适当增减,动员和组织培训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明白课题内容及其重要性。

二、精心布置、选择家庭小实验

1、布置家庭小实验的时间性

初中化学教材的家庭小实验,分布在各个章节,有些可以在所授课程内容之前布置,如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简易净水器,以及铅笔芯粉末润滑难打开的锁。这两个实验就应该提前在讲授之前布置学生回家去做。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木炭是疏松的,铅笔芯的粉末有滑腻感。但却弄不明白混有红墨水的水为什么会变成无色?铅笔芯究竟用什么造的?必然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学习木炭等物质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接受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有些实验可以放在课程内容完成后才布置学生做。如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植物色素遇酸碱变色的特征。学生听完课回家做完之后,第二天回到学校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那些花真是会变色的。”看着他们心满意足的样子,可以想象出他们在这个实验成功时的喜悦,无形中又巩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我还有意识把石蕊等指示剂的发现经历讲给他们听,使他们真正明白,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只要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境界。这就是家庭小实验合理安排的妙处。

2、选择的家庭小实验要有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家庭小实验感兴趣,布置的家庭小实验一定要有趣味性。当然只停留在课本现有的家庭小实验的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除课本上规定的家庭实验外,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特别强的家庭小实验,如用干燥的面粉作粉尘爆炸实验,用酚酞与氢氧化钠制作“密写墨水”、“无字天书”,以及“一针见血”魔术,用烧碱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自制精美的“叶脉书签”,用金刚石刻画玻璃,用易拉罐制取氢气等,还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及实验仪器。总的来说,只要教师花些心思研究,就可以多给学生一个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3、选择的家庭小实验要贴近生活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选择贴近生活的家庭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做,我在布置、选择家庭 1 小实验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替代仪器、药品重做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选作实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作化学药品使用,例如:易拉罐(铝)、铁钉、铜丝、火柴盒贴(红磷)、铅笔芯(石墨)、木炭、食盐、面碱(碳酸钠)、白酒、白醋、鸡蛋壳、碘酒、pp粉(高锰酸钾)、中药紫草(其酒精浸出液可作石蕊试液)、农用硫酸铜、建筑用的粉刷墙面的碎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废干电池拆下来的铜帽、锌片、碳棒等都是化学实验常用的药品。学生用生活中的化学药品来完成实验,一则节约药品,二则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很贴近生活。

三、教师要作精心辅导

教师辅导是学生顺利开展家庭小实验的前提,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基础浅,知识面窄,实验操作能力差,没有目的性。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辅导,学生只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地从表面现象分析科学原理,没有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从而失去了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怎样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取应该获得的知识,真正发挥家庭实验的作用呢?首先,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要对下列问题做出指导: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用品的选择;③反应的原理;④实验操作中的要点;⑤安全注意事项;⑥观察的重点;⑦实验现象的记录;⑧实验总结、实验报告的填写及实验小论文的写法等。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小实验,实验的成功率才大,效果才好,学生才能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才能发挥家庭小实验应有的功效。

四、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

做家庭小实验,用到一些实验物品、器材,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家长对家庭小实验的支持与否,是影响实验顺利进行的因素,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家庭小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家庭小实验是教材内容之一,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它等同于课外作业,对学生学好化学有很大的帮助,力争家长的配合,在家长的帮助下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实验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物质,同时家长还可以对实验的安全进行、学生完成实验任务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五、及时检查,加强监督

家庭小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的一种实验教学活动,自由空间大,缺乏监督,需要学生有强的自觉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有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学生,他们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难以完成实验,因而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完成家庭小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时,限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才能便于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是课堂随机提问与家庭小实验有关的问题,也可以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等。一则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实验任务;二是中以检查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质量。对按时完成实验任务,而且完成实验任务的质量较好的,要加以表扬,对没有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或完成实验任务但质量不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教育、指正。

六、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所完成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结果需要得到教师的验收和评价,这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教师及时验收评价,能对实验的完成情况起到检查和督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家庭小实验的重视,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总结和评价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小实验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方式:多数家庭小实验最后都能得到具体有形的实物样品,展示这些实物样品能直接反映实验完成的优劣,对于这样的实验可以采用实物验收的方式,例如:“制作石膏像”的实验,学生做完后,可以把全班学生制作的小石膏像放在一起,师生共同参观验收,同学们在参观、比较、评价他人“实验成果”的同时会主动对照自己的实验结果,发现成功和不足,分析原因;

有些实验的成败是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体现的,这类家庭小实验通常可采用检查 2 学生实验报告的方式验收,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审核实验报告评定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竞赛活动,竞赛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在班级内对某个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进行竞赛,也可以就某个化学内容,让学生设计实验并就实验操作技能展开竞赛,还可以开展自制仪器展评、替代品竞赛等。奖励和表彰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家庭实验活动的互相学习和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根据家庭小实验撰写化学小论文,把实验上升为理论,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选,将好的论文送有关单位参评或送有关报刊刊登。

家庭物理小实验 篇2

一、精心辅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 拟好实验计划

开展家庭小实验, 教师辅导是关键。多数高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物理理论知识, 但实验操作能力不是很强, 没有目的性。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辅导, 学生只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 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 没有深入地从表面现象分析科学原理, 没有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 从而失去了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意义。因此, 首先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 要对下列问题做出指导: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的选择; (3) 实验的原理; (4) 实验操作中的要点; (5) 安全注意事项; (6) 观察的重点; (7) 实验现象的记录; (8)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的填写及实验小论文的写法等。家庭小实验设计的要明确,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小实验, 实验的成功率才大, 效果才好, 学生才能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 才能发挥家庭小实验应有的功效。

对物理家庭小实验积极正确引导的同时, 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实施, 教师在开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 对涉及的内容非常熟悉, 根据教材中的内容, 对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拟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结合教材内容及当地实际情况对家庭小实验进行适当增减, 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力求器材简单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比较安全的实验, 并做好组织和培训工作, 激发学生的热情,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小实验, 并注意对小实验结果记录和总结并及时评价。

二、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对家庭小实验感兴趣, 布置的家庭小实验一定要有趣味性。当然只停留在课本现有的家庭小实验的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知识水平和能力,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除课本上规定的家庭实验外, 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特别强的家庭小实验, 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传感器的简单应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等。实验趣味性强, 才会有吸引力, 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会感悟到物理变化的奇妙, 又可激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利用这些有趣的小实验引领学生走进对物理知识的探究, 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总的来说, 只要教师花些心思研究, 就可以多给学生一个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三、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家庭中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 选择贴近生活的家庭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做。可以提倡有条件的学生购买家庭实验箱或是手提实验箱。对于没有条件的学生, 家庭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学习资源, 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意收集身边常见的物品, 组建自己的微型实验室。如利用废旧饮料瓶, 其中装入水可研究光学折射, 还可用来研究惯性现象, 也可用来做液体压强的有关实验等, 因此, 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用心收集, 精心设计, 就会使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不断地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知识的探索、知识的形成、知识的应用, 使他们不断地体验成功, 这样学生就会对物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再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开展物理家庭小实验辅助课堂教学 篇3

一、家庭小实验可以帮助验证教材中的重要原理或结论

物理是实验的科学,物理初中教材中的很多重要的原理或结论都是科学家经过千百次实验得出的,但是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抽象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尽可可能地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同学们通过家庭小实验去直观的学习这些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要求学生回家自制杆秤,然后用自己制做的杆秤去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学过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关系后,可让学生自制一个测力器;学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自制一个浮沉子;学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制电动机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做好这些小实验能巩固知识,使学生充满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目标教學的完成。

二、家庭小实验可以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物理的兴趣。

物理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来源于生活,趣味性强,它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受学生的欢迎,增强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另外小实验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因此不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又和他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接近学生,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物理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给学生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现在,家庭小实验弥补了演示实验的不足,使每个学生都能身临其境,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去领悟实验中包含的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学生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使知识真正整合为个体的认知结构,因此,学生课后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家庭小实验可以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例如:在学习过大气压强后,我让学生自己回家设计几个小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在第二天的物理课上进行展示。第二天,我走进教室时惊呆了,学生们有把家里挂衣钩带来的、有空饮料瓶、注射器以及一些我说不出名字出来的自制“仪器”,随后我让同学们一一上台展示,学生们互相价,选出“最佳创意”与“最佳实验”, 师生兴趣盎然,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之中,大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三、家庭小实验可以帮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能会对某些章节知识的认识发生困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这些知识没有感性认识,很难透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物理会缺乏兴趣和丧失信心。例如:为了加强学生对热机做功冲程的理解,让学生在家模拟热机的做功冲程实验:让学生找一个胶卷盒,并在盒盖上开个小孔,然后在里面滴几滴酒精,盖上盖子稍过几秒钟,待酒精汽化后,手握电子点火器,使胶卷合盒指向空况的地方,随后观察现象,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既理解做功冲程的原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滴酒精的“威力”。

四、家庭小实验可以帮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家庭小实验,将科学探究引入家庭,能为一些在物理学习上有浓厚兴趣或天赋的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验、自觉进行探究、发展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式、更广泛的空间内来学习物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来说是很重要的。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来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在物理方面的需求,引发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家庭节水小实验小学生作文 篇4

现在,水资源日益紧张。每天,全世界因为缺水而死亡的人都有很多。国庆期间,我们全家做了一个节水小实验,看看一天到底能节约多少水。

实验开始了!突然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就想去上个厕所。上完厕所,刚想摁马桶上的冲水键时,老爸神不知鬼不觉地冒了出来,对我说:“不能这么做,每一次冲水都要用掉6升水,四个人就要24升水,如果用洗澡水冲的话,就能节约24升水了。”我听了,连忙用昨天存下的洗澡水冲了厕所。

这时,老爸问我,假如全天都这样节水的话,一共能省多少水?我嘟囔着说:“奶奶浇花最少要5升水,用淘米水的.话就可以节省了;拖地用洗衣服水,那能少用7升水;抹桌子用洗脸水,每天能省8升水;再加上冲厕所的水。这样算下来,一共能……至少节省44升水!平均下来,每人每天节约11升自来水。真是吓了我一大跳。

“嗯,不错。那你再算一算,如果全南京人都这样节水的话,一天节约多少水呢?全中国呢?”老爸问。“全南京800多万人,那能节水8800万升;全中国13亿人,那就能节约……嗯,那能节约143亿升水呢!”我吓了一大跳。“有了这么多的水,全世界就不会到处闹水荒,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活活渴死了。”老爸说,玄武湖水容量50亿升,全南京人每天都这样做,一年能省下198亿升水,等于“多”出4个玄武湖的水。

家庭物理小实验 篇5

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重视实验教学已成为共识。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必要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

一、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而家庭小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特殊魅力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平日学生对蜡烛的燃烧、铁生锈、石灰池中的变化等现象视而不见,通过家庭小实验,学生懂得了蜡烛燃烧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火焰的层次等知识,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锈蚀的方法,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受客观条件和课时任务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动手的机会较少,这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而家庭小实验却可以很好地消除这一不足。例如:学习了水的净化知识后,可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查阅教材和其他资料的方式自己动手设计完成,从而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家庭实验,在实验题目的选定、药品和仪器的代用以及实验过程中,都会存在各种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上的探究过程。

家庭小实验没有现成的仪器和药品,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并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例如,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后,很多同学在家中尝试着用食醋和鸡蛋壳或水垢做反应物,用汽水瓶和饮料管做反应装置,实验非常成功。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便逐步养成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对于一些在化学学习上有浓厚兴趣或天赋的学生,家庭小实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养成,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5.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许多化学知识的教学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如“测定酸雨的PH值”、“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短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为一般性的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辅之以家庭小实验,既可以克服时间限制,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如何开展家庭小实验

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深入理解教材,做到提前布置、精心安排,并做好家庭小实验的指导工作。

1.指导学生自制仪器和广泛收集生活中的化学药品。

初中化学中有许多知识点可以在家庭实验中获取及验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家中方便的材料自制一些常见仪器,“土洋结合”。例如:水杯、饮料瓶、吸管、注射器分别代替烧杯、集气瓶、导管、量筒;注射器既可以代替胶头滴管,也可以用做量筒;输液用的瓶子及输液管是最好的气体发生装置,且气密性良好;还有蒜臼子或碗做研钵、羹匙做药匙、瓷盆做水槽、电热炉代替酒精灯等。 2.精心选择合适的家庭小实验。

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进度,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实验,力求器材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例如学习了常见的金属后,布置用小瓶子、铁钉、凉开水、植物油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还可以选择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小实验。例如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后,知道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可启发学生自制指示剂,同时记录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3.认真做好方法指导。

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要对下列问题作出指导:

(1)实验用品的选择;

(2)反应的原理;

(3)实验操作中的要点;

(4)安全注意事项;

(5)观察的重点等等。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中发现的各种现象,自己推导出结论。每过一段时间,经历一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实验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三、开展家庭小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调动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使学习妙趣横生,使生活更加美好。但学生的个性有差异,对实验的态度也不同。对于那些不愿动手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把家庭小实验当作硬性的学习任务强加给学生。可以先让这些学生和比较自觉的学生结成对,并分担一定的任务,逐步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在行动上支持他们、感化他们,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索,培养学生“我要学、我乐学、我会学”的意识,使学生从兴趣的培养转化为稳定、持久的学习化学的热情。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开展家庭小实验时,要根据教师所讲的要求、步骤开展实验,记录好现象,填写好实验报告,先由家长签字,再交给任课教师评定。每次实验后,学生要将实验过程中见到的异常现象作好记录,告知老师;教师也应及时安排时间答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共同分析,耐心解答,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3.教师及时验收评价。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所完成的实验,教师及时进行验收评价,能对实验的完成情况起到检查和督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每次家庭小实验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认真做好记录,适时鼓励做得好的同学,特别是有进步的同学,让学生相互交流过程和方法,拓展他们的思路,培养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4.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长对家庭小实验的支持与否,也是影响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家庭小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力争家长的配合,在家长的帮助下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实验活动的场所,同时家长还可以对实验的安全进行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总之,化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亲身去经历,才能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更懂得化学与日常生活、化学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这样产生的影响往往要比学校中相对纯粹的教学作用要大得多。

参考文献

[1]范杰化学实验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46-348。

初三物理实验小论文 篇6

(一)观察是准备创新素质

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学习面镜前,就布置学生写小论文《平面镜成像》,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了解平面镜的相关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演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二)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

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了解实验目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科学家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

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实验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这个阶段主要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物理实验。初中阶段学生做实验时,其动机和目的往往是有不确定性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演示实验中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如声的产生中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就请学生做;将其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做好教材中的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教师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处理好实验性的习题,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进行观察从中得出结论。总之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简单器材做好实验。做好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做好物理实验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实验器材,但物理实验有时用简单的器材就能说明问题,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拍桌子感到手疼来体会。

二、综合提高创新的实践。

(一)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联系专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学完力学知识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①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②如何用怎样用天平、烧杯、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③怎样用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④怎样用弹簧秤、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⑤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⑥怎样用准确的砝码、直尺、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等等,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小发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生自己制作出“土电话”、“验电器”、“橡皮筋测力计”、“密度笔”、“莲花型烟灰缸”、“书页夹子”、“重垂线水平仪”、“两用秤”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也有利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

(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掌握已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当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后,就应该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如学生学完长度测量的内容后,就建义学生去测量教室的体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树干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复习,引导学生讲座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进而导入分运动,内能的学习,通过内能的学习,引入热机知识的学习,通过质量,体积的测量,进一步研究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欧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导体的电阻等,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但学习了知识后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完简单机械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中的力学问题,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1)轮胎为什么要有花纹?(2)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宜急刹前轮?(3)自行车在正常使用时有几种摩擦?(4)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5)自行车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6)自行车上使用了那些简单机械?(7)自行车的座垫下面为什么要安装弹簧?(8)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体减少后对地面的压强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9)普通自行车下与比赛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10)自行车上的那些材料可用非金属材料替代?等许多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许多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对物理“家庭实验”的探索与思考 篇7

一、“家庭实验”的安排

并不是每节内容都需要“家庭实验”来作为补充, 所以实验内容的安排要灵活实用。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 笔者把“家庭实验”分为两类。

第一类:课上实验现象虽然明显, 但由于实验步骤和得出的实验结论很多, 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当堂消化。实验做完以后, 实验现象随时间推移在脑海中越来越模糊, 得出的实验结论也就会产生混乱。对于这样的课程内容必须安排“家庭实验”来强化记忆。利用“家庭实验”巩固充实课上所学知识, 加深理解, 有利于学生把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例如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 学生根据不同的像距物距作出三种基本像:即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还要掌握成倒立实像的条件, 以及物近像远大, 物远像近小等成像规律。这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 每次上完这样的课后, 笔者都感觉很成功。因为在这节课上学生实验很积极, 结论准确, 探究的氛围非常浓厚。但是, 小测验成绩显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不牢, 实验现象相互混淆。经过反复思考, 笔者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问题不是出在学生没有把实验做好, 而是没有把实验进行到底。学生只是凭借当时的感性认识得出了一条条准确的结论, 而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所以学生很容易就把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给忘了。这时, 笔者想到了安排一个“家庭实验”—“墙上看电视”来弥补。具体做法是让学生看电视的时候, 先把灯关闭, 让凸透镜当镜头;用墙壁做银幕, 然后通过凸透镜把电视节目呈现到墙上。观察像的大小、倒立的变化, 然后再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二天上课时汇报。刚开始没有几个同学做这个实验, 是做实验的学生的报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兴趣第二天回家做这个实验的学生明显增加。“墙上看电视”的实验比在实验室的光具座上做实验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 对课上所学的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成功的体验更加坚定了笔者实施“家庭实验”的信心。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实验内容后也都安排了相应的“家庭实验”, 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类:有些实验不是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做的, 但却能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例如有这样一道物理题:“大锅小锅都装有水, 把小锅漂浮在大锅中, 给大锅加热, 当大锅中的水沸腾时, 小锅中的水沸腾吗?”以往解决这类物理题时, 都是根据沸腾的条件进行推论, 即“要达到沸腾首先要达到沸点, 然后继续加热……”要想讲明白颇费周章效果很一般。当把这道题作为“家庭实验”布置给学生后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学生在很简单的家庭实验中就找到了答案, 同时对沸腾的条件理解也更深刻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进行“压缩的空气做功, 使空气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时, 让学生回家用打气筒试一下, 摸摸压缩空气的部位比其他部位要更热一些。在教学“光路的可逆性”时, 让学生回家在衣柜的镜子里体验一下, 你能看到我, 我也能看到你的感觉。像这样把课本上的实验转变成简单易做的家庭实验,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动脑, 善于钻研的好习惯。这样不但是对课内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而且还对课本内容拓展延伸, 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家庭实验”的管理

家庭实验过程中, 教师不可能手把手予以指导,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家庭实验”的管理。

1.“家庭实验”前, 要做好实验计划,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 讲清楚实验的操作步骤, 特别是要提醒学生注意该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2.“家庭实验”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即“家庭实验”要针对学生困惑的问题, 做完“家庭实验”后, 学生要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3.“家庭实验”时, 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撰写实验体会, 回学校后, 学生之间要及时交流, 教师要及时评价,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比比谁的实验最成功。

4.“家庭实验”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长在学生实验中既可以提供帮助, 又可以起到监督和敦促的作用。

5.对学生做好安全、环保教育, 必要时学校应提供一些必需的设备和器材, 保证“家庭实验”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任淑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1

家庭实验给力物理学习 篇8

家庭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和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并因此发现很多新现象,甚至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

例如:学生学完了电学中的电阻的决定因素后,部分女生对“电灯的灯丝断了,再搭接上后会变亮”这一事实还半信半疑。而男生在家里比较喜欢摆弄电器,理解得就比较快,实验课上还能变着花样连接实物图。还有一次,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搜集家里的一只弹簧秤、一只量筒、一把直尺、一只秒表,你可以测算哪些物理量呢?”,让学生回家随心所欲地做实验。上课时,随机调查了一下:不但有测量力、体积、长度、时间、质量、面积、密度、速度,还有测量压强、浮力、机械功、机械功率、机械效率等物理量的。这样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期。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家庭实验中,没有教师的当面指导,没有正规的器材,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器材替代品和实验操作过程。

例如,让学生回家制作简易密度计,大部分同学用木棍和铁丝做成,但有的同学用饮料管插进一团橡皮泥里,还有同学是用一铁钉插入圆珠笔杆中,在铁钉下吸一小磁铁。选用的器材各式各样。此外,家庭实验中学生还可以用简易废弃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小孔成像、自制平行光源、自制潜水艇、反冲火箭、楼梯电灯开关电路、自制指南针、用电流使铁钉磁化、自制电铃等,这些自制的小实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培育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笔者曾有意布置一些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探索。例如: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找出日全食、日偏食区域。有的同学用蜡烛烛焰替代太阳、用大小不同的气球替代月球和地球,并参考课本插图终于掌握了日全食、日偏食区域的判断方法。又如让学生在家中观察水面浮冰熔化后水面的变化情况,并写出分析推导过程,进而让学生观察冰中包物体时冰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从学生的反映看出,学生自己探索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了智慧的力量和发现的快乐,又学习了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从小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有效补充和延伸课堂实验

家庭实验中学生可以充分观察和研究,不但记忆深刻,而且能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能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

例如①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硬币“跳高”比赛,比比看,谁能使硬币“跳”得最高?用漏斗做吹乒乓球实验,让学生在惊喜之余,轻松得出两者的关系。②“熔解和凝固”一节,晶体熔化实验的问题太多,课堂上演示学生看不清楚,而学生实验出现的问题又太多,课堂上又不能一一解决,草草收场,还不如不做。若学生回家用较多的冰(代替萘)熔化,则效果很好。③纸锅烧水实验学生特别感兴趣,都急着回家一显身手,可是有的纸锅烧着了,有的纸锅盛不住水……经过学生反复调试火力和烧水距离,最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家庭实验,取材广泛,让学生有施展自己才智的舞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和“发现”的欢乐:家庭实验拓展了知识的领域,真正给学生留有余地;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

初中学校开展物理小实验研究 篇9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器材及学生实验参与率决定着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改革的推进,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顺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加之实验器材老化,损耗严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至仪器缺损无法填补、维修,某些学生实验根本无法做,甚至连一些演示尝试也做不起来,于是本该进行的物理实验操作却被搬到了黑板上,成了“黑板实验”,持久的“黑板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实验的乐趣”,感到学习物理很乏味。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能力的很有效的一种形式。要完成小实验是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的,要准备好器材,想好实验的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等等,所以在小实验的过程中无形的就在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现行的初中物理课本中除八年级课本使用了新课标新教材,内容有所变化,更体现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几乎每节课都有相联系的物理实验。这就更要求学生对实验真实体验,只有让学生充分成为实验的主角,才能真正掌握住实验所给我们带来的知识真理。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因此,物理课就是要强化

物理实验的教学。《物理课程标准》已经把“科学探究”列入了教学内容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研究表明,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较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能较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顺手拈来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实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物品,弥补实验仪器不足,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实验可按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设在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脑机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有益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用具,在实际教学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完善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如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原来都配有固定的实验器材,在考试时,阅卷老师也是只认经典的答案,偶遇学生有创新的实

验做法,老师也不敢轻易给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背答案的习惯,再也不敢创新,创造能力从此被扼杀。因此,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够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课程资源。

(二)实践价值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物理教学贴近,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使其“玩入物理世界,探究物理规律”。

2.训练了学生独立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搜寻适合做实验的物品时,会怀有极大地兴趣。学生的情趣十分的投入,思维活跃,极易摆脱课堂教学和课本的束缚,在实验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所涉及装置特点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3.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不断地搜集物品,设计实验,修改实验方法的过程,使他们经历了“创造”、“发明”的甘苦。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自觉培养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三、课题对象的确定

物理课是八年级才开始有的,所以我们这个课题确定以我校八、九年级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物理活动小组成员主要为八、九年级中对

物理小制作有兴趣的同学,而有关课外(回家)做的小实验则是对全体研究对象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了解相关的教具、学具的制作过程与要求,希望学生通过这些资料能仿制一些小学具;

(二)行动研究法: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来发现并解决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根据教育实践的动态流程不断充实或修正方案,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研究;

(三)案例研究法

对典型的实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法:收集与课题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事实材料,分析积累资料,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及其作用和意义进行中期阶段小结,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人员构成及分工情况

本课题组共五人,每个人都对课题研究充满热情,且都有课题研究经验,都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本次课题非常重视。

行政主持人:王小锋,副校长,一直担任一线教学,认真心细,对于学生的发展很重视,对课题研究极力支持,提供物质保障。学术主持人:梅月红,女,33岁,中学二级教师,物理学专业,有十年工作经验,理化生组教研组长,每年有2-3篇论文获奖,主持过一个物理学科的区级课题,管理学校的物理实验室,熟悉实验器材,多次获得区级优秀教师。梅月红负责课题全面工作,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指导协调各成员专题研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专题研讨、教学诊断等,统领全局,并主持撰写课题开题、研究、结题报告; 主要参与者:郭红星,男,48岁,中学一级教师,有十多年的丰富的物理教学经验,是学校的教研室主任,对工作认真负责,教育和教研能力突出,曾主持了一个区级课题。

课题组成员:张艳,女,32岁,中学二级教师,有8年工作经验,区级优秀教师,教学成绩突出,多年担任初三教学。分析初三年级的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课题的实验反馈,研究九年级能够有效完成的小实验。

课题组成员:李红德,男,32岁,中学二级教师,有8年工作经验,教学成绩突出,区级优秀教师,重视实验教学,有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研究八年级的有效完成的小实验。

研究组的五位教师,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平均年龄较为年轻,研究热情高,对本课题充满兴趣,干劲足,肯钻研。近几年我校物理教学成绩在区上均名列前茅。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在课题开展研究后,每月举行一次研讨会,分析总结研究情况。学校对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按要求购足、购齐实验器材及相关学习书藉以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六、课题研究所需的物质、资料等方面的保障情况

(1)我校有一专门的物理仪器室,2012年新增了种类齐全器材,能够满足80%的小实验,课题负责人是管理员,取用方便。(2)我校的学生对物理非常热爱,成绩好,爱动手,布置的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能够检验小实验的完成可行性。(3)学校给每位教师配有电脑,开通了校园网,便于教师上网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确保课题能顺利进行。

3、课题研究的经费开支项目、经费预算和经费保障情况

课题组项目计划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承诺解决课题组开展各种研究活动的所有经费开支,确保课题组能顺利进行。

七、课题实施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

(一)课题的开题:

该课题于2017年6月申报,课题组接到批复以后于2017年6月进行了开题会,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以及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组的各位老师根据确定的课题内容,充分做好实验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明确课题的研究要坚持以下二点:一是以教材提供的小实验为基础制作和找出实验器材;二是制作出的小教具、小学具要明确如何穿插入课堂教学的,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开展有关趣味物理的知识讲座及小制作展示

主要活动:物理知识讲座—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

地点:我校八九年级教室

参与人员:我校初

二、初三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室一体机上观看物理知识讲座。

其次,参观学校的科技活动室,给制作寻灵感。

(三)成立了我校的物理活动室

专门成立校物理活动室,作为学生学具研究的场所。

二)、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

(一)2017年10月至2017年11月教师发动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物品,并从中选择一直两个带到学校来。

(二)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生带的生活物品进行归类分组,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小组。

(三)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学生根据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结果在学校物理活动室或家中进行制作、试验。每周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在学校物理活动室进行交流制作、试验的进程和经验,对制作、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三)、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

2018年5月,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首先对第二阶段的研究进行分析,找出优秀作品及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作品,对于有带改进作品提出改进措施。四)、总结阶段:

家庭物理小实验 篇10

第二章: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8(1)-1-1.1.请你利用音叉、乒乓球和细线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细线悬挂的乒乓球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8(1)-1-1.2.自选实验器材,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向正在发出声响的鼓面上撒沙子,发现沙子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1)-1-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答:把正在发声的防水闹钟放到水中,依然可以听到闹钟的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第三章:1.熔化现象,2.凝固现象3.汽化现象,4.蒸发吸热致冷;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6.液化现象,7.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8.液化放热;9.升华现象;10.凝华现象.

8(1)-3-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熔化现象存在”。

答:将一块冰放在烧杯里,10分钟后发现杯中有水出现,这就说明了熔化现象存在。

8(1)-3-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凝固现象存在”。

答:将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1小时后发现水中有冰出现,这就说明了凝固现象存在。

8(1)-3-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汽化现象存在”。

答:将一滴酒精滴在玻璃片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酒精消失,这就说明了汽化现象存在。

8(1)-3-4.1.请设计实验验证: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答1:用蘸上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答2: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8(1)-3-4.2.给你一温度计、棉布、水,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蒸发有制冷作用”。

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用蘸了水的棉布包着,发现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有制冷作用”。8(1)-3-5.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的越快”。

答: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将其中一滴摊开,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摊开酒精先消失,证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8(1)-3-5.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的越快”。

答: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将其中一滴用酒精灯加热,发现加热的那滴酒精先消失,证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快。

8(1)-3-6.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液化现象存在”。

答: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一会儿发现瓶外有水珠出现,这就说明了液化现象存在。

8(1)-3-7.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1: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珠出现,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1: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8(1)-3-8.1.现有:烧瓶、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烧杯、水、温度计,请设计实验验证“液化放热。” 答:烧瓶内装水,塞好带导管的瓶塞,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将水蒸气通入盛有凉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策烧杯内水的温度。发现温度升高,说明“液化放热”。

8(1)-3-8.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化放热”。

答1:把水蒸气通入冷水中,发现冷水温度升高,证明“液化放热”。

答2:将一壶水烧开,让水蒸气喷到冷玻璃片上,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且玻璃片变热。说明“液化放热”。8(1)-3-9(10).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

答: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盛热水的水槽中,发现固态碘不见了,试管中出现紫色气体,由此说明“升华现象”存在。

再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发现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出现黑色的固态小颗粒,由此说明“凝华现象”的存在。

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

8(1)-4-1.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1:用激光手电透过烧杯外壁照射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发现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答2:点燃蚊香,用透明可乐瓶收集一瓶烟雾,用激光手电照射,发现在烟雾中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五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8(1)-5-1.设计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整白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现会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2:点燃蚊香,在大烧杯内制造烟尘,并把凸透镜置于其中。用两支激光笔发出两条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两条光线相交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8(1)-5-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1:将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始终找不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2:将激光手电组成平行光源,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射向凹透镜,发现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第七章:规则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重力的方向;

8(1)-7-1.1.给你一厚薄均匀的薄片、细线、铅笔、刻度尺,设计一个小实验,找到薄片的重心位置。

答:用细线吊着薄片的边缘悬挂起来,用刻度尺和铅笔沿细线的方向在铁片上画一条线,换另一个位置再画一条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该薄片的重心。

8(1)-7-1.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答:用绳分别吊起薄长方形铁片上相邻的两角,画出重力作用线,发现两条线的交点在对角线的交点上,说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8(1)-7-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答1: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发现细线是竖直下垂的,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答2:将重物举高,放手后,发现重物沿竖直方向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第八章:惯性现象; 二力平衡现象;摩擦现象;两种摩擦的比较。

8(1)-8-1.1.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答:如图,让小车上方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时,发现上方木块会倒向前方,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8(1)-8-1.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答:用力将一摞棋子最下面的一个击打飞出后,发现其余棋子落在原处,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8(1)-8-2.请你设计实验,说明物体受到的二力平衡。

答: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发现它保持静止,这说明物体受到的二力平衡。8(1)-8-3.请你利用身边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存在。

答:用力推文具盒,然后松手,发现文具盒慢慢停下来,说明摩擦力的存在。

8(1)-8-4.1.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几支圆铅笔,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木块下面垫上几支铅笔,重复实验,发现垫上铅笔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远比不垫铅笔时的示数小,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8(1)-8-4.2.给你弹簧测力计、一个小车,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答:将小车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将小车倒放,发现正方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远比倒放时的示数小,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第九章:液体压强现象;大气压强现象;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流体(气体的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8(1)-9-1.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液体压强的存在。

答:把水倒入一端带有橡皮膜的容器中,发现橡皮膜向外凸出,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

8(1)-9-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答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再倒过来,发现纸片不掉落,水不流出,由此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答2:将两个橡皮碗对在一起,挤出里面的空气,发现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其拉开,由此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8(1)-9-3.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答:将两张纸自由下垂,向两张纸中间吹气。发现纸互相靠拢,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有关”。

8(1)-9-3.2.给你一张纸条,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答:对准纸条一端吹气,发现纸条飘起来,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8(1)-9-3.3.给你一个针管、一盆水,两个塑料瓶盖;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液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答:让两个瓶盖飘在水面上,用针管向两个瓶盖中间喷水,发现两瓶盖靠拢在一起,说明“在液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8(1)-9-3.4.给你两张报纸,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答:将两张报纸自然悬挂起来,向两纸中间吹气,发现两张纸相互靠拢,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第十章:浮力的方向;潜水艇原理。

8(1)-10-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答1:将小球用细线拴好系于容器底部,向容器中加水,发现细线向上拉直,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答2:将乒乓球用手压入装水的容器中,松手后,发现乒乓球浮出水面,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8(1)-10-2.请你设计实验,说明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答:将一个拧紧盖的空瓶放入水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将其装满水再放入水中,发现瓶子下沉。这说明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第十一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8(1)-11-1.1给你一个小球,一根长的铁丝,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答:用长铁丝系住小球制成单摆。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一定,高度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一定,速度越来越慢,高度越来越高,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8(1)-11-1.2请你利用滚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答1: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答2:将滚摆卷到最高处后松手,发现滚摆在下降的时候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上升时旋转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二章:杠杆的分类、特点;滑轮的分类、特点.

8(1)-12-1.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杠杆可以省力”。

答:用一杠杆提重为100N的物体,发现所用的力小于100N,说明“杠杆可以省力”。

8(1)-12-1.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有的杠杆费距离”。

答:用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将重为100N的物体提高10cm,发现在另一端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大于10cm,说明“有的杠杆费距离”。

8(1)-12-2.2.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答:将滑轮和细线组成定滑轮,在绳子的一端挂上重物,向下拉绳子的另一端,发现向下用力时重物反而上升,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8(1)-12-2.2.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将滑轮和细线组成动滑轮,挂上重为100N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上拉绳子,发现向上用力重物上升测力计示数小于100N,说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第十三章:扩散现象;分子间引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8(1)-13-1.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答:质量相同的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中,用滴管分别在杯底注入一滴墨水,发现热水变色快,说明“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8(1)-13-1.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扩散现象的存在。

答:在盛水烧杯的底部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 儿,发现水全部变成红色,说明扩散现象的存在。

8(1)-13-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分子间有引力。

答1:用力拉一段铁棒,发现没有变长,证明分子间有引力。

答2:将两块铅圆柱用力挤压,发现它们能紧紧地吸在一起,证明分子间有引力。

8(1)-13-4.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搓手时手感觉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8(1)-13-4.2.给你一个图钉、一根木棒、一张粗糙的纸,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将图钉按在木棒上,将钉帽在粗糙的纸上来回摩擦,一段时间后,发现:图钉帽温度升高,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8(1)-13-4.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倒一杯热水放在手心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水的温度降低,手感到热。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第十四章:能量转化和转移

8(1)-14-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发生转化”。

答:打开电炉子,不一会就变热了,是将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说明:“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发生转化”。8(1)-14-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内能可以发生转移”。

答:用手捧暖水袋,一会儿感到手暖和,证明“内能可以发生转移”。

第十五章:带电,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路及组成.通路、短路、断路.

8(1)-15-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带电”。

答:将物体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说明“物体带电”。

8(1)-15-3.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起电现象”。

答: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现象”。

8(1)-15-3.2.给你一块毛皮,一根玻璃棒,一根橡胶棒,一张纸,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摩擦起电现象”. 答:① 将纸撕成小纸屑 ②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到橡胶棒上,从而验证了摩擦起电现象

8(1)-5-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悬挂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相互靠拢,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悬挂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互相排斥,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第十六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4个接线柱).

8(1)-16-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使用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答:连接一个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导线组成的串联电路,8(1)-16-2.给你一个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若干,请你自选条件相符的电阻丝,设计实验验证:长度、材料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

答:将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串联接入有小灯泡的电路中,发现横截面积粗的电阻丝所在的电路中灯泡较亮,说明“长度、材料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第十七章: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定性关系。

8(1)-17-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串联电阻变大。

答:如图,当R2与R1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串联电阻变大。

8(1)-17-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并联电阻变小。

答:如图,当R2与R1并联接入电路,答:

第十八章:电能与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8(1)-18-1.1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答:给一小电动机通电,发现电动机转动,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8(1)-18-1.2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

答:给一小灯泡通电,发现灯泡发光,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

第十九章:保险丝的作用。

8(1)-18-1.2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能自动熔断,保护电路。”

答:组成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片,发现当电流大到一定值时,保险丝熔断,说明“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能自动熔断,保护电路。”

第二十章:1.磁极的相互作用;2.各种磁体磁场的形状;3.电流磁效应(奥斯特实验);4.电流的磁场及方向;5.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的形状;6.铁芯的作用;7.安装电动机模型.

8(1)-20-1.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用一根条形磁体的N极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的条形磁体的N极,发现相互排斥,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若用条形磁体的N极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的条形磁体的S极,发现相互吸引,说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8(1)-20-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形状”。

答:在条形磁体的上方放一张硬纸板,在硬纸板上均匀的撒满铁屑。轻巧硬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即为“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形状”。

8(1)-20-3.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答:用一根通电导线放在静止的小磁针的上方,发现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8(1)-20-3.2给你一个小磁针、一个电池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数根导线,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8(1)-20-4.1.请你设计实验,验证“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在直导线的下方平行放一小磁针,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说明“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是正确的。

8(1)-20-4.2.给你电源、开关、导线、小磁针。请设计实验验证: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将电源、开关、导线组成闭合电路,将导线拉直在小磁针上方平行放置,闭合开关,发现小磁针偏转,将电源正负极对调,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说明“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8(1)-20-5.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形状”。

答:将通电螺线管嵌在撒满铁屑的玻璃板上,轻巧玻璃板,发现铁屑有规律的排列,即为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形状。

8(1)-20-6.请设计实验,证明结论“通电螺线管加铁芯后磁性增强”。

上一篇:教师工作整体评语下一篇:企业宣传岗位工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