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精选11篇)

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 篇1

摘要:2010年10月18日,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规定国民中共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可依据的理论。但是同时也要面临很多问题,诸如资源的浪费、农民有效权益的维护、环境污染等。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要盲目的向城镇化改变而忽略了本身的发展。文中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城镇化;进程

一、城镇化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关于城镇化,不同学科、不同学派有不同理解。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乡村城镇化”或“乡村城市化”,是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作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一,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因为第三产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吸收比农业更多的劳动者,这样就推动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内在原因,并且这一过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将继续深入发展。第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使广大乡村居民的劳动方式越来越接近城镇工人,其生产率与收入水平也越来越接近于城镇居民,从而必将促进乡村社区逐渐发展成为城镇社区。第三,城市的现代文明,无论从职业方面,还是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都通过各种途径吸引着乡村,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促进着乡村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

二、“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决策

“十二五”期间,是贯彻落实“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阶段。围绕构建“一轴两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加速推进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但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诸如怎样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有效维护征地农民利益,城镇化人口以何种方式获得同等社会权益等。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的盲目扩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费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各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做好群众的工作。“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化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位置上”。可以预见,未来5年,我国需要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一系列难题。

三、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防范城镇化“大跃进”。

未来15年内,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以加速外扩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化倾向比较明显。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可以看到城乡接合部正在进行大拆大建。与此同时,城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挑战,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出现高峰时段拥堵。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资源大规模、长距离的调运,实属迫不得已。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而部分城市管理能力滞后,曾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病”也开始在我国显现苗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房价飙升等,越来越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造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一方面源于传统的规划方法已不适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另一方面,盲目攀比国外城镇建设标准的超前规划的观念和做法,大大超越了我国城镇发展的实际水平。

鉴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也需要统筹发展,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应改变中心城区的单极化发展,形成大都市圈的多极化城市群。或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城市圈内,或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卫星城相连接的现代城镇体系,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在中西部地区,则要依托县城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城市,重点是通过各级政府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解决基础设施改善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进入门槛较低、居民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便宜的优势。防止为出政绩制订大而不当的城市发展规划,脱离自身实际和能力建设政绩工程,进而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

2.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当前,一些地方正在推行“拆农居,建社区”的城镇化模式。可以说,东部沿海少数发达地区,近80%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而转到二、三产业。这种情况下“拆农居,建社区”可能是一种好办法,但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也这样做,就难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一些城市在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下,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从1999年到2007年,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这一过程中一旦操作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到位,住上楼房以后的农民还要继续种地,生产生活成本将大大增加。即使有的地区给了农民社会保障,由于保障水平较低,也不足以让农民安定。这样征地矛盾激化背后基本都是农民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可以预见,未来5年,不规范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将得到进一步纠正,将建立健全货币补偿与社会保障补偿并举的征地补偿制度。

3.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让“新市民”享受同城待遇。

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 篇2

一、对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探索的批判反思

教师幽默有趣的言词、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先进的实验设备、学生热烈的反应及活跃的课堂气氛, 等等, 将这些光鲜的表象或手段当做目的, 去刻意追求, 就会舍本逐末, 偏离教育的内涵本质。

1. 盲目调动课堂气氛, 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分配不合理, 教学重点不突出

例如在关于乙醇的课件赛讲中, 有的教师选用朗诵酒的古典诗词“把酒问青天”来入手, 也有的插播某歌手醉酒驾车的新闻视频, 还有的用播放民歌“朋友啊请你干一杯”来开场, 这些貌似创新的方式, 既没有思想性, 又没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到专业知识上, 弊大于利。类似表现可分以下几类:不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性, 引发的兴趣与课堂主题关联度低, 甚至干扰正常思路;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弱, 使得学生“表现欲”大于“求知欲”, 削弱知识的接纳效果;缺乏抑扬顿挫, 一味讲求气氛的高潮和活跃, 造成学生思维困顿;还有的教师采用媚俗方式吸引学生眼球, 赚取关注, 等等。上述情况与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一样有害, 轻者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重者有损于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 过分依赖辅助教学手段, 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弱、与学生情感的正向交流少

要重视辅助技术手段对于教学的良好强化效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段越先进、越多, 教学质量和效率就越高。例如有的课堂上滥用多媒体, 教室里声、光、影、色让人应接不暇, 疲于应对;有的课堂仿佛就是电化式或网络式教学, 缺乏良性互动, 冰冷生硬;有的不善用板书、故事等简单、有效的情境设计方式, 动辄采取繁琐的实验演示;或者只偏好于演示过程的精彩, 却不注重分析的透彻等。教师首先要重于“道”而非“技”的研究, 重视教学方法、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而不是依赖硬件建设的投入。其次, 教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文明的举止等良好形象的展现, 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品质、学习观念等产生无形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这不是设备、技术对学生感官的直接刺激能达到的。最后, 现在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 在知识活动中希望与老师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 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过多采用辅助手段, 则冲淡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体验。

二、搞好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基本因素

化学教学的设计策略, 要以化学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相应的理论为支撑, 分析和把握好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 调动学生思维时掌控得当, 讲授知识时脉络清晰, 在引导、启迪、探索中, 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领悟分析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1) 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学习的动机理论, 到教学的模式选择, 都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 它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 提高授课质量和效率。选定兴趣点时必须注意:要有思想性, 让学生在趣味中激发思考, 在余味中受到启迪;要紧扣教学内容, 不能偏离课堂主题或喧宾夺主,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讲究适时性, 根据授课计划和现场气氛适时抛出, 有张有弛地调节好节奏。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盐的定义时, 开场时“食盐是不是盐”的简单反问, 既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 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确保实践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教学, 包括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块、以专业课为业务素质基础的教学模块和以实验、实训、实习和设计等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性环节教学模块。同时规定各模块相应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 从而改变过去以学科知识为体系、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3) 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比较直观, 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可重复性, 还可以调节教师示范教学的单一状态。可以使学生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 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把钳工基本技能的分解动作与整体动作制成电教片, 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较短的时间内, 熟悉钳工基本技能的要领, 达到提高效率, 节约成本的效果。同时改变技能训练脏、累、苦的模式, 让学生有较多的休息时间, 以便更好地训练, 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成尤佳。

(4) 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比较直观, 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可重复性, 还可以调节教师示范教学的单一状态。可以使学生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 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把钳工基本技能的分解动作与整体动作制成电教片, 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较短的时间内, 熟悉钳工基本技能的要领, 达到提高效率, 节约成本的效果。同时改变技能训练脏、累、苦的模式, 让学生有较多的休息时间, 以便更好地训练, 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成尤佳。

(5) 调整课程, 合理搭配教学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 适当减少理论课的课时,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

三、结语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现, 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重视科学组织教学、教材, 善于对各种教学案例进行辨析和概括, 用普遍性、系统性及操作性更强的教学策略, 让自己台下十年功的价值在台上十分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吴辉禄.绿色化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高中女生;终身体育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79-01

一、当代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教材教法

女生进入高中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

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向着成熟发展,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有所增加,青春前期的一些特点还较为显著,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第1和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了。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内部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的嘲笑等等。

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高中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特别是满足她们希望自己体型匀称、身材健美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高中女生已有的体能和经验,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高中女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锻炼不仅能满足发展高中女生体力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高中女生发展心理素质,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强调加强高中女生的自我锻炼效果评价能力,达到增长知识、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了解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体育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调动高中女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初中、小学体育教学选择的教学内容,一般以田径、技巧、篮球、游戏为主,而且这些项目反复进行,致使大多数同学对教材失去了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高中以后,她们对体育课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高中体育教学有新的色彩。

在教材安排中,应注意各项教材间的合理搭配,做到既增加高中女生感兴趣的教材时数,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在现行教材中,有部分课时的教材内容,是以身体素质课的形式出现的,由于这一类课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生物学改造,忽视了高中女生的心理因素,因此,学生上课时的抵触情绪较大。比如立定跳远练习,为了提高高中女生的下肢及腰腹力量的练习,而且提高下肢及腰腹力量并不是经过几次练习就能达到效果的,必须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运用竞赛的形式,效果会更理想。既克服了单一教材的枯燥、乏味,又能增加高中女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二、帮助高中女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和体育教师素质对教学的影响

终身体育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终身体育观看,转变学生对待锻炼身体的态度,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怕苦、怕累、怕晒,怕流汗,缺乏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自制性和顽强性,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我们对我校300名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7%,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女生占总人数的48%。她们除了生理、心理上的因素之外。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体育的理解片面和审美观念不正确。体育态度问题是体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构成的,这3个心理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学生认识到上体育课的重要性,乐于参加体育运动,并做好锻炼身体的思想准备,说明态度中认知、情感、意向因素十分和谐。

浅谈我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点看法 篇4

在我国各行各业,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安全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安全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明是展示企业的实力和形象,特别是展示企业综合素质的窗口,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抓好安全是促进企业管理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把安全作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保证施工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安全乃幸福之本,作为企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生产过程中要牢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坚决杜绝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质量事故,不仅会给国家、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会给职工自己和家属带来灾难性的伤害,家庭的幸福和美好的未来瞬间化为泡影,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明白。纵然这样,仍然会有一些事故发生,令人惋惜不已。下面,我谈谈我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思想上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

思想意识决定行动,如果思想意识上出现了隐患,则必然会为施工生产事故埋下隐患。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广大员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在工作中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带着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工作劲头,集中精力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同时要加强对上级文件和安全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用知识充实思想,用思想指导行动。要杜绝“用口号宣传口号,用文件落实文件”的应付思想,认真落实公司文件精神,坚持“文件精神人人学,政策制度人人懂”的工作思路,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思想氛围,最终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思想根源的襁褓之中。

二、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并确保有效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也是一样,有“规矩”,才能讲“方圆”。在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各项目部要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和施工特点,制定符合自己生产实际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分工。上班前,要做好安全交底,坚持班前讲话制度,每一个作业点要有专门的防护员,下班后,要做安全总结,做到“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讲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有些员工为了完成任务,简化施工程序,忽视操作规程,对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不认真,殊不知“气泻于针孔,祸始于违章”。如果只想急于求成、立竿见影,到头来总会事与愿违,事故不断。

三、要重视施工监督检查工作

制度是一种手段,而监督检查则是保证这种手段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我们要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坚决避免在监管工作中的手软、心软、技术软的现象。

监督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神圣使命,坚持不懈地勇于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打破常规,仔细认真,不能走马观花。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杜绝在安全质量上的包庇隐瞒现象。同时,要加强技术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要勤学习,勤思考,多深入基层,摸清情况,查明问题,不能只听汇报,不具体调查。要把施工检查工作作为关系公司发展,关系施工生产,关系生活的关键问题来看待,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四、要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就很容易形成安全质量隐患,甚至酿成施工事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要邀请本单位技术底子厚的人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对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近期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安全隐患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以提高职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因此,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通过讲课,板报,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警觉性,增强保护意识,保证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五、要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安全靠我们共同创造,我们靠安全幸福生活。维护企业安全生产,不单单是领导的事情,也不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责任,而是要求我们广泛发动全体职民工齐心合力,共同创造。在施工过程中,全体职民工都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按部就班,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身边同事有不合要求作业的情况,要及时提醒,予以纠正。不要顾前顾后,怕得罪人,人人都要从心底里明白“唠唠叨叨为你好,千叮万嘱事故少”的道理。

浅谈我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看法 篇5

54现今世界对世俗较有影响的宗教很多,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儒教等等,儒教按说是难以称之为宗教的,但它的影响力在东亚社会较宗教影响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也暂称之为宗教吧。在讨论各项宗教之前,必须明确的是:每一个宗教实际上在基本的道德说教上都是相同的,比如都提倡爱人、都提倡勤劳节俭、都要求不说假话、都戒除奸淫、都戒除偷盗等等。写到这里老觉得既可气可笑的是:现今很多儒学大师大谈所谓儒家的道德学说,什么儒家说“仁者,爱人”等等,一方面对儒家的根本总是不敢提也不好意思提,不得不提得时候总是蜻蜓点水一下;另一方面好象总是引你有个感悟:噢!原来世上的良心都是儒家发明的,那你难免做梦时也要对孔老二拜上几拜了。哪你还不知道日本鬼子在中国搞大东亚共荣圈时是极力扶持提倡儒家的,大家还是想一想为什么吧!下面还是谈正题吧:

首先,说一说佛教。佛教的根本在于“虚无”,认为一切皆空,世上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你内心的产物,所以要爱一切。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最著名的故事“舍身饲虎”:是说一个人看见一个老虎饿坏了又走不动,他就主动想:算了舍了自己吧!于是就救了老虎的命。不懂佛教教义的人也许只认为这是佛教在提倡你行善,都去动物园里给老虎当食吃(现在动物园里的动物都吃不饱),实际上用佛教的理念来讲,是在说明一个道理:世上的一切只不过是你内心的产物,所以世上一切的事物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照顾世上的一切只是在照顾你自己而已,当然谈不上什么行善。佛教的教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避世哲学,它对于心灵的净化或说是心理健康的恢复可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运用到管理上只能体现为一种驼鸟政策,所以就其产生以来历代统治者推崇者多,但很少将其理论运用到国家管理上。

其次,说一说道教。道教与佛教相比,道教也提虚无,只是佛教提倡的是绝对的虚无,主张一切由心而生,而道教提倡的是相对的虚无,认为无中是会生有;同时,佛教对外界世界是视而不见,而道教只是见而不为罢了。可以说:道教提倡的是人们的行为要尊重事物运行本身的规律行事,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效益。司马迁说:“道家无为„„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中国历史上,凡是盛世如汉唐等在国家管理上都是推崇道教的,而唐太宗李世民更尊老子李耳为祖先,开创了大唐盛世。道教提倡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国家,国家的唯一任务就是保障这一制度的良好运行,而不是事事插手。比如他提出“不尚贤”就是提倡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这也就是隋唐“科举制”的来源)。就运用来说,道教可说是一种治世哲学,而不一个创世哲学。它与开拓基业时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求结果不管过程不同,认为只要保障良好制度的运行就行了,不提倡大包大揽。中国历史上大包揽的教训是很多的,比如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时期,犹其在清代可说是皇权集中的高峰,清朝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勤于政事的,但结果是国势反倒是越越来越衰退,直至其消亡。这实际也就是那句话:“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悠着点会利已利人,太操心反倒会害人害已。

第三,说一说儒教。儒教实际上与印度教同一个货色而已,印度教以 “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为其根本教义,中国儒教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为其核心思想,说来说去都是提倡政治上阶级、等级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反对政治上平等。就印度教和中国儒教来讲,它们将一切道德规范的评判权归于特定的权威阶层,这种不公正的权威性也就必然也会不断遭到人们的置疑与反对,从而难以在人们思想观念中转化为信仰。不过,现代东亚企业家还在管理方式都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崇尚儒家管理方式的,注重所谓“伦理”,这种管理方式演化出来就是那种军事与半军事化的强化,不尊重人们的个性自由,很大程度上也不尊重员工的人格,从而才造成如富士康跳楼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地说,中国人从思想上与儒教划清界限才是主要,就如印度人要破除“种姓制度”就要丢掉印度教一样。

第四,最后说一说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为什么这四个教派要合起来一起说呢?实际上这四大宗教与犹太教一起都是同宗同源的,别看他们之间整天斗得“乌眼青”似的,可实际上教义内容都差不多,要说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在于争论谁离上帝近些,上帝更爱谁的问题上。这几个教派的根本基本上都在于与上帝的“十诫”约法,“十诫”约法谈得不过是些人们普遍公认的道德规则,这种普遍公认的道德规则若与宗教势力相结合,因为解释的权力在教会,也就由此极易形成宗教专制,比如欧洲中世纪与现代的伊斯兰世界基本都是这个状况。但是,如果将这种宗教势力从“十诫”约法中摘离出来,这也就是中世纪后期发展出来的基督教,或称之为清教了。基督教的牧师对教义基本上是没有解释权的,解释权在于信仰者自己。这也就是说:基督教与其它教派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未在教义中预先规定某个权威阶层,同时也不允许有权威阶层的存在,这样也就保障了规范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障了“十诫”的善意执行,这又进而化解了人们内心中可能具有的抵触情绪,从而保障了“十诫”在教众中的贯彻。前一段我看了国家著名经济学先驱杨小凯教授《我认识基督教的三个过程》,杨小凯感激于基督教的利国利民,于是就在得癌症牺牲前宣誓加入基督教了,意图是叫更多的同胞学习他。我对杨小凯教授这种为了大我而舍小我的精神挺感动的,不过一回想自己是怎么也做不来,就觉得挺对不起上帝他老人家的,当然首先是对不起杨小凯的舍身为民族的精神。杨小凯文中提到“同事作了些经济研究,凡是新教文明占优势的国家,它的政治秩序、、经济表现就好。比如说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澳洲,荷兰、英国也是新教占优势的地方,这些国家(除荷兰外),它们的文明,它们的法律制度是普通法,它们的经济表现就非常好,它们的秩序就不断扩张。我们今天所说的新教占优势的这些地区,都是从英国那个早期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很小的岛,在一千年之内发展起来的。”看到了吧!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从基督教来的。所以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基督教的感召作用,能激发人们的潜力是有道理的。好了,我也不提倡你加入基督教,可你从中是否悟到了什么道理呢?哈哈!你当然悟到了,就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打倒孔老二呗!这样,中国的未来就不怕撵不过英美那些王八蛋了!当然,自己先要反醒噢!看看孔老二在你心里扎有多深!我觉得我自己就挺失败,孔老二的教化在我身上就体现很多,尽力改正吧!

浅谈我对管理的认识 篇6

“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其实,不只是人,对物对事同样如此,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传说: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漫上了丘陵。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群臣推荐鲧。鲧采取“堵”的办法,到处筑坝拦水,结果水无处可去,形成了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舜罢免了劳而无功的鲧,命令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亲的治水大业。禹汲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堵”为“疏”,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千川归海,彻底根除了水患。

大禹治水的事例给我们后人的启发也很大:很多时候解决问题采用疏导的方法比一味堵塞效果要好得多。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亲身经历的小事。

母亲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教五六年级,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正是撒欢的时候,一离开班主任的视线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日放学后,母亲留下几位同学订正作业。母亲看着他们做作业时,几个小家伙非常老实,一笔一划地写着,头都不敢抬一下。母亲去办公室拿东西,那几个同学便立马变了样,头凑在一起讲话,说到高兴处还哈哈哈笑起来。

很快母亲回到教室,将他们训斥了一通,禁止他们乱讲话。一会儿,母亲又要出去,临走时叮嘱几个小孩子,不许嬉皮笑脸。可是她前脚刚走,几个学生又恢复原样。

这时,正好数学老师来教室拿教材,看到他们扎堆聊天,很和蔼地看着他们,笑着说:“你们有什么话赶紧趁现在都说了吧,不然班主任来了又说不成了。”几个孩子突然愣住了,很奇怪地看着他,显得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数学老师继续笑着看着他们:“快说吧,不然没机会了。”几个孩子互相看了看,觉得有些羞愧,然后同时低下了头,不说话,只顾做作业。数学老师走开后,他们也没怎么敢说话。

这件事让我对管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教育的问题上,有句话叫“疏永远比堵有效”。这位数学老师也许深谙小学生调皮、逆反、控制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管理管教他们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词义上,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亨利·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给出管理概念之后,它就产生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影响,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种看法颇受后人的推崇与肯定。

我当过好几年的数学课代表,刚开始在布置作业以及收发作业本的问题上也遇到过一些问题。譬如:老师把题目布置给我,让我将它们抄在黑板。一开始,我拿到题,二话不说,直奔教室开始写。

写到一半呢,遇到一个潦草的数字,分辨不出,于讲台上抓耳挠腮,请教班上同学,没人敢下定论。无奈,题写到一半丢下,从四楼直奔一楼教师办公室,询问老师。问完,跑上来继续。谁知,后来又遇到一个不理解的题目,不知是不是老师抄的时候有误,只得再次下楼请教。如此,既消耗体力,又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吃一堑长一智,再遇到此类事情,先赖在办公室把题目看一遍,把不确定的字,难理解的题目请假一下,再回到教室抄给同学们做。

这本是一件极容易的工作,但在负责这件事时,却考验我们的指挥和协调能力。可见,管理并不是一件多轻松的事。关键在于多多锻炼培养,经历的次数多了,经验就随之而来。

一直钦佩玫琳凯·艾施,这位商界女强人一手创办了化妆品牌玫琳凯,展现了其天赋异禀的管理才能。她的公司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全美国最受尊敬的最大财团公司之一,她本人也被视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女企业家。由于她在一向由男性主宰的管理世界的杰出成就。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她为全球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人物,而且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在对员工的管理上,玫琳凯.艾施将自己所信奉的“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的黄金法则作为公司的指导哲学,更大力倡导“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用 “你能做到”的精神来激励其他女性加入自己的事业。在她的大力提倡下,众多女性跟从她的美容事业,积极地为顾客提供服务。在这种自创的管理风格下,玫琳凯以不断的鼓励及物质报酬来提升妇女的自尊和自信。有杂志惊叹:玫琳凯所解放的妇女,比美国女权运动领袖格劳瑞娅·史戴能解放的还要多。

同时,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玫琳凯对传统的挨家挨户的直销方式进行了一次革命。她将自己的销售员称为“美容顾问”,以小姐展示方式推销产品,每次参加活动的人数不超过五六人。

玫琳凯还采用当时一般公司并不采用的付款才能提款的政策,这使公司不需要很多开办资金,更重要的是,她让她们只付零售价的50%购买整套产品,这远远低于一般直销公司,使许多妇女从中受益更多。这项政策不仅极大的鼓励了公司的美容顾问的工作热忱,也使公司免去了许多坏帐。

在公司成立后的42年中,玫琳凯.艾施凭着自己坚定的决心、努力的工作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将公司从一家小型的直销公司发展成为其业务遍步世界34个国家及地区、年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化妆品跨国企业集团,并在全球拥有一支超过百万人的美容顾问队伍和逾千万名忠实顾客。她将个人的梦想变成了美国商业史中最成功的故事之一。

从玫琳凯成功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她在管理员工时对她们的激励和信任,能够设身处地地替她们的利益着想。同时,在营运时,她又大胆创新,开辟前所未有的运营方式,从而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商界中的精英不胜枚举,每一个发家史中必定有其必然性。那些创始者都有自己管理公司的独门秘诀,为我们所敬佩和学习。

浅谈我对教师义务的认识 篇7

关键字:教师义务;正确认识

谈到“教师”,人们就会想到一句令人肃然起敬的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不仅明确了教师的法律地位和使命,也同时告诉我们教师是一份责任重大的职业,教人做事,振兴民族。《教师法》对教师义务的规定中第一条即要求教师要尊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人类心灵的设计师”,说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尊师爱师,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们学习的模范与榜样,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严于律己,文明做人,为自己的学生们树立守法道德的榜样,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

相关法规要求教师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正如扫马路是清洁工的每日便餐一样,这对教师来说应该算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考核。作为教师应当认真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教学计划,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不仅是对学校对学生负责,更是给国家和社会的答卷。虽然如此,但不得不说,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开始轻视教育义务的履行,而转向盲目追求名利。在中小学,部分教师不去自觉地制订自己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计划,对于课堂教学和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应付了事,而将主要心力放在课外有偿辅导方面,长时间地不更新知识,不了解和研究学生情况,不钻研教育教学改革,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有一些年轻教师职业观念不强,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忠实履行教师义务的内在动力。这些不良状况,不仅仅是个别教师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师群体义务的履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教师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也就是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文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在《教师法》对教师义务的规定第三条指出教师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教师是接受社会和国家委托,专门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人,其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人才。在教师的根本任务当中,既包括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学生养成高强的实践能力,也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和人格。这也就是常说的”做人“和”做事“,我们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其次才是做事。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却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指导,以至于像”马加爵“等恶性的学生犯罪的屡屡发生。

教育是一个良心活,是一个凭良心的工作,教育需要有爱的参与,教师的基本要求中首先就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不仅仅是给学生上好课,它既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也包含这教师对学生正当的严格要求。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农村教师魏敏芝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而寻找的故事正是教师关爱学生的的一种表现。“教师应当在头脑中树立起”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观,对学生的情感、学习和生活多加了解和关照,和学生建立起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让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敬畏和服从而不是畏惧和抵触。有些教师是不能理解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对学生管束有余而热爱不足,甚至仍有打骂、体罚学生的错误行为,我们也常在互联网上看到师生互殴和学生打老师的事件,不得不说有时候不能单方面的去指责孩子们的不是,作为教师也是应该反省下自己有没有进到一名教师该尽的义务。

本人觉得教师是一份平凡的职业,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职责和义务。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一味的被教师职业头上的那个光环所误导,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得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将为人师表,尽三尺讲台而挥洒青春,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王卫东,郑亚楠,当今中小学教师义务及其履行问题

浅谈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篇8

浅谈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审计期末作业

还没上这门电子商务课的时候,对电子商务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淘宝、天猫、亚马逊、当当这种电子交易平台,对电子商务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不清楚电子商务有那么多的分类。学了电子商务之后才发现,噢,原来电子商务还分很多种形式,对电子商务的知识更加细化了。

既然学了一学期的电子商务,首先来简单说下电子商务的概念。所谓电子商务,便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的电子化、教学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面对面、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络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买卖)。电子商务是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贸易方式。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我们购买商品,在以前我们必须亲自到商店购买,但是我们现在可以选择电子商务在家里逛成千上万个百货商店找最廉价物美的商品.作为普通购买者我们现在较常用的网上零售商有淘宝网、易趣网等。在这些电子化的商店里,从廉价的小玩意到昂贵的奢侈品都可以买到。作为较大的商家,他们可以在像阿里巴巴等电子贸易网站上联系合作伙伴。无须在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找客户。

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C2A、O2O 等。

电子商务存在于你我之间。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来说最贴近的就是淘宝了,网上购物不仅为我们省去了时间,并且随着物价上涨,让我们对网上购物产生了依赖。电子商务能让大家更方便的购物和对商品进行比较,但因为看不到实物,经常会出现实物于预想中的差距。现在大家去电影院的时候应该不会会直接买那边的全价票了吧?

当你在网购的时候,当你在团购美食酒店电影票的时候,当你在手机上进行转账的时候,电子商务期末作业。同浙审计。

当你看到一个优惠APP掏出手机扫码的时候,当你用移动终端预定的时候,电商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一个吃货,想吃又不想出门那么,这几年兴起的外卖O2O便是我们的福音了。几个比较有名的外卖app有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只需要在手机上下单,过大半小时,便会有外卖送上门来。

浅谈我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篇9

镇巴县电力局李国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如果没有安全生产,我们一切的努力就无从谈起,省市县公司为了系统的安全生产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先后对每位员工配发了农村电网安全规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年一度的安全签名,安全责任书安全承诺书等等。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说不扎实了,比起往年安全事故有了明显减少,但纵观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对我们电力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往往出事故的是以下两种人。

第一种人,就是不懂安全知识的人,但他们十有八九是直接从事电力作业的人员,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连对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事都不知道,要么不懂安全规程,要么这个人是白痴。

第二种人,是我们从事安全管理的人,没有安全责任心的人,对安全知识他懂考试也能过关,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对他人生命负责的人。

有这两种人在一起工作不出事那就是侥幸。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又要怎样做呢.我认为首先还是要从学习培训抓起,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我们基层站所员工和我们的农电工队伍,农电工长期从事电

力施工、抢修,但农电工队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一定要从基础开始,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培训效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地步,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种人,没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还是我们的制度建设,和考核力度是否到位。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到热炉效应,即要叫他看到安全就是热炉只要你触及到它就会烧你,再就是它不管你是谁只要你触及它就会烧你。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了,监管到位了。

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就一定能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实际扁平化管理,把安全工作关口前移,降低重心,也就是情况在一线了解,决策在一线生产,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我们的安全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浅谈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与认识 篇10

一个新的理念和观点在提出之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才可以进行下去。最近有幸在网上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具体案例。现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以下反思。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有效课堂教学到底为何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样的解释:“有效课堂之所以有效可以分为班有效、课有效、时有效。具体解释为,班有效即指教师能有效地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有效即指教师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让课与课彼此连续并完整;时有效即指教师将这些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在每一课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我觉得该论断很有道理。

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高效性。当然是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学段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自然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讲解的再多,学生什么都不知道,遇到同样的问题不会或者不会举一反三。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视为无效。因此,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至关重要。

课堂要想做到高效必须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

1、课堂中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反之,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每个老师对于同学们都抱有一定的期望,那需要通过老师的态度,语言行为来呈现给学生,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鼓舞,表扬与激励中,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更加的信赖老师,及时的给出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同学们主体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心情带进课堂。对此我深有体会,有时因作业情况不好,进教室,训一顿,再上课。这时候,自己是出气,同学们也安静,但同学们思维迟钝,发言不积极了,怕自己一不小心回答错,成了我们的炮灰。相反,我们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同学们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也比较好。

2、要永远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我们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即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找最简便的学习方法给同学们,不说废话,要有效统领教学,让同学们有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即自主学习部分。教室寂静,说明我们同学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时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很多时候在提问后马上叫同学回答,不给同学们时间去思考。如学生在思考时,老师不厌其烦的给学生提醒,要这样那样做等等,如果学

生回答不出,不是请优生包办代替,就是过早地把现成答案和盘托出。试想,在这极短时间内,我们同学思维能进行多深?他们为了迎合我们心理,匆忙寻找片言只语回答,表面气氛活跃,实际答非所问,惘然猜测。因此,给同学们多一点动脑筋的时间,才能激起灵感,点燃思维火花,产生良好效果。何为高效,此时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容量多少,关键是孩子学了多少。

其次,给学生们讨论交流的机会。即小组合作环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将文章的中心问题呈现出来以后,少数尖子生掌握大局,多数同学当听众。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的主体当中,一部分是主动参与学习,另一部分是被动参与学习。如何让这些被动参与者也主动参与学习?我们课堂教学可设计同桌交流或四人小组讨论的环节,讨论交流结束,会回答问题的同学请举手,但是答案必须由你同桌或小组内其余两位同学告诉。这样,以往在学习上依赖别人,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同学态度就有明显的变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认为这种相互讨论交流的合作方式,能够训练同学们表达能力,培养我们同学良好看读听说习惯,促使我们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生帮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用老师大张旗鼓的代劳了,重要的培养了我们同学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再次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课堂上,我们讲得越多,分析越透,孩子们主动思考的就越少,让孩子们充当老师的作用,将课堂的内容分散给个小组,最后由他们来呈现本科的学习要点,如果有缺失的部分,老师再给予指导和补充,这样学生记忆更深刻,并且是主动参与了本节课的研讨。他们不会忘记,并且对其他的课文会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见解,对于提高阅读和组织语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当堂小测也非常重要。讲的时间占去了做的时间,做的训练常常被搁至课尾,拖到课外。课堂作业成了课外作业,这样加重我们同学负担,降低课堂效果。实践表明,把训练落实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当堂做,当堂练,通过我们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在每堂课中把讲的时间压缩下来,保证同学们书面作业时间,效率自然会提高。我认为想要创造有效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课堂的时间,做到游刃有余。将课堂环节安排清楚,每个环节要完成的目标明确,让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高效是关键。课前备课要充分了解我们同学对教学内容兴趣程度和接受程度,根据班级同学所存在学习差异,精心设计妥善处理每个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在课堂上,根据我们同学出现的一些情况及时调整预案,不提无效问题,进行重复讲解。

2、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重视多媒体的运用。我们教室都有电脑及实物投影等新式武器,我们要合理运用教学设施,教学中需要出示、演示、操作的内容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学具

等,有效缩短同学们理解时间,给学生更直观的表象,提高教学效率。

3、精心设计各种练习环节。布置作业要精心巧妙。机械的抄写作业,学生能掌握的就没有必要重复抄写。课后作业设计要新颖,富有启发思考性,让同学们通过独立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于有难度题可在课堂上进行适当讲解,再让同学们进行练习。

4、想要做到在实践中提升,教师必须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授课之后,要对自己课堂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和反思,看看是否达成了预定的目标,课堂是否做到高效。在此过程中,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势在必行,如果不断的提升自己,积极的参与研究,就能很好的改变课堂教学的弊端,发扬课堂教学的利。只有将有效课堂教学形式做一番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学得“有效”,更好的进步;这也让国家的教育能得以更好的普及与提高。让学生和老师在快乐中教和学,课堂做到既有效又高效,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和做法

发布者:林向前 发布时间: 2011-12-4 20:13:

43自主有效课堂是一种具有灵动的课堂,所谓灵动的课堂,就是学生必须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核心内容: 看学生有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思想,并创造性的落实。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相应对策:

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激发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启迪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把潜在的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

2、点燃学习火花。拨动学习心弦

课本是教学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课本。就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钻教材,把握教材,认真备课。只有这样,在应用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持久的学习欲望。有效课堂的阵地是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的思考及活动。但是如果一节课老师问的太多,太琐碎,看似把问题分解引导,实则割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牵着走,没有自主思索时间,课堂就变成了满堂问,没了精髓。老师应抓住有效问题,把核心问题、思路方法、疑点难点讲透。问题设计不要太简单或太难,要符合学生学情,配合教学进度,做到灵活多样。讨论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化,无讨论

价值的最好不予讨论,教师不能为了活跃气氛而提出一些不值得讨论的非常简单的问题。还要善于设计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矛盾性的问题。

①、探究性问题。要让学生探究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诸如科学学科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化学中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等问题。

②、开放性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诸如化学学科中的一题多解,化学学科中的体会与感受(即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③、矛盾性问题。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矛盾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欲动的心理。

3、预设课堂‘留白’。鼓励自主探究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只有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学分为课前粗学、课堂精学、课后再学三个部分,其中最精彩的是课堂精学。在课堂上,一般给予学生十五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去感悟、去发现、去创新。自学后,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对存在的问题教师从旁点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建成后,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副组长、监督员等,并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担其任,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②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合作意识,逐步将合作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建立长期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③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指导、管理合作学习的能力

其一要求教师具备调控、引导技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大,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大增,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考虑、周密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引导的水平。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指导、学法指导、组间调控。首先,在准备课时,教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其次,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再次,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其二要求教师把握管理技能。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老师要意识到对学生指导和协助的必要性,对课堂给予足够的管理和监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并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其三教师要善察学生合作需要。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其四教师注重自身参与。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又要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5、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增强学生自信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篇11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们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所幸自己从小农村长大,接触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很多好的传统和有重要意义的习俗都已经随着时间而流逝了。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不仅是因为自己可以继续培养自己的兴趣而开心,更开心的是感觉大学有这门课程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将不会出现断层。

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前,初中高中的课本上学习了不少文言文,也对传统的理论知识有所涉猎,其实光唐诗宋词已经给予了我们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读过《战国策》《左氏春秋》《国语》等先秦散文。来大学了后在图书馆也看过南怀谨先生评论的《周易》《论语》《孟子》,感触很深刻,大一选修了《诗经》导读课程。这都缘于我自己的兴趣。从小就是个历史迷,尤其是对自己祖国几千年的历史十分投入。当然回顾我国的历史有自豪也有义愤更有愤怒过。其实现在的社会来说,学习历史好象除了当老师做学者以外就没什么用途了,但自己感觉真正有能力的人历史知识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是经验是教训。而现在物欲横流,当代中国很少关注自己的历史了,就如莫个明星看了《满江红》词以后竟然对助理说,让他找岳飞给她写歌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还有韩国将中国的端午节申请成为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事件都是对我泱泱华夏的当头棒喝!为什么自己的东西都让别人占为己有了?为什么自己的东西却是别人在世界发扬光大?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呢?我想这里还是有政府的责任和教育事业的拿来主义片面导致的。

现在我谈谈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当然我自己也属于片面的思想。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思想成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颠峰。个人最喜爱的是先秦时期,事实上中国人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在这里,无数朴素的思想交织出智慧的火花,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我们来说,比较有名点的孔孟,老庄,墨翟,荀况韩非李斯一脉,他们的思想既对立又有相容,真要研究要下工夫,篇幅就更不提了。孔孟是儒家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实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古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说的是孔子带大家从野蛮进入文明。他的落脚点,在于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温和上。这也是他的理论被后世推崇及统治阶级利用的最重要的原因。

老庄则为道家代表,这也是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请原谅我使用相同的词语我实在找不到别的了。通常道家被认为是消极避世思想,从道德经到逍遥游,从无为而治到另眼看世界,为人们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归宿,解脱这也是道家被看做宗教的原因。庄子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法家代表荀况韩非李斯一脉,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以法行天下,约束人的思想行为。法家的观点是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恶行是先天的,只有靠后天的法来约束规范,所以这个理论在乱世是比较吃香的,也有效果的。而儒家的性本善论,从结果来看,似乎有点唯心。事实上,人的性格有一点先天的因素,但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环境。法家的思想似乎更切实际一点,是因为它不能肯定就否定掉了,以怀疑一切的眼光来处世是不是够冷?

墨家的鼻祖就是个手工业者,看问题自然有唯物的因素在里面,他强调的是眼见为实,人力论,这就是所谓认识论方面的成就。而治世,则有兼爱非攻思想,提倡平等互利,相与为善。按今天的观点,这是不是又有点唯心。再回到那个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思想流派,皆因一个问题人世间的纷争。那时候的中华大地,就是一个小的世界,现在存在的各种矛盾,国家、种族、地域、阶级、制度......那时候都有,产生如此多的思想名家不奇怪。

最终秦因势利导(秦的构成和历史就有野蛮传统),取法家之说,统一了天下。秦的成功还得益于很多客观的条件,不多说了,又是一篇。而仅仅过了一二十年,就被推翻了,这里面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也不多说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法制不被好老庄的楚人所接受认同,在他们眼里,这是暴政。但毕竟结束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焚书坑儒开了风气之先,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历史性地错过了一个发展自然科学的环境,曾经有多么接近的哲学基础,自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过。汉董仲舒以后,儒家号令天下,其间虽有 反复,甚至有异族的侵略,这棵大旗再也没倒过。

总结一下历史,乱世用重典,治世尊儒家。从结果上看,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来弱化人们的反抗精神,做顺民,有自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把儒家思想修修补补。汉唐盛世以后,自宋以来重文轻武(思想上升上升又上升,发挥到极至),国家积弱(政治经济文化却很强),每被乱世所扰,每被入侵,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儒家文化是那样的顽强,或能复兴,或能同化,总是屹立不倒,直到近代西方文明入侵。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经过漫长的中世纪黑暗,始有文艺复兴。在一个分裂的欧洲,竞争的世界,有机会形成一个务实的体制,并且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被移植到人类社会中来。这种优胜劣汰、强调个体的无情动物法则是很实用的,性本恶论在这里体现出来,但太野蛮不行,幸好有长期的宗教基础来构筑道德体系,于是一个移植了动物性现实性又带有宗教原罪忏悔色彩的思想体系终于孕育而出了,在不发达的社会,有多么大的优势。直接结果就是,席卷全球,对中华文明进行了一百多年的冲击,直到今天还在持续。有人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冲突就是落后与先进的冲突,不存在民族性和特异差别,根据就是,落后的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古非洲文明拉美文明因为适应全球化的消失。这我实在不敢苟同。第一,中华文明是历史悠久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里蕴藏着无数先哲智慧,包括被捧为天人的民主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已经很清楚地阐述了个人、国家、统治阶级的关系,再进一步,就是被视为西方民主进步的君主立宪,朴素的唯物论,人力论,再加以理性化理论化,就能直接导致自然科学的产生,并且,在中国还有一个优势,没有宗教,或者说不成为主流,换句话说,研究自然科学和统治阶级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冲突,不会有象西方那样的宗教统治下的黑暗。无奈的是,都被引导到一个歪路上,前者被用来愚民,安抚之意,并加以诱导;后者则被轻视,做学问的都被弄到引经据典的故纸堆中;概括来说,就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不管是想搞体制的和搞自然科学研究的。现在的落后,决不是文化上的。

第二,中华文明的形成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渊源的,与西方文明本没有纵向的可比性。从上古时代的蛮荒,到周礼之不兴,先秦的诸子们正是在一个纷乱动荡的年代做出这样那样的思考。千古一帝秦始皇,有贡献,不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就没有中华的大一统局面,并且他还告诉七国曾存疑的人们,思想家们,中国通过努力是可以统一的,从此这成为了一个封建帝王最大的政治追求,让中国历尽分裂劫难却仍合。但谁能说这不是抹杀了一个思想自由、竞争激烈的做法,也许我们早就发达了,但我们不成之为泱泱中华,如同现在的欧洲。那末,现在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欧洲一体化是干什么的,开历史的到车吗?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合则强大,则有国际话语权。其实这就是很矛盾的,合则和,则没有竞争,则进步不快乃至裹足不前,中国古代人治的社会遇到够昏的还可以开开倒车,如果分的话,压力大竞争激烈发展更务实,但没有历史没有传统,也没什么大力量。有人会说美国了,为什么说美国最民主,发展最快,他没有历史没有太多思想包袱没有传统势力土壤,在绕过了南方奴隶主这道槛后,一切就简单了,周围没有任何可以阻碍发展的敌人,就象澳洲引进一些在此没有天敌的物种结果泛滥成灾一样的道理。远离了传统的势力争夺的大陆版块,真是乐园,直到今天,美国敢于四处树敌的原因,也是他的领地别人轻易到不了的缘故。说白了机缘的巧合,成就了今日的美国,倘若他在欧洲,或者是亚洲,就做不了全球的领袖来指导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了。所以从社会的发达来证明别人文化的落后,这是很流氓的。

第三,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辅以老庄,在思想上,是没有问题的,至近代以来更是到了颠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早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这样的战略思想,后人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理念,和儒家思想合二为一,试图以文的方法来解决纷争,结果有宋以来,每被外族入侵。但要想想,归根到底,这种和平、仁爱的世界,是人人都所向往的。碰到了磨练出来的强盗逻辑,就不行了,因为落后了,要挨打了,日子过得没别人好了。然后来反思,觉得是传统上的问题,于是一切都要翻过来,全面拷 贝美国。这现实吗???美国人占用的世界资源多少?他要夺取霸权的目的?维持美钞的硬通货地位,可以永久享受通过不对称掠夺而来的资源,亚洲的,非洲的,拉美的,甚至还有欧洲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发展的结果只有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战。别的说了没力度,防止核扩散只是一个良好愿望,总有大家都有毁灭世界能力的那天,何况还有个核捆绑理论在,客观上说只要一个引线就可以了,所以奉行单边主义总有走不通的那天。换句话,务实务到头,弱肉强食法则不再适用,那强者心里矛盾,弱者心里也忐忑不安。世界多元化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新的国际准则,有人提到儒家文化里面的中庸之道,墨者的兼爱、非攻,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值得探讨的方向,否则大家就都去死吧。甚至说,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5项基本原则,也得益于此。美国人也曾经长期处于韬晦状态,中庸之道,任由大家闹,直到二战后才出来的,这是什么文化?他怎么不充当卫道士,还赚两边的钱。被某些人耻笑为所谓中国人小聪明的把戏(常看到中国人在国外耍小聪明的报道,言极素质问题文化底蕴)。

顺便还要提到一个问题,儒家文化思想,还有一个比较现代的朋友,共产主义,请注意是共产主义,决不是其他。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断,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期,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消除国别与种族,在全世界同时实现,相当精辟,也相当理想化。这是真正的思想上的革命。儒家追求的境界也似乎太理想化,至少以目前的眼光来看。但它决定应该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有一席之地,因为从根本上这种中庸忍让仁爱的思想能起到对物欲社会激烈冲突的缓解,同时又不是很消极,不发展。所以中国人认为中国凭自己的历史文化可以对世界做出一些贡献,是有道理的。

上一篇:快餐外送广告词下一篇:妇联干部培训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