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25-04-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选12篇)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1

一、填空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2.200cm2=()dm2

45dm250cm2=()cm2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一个数的5倍是675,这个数是(),24的15倍是()。

5.一套住房的实用面积是85平方米,合()平方分米。

6.4元8角5分=()元,1米3分米5厘米=()米。

7.☆+△=80,○-△=40,☆-○=20.那么☆=(),△=()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805÷5的商中间有一个0.()

2.814÷4的得数没有余数。()

3.60×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4.8米比8平方米小。()

5.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6.0除以任何数都得0.()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10平方米()999平方分米。

A.> B.< C.=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的和().A.少 B.多 C.相等 3.0.5和0.6之间()小数。

A.没有 B.有1个 C.有无数个 4.笔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对齐。

A.首位 B.末位 C.小数点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A.16 B.400 C.80

6.被减数减少2.5,要使差减少1,减数应()。

A.增加1.5 B.增加2 C.减少1.5 D.减少2

7.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2 B.4 C.无数

8. 长方形的长扩大2倍,宽不变,面积()。A.扩大2倍 B.扩大4倍 C.不确定

四、计算题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80÷6= 49-20= 15×4= 6.9-2.5=

64÷8= 18﹢29= 4.8﹢2.1= 0÷58=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21-1.28= 78×24= 50.9﹢0.47=

642÷8= 29×72= 758÷5=

9.24-0.69= 23.56+12.48=

3.列式计算。

① 38个15相加的和是多少?

② 比5.8少2.7的数是多少?

③ 4除1200的商是多少?

④ 比13.48多2.56的数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佳佳超市新进5箱苹果,每箱25千克,新进的桔子是苹果的2倍,苹果和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三(1)班35人,三(2)班45人,学校把320本笔记本平均分给这两个班的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本笔记本?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平方厘米,一个长方形的宽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一样,长是宽的3倍,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2

一、课前思考:准确把握教材, 架起编者与学生间思维的桥梁

1. 领会“数学广角”的编排意图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 是向学生集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窗口。在这一板块中, 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丰富而又生动的内容, 如“分类”“找规律”“简单的排列组合”“烙饼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抽屉原理”等, 这些内容编排的思维层次是从低到高, 从具体到抽象, 逐级递进、螺旋上升, 旨在向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领会教材, 本课的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 并能利用韦恩图来呈现“集合”, 解决问题。

2. 明确“重叠问题”的编者思路

重叠问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来, 具有浓浓的“生活味”。教材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 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 让学生感到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的结果与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 由此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为什么计算的结果比实际数量要多?由此让学生整理“重复”信息, 在解决问题中初步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 引领学生将信息整理成集合图, 再让学生理解集合图中的“交集”, 最后是应用集合图解决问题。整个教材编排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本课, 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是教学重点, 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

3. 选择正确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正是思维从具体形象到逻辑抽象的过渡阶段, 在此之前, 虽然学生有一定的潜在的集合知识基础, 但对于集合思想特别是“交集”思想的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的目标显然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感受“交集”的含义, 并理解和运用韦恩图。根据这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我决定采用“课前渗透—感知集合, 形成冲突—探究集合, 自主建构—体验集合, 内化应用—强化集合”为主线,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思考争论, 使学生内心处于一种“平衡—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新的平衡”的构建主义学习过程, 实现有效教学。

二、课中思考:促进学习自主, 架起预设与生成间灵动的桥梁

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 而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课堂中, 我充分根据三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预设教案, 采用“活动”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习得“交集”的思想, 注重课堂生成。因此, 我安排以下四个板块:

板块一:课前渗透, 感知集合

(1) 猜一猜

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师: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 每人买一张票, 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 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是祖孙三人。

师:用我们语文中的一组关联词来说就是:……既……又……

(2) 师小结:爸爸在这里表示有两个身份, 重叠了, 所以我们算人数时只能算一次。

(3)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就是与这有关的非常有趣的重叠问题。 (板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板块二:形成冲突, 探究集合

(1) 想一想

师出示三 (1) 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语文小组有8人, 数学小组有9人。

师出示问题: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生:8+9=17人。

生:如果一个一个地数, 数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为14人。

(2) 引一引

师:数出来一共有14人, 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17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有人既参加语文小组, 又参加数学小组。

板块三:自主建构, 体验集合

课件出示两个圆圈:红圈里表示语文小组的人, 蓝圈表示数学小组的人, 请同学们按照表格中的名单对号入圈。

(1) 说一说:红色圈子里表示什么?有几人?蓝色圈子里表示什么?有几人?

(2) 画一画:两组都参加的学生怎么表示? (思考如何画圈)

(1) 自主画图

师分析同学的作品, 并请该生说明理由;选择与课件相类似的播放并说明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2) 对比图表

师:同学们把表变成这样交叉的图, 你们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很容易看出重复部分)

(3) 介绍韦恩图:同学们研究得出的图, 在数学上叫韦恩图, 是由英国逻辑学家韦恩研究发明的, 被命名为韦恩图。有些数量不仅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线段图表示, 还可以用韦恩图表示, 它更加直观、形象。

(4) 人文教育: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

(3) 算一算: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算一算, 语文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生列式1:8+9-3=14 (人)

生列式2: (8-3) + (9-3) +3=14 (人)

生列式3: (8-3) +9=14 (人)

生列式4: (9-3) +8=14 (人)

师: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重复部分只算一次。

板块四:内化应用, 强化集合

(1) 填一填:完成教材第110页第1题: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两个圈相交的部分表示既会游泳又会飞的动物 (天鹅) 。

(2) 做一做:完成教材第110页第2题。

编成现实情景题:学校文具店昨天进了铅笔、钢笔、练习本、文具盒和画笔, 今天又进了尺子、铅笔、钢笔、练习本和剪刀。小文具店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指名板演, 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允许学生算法多样化。 (算式:5+5-3=7 (种) )

(3) 议一议:举例说出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叠现象的数学问题。

三、课后思考:促进专业发展, 架起行动与反思间和谐的桥梁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 目前主要是在“数”中感知集合、理解“交集”。课堂中, 我注重抓住矛盾冲突, 引领学生去体会“交集”, 理解重复现象, 学生参与意识浓, 学习效果好。体现出两个特点:

1. 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本课, 我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在教学中, 当学生发现统计表上名单和总人数不符时, 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 然后再合作画一画, 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知识冲突, 从而进行韦恩图的教学,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并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使之“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等能力得以促进和提升。

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方法是学习之根本。本课, 我通过一系列活动:“猜一猜” (感知“集合”) 、“想一想” (形成冲突) ——“画一画” (建构“交集”) ——“说一说” (分析“交集”) ——“算一算” (概括“交集”) ——“填一填” (模仿习得) ——“做一做” (自觉应用) , 使学生对集合的认识逐步从“感知”阶段, 过渡到“探究”阶段, 再提升到“建构”阶段, 并进一步走向“应用”阶段, 从而经历了由“感知——体验——建构——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篇3

2.40= 8400=3.5+5.3=7-2.7=

5=18++=1-+=

二、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

0.8x- 0.4= 1.2x-= =

四、填空

1.在直线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9个亿和900个万组成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3.去年2月,张叔叔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4.14%。到期时应得利息()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实得利息()元。

4. 3∶4=()∶12= =()%

5.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5.5小时行驶()千米。

6.在○ 里填上“>”或“<”。

0.444 ○○7.9580 ○ 320

7.把下图所示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深2分米的圆柱形铁桶的侧面,铁桶的底面直径大约是()分米,加上底面后,铁桶的容积是()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8.3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45秒=( )分 1.8吨=()千克

9.下图中轮船在灯塔的( )偏( )( )€胺较颍?)千米处。

10.右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10个百分之一是多少?

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 □

十分之一 □

2.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 □

3.有男、女生各3人,任选1人去浇花,选到男生的结果怎么样?

一定选到男生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比女生小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和女生相等 □

4.从右面看虚线左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5.红旗面数是黄旗的,红旗面数和两种彩旗总数的比是几比几?

5 : 4 □ 5 : 9 □9 : 5 □

6.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40% □ 25% □12.5% □

六、画图

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按边长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2.一套衣服56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每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这个零件重多少克?

5.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2)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最多时一个季度接待游客的人数比最少时多百分之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篇4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块,小明吃了2块,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 )。还剩这个西瓜的( )。

2、480 × 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 里面有( )个 , ( )个 是1.。

4、在5.47中,小数点左边的5表示5个( ),右边的4表示4个( ),7表示7个( ),读作:( )。

5、5个足球队进行比赛,每两个队都要进行一场,一共要比赛( )场。

6、24人要排成长方形队,有( )种排法,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要增加( ),或者至少要减少( )人。

7、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份试卷约9( ) ,黑板长4.5 ( ),墨水瓶盖约3( ),游泳池的面积是1200( )。

8、80平方米=( )分米 4公顷=( )平方米

5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比长少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二、 小法官 (共5分)

1、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一定也不相等。 ( )

2、每页写16个大字,小明写了它的1/2,小红写了它的1/3,小红写的快( )

3、把一筐橘子分成5堆,每堆是它的1/5. ( )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5、用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 可以剪成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

三、我会选(共5分)

1、1、下面( )组汉字都是轴对称的。

A、 美国 B、金山 C、春天

2、与28×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有( )。

A、280×6 B、 208×6 C、210×8

3、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25米 B、 20平方米 C、 25平方米

4、大于0.1而小于0.2的数有( )。

A、9个 B、没有 C、无数个

5、在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

A、 B、 C、

四、计算部分(30分)

1、直接写得数(6分、每题0.5分)

1-( + )= 25×80= 10-3.6-6.4=

8×8-8÷8= ( + )×36= 9+9÷9×9=

0.56+5.6= 29×11= (9.6+14.4)÷6=

720×40= 3.2-1.5-1.5= 420÷2÷7=

2、竖式计算(12分、每题2分)

29×14 39×40 16.3+8.9

46×25 650÷5 6.4-2.8

3、脱式计算(8分、每题2分)

238+(72×25) (506-297) ×15 700-327÷3 16×(9.8+25.2)

五、操作题(10分)

1、在下面每格1平方厘米的方格上,画出两个12平方厘米的不同的长方形。(6分)

2、将小船向右平移6格。

将平行四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

左平移6格。

六、实践应用(34分)

1、豪华电影院有12个小放映厅,每

个小放映有32个座位,育才小学一次

去了350人看电影,电影院的座位够

吗?(4分)

2、课外活动,全班同学的 去打球,剩下的同学去跳绳。跳绳的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跳绳的比打球的多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4分)

3、有76个座位的森林音乐台将举行音乐会,每张票15元。

(1)已售出42张票,收款多少元?

(2)剩余的票按每张12元出售,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

4、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32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5分)

5、一根铁丝正好围成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的面积有多大?

(5分)

6、李虹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大方砖每块18元,小方砖每块4元。(6分)

大方砖 小方砖

7、租船。有3名老师带领36名同学去划船,请你设计三种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篇5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

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 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学小数知识点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篇6

班级姓名分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出词语。(5分)

dǒu qiàotè shūkuò dàjiǎn yuèkǎn shù

()()()()()

二、用“—”画出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他很后悔(huǐkuǐ),不该不接受(shòusòu)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wǎnwǎnɡ)。他赶快(kuàihuài)堵上那个窟(kūhū)窿,把羊圈(juànquàn)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三、照样子先组词,然后换偏旁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6分)

例:诲(教诲)悔(后悔)

忧)秒()堆()狂))()())

四、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分)

惊弓之()苍()欲滴()而不厌和颜()色

亡羊补()竭()全力()览群书群芳()艳

--1--

五、我会照样子,写一写。(2分)

例:(进)—(退)进退

()—()()—()

六、照例子改写句子。(4分)

例: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很吸引人吗?

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七、我要写两个比喻句:(4分)

(1)

(2)

八、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两首古诗,现在将你最喜欢的一首写下来,别忘了写作者的名字。(6分)

九、请你写出收集到的两句谚语或诗句。(4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15分)

一、认真阅读《和时间赛跑》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

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

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

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

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请你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2分)

()——()()——()

2.“以后我常常做这样的游戏”中“这样的游戏”指的是哪些游戏?(4分)

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4分)

我“着急”“悲伤”是因为

我“高兴”“快乐”是因为

4.请用“有时„„有时„„有时„„”写一句话。(2分)

5.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6.你以后会和时间做哪些赛跑?(1分)

二、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

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

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

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

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3分)

()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

()的梨花()的阳光()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2分)

(1)形状:

(2)颜色:开始呈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千万别丢题呦!(2分)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3分)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2分)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3分),后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7

莲蓬 蜻蜓 疲倦 繁殖 葱郁

二、珍惜 吸引 夕阳 希望

草莓 教诲 海洋 后悔

三、 提心吊胆 游人如织 清晰可辨

喜出望外 左顾右盼(左思右想、左邻右舍) 迫不及待

四、1、废寝忘食 其它略

2、细处断 薄处裂 莫看江面平如镜 竹溪村路板桥斜 穿花蛱蝶深深见 叶底黄鹂一两声

3、(略)珍惜时间的格言均可

4、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 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

(从保护环境谈起均可)

五、(一)

1、《翠鸟》 翠鸟的外形特点

2、 6 总分

3、 爪子 羽毛 眼睛 嘴

4、 比喻 喜爱

5、红色 橄榄色 翠绿色 浅绿色 赤褐色

(二)

1、略

2、 喜爱 美丽

3、 春夏秋冬或四季变化

4、夏天小园里的丰收景象。(意思接近就可以)

5、6略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8

五、句子训练营。(9分)1.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2分)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3分)A、拟人 B、比喻 C、设问 ⑴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⑵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⑶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只要……就…… 无论……都…… 如果……就…… ⑴()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要打起来。

⑵()它干什么,()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六、根据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填空。(17分)1.一身____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____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小燕子。

2.独在异乡__________,每逢佳节__________。

3.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凌晨四点,__________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__________的蔷薇绽开了__________;

__________,睡莲从梦中醒来。

5.垂柳把__________当作梳妆的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一样平静。

6.小明犯了错误,心里很不好受,这时,你想运用一句怎样的名言劝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寻物启事。(5分)5月10日下午第二节在上体育课时,3.1班的张明把外套丢在了操场上,后来去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八、阅读在线。(8分+8分)(一)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轻--容易--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 3.用“既……又……”写一句话。

4.判断对错,在正确的后面打“√”,再错误的后面打“×”。

(1)赵州桥的桥身是木质的。()(2)课文中“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的“这种设计”指的是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二)课外阅读 一次考试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试验。

她到一所学校,让校长找来三名四年级学生。

她从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了3个系(jì xì)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到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还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 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叫:“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其他两个同学说:“快,你第一、他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说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三个小铅锤提了起来。

那个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什么?” 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小梅不假(jiǎ jiā)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那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她对校长说:“在美国,这样的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由于争先恐后地往外提铅锤,都把瓶子拉翻。今天,我的实验成功了!” 1.把括号里不合适的音节画掉。

2.结合上下文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全面的一项是()A.讲了美国的教育家找来了三位同学做实验的事。

B.本文讲了美国的教育家找来了三个中国小学生做实验,并且最后实验成功了的事。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出来。

九、快乐作文。(20分)题目:那一次,我错了 要求: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过程及之后的心情和感想。

参考答案 一、画掉:tǔ tù xiǎn xiān jīn jìn lǒng lóng mú mó chēng chèn 二、欣赏 负责 衬衫 苏醒 智慧 普通 坚持 蜡烛 三、1.资 姿 2.尊 遵 3.兰 蓝 栏 栏 4.扁扁 翩翩 5.列 裂 四、①精采 ② 提论 ③ 双戏 ④ 奇艳 ⑤ 窃窃 ⑥ 澎湃 ⑦ 确误 ⑧ 扬外 ⑨ 矛盾 1.B 2.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画蛇添足3.提示:任选一个造句即可。

五、1.示例: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同学们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玩“木头人”游戏,有的围成一圈在讲笑话......2.⑴ C ⑵ B ⑶ A 3.⑴如果 就 ⑵无论 都 六、1.乌黑 轻快有力 剪刀似 可爱 活泼 2.为异客 倍思亲 3.梅兰竹菊 4.牵牛花 艳丽 七点 5、溪水 镜子 绿玉带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七、提示:要讲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丢了什么东西。语气要委婉。

八、(一)1.加重 容易 2.A 3.示例:冬日里的阳光既温暖又明亮。4.(1)×(2)√(二)1.画掉:xì jiā 2.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3.B 4.示例: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要先想到别人。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9

一、填空

1、用2、3、0、8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最小的四位数()

2、用2个0, 1个5, 1个8写出一个零都不读的数(),只读1个零的数()最大的四位数(),最小的四位数()

3、正方形的四条边都(),长方形相等的边是(),四个角是()4、5个人搬2套桌椅,()人搬8套桌椅,40人可以搬()套桌椅 5、4306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时()位,它是由()个千,3个()和6个()组成。

6、一个四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是8,其余个位是0,这个数是()7、9个千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二千零五写作()

8、时针走一大格是(),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针从12是走到8是()分 时针从3走到8是()时,秒针从5走到7是()秒

9、按规律写数

(1)1、4、9、16、()、()、()(2)()、1350、()、1450、1500、1550(3)()、84、()、76、72、68(4)5、6、11、17、()、()

(5)400、800、1200、1600、()、()

10、兔妈妈买回45棵大白菜,最少拿走()棵大白菜,才能平均分给6只小白兔;最少再买回()棵大白菜,才能正好平均分给7只小白兔 11、24里面最多有()个5,12连续减5,减()次后还剩2.12、□÷▲=6……5,▲最小填(),这时被除数是()

13、○÷8=6……△,△最大填()○最小是()

14、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相加的和是()

16、一个三位数减8,差最小是();一个三位数加9,和最大是()20、10个百和10个十的差是()

21、学校到公园相距989米,小明已经走了514米,他距学校大约还有()米

22、被减数增加20,减数增加20,差()

23,一个加数增加20,另一个加数减少20,和()

24、小白兔采蘑菇,第一天采了40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采10朵,第三天采了()朵,三天一共采了()朵

2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跑50米大约需要14(),下课休息10(),我们每天学习6()黄河全长5464(),杭州湾大桥约长36(),做12道口算题大约要3()

26、将下列数按从大到小排序:6080、680、6008、6800。()26、4000前面一个数是(),与8000相邻的数是()和()27、2分=()秒,120分=()时,2时30分=()分

3千米=()米,300分=()时()分,3004米=()千米()米

28、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在长方形中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是(),剩下的是一个(),这个图形的长是(),宽是()

二、判断

1、四位数一定小于五位数()2、3538这个数中左边的3表示3个十,右边的3表示3个千()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不大于除数()

4、两个两位数相加,结果一定是三位数()

5、两个三位数相减,结果一定是三位数()

四、竖式计算(后两题要验算)

(1)318-146+329=

(2)52÷8=(3)600-456+279=(4)34÷5=

(5)413—219+548=(6)354+428+456(7)468+227=(8)849-998=

五、看钟面,求经过的时间

()时()分()时()分

七、看图写数

()

()

()

()

六、应用题

1、短袖一件188元,裤子一条266元,大衣的价格刚好是短袖和裤子的总价(1)买一件大衣要多少元?

(2)妈妈有600元,要买一件大衣和一条裤子,还差多少元?

2、二年级共有187人参加兴趣活动,每人只参加一组,参加体育组有68人,艺术组有54人,参加科技组有多少人?

3、幼儿园美化教室。需要做红花297朵,黄花362朵,已经做了265朵,还差多少朵?

4、希望小学买来24盆红花,27盆黄花,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得几盆,还剩几盆?

5、一根绳子长16米,剪下5米后,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跳绳,最多可以做几根跳绳?

6、29人去春游,一辆面包车限乘7人,一辆出租车限乘4人,(1)如果都租面包车,至少需要租几辆?

(3)如果都租出租车,至少需要租几辆?

(4)如果租3辆面包车后,那么剩下的人要租多少辆出租车?

7、种鸡有124只,肉鸡比种鸡少20只,种鸡和肉鸡一共有多少只?

8、爸爸的车上午8时45分进场,上午11时20分离开,停车场每辆车每时收费2元(不足1时按1时来算),爸爸的停车费是多少元?

9、一场电影10时40分开始,这场电影放映1时30分,这场电影是什么时间结束的?

10、第3节课11时10分下课,1节课40分,这节课时什么时间上课的?

11、小红上学,7时55分从家出发,8时15分到校,小红去学校,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12、星期天早上,文文、丽丽、菲菲都是8时起床 文文从起床到出门一共用了40分,丽丽从起床到出门一共用了1时,菲菲从起床到出门一共用了30分。

(1)从起床到出门,谁的速度最快?

(2)他们三人都要到培训班参加培训,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9时,谁一定会迟到?

1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类有393种,鸟类有265种,淡水鱼类比植物类少285种,海洋性生物类比鸟类多153种。(1)淡水鱼类有多少种?

(2)海洋性水生物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14、足球一个48元,羽毛球拍129,羽毛球4元,(1)买1个足球和3个羽毛球共要多少元?

(2)买一个足球和一副羽毛球拍,妈妈付了300元,应找回多少钱?

15、明明家离学校618米,一天早上他去上学,从家向学校走了219米后,发现忘带数学书,又回家去取,取后又赶回学校。明明这天早上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

16、三名老师带领42名同学去公园划船,若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10

本次试卷基本上涵盖了三年数学上册教材的知识体系,重视考察学生的双基础,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体现考试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本次考试所出习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份比较完美的考试卷。无论从考试的深度还是知识面的广度,此次试卷基本上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

填空第 4小题:三一班王老师的身份证号码***708××26,王老师的生日是()月()日,性别是()性。由于数字编码是新教材添加的内容,不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所以我在复习时没有作为重点复习,学生完成的不理想。这样的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但对于思维灵活的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更快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平时做题时,我特别强调学生,要写出解题过程,有老师的监督,学生们都能认真去写,做题的正确率也随之提高,但是,考试时,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也就没有了约束,做题缺乏思考,解题过程也懒得去写,错误也就增加,说明学生还没有把写解题过程形成一种做题习惯,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态度,这方面还有待继续培养。

判断第3小题: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学生第一个填空失分较多,空间想象能力差。还有判断第4小题: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不去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想到四条边相等的还有菱形,导致失分。这两个题型平时也讲过,考试时稍做变化,学生就不会分析了,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

选择第3小题。.虽然考试前一天复习过,但是考试中还出现错误。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思考不全面,没有仔细读题的要求,列式不正确的是(),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没有按要求去选择。虽然老师复习时一再强调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引起每个学生的注意;如果当做检测题来做的话,也学错误会减少一些;另外,学生没有认真写解题过程,没有养成好的做题习惯。

二、计算题。

学生马虎现象严重:横式不写得数,加法当成乘法计算,减法按照加法计算,不写余数等。

四、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第3题,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厘米?错误比较多,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单位名称不写,答案答不完整,抄错题的现象,有关够不够?能不能一次运走?这类型的题,在最后一步中没有进行比较,丢一分,学生由于不写竖式,计算出错。

改进措施: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找出知识中的共性错误和每个学生的个别错误。

2、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要培养学生养成检查的学习习惯。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四十分要质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落实到位堂堂清。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11

姓名:

得分:

一、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

()

()

()

二、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①这些△的三、填空

1、把20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每份是()个。()()。()162334是()。

②这些△的是()。

③这些△的是()。

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3、3分米=

5()()米

10元=()角

9角=元()()84()分米=()厘米

厘米=()毫米

6厘米=分米 1010()

4、69支钢笔的13是()支,1时的34是()分。

5、小芳做幸运星,做了6个红色的,3个蓝色的,还有1个绿色的。红色幸运星占总数的

()()(),蓝色幸运星占总数的,绿色幸运星占总数的。()()()

五、计算 15+=

7722-=

3六、解决问题 4143-=

+=

5995119+=

1-=

810104316-=

+= 877843153+=

-= ***、一箱苹果30个,小明吃了这箱苹果的,爸爸吃了这箱苹果的,妈妈吃了

1051这箱苹果的。谁吃得最多?

2、三(3)班有36名同学,大扫除时有玻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有60平方米,王伯伯准备用这块地的瓜,蕃茄和黄瓜一共种多少平方米?

11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擦玻璃。扫地、擦9612种蕃茄,种黄454、冬冬看一本240页的《格林童话》,第一天看了(1)前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2)还剩多少页没看?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12

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责任意识相对较弱的情况,教学中侧重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在教材呈现上,注意体现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并注意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认识,同时适当地进行行为指导,注意道德教育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同时,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成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3.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有责任的人。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生活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我是谁”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所,他的角色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我的责任”。

板书:第二课 我的责任

师: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这个道德谁都懂。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事情该谁做。

板书:一、这些事情该谁做

(师课件展示四幅图片:房间该谁收拾?书包该谁收拾?家务该谁来做?教室该谁打扫?)

师:这些事情该谁做?

生:踊跃发言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

师:同学们表现很好,都很会做事情。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观察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记录下来。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记录,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并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会做的。说一说,对于会做的事,自己是否做了。

生:我会做的事有:洗碗、洗菜、整理房间等。不会做的事有:买菜、看医生等。

师:同学们很勤劳,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请同学们归纳、思考一下,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请同学们上台写。

(小黑板出示:我该做什么?

1.在家里: 2.在学校班级里: 3.在社会上: )

(生在答题卡上认真地写。)

(板书: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应该积极参与。)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做事情,都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事的道理,就应该积极地去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呢?

(课件展示三幅图片。)

(板书:我们的好主意。)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生:我告诉妈妈,认真一点,多洗几次就干净了……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办法。请大家谈一谈有没有和图中同学类似的情况,同桌互相讨论,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生:我洗自己的衣服,妈妈担心洗不干净。我就学着大人洗衣的方法,洗干净了再让妈妈检查……

(板书:先拿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与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商量一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既做好了事,又锻炼了自己。在家里,在学校里,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我们都来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板书:给自己找岗位。)

(课件展示找到岗位的四幅图片。)

师:还有其他岗位吗?下面我们在班里找一找自己的岗位。找到后,要制订你的计划,并宣布一下。

生:擦讲台、擦门窗等。

师:同学们都很热爱劳动,热心为同学服务,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回家与家长商量一下,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一做(例如扫地,饭后收拾碗筷)。

(板书:要适合自己,力所能及。)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在不同的生活场所当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上一篇:二年级学生道歉信下一篇:八年级下《岳阳楼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