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民居建筑(精选11篇)
广东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广东围龙屋粤东一带客家人常见的传统民居,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客家人聚族而居,以围屋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围屋有殿堂式、围龙式两种,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堂皇,格调典雅、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昆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陕北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现在一般农户花2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很象样的石窑。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广西的“杆栏式”广西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地方潮湿。民间多用竹木建居,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根植于一定的历史土壤, 川北地区作为古代巴人的聚居地, 到现在依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巴蜀传统文化的遗风。川北民居的城镇风貌别具一格, 其山、水、情融为一体, 自成风格, 除了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有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川北地区因为其大巴山的远古巴蜀遗风, 深厚古朴的街式民居文化, 再加上红军遗留下的丰富文物故址, 得到了极大的装点和提升。直至现在, 川北地区依然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 其中的一些还在积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川北民居的历史沿革
川北民居历史悠久, 从南北朝时期郡县同治开始, 到红四方面军于1933年在这里建立起第一块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北地区经历了漫长历史风雨的洗礼。四川省内有不少保存相对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就存在于川北地区, 其中部分古城镇规模较大, 连区成片, 蔚为壮观。例如在古城恩阳的老场与回龙区到现在为止依旧完整保存了传统的历史建筑格局, 总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38条风貌古朴的大街小巷、82株饱经沧桑的古榕树, 还有像文昌阁、武圣宫等若干富有浓厚川北民居风格的古老建筑。
日月荏苒, 沧海桑田, 从先秦时期到明清年间, 为了开发川北这片米仓道上古老而神秘的热土, 曾经出现过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川北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复兴。古时巴蜀地区早已接受了炎黄先民的余韵流风, 时有各地技工商贾纷至沓来。及秦统一六国, 并置巴郡, 移民至此地的更多, 包括了大量的商贾、物流和手工业者, 以及往来于此的烟帮、茶帮、盐帮以及布商等三教九流, 络绎不绝, 他们在带来了商贾繁华的同时, 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以及境外的文化, 并与当地土著居民所发展的巴文化相互融合, 使传统巴蜀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并最终融合进汉文化之中, 留给后人遍及川北的建筑遗迹, 每一个遗迹都透露出川北建筑特有的浓郁文气和古朴典雅。
2. 川北民居的文化特色
2.1 浓郁的商业文化
历史上的川北地区, 商业发达, 上达南江, 下通重庆的重要水码头就坐落于此, 发达的水运带来了市井的繁荣, 往往有数以百计的商船停靠于码头河岸, 其中尤以川东北的恩阳河为著, 著名的“早晚恩阳河”即说的是不管时间早晚, 往来旱运以及水运的客商, 均会赶到恩阳过宿, 足见其时市场的繁荣盛景,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川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2.2 厚重的红军文化
红四方面军曾在1931年至1936年活跃于川陕境内, 当时川北地区有近7万人参加了红军, 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 川北地区现在的2000多块红军石刻标语见证了那一段风雨历程, 红军文化厚重的川北地区, 完好地保存了若干红军旧址和遗迹, 作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融入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
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家大湾的朱德同志故居是川北民居的代表作。朱德故居为土木结构的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 虽然陈旧但不乏古色古香, 四周有3300平方米的竹木园林。朱德青少年时代, 在这里居住过13年。故居正中是堂屋, 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朱德同志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屋檐不高, 绿影婆娑, 润泽可悦, 使人感到温适而明快。墙体选用红色粘土, 加上河沙、瓦砾、石灰、柏木板, 并加用红糖水和糯米浆来提升粘性以及墙体的硬度。木料笔直端正, 全部用刨子刨光, 光洁如洗。木板如船甲板拼接, 不漏尘埃, 彰显了川北民居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印记。
3. 川北民居的建筑风格
川北地区的街市民居, 既有现代园林的建筑式样, 浓墨重彩, 高低借落, 迂回曲拆, 又有青瓦、粉墙、坡屋顶、穿梁斗拱的建筑结构, 体现典型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
3.1 传统的街市布局
川北地区的传统街市布局, 是古街巷间不时闪入眼帘的一株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榕树, 层叠弯曲、错落有致的街市空间以及自然延展、起伏变幻的独特地貌, 每一个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川北古镇和自然的完美结合。石阶高低有致, 青石板路面整齐划一;低矮的房檐, 伸出墙面之外的骑门柜台, 以及细长的绣楼, 对川北古街道离世封闭的传统街式生活发挥了最有效地保护作用, 抵挡了现代交通工具的喧嚣入侵, 相对完整地保留了掩映绿树丛间的青石小道。
3.2 传统的民居建筑布局
3.2.1 墙院结构
川北地区的街市民居临街修建, 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二进或三进结构的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双檩双挂、木柱檩梁、青瓦屋面, 以二层居多, 通过竹蔑土夹墙制作墙身, 而门面一般是能够拆卸的木板门, 并且有木质的骑门柜台伸向外面, 可以具备经商售货的功能;建筑进深较大而口面较窄、院内多有天井, 以前的有钱人家通常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 在前院设置天井和鱼缸, 而在后院建有花园和假山;若是书香门第, 会更加倾向于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 如明末清初一王姓贡生的宅第, 其大门的石门上刻有一幅这样的楷体对联:“旷怀市井非周赐, 门弟诗书自汉韵”, 体现了户主人不凡的身世, 其龙门上的木匾所书“世德清芬”四字, 依稀可辨是魏碑刻体, 这更彰显了其书香门第的特色。
3.2.2 特色窗雕
川北地区的民居建筑, 其窗棂全部是方形窗的结构, 现在保存下来的窗雕多半是分格类, 还有如意格以及鸟兽花卉、什锦嵌花, 各具神采。窗雕中有很多蝙蝠造型, 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幸福与生意兴隆的多重追求, 它还有另外一种寓意, 即对盐的珍爱, 这是由于蝙蝠吃盐, 也被称作“盐老鼠”。有不少人家的窗雕, 可以看出是能工巧匠通过精心设计以后, 逐件雕琢成型, 然后再镶嵌到特定的部位, 入槽合缝, 制作成造型美观的精品浮雕, 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可以称得上川北地区民间建筑中的精品木雕技艺。
3.2.3 建筑材料
传统川北民居所用的建筑材料, 多为就地取材。石料、木材是川北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若是石料, 则通常崇尚纯白色泽、组织细密、质地坚硬者, 墙体多选择红色粘土作为主料, 配合石灰、河沙、瓦砾和柏木板。木料通常会选择周边山上的楠木和柏木等;所有基石都经过精工细凿, 在两块石头的连接处往往刀刃都很难进入, 而房檐、斗拱、照壁、神龛、门窗等物件除了造型逼真外, 构思更显奇特;在雕工上, 浮雕如行云流水, 圆雕显滑润丰满, 透雕则玲珑剔透。所有这些细节都能透露出浓浓的川北民居的韵味。
4. 川北民居的现状及保护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 城镇是在人类漫长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是人类聚居的产物, 聚集了人类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 集中地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重特征及其繁荣与发展。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很多农家纷纷拆掉了泥巴糊竹篾的老房子, 建起了幢幢新房, 千篇一律地复制起了“火柴盒”模式。形式各异、瑰丽多姿的川北民居建筑随之消失,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
4.1 触目惊心的损毁现状
川北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独特的乡态环境, 可以反映出川北城镇的发展脉络与古代巴人的传统遗风, 科研与建筑艺术的价值都很高, 因此作为一类人文资源, 它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旅游与经济价值, 然而以前因为政治、历史以及人文观念、公民整体素质等原因, 不少川北的民居景观遭到了人为的毁损, 例如有不少水码头、石桥部以及青石路面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相当珍贵、由多种颜料绘成, 虽经数百年而未褪色的内堂壁画以及一些绣楼、窗棂上的浮雕以及墙壁上的汉砖遭到了程度各异的破坏, 一些地方洪水的冲刷使滨河房屋街衢不断被摧毁, 川北古镇的秀丽风貌正处于不断的萎缩中。
4.2 笔者的建议
立足川北习俗, 规划打造川北古镇饱含人情味、富有乡土味、体现革命史并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川北遗风园”, 恢复、完善并充实起一系列具有明清风貌特征的山区古镇。
4.2.1 建立省、市、区三级保护、抢救以及规划建设川北
古镇的领导班子, 科学规划、深入调查、招商引资、有序实施。
4.2.2 对旧老街巷, 尤其像绣楼、檐瓦饰纹、浮雕窗棂、
虫鸟装饰、骑门柜台、青石路面、青瓦板壁、后花园、内天井等着手进行修复、恢复、补旧、润色。
4.2.3 通过政策引导、宣传到位、筑巢引凤, 着手恢复滨
河街道的川北盖碗茶、店、特色小吃、小酒坊、小栈房、土特产旅游产品以及小商铺, 配合川剧、杂耍、说书、皮影、表演巴山绝技等, 全方位进行风貌复原。
4.2.4 将川北地区的几个大的会馆办成文化站或博物馆,
做成青石路面, 恢复柏木做梁, 以梁柱桁角互相支撑的严谨结构, 穿挑承托丝丝入扣的对称布局来体现传统的建筑风格, 同时辅以墙面壁画来烘托复古效果, 将先辈所留建筑杰作代代传承。
4.2.5 对当地居民广泛开展文化、历史、民俗与文明的再
教育, 要培养川北人熟悉川北、保护川北、建设川北和宣传川北的意识。杜绝人为进行破坏、拆建, 或者改建门面风格、院落布局、房屋结构、石碑与石刻的放置, 以及对柜台、窗棂、檐瓦和板墙的不当翻新等行为, 要强化当地居民的主观保护意识, 对古镇的街市民居和民风民俗等所形成的旅游氛围发挥正面影响, 并依靠政府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尽快解决潜在的隐患。
4.2.6 保护和开发的费用, 可以考虑先由政府筹措一部
满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辽阔的地域。满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先后建立了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大量的满族民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地域特色正逐渐引起建筑学及传统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视
一、满族历史背景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满族的先人在进入辽东之前的较长时期里,基本以渔猎经济为主。夏季居无定所,冬季居家养息。这个时期还没有接受更多的汉文化。至明代初期,建州女真人南迁辽东后,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以农业经济为主,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汉文化,建州卫李满柱进入新宾后,在原高句丽山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佛阿拉山城,已见接受汉文化的建筑习俗。待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修筑赫图阿拉城时,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是前明朝派来风水先生主持修建的,这时才将汉族的建筑习俗迅速传给了女真人。满族贵族进入中原以后,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尽管清政府三令五申严禁满族人习汉俗,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持满族传统,但仍然无济于事。满族还是渐染汉习。
二、地理环境与文化习俗
满族世居在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民居建筑民俗呈现出了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它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春季雨水渐多,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朗秋霜重,冬季严寒而又漫长,达五个月之久。
所以世代居住于此的满族居室住宅自然就形成了防冬御寒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及其使用价值。满族人家居室内都设有火炕,火炕是满族人家主要的取暖设备,保温、取暖的效果好,至今一些满族人家仍在继续使用,北方的汉族也依然沿用着睡火炕的满族风俗。火炕的陈设也是有讲究的,在满族的宫廷里通常还有火地和火墙。火炕是满族人对抗严寒天气的法宝,这也是其之所以保存到今天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另一个因素。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东北地区的满族又多数在辽宁地区,辽宁地区为丘陵地势,而满族又多居住在山区谷地,从而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在满族早期,冬天人们居住在建造于山坡上的“地印子”里。“地印子”,是满族人冬天居所,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向下挖土为墙,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
在满族的建筑中,满族人所信仰的萨满教对当时建筑及居室内部风格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所谓萨满教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曾为生活于北亚,北欧和北美地区的众多民族所世代信仰。满族人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跳神为主要祭祀活动的萨满宗教仪式。满族贵族又根据政治统治的需要,在宗教祭祀中加入了偶像崇拜,这些偶像大都来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前生活战斗的传说故事,如“佛里妈妈”曾救过努尔哈赤,后被脱去衣服杀害,为纪念她,满族人在室内西墙立朝祭神位背灯祭祀;还有根据“乌鸦救主”的故事而在祭祀中用索伦杆盛猪下水喂鸟等等,这些故事为统治者罩上了神秘的光环。满族在入关之前,也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积极拉拢和争取元朝后裔,在军事势力和文化深度都强于满族的蒙古族。在这一时期不仅改善了语言文字,而且还信仰从西藏传人蒙古的喇嘛教。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期已经了解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积极地选用汉官,以理顺和健全落后的满族官吏体制。进入北京后,历代皇帝汉化程度不断加强,在信仰中又加入佛教和道教的内容,如北京故宫中的坤宁宫就同时祭祀萨满和佛像、关帝像。
三、早期满族民居特点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组群而言,其空间组织的要义,正是在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以求得天地和合与阴阳的谐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组群内部有严格地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秩序。”
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早期社会,满族人的居住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人们通常居住在“地印子”、“马架子”里。“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筑在树林内部,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然后在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而到了近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房屋则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为基本样式。口袋房是指三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五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П”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东屋是小字辈住房。长辈晚辈住房的差异体现了鲜明的封建等级观念。“跨海式烟囱”是满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则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满族民居建筑从穴居、巢居发展到半穴居、半巢居又发展到地面居住,完全展现了民居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其保留下来的古代民居建筑为历史学、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宁古塔纪略载》:“房屋大小不等,木料及大。有白泥泥墙,极滑可观。墙厚几尺,然冬间寒气侵入,视之如霜。屋内南、西、北接绕三炕,炕上用芦席,席上铺大红毡。炕阔六尺,每一面长二丈五六尺。夜则横卧炕上,必并头而卧,即出外亦然。橱箱被褥之类,俱靠西北墙安放……靠东壁间以板隔断,有南北二炕,有南窗即为内房矣。无椅凳,有炕桌,俱盘膝坐。”
四、满族居室装饰风格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固有的装饰艺术与风格偏爱。满族居室从外部造型设计到内部结构间隔、装饰美化,无不糅合着汉族居室装饰的艺术风格。满族居室装饰风格就其实质而言,凝聚着汉族居室传统装饰风格的诸多重要特征。
满族的室内装饰艺术具有典雅、庄严、质朴的风格。从家具上看,它的用材十分合理,既发挥了材料的特性,又充分利用了材料本身的色泽与纹理,满族家具体型稳重,比例适度,线条优美,端雅活泼。满族人家的地面常见的是青砖磨缝地面,有多种铺砌图样,青砖地面庄重平整,经济、防火,与白色粉墙相搭配,和谐淡雅。这是满族特有的装修方式。
文化的异彩纷呈。
客家民居是客家人为了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而建筑的,稳固而耐用,布局均
匀,宏伟壮观。令我惊奇的是:客家民居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仍能完好如初,简直比现在的防震建筑还厉害!并且客家人不分贫富贵贱,都能团结同住,和睦相处。客家民居深深体
现了 客家人的智慧 客家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
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
枕无忧
傣家竹楼掩映在一片翠绿欲滴的竹林中,环境幽雅美丽。竹楼建造虽然简单朴素,却宽敞舒适,坐在楼中,花果阵阵清香不断袭来,多么惬意!而且竹楼能防酷热和湿气,真是
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傣家竹楼均独立成院,并以整齐美观的竹栅栏为院墙(筑矮墙为院
墙者亦常见),标出院落范围。院内栽花种果,有芭蕉叶“摇扇”,有翠竹衬托,有果树遮荫,有繁花点缀,一幢竹楼如同一座园林。绿荫掩映的竹楼,可避免地下湿气浸入人体,又避免
地表热气熏蒸,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极为舒适的居室
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让文章更为生动,具体可感。
以后我在写说明文的时候,也要把这些说明方法用上呢!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
本课你所认识的新字是: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
(1)你认识的生字和词语:
(2)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三读课文,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4、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理由或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
方用问号标明。
5、背诵积累。你积累的好词语和句子是:
6、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
你搜集到的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
2、检查读课文情况。(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读的段落。)
3、与同桌交流自己弄懂的词句。
4、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①研究内容: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②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体会说明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
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一课,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接着,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去体味课文。孩子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傣家竹楼》我让学生自学,抓住竹楼的“美”去学习体会。当然,体会竹楼的美不胜收,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朗读去体现的。
课文上完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全班的共同讨论下和我的引导下,同学们最后概括出,相同点是都从低点、环境、建筑形式、房间功能、建造目的等方面介绍,不同点是客家民居详细介绍了民俗文化,而傣家竹楼则更详细地介绍热闹的介绍过程。
民居, 即传统民居。狭义为古代和近代的居住建筑。广义为民间建筑 (如祠堂, 会馆, 作坊, 桥梁等) 和民居群 (即历史性文化街区) [1]。
对民居形制及其相关内容的考证, 分析, 总结, 归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主要内容。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地点的单组建筑分别进行考察, 记录建筑的基本情况, 对建筑外观环境及建筑文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范围涉及安徽、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山东、陕西、山西、四川、新疆、云南、浙江、重庆等。近年来, 对研究方法的讨论较多。认为可以采用人文、方言、自然条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这样可以加深传统民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了解各民居特征的异同和演变, 使中国民居建筑史的写作成为可能[1]。民居建筑还可以更深入的进行研究, 可以从建筑层面, 村落层面, 文化区层面着手, 从相同或相异的文化特质之间, 归纳出彼此互动与沟通的过程。在区域文化的时间、空间、意义上重新架构传统建筑与村落的总体特征, 通过文化区内部作用来解释传统村落与建筑的相似性, 通过文化区的相互作用来诠释传统村落与建筑的相异[4]。
2 涉县岭底村民居建筑群概况
涉县关防乡岭底村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太行山东麓, 河北省西南部, 属于太行山深山区, 距涉县城35 km, 距邯郸市90 km。涉磁公路从村中通过。岭底村总人口为3 016人, 总面积28 000亩, 有耕地2 779亩, 是第二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受当地政府的委托, 我们于2007年7月~2008年2月对岭底村古民居建筑群进行了调查测绘和研究, 在对现状充分了解后提出了保护措施。
岭底系一古村, 历史悠久, 村落开始建设于明初, 迄今已经有600余年历史。原属于河南彰德府管辖, 清朝末民国初划归河北省涉县管辖。岭底古村落整体格局保存完好, 历史建筑数量较大, 是太行山南部地区较为典型的古代村落。民居形态特色明显, 内外空间变化丰富。主要的传统街巷形成于清代, 两侧均为住宅, 片石路面。建筑具有河北南部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砖木结构, 双坡硬山, 两层, 装饰构件精美, 四合院布局。
随着村民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宗族观念趋于解体。村民在古村落周围兴建新瓦房。无论从体量还是从形式上, 都与古村落不相协调。古村落和古民居是人类活动痕迹的沉淀与积累,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涉县关防乡岭底村交通不便和经济相对落后, 农舍更新相对缓慢, 因此一些古民居才得以遗存下来, 而且大多是明、清建筑。
3 古聚落及古民居分析
3.1 岭底村规划选址
古村落和古民居选址在山环水聚的地方, 青山为背, 众山环抱, 完整地体现了规划与自然相结合, 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的规划建设思想。
古村落总体布局合理, 古民居布局合理地利用了山、水、林、路的自然格局, 依托地形, 山水相伴;随形就势, 层楼叠院;纵横有致, 相互毗邻;灵活布局, 刚柔相济。空间紧凑而又多变, 形式丰富而又规则;路巷大小有度, 房间主次有别;天井四合院, 青石排水沟;中轴对称, 多进相联;民居建筑冬暖夏凉;规划布局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理念 (见图1) 。
3.2 院落空间布局
王家大院是岭底村中典型的民居建筑, 王家祖先系明代末年从山西迁居到涉县岭底村, 后因经营有方, 逐渐发达起来。原古村落大部分为王家所有。现今保存的虽然不是王家大院建筑群落的全部, 但是仍保存院落宅第十余处, 可见原规模宏大。
王家院落中轴对称。在主从关系、大小、形体、开合和明暗等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从入口开始, 经过了服务空间—混合空间—被服务空间的空间序列, 最后到达院落的主题。庭院空间是序列的高潮, 是主要的活动场所, 有充足的采光, 庭院的一部分处在厢房的阴影之下, 庭院中种植了很多庭院植物, 使得阳光明媚的庭院也有纳凉之处。这个庭院既分割正房和杂房, 避免了相互干扰, 也连接了生活区和生产区, 是户主生产之后室外休息的好场所, 也为居室提供了良好的室外景观。
从整个院落来看, 四个垂直面围合成了一个内向的空间, 并影响了四周的空间领域, 内向而完整的围合形成了经典的矩形空间。这个矩形空间的尺度有其自身的特点, 介于南方的天井院和平原地区的四合院之间, 这种简洁的矩形空间平面布局体现的是空间流线的聚合和紧凑 (见图2) 。
3.3 建筑色彩
院落中建筑的色彩以暖灰色为主, 淡青色的砖石和许多淡米色的横向砖缝浑然一体, 并没有被分割的感觉。因为采用的是同一个色系, 只是深浅不同, 所以十分调和, 并带给人含蓄、高雅之感。灰色使人感到平衡和惬意。生活在灰色村落中的人们也生就了谦逊、沉稳、含蓄、优雅、中庸的品格特征。
岭底村地处我国的北方, 阳光照射强度弱, 雪雾天气较少, 大气的透明度好, 同一个色彩在这个地区看起来就会鲜艳得多, 这个地区很少见到像西藏高原地区建筑那样的艳丽色彩。因为冬季寒冷, 人们在视觉上寻求温暖的感觉, 建筑外观上是黄灰色调;夏季炎热, 高温天气使人们在心理上寻求清凉、安静的感觉, 民居采用了彩度非常低的灰色调。
由于村落建于太行山区, 地形变化比较大, 村庄的布局充分与自然地貌相结合, 建筑物沿地形起伏灵活布置。坡地山体在地形高差上的变化增加了视觉上的趣味, 空间层次丰富。可以看到山体是重要的空间构图要素, 建筑的色彩和环境的色彩相协调, 质朴的暖灰色与大自然中的蓝天、绿树、青草形成补色的对比, 形成了和谐的色彩意向。
这种灰色的民居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昭名分, 辨等威”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产生影响的色彩体系——“五色学说”则又在期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暖灰色性温, 是视觉最乐于接受, 人类最熟悉、最亲近, 最容易与其他颜色和谐匹配, 最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含蓄、中庸和主张“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的颜色。
3.4 建筑装饰
保存较为完整, 装饰以木雕、砖雕、彩绘为其艺术特色, 雕刻多集浮雕、镂空雕为一体, 刀法细腻、做工精美、千姿百态、造型逼真;彩绘以青、绿、红、黄、黑为主, 质感细腻、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这些装饰大多用在门窗、梁柱、天花板和墙上, 体现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 (见图3, 图4) 。
门檐下有卷草纹样的挂落, 门廊两侧耳墙多以四方面砖镶嵌;门前有上马石, 青石踏步;门下有雕刻精美的抱鼓石。门上高高悬挂着精心制作的字匾。屋顶上的脊兽首尾相接, 活灵活现。窗的面积较小, 但木雕的窗棂做工精细。窗上部设有凹进的拱券, 使立面不仅仅是二维的平面, 也增强了立面的视觉深度。在建筑的室内可以体验到经典的光影效果, 光从雕刻繁美的木构窗格中射入, 照射到墙壁上, 赋予了建筑以时间感。
院落的门与正房的门相对, 这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建在山坡上, 用地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村庄较小, 姓氏单一, 周围房屋多为同姓氏同族人居住。在某种程度上, 通往每户的街巷多视为居住空间的第一层空间, 相当于外院, 而看到的院落就相当于内院。这一点也可以从门的装饰上看出来。相同形制等级的门的装饰同时出现在正房的门和院落的门上。
4 古村落特色街道
除了王家大院外, 在村落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普通村民居住的民居。这些建筑就地取材, 使用太行山的石材搭建, 造就了古村落街道的另一独特面貌。街道走向随山就势, 升降起伏, 曲折有致。如赵家上街, 这条街道串联的大多是赵家族人的宅院, 全部是石材建筑及铺地, 特色十分明显, 与王家大院的砖木结构建筑相映成趣 (见图5, 图6) 。
5 结语
岭底村处在太行山群山环抱之中, 村落从选址到建设都充分体现了村民对中国传统居住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村落既具有一般北方合院民居的一般特点, 又有太行山山地合院民居的独特特征, 是研究太行山民居的典型范例。
摘要:通过对太行山南部涉县岭底村民居的实地调查, 分析了岭底村民居的基本状况, 总结出其在选址、建造、雕刻、布局等方面的特点, 从而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太行山南部民居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民居,特色,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 2005 (6) :8-11.
[2]李东, 徐铁铖.空间、制度、文化与历史叙述——新人文视野下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J].建筑师, 2005 (6) :1-3.
[3]何一, 唐文.从民居色彩看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J].山西建筑, 2007, 33 (6) :26-27.
[4]蔡凌.建筑—村落—建筑文化区——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层次与架构探讨[J].新建筑, 2005 (4) :8-14.
关键字:传统民居;装饰木雕;吉祥寓意
中图分类号:TU-85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装饰木雕是一种依附于建筑实体的艺术珍品,它通过将各构件造型和木构架原则紧密结合,并依据建筑自身的特点进行加工量材而创造出独具风情的艺术形式。建筑装饰木雕具有深刻的文化表征和形象内涵,是一种文明的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风俗观念、审美情趣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等,同时也是塑造民族审美格调和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
1.建筑装饰木雕的历史渊源
根据有关史料显示,建筑装饰木雕最早出现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西周初期的原始建筑遗址中也曾发现过檐下椽木等多处使用玉雕、蚌雕和骨雕等装饰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多采用“丹楹刻捔”的常规做法,而汉代的建筑雕刻则精美到“龙捔雕镂,飞禽走兽,因木生资的地步。
出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目前能见到的建筑装饰木雕主要为明清时期的遗存。和前代相比,明清两代建筑装饰木雕在题材上更为丰富,工艺上也更加精湛,不仅宫殿建筑和寺院,就连民间的民居、馆舍、会馆、祠堂、戏台和门楼等都是巧匠能工们大展木雕技艺的重要场所,各种装饰木雕遍及建筑的梁枋、斗拱、檐柱、藻井和门窗等所有角落。
2.建筑装饰木雕的分类
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木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木雕刻,另一类为小木雕刻或称细木雕刻。其中,大木雕刻主要指的是枋、梁、斗拱等构件上的装饰雕刻,而小木雕刻则是指包括家具在内的各种建筑的细木工花饰的雕刻。传统的建筑均以木为材,强调建筑构架的组合形式,保证每一个部位都能成为施展雕刻技艺的地方。因为每个木构件的位置不同,且在形状上和功能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每个木构件的题材内容和雕刻手法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3.建筑装饰木雕的题材的选择
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木雕的装饰题材较为丰富,而其中最具教化意义的题材莫过于儒家思想,如戏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是用来弘扬儒家礼教和人伦之轨。
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经过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后逐渐形成的一整套礼乐体系。儒家思想自汉代起被推崇为国教,并在统治阶级的积极支持下发展为汉代的经学。到了宋代,以宋明理学为主要代表的新儒家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我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历朝历代的发展过程中,儒学所设立的各种社会伦理道德观、宗法制度和行为规范等不断向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行渗透,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民间艺术领域。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建筑装饰木雕艺术很自然地侵染着儒家思想,并且,其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的。几乎全部的传统民居装饰中都以各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儒学的基本思想,同时也起到了巨大的社会教化的实际作用。
总结来讲,传统民居的木雕装饰题材主要包括了“祈福纳祥”、“赞颂生活”和“忠孝节义”等几个方面,同时通过文字符号、祥花瑞草、珍禽瑞兽、吉祥器物、忠臣烈女等民间戏文故事等等来表现。所有的题材或宣扬爱国忠君、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思想品德,或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祝福老人们发财发福、万寿无疆、生活康乐等等,表现了淳朴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
4.建筑装饰木雕的图案
传统民居的装饰木雕图案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物体,具体可以分为风景、人物、器物、植物、动物、字符纹、几何纹等,每种图案都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
传统木雕中表现最多的题材是人物类图案,包括各种历史、戏曲、神话、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经典的如“八仙”、白娘子、济公、岳飞、武松、曹操、孔子、郭子仪、梁山伯和祝英台等等;传统木雕中的动物形象中最为人们喜爱的题材便是龙凤了。龙凤纹样在制作技术、内容等方面均和民间生活紧密结合,形象各异,造型或气势恢宏、或简练稚拙、或丰富繁琐、或朴实大方。此外,民间的龙凤艺术比之宫廷艺术中的龙凤更强调人性,象征着爱情和喜庆,其形象亲切感人,充满了生活气息。不同的装饰纹样体现着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每个地区在题材的选择上也进行了相互借鉴和融合。这些纷繁多样的装饰纹样历经各个时期的劳动人民的不断思考和观察,具有很典型的民族风格。
5.建筑装饰木雕使用的工具
除了优质的木雕用料和手艺人们精湛的技艺外,雕刻工具在木雕工艺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刀具齐用,不仅在造型上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技巧,使行刀运凿流畅清晰、洒脱洗练,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的传统木雕工具种类丰富多样,每个木雕产地对雕刻工具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也就派生了很多尺寸不一、形状各异的雕刻工具,这些不同的雕刻工具又催生了不同的雕刻工艺和雕刻风格。一般来说,木雕工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于修光、细坯雕等的“钻条形”的修光刀,一是俗称“砍大荒”、“毛坯刀”、用于木雕开始打粗坯阶段使用的“翁管形”翁凿。随着木雕雕刻激发的熟练和细致,艺人们也之间创造出了不同规格的刀具、辅助工具等,根据用途的差异,其名称和形制也不大相同,主要有平凿、圆凿、三角凿、正口凿、雕刀以及翘、溜沟等辅助工具。
6.小结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遍布中国大地,并因其工艺或者地域特色而得名,其生动的形象、精湛的雕工、巧妙的构思、传神的意趣无一不体现着传统木雕装饰的巨大魅力。透过这些美丽的雕刻艺术,我们能够感受到淳朴的生命品行和木材的温和,更能看到不同环境里的不同的信仰、审美、风俗和文化所构成的人文景象,我们应努力去保护这一接近消亡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何家辉 胡甜.恩施土家民居建筑艺术中的装饰符号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 5(4):123-124
本篇章的特点,《客家民居》大体的步骤是这样的:由学生参照课前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自学提示的要求,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出客家民居特点的?”这两个问题。
在教学中,初次尝试充分放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便出示了一个高度概括“客家民居”特点的表格,学生自行填表,然后在小组内完善,并最后推选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整个过程中,其他组员帮助补充,而我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无论怎样也无法概括到位”,进而我进行引导,谁知不觉中又变成了我为主导;其次,在让学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调动自身的知识记忆库,能找到一些说明方法的例子,可当某些关键句、含有众多知识点的句子需要我多问个为什么的时候,都集体哑言了。很明显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本学期践行“以知识点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尝试中,面对自读课可真是左右为难,既不可深讲,一言堂,充分放手给学生,又要知识点落实到位。毕竟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事。
对于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在本课的第二篇文章《傣家竹楼》,我完全是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借鉴上一课的表格,或者自定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征,并从中找到相关的表达方法来谈你的学习收获。这算是充分的放手了,也似乎都符合教参中对自读文的训练要求。可怎么也不踏实,因为在学生的汇报中还是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漏洞,譬如信息收集的不完全,概括的不到位;表达方法感悟不深。那么由于充分给予自学时间,一旦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再去纠正,铃声已响。
1、我们知道师生关系对课堂的顺利进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略读课文,并且是一篇说明文,相对于记叙文来说,比较枯燥无味,杨老师凭借着对教学的`热情,声情并貌的讲解,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卜老师以她独特的亲和力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整堂课下来不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者都感到很轻松,很惬意。
2、导入部分以各地民居图片的内容为切入点,进而引出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流畅自然,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3、从教学过程来看,卜老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两个民居各自的特点,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学生概括的词语虽各不相同,但在无形中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课堂上,卜老师放手让孩子们围绕“世界奇葩”和“绿色之家”去研读课文,以填表的形式汇报各小组的学习收获,并适时点拨,能较好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汇报表现,有意识的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
5、略读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卜老师首先让学生自由读、用喜欢的方式读再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出示了自学提示和方法,设计了探究的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完成,通过研读,孩子们了解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建筑起因、材料、形状结构及文化内涵,逐步落实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好的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理念。
6、总的来说,教师思路清晰,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循序渐进。先扫除字词障碍,再整体把握,然后精读品味,最后学以致用,拓展练习。整个过程特别清晰,而且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对于说明方法的教学,吴老师更是发挥了她风趣、幽默的优点,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大大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在本节课里,有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1、对于文章的表达方法,杨老师在课文中也做了强调,但是导读提示上已经对文章的表达方法作了详细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再去细细品读句子,再次走进文本,真正体会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学生又一次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不同民居的不同特色的认识。
关键词:福建民居;福建文化;居住空间
引言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福建民居由于其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城市中的福建传统民居虽有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但在现今的福建乡村地区,仍沿袭福建传统民居的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由于福建复杂的地形、不便的交通、独立的语言交流等因素,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建筑风格,但作为一个灵魂影响福建民居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它的文化源流、社会形态。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越先人在此劳动生息,先秦时期汉武帝平定闽越族土著,汉越文化融合。后北方战乱,汉人不断南迁,中原文化融入,直至金兵骚扰,宋室南迁,全国经济中心南移,部分移民由浙入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促进了福建的发展,也影响了福建民居风格的演变。
1.福建传统民居文化的类型特征
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去考察,福建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分述如下。
1.1书院文化民居。福州、宁德、泉州等地在民居类型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数百年间涌现不少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如黄干、陈第、林则徐、沈葆桢等。殿中御史郑寀献诗理宗:“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四顾罗山朝虎井,一条带水绕龟湖。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
如泉州手巾寮,平面布局狭长,联排式的建筑群,以“间”为单位密集排布,十分适合当地气候湿热的特点,建筑空间尽可能的开敞,达到通风除湿降温的效果,开敞的门厅、祖厅、阳台、天井和巷廊等,较少的墙体,使自然风畅通无阻的进入到室内,也利于热量的疏散,密集群体也有利于遮阳,使开敞空间都处在阴影中。
民居建筑文化氛围浓郁,工艺水平较高,风火山墙曲线多变,使民居建筑外部特征流畅、自然、活泼,空间布局有方,设计合理,内部装修制作精良、雕刻生动、构图活泼,极富审美价值。建筑墙体如城市瓦砾土墙与出砖入石墙面,由于明万历年间泉州大地震,全省部分地区较多废墟,民居建筑在原有基础上采用旧砖即瓦砾土砌筑,节约了成本,也十分美观。
1.2山林文化民居。闽中与闽南部分地区的民居如土堡、土楼,是早期汉人逃避战乱入闽,与闽越族人融合的产物。
秦汉之前,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重要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了下来。闽越人的蛇图腾崇拜,因为其祖先生活在温湿的丘陵地区,蛇类繁衍滋生,对他们生命造成了威胁,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而崇拜蛇神。这些地方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受新石器时代闽越族文化的影响,植被丰富,易于农耕,水路交通运输尚未充分发展,农业有了一部分成就,每个家族自成一个世界,像老子所描述的那样:“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民知足常乐,养成“父母在,不远游”的小农经济思想,热爱家乡,淡泊名利,极其重视家族观念。
每个民居建筑都是一个大家庭,单体布局规整,中轴线鲜明,主次分明,与中原古代传统的民居、宫殿建筑的建筑布局一脉相承,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由连廊串联起房间,中心为聚会活动空间,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从外观看,四周高墙耸立,呈封闭式,防卫功能十分突出。楼层越高、直径越大的圆楼土墙也就越厚。四周极厚的土墙墙体厚度通常达到1米左右,而开窗则较小。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其内部布局、结构由于受楼主需求、生活习惯、地理環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又创造性地“因天材、就地利”,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气候风向、日照雨量等自然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灵活布局。
如闽中的安贞堡,是福建省大型民居建筑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依山而建,气势不凡。整体是围廊式土楼以厅堂为中心结合的院落式民居,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堡内分上下二层,前后三进,建有正堂、下堂18处,大小房间360 余间,备有12个厨房和5口水井,厅、堂、卧室、书房、粮库、厨房、厕所齐全,还有水井和下水道,可供千余人食住。
2.福建传统民居文化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启发
首先,在空间上,书院文化民居布局尽可能开敞,阳台、天井和巷廊的组合,利于通风除湿;内部庭院连接室内外空间,使居住环境亲切宜人。山林文化民居在布局上向心、内聚,两边对称,连廊串起房间,而内部小品、花池不知随意,形成丰富多彩的庭院空间。
其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尽可能的因地制宜,使用本地建筑材料,如建筑中的踏步石、柱础等,多用福建花岗石等石材,又如建筑中的青砖与红砖,多用本地的红壤与黄壤烧制。这样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
再次,在装饰上,建筑外部特征活泼、内部装饰生动,保护了主体结构,改善了使用条件,并极富审美价值。在福建当地居住空间设计中引入福建传统民居文化,建立起与熟悉居住环境之间的联系,使居住者感受到“家”的温馨,在居住环境上促进居住者之间的交流、融合,使居住者心理产生慰藉。
3.结语
福建传统民居文化,是福建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它的核心之一,而不单单仅从它的建造技术,施工方法,建筑材料去发掘。只有了解福建传统民居文化,才能够真正的了解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然后尊重、保护传统民居,并加以继承、改造和发展。如今一部分居住空间设计使人与人交往受限,与大自然接触减少,丢掉了民居传统,割裂了传统文化,令人痛惜。研究福建传统民居的文化点,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加以继承和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李秋香、罗德胤、贺从容等.福建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黄汉民.福建传统民居[M].厦门:厦门鹭江出版社,1994
[5]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特色民居建筑】推荐阅读:
重庆特色民居09-24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课件10-23
中国特色介绍12-20
中国特色经济建设11-06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点11-08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内涵11-16
中国特色法治道路探索11-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理07-25
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09-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