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用地管理系统(精选12篇)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座谈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我镇土地资源利用有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汇报:
一、我镇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我镇土地总面积**亩,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达到**亩(其中居民点用地**亩、工矿用地**亩、道路、水利等用地**亩),占行政区总积的42,是全市用地规模突破4:4:2用地比例的18个镇区之一。2008年全镇土地总消耗将近**亩,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21;税收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5;用电总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引进项目**,引进资金**万美元,同比增长14。
近几年来,国家对土地市场秩序加大治理整顿工作力度,实行“严而又严”的国土管理政策,并在2004年对农地转用冻结了半年时间,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进一步规范我市国土资源管理,正确引导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提倡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镇及时适应了这一形势,镇、村、组三级集体转变用地观念,依法依规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努力提高土地效益和产出率。
二、目前我镇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保区面积过大,总量达到**亩,实际上我镇可用耕地只有**多亩,为了保持达到市下达的农保区指标,我们只有将一些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园地和林地划为农保区。再加上水资源污染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农用地耕作质量差,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民得到的实惠极少。
2、建设用地日趋紧张。2002、2003年是我镇用地高峰期,年新开工总面积达到**方,随着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控制和项目投资规模的控制,我镇近几年用地数量大为减少,年建设规模只有**万方左右,尽管如此,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还是日益凸现,按照我镇**—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镇**个村(居)委会在建设用地区内实际可利用的土地只剩下**多亩,目前我镇**、某某、**、**和**村等村委会已经没有建设用地可用。而且**、**、**、**、**、*6个村占全镇农保区总面积的65.67。
3、闲置土地有待盘活消化。全镇闲置土地大约有500多亩,一方面是有项目无地用,另一方面是有地无项目,要充分利用全市开展的闲置土地专项处置工作为契机,对闲置土地加大力度盘活消化利用,解决用地结构性失调矛盾。
三、我镇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
1、走“城镇进圈、工业进园、住宅进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我镇最早开发了**工业区,在取得试点的成功经验后,陆续开发了**、**和**工业区,这三个工业区远离镇中心区,总面积达到**多亩,其中**7000多亩,属于开放式的工业区;**3000多亩,**1000多亩,属于封闭式的工业区,成为农村新城区,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聚集效应。目前,**、**工业区工业用地地价不包括“三通一平”达到**元/平方米。
2、大力提倡自主置办物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04、2008年,镇委、镇政府根据本镇实际情况,确定了“**年”和“**年”的工作思路,大力提倡和鼓励各级集体经济组织自办物业,发展集体经济。2008年全镇已建成的和在建集体厂房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厂房租金大约**元/平方米,厂房租出率达到90以上。自建厂房出租不仅产出效益高于卖地,而且把土地支配权掌握在集体手中。
3、规划、国土部门积极为招商引资当好用地参谋。在引进项目洽谈过程中,要求镇规划、国土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参加,保障项目选址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而避免出现用地选址在非建设用地区内以及不符合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情况,改变以往规划跟着项目走为项目跟着规划走。
4、村委会收回集体土地,统筹安排使用。目前,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调控力度,防范村民小组滥用集体土地,我镇**等部分村委会将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收回,由村委会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促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四、推进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的对策建议
推进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关键要抓好规划、利用和执法三个环节。科学规划用地是实现集约用地的前提,提高项目引进门槛是实现集约用地的手段,依法依规使用土地是实现集约用地的保障。
1、提高项目引进门槛。引进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科技含量、是否“绿色”产业等方面的因素,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一些粗放型经济、技术含量低的末端加工业和有严重污染的项目要予以拒签,保障节约集约用地。
2、继续走“工业进园”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功能布局,做好**工业园、**工业园等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3、抓好土地规划修编,推进集约用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四整四聚”工作要求,合理安排用地布局,通过腾挪整合土地资源,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珍惜和爱护好每一寸土地资源。
4、按照“管理住、用得好”的目标,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乱占滥用现象,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和耕地,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护发展的“双赢”。
5、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济增长要与土地消耗挂钩,不能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土地资源利用要充分照顾到长远利益、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绝不能“食祖先饭,断子孙根”。
6、新的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各项用地指标能否向象某某这样的镇区(欠发达镇)倾斜。
7、大力推进拆旧建新。从拆旧建新方面挖掘潜力,拓宽土地资源开发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用地,积极改造旧村、空心村,改变单家独户式的传统居住模式,走“农民公寓”的发展道路,挖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天津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以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主题。活动分为组织动员、教育培训和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验收阶段以“知识竞赛”为抓手, 体现了从开展“回头看”活动以来, 在巩固成果、检验实效上的效果。
参加总决赛的8个代表队是在全市12个涉农区县162个乡镇中通过区县级预赛筛选和全市半决赛中产生的。竞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案例题、观众题及支持团题等5种题型。经过激烈的角逐, 津南代表队获得第一名, 宝坻二队、三队获第二名, 武清三队、蓟县一队、二队、静海一队及北辰代表队获第三名。
强旭东书记在观看比赛后表示, 参赛选手们在赛场上的表现, 展示了熟练的土地业务管理知识, 体现了广大乡镇村级干部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学习国土资源知识的热情和渴望, 充分体现了天津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检验了活动的工作效果, 实现了活动的目标要求。希望天津再接再厉, 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使活动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拓展。
国土部最新的《意见》首先明确界定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明确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房屋和场地设施占用土地,才可确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老年酒店、宾馆、会所、商场、俱乐部等商业性设施占用土地,不属于此范围。
《意见》同时明确,规划为医卫慈善用地的土地,方可布局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其他用地中只能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并分摊相应的土地面积。
银监会:严防房地产领域信贷风险
4月2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第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提出,银行业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严防房地产领域信贷风险。继续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土地储备贷款风险防范。加强经营性物业贷款风险管理和房地产信贷风险分区域管理,大力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会议提出,要加强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积极防范化解突出信贷风险。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坚持“有保有控、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2016年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国土资源部网站4月21日刊登报道称,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负责人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目前总的考虑是: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示例)
(市或县国土资源部门向省国土资源厅
申请用地预审的文件)
省国土资源厅:
××市××建设项目为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发改委审批文或开展前期工作文号)。根据有关规定,我局进行了初审,意见如下:
一、项目选址位于××市××县××镇,拟用地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公顷(林地××公顷、耕地××公顷、园地××公顷、其他农用地××公顷)、建设用地××公顷、未利用地××公顷。占用基本农田××公顷(不占用基本农田)。(小数点后保留四位小数)
二、项目用地位于我市××县××镇,符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若不符合规划,可表述为:项目用地位于我市××县××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外,不符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该项目属于修改规划方案与用地材料一并报批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鉴此,我市××县国土资源局拟定了××镇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并组织召开了规划修改听证会和规划修改方案实施影响评估报告专家论证会,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
三、项目用地符合供地政策;项目用地规模符合国家标准。(凡用地规模超出国家标准的,应核减超标准用地。)
其功能分区用地情况为:××用地××公顷,××用地××公顷,××用地××公顷。
四、项目涉及占用耕地××公顷,拟按××元/平方米标准,通过××××方式补充耕地。用地单位已按要求将补充耕地费用列入工程投资。我局承诺在用地报批时落实补充耕地任务。(不占用耕地的,可写成:该项目未占用耕地,不需补充耕地)
五、项目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按照耕地不低于××万元/公顷、鱼塘不低于××万元/公顷、园地××万元/公顷、林地不低于××万元/公顷、未利用地不低于××万元/公顷、建设用地不低于××万元/公顷的标准执行,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规定,并已将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用列入项目建设投资计划,项目能够按规定实施征地。
六、用地单位按照××元/人标准缴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符合广东省《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0〕41号)的规定,能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 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发布日期】2009-08-11 【生效日期】2009-08-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 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为促进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及时有效供应并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依法纠正和遏制违法违规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等行为,现就有关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和土地征收实施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增强主动工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国务院批准的2007、2008城市建设用地,凡未上报或审核同意实施方案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督促城市人民政府尽快编制和上报实施方案,并尽快向省(区、市)人民政府汇报,在9月底前完成审核工作。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的指导,督促各地加快征地实施工作进度,确保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能够及时形成供地条件,保障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用地的供应。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跟踪管理和督促。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自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实施方案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该部分土地的农用地转用失效,并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告。
二、切实抓好批而未征土地的处理
各地要按照《关于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加快处理批而未用土地等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09〕44号)的部署,在全面清理、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及时制订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的处理意见和整改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帮助市、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当调整建设用地区位。国务院批准的2007、2008城市建设用地,至今未实施征地,但各种原因确需对原批准的建设用地区位进行调整的,且拟调整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不突破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三类住房”等民生用地面积不减少的条件下,允许适当调整。城市人民政府应在申报实施方案时连同调整方案一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城市人民政府申报调整方案时应明确拟调整土地的具体位置、图幅图斑号、地类、面积等情况。凡涉及区位调整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及时将相关批准文件报部备案,并抄送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城市建设用地满足上述条件的,可参照执行。
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管理
规范城市基础设施等用地的供地手续。城市公共道路、公共绿地、公共污水雨水排放管线、公共休憩广场等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用地等,凡以建设项目运作实施的,必须严格依法办理供地手续,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及时通过电子备案系统进行备案;对用地主体不明确,且已实际使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可视为已供地予以备案,待竣工后通过土地变更进行登记,用地主体确定为城市人民政府。
完善工业用地出让备案制度。对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确定使用权的工业项目用地,可在签订《成交确认书》后通过电子备案系统进行预备案,待正式签订《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后再规范填报供地备案;若后期因未取得其他相关部门批准手续而放弃土地使用权的,应及时在电子备案系统中注销预备案。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对已完成土地征收和前期土地开发,原意向项目不落实的,应及时调整给其他用地者。对因城市规划调整造成已供地项目不能落地的,应允许用地者报经批准后改变土地具体用途,或者通过协商调整安排给其他符合规划的项目,但应依法办理相关供地手续。对取得土地后满2年未动工的建设项目用地,应依照闲置土地的处置政策依法处置,促进尽快利用。
四、坚决查处违法批地和用地行为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大土地执法工作力度。当前,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抓好违法用地案件的查处。
加强土地执法监察。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巡查、举报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及时纠正和查处以预审代审批、通过办理临时用地方式变相开工建设等未批先用、批而不用、批少占多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严肃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新建“小产权房”和高尔夫球场项目用地。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的规定执行。对在建在售的以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农民新居建设和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名义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兴建商品住宅,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下,必须采取强力措施,坚决叫停管住并予以严肃查处。
五、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健全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制度。加快运行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重点对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执行、土地审批及土地征收、土地供应、项目用地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切实预防和防止未批即用、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现象的发生。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建设用地审批备案工作,适时掌握国务院批准城市用地的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方案实施情况和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建设用地情况。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全面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建设用地供应,必须通过系统填报并由系统生成配电子编号和条形码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并对执行情况实施全程监管,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供应结果和实际开发利用情况动态信息。
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的督察,将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作为督察重点,特别是对调整用地区位的建设用地要加大抽查力度。把违法违规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纳入专项督察范围,对问题严重地区发出整改意见,督促地方政府纠正整改。
二OO九年八月十一日
2012-07-20 | 来源: 土地利用管理司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国土资电发﹝2012﹞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去年以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促进了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平稳运行。但今年5月份以来,部分城市商品房销售量明显回升,新建住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土地市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波动,部分城市再现高价地,引发社会热议。为更好地落实中央要求,巩固已有调控成果,切实维护好房地产和土地市场的稳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
近期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出现的一些波动,虽并未改变市场整体格局,但市场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在增加,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任务还很艰巨。对此,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有清醒认识,要坚持调控不放松,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巩固调控成果,坚决防止房价反弹。
二、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提高计划完成率
各地要把落实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作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应保尽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并以提高计划完成率、增加有效供应为首要目标,进一步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力度。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本通知后,要根据市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计划的落实情况,分别制订督促措施,按月跟进。从7月开始,国土资源部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实行月度指导,对落实情况较差的将予以公开通报,年底对各省(区、市)进行目标责任考核。
三、继续探索完善土地交易方式,严防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
地价是衡量房地产状况的重要指标,过高过快的地价变化影响市场预期。下半年,各地要密切跟踪市场形势,切实把握好土地出让节奏、时序和价格,防止出现商服和住宅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破坏市场稳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地价专业评估和集体决策程序,合理确定起始价、底价,在土地出让前还应全面分析、研判市场形势,对可能出现高价地的要及时调整竞价方式,制定出让方案和现场预案。对预判成交价创历史总价最高,或单价最高,或溢价率超过50%的房地产用地,包括商服、住宅或商住综合,要及时调整出让方案,采用“限房价、竞地价”或配建保障房、公共设施等办法出让土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县出让公告,及时掌握拟出让宗地的具体情况,督促市县严格执行异常交易宗地备案制度。市县应在成交确认书签订(中标通知书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在线填写《房地产用地交易异常情况一览表》,分别上报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不及时上报、错报、漏报或瞒报的,国土资源部将予以通报或约谈。
四、严格执行现有政策,加强监管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各地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得擅自调整放松要求。已放松的,要立即纠正。房地产用地出让不能超过面积上限,不得捆绑出让、“毛地”出让。住宅用地容积率不得小于1。各类住房建设项目要在划拨决定书和出让合同中约定土地交付之日起一年内开工建设,自开工之日起三年内竣工。严格实施竞买人资格审查,落实不得使用银行贷款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规定。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不得低于出让最低价的20%。土地出让成交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签订出让合同,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土地出让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更改规划和建设条件。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建立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审批快速通道,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加快此类项目的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优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优先进行施工图审查,优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房地产主管部门要优先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手续。要鼓励和引导开发企业将在建的大套型、高档住房依法依规转化为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各地要严格落实《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第53号令),及时处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显示的闲置土地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促进已供土地及时形成有效供给。接到本通知后,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逐宗清理超期1年未开工构成闲置的土地,按照53号令的要求及时调查认定,并在监测监管系统中确认并据实填写闲置原因,进一步加大处置力度,同时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的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公开。对用地者欠缴土地出让价款、闲置土地、囤地炒地、土地开发规模超过实际开发能力以及不履行土地使用合同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土地竞买。
五、强化监测分析和新闻宣传,积极引导市场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部门联动,发挥政策合力。要加强对增量存量土地供应、用地结构、开发利用和价格变化等指标的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敏锐性,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主动宣传力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客观地向社会公布各类监测信息,努力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从5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周边开始,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东部城市群要以盘活土地存量为主, 原则上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2014年1月,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 两度给5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划红线”。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说,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问题, 农民关心, 城里人也关心。城里人关心能否到农村买块宅基地盖房子、建别墅。必须明确, 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属于“逆城镇化”行为, 是坚决不能允许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说, 土地改革事关重大, 必须审慎稳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要坚决按中央统一部署推进改革, 谋定而后动。要守住底线、试点先行。不论怎么改革,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 不能把耕地改少, 不能把粮食产能改下去, 不能把农民利益改掉。 (摘自搜狐网)
关键词:建设用地;适宜性;国土资源规划
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剧增及资源短缺的问题,形成经济发展和土地制约的矛盾,不利于国土资源规划的发展。只有合理协调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才能解决由于城市人口激长,土地资源短缺的现状。因此,需要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合理开发与利用城市建设用地,解决城市迅速扩张及土地的稀缺的问题,满足人口和经济发展需求。
一、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的意义
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伴随着城市扩大容量的需求,用地量也日趋紧迫。城市人口剧增,对土地需求不断加大,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面临这些经济发展與土地资源规划的矛盾,更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建设用地进行分析,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科学确定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合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以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问题。为国土资源合理规划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间接地有助于规避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保障人居环境的安全,促进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的现状
建设用地通常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使用范围的土地,它利用的是土地的承载力。包括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具有资源、资产双重性、使用不可逆性、区位性、高度集约性等特点。目前我国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通过研究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确保各项用地的合理布局。其问题在于,仅仅侧重点于建设用地的总体规划,缺乏其它方面的规划,例如:城镇化体系规划及协调区域发展规划等。总之,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集中于一个方面,尚不全面,难以达到全面规划城市的目标。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协调机制
1、综合分析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首先要对土地现状进行了解与掌握,才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开发与使利用。面临我国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问题,迫切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建设用地的价值。因此,需要对土地资源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有土地建设的需求做预测,达到土地供需平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将土地指标按照实际需求,分给下级行政单位。要求对土地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土地的地质情况及周围经济条件等,明确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建筑规模、用地利用的限制条件,进行合理的时间和空间配置,严格依照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达到国土资源规划。
2、优化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关键,也是反映建设用地适宜水平的依据,为此,要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是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的综合体,其利用方式和效率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强调土地在建设施工中的难以程度、安全性与方便性,因此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从土地自然特征出发,选择影响土地开发利用的因素,同时由于要涉及居住、商服、仓储等多种用途,也要兼顾一些社会经济条件。总体而言,需要针对土地使用需求,选择影响因子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此外,评价指标应该尽量设计定量指标,以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由于大部分评价指标具有相对性,应该要通过参照多方面的研究与相关标准,以及采取咨询专家、公众调查等方式,进一步考证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综合分析建设用地区域的潜力,明确建设用地使用何种方式适宜,适宜的程度是怎么样,利用方式的局限性与优劣势在哪里。
3、合理开发利用
确定建设用地适宜性后,应该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总体而言,适宜开发的土地应该加强开发强度或集中开发,不适宜开发的土地,应该加强保护,纳入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控制中。在开展土地开发利用时,应该明确资源开发的目标、方向、步骤和重点,使国土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要把建设用地的质量、成本和效益三者联系起来,只有做好明确详细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土地。尤其对于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城市,实行先易后难的原则,应先把精力放于容易开发、适宜性等级高的土地,优先开发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区域,然后带动其他区域的土地后续开发,最后实现统一开发,不仅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此外,要注重对适宜性等级较低的土地资源进行跟踪开发,加强关注这些适宜性较低的土地动态,结合当地用地需求与经济发展动向,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加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培养区域产业集群。相关部门要清楚认识到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有计划、有步骤的梳理现行不适宜开发的建设用地,科学规划不合理的区域,保护适宜性等级较低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综合分析国土资源,对土地现状进行了解与掌握,分析土地供需情况,以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优化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价指标,采取多种方式对建设用地进行深度考证,明确建设用地适宜性的等级。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适宜开发的土地应该加强开发强度或集中开发,不适宜开发的土地,应该加强保护,纳入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控制中,加强科学统筹的国土资源规划,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范建设用地管理意见的通知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索引号:N0001-1601-2009-02018-00032-18文号:宛政办〔2009〕18号阅读次数:56
4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市国土资源局制定的《关于严格土地登记规范建设用地管理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0九年三月九日
关于严格土地登记规范建设用地管理的意见
市国土资源局
(二00九年三月九日)
为严格土地管理,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登记办法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70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严格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意见》(宛政〔2008〕62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能,促进新增建设用地的合理高效利用,确保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落到实处,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现就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和土地登记等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土地登记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制度
土地登记不仅是土地权属管理的核心,也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后一道闸门。通过土地登记工作,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对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实现对土地市场和利用实施有效管理,保证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保证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把土地登记工作提高到促进土地管理制度落实的核心地位和管理土地市场的关键性措施来认识,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切实抓好。
为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对建设用地利用状况的监控作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决定对建设项目用地实施复核验收制度。今后,凡新增的建设项目用地(包括已竣工但尚未申请土地登记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工程竣工后60日内首先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项目用地复核验收。
没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复核验收意见,或者复核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复核验收和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出土地登记申请。
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完工前申请土地登记的,国土资源部门可依据用地批准材料、实际利用状况和约定的竣工日期暂发临时土地使用证(到期自动作废)。
对于2009年以后的新建项目,凡未取得正式土地使用证的,房产管理部门不予进行房产登记。建设用地项目复核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按批准的土地位置、面积和用途使用土地;
(二)建筑面积、建筑容积率、绿地率等是否符合批准文件的规定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约定;
(三)是否擅自转让土地使用权(含非法联建、联营等);
(四)工业用地是否达到土地合同约定的投资强度;
(五)是否超过土地合同约定的开发期限;
(六)是否存在其他违反用地批准文件、土地出让合同的情形;
(七)是否存在荒芜、闲置土地的现象;
(八)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为应检查的其他内容。
复核验收结果应及时归档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各县市区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建设用地项目复核验收办法由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制定。
二、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管理
认真贯彻实施《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工作,规范登记行为,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在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解决权属纠纷,实现用途管制,规范和管理房地产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严禁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登记发证:
1.土地权属争议未解决的;
2.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
3.未按合同约定付清全部土地价款的;
4.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申请登记的;
5.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超过规定期限的;
6.无合法用地批准等土地登记申请要件的;
7.对经营性用地没有按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的;
8.协议出让地价低于出让底价的;
9.违反规划改变土地用途的;
10.未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而设定抵押的;
11.异议登记期间未经异议登记权利人同意,申请土地权利变更登记或者设定土地抵押权登记的;
12.查封登记解除前申请办理土地权利变更登记或者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登记的;
13.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办理注销抵押登记的;
14.按照职能行使管理权而未经人民政府确认土地权利的;
15.办理名称变更登记而法人登记机关和户籍管理机关未出具明确的名称变更证明文件的;划拨土地取得人、出让土地受让人以及其他方式的土地取得人与土地登记申请人名称不一致,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的。
(二)加强土地登记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土地登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严格执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取得《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土地权属审核和登记审查工作。
2.建立土地登记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土地登记人员应对办理的土地登记负责。对违规操作造成错登、漏登的,要承担相应责任。因违规登记造成权利人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规范使用和填写土地登记相关文件资料。健全并规范土地登记簿的使用和管理,任何土地登记结果都应在土地登记簿上记载。
4.坚持属地登记原则。严格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确定的范围开展土地登记工作。不得按土地权利归属,由不同级别的国土资源部门分级登记,切实维护土地登记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5.坚持土地登记的统一管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坚持土地登记的统一管理,由地籍部门统一负责各类土地登记工作,不得将抵押登记等土地登记工作分类肢解到多个业务部门办理。
(三)加强土地登记成果应用,充分发挥土地登记的作用
加强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工作,要扩大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范围,规范查询程序,制定查询
收费标准,丰富查询方式,提高查询效率。除提供纸质查询外,各地应尽快实现信息化查询,并通过网络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的异地查询,为当事人查询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强与其他专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料共享,充分发挥土地登记成果的作用。
(四)扩大土地登记覆盖面,促进土地登记工作健康发展
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中,全面查清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及时解决土地权属纠纷,做到调查一批,登记发证一批,有效保护农村集体合法的土地权益,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流转的土地也必须确权登记。
继续推进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各地要按照便民、护民的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的,要及时做好变更登记工作,保证土地登记结果的准确性和现势性,依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三、职能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南阳城市规划区土地管理的通知》(宛政〔2006〕66号),为统一地政地籍管理工作,南阳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的范围确定为日照—南阳高速公路、太原—澳门高速公路及连接线、上海—武威高速公路和宁西铁路对中心城区所围合的约3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域。
南阳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集体和国有土地均由市政府统一登记,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卧龙、宛城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上述范围内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由乡镇或区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原则上由区人民政府处理;因市政府土地登记而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由市政府处理,卧龙、宛城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配合。南阳城市规划区域内新增建设用地项目的复核验收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
1(用地单位)关于申请对×××项目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报告
2、建设项目预审申请文件和预审申请表(可以从市局网站下载专区下载);
3、发改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属备案类项目的,需提供发改等部门的备案文件;属经营性用途的,需提供规划部门初步选址意见);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项目所在地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注出建设项目位置范围和走向);
6、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的听证纪要;
7、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备案意见;
8、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压矿的证明材料。(以上资料各1份)
1.充分认识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一是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二是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三是耕地退化严重,我国有40%的耕地存在着退化现象;四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随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越来越突出,保护土地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因此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拉动区域性基础设施用地的进一步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但是,随着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相当艰巨。随着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优化行业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2.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稳定,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保持足够数量的耕地,稳定粮食产量,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不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非农建设用地一旦失去制约,大量的耕地就会被蚕食掉,关乎十几亿人生存的“米袋子”就会受到威胁。因此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的责任,把保护耕地作为考核市、县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不得擅自改变和占用。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确保现有的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实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且补充的耕地经验收达到质量要求。不仅要确定耕地保护的数量,更要保护耕地的质量,而且还要将数量和质量在空间的分布确定下来并公布于众,让全社会监督。土地规划一旦把耕地保护的红线确定下来,还应把它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保护,一旦突破红线就是违法,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加强未用地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水土流失不仅直接减少现有的土壤面积,而且还能使土地地质退化,土地生产能力衰退。从总体上看,国家鼓励单位或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开发未利用土地;开发未利用的土地如果适宜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
4.加强土地资产处置和建设用地供应审批工作
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依据国家土地供应政策、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科学合理确定建设用地供应量。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我们在规范办理程序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供地,在市政府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了窗口,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严格控制行政供地范围。对建设用地项目,除列入《划拨供地项目目录》可以划拨方式供地的,一律实行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对商业经营性用地具备条件的实行了招标拍卖,对用地户不够三个单位以上的实行了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办法,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不被流失。
5.提高公共部门节地意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同时注意农村地区的集约节约用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项目建设必须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比例、建筑规模、投资进度、投资总额等实施建设,否则责令督促改正或核减多供应的土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提高了,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供给能够满足更多的用地需求,占用耕地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就会减小。要有科学的规划。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农村稳定、生态安全等紧密相关,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耕地保护的基础和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则要在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予以耕地保护与节地的引导,防止重复建设。同时要保证各规划间的互相衔接,从次序而言应该先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再制定城市建设规划,这样才能把耕地保护与城市布局相互协调起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区域之间协作的方式。这种区域间的协作和发展,需要政府适时进行调整,调整的第一个要务就是要形成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包括区域间的土地规划。
6.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各地结合耕地保护检查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采取组织干部职工向电台、报社投稿,制作电视专题片,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举办业务培训班、国土保护知识问答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基本农田保护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党政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耕地保护意识,牢固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7.切实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和科学管理
一、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我国农业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以传感技术为代表的智能识别技术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的扩容和多种智能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 物联网 (IOT) 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涉及土壤信息采集、智能信息处理、农业信息库、专家系统、智能农机设备、市场分析等多个方面, 涵盖了生物、信息、机械、经济等多个领域, 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国外对农业物联网和土壤环境监控的研究较早, 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在信息技术和大规模农业生产方面积累颇多, 目前他们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 利用“5S”技术 (GPS、RS、GIS、ES、DSS) 、环境监测系统、气象和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 对农作物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调控, 节约了人力资源, 优化了种植水平, 取得了较大成就。
我国农业存在耕地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量化和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问题, 另外由于广大农民知识水平较低, 过于复杂的农业信息化设备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的研究带动了土壤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 不仅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科学管理和高效益, 也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其快速发展将为中国农业与世界同步提供发展平台, 也将对传统农业产业升级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土壤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土壤环境涉及到害虫分布密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各项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农作物生长形态等多种相关参数。土壤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对土壤环境实施全方位实时监控, 及时调整相关参数, 可以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现有土壤监控网络大多存在网络建设成本高、公共网络接入速率低、操作复杂、网络覆盖范围小、信息难以共享等不足,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环境监控网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普及推广。基于农业物联网架构的土壤环境监控系统可以达到低成本、低功耗、大区域、多参数、多地点、高接入速率等要求, 并实现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水环境PH值和农作物生长形态的多参数实时在线监控。
实现土壤环境监控可以在农业生产现场设置多个参数感知节点, 准确感知土壤环境信息和作物信息, 通过标准化的传感网络汇集到网关。在多地布设土壤环境监控点, 即可实现省级乃至全国范围的土壤情况信息共享, 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 用作农业基础数据库, 指导农业生产, 有利于防治各类病虫害和气候环境灾害, 达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三、土壤监控系统整体设计
(一) 系统架构设计。
土壤监控系统支持GPRS组网与3G移动通信网、TCP/IP网络的连接, 通过GPRS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GPRS是在现有GSM网络上开通的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技术, 采用分组交换方式, 提高了无线信道和核心网络的使用效率。在土地上安置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感知节点, 利用节点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数据参数, 即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度等。采用异构数据存储土壤数据, 提高存储能力和使用效率。采用ARM9微处理器平台的嵌入式协调器网关, 内嵌Web服务器, 支持远程客户对协调器网关的访问控制。
农业用地土壤智能监控系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因特网、3G网络有机融合, 系统架构可分为三层分:感知层、网络构建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若干感知节点组成, 搭载多参数传感阵列以获取田间信息, 负责土壤监控数据的采集, 可以在多点分别设置感知节点, 保证数据采集的有效性;网络构建层设备即协调器网关, 包含了Zig Bee协调器模块、3G模块和以太网模块, 主要负责系统的无线数据通讯, 可以实时数据传输;应用层的农业环境监控中心由SQL数据库和Web服务器构成, 负责数据存储和信息发布, 并可根据实时和存储的数据查看土壤情况、绘制土壤情况波形图, 提供智能土壤分析功能, 为科学农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 系统工作流程。
土壤监控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首先由土地中布置的众多感知节点将采集到的土壤状态数据汇聚到协调器网关, 协调器网关负责将数据转发给远程农业环境监控中心进行存储。农业环境监控中心服务器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或曲线形式显示土壤环境变化过程, 并根据数据提供智能分析, 农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C或其他智能终端访问查询环境参数, 根据土壤环境变化进行合理的农业操作, 也可以对感知节点和协调器网关进行控制管理操作。
四、土壤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一) 功能设计考虑因素。
土壤监控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多地点、多参数的监测功能。多地点是指感知节点可以被布置到多个需要监测的区域, 并能统一协调进行同步数据采集。多参数是指单一节点要能够同时获取多个环境参数, 将多种传感器布置在同一节点上, 以充分了解农业现场信息。同时要能满足农业专家、农业技术人员、普通农民能随时随地的访问信息, 以科学决策、指导、实施农业生产。考虑到我国从业农民主体上文化程度不高, 应当尽量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从系统在农业田间安装、管理和维护, 到农户使用, 每个环节都应简单易用, 以提高农民使用的积极性。系统设计要尽量低成本、高效率, 成本是限制农业土壤监控系统普及推广的重要因素。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工作的稳定性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提。
(二) 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GPRS平台的无线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和监控终端两部分组成。监控中心是PC机与数据通信模块的组合, 数据通信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GPRS无线模块;监控终端是数据通信模块与受控设备的组合。其中, 监控中心的PC机及数据通信模块完成控制参数和查询命令的设置与发送以及响应监控终端的请求, 监控终端的GSM/GPRS调制解调器接收控制参数和查询命令并传送给受控设备, 同时将所接收到的受控设备的应答数据或操作受控设备的操作结果及状态信息回送给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数据中心存储监控终端发来的信息, 以备操作维护人员的查询, 对监控终端进行及时有效的操作, 使监控终端正常运行。
根据对系统结构的分析, 可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 节点的数据采集模块:需检测的土壤通过相关传感器, 获取数据参数, 即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度等; (2) 基于GPRS的无线传输控制系统:基于GSM/GPRS网络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利用其双向传输的特点, 可方便地实现对于需要在田地上监测、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信息采集, 实现对系统设备实行遥信、遥测和遥控; (3) 监控中心模块:服务器端的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查看、分析从节点上传的土壤监控数据, 并对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动态数据图形, 并提供智能数据分析, 为用户农业操作提供参考。农户可以通过PC或智能手机登智能终端设备实时查看土壤监控数据。
五、结论
土壤监控系统的研究应用于农业中, 实现了远距离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度测量等功能, 可以快速对某区域的土壤进行测量, 并实时绘出浓度分布曲线以及其随时间改变的规律, 从而为灌溉、施肥等农业操作提供数据参考, 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对于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其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樊志平, 洪添胜.柑橘园土壤墒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 2010.26.
[2]吴东丽, 梁海河.中国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建设[J].气象科技, 2014.42.
【国土用地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建设用地管理试题07-10
2024年土地管理与法规:交通运输用地10-0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管理办法10-30
国土综合管理系统10-04
山西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10-26
国土资源系统10-21
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07-28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论文09-10
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汇报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