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推荐10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文明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注弱势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向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二、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二)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及时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农村普法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系。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精神鼓励等多种方法,培育动力机制,激发创建热情。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行“两议两公开”工作法,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村民自治,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导农民群众以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三)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村镇开展结队共建活动,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各级各类文明单位要带头支持周边农村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萨客, 原名郭思思, 男, 1963年11月生于贵州省毕市小坝镇河尾村, 1981年到遵义市习水县五交化公司工作, 1998年12月下岗。先后在贵州《希望报》社任编辑、记者、新闻一部主任, 贵州遵义市文联任《遵义文艺》责任编辑, 遵义市绥阳县富泽旅游公司任经理, 《当代教育》任副主编。现为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
萨客同志在2009年3月应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和遵义市文联邀请参加“走进乡村、情系民生”文艺采风创作活动后, 被遵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所感动, 当即创作了一组 (13首) 诗歌《所有的幸福都源于四在农家》 (获遵义市委宣传部诗歌创作二等奖) , 因而产生了继续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的想法, 选编一部权威的新农村纯文学读本, 填补国内空白, 力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作出贡献。《迈向新农村———遵义四在农家诗歌散文选》经过一年时间的辛勤劳动, 该书于2010年4月在国务院台办所属的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迈向新农村———遵义四在农家诗歌散文选》的出版和出版座谈会的召开, 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反响。大家一致认为, 《迈向新农村———遵义四在农家诗歌散文选》是一本“既有肤色又有血色”的优秀“三农”作品, 是遵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佳读物。
一、阵地建设滞后。当前,全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除了小将镇、回山镇、沙溪镇、儒岙镇、澄潭镇、东茗乡、城南乡这7个乡镇外,没有乡镇综合性的文化中心;在农村,约250个村没有文化室,占全县村庄数的60%。在现有文化室、活动室中,设施不齐、设备老化、不对外开放或文化设施被挪用的现象比较普遍,种种原因导致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缺少文化阵地。
二、精神生活贫乏。现在农村物质生活日益改善,但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枯燥贫乏,精神食粮偏少、文化活动不多、文化消费偏低。据调查,有38%的农户近lO年没有买书订报,9%的农户没有看过影碟、听过歌碟。农村量大、面广、线长,
“三下乡”成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村里集体订的报刊,一般都放在村干部的家里,有的农民一年到头看不到报纸。剩下的渠道只有电视,但电视针对群众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群众渴求的文化生活类的节目很少。因此,很多农民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白天忙发财,晚上忙打牌”。
三、陈规陋习泛起。目前全县一些地方的农民生产水平虽然提高了,但一些陈规陋习也沉渣泛起。如红、白喜事讲排场,对老人重葬轻养的不良现象;重男轻女、打架斗殴、修庙敬神的歪风邪气等。经抽样调查显示封建迷信盛行高达45%。
四、“脏乱差”现象严重。“门内三尺有变化,门外三尺脏乱差”是当前农村的普遍写照。农民房前屋后遍布垃圾,公共场所成为垃圾场,禽畜放养随意,乱搭乱挂、乱贴乱画等陋习比较严重。村镇建设无序,村庄布局分散凌乱,农民建房随意而为,“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非常普遍。
综上所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金投入空泛化。新昌县经济薄弱村面广量大,万元以下的有200个村,1万~3万元的有94个村,村委会连日常支出都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建设各类文化设施了。资金投入的空泛化还使不少农村原本通过多方努力建立起来的阵地、设施因无法维护、更新而陷入自然消亡的状态。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实力,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已是当务之急。
二、思想认识欠到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一些基层干部做事过于讲究回报率,对投资大、期限长、回报率不明显的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部分干部甚至还存在只要经济发展了,精神自然会文明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口号多,落实少。殊不知,正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迫切地需要克服经济因素給人带来的内心和灵魂的冲击。
三、工作方式墨守成规。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着“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的困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分众化、需求分层化但形式与内容单一化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提高农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是摆在每一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及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为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县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思想道德和党纪、法律防线,打造一支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为构建平安和谐清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对象
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对象是乡镇卫生院院长。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和作风的转变。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
(三)强化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
1、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全面实施重要情况通报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党务公开制度。
2、深入推进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时效、程序,按市统一的模式进行公开。
3、强化审计,加强财务监督。
4、加大农村基层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的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问题。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1、成立领导机构;
2、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3、开展自查。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自查:
(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2)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情况。
(3)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情况。
(4)村(社区)帐镇代理的情况。
4、开展整改
在自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具体要求是:
5、检查验收
五、重点工作
(一)推行医院办事公开制度,严格按照市卫生局制定下发的《关于做好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梳理各类公开事项,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方法;并做到政策依据公开、程序规则公开、工作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增加医疗服务透明度,促进医院提高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意识,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方便农民群众就医。
(二)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新农合资金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实行基金封闭运行(管用分开、钱账分离、收支两条线),确保新农合基金和利息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补助;新农合基金按其用途和一定的比例划分为家庭账户基金、大病统筹基金、体检基金、风险基金四大块,以便于基金使用监控,保证大病统筹基金足额用于参合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周五学习日,组织全体人员,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和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41次,报送各类信息50多篇,发送简报14期。通过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的头脑,使广大干部都能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了全体同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知识,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并按时完成了区委下达、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局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局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事业作为同等大事来抓,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创文明单位工作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集体研究、制订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及各项规章制度。三是认真抓好落实,按照组织分工,对照文明单位标准、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测评与奖惩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做好工作,使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检查、督促、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年来,我局在抓好自学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20多次,聘请了法律、卫生、农业、畜牧等各方面的专家、教授、领导60多人次,分别到社区、农村、学校等单位进行讲课培训。解答疑难问题500多次。同时制做展出各类展板600多块,宣传挂图900多幅,发放学习、宣传资料4万多份,受教育群众高达4万多人。在“三讲一树”活动中,我局认真组织学习,并积极参加义务劳动12次。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三讲一树”活动,**局没有一人违犯计划生育政策和违规违纪现象,保持了办公场所干净、整齐,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做到了文明办公,优质服务,全年无发生任何事故,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廉政建设和组织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和规章制度,为了加强组织观念,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自我约束力和防腐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大家始终坚持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按章办事,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每月讲评工作情况。做到了不利用手中权力向基层单位吃、拿、卡、要,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局的行业形象和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工作作风,提倡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良高效、热情的服务,养成了遵守职业道德,有高度责任感的服务意识。
五、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争创文明单位。
根据《河南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条例》的要求,我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以“团结、务实、创新、奉献、廉洁”为宗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教育活动,使全体人员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队伍的服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极做好非典防治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围绕“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进一步加强当前科普工作和办好2003年**活动周的通知》精神,举行了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的**活动周,装备了“科普宣传大篷车”巡回宣传、制做展板30块和条幅、挂图、宣传资料1万多份,到各社区、村庄巡回展示宣传20多次,把**活动周变成了**宣传月。
六、认真抓好**“三进入”工程的示范推广工作。
为了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进社区、**进村户、**进校园活动顺利进行,在局长的带领下,全体人员加班、加点设计、制作、安装、更新了**社区百米**长廊。同时,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对**网站进行了全面技术维护和内容更新,进一步完善了紫荆**示范社区的各项功能。而后在**村建立了信息示范村、网站、画廊及信息平台。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先后召开了现场会、座谈会、碰头会,利用典型引路,推动**“三进入”工程的顺利开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办事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建立了一个**示范社区。实践证明,**“三进入”工程是公民和社会的迫切需求,是一项探索**如何为群众服务、如何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感受**魅力的民心工程,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基本情况
平乐镇金华村地处平乐镇南大门,距平乐古镇约3公里,与道佐乡接壤,天台山旅游南路环线贯穿而过。全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4亩、林地3484亩(其中:园地792亩);户数585户,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3人,其中,男938人,女925人,劳动力1010人,已实现转移就业500人;全村失地农民24人,现有贫困户12户35人,贫困学生18人,享受政府低保22户28人,五保户3户3人,残疾人34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585户1863人。2005年人均收入为4356元,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第三产业等。
二、目标要求
按照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金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如下:
(一)、总体目标
2006年人均地区总生产值1.68万元以上,到2015年达2.82万元以上;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6元以上,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农民聚居集中度达 35%,力争2015 年达到50%。
(二)、经济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2%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递增 20%以上,2006年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 16:43 :41,到2015年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30:30:40。
(三)、社会发展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1%以上,建成充分就业社区,社会保障率达95%以上,对特困家庭、残疾人员的救助覆盖面达 100 %,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散居五保户、特困户、残疾户入住率达 90 %以上。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动态覆盖率达98%以上。
(四)、环境建设目标
到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55%,农村规模化养殖废水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建环卫管理办公场所一处,公共厕所一座,添置垃圾收容器45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社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85%以上,主要道路硬化率达85%,完善相关水利设施建设。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70%,农村规模化养殖废水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0 %以上;社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0%以上,主要道路硬化率达 95 %,完善相关水利设施建设。
三、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金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有步骤的实施金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金华村建设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 村。
四、建设内容
(一)、科学规划。
1、科学编制金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科学编制金华村产业发展规划。
3、结合平乐镇旅游总体规划,科学编制金华村旅游发展规划。
4、认真做好金华村环境社会建设规划。
(二)、生产、科技发展
1、种、养业发展
2006年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150亩,涉及农户100户,其中:示范种植户10户,规模种植面积50亩;发展茶219亩;新发展竹木面积100亩;新发展猪养殖大户5户;羊养殖大户2户;鸡养殖大户9户;鸭养殖大户5户。
2007年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200亩,涉及农户120户,其中:示范种植户20户,规模种植面积80亩;新发展竹木面积200亩;新发展猪养殖大户10户;羊养殖大户5户;鸡养殖大户15户;鸭养殖大户10户。
2008年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300亩,涉及农户160户,其中:示范种植户50户,规模种植面积100亩;新发展竹木面积300亩;新发展猪养殖大户20户;羊养殖大户10户;鸡养殖大户20户;鸭养殖大户20户。
2009年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400亩,涉及农户200户,其中: 示范种植户80户,规模种植面积200亩;新发展竹木面积400亩;新发展猪养殖大户30户;羊养殖大户15户;鸡养殖大户40户;鸭养殖大户25户。
2010年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500亩,涉及农户300户,其中:示范种植户100户,规模种植面积250亩;新发展竹木面积500亩;新发展猪养殖大户40户;羊养殖大户20户;鸡养殖大户50户;鸭养殖大户30户。
2、农村加工、旅游、餐饮等二三产业发展
2006年——2007年引进竹加工企业1家;发展10户竹丝(竹编用)生产农户,年产竹丝2吨;组建一支建筑劳务输出队,利用新型社区建设之机,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2008年——2010年发展50户竹丝(竹编用)生产农户,年产竹丝5吨;通过技能培训,培育一批竹编能手。
2006年,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已开发的金华山风景旅游景区的公路和景区内配套的宾馆、餐饮、人行道、供排水、公厕、垃圾处理以及通信、娱乐设施,2007年完成金华山至金鸡沟砂石道路的改造。
2006年——2007年积极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要加强金华山石刻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2008年要逐步开发金鸡沟旅游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2007年——2010年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已有一定的基础,接待游客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相关旅游产品开发却还是个空白。今后一段时间要围绕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加快相关 旅游产品开发,发展特色鲜明、种类多样的旅游产品。
2007年——2010年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现代通信、娱乐、保健、家政服务等物质、文化消费需求,大力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三是要针对农业和农村居民巨大需求,大力发展对农村的社会服务业。2008年——2010年要重点发展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组织,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以及家庭理财、技术服务、法律咨询。
3、科技措施
2006—2010年各年度引进农业新品种1个,建科技示范园2个,实现农业科技转化率达60%以上,良种覆盖面达90%以上。
(三)、社会发展
1、到2006年,培训总人数达到258人以上,其中引导性培训达到154人,职业培训达到72人以上,创业培训达到12人以上,实现就业822人,就业率达81%以上,实现技能培训92人,保证1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2、到2006年,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两无一好”;建一个生育文化大院;建一个计生“三结合”基地;帮助326户家庭发展经济,帮扶31户计划生育困难户;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
3、劳动力输出。2006年计划培训富余劳动力250人,转移输出劳动力230人,2007年转移输出300人。
4、金华村综合性活动室位于金华山风景区内,砖木结构平房5 间,电话一部,电视、电脑各一台,电教设备齐全。到2007年,新建4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
5、金华村现有小学生104人,初中生37人,高中生21人。到2006年,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以上%。
6、到2006年建沼气池177个,新打水井117口,卫生医疗站1个,管理制度建全,新修垃圾池5个,改厕105个,自来水入户420户,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80%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
1、金华村水利以提灌为主,灌溉面积达589亩。拟建水利工程:(1)、新建栏水坝一座,预算投资5万元。
(2)、排灌渠道整治,80U型渠槽1200米,50U型渠槽1800米,预算投资24万元。
(3)、建人饮工程一处,解决500人饮水问题,预算投资15万元。
共计总投资44万元。2、2007年新修水泥路2公里,2008年新修1.5公里,到2015年达5.5到公里,确保金华村村道建设联网加密全面完成。
3、通讯在2006年覆盖率达到45%以上,到2010年达到80%。
(五)民主管理机制建设
全面推选行村“两委”公推直选,全面推行发展新党员“公示制”和党员票决制,建立党员议事会议、村议事会议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等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建立党员先进性教 育的长效机制,每年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30天,受教育面达95%以上,保证每年有2名合格入党积极份子;保证80%以上的社区居民能经常参与社区内部各项重大活动。2006年成立金华社区工会委员会。
五、具体措施
1、成立镇、村、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上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和涉及相关人员为成员。村上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
2、根据金华村具体情况,结合平乐古镇的各项规划,以土地整理为载体,扎实推进金华村的各项建设工作。
3、推进规范化服务建设,提高镇、村干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本领,使镇、村干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
4、巩固党员先进性作用,提高党员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示范性,使党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户。
5、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动员、培训和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抢抓机遇,自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者。
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2年1月9日)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我市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大力推进“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抓住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有力契机,以“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暨“爱我家乡建设大连”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培育形成谦恭有礼、读书学习、勤俭节约之风。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在城乡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军营,依托城市公园、广场、楼院及农村文化广场,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积极参与中央文明办主办的“百网万场爱国歌曲汇演”,表达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的心声。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大连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生活”主题演讲,推出“文明礼仪标兵”。组织“迎全运知荣辱明礼仪”宣讲团,广泛开展“迎全运学礼仪”活动,大力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和赛场礼仪常识,引导人们言谈举止、公共场合、邻里相处、行路驾车、旅游观光、网上交流文明有礼,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在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和公共场所刊播公益广告,组织开展文明短信传递活动,引导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修身律己、做文明人。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做好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文明出行意识。组织交通引导,开展“关爱生命、文明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礼让行人活动,维护良好道路秩序。创建文明线路、文明站点,树立文明交通形象。加大整治力度,纠正各种违章行为。总结“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开展“文明大行动”。实施清洁环境行动,在城市社区、广大农村治理脏乱差,提升环境清洁水平。实施秩序维护行动,治理户外不规范广告、占道经营、乱吐乱扔、损害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实施文明旅游行动,引导市民按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的 要求,文明出游。实施文明餐桌行动。在宾馆饭店、学校餐厅、机关食堂倡导文明就餐、厉行节约,纠正奢侈浪费现象。以辽宁体育史、大连体育史为重点内容,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加强全民阅读示范点建设,评选表彰大连市第二批全民阅读示范点。
二、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高校”巡回报告、“道德模范故事汇”巡讲等活动,出版《道德颂歌》——道德模范故事汇典型书籍,使道德模范事迹进机关、进厂矿、进社区、进军营、进群众头脑,引导人们见贤思齐。组织开展第四届大连市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运用各类媒体广为宣传、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生动事迹和崇高精神。开展关爱帮扶道德模范活动,表达对道德模范的关心和敬意。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推出“大连好人榜”,发动群众通过网络投票广泛推举好人好事,力争不断有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组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通过推荐评选好人,引导人们做好事、长好心、当好人。开展修身律己活动。认真学习常州市创设“道德讲堂”的经验,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规范、有部署、有内容的标准,创建“德育堂”。深化“三管好、六个不”道德承诺,提高市民道德素养。深化“十星级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和“文明集市”创建活动,不断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注重培育道德文化,举办第二届“传承中华美德、建设和谐 大连”主题道德公益讲坛。
三、大力推进新时期学雷锋活动。
落实中央制定的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方案,深入开展“以郭明义为榜样、做新时期雷锋”主题活动,创新活动方式,拓展活动领域,推动学雷锋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雷锋号”和“雷锋奖章”评选表彰活动,培树各地、各行业学雷锋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数量和影响,激发全社会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形成相互激励、英模辈出的良好局面。组织新闻媒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一批社会反响强烈的重大典型,运用多种形式,选取多个角度,组织好报告会、传统媒体集中宣传,运用好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扩大典型影响,既注重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更注重宣传先进典型蕴含的雷锋精神,使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让典型精神走进千家万户。编辑出版《新时代雷锋》——大连市学雷锋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图书。举办“雷锋之歌”——大连市弘扬雷锋精神歌咏大会,展示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唱响文明大连,振奋城市精神。
四、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坚持为民惠民靠民。制定《2012—2014年大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切实办好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调动人们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打造“三优环境”。应对当今社会工业化进程,打造优美环境,引导人们崇尚自然,善待 环境,平衡心理。应对城市化进程,打造优良秩序,引导人们明礼守法,谦恭友善,和谐相处。应对市场经济进程,打造优质服务,引导人们以义为先,礼貌待人,在岗位上为他人提供满意服务。营造浓厚氛围。举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论坛”,探索新形势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征文活动,在主要新闻媒体及大连文明网开辟专栏,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编印《大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编》,充分展示创建文明城市取得的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测评迎检工作,在区市县组织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文明城市创建日常巡检活动,定期公布测评结果,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化。开展“百名好楼长”评选及和谐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加强旅游风景区文明创建,评选文明风景旅游区。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党政机关,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加强官德建设,形成良好政风,引导公务员为社会作出表率。在各个行业,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 务”活动,以建设、交通、通信、卫生、公安、海关、税务、工商、旅游、电力、市政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重点,加强行风建设,大力整治诚信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讲求诚信的长效机制。在各类企业,开展践行道德承诺、负责任地做产品活动,深化“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主题教育,引导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活 动,继续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对各级文明单位进行综合复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予以通报或取消资格。研究文明单位创建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单位创建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明确一个任务。结合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这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组织各用工单位和城市社区做好农民工的教育提高工作,引导他们在务工经商过程中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现代文明。抓好两项工作。抓环境改善,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气化“六化”工程,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乡风文明,广泛开展农村形势政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实施农村科学知识普及工程,营造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家风,邻里和穆、互帮互助的民风,移风易俗、科学文明的村风。坚持三个途径。坚持依靠农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制定各种政策措施,调动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坚持各方统筹,协调涉农部门,集中财力物力,逐项逐村推进,逐步实现整体提高。坚持城乡共建,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深入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爱家乡、建家园”村企共建活动,推进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创建工作,合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好四个载体。用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载体,推动 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用好文明村镇创建载体,促进村容面貌改善和文明乡风形成。用好文明集市创建载体,营造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依法经营、城市守信的市场秩序。用好农村文化广场载体,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实施精神文明特色创建工程。抓好旅顺口区“生态文明家园”、金州新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协会、瓦房店市“五个一”村屯、普兰店市创建“文明村屯联合体”志愿行动、庄河市道德信贷、长海县獐子岛镇“道德大讲堂”、高新区农民工学校等特色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彰显社会道德风貌。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组织各类媒体制作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传播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开展志愿者心得征集活动,组织文化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积极创作弘扬志愿精神的文艺作品,引导人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提升志愿服务文化自觉。深入挖掘、大力宣传优秀志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的先进事迹。加强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深化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突出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开展三项表彰活动,评选表彰优秀农民工、优秀志愿者和依托物业服务行业关爱空巢老人的优秀志愿服务站,广为宣传获奖个人和单位 的先进事迹。开展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动员专业文化工作者、社会热心人士、高校学生和基层群众文化积极分子参加公共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组建各类文化志愿者队伍。着眼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国际服装节等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开展交通环境改善、维护环境秩序、绿化美化环境、清理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志愿者培训班,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健全志愿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作用,完善文明办牵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以登记注册、管理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机制,和以星级评定、评选先进为手段的激励机制,用机制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上水平,实现志愿服务队伍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开展志愿服务立法调研工作,为推动我市志愿服务立法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七、大力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明确一个宗旨。始终坚持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力量,提升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宗旨。开展两大活动。组织开展节日民俗活动。举办歌会灯会、文体活动等,把我们的节日搞旺。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举办赛诗会、吟诵会以及写春联、猜灯谜等活动,突出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使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传承载体。突出三个重点。突出未成年人,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融入传统节日。突出人文关怀,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关爱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关爱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彰显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团结互助的风尚。突出营造氛围,组织各级各类媒体报道节日盛况,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八、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着力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心向党、跟党走”为主题的歌咏、读书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童声里的中国、中华是我家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以“爱父母、敬师长”为主题的文明小博客、日行一善、美德少年评选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美丽的大连我的家”中小学生寒假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万名模范进校园”活动,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向深入。诵读中华经典。与教育部门配合,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背诵、吟诵、运用上下功夫,引导孩子们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做好心理疏导。发挥大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做好心理咨询,着力治 “已病”;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着力治“未病”。加强阵地建设。用好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校外活动阵地,发挥高玉宝(名人)连锁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青少年活动室等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建设,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探索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为孩子们参加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发挥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净化文化环境。坚持不懈加大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整治力度,抓好网吧管理,净化互联网、荧屏声频,整治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继续开展“远离网吧、走进书店”,“绿色网络大连行”等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育人作用。
张海涛
今年寒假,依据学校的相关指示和国家的有关文件,我进行了一次关于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查。根据中央和省市部署,我县自2006年2月起,坚持以“二十字”方针为目标,突出“建设新村镇、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农民”这一主题,全面启动示范工程建设。
一、我县的整改方案和成绩。
我县先后启动了两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第一批确定了34个示范点,到今年6月,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并荣获全市新农村建设年度考评第二名,取得了新农村建设阶段性胜利;第二批选择61个示范点(其中市点10个,县点51个),截止目前,各示范村建设工程均已启动,村庄道路、改厕、下水道等硬件建设正在推进。主要做法有:
1·抓村庄规划,绘就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我县先后投入资金110多万元,聘请省级规划设计单位,完成全县村庄布点规划和示范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同时,安排建设设计部门按高中低档设计多种户型,免费提供给镇村和农户选择。另外,对有建设规划的村镇,要求县土地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没有规划的,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一律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
2·抓凝心聚力,推进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2006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第一批示范村进行以奖代补,并出台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方案,确定县直单位对示范村结对帮扶。对于第二批示范村,目前已有45个单位出资53万元用于示范村建设。各示范自然村均组建了“五老”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了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理事、理财、监督”权力,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调动群众积极性。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示范村全部建成水泥主干道和通户路,共修建水泥路71公里,改水2015户,建成三格式厕所1475口,清理垃圾、杂草1500多吨,拆除破旧圈舍及废弃房460多间,示范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全县第二批示范村已累计投入资金437.7万元,修建水泥路37公里,改水1518户,改厕147户,清理垃圾、杂草669吨,拆除破旧圈舍及废弃房487处。
3·抓产业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9个、面积29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62家;创建国家、省、市名牌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2个。二是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推广陶厂生姜、仙踪草莓、清溪螃蟹等特色种养面积8万亩,涉及品种10多个。三是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6家,年经营收入2.3亿元,带动农户3.2万户。
4·抓和谐构建,解决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一是实施村村通工程。去年共投入2400万元,建成村级水泥路86公里。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1400万元,重点实施万亩以上圩堤达标、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投入648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9920平方米,新建校舍11824平方米。四是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投入456万元改造和修缮8个镇卫生院,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县86%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五是加强社会低保体系建设。将低保标准提高到180元/月,发放农村特困救助资金50万元。六是实施饮用水解困工程,解决了2万多名群众饮用水问题。七是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3230口。八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县累计培训4300多人次,转移劳力3800人,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九是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全县共有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06台,农机总动力达25.3万千瓦,去年共发放购机补贴44.7万元。十是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投入100万元,用于村村通广播工程建设。
5·抓乡风文明,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在各村成立“禁赌协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创业带头人”等评比,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与此同时,本着“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农民自办”的原则,将民间艺人组织起来,精心培育一支支生在乡土、长在乡土、服务乡亲的文艺演出队伍,先后发展业余剧团24个。大力兴建村级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共建设农村文体活动室92个,建成农民科技书屋5个,每个书屋配备2000本科技书籍和一台电脑。
二、在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试点村的面貌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地方领导干部没有拿出足够精力来研究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缺少实际行动,表面的东西多,实际推进的措施少。有的是思路不清,到底怎么抓、抓什么心中没谱。同时,少数镇、村干部因对建设新农村认识模糊,遇到资金等困难时就产生畏难情绪,缺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另一方面,农民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有的示范村群众认为建设新农村是政府的事,认识不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依靠政府投入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投工投劳,等靠要思想严重,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
第二,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尽管我县已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工程,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等方面的建设需求。与此同时,一些帮扶单位或因客观自身财力有限,或因主观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截止目前,全县第二批示范工程县直帮扶单位中,只有10个单位帮扶资金到位。
第三,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当前,我县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把重点放在了“村容整洁”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第四,长效机制难建立。村庄整治建设层面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公共设施如何管理维护、村容村貌如何保持等问题,也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来管理。虽然我县在实践中摸索建立了一些机制,但还是初步的,不够完善,还必须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深入推进的长效机制。
第五,发展生产办法不多。我县农业总体上看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中,只是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
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三、县政府根据以上不足所作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内涵丰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和复杂性,稳步推进,又要有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我认为需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更新。新农村建设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在认识上的误区,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更加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在示范工程中,要继续坚持“三清三改三整顿”,但在方法上,要采取“捆绑式”的“组合拳”,把群众意愿与政府引导有机统一起来。比如把改路与“三清三整顿”捆绑,把改水与改厕捆绑,等等。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势而为,不搞大拆大建。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过分堆砌和打造“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第三,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农民固定在农村,固定在土地上,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发展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让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的有效之路。要加大城镇发展和经营的力度,积极创新摸索土地置换等手段和方
式,结合推进村民与居民的无差异待遇,出台促进政策,积极推进失地农民保险,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等政策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第四,要更加注重民生工程建设。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盼望实事入手,认真抓好省、市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使民生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相得益彰。要继续加大村村通工程实施力度,大力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发展”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要巩固和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要继续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第五,要更加注重生产发展。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之路,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效种养殖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支持农户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企业与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大规模、优化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更加注重新型农民的培育。要通过“新型农民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示范村群众;通过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不仅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生产经营型能手,更要是具体现代科学生活观念和卫生习惯的人,否则,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有可能是昙花一现。因此,要继续组织开展“文明进村、新风入户”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在各村成立“禁赌协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创业带头人”等评比。力争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素质,推进农村全面进步。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感慨颇多: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产业发展上要有长期考虑,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职能部门上下联动的方式,共同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http://】 【 2010-02-04 14:53 】 【来源: 四川三农新闻网 】
近年来,珙县孝儿镇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镇大力开展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力打造文明新农村、和谐新农村,切实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保持了社会稳定。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谱写了一曲新农村社会和谐、精神文明之花盛开的赞歌。然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探索新路子,提高新水平,做好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已成为显要问题,在此,浅谈一已之见,仅供参考。
一、孝儿镇基本情况
珙县孝儿镇位于珙县西部,距县城51公里,明代为波浪乡,清代为宁泰乡,因坐落于孝儿嘴而得名。1992年建制调整时由原孝儿区公所、孝儿乡、天堂乡合并而成,2006年全县第二次机构改革中,原宝山乡并入孝儿镇,地处南广河畔,幅员面积7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89亩,镇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147个农业合作社,3个居民小组,全镇共7634户,总人口31490人,其中农业人口28851人,属纯农业大镇。
二、当前孝儿镇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一是切实强化领导,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近年来,孝儿镇党委、政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并鲜明地提出了“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当作促进本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镇党委按照市、县要求,结合孝儿镇实际,制定了《孝儿镇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
二是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全面动员。每年初,镇党委都召开专题会议,对本年度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并采取各种社会各界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形式和办法,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真正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平时也把四个文明建设同时检查、同时评比、同时考核,同时总结。在日常工作中,还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农村工作始终,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全面动员,狠抓落实,促进了四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同步发展。
三是完善措施,开展考核,落实奖惩。孝儿镇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年初制定的目标考核,把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具体化,建立了考核奖励机制;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落实情况作为镇机关干部职工和村、支两委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并与机关干部职工和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大大调动了镇机关干部职工和村干部参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镇村两级干部抓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四是抓好典型,注重结合。我们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出了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典型,并加大以双油村健康教育的延续项目“垃圾分类”处理为代表的重点村的宣传,使之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亮点,带动全镇文明新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同时,孝儿镇还坚持把开展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把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文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形成
整体联动、整体协调、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态势。
五是完善机制,常抓不懈。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村党支部各负其责、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定期会议、信息反馈等制度,及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使活动有章可循,实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优良传统美德得到弘扬。
孝儿镇具有优久的历史文化传统,1992年被授予省级先进文化镇的光荣称号。因此按照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将移风易俗活动,破除陈规陋习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在岗位、送温暖献爱心、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等内容的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从而在广大农村中孕育出许多纯朴的乡风民俗,尊老爱幼已经成为孝儿镇人民世世代代的美德。多年来一直在全镇开展“敬老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地弘扬了家庭美德,倡导了社会新风。
(三)、群众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为使创建有目标、活动有标准,孝儿镇本着以人为本,创新载体,从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出发,深入地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文明创建活动。近年来相继组织开展了“庆新春”、“三.八”、“五.一”“十.一”等系列活动、“华电廉政杯”篮球运动会、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尤其是2009年7月15日在孝儿镇隆重举办了廉政之约----宜宾市廉政文化进电厂暨行风热线进农村活动,切实拉开了全市整个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的帷幕)以及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等,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还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加“诚信公民”等知识竞赛,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多形式、多层面发展,标准化、规范化运作。
为了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孝儿镇政府于2009年投入76万元修建了占地面积5亩,建设规模为二楼一底,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还有13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巩固了镇域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和社区相继成立文艺宣传队,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双油村文艺宣传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异彩纷呈;还建有农民健身运动场,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并有序开展活动。全镇21个农村1个社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方式也普遍为农民群众所接受。
(四)、抓住中心,打牢基础,提升创建工作实力
一是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全镇上下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创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2008年6月26日,华电珙县电厂在孝儿镇天堂坝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不久的将来孝儿镇将成为我国西南重要的火力发电能源基地,地方经济将得到迅猛发展,文明程度将得到更大提升;同时,孝儿镇抓住农业大镇的优势,在全体镇机关干部职工和全镇人们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倾力打造“波浪坝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园区”,将黑花生、蚕桑、畜禽养殖等作为重点产业进行集中规划和发展,打响特色农业的品牌。工业和农业的齐头并进,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两手抓、两手硬”的目标。
二是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孝儿镇把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美化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作为当前的一项实事来抓。文明不文明,首先看卫生。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的“第一形象”,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最直观、最具体的体现。近年来,孝儿镇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抓手,把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各村建立和完善了环境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解决环境卫生的根本问题,通过综合整治,全镇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卫生状况全面改善,先后有2个村创建了省级卫生村,3个村创建了市级卫生村。
三、当前孝儿镇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容村貌方面。一些农村还存在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村容村貌不佳。
2、农民素质方面。一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勇气和本领。一部分农民缺乏主人翁的意识,思想品质不高。一部分农民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匮乏,还没养成健康、文明、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
3、社会风气方面。一些农村存在封建迷信、铺涨浪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一些农村存在赌博、治安状况不好现象。一些农村存在争权夺势、争利忘义现象。
4、群众性创建活动方面。一些农民参与性不高,荣誉感淡薄。村、支两委主动性不强,在创建活动中,不能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不能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投入的人力、财力、精力不足,经常性的督导不够,表扬先进、曝光后进的力度不大,存在着搞应付、摆形式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基层干部认识上有偏差。村干部普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精神文明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了,自然文明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力的措施。
2、宣传教育手段单一。一方面,宣传方式因循守旧,一般只采用发资料、开会、张贴标语口号等方式传递信息,农民群众只能被动接受,缺乏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农民群众喜欢看电视、电影、图书、报纸,但是还有近一半的村没有建农家书屋,有少数村民没安通
有线电视。虽然村里订阅了党报党刊,但在村干部手中,一般农民很难看到,有的村党报党刊要在4-5天之后才能收到,新闻已变成旧闻。村民了解知识、信息的渠道还比较狭窄。
3、资金投入不到位。农业税免征后,村级财力普遍困难,“空壳村”较多,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积累,难以安排出资金用于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政府对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还很少。
四、下一步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力争取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通过开展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整治村容村貌。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要着力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彻底清除路边屋前猪圈、牛棚、鸡舍、露天厕所、草垛以及建筑垃圾;2007年孝儿镇就是全省“垃圾分类”试点镇,因此逐步把“垃圾分类”项目在全镇推行;彻底清除农户墙面上的过时标语、低档广告和污渍;要在镇、村统一规划下种植行道树,在屋前适当种植花草。
2、健全文化设施。各村要结合修建村级活动室的同时做好文化阵地的规划,逐步健全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阵地保障。要逐步修建“农家书屋”,要集“远程教育”和“农家书屋”于一体;鼓励有条件的村修建“农民健身运动场”,配备健身器材,用于文化排演、休闲娱乐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求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入户率必须达到85%。
3、培植文艺和健教骨干。要建设稳定的文化志愿者和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采取村委会聘请等方式鼓励有影响的医生、教师和具备文艺专长的村民担任指导(辅导)员,指导基层
开展文化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和加强群众业余文艺、体育团队和健康教育团队建设,培育和发展村级民间文艺团体和健康教育团体,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文化、卫生建设中的作用。对基层文体组织和健康教育组织要加强管理和指导,有组织地参加镇举办的文化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巡回演讲,努力提高基层群众业余文体团队和健康教育团队的文化素养和水平。
4、组织各项活动。要以返乡民工和留守妇女创业为载体,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文明新村创建不断引向深入。一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各村要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持家、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促使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充分利用电视、科技示范基地等有效载体定期举办专家讲座、技术指导,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要抓好对农民的普法教育,促进农民确立法治观念。二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要以四季为主线,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有条件的村利用农闲时机广泛开展农民运动会,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等农民喜爱的体育项目,要组织开展深受老年人欢迎的棋牌、秧歌、腰鼓等文体活动,让他们老有所“闲”,老有所乐。广泛开展舞龙、舞狮、采莲船、划龙舟等民俗民间活动,让农民“闲有所乐”。三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要在村民中大力开展“刹三风、树三德”活动,破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积极传播现代文明信息和思想观念,坚决刹住封建迷信风、赌博抹牌风、大操大办风,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大力提倡“厚养薄葬”,积极倡导“生态葬”的社会新风尚。四是开展各种先进典型的评比活动。在农村未成年人中开展以“孝行、雅行”为核心的“文明使者”评选活动,在成年人中开展“敬老好儿女”评选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明新风户”、“平安家庭户”创建活动等,要切实提高创建水平,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尚。
5、成立民间组织。各村要成立村级“红白喜事理事会”、“关心下一代协会”、“文明新风评议会”等民间自治组织,推选村内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担任会长、副会长,吸纳思想品德好、为人处事正派、有一技之长的人为会员,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民间团体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开展工作,帮助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关心下一代协会”要着力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和“留守儿童”的成长,注意“留守学生”和“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的心理变化、行为养成等。“文明新风评议会”要积极参与文明新村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新人新事、家庭卫生、庭院绿化情况的评议和“文明新风户”、“敬老好儿女”、“文明使者”等评比表彰活动。
五、孝儿镇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要求
1、深化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社会小康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四个文明建设一起抓。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搞好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权、基层政权的巩固。为此,我们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提高自身素质的状况来看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正确处理好四个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我们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出需要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四有”新型农民,逐步把孝儿镇的农村建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命线。
抓好精神文明关键就是强化领导。我们要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做到四个文明建设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制,强化领导责任,明确工作责职,谁负责、谁来做,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克服无人负责、推诿扯皮现象。并要经常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增强工作活力。要对精神文明建设虚功实做,突出一个“实”字。在制定目标、方案、措施时,要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思想文化水平,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尽可能量化、细化、具体化,突出一个“细”字。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加强部署指导力度,抓好每一件事,突出一个“抓”字,不断提高新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快速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
2、深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围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重点抓好“六项教育”、“六项宣传、增强六项意识”。
“六项教育”:一是对广大农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二是继续深入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主义”教育;三是广泛进行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四是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教育;五是进行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新时期创业精神教育;六是广泛深入进行农民文化教育。
“六项宣传、增强六项意识”:一是大力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二是大力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知识,增强农民的科技卫生意识;三是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四是大力宣传权利和义务,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五是大力宣传勤劳致富的典型,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六是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的典型,增强农民的进取意识。
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尤其对镇、村两级干部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教育显的尤为重要。农民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镇、村两级干部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实施者。由于镇、村两级干部认识不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一部分农民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意识不强,总认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联系不紧,表现出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漠不关心,荣誉感淡漠,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四大文明建设中。为此,今后,我们将继续利用办培训班等形势,大力提高镇、村两级党员干部驾驭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本领,促进孝儿镇农村的顺利健康发展。
3、选准载体,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一个大问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活动,满足农民精神生活要求,才能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一是抓好文化活动。在农闲季节特别是重要节日,要组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自娱自乐。要抓好地方特色文化活动,通过开展腰鼓、秧歌、舞狮、舞龙、采莲船等比赛,促进特色文化发展,使民间艺术薪火相传。二是引入竞争机制。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项创建活动在农村搞了多年,开展的面很广,参加的人很多,对推动农村各项工作作用很大。今后,要把这项活动认真组织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创建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加强常规性的检查指导,并要逐年充实内容,调整标准,改进方法,使农民有新鲜感,保持这项工作的生命力。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三是开展集中整治。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针对农村存在的村容村貌差,铺张浪费、迷信活动、治安状况,农民卫生意识差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在工作中,要抓好表彰先进和鞭策后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重点提高农村群众的卫生意识,使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四是继续加大投入。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我乡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安徽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中共舒城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治理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着力构建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全面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的庐镇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揽全局、定政策的领导作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乡村实施、部门指导的工作机制,推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落实。
坚持群众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聚焦农民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探索解决方案,力求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形成有价值、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坚持正向激励。把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村民自治的基础作用、基层法治的保障作用、乡村德治的支撑作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通过试点示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农村移风易俗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乡镇管理服务能力持续强化。
(三)目标任务
稳步实施三年试点示范创建行动(20xx-20xx年),按时、高质量完成县级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任务,推进试点示范工作取得更大实践成果,不断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全乡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实施“筑基”行动。出台《关于实施“筑基”行动创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压实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牵头单位:乡农经站,各村)
2、健全组织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化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类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3会、1社、1站、1中心”组织体系(3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1社:股份经济合作社;1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中心:为民服务中心)。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进村两委交叉任职。非村委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牵头单位:乡党建办,各村)
3、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行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干事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要求,从致富能手、外出有成人士、返乡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机事业单位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到村任职。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竞争选拔的方式,建立每村3-5人的后备干部库。加强村民中心组长队伍建设。(牵头单位:乡党建办,各村)
4、发挥党员作用。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党员“仪式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乡村大舞合等载体,创新党员作用发挥平台,优先从具备条件的农民经济人、能人大户、回乡人员、青年农民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持续优化结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大新形势下村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力度,推动流动党员参与乡村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牵头单位:乡党建办,各村)
(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5、完善自治制度。完善党领导下的农村自治组织架构。健全民主决策议事机制,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扩大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保障。健全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出台村干部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重点工作考核结果相挂钩的激励政策。(牵头单位:乡党建办、乡民政办,各村)
6、强化村务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村委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参与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衔接,加强农村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和审计监督。(牵头单位:乡纪检办、乡党建办、乡农经站,各村)
7、惩治基层腐败。聚焦村级重大决策、物资采购、财务收支、集体资产、村民救助和保障、阳光村务、民生工程组织和党务工作等8类村级管理事项,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和巡察监督,加大“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与作风问题。(责任单位:乡纪检办,各村)
8、强化法治保障。健全完善“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以法律进乡村”为抓手,联动打造农村普法阵地,增强乡村干部法治观念、树牢法治意识,提高群众法治素养,把农村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力量,依托乡镇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力量,组建法律服务顾问团,开辟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咨询,律师咨询、法律援助等“绿色通道”,通过预约、微信、上门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牵头单位:乡司法所,各村)
9、建设平安乡村。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乡村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网格化”管理体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进“雪亮工程”,在乡村人口聚集地、治安复杂区,安装视频监控,以村组为单元组建治安巡逻队,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聚焦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邻里纠纷、婚姻纠纷、交通事故、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治理短板,发挥各级调解组织、综治组织和基层干部的重要作用,打好情、理、法组合拳,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杜绝发生“民转刑”、集聚性访等事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不赡养老年人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惩治和防范农村“黄赌毒”“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加大对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牵头单位:乡综治办、乡派出所等,各村)
(三)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10、加强文化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持续推进送戏(电影、图书、广场舞、健身比赛等)下村”等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农家书屋、村民广场、农民文化乐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发挥作用。加强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乡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乡宣统办,乡综合文化站,各村)
11、加强德治支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传统美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化脱贫攻坚“五大教育”活动,褒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精神。健全“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引导群众抵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牵头单位:乡宣统办,乡团委、乡妇联、商会等,各村)
12、选树文明典型。大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好少年等评选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身边典型讲述身边故事、教育身边群众。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村建设村史馆、乡贤馆、先锋长廊等。(牵头单位乡宣统办,乡团委、乡妇联等,各村)
(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13、发展富民产业。加强乡村特色产业规划引领,支持各村利用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更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围绕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坚持乡村联动、产村一体,以利益连接机制为纽带,通过订单生产、就业驿站、入股分红等方式,推动各类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带动更多群众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通过“电商+”“文旅+”等渠道,融合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改革红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牵头单位:乡农综中心,乡农经站,各村)
14、壮大集体经济。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挖掘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综合价值,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打造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探索“飞地机制,激活发展要素,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牵头单位:乡党建办,乡农经站,各村)
15、促进就业创业。加快乡域经济发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每个村培育3-5名乡村产业带头人,支持各村设立乡村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巡逻员等公益性岗位。(牵头单位:乡人社所,各村)
(五)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16、健全治理体系。坚持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沉。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工作力量。村级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系统软件,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三级平台、一张网”为主要内容的村民“皖事通”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牵头单位:乡党建办,乡民政办,乡农经站等,各村)
17、改善农村环境。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硬件环境。持续推进农村居环境综合治理,深化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建设生态美丽新乡村,(牵头单位:乡项目办,乡农综中心等,各村)
18、推动人才兴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治理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发挥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退役军人等“五老人员”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引导他们以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治理。建立乡村人才库,全面摸排“小能人”“土专家”“田秀才”“经纪人”等乡土人才。开展“能人返乡”行动,支持致富带头人、优秀创业人士返乡领办实体经济企业,担任村级发展顾问,或进入村干部队伍。(牵头单位:乡党建办,乡人社所等,各村)
(六)破解乡村治理突出问题
19、推广运用清单制。清单制是一种应用范围广、务实管用的机制。清单编制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基层突出矛盾、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确定清单类型。具体清单主要有村级组织自治事项清单、村级组织协助政府工作清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评比考核、出具证明清单等几类。通过规范化、精细化、具象化的制度办法,有效促进村级组织高效规范运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牵头单位:乡党建办,乡民政办,乡纪检办等,各村)
20、深入开展积分制。各村要围绕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和各类群众性协商活动,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建议,让农民群众全程参与积分制的制度设计,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积分内容。要树立正确导向,坚持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正向激励为主、奖罚结合的原则,结合经济水平和群众需求创新奖励方式,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将村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量化计分,推广实行“行动换积分、积分换实物”的办法,引导村民主动维护门前院内和村公共环境卫生,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级管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牵头单位:乡农经站,乡农综中心,乡环保办等,各村)
21、制定好村规民约。各村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对于正面的、向上的要引导倡导,对于负面的、
禁止的也要有细化实化、可操作的细则和罚则。出台红白喜事指导标准,由村委会或村民红白理事会参照指导标准,制定本村细则,明确待客范围、礼金数量、席面规模、办理天数、仪式程序等具体标准;对于带头移风易俗好家庭,明确享受免费体检、生育住院费用减免、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对于违反规定的,明确不能评为星级文明户、电视台曝光等约束性措施。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通过有效约束,引导群众贺喜庆祝有分寸、丧葬风俗有尺度,形成良好乡风。(牵头单位:乡宣统办,乡团委、乡妇联、商会等,各村)
22、积极探索数字治理。探索推广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拓展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让数字赋能,借助社会力量深入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新路径。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深化平安乡村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公共区域视频图像系统建设联网应用,积极推进视频图像资源在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各行业各领域深度应用。继续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移动智能调解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根据各村条件建设含有数字党建、公示公开、监督反馈、通知公告、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让服务群众由线下转为线上、由适时转为实时,努力为办事程序做“减法”、服务质量做“加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村级治理智慧化、数据化、便民化、常态化。(牵头单位:乡综治办,乡党建办,乡司法所等,各村)
三、工作计划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中旬)。乡成立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列出清单,召开动员会议。乡党建办、乡宣统办、乡综治办、乡农综中心、乡农经站等牵头责任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三治”融合,聚焦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实施细则、配套相关政策、量化具体任务。
(二)试点阶段(20xx年6月中旬-20xx年7月),13个村各选取1-2个村民组为试点开展工作,并向乡报备批准。
(三)实施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采取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方法,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力争乡内13个行政村全面实施,做好的省市县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四)总结阶段(20xx年12月-2023年3月)。开展乡村治理工作评估,梳理总结我乡乡村治理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认真做好各级考核验收等工作。
四、预期效果
到20xx年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实践探索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活跃,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农村综合改革更加深入有效。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领导为副组长,涉及任务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乡村振兴办,乡乡村振兴办为牵头单位,农经站、农综中心、党建办、宣统办、民政办、综治办为常务单位。建立乡村治理工作会商机制,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相关部门和各村成立相应组织,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形成乡村二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协作配合。乡乡村振兴办负责统筹谋划、调度协调,日常督查等工作;乡党建办牵头负责健全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乡宣统办牵头负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引领等工作;乡纪检办牵头负责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等工作;乡综治办牵头负责平安乡村、法治建设等工作;乡农综中心、乡民政办、乡司法所、乡派出所、乡综合文化站、乡财政所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作有效衔接、落实到位。
(三)强化保障措施。乡财政本安排一定数额的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对各村开展“以奖代补”,并纳入村党组织书记述职工作报告内容。
(四)强化舆论引导。围绕乡村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及时组织调研,勇于探索创新。要在充分实践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做法经验,提炼可复制、有价值、能推广的好招子。通过宣传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观摩等方式,展现试点示范村的风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巩固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2
为充分动员全社会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市文明办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20xx年黛溪街道文明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整治环境、关爱健康、提高素质、创建文明生态村”为总体工作思路,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以实现“三化”,建立“功能齐全、设备配套、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实现“三个好”为目标,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抓好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创建目标
对照各级文明村创建标准,系统负责,落实到人,严格考核。重点督促,确保任务完成。
1、生态环境好。做到街院争化,推行“四个一”长效卫生管理机制,确保制度、人员、设备、场所的“四落实”,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村内实现“三净、五无”要求,即街争、院落净、厕所净;无杂物乱摆、无乱搭乱建、无垃极乱倒、无污水乱泼、无畜禽乱跑。道路净化,村院绿化,各村绿化面积要占村面积的40%以上。
2、道德风尚好。有村规民约,上墙公开,家喻户晓,有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并发挥作用。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有群众文化话动队伍,各类功能室齐全,设有市民文明学校,有文体器材齐全的综合性文体活动场地,有农家书屋,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黄赌毒现象无计划外生育、无虐待老人妇女儿童现象。
3、治安秩序好。实现“三有六无”,即有专职治保村干部,有治安防范队伍,有治安防范措施,有民事调解组织。无恶性刑事案件,无重大经济案件,无恶劣治安案件,无严重责任事故,无黑恶势力团伙无非法宗教及迷信活动,农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提高。
4、经济发展好。实现产业结构合,,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病残孤寡特困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5、领导班子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关系和谐,依法行政,干群关系融治,能够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特村内重大事项按规定民主讨论决定,村务公开规范及时,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党员队伍素质高,发挥作用好,落实党员挂牌示范工作。
三、创建要求
1、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村也要由一把手挂帅负总责的领导机构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管导、调查研究和经验推广等工作,建立上下贯通、协调一致、一抓到底的领导机制。同时建立街道领导干部联系村和社区帮建制度,保证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要推行以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政府奖励补贴,动员社力是等举措,有关部门帮扶为辅的办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村按照民主、公开、自愿的原则组织农民投资出力,号召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捐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筹资共建。
3、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班子成员责任人要对照文明生态村创建标准和帮建内容对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明确任务、明确时限、明确目标、明确进度。各村要搞好本村的创建规划,同时要把创建活动同本村的建设规划结合起来,研究制定长期发居规划和近期建设目标,规范村民的建设行为。
4、建立完善的带动机制。釆取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的方式推动工作的开展,街道设示范村,村设示范街,街设示范户形成人人搞创建,全民齐参与,干群齐动手的良好创建氛围。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义务与利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克服重集体整治,轻巩固提高的倾向,坚持创建与巩固并生,建设与管理并举,把创建活动同其他各项制度结合起来。保证创建工作按时达标。
6、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按照创建要求,街道党工委将此项工作作为评价各村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目标。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3
为实施桂平市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扩大文明村镇的覆盖面,促进全市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顺利实现我市20xx-20xx年三年文明村镇创建计划,同时也为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相关评选标准,为扎实做好20xx社坡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特制定如下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大力度全面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把创建文明村镇与特色小镇建设、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着重培育创建一批质量更高的文明村镇,发挥它们的辐射力和带动能力,促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明程度提高。在原有文明村加惠村、社坡村、维新村;20xx年文明村福和村、清高村、宝土村;20xx年文明村新华村、宁明村、金福村、西安村、太安村的基础上,创建认定范围为全镇剩余的9个行政村(高旺村、高双村、理端村、新理村、理竹村、光明村、禄全村、里中村、复安村)。
二、创建措施
(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以“一村一品”发展为目标,以“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载体,因势利导发展辣椒、青柚、百香果、腐竹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2.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以村道建设、小微水利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保证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3.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按照“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完善配套,确保有卫生室、文化室、便民服务点等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4.建立健全社会事业。农村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新农合参保、贫困户救助达到全覆盖。
(二)提升群众基本素养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泛利用村委会宣传活动阵地,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场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诚信建设、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在农民群众中获得自觉价值认同,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2.切实开展乡风文明巡回宣讲活动。由镇牵头,成立文明宣讲队,以“道德讲堂”为载体,组织优秀党员和道德模范深入农村开展“争做文明社坡人”宣讲活动。
3.扎实推进道德实践活动。组织群众完善、宣传、践行村规民约和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大力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乡村风尚。
4.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
5.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农民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礼仪、民俗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群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倡导者、践行者。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优化农村环境面貌。按照“摆顺、扫干净”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要求,着力实施“三化”达标工程(卫生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全面推进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将环境治理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2.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提升形象、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场镇周边及主次道路沿线的环境治理,全面清理生产生活垃圾,加强道路巡查管理,整顿拆除违章搭建,解决广告标牌杂乱无序、视觉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把场镇周边及主次道路沿线打造成靓丽的风景线。
3.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制定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分级组织评选表彰,坚持“群众创、群众评、群众选”的`原则,公开公正、阳光透明,选出文明人、选好文明户。
4.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挖掘农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着力树立一批“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
5.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倡导群众就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农民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三、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及镇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文明办承担日常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文明村”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落实工作责任。村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是“文明村”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推动、亲自检查,对本辖区的创建活动负总责。各村要对照“文明村”创建标准和工作安排,落实专人,细化责任,确保创建活动长期有人抓、有人管。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严肃问责。
(三)狠抓督促检查。将“文明村”创建活动纳入村支部、村委会目标绩效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创建活动通报制度,对开展较好的要通报表扬,对开展不力的要曝光批评、督促限期整改。
(四)注重宣传引导。采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动员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浓厚氛围。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4
为进一步推动幸福村文明乡村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结合幸福村实际,特制定幸福村“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本村特点和工作实际,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明礼诚信、务实创新”的道德风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提高和促进肖家坝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稳步健康的向前推进。
二、创建标准
1、村两委班子团结、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带头作用发挥好。
2、社会秩序管理好。经常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认真履行村规民约,做好社会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调委会发挥好的作用,无赌博、斗殴等不良现象,社会秩序井然。
3、生产发展好。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村容村貌好。积极改善居住条件,村道硬化有规划,村内环境整洁无脏乱,村庄绿化美化,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群众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5、改水改厕改路有成效。加快村部厕所的整修;村道平整,硬化率逐年提高。
6、村风民风好。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无乱砍乱伐、打架斗殴行为,接受现代科学生活方式,大兴破除迷信之风,打击邪教活动,自觉抵制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
7、文体活动开展好。村有文化体育活动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三、创建措施
1、统一两委工作思路,增加创建领导力度。成立以幸福村党总支书记李自章同志为组长,村副主任钟希倩为副组长,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创建文明村活动领导小组。拟订创建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
2、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职责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落实。不断搞好社会治安,努力遏制流氓恶势力、非法宗教势力等犯罪活动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健全群众性群防群治组织。落实各类帮教工作,争取无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群众对治安工作感到满意。
3、抓好创建教育,提高农民的创建意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农民真正懂得创建文明村给他们带来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意义,促使农户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4、认真搞好村容村貌建设。村民房屋建设要有规划,搞好村内供水及排污水沟建设,加强通村水泥路的养护。扎实搞好村民居住环境治理,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动员农户大搞村容村貌和庭院环境卫生整洁,装饰家园,美化环境。争取资金硬化美化办公室院场环境,搞好办公室内部设施。加大垃圾处理、禽畜圈养整治力度,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农村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确定专人负责村部保洁及垃圾的收集、运输与处理。
5、抓好文明户评选工作,提高农户文明程度。创建文明村一定要同创建文明户活动相结合,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开展文明户评选,做到以村带户,以户促村,共创文明,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创建文明村工作落到实处。
6、加强科学技术的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推广致富实用科技。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加新合医疗的积极性,群众参合率达到92%以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应标准达到当地人均生活水平。全面落实退役士兵、义务兵家属、烈属优待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措施。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经常性开展干部党员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任务:一是成立创建文明村活动领导机构,夯实工作措施,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二是拟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量化到村民小组。三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创建氛围,激发群众创建文明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及时将创建活动情况整理上报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巍山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明村测评标准》进行自查,并请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5
东山村地处晋江市磁灶镇南部,距沈海高速公路晋江出口处1公里,由东山、龙林两个自然村组成,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080人,党员31名。主要经营陶瓷建材。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东山村按照村经济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级组织建设规划等三个规划发展要求,敢闯敢拼,先行先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目前,东山陶瓷建材市场已成规模,解决了全村村民及外来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闯出了一条发展建陶市场,带动新村建设?的发展路子,被确定为省、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获得省、泉州、晋江各级多项30多项荣誉称号。中纪委副书记黄树贤、时任福建省长黄小晶、省委副书记陈文清、泉州市委书记、市长黄少萍等中央、省、市领导曾莅临我村,对我村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一、20xx工作总结
1、生产发展。东山村的发展紧紧依靠天时、人和、地利?三要素。天时:有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利好政策;人和:有团结开拓务实的班子,勤劳智慧、敢打敢拼的群众;地利:有东山村处于中国陶瓷重镇、沈海高速公路晋江出口处、毗邻晋江市区的区域优势,走出了一条?发展建陶市场、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如今,东山陶瓷建材市场现拥有店面350多间,已发展成为泉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二级建材集散地。20xx年,村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25%;村财收入210万元,同比增长27.27%;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17.8%。
2、生活宽裕。为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东山村严格控制村民自行建房。如今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新建商住楼175套、安置房50套、外来工公寓100套、别墅28幢,总建筑面积95700㎡,90%的村民住上新房,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不足9㎡/人提高到现在的70㎡/人;在东山陶瓷建材市场里,有85%的村民从事陶瓷建材销售,15%的村民从事运输装卸,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0元,同比增长11.1%;村民文化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10%。
3、乡风文明。一是加大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建设。1座文体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500㎡)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南音室、棋牌室、农家书屋(藏书量2500册)、文化信息共享平台(12台电脑及1部投影机),1个户外运动场所(建筑面积1000㎡)设有羽毛球场、篮球场,33套运动健身路径均投入运行使用。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通过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把农民技能培训列为农民素质培训的重点,通过邀请企业服务中心、工商、法院等部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20xx年,共开展12场培训会,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达320人次,东山陶瓷建材市场实现村民全就业,同时带来了500多人外来劳动力。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体活动,开展文明户、平安家庭评比活动,举办“妇女节”拔河赛、“青年节”篮球赛共评出文明户50户,平安家庭180户;深化开展婚丧喜庆移风易俗活动改革,去年各项“红白事”共为村民节省开支90余万元;四是关心扶持弱势群体。每月发放老人每人养老金150元,奖励大学录取学生5000-10000元,补助病灾户1000-5000元,计生户、残疾人、军属、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每年都能领到相应慰问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民有所乐。几年来,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群众生活放心、安心、舒心。20xx年,被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为全省村(居)计划生育协会‘双创活动先进单位?;20xx年4月,被泉州市委再次评为“20xx-20xx文明村”荣誉称号。
4、村容整洁。东山村积极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建立1支10人卫生专业保洁队,购置1辆垃圾转运车,制定1套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三清六改?工作取得很大成效。目前,村民自来水普及率90%,卫生厕所普及率90%。一是建立村容村貌定期整治制度。利用节假日前,不定期组织群众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引导群众在节庆期间注意保护和管理村容村貌,不乱倒垃圾,不占道,不乱晾晒衣物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开展卫生家庭?评比活动。每季度在全村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农户家庭卫生检查评比活动,获评卫生家庭?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检查评比结果在全村张榜公布。三是建立工作责任考核制度。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纳入村干部工作责任考核内容,每季度对村干部包片的村容村貌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年终考核评比,与奖惩挂钩。
5、管理民主。20xx年4月,我村在全市率先建立一套组织领导、公开议事、集体决议、干部运作、党群监督?的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包括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在内重大事项均通过公开民主票决。规定重大事项大会通过流程:党支委提议-两委会研究-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决议。20xx年11月,我村在全省率先整合农村七大员?,建立全市首个村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对外服务、方便村民办事,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村民对社区工作人员办事满意度、村务公开满意度均达95%以上。20xx年6月,东山村再次被福建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20xx年工作计划
1、建好新农村。严格按照村庄建设规划,计划拆除危房和简易搭盖6000㎡,新建安置房30套,完成农村党风廉洁建设教育基地建设,陶瓷市场大门建设,老人活动中心、文化戏台、公妈厅改造等,道路铺设2km,路灯架设20盏,扩大绿化面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2、培育新农民。以创建学习型农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为目标,争取每月举办培训会,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生产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技能培训,把东山村民民培养成懂管理、会经营的守法型、创业型新型农民。
3、塑造新风貌。继续开展文明户?、平安家庭?、卫生家庭?评比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改革活动,努力把东山村建设成为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环境优美、平安和谐、幸福美好的新农村。
4、建好新班子。抓住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机,把一些年轻有为,积极向上的干部选进村班子,发展培养一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青年,加强和改善村“两委”班子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式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39号)和县办[20xx]2号文件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我乡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2、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始终,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农民多办好事实事,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坚持统筹城乡,从实际出发,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劳民伤财。
二、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大力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制订村乡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危房改造,加强绿化建设,推动庄台美化、环境净化。以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特色小康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平安文明村“五创”活动为抓手,取缔骑路设市、占道经营,拆除沿街乱搭乱建等。进一步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引导农民争当“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婆、好夫妻”,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加强“文明村乡”“文明集市”建设,努力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乡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广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殖健康水平。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农村普法工作,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深入推进平安村乡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完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2、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有效整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实行村乡联动,使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积极开展单位与村乡结对帮扶活动,打造有影响力的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高度重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精神文明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提高农民工文明素质。
3、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农民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做到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发挥农技专家、科普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组织农村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开展文化和体育健康志愿服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乡及村要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农村志愿者队伍。
三、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生活。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唱红歌、读好书”、“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宣传教育。开展“爱祖国、建家乡”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和引导农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要求,开展庙会歌会、花会灯会、文艺演出、体育健身、读书征文、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让农民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着眼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民提供更多受欢迎的文化服务,积极开展文艺团体、电影放映到农村去开展等流动文化服务,把最新最优的文化产品送到农村千家万户。依托农村超市、供销点兴办更多符合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网点,增加文化产品的数量和品种。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婚育新风进万家、“绿色”电脑进农村等活动,完善长效机制,做到常下乡、常在乡。
3、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空置校舍,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农民需要富有特色、“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推动农村中小学校图书室和其他文化活动设施节假日向农民开放。加强对村乡结合部,农村经营性网吧的管理,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开展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乡成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由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村书记和乡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专人负责。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宣传栏等媒体工具,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营造浓厚氛围。
2、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保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乡定期召开党政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乡财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乡和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组织全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开展结对共创活动,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文明单位要带头支持结对共创活动。
3、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乡文明市民学校要开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学习教育活动,并经常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障环境、健康教育等知识培训活动。全乡统一制作过境公路和主要商业街宣传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环境卫生、和谐社会建设等内容的宣传栏,宣传标语,经常性开展文明创建知识测试活动和卫生清洁检查活动,严禁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扔杂物等,坚决清理制止乱搭乱建现象。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志愿者、返乡创业农民和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7
为了推进我乡文明乡村创建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促进全乡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全乡工作大局为中心任务,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以求真务实为基本要求,扎实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环境整洁、生态协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文明乡村。
二、目标任务
全面开展创建文明乡村工作,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把创建文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创建两个生态文明村。有计划地培育一批文明户、五好家庭,发挥它们的辐射力和带动能力,促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明程度提高。
三、工作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在创建文明乡村过程中,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在本乡生活、学习、工作的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文明乡村创建活动的主体。
第二,持之以恒原则。文明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常抓不懈。对不文明现象要抓住不放,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抓一件,成一件,直到真正抓出成效,力戒形式主义。
第三,工作创新原则。创建文明乡村各阶段各项工作的推进,我们要突出重点内容、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做到常抓常新,保证其良性运行,务求实效。
第四,软件、硬件相结合原则。在提升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在硬件建设中要注重人性化的设施建设,注重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促进硬件建设。
四、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创建宣传教育。使全乡上下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增强全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推进广大村民“说文明话、走文明路、行文明车、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二是抓好本乡交通秩序管理。强化村民交通意识,疏堵结合,重点在车辆停放,规范交通秩序等方面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在全乡开展以消除卫生死角、清除暴露性垃圾为重点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普及活动,教育村民掌握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创建良好卫生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四是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小组、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五是开展创建平安和谐大垭活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
五、主要措施
创建文明乡村是一项覆盖面广、牵涉范围大、关联度高的社会综合系统工程,事关我乡发展全局。各村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聚集全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促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创建组织。乡党委、政府要把创建文明乡村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以书记罗贵阳同志、乡长董雄然同志为组长,宣传委员陈小东同志为副组长,各村、乡属各部门为成员的创建文明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切实担负起文明乡创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全乡上下形成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搞好宣传发动。各村、乡属各部门要自觉把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创建思想,树立创建信心,不断提高广大村民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自觉加入文明乡村创建工作的行列。
三是落实目标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履行职责,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根据全乡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各村负责人对本村的创建工作要主动抓好抓实。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8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促进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美好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倡导健康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居)民现代文明素质,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二、创建目标
文明村创建工作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重要抓手,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努力把安乐村建成经济发展迅速、思想道德建设卓有成效、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整洁优美的文明村,有效推动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定不移的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自觉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常抓不懈。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执政为民,树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依据《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村创建工作计划,明确奋斗目标、具体措施、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单位等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社会服务优质规范。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广泛发扬民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群众满意率较高。要恪守职业道德,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增加便民措施,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五)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坚持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拓展致富信息渠道。尊师重教,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控辍措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健全卫生保健网络,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加强卫生防疫措施,保障群众健康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扫除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愚昧。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不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六)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民主法治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纪观念强,自觉遵纪守法,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落实,村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治安形势平稳,群众有安全感。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七)环境面貌整洁优美。制定并严格实施村规划,科学合法用地,村建设布局合理、环境良好、美观舒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完善。治理整顿脏、乱、差现象,开展“四化”建设,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破坏生态事件。
(八)基层民主健全有效。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人大代表依法直接选举产生,村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充分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依法民主选举,村“三委”关系融洽;村民会议制度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九)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经营行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民服务的功能,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增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树立村两委团结务实、勤政为民、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二)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机构,职责明确,有专职人员,配套办公用房,制定创建规划,保证经费投入,确保工作落实。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开展群众欢迎的各种创建活动。创建文明村、“五星级文明户”选评工作深入开展,参与面广,村参评率100%,户参评率80%以上。
(三)通村公路实现硬化。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卫保洁队伍充实,保证街面整洁卫生,杜绝乱堆乱放现象,交通畅通,外部形象良好。
(四)加快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小学校舍,体、音、美类及实验器材配备达标。农村文化服务中心要建好文化娱乐活动场地、有活动器材、科普设施、有活动经费。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40岁以下青壮年基本无文盲。全面普及村村通广播电视。
(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确保不发生重大上访事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严重影响乡村形象的重大事件发生。实行“三务”公开,依法推进村民自治,村务按时公开,干群关系融洽。
(六)加强移风易俗,倡导良好社会风气。无乱建寺庙,无黄赌毒问题,无婚丧事大操大办,村规民约行之有效。
(七)实施科教兴村战略。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发挥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和各种科技协会带动作用,确保大部分农村青壮年能受到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八)加强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预防保健机构运转良好,新农合覆盖面达95%以上,农民看病难问题基本解决。农户饮用水健康卫生,农村安全饮水覆盖面达到70%以上。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文明执法,落实优生优育政策。
五、保障措施
要高度重视,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聚集全村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促使创建工作健康有序推进,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一)成立领导小组。村成立创建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并落实责任分工。
(二)搞好宣传发动。要自觉把文明村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创建思想,树立创建信心,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加入到文明村创建工作的行列。
(三)落实目标责任。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履行职责,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作为工作重点,根据村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
(四)强化检查督查。要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对照目标要求,狠抓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确保按照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同时要保证必要的创建经费的投入,促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五)形成工作合力。必须服从大局,目标一致,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要自觉服从指挥,切实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严明纪律,严格考核,把创建工作考核与目标考核、各类评先创优工作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得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而拖创建后腿,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教育、限期整改。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季战役为突破口,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抓好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和镇村文明程度。
二、目标任务
聚焦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围绕我镇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一改一增绿”主要内容,以主干道路、通村道路沿线、村庄周边、庭院内外、养殖小区等为重点,以清除“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为主要内容,坚持干群联动、群众为主,集中时间、人力,特别是大力发动群众,围绕“村庄清洁助脱贫、干干净净迎小康”这个主题,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活动,使所有行政村特别是2个贫困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建设明显提升,群众文明意识明显提高,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得到建立,达到安徽省清洁村庄标准和文明村镇水平。
三、行动内容
(一)整治通村道路沿线环境卫生和乱象。对村组道路路面和沿线垃圾、枯树、枯草、废旧薄膜、塑料袋等进行彻底清理;拆除通村道路沿线的残墙断壁和各种无功能建筑,清理道路两侧河道、水沟渠道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净化道路沿线及周边环境。彻底整治“骑路逢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点等乱象。
(二)清理村庄周边及巷道内“四堆”。以各自然庄为单元,广泛发动群众,集中清理村庄周边及巷道内的草堆、粪堆、土堆、垃圾堆以及门前私搭乱建的柴草棚。清理的麦草秸秆进行打包、压捆,有序堆放,做到“四堆”远离村庄。
(三)整治居民庭院内外的环境卫生。督促和发动群众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农户庭院内外的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自觉开展垃圾分类投放。积极开展庭院美化亮化,以村为单位规范实施“五小园”,提升人居环境整体形象。各村积极开展“清洁文明户”、“最美家庭”、“xx村好人”等评选活动,提升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环境整洁、标识标牌上墙,美观大方,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健全,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成立志愿服务小队和特色服务队,进行志愿者登记,有志愿者注册名单。建有志愿服务站(有标识、服务项目、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记录),有公开文明实践活动计划表,每周开展一次文明实践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政策理论宣讲会,道德讲堂、扶贫课堂、农民技能培训等活动。根据序时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适时开展诵读、歌咏、书画等竞赛和文艺汇演活动,倡导各村举办农民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依托“我们的节日”活动,注重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使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自治作用,各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推动新事新办、丧事简办。村书记掌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本知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志愿服务队的队长、队员;特色小分队情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五)整治养殖小区、养殖户环境卫生。规范畜禽养殖,清理养殖小区、养殖户周边的畜禽粪便、柴草秸秆、生产垃圾,对畜禽粪便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对处理设施和标准达不到要求的,由镇畜牧部门报县农业农村和相关部门予以整改或关闭。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宣传动员阶段(4月20日至4月28日)。各村要按照我镇党委、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包保网格责任,明确整治重点、完成时限及工作标准;广泛宣传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29日—5月20日)。要完善村、组、农户基础环卫设施,加强专业保洁队伍;合理划分各自然庄村容村貌整治区域,落实相关职责,对照整治具体标准,从农户庭院及村组公共地段具体抓起,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健全完善清扫保洁、垃圾分类、垃圾清运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收储转运设施;确保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升。
(三)巩固提升阶段(5月21日—12月31日)。集中整治工作结束后,各村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活动夏季战役和秋冬季战役,坚持常抓不懈。同时对落后村庄,要重点予以督促整治,确保全镇村容村貌整治和文明创建活动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四)检查验收阶段(5月16日-11月30日)。在县级检查验收前,镇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照怀远县清洁村庄标准和文明创建评分标准对各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活动分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季战役三次逐村进行验收。对验收通不过的村,将督促其狠抓整改,进一步明确整治重点、难点问题,扩大整治成果,提升整治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网格包保,责任到人。为开展好各村村庄清洁行动,各村要强化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制,村书记负总责,各村包片干部包保到户,划定区域范围,保洁员与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合理分工,形成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齐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明确整治重点、工作标准、推进措施、质量时限,确保整治任务按照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二)强化宣传,形成氛围。各村要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自然庄村民会议、广播、刷写墙体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形式,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活动。要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不乱倒乱扔生产生活垃圾、不随意堆放柴草、不随地吐痰、大小便等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清理整治房前屋后、庭院、居室和村庄公共地段环境卫生,不断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与文明创建的知晓率,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工作大局出发,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强化服务,形成合力。要突出整治和创建工作重点,尤其要做好本村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认真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工作目标和责任,将任务层层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确保整治和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四)加强考核,兑现奖惩。参照《怀远县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办法(20xx)》,实行村庄清洁行动和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年保证金制度,镇财政设立文明创建工作和村庄清洁行动专户,各村缴纳保证金4000元,村书记和村分管人员(村分管人员限一名)各缴纳保证金20xx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实行两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三月一考核,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村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被动、屡屡落后的村予以约谈通报。
文明创建工作考核:采取季度考核和年终总评方式实施,按季度兑现奖惩。年终总评成绩为当各季度考核的平均成绩。按照《怀远县农村地区文明创建考核评分细则》每季度对各村进行考核。对县三创办巡查、领导巡查调研、媒体曝光及群众举报发现的问题,在季度考核中,每一个问题扣0.1分,未按整改时间整改到位的,依次加倍扣分。
附加分:1.好人加分。季度当选一名中国好人或全国道德模范加3分(提名2.5分);当选一名安徽好人或省道德模范加2.5分(提名2.0分);当选一名蚌埠好人或市道德模范加2分(提名1.5分);当选一名怀远好人或道德模范加1分;每季度规范报送1名好人事迹材料加0.5分。(未做到规范报送、推报有力的,不予加分;当选的不重复计分,层级升高补差额分。)
2.活动加分。积极主动承办镇级以上重要文明创建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并圆满完成任务的村予以额外加分,每次加1分。积极开展“最美家庭”、“清洁文明户”、“xx村好人”评选等活动每期加1分。
3.约稿加分。完成县三创办约稿并采用,每次加0.5分。
对镇考核位次前一、二名的村分别予以3000元、20xx元奖励,其中,对村书记和分管人员的个人奖励不低于50%。对排名最后的村予以村1000元处罚,对村书记和分管人员各予以500元处罚。通过县委农办组织的`清洁村庄验收和县文明办组织的考核后,将根据行政村工作实效给予资金奖补。对整治和创建工作敷衍塞责、搞形式、走过场、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的村,不仅不予奖补,还要予以全镇通报批评。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1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动我乡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围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工作目标,决定在全乡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现代文明素质,促进我乡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升全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狠抓村镇环境综合治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把所有村逐步创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文明村。
三、创建内容
(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文明新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于村镇文明创建全过程,在教育实践、融入转化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会议研究有关问题,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抓好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宣传,建设专门广告栏,增加村镇公益广告的覆盖,建设一批体现核心价值观内涵、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艺术美观的乡村街道及广场。抓好“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倡树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开展整治行动,改善人居环境。结合省、市、县环境整治部署要求,针对建设规划滞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为广大群众营造舒适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村乡建设规划设计,依托本地的自然、人文优势,规划特色城乡,合理规划产业、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塑造结构合理、风格协调的村镇风貌。加强村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乡街、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抓好乡健身广场、小公园等文体休闲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发展村镇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进村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村镇。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团圆、追思、环保、节俭、感恩、孝敬、仁爱等积极内涵,组织开展富有鄄城民俗特色、体现人文关怀、时代特色以及未成年人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科普活动、公益活动。积极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确保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扎实有效。
(四)优化窗口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各行政村普遍建立完善村民中心,做到有场所、有标牌、有规章制度、有便民服务。对村两委办公室、村民活动室、医务室、警务室等进行整合,集中建设、集办公议事、村务公开、事务代办、信访代理、医疗卫生、邮政服务、购物超市、文化娱乐、信息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村标准化卫生室管理制度,提升乡村医生综合素质,改善农民就医看病条件。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购置图书并配发重点村农家书屋。设置农村宣传文化电子屏,及时向村民传递文明宣传、文化服务信息。在重点村放公益电影,有条件的村要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供室内放映场地。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互助幸福院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缓解农村老人尤其是留守老人养老难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提高认识,把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有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分步推进,抓好贯彻落实。
(二)要广泛宣传。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公益广告、文化墙绘、景观造型等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站、微信的宣传引导作用,宣传创建成效,收集社情民意,曝光不文明行为,营造浓厚氛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推荐阅读: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06-2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07-2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发言稿09-19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07-17
乡镇农村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09-08
都江堰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12-15
云阳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07-06
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范文12-24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