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推荐9篇)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篇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很多信息其实早就在不经意中泄漏。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收到几条陌生的中奖短信或者是接到几个诈骗电话。很多人对其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提高警惕性就好,而事实上,问题的源头出于哪里,为什么别人会知道你的手机号码,甚至连你的姓名都知道,这已经是处于信息泄漏的状态了。这类信息的泄漏有可能是自己在不小心的时候让别人知道,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非法交易。

并且,当信息泄漏时它所产生的危害性绝不是危言耸听,对于网络公司、电信运营商、SP、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医疗机构等这些单位更应该对这一方面加重戒备,对于日常生活中,则要看好自己的信息,随时小心。

信息安全,顾名思义即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内部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因此信息通常要加密。为保障信息安全,要求有信息源认证、访问控制,不能有非法软件驻留,不能有非法操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而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至少应该包括支持信息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结构。信息泄漏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信息泄漏的原因

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是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一是人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如课外学习培训机构员工把家长的联系方式卖给部分招生的学校从而增大招生量,而员工则从中谋取利益。二是通过手机泄露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手机中了木马病毒。

2、使用了黑客的钓鱼WiFi。

3、手机云服务帐号被盗取。

4、拥有隐私权限的APP厂商服务器被黑客托库。

5、通过伪基站的短信等途径访问了钓鱼网站,导致重要的帐号密码被盗。

6、使用了恶意充电宝等黑客攻击设备。

7、GSM制式网络被黑客监听短信。三是电脑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网民在享受互联网来的便利、快捷功能的同时,不经意间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隐私、重要信息泄露。如轻信假淘宝、假机票等购物被骗。

四是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从2014年网站安全的攻防实践来看,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网站安全直接关系到大量的个人信息数据、商业机密、财产安全等数据。攻击者入侵网站后,一般会篡改网站内容,植入黑词黑链;二是植入后门程序,达到控制网站或网站服务器的目的;三是通过其他方式骗取管理员权限,进而控制网站或进行拖库。2011年至今,约有总计11.2167亿用户信息数据因网站遭遇拖库和撞库等原因被泄露。信息泄漏的危害

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7]

二.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

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

四.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你说可恶不可恶,别人冒你的名花的钱,还要你来还上。

五.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干些坏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可是,这些案件事故的烦心事就来了,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六.不法公司前来诈骗:最可恶的是不法公司到你的门头上来诈骗你。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来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对你的哪个朋友、同学或亲戚知根知底,还能报出姓名与单位,在你心神不宁之时,可以做出错误判断,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七.冒充公安要求转帐:这就是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义,报出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诈骗案件,提醒你某个帐户不安全,要你转帐,还告诉你一个公安的咨询电话,你一打那个电话还会得到确认,然后你信以为真,转帐了。虽然上当人不多,但时有耳闻。

八.坑蒙拐骗乘虚而入:因为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会费心心机地想法子坑你、蒙你、拐你、骗你。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落入坏人的圈套。因为,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你的亲戚或你的同学,甚至以假乱真,有时的确得非常小心。

九.帐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的最大障碍就是怕信息被泄露;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用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十.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牵连上你了。本来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至少不会提高你的声誉。

信息泄漏的防治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巨大,除了个人要提高信息保护的意识以外,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进程。但是基于个人,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有效信息透露给他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养成一些好的使用习惯尤为重要,以下一些方法就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以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1、公共场合WiFi不要随意链接,更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进行网购等活动。如果确实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者4G网络。

2、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对木马程序的扫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账号密码前。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安全软件。

3、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也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不同网站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

5、尽量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模式,上网后注意个人使用记录。

6、到正规网站购物。查看消息或者浏览视频时,一定要去正规的网站,有时安装了杀毒软件,也不能保证电脑不会感染病毒。尤其是购物的时候,会涉及到网上支付,使用正规且有保障的网站,安全系数更高。

7、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不随意接收或打开陌生邮件,打开邮箱,看到陌生人发来的邮件千万不能轻易打开,尤其是看到中奖或者是奖品认领等带有诱惑性信息的内容。

8、在处理快递单、各种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最好先涂抹掉个人信息部分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定时统一销毁。

9、网购东西填写的地址可以考虑填写单位的地址,让快递员将商品送到单位,而不要送到住宅,特别是单身女性尤其要注意。

10、在使用公共网络工具时,下线要先清理痕迹。如到复印店打印材料,打印完毕后要确保退出邮箱,有QQ号码的,退出时要更改登录区设置有“记住密码”的电脑设置。

11、在上网评论朋友微博、日志、图片时,不要随意留下朋友的个人信息,更不要故意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

12、在网络上留电话号码,数字之间可以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引擎搜到。

13、身份证、户口本等有个人信息的证件,一定要保存好。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篇2

1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自20世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病毒,给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对每位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与其它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它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它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而对其它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发现。病毒潜藏在系统中,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而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破坏。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只能是一种预防手段。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

1.2 病毒感染的特征

下面列举几条计算机感染病毒时可能出现的状况:出现不寻常的错误信息;内存容量、磁盘空间骤减;系统引导时间增加;丢失数据或程序,文件属性、名称、日期、扩展名被更改过;程序加载时间比平常长;异常死机;计算机执行速度比平常缓慢;档案中出现一些怪异的资料;磁盘中的坏轨骤增,卷标发生变化;系统自动引导;内存中出现来路不明的常驻程序;屏幕显示异常。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的BOOT区、MSDOS.SYS、IO.SYS、.EXE、.COM、COMMAND.COM文件进行仔细检查,并与正确的文件相比较,如有异常现象则说明计算机可能感染病毒。

1.3 防治措施

检查BIOS设置,将引导次序改为硬盘先启动(C:A:);关闭BIOS中的软件升级支持;用DOS平台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检查系统,确保没有计算机病毒存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库,扫描并实时监控软盘、硬盘、网络以及Email中可能出现的病毒;关闭无关服务,微软中有很多服务都不是必须的,若打开则容易被攻击;备份重要的数据和文件;在Word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并打开“提示保存Normal模板”,退出Word,然后将Norma1.dot文件的属性改成只读;在Excel和PowerPoint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若要使用Outlook/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函件,应关闭信件预览功能;在IE或Netscape等浏览器中设置合适的因特网安全级别,防范来自ActiveX和Java Applet的恶意代码;对外来的软盘、光盘和网上下载的软件等都应该先进行查杀计算机病毒,然后再使用;不要随意点击别人发来的网址和文件(尤其是QQ中),Email附件中的*.exe文件,不要运行,直接将信件删除。

2 黑客攻击的防御

2.1 密码安全

设置复杂的用户密码,并定期更换。不要将ID与密码记录存放在上网的计算机上。另外,一般情况下,网站是不会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用户询问密码的,所以收到此类邮件时应该仔细核实。

2.2 禁止文件共享

卡巴斯基实验室根据2007年到2009年之间,对网络威胁数量的增长和变化趋势预测,今年的网络安全威胁其重心将发生转移,恶意攻击目标将由传统的Web方式转移到文件分享网络中去[3]。因此不要轻易把文件设置为共享形式。如果非设不可,最后添加密码。

2.3 防止木马攻击

不要轻易安装并运行从不知名的网站下载的软件。挂马网站已经成为威胁国内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因素。2009年第一季度,挂马网页数量累计达到1亿9千多万个,共有8亿人次网民遭木马攻击[4]。对下载的软件要使用专门查杀木马病毒的软件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

2.4 保护IP地址

阻止IP欺骗行为的简单方法就是放弃以地址为基础的验证。不允许“r”类远程调用命令的使用,删除.rhosts文件,清空etc hosts.equiv文件。同时可以在通信时要求加密传输和验证。防止IP欺骗的措施还有修补系统的网络服务程序、协议以及网络硬件的漏洞,禁用JavaScript等的功能。为了防止遭到虚假IP攻击,可以采用动态监控的方法,及时发现网络遭受攻击情况并加以防范,对异常的IP地址暂时屏蔽。上网时,还可以设置代理服务器或使用隐藏IP的专业软件来隐藏IP地址。

3 结论

如果将防火墙和个人安全软件比作是“深宅大院的高墙”和“现代化小区的保安”,那么如今的防火墙已经不能让人们享受到一劳永逸的”服务”,而小区保安的存在也不能确保我们的生活区域无不良事件的出现,更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无论是在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宋兆武.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张仁斌,李钢,侯整风.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卡巴斯基实验室.卡巴斯基展望2010年安全趋势:文件分享、智能手机、社交网络是重点[EB/OL].(2010-03-14).http://netsecurity51cto.com/art/201003/188607.htm.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篇3

想发财,寻歪路,费尽心机找信息

四川男子马某、王某合伙经营车行亏损后,感觉赚钱不易,应该寻找快速发财致富的门路。苦思冥想几个月后,在2013年8月,两人花费2000元,从网上购买了200多万条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证号码,以及与身份证号码相对应的论坛或者游戏网站之类的登录密码。马某、王某尝试在QQ群里学到的“复制手机卡盗窃他人手机银行资金”手法,用购买到的身份证号和对应的登录密码,试验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如果两个密码相同,就能成功登陆网上银行。经过不断测试,两人发现有家银行仅需输入身份证号和登录密码,就能登录该银行的网上银行,并且可以看到与身份证号码对应的银行账户名、卡号、余额以及是否绑定手机银行等信息。

为了从海量信息中获得可用于作案的信息,两人又狠下血本,花费8000元在网上聘请程序员孙某。经过孙某层层筛选,两人获得380余条关键信息,包括用户手机号码和对应的身份证号码,以及与身份证对应的银行卡号、手机银行登陆密码、账户余额(余额都在5万元以上),且手机号码均同属于某通讯公司,能够在全国异地补卡。

如果要通过网银转账盗取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就需要接收验证短信,解决的办法是补办相应的手机卡。于是,马某、王某频繁与某通讯公司的代理商接触,谎称自己是开通讯店的,手机卡生意特别好,愿意出高价租用该通讯公司内部员工的工号。金钱的诱惑总是能量惊人,在多次讨价还价后,一家经营通讯的淘宝店主同意以9300元的价格将3个员工工号和密码租给马某。随后,王某购买了写卡器和数百张空白手机卡,通过员工工号登录通讯公司官方网站后,利用写卡器可以成功补办手机卡。至此,王、马二人已经万事俱备,随时可以作案。

怕风险,舍收益,偷偷摸摸去洗钱

登录网上银行,马某、王某可以看到380多人的银行账户,金额显示的数字都是能直接变现的真金白银,想着随时能将其据为己有,两人既异常兴奋,又莫名地害怕起来。因为他们知道,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转账,都会留下完整的交易记录,一旦被人发觉后报警,警方就能通过IP地址和MAC地址等信息,对其进行精准定位,那他们落网的日子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因犯罪获利却要受牢狱之灾,这是马、王二人无法接受的,但不知道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一时无法破解难题的二人便又在互联网上转悠起来。不久后,马某在QQ上看到黄某忠发布的替人洗钱的信息,黄某忠宣称其洗钱渠道安全可靠隐蔽。马某觉得可以一试,遂与黄某忠商议,最终同意将洗钱所得的50%作为酬劳给予黄某忠。黄某忠明知道马某的资金是非法所得,但看在高额酬劳的份上,认为值得冒险。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黄某忠很快联系到同乡黄某春,说最近要帮贪官洗点钱,询问其在澳门赌场有没有关系。黄某春随即找到朋友郭某帮忙,郭某答应后联系在澳门太阳城娱乐有限公司(实为赌场)工作的陈某,谎称自己的朋友想去澳门赌博,希望去之前换些港币。陈某为了揽住生意,同意帮这个忙,从公司拿出两个银行卡号,告知郭某可以向这两个卡号转账,并要求分成转账金额的10%。

2013年9月19日,王某从四川赶到福建厦门,与黄某忠面谈具体洗钱方案,并敲定在广东珠海提取现金等事宜。9月20日至21日,留守四川的马某秘密登录11人的手机银行,将共计309.75万元人民币转至陈某提供的两个银行账户。待陈某确认到账后,由郭某、黄某春从位于珠海市拱北口岸附近的“嘉兴商行”老板李某那,兑换成等额港币现金。之后,黄某忠分得港币70万元。

另据马某向成都警方交代,2013年9月20日至9月27日,他多次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累计从被害人账户转走资金1400万元,其中310万元用于购买5台豪车。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机关算尽终被捕

2013年9月21日10时许,湘潭警方收到九华响水乡一居民的报案,该居民新办不久的手机卡突然作废,绑定的银行卡也被注销,账户上的数十万元存款被转到广东省珠海市的一个账户。湘潭警方迅速出击,经过缜密侦查,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黄某忠、郭某、黄某春,并率先发出通缉令。

在异地警方的协助下,三人于2013年9月、10月先后被湘潭市公安局九华分局刑事拘留。此后,雨湖区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以“洗钱罪”依法对三人作出一审判决。

随后,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三人明知他人的资金是非法所得,通过转账、取现的转移方式掩饰、隐瞒赃款来源和性质,其行为构成洗钱罪。最终,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为:黄某忠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郭某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黄某春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并依法追缴黄某忠的犯罪所得港币七十万元,返还给被害人。

目前,利用钓鱼网站或者直接花钱即可获得个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再复制手机SIM卡接收短信验证,犯罪分子就能成功盗取受害人银行卡里的存款,并通过他人银行账户和地下钱庄将非法所得进行清洗。为预防和打击此类洗钱犯罪,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一是加强网络数据保密管理,防范个人信息非法买卖。当前,个人信息的保密管理不严格,特别容易遭到泄露,这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网络购买大量个人信息,再聘请程序员进行破解,从而顺利获取到银行卡号、手机号、身份证号、密码等关键信息,完成盗转他人资金的第一步。建议相关部门强化网络数据信息保密管理,加大对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查处和惩罚力度,切实保护好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

二是严格通讯代理资格准入,防止手机SIM卡非法复制。本案的马某谎称代理通讯业务,仅花费9300元就能取得某通讯公司内部员工工号,随意补办他人SIM卡,说明此类业务的管理非常松散。事实上,手机卡作为个人的私有物品,应该由本人提出申请才能进行更换或补办。建议工信部门督促通讯公司加强其在代理商准入、经营、退出等环节的管理,杜绝随意复制手机SIM卡的行为。

三是强化网络信息筛查分析,阻止各类犯罪信息传递。QQ等网络聊天工具原本只是属于社交类软件,在本案中却成为了发布犯罪信息的平台,不仅可以在线传授盗转银行卡资金的技术,还可以明目张胆发布洗钱业务信息。建议网络宣传管理部门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筛查分析,针对涉及犯罪的信息,应进行屏蔽或查处,有效阻断犯罪分子之间的信息传递。

四是抓实个人账户资金监测,及时发现非本人控制的账户。本案中多个受害人的账户资金在短时间内集中转入同一账户,而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往来关系,且收款人身份与其账户资金交易明显不匹配,符合非本人控制账户的特征。银行机构作为反洗钱的义务主体,应高度警惕此类情况,抓实个人账户资金监测,做好身份识别及交易甄别分析,及时发现非本人控制的账户,向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五是拒绝蝇头小利诱惑,不出租出借身份证、账户、银行卡等。根据本案部分证人的供词,澳门赌场提供的接受资金的银行账户全部由内地公民在内地开立,他们听信赌场工作人员的劝诱,以自己的身份证开立银行卡交给赌场使用,得到少量的好处费,而他们名下的银行卡就成为洗钱工具。因此,每个公民都要牢固树立反洗钱意识,不要出租出借身份证、账户、银行卡,防止成为违法犯罪的“替罪羊”。

个人廉政风险排查防范总结 篇4

根据区人社局《关于在全区人社系统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的方案》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以端正工作作风﹑强化职责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的,积极学习了有关作风整顿的学习材料,参加整改活动,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我通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对自己的要求和实际行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绕学习内容,联系单位和个人实际,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有:

一﹑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方面存在不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知识水平不高﹑不够全面,没有深刻钻研,遇到不太清晰地条例要翻查书籍,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依赖组织集体学习。

二﹑宗旨观念不够牢固,对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态度,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以致于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逐渐淡化。

三﹑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等到出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认为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四﹑在执行纪律和政策法规制度方面抓得不够严。

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解

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政治素质的提高及思想修养,加强政治学习,把正确的思想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解决群众各种困难。

二﹑要牢牢地树立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以群众利益为大前提,想群众之所向,急群众之所急,把人民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班。认认真真做事,努力做到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三﹑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办案的本领;要讲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己工作能力。

四﹑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和政策法规制度。做事雷厉风行,有令必行,自觉执行各项政策法规。

个人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书2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廉控办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我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本人郑重承诺:

一、加强对十八届四五六中全会、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中央省市委各次全会精神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廉政教育活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

二、自觉遵守党纪、政纪条规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贯彻学习执行好新修定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不徇私情。

三、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等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四、严格按照“两学一做”要求,带头管好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不出入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的个人承诺,全力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八小时以外”的自我约束。

五、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严禁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收受各种礼金、贵重物品和有价证券。严禁向建设单位勒卡索要,不准到建设单位购置紧俏商品。

六、不准以任何形式到业务科室,为其亲友说情,干扰各项规划工作;不准以任何理由,超越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建设项目。

如有违诺愿意接受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和相应的党、政纪处分。诚恳欢迎领导、同事的监督。

承诺人签名: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篇6

我作为一名普通柜员,有幸参加这次组织的知识培训,感触颇深,通过相关学习,从而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急迫感。对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有着积极知道意义。

随着公民民主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客户和员工的安全需求不断成长,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交易方式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将成为银行竞争力和客户选择的一个因素。从我们自身的经营和管理看,安全保卫工作也是确保我行各项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对合规风险明确恰当的界定,将有益于合规风险的识别与监测。通过考察合规的起源以及关于合规风险的各种解释,可以看出,合规的前提是守法,重点是遵循监管要求,可以看出,巴塞尔委员会的原则和框架只是一种参考,综上,合规风险的合理定义应是,商业银行因违反有关外部性规则而产生财务损失、监管处罚、法律制裁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加强自身的基础,坚决执行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积极学习高管人员防范合规风险履职监察条例,对与以下条例中均能做到认真自查,确保自己不违反条例。

1.是否存在授意或指使员工违规办理业务行为; 2.是否存在超越权限或范围办理业务行为;

3.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决策或授意强迫员工实施违规贷款行为;

4.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办理借新还旧,处置不良贷款行为; 5.是否存在违规办理存取款、开销户、资金扣划、资金划转等业务行为;

6.是否存在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认真学习和贯彻六个要点,在以后办理业务时,强化自己的风险意识,自觉抵制违规行为,维护我行的利益。

个人信贷资产风险的防范 篇7

1. 提高思想认识。

一要加强个贷资产风险的案防教育, 吸取以往个贷案件教训, 提高全体个贷从业人员对当前形势的思想认识, 牢固树立个贷资产的“风险忧患”意识;二是加强有关规章制度和新业务知识的学习, 真正树立“合规就是效益、违规就是风险、合规人人有责”的观念。

2. 提高贷前调查环节制度执行力。

一是要坚持双人上门实地调查, 从源头上控制个人贷款风险;二是运用征信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 核实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资信状况, 做好风险防范;三是以不同方式调查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 产品、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四是结合内部要求认真核实中介机构的抵押物评估值, 为把握贷款提供决策依据;五是切实把握保证人的保证担保能力。

3. 决不放松贷后管理工作。

认真履行该项工作开展有利于我们识别已发放贷款是否存在风险, 便于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

4. 强化个贷管理。

一是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 对不同的个贷品种要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 对部分贷款的发放可实行全程动态监控, 防止信贷资金流向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机构、股市等;二是个贷从业人员要调整思维方式, 改变对个贷业务的风险控制只依赖房地产抵押, 而忽视对借款人还款来源和贷款用途方面的审核把握;三是对存贷积数挂钩贷款, 不要简单将存款积数作为贷款准入唯一依据和风险控制主要条件, 更不能将与本笔借款无关联的存款积数作为唯一准入依据;四是重视调查和分析借款人还贷资金来源, 关注借款人资金链风险, 对来源于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的, 要做好分析, 理性判断。

5. 实行依法清收。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篇8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市场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偏高,其不良贷款开始逐年攀升,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日益显现。1995年日本住房金融案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7年8月美国的次贷危机,2009年11月的迪拜金融危机,均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个人住房贷款大规模违约相关。从发展趋势角度看,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个人房贷的不良贷款总额也很大,其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评估、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防范对策,都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识别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所隐含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指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由此带给贷款银行的损失。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中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风险。一般而言,信用风险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被迫违约,它属于借款人的被动行为,指借款人在买房后,因为实际支付能力下降或灾害事件的发生,无法继续正常的向商业银行按期还本付息。二是理性违约,属于借款人的主动行为,是指借款人主观意识上认为放弃继续还款可以带来更大收益而产生的违约行为。当房价迅速下跌或利率较大幅度上升,继续还款的成本高于继续还款的收益,借款人就会理性违约。三是恶意骗贷,俗称“假按揭”,是一种欺骗行为,主要特征为实际借款人将套取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金用于风险更高的投资,如挪用到房地产开发,或进入股市,以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大幅度上升。

(二)市场风险

首先是利率风险,即利率水平的变动给银行资产价值所带来的风险,是由其业务短存长贷的资本结构所决定的,利率的波动无论是涨还是跌都会给银行带来损失,其次是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持有的住房贷款债权不能及时足额变现所遭受的利益损失。最后是经济周期风险,是指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周而复始的波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相比于其他产业,房地产业对经济周期有更高的敏感性。经济扩张时,居民收入增加,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数量急剧增加。经济萧条时,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急剧下降,大量贷款无力偿还,银行将面临大量“呆坏账”,极易导致银行的信用危机甚至破产。

(三)操作风险

房价高估会增加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住房贷款的最终还款保证是借款人的所购房产。房价是先期确定的,同时抵押贷款的周期较长,抵押物价值易受社会各个因素影响,住房的实际价值未必能真实反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情况可能会造成房产资不抵债,致使银行因无法处理抵押房产而蒙受损失。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抵押物风险。贷款抵押物作为商业银行第二还款来源,除了自然灾害及意外事件会造成住房损坏外,购房者对住房的使用不当,维修保养的不及时也会造成房屋使用寿命的缩短及其他无形损耗。而且后者是无法通过保险保值的,难以有效防范。一旦债务人因故不能履约还款,银行则面临抵押物处理的风险。

三、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防范建议

(一)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转移机制

1.建立健全住房贷款的担保和保险机制。商业银行可发起或者出资成立抵押贷款保险机构。银行发放抵押贷款之际,向保险公司就此笔贷款购买相应的贷款风险保险,以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若借款人按期还本付息,则三方的关系予以终结;若不能偿还贷款,则银行和保险公司可诉讼处置抵押物,不足于清偿的贷款部分由保险公司代为清偿。

2.创新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短贷长”的矛盾,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多种风险,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通过证券化,银行可及时在资本市场上把长期抵押贷款资产抛售兑现,或者自己持有变现能力较强的抵押债券,这能有利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提高银行内控管理水平,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商业银行要提高认识,克服把房地产贷款当作一种“优良资产”大力发展的不良倾向,避免在经营上急功近利,高度重视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危害性,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要及时改变把住房信贷作为低风险品种开发的观点,使房地产信贷业务步入理性运行的轨道。

2.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批手续,极力杜绝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商和购房者套取贷款的现象。同时,要加强贷款后续管理,对发放的贷款要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针对开发商贷款,独立开设账户,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期拨付。

3.运用利率杠杆,合理调整楼房开发结构。对高档住宅适度上浮利率,对广大群众需求的经济适用房采取下浮利率,以此促进开发商开发适销对路的中、低档住宅,从而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三)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规范市场信息传递机制

大量违约案例表明,导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关键因素是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缺失。建立有效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公正、独立、权威的资信评级中介机构;二是在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三是建立个人信用实名制度,在区域性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基础上逐步建全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网络;四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整合分散在银行、证券、工商、保险、房管、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中的个人行为资料,逐步建立完善一套个人信用评估评价体系。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例,确定房地产信贷的法律地位。在《商业银行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条文中新增相关法律条例,以约束和规范房地产开发商或个人的金融行为。二是建立健全有关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条例,明确开发商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建立良好的银企或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合作关系,共同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三是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对于提供假资料、假资信,骗取贷款的开发商或个人,银行应立即中止贷款,通过法律手段尽量挽回损失,并追究当事人的相关法律责任。(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Kau, J.,D. Keenan and T. Kim. Default Probabilities for Mortgages [R],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Mimeo, 1991

[2]刘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探析[J].金融研究,2002(8)

[3]胡德凤.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7(12)

[4]黎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 [J].银行分析,2005(1)

[5]李玮玮.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

[6]钟鹏,刘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2(2)

[7]龚世界,朱松涛.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及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5)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篇9

浅析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摘 要]当前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空间不断拓展,消费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但该项业务中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化解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近几年,商业银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存贷差不断缩小的现状,其信贷业务需要进行新的突破。客户数量大、资源丰富、单笔贷款金额小且风险相对较低的个人客户,由于其资金使用频率高、周转快,客户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资金收益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近年来个人信贷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个人住房信贷、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个人信贷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国家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是拉动个人信贷业务提升的主要原因。2009年上半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迅猛增长,新增量达4 661.76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50%;2009年以来,国家发布的与汽车市场有关的政策共有9次,在政策的强劲拉动下,汽车市场增长明显。汽车金融将成为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方向,农村消费信贷将成为金融机构新的增长点。2009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截至2009年6月末,中国居民消费性贷款余额为43 891.64亿元,其中上半年累计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 508亿元,比2008年同期多增3 920亿元。个人信贷业务呈现出的快速增长态势,与中国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紧密相关,大型商业银行仍占据个人信贷

业务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消费信贷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露出来。为此,商业银行应结合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加强对该业务隐藏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一、个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一)信用风险是个人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

个人客户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方面,指个人客户作为债务人在信贷业务中的自行违约或作为保证人为其他债务人提供担保过程中的违约。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个人信贷的开展程度。在欧美等国家,个人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消费方式,除传统观念的差异外,主要是个人信用制度、银行或专业评级公司专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等比较健全。另外,由于具有先进的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是否应向消费者提供贷款。例如,欧美等国家的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消费信贷业务,银行可通过专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对申请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评分,通过相关系统查询该客户以往贷款有无不良记录,判断客户能否按时还款后,再通知下一流程办理相关业务。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可以借此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银行信息不能完全收录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时甚至根本查询不到申请人的信用信息,银行只能掌握申请人提供的有限资料,在审批时缺乏

相关依据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银行只是对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基本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是参考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的个人征信报告,而有的客户和银行没有发生过业务关系,信用报告就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对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银行仅能参考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或其所在单位的证明。客户此前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银行更是无从了解。

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个人征税机制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持有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作出正确判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目前仍采用的面见核查或上门调查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无法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银行和客户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此外,由于政策或市场等一些不可控因素,有些借款人会出现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情况,导致贷款无法按期归还,形成逾期或不良贷款。例如,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一些银行给某些高校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许多银行采用的是信用方式,四年后,无论是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或是学生主观因素,一旦贷款不能按时归还,即会形成逾期贷款。这种逾期贷款一旦产生,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大学生一旦毕业,要么因其未能就业而无法按时偿还贷款,要么是借款人无固定居所而使商业银行很难查寻到其去向和收入状况,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不良贷款。

(二)银行内控制度欠缺或管理手段落后加大业务风险

目前,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内控制度欠缺,管理手段

落后,内部管理薄弱。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信贷业务时间不长,缺乏个人信贷管理方面的经验,而且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基础资料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相当一部分银行没有配套的业务管理系统,仅凭人工统计,难以管理和实现资源共享。个人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手段落后等因素也是制约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个人信贷业务在国内起步较晚,商业银行从事该业务的人员不足,往往不能做到在对每笔贷款的审查、审批时都与借款人当面核查相关材料,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贷前调查不严,贷后监督检查又往往流于形式,一旦出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在传统“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实践中常常发生有抵押物但却无法收回变现的情况。借款人一旦不能按期还贷且仍在已抵押房产居住,法院在执行中就会遇到无法执行的问题,造成抵押物无法拍卖或执行。目前我国相关的银行信贷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对个人借款者和银行之间发生的贷款业务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对个人贷款违约及信用缺失的惩处办法基本无效,银行开办个人信贷业务形成的债权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由于个人信贷客户具有特殊性,如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且较分散,国家相关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在落实时有一定难度。例如,就房产抵押贷款而言,在实际借款人造成逾期欠款经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诉讼程序会被启动,但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官在实际执行时会考虑到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正常生活,如强制执行,会造成借款人或保证人无家可归,故往往会暂缓执行。这种忽视银行债权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银行资产无法收回,形成了不小的风险隐患。因此,要从法律上对银行个人贷款抵押物给予必要的保护。

个人贷款一般金额较小,法院一般不愿受理小额债务,即使受理了,在办理时也不积极。通常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人员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由此也会产生不少诉讼费以外的费用,即使这样,效果也未必尽人意。这样,直接造成银行利益受损。

(四)借款人多头贷款导致信贷风险加大

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没有信息共享的客户资源平台,银监会发布的“黑名单”不是滞后就是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信息联动。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信息不完整,如一些在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办理的农户贷款,由于系统接口与中国人民银行不吻合,一些信息无法导入征信系统,很多客户信息根本查询不到,使一些不良借款人有机可乘。有些客户在多家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各银行信息不能共享,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地办理各自的个人信贷业务,仅凭借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授信,银行无法及时掌握其他金融机构是否对申请人开办了授信业务,也无法对该客户最大授信承受能力进行判断。这种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审批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应对个人信贷风险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

一套防范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信息交换制度,按程序授信 首先,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是银行控制个人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已基本实现了以内部信用卡和储蓄账户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建立的个人客户资源数据库,各业务部门可根据需求提出申请,经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由数据管理部门提取和使用客户资源。在客户在办理银行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同时补充客户新的信用情况以不断更新该数据库。各商业银行应共建信息数据库,而且要确保信息数据库能在全银行系统中共享。同时,应着手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这需要各金融单位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其次,加快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条例的法制化进程,尽快收录各金融机构、税务部门、海关、法院、企事业单位、居民水电费交款情况等信息入库,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工商审批、居民纳税情况等信息,评估个人信用等级,按评定的信用等级给予授信。

(二)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使其更科学、操作更合理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量虽然不断扩大,但信贷业务还不成体系,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所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具体放贷的基本标准、核定可授信额度等相应的法律规范,使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有章可循。

(三)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

选择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群是银行防范个人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客户对象一是从事优势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目前,银行重点营销和推介的行业有电信、电力、烟草、金融、教育、医药等。二是国家公务员、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他们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待遇高,而且通常此类人群都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失业风险相对较低。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四)建立银行内部个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按照贷后管理操作办法,做好贷后检查、项目跟踪监控,及时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应予以关注,严重者可随时收回贷款并拒绝再度放贷加快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电子化建设,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明确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的职责,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强化内部稽核的再检查和事后监督也是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个人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

(五)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个人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不动产或大额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为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对助学贷款、留学贷款等,除要签订完善的合同文本外,还应要求学校、家长

或有担保能力的第三方参与并提供担保类法律文书;对用于购买汽车等大件耐用消费品的,除应将所购车作为抵押品外,还可追加经销商或其自然人股东做担保,从而有效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将风险降到最小化。

(六)将风险转移引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由于银行难以掌握借款人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这就给个人消费贷款能否到期收回造成极大隐患。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经验来看,避免和防范消费信贷中的风险,主要是在建立个人资信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的基础上,将消费信贷与保险结合起来,以减少贷款风险,这是采用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不同的个人消费贷款购买保险公司对应的险种产品,可以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这种风险转移策略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例如,银行在发放某些消费贷款时,可以要求部分经银行评估认为风险系数相对较大的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而不能偿还贷款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个人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当然,这种险种的保费应较低,在贷款客户的承受范围之内,使消费者在获批银行贷款的同时没有过高增加其成本,又可以得到保险的益处,而银行的信贷资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利在长远,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步伐的加快,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研究探讨和逐渐规范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发展,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跨国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以传统业务为基础,以个人信贷间业务为先导,不断调整经营理念,坚持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相互促进、利润和市场份额兼顾的市场策略,寻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最终在行业内形成一种良好的中间业务经营氛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星——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

2赵芳莹——关于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思考。绥化师专业报、2002年

3毛子文——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万维财经、2003年 4黄晓力——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之我见。经济研究、2007年 5尤件亮、方劲松——当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

6李仁杰、王国刚——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报、2008年

7黄学军——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及研究。湖南大

学、2009年

8黄丽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

9张广元——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几个潜在风险探讨。财经园地、2009年

上一篇:小学象棋活动总结下一篇:中考物理十大重要考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