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精选11篇)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1

课程是专业的基石。构建科学性和针对性兼备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切入点。然而,课程体系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有什么老师设什么课,而是建立在可靠的依据之上的保证体系。这个依据就是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职业外语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商务英语和贸易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必须遵循英语和商务两个知识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体现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平衡。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即学科方向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组织模块,主要由语言理论与实践和跨学科课程模块组成。在课程设置中突出“语言+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特点,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及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业多技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三个板块:即英语语言课(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课程)、商务英语基础课和商务英语方向课,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始终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宗旨,因此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关的语言技能训练,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本科商务英语方向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有所不同,在前者的目标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必要开设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课程以扩大知识面、拓宽思维、提高语言文学鉴赏能力在商务英语基础板块中,要增强学生的商务技能使用能力,开设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写作、商务单证等课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在一个较真实的商务环境中用英语从事与商务有关的活动在第三个板块中,应当加强商务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商学导论课程,使学生尽早接触到商务知识和商务活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商务知识平台,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导论、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实操等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并且学会用英语表达阐述这些知识,使学生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训练更加全面系统,在工作中可以应对商务活动的不同领域,充分体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尽早学会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实践教学,拓宽视野。商务英语专业可将实践课程分为课堂实训、校内实验室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不断深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建立科学、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加实训、实习、设计的比例,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在规划本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时,将整体教学方按划分为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必修课的实践,即课堂实训,教师在注重理论及知识传授的`同时,要用50%以上的精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应用英语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校内模拟实训是校外顶岗实习的预备演习,是将几年来在校内所学的各门知识综合应用的尝试,通过模拟实训,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和交际能力,以便学生尽早知晓还有哪些知识和能力他们尚不具备、有欠缺、如何补救。对每届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按照实习大纲的总体要求,分别提出实习计划书、任务书和指导书,充分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任务目标,知晓实习流程,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过程中既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又能在没有教师跟踪的情况下学会独立地处理实际工作,完成实习任务。在周密组织安排的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择实习岗位,自行设计实习目标方案,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应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考试制度也应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考试次数少,涉及面窄(由于时间和分数有限),笔头的多于动手的,记忆性的多于理解性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偏离了“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主线构建高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初衷。应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在考试内容中增加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除了考察商务理论、语言基础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并熟悉商务实践操作技能,如各种进出口单证、外销合同等的制作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商务模拟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制定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对学生实训评价效果的评价体系,检测学生自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写作及组织策划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等,进一步检测学生商务英语技能,促进学生早日与社会接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一些院校尚未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仍在起主导作用,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入手,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高校应创造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引进和造就“双师型”教师;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市场形势呼唤特色专业。只有那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2

关键词:浙江,外贸人才,培养模式

1 浙江省外贸人才的总体需求论证

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经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周期, 特别是施行的“新外贸法”, 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 外贸准入门槛大幅降低, 外贸人才需求趋旺。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 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新老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叠加”, 无疑将使国际经贸类人才缺额骤增。而作为我国传统外贸大省的浙江, 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逾10万家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从智联招聘网招聘的职位需求看, 贸易人才“仓储”不足, 且不论原有外贸企业为扩大业务而增招人才, 仅以每家新建企业需5~7名外贸专业人员计, 全国就需180~25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 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5万人左右, 即使15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 也只能培养出不到100万外贸人才尚有100多万人才的缺口。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开放省份较集中的地区, 外贸企业密集, 而高层次的国际贸易人才严重缺乏, 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浙江省是我国的外贸大省之一, 外向型经济发达, 仅宁波市的外向型企业的产值就占宁波市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但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仍停留在靠转手订单维持生产阶段, 无力自行开拓国际市场, 这与以外贸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称, 主要原因是紧缺高层次国际贸易人才。

2 浙江省外贸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 外商投资企业多。我们在浙江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的数家外贸外资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次调查所涉及的调查范围, 选取了杭州、宁波、温州和义乌四个有代表性的地方。调查结果分析:

2.1 人才需求的总量不断上升, 人才的层次不断升高

在调查的30家企业中, 自2009年起平均每家外贸企业需要新增外贸专业的人才为7.5人, 2010年每家外贸企业预计需要新增外贸专业人才9.5人, 比2009年增加40%, 到了2011年, 每家外贸企业预计需要新增外贸专业人才为14.2人比上年增加40%, 随着企业的增加和国际市场越来越成熟, 专家预测, 今后每年外贸人才的需求都将在30%~50%浮动。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我国外贸产业一定会飞速发展, 这带来了外贸专业人才需求数量上的上升, 但是增加的速度会逐年降低, 趋于平稳。对传统外贸岗位从业技能的要求提升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 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一至六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 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证上岗工作。

在调查的30家企业中, 仅2009年一共需要外贸专业的人才为175人, 其中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为15人, 占8.6%, 本科学历的人才为104人, 占需求人才总数的59.4%, 专科学历的人才为56人, 占需求人才总量的22.2%;2010年, 这30家企业人才需求量为215人, 其中需要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为20人, 占需求的总数量的9.3%, 比上年增加20%, 本科学历的人才为168人, 占需求总数量的78.1%, 比上年增加55%, 专科学历的人才数量为27人, 占需求的总数量的12.5%, 比上年下降20%。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我国高校的普遍扩招, 高校培养的学生数量和学生的学历层次在不断地上升, 人才市场上有大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供给, 这使得企业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上升。

2.2 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一专多长

在对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注重掌握的知识进行调查中, 我们发现98%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该强化外语, 95%的企业认为应该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实务, 76%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这说明当今企业对于贸易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外语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贸易的能力, 还应该注意的是, 大多数企业认为贸易人才还应该熟悉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贸易活动日趋活跃, 贸易纠纷也不断增加, 这需要外贸人才要具备国际贸易相应地法律法规, 要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在对“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你认为学校应该安排哪些考证培训”这个项目调查时, 62%的企业认为应该具备报关员证书, 48%的企业认为应该具备报检员证书, 32%的企业认为因该具备物流师证书, 这表明当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人才, 要对贸易相关的行业充分了解, 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有很强的适应性, 才能为企业贡献更多的利益。从表面上看, 现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入发展, 国际贸易企业更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业务, 对于相关的业务完全可以委托给他人办理, 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 很多企业更愿意自己的员工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 这样可以更加节约成本, 也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2.3 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是外贸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贸专业的人才需求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 外贸企业对于精通英语和计算机的外贸人才更是青睐。在对3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中, 86%的企业都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外贸人才要精通外语, 尤其是口语要好, 其中对于英语的需求人数最多, 85%的企业都认为自己需要的外贸人才掌握的外语是英语, 只有15%的企业需求其他小语种的外贸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贸企业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上升, 上年外贸企业对于小语种的人才需求数量只占总人才数量的6.2%, 今年上升到15%, 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 在众多的小语种中, 阿拉伯语、日语、德语排在前三位。这是由于近年来, 浙江企业加大同中东, 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往来, 更要求应聘人员能够具备掌握相关国家的语言, 这样能促进与其贸易往来。小语种人才更受欢迎是因为外贸地区多元化的表现。

外贸企业对于人才的考虑因素中, 计算机方面也是重要的原因。76%的被调查企业都认为外贸人才要熟悉常见的计算机软件, 比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用人企业在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方面更加注重应用软件的学习, 而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不热心, 调查的30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表示自己所需的人才要能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 仅占总企业数量的10%, 这表明我们高校在培养外贸人才方面要更加注重计算机实用能力的培养

3 基于浙江省外贸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根据浙江省个体和私营企业发达, 外商投资企业多的现状以及现有的办学条件, 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 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现代商务操作技术, 熟悉国际经贸法律、规则与惯例, 精通外贸业务的国际经贸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调查数据, 我们认为浙江省外贸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的模式应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

在浙江万里学院调查后的结果, 发现浙江万里学院的学生入学分数并不高, 但是浙江省悠久的经商历史和全面开放的现状, 涵养了学生们较强的商业观念和经营能力。为发挥学生这个特点, 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 应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模块, 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模拟教学手段, 使学生直接在实验室局域网上进行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和会计模拟做帐,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尽量采用互动式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理论分析与案例讨论相结合,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围绕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 我们制定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 突出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两种工具,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做贸易和解决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教学方法上将充分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模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先进教学方法, 利用引进的出口贸易模拟操作软件 (Teach Me Trade) 软件和教育部推荐会计模拟操作软件CAIAS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发素质拓展项目, 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 缩短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也缩短学生读书与就业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吴松.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滕玉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6) .

[3] (美) 亨利.埃兹科维茨, 夏道源译. (荷) 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3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00-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使会计的规范领域超过国界,这一过程客观上需要有统一的会计商业语言来提供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使会计形成国际化趋势。与此同时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精通国内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而且要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国际财务环境,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异同,并且能熟练地应用外语、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然而据市场调查,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通层次的财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层次会计人才却非常紧缺。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素质及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与管理,主要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基本归属于教学模式的层面)等方面的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总体而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然后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评价制度等。因此,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制度这三个要素不可或缺。

其中:(1)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就业市场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过程;(3)定期对培养过程进行评价;(4)根据定期评价结果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修订;(5)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对国际化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随时进行信息循环。

三、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培养目标

目标指导行为,因此目标决定行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和导向,是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过程。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不是让会计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便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能从事学习。再者,“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里查德·E.弗拉赫惕,1997)。由于会计是一门社会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确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应遵循“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原则进行。在结合当前市场对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时,应将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培养过程

高校培养出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将接受市场用人单位的检验,这些会计人才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方的要求,将直接取决于培养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包括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质量必须重视以下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1.设置“循环式”动态的课程体系。结合会计学科的特点,适应当今经济日新月异的形势,根据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学校应建立一套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会计教育课程体系的“循环式”动态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首先,根据市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会计学科知识结构特点制定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对该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该课程体系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最后,根据定期的课程体系评价结果、国际国内会计准则的变革及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修正。该“循环式”动态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及对会计知识的及时更新,科学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

2.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成为机械式学习的被动主体。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就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应将“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入会计教学的课堂。“案例教学”是利用国际国内知名大公司真实的或者仿真的会计信息,让学生充分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会计信息支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启发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老师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会计实践环节教学使得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0页)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缩短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时间,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将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相结合,会计模拟实验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使学生在这种仿真环境中,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亲自动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然后再将上述过程在会计软件上进行操作,让学生在真正接触手工会计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该方法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4.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会计人才的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特征,是会计人员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素养。根据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普遍看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实际动手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准绳,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5.强化师资培训。要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会计人才离不开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作为国际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应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教学,具备丰富的前沿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一方面,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的方式达到长期稳定的师资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出国留学或访问,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促进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还可以从企业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学术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高现有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完善培养评价制度

培养评价是指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培养过程及培养人才的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完善的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调解。科学的评价制度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保证评价内容、标准的多元化。鼓励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参与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有利于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企业参与评价有利于学校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课题“市场定位下的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人才需求的实践调查”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王琴.会计国际化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财会通讯,2008(3)

2.沈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财会通讯,2006(4)

3.叶怡雄.强化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会计之友,2011(2)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外贸企业中,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种销售模式可以降低出口成本,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存空间更加广阔,这使得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教师需要不断探究更科学的教学模式。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及教学模式,以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逐渐兴起。在跨境销售过程中,跨境电商平台成为重要的交易平台,这一销售模式受到了世界各大企业的青睐。在这种大的国际销售背景下,我国需要参与跨境销售拓展我国的商业销售空间,我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综合性较强,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电商知识,而且要了解电商的建设程序,懂得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法,并能够独立策划电商方案,对于国际物流流程,网络营销知识和跨境支付也要有所了解。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要能够运用英语进行顺畅的交流。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相关行业国内外产品的销售情况有所了解,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不同国家的消费观念和法律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跨境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贸易形式涉及较多的产品类型,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互联网上的产品信息量非常大,不同形式的产品广告充斥在各大电商平台中。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消费者类型。企业为了了解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线调研市场环境和市场形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企业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跨境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和交流技巧,保证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各项工作都能严格落实到位。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非常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跨境电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对此应该引起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教学模式探析

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教师需要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努力打造优质课堂,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优化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优化整合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对商务英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平衡,这样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也会更强。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经济管理学知识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等内容,为学生创设宽广的学习的平台,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是非常有利的。商务电函和国际贸易知识在原来是高年级才学习的,教师可以将其提前,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理解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经济学知识,这是学生商务基础知识的重要积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置要先从简单的知识着手,再逐渐加大难度,拓展各个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选修科目。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外延,这样学生的视野也会更开阔,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各个方面加强教学投入。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需要从物力,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投入。?@些投入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保证这些基础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各个教学环节。跨境商务英语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资源的共享,同时能够合理分配各种教学资源。第一,高校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高校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市场调研队伍,通过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商务人才需求信息,这样就能将教学活动和市场需求对接,通过教学活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第二,教学设施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跨境电商环境下需要的教学设施更多,不仅要有宽敞的教室,计算机,而且要有先进的商务贸易软件,引入这些资源需要教育部门对其投入大量的资金。第三,建立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探究商务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可以设置专门的奖励资金,这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他们能够掌握更加系统的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较大的突破。

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需要根据行业需求优化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经常走访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电商的工作实例。这样学生就能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工作实例中掌握相关理论。通过这种授课模式,学生的电子商务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要持尊重态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境贸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加大,并且这些人才要具备多种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文章首先分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情况,再探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赵杰丽(1972-)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育。张鑫(198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法律。张坤(1980-),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管理系教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5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怎样对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基于市场开放导向,信息技术类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基于开放教育的视角,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市场导向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开发教育;市场导向;电子商务技术

一、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人员培养现状

各种培训机构及各高职院校,是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地。许多的院校都实施实训环节模式,采用集中在校上课的形式。而学校课本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没有跟上日新月异、更新极快的电子商务知识,所以学校的知识无法满足市场的岗位要求。一些学校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积极地开展校企合作,是为了尽快地和市场进行对接,但是学生却无法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因为实习的时间较短,无法掌握具体岗位的操作技能。但是市场上的电商人才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且有着很大的需求量,因此很多的培训机构就抓住商机积极地开展电商培训活动。但是对电子商务专业而言,从业人员想要适应市场的环境,需要不断地学习全新的技能及知识,但是大部分的培训机构都是轻理论、重技能,直接对学员开展具体操作的辅导课程,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缺失。利用各种电子手段来解决商务问题,是电子商务所主要强调的,而电子手段仅仅是为商务活动的完成服务的,是作为工具而存在的。所以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产生的全新工具以及基础的专业知识,出色地完成各种商务活动。一个合格的电子商务从作者简介:李娜,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动画设计、网页设计。业人员,想要具有不断提升及学习的基础,首要条件是具备相应理论知识,而为了发挥理论知识的作用,则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操作技能。因此,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电子商务的操作技能,以及不断学习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从而助力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开放教育视角下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人才市场导向的培养模式

1.通过技能考核提升学历

企业的职业导师对于学生技能培养方案的确定,可以按照自己企业的需求,和学校共同进行培养。为了确定学生是否可以继续免费学习,需要综合考评录用的学生;当学生开学之后,晚上参加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白天通过企业的职业导师进行培训及辅导;需要审核这段时间企业导师教学情况,以及对学生实行的校企结合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之后结合学生反馈的情况以及审核的结果,确认是否继续实行此种方案;学校不定期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经验分享,积极利用晚上或者是周末业余的时间,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开拓学生的视野;之后需要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通过学校学习及到企业实践申请毕业。每个企业择优录用自己推荐的学生。企业为员工缴纳每年学费,需要与录用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除此之外,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制订。针对没有录用的学生,可以仿照企业学员的培养方案自行培养,成立专业孵化中心,同时持续向相关企业推荐;可以直接推荐给相关企业的,是学校自己招的学生。学生随着个人职业技能的提高,会逐渐地增加被企业录用的机会。

2.积极开展入门培训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及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导学,孵化培训采用“网络+面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企业技术人员经验分享、专业讲座;在职人员转岗、企业应聘人员及应届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本、专科的主要生源;开展职业引导是孵化培训的主要形式,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培训,促使学生能够从事相关工作,符合企业某个岗位基本需求。企业可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才队伍的稳定,需要培养出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自己的特殊需求,从而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各种潜力。在校企的联合培养模式之下,学生毕业以后即可成为企业的骨干。企业员工可以不定期地学习行业经验和技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种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学校的各种职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成长、分享的平台,从而培养复合型及创新型的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解新华.市场需求导向下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12):79-80.

人才市场需求报告 篇6

今晚全校都在加班,呵呵,加班也流行。明天上午教务处要检查各系的评估准备材料,我快马加鞭,赶出来一点成果,保存一下。

警察管理系法律文秘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公、检、法、司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文书、公关、档案、宣传、谈判、管理以及内勤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文秘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与更新近来,在职业教育领域有一个说法颇为流行,那就是打造“灰领”人才。“灰领”人才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掌握一定现代科学技术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灰领”不是蓝领向白领的过渡,而是一个具有独立职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灰领”阶层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从学历社会向职业资格社会转型的开始,也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黄金时代的来临。因此,高职文秘专业教育,也就很自然地应担当起打造办公室“灰领”管理人才的使命。对其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于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本专业所适应的职业或岗位群

根据调查,本专业所适应的职业或岗位群如下:

1、培养省内及周边地区文秘工作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和档案管理工作,为文秘行业的正规化建设服务。

2、立足基层公安机关秘书和内勤工作基础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整个行业的人才专业结构。

3、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进入角色早,能够尽快缓解社会对文秘人才的供需矛盾。

4、文秘专业毕业生,除满足我省需求的同时,还可为省外输送大批秘书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缓解我省的就业压力,减少社会就业矛盾,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社会需求、行业调查

从我们进行的实地调查和最近几年媒体刊登的招聘广告和有关部门的招聘统计看,秘书专业一直是需求旺盛的专业,往往处于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的前10名,有时甚至处于前5名之列。2007年11月10日,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公布了今年广东省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结果:从专业需求情况看,文秘专业是今年职位需求上升最大的职位,一季度还未能进入前十位,到9月份却攀升至第二位。

近年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素质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学生就业得到较好保障。整体就业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就业重点突出,以公安机关就业为

主渠道;二是就业范围广,除公安机关外,涉及法院、检察院、司法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

单位、群团组织、民营企业等领域和行业;三是就业率较高,实际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而管理既需要组织领导人的决策、指挥等主

导性管理,也需要因领导人职数、精力、能力等限制,为保证工作成效而配备的秘书等人员的辅助管理。虽然各单位的性质、规模、职责等有所不同,但大多配有秘书类人员辅助领导

人进行管理。警校学生就业的最大门户——公安机关更是如此,尤其是基层的股、所、对需

要大量的内勤人员,因此可以认为秘书职业是一个永久性职业,而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命及

身体素质周期规律等又决定社会永远有对秘书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要求

根据调查结果,今后我系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如下:

(一)知识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全面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知

识,掌握从事公安机关文秘专业必备的刑事侦察、治安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

(二)能力要求: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和一定创新能力;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协调所在单位办公室日常工作和对外联络;具有较强的社会考察和调查能力;掌握从事

公安工作必备的刑事侦查、刑事技术、治安管理、查缉战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熟练制作党政机关的各种公文。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

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

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

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

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

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

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

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

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

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

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

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

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

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7

一、企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力量, 市场营销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人才需求量大, 每一家企业都需要懂得产品销售、市场营销策划专业的人才, 二是人才知识专一, 对于营销能够具备专业的技能, 对于市场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竞争企业等都能够做出精准的分析判断。三是需要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并形成无缝对接模式, 企业在未进入市场之前都需要最大化利润来扩大经营, 因此对于人才通常会期望其能够即刻适应企业需要进行工作。这些对于营销人才的要求都是企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市场需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以此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教学课堂形式灵活, 教师在教学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教学手段丰富, 对于学生课堂积极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三是实践教学实现动态化,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运用了动态性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既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 又保证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平衡。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要培养专业型人才就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学生在掌握了丰富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拥有扎实的实践能, 以此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做出贡献。

1. 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

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科学定位市场, 特别是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 一定要加强人才培养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济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 市场的竞争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要想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 就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制定, 培养学生更为实用的营销手段, 以此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如今, 学生能否科学定位市场营销, 在具备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做到配合市场经济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也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中的重要部分。

2. 合理制定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 对于企业而言, 要想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站稳脚跟, 就要对市场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在校园营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市场定位知识的培养, 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及时制定和修改营销专业的教学课程。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课程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立足点来进行市场营销分析, 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制定科学的专业课程, 如安排相关的企业人员进行市场营销讲座等。

3. 优化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 对于人才的市场适应有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 才能够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专业型营销人才。在教学模式制定方面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除了在课堂上教授专业营销知识之外, 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让学生深入市场营销工作进行实际了解。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或进行企业实训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些环境, 通过校企合作来让学生成功的变为市场竞争机制下需求的营销人才。

4. 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比重。

一名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 除了要拥有优秀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之外, 还要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技能。特别是在高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中, 更是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比重, 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校外实践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的最佳途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要与相关企业做好沟通, 充分考虑企业与学生实训之间的需求, 以不同的实训要求分配实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了学生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专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要想为市场提供更为优秀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就一定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 基于企业需求进行市场营销策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构建。只有做到科学定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根据市场动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一直是各大企业人才招聘的热门, 特别是在经济水平发展迅速的当下, 社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如何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共同发展, 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也就成为了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将用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市场需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作为切入点, 并就在企业需求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市场定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赵炜.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2) :50-51.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8

关键词:订单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导向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订单培养是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岗位需要, 确立培养对象,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和管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导向,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实用性。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不仅要遵循英语语言学习规律,还要根据订单企业需求,设计体现职业特色的教学内容。本文以“轨道交通客运英语沟通”课程为例,探析订单培养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衔接路径。

二、订单培养模式下高职英语课程定位

高职学生有较强工具动机,课程学习时间与精力分配多以就业为标尺。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只有因势利导,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定位,才能改变费时低效之现状。

订单培养模式下轨道客运管理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定位一是基于行业需求。轨道交通业快速发展拉动了就业需求,行业服务水平也与国际接轨,双语服务成为客运从业人员必备能力。二是基于学习者需求。客运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普遍反映普通英语学习不能满足客运服务英语沟通需要,希望学习与客运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提高听说能力。因此,课程改革确定以听说训练为主,开发轨道交通客运英语沟通课程,培养学生双语服务能力。

三、课程改革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衔接路径

1. 职业能力本位,行业需求导向

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化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有组织计划的学习活动和经验。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如何使学习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课程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

轨道交通客运英语课程开发经过教师下现场锻炼,问卷顶岗实习学生、轨道运输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动车列车长、已工作在轨道客运各岗位的往届毕业生,多渠道收集专业就业群——站务员、票务员、乘务员的工作活动内容、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等原始数据,分析出从事这些岗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素养。课程以培养轨道行业英语沟通能力为本位,满足企业培养需求。

2. 依托订单培养,组建“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团队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团队最理想的结构是:“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课程专家”。 专业教师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一线,熟悉学情,但缺乏企业生产经营现场知识与经验。尽管现场锻炼和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理论知识的不足,但短期内难以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订单模式培养下课程教学内容即工作内容,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必须要有行业专家参加,以进行有效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并争取来自企业的教学资源。课程专家熟知职业教育和课程开发理论,能为课程开发提供指导,并鉴定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教育原理。只有建立这种多层次团队结构,才能保证开发的课程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职业特色。

订单培养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课程开发时可充分利用该模式提供的便利,促使行业专家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课程开发提供建议;为教师下现场提供跟岗锻炼机会,进行专业实践认知。订单培养模式下,企业接受教师现场锻炼积极性不高、行业专家对课程开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轨道交通客运英语沟通课程开发团队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课程专家组成。英语教师是课程开发主体,不仅要深入现场熟悉工作过程、收集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等原始数据,还要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知识。专业教师为轨道客运专业负责人,提供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理论知识资讯,参与分析轨道交通客运岗位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和素养。行业专家为客运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客运岗位乘务负责人,提供岗位工作任务、职责描述和客运英语沟通案例。

3. 工作过程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构架课程内容

“教学做一体”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根本特征,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课程打破传统的章节模式,构设学习情境单元,以项目任务引领课程内容设计和教材编写。

轨道交通客运英语沟通课程以客运工作双语服务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客运工作流程,以客运服务项目为载体,设置了普速铁路客运英语沟通、高速铁路客运英语沟通、地铁客运英语沟通三个学习情境,涉及轨道客运服务的问讯作业 、票务作业、候车作业、车厢作业和出站作业等五环节。每个学习情境均附着在具体完整的客运服务项目上,如学习情境一普速铁路客运中的“布莱克先生的中国火车之旅”, 学习情境二中的“托马斯先生武汉到深圳动车之行”,学习情境三中的“戴维斯深圳地铁商务行”。每个项目都包含客运工作五步作业流程,项目下设任务,均为客运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三个学习情境呈并列关系,相互关联。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均依据项目任务框架进行设计。

四、课程论证

有效论证是课程开发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只有经过专家论证合格的课程才可进入课堂,实施教学。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论证一般由课程专家、行业专家组成。课程专家一般指职业教育领域影响力较广、从事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人员。但实践中,一门课程开发完毕,邀请课程专家来论证,是很能做到的。高职院校应建设学院的课程专家团队,定期送培,不断提高课程评价论证水平。

“轨道交通客运英语沟通”课程论证主要有英语教师、学院课程专家、行业人士。英语教师与课程专家针对轨道交通客运英语知识选择范围、 教材设计结构、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行业人员则对教学内容增减提出建议。论证可行后,课程实施。首先选择四个实验班级进行。教学实施一期后,进行课程质量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0.5%,课程产品合格。汇总分析问卷结果,对课程完善修改,并全面铺开。

五、结语

职业能力导向、教学做一体是高职教育特色和活力。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共课课时缩减,高职公共英语唯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研究职场需求,积极探索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路徑,才能重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刘淑. 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行业英语课程开发——以轨道交通客运英语为例[J],职业教育,2014(3):38-40.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篇9

计算机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高度集约型和知识密集型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包括软件产业、咨询产业、知识产业、管理产业、教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等。2020年我国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产业总产值将达10—14万亿元。预计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到2020年将达800—900万人,占中国总就业人数的2.8—3%。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及其使用功能的充分开发,几乎所有的领域都需要计算机类人才。因此信息技术人才在今后若干年内会持续走俏。

网络服务人才

在中国,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据分析,到201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亿元;2020年为3%,达7.6—8.2万亿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1998年全国只有2万多人。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30—50倍,整个行业的人数将达到60—100万人。

信息服务人才

信息服务业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员数量并不多。近年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1998年,全国信息服务企业有8万多家,110多万人。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已制定出了发展信息服务企业的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

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结构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届时,从事信息服务所需人员将达700—900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务网。数据管理人才

数据管理和数据库是21世纪经济系统建设的核心,它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信息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数据库服务业已成为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本世纪的前20年,随着中国数据产业的发展,数据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将达到350万人。该行业将成为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之一。

科学技术研究人才

21世纪人类将继续进行第四次技术革命,并兴起第五次和第六次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高科技领域主要指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中国现有的科研人员是1300万人,到2020年,中国的科研队伍将进一步扩大,达2000万人。另外,从年龄结构来分析,也能表现出高科技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特征。根据韦伯儿分布,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值为37岁,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今后几年我国一些重要的科研单位将有80%的高级科研人员要退出科研第一线。

农业科技人才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人才状况很不容乐观。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表明,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为47.7万人。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5名,平均每7000亩耕地才有1名科技人员。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59所,在校人数大约9万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人,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1世纪中国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达到几百万。所需人才的专业门类,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畜、牧专业,而且还需大量的生物工程等现代化的新型专业人才。

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我国环保产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环保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有关专家统计,长江上游每增加一个亿的产值,下游就要损失十个亿。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的环保科技人才。如果按照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环保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环保产业人员1000万人。

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

科学家预言,在工程技术领域,生物工程师将取代机电土木工程师一统天下的地位。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形成产业化的格局。就从事生物技术活动人员的情况来看,我国从事

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数为1.7万,从事生产和经营的人数为0.9万,仅是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人数的1/4。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人才,都严重不足。

管理人才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各方面的管理将经历第二次革命,其内容包括价值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及国际化管理等,将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管理等各行各业。有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中,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才将达1000—1300万人。贸易人才

1998年,中国贸易行业的从业人员达2100万人。到21世纪20年代,电子贸易和网络贸易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在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将达4亿人,中国将达3600万人。

经纪人才

经纪人是21世纪全球最活跃的人才之一。据统计,1998年我国经过考试由工商部门批准具有经纪人经营资格的人员达120多万人。具有经纪性质的公司、经纪人事务所已有80多万家,经营额约达1.2亿元。在今后20年当中,我国需要经纪人才800—1200万人。律师人才

1998年我国执业律师的人数为89万人。无论是律师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如果每万人需要一名律师,我国就需要100多万名律师。此外,我国有5000万家企业,目前只有4万多家企业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仅占全部企业的千分之几,而绝大多数企业请不到或还没有聘请律师。有关人士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律师需求量将达300—350万人。

金融人才

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的金融业所需人员达500—600万,是中国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和就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教育人才

据调查,近年来一些特殊专业的教师一直被人看好,如音乐、美术、电脑等学科。有人估计,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教育行业部分专业的教师人数将增加一倍,整个教师队伍人数将达到1700—2100万人。

医疗保健人才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10

其实,零售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一轮的价值需求节点,零售市场的宽度和深度早已扩展,2008年爆发和蔓延至今的市场危机只是零售市场发展转向的一个导火索。作为全球最成功的零售企业和品牌,沃尔玛在全球市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从2006年起,先后退出德国、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在中国,已经10年未见盈利,沃尔玛这些年所发生的一连串市场败绩业已彰显零售市场的需求转变,表面上是企业经营成本日益累重,采购成本变化加重利润侵蚀等因素直接所致,但零售市场的需求特点改变却是关键之因。

现今的零售市场需求,已经从简单的低价购物、系统的运营管理升级为以消费价值为主导,即全方位满足顾客对高价值商品的需求,全方位是指零售场所的产品的丰富性,包括即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快速推出创新品类,高价值是指产品的新奇特点及创新的节奏、真正意义的低价、品质保证、核心品类、产品的高体验价值,

大润发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即为上述策略的坚定执行者,在通过对沃尔玛、家乐福等巨头们在系统的运营管理上的模仿和借鉴基础上,开始真正聚焦顾客在消费价值上的核心需求,形成了有力对抗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的市场份额的竞争,在实际盈利上已收效巨大,直至坐享领先地位。

针对上述需求拐点,终端零售企业需要从价值链管理模式上需求新变化,主要聚焦五点:

一、上游渠道资源的整合。

要想维持真正意义上的低价,对供应商资源的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一,品类丰富性的要求使得远距离离岸采购现成商品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很难在终端形成切实的产品低价,第二,新的渠道模式已成燎原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欧洲所有行业都处下滑的环境下,电子商务却一枝独秀,在过去3年,欧盟电商交易达到2000亿欧元,增长了70%。第三,很多中小、微小企业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正积极寻求下游合作商。这三种因素能够使得零售企业能够相对从容地需求更多的供应资源,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应对。

★ 高考作文急救策略(网友来稿)

★ 考研数学解答题应对

★ 高考宝典:各学科“答题策略”

★ 语文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

★ 考研英语翻译题应对策略

★ 自我介绍口误的应对策略

★ 考研政治 多选题应对策略

★ 宝宝撒谎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 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薄弱。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正确看待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陈旧。

我国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全面地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与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这种做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不利于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其结果是创造能力不足,缺乏职业型。课程体系陈旧且缺乏弹性,一旦执行,往往很难修改,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的专业建设应该是一种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需求驱动模式,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尤其是现有的专业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3、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师缺乏走进企业的机会,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的高水平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尚在建设中,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学的需求。

二、加强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紧密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1、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

高职院校在扩大教育规模,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立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真正受社会和行业欢迎的毕业生。加强市场需求与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紧密衔接,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行业和岗位需求、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依据职业教育规律,突出适度超前性和保险性原则,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确定招生计划、课程设计等。让行业和企业等相关部门参与到专业设置中来,确保设置的专业有据可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社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必然造成一部分行业和岗位的逐渐消失,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紧密关注行业的变化,适当调整和改革现有专业。

2、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更要适应市场和社会、企业的需要。让课程的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并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组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和市场岗位的需求变化,及时作出调查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要体现“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素质的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培养。另一方面,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设施”,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争取与企业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并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管理和实际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摒弃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运用探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展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授导型与探究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与自制课件、讲授、网络课堂、实训课、参考教材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布置项目后,要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运用辩论法、操作指导法和演练法等方法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互相启迪,划分模块、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创建,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聘用兼职等多种途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聘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生产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事业或用人单位见习和挂职实践,以便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市场岗位的最新需求,提高自身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师,把社会和企业最新技术和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信息带进课堂,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信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能力强、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

三、小结。

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创建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市场和企业真正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 王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

上一篇:【实用】小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下一篇:小学生哥哥的作文:哥哥,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