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教学要求:
1.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恩来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激发学生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加深对周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2.学习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表达的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慈祥、不约而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从课文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首都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使学生的情感与首都人民当时的情感同渠而流, 达到以情悟文的境界。)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总理遗像及装饰物。
2.自制《十里长街送总理》电脑软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揭示课题。 (抓长、送两个字眼)
2.师生共同交流对周总理的认识。
3.联系课题简介背景。(教师诵读长、送的有关句子)
4.读懂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5.概括主要内容。(借助课题)
6.默读全文,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理会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崇敬、怀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黑板中上部张贴总理遗像,佩上黑纱,缀上松枝白花,贴上挽联。 (据内容创设深切悼念周总理的教学环境。)
板书:等灵车
望灵车
送灵车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引入情境。
1.语言描述,音响渲染。
播放阵阵狂风的录音。
师述:同学们,请听,狂风在呼啸,在长吟,它扫过大地,卷过长空,摇撼着树木,抖动着电线,为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而发出一阵阵悲戚的呜咽声。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刺骨的寒风,走进长安街,看看首都人民是怎样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
2.播放录像,再现情境。(有画面,有哀乐,有朗诵)
3.引导表达观后之情,进行语言训练。
看了这场---------的送别,我的心----------。
二.导读等灵车片段。
1. 师:对,这是一场感人肺腑的送别,来到长安街,我们首先
看到的是:(出句子)
长安街两旁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 ),向西( )。
(1) 口头填空、诵读。
(2) 这句话是围绕哪两个字写的?(人多)
(3) 哪些词说明人多?划一划,说一说。
(两旁、挤满、男女老少、望不到头、望不到尾)(两旁挤满说明队伍密。望不到头,望不到尾说明队伍长。)
⑷想象着长达十里的长安街上挤满了数百万群众的情境,诵读这句话。
2.图画再现情境,观察思考结合。
① 过渡语:人如此密,队伍如此长,可见悼念总理的人是很多的。让我们再把镜头向前推近。(出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柱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想象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录像片,图片。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柱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和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1976年1月8日对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个悲痛的日子,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政府总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高尚的品质,赢得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崇敬和爱戴。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送别周总理的灵车,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感人一幕。(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录像片。)
2.作者目睹这感人的场面,写成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十里长街送总理》。(板书:十里长街送总理)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有关总理的事迹资料,并简单谈谈对总理的印象。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如《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创设情境,使学生带着热爱和怀念周总理的感情学习这篇课文。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3.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想象一下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在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记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易读错的字的读音。
四、理清课文脉络
1. 小组讨论,课文的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了几个意思。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加以指导。
(1)灵车到来前,人们等灵车。(1)
(2)灵车到来时,人们望着灵车想念总理。(2-3)
(3)灵车过去了,人们不肯离去。(4)
3.让学生质疑,解决字词方面和浅层内容的理解。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配乐课文朗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气氛,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2.学生轻声读第一段课文,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什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灵车到来前人们等灵车的情景,反映了人们怀念总理的感情。板书:等灵车)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人们对总理的怀念之情?边读边在书中勾画。
3.学生学习后,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两旁”、“挤满”“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些都说明在长安街等灵车的人非常多,而三个“都”说明人们都为悼念总理而来。在阴冷的天气里,这么多的人来送别总理,说明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尊敬。(板书:崇敬,爱戴)
(2)“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老奶奶年岁那么大了,行动不便,拄着拐杖来长安街送总理,可见她非常尊敬总理。“焦急”是说老奶奶盼望早点见到总理灵车。“耐心”是说老奶奶无论等多久,也要等到总理的灵车。“焦急而又耐心”表达老奶奶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板书:焦急,耐心)
(3)“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样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挤下”,“踮着”等词语反映了青年夫妇、红领巾深切怀念总理的心情。
(板书:怀念)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理解,相互补充,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4.教师小结: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代表了长安街两旁的所有人,他们“焦急而耐心”的心情代表了所有人的心情。
5.朗读练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和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气氛,为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2.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什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写灵车到来时,人们眼望灵车,想念总理。反映了人们深深地怀念总理的思想感情。板书:等灵车)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灵车到来时,人们是怎样做的?画出有关语句。(2)人们望着灵车,想到了什么?
(学生边读边划边想,养成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学生写完后讨论、交流。
“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1)“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行动一致。车是指灵车到来时人们行动一致。)
(2)人们有什么一致的表现?(站直身体,摘下帽子,望着灵车哭泣,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3)这一致的表现说明什么?(说明人们非常尊敬总理,为失去总理感到悲痛。连眼泪都顾不得擦,恐怕耽误送别总理的机会。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那么多人没经过商量表现却惊人的一致,说明大家的心情一样,都为失去总理感到万分悲痛。)
(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理解,体会人们的心情,体会人们的感情,突出重点。)
4.回忆总理生前事迹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反映人们怀念总理的心情?
(能。由长安街送别总理,想到总理生前的事,昔日见到总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日失去总理的悲痛。)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悲痛、怀念的感情。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受到感染,更深刻地体会人们悲痛的心情。)
6.总结学习方法。
(1)先找出反映人们心情的语句,分析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怀念总理的感情。
(学生学完后,总结出学习方法,学生不仅会学,而且能积累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自学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按学习前两段的方法自学。
(1)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什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2)哪些语句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自学后,交流讨论。
(1)这段写灵车过去了,人们仍不肯离去,反映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板书:送灵车)
(2)①“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牵动”一词表面是说人们的心与灵车相连,实际是说与总理紧紧相连。
②“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这些是说人们都想多看看总理的灵车,盼望能留住总理。)
③“好像在等待总理回来。”
(是说人们想念总理,希望总理的逝世不是真的,盼望能永远和他在一起。)
四、创设情境,感情朗读全文
1.播放十里长街人们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情景朗读。使学生如置身于长安街的人流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既深刻地体会到千万名群众的心情,又油然而生对总理无比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2.教师:这就是1976年1月的北京长安街,天又阴又冷,千万名首都人民聚集在长安街,送别总理。缓缓开动的灵车,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灵车渐渐远去,人们仍不肯离去,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1.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自己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小结:课文描写了1976年1月,北京街上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六、质疑问难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
3.结合班级活动,举行以“我们的好总理”为题的主题活动,展出有关周总理的图片,讲述周总理的故事,朗诵有关周总理的诗篇,加深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附:板书设计
8 十里长街送总理
等灵车 焦急 耐心 崇敬
望灵车 心情 沉痛 爱戴
送灵车 牵动 奔跑 怀念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语文文章,课文记叙的是千千万万人都知道的事件,即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课题暗点了文章的中心,也照有照显的情感色彩。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首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激发学生敬爱与关怀周总理的思想情感。
2、能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3、能有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概括段意,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想象首都人民送总理的悲壮场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1976年1月8日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医院病逝了,噩耗传来,举国悲痛,人们都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佩戴黑纱,在11日请清晨,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2订在灵车从北京医院驶向入宝山公蓄途经的长安街两侧,等待着总理的灵车。含着巨大的悲痛与总理最后告别,今天,我们就记下当时那难忘场面后一篇课文。
2、提示课起。板书:22、十里长街送总理。
提问:送,送行、送别。都是什么意思?(不舍分离、不放心、友情深双都活着。)
提问:你从课题中的“送”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周总理虽然逝世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今天,首都人民多么希望仍然像过送总理出国访问那样来“送”。表现了人民热爱总理、怀念总理之情。)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课文是按什么顺写的,可以分成几段?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按灵车到来的时间顺序写的,可分成三段)到来前(清晨)DDD到来时(夜幕降临)CCCCC远去(夜色苍茫)板书: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4、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要求尽量有感情。
思考:这一段深课文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几层意思?为什么这么分?层与层之间有什么联系?
(可分为三层意思(1)天气阴冷;(2)总写人多;(3)分别写了老、中、青三祖代表人物。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2)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表达人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练习有感情朗读。
(3)找出描写天气和人和人多的词语,谈体会并说说应该怎样读。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表现出人们的心情沉重,用压仰的`语气读。写人多的词:挤满、不见头、不见尾、说明周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人发群众不顾天气阴冷,不约而同地来到长安街上送别总理。)
(4)第4句中有一个共同的的字是什么?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是个“都”字,说明人们的动作一致,心情一致,表达了人的无限热爱周总理、.怀念周总理的心情。)
(5)为什么说人的即焦急,又耐心、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焦急”表达了人们恨不得马上看见总理的心情,“耐心”表现了时间再久,也要等下去的心情,共同表达了人民群众与总理决别时的深刻情感。)
板书:心悲痛
(6)有感情地朗读读第一段,.总结段意:人们怀悲痛的心情,等待周总理灵车的到来。
5、学习第二段。
师:首都万万人民群众怀着焦急而沉痛的心情央泪雨与衷号中等啊等,盼啊盼,一直等到夜幕降临,总理的灵车终于到来了,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按不同内容分层。(第一层:人们看到的;第二层:人们的心情;第三层;人们想到的。)
(2)指名第一层:人们看到什么?(灵车的样子、装饰、给人一种离肃穆、庄严的感党。)
(3)指名读第二层,思考:当时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从“不约而同”眼睁睁”“无声地指挥”等词中体会到总理的灵车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全国人民都深深地爱戴,怀念周总理。)
师:当时人们望着总理的灵车,想着总理那矫健的身躯即将化为灰烬,心急如焚,然而又没有办法留住敬爱的周总理,“眼睁睁”这个词把人的这种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板书:心欲碎。
(4)指导朗读,用低沉的语调,轻声慢读。
(5)人们望着灵车想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陪毛主席检阅,迎送国际友人,体会到总理工作繁忙辛苦,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说明总理经常出现在人民群众中间,和人民心连心。)
师:同在长安街上,同是一个总理,同样的人民群众,产生这样的联想是自然的,回顾当时幸福情景,更曾加了今日的悲痛。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并试背诵。
(7).总结第二段段意。灵车来了,人们眼望灵车,回忆起总理的光辉形象。
(8)齐读、试背第二段课文。
6、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找出描写人的动作,心理的词句。谈体会。
(“牵动”:拉动,好像总理的灵车把人们的心也拉走了,灵车每往前一步,人们的心情就增加一人分悲痛,望着远去的灵车,人们的心都要碎了。)(“追着灵奔跑”表现了们对总理的怀念与眷念。想再看上总理最后一眼,悲痛难忍的心情,是时总理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情况,)
板书:心相随
(2)指导朗读,.总结段意:灵车远去了,人们久久不肯离去。
7、播放亿万人民群众在长安街上迫总理灵车的实况录相。
8、.总结全文、提问:全文总的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附:板书设计课后练习:
1、组词:槐()挽()泣()陪()魁()搀()拉()部()
2、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八组近义词,填在()里。庄严沉痛慈祥等待庄重
焦急移动身躯着急缓慢悲痛身体慈善缓缓等候挪动
()CCCCC()()CCCCCC()()CCCCC()
()CCCCC()()--CCCCC()()CCCCC()
()CCCCC()()CCCCCC()
3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先回答问题再概括出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本文各段大意。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
3、理解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5、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领袖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先回答问题再概括出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本文各段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无限悲痛,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
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一、揭题创设情境。
教师有表情的叙述: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不朽的贡献,深受人民敬爱。这样一位伟人离我们而去,怎不叫人悲痛?1976年1月11日下午,百万群众冲破了“四人帮”的阻挠,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在泪雨和哀号中,向徐徐而去的灵车沉痛地告别。
这是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尽管我们没能亲眼看到这感人的情景,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动人的课文,会把我们带入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的。
(板书课题)
二、边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边听配乐朗读的`课文,使学生进人情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读课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3)作者选取哪几个场面叙述这件事?读一读,说一说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
2、检查生字新词。
(1)检查字音:槐、踮、腮、泣
(2)检查字形:妻、穆
(3)检查部首:丈、矫
(4)理解词义:灵车、前导车、挽幛、庄严、肃穆、眼睁睁、矫健、苍茫
3、讨论三个思考题,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2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给这段话分层,并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2、分析例句,揭示学法。
(1)作者用哪几句话写人多?用“ ”划下来。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圈出重点词。
(3)师生共同理解词语意思。
“两旁”、“挤满”、“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讲人多。
(4)反复朗读,体会所要表达的感情。(亿万人民怀念总理,爱戴总理。)
(5)小结学法:在读课文中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
3、依据学法,理解词句含义。
(1)比较句子: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人们缠着黑纱,佩着白花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之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三个“都”字写出了人们同样的服饰、神情,表达了人民同样的心情--对总理由衷的怀念和哀悼。)
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长句子,背诵出来。
(2)理解老奶奶的“焦急而又耐心”。(“焦急而又耐心”,是表达人们心情的重点词语。“焦急”,是盼望能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不管要等多久,也一定要看到总理的灵车。)
(3)理解青年夫妇的“挤下、探着、张望”。(说明人多,青年夫妇的迫切心情。)
(4)理解少先队员的“泪痕满面”。(少先队员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并不亚于成年人,更进一步反映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崇敬与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概括段意:首都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在长安街等待总理灵车的到来。
5、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要求按“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的方法来学习。
2、讨论、交流,并结合进行朗读指导。
(1)“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是说目光紧随灵车,希望能多看一会儿。
(2)“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说明大家的表现非常一致,从而间接写出人们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的无限热爱。“眼睁睁”写出了人们望着灵车缓缓前行,想留却留不住的那处无可奈何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希望灵车停下,多看一眼周总理。“顾不得”既反映了人们十分珍惜这一去不复返的历史时刻,又表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浑然不觉。
3、就在这长安街上,看到此情景,人民群众想到了什么?批指导感情朗读。
(由十里长街送总理,想到十里长街见总理。昔日见总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天失去总理的悲痛。)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归纳段意:灵车来了,人们眼望灵车,无限想念总理。
三、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3、5题。
2、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3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人们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又如何?默读第三段,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
2、学生交流,重点体会:
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表达发人们不忍与总理永别,希望多看一眼,希望总理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3、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长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会怎么想?
4、灵车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的站着、站着。”对这一行动,你是怎么体会人们的情感的?(说明不们沉浸在失去总理的巨大悲痛之中,进一步写出人们缅怀总理的深情。)
5、指导朗读这一段,概括段意:灵车过去了,人们久久地望着,好像在等待总理回来。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归纳从课文,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结合课后第三题带点的词语来体会,
2.通过理解人们是怎么做的,体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说明了什么。结合人们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的动作、神情来体会。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学生读得入情入镜,仿佛自己置身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流之中,就一定能体会到失去总理的悲痛,对人民的好总理无比崇敬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作业本》第4题:划出课文中使用“反复”的句子,体会人民送总理的心情,知道反复的作用,仿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12、十里长街送总理
等灵车 焦急 耐心 崇敬
望灵车 心情 沉痛 爱戴
送灵车 牵动 奔跑 怀念
教
学
后
记
1、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对本课来说尤为重要。
2、课后组织学生搜集一些悼念周总理的诗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焦急耐心
崇敬
望
不约而同
爱戴
送
希望
停
怀念
(难舍难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致力于由感悟到释放,情归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我利用朗读这一法宝,抓住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制订了“激情导入——用情欣赏——用情诵读——用情诉说——用情书写”这一教学流程,充分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看、听、读、说、写”中充分领悟文本内涵。
情感是阅读教学的根。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难以入情,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交流有关总理感人事迹的材料,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对总理有了感性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在“用情诵读”这个重要环节中,我利用引读、导读和齐读等方式来牵引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同时利用课件展示,做到多媒体信息与文本内容的优化整合。此时,学生已有一吐为快之感,顺理成章地过度到后面的教学环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本课教学,课堂容量较大,可把阅读材料放到课后进行;学生的自主发挥欠少,差异性也不能很好体现;如何在课堂中引进质疑问难;如何让读写有机在课堂中结合等等也有等研究提高。
我们要始终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课堂上,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深刻体悟课文。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如果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的确,只有让学生在心灵中受到震撼,在言语上受到启发,这样的动才是语文教学理想的境界。
忽然,我注意到脚下的青石板路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块椭圆形的刻着石雕的石板。我蹲下身子,低着脑袋仔细一看,发现上面雕刻的花纹各不相同,有龙、鱼、凤凰、鸟、荷花等不同的图案。“妈妈这个是什么呀?为什么上面都雕着不同的图案?”听到我的声音,妈妈停下脚步,也开始琢磨起来。我们发现这种石板跟旁边的青石板之间都是留有缝隙的。妈妈突然明白了什么,转过头来问我:“我们现在马路边上都会用什么来排水啊?”“哦!难道这是古代的窖井盖?”看着下面好像真的积着一些水,我想妈妈说的应该没错,可能是用来排水的吧!不然这条古老的街道在下雨天的时候不是要淹起来了!古人的智慧总是藏在不起眼的地方。
我跟妈妈继续向前,边走边聊,终于来到了曾经在资料上看到过的福星桥。站在桥上,看着左右两边古老与现代的对比,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幅繁华的景象:南官河上,各种运送物资的货船穿梭往来,有的货船运的是水果,有的运的是鱼,有的是蔬菜,有的是布匹,有的是盐,岸边码头上人来人往,好热闹!咦?这一切我是在哪里见过的?这么的熟悉。对!台州博物馆里就有十里长街集市的展示台啊,当时我还看了很久才离开的呢!
逛了很久,有点累了,可是我们还没有走到十里长街的尽头,看来这十里确实有点长。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东华的结局06-03
作文 《蛙声十里出山泉》赏析10-19
三十里铺幼儿园园务会议记录10-09
十里铺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