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相关政策解读(共8篇)
1、什么叫参保对象和保险人?
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的参保对象为种植水稻的农户、国有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散种户以自然村为单位列投保清单,以镇或行政村为单位统一投保,50亩以上种植大户可单独投保。
2、农户如何投保水稻种植保险?
参保农户在统一制发的水稻种植保险投保分户清册上签字确认,并缴清农民自负部分保费后,以村或镇为单位集体向保险公司投保。
3、什么是保险标的?
保险标的是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种植水稻的单位和个人,在阳江市区域内种植经政府部门审定合格品种的水稻。种植场所应位于非蓄洪、泄洪区内。
4、保险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保险责任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造成的损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5、水稻保险的保险期限是多少?
每造水稻从移植起至成熟收割完毕,每造水稻签发一次保险单。
6、水稻保险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费是多少?农户交多少保费?
水稻保险以“低保障、广覆盖”为原则确定保障水平,以保障 农户灾后恢复生产为出发点。保险金额原则上为水稻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不包括人力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等项目的成本。我省水稻保险的保险金额为每造每亩300元。保险费率为5%,即水稻种植保险保费每造每亩15元;各级财政负担80%,即12元(其中中央补助35%,省财政补助30%,市县财政补助15%);种植户(农户)承担20%,即3元。种植户若为农村独生子女户或是农村纯二女户并且已落实结扎措施的,其所担负的3元保费由所在县(市、区)财政承担。
7、哪些原因造成的水稻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损失率达到20%以上时,保险公司在约定的各个生长期的保险金额内计算赔付。
8、保险公司对哪些情况下的水稻损失不能赔偿?
(1)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雇用人员的故意行为、管理不善;(2)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3)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被保险人自行毁掉或放弃种植保险水稻;(4)按本保险合同载明的免赔率计算的免赔额;(5)其他不属于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费用。
9、水稻种植保险是如何计算赔偿的?
按照当前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条款规定,设有相对免赔率和绝对免赔率,且在水稻不同生长期最高赔偿标准不同(见附表)。按照保险合同规定,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保险责任直接造成保险水稻的损失率达到20%(含)以上时,保险人才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扣 除绝对免赔率10%后计算赔偿。换句话说,农户水稻损失率低于20%的,由自己承担责任,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水稻保险理赔计算公式为:赔偿金额=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率×受损面积×(1-绝对免赔率)。就是说,扣除10%的绝对免赔比例后,农户可获得的赔偿为保险金额的九成,如按最高赔偿标准计算,种植户每造每亩可获得的最高赔偿为270元。
10、被保险人如何报案?
被保险人的水稻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立即拨打人保财险公司全国统一报案电话95518进行报案,或根据保险凭证提供的电话号码向保险公司报案,并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减少损失,保护现场,等待保险公司派员进行现场勘查定损。
11、被保险人应如何索赔?
被保险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时,应提交保险单正本、损失情况说明,必要时应提供农业、气象部门的证明,以及保险人合理要求的、作为请求赔偿依据的其他证明材料。被保险人未履行约定的单证提供义务,导致保险人无法核实损失情况的,保险人对无法核实的部分不承担赔偿责任。
12、保险公司如何兑现水稻种植保险的赔款?
保险公司收到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后,会及时作出核定,并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经核定损失程度后记录在案,在当造水稻成熟后确定最终损失程度,统一兑现赔款,履行赔偿义务。
如果总赔款在全市当造保费收入2倍以内的,计算公式为: 个案赔款=核定赔款
如果总赔款超过当年全市保费收入2倍的,按封顶系数比例赔付。计算公式为:
个案赔款=核定赔款×封顶系数
封顶系数=总保费收入×2÷核定总损失金额
13、投保人有哪些义务?
(1)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如实回答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的询问,并如实填写投保单。(2)投保人在保险合同成立时应履行交费义务,保险费全部支付以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3)被保险人应当积极做好保险水稻的田间管理,防灾防损等工作,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
14、水稻保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均制定了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我国于2007年4月发布GB 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一、二阶段)》2010-12-30发布了GB 26133—2010《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2014年5月16日发布GB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2016年1月14日,为推进非道路机械污染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环境保护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2016年第5号《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2016年第5号公告就《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2014)的实施要求、责任主体和监督检查等有关事项予以公告。
首先是为分步实施《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标准列出时间表。GB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2014年4月28日批准,2014年5月16日发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所有制造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其排气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本标准第三阶段要求。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农用机械除外)。意味着凡进行排气污染物排放型式核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都必须符合第三阶段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农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
其次,明确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作为环保生产一致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确保实际生产、销售的机械达到《非道路标准》相应要求。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将相关环保信息进行公开。
再次,是明确执行力度,加强监督,严格检查。环境保护部将加强生产、销售环节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不达标产品行为。对生产、进口和销售不符合《非道路标准》要求的,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纵观GB 20891—2014标准,具体执行时应把视角聚集在发动机产品的耐久试验时间和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两个部分。
GB 20891—2014标准,把不同转速和有效寿命的发动机耐久试验时间按3个功率段作出规定,已经将从小到大所有功率发动机都涵盖在内,这一点应引起小型农机企业的重视。
第三阶段主要对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CH)与氮氧化物(Nox)混合物及颗粒物(PM)做出了明确要求。而在第四阶段不但提高了各排放指标的要求,还把碳氢化合物(CH)和氮氧化物(Nox)作为单项指标进行规定。
环境保护部2016年第5号公告的发布,立即引起农机化主管单位和相关企业的重视,积极响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积极配合公告标准的实施。
农业部农机化司对“国Ⅲ”排放升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农机产品鉴定与排放升级的对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国Ⅲ”排放升级的工作协调等多方面给予配合。2015年9月,农机化管理司李伟国司长专门听取了农机工业协会和约翰迪尔、福田雷沃、中国一拖、山东五征、常州东风和苏州久保田等企业的汇报,共同探讨了升级工作的解决方案。生产企业在公告发布以后,不少柴油机企业、农机主机企业以及销售企业就已经开始“响应”国家的要求,从技术、制造和服务等各个方面启动升级工作。
在政策推动方面,农业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作用,2015年7月1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5年第2号)农业部关于修订《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的决定,颁布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二是为贯彻《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顺利推进推广鉴定改革,做好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制修订期间的衔接工作,明确排放标准升级后证书信息变更原则,加强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推广鉴定证书的管理,农业部办公厅于2016年3月29日发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16]6号)。三是为规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明确推广鉴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依据新发布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修订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农业部公告第2331号),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做为推广鉴定执行机构,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为规范开展部级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满续展和有效期内变更工作,按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及(农办机[2016]6号)要求,总站于2015年5月6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受理和信息变更有关规定的通知》(农机鉴〔2015〕63号),2016年5月30日发布了《关于部级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满续展和有效期内变更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农机鉴〔2016〕70号)文件。二是根据新发布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专家全面修订了部级推广鉴定大纲,为以后的推广鉴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便于理解,以下是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变化情况加以对照分析,仅供参考。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的主要变化情况
(1)新办法:第十八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试验鉴定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企业出具鉴定报告。
老办法:第十八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试验鉴定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企业出具鉴定报告,并在企业无异议后将鉴定报告和有关材料报送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
理解要点:本条明确了鉴定报告由农机鉴定机构直接向企业出具鉴定报告,免除了报送环节。
(2)新办法:删除第二十条。
老办法:第二十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机鉴定机构报送的鉴定报告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材料是否全面准确;鉴定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查工作应当在收到鉴定报告和有关材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
理解要点:本条因发证主体变化而取消。
(3)新办法:第二十一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指定媒体上公布通过鉴定的产品和相应的检测结果。
老办法:第二十一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指定媒体上对审查通过的鉴定产品进行公告。同时,由农机鉴定机构公布相应的检测结果。
理解要点:本条明确了公布通过鉴定的产品和相应的检测结果的行为主体因发证主体变化而改变。
(4)新办法:第二十二条对通过推广鉴定的产品,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公布后10日内颁发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生产者凭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使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专用标志。
老办法:第二十二条对通过推广鉴定的产品,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公告后10日内颁发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生产者凭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使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专用标志。
理解要点:发证主体由鉴定的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改为农机鉴定机构
(5)新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的有效期自签发之日起至第5年的12月31日止。
老办法:第二十三条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的式样由农业部统一制定、发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的有效期为四年。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和超范围使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
理解要点:本条明确了推广鉴定有效期变化较大,由“5年”改成“4年”,推广鉴定证书标志的有效期自签发之日起第5年的12月31日止”,。细算起来,按照获证时间的不同,有效期满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获证晚是不足四年即到期,有的获证早可能是将近五年多一点。《推广鉴定实施办法》要求提前6个月申报,申报的时候,按照要求来说,有的可以稍微晚一点,有的必须得提前,以免过期或续展的时候无法安排。
(6)新办法:第二十六条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的商标、企业名称和生产地点发生改变的,生产者应当凭相关证明文件向原发证机构申请变更换证;改变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的,应当重新申请鉴定。
老办法:第二十六条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的商标、企业名称和生产地点发生改变的,生产者应当凭相关证明文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换证;改变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的,应当重新申请鉴定。
理解要点:本条明确了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信息变更申报因发证主体变化而改变。
(7)新办法:第二十八条中的
老办法:第二十八条通过鉴定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取消被选型资格或收回、注销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并予公告:
①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出现集中的质量投诉后生产者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解决的;②商标、企业名称和生产地点发生改变未申请变更的;③改变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未重新申请鉴定的;④在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或市场质量监督检查中有严重质量问题的;⑤国家明令淘汰的;⑥通过欺诈、贿赂等手段获取鉴定结果或证书的;⑦涂改、转让、超范围使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的。
理解要点:本条明确了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产品发生违规情况时采取措施的执行者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原发证机构”。
(8)新办法:第十条作为第四项增加一项:“申请前三年内,未因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三、四、六项的规定被收回、注销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的变化情况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农业部公告第1438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办法>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农机发〔2005〕9号)同时废止(上一版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与老办法相比,新办法共8章39条,老办法共7章35条,主要变化如下。1.推广鉴定申请
新办法:第七条申请者应当提交加盖法人公章的以下材料:①《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申请表》一式三份;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③产品定型证明文件复印件一份;④产品企业标准复印件一份;⑤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⑥国家实施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等管理的产品,应当提供相应证书及附件的复印件一份;⑦农机推广鉴定大纲规定的其他材料。
前款规定的产品定型证明文件由《企业承诺书》和以下材料之一组成:①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②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③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④其他单位按相关部门规定出具的产品鉴定证书;⑤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或通过实验室认可的企业实验室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老办法:第七条申请部级推广鉴定的产品应当是定型产品,批量生产一年以上,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累计销售量满足如下要求:小型农业机械产品不少于500台,中型农业机械产品不少于100台,大型农业机械产品(或成套设备)不少于30台(套)。对国家重点推广、农业生产急需或创新型产品可适当放宽要求。
申请省级推广鉴定的产品,销售区域和累计销售量等要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八条推广鉴定的申请者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请材料应当加盖法人公章,具体内容包括:①推广鉴定申请表(参考格式见附表1)一式三份;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代理申请的还需提供境外委托方的登记注册证明和委托授权书复印件;③产品定型证明文件复印件一份;④产品执行标准文本及其登记注册证明或备案材料复印件一份;⑤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⑥国家实施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等管理的产品,应当提供相应证书及附件的复印件一份;⑦推广鉴定大纲规定的其他文件及证明材料。
推广鉴定申请表应当按照一个独立的申请产品填写,符合推广鉴定大纲涵盖机型规定的,可与主机型合并申报。被涵盖机型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应当分别满足本办法第七条的要求,同时分别提供本条第⑤、⑥项要求的材料。
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保持资格的,原证书申请者应当提前一个作业季节或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按照本条规定重新提出推广鉴定申请,但无需提供本条第一款第③项要求的材料。
产品定型证明文件可以是所申请产品的省级以上相关鉴定证书,也可以是省级以上农业机械定型鉴定证书、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生产许可证及其附件。省级推广鉴定证书可以作为申请部级推广鉴定产品的定型证明文件。
理解要点:本条放宽了申请材料要求,尤其是放款对产品定型证明文件的认可,另外新增加了企业承诺书》要求。
2.推广鉴定受理
新办法:第十二条申请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①未列入农机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的;②生产量、销售量不满足要求的;③国家明令淘汰的;④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⑤申请前三年内,因违反《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三、四、六项的规定被撤销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⑥应当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老办法: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①未列入最新公布的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的产品;②销售量、销售区域不满足要求;③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要求;⑤应当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理解要点:本条增加了申请前三年内,因违反《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三、四、六项的规定被撤销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不予受理条款。
3.推广鉴定鉴定内容
新办法:第十五条农机推广鉴定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可靠性评价。
老办法:第十五条推广鉴定依据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推广鉴定通则和相关产品推广鉴定大纲进行。有部级推广鉴定通则和大纲的,应当按照部级推广鉴定通则和大纲鉴定。鉴定内容包括:①技术要求与性能试验;②安全检查;③可靠性试验;④适用性评价;⑤使用说明书审查;⑥三包凭证审查;⑦生产条件审查;⑧用户调查。
以集团公司(总公司)名义申请,其下属不同子公司、分公司(工厂)生产同一商标(牌号)和型号产品的,应当分别进行产品试验和生产条件审查。
理解要点:推广鉴定内容由8大项改为3性评价,主要是把使用说明书审查、三包凭证审查、生产条件审查去掉了,把性能试验和用户调查涵盖在可靠性评价和适用性评价中了,是不能取消的。
4.推广鉴定报告
新办法:第十六条农机鉴定机构独立完成推广鉴定任务的,应当由该机构出具农机推广鉴定报告。与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合作完成的,由鉴定机构出具农机推广鉴定报告。
第十七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鉴定报告签发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者出具农机推广鉴定报告。申请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农机推广鉴定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出具报告的农机鉴定机构申请复验一次。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老办法:第十八条农机鉴定机构独立完成推广鉴定任务的,应当由该机构出具推广鉴定报告。合作完成的,由牵头机构出具推广鉴定报告。农机鉴定机构对其出具的推广鉴定报告负责。
合作完成推广鉴定任务的农机鉴定机构根据各自承担的工作量合理分配鉴定费用,不得超标准收费和重复收费。
第十九条推广鉴定项目不符合鉴定要求的,短期内可以整改的内容允许企业整改一次,但整改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推广鉴定结论为不通过。
第二十条农机鉴定机构于鉴定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申请者出具推广鉴定报告。经申请者确认无异议,推广鉴定结论为通过的,按规定上报相应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颁发推广鉴定证书。
申请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推广鉴定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出具报告的农机鉴定机构申请复验一次。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部级推广鉴定报告等材料的审核,应当于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并将通过审核的汇总上报农业部审批发证。
理解要点:与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合作完成的,由农机推广鉴定报告鉴定机构出具。
5.推广鉴定公告
新办法:第十八条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对通过部级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公告并颁发部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省级农机鉴定机构负责对通过省级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公告并颁发省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
通过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原则上每季度公告一次,其鉴定报告的相关内容应当在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布。
老办法:第二十一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公告的形式公布经批准通过推广鉴定的产品和企业,并在指定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推广鉴定公告原则上每季度发布1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同时公布相应检测结果。
理解要点:对通过部级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公告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改为农机鉴定机构。
6.推广鉴定标志
新办法:第十九条获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农业部规定的式样自行制作专用标志,并加施在获证产品本体的显著位置。
第二十一条农机推广鉴定标志的名称为“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章”,由基本图案、证书编号组成。
老办法:第二十一条申请者于公告后10日内向受理机构领取推广鉴定证书并定购专用标志。
理解要点:农机推广鉴定标志由向受理机构领取改为生产企业按照农业部规定的式样自行制作专用标志。7.推广鉴定信息变更
新办法:第二十三条农机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内证书信息发生改变的,证书持有者应当在30日内向原农机推广鉴定受理机构提出证书变更的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证书变更的,应当交回原证书。
产品规格发生变化且超出相关产品农机推广鉴定大纲允许范围的,应当重新申请推广鉴定。
第二十四条农机鉴定机构对证书变更申请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可以确定申请变更的信息未涉及产品变更的,应当直接变更;涉及产品变更的,应当安排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经确认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证书变更。变更后的证书编号和有效期截止日期保持不变。
第二十五条对经批准变更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和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告。
老办法:第二十二条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内,证书信息、产品结构型式、生产条件等发生变化,证书持有者应当在1个月内向原推广鉴定受理机构提出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
受理机构根据报告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符合证书变更条件的,应当通知企业申请证书变更。产品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应当通知企业重新申请推广鉴定。
企业申请证书变更或重新申请推广鉴定时,应当同时交回原证书。
第二十三条农机鉴定机构对证书变更申请进行审查核实后,上报所属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换证。根据相关书面材料,确定申请变更的信息不涉及产品结构型式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可以直接报送证书变更;不能确定的,应当进行产品一致性确认和生产条件审查。经确认和审查,产品结构型式没有改变,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但满足要求的,可以报送证书变更;产品结构型式发生较大变化,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且不满足要求的,不予变更证书。
第二十四条对经批准变更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和企业,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告。变更后的证书应当同时注明变更前的相关内容及换证日期,原证书编号及有效期不变。
理解要点:证书有效期内证书信息发生改变、超出相关产品农机推广鉴定大纲允许范围的,应当重新申请推广鉴定。涉及产品变更的,应当安排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经确认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证书变更。变更后的证书编号和有效期截止日期保持不变。经批准变更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和企业,按规定予以公告。
8.推广鉴定续展
新办法:第二十二条农机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满申请续展的,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对产品一致性和证书、标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颁发新的农机推广鉴定证书。
老办法:由大纲确定。
理解要点:对产品一致性和证书、标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不做性能试验和生产条件审查。
9.推广鉴定有效期内的监督
新办法:第二十六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通过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内容包括:①制造商名称、地址及产品一致性情况;②证书和标志使用情况。
老办法:第二十六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通过推广鉴定的企业和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包括:①生产条件检查;②企业名称、地址及产品一致性检查;③证书和标志使用情况检查。
理解要点:对通过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内容去掉了生产条件检查。
农办机[2016]6号文
为贯彻《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顺利推进推广鉴定改革,做好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制修订期间的衔接工作,明确排放标准升级后证书信息变更原则,加强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推广鉴定证书的管理,农业部办公厅于2016年3月29日发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16]6号)。其主要内容如下。
1.做好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制修订期间的衔接工作
(1)关于产品销售量和生产量。申请鉴定的产品,其销售量应满足:中小型农业机械不少于100台,大型农业机械(或成套设备)不少于25台(套);其生产量应不少于现行有效部、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规定的抽样基数。
理解要点:为推进农机新产品的投放市场进程,对销售量要求予以放宽,不在执行大纲中的要求。
(2)关于鉴定依据和内容。鉴定的具体技术依据执行现行有效的部、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其中鉴定内容调整为:技术要求和性能试验、安全检查、可靠性评价、适用性评价及使用说明书审查等5项内容。
理解要点:取消三包凭证和生产条件审查。
(3)关于有效期满续展。企业提出续展申请的,按《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规定进行续展。续展检查的内容为产品一致性和证书、标志使用情况,检查方法仍按照以往获证产品有效期内监督检查相关规定进行。部级鉴定的续展任务原则上由原鉴定机构承担。
2016年1月1日起至新推广鉴定大纲颁布实施之日止,受理的鉴定项目按本通知要求执行。新推广鉴定大纲颁布实施后,受理的鉴定项目依据新大纲进行鉴定;新收费标准发布前,鉴定费用参照现行收费标准进行核算和收取。2015年12月31日之前受理的鉴定项目按原规定办理。
理解要点:明确要求续展检查的内容为产品一致性和证书、标志使用情况,检查方法仍按照以往获证产品有效期内监督检查相关规定进行。
2.明确排放标准升级后证书信息变更原则
农用柴油机、拖拉机以及其他农业机械,因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到中国第三阶段而引起的产品信息变化,企业可在现行相关规定允许变化范围内自主变更,无需申报变更和备案。鉴定机构已受理企业变更申请的,不再进行审查确认。如产品型号发生变化,企业应向原受理机构申请办理推广鉴定证书信息变更。
理解要点:因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到中国第三阶段而引起的产品信息变化,在现行相关规定允许变化范围内由企业自主变更无需申报变更和备案。鉴定机构已受理企业变更申请的,不再进行审查确认。除产品型号发生变化,企业应向原受理机构申请办理推广鉴定证书信息变更。
3.加强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推广鉴定证书管理
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在证书有效期内,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或市场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且向社会公布的,证书颁发机构自得知公布情况后,应当根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撤销该产品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告知同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管理部门。
理解要点:在证书有效期内,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或市场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且向社会公布的,由证书颁发机构撤销该产品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并向社会公布。
存在问题与思考
非道路用农业机械排放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国Ⅱ”升“国Ⅲ”的关键时期,主要通过提升油品质量,改善燃烧过程和改进柴油机设计等方面降低有害物排放。政策的支持已经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大限将至,相关企业要提高认识,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技术,生产出符合排放要求的绿色动力源。
1.存在问题
在“国Ⅲ”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给“国Ⅲ”标准实施带来影响。
(1)柴油机排放升级到“国Ⅲ”,在技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启动、燃油供给、电气设备和信号处理等)
(2)非道路国Ⅲ排放柴油机与农机的匹配性能仅有台架试验是不可靠的,必须进行田间作业试验,才有可能解决农田恶略作业环境下柴油机的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
(3)“国Ⅱ”升“国Ⅲ”,增加的成本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
(4)农机产品生产和销售季节非常集中,短期消化“国Ⅱ”排放产品困难。
(5)油品质量不匹配。发动机升到“国Ⅲ”,如果柴油不升级,“国Ⅲ”的发动机可能就消化不好,就容易出故障。为了保证符合排放要求,对喷油泵和喷油器的要求更为严苛,所以使用清洁质优的柴油,才能保证较好的使用柴油机,以及延长柴油供给系统的使用寿命。
(6)“国Ⅲ”产品技术培训、售后服务、配件供应、柴油机的维修问题,也给实施“国Ⅲ”标准带来影响。
过去的“国Ⅱ”发动机故障,一般机手、小维修店就可以修,升“国Ⅲ”之后,维修需要专用仪器检测,需要生产企业提供解码器等支持,并要由专业人员操作解决,机手和一般维修点就不能修理了。维修体系不健全、维修能力不足、配件供应不到位、服务不及时,势必会造成短期出现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方便性降低情况。
2.几点思考
(1)2015年10月停止生产“国Ⅱ”发动机、2016年4月1日停止销售“国Ⅱ”发动机产品,这是早就公布了的,生产和销售等各方面早就应该有所准备了。
(2)2016年1月1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2016年第5号],明确配备“国Ⅱ”发动机的农业机械生产和销售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1日。
(3)如果2016年12月1日之后再生产和销售以“国Ⅱ”柴油机为动力的农用机械,将属违规行为。
(4)实施时间延后一个节点,2016年12月1日后,所有生产和销售的农用柴油机必须符合“国Ⅲ”排放标准。这个门槛早晚要跨越。
(5)现在可能还有不少国Ⅱ产品积压,到年底要是还有没有销售出去的是不是还需要继续延后,何时是个尽头?
问: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
答:《指导意见》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顺应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而制定的。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用地政策、扶持项目、发展类型、信贷支持等方面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提出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国办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三个文件中,都强调要加强规划引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乡村精准扶贫,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这既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对休闲农业作出的重大部署,也为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指明了方向。
发展休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升级,休闲农业仍有旺盛的需求,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目前,休闲农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基础设施滞后、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等问题,亟待国家出台明确发展方向、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的指导文件,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共14部门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以进一步改善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问:《指导意见》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指导意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着力将休闲农业产业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达33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业农民收入、发展质量、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二是明确发展原则。确定了以农为本、促进增收,多方融合、相互促进,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三是强调七项任务。提出了加强规划引导、丰富产品业态、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扶贫、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培育知名品牌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四是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包括强化政策落实创设、加大公共服务、加强规范管理和宣传推介等保障措施。五是强调做好组织领导。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实施,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强调各方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工作落实。
问:为发展休闲农业,《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工作任务?
答: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实施产业脱贫为着力点,《指导意见》提出了七项任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布局,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形成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积极推进“多规合一”。
二是丰富产品业态。鼓励各地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车房车营地、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探索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特色小镇等,提高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支持农民发展农(林、牧、渔)家乐,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村。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合作社,着力改善开展休闲农业村庄的道路、供水设施、宽带、停车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农事景观观光道路、休闲辅助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和演艺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
四是推动产业扶贫。对资源禀赋有优势的贫困地区,要优先支持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等,重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带动贫困地区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项目,着力推动精准脱贫。
五是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做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准确掌握全国农业生产系统的发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优秀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加强大中小学生的国情乡情教育,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社会实践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发展妇女手工艺特色产业项目。
六是保护传统村落。不断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按照保持传统村落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要求,保护村落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和监督。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主客共享的美丽休闲乡村,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七是培育知名品牌。重点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农业品牌体系。在面上,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在点上,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在全国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在线上,重点开展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推介。鼓励各地培育地方品牌。
问:《指导意见》强调要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着重指出要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您能进一步详细介绍一下吗?
答: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始终。中央对农耕文化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强调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农业部自2012年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以来,分三批认定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第四批发掘认定工作已经部署。从今年农业部委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发掘保护工作的评估结果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发掘工作在增强遗产地产业发展后劲、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传承农耕文明和弘扬农耕文化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未来工作中,将不断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开拓动态传承的途径、方法,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逐步形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
问:如何确保《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如期实现?
答:《指导意见》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
在强化政策落实创设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边远海岛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各地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鼓励各地将中央有关乡村建设资金适当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倾斜。鼓励各地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扩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投资休闲农业。国家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各地要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在加大公共服务方面。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科技支撑,依托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一批设计研究中心、规划中心、创意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构建完善的休闲农业监测统计制度。
在加强规范管理方面。加大休闲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力度,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行业标准,推动本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加大对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星级企业、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等景点的动态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行业组织服务,加快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安全意识,提倡文明出行和诚信经营。
聚醚胺行业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精细化工行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订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承担行业引导和服务的职能,主要负责对产业与市场的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的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1)产业政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制订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世界化工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行业科技的现状,确定“精细化工”为优先领域,鼓励自主创新。以突破核心催化技术、现代反应工程技术、精细加工技术和开发环境友好工艺为目标,逐步实现精细化工产品的功能化、高性能化、专用化、高附加值化和规模化。
“十一五”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为: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产品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胶助剂等。
(2)质量监督检验
国家对工业产品的质量和采用的生产工艺有较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生产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施许可证制度。
(3)安全生产
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求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需要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遵守《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4)环境保护
2009年7月,胡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
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主要是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的广大区域,涵盖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这一区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和农林渔资源,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主要是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的广大区域,涵盖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这一区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和农林渔资源,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云南内连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外接缅甸、老挝、越南,有4061公里的边境线,25个边境县市,16个跨境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地缘相邻、民族相亲、文化相通。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一方面可以打通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拓宽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外部空间,把沿边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桥头堡建设,可以充分展示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形象,对贯彻落实中央“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通道、合作平台、产业基地、交流窗口、生态屏障,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战略通道。通道是建设桥头堡的重要支撑,有通道才有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联西南、西北和中原腹地等国内经济区,外接东南亚、南亚,进入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一是提升现代交通运输网络。重点是加快昆明枢纽和泛亚铁路东中西线工程建设,加快公路改造,加快昆明新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二是加快口岸建设。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升口岸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三是加快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使云南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通道。四是推进信息通道建设,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信息交换枢纽。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合作平台。合作是建设桥头堡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巩固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推动形成稳定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云南—泰北、云南—老北、云南—越北、云南—印度西孟加拉邦双边合作机制,拓展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先行优势。二是搭建政府合作平台。三是搭建经贸合作平台。扩大和提升昆明泛亚国际商务港,办好昆交会、旅交会、泛亚石博会、南亚国家商品展、东盟华商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和中越、中老、中缅边交会等重要经贸活动,加快建设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产业基地。云南有丰富的生物、矿产、水能、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国家的产业互补性很强。我们将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兴科技、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巩固提升烟草、旅游、电力、矿产、生物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培育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市场广阔、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着力在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尤其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现代旅游业发展。二是发展进出口加工企业,形成集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进出口加工基地。三是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以航运为先导、路运为基础、铁运为重点、水运为补充、管运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格局。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交流窗口。云南地处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交汇地。一是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加强教育交流,使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加强科技交流,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科技合作的示范基地。四是加强民间交往,使云南成为展示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窗口和我国开展对外民族宗教对话的平台。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生态屏障。云南地处金沙江、珠江两条国内河流和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四条国际河流的上游,云南的生态建设对流域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一是建设“森林云南”,努力把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加强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稳步改善环境质量。三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和生态服务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努力使桥头堡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打造开放基地,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云南打造为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现代新型载能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推进“滇企出国”,积极引导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支持配合好中央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建设。
2011年我省外来投资规模小、总量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及扩大对外贸易等方面贡献仍然不大,而且部分外来投资存在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行业垄断等负面影响。
从国内形势看,招商引资仍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区位优势尚未发挥作用。通过周边国家的水路不畅且运量低,空运成本高且国际航线网络尚在形成之中,铁路出省运力严重不足,陆路交通运输成本高,运输周期长,导致物流成本过高,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尚未转变为吸引外资涌入的通道优势。
我省工业基础较差,产业链短,配套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吸引外来投资的热点仍不多,拓展利用外资领域难度较大。
2011年围绕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及旅游产业,重点开展好以下几台活动:一是拟于一季度末组织赴四川开展云南现代物流(成都)专题推介会;二是拟于二季度初在北京举办现代农业产业专题推介会;三是拟于年中协助省温州商会举办全球温商昆明高端论坛,并在论坛期间组织部分州市和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四是拟于下半年组织赴新加坡开展有一定规模的云南大通道建设专题推介活动;五是做好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赴滇考察团的接待及项目对接活动;六是组织开展好“昆交会”、“泛珠会”、“西洽会”等一些机制性的招商引资活动。
按照“老区提升、新区完善、贯通节点、适度超前”的要求,提升基础实施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强化载体建设。在招商引资中,以园区为载体,以延伸产业链、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按照“围绕产业、招优选强”的要求,重点引进产业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的项目。
突出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努力实现科学跨越。具体来说就是以一批带动经济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促进全市经济的大发展。
围绕产业及产业链的长远发展,把项目落地放在工作首位,着力引进一批有利于增强产业实力、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支撑作用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税收回报多、辐射带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
大理实际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有6个:一是新能源产业。二是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产业。三是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四是汽车工业配套产业。五是现代服务业。六是文化旅游产业。
大理地处滇西要冲,现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对周边区域意义重大。开发区滇西(大理)中药材物流经营中心项目、开发区滇西物流商贸城项目、大理州“滇西国际商贸物流园”项目等三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滇西国际商贸物流园由云南省物流产业集团投资20亿元,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可研编制和土地征地等前期工作。
2011年,迪庆州招商引资工作将立足旅游、生物、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瞄准大项目、大客商、大财团,规划、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迪庆州情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放在旅游业、生物产业、外向型农业和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领域,努力完善利用外资的地区布局。
孟定素有“黄金口岸”之称,是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是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大陆的枢纽。围绕“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建设,主要是抓实口岸边贸招商。临沧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之间,居于澜沧江、怒江流域中部,与缅甸接壤,是中国西南—东南亚—南亚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核心区。目前,从昆明经临沧孟定到印度洋缅甸海岸的皎漂港公路里程为1620多公里,昆明至临沧到孟定的高速公路修通后,不知1500公里,是中国通向印度洋陆上距离最近的前沿商埠。临沧将围绕口岸建设,依托口岸地缘优势,打造向缅甸开放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依托口岸聚集效应,打造重要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依托口岸通道优势,打造能源和矿业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枢纽;依托口岸区位优势,建立以重点口岸为龙头,各具特色的面向东南亚的口岸经济功能区。同时,临沧将在边境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规划建设边境工业园区,以全产业链的引进地域性工业园区为目标,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建设培育以出口为导向、产业为支撑、项目为基础、“三外”联动发展的外向型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边境产业聚集。
临沧在云南省实施桥头堡战略中,公路方面,重点加快推进昆明经玉溪(新平)至普洱(镇沅)至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清水河至缅甸腊戌二级公路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二级公路和国边防路的支持。
铁路方面,加快推进祥云至临沧至普洱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昆明至临沧至清水河至缅甸腊戌铁路、芒市至临沧至普洱文山(丘北)沿边铁路的前期工作。
航空方面,力争沧源佤山机场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对临沧机场进行改扩建。
水运方面,加快澜沧江航运码头和水陆连接线建设,推进临沧至版纳至缅甸的水陆联合航运线建设。
富宁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咽喉要塞”,在云南省建设“桥头堡”和文山州建设“新高地”以及泛珠三角合作、广东等省市“北上入中”发展战略中均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依托广昆高速公路和在建的云桂铁路、富宁港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蒙百铁路(蒙自——白色)、富宁至广西那坡高速公路,我们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做好通道经济这篇文章。
富宁将建成在云南省较有影响的三个基地,即:新型冶金化工基地、生物资源开发基地和东部转移承接示范基地。
瑞丽国际华商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将促进瑞丽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快瑞丽农副产品、生物创新、特色旅游工艺品、教育等产业的发展。瑞丽是我国中缅边境最大的物流基地和边境商务信息中心,瑞丽口岸对缅贸易总额一直占全国的30%,占全省的60%,从瑞丽出口的商品50%通过缅甸转销到印度、孟加拉等国。2010年从瑞丽口岸出口的摩托车约47万辆,此项目针对国内摩托车生产技术成熟、配件充足,面对缅甸及东南亚各国,产品市场容量大的特点,项目占地约30万亩,投资概算约6000万人民币。
芒市在巩固粮、糖、茶、畜四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看重发展云南小粒咖啡、遮放贡米、石斛、晾晒烟、澳洲坚果、生态蔬菜、亚热带水果、萝芙木、竹产业、弯洲牛肉、德宏奶水牛、罗非鱼等新兴特色农业,“后谷咖啡”、“遮放贡米”以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目前盈江市场集散的翡翠玉石毛料有数千吨,每年从盈江销往全国各地的玉石毛料上万吨。
盈江将依托良好的特色产业基础,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企业,重点发展坚果、咖啡、油茶、胡椒、橡胶、竹子、德宏水牛等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
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积极鼓励发展休闲农业,明确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定位到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对休闲农业用地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现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6土地政策解读:休闲农业用地政策知多少?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提出,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
《农业部等11部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农加发〔2015〕5号)明确,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休闲农业项目用地,各地要将其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用于休闲农业。鼓励利用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加快制定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的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旅游业发展用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要求:
一要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对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各地应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依法办理土地转用、征收或收回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加大旅游扶贫用地保障。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景区内建设亭、台、栈道、厕所、步道、索道缆车等设施用地,可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其他建设用地”办理规划手续,参照公园用途办理土地供应手续。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及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游厕所建设单位集中申请。
二是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土地用途按旅馆用地管理,按旅游用地确定供应底价、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利用现有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机构土地权利人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权利类型不变;土地权利人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的,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
三要加强旅游业用地服务监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和使用管理应同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其他相关区域保护发展建设等规划,不符合的,不得批准用地和供地。严格旅游项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游项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不得批准。严格相关旅游设施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土地供应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整宗或部分改变用途,用于商品住宅等其他经营项目的,应由政府收回,重新依法供应。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将设施农用地具体划分为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以及配套设施用地。
生产设施用地是指在设施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
1、工厂化作物栽培中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
2、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含场区内通道)、畜禽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
3、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池和进排水渠道等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
4、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的生产看护房(单层,小于15平方米)用地等。
附属设施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设施农业项目的辅助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
1、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检验检疫监测、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设施以及必要管理用房用地;
2、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收集、存储、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设施用地;
3、设施农业生产中所必需的设备、原料、农产品临时存储、分拣包装场所用地,符合“农村道路”规定的场内道路等用地。
配套设施用地是指由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包括: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用地。
1. 玉米生产者补贴是永久性的吗?
答:政策规定, 本次玉米生产者补贴将持续3年, 即2016~2018年三年保持不变。
2. 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发放时间?
答:玉米生产者补贴的面积核查工作应于每年6月30日前完成, 2016年于9月30日前完成;补贴资金发放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 2016年于10月31日前完成。
3. 玉米生产者补贴的标准是多少?
答:补贴以县为单位实行统一标准, 根据市对县核定下达的当年补贴资金额度, 依据县农业部门提供的全县补贴面积测算确定全县统一补贴标准, 县和县之间可能存在差异。2016年, 辽宁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总金额为59.9亿元。
4. 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发放地区范围?
答: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地区范围为全省所有种植玉米的市、县 (区) 。
5. 玉米生产者补贴和耕地地力补贴是一样的吗?
答:不是, 是两项不同的补贴政策。玉米生产者补贴是一项新的政策, 和耕地地力补贴不同。
6. 玉米生产者补贴将补给谁?
答:享受补贴的对象为合法耕地上的玉米实际生产者 (包括本地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合法的外来租种者等) 。对于土地流转的, 补贴资金应发放给实际玉米生产者, 土地流转合同 (协议) 有约定的, 从其约定。
7. 耕地上的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是否在补贴范围内?
答:青贮玉米不在补贴范围内, 鲜食玉米在本次补贴范围内。
8. 玉米生产者补贴的依据是什么?
答:当年合法耕地上实际种植的玉米面积。
9. 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的发放形式?
答:补贴不以现金形式发放, 通过惠农“一卡通”, 直接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玉米生产者的存折账户。
1 0. 流转的土地已经签订了流转合同, 但合同上没有明确约定补贴归谁, 无法办理补贴申请, 怎么办?
答:按照政策规定, 玉米生产者补贴是补给实际玉米种植者的。如果存在争议, 建议双方根据规定协商解决。
1 1. 承包部队、学校、监狱的耕地, 是否可以得到玉米生产者补贴?
答:承包部队、学校、监狱的土地, 不能得到补贴。这三类耕地在粮食口径之外, 不在本次补贴范围内。其他类型的耕地是否有补贴以各市具体细则为准。
1 2. 今年自己的耕地外包给他人, 承包期一年, 明年发放补贴前, 还需要重新测量种植面积吗?
答:是的, 需要重新测量种植面积。玉米生产者补贴持续三年, 每一年都会核查当年耕地上的玉米种植面积。
(一)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鼓励开展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活动,提升产品水平和附加值,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支持专利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
(二)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支持国家和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完善关键研发试验条件,构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开展产业政策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
(四)引进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支持承担国家和本市重点项目的单位引进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不断提升基础条件和自主创新能力。
(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整机产品研制、关键零部件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制以及重大技术装备测试、试验、认证能力建设等。
(六)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鼓励装备使用单位与制造单位合作开发或者装备使用单位自行开发的国际、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入工程应用,实现首台业绩突破。
(七)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需要支持的项目。
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如下:
(一)纳入年度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3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二)纳入年度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该项目新增总投资的30%,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三)纳入年度产学研合作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一般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5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其中,产业政策研究项目可由专项资金全额资助。
(四)纳入年度引进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所购仪器设备价格的30%,金额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五)纳入年度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20%,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六)纳入年度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风险补贴计划的项目,对该首台(套)装备的本市使用单位给予风险补贴支持,支持标准不高于所购设备价格的10%或者保费额的5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申报条件:(一)在本市登记注册;
(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信用良好;
(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资金筹措和项目实施能力,项目方案合理可行;
(五)所申报项目为在建或者拟建项目,项目实施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上海市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十六号公告) 所称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是指依法通过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式,从国外取得先进技术并通过掌握其设计理论、工艺流程等技术要素,成功地运用于生产经营,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商业化的活动。
下列项目或者技术可以获得技术开发经费的补贴:(一)属于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或者本市重点支持的吸收与创新项目;(二)在吸收基础上创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或者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三)未列入市吸收与创新年度计划,但符合指导目录要求,经过市经委组织鉴定,确认其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项目。用于吸收与创新的技术开发经费,可以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用于吸收与创新的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价在规定数额以下的,可以一次或者分次计入成本。
列入市吸收与创新年度计划的项目,可以对设备进行快速折旧,并参照市新产品试产计划或者中试产品计划的规定享受相应优惠。可以申请优先列入市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获得贷款贴息的资助。承担单位需要引进外省市专业技术人才的,可以按照规定直接申请办理外省市专业技术人才调入本市的手续;需要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专家、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有关专项资金的扶持。进行关键技术攻关,需要聘用国外专家的,可依据聘用合同向市有关部门申请经费补贴。本市各级机关在采购活动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属于扶持发展产业的吸收与创新产品。
吸收与创新项目属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或者在吸收高新技术基础上创新的成果转让取得收益的,按照国家和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规定,享受优惠。吸收与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增值税零税率优惠。吸收与创新的产品进行技术质量认证,企业可以申请有关的经费补贴。吸收与创新的技术或者产品申请国内外专利的,可以申请专利申请费、专利维持费、专利代理费的部分资助。引进国外专利技术用于技术开发,属于国内首次运用的,可以凭专利转让或者专利许可合同等有效证明,申请经费补贴。
在本市建立吸收与创新的下列机构,可以申请启动经费的补贴:(一)国家级或者市级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二)国家级或者市级的吸收与创新基地;(三)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的市级技术开发机构。
《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沪经技[2008]291号) 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为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申请条件:(一)企业所属行业必须符合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的要求。申报企业在本行业处于龙头地位,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年销售额不低于3亿元。
(二)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不低于60人,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五)申报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每年必须有专利申报。
(六)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企业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区(县)所属企业原则上为区(县)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年以上,市属国有及控股企业由集团公司审核并推荐。
(七)企业两年内(指申请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5月31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4、其它违法行为。
(上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姜怡供稿)
【农业相关政策解读】推荐阅读:
产业园区相关扶持政策09-30
相关节能环保政策11-09
民营医院的相关政策11-27
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06-09
赴美生子相关签证政策问题07-14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06-18
关于开展军队退役人员相关政策落实10-21
2018加拿大留学打工相关政策11-05
增值税税收政策及相关会计核算06-27
绿色农业解读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