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实践报告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辩论实践报告(精选7篇)

辩论实践报告 篇1

古时墨子曾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世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其意为,辩论的作用在于划清人们有关是非的界限,探察世道治乱的标准,判断事物同异的根据,权衡利弊得失,解决人们思想上存在的疑惑。通过辩论,人们可以更好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求同存异,达到更高层次上的心理沟通。

2013年6月8日--6月14日,我们法学11级的同学们在王卉老师的指导下在校模拟法庭进行了演讲与辩论实践周。演讲与辩论实践周的举行,是我们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同学们辩证的看待法律问题,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本次辩论实践周我们组的题目是:文凭能否代表知识水平。我是正方的一员,我方观点是: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作为正方队伍中的三辩,明确自己的职责:主要是针对本方观点,与对方辩手展开激烈角逐,要求我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要能抓住对方纰漏,加以揭露并反为己用,要灵活善动,幽默诙谐,带动场上气氛。首先是在立论方面: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所以说,立论在辩论赛中是至关重要的。“文凭仅能证明一个人的一段学习经历,只能代表人受教育的“有限的”知识范围,不能够代表人的知识能力,不能证明人的全方面的能力和将来的发展潜力。这样既能明确我方观点,又能给对方限定范围,先发制人。同时,我认为依靠自身努力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有效文凭是能够代表知识的水平的。这样既能解决对方自身不努力获文凭,又能解决对方的不正当途径及假文凭的问题。代表指的是体现,但不是完全替代,不是说文凭代表了水平了就

是说可以用文凭替代水平。”

再有就是提问环节:一些关于提问的技巧,比如:

(一)借力打力: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

(二)移花接木: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三)顺水推舟: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四)利用矛盾: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 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五)“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

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在整场辩论赛中,自由辩论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攻击技巧,攻击的组织在上场前可以有如下的检查指标: 一是有没有组织者,也就是有没有“灵魂队员”,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二是整个队伍与之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默契和感应? 三是整个队伍对特定的辩题的立场认识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大的梗阻? 四是准备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对付、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 五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 六是自由辩论中将会出现的最为险难的局面,将会一种什么状况?本方应该怎么对付? 把这六个问题都想清楚了,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了,那么攻击的组织也有序了,主动了。自由辩论环节我方以二辩王萱为中心,抓住对方的缺点与矛盾进行反击。

最后我们指出了对方存在的三大错误。

第一,混淆概念,指鹿为马。我们说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文凭能够代表综合素质、个人能力,对方辩友冥冥之中对今天的辩题偷天换日,请问,这几个概念难道没有本质的区别吗?如果连这几个概念都区分不清的话,那你们的观点又如何成立呢?第二,以偏概全。我们说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文凭等同于知识水平。对方辩友高呼“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还企图列举李嘉诚等一批学历不高的成功人士来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化为了个别的现象。看似列举了大量没有获得文凭的名人,实际上是通过结果的偶然性去代表原因的必然性,是不是人打了一个喷嚏那他就一定发烧了呢?这种用部分否认整体的观点,是严重的形而上学错误!第三,避实就虚。我们说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唯有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对方辩友以某些成功人士连

初中还没毕业的例子,就得出了“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的观点,这未免太过于狭隘曲解了,相反我们并不否认像莫言所获的诺贝尔奖项等其他途径也是和文凭一样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然后我方总结观点:第一,我方主张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绝不是“唯文凭论”,更不是主张没有文凭就没有知识水平,而是要主张对付出的肯定,对经历的肯定!第二,文凭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拿文凭的人,对方辩友仅仅因为社会中个别的人,便将治学的态度变得飘忽不定,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水平不是随便看几本书、做几件事就能得来的,而是要通过选拔、学习、训练、考核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证明,而文凭正是这一系列过程的最好证明!虽然我们是深恶痛绝一个招聘单位只看文凭不看能力的,但是我们需要承认他们这样做是有其道理的。看文凭是高效率的保险的,能力是需要靠时间来检验的,证书瞬间就验证了一个人的实力,我想说的最后一点是,文凭能代表知识,而且很多时候是可以替知识说话的。一张文凭,摆在用人单位面前,这就是一个客观真实有效的参考量。

但本次也存在了一些缺陷。首先,本届院辩论赛由于时间比较紧凑,参赛辩手没有充分的时间做充足的准备,导致有些场次的水平不够,不能看到辩手真正的水平。其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为主持人配备一个话筒,而场地的选择上面,由于所选场地过小,而同学们的热情较高,出现了很多同学没有座位而站着观赛的情况,这是我们部门此次活动中工作上的失误。

总之,不管怎么样,辩论赛是四个人的战斗,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场上的协作。这是需要队员之间在不断地比赛中慢慢培养的。这次活动给同学们枯燥的课余学习生活中带来了一缕活跃的清风,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最重要的是这次活动极大的锻炼了同学们的自主思考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大多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递的专业课本知识,而这次的辩论赛,我们化被动为主动,进行自主的分析思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能力。虽然我们这次的赛事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每一次的问题都是为下次的成功做铺垫,我相信下次的辩论赛,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让我懂得了很多:1.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考虑对方想要提问的问题及涉及的观点,才能提前做准备。2.部内与辩论队明确体制,协调好工作,增强沟通,达成共识,从而更有利于辩论队的发展。3.积极的参与到辩论队的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共同创新。同时我们坚信,与辩论队共同努力使辩论队的活动开展更顺利!

非常感谢我方队友的配合,感谢王卉老师的指导。

法学111安培清

辩论实践报告 篇2

2014年, 笔者依托于教学改革项目, 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以seminar教学为指导, 做了系统地教改尝试。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困境及其出路

多年来, 笔者一直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平心而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 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指出:“在大学里, 最需要强调的是要停止对固定知识的传授, 转而强调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加强调论述和演讲以及掌握基本语言的方法, 掌握这些方式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2]

教学的目的, 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找到通往知识大厦的钥匙, 主动去追求知识, 是教师帮助他们推开一扇又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户, 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说, 教学的目标, 不但是培养具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更是培养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兼具自信心、意志力、创造力等品质的综合素质人才。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笔者决定采用Seminar教学法对课堂进行改革。Seminar教学法“用多向互动的教学新模式取代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 它以“学生”和“能力”为中心, “教”与“学”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动[3]。

二、“Seminar”为中心的教改方案及其实施

“Seminar”的核心词是“师生研讨”, 包括“研讨什么” (What) 、“谁来主持” (Who) 、“怎样研讨” (How) 三个方面。在Seminar教学中, 教师始终居于中心指导的位置。

笔者根据《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知识体系中基本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分布情况, 搭建不同的教学平台 (演讲、研讨、辩论) , 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在课下准备, 在课堂上予以展示并主持师生讨论, 随后由评委团打分。

(一) 教改方案。课堂教学活动, 包括“关键词演讲”、“主题研讨”、“专题辩论”3种形式。

(二) 教改的能力指标。教改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 而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 也是专业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能力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自我能力 (如胆量、自信心、自控力等) 、专业能力 (如资料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和社会能力 (如团队合作能力、交往与对话能力、领导与组织能力、策划与设计能力、语言与表达能力等。) [4]

基于此, 笔者在制定教改方案的时候, 为每一项教改活动设计了能力指标, 具体如下:1.关键词演讲能力指标:资料能力、写作能力、PPT制作、自我设计与展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话能力、胆量、自信心等。2.主题研讨能力指标:团队合作能力、领导与组织能力、资料能力、写作能力、PPT制作、策划与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共对话与沟通能力、胆量、自信心、自控力等。3.专题辩论能力指标:团队合作能力、思维与表达能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能力、胆量、自信心等。

(三) 教改方案实施

1.关键词演讲:此教改活动每位同学满分为10分。关键词均来自于本课程的教材, 以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为主要内容, 涉及核心概念、人物、历史事件、理论及其流派等。

此教改活动步骤如下: (1) 教师提炼出“关键词”, 1位同学负责1个关键词;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制作演讲PPT;每次课举办1次关键词演讲活动;关键词演讲与授课进度保持一致。 (2) 课堂开始, 教师抽选7位同学组成评委团、1位同学担任计分员;负责演讲的同学以PPT的方式解读关键词, 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随后主持讨论, 时间为10分钟左右;演讲结束后, 评委团根据既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并将打分结果交给计分员;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性分析与点评。 (3) 计分员计分, 去掉1个最低分和1个最高分, 平均分即为该同学的得分;此分数计入平时成绩。

2.主题研讨。此教改活动每位同学满分为10分, 研讨小组的满分根据小组成员数计算。

教师提炼出一些带有争议性、趣味性的研讨主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负责1个主题。研讨题目, 均来自于本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

此教改活动步骤如下: (1) 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 小组内部选举产生小组长;每个小组负责1个研讨主题, 要求课下分工合作, 撰写研讨报告, 制作研讨报告PPT。 (2) 研讨课上, 教师随机抽选6位同学与教师一起组成评委团, 抽选1位同学担任计分员;教师临时指定1位研讨小组成员担任主讲人, 讲解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 随后研讨小组主持全体师生讨论, 时间为50分钟左右;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分析, 时间为20分钟左右。 (3) 研讨结束后, 评委团根据既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并将打分结果交给计分员;计分员计分, 去掉1个最低分和1个最高分, 平均分即为该研讨小组的最终得分;小组长将此分数在组内分配, 但不得平均分配;计入平时成绩。

3.专题辩论。教师拟定3个可供辩论的题目, 根据授课进度, 安排3次课堂辩论。每次辩论, 由2个学生小组分别担任正、反方, 其他同学, 可在辩论过程中, 自由加入正、反方阵营, 亦可随时变化阵营。

此活动不计分。

三、教改实践总结

这种以“Seminar”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已持续2年, 每次课程结束, 笔者都要求学生撰写“教改心得”, 并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改效果是很明显的, 具体如下:

(一) 学生教改心得总结。从学生的“教改心得”来看,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普遍肯定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2.普遍认为“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望增强”;3.普遍认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堂参与感提高”;4.普遍肯定“专业教学效果提高, 各种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5.许多同学认为“促进了专业认知、增强了专业认同”。

(二) 调查问卷分析。以2015年春问卷调查为例, 本班32人, 发放问卷32份, 收获有效问卷32份。调查结果如下:1.学生对教改的总体评价。有85%的同学认为总体上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8%的同学认为“有效果但不大”, 7%的同学认为“有很大缺点但可行”, 选择“失败”选项者为零。2.学生的“最深感受”。针对“本次教改中,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2%的同学选择了“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17%选择了“学习兴趣提高”, 14%选择了“课堂更有趣了”, 10%选择了“自我设计与展示”, 9%选择了“团队合作”。3.学生的“最大收获”。针对“本此教改, 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23%的同学选择了“思维能力”, 22%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 14%选择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1%选择了“合作能力”, 9%选择了“专业兴趣”, 9%选择了“交流能力”。4.“教改最成功的方面”。

结论

以Seminar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无论是“关键词演讲”、“主题研讨”还是“课堂辩论”, 都是尝试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 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目的是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锻炼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

这些改革实践, 有着相似的操作流程, 即教师布置题目→个人/团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报告并制作PPT→课堂展示、主持讨论→评委团打分→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性的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他们不断更好地理解、掌握了专业知识, 也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更增强了专业认知、专业认同。

参考文献

[1]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163.

[2]王英杰, 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M].太原:陕西教育出版社, 2005:64.

[3]丁宁.借鉴Seminar教学法,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12) .

关于循证实践的一场辩论 篇3

Social work professors Alex Gitterman and Carolyn Knight, writing in the pages of the journal, Families in Society, argue that their profession is as much an art as a science. They contend tha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avors evidence at the expense of clients’ needs and wishes and social workers’ knowledg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s currently promoted by its proponents, they write, limits social workers’ creativity and ignores the bigger problems that many social work clients face, like poverty and underfunded schools.

Gitterman and Knight propose a new term, “evidence-guided practice,” that attempts to balance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work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wisdom” gained by social workers in their day-to-day interactions with clients. Such an approach, they say, would capitalize on our knowledge about what works while granting social workers “the autonomy and flexibility to improvise and to be spontaneous.” They write:

The world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re logical, orderly, and sequential. In contrast, the lives of people are confusing, disorderly, and contemporaneous. The very act of finding the connections amo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ten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Spirit of Debate

As a counterpoint, Families in Society invited social work professor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roponent Bruce Thyer to respond to Gitterman and Knight’s article. He argues tha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lready is a holistic approach that encourages practitioners to choose the best intervention that is appropriate for the client—not necessarily the intervention with the most evidence behind it. Thyer also contends that while social work theories could be integrated in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erhaps eschewing them is best, writing:

Though there is nothing as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 there is also nothing as harmful as a bad one (Thyer, 2012). Many theories in social work have been and are actively injurious to practitioners and clients. They waste our time, most are not well-supported empirically, and many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s which do not work and in some cases are harmful. Give me a good empirical study over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any time.

nlc202309040159

Overall, Thyer argues that Gitterman and Knight are basically suppor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under a different name. But Gitterman and Knight are not convinced. In their response to Thyer’s response, the two make a plea for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to come together, rather than divide ove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We ask our professional colleagues to engage in the intellectual struggle of finding the realities to which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wisdom belong together rather than to make antagonists of them. This effort will help all of us to find the realities to which each belongs, and to unite rather than separate and divide the profession.

The overall gist of the debate seems to point to a need to define in a consistent way how social workers can balan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and create successful programs.

(All articles in this FORUM column are contributed by National Clearinghouse on Families & Youth, a service of the Family and Youth Services Bureau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理论与实践辩论赛 篇4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话题是,艺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哪个更重要。首先我方不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但我方更认为艺术管理的学习中理论比实践更重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成功。当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依靠的就是适合中国抗战环境的理论指导,只有全军将领学透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理论,领悟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根据不同的地形,兵力,装备,气侯等客观条件,灵活,机动,辨证的运用战术,才能确保无数个战斗的胜利,而不是靠一,二的胜利的战斗来指导整个战争的方向。现如今,立足国际经济环境,以西方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推动中国管理事业,是我们当前重要的使命。在改革中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同样也需要建立和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理论。欧阳修先生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也是为什么各大高校先有理论课,再设实践课的原因之所在。

很难想象一个连一部歌剧的由来和发展都没有足够了解的策划者,他怎么去策划这部歌剧呢?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你拿什么去实践?你凭什么去实践?就更不用谈实践是如何如何重要了。

理论不仅是实践的基础,并且理论贯穿于整个实践之中。就是在实践的时候,还是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实践永远只是为了证明已有理论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它仅仅是证明理论的一个辅助工具。实践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得出更多先进创新的理论,来进一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行动,使事物一步步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实践终归还是为理论服务。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大学学习比参加活动更重要。谢谢大家。二辩陈词:

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直到科学的世界观牢固树立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而理论的学习,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是致关重要的.可以说理论是实践活动的基本与前提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理论解释实践,理论从客观角度来说,就是对实践的解释,描述,批判,反思,比较,指导。所谓实践就是人们所取得经验的过程.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那么实践也将陷入盲区,甚至裹足不前.如果不掌握理论,根本谈不上实践,因此不论实践以何种方式进行,其实施本身就是在运用理论.艺术管理这一学科是为了适应社会而产生的一门新新学科,我们在学习它时就更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指导,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所以我方观点认为:艺术管理专业应更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系统概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各项事业的推进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专业的研究人员,同时也需要政治理论人才,需要理论创新人才,需要 践行党的理论、传播党的理论的理论工作 正确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人的思想要保持先进、纯洁,就得不断接受正确理论的熏陶。市场经济越发展,理论的指导作用越重要。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我们就会迷失了前进方向。因而,不断创新理论、研究新课题,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的使命的要求。现在,我们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需要千千万万国人的共同努力。而创新党的理论、传播党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让广大人民全心全意投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需要方永刚这样的理论工作者。列宁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认识就会停滞,工作就会被动或陷于盲目性,甚至裹足不前。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经济活动中没有系统和正确的理论必将走很多的弯路甚至走向一条不归路。

所以,我方认为,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四辩总结:

好的,谢谢主席,同时也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总结:

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现代汉语词典P:774)

实践: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现代汉语词典P:1145)总结这次辩论赛呢,对方辩友一直在谈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实践产生理论,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呢,我方并不给予否认,再来重申一下我们今天的辩题:“艺术管理的学习中,理论更重要呢?还是实践更重要呢?”实在想不出这与对方辩友一直在陈述的“理论产生实践或者实践产生理论”有什么必要的联系!难道产生的先后就能说明彼此的重要与否吗?

对方辩友一直陈述“理论是通过实践产生的,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我方非常高兴,正是理论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不是更加说明,理论是高于实践的呢?

对方辩友一再申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方也非常高兴,你拿实践去检验真理是不是恰恰说明你重视了理论的重要性呢?检验正确了,还要拿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是吗?否则谁会闲着没事,拿实践去检验着玩呢?

对方辩友一直在说,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是实践的结果,试想一下,从电话到手机,从“大哥大”到今天的多功能手机,难道这都是实践出来的结果吗?如果是,给你几年的时间,你能拿出来吗?相信你拿不出来吧,没有理论作条件,缺少理论的指导,一切实践都是盲目的,甚至是失败,无结果的。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有今天这样的认识,不正是因为我们站在许多前辈和巨人的肩膀上吗?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提出了那么多经典的理论,为我们作指导,让我们去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不去学习呢?而非得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盲目的实践。

化学元素有108个,如果对方辩友非得实践一下哪个有毒,哪个没毒,当你尝第一个的时候就已经一命呜呼了,还怎样实践下面的元素呢?所以,有好的理论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首先重视它的作用,正是有了好的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少走弯路啊,否则,浪费时间,没有成果是小,丢了自己的性命就亏大了啊。

再拿与我们切身有关的例子来看,对方辩友认为实践的作用相对于理论更加重要,那对方辩友为何还苦苦从小学上到现在学习科学文化理论呢?依对方的观点还不如,在小学学习点理论知识后,就去实践,实践到现在,实践的东西又多,实践的时间又长,何乐而不为呢?上大学学习这一说法,就不必了吧!盲目的实践,只能使自己多走弯路,实践的归结点还是寻求或得出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理论是一,实践是多,一种理论可以对多个实践有效。相反,无数次的实践才可能得出一个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践,完成自己的工作,完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啊!

综上所述,大学学习知识比参加活动更重要!谢谢!攻辩:

1.对方攻辩: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因此错误的理论不会更好的指导实践 我方观点:文革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造成的,不能用文革的失败来全部否定毛泽东理论,否定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国家发展做的贡献,我想如果没有他们的,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饿幸福生活,而且任何事物也都有它的两面性,文革不失败,我们怎么会意识到应该把思想阶段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会有改革开放.2.对方观点:毛泽东战略思想不有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吗? 我方观点:先后并不能代表谁重要,你不能否认正是有了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思想才会取得一个个战斗的胜利,仅凭当时我们的兵力装备,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我们怎么和敌人作战?正是有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经典的(以理论做指导的)战役,我们才能以弱取胜。

3·对方观点:没有实践何来理论? 我方观点:先后不能代表谁重要,用实践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正确的理论,下一步有了这些正确的理论才会更好的指导实践,使我们事半功倍,我想这样的效果是在坐都所期望的,总的来说,实践从开始产生到实施自始至终都是在为理论服务.反方攻辩说:理论是死的东西

辩论赛_大学生实践更重要 篇5

第二:从价值取向角度来看,我们大学生不仅仅只是为独善其身即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最终是以为社会创造最大利润价值而存在着,只有更早更多地体验到实践的真谛,赢得市场经济当中人才需求的先机,才能圆满地完成社会化角色的转变。

第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从而最终服务于社会!不管是大学生学习还是我们现在站在这里辩论,都是人的一种智慧的实践!只不过学习是人生中一次最长久,且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更多地社会实践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纵观中国国情,每年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可以继续深造,80%的大学毕业生必须走向社会,接受现实的考验!假使让你当一个企业苦寻千里马的决策者,你会更青睐于实践经验较为缺乏的“知识”型人才吗 ?要是这样,各大院校的外出实习计划不是说完全可以砍掉了吗?由此便产生了社会价值一说,每个人不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存在着吗?除非你脱离的整个社会。而要创造社会价值,就得实实际际的去操作,而不是为了拿奖学金而在苦苦挣扎。

第四:从哲学的角度看,在马克思哲学里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就是实践!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没有实践,那么人不可能进步,更谈不上进化!

我想请大家细揣一下,中国的教育体制为什么一度强调要改革呢?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这不就是中国教育又何尝不是一次重大的实践活动呢?现代大学需要更多的是实践!最后我呼吁大家,不要把自己藏在大学这一安乐窝,象牙塔里面,只有提前多多体验到实践的真谛,我们大学生才能理直气壮的走向社会,并最大极限地去造福社会!现实就是现实,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实干型人

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知识型人才,所以我方一致坚持大学生实践比学习更重要!

实践能力,总是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多样性。有学者从实践能力的内部结构来分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由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构成。

理论作为实践经验的高度抽象概括产物,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所在。离开了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实践是主观相对于客观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级应运而生的,其形成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任何社会的大学教育都不可能超越社会的需求而独立,盲目地发展。

殊不知我国应届毕业生从2003年的212万极速上涨到2009年的611万。高学历就业大军的日益壮大,早就开始动摇着大学生们天之骄子的精英地位。在当前供求不平衡的就业市场下,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选贤纳士的重要衡量标准。“应届毕业生各方面还不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也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简单传授,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近年来就业市场中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受到企业的“经验歧视”等现象的频频出现都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困难所在以及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滨教授曾经提出:《华盛顿邮报》一年多的科技类招聘广告有3544则,其中2799则无学历要求,206则学士学位要求,77则硕士学位要求。学识的多少或者学历的程度早已不再是判断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大多数的企业更青睐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大学生应聘者。

当今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末期,我们的实验室虽然拥有前所未有的先进科学技术,但是,将大量实验室的科学技术付诸于社会应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更需要大学生这股新生力量投入到这一艰辛,庞大的工程中来,去探索,去实践。

孔老夫子治学有三境界,其最终就是要将“学”致于“习”,以达到“君子务实而不以功利”的境界。作为继往开来、前途无量的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牢记孔老夫子的谆谆教导啊!

知识积累固然能得到比较丰富的知识,但是要认识到的是如果没有社会实践课,那你自己学到的知识又有什么用武之地呢。只有实践过后,你才能知道那个是有用的知识,那个是暂时在生活中用不着的。如果只注重知识积累,而不注重社会实践,那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又对国家社会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现代八股文下培养出来的书呆子呢?再者,从学生自身来说,不注重社会实践,以后怎么确定自己的所属于哪一种人才,怎么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呢?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能力型社会,不注重实践,怎么能得到学习经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需求来说,都是社会实践比知识积累重要一写。

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是提高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有思想性、经验性和规律性的收获。

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是提高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有思想性、经验性和规律性的收获。

通过实践培养实践能力能够够满足现在社会对人才不断要求的变化。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快节奏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注重的在意的是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而这些是无法靠学习锻炼出来的,只有在实践中去反思去总结经验,才能得到。

实践更锻炼意志和能力,因此充分证明了实践比学习更重要!

从根本没有经营过公司的教授那里听上几个案例,拿上个MBA文凭,就打算去管理企业;从根本就没有在企业干过一天的教授拿了几次及格,拿上工科文凭,就自以为成了技术上的专家或者能人,还好,医科学生大都要到医院实习上一年,不然中国没年要增加上几百万庸医手下的亡魂。

要是竟然没有进得了大学受到“高等教育”,任你发明出什么东西,这辈子也不能是工程师,按照这个标准法拉第爱迪生之流这辈子是没指望了,竟敢辍学的比尔盖茨去网吧干干还差不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知识的产生来源于实践,书本知识的需要实践来检验,更需要实践来不断完善。只有实践走在书本前面的学术,才会有生命力;只有承认实践高于书本地位的评价机制,才会长胜不衰。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萨迪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居里夫人

才智是实验的女儿。——达·芬奇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 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 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对方4位辩手可都是优秀的辩论手啊,那么你们能成为优秀的辩手是学习理论知识学出来的呢还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呢?

如果只注重知识积累,而不注重社会实践,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现代八股文下培养出来的书呆子呢?

从学生自身来说,不注重社会实践,以后怎么确定自己的所属于哪一种人才,怎么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意可知也?

社会是人生当中真正的大课堂,你只知道知识,不懂得运用于实际,就有如纸上谈兵,就有如三国当中的马谡差不多,当真正运用自己自己所学时,却不懂得因地制宜,这种人终不能成其大事!下场也许就会和“马谡”差不多吧!

古人曾说过: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不可纸上谈兵,学习就是为了实践运用,学而无用,为何学?

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更好的走向社会)那么现在大学生出社会是否都能够马上适应社会?(有过社会实践的往往强于没有的)

请问,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怎么理解的?(知识是服务于实践的!所以实践更重要!)

开场陈述: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正方主辩。希望今天我们造价三班能给大家带来一场不同的精彩!本场辩论赛的辩题是:实践重要还是理论更重要。我方的观点是:实践比理论更加重要。

辩论实践报告 篇6

10月10日下午四点,材化学院在十一号楼0144教室举行了辩论赛决赛,由20101031、20101041班分别就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展开辩论。最后反方20101031班获得本次比赛胜利,反方二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在开篇陈词阶段正方循序渐进提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的论点,现代企业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在竞争中才尤为重要,企业只有把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反方则气势磅礴地陈述了以德为先的论点,通过解释德是品德和修养,是先天具备,才是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积累起来的来强调德的重要性。并巧妙把企业比喻成一辆火车,有德的约束才不会脱轨。

在对辩阶段先由正方三辩向反方一二四辩提出问题,正方联系实际,提出企业在招聘时首先是考虑才能,符不符合企业职位的岗位要求,进而才参加面试选拔出人才,其中对德的考核几乎没有。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企业要求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一旦招用了有才无德的人,带来的损害是致命的,并列举了鸭蛋中添加苏丹红,三鹿奶粉中添加三氯氰胺等例子说明无德导致企业名誉扫地,无法生存。强调道德引导企业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妙语连珠,唇枪舌剑,辩论进入白热化状态。反方提出“德才兼备”“德智体”这些评价人的标准都是德为先。正方申明企业用人以人为先并不否定德,德是辅助,企业是唯才是取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求德才兼备,只要是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反方继续用企业要用德来引导反驳,提出假设,如果被重用的人道德低下做出出卖企业专利,泄露企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的事,那企业损失惨重,一而再再而三得出事,企业如何发展?正方引用了熊猫烧香制作者出狱后被多家公司重金招聘的例子反驳正方观点,提出才并不是一朝而就,德也可以后天培养。只要管理者能用其所长,制其所短,有才者一样能为企业效力。反方申明企业用人不只包括招人,还包括提拔、推举,不能片面从招聘来看。比较有趣的是双方就参加辩论赛也展开辩论,正方提出双方正是因为有才所以参加,反方巧妙地回避,辩论赛不是企业。

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先进行总结,提出企业虽然以营利为目标,但企业是本质为社会服务的,需要道德的约束,引导。只有建立完善的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才能让企业赢得口碑,做出品牌,获得信任,是企业长足发展的保障。并且引用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结尾,为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做出完美总结。正方重申激励竞争中企业重点在于用人以才,现代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我们应大胆创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能充满活力,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只有才能的人能够抓住商场的命脉,把握先机,迅速应变,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然后的观众提问环节将激烈的辩论延续下去。有观众提出如果把国家看成企业,三国时刘备用诸葛亮就是以才为先,知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才三顾茅庐求的卧龙出山。反方反驳说诸葛亮是德在先,因为有德才会不遗余力辅助刘备,刘禅,即使刘禅无能,也没有取代他而自立为王。最后积劳成疾而死,是他的德赢得了我们的尊敬。

最后由嘉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双方作出的努力,并指出了双方不足之处。双方都立论太浅,对辩题的拓展不深,观众提问的挺好,由企业能联系到国家,这样辩论范围更广,更深刻。希望选手以后能深思,发散思维。

辩论实践报告 篇7

下面我以《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谈一谈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次性用品弊大还是利大”辩论会的有效指导。

一、恰到好处“引”辩论———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 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 尽可能地把选题的难度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必须让学生感兴趣, 乐于参与, 使其特长能在研究性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1.主题生成源于学生话题。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属于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第二章探究活动的内容,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重在加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对一次性用品的认识和科学的使用, 提高学生的调查、考察、思辨的能力, 同时也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 做一点贡献, 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开课题时, 当我把学生搜集来的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展示在讲台上时, 引导学生对一次性用品的思考时, 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次性用品有哪些污染?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可不可以重复使用?回收后使用价值是否下降?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 既一方面认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又担心一次性用品对人类的伤害。于是我顺势利导, 引导学生进行一场一次性用品利大还是弊大的大讨论。课堂上, 学生们针锋相对, 各执一词, 但终因证据的缺乏而慢慢静默了下来。鉴于这样的一种争辩意愿, 我认为这时引导孩子们进行一场辩论会将会是非常符合时宜的, 于是, 我们把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侧重点放在了辩论会上。

2.利弊分组尊重学生的意愿。

辩题确定后, 我充分尊重学生内心意愿, 允许他们自主选择辩题, 组成各自的方阵, 推选各自的辩手和辩论材料准备成员。同时我引导他们要注意合理分工, 懂得相互协调, 当碰到问题时要及时取得家长、老师的帮助。当然, 我也允许有“第三种声音”的出现, 不强行让他们归入哪一方, 而是在正反方辩论伊始让“第三种声音”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让争辩双方听听旁观者的声音, 以促使争辩双方在材料准备过程中进行更为多方位的思辨。

二、角色转换“伴”辩论———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让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 去体验人生, 了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做”, 而不是教师“教”。教师在指导时应引导学生从“你想知道什么, 完成什么任务, 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获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而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辩题。

拿到辩题以后, 学生们忙碌地开始准备材料。这时教师的介入及其重要, 因为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研究确立一个有利于本方论证的总论点非常重要。和学生的多次讨论, 我们达成共识:总论点不能纠缠于一次性用品点滴的利弊, 而是应该转向利大和弊大的思辨。利大, 大在何处?弊大, 又大在何处?各方的总论点不仅要求观点正确, 旗帜鲜明, 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的任何立论, 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只有辩题分析到位, 目标指向明确, 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2.指导学生精心准备材料。

学生准备材料的初始阶段, 我并没有介入其中, 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当学生们信心满满, 拿着一叠资料自以为能“击倒”对方时, 我让他们组内成员相互争辩, 在争辩的过程中, 学生才发现他们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 还发生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事情。此时, 教师的介入指导显得适时而且非常有必要。因为只有当学生觉得需要了解和掌握某种实际的方法时, 指导对他们才是有意义的。我引导他们材料的准备必须做到充分和有力, 必须让数据说话, 让现实说话。可搜集一系列实例在辩论会现场展示。学生有了内心的需要, 加上教师适时的指导, 加快了学生材料准备的准度和广泛度, 为下一步的辩论做好铺垫。

3.辅导辩手注重模拟演练。

为确保辩论赛的正常、有序进行, 在比赛之前, 我让参赛选手与班内其他同学进行模拟辩论。这样,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弥补材料准备不足和发言方式不妥的地方。同时在“舌战群儒”的过程中, 当有人提出难以反驳的问题, 就引导学生马上现场讨论, 寻求最佳反驳方式。同时, 我引导他们必须牢记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严密, 不能出现明显的逻辑问题, 决不能出现“如果……”“要是……就……”这样的词语, 因为假设的情况是证明不了什么的。同时在进入自由辩论阶段, 引导辩手不要忘记本方论点, 被对方牵着鼻子跑, 辩题的总论点不能忘;辩论时还要善于发问, 抓住主动权。对方如果回避不回答, 就反复发问, 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而对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不要纠缠, 要及时转移话题;如果对方论证不严密, 一定要揪出漏洞、一批到底。在模拟辩论环节中教师必须带着一双灵敏的耳朵, 牢记辩论双方的辩题的总论点, 尽可能地抓准学生的困惑点、生长点, 让每一位辩手能最大限度地进入角色, 掌握辩论技巧, 积累实战经验, 提高应变能力, 增强必胜信心, 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辩论需求。

三、有的放矢“促”辩论———指导学生多种形式展示成果

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 最能体现学生探究和学习的质量。为有效提高辩论会现场成果的展示的参与度, 教师还“权”于学生, 让学生自己掌控辩论会现场, 积极参与过程, 体验收获, 并在展示活动后有深入的思考和自我体会。

1.让学生自己掌控辩论会现场调控权。

基于“我的辩论我做主”的原则, 在辩论过程中, 我把辩论会的掌控权全权教给学生自己。主持人是学生, 进行辩论会的总体调控。记时员是学生, 对争辩双方进行现场及时亮“灯”。摄像、拍照是学生, 对辩论现场进行实施录像和拍照记录。当然争辩双方的拉拉队还是他们, 他们根据自己所支持方制作标语、彩旗, 在辩论现场进行喝彩加油。于此总总, 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 做到“人人有事做, 人人要做事”, 让全员动员起来, 加入到辩论会中去, 每个人都有动脑、动手、发表自己想法、观点的时机, 确保活动的参与面, 激发辩论活动的有效开展。

2.辩论会后续思考指导的跟进。

辩论的目的, 不是争个你胜我负, 不是分个上下高低, 况且, 我们的辩论会以成果展示的形式展开, 用大量实例和现场演示进行“辩论”。当辩论双方各执一词, 纠缠于你得我失时, 教师的指导又有了用武之地。我们通过辩论会现场录像回放、对辩论会进行及时的总结, 发现论证过程中的纰漏问题, 以备进行论据的再一次搜集和完善。辩论结束后, 引导学生撰写一次性用品科学使用的体会文章, 积极推广科学的使用方法和废品回收利用妙计, 积极有效地推动本次活动成果的多样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本次活动都有收获和思考, 都有话想说, 有话能说, 并有不同的展示内容、展示方式, 从中体味到综合实践活动之魅力。

正如国家培训咨询专家陈向明说的一样, 学是不能被教的, 而只能被辅助。就像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孩子在对方肚子里, 她必须自己把孩子生出来;而我只是帮她更顺利地生产而已。当我们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主题后, 在他们自己主动参与, 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已有的经验学习时, 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总过程, 及时了解情况, 提供帮助, 适时指引、陪伴、评促、激发, 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和体验, 搜集和整理数据, 加快他们解决问题的进程, 让他们在“做中学”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当然这种“辅助”不可能消除前进道路上的困惑和矛盾, 但陪伴他们一起前行, 帮助他们成长的同时, 我们必定也能获得成长, 为下一次“辅助”助力加油。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以《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浅谈了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指导。

上一篇:班级常规下一篇:小学教学设计范文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