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说课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星星变奏曲说课(通用7篇)

星星变奏曲说课 篇1

水北中学

危皇娥

一、说教材

《星星变奏曲》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诗歌,教学目标是学习这些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

《星星变奏曲》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了解“朦胧诗”的特征与创作背景;二是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三是理解变奏曲的含义;四是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难点是认真体会“星星”这个意想在不同的情景出现和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的不同。

二、说教法

㈠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读书,查找资料,注音释义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积累诗歌的基本知识。本课要查找的相关资料有“变奏曲”、“意象”、“意境”、“朦胧诗”和作者等相关材料。

㈡朗读法。诗歌的教学以诵读为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节奏,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星星”的形象,感悟星星在诗的上下节中不同的情景和情境,体会诗的主题思想。

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议议、想想、说说,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㈣提问法。加强教师的引导,避免学生毫无目的的读,没有方法的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探究课文。

三、说教学程序 ㈠导入新课

首先,运用创设情境法导入。导语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欣赏过深邃静谧的夜空?是否欣赏过一颗颗璀璨瑰丽的星星?你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这一导语,意在把学生领进诗情画意的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让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即使检查预习作业,也是积累知识。

第三,教师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物象”、“意象”、“意境”、“朦胧诗派”、“变奏曲”。这些名词学生仅凭材料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点拨。这一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知识,更好的理解诗的主题。

㈡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要求:正确有感情的朗读。)

2、认真品味两节诗的不同读法。想想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初步领会诗中创设的情境。品味和揣摩第一节诗人创设的是光明、美好的意境,第二节创设的是寒冷和残酷的意境,因此在朗读时第一节应用明快轻松的口吻朗读,第二节应用缓慢、低沉的语调朗读。

㈢研读赏析探究

出示思考题一: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引导学生找到并朗读描写星星的语句,体味和揣摩含义深刻的诗句,如:“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星星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

出示思考题二:两节诗在结构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分析句式)

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 如果„„谁还需要„„谁还需要„„谁愿意„„谁愿意„„ 出示思考题三:探究“变奏曲”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诗的一、二节在结构、句式、意象的塑造上、情感的抒发上,形成的强烈对照,这正如“变奏曲”一样,因此,题目“变奏曲”原指音乐术语,课文中是指诗的上下节结构、句式、意境、主题和情感的变化。

㈣感悟延伸

1、感悟朦胧诗的特点。让学生思索学了这首诗后,谈谈对朦胧诗的认识。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感悟到朦胧诗是通过意象和比喻等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2、延伸:阅读“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这一片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奏好四部曲“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探究——感悟延伸”。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一是遵循阅读教学规律,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二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实施新课程的阅读要求“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课堂教学力求做到三个字“实”、“活”、“新”。实——是实实在在学好语文知识,活——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新——教学方法新颖多样。

星星变奏曲说课 篇2

对于这首诗, 如果仅仅因为诗歌句式结构上发生的些微变化, 就被称之为“变奏”的话, 那么这种变奏曲也太过于简单和单调了。这时, 我们不禁要问:《星星变奏曲》中的核心意象“星星”的象征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变奏究竟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 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星星”的象征内涵的变化, 是本诗主题变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教学用书》对《星星变奏曲》中第二节最后四句的理解, 以及对本诗“变奏”的诠释是值得商榷的。这首诗中, 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 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渲泄的情绪。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 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 用“星星”象征光明, 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诗的第一节“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写人们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 所以抬头凝望星空, 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表达了诗人在黑暗的年代里, 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以下十二行, 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 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 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 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 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 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 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 随着意象的变换, 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

但是, 诗人并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 相反, 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 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 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使在厄运之中, 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在诗的前半部分, 星星象征着光明, 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然而, 到第二节最后四行的时候, 又回到与第一节相同的“谁不喜欢……”的句式上来了: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里, 与“星星”这一意象同时出现的其他两个意象“飘动的旗子”、“火”, 共同构成了一组令人浮想联翩的画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来诠释这四句诗的:作者表达了“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 燃烧自己, 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难道仅仅因为看到“火”字, 就可以推断“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吗?这完全是望文生义。笔者认为, 本诗第二节的最后四句中, “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构成了一个意象群, 在对这一意象群进行分析后, 我们不难发现本诗中“星星”这一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变化, 也就能够正确把握本诗变奏的本质了。“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这一意象群, 辅之以“涌出”、“升起”这两个动词, 这几句连在一起, 做一个整体理解, 自然会令人联想到“五星红旗”, 联想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这里的“星星”用“涌起”这个动词描述, “星星”的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的“星星”显然指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国旗上的五颗金黄的星星, 而不再是概念化的象征“光明和希望”了。尤其“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一句中, 暗示着一个黑暗的动荡时代成为过去, 祖国将迎来崭新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坚信充满蓬勃活力, 充满希望的祖国必将战胜一切困难, 能“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对此, 诗人满怀信心, 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首诗中, 诗人由对星星所象征 (代表) 的光明和希望的渴望与追求, 升华或变奏为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渴望和歌颂。坚信五星红旗象征 (代表) 的伟大祖国在“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意即祖国在黎明到来的时候, 必然能给饱经忧患的大地带来“光明”。

由此可见, 《星星变奏曲》的变奏不仅仅是诗歌结构上的变化, 诗歌结构上的变化, 并不像《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它只是诗人在表达感情过程中, 诗句结构上发生的必要的调整与变化, 这样的变化, 形成了诗歌句式的参差错落的变化之美, 也使感情的抒发更加激越昂扬, 而非“变奏”的本意和核心。“变奏”一词, 源出拉丁语“variatio”, 原义是变化, 意即主题的演变。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 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所以, 《星星变奏曲》中, 变奏的真正内涵是主题指向的深化和升华。“星星”这一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变化完成了诗歌主题的升华和变奏, 即由前所述, 诗人由对光明的渴望升华到对祖国繁荣富强充满期待, 期待祖国在改革开放之后, 在新时代的黎明到来时“升起”并“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才是本诗变奏所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K].学苑出版社, 1989.

[3]二十世纪中国新诗[K].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星星变奏曲说课 篇3

我们的职责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却有意无意把他们当成了拿分的机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功利主义登峰造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就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初中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单元和戏剧单元(人教版九上一单元,九下四单元),因为中考不考现代诗歌和戏剧,写作要求也是“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所以这两个单元基本被放逐,这些课文仅是课本目录上的摆设——有的老师认为不重要,让学生随便读一读或课外自学,或干脆跳过,说是减轻负担;有的看成是“鸡肋”,觉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对此无所适从;有的则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不懂,不知怎样处理,于是放弃。

放逐的弊害是严重的(本文仅谈现代诗歌教学)!

“不教”不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新课标》)。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曾经有过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今天的诗歌教学现状,使学生大多不爱诗不读诗不懂诗。那么,是不是会造成或已经造成诗歌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弱化甚至断裂?

“不教”滋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说起来这是为学生升学考试着想(节省一点时间)。但是,语文教学要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精神成长”。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已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了学生,两天的家庭社会影响几乎大于了五天的学校教育,“不教”,使其把学习当成手段(而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当成敲门砖。

“不教”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文文字的能力的提高。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是运用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教学诗歌最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诗歌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最适合咬文嚼字,咀嚼品味,想象联想。而且,没有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考试提分也可能成为竹篮打水。

二、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要有明晰的认识。

诗歌特征需要再认识。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文吗?其实,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画。与文是形似,与画是神似。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画具有这样的特点。苏轼语其实揭示了诗画本质上的特点,只是王维诗画特征更具有典型性。读诗就是看画展。你走进的是想象的画展厅,你看到的不是一幅幅的画,你看到的是一个个意象,你通过想象,一个个意象在你脑中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这时你会感受到作者的气息,渐渐地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胸怀的温度,心里泛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这时你便处在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美妙的审美享受里。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的关系需要厘清。它们都是“诗”,都具“诗”的艺术特征:语言上的凝练美,节奏上的韵律美,感觉上的形象美,情感上的力度美。它们都是通过意象,构成意境,通过意境表达情意。主要的不同点是格律和意象。格律上,古典诗歌有严格的格律限制,现代诗歌灵活自由。意象上,古典诗歌的意象具有传统性。诗人们选择大体相同的意象,松、竹、梅、菊、鸟、雨、云、月……它们具有大体相同的稳定的象征意义。松象征坚贞,竹象征气节……现代诗歌的意象具有创新性。意象的选择具有时代和个性特征,如“橡树”、“凌霄花”、“星星”、“萤火虫”。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现代诗歌教学和古诗阅读教学可以相辅相成。

第二,要有个性的解读。

教学上“搬运”现象严重。无论是教者还是发言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解读。网上书上的备课参考、学辅资料,有关文本的解读,习题的答案,基本是千篇一律,一律源自《教师教学用书》。有的缺少创见,只能“搬运”,有的缺少勇气,选择“搬运”(因为考试的“参考答案”其实是“标准答案”,也就不敢不“搬运”)。

如《星星变奏曲》:①关于“谁”:“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解读为“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教参,下同)。“谁”就是诗人?是他总在写着苦难的诗?笔者认为应该问问:“谁”在问,在问“谁”,为什么要“问”。全诗由“谁”领起的反问句多达十个。“谁”在问?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我”,显然发问的不止是诗人,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已经觉醒正在反思的一代人。在问“谁”?问星空,问大地,问伤痕累累的时代,问自己的心灵。为什么要“问”,因为有痛苦,有迷茫,因为在反思,在追寻。

②关于“寂寞地燃烧”:“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当天空没有光明的时候就燃烧自己,把自己变作光明,代替星星照亮黑暗的大地,“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这样的解读是否有“惯性思维”和“概念化”之嫌?“寂寞”理解为“反思——清醒——成长”如何?“燃烧”理解为“不堕落不放弃不沉沦且勇于担当”如何?

③关于“变奏”和“旗子”、“火”、“疲倦”的“星星”等最后几个意象:“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是不是、学生又懂不懂这“变奏”的内涵?我认为上下两节,相同的不变的的确是“追求光明,否定现实”主题,但有所变化的不仅是“情境、意味”、“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如果“变奏”所指仅此而已,表现这一变化有何意义,放在诗题的显赫位置有何必要?诗、文、小说里变化了的意象、事物、情感比比皆是,为什么单单诗人冠以“变奏曲”?所以要追问要寻找根本的核心的“变奏”内涵。第二节突出现实的苦寒和残酷:“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与第一节充满诗意的、像夏夜般柔软闲适的、像春天般自在迷离的理想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和遥远距离。正因为这种矛盾和距离,最后出现的几个意象格外重要。“飘动的旗子”,旗在人在阵地在,旗子是希望的象征胜利的象征;“火”与前面的“颤抖”、“冻僵”、“僵硬”等照应,苦寒的环境,多么需要“火”啊,“火”能带来光明带来温暖。“风吹落了一颗一颗瘦小的星”,天上的星星“疲倦了”,微茫的希望、理想也被扼杀了。不管现实怎样的苦寒和残酷,但“寻找”着的“燃烧”着的人们的理想世界里依然飘动着“旗子”和“火”;没被吹落的天上的星星只是“疲倦了”,那她一定还有精神焕发的时候——希望不灭,求索不止!追求多么执着,信念多么坚定!原来,“变”了的,除了外在的意象、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还有、更有内在情感、意志、信念!

第三,要有创新的设计。

用“主问题”设计突出重点。

学生不知“变奏曲”,不理解星星怎样“变奏”的。“变奏”既是理解的难点,又是文本的重点,还是教学的关键。于是笔者把“本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问题”,把它作为领作为纲作为抓手。

赏乐曲以突破难点。

没有对“变奏曲”的真切感受,阅读理解《星星变奏曲》是很困难的。笔者让学生读诗前先欣赏两段乐曲。第一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心怀”的激昂而又优美的旋律唤醒了学生的记忆。第二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的变奏曲,熟悉而又陌生的音符,丰富而又多变的旋律,让大家真切地感受了什么叫“变奏曲”,理解了所谓“变奏曲”,主题不变,主旋律不变,变化的是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以及和声等。艺术是相同的。理解了音乐术语“变奏曲”,理解诗题及诗歌就有了抓手。于是接着聚焦“主问题”: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本诗前后两节,不变的是什么,变化了的是什么?

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意境。

《A大调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将学生带入黑暗动荡的十年浩劫的特定历史时期;一声声反问,一次次寻找,让人反思让人奋激。

1.抓“意象”与古诗教学勾连。读诗歌,找意象,看意象特点,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思。这与古诗教学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古诗里的意象多有较稳定的象征意义,而现代诗歌里的意象个性特点更为鲜明。

2.重引导求独特感悟。不“搬运”教辅学辅资料,不人云亦云,而是联系诗歌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捕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用心灵去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

现代诗歌不是鸡肋,而是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把它与古诗教学勾连,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丰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热爱诗歌,热爱文学,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把鸡肋变成语文素养,促进精神的成长。

[附《星星变奏曲》课堂教学实录]

王保兵《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

(实习老师仇坤整理)

一、分享预习,了解文常

师:同学们预习了《星星变奏曲》,了解到了这首诗的哪些重要信息?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是江河,他是五大朦胧代表诗人。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文革后。

生2:朦胧诗以反思现实,思考人的本质和自我价值,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主题。

生3:朦胧诗多用暗喻、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所以含蓄、深沉、朦胧。

(PPT出现关于朦胧诗的相关简介以及顾城的《黑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二、欣赏乐曲,理解“变奏”

师:对朦胧诗大家了解了不少,但也肯定有很多问题,大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生4:诗题中的“变奏”是什么意思?读完了诗也不大明白。

师:好,那么我们就把“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本课学习探究的“主问题”。

(PPT出现——“主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先请大家听一段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听出来了吗,什么乐曲?

生5: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电影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图片)

生6:讲述了革命后代潘冬子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故事。

师:是的。爸爸送给他的八角帽上的红五星一直激励着他,给他力量。我们再听一曲,看是什么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变奏曲)

生7:还是《闪闪的红星》,但有很多变化,应该就是它的变奏曲吧。

师:是的。它的基本的旋律是一样的,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它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有变化、和声有变化,这就是音乐中的变奏。诗人江河借用了音乐中的一个术语。那么这首诗里的“变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应关注这首诗前后两节中间没有变的是什么?变了的又是什么呢?

三、听读诗歌,感知内容

(教师配乐朗读诗歌,选用《A大调洛可可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音乐和老师真挚深沉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特定氛围。听完后大家鼓掌。)

师:谢谢!谁来说说你所感知的诗歌内容是什么?

生8: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地追求理想。

四、寻象入境,感悟情蕴

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诗歌。接下来我们分析诗歌的前四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生9:我读出了诗歌反映的时代背景。文革后的中国,荒凉,了无生机。

师:由“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引起的这个假设句,我们能读出什么?

生10:落笔点题,凝望星空,寻找安慰。

师:这个假设句里,还有两个反问“谁还需要”、“谁还会”,怎样理解?

生11:就是“都不需要”、“都不会”的意思,说明现在的大地没有光明,所以作者才会寻找光明。这个假设其实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生12:这几句暗示了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黑暗、动乱的文革时期。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由“谁不愿意”、“谁不喜欢”领起的三个反问句。

(学生朗读第一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同学们看到了有哪些意象?

生13:有诗、星、蜜蜂。

师: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3:都是美好的事物。

师:那由这些美好的事物,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生1:这是一个光明温暖的、幸福甜蜜的、自由美好的理想的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境界的追求。

师:你的感悟很丰富!(老师随即在白板上板书“光明、甜蜜、美好”)这三个词怎样换换序会更好一些?

生1:换成美好、光明、甜蜜,与诗、星、蜜蜂三个意象出现的顺序一致。

师:(脸上显现由衷地激动与喜悦)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希望我和更多的同学能有这样的心灵感应,思考更缜密,条理更清晰。当我们用排比的形式说出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的顺序——与前文顺序一致。怎么理解“蜜蜂在心头颤动”?

生14:心里甜甜的,乱乱的,有些小激动……说不清。

师:这种感觉很真切!但是……

生1:我想的是蜜蜂——酿蜜——蜂蜜——甜蜜。

师:就是要根据意象,这样有序有深度地去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描述得有画面感一些?

生14:春天,心灵的田野上开满了鲜花,蜜蜂在花枝上采蜜,枝条微微地颤动。

师:你的想象这样丰富这样美!

(PPT出现:第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美好、光明、甜蜜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学生朗读第二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的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这个反问句里又出现了哪些意象?给你怎样的感觉?构成怎样的意境?

生5:我找到了湖、萤火虫、星星、睡莲。由“湖”我感觉到宁静,由“萤火虫”、“星星”我感觉到光明,由“睡莲”我感觉到美丽。这些意象让我感觉到了星光下夜色的美好。

师:思考和表达都很有条理。但是,萤火虫游动好理解,“星星”怎样游动啊?

生15:星星倒影在水里,一闪一闪,好像在游动,都分不清游动的是萤火虫还是星星了。这是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用动态的萤火虫和星星衬托静态的睡莲,每一朵睡莲都像一个静静的睡美人。

师:你不但已经置身于那一个夜晚,也把我们带入那美丽的夏夜了!

(PPT出现:第二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夏夜般宁静、光明、美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请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第三个反问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师: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对这几句的解读?

生16:我看到了这些意象:落满枝头的鸟,落满天空的星星,还有闪闪烁烁的声音和一团团白丁香。环境幽静,无人搅扰,鸟儿才会落满枝头。这是一个安宁的、美丽的理想世界。

师:不错不错。谁再说说为什么用两个“落满”,而不是“占满枝头”、“布满天空”?

生9:“落满”表现出闲适,自在。“占满”、“布满”目的性太强了。(大家满意地点头)

师:那为什么用“闪闪烁烁”修饰“声音”呢?闪闪烁烁不是写视觉感的词语吗?

生17: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这里用写视觉感的词来写听觉感,沟通了视觉和听觉,让人感到声音的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但又有忽明忽暗、时现时隐的画面感,更形象可感更美妙。而且能够听到远方飘来的声音,这是以声衬静,突出夏夜的宁静。

生18:这里的“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也用了通感,朦朦胧胧是写视觉感的词,这里用来写香气。

师:有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认为这里没有用通感,为什么?

生19:白丁香是一种花,并不是白丁的香气。

师:总结一下第三个反问句所表达的。

生20:写出了作者对春天般闲适的自在的静谧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PPT出现:第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春天般闲适、静谧、美妙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师:总结一下第一节主要内容。

(PPT出现:第一节,既写了对现实的否定,但重点是写对光明美好世界的向往追求)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节的学习。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第二节的“如果”句和第一节的“如果”句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生21:第二节前四句与第一节前四句在结构上、语句上、用词上都太像了,这就是同。但是同中有一点点变化:在第一节里面是“在夜里凝望”,在第二节里却是“在寂寞地燃烧”;在第一节里面是“寻找遥远的希望”,在第二节里面是“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变化的仅仅是用词上?“在寂寞地燃烧”该怎样理解?

生22:寂寞表示孤独,燃烧表示牺牲。

师:对“寂寞”、“燃烧”还可以怎样理解?(问题似乎超出学生的意料,大家进入思考的状态)

师:为什么会“寂寞”?为什么要“燃烧”?

生9:因为没有光明,因为“寒冷”。“寂寞”,是不是在反思中觉醒?“燃烧”,是不是在动乱、黑暗的年代里不甘心堕落?

生22:我很赞同他的理解。燃烧,就是表示坚强的存在,绝不沉沦!

师:我为你们而骄傲!

(PPT出现:“如果”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但是在语意与情感上有一个推进。)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师:这几句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和第一节的意象比较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生15:我找到的意象有:颤抖的星,僵硬的土地,冰雪,被吹落了的瘦小的星。我发现,都有“星星”这个意象,但形象明显不同。第一节里的“星星”,明亮,自在。第二节里的颤抖,瘦小,被吹落。

师:其他意象呢?

生15:第一节里有“诗”、“萤火虫”、“睡莲”、“鸟”,它们都是美好的事物,给人温暖、甜蜜、光明的感觉。第二节里的意象给人凄苦、寒冷、孤寂、黑暗、残酷的感觉。

生23:第二节里也有“诗”,但是“苦难”的。

师:再看看第一节里有的,第二节里也有,但是发生了变化。

生18:两节都写了夜晚,但第一节里是宁静闲适美丽的夜,第二节里是“冻僵”了的夜,没有星光的黑暗的夜。

师:这样看来,第一、二节里的“诗”、“星”、“夜”等都形成了对比,都在“变奏”。那诗人的用意何在呢?

生5:通过对比,通过同一意象的“变奏”,突出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和矛盾。

生11:越是有距离有矛盾,越能表现追求光明境界的可贵。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谁来说说你对结尾的这几句诗的理解?

生24:出现了新的意象旗子、火。

生25:还有疲倦了的星星。

师:哦。由这些意象可以展开怎样的想象?

生12:这里的旗子开始飘动,火涌出了火星。写出了当诗人寻找不到星星和光明的时候,就甘愿把自己变作火,燃烧自己,给世界带来光明,也就表明诗人愿意为追求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师:可不可以联系前面的诗句说具体一些?

生12:前面突出现实的冰冷僵硬。火……在这样的环境里火是最重要的,有火就有温暖,就有希望。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里依然抱有追求光明的希望,可见勇敢和执着。

师:关于“火”解读得很有新意,那把“旗子”这一意象也展开一下。(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老师轻声地)想想你们看到过的有关旗子的场景。

生17: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生10:红旗在赛场上,在战场上……

师:是啊,旗在人在阵地在希望在胜利在!星星只是疲倦了,诗人表达了——

生9:星星一定能重新发出光芒!诗人表达了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

师:这是第二节诗的重点!

(PPT出现:第二节表达了对冰冷残酷的黑暗现实的否定和追求光明理想的坚定信念)

五、回归“问题”,提升能力

师:现在我们回到课堂开始时提出的主问题。

(PPT出现: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生3:本诗第一、二节的主题不变,结构、手法、用语基本相同,但意象有变,侧重点有变,第一节主要写对光明世界的追求,而第二节主要写对现实黑暗的否定。所以……

生9:两节的情感有变。第一节主要表达向往光明,第二节追求光明更执着更坚定!

师:是啊,不能少这点。情感的变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变奏”。回答这个问题要兼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PPT出现:

答:①“星星”象征光明;“变奏”,借用音乐术语,贯穿全诗,突出“变”。②上下两节诗,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象征茫茫黑夜里的点点光明;结构对称,句式、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意象、意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③表达了追求光明、否定现实的主题,又凸显了追求的执着和信念的坚定,但又抱定希望的情感。)

六、配乐诵读,以声传情

配乐分读全诗——

星星变奏曲江河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男1: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女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女2: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男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女3: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齐: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星星变奏曲》教案 篇4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能力目标: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育目标: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星空图片,播放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引入学生入境。

二、介绍作者及朦胧诗。

1、江河,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1980年在《上海文学》上发表的处女作,是“朦胧诗”的一首重要诗作。

2、“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三、听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拓展练习。

3.《星星变奏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复习回顾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的黑暗,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也是描写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一遍,确定朗读的基调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学生结合朗读的经验,讨论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节奏、语气、语速、重音、停顿等,作好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体会诗意:作者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 由于诗意的含蓄和朦胧,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也有的学生会茫然不知。教师介绍诗歌背景。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1979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他们就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圈画再现时代背景和表现诗人追求的诗句。

示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是再现当时的背景。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2.教师:诗歌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明确: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3.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比较两节诗的结构和语言有什么异同。

明确:第一节的前四行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后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但它的后十二行由上节的肯定式,变为“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

师生小结:诗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如同音乐的变奏曲,两段乐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四、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1.活动一:寻美点 读第一节里自己喜欢的诗句,向同学推荐,结合具体词语谈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在切磋中提高鉴赏水平。

如“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用形象的比喻表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蜜蜂酿造出来的蜜一样甜。

如“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借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如“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先运用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后用通感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2.活动二:解疑难

读第二节,理解疑难词句。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适当点拨。

如“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表示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人独自燃烧来照亮黑暗的生活。

“苦难的诗”指诗人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描绘星星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表达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暗示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指残酷的社会无情地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地陨落。

3.师生小结诗歌的语言特点。

这首诗句式灵活而整齐,用词精练而生动,特别是联想、想像的意象描述、重叠,使语言新颖,富有表现力。

五、拓展延伸 1.美点再现

分类整理积累诗歌的精美语言,例如雅词、叠词、精妙短语、美句、比喻句、抒情句、哲理句等,鼓励学生自己用发现的眼光去挖掘课文中的语言财富。

如精妙的修饰短语:遥远的安慰 柔软的晚上 闪闪烁烁的声音 苦难的诗 寂寞地燃烧

如各样的星星:颤抖的星星 瘦小的星 金黄的星星 如优美的比喻句:每天/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柔软得像一片湖 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2.心灵的祈盼

教师:每个人心中都有痛苦,有痛苦就有祈盼,就有追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的句式,模仿诗歌的语言,大声说出你心中的祈盼。

学生借用诗歌中的主要句式“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模仿诗歌语言,表达心中的各种祈盼。

示例:如果我的家人能快乐,谁还需要去搞笑,谁还会四处奔忙寻找遥远的妙方,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幅画,孩子像天使般快乐地在花丛中,走来走去。

3.教师小结: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世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入黑暗的痛苦时,有勇气给自己的星星点灯。

六、布置作业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篇6

高新区火炬中学

魏涛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标准目标:

1.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能力提升目标:

1、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2、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3、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难点(仅供有能力学生理解):

理解“星星”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和整体思路:

本课是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朦胧诗。属于略读课文,朦胧诗是诗歌中比较难懂的一种,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锻炼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能力,教学安排上准备采用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为辅助的原则进行教学,基本采用“导入——自读——小结所得——再读——再次总结——挖掘主题——诗歌欣赏(三读)——朦胧诗和江河知识导入——技能练习——拓展延伸——结课——作业”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准备课件,课件突出“美景”欣赏。学生准备预习材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家走知道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告诉我们,星星点点的希望,可以染成一片光辉灿烂。是的,漆黑的夜里,众星拱月的美景曾给过我们许多的梦想和希望。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曾对

着浩瀚的星海发出各种感叹。你知道哪些?(李白的《夜宿山寺》、杜牧的《秋

夕》、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1、夜宿山寺

李白

3、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危楼高百尺,远远的街灯明了,手可摘星辰。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不敢高声语,天上的明星现了,恐惊天上人。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2、秋夕

杜牧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红烛秋光冷画屏,你看,那浅浅的天河,轻罗小扇扑流萤。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阶夜色凉如水,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坐看牵牛织女星。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不过,无论是李白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还是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亦或是郭老的“天河街市”,他们看到星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想到了天上的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的一篇诗作,看看,今人面对浩瀚夜空,繁星闪烁,又想到了什么,和古人想的一样吗?(板书:题目)

二、首读:单人读。

试着读读诗歌,看你能读懂吗?

读不懂?很费解?一句也不懂?阅读的必备资料:背景,作者,可供参考的导读等(教师简单指导),参考书不能用。找到相关的资料——交流!(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再读:讨论读。把你们集合的信息总结起来,看看能不能碰出一点思想的火花。

提示:结构、句式、分节、修辞、词语、给你的感觉等 目标:初步读懂。教师之后范读。

总结:结构上的,句式上的,感觉上的。总结板书。

1、给你什么感觉?

2、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这些词语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展示句式叠合的句子。第一节:感觉好,美(读),句式是“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喜欢„„谁不喜欢„„”。

第二节:感觉不好,丑恶的(读),句式是“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喜欢„„谁喜欢„„”。

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达,想表达什么?(不明白?太模糊?作者的意思不明了?那老师昨天晚上冥思苦想,耗费了无数的脑细胞,把它改写了一下:

学习变奏曲

作者:魏涛

如果我们的梦想都会实现 如果我们既定的梦想都会实现

谁还需要学习,谁还会 谁还需要学习,谁还会

在寒冷的清晨早起 在教室里挥汗

追逐稀疏的晨星 寻找梦想的符号

谁愿意 谁不愿意

一天又一天 每天

总写歪斜的字 都是星期天

每一个都是辛苦的标志 每个小时都没有妈妈的唠叨

像石头压在心头 让我自由飞翔

谁愿意,自己把美梦惊醒 谁不愿意

不管有没有做完 在一个快乐的周末,晨风吹醒脑袋和双腿 快乐得像一只蜘蛛

谁不喜欢美好的未来,喜欢自由 电脑可以任我支配

梦想在未来实现 谁不喜欢清晨,鸟落满枝头

在我们父母老去,祖国需要的时候 梦想全都实现

挺身而出 自由在心中来来往往

去贡献自己用汗水换来的幸福 风筝自由飞翔

这首诗歌和大家的生活很切合了,你是否从中了解些什么呢?继续讨论。认真观察诗歌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举例,假设句式,表明现实没有,谁不愿意表达的是追求,谁愿意表达的是什么?)

四、再读:讨论读。

目标:找出诗歌的内涵,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提示:参考自己的生活经历。读完后,教师总结:

第一小节:肯定句式,肯定梦想中的美好

第二小节:否定句式,否定现实中的丑恶(也同样表达美好的追求)总结内涵:表达了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

好了,明白了诗歌的内涵,让我们带着对作者的理解欣赏一下名家朗诵。

五、重点问题:

找一下星星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他们都有什么含义?整体象征什么? 文中出现了六次“星星”的形象,每一次的出现都不尽相同。第一次的“星星”是没有光明时的一种希望;第二次的“星星”就是点缀夜空的星辰;第三个“星星”是比喻光明和温暖;第四个同第一个的含意;第五个指的是艰苦的历程中存留下来的一点点自由和温暖;第六个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第七个指自然界中的星辰。总而言之,“星星”在这里象征光明、诗意、春天、温暖和希望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揭示变奏曲的含义。

六、揭示朦胧诗和江河以及题目“变奏曲”的含义。(课件展示)

同学们,是的,这首诗没有出现任何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字眼,但是,这样在我们看来很模糊的写法却在我们读懂之后,作者对梦想的无限渴望,对现实的无奈痛苦却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作者用文学技巧、象征手法完美诠释了自己的追求。是的,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如此模糊的写法,正是这种诗歌的魅力所在。他让我们在自我解读的过程之中,了解作者的思想,获得更深刻的体会。七、四读:结课。

回顾本诗,作者的追求仍然深深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是的,他用一个简单的句式,完成了梦想的企盼。让我们再次带着理解的眼光,却感受江河的内心吧!配乐朗诵(集体)那么,我们也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希望的星星永远闪烁在心头,并为了实现而努力只求,梦想就一定就实现。八:作业:

一、背诵全诗,仿写句式:“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喜欢„„谁不喜欢„„”

二、仿写一首诗歌。(提示:可以用美丑相对的两个概念)

三、课后题。

(第一个作业给实现基本目标的同学,第二个作业给完成能力目标的同学,第三个作业全做)

附:板书:

第一节:美(一堆意象),句式是“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喜欢„„谁不喜欢„„”。肯进句式。表达梦想的美好。直接企盼

第二节:丑(一堆意象),句式是“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喜欢„„谁喜欢„„”。否定句式。表达现实的丑恶。间接表达

总体:向往光明、自由、温暖!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篇7

曲沃县乐昌中学

何开平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诗歌中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2.体会诗人在迷惘中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句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诗歌主题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2.初识朦胧诗的有关知识。

3.学习作者借助比喻和通感的表现手法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剖析诗歌意象群,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涵

2.诗歌通过比喻、通感等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诗要在读中品、读中悟。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合作探究法。对于语言的鉴赏和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切磋琢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投影夜空中星星的图片,请学生谈感受,由此导入新课。

⒉播放PPT中的音频插件配乐诗朗诵《星星变奏曲》,初步感知诗歌。

(二)简介作者和朦胧诗

⒈ 投影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江河的资料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 的 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 目。

⒉教师介绍朦胧诗的特征以及通感的表现手法

朦胧诗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朦胧诗的特点: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三)整体感知诗歌

请一小组朗读诗歌,同时ppt投影出示研讨问题:

①分别找出一二节中使用的意象。比较这两节中意象的不同。

②诗人生活的现实是怎样的?可以用原文的话来说。

③诗中“凝望”“燃烧”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第一节

全体女生朗读第一节诗,然后出示问题:

①凝望星星的目的和原因各是什么?

②6、7、8、9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含义?为什么“颤动”?

③10-12句给你怎样的感觉?

④最后四句的意象又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五)精读第二节诗 抽一名学生朗读第二节诗,然后PPT出示研讨问题:

①“寂寞的燃烧”怎样理解这句话?

②“颤抖的星星”和第一节的“颤动”有何不同?

③“瘦小的星星”指什么?“夜晚冻僵”“风吹落瘦小的星星”暗示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④最后四句在内容上和第一节有什么相似?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⑤比较两节诗的结构、句式、修辞,以及主要的意象和情境、意味有何异同?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师生齐声朗读全诗。教师总结:这首诗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 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情怀。

2.作业: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板书设计:

向往 否定

光明、温暖、美好————————黑暗、寒冷、残酷

(星星、蜜蜂、湖等)(冰雪、僵硬的土地等)

对比

上一篇:街道社区委员会尊老敬老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市场食品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