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精选10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习提问
什么叫做功的原理?
新教学
板书题后让学生看书(从文开头看到第12页倒数第3行,并边看边对照本图(修订本)进行实验(同桌的二人一组。此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
1.什么叫做滑轮?
2.什么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使用它有何好处?同时教师按照图1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并能从功的原理方面认识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3.什么叫做动滑轮?
教师按图2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能根据功的原理说明:“使用动滑轮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
4.什么叫做滑轮组?使用它有什么好处?教师出示绕好的滑轮组和自制的滑轮组挂图如图。
.接着让学生讨论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承担总重力。然后,教师演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图4)。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此图为4股绳承重,s=4h。再把绳子从滑轮组上解脱2股,使之成为2股绳承重(如图),进行演示s与h的关系。演示表明:2股绳承重时,s=2h。告诉学生:同一根绳上各处受力都相等,所以滑轮组中各股绳受力都相等。然后问学生:拉力F与承重绳子股数n有何关系?绳子股数越多,拉力越小(当然这里要说明不能无限制的增多动滑轮的个数„„),而且是:几股绳承重,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至此,用圆盘测力计照图6进行演示,测力计示数表明:拉力F>
轮与绳之间都是有摩擦的!
例:一根绳子,最多只能承受300牛顿的力,想用它提起1000牛顿的重物,绕成的滑轮组至少要几股绳子承重?并画出滑轮组的示意图。
师生共同解答:设承重绳子股数为n,则
草图:(主要教学生学会画图方法≈#0;≈#0;从外向里绕绳)
三、小结:略。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滑轮周边有槽的小轮。
1.定滑轮:„„。作用: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方便)。
2.动滑轮:„„。作用:使用它可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好处:①省力;②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小结:(滑轮„,定滑轮„,动滑轮„。)
六、作业:
书面:练习六的1、2、3。家庭:自制小滑轮、练习画图
一、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1. 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物理,是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形成概念和认知规律的基础.运用观察和实验可以让学生接触并认识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由于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把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中来,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迁移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
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的确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它又为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提供了探究的机会.物理教师要精心选择习题,抓住初中生思维灵活,求知欲强的特点,力争实现一题多解,一题多探,逐步将学生们的物理思维引向深入.
2.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规律
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发展水平,分以下四个发展水平:①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②对物理操作(包括实验)产生兴趣;③对物理知识存在的因果关系产生兴趣;④对物理规律的应用产生兴趣.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引导,既要加强直观教学,也要适当的启发学生们的物理思维,通过鼓励,表扬,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物理畏难情绪,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努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其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具体来说,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
1. 理论指导性实践性相统一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在实践中学生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 整体设计与要素分析相结合
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实现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也要根据章节的不同要求实现重难点的突破.首先,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最好实施层次性教学,精讲精练,避免题海战术.
3. 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并重
所谓的静态设计即物理教师“按部就班”式的教学设计,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在师生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并不完全局限在教师的“规划”中,所以“意外”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能从容面对课堂“意外”,做到“胸有成竹”就要考虑各种情况,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4. 师生交流与小组合作
加强师生交流与小组合作,为学生的思维探究提供了最佳舞台.首先,教师应避免“填鸭式”教学,学生能通过自学获取的知识不要赘述.其次,通过师生交流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群策群力,集中攻克某一难题,体验一种成功感.
三、物理教学设计的方法
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到要素,要素与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通过控制与反馈、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具体流程如下:1.明确任务.2.设定目标.3.系统分析.4.系统综合.5.形成流程.6.优化决策.
教学设计要与具体的教学任务紧密相连,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作用只有通过学生才能得以体现.所以在明确任务和设定目标时,要尽可能的开展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确定合理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增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让学生在思考中不单能获取知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关键词:物理,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明根.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的多元化教学设计.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0,(7).
1设计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的情境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应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的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应该直观、醒目而且新颖。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情绪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境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就能为创造性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压强”时,使用1米长的单头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后置入水银槽中,然后可见水银高度维持在76厘米,提问学生倾斜管后水银柱会如何变化。当演示将管倾斜一定角度后水银柱仍然在76厘米,就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接着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这样可以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的情境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设计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否定的问题的情境
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习以为常,如近大远小,拱形的桥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否定自己原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在平面上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追问一句:“我离你越近,我真的就会变大吗?”或者在压强的教学中提问:“拱形的桥真比平桥能多承重吗?”类似的问题的确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的一些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并自己发现问题。
4设计能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像力的情境
创造性想象不是胡想,它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规律,它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比如,在学习初二物理“摩擦”时,让学生思考这样—个问题:
假若没有摩擦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A我们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也无法写字。
B房屋会倒塌,砖瓦会四处飞溅。
C微风可以沿铁轨将火车吹动。
D人可以在地面上自由行走。
通过分析,学生们会知道生活离不开摩擦。通过猜测失去摩擦,物体究竟将处于什么状态,从而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5设计实验情境引入教学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其情感体验是不相同的,特别是在用实验引入新课时,学生能亲自参与进来,会进一步激起兴趣,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处于其中,在教学实验操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解“长度测量误差”时,刚一开始上课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和一张纸的厚度。等学生测得结果后,提问几名学生的测量结果,通过提问发现学生们的测量结果都不尽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疑问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
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教师的观念、能力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实效。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本课设计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并注重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结合教学内容,将公式P=I2R的呈现做了处理,用阅读探究的方式出台,并以“探究卷”为桥,完成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与处理】
“电和热”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体内容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编者的实施建议是根据生活现象发现问 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中,体现从生活走得物理──再从物理走进社会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电炉子、电饼铛通电时发生的现象,并说出启示,提出问题。
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
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再通过阅读探究;电热功率P与导体的R及通过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
第三环节:应用与创新。
用结论解答课前实验现象,继而再观察多媒体的两个演示实验,根据结论判断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
让学生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并对课堂中一直控制的另一个变量电流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即对于同一个用电器热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探究,使课堂得以延伸……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具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3.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
【教学准备】
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
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难点:P=I2R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子和电饼铛,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
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
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并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电阻丝很快地发红,电饼铛也很快地热起来,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
2.为什么电阻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
(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提示用手触摸电饼挡、导线,“发现”问题。)
师语:结合2引思: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15分钟)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
学生:根据铜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断出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P与电阻R的定性关系。
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
2.阅读与探究。
目的:了解电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
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式。(附阅读卷)
小结关系式:P=I2R
师再引导:由P=UI、U=IR推导P=I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
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此教学目的,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突破P=I2R这一教学难点;二是学会阅读探究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2分钟)
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的实验现象。
(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
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学生解答实验现象。
师: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实验。
师:应用结论指出实验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2.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师语: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和许多产业中,哪些场合用到了电热器,请说出两个场景及包含的物理原理。
生:联想。
师语:利用电热器加热时,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哪些场合用电器通电时发热,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发热?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若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被研究的问题,关于这两方面,你有那么改进意见。
生:交流、评估,教师做总结性发言。
(教师赠语:科学靠我们发现、探究、改进──科学永无止境。)
(此环节教学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联想、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评估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另一种探究思维程序:通过阅读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解释某些现象→再将这结论应用于生活中→将问题做创造性改进、发展。)
四、小结与延伸(5分钟)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结构。
2.通过多媒体给出生活中电热危害的实例,学生课后分析原因,找出防止危害的办法;课后设计实验探究电热功率P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要求说出所需要的物品,并画出电路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 :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 探究 启发 合作探究 教学评价: 自评 互评 师评 教具准备:
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 b、由运动变为静止;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 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出
二、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理解1N的含义.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3设疑:那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后呼应:在上课前,老师说在掰腕游戏中失败的同学,也能反败为胜,你现在有办法了吗?我们再试一下。学生讨论猜想。学生浏览后,思考回答:学生举例 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大小;
箭头表示力方向,线段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1、教师指导:强化作示意图方法
2、学生板演作力的示意图是力学的重点,在这里由学生自主搜索,并结合了一些实物分析,然后进行训练。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过渡语:刚才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是不是很紧张呀、我们一起听首歌轻松一下,会唱的同学,大家一起唱。
2.设疑:同学们在拍手(跺脚)时有什么感觉
3.提问:根据你们的感受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4.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回答: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他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三)交流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本节课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检测一下我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没有。学生自由回答和指定回答相结合练习题难易程度不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让aB类学生吃饱,也让C类学生吃好。
(四)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 第一节 力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利用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咳嗽谀持衷硕械墓β省@獾慕萄Р唤隹梢允寡Щ嵊τ没竟浇屑扑悖铱梢栽鼋云骄β屎退彩惫β实睦斫;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常用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还有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研究方法。
2
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要研究它们的规律,可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磁场的存在等, 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电阻、密度等。还有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测量转换成测大气压支持水银柱算的压强;测
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看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3
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比如音叉的振动、响度的影响因素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或乒乓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4
累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相同纸的厚度再将结果除以100,这样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
积累法。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5
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
6
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比如: 磁感线,它是不存在的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些曲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液柱,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光线,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还有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
9
科学推理法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10
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11
分类法
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
12
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
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13
比值定义法
如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14
多因式乘积法
如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15
逆向思维法
一、认真分析教材, 了解学情实际
教学实施过程中, 对教材把握程度和对学生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 教学设计时, 吃透教材, 了解学情是基础。打好此基础,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吃透教材, 包括掌握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要清楚拟教学的内容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教师心里必须清楚。了解学情包括对学生认知水平、情感心理、物理知识基础等的了解。
根据以上要求, 《电阻》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阐述: (1) 通过实验操作, 试着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据此认识导体能够导电, 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性质, 进而了解什么是电阻。 (2) 学会按顺序对事物进行观察, 并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 (3) 在实验中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 懂得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如此一来, 教学目标就得以细化了。这样细化的目标不大不空, 才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程理念下, 新教材具有许多特点, 其中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电阻》这一节内容在编排上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表述语言不死板, 富有一定诗意, 并且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这些都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供挖掘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时, 这些资源就可用于辅助达成情感价值维度的目标。
二、认真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的创设与呈现。
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 还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就不能单从知识的角度去考虑, 还要设置相应的参与性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参与机会, 在参与中学习方法。学生参与就需要情境, 什么样的情境合适?这就要根据内容来设定。具体的办法通常有讲故事、配图画、播动画、赏音乐等, 可利用小黑板、多媒体、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实现。一般情况下, 设定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最好, 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在更能体认到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 进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个环节:问题的设置与出示。
教学过程中, 问题才是启动学生思考的钥匙, 是学生思考的触发器。问题的设置要合理, 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宜过难, 也不能太简单, 必须遵循“跳起来摘桃”的原则, 让学生有所付出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
如给学生讲《电阻》这节课的内容时, 可设置的问题有:“大家想想,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有效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 力图在实验中发现点有价值的东西。”随后再组织学生利用课桌上的现有器材:电池盒、若干导线、金属丝、铅笔芯、开关等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 以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等问题解决清楚, 教学目标也相应地得以达成。
第三个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以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 提出了新的物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其中“科学探究”是最主要的目标和方式, 它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探究的策略和方法应呈“百花齐放”的多样化局面, 不能单一地固定某一种模式。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不是排斥“接受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判断本节内容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 可以探究、应该探究的程序性知识坚持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的陈述性知识, 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不论采取哪些方式, 都要考虑为落实目标学生有哪些活动?怎样组织这些活动?教师有哪些活动?怎样活动?
如落实“导体长度改变可以改变电流大小”这一目标, 可接入长度不同、其他相同的金属丝, 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在金属丝长度不同时的变化情况, 然后总结交流, 达成共识。落实“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目标, 可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接入其他相同只有材料不同的导体, 看电流变化及灯的亮暗变化, 然后思考, 说明问题。
第四个环节:知识的实践与应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把物理知识适当地引向实际应用及生活,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的课外实验 (包括小制作) , 是向课外拓展的一种方式, 它主要以拓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教师在操作时要适当引导, 不让他们过多地碰壁。但是, 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 要让学生接受挫折,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实验,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获得成功, 这样将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并得到锻炼。如学完电阻的知识后, 可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器材设计制作调光台灯, 但切记强调用电安全, 实验过程采用直流电。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理念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所以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探索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要做好教学设计,关键是要把握决定有效教学设计的四个关键因素:有效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有效的教学理念,与其对应的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和“为什么这么教”这四个根本性的问题。
1.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对学习者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和达到最终行为目标的明确阐述。有效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师要明确“教什么”。物理教師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认真阅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考试大纲》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内容,在领会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内容后,再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检测性,要用学习者学习后的行为结果来描述。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测量电功率”的教学设计时,物理教师要先明确课标和考纲的要求是“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然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可观察、可检测的语言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如:①能说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②能说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需要的器材及需测量的物理量;③会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④会正确连接实验器材;⑤能正确描述实验步骤;⑥会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等。
2.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教师要明确“怎么教”,物理教师要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的课标要求为导向,依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知识,确定“怎么教”,为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和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物理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因材、因人、因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2节“探索之路”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可采用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难与曲折;在进行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1节“力”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可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让学生感受推、拉、提、压的感觉后,概括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进行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可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来引导学生得出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可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有效的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要明确“教到什么程度”,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来检测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了,以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测量电功率”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提问等测量方法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清楚自己是不是能说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和所需器材”,是不是会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是不是会正确连接“实验器材”等。当学生发现自己没达到要求时,可通过自身努力或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等方式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4.有效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有效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明确“为什么这样教”,物理教师平时要多学一些教育学原理方面的知识,不但要清楚自己这么教的依据、作用是什么,还要告诉学生这样学的目的是什么,对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有提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创新情境—激发动机”的教学环节,以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新闻、实验现象等产生的问题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可以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当堂训练—巩固新知”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树立为掌握而学的思想等。
总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关注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林以滔.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1).
注:本文系福建省龙岩市学科教研基地校课题《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温超峰,立项编号:Lyjdx-13-012)研究成果之一。
论体系中的基本规律,但仍可作为物理规律来看待,如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水的沸腾现象、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的特点、磁感线的特点、二力平衡条件、物体浮沉条件等。
我认为以下规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特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处理得比较好。像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在教学时按探究教学的要求设置合理的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要保证线圈匝数等其他条件不变,只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在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要保证电流的大小、两个螺线管外形等因素相同,通过更换线圈匝数不同的螺线管来分析比较。由于明显的实验现象,很容易就得出结论。达成预定的目标。
永泰县青云中学汪晓声
【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
【关键词】教师、学生、毛坯、实验、兴趣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有效教学” 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设计呢?通过这几年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研究的实践和反思,我觉得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设计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内心体验。物理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物理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不论怎样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前学习已经“走”到了哪里,这样才会使设计与学生的最近发展互相吻合,使学生的发展更加高效。
例如从“测量电功率”教学新课导入,上课前出示安装好的一个电能表与灯座示教板,并提问学生:如何测出家用白炽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学生讨论后会发现:利用电能表与秒表,测出白炽灯泡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电功率定义式P=W/t,即可求得。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对于实验室所用小灯泡,我们能利用电能表与秒表测量它某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吗?如果不行,是否还有其它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呢?通过相互交流,大家都觉得实验室用小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太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极少,用电能表很难测出其某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那就必须另辟溪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计算电功率,除了依
据定义式外,是否还有其它的计算式呢?学生很自然就想到电功率最常用的计算式P=UI,即利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再根据电功率最常用计算式P=UI,即可求得小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那接下来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公式P=UI来设计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教学导入, 它既承接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掌握,但没能体现出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新课程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在新课程的导入时,应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在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事物、现象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所以在新课的导入时应改变过去以课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供有探究价值的现象、实验及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科学探究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最好开端。通过这次的教学设计、反思、再设计,我深刻体会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内心体验,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
二、坚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而新课程提倡“做中学”,这是美国进步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这是符合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因为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例如《16.1磁是什么》这一环节教学设计,由于直接让学生认识磁场和磁感线有困难。于是设计让学生做两个小游戏,游戏一:让小磁针动起来(生)可能采用的方式:用手拨、用嘴吹、用磁体去靠近小磁针。用手拨手使小磁针动(看得见的),且手与小磁针接触;用嘴吹,空气使小磁针动(可感知的),且空气与小磁针接触。可见,要有物质(物体)直接接触小磁针并产生作用时,小磁针才会动起来,磁体靠近小磁针时,能使小磁针动,说明磁体与磁针间存在着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叫“磁场”,它是由磁体产生。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
以利用实验去感知它,包括感知它的某些特性。游戏二:让几只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感知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方向性。再让很多的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让学生用曲线画出小磁针排队路线。这时,教师指出,你们在无意之中已经找到了一种形象化地描述磁场的方法,你所画的曲线在物理学中叫做“磁感线”。不过,磁感线只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这是课前设计的,上完课后发现实际教学和预设几乎完全一样,磁场这个难点就在学生的活动中化解了,学生对磁感线和磁场理解的很好。
因此运用观察和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简化和纯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现象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同时由于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另外,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因而这一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只要我们本着这个原则去设计每一堂课,那这一定是一个有意义的课堂。
三、坚持“毛坯思想、启迪学生思维”,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对知识内涵进行把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能力,而设计实验的能力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就要有“毛坯思想”。所谓“毛坯”原指还没加工的原料,也可指成品未完成前的那一部分。在教学设计中的“毛坯思想”主要是指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选择相关的仪器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实验中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具体实验方法的教学思想。例如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中:
师:同学们已经确定了采取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那么在实验前应该准备哪些器材?又如何来设计实验呢?
生:实验要探究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即必须准备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还要有电源,开关和导线。(毛坯)
师:下图提供的电路图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是否方便?能否优化?
生: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组中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也可以使用学生电源,改变电源电压的取值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
生:还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
师:使用滑动变阻器来也是一个好方法。与上述方法相比,它有什么优点呢?生讨论后:使用滑动变阻器除了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还可以观察到电压连续变化的过程。另外,还能保护电路。
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最初的毛坯设计通过评价逐步逼近目标,最后得到最佳答案。坚持这样的教学设计理念,肯定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这一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坚持“建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用实物、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物理课程的改革,很多地方的物理课时也随着调整,那要如何让学生在这短而少的45分钟内掌握好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完成练习,而能够调动初中学生积极性的就是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便是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氛围。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可分为两种:实物情境和故事情境。
实物情境又可分为实验情境与多媒体情境。新教材与旧教材想比,实验的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教师要精心设计小实验、小制作及课外小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小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到的效果。而应用多媒体播放出来的课件在物理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课件营造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生机盎然的物理教学情境,为学生提高丰富的直观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故事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把握知识点,选取相关资料做“活化剂”,在上课发生或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引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备课时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挖掘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联系。(2)了解物理知识的发展过程及科学家相关的轶闻趣事。(3)联系所学知识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讲:在很久很久以前,北风刺骨,千里冰封,一个卖油郎沿冰过河,一不小心,“啪”一声摔倒了,这可惨了,油流了一地,更惨的是他怎么也爬不起来了,一起一摔,这时河岸上一只狗“汪、汪”地叫起来,卖油郎气不打一处来,捡起身边的空油桶向狗砸去,呵,奇迹出现了,(戛然而止,扫视学生),接着说:“他滑到了岸边,爬上了岸。”学生笑了,教师问:“这里涉及了多少学过的物理知识?下课后找出来。”一节课余味未尽,轻松愉快,印象深刻。
五、坚持“有效地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常态化的教学”,使教学设计更具有实
效性。
有效地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常态化的教学。公开课在展示、传播某种教育教学理念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对于一些有欣赏价值的教学内容的设计研究可以说较为充分了,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不是靠那几节公开课,而是要靠平时持续的常态化课堂。因此我们应当多去探究常态化的课堂教学设计,调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这些教学设计能够服务于常态化的教学,使教学设计更具有实效性。
最后介绍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常用备课方法与大家共勉,具体是一节课备三次:第一次备课,自己独立深入钻研,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备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备课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果我们都能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我们的教学一定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06-14
初中物理作业有效设计07-02
电路创新设计初中物理06-23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07-12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06-17
初中物理《-功》教学教案11-2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探讨与思索12-10
初中物理教学视频教学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