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1

题目: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会 调 查 报 告

质量调查

学校:通州电大

年级:行政管理09秋

学号:0911001455560

姓名:张晨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

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教育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条件越来越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就业岗位也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呈阶梯式增长,但是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当今社会一大重要问题,许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却反映现在的大学生难以胜任一些高等职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适合企业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教育机构应不断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二、调查的过程

本人于2011年2月15日至2月25日对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供电所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基本情况,以两种问卷形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最前沿,最准确的调查信息,再通过对所得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质量及相关体会、建议。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三、调查结果

(一)毕业生调查结果

对于本次社会调查,从本科毕业生所进行的调查问卷第一部分的毕业生基本情况显示出现任职于宋庄供电所的毕来生的自身总体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全部毕业生英语四级,且拥有计算机NIT考试合格证书,部分学生还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学金,这些因素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都有起到正面的作用。毕业生对现在的工作和待遇都比较满意,供电部门本身也是公认的待遇比较不错的单位,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少的。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都算比较良好的,大部分都有更换过多次工作的经历,自主创业的基本没有。这一调查结果显示,近些年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大的根型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就业也要求越来越多,需要更更多对口专业性岗位。

同时,从事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大部分不对口,只有部分毕业生对所从事的专业有关联或对口,但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需要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积累工作经验。

(二)用人单位调查结果

用人单位对90%的毕业生评价很高,无论是素质上还是基础知识上,大部分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但是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可是他们能认真学习各种专业技能,而且相对一些老员工

他们能够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积极参与相关竞赛活动,并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及能为团队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整体表现良好。在工作期间一贯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与技巧,并将他们合理的运用在工作中,并能主动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相关部门同仁协调完成各项工作。用人单位对这些毕业生总体满意。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视,但他们更关心他们的整体素质。所以说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助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助于其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

当代大学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他们的素质相对较高,但是依然很少有大学生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他们普遍还没有做到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不少问题,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对教育内容及方法,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五、建议与结论

通过发现了以上一些问题,我针对毕业生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二)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新型实用的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五)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2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专业代码010101020101020102020103020104020106020107020109020110030101030301030302030401030402030404030501030502040101040102040104040105040108040201040202040203040205040334050101050102050103050104050201050202050203050204050207

专业名称

哲学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金融学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

税务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治安学侦查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科学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财务会计教育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对外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

毕业生规模1000-200020000-3000070000-800005000-600030000-400001000-20003000-40001000-20001000-200070000-800002000-30008000-90003000-40001000-200010000-20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4000-50009000-100008000-90001000-200020000-3000010000-200006000-70002000-30001000-200060000-700002000-30005000-60002000-3000100000以上2000-30001000-20002000-300010000-20000

就业率区间

C+B-B-B-B-B+B+B+B-C+C-C+C+C+C+B-B+C+B-C+C+C+C-C-C-C-B+C+C+C+D+B-B+B+B+B-

211院校就业率区间

C+B-B-B+B+A-A-B+A-B-C+C+C+C+B+B+A-C+B+C+C+B-B-B-C+B-B+C+C-B+C-B+B-A-A-B-学科门类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专业代码050209050301050302050303050304050305050401050402050403050404050405050406050407050408050409050412050414050416050418050419050420060101070101070102070201070202070301070302070401070402070701070702070703070901071201071202071203071205071301071302071401071402

专业名称朝鲜语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绘画

雕塑

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

舞蹈学表演

戏剧影视文学

摄影动画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大气科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毕业生规模2000-300010000-200009000-1000010000-200002000-30001000-200020000-300001000-200010000-200005000-60001000-200010000-200002000-300070000-800002000-30003000-40001000-20001000-20007000-80004000-50005000-600010000-2000030000-4000020000-3000010000-200006000-700020000-3000010000-2000010000-2000010000-200007000-80006000-70006000-70001000-200010000-200002000-30006000-70003000-40002000-30004000-50008000-90001000-2000

就业率区间

BC+C+B-B-B+C-C+C+B-C+C-B-B-C+B-C+C+B-B+B-C+C+C+C+B-B-B+B-B-B-B-B-A-B-B+B-C+B+B+C+C+

211院校就业率区间

D+C+B-B-B-B-C+B+C-C+B-C+C+B-D+D+C-B-B-B+B+C+B-C+B-B-B+B+B-B-B+C+B+A-B+B+B+B+B+B+B-C+学科门类

理学

工学

专业代码071501071502071601080101080102080103080104080105080106080201080202080203080204080205080301080302080303080304080305080306080307080401080501080601080602080603080604080605080606080607080608080609080611080613080616080701080702080703080704080705080801080802

专业名称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采矿工程

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工程

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毕业生规模3000-40007000-80007000-80002000-30003000-40001000-20002000-30002000-30001000-20002000-30003000-40003000-40008000-900010000-2000050000-6000010000-2000010000-200006000-700010000-200007000-80003000-400010000-2000010000-2000030000-4000030000-4000050000-6000030000-40000100000以上10000-200004000-50004000-50006000-700020000-300009000-100001000-20009000-100005000-600050000-600008000-90006000-70005000-60001000-2000

就业率区间

C+C-C+A+A+A+A-A-A+A-A-B+B+B+B+B+B-A-B+B+B-B+A-B+B+B-B-C+B+B-B+B+B+C+B-B+B-B+B+B+B+B-

211院校就业率区间

BC+B-A+A+A+A-A+A+A+B+B+A-A-A-A-B-A-A-A-A-A-A-A-A-B+B+B+A-B+A-A-B+B+A-B+B-A-A-A-A-B+学科门类

工学

农学

医学

专业代码080803080901081001081002081101081102081201081202081203081204081205081206081207081301081401081402081403081404081405081406081407081501081502081701081801081901081904082002082101090101090102090103090201090301090302090401090403090501090601090701100201100301

专业名称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物流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工程力学生物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业水利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刑事科学技术

农学

园艺植物保护草业科学

林学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园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毕业生规模1000-20004000-500010000-200004000-500010000-2000010000-200008000-90004000-50002000-3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2000-30001000-200010000-200003000-40002000-30001000-20002000-30005000-60004000-50001000-20001000-20002000-300010000-20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1000-20004000-50005000-60003000-40001000-20002000-30001000-20008000-90001000-20005000-60006000-70001000-20004000-500050000-60000

就业率区间

AB+B-B+B+B-B+B-B+A+A+A-B+A+B+A-B+A-A-B-B+A-A-A-B-B+B-A-A-B-B+B+C+C+B-B-B-B+B+B+B-C+

211院校就业率区间

A+A-B+A-B+B+A-B+A+A+A-A-B+A+B+B+B+B-A-B+B+A-A-A-B+B+A-B+

BB-B+B-C+C+B-C+A-B+B+B-B-学科门类

医学

管理学

专业代码100302100303100304100401100501100502100505100701100801100802100803110101110102110103110104110105110201110202110203110204110205110206110208110209110210110211110301110302110303110304110401110502

专业名称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审计学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国际商务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档案学

毕业生规模2000-30005000-60005000-60003000-40008000-90003000-40006000-700020000-3000010000-200007000-80003000-40001000-200030000-400008000-900010000-200001000-200050000-6000040000-5000070000-8000020000-3000010000-2000030000-400002000-300020000-3000010000-200001000-200010000-2000020000-300005000-60003000-40003000-40001000-2000

就业率区间

BB-C+C+C-C-C-B-C+B-B-B+C+B+B-A-B-B-B-B-B-B-C-B-B-B-C+C+C+B-B-B-

211院校就业率区间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3

一、学生自身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过场,内容可以ctrl+C与ctrl+V,不知道如何利用知网或硕博论文的数据库,资料从百度等搜索引擎而来,随便应付一篇,最后答辩就是照着PPT念5分钟就OK。对论文的不重视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部分学生对学校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到答辩匆忙应付一篇;部分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后,也不主动和指导老师联系沟通,导致本就不充裕的时间被浪费;部分学生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认真对待,能应付就应付;部分学生认为论文只要及格就行,成绩的好坏不影响其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对是否找到工作也没什么影响。因此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够重视。

(二)学生平时缺乏写作训练。目前,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方式还是被动教学,几乎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尤其是理工科教学绝大部分是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即使有也很少从科研的角度要求学生,因而多数学生语言表达欠缺,功底薄弱,对文章的构思、材料组织、结构安排等方面感到陌生, 没有形成基本的感性认识, 致使相当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表达不够准确、清楚, 所列举论据不能很好地为论证和阐明观点服务。另外有很多学生,即便是自己写出来的论文,也存在语句不通,内容不连贯、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三)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达不到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论文格式不能满足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比如字体、字号、大小写、标点符号、加粗、段落间距、图表等。另外学生不知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学校有购买相关数据库的文献,互联网和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但学生却不知道如何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通过分析,吸收到自己的论文中。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学生态度,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达不到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

二、指导教师

(一)教师投入的精力不足。随着高校扩招,多数论文指导教师一边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压力也很大,另一边指导学生人数较多,一名中级职称的指导教师往往指导8名学生,工作量较大,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指导毕业论文上投入太大的精力, 只当完成任务而已,学生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另外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学生往往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与自己的兴趣相关,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如果某些内容超过了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教师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进行指导。

(二)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目前,教师中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指导毕业论文,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等待学生主动来找, 学生不找也不管不问。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将学校要求的论文规范对学生把关不严格,有时学生交来的论文一遍就过,没有反复修改的过程。有些指导教师认为学生临近毕业, 不想为难学生, 毕业论文全部通过,允许其参与答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学生的偷懒行为。

(三)教师评定成绩主观性较强。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需通过“审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来综合评定。但由于各环节目前尚没有相对统一的评定标准,教师在给学生“审阅”打分时主观性较强。在“评阅”时,相互教师为了自己的学生分数高,也会给对方的学生在打分时偏离实际分数水平。在“答辩”时,答辩教师碍于情面,会给对自己指导的学生打人情分,使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难以实现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

三、学校管理部门

(一)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安排在大四第二个学期,而这个学期又是学生考研复试、以及找工作的时间,使得在这个学期学生会同时面临这些。学生这时对找工作或者考研复试最为看重,无心撰写论文,很多都是等快到论文答辩的时候,应付了事,难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多年来,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出现几率很少。

(二)毕业论文考核无标准。目前,学校确实制订了毕业论文管理办法,规定了从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及其职责、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各项内容,并给出了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封面、封底等格式。但这些内容对教师的指导过程和学生做毕业论文的过程没有硬性的考核标准,无奖惩措施,使得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其简单修改就定稿。

(三)缺乏有效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当前,高校毕业论文的管理主要是由各系部分散进行的, 学院仅要求各系部提交毕业论文的各阶段完成时间的,缺少院、系对毕业论文指导的监督检查标准。另外各系由于指导教师职称及数量有限,又会将学生分配给外聘教师进行论文指导,从而在系部管理缺乏对指导教师的相关考核,致使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主观认定,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

(一)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由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及过程十分仓促,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答辩过程难免走形式,给人情分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指导教师和学生认为既然答辩都已通过,碰到答辩委员会的其他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疏于修改或者修改不到位。

(二)论文答辩教师组成不合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学科组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博学位的5人组成,答辩组长一般由学科组中资历较高的老师担任,答辩秘书则有学科组中具有较高责任心的年轻教师担任。但由于系部教师缺乏,答辩委员会的组织确实由学科组中资历较高的老师担任,但答辩秘书有时选择辅导员或者学生来担任。另外,指导教师也作为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参与学生的答辩过程,可能会影响其他委员打分。

作为培养大学生总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希望寻找具有操作性的手段和措施,解决高校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各种教学教改措施,真正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陈勇,籍贯:湖北荆州,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工作单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田化学;

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4

一背景与目的

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每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捧理由,也是当今中国人公认的成人标志,汲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就业渠道更是每名大学生及其家长对考入大学的最终愿望。但现实与理想是有差异的,高校教育系统的不全面性教育方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学生本人学习刻苦的程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所学专业的应用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质量,致使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出现了就业收入成就等明显的阶梯式发展结构。为了弄清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学生毕业质量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特做此次调查。

二调查过程

利用暑假2个月7月31日至8月31日之间的时间,在省市对20xx、20xx、20xx、20xx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展开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认真做好访谈。对结构式访谈采用了实地电话网络访谈等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五大类61项,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对个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情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情况本科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调查主要涉及了等个学院,系系系系系等个专业,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三结果与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分析。参与调查的100名本科毕业生中,男性71人,女性29人。在校期间曾入党担任班干部得过表彰奖励以及奖学金的仅3人,占3%,在校获得的专业技术证书主要以英语四级,计算计和会计为主。从这组调查数据看,本科毕业学生中的娇娇者可谓凤毛临角,平庸化的现象极为普遍,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基础教育类的居多,英语水平处于入门及格阶段。

2.就业与工作情况。参与调查的100名本科生中,就业率97%,有3人未就业,创业的比例是零。找工作的途径75%是学校,25%的毕业生是在人才交流中心,98%的毕业生只有一次工作经历,2%的毕业生有一次以上经历,从事的行业中,金融业17%,商业21%,事业单位16%,外资企业35%,个体企业11%;从事工作后取得过年终考核奖荣誉称号发表专著论文以及科研项目的只有5人,参加培训学习的45人。从这项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就业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风险低收入为主流的,而且45%的毕业生需要在就职后重新学习专业知识,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在短期内取得成就的基本没有,只有5篇论文发表。特别在生产岗位上由于资历浅,技术差,获得年终奖及生产标兵的概率是零。

3.综合素质与作用分析。对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功能诚信社会责任感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外语水平信息获取加工利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15项内容进行综合调查,每人问卷总分225分,平均得分只有148分,折合百分制人均分数65.7分,刚刚超过及格线,毕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

4.本科教育进行分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学专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基本适应的占71%,适应的22%,不适应的7%。对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需要基本适应的占55%,适应的27%,不适应的18%。本科教育方面,共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课外学习等15个项点进行调查,每张问卷每人75分,实际调查分数52分。在教育改革方面,认为母校教授讲课质量一般的是主流,占62%,对其他方面有意见的取平均数,占38%。认为大学改革中受益最大的项目则分化较大,对专业对口教授讲课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技素质等广泛被推宠,其他项目由无人提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认为一般的65%,高的5%,较高的30%。认为母校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中,对职业道德理论实践社会适应的满意度较高,平均占70%,其余取平均数。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不好,对个人接受教育的质量不乐观,特别对自身综合素质尤为不满。

5.本科改革建设进行分析。改进的方面以实践校风学风和就业指导培训的期望较好,就业后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掌握的知识少掌握的技术差任务量大以及收入低等,对母校的要求几呼没有,未收集到有价值的要求。

四调查结论

1.毕业质量定性:

1.1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影响学生毕业质量的因素主要以专业课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和工作应用不接近,以及学生本人在校期间不受重视很少参加组织活动和未接触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为主。

1.2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差,多在低技术要求工种低风险行业以及低收入岗位工作。

1.3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成就较差,客观上因资历浅技术含量低而没有建树,主观上自身不具备科研革新创造的能力,也致使无法取得成就。

2.提高质量对策

2.1改进专业课设置,建议针对某一行业调置,可考虑定向培养人才的教育改革。

2.2提高教授教学质量,建议出国申造或与同等或高等级院向加强横向交流。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5

普通高等学校2012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19.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2.教师数量及结构 3.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4.生师比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7.生均图书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一门)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18.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计为1,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

— 6 —

20.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21.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22.体质测试达标率 23.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2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方法

与结果)25.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注:1.数据的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

文件。2.第10项数据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文件,是指学校开展普通本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

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含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

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

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

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3.第23、24两项数据本次可视本校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实践教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依据上级精神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一个最为明显的标志是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1]。本文基于50所地方本科院校发布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文本,对《报告》进行分析,希望为地方高校了解实践教学的新发展,构建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发展动态

(一)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支持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是衡量各级部门重视教学工作的“试金石”,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2]。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与提高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关系[3]。从收集到的《报告》得知,地方高校投入实验实习经费,通过补充或购买实验设备和用品,创设实验实习的平台,保证学生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统计的22所高校看出,实验实习经费占日常教学运行支出比列超过30%的有3所学院,最高是丽水学院,达48.6%;其次是信阳师范学院,为35.5%;第三位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33.6%;而比例为20%~30%的有4所学院,10%~20%的有11所,低于10%有4所,比例最低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仅为4.1%。实践教学经费是本科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生均实验经费支出超过200元有3所,最高是池州学院276.5元,生均100-200元有12所,生均低于100元有7所;实习经费支出超过200元有7所,最高是安庆师范学院,生均771.4元,生均100-200元有9所,生均低于100元有6所。出现上述差异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评估的刺激作用。如信阳师范学院和安庆师范学院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丽水学院2010年迎接了教育部本科办学合格评估。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为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精神,地方高校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逻辑路径,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最大亮点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学分比例。同时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方案中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调查的13所高校的实践学分比例要求都超过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25%”的要求。横向比较发现百色学院的经济类、法学、理学和艺术类实践学分比例最高,超过了3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类实践学分比例最高,达到39.89%;西安文理学院的文学、工学、管理学和农学实践学分比例最高;滨州学院的历史学实践学分比例最高,为36.97%。德州学院所有学科门类实践学分比例大多在20%以下。出现上述现象,是因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自身资源整合等不同造成的[5]。

(三)重视实验实习过程管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保证实践教学,一条腿为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条腿是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改革教学方式。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验项目开出率都在98%以上,部分高校还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创设开放实验项目,如池州学院2013年实验室开放率为33.51%,开放项目数达到585个。为进一步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注重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践考核和评价体系、教育教学保障体系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统计情况看,皖西学院拥有近300个校外实践基地,与该校提出了“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现服务地方与服务教学的双赢”办学理念有关。而校外实践基地数较少为百色学院,但该校还拥有8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基本能满足30个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四)狠抓论文完成环节,着力彰显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总结、升华和体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桥梁。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地方高校在总结办学的基础上,修订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对学生“选题关”、“过程关”、“答辩关”及“抽检关”等各个环节做了进一步严格规范。从统计情况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实习和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一种教学趋势。如百色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实践中完成比例接近90%。也有些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开创了以毕业创作、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试点,如安庆师范学院的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专业开展以毕业创作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论文环节改革;广播电视学专业开展以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的试点。此外,地方高校借助校内外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培养后备科研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如2013年德州学院学生发表论文近700篇,专业授权155项,其中不乏高质量论文。

(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着力激发创业创新意识。为了迎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各地方高校依托资源优势,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统计情况看,合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最多,池州学院获省级立项最多,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立项最多。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办学定位差异,如合肥学院从2002年起就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从2004年起,合肥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革,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合肥学院《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和实践》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专家组对该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很多原创性,开创了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学科竞赛指学生结合专业、学科开展的科技、文体竞赛活动,是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载体。2013年各地方高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为创建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搭建了平台。从统计结果看,2013年德州学院有10000余人次参加各类竞赛,参与指导教师人数达800余人次,主要参与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节能减排、智能车、交通科技等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大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排在地方高校之首,其中获得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国家级447项。

(六)强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从统计情况看,2013年各地方高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安庆师范学院开展了有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层宣讲等活动,分层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班级的实践团队,并要求团队开通微博向社会展示活动进展;而辽东学院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基层宣讲、文化宣讲和生态环保等活动。

(七)完善管理制度,着力保障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地方高校清楚认识到制度对保障教学的重要性,已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实践教学工作,一些地方高校还制定了实践教学相关激励度,用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兴趣与热情。如阜阳师范学院制定了《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引导教师更重视教学研究,投身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校、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教学工作例会、听课督导等方式检查监督实践教学工作,初步形成了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学大纲和实验实习大纲编写、实验教学过程开展、实验、实习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等的全方位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事前预防、过程监控、事后总结提高的全过程动态控制体系。

三、结论

地方高校转型已经提上日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第一,从经费投入向实践教学倾斜,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经费保障。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实践教学安排,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各地方高校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入手,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要求学生在实验、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借助校内外平台,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彰显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各地方高校支持大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和参加各层次的学科竞赛活动,为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技能型的人才搭建了平台。此外,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各地方高校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着手,出台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了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实践管理体系,有些高校出台政策,激励教师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 篇7

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不合理,应用性不强

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选题恰当是论文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基础。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选题;二是指导教师指定题目后,学生在既定范围内进行选择。在毕业生的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论文选题范围过大。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 忽视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导致论文质量难以保证。二是选题过深过难。指导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或硕士、博士论文作为学生的选题,与本科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理论性过强,缺少实践应用性。三是选题陈旧, 缺少创新。学生为了便于撰写而去选择一些前人已经做过的题目,不考虑其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缺少实际意义。

(二)论文内容空泛,学术水平不高

在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存在着空泛谈论的问题, 即论文的内容仅是一些理论知识的简单堆积,把一些前人已经研究的结论性成果进行简单总结综述,并没有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剖析,甚至所写内容和论文的题目或文中观点大相径庭,这样的论文缺少实际的写作意义。当然还有些论文由于题目过大,导致只能作空泛之谈;或者由于题目过窄,不适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只好进行文字的堆砌。这样缺少实际分析与充分论证的毕业论文,学术水平不高,既无法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结果,也不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三)抄袭拼凑现象严重,缺少独立见解

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和加工、写作提纲设计、内容撰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投入专门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在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只用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不足,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抄袭和拼凑现象,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表达。从标题到参考文献全文照抄的占13.52%,从内容摘要到导言、主体部分虽来自于三四篇不同文章但整篇仍属照抄的占20.87%, 部分内容照搬或大部分拼凑的占55.51%,只有10.1%具有原创性或有一定原创成分[1]。

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思想认识不足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它反映了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往往认为课程学习才是重要的,意识不到毕业论文对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认为最后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只是一种形式和过程而已,并不影响自己的学业成绩,对自己将来的毕业、考研、就业影响都不大。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缺少与指导教师主动沟通的意识和行为,被动应付毕业论文,存在依赖心理,导致论文质量出现文不对题、逻辑不合理、表述不清楚等问题,甚至出现大面积抄袭拼凑现象。

(二)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或是出于同情心理对学生放松要求。二是教师的指导任务过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显得相对匮乏,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任务负担,甚至有的教师要承担十几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三是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目前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还要应对学校的各项非教学工作任务考核,导致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明显投入不足。

(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这个时间正好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在论文的选题阶段许多考研的学生忙着复习功课,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最后就随便选择一个课题,并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认真查阅文献,导致选题出现问题。从第八学期开始,部分考研学生还要忙着准备复试,大部分学生则忙着在校外找工作,或者提早进入工作单位开始实习,这既影响到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不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

(四)监管措施不到位

尽管目前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从选题到答辩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但这种规范只限于常规工作管理,缺少实际有效的监管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选题和开题没有统一规范和管理,学生不愿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在论文的开题、撰写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监控;二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这不仅不利于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会影响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学生会认为毕业论文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学校和老师不会为难自己, 更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位和毕业,因而在论文的写作上就出现大段抄袭、简单拼凑的现象。

(五)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压力更大,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3日第三版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据统计,到2012年我国共有本科高等学校1147所,其中1999年以来升本的有640多所,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就业率就是学校的生存率,就业成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共同难题,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和学生“一致对外”,学生忙于找工作而无心在毕业论文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毕业论文的要求。

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端正态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教师应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加强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写作意义和价值,明确毕业论文是国家对本科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个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指导力度,控制教师的指导人数

教师的指导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只有提高教师的指导力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要明确教师的指导责任,避免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或包办代替,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其次,要健全导师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第四,控制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数量,指导教师的学生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下[2], 有条件的应控制在6人以下。

(三)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它需要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文献查阅以及对研究过程的科学设计,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应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把毕业论文的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工作与学生的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冲突,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与学生直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针对性地指导。

(四)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制度保障。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必要的硬件建设,但缺少有效的制度保证,也无法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3]。一是要建立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机制,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环节都应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合理的选题是毕业论文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基础,可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论文开题是对学生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全体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给予提问和质疑,并给予相应的修改意见;论文答辩是对学生论文撰写过程的综合检验,要严格答辩程序,明确答辩标准。二是要建立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实行毕业论文质量淘汰制,对于存在较大问题的毕业论文要延时或取消毕业学位。

参考文献

[1]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7).

[2]王健,兰玉杰,王绍峰.地方高校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篇8

[提要]

本科毕业论文是完成本科生培养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从文献搜集查阅、选题和写作水平等三个方面,分析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出对策。

关键词:毕业论文;就业;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本文主要从文献搜集查阅、选题和写作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毕业论文在文献资料搜集查阅、选题和写作水平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1、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差。搜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是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帮助学生确立论文题目,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文献搜集查阅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通过网络搜索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献,搜集途径单一,搜集的文献资料有限,可能未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纳入论文的研究范围,造成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误认为某一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没有价值,变成了重复性的劳动;二是文献阅读不深入,容易以偏概全,误解别人的观点,没有达到通过深入分析和评述发现和确立自己选题的目的。

2、毕业论文选题不够科学。选题是选择和确立课题研究方向的过程,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性环节,是影响毕业论文整体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论文选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选题太宽或者过窄,选题太宽,范围大,面面俱到,容易写的很肤浅,缺少研究价值,选题过窄过小,工作量不足,难以拓展;二是偏好纯理论型的选题,多数学生认为实证型选题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工作量和难度较大,而纯理论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较小;三是部分高校论文选题缺少学生参与,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缺乏选题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不完整,同时由于选题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能力,导致其对毕业论文缺乏兴趣。

3、论文写作水平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几乎没有系统的进行过论文训练,不知道如何从科研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安排、组织和设计,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科研文章,不了解论文的写作规范,把毕业论文写成了随笔、散文等类的.文章,论文结构缺乏逻辑性,语意表述不准确,语言不精炼,所列论据不能很好地为阐明论点服务。指导教师虽然从开题报告就强调论文格式要求,但部分学生的论文仍不规范,甚至存在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不正确等低级错误。

二、影响本科毕业论文影响的因素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就业和考研因素、指导教师因素、管理和监控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1、就业和考研因素。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学期正好是毕业生的求职择业高峰期。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了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和面试。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论文成绩尚未出来,无法进行考量,使学生放松了要求,精力投放不足。考研复试也安排在这个学期。随着各高校考研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考研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复试做准备,严重挤占了毕业论文的前期时间,破坏了毕业论文的正常进度。

2、指导教师因素。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多,一个教师指导15~20个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更多,而指导教师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在一人一题,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相对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指导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全面掌握学生论文的写作情况,进行详细和深入的指导。另外,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缺乏科研实践能力,缺少社会实践背景,对科研选题的原则、科研基本要求和程序等理解不透彻,实践指导能力不强,不能对毕业论文进行有效的指导。

3、管理和监控因素。虽然高校针对毕业论文出台和制定了相关条例和制度,但由于不太全面,或执行过程中不够严格和规范,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一方面对指导教师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个别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彻,未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去执行,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指导过程中理解存在偏差,致使毕业论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对毕业论文质量没有提出全面要求,考虑到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对一些明显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论文采取迁就态度,成绩评判过松,毕业答辩时能放就放,答辩及格率基本是100%,导致学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毕业答辩很容易通过,根本没有必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指导教师很被动,毕业论文成为一种形式和过场,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加强宣传,强调毕业论文重要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应加强宣传,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学校应提前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不是没有意义可有可无的,而是本科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认识到毕业论文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语言功底、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对考研和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端正学生态度,从思想上提高其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2、选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选题应在符合专业培养的前提下,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生产实践,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经济文化建设任务选择范围适度、难易适中的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选题的重点在于创新。选题时应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把握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选择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增加研究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走在学科的前沿。选题还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其研究热情,调动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心。毕业论文涉及面较广,要求指导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学校应加大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勇挑科研重担,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学校应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和人格修养,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从事教学的动力和责任,增强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指导教师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满腔热忱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教师应授予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培养其科研能力。例如,毕业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指导教师不应把下载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怎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搜集文献资料,培养他们搜集阅读文献的能力。

4、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监控机制。毕业论文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学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建立更合理的评分标准,明确责任,理顺关系,抓好毕业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为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学校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杜绝迁就态度,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不重视,产生松懈和怠慢心理。建立检查和评优为动力的监控机制,对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质量控制。评出优秀毕业论文,对获得优秀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和兴趣,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学校应积极寻找途径解决指导教师不足问题,可与科研单位合作,聘请一些科研人员承担论文指导工作,或者同提前上岗学生的就业单位进行协商,由单位中具备能力的人员承担论文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部分解决指导教师不足问题,又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增加论文的应用价值。

5、提前毕业论文时间。为减少考研和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学校可把毕业论文选题、联系指导教师、搜集查阅文献、准备调查研究、酝酿写作思路、拟草写作提纲等部分任务在大三上半学期就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大三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还可结合课程学习完成几篇课程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前做好准备,大四就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调研,从容不迫地开始论文写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雅静,春.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14.

普通本科毕业生求职的自我介绍 篇9

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有比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暑假期间多次勤工俭学,可以吃苦耐劳,参加XXX大赛获XXX等奖,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可以能够在不同文化和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出色地工作。

四年的大学的生活使我具有强烈的服从意识与团队精神。善与人交往,富有创造性思维,对工作有极高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并且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强。四年的大学生活梳理,使我深深体会到XX工作的重要性,更喜爱上了这个工作。这是一个需要更多责任心和细心去完成的工作。我的中文录入速度每分钟80字以上;并且取得了大学生国家英语4级证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能够熟练的运用MicrosofOffice(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各种功能进行高效的办公室日常工作。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篇10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这一核心任务和基本要求,依据本科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在关系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监控和评价两个核心方面狠下功夫:

1.1 教学模式与方法

胡锦涛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刘延东同志进一步提出“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等具体改革方向。

由于学生数量、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部分高校没有在全面层次展开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在完善教师课堂讲授和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尝试在以改革试验班为代表的人数较少的小班中,采取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自学小组、科研小组等创新教学方法。

1.2 教学监控与评价

良好的本科教学质量和严格系统的教学监控与评价直接相关,当然也是各个高校在教育质量报告中说明的重点之一。高校传统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监控与评价主体:“一会”指的是教学委员会,“三队”即三支传统队伍(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督学员、学生协理员);监控与评价环节:开学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等。上述教学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转,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有以下问题和值得借鉴的方面:

1.2.1 监控主体方面

首先,任课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在教学监控和评价中体现不够,缺乏自我表达的途径和方式,影响了其积极性。其次,现有的监控主体具有较重的阶段性和个别性色彩,不能对本科教学的全部阶段和所有课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在提高主体的广泛性和全面性方面,本文认为清华大学实施的五维评估体系值得借鉴。其特点就是在专家重点评估、干部听课、学生评教之外,要求授课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和应届毕业生通过问卷评价本科期间的整体教学质量。高校可以把目前的“三队”进一步扩大为“五队”,即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督学员、任课教师、学生协理员、毕业生代表,从而扩大教学监控的主体范围,更充分地体现参与教学不同主体的利益和需求。

1.2.2 监督环节方面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周期有待完善。本文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听课月”活动和同济大学的院(系)本科教学质量四年自评制度,对于高校完善既有的教学质量监控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针对性教学质量监控有待加强。高校的教学质量检查是针对所有在校本科生的学习情况的,缺乏针对性和个别性。本文认为,一年级新生和毕业生具有(下转第104页)(上接第61页)不同于其他年级学生的独特性,学校需要对他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监控。在新生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督学员的监控力度,对每一门课程都进行周教学质量抽查。在毕业生方面,浙江大学的经验是具有借鉴意义的。一是,教学委员会等主体可以对随机抽取的本科生毕业答辩过程进行现场旁听和检查,以防止答辩成为一种走过场。二是,教学委员会等对小组答辩评定为优秀等级的论文(设计)或是否合格上有争议的论文(设计),需要在大组进行第二次答辩,以保证论文质量和学术公正。

2 教师建设

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和本科生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分离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涉及方面较多,本文仅仅思考一下高校教育质量报告中普遍关注的名师上教学一线和教学能力提升两个方面的问题。

2.1 名师上教学一线

高校应把本科生教学中的名师教学和引导作用作为促进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措施:第一,制定教授上课的硬性指标。例如《吉林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规定:“55岁以上的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吉林大学关于切实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对连续两年不讲授任何本科课程的教师,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第二,实施“名师班主任”计划,鼓励两院院士、资深教授担任新生班主任,要求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等优先担任班主任。第三,建设“名师主讲课程”。实验班新生研讨课由院士等名师主讲。

目前,高校在本科生教学中推进发挥名师和教授等高级职称从事教学等措施的实施,总体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也存在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名师班主任制度就面临缺乏详细的工作要求、基本的考核指标和有力的奖惩机制等问题,在实施中容易流于形式。“名师主讲课程”范围局限于实验班新生,不能使更多的本科生受益,也不完全符合刘延东同志提出的“知名教授要为新生开课,在这方面要有一些硬约束”的所有专业、基本指标的明确要求。

依据规划纲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在教授上课和名师班主任制度的相关评价指标和奖惩设计同时,本文认为同济大学的“一年级工程”对名师给本科生上课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2.2 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实现为本科生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根本保障。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即使其科研能力再突出也不能承担起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的神圣使命。大部分高校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主要形成了新进教师准入、主讲教师上岗以及授课教师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机制。

本文认为高校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工作仍然有改进的必要:(1)缺少系统的教学能力继续教育机制。新教师准入涉及的是基本能力问题,主讲教师上岗主要涉及的是一个专业水平问题,激励机制主要是一种外部评价问题,但是教育教学知识的继续学习和教学能力的深入发展不可能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就能够全面解决。本文认为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系列课程”是值得学习的。(2)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力度和方式方面也需要改进。本文就以高校目前普遍开展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为例来说一下。一是在奖励的力度方面。二是在奖励的形式方面。三是在组织形式方面。

上一篇: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下一篇:子公司章程范本